国内金融风险管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5 16:46:3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国内金融风险管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国内金融风险管理

篇(1)

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我们应在借鉴国外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结合银行自身结构和所处的金融环境,以自有的客户资源和历史数据为依托,创建属于自己的信息系统。它应当涵盖商业银行所有的业务过程,实现风险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预警,并提出建议方案。只有管理者可以及时获得所有的信息,才能改善信息不对称问题,做出正确的风险管理决策。同时,数据的集中汇总、处理为风险量化等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性,我们在记载每一笔发生的业务时必须坚持真实性,全面性,及时性等原则。

三、树立科学的风险应对策略观

商业银行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因此银行要在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如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分担,风险承受等。在风险发生之前,商业银行可以采取风险规避策略防范风险,如放弃风险大的投资,选择风险小的投资;国际交往中选择可兑换货币作为结算货币以防范外汇风险;准备充足的自有资本和其他准备金来应对风险;投资证券和对外贷款时采用一揽子策略,分散投资方向,降低风险。在损失发生之后,可以采用风险转移的方式降低损失,如用抵押贷款或担保贷款的方式办理贷款,损失发生时可由第三方承担损失;对于不具有还款能力的企业,银行不予贷款。

篇(2)

一般而言,金融风险指的是定量金融资产在此后一段时间里预计蒙受利益损失的风险,外部传染风险、信贷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是现今国内最主要的金融风险种类。因为长时间积累的机制性原因,加上受到原有经济体制的限制,目前我国企业大多出现了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资产财政化等现象。考虑到企业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性,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或避免各类金融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一、我国企业金融风险的基本类型

1.市场风险

在市场通胀的背景下,将会带来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后果,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用户的购买力,进一步提升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性,不利于企业经营和发展;相反,在市场通货紧缩的局面下,货币量持续减少,也会限制用户的购买力,并且由于物价的下跌,各企业难以获取到更多的收入,甚至会造成企业入不敷出的状况,引发巨大的金融危机。

2.汇率风险

此类风险指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借助外汇所进行的各种经济往来和交易,世界汇率的不稳定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金融风险。通常情况下,企业最有可能遇到的有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等各类汇率风险。首先,折算风险指的是将功能货币折算成记账货币而引发的经济损失,主要包括资产负债和损益折算两种风险;其次,交易风险是由于外部汇率变动,经济主体蒙受的一系列经济损失,主要有确定风险与不确定风险两种;另外,经济风险指的是全球汇率变化对各企业运营的影响,令企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的各类潜在风险。

3.利率风险

此种风险即为市场经济中利率波动对经济主体所产生的消极作用,令实际经济收益和预期收益两者间存在显著差异。通常情况下,这一风险可以细化为期权风险、基差风险以及定价风险等。其中,定价风险为首要的风险类型,它是由于利率的波动对重新定价以及预估时间二者间产生差异导致的;期权风险一般是因为部分用户利用自己所有的隐含期权做出某些经济行为,这样一来就会对企业带来巨大的潜在威胁,然而这在商业银行当中却是极为常见的;如果企业中的短期债券收益比长期债券更高,那么就会造成收益率曲线风险。

二、我国企业金融风险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风险管理秩序混乱

诸多风险之间可以互相影响,提升风险性。对我国企业内部的有关机构而言,若在风险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众多不同的管理核心,便会令企业在此工作环节中出现一系列疏漏,进一步引发有关风险。另外,许多机构都期盼处于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位置,在汇报工作的时候往往会有夸大风险的现象,从而造成企业管理人员判断失误,这不仅会阻碍自身部门的进步,更会扩大金融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危害。

2.风险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当今,绝大多数国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未能选取合理系统的风险分析工具,也没有把压力测试、风险承受压力、风险偏好等工具有效运用于金融风险管理工作当中。所以说,大部分企业在现阶段的经济市场当中,缺乏一套科学系统的管理体制,如此的环境也令企业内部金融风险工作存在更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另外,企业内控机制也亟待健全,在风险防控方案、内控核心流程研究等内容上,仍旧缺少足够的经验。总之,各国内企业在日常风险管理过程中不仅应当提高对资源分配工作的重视程度,还需要继续提升自身的经营能力与防范各类金融风险的水平。

3.风险管理工作亟待完善

各企业均应当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重视各个环节,搞好系统的规划。然而,目前仅有少数企业管理人员接受并认可了以上管理理念,大部分领导者觉得生产运营乃是企业防范各类风险的前提基础,往往会忽略资源配置、人员配备等必要的工作,这就进一步加剧了风险。由此可见,如何令更多企业管理人认可此风险管控理念是目前存在的又一大难题。

三、改善国内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状况的有效对策

1.强化金融风险管理意识

在我国各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因为管理者对金融风险管理意识的欠缺,令企业无法及时发现各类潜在金融风险,进而导致企业发展遇到各类难题。所以,为了更有效地抵御金融风险,提升金融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首先必须加强风险管控意识,更注重对各部门、各环节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比如说,企业管理层需要更加深入地领悟国家对国内企业的具体规划及标准,明确外部汇率、市场利率等的变动情况,这样的目的是更有针对性地制定金融风险管理方案。除此之外,在各企业运营环节中,可借助定期召开会议的方式对出现或潜在的金融风险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金融风险防控意识,推动企业的发展。

2.稳定金融风险管理秩序

有序性是每个企业生产运营的必要前提,但是在诸多国内企业中,仍旧出现了金融风险管理工作秩序不良的情况,令企业管理者无法做出科学、客观的判断,从而加大了金融风险对企业的不利影响。鉴于此,这些企业应当进一步完善内部工作体制,更加重视对各部门工作的考察,以保证各部门工作的实效性,全面展现其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转变工作思想并给领导者的判断提供有力依据。例如,企业管理者可联合董事会制定《金融风险防控细则》等文件,保障风险管控计划的完整性、准确性等,更好地为各部门提供工作依据。此外,各部门管理者需要及时转变自身理念,切忌为个人或部门私利而故意夸大金融风险的危害性,进而误导企业管理层的判断。如此一来,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推动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3.不断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金融风险控制体系都是其内部管理工作进行的基础前提,并且也是风险防控方案的制定依据。要想从根本上健全金融风险管控体制,就必须引入先进的风险分析工具,像情景分析、压力测试、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等等,按照各工具自身的特性和功能,把它们运用到日常的风险管理过程中。与此同时,还应按照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基本需求,在内部构建起一个健全的风险防控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具体的管理框架,最终寻找到真正适合本企业的金融风险管理路径。另外,企业管理者需要按照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和内容等有针对性地分派风险管理任务,同时在各部门及员工间构建起适当的职责联系,根据绩效测评体制展开风险防控工作,以推动金融风险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合理化的方向演进,有效增强风险管控的水平和有效性。例如,在出现金融风险的时候,企业各个职能机构的工作者可以利用风险承受压力分析工具,对即时的情况和风险危害进行分析,然后把数据结果呈报于管理者。

四、结束语

总之,国内企业目前面临着各类各样的金融风险,在此项工作当中有着许许多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说,企业管理者应当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对策加以改善,通过风险管控体制的健全、风险管理秩序的稳定、风险防范意识的增强等手段来减少和规避金融风险。

篇(3)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金融创新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当代金融创新一方面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明确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当前我国金融风险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此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及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基本概述

(一)金融创新的内涵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所涉及到的金融要素在新建立的生产函数中,为了追求利润机会而形成的市场改革,将金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形成金融创新产品。金融创新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创新包括金融制度、新的金融工具、融资方式、金融市场、支付手段等方面的创新;狭义的金融创新主要是指金融工具的创新。无论是广义的金融创新还是狭义的金融创新,其创新的主体都是金融机构———银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等。(二)金融风险的内涵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经营业务或资金融通和货币经营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客观情况变化以及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等方面的原因使资金、财产、信誉遭受损失,使资金经营者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偏差,而导致企业或金融机构财务损失的风险。金融风险和金融活动相伴相生,只要有金融活动发生的地方就时时刻刻存在着金融风险,包括最为原始的实物借贷,也包括现代化金融交易。

三、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一)金融创新具有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的功能

20世纪6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通过金融制度、金融产品、交易方式、金融市场等的变革,促进了金融领域各种要素的重新优化组合和资源的重新配置,已经成为促进金融市场发育、金融行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金融创新活动的加速,在经济全球化加剧世界经济失衡的环境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控制和转移风险的工具,为人们提供了避险的新途径,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金融创新对金融风险的转移和分散功能主要表现在金融创新可以规避银行风险、利率风险、证券市场风险。近年来,由于金融机构竞争加剧和国际监管力度的加大,银行业为减轻压力不断进行金融业务的创新来提高资本充足率,但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又使得银行的盈利减少、风险增加,而金融创新的出现就为银行风险的控制提供了途径。在规避利率风险方面,由于货币市场利率多变,风险急剧增长,金融机构推出了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互换等金融创新,从而有效地规避了利率风险。而金融创新也能够有效地缓解和防治股票、债券交易的风险。

(二)金融创新可能导致金融风险

金融创新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会伴随着金融风险的产生,主要表现为:国内受到计划时代的陈旧金融观念的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同当前的金融创新发展的实际情况之间出现了脱节,意识远未达到金融创新的发展水平,金融创新中风险意识及法制观念比较淡薄。此外,国内风险防范与监管机制的不健全,国际金融风险的传导,使得各国之间互相融合、相互依赖,资本流动频繁,金融创新工具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这进一步加大了金融风险。

四、当前我国金融风险管理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金融风险管理模式的现状

我国的金融业监管经历了从集中统一监管到分业监管的变迁,相应地,金融监管部门也从单一监管机构到多个监管机构发展。最初,我国的金融业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管,但这种监管体系不能适应金融业经营体制的发展。因此,国家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逐步改革。1992年,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证券业实现了监管独立;1998年,保险监督委员会成立,初步形成了分业监管制度;2003年,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我国分业监管体制的最终确立。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仍履行一定的监管职责,在协调三家监管机构、充当最后贷款人和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形成“一行三会”的监管格局,这种分业监管体制与我国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相适应,对处于市场化初期的中国金融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然而,分业监管虽然有助于对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的专业监管,但在分工基础上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并且,随着金融机构的多元化经营发展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金融机构实行跨行业服务的趋势日趋明显,建立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协调机制则显得十分重要。

(二)我国金融风险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第一,金融风险管理主体的动力不足。我国的金融业监管经历了从集中统一监管到分业监管的变迁,相应地,金融监管部门也经历了从单一监管机构到多个监管机构的发展。但我国的金融机构尚未形成完全独立的经营模式和风险防范机制,金融创新十分不足。但随着中国同国际市场的交易越来越频繁,来自于体制转换的外部推动力将逐渐增强,如果国内的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的主体动力不强,那么就将导致金融机构从事金融创新的内在动力不足,金融创新则会停滞不前。第二,金融风险管理机制本身的缺陷性。我国金融风险管理模式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的金融创新及金融风险的管理模式主要是来源于金融机构之外的外部力量和政策的推动,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动因均是以社会的稳定为前提,并不是以金融机构的盈利为目的,因此在以往的金融管理模式和创新之中就出现了金融市场缺乏流动性,主要依靠强制推销的政策债券,此种创新方式是国外最为理想的货币市场创新的工具,而到国内却成为了期限长、收益高、流通性差的居民投资工具,金融创新目的更多的是想在无序市场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便出现了金融创新工具的无序性,金融创新活动缺乏规范性,从而致使金融风险管理模式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第三,金融风险防范手段不足。由于国内的金融市场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金融创新虽有较大发展,但层次较低,受国内外金融市场环境及政策的影响较大,在金融创新与金融业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阻碍因素也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融体系的风险。此外,为了刺激金融创新,在部分环节还出现金融管制放松的现象。金融监管的方式、方法开始转变,但对金融创新产品缺乏监管的力度,例如国内对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就受到创新品种、规模的限制。同时由于金融监管制度和金融创新人才素质、金融技术手段不高,金融风险防范措施就显得更为不足。

五、改进我国金融风险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及措施

(一)培育竞争性市场,完善金融风险管理模式

培育竞争性的市场,完善金融风险管理模式主要是向金融风险管理模式的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发展。而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得到规范和完善,为此就必须培育竞争性的市场,放松金融业市场的准入条件,积极推进国内金融组织结构的多元化,削弱国有银行的垄断程度;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及外资银行的进入,在挤占国内金融机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我国需加以学习借鉴,这有利于竞争性市场的培育及金融风险管理模式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发展。

(二)对金融创新进行立法,提供金融规范创新

在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要对金融创新进行立法,以立法的方式来保护金融创新者的利益,从根本上降低金融创新本身的活动风险。对于金融创新产品,建立一定时间的收益保护期或应用专利保护期,同时规范创新规则,使得金融创新并不是无序创新,而是在有序的规则内进行创新与运行,是在法律和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的活动创新,通过各种要素和条件的分解与组合,使其能够创造出更具效率性的金融工具、交易种类、服务项目和金融管理方式,而不是将违规行为作为金融创新。从立法或管理条例等形式来培育并规范金融创新的发展,这就使得金融创新业务的顺利运作拥有了外部法制框架,进而降低金融创新的主体和金融创新产品内在隐含的风险。

(三)加强金融创新风险防范的国际合作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金融创新越来越具有系统化、国际化特征,而金融创新中的金融风险也并非是一个国家的金融监管部门能够防范的,因此就需要加强各国监管机构与国际性金融组织的合作与协调,以防止金融风险的国际转移,从而有效地降低金融创新风险。同时参照国际监管组织的标准制定适用于本国的相关规则,通过国际合作从而达到防范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秦伟广.基于序贯博弈的金融监管策略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3):24-27.

[2]王璐,瞿楠.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基于金融创新和利率市场化的视角[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2):58-67.

[3]周新辉,李富有.金融创新、金融结构演进与影子银行的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16,(4):219-223.

[4]李芳.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5,(6):42-49.

[5]张璇,代玉红.开放条件下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与完善———基于全球金融危机的重新审视[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6):95-123.

篇(4)

【关键词】

金融创新;金融风险管理;内在关系;应对措施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但是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缺陷也对金融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阻碍。为了活跃市场,消除金融业发展的不利因素,金融创新已成必然之势。创新必然会催生新的事物,但伴随新事物而来的各种未知也是金融发展潜在的风险。如何在金融创新的前提下,降低金融风险管理,是促进金融繁荣的重要前提。

1 金融创新概述

金融创新是指在金融领域,运用一定的方法手段对各种金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或结合的一种改革,改革后能获取更大的利润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它包括新的金融工具、新的支付手段、新的融资方式、新的组织形式等,它是金融领域内的一次重大变革。而金融创新也有狭义和广义,广义上的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工具、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制度等大方面的创新;狭义的金融创新却仅指金融工具的创新,这两者之间区别很大。

金融创新的主体也并不是仅局限于各金融机构,除了各大金融机构外,金融创新还在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领域内开展。金融创新能有效规避金融管制,满足金融业竞争对金融业提出的新要求,并且,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规避风险,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是金融领域内电子化的普及应用,对金融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所以金融创新势在必行。

2 金融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国外金融进驻我国金融市场,为我国金融领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且,我国国内经济市场的不稳定及国内金融机构的弊端日益显现,都对我国金融带来了极大的风险。特别是金融创新加剧了金融机构间的竞争,迫使各金融机构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机遇而不断开拓新的业务。由于新开拓的业务一般具有高风险性,金融机构对这些新的业务上不熟悉,难以很快上手,金融机构的信用下降,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3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的内在联系

3.1 金融创新带来了更大的金融风险

金融创新是通过对金融各要素的重新结合来更好地规避风险,但是由于金融领域的特殊性,金融风险只能降低,不能完全消除。金融创新能做到的也只是在小范围内对风险进行分散或转移,但整体的金融风险却并未消除。而且,有着金融创新还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如金融创新加大了金融业的系统风险。经过重新组合后的各金融要素,各组成机构间的交往更加紧密,并通过资金的联系建立了伙伴关系,各机构间相关性极强,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有金融风险发生,则会很快波及到其他部门,影响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3.2 金融风险管理要求进行更进一步的金融创新

越来越大的金融风险,造成了金融领域内的波动,也在严重威胁着金融领域内的各经济主体,不利于金融业的稳定发展。为了维持金融业的稳定与繁荣发展,金融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为了更好地管理金融业、规避风险,不得不对金融进行创新,企图通过创新改变金融领域内的一些要素,从而降低金融风险。

4 加强金融风险管理、促进金融创新的有效措施

4.1 充分发挥政府的金融监管职能

面对金融市场的固有弊端,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其监管职能,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管理。首先,政府部门要把握好尺度,找准金融监管的切入点,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管理。政府可适度放宽对金融创新的限制,使金融创新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其次,必须严格对违规金融行为的管理,用严厉的手段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最重要的是政府要发挥其职能,引导金融业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促进金融业的多元化发展。

4.2 加强与国际金融的交流与合作

随着世界范围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越来越多的经济实体参与到国际金融市场中,使得国际金融环境越来越复杂。在这种复杂的形式下,一国的金融业要想独善其身是极其艰难的。特别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新的金融业务的开拓和衍生,金融业与其他国家的金融业联系更加紧密。

4.3 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

要想真正促进金融创新,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风险管理,金融领域内部必须要有自己的风险管理系统。首先,要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系统,在系统内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各机构间还必须能做的权责明确,能顺利地开展各种金融活动。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和审批制度,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来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管理。

5 结束语

促进金融创新、加强金融风险管理是促进金融业发展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借助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的内在联系来达成对金融风险的管理。在促进金融创新的同时要注重金融风险管理,在管理金融风险的过程中推动金融创新。合理利用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互相促进的关系,更好地规避金融风险,提高金融领域的竞争力,寻求更多的追求利润的机会,促进金融的稳定与繁荣。

【参考文献】

[1]厉无畏,朱淑珍.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关系研究[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1:31-39.

[2]郑敏.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之我见[J].大众科技,2004,08:51-52.

篇(5)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5.1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5-25-02

自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汇率波动加剧,金融风险不但是各类金融机构无法回避的基础性风险,也是处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各非金融企业所要共同面对的风险。电力行业是以电能作为动力能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电力改革的深入,电力企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市场体系日益完善,法律法规逐步健全,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电力行业在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作为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风险管理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电力行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的理论分析

(一)电力行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的内涵

广义的金融风险是指金融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它既可能带来正收益,也可能带来负收益,利弊共存。金融风险对于金融类企业与非金融类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本文所研究的电力行业属非金融类企业,依据这一特性,本文侧重讨论金融风险有可能给微观经济主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即本文将风险解释为低于预期的可能性。这些不良影响包括金融风险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直接或潜在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的预期收益,增加企业的交易和管理成本,同时也可能会降低各相关部门的生产效率和资金利用率。本文所讨论的金融风险内涵为金融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损失,具体包括企业在从事金融活动时,由于汇率、利率、金融资产价格及商品价格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偏离预期值而发生的损失。

(二)电力行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的分类及成因

按照驱动因素分类,电力行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财务风险。

市场风险指由于包括汇率、利率等金融市场变量的变化或波动而引起的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电力行业从事大量原煤等原材料和机电等产品进出口业务,汇率波动对其经营目标的实现影响显著。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动而引起企业未来收益的变化的不确定性。银行借贷目前仍是电力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手段。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之后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逐步加快,我国的金融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波动性,也使得利率风险成为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现金流及其价值。购买力风险,也称通货膨胀风险,是指由于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导致电力企业未来收益变化的不确定性。电力产品生产的重要原材料――铝、铜、原油等,都是国际价格波动很大的商品,这些价格波动直接造成电力企业实际成本的变化,使预期的利润率目标无法得到保证。

电力行业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形式是应收账款产生的信用风险。电力行业由众多分别或同时提供电力相关产品、系统或服务的企业组成,上下游电力企业的经营情况关联密切,相互影响。在我国现有电力体制下,由于国家对电价的调控和煤炭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的共同作用,作为电力行业中坚力量的发电企业往往面临着低利润率甚至亏损的经营局面,财务状况差,偿债能力低。这就会常常影响其对上游电力设备、产品、服务供应商的付款,使得那些作为其债权人的电力企业无法按时收到账款,现金流受到影响。过多的坏账会对上游电力企业的经营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在电力行业引发连锁信用危机。

电力行业的操作风险主要体现为由于内控机制不健全所产生的违规操作行为的可能性,它涉及更多的是内控制度建设,包括内控机构组织结构的设置、内控制度的制定、执行。操作风险导致的结果可表现为各种违规行为的出现,如虚假的财务报告、电力项目投标的商业贿赂等。操作风险的成因包括制度规范的缺失和审计监督的不到位。审计监督不到位,制度就缺乏执行力。

二、我国电力行业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金融风险管理观念在电力行业形成时间短,实践程度低

与将金融投资作为主要经营业务的金融类企业相比,作为非金融类企业的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对金融风险管理重视不够,认识不足。一方面,从金融风险防范观念看,很多电力企业管理者尚未意识到金融风险对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影响,没有把金融风险管理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予以重视。另一方面,从对金融风险的认识能力上看,当前国内一些电力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金融知识积累不够,缺乏金融风险管理的专业技能,无法对企业实施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

(二)很多电力企业缺乏对金融风险避险工具的了解和使用

不同于金融类企业金融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收益,电力行业进行金融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保值。首先,用于防范金融市场风险的套期保值工具在电力行业的应用仍较为有限。除了电力行业管理者自身对金融管理工具的认识不足外,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也包括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较为单一,这与我国当前金融市场整体发展仍然相对比较落后、商业银行经营品种不够丰富有关。

(三)缺乏可靠的信用风险控制工具

目前国内电力企业普遍缺乏有效的商帐管理。首先,企业资信评估的观念在国内形成较晚,很多电力企业为单纯追求高销售额甚至在未对客户进行任何信用状况调查的情况下就签署订单,为日后无法按时收回款项埋下隐患;其次,企业获取客户和供应商信用状况的渠道较为有限,这是由于我国的信用评级体制尚处于起步阶段,评级机制还很不完善,缺乏获取企业信用信息的可靠途径造成的,为电力企业分析客户资信状况造成困难。

(四)电力行业金融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用

我国主要电力支柱企业均属于传统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股份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成效,但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电力企业对金融风险的评估、审计能力普遍较弱。总体来看,电力企业的内控功能弱化,尤其是内部审计功能弱化,这样很容易弱化风险管理责任,不利于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功能的弱化,主要表现在内部审计部门缺失或不独立,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够,内部审计工作没有经常化、没有体现风险导向原则等。

三、大力加强我国电力行业金融风险管理建设

电力行业建立完善的金融风险管理系统,不仅有利于电力企业自身的稳定发展,对于整个基础设施行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转变传统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提升金融风险管理意识

转变观念是提升我国电力行业金融风险管理水平的第一步。应将金融风险管理放在与生产经营风险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电力行业一项全局性、长期性工作来抓。电力企业要借助风险文化的凝聚力促成企业全体齐心合力抵御风险。风险管理文化涉及员工的个人价值观和他们接受风险的态度。首先,企业高管层应在培育风险管理文化中起表率作用,强化风险意识,并经常进行风险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沟通,使员工能从企业本身经验中吸取教训。另外,电力行业要加大金融风险管理文化宣传,包括金融风险价值观宣传,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知识培训和经验交流,增加正面或反面的典型风险案例教育,帮助员工树立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二)完善电力行业金融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建设

完善金融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建设,包括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专业风险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等。健全风险管理组织,包括规范相关部门的管理责任,引进和培养合格的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等。建立健全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确立董事会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中心地位。使董事会切实履行起确定企业风险管理总目标、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的责任,批准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作出有效控制风险的决策。明确企业各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责,建立起风险控制的三道防线。金融风险管理不仅仅是管理层、董事会的责任,也是整个企业不同层次的员工都应该参与的工作。在企业防范风险的过程中,业务部门构成日常风险控制的第一道防线,专业风险管理部门构成风险控制的第二道风险,而管理层和内部审计部门则构成风险控制的第三道防线。

(三)完善电力企业金融风险管理工具,提高金融风险管理能力

篇(6)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2

在当前金融市场逐渐完善以及金融环境不断改进的新形势下,大部分金融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消除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均开始了金融创新之路[1]。创新就会有改变,就会催生新的事物,进而为金融发展带来潜在的巨大风险。因此,如何在创新环境下规避金融风险的发生,同时又能促进金融行业稳定、健康的发展,是当前金融企业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一、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

1.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指的是在特定金融领域中,采取相关的方式手段重新组合各个金融要素的一种改革,并且通过改革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利益,其包括多种方式,像新的支付手段、新的金融工具、新的组织形式等。总的来说,金融创新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中金融创新只是作为金融工具的创新,而广义中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这两种意义存在相当大的区别。金融创新能够在金融业竞争状态下满足金融业所提出的诸多要求,并且还能有效规避风险。

2.金融风险管理

因为国外金融市场不断注入我国金融市场,较大的冲击了我国金融领域,加上国内经济市场的不稳定,因而对我国金融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风险。其别突出的是,金融创新带来的极大风险,在金融创新的条件下,促使金融机构不断开拓新的金融业务,而开拓的业务通常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因此,强化金融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探析当前我国金融创新的特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实现金融业务的多元化。根据部分数据显示,最近几年中已有50个国家的银行开发了证券经营的业务,并且还创建了保险公司。同时,在我国众多的金融企业中也设立了保险和基金公司,这很好的促进了银行业务之间的双向流动。另外,我国大部分银行也提出了建设保险公司的想法,并在较多领域中设立了相应的业务,有效增强了资金运营的工作效率。⑵实现金融活动的国际化。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投资渠道,我国国内有着明显的劣势,加上流动性不高,使得人民币不能进行全面的兑换。鉴于此,采取积极的解决措施,对我国经济运行的稳定尤为重要。除此之外,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大多数银行展开了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这种改变使得我国的资本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流动,并且也使得我国投资银行的业务体系得到改进。

三、探究金融创新的必要性

1.规避金融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很大一方面使得整体金融行业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因此强化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很有必要,也很重要。同时,加上金融环境的不断进步,金融创新之路则成为必然,其主要通过创新金融行业内一系列金融工具,以及创建金融工程等方式,有效规避金融风险。另外,由于在金融工具具体操作中囊括了较多学科的内容,因而在其他相关业务操作中可有效抵制金融风险的危害,从而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

2.当前新技术的推动作用

当前,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在金融行业业务操作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并且还能为金融行业获得最大的经济利润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以上两项技术的应用,也降低了金融工具创新的费用成本。从而在新技术的推动下,金融企业可有效利用金融工具更好的规避金融风险。

3.降低行业竞争压力

众所周知,金融行业是以银行及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为主,而当前金融行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相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银行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似乎更大。以上两种金融机构,为了实现各自的经营目的,均采取了不同方式,其中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发展中充分利用率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继而在往后的经营活动中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而银行金融机构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开始实行创新金融工具。另外,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在扩展服务对象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的经营活动增加新领域,但此过程中必然会为金融行业中占有主导地位的金融业务带来威胁。因此,在金融创新过程中,既要增强银行的竞争力,也要提高传统业务的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均衡发展。

四、探讨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的相关联系

1.金融创新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

通常来说,金融创新是重新结合金融各要素来实现对风险的规避,但因为金融领域本身具有较大的特殊性,所以只能降低金融风险,无法完全清除。因此,金融创新的发展,只能分散或转移小范围内的金融风险,对于整体较大的金融风险至今还未能消除,同时加上金融创新带来的其他风险使得在规避风险的过程中难度增大,比如金融业的系统风险。此外,通过重新组合后,金融行业中各金融要素的隶属结构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如果一旦发生金融风险,便会殃及其他组织部门,从而影响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2.金融创新在金融风险管理高要求下得到进一步发展

现如今,金融风险的不断增多,对金融领域内的各个经济主体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极不利于金融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2]。鉴于这一现象,为了促进金融行业的繁荣发展,对金融风险管理的强化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这一条件下,为了更好地管理金融行业以及规避金融风险,必须增强金融创新,并通过金融创新改变金融领域内的一些要素,进而降低金融风险,有效优化金融风险管理水平。

五、探析优化金融创新与提高金融风险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1.强化有相关政府部门的金融监督管理

金融监管指的是政府通过指定的机构限制或规定金融交易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具备特定内涵的政府规制行为。同时,利用金融监管,也是我国政府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保证宏观经济水平稳定发展的有效手段。目前,根据金融市场的发展,中资银行要想提升市场竞争力,则必须增强金融创新力度,并且监管部门还需鼓励和支持银行金融结构的创新。另外,政府部门在规范金融机构创新活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风险监管水平,还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断创造出有利于金融创新的法制环境。第一,政府部门应掌控好管理尺度,找准金融监管的实际切入点,既要鼓励金融创新,又要加强金融风险的管理,以及适当降低对金融创新的限制力度,以便使金融创新有多余的空间实施。第二,对有违反金融行为的企业进行严格管理,必要时采取严厉的手段进行相应的处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不断引导金融业拓展新型的业务领域,从而促使金融业实现多元化的发展。

2.重视信息技术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该项技术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银行业的稳定及健康发展直接取决于信息技术手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当前,大部分金融机构在创新业务和产品时,均以信息技术为前提,比如银行卡业务、电子银行等,虽然在该两者工作中极为重视信息技术风险防范,但在整体金融结构发展中,信息技术防范涉及到众多部门,像科技服务部门、科技风险审计部门、科技风险管理部门等。所以,为了使得信息技术风险管理更加有效,那么银行业金融结构必须重视信息技术风险管理。

3.加强金融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国内金融市场不断开放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经济实体逐渐参与进国际金融市场当中,一定程度下使得国际金融环境越发复杂。而在这复杂形势下,一国控制金融风险似乎有点艰难。同时,随着我国金融业务的不断开展,那么加强国际金融的合作与交流已成必然趋势。例如,我国可与国外政府签订合作监管的协议,并且积极参与进国际监管组织以及按照其相关标准制定有关我国金融业务的准则,进而全方位的实现监管目的。

4.创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为了促进金融创新之路的顺利,以及加强金融风险的管理措施,相关金融企业则必须创建一个切实可行、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体系[4]。同时,在风险管理体系中,需建立一个健全的管理机构,并且明确各个机构间的权利与责任,以此确保金融活动的顺利开展。另外,还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审批制度,针对有越权行为的工作人员给予严格的处置,随后通过组织机构的团结协作有效实现内部控制,促使金融风险管理得到提升。除此之外,还应加强信息公开制度,强化内部信息的透明度,并通过创建独立的核算体系,对现有的金融业务活动进行准确的记录。针对此过程,一旦会计报表生成,便不得涂改,其他任何会计信息还需分层共有,以及在保证商业利益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进行公开。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金融企业发展过程中,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有效促进金融创新、强化金融创新管理是规避金融风险、提高金融行业竞争力的有力途径和方式。

参考文献:

[1]龚奕.试论以金融创新为基础的金融风险管理[J].商,2013 (21):183.

篇(7)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再次对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在金融危机的原因和教训,所以很多次金融危机,人们从金融的角度来看,经济和人的本性,社会学,政治学,总结出不同的观点。

一、规管和监督是防范金融风险和危机的唯一途径就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再加上近30年来,国家放松了对金融调控和监管,金融全球化不断深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动荡的财政问题,如果处置不当,通过国际金融方面的联系扩展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形成,在国际经济危机迅速蔓延。所以,需要防范金融风险和危机的金融监管和监督来实现的,而监管和监督是财政法的个性和财政法案在本质上,监管和监督的法律,可见在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系统的调控和监督体制建设的风险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唯一途径,是摆在国家面前的重大问。

二、金融风险管理过程。财务风险管理过程大约需要建立目标管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和处置三个步骤:(A)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财务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控制和准备处置程序,以防止和减少损失,以确保稳健的货币资金筹集和运营进行识别和衡量风险的基础上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B)财务风险的评估。包括识别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测量,在各方面的工具选择各种处置风险,财务风险管理策略,以评估财务风险评价。(1)风险识别。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系统的分类和实施一个全面的分析潜力,显著各种风险,利用各种方法的财务风险识别。。(2)财务风险管理对策的选择。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根据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选择金融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最佳组合,并建议金融风险管理。这是最重要的阶段的财务风险评价。(3)财务风险控制和处置。他主要是两种方法构成(a)控制法,手段之前发生的损失,实施各种控制工具,努力消除所有的风险,并降低财务风险因素,损失的严重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b)财政法。指金融工具的使用导致的金融风险事件的损失给予及时的补偿已经发生的损失,并尽快的方式来促进恢复

三、金融的相关体质要健全,做到无懈可击。主要是因为,金融问题在不健全的金融监管,在监督和较差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因此国内要务必以保持财务健康。通过国内办法维护金融健康稳健,保持宏观经济政策以健康的环境。

财务风险压力测试是用来衡量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的大,包括场景的测试与灵敏度测试各种技术的总称。敏感性压力测试的风险参数时,最简单的形式是瞬间改变一个单位的数量,如10%的下降或上升50个基点,机构投资组合的市场价值变动。这种测试可以体现出风险的大小,在金融市场不好的环境下市场风险评估制度是不可或缺的。按照新的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如使用内部评级法的银行必须进行压力测试,压力测试,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在金融产品的创新和监管方面要进一步的加强,否则会影响到中国的金融市场和国际化的接轨,历史的教训使我们懂得金融的一切创新必须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金融行业的改革和创新是是时代的潮流,是历史的使命。一个国家不仅要改善国家的金融调控和监管体系,同时需要保证经济大方向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的环境和氛围。反之,宏观经济的萎靡不振,会使整个的金融的体系受到一系列的连带影响。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风险和危机预防的健康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四,建立和完善一个防范的境外金融风险和危机传入我国市场的系统,和国际的大力合作。中国的银行业是对外开放的,金融的其他衍生品也是不断吸收外国资本的注入,存储的海外资产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这些都是形成风险的主要动机和导火索需要大力的进行监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国家相关部门要时刻的警惕,以防止离岸金融风险和危机。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提高对海外金融机构和管理制度,加强和改善外金融机构和管理制度,保持国外资本注入的健康,另一方面,建立海外风险隔离,切断金融机构和附属机构的风险外通过。(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篇(8)

一、金融风险

最早提出风险概念的美国学者海恩斯(Haynes)在其1985年出版的著作“RiskasanEconomicFactor”中写道:“风险一词在经济学和其他学术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它意味着损害或损失的可能性。”这就是金融风险的内涵。金融风险产生于金融活动之中,金融活动又贯穿于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金融风险存在的空间非常广。另外,金融风险的形成受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制度,甚至政治制度。金融风险的成因,指能够引起或增加金融风险事件发生的机会或影响损失程度的因素。金融风险成因分为内因和外因。金融机构的内在脆弱性是金融风险产生的重要内因。(1)金融企业的高负债率蕴含着金融风险。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本质上是一种中介机构,这意味着金融行业是一个财务杠杆较高的行业,自有资本比率较低。金融行业是典型的高负债企业,因而其抗风险能力就更差。(2)金融创新工具的高杠杆率潜藏着金融风险。例如,巴林银行破产倒闭,大和银行被驱逐出美国金融市场就是例证。在激烈的竞争压力和高收益的诱惑下,金融企业不断创新金融工具,尤其是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基本上都采用了保证金交易,其特点是“以小博大”,在给交易者带来获取高额利润机会的同时,酝酿着巨大的风险。(3)金融活动的虚拟性潜伏着金融风险。定义虚拟经济,金融总是其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所以金融被称作为虚拟,就是因为他自身“自我实现”和“自我强化”的运动特征,使它的价格常常与其赖以产生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相去万里。在我国出现的典型例子是1992~1993年出现的海南房地产热,大量的银行资金被投入海南房地产。随着泡沫的破灭,银行资金被套牢,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贷款,至今尚未完全收回。

另外,金融风险产生的外因可分为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影响。金融业已成为国家宏观、微观经济活动的核心和纽带。金融风险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分别为:经济周期的影响、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等。此外,从微观角度分析,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失败,也会导致金融资产质量恶化,金融风险的产生。银行自由资本量有限,加上大部分资金是储户的存款,如果银行的呆坏账大量增加,准备金不足应付存款的提取,银行信用就会遭到破坏,严重会导致银行破产,从而引起连锁性、社会性的风险事故。

二、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的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方面。70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1994年我国开始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80年代以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都有了新的提升,表外风险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和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进一步扩大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90年代以后,巴林银行倒闭、亚洲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危机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的,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巴塞尔资本协议》随之诞生,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的里程碑。

篇(9)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a)-0097-02

中国电力财务公司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照章纳税、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法人。中国电力财务公司由中国电力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华中电力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等5家非银行金融机构改组而成,总部设于北京。改组后的电力财务公司是由国家电力公司控股、各省的电力公司共47家企事业单位参股组成的全国性金融机构。中国电力财务公司处于一个多变的经济环境之中,加入WTO、金融监管改革、电力体制改革等都影响着中国电力财务公司未来的发展。构建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公司整体的风险应对能力,将是中国电力财务公司健康稳步发展的重要举措。

1 中国电力财务公司的金融风险管理分析

1.1 中国电力财务公司面临的风险

中国电力财务公司处于多变且复杂的经济环境之中,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电力体制的改革、我国加入WTO等都对电力财务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国电力财务公司除了一般金融机构都要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等外,根据电力财务公司的经营特点、国内外经济氛围,中国电力财务公司还有面临如下风险。

(1)管理风险。中国电力财务公司刚改革完毕,管理风险是其不可避免的风险。中国电力财务公司发展迅猛,管理机构和人员不断攀升,资产规模也日渐扩大,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也不断增加,公司整体的管理难度增大,必须要正视与防范管理风险。另外,中国电力财务公司的管理思想、从业人员、管理模式、机构设置仍沿用电力公司的体制,作为金融机构的电力财务公司需要进行管理模式的改进。(2)政策性风险。电力行业“厂网分离”的变革趋势愈演愈烈,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对中国电力财务公司产生重大影响。大部分人认为,中国电力财务公司会留在经营电网的集团内。信贷资产是中国电力财务公司的主要资产,电力体制改革对中国电力财务公司的信贷业务产生重大冲击。除此之外,体制变革与政策变化导致的法律风险也不容小觑。在竞价上网体制下,发电企业存在逃废债务的可能性。(3)贷款风险。贷款风险按照借款人的还债能力,将贷款质量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5种。随着我国加入WTO,外国资本逐渐进入国内金融领域,中国对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的保护能力变弱。国内外不同的经营作风、经营技术、经营方式、经营领域等趋于多元化发展,加剧了金融行业的竞争程度。贷款业务是中国电力财务公司传统的主要业务,中国电力财务公司必须加强对优质贷款用户的竞争意识。

1.2 中国电力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的特征

中国电力财务公司作为一家金融机构,不仅要面临所有的金融风险,还要应对其自身特征引起的特有风险。中国电力财务公司与其他银行相比,其经营对象仅限于集团公司成员单位与分支机构,其风险主要是集团内部面临的个体风险,而非社会性系统风险。财务公司所服务的企业具有高度集中性,其经营状况的好坏与该行业的发展好坏息息相关。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在必要时可通过集团公司进行行政干预,这也是财务公司风险管理的重要优势。

2 中国电力财务公司的金融风险管理对策

根据中国电力财务公司的特征,在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金融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以期能有效防范风险,降低公司损失。

2.1 加强风险识别、评价与处理

中国电力财务公司面临着多种复杂风险,需要有效地对风险进行识别、估计、评价与处理,以保证经营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1)风险识别。作为风险管理的第一步,风险识别为后续的风险估计、评价与处理等工作确立了范围与方向。中国财务公司通过风险识别以明确自身承受着哪些风险,是在质上的确认。主要用到的方法有德尔菲法、财务报表分析法、风险树搜寻法等。(2)风险估计。通过估计风险,中国电力财务公司将风险可能达到的程度进行量化。风险估计主要用到回归分析法、概率法、风险价值法、估值法和假设检验法等。(3)风险处理。根据评价结果,中国电力财务公司决定是否控制,以及如何控制风险。处理风险的方法有风险规避、风险预防、风险组合、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补偿、风险自留与风险抑制等。

2.2 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

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中国电力财务公司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保证,风险管理系统包括风险管理的功能系统、组织系统、信息系统,还有激励措施与风险管理文化等。中国电力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组织系统至少要有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等几个层次。而风险管理的功能系统是包括风险管理的战略制定、风险管理技术、风险控制等环节的动态系统。合理有效的激励措施与风险管理文化将为风险管理提供保障。

2.3 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有效地管理公司风险离不开一个能加工分析、传输信息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需要有高素质的风险分析人员以及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国外银行经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分为数据仓库、数据处理器、数据分析层三部分。通过建立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利用电脑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价与处理,同时借助该平台进行风险预警功能。

2.4 建立合理的风险内控制度

风险控制贯穿于交易成本控制、证券优选决策、投资组合、下达交易命令的动态管理过程。首先,要建立风险控制文化并进行管理监督。风险的内控体系包含公司管理层、相关部门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每个人都要充分认识并重视投资中的风险,并将风险的内控融入企业文化中。风险的内控制度至少有以下几项:投资决策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各项投资业务的管理办法、风险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等。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还要分工明确,避免部门间的责任冲突。

2.5 有效控制贷款风险

现有的信贷管理体制主要是风险管理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五级贷款的分类管理是信贷管理体制的核心。贷款的五级分类管理是银行根据借款人偿还贷款的实际能力,将贷款的受损程度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这五类的管理办法。贷款分类管理的实施对银行贷款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有重要意义。实施贷款的五级分类管理首先要注重贷款存量风险的控制,进行准确分类;然后要完善信贷的内部控制机制;再者,加强风险的预警分析和贷后管理;最后,需要精选客户,优化整体的贷款结构。

3 结语

中国电力财务公司处于多变的复杂经济形势中,其金融风险管理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文章通过梳理金融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从中国电力财务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定性角度分析了中国电财公司面临的各种金融财务风险,并有针对性地在风险管理系统、风险信息管理系统以及风险的内控制度等方面给出对策。

篇(10)

金融风险判断是针对金融市场可能面临的风险情况进行的判断,通过分析、总结、整合来研究金融市场自身处于的金融风险等级和受影响程度。对金融市场金融风险判断主要为风险内容、风险范围及风险影响力。此外,金融市场要对金融行业资产负债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利率和汇率在市场中出现的变化。

(二)金融风险计算

金融风险计算是针对金融风险代销程度的预测和预估,其中包含了对金融市场业务和运营管理中的各项风险大小、程度、影响力、效益损失方面的计算。金融风险计算是对金融风险判断的延伸。通过金融风险强弱、程度的预测可以有效降低,甚至是避免风险的发生,对金融市场运营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在金融市场运营中忽略金融风险,那么金融市场就不会在战略制定中制定风险应急机制,自然会加大金融市场在遇到风险后的损失;相反如风险预测高,那么也容易出现多余成本付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由此可见,金融风险计算并非单纯的风险预估,而是需要通过科学合理方法进行估算,确保将金融市场金融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三)金融风险的审计与控制

金融风险的审计与控制是现代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的风险预测体系,以符合金融市场内部董事会、监事会或其他监管部门的调查要求。在对金融市场金融风险进行审计后要进行积极布控和反复调查并制定积极的风险管理措施,确保金融金融风险机制建立。金融风险的监测是指商业金融市场应该具有完备的金融风险监测系统,满足董事会、高级管理层、金融风险管理部门以及财务、审计部门的管理要求。金融风险的控制是指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后的检查、反馈和调整。

二、希腊金融风险传导对我国的影响

希腊金融风险主要是通过其债务危机演变而来的,自2009年希腊金融风险出现苗头。2010年5月欧洲联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出台1100亿欧元救助协议之际达到了一个,而后欧盟有成立了7500亿欧元的基金组织,以通过基金支持方式帮助欧元成员国家摆脱债务危机。2009年显现金融风险后,希腊始终处在财政入不敷出的境地,而后不久希腊政府宣布其国家赤字率与债务率指标,将分别达到12.2%与11.3%,早已超过欧盟规定的《稳定与增长公约》要求的范围,希腊金融风险真正显现出来。2010年希腊政府宣布其国家的债务达到了3000亿欧元,但国内GDP仅仅有2400亿欧元,财政赤字超过了10%,出现这种情况后,世界三大信用评级机构都对希腊国家的信用等级进行下调,直接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不仅能出现原油价格、大宗商品的价格下降,还推动黄金、美元价格上升,导致欧元价值下降,股市连跌,爆发了以欧元为中心的金融危机。

(一)双边贸易对我国的影响

就双边贸易来说,希腊爆发的金融风险对我国影响并不大。尽管希腊会因为债务危机做出适当的贸易调整,影响其贸易发展,但这种影响实际造成的伤害对我国对外贸易而言是十分有限的。

(二)欧洲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希腊作为欧盟国家,其经济发展对欧盟或欧洲地区都有较大的影响,基于我国同欧洲之间的关系,则会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且这种影响是较大的。根据我国官方统计,2004年开始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这期间我国与欧盟之间贸易发展是始终高于与其他国家和伙伴的,且人民币与欧元之间的汇率变动也时常发生,但对双方贸易开展没有太大影响。2010年以后,我国货物出口率达到2位数,发展速度较快。根据相关人员解释,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经济发展,同时也存在外商企业在我国注资后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2009年希腊出现债务危机后,欧元价值下滑,直接影响欧盟属地外资企业在我国的注资和仓库存货,影响外资企业在我国的注资和发展,进而影响我姑经济的发展。

(三)欧元与美元的汇率对我国的影响

假设人民币与美元直接的汇率能够保持长期不变,那么欧元一旦贬值,那么其在与我国进行资金交流和货物运输中对人民币也会出现贬值,所以希腊债务危机造成欧元贬值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欧元地区国家与我国的货物运输往来。从我国同欧盟国家的贸易往来中看,确实会受到汇率影响到我国出口贸易。

三、金融风险传导的应对策略

(一)提升金融风险管理意识

提升金融风险管理意识是建立健全金融市场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条件,应当受到各界关注。在金融风险管理方面要求商业金融市场内部设立严格的监督部门,不仅要对金融市场内部员工进行监督,也要定期审查金融市场内部的财务会计状况,以保障各方面的顺利发展。人员的管理永远是企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金融市场内部员工提升对风险管理认识,将风险管理诸如金融市场文化建设和发展战略中。面对复杂多面的市场环境,提升金融风险意识可以起到有效的避免和警示作用。

(二)完善金融风险外部监管机制

金融风险外部监管机制建立是在金融市场实施内部监督设计制度后的附加内容。外部监管机制属于防御型与保障型的管理模式。完善金融风险外部监管机制不尽是我国金融市场金融风险监管体系额要求,也是世界商业金融市场金融风险监管的未来发展道路。我国金融市场在完善金融风险外部监管机制问题上应坚持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金融风险监管应当坚持由外而内的监管模式转变;其次,金融风险监管属于隐性监管,而非现场监管。在我国长时间的市场监管运营机制下,金融风险外部监管更注重合规性检察,缺少完整性,造成金融风险监督机制整体不足。金融市场如要完善金融风险监管机制需要坚持风险与合规的统一,即以对风险监管为主,以合规监督为辅的监管模式。

上一篇: 管理合同 下一篇: 企业文化的宣传措施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