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5 16:46:3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谈谈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谈谈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

篇(1)

1 数据库建设的具体实践

数据库建设是网络建设与信息服务的基础与关键环节,数据库的开发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为此,课题组成员除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外,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主要采取如下一些措施,以确保本项目的顺利进行。

1.1.数据库建库原则

建设地方数据库对地市信息服务机构而言,是一项巨大、长期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课题组结合本地情况与市场需求,对数据库的总体方案和基本原则进行反复讨论、酝酿,最后确定如下几条建库原则:(!)建成的数据库应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2)建成的数据库必须与莆田市“科教兴市”的战略决策相吻合,能够有助于提高全市工农业生产等国民经济建设领域的科技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3)拟建的数据库信息来源要有长期稳定的保证,建成的数据库有较大的用户市场。

1.2 优化数据库设计方案

根据上述三项建库基本原则,结合莆田市经济发展及形势的要求,课题组首先选定市科技成果库、企业数据库、招商项目数据库、实用技术成果库、莆仙籍专家学者库,做为首批建设项目,并对建库采用的技术、数据库的检索方式、合理的查全率、信息源的收集、整理、标引、录入、制作等每个环节进行详细、周到的分析与设计。在此基础上,针对整个建库过程建立工作流程图,以保证整个建设过程高效、有序地进行。在软、硬件选择上,以HPNeterver E60( PII/400 64M内存9.1G硬盘 ) 作 为 主 控 服 务 器 ,IBM Pcserver 315(P/200 30M  内存、2G 硬盘); 作为备份服务器,操作 系 统 选 用 Window NT4.0, 客 户 服 务 机 采 用Window 95/98。在建库初期,因各库的信息量不足,数据库暂采用 Frontpage 98进行设计编辑,使用超链接的方法供查询各类资料;随着信息量的增加,根据需求已采用ASP Javascript等数据库建设技术,丰富数据库的建设内容与检索路径。总之对建库方案的反复筛选修正,为整个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1.3 注重信息源收集

信息源的收集与整理是数据库建设的基础,同时又是一件最艰巨、繁重的工作,本课题组坚持多渠道、多方式广辟来源,尽可能使某一方面的信息内容充实、全面。如积极主动与莆仙籍专家北京顾问组、省、市科协、市科委、市人事局、市工商局等行业职能部门取得联系,获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同时还利用网络之便,依托权威数据库,寻找所需的信息源,这样既增加了信息收集渠道,同时也提高了信息收集的效率。

1.4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数据库的质量与安全关系到数据库建设的生命力与未来的发展,为此本课题组在建设之前、之中、之后都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建设质量与数据安全。在建设之前,采用严格筛选项目、确立建库原则、优化建库方案、建立工作流程等措施,为保证数据库建设的质量与安全夯实了基础;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针对建设流程中的每个环节,制定了严格的安全与质量工作守则,每道工序都要做好数据的备份与备案,并控制每道工序的错误发生率,把它与每个成员的工作实绩、工作成效考核指标结合起来,这为提高数据库的质量与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在各数据库建成之后,都要放在网络上进行必要的检验试运行,并对试运行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补充,这为创建良好质量与安全保障的数据库,树起最后一道标尺。

2 莆田市数据库建设成果

地方数据库建设是构建信息网络,开展信息服务的重要环节。课题组全体成员兢兢业业,全力以赴。几年来,先后建成莆田市科技成果库、招商项目库、企业数据库、实用技术成果库、莆仙籍专家学者库,现将这 9 个数据库的概况简介如下:

2.1 科技成果数据库

该数据库收集了我市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第五、六、七三届科技进步奖的获奖科技成果共110个项目。这些内容分别涉及工业、农业、医学、林业、环保及软科学等 10多个领域的众多学科,每项成果收录的内容包括:成果名称、登记号、中图分类号、关键词、成果简介、完成单位名称、单位地址、开发人、邮政编码、鉴定时间、获奖级别等 "0多个项目。上述收入该库的科技成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市20世纪90 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及所取得的成绩。本数据库的建设对落实莆田市“科教兴市”的战略决策、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 莆仙籍专家学者数据库

本数据库收录了在省外的莆仙籍专家学者共81 名。他们是工作在工业、农业、自动化、计算机、无线电、建筑、化工、航空航天、轻工、天文气象、新闻、出版等 14个专业领域中的莆仙籍精英,也是我市不可多得的人才资源,是组成振兴莆田市智囊团的重要部份。收入本库的每位专家、学者按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原籍地址、专业特长、业绩简介等 8 项内容进行资料分类整理。课题组还保存有更全面的详细资料做为备份档案,以备查询、联系。该数据库的建设与充实,对我市科技、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2.3 实用技术成果库

 本数据库收录了莆田市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环境保护、轻工、化工、机械电子、水利建筑等 17领域的实用技术成果共501)"’ 个项目。每个项目包含序号、名称、简介三种内容,另备有较详细资料以备查。本库的建成为项目供需双方架起沟通的桥梁,对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我市国民经济的科技含量具有积极意义。

2.4 招商项目库

本数据库收录了莆田市的工程、工业、农业、旅游、餐饮、小区开发、公共设施 ( 个领域的招商引资项目共53项。每个项目收录项目名称、承办单位、建设地点、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建设理由及条件、建设规模与内容、项目总投资、合作方式、前期工作情况等 9 个方面内容。本库的建设,希望能通过网上招商引资这一新的方式,加大我市对外开放力度,加快我市招商引资步伐,促进我市经济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5 企业数据库

本数据库收录了莆田市的轻工、石化、机电、建材、建筑、水电、农林牧渔、文教卫生、金融、综合及服务行业共766 家。每家企业收录了行业分类、地域名称、企业名称、地址、电话、邮编、法人代表、产品名称等内容。本数据库是了解莆田市企业发展状况、企业行业分布等相关信息的重要途径。

3 数据库建设的总结与思考

莆田市数据库建设研究项目经过三年多时间的运行,为莆田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我市的重点建设项目如福建液化天然气接收站LNG项目、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项目等/都曾通过“莆仙籍专家学者数据库”的检索查询,联系并咨询了有关专家,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查询“莆田市招商项目库”促成了洪洋集团与台湾某投资商建立了合作关系;莆田市磁性材料总厂是福建省唯一生产永磁铁氧体品种齐全的专业厂家,由于产品相当专业,多年来只有固定的一些客户,市场辐射面很小,该厂被收入“莆田市企业数据库”并上网运行,很快就有香港的客户与他们联络,并订立了购销合同。当然,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例举。莆田市数据库建设项目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仍存在不足。根据目前运行的情况看,还存在一些如建成的数据库信息总量不大,检索途径比较单一(只在主题词环境下进行检索)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数据库建设中加以克服和改进。作者认为,地方数据库建设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地方数据库建设要本着“统一规划,资源共享,联合建设、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只有统一规划、资源共享,才能克服重复建设,避免资金浪费。

篇(2)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1)06-0085-04

本文探讨的高校科技产业主要指那些具有高校背景,依托高校高科技成果而建立起来的高校独资、控股或参股的高科技公司。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科技产业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科技产业相关问题也曾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但是近年来由扩招引起的办学条件、办学质量跟不上、学生就业情况不佳等一系列新问题分散了公众较多的注意力,使得高校产业发展问题已不再是人们关注的主要热点。高校科技产业经过这几年相对平稳的发展和沉淀后,再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背景下来探讨其发展趋势,恰到好处。

一、我国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历程

首先要回顾一下我国高校科技产业产生的原因。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学很少有直接去创办高校科技产业的,即使有的曾经创办过,但也是很快就淡出,由企业自行经营了。因为,国外著名的大公司、大企业自身的研发团队力量非常强大,除了依靠自身研发以外,也有能力消化和吸收高校的科研成果来满足自身需要。但是,我国国情不同,最初我国的科研和企业区分是很明显的,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主要负责科研,不参与企业行为,所以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困难。企业科研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科研能力很低,主要是简单的生产和加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需要高校的科研支持,高校的确也有“为社会服务”这样的第三职能;而高校的科研成果需要转化,其办学也经常遭遇经费不足的尴尬,需要拓展经费来源空间,基于双方面的需要,高校科技产业应运而生。可以说,高校科技产业是在我国特殊阶段科研成果转化困难情况下的特殊产物,高校作为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来兴办科技产业是我国的独创。

我国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历程,可以说是国家政策支持和不断提携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南京大学的尿激酶产品投向市场,同时借助日商大量需求的契机,打开了尿激酶产品的国际市场,在我国单一的经济结构中又多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高校科技产业,南京大学也因此被誉为“校办产业的先驱者”。[1]1985年中央相继《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高校校办企业由此进入结构调整阶段,少部分拥有科技含量的校办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成为科技型企业。1987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改革的若干规定》,1988年国家教委、财政部、人事部、国家税务局又联合《关于高等学校开展社会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对高校科技产业为社会服务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资金、人员、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很多高校开始兴办科技产业。

1991年9月,国务院转发了《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的意见》,1992年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决定》,1993年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联合召开了全国第一次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鼓励创办高校科技产业。由于指导思想明确,各高校领导都很重视,高校科技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高校科技企业,如北大方正。 [2]之后几年,国家又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揭开了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新篇章。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学科技园的产生使得高校科技产业的高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科技产业进入了由无序到有序的快速发展阶段。

政策的支持的确对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但是也正是因为政策的支持,使得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过于膨胀,很多高校不管自身实力如何,盲目兴办科技产业,甚至是试图通过兴办科技产业来打响学校知名度。高校科技产业的弊端也在盲目扩张的情况下不断显现。在这种情况下,200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指导意见》,提出试点工作主要目标是:建立以资本为纽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在创办高科技企业中的投入与撤出机制,扩大和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渠道,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指导意见》为我国高校科技产业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001年以来,以《指导意见》为原则,一些高等院校反思自己创办高校科技产业的风雨历程,在实践中进行理论总结,加快了高校科技产业理论的形成。[3]

2005年7月,教育部召开全国第二次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下发了《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对近年来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提出了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又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高校科技产业组织理论,使我国高校科技产业组织形式趋于和谐。[3] 周济部长也在这次会议指出,要“尽快在高校企业中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新型的高校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高校投资和经营活动,规避学校风险,改革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科技产业化新路”。至此,新型的高校产业管理体制初步建立,高校科技产业贯彻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进入了规范管理、科学发展的新轨道。

二、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大学制度

对高校科技产业的要求

高校科技产业多年来的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它既弥补了企业科研能力弱的缺点,又使得高校科研成果能够及时有效地实现成果转化,发挥了高校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同时有效缓解了高校办学经费困难的情况,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高校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也伴随着不少问题,比如部分高校盲目跟风兴办科技产业,结果却是管理混乱,赢利较少,反而给学校带来不少麻烦;再比如,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高校科技企业的总体实力、竞争力以及发展差距非常明显。目前我们耳熟能详的高校科技产业就那么几个,排名前10位的企业,其产值、利润和社会贡献占到了全国高校科技企业指标总额的绝大部分。此外,高校科技产业的存在也给高校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潜在风险。

篇(3)

答:创新的概念最早是由熊彼特教授提出的。熊彼特认为,创新即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是新发明、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或新制度运用到经济中的首次尝试。弗里曼将创新的概念扩大了,认为其包括发明、创新和创新的扩散三重概念。

20世纪后期产生新经济以来,从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到生产上的使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缩短,缩短到十几年、几年。新科技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的新发现直接推动技术进步,特别是科学技术的新突破直接推动产业创新,如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从科学发现到在生产上应用(尤其是产业创新)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这意味着利用当代最新的科学发现的成果迅速转化为新技术可以实现大的技术跨越。例如,新材料的发现,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突破都迅速转化为相应的新技术。由科学技术重大突破所产生的科技创新以及由此推动的产业创新,才能真正在科技和产业发展上实现由跟随向引领的转变。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国的“十二五”规划明确将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基于以上分析,我把创新型经济定义为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经济。它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是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以创新产业为标志的经济。

问:这是不是也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

答:是的,由依靠物质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波特把经济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要素驱动阶段,第二阶段是投资驱动阶段,第三阶段是创新驱动阶段,第四阶段是财富驱动阶段。这里使用的驱动概念指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现在流行的提法是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事实上,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基本内涵是指集约使用物质要素,提高要素使用的效率。但这种集约型的增长方式尽管包含了技术进步的作用,并没有摆脱物质要素推动经济增长的架构。创新驱动的增长方式不是说创新驱动就不需要要素和投资,而是说要素和投资由创新来带动。其不只是要解决效率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依靠无形要素实现要素的新组合,是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创造新的增长要素。应该说,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是比集约型增长方式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最能反映经济发展新阶段特征的增长方式。

问:您能具体谈谈这与以往所提的“创新”相比有哪些提升吗?

答:创新有多方面内容和要求,这里是从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角度定义创新。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提出自主创新问题,有两个方面要求:首先是从跟随创新转向引领创新。过去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能实施跟随策略,通过学习和引进,在发达国家之后发展高科技和新产业。由跟随型的技术进步发展起来的高科技,在发达国家已经是成熟技术,发展的新产业也是国际市场上开始产能过剩的产业。而现在技术进步的源泉更多的来源于科学的发明。目前正在发生的新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机会对各个国家都是均等的。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有可能在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引领创新,也就是说在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重点领域处于同一个创新起跑线。其次是从引进创新转为自主创新。引进创新的源头在国外。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不在我们这里。这种引进创新能提升自己的技术和产业水平,但不能改变后进地位。自主创新则着眼于原始创新,产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这反映我国经济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主创新不等于封闭创新。创新无国界,现代经济增长是以划时代的创造发明为基础的一个过程。任何单个国家的创新都有其国外同行的研究基础,自主创新不拒绝在主攻同一创新方向过程中吸收和引进国外的新发明、新技术。这就是自主创新与开放式创新的结合。

问:能否请您描绘一下科技创新的路线图?

答:科技创新的路线图包括三个环节:上游环节,即科学发现和知识创新环节;中游环节,即科学发现和创新的知识孵化为新技术的环节;下游环节,即采用新技术的环节。这三个创新环节相互联系就构成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路线图。这也表明,科技创新不是单个企业的行为,不是单纯的技术创新,而是产学研多个主体介入的合作创新活动,由此就提出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问题。科技创新体系涉及产学研各个环节中的主体相互间的合作和互动。创新所要求的要素的新组合不仅仅是企业对已有要素的组合,而且要对创新的三方面工作进行新组合,形成大学和企业的合作创新。

篇(4)

(一)通过培训使我充分认识到走现代林业之路是林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走现代林业之路是由林业发展的趋势决定的。这一趋势有以下特点:森林资源遭遇无数次的盲目破坏并持续减少,导致气候变暖、特种灭绝、生态恶化,保护森林、改善环境的任务加重;森林的多功能日益受到关注,不仅要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而且特别要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已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形成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及其质量的下降,必须大力植树造林,培育和发展经营森林,提高林分的质量和效益成为林业的首要任务;社会对林业的需求呈现了多样化,林业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木材生产供需矛盾突出,国家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木材;现代科学与技术革命的浪潮为各行各业发展注入了不可估量的活力,林业不能游离于现代科技浪潮之外。

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林业发展息息相关,许多高新技术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林木种苗、造林育林、森林经营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林业的各个方面,不仅促进了林业的科技进步,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林业的三大效益,给林业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推动力。实践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推进现代林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要认真研究现代科学革命理论、现代技术革命实践、以及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特点。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地创新,以自己丰富的林业技术和不断提高的理论功底,适应全球科学技术的产业化、经济化、社会化,发展多元化,结构整体化,技术数字化,信息网络化,努力在拓宽现代林业之路和推进现代林业发展上取得成效。

(二)深刻领会,全面把握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有赖于各部门的具体实践。林业是集社会、经济、生态资源于一体的特殊行业,是一项不仅具有经济产业功能,而且是一项不可替代的社会事业。森林资源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需要,要求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到林业建设的具体行动、措施、制度、政策、法律等各个层面,实现以森林资源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全面可协调发展。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的涵义为:首先是提升森林资源的质量,林分应该是健康、稳定的,且结合人们的经营目的其综合效益是最佳的,特别是森林资源与林地应当可持续地管理以满足当代和后代的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和精神的需求。这些需求包括森林产品与服务,如木材与木材产品、水、粮食、饲料、医药、燃料、居住、就业、休闲、野生动物栖憩地、景观多样性、碳沉积与碳库,以及其他森林产品等方面。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总体目标有三个方面:一是提升森林的价值和生态功能,保持林地的生产力和森森的可再生能力,提高森林资源的承载力;二是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内生物的多样性;三是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长期健康和持续活力。我省林业的发展为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是由世界林业发达国家之一德国的林学家提出和创立的,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也是我国林业生产急需的理论与技术,非常适合我国的国情和我省林情,是解决大面积人工林生长衰退、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差的最好方法。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刻领会其理论精髓,并结合生产实际,消化吸收,创造性地推广应用,为我省现代林业建设注入先进理念。

二、珍惜培训机会,帮助工作前进

我省的森林覆盖率与德国、奥地利等西方发达国家基本持平,但森林质量同他们相比远远不在一个水平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森林经营水平与他们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森林经营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全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更新观念,提高森林经营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同时,随着林业重点工程的全面实施,在现阶段和未来的相当长时间内,继续扩大造林面积的空间已经不是很大。因此,要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只有大力开展森林经营工作,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才能缩小安徽林业与发达地区和国家林业的差距。总之,我省林业专技人员是建设现代林业的中坚力量和希望所在。大家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林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把现代林业的思想和理念渗透到林业建设的方方面面中去,自觉用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指导实践,共同努力,推动安徽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充分运用知识,促进林业发展

首先,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与社区群众的交流和沟通,让他们了解身居江河源头的特殊性和森林资源对人类生存的作用意义;认识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是为了自己,为了江河下游人民,为了全人类;认识到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必要性。变被动为主动,变你要我保护为我要保护。

其次,要激发社区群众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是能管理好森林资源的。我们在沟通与交流的基础上,相信群众就要相信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相信他们是能够办好自己的事情的。只有相信群众才能诚心诚意向他们学习,诚心诚意与他们沟通、为他们服务。只有相信群众才会充分肯定他们工作的成果,不断激发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自觉成为保护森林资源的主体。

篇(5)

【摘要】建筑产品的质量问题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本文详细的阐述了质量管理、形象设计及资金问题。

关键词 工程质量管理;中心和基本思想;形象设计;资金问题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Measures

Chen Wei-feng

(Handan City Ruijie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Co., LtdHandanHebei056000)

【Abstract】Building product quality problem is that people are most concerned about, the paper elaborated quality management, image design and funding problems.

【Key words】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And the basic idea of the center;Image design;Funding problems

自从有了人类一后,建筑就开始了发展,人们为了起居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环境的改变,改造自然和创造着人类建筑史的文明和辉煌,从最初的猿人有洞而居到如今的高楼大厦,人们大概都关心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建筑产品的质量问题。

1. 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讨论

1.1质量管理是一个全局的过程,从他的最初设想开始它就存在了质量管理问题。从规划,设计,施工到最终产品投入使用,质量管理随始至终。

(1)规划开始就开始了质量管理工作。规划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科学,它综合了自然环境、建筑、人文、社会等学科的知识。一个优秀的规划,它可以使建筑产品投入使用后就消除了无形的质量隐患.辟如:地震和火灾发生的时候,车辆的通行、人员的疏散、环境的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建筑规划方案设计阶段就存在着。

(2)为什么我们如今的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一部分先辈没有全面的规划意识,没有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考虑,所建工程对日后的人文、风貌以及环境的影响较大。

(3)北京一家仓库发生了一场火灾,当七八十辆消防车到了着火现场时,却因没有消防循环通道无法靠近着火仓库,而发挥有效作用的却只有四、五辆。为什么呢?就是当初规划者在规划质量的发展意识上存在问题,对这些日后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缺乏认识,甚至没有考虑。眼看着昨日的成果和财产在火光中“”着化为浓烟滚滚。

1.2设计质量是质量管理的继续和深入发展 政府必须在尽量快的时间里建立设计监理部门,为什么呢?设计是一个技术成果,而这种技术成果将转化为社会产品,这个社会产品的质量如何,成本考评如何,需要人们的认同和岁月的考验。

1.2.1设计中往往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由于设计与实际相结合得较少,所以设计者自以为是,结果设计中本身就存在质量上的缺陷。包括设计意识落后、思想理念和当时当地的人文风貌脱离,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不一致,设计的理论分析研究以及计算出现与实际脱节。导致在当时的施工中或者在投入使用后不长时间就出现质量问题。

(2)由于近几年的质量事故较多,相当一部分设计者思想保守,惧前怕后,在设计中不惜用“大炮打苍蝇”的手段或者用“万两黄金去建鸡舍一个”。这也是一个质量管理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楼房倒塌以后造成了国家财产的严重损失,而消费大量的物力、财力去建设。从性质上说,如果前者是一个质量管理的问题,那么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把后者也当作一个质量管理的问题?我们应当认为,没有一个权威的机构,来制止工程上的大量浪费和本不应该的开支,生产企业在想方设法降低生产成本,建筑行业也应该降低成本。同时必须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要出高质量的产品。

(3)设计质量中还从在一个“绿色化”问题。所用建筑材料是否达到环保要求;是否合理的利用了自然资源,如:采光、通风、以及太阳能;等等。以免使用中出现“二次设计”和“二次施工”。

(4)装修阶段的设计,特别是住宅装修设计。有好多家装公司的设计师根本就不是建筑装修专业或建筑专业毕业,只是某个美术学院或某个艺术学院毕业,懂得电脑效果图的制作及简单的绘图就进行家装设计。他们为了取悦于业主或满足个人的某些利益,破坏结构等造成人为的质量隐患。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1.2.2总之,设计中的质量管理,是一个关系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关键环节,合理的设计、良好的企业意识、质量意识、敬业精神才能设计出综合效益较高的产品。

2. 质量管理的中心和基本思想

2.1质量管理的中心环节。 以规范的法规、制度为准绳,以从严执法为实际出发点。质量管理为什么老是出问题呢?什么原因?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法的意识谈化,没有“规范”和“法”的概念,导致把关不严。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较多,这里简单地谈谈,比如:建筑市场的腐败,假冒伪劣产品盛行,质量管理人员素质底下等等,这些都影响了建筑产品的质量。这方面的问题,有关报纸杂志讨论的较多,这里就不多谈了。

2.2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是为人服务的思想。

(1)建筑产品生产完成以后就被人们使用,质量管理当以人为本,建筑工程生产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改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管理以人为本的思路就是建筑管理者以良好的质量意识为人服务。人是管理的主导者和建筑产品的受益者。

(2)工程设计、施工要求管理人员有较高的技术素质。质量工作随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需要不断更新人的大脑,不断采取新工艺,新标准,新技术来进行建筑产品的生产。高素质的人才是这些成果得以实施,是质量管理的根本保证。

2.3质量管理工作中的指导性文件,标准和相应的法规规范。

(1)建筑本身是在市场经济下运行,质量管理和市场密切相关。相关的指导性文件,法规必然需要密切配合市场。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新技术,新工艺已经在施工中应用,而标准化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却未及时出现,就是出现,局部也只是厂家的标准,而建筑市场需要统一的市场标准。等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运行一段时间以后才出现了相应的标准性文件,而正是在这期间的一段时间,质量管理就出现了断层,所以我们的科研部门及各个厂家当以市场为主导,当新工艺、新技术在市场上运行时,以超前的意识和更高层次的水平来引导和制定新标准,规范市场,避免施工中的盲目性,并以灵敏的反应同各个厂商联系,当新的材料和工艺出现以后,在其上市的同时,新标准新规范能否随之而生。

(2)政府相应机构当以积极超前的意识来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同时当以统一的标准来指导市场。这样使质量管理有一个切实可行的保障,避免质量管理的断层。

3. 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形象设计

这里所说的“形象设计”是指质量管理中的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形象,个人行为和职业行为。是一个企业、一个政府职能部门权威的外在表现。形象设计包括:

3.1质量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质量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具有相当水平的管理知识和相应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而我们社会衡量这种人员水平的依据就是看其是否具备管理资格和质量检查能力。所以社会、政府通过培训等手段来保证这些人员素质的提高。

3.2质量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员在特殊关系中,长期社会职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自我职业特征的职业道德原则、规范的总和。

(2)近年来的工程重大恶性事故和建筑领域的故意压价,违法发包的业主,出卖图签及私人设计,越级或挂靠承包工程,这些问题既是违法行为又是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问题的根源是质量工作人员及建设者为金钱左右,违背职业道德灵魂变得丑恶,置国家法律于不顾捞取金钱。这其中有不少奸商利用我们法制的不健全和市场的不规范进行投机,来腐蚀拉拢当权者。重庆虹桥垮塌事故中,5个当权者受贿,玩忽职守者8人。

(3)工程质量是民族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人类社会发展史证明,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人们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

(4)一个企业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企业精神。一个企业在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注重思想理念教育。领导者自身的道德素质的提高,领导行为的规范和品格的修养。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对领导者不定期的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同时对其进行道德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其道德水平和技术水平;克服其工作中的长官意识,急功近利思想和好大喜功的工作作风,为了自己“政绩”的辉煌,还有日后的“升迁”,违反科学违反规律直接导致工程重大事故和工程质量问题的事已经太多了。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当以良好的质量法制意识,高度负责精神和精良的技艺,严格按科学办事,来组织建设。

(5)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人,在企业的领导和管理者。领导讲原则、讲正气,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技能和强烈的责任心,要有职业道德,要求我们的职工明白,质量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全民的事是一个企业的事,质量意识则是一个企业的精神体现,乃至于一个民族素质的体现。

3.3质量管理中的科技成分和理论研究。 质量管理随市场和科技的发展而发展,高科技在工程建设中的引用要求质量管理工作必须随机适应。企业和政府中的质量部门当以质量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技术的不断的发展,质量管理作为一门管理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变得更加突出,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人员来进行质量工作的研究和分析,并制定系列的质量管理措施,进行质量全过程的有效预控,使质量有一个良性循环。

4. 质量工作中资金问题

(1)质量管理的资金投入,是一个企业将有形资金转化为一种无形的财富的过程。

(2)质量管理工作当以高标准高水平,超前形式进行资金的投入。市场在发展,新工艺、新标准、新材料的出现,要求质量管理部门随之发展,质量管理部门当以超前的意识进行培训质量管理人员,需要政府和政府委托部门以超前的意识进行质量管理的资金投入,敏感的市场效应需要的质量管理部门随时给予灵敏反应。

(3)一个企业的质量管理时有遇到难题,新工艺、新标准、新材料的出现,要求质量管理部门的目标管理,加大目标管理的资金投入。比如防火、消防、节能、“绿色化”、“品牌化”、等方面的培训管理。这种投入是企业永远走在市场前列的保证。

篇(6)

胡立君:我认为产业结构有三种含义:第一。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主要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二,指国民经济中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如工业内部原料工业与加工工业之问的比例关系。第三,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主要指第一、第 二、第三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记者:一切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知识与技术创新、人口规模与结构、经济体制、自然资源禀赋、资本规模、需求结构、国际贸易等是一国产业结构演变过程的基本制约因素。您能具体介绍几个重要的因素吗?

胡立君:好吧。我具体介绍几个对产业结构重大影响的因素。

第一是知识与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技术革命、技术创新和扩散都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影响,特别是技术革命,往往导致一些新的产业部门的诞生。第一次技术革命中的纺织工业基本上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汽车、化工、钢铁等产业群则具有资本密集的特征,在第三次和第四次技术革命中诞生的新产业,如计算机工业、宇航工业等属于知识技术密集或资本一技术密集型产业。新技术革命不仅促成了各个时期主导产业的变化,也使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发生变动。同时,技术创新促进了产业发展。科学技术创新要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必须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这一转化正是在技术创新这一环节实现的。技术创新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从动态角度看,技术创新过程是同科学研究形成新的发明,新产品开发、试制和生产,市场营销等环节构成的。技术创新是产业成长和发展的推动力量。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例子不胜枚举,就农业而言,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其科技含量不可同日而语。现代农业科技拓宽了农业生产领域,推动现代农业持续发展。例如,温室栽培技术、滴水灌溉技术、品种改良技术等都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计算机工业的发展,不论是硬件技术还是软件技术创新,近二三十年来,都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发展,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促进作用日益加大。

第二是自然资源禀赋。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过程所依赖的外界自然条件。一国自然资源的桌赋状况(包括地理位置、土地状况、矿藏总量及分布、水资源、气候等)对一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经济最早在寒带地区和沿海地区得到发展,当今许多发达国家的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印证了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国农业的发展。而地下资源状况,直接影响采掘工业、燃料动力工业以及重工业的结构。自然资源状况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相对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使许多原来难以采掘的资源得到开发,并能开展综合利用和节约代用天然原料;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弥补国内资源的短缺,缓解自然资源对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的制约。从纵向发展过程看,对于大部分国家而言,作为工业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或先决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在一国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其作用与影响是不同的。越是在初、中期阶段,其影响与作用可能越大。当初级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被制造业所取代,从而完成了起飞与初期阶段过渡时,它的作用与影响会趋于减小。

第三是需求结构。由于需要具有引导生产的作用,因而需求结构的变动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大量的统计分析表明,需求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相对应的。在低收入阶段,恩格尔系数较大,人们的生活处于温饱水平,对吃、穿等产品的需求占主导地位,同时居民储蓄较少,无力发展资本集约型产业。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需求结构的重点从必需品转向非必需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这种变化拉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资本物品的生产也迅速增加。因而,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中心的生产转向使用工业原料的以设备、耐用消费品制造为中心的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的生产。同时,在这一阶段农业、轻工业的充分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提供了超过它们自身需要的过剩资金和劳动力、使资源向非必需品生产的转移成为可能。在人均收入高水平阶段,物质产品已相当丰富,人们消费选择的余地大为扩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大大提高,需求趋向多样化,个性化。为了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日渐由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方式取代。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生产过程中原来的单品种、大批量的硬性生产流水线向多品种、小批量、大规模的柔性生产线的转变成为现实。目前出现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完全可以使同一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在样式、颜色、品种等方面有所区别,从而使得企业的产品能够适应与满足市场上不断变化的多样的需求。同时售前、售后服务空前发展,促使以信息咨询业等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产业结构迅速走向服务化。

第四是人口规模与结构。人口规模具有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的规定。人口数量是指一国某一时点上人口总置,质量指的是在既定的人口总量中不同的构成。在自然资源、资本数量与可利用技术既定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的速度或一定时期国民产出的增加取决于可资利用的劳动力数量。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推动其产业结构转换的起始阶段,曾经受到了劳动力不足的制约。例如美国曾依靠大量的外国移民来缓解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力不足所产生的严重制约。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劳动

力质量(劳动者身体与文化素质)起主要作用。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主要源于人力资本投资。正因如此,现代教育发展成为实现一国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基础性产业。因教育的发展所形成的对一国人力资源的开发,促进了科学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的普遍提高,从而为现代产业乃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急需的最稀缺的资源――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级熟练工人。能否向新的或发展扩大中的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所需的劳动力,是产业结构不断演进的重要条件,劳动力中缺乏这种可移性将阻碍产业结构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第五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在开放条件下来自外部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它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比较利益机制实现的。一般来说。各国间产品生产的相对优势的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引起进出口结构的变动。进而带动国内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变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促进了产业的国际转移。目前。各种迹象表明世界经济正处于重要的转变时期,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等,对于普通制造业、家用电子产业,则保留研究开发部分,将生产装配部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国际转移的范围也随之扩大,产业转移呈现多层次性特征。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将对国际分工格局、世界经济格局和主要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产生深远的影响。

除上述因素外,一国资本的积累程度、国际投资规模、经济机制、产业政策、历史条件、战争与和平环境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一国的产业结构。总之,上述种种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些因素可能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以至互相抵触,综合地影响和决定着现有产业结构的变化。因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讲了。

记者:我国要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必须进行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具有特定的含义和丰富的内容。它是政府制定产业蛄构政策的目标导向。胡教授。请惩谈谈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和内容。

胡立君: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是一相对的概念,它不是指产业结构水平的绝对高低,而是在国民经济效益最优的目标下,根据本国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经济发展阶段、科学技术水平、人口规模、国际经济关系等特点,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之达到与上述条件相适应的各产业协调发展的状况。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时点上有不同的优化内容。

一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向合理发展的过程。即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在于产业之间内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能力。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协调,结构的整体运行质量越高,产业结构就越合理;反之,产业结构就越不合理。

二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资源利用水平应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不断突破原有界限,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中朝阳产业的成长。其标志是代表产业技术水平的高效率产业部门比重不断增长,经济系统内部显示巨大的持续创新能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提供了基础,而高度化则推动产业结构在高层次上实现合理化。结构的合理化首先着眼于经济发展的近期利益,而高度化则更多地关注结构成长的未来,着眼于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因此,在产业结构优化的全过程,应把合理化与高度化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以产业结构高度化带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在产业结构合理化过程中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在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中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三是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一方面是产业部门间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是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即从时间序列的产业波动性评价产业的均衡。产业的协调发展,是指产业部门、产业要素在产业发展中要协调一致。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一种比例协调的结构,意味着不存在明显的短缺、剩余产业,也不存在着瓶颈产业,各产业均能合理、有序地发展。

四是产业发展的效率。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产业发展,即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通过优化相互之间的关系,实现各产业的高效发展。可以从速度、质量和效率三个维度来考察产业发展的状况。产业发展速度表示某一产业总体规模扩张快慢,一般用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就业人数增长率等指标来衡量;产业发展的质量从更长远和更深层次来揭示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内核动力,常用技术进步率、产品的技术层次分布、单位资产的产出额等指标来衡量;产业发展的效率是表征某一产业的发展的综合性指标,可以从资源配置效率、资源利用率、技术进步与扩散度及其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应来考察。国内外的实践表明,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与处于结构之中的各个产业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都是息息相关的。是提高产业发展效率的基本保证。

记者:对于提升我国农业、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您有那些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呢?

胡立君:今天我只能从宏观上简要地谈几点对策。我认为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优化对策主要是3点。

一是适应新形势,始终重视农业发展。农业面临自然和市场两大风险。农业生产上去很难。掉下来容易,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保持农村经济的活力。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科教兴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效益。农户经营规模小,主要带来三个问题:一是不利于采用先进技术;二是不利于进入市场;三是效益较低。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解决这三个问题开辟了现实的途径。从事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用经济手段引导农民生产。为使农民生产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企业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不仅使小规模生产的农业解决了进入市场和采用先进技术的问题,而且使一家一户经营的农业走上了分工协作的社会化生产道路,使农民有可能分享工业和商业的利润。提高了农业的效益。

三是完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激发和维持农民积极性。为了使调动和维持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制度化,应该建立能够调动农户、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力和财力的,包括农产品价格支持项目在内的完善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应该同时建立农产品价格支持基金和农业保险基金,并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构成统一的农业风险基金,作为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经济基础。这样结合的好处在于,该基金可以同时具备多种功能:重灾年补偿农户损失并抑制农产品价格暴涨;丰年以保护价收购过剩的农产品;平年还可以用于积累,进行自我发展。从

组织机构角度看,为了降低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成本,可行的方法是借助现有的农村基层政权、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以及农村信用社、农村供销社等组织系统,结合正在逐步建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将各自为政的多个不同系统重组。形成一套可以使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共享的统一的多功能组织机构系统。这种机构重组,由于实现了资源共享,既可以解决现有各个机构体系普遍感到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紧张的问题,更好地完成各种职能,又可以从总体上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和效果,节约国家有关行政开支,也可以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

提升我国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优化对策主要是两点:

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发展战略应是“跟踪前沿,重点突破,引进创新”,这一战略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实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决定的。实施这一发展战略应注意以下要点:

第一,密切跟踪世界高科技发展前沿,基础领域的重大研究项目由国家投资,努力培育高技术发展的根基。但高技术发展重点始终应该是产业应用技术,特别是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和对改造传统产业有重要价值的高新技术。

第二,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既要把握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又要注重国际分工和我国比较优势的发挥,使高新技术产业真正成为促进我国产业技术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强劲原动力。

第三,引进高新技术必须注意消化吸收,将引进技术变成我国产业追赶世界技术水平的契机,尤其是要避免再走重复引进和“引进――引进――再引进”恶性循环的老路。

第四,高科技企业家是将高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高科技企业缺乏具有现代企业驾驭能力的企业家队伍,培养和造就大批一流素质和管理能力的企业家队伍是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最紧迫任务。

第五,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投资、高风险的特点,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提供的市场融资机制,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经验,鼓励和支持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的设立和运作,使之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的“催化剂。”

二是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我国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努力的方向,但传统产业的整治则是当前我国工业发展中关系全局的大事。

篇(7)

关键词: 高职院校;职业能力;培养;提高;看法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vocational ability;cultivate;improve;opinion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236-02

0 引言

十多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在校生人数持续增长,毕业生就业率也一直居高不下,有些院校就业率甚至超过本科生或研究生的就业率。特别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启动以来,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职业院校深化改革、创建品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我院为例,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9%以上。虽然高职院校毕业生普遍受欢迎,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随着招生总量的大幅增加,在很多省市的高考录取中,总分750分的试卷只考两百多分,甚至一百多分的成绩,也都能被高职院校录取。高职的大扩容,虽然满足了社会对人才学历的要求,但却以育人质量的普遍下降作为代价,以高职院校教育的声誉贬损作为代价。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越发需求有经验、有准备的“职业人”。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文化基础相对较低,加之刚毕业尚未完全具备适应社会及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心态,充其量也只是 “半成品”。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作为高考大军中的最后一批,他们能否真正适应社会,能否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实是令人担忧。据有关报道,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就业后因不能适应企业工作环境、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等面临失业或第二次择业。因此,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大学阶段迫切需要培养与提高职业能力。在此,本人就如何培养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全面、科学地理解职业能力的内涵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职业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公关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职业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活动都需要的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和技术飞速发展的综合能力或基本能力。高职院校毕业生走上社会,最终能否在实践中真正“合格”,取决于其是否具备超出某一具体职业技能的知识范畴和普适性能力。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侧重于培养学生某一项专业技能或实践操作技能,认为培养学生某一项操作技能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这是片面地,错误地理解职业能力。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近年联合的《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由此可见:企业真正所需要的劳动者,不仅要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且更要具备与之相应的能力结构,即企业在选用人才上,更注重综合素质与能力,而不是某一单方面的能力。高职院校应全面、科学地理解职业能力,深刻把握职业能力的内涵,并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制订新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使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加强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学技术领域不断推出高新技术成果,科技成果的转化要求职业教育迅速为生产一线充实大量高素质知识型、实用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但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职业教育受到重专业技能,轻文化素质教育倾向的影响,造成许多职业学校学生理论知识欠缺,文化基础薄弱,知识面窄,思维简单呆板,缺乏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因此,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相对本科院校文化基础较差,思想上普遍存在一定的厌学现象,但仔细剖析,他们的形象思维强于空间思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首先,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积极引导学生锻炼并具备较强的自学意识、创新意识。第三,要积极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打好专业基础。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是学生提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我们要处理好文化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大力加强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构建扎实的文化理论知识体系。只有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面宽、有深度,才有利于学生今后工作的开展和创造,才能加强他们换岗转业的应变能力,才能使之进一步自学深造和持续发展。

3 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

近几年,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高职教育发展虽然呈上升趋势,但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仍亟待提高。许多高职院校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和指导思想,但实际上不少职业院校仍习惯于传统办学思路,职业教育的改革力度不够,还不能看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双赢关系,因而不能积极主动地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有所作为。

高职教育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国家和民族利益,关系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高职院校能否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关键在于树立“以不断地了解企业的需求,不断地为企业分忧,通过协助企业来培养学生,通过培养学生来协助企业”的校企融合、互动的办学理念,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的共赢,也只有在这种理念下,才真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如我们学院,地处福建沿海,经济发达,工业、农业发展迅速,企业众多,我们就可利用其地理优势,坚持以海峡西岸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立足福建,面向全国,努力培养现代服务业所需要的各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4 开展技能大赛,以考证促学,推行“双证书”制度

开展各种技能大赛也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高职高专院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争当“比赛状元”。通过各种技能大赛激发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如我们学院每年都会坚持从班级中选拔尖子选手,组织专业老师组成技能小组进行训练,积极组队参加省、市及全国举办的各类专业技能竞赛,让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心理素质在众多强手参与的竞赛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今年,我院又派出了21名学生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8个赛项的角逐并取得较好成绩:荣获团体赛一等奖1项——移动互联网应用(APPS)开发,团体二等奖2项——汽车营销、工业分析检验,团体三等奖3项——汽车检测与维修、计算机网络应用、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荣获个人赛三等奖1项——英语口语(专业组)。此外,学院多年来一直坚持推行“双证书”制度,以技能达标为目标,在管理上通过采取“重考证计划的执行、抓技能达标和考证通过率、严把毕业证书关”等系列措施,要求各专业学生参加相关专业技能等级或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各种职业技能,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毕业前便得到社会的认可,同时为学生今后上岗、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获取率达99.24%,位居省内高职院校前列。

5 通过各种途径,强化和建设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就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张扬高职高专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如何强化和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具体可通过以下各种途径:

5.1 加强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培训 “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更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的关键。高职院校要不断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加强教师的岗前培训、教学能力培训、教材建设与课程开发培训和继续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实践教学能力和技能水平。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对“双师型”教师的需要,如我们学院规定每位教师每年必须参加至少一次的继续教育,部分在编专职教师必须到生产第一线进行专业实践训练,特别是规定缺乏专业实践经验的新教师,应不定期到企业锻炼、学习,其他教师则应按要求利用寒暑假期间开展行业、专业、社会调查,了解、熟悉相关职业岗位人才需求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掌握企业生产、服务、管理的理念、技术和技能,把行业和技术领域中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各种职业能力的发展。

5.2 拓宽引才的视野与渠道,合理引进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职业能力,其培养目标更强调“应用型”。而高职教育的师资大多还是从高校引进的,对从事职业教育他们最大的不足就是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师资引进方面应拓宽引才的视野与渠道,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合理引进人才。如在企事业单位中,同样拥有大批学术扎实、经验丰富、道德高尚的高层次人才,我们应根据实践教学工作的需要,把这样的优秀人才纳入引进的范围,使其在专业能力方面,做好教师、培训师、鉴定师;在职业素养方面,做好学生的教练、导师、益友。或者,亦可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行业专家、成功人士、高级技术人员、工程师等到学校兼职、讲学,做好学生的实训指导,以此提高实践教学水平,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5.3 建立创业机制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总书记在十报告指出:“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创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十首次把“鼓励创业”写入我国的就业方针,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我国的就业制度。我们要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潜质和潜力,鼓励他们在业务对口的条件下兼职和创业。如学校可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资源、实训基地和社会影响,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创业机制,帮助具有“双师”素质、能在“产学研”中创造较好效益的教师兼职和创业,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合作,以此带动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职业能力是多方面的,高职院校只有把职业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既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其他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凭一技之长谋职业、靠综合能力求生存,才能使学生既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又能够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事,从而走出一条健康、长效发展的职业之路。

参考文献:

上一篇: 企业文化的宣传措施 下一篇: 高二历史的知识点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