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5 16:46:3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集体教学活动设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集体教学活动设计

篇(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已经愈益意识到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教与学的线性过程,而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共同学习活动。班集体既是课堂教学的对象、主体,又是促进学生学习动力,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整合达成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师生共同活动,也应是班级集体文化建构的过程。从而,为教学活动与班集体建设的相互促进与有效整合创造了广阔的实践空间。

    为此,有必要对教学活动和班集体建设的相互关系作一具体分析:

    (一)教学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主要途径和因素

    班集体建设以有社会和群体发展意义的共同活动为中介。教学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班级学生共同参与的有目的学习活动。众所周知,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班级教学活动中渡过的。加之,班集体作为学生集体,其本质上是一种不同于成人团体的学习集体,学习有意义的文化知识和本领,学习做人和社会适应等等,因而,教学活动既是班级集体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又是班集体建设的主要途径。

    教学活动过程蕴含着丰富的有利于班集体建设的因素:

    首先,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规范的班级集体性学习活动,有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的本质指向学生的整体发展,因而,教学目标、任务和学生发展的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为确保教学任务完成和学生的发展,必须建立一套教学活动的规范,如果这种规范是建立在学生学习需要和具有群体发展价值基础之上,那么,教学活动价值和规范可以转化为班集体的学习目标和组织规范,促进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其次,教学活动方式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因素。被动、机械、个体式的学习方式是不利于形成充满活力的班集体的。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确立班级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分享学习的机会,使原本单一个体的、被动的,机械的学习转变为集体成员间精神交流,相互促进的具有集体和个体发展意义的学习。因此,教学活动方式的变革有利于唤醒学生集体的主体意识,激发班集体的生命活力。

    第三,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滋养集体文化和精神的土壤。班集体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集体文化的丰富和精神的提升。教学活动以传递文化知识为纽带,整合各种丰富的课程资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断建构和丰富着班级集体的精神文化,提升和引领着集体的精神价值。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利于滋养集体的文化。

    第四,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是集体自我教育成长的手段。教学活动中的评价,既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主动学习的手段,同时也应成为集体自我教育、成长的手段。教学活动中通过改变评价方式让班级集体成为学习评价的主体。通过引导班级集体对自己学习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有利于把评价过程转化学生集体自我教育与发展过程,从而提升班集体的主体意和责任意识。

    (二)良好的班集体是优化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

    首先,良好的班集体为有序的教学活动提供组织保障。良好的班级集体具有积极的学习目标追求和明确的集体规范。班集体的成员在教学活动中能自觉地遵守集体规范,服从教学要求,从而为开展有效有序的教学活动提供组织保障。

    其次,集体文化为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集体文化是指集体成员共同认同和共享的文化价值,包括集体成员的知识经验、背景,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丰富积极的集体文化既是优良班集体的重要标志,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同于文本的一种动态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中的集体文化是通过学生经验与文本对话的产物。它既是对文本化课程的补充,又是文本课程转化为学生知识经验,方法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必要条件。

    第三,良好的集体心理有利于激活课堂教学的活动。

    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集体心理背景中展开的。良好的集体心理气氛,能有效地影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行为,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使教学活动更有成效。反之,消极的集体心理气氛是课堂缺乏活力和效能的主要因素。因此,班集体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气氛,能激活课堂教学的动力。

    第四,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帮助每一个成员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良好班集体具有相互扶持、帮助的责任关系,具有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提供机会的集体意识。因此,无论在课堂教学内外,班集体都会把互助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这种关系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分享学习,在课外,班集体会面对学习中的各种任务、困难,自觉地开展合作互助学习,运用集体的力量关注和帮助每一个学生。使班级学习生活充满生命意义。因而,良好班集体有利于化解学生学习困难,促进相互学习,有效提高班级学习质量。

    总之,教学活动和班集体建设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理解这些关系和内在机制,是促进教学活动和班集体建设有效整合的前提。

    二、 在教学活动中建设班集体的策略

    (一)培养班集体积极的学习价值共识。形成积极的学习价值共识是班级集体建设的核心内容。教学活动的目的,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上,更应致力于形成学生集体和个体积极的学习价值观,所谓积极的学习价值共识,即集体成员对学习的目的、意义抱有积极共同的看法,这种共识是影响每一个学生学习动力的精神力量。是引导学生学习行为的关键。因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借助具体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唤起学生集体内在的学习需求。具体揭示学习内容对于自我发展和社会的意义。并让学生集体在学习活动中能真实地体验到学习的意义。

篇(2)

1.缺乏幼儿成长的导向

教材本身蕴含着导向的价值,为教师指向幼儿成长的路径与内容,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教学思路,有本有据地构建幼儿人生的基础。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幼儿教师根据教材所彰显的内容设计具有逻辑性的教学活动,有次序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而“去教材化”下,教师对幼儿的教学将何去何从?教材的丢弃,让幼儿教师同时丢弃了教学的方向,“我们该怎么上”?

2.教学内容随意性大

“去教材化”后,意味着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失去了依据,尤其对于农村幼儿教师,在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幼儿到底学什么?由此,教师对幼儿的教学活动没有了脉络,教学内容随意性大,教学活动的设计也往往过度借鉴与复制,没有创造性,更没有基于本园幼儿,尤其是本班幼儿成长特点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

3.失去了活动设计的蓝本

教材的实际意义不仅在于为幼儿提供了学习的参考,辅助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更重要的是,教材作为教学的内容,支撑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它以书本上的知识建构教学活动,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设计,帮助幼儿在学习中获得较系统的知识体系,与此同时,教师能较好地把握本班幼儿教学发展的动态,时刻监控幼儿的学习情况,并作出科学的判断与反馈。当失去了教材的依据,幼儿的学习没有了标准,教师的活动设计失去了蓝本的支撑,教学活动从哪里出发?怎么实施?

“去教材化”下,怎么教学?教哪些内容?活动设计以什么为本?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至,教学顿时先去了强有力的支撑。教师在教学紧迫的压力下,不得不选择教学设计的复制,多渠道收集教学活动,在局部的调整中让设计方案变成了自我的行为。然而,幼儿教师的活动设计忽视了幼儿在成长发展中所呈现的问题,须知,这些问题都可以成为或构建活动设计的出发点,通过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可以促进幼儿快乐成长。

二、问题:幼儿教学活动设计的突破口

1.什么是问题

格式塔心理学家邓克尔认为,所谓问题就是当一个有机体有个目标,但又不知道如何达到目标时,就产生了问题。[2]也就是说,《指南》所期望的幼儿发展目标,是幼儿基于现有水平,又通过自身努力达不到时而产生的困惑,这个困惑是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而每一个问题将影响到他们的成长。比如,《指南》的科学领域中子领域数学认知,其中要求幼儿达到“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的目标。在幼儿学习中所产生的问题,这里并不是幼儿现有的水平达不到其目标而产生的疑惑,而是目标所涉及到的具体的基本概念、知识、能力等,与幼儿现有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困惑,是具体的某一方面的学习问题,它将影响到下一阶段具体事物的学习。例如,幼儿在区分5与4大小时所产生的困惑将会阻碍他们认知“2和3合在一起”的关系。

2.问题的教育价值

问题背后隐含着规律与真理。教育规律是理论知识高度抽象化的产物,面对多变的教育教学环境,不可能直接将教育规律变化为教育思考的对象,只有对教育教学活动或教育规律提出“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等问题,才能拉近教育规律与教学活动的距离。幼儿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成长性问题,实际上是幼儿成长中不可避免的话题,在这些现象和问题背后,深藏着幼儿健康发展的规律。教师要通过追根溯源,帮助幼儿将问题解决,达成幼儿基于最近发展区的更高水平的成长,以促成幼儿的健康发展。

总之,问题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给予了教师一种新的审视机会,帮助教师重新解读教学,重构教学活动设计。

三、以问题为导向的幼儿教学活动设计的内涵

以问题为导向的幼儿教学活动设计打破知识的界限,同时打破教学设计“蛋炒饭”的形式,从幼儿的生命健康成长出发,以幼儿的成长性问题为导向,创设情境,提供条件,设计适宜幼儿认识与问题解决的教学活动。要以《指南》为依据,在对幼儿的观察与行为了解过程中,发现幼儿每个年龄阶段对应的科学、语言、艺术等五大领域与预期目标的差距所形成的困惑。

幼儿教师帮助幼儿实现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强迫他们去收集资料,使困惑消失;而是要在幼儿预期目标与现有的水平之间建立一个连接,也就是所谓的最近发展区,基于最近发展区,创设一个适宜的环境或提供“中介物”,帮助幼儿立足自身的经验和学习背景获得问题清晰的认识,从而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经验。

因此,幼儿教师要关注幼儿的知识经验与身心发展特点,以幼儿的健康发展作为其教学研究与探索的方向与基础,针对幼儿不同的教育领域与教学安排,审视幼儿发展中的问题,并以此为教学活动设计的出发点,通过多元途径的问题解决,形成具有科学性的课程内容和方式,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成长。

四、以问题为导向的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的实施策略

1.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由于临场的环境、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教学手段等交织成复杂的教学情境,在多种因素汇集的教学活动中,不免产生对有效教学的教育问题,而且也伴随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玩具等取舍的困惑,因此,在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活动时,也要对“问题”的性质加以区分。要发现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努力达不到的发展目标,发现影响幼儿下一个阶段学习和成长的问题,突破因幼儿自身的粗心、分心或教学条件的限制等因素造成的幼儿学习困境。由此,幼儿教师要破除对现有教学材料的复制粘贴,基于具体的教育情景进行教学,以《指南》为前提,发现幼儿在成长目标中的真正困惑,并以此为突破口设计教学活动。

2.构建“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思路

“问题解决是一系列的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活动过程。”[3]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问题分为三种状态:初始状态、中间状态、目的状态,问题解决便是从初始状态搜寻恰当的路径到达目的状态的过程。教师帮助幼儿进行问题的解决,最终目标是提高幼儿对知识的了解与认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主动学习与探索的积极性,立足他们自身的经验与兴趣,提供教学“中介物”,激发幼儿内在的背景知识和经验,搭建将要学习的概念和已经学过的概念之间的联系,让幼儿在现有水平的前提下,通过心理努力以中介物的“中间状态”,逐渐过渡到“目标状态”。[4]由此,教师要基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设计,营造教学环境,提供教学“中介物”,帮助幼儿实现问题的自我解决,以此建构幼儿的知识与认知体系,实现《指南》所要求达到的目标。

3.合作中升华问题的解决策略

如同幼儿现有的水平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而产生的困惑一样,幼儿教师在面对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时,也会产生疑难,阻碍他们进行下一个阶段的教学实施计划。如何实现幼儿教师的问题解决?教师面对非结构性问题,不应做地毯式的搜索,而应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通过资料的收集,自我探寻问题的解决。当然,教师除了自我尝试问题的解决之外,要充分发挥幼儿园集体的力量,建立教学共同体,围绕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与探求,在合作中解决问题。

4.反思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的观点。反思帮助教师清晰地认识到自我,在寻求最优化的教学中,深刻地思考自我的教学行为。教师往往沉浸在教学活动后的一种思考,这种反思为后续的优化教学和自我发展的举措奠定了基础,但还不是完整的反思过程,在倡导幼儿教学的课后反思时,也不可忽视课前和课中的反思,尤其是课前。教师基于幼儿成长性问题探索的教学设计,不是对自我的一个教学设计的终结,而是还要在充分地把握教学设计的前提下,审视教学活动的效果,考虑玩教具的安全性和内容的适宜性,更要注重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设计的效果如何?幼儿从中能体会到哪些价值?等等一连串的自我提问式的反思,进一步验证幼儿教学活动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提高幼儿活动的价值。

以问题为导向的幼儿教学活动设计打破了“去教材化”的困境,关注幼儿的健康发展。它以幼儿现有水平达不到《指南》所涉及的预期目标而产生的问题为导向,基于幼儿最近发展区,借助教学“中介物”唤醒幼儿的学习背景,连接将要学的概念和已经学过的概念,构建“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并在幼儿教师的合作和反思中,加强教学活动合理性和科学性的验证,有效地帮助幼儿建构知识与体验认知,完成其人生成长的奠基。

参考文献

[1]罗超,王小为. 示范性幼儿园的示范内涵、内容及途径[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5(2):14.

篇(3)

1.1 活动主题

如何指导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更有效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1.2 活动目的

(1) 促进教师认识到备课中目标先行的重要性;

(2) 提升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有效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

1.3 活动形式

(1) 参与对象:全体学科教师(教研员与大备课组组长先行展开研究与展示)。

(2) 组织流程:找问题(教学中感到困惑的问题)——教研员先行研究与展示——大备课组组长讨论、模仿、研究与提升——备课组教师讨论、学习与展示。

(3) 活动时间:一个学期。

(4) 活动方式:教研员亲临课堂教学研讨;核心研究人员的区级展示与研讨;大备课组“同课异构”式的研讨。

1.4 活动过程

1.4.1 前期准备

(1) 教研员针对问题,思考与形成研究模式(图1)。

主题教研模式说明:

① 上层的三个环节是指对提供的案例在评价、讨论反思后,形成与自我教学特色一致的教学设计,然后经说课、同伴评价后的进一步反思,完善教学设计。

② 关于反思1,指研究者需反思已有的教学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间的差距;关于反思2,指在反思预设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收获间的差距中完成由理念向行为的飞跃。

(2) 与大备课组组长一起研讨学习,完善研究形式。

加强对主题活动课题核心概念内涵的研讨,形成统一看法。

如本主题教研活动中的核心概念为教学目标与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经过研讨认为在这个研讨活动中,“教学目标”是指依据学科课程目标要求制定的课堂教学目标,直接指向学生的学习活动,旨在使学生获得特定的知识或经验。“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是指在仍沿用班组授课制的教学形式下,从“教”的角度思考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备课中应先思考:采用的策略与手段是什么?需要完善教材的材料是什么?为什么要完善?针对的目标是什么?……

根据初步确定的研究模式,在研究使用中逐步修正与完善。

如一开始并没有框架结构中第一环节的“关注他人已有经验的教学行为”,然而在自我研究中发现我们在设计一节课时会从网络、书刊上借鉴很多先行者的优秀做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与所教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发展性使用。为此笔者将此补充为第一环节,让教师们,尤其是青年教师明白借用其他教师的优秀做法是正常的,但要明白在使用中,必须要通过自我的评价、反思与重建,要和自己教学风格融为一体。

1.4.2 实践优化

(1) 教研员先行自我研究,形成指导性案例。

关于目标与教学活动设计指导性案例举例:

教学目标:知道细胞识别的概念及概念形成的过程(威尔逊实验思想)。

教学活动设计:

① 设问:为什么免疫细胞能识别和区分“自己”和“异己”物质?是如何识别和区分的?

② 讲解威尔逊实验过程,追问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结果?

③ 回顾与介绍细胞的识别功能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有关引出细胞识别的概念划出概念提升:细胞识别是免疫的基础

设计意图:从对免疫概念中关键词的质疑,引出威尔逊实验,感悟科学家实验设计中的思想与方法。

(2) 大备课组组长讨论、模仿、研究与提升。

大备课组组长对各自研究课题进行目标的制定,并在网络中展开讨论与确定,然后按“模仿设计教案——说课研讨——内化提升”的形式,加深对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与相匹配的教学活动设计的认识。

关于大备课组组长通过讨论、模仿、研究与提升的举例:

目标2:分析节肢动物繁盛的原因。

策略:假设可能的原因找证据分析结论。

教学活动设计:

(1) 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极为庞大,占了动物界的84%,在江河湖海都有它们的身影,它们如此繁盛,你估计是什么原因呢?(学生猜测可能的原因)

(2) 大家有这么多的假设,你们的假设对不对呢?请各小组就其中的一个猜测,找寻证据分析你猜测的合理性。

(3) 交流总结节肢动物繁盛的原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假设、推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核心成员展示研究成果,并展开进一步的研讨。

关于核心成员研究成果展示的举例:

活动3: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知识技能目标:知道几种我们身边常见的真菌;了解真菌对人类的有益之处和有害之处。

能力目标:通过自己收集资料,培养小组合作及资料整理和归纳的能力。

(4) 各大备课组展开相关学习与研讨活动。

本阶段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

第一层面是撰写教学设计,主要是制订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思考与目标相吻合的教学活动设计。

第二层面是说课研讨,主要进行15 min片断课或一堂完整课的说课,通过研讨与反思,完善教学设计。

第三层面是课堂教学实践,主要是进行课堂观察,通过对听课后的感受、遇到的问题、处理方法及对引发的思考的讨论,改善和提升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的实际的教学行为和能力。

2 活动方案实施后的收获与启示

2.1 活动方案实施后的收获

从上述回放的活动过程可以看出,这个过程还是围绕大多数教学研讨中采用的一般环节进行的,主要由课前设计、过程描述、课后反思这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环节构成。

图2示主题研讨活动的流程。

反思这种主题研讨形式的实践活动,由于活动的发展与每位参与者心路发展的历程紧密结合,促进和提升了教研员和教师们对专业发展的主动追求。

(1) 实现了自我超越。

因为人都有肯定自己,追求成长的动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着自己以往的传统做法和传统观念,积极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科学的研究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由于初步获得成功,青年教师们有了发展自己和提升自己的信心。

(2) 培育良好的研究环境。

由于研究过程都是心与心的碰撞,强化教师之间的认同感。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的主体意识、研究的效能感、个人的反思能力都得到了增强。

(3) 构建研究的共同体。

由于主题活动的研究方式采用的是“行动研究”,这个过程更强调的是反思。而反思是一种依赖群体支持的集体性活动,在教师与教师合作的共同体中,通过与其他教师的研讨、交流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监控能力。

(4) 完善了人格。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强调了教学合作的心理机制,在研讨的过程中,提醒自己与他人是否能做到:倾听(尊重与信任);交流(理解与沟通);协助(互助与竞争);分享(体验与反思);整合(对话与统筹)。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博取百家之长,使自己的教学更加完善,也会乐善好施,将教学经验与之分享。

从实施过程中透视的信息可以看到,在这个主题的实践活动中,力求以大备课组的形式弥补学科在学校中无研究氛围的局面,也由于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教师们熟知的研究方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教师们乐于参与,激发了教师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但在实施中也发现缺少专业引领就会影响活动的效果,因此专业引领资源的不足,已成为制约主题教研活动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2.2 活动方案实施后给予的启示

从教研员工作定位看,教研员是教学研究的实践者和组织者,教研活动的本质是教研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实现有效教学或有效研究的活动过程。

(1) 教研活动主题必须是调研中的“真”问题的研究。

当前,教师们都有想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开拓自己的视野,并都有想通过借鉴别人的经验或别人的研究成果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或完善自己的教学的愿望。如本活动的主题是教师在课改研究逐步深入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且又是对课标要求、教材展开、校本教材开发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由于活动的主题与教师们的想法一致,为此教师们都能积极参与活动,活动后也能真实谈出他们的观点和进一步的思考,也乐于模仿,并继续这个主题的研究。

(2) 教研活动方案的设计要与规划和研究的主题相“匹配”。

篇(4)

[设计理念]

通过棒垒球创新活动设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改变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创新思维及情感态度的发展,尤其是合作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在进行传统的体育项目授课实践中,如何更好地落实好课改的理念,是教师们探索的目标。学校体育如能吸取传统体育中好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化竞技体育为学校体育,化竞技体育训练方法为学校课堂教学,合理有效地开发有限的课程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愉快地掌握运动技能,这样必能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棒球运动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淡化竞技运动纯技术技能的学习。

2.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懂得自己在集体作战中的重要作用。

4.改变教师的角色,改进教师的课堂作用,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甚至是课的设计者或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者。

[活动准备]

探究式学习是相对于授受式学习而提出的,它是一种学习的革命,是一种学习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探究式学习是以学生为本,学生充分、自主、独立学习和集体探究的过程,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当何种角色?教师又该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探究式学习必然会造成结论的多元化,身为体育教师该如何统一组织教学的导向性呢?

我带着种种疑问想和同学们一起在活动中得到答案,于是展示棒球、垒球比赛的图片、卡片,让学生有个初步了解并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请同学们说说各自了解的棒垒球运动。

[活动过程]

1.建议活动――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

师:“我们这节课来玩玩棒球,怎么样?”,

刘倩同学反问道:“老师真会开玩笑,我们学校没棒没球也没有手套,怎么玩啊?”

师:“我们可不可以根据现有的器材条件创造一种新的棒球玩法呢?”

学生叽叽喳喳地讨论开了。

师:“请同学们安静一下好吗?下面全班分成四组进行讨论,把各自的创新想法告诉组长,可以适当模仿棒球运动的方法和规则,看看你们怎样玩棒球?”

师生讨论结果:①手充当棒;②排球代棒球;③不用投手;④进攻方一人直接抛或扔或击排球一次,可进攻一次,但进攻跑垒人数不限(即改变棒球1 球1 人进攻的规则);⑤其他规则基本遵循棒球规则不变。另外林文彬同学手骨折,大家同意他和老师当裁判。

2.活动进程――探究讨论结果的可行性,强调自主合作。

情景一:全班男女均分两组,教师简单交代攻守规则、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一组进攻得了11 分。

轮到防守方进攻了,组长张迅安排男女生相间轮流进攻,男生负责击球,女生攻垒。最后得了15 分。

最后学生集合,教师首先对这些有不同做法和想法的同学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表示非常欣赏。然后,教师和学生统一活动规则,集中大多数学生的意见修改讨论结果:男女分开利用两个场地进行,轮流击球,不设专门的击球员,高飞球不设接杀。

情景二:男生觉得女生动作有点慢,不够刺激,不愿意跟女生一起玩,他们极力要求男女分开。于是男女分开,兵分四路,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女生各小组先是集体商量,统一了作战思想,因此,比赛显得比较从容、有序。而男生却显得有些急躁、凌乱,好像是胸有成竹,但是分工不够明确,活动进行得不太理想,相互之间的埋怨时而发生。

总体来说,同学们通过探究自创的活动,积极参与,非常投入,整个足球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二、案例评析

1.本案例属于自主探究式体育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巧妙的利用学生的探究兴趣,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任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主动解决问题、建构知识的过程。然而,学生中没有几个曾经参加过棒球运动和学习,学生在创新活动中必定出现这样那样有待探讨成型的东西,他们在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体验、认识、领悟,以及展开激烈的争论,都来自学生的充分自主的探究以及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由此可见,探究式学习,首先要让学生有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要相信学生有自主发现的能力,要充分认识探究过程中产生分歧甚至是错误对学生学习的意义,要给予学生尝试的机会,在此前提下才可能达成合作式学习,有效地合作交流,可以让学生分享彼此的感悟和成功的喜悦,更好地促使学生反思,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2.探究创新学习是学生充分自主、高度自由的学习方式,那么,教师的作用是否可以淡化,如何处理学生探究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呢?事实并非如此,案例中印证,教师的“导”是在学生探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师在学生分歧和不合理的创设中,应该起到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导向与调控作用。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老师不仅要允许学生个性化的理解,还要鼓励他们多角度地思考,多元化地感悟,甚至是提出相对立的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使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结论

总之,本人希望能通过本文对于“自主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的研究,从实际案例出发,反思当中的不足之处,希望能为提升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此敬请各位专家多者给予批评指正,以利于我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张亚,合作学习对促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实效性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0/05

篇(5)

对于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生而言,“信息化教学”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运用价值,还应具有信息化教学示范性的特点。那么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课堂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如何突显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实践价值?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更易让学生理解和应用?如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充分利用开发的立体化教材资源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基于两年的实践,笔者认为体验教学理论在“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体验教学理论的内涵

体验教学是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欢乐和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体验教学的教育哲学及理论架构是整合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其他学者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框架。体验教学注重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

在教学中,体验是一个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某一活动或情境的过程,是形成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产生新行动、新选择的过程,是学生心灵与外部世界沟通的一种张力。在体验中,学生主要通过感知、想象、移情、深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认知,产生新的认知并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再使感悟上升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体验既是一种活动的过程,也是活动的结果。

二、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体验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经验和情感,是个体不可替代的意义建构的学习活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即学生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并学会运用,涉及演播教学、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自主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等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模式。将体验教学理论的思想和理念渗透到“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可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体验感觉阶段、体验知觉阶段、体验内化阶段和体验应用阶段。学生通过这四个阶段的活动,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逐步达到明晰。

(一)体验感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角色中感知方法

体验感觉阶段是学生亲身经历情境或活动,亲身感受扮演角色的过程。学习信息化教学方法时学生首先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转变自身角色,从学科教师的角度阅读立体化教材资源中提供的案例与教学视频录像,比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异同,思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特点。这样的活动设计,学生不仅整体感知了信息化教学方法,而且在角色扮演中突显了主体地位。

比如演播教学法的教学资源中提供了语文学科案例“看云识天气”、历史学科案例“青铜器和甲骨文”、生物学科案例“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等不同学科的文字教案、电子教案及教学视频录像。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教学案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选择语文案例“看云识天气”,然后进行角色扮演,以语文任课教师的身份阅读“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观摩课堂视频录像并思考“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教

学媒体的呈现形式及媒体作用”等问题,并将自己的见解与小组其他语文“教师”分享,初步整体感知演播教学法。

这一阶段学生的核心任务是感知角色,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学科教师、转变身份——任课教师,带着“这节课我来教学”的任务和思考去观摩视频录像,否则学生会以学习者的角度去观看案例。由于知识内容在中学已经学过,学生根本不会有兴趣来观看整堂课,教学目标很难达成,即便案例设计得再有典型代表性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二)体验知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方法中感悟方法

体验知觉阶段是对感觉阶段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储存、记忆、操作)和解释(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教学理念的认知过程。这个阶段是体验教学理论应用于“信息化教学”的核心阶段,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来感悟信息化教学方法,即学习哪种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师就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活动设计教师不仅示范了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而且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理念的特色。

学习演播教学法时,教师可以运用演播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学“演播教学的功能和应用方式”时,常见的演播教学方式有演播—讲解、演播—讨论、演播—操作及演播—设疑等,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演播方式讲解相应的“演播方式教学内容”。学习“演播—讲解”的方式时,教师用“演播—讲解”的方式讲解内容让学生体会;学习“演播—讨论”方式时,教师可以结合播放的案例,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并让学生体验;学习演播教学的功能时,用“演播—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视频案例中的不同功能,学生既可以体会演播教学的不同功能,又可以体验到“演播—设疑”方式的具体应用。

学习协作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协作学习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例如设计辩论活动“协作学习的利与弊”,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学习的内涵,又体会了辩论这种协作学习的基本形式;设计分组讨论“协作小组的基本结构”的活动,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小组的不同结构,又体会了如何开展小组讨论以及如何在协作活动中进行问题分解。

学习探究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webquest活动,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来体会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webquest一般都由引言、任务、资源、过程、评价和结论六个模块组成。引言模块可以设计成真实的问题情境,比如中学教师请求帮助的电子邮件,请求大家帮助设计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方案。任务模块可以设计为分析型任务和设计型任务的综合,具体任务是为了及时给中学教师回信,引导学生分析“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有哪些主要模式,各模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如何设计这些不同的探究学习模式”等问题,然后分组选题并选择某一探究模式完成教学设计方案。资源主要是课程提供的立体化教材资源及因特网络资源。过程设计为小组分工、收集资料、汇总资料、完成作品等活动。评价可以从资料的收集、内容的分析、方案的设计及团队的协作等方面进行组内和组间的过程性评价。结论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是webquest活动设计的点睛之笔,一定要引导学生感悟出活动设计的方法是webquest。另外,webquest活动的任务设计一定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比如英语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广告英语的特点、中西文化差异探讨、圣诞节在中国、为什么“新概念”在英语教学中长盛不衰等,物理学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从“石油文明”到“核文明”等。 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回顾复习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活动来开展教学,学生既可以梳理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又可以体会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方法。

这一阶段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方法的感知中悟出方法的应用。“信息化教学”文本教材对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内涵、特征、功能、基本环节等相关内容都作了概述性的介绍,呈现形式多是文字性的描述,教学时如果教师采用ppt辅助讲解的方式,学生很难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真谛,在设计实践活动时也难以灵活运用。

(三)体验内化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评说中内化方法

体验内化阶段是将知觉阶段认知的结果(概念、观念)与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内在的联系(同化、顺应),内化为行为准则的建构过程。这个阶段从三个方面完成信息化教学方法理念的内化。首先,学生通过研读教学设计方案、分析设计环节来内化;其次,学生通过阅读教师的说课稿、理解设计意图来内化;最后,学生通过再次观摩案例视频录像、依据评价量规评说教师对具体方法的运用情况来内化。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分析、评价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的

评价观。

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演播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研读课程资源中提供的“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方案,分析教学环节的设计、演播教学的应用时机、媒体的应用形式、情境的创设与应用等,进一步理解演播教学方法;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方案的设计者——任课教师的说课稿,分析具体知识点运用演播教学的设计意图,更进一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观摩这节课的视频录像,观察任课教师运用演播教学的组织过程,之后借助课程资源中提供的演播教学评价量规,分小组评说这节课,深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

(四)体验应用阶段的活动设计——在作品中应用方法

体验应用阶段是对已形成认知结构的结果进行检索、提取和使用,并对内化的行为准则通过外在行为进行呈现的过程。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所学学科选择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参阅案例设计一个信息化教学设计包件,并在小组或全班学生面前进行说课。这一过程既有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呈现,又有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体现;既有学科知识的显现,又有教学组织能力的表现,这是对信息化教学法知识、信息化学科知识及学科教学法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融合,是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最高要求。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而且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在作品完成的过程中通过选题、设计、说课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体会到方法的应用要领,体味到方法的应用优势,也会提高学生主动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三、设计“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有法

教学有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核心必修课,这门课程的核心目标是理解信息化教学方法及其应用,主要教学内容是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介绍,那么课堂教学方法应该且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对于职前师范生不仅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说服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

(二)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无定法

教无定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尽管有它的优势,但未必对每位任课教师都适宜,也未必每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知识内容都适宜让学生体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

(三)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贵在得法

篇(6)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以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等专业理论课程以及声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课程为基础,为幼儿园教育见实习、毕业设计等教育实践奠定基础,对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尚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艺术教育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本文试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以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培养学生艺术教育活动的实践能力。

一、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割裂零碎。在教学内容上,由于各类型的活动缺少整合和领域渗透,因而学生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出现内容零碎和割裂的问题,缺少对幼儿经验的整合。同时,教学的实施仅仅关注引导学生设计和实施歌唱、韵律、打击乐、音乐欣赏、绘画、手工、美术欣赏等集体教学活动,忽视了对学前儿童游戏和一日生活中其他环节的艺术指导,导致学生只会在集体的艺术教学活动中把握幼儿艺术发展,极少关注在游戏和一日生活中其他环节去引导幼儿艺术发展。

(二)教学方法陈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以理论讲授为主,缺少实践环节,教学的重难点仅仅落在知识层面而非行为能力层面上,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主动性不足,缺乏对理论的深入理解与运用,在实践中难以设计和组织高质量的艺术活动。

(三)课程实践途径单一。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实践环节少,且少有的课程实践主要安排在课内完成,形式单一。课程实践途径单一导致学生可以用于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较少,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不能很好地在实践中运用,不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评价不科学。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的考核一般采用期末考查的方式进行,课程的最终成绩以期末考查成绩为主,平时成绩占比非常低。在评价内容上,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很难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及实际教学水平。在评价主体上,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对教师评价指标的内容、具体操作步骤和结果较少有发言权,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热情,出现松散懒惰的现象。

二、对策研究

(一)优化教学内容。为了避免课程内容割裂零碎问题,首先开展幼儿园教师岗位需求调查,分析幼儿教师的工作过程。同时,邀请幼儿园教师参与研讨,并结合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反馈,摒弃传统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章节”式的学科内容体系,以真实职业活动为课程内容主线,最终将课程内容整合为设计实施歌唱活动、设计实施韵律活动、设计实施打击乐活动、设计实施音乐欣赏活动、设计实施绘画活动、设计实施手工活动、设计实施美术欣赏活动、设计实施艺术综合活动等8个学习模块(包含14项学习任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在教学内容上,可增加设计实施艺术综合活动,结合当前幼儿园现行使用的教材,引导学生了解幼儿园课程统整的特点,重点理解艺术与其他领域统整的综合活动特点及统整原理,并且能够根据艺术综合活动的原理设计实施艺术综合活动。此外,在各学习模块中渗透区域游戏。如音乐区、美术区的设计与指导以及生活中如何引导幼儿感受与欣赏美,表现与创造美。在教育活动设计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安排学习任务,坚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使学生设计和实施艺术活动的能力在一个个学习任务的完成中不断提高。如设计实施歌唱活动,第一次任务是教师指定优秀的歌唱活动教案,学生进行模拟教学,第二次任务提高难度,指定年龄班、题材,设计教案并模拟组织教学活动,第三次任务可再次提高难度,学生自选年龄班和题材,根据幼儿的年龄和素材特点设计教案并实施活动。

(二)创新教学方法。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以“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程实施中,构建 “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每项任务由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与评估等五个阶段组成。在下一个任务的资讯阶段,会对上一个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并提出更高的任务要求。以设计实施歌唱教学活动为例:(1)资讯阶段,教师布置任务,借助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研讨,归纳总结相关原理,教师适时进行讲解。(2)决策阶段,学生小组合作进行集体讨论,分析教师布置的任务。(3)计划阶段,组内成员进行分工,明?_自己在本次任务中的角色,经过多次研讨制定出活动方案。(4)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活动设计、制作教具,进行组内试教,组内成员都参与试教,每次试教结束后其他成员提出建议。(5)检查与评估阶段,教师随机抽取一人进行模拟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自评,接着进行小组互评,其他小组对该活动进行评价,指出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最后教师进行进一步梳理总结、帮助学生提升经验,为下一任务的学习奠定基础。

2.以“案例教学”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为了让学生融入真实的教育情景,提高学生设计和组织幼儿园艺术活动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精选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教学活动录像作为教学素材,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幼儿园艺术活动设计的要求和教学实施的要点。同时,引导学生迁移所学的知识与理论,有针对性地分析和解决活动设计、教学实施的亮点及存在问题,避免以往教学中学与用相脱节的弊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以“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教师角色”意识。情景模拟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创设相应的情景,并让学生扮演情景角色,模拟情景过程,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身份”进行演示、模拟组织片段教学或在实训室中模拟组织完整的艺术教育活动。通过情景模拟,培养学生“教师角色”意识,锻炼教态、语言、提问、教育机智、活动组织以及与幼儿沟通等能力,帮助学生“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三)拓宽课程实践途径。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校内实训――模拟教学。校内的仿真实训室模拟幼儿园真实的教学环境,配备幼儿桌椅、移动黑板、钢琴等设施设备。在学习课程之初安排学生开展校内实训: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完成艺术活动方案设计、制作教具、组内试教,最后每组选取一人扮演幼儿教师模拟组织活动。为了避免“表演式”的试教,由非本组成员扮演幼儿。在模拟的幼儿园教学情景中进行实践,有助于提升其艺术教育活动的组织能力。

2.校外实训――实景演练。充分利用学生到幼儿园教育见实习的机会开展实训,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在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指导下,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足,迅速提高艺术活动设计和实施能力。教师在学生见实习前布置实践任务,如以见实习小组为单位,推选1人担任主教,其他作为助教,共同组织实施活动。第一,活动实施前,小组成员共同分析本班幼儿能力及经验,研究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课堂所学,商议教学目标,细化教学过程,写出详细教案。第二,请指导老师(幼儿园或本校均可)审阅教案、提出建议,组长提前约请幼儿园指导老师到场观看活动实施并给予指导。第三,活动实施时,全组同学全程参与,分工协作,注意观察和记录活动实施的情况,用摄录设备记录整个活动过程,便于实习结束后在课堂上进行活动研讨与交流。第四,活动实施后,组长提前约请幼儿园指导老师与全组同学共同评议活动,记录整理小组同学对活动的反思和指导老师对活动的评议。第五,将教案、反思、评议于见实习结束交给任课老师批阅,教师选取典型的活动案例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观摩研讨,并做进一步的指导。

篇(7)

一、把握活动设计前的细节

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材及活动设计是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只有认真选材,精心备课,特别是关注设计过程的细节,才能真正把握教学的核心,让幼儿在积极的状态中获取知识。

1、注重活动内容的适宜性——提高教师分析幼儿年龄特点的能力

我们知道上课前必须做到“三备”: 备大纲、备教材、备幼儿。每个活动都要钻透“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总结几年实施科学教育活动的经验我感觉比较容易把握“大纲”和“教材”这两方面,但很多时候会忽略孩子的所思所想,或者考虑得不够周全。在“奇妙的滚动”活动中,我为了让幼儿认识球可以让任何方向滚动,而柱体绕圈滚动特别困难,便设计了让幼儿用小棍推动球体和柱体,让两名幼儿扮小树,一名幼儿在两树间绕“8”字行走的游戏。孩子对8的书写本身就比较困难,如果拿着小棍推动球或柱体断断续续滚动的话则更加不易,此时我如果设计在两棵“小树”外绕“0”显得更简便,更容易操作,同时也可以较好地达成目标。

2、注重活动价值的适切性——提高教师分析素材的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有时整个活动让人觉得层层递进或井然有序,给人赏心悦目的享受,而有时让人觉得很乱或没有章法,我觉得这和老师在活动前分析教材中素材的能力密切相关,能正确把握活动的价值、准确分析素材会使教师在实施科学活动的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把握活动设计时的细节

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有一个充满科学气息的环境,需要安全、自由、开放的探究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优化幼儿的心境,是孩子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让孩子大胆出色的表现,在活动设计时我们应从目标制定的准确性、环节设计的流畅性及提问设计的层次性三个角度去考虑。

1、活动目标制定的准确性——提高教师科学兴趣的把握能力

探究活动的主题和内容要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科学就在幼儿的身边,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选择要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只有生活化的内容才是幼儿最容易理解的、最想探索的。活动目标要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而制定,在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周围的事物与现象。我们要善于利用提问唤起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使科学知识、经验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这不仅有利于幼儿对科学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2、活动环节设计的流畅性——提高教师科学逻辑的思考能力

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以引导着的角色出现的,而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但幼儿的思维活动却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的。正确、科学的引导,能够让幼儿的思维活跃,并加以延续,进而加以拓展,能够将探索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融为一体。所以活动环节的设计,对于幼儿的实验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合理的环节设计及引导语,能把幼儿思路打开,明确要求,进而去积极地投入到实验中去;如果各个环节及引导语的设计不科学,不明朗,可能会让幼儿听上去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更不用说积极主动了,对幼儿的试验设计没有帮助,甚至起到反面作用。比如幼儿设计的实验不能够说明问题。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不出效果。所以,老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注意各个环节设计的流畅性。

3、活动提问设计的层次性——提高教师培养幼儿问题意识的能力

一切探究都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就不能保持持久的观察和实验,更不能获得科学的结论。但有些问题孩子可能因为年龄关系无法理解,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将问题逐层分解,用问题给孩子搭建一个个阶梯,来帮助他们最终能达到活动目标积累活动的经验。比如在活动“影子的眼睛”中,老师不是直接让幼儿思考怎样让兔子的影子出现眼睛,而是让孩子先看到一个结果,然后通过层层提问来帮助幼儿思考:“这个影子和前面看到的影子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是帮助幼儿观察发现这个兔子的影子和之前的影子是不一样的,“你们不是说影子只有轮廓没有五官的吗?为什么这个小兔的影子却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呢?”这是先帮助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影子是黑的,然后通过提问引发幼儿进一步思考明亮的眼睛是怎么来的,这个点是挑战幼儿思维的。

三、把握活动设计后的细节

1、幼儿探索行为的观察——提高教师观察的能力

在探究活动中我觉得一位成熟的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只有通过活动中的细心观察才能发现一些细微的不易察觉的现象,进而成为本次活动的亮点所在。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知识经验,发现幼儿的兴趣,理解幼儿问题的含义,探察幼儿进行活动的理论以及相互交流的方式。因此教师必须成为幼儿探究活动的观察者。有时上课如果只注意“赶进度”,那就根本顾不了孩子在下面干些什么,是不是和老师的教学同步,这样的活动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而当老师会关注到每个孩子,孩子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敏锐的双眼时,活动才会成为孩子和老师共同的舞台。

篇(8)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体育

“让体育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体育。”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体育,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让体育回归生活,因为生活是体育的源泉,离开生活,体育将会枯竭。同样,让生活走进体育,因为生活也离不开体育,体育的作用已经遍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工具。所以,体育教育应该架起生活与体育的桥梁,强调体育与生活的联系,只有当体育与学生的生活接轨时,学生才能感觉到体育是鲜活而有生命的。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体育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做到在更高层次上追求并理解问题。

二、灵活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承认学生存在的差异,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好的发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及时把学练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总结,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及时修正教学目标,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学生学练学生自我评价学练效果信息反馈教师修订新的目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体会成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应有效地采用活动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例如,在接力跑教学比赛中,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排列棒次,由谁起跑,谁最后冲刺,采用何种交接棒技术,谁发挥速度优势合理利用接力区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他们会对接力跑这一战术掌握得更好、更合理、更全面。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3.应在练习层次上“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应对某些特殊学生(特优或学困)给予特殊政策。在培养方法上,提倡并推行“导师制”,对“学优生”及各种有不同爱好、特长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让他们“能跑就跑”、“能跳就跳”,使其得到充分发展;对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暂时处于困境的“学困生”,给予热情而具体的指导。给学生留有可调整的空间和时间,促使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和谐而健康的发展。

三、运用竞赛、游戏手段

竞赛和游戏都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方式。竞赛带有对抗性质,游戏中往往又带有许多竞赛因素和规则,且主题鲜明趣味性强,带有教育意义,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意志品质的双重效能。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竞赛、游戏中的一种或两者结合用的手段均能充分调动练习的积极性。如进行球类练习时,老师有目的地设置对抗赛,制定目标、法则,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可培养学生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力等坚强的意志品质;运用游戏加竞赛更能培养集体感、责任感,增强相互间协作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总之,让学生在竞赛、游戏的过程中面对困难,战胜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可提高教学效果,起到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作用。

四、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讲授,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讲授”扼杀了孩子的一切!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知识的储备量。

由于学生年龄、性别、性格、气质以及对事物的认识不同,其表现欲的反映也就不同:男孩子经常表现为明显外露、毫无顾忌;而女孩子则显得相对平稳,给人温文尔雅的感觉。学生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予以正确对待和引导,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

五、精心设计场地器材的布置

篇(9)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9-0122-02

1 前言

新课标下新教材的运用,首先转变了教师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把以往“权威式”的教学变为“学友式”的参与教学。其次,它更是体现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新课改强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新知识,并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重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仔细研究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把握教材,并根据学习目标灵活运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与空间。笔者结合使用青岛版教材的实践,谈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的一些粗浅做法。

2 让学生在“情境”中学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后一直提倡的一种教学法。简单通俗地说,情境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创设一个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探究、学习数学知识。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由“情境串”引出“问题串”,每一个信息窗都是一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这些生活里喜闻乐见的情境中,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大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引入新课时一定要结合教材内容去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自主探究解决数学问题。

如在教学“认识平均分”一课时,设置这样一个情境:

“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正在举行盛大的庆丰收宴会,大家想不想去参加?瞧!熊猫兄弟看着美味的竹笋却紧皱着眉头,猜猜看,它们遇到了什么难题?(学生猜出‘竹笋该怎样分’)同学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大家可不可以帮帮它们?”整节课都在学生帮助小动物分食物的情境中进行,学生的学习热情、参与性都非常积极。为了更好更公平地给小动物们分食物,学生都自觉地去探究分法,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平均分。并且在帮小动物分食物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让学生在“操作”中学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这句话充分地表达了动手操作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把动手操作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对教师来说,让学生动手操作也是一种以“动”促“思”,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数学学习的好方法。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就要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发展数学思维。

利用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概念 数学中的概念大都是比较抽象的,受年龄限制,小学生在理解一些概念时就比较困难。如果借助于动手操作,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变成直观具体的图像,那学生理解起来就非常简单了。以“认识平均分”一课为例,给两只小熊猫分6个竹笋,该怎样分?让学生自己用学具分一分,学生的分法有(1,5)(2,4)(3,3)(4,2)(5,1),在交流中发现(3,3)这种最特殊,从而知道分东西可以有平均分和不平均分两种,也理解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在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和15个松果、每只松鼠分5个这两次动手操作中,学生又学会了平均分的方法。整节课,学生都是在操作中进行学习的,在操作中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在操作中学会了平均分的方法。

利用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计算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计算方法。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过分重视算法,而忽略了算理,使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实算理简单地说就是为什么这样算,为了让学生真正地理解算理,在教W中就要让学生通过操作,亲身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使计算的每一步都变成具体的操作过程,让学生在操作中自然地理解算理。

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一课中,教材呈现的是“22个野果,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的情境,列式是“22÷4=”。先让学生用学具代替野果,自己动手分一分,结合自己分野果的过程,让学生理解:22个野果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能分到几个野果?商是几?4个人每人分5个野果,正好分完多少个?还剩下几个野果没有分?为什么不能继续分了?怎样在竖式中把这些内容都表达出来?这些问题都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具体分圆片的过程,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的图形,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竖式中被除数表示一共要分的22个野果,20表示正好分完的,2表示还剩下的,因为2个野果不够4个人分的,所以余数要小于除数。通过操作,就使学生真正地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竖式的算理。

利用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所学知识,体会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如在教学“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时,要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测量身边的课本、练习本、铅笔、课桌、黑板等物体的长度,在对实物的测量中建立厘米、米等长度单位的具体感知。又如在教学“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掂一掂、估一估、测一测自己带的一粒花生米、一枚硬币、一袋盐、一本书等物品的质量,从而加深对千克和克的认识,建立克、千克的具体感知。

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形成的对知识的感知,学生的记忆就会更加牢固,理解也更加透彻,运用时也更得心应手、灵活自如。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既培养和提高了实践能力,又体会到数学源于现实并用于现实的特点。

利用动手操作,建立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需要具备的一种数学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数学能力。它需要把一个立体几何图形在大脑中建立一个表象。受生理特点的影响,小学生的空间观念基本没有形成,空间观念比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几何图形时,创造机会让他们去亲身经历、亲身感受几何图形点、线、面的各部分特征,然后在大脑中形成表象,逐步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节时,首先让学生拿出他们准备好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物体,然后让他们用眼睛仔细观察,并且用手摸一摸,说说自己的感受。通过观察、触摸,让学生知道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都有12条棱,再把6个面在纸上描一描、比一比,这样让他们知道长方体相对的面相等,正方体的六个面相等。最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正方体各是什么样子的?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看一看、摸一摸、描一描、想一想,学生生动地了解了几何图形的特征,在大脑中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表象,培养了三维空间观念。

4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

对小学生来说,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可以启发学生的心智,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活动,还能真正地实现寓教于乐,达到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目的。这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也符合新课改下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如在“找规律”这节课中,课本上的练习一般是利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交替出现来找规律,而教师设置了拍手、摆头、学小猫咪叫声、学小狗叫声等一系列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设计规律、发现规律。通过在这样有趣而充满童真的游戏活动中,学生学习得轻松愉快,既学会了有关规律的数学知识,又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教学“可能性”时,让学生进行摸球和抽扑克牌的游戏,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感受到事情的发生有的是确定的,有的是不确定的,而且可能性发生有大有小。

5 让学生在“合作”中学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088-01

基于问题的教学法是构建主义教学理论的一种具体应用。20世纪美国西余大学医学院率先尝试基于问题的教学。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创立以问题为学习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以问题为焦点启动课程,学生根据对问题的理解开展调查、进行探究;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提供知识,而是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促进学生进行学习。基于问题的教学法创始于医学院,所以,美国大部分医学院已不同程度地采用PBL教学法。传统教学中教师以自己的看法及课本现有的知识来单向灌输给学生,这种灌输式教学,面面俱到地把知识倒给学生,学生并不能真正地消化,也失去了咀嚼消化的胃口和主动学习的动力。由于学生不用费力思考就接受了现成的知识,学生思维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并不能得到培养。为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下面我们以刚体教学为例,设计了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进行发散与创新思维活动。

一 教学目标与方法

教学内容为刚体的力矩。教学目标是实现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知识目标是学生通过探索得到对力矩概念的理解;能力培养目标为通过基于问题的探讨,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探索欲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模式是在问题引导下通过探索活动,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教学方法为学生动手实验探索、讨论,教师启发引导。教学工具有PPT、弹簧测力计、尺、线、胶贴、挂钩、角规、选项牌(标有字母与班号、学生序号)。

二 教学方案与实践

事先布置预习任务,设置自我学习检查问题。

1.零力矩情况的讨论

由于学生对质点力学有较为扎实的基础,所以,这里通过对比的方式引入问题,让学生思考,也就是在课程开始用力对质点运动状态的影响入手,提出第一个问题:有力一定能够改变刚体的转动状态吗?给学生时间讨论与思考。

开始对零力矩讨论。首先提示学生:若力对刚体的转动状态有影响,称该力有力矩。用浅显的语言说明什么是零力矩,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确什么是零力矩,从而建立起对力矩概念的初步感性认识。针对相对转轴是否有力矩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身边的实物进行分析探讨,如施力方向平行于门轴或与门轴相交,该力相对门轴是否有力矩?对于与相对定点力矩学生不大容易理解,所以先以点为轴转动的杆为例,怎样施力相对定点有力矩,怎样施力无力矩?然后引入质点转动问题中的零力矩情况,如地球所受太阳引力相对太阳中心有无力矩?

提示学生用手边的书、教室门、笔等物品,让学生相互讨论与思考。几分钟后让学生用选项牌显示自己的答案(通过选项牌教师掌握整体学生思维情况、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也可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让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发言表述自己对问题的分析与结论。教师不急于给出正确答案,而是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排除错误,然后再让学生举选项牌,如果都选择正确答案或正确率在95%以上(课下对另外5%的学生进行帮助与引导),显示正确答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力矩为零的情况。

2.力矩的影响因素分析

首先对学生自我学习效果进行问题检查,让学生结合测力计或通过教室的门亲自体验不同点与不同方向施力以推动门,比较施力的大小,以上述同样方式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力矩的影响因素:力矩与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有关系。

3.力矩表达式构成分析

首先提示学生:若两个力对刚体的转动状态影响相同,称为力矩相同。若施加在刚体上两个有力矩的力,使得刚体保持静止,称二力矩大小相同。

以教室的门为对象,在门的不同位置上同时施加不同方向的两个力,并使门保持静止,测量力的大小、方向与力的作用点的位置,同时让学生展开讨论力矩的表达式该怎样构成。为使实验得出正确结果,须保证单独一个力存在时,能使门转动。

学生报告所测量力的数值,并比较两个力的大小。为克服摩擦力矩所产生的影响,所施加力的大小要保证若单独施力门能够转动,同时施加不同方向和不同作用点的两个力,使门保持静止,使两个力对门的转动效果影响相同,说明两个力矩的大小应该相同;同时引导学生得出用表达式表示的结论。

引导学生结合角加速度的概念,用类比的方法,探究力矩的正确表达式。

参考文献

上一篇: 税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下一篇: 财务行业的认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