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5 16:46:3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企业知识管理的步骤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我国的企业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境地。一个企业要想在知识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取决于投入生产经营的有形生产要素的多少,而更取决于进入与知识相关的市场的能力,以及将相应的知识以某种特殊的方式融入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中提供给用户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
1.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以某大型跨国公司为例,其公司总部和中国分部,虽然都做知识管理,但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其公司的知识管理,就是公司交易站,公司产品的资料和培训的资料,全都是公司培训交易站实现的。而这个交易站是由公司一个基层员工创立出来的。中国分部做的是先有文化,后有内容,再有系统,它是自上而下希望建立知识管理的文化,也采取了很多措施,组织部门间经验分享。但是其间确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它没有和具体的业务结合在一起,自上而下的推行,致使很多人并不是自发的想做这个事情。第二,缺少立足点,价值点没有体现出来。从公司的成败两面看到,所谓的知识管理,就是要探讨怎样立足于企业的业务,将业务各个环节里的经验升级、整理、固化,让后续操作业务人员相应的按照已经校正过的步骤操作,最核心的就是达到这样的目的。
2.企业知识管理的分类
就企业的知识管理而言,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解决显性的,包括产品手册、专业资料、各方面文档;第二类是项目表单;第三类是员工脑子里面的经验。
(1)文档是企业首先要做的,文档管理的核心就是怎样能够保证文档更新是持续的。从本质上说,不在于采用软件怎样设置,关键就要保证内容是持续的。内容的更新是持续的,涉及的非常广泛。所有的技术问题都是致力于解决内容如何更新的问题。
(2)企业运作当中各个环节沉淀的经验和知识,各种报表,各种内容,其实核心解决要通过流程的分析,确定什么样的环节,什么样的知识,谁来提供。这个是要以流程为基础的。
(3)员工脑中的隐性知识怎么管理,这个事情的核心是什么,就是知识管理的核心手段是什么,总结以便于更好的借鉴。对于隐性知识管理,要有相应的手段,不断的巩固,把隐性知识变成显性知识。
3.企业知识管理实施步骤
(1)规划企业知识管理策略
大多数的组织在制定知识管理战略之前,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知识管理措施,对自身知识管理的定位,不在于外部宣传,而是实现自我优化、主动升级,将知识管理落在细节,落在实处。
先进企业在推行知识管理第一阶段,首先将公司的战略目标确定为“知识化组织”。通过捕捉、整合、运用整个组织的知识经验,帮助每名员工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下取得迅速而准确的“知识优势”。
其战略远景大多为知识化转型后的企业,对知识(个体知识、团队知识、组织知识)、系统、服务实现灵活的访问和使用,拥有灵活敏捷的能力和持续调适的流程,并且能够与整体管理诉求协调。
(2)确定企业知识管理核心任务
知识管理更多的是一种组织行为模式的变革,其中重要的任务是建立起与知识管理和学习型组织相适应的组织运作机制、组织文化氛围;同时,知识管理的实践需要渗透到每项具体的工作事务流程之中,并需要知识管理专业团队和全体组织成员的积极参与。
主要的任务目标包括:通过体制变革和文化变革,从运作机制和组织文化两个方面同时着手,转型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组织;将知识管理和最佳管理实践融入工作流程,在每项具体工作事务中实现有效学习、总结提炼,以提升绩效表现;通过全局规划避免各自孤立的系统建设,以提升整体效能和效率;建设先进知识管理平台,为全体员工提供统一的、安全的访问通道。
(3)制定企业知识管理实施方案
为了达成知识管理的任务目标,先进企业知识管理一般涉及几个方面的的实施体系:提升运作和决策所需要的知识资源、系统、服务以及组织战略;支持知识管理的统一信息平台;实现组织的自我优化和自我适应,所需要的管理体系、工作流程、培训及教育。
档案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对档案实施管理的一个过程,在企业中也可以称这一管理过程为档案工作。这项工程的实施依据主要在于企业内部明文档案进行有效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的管理档案在我国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涉及,也就是说对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的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档案管理来说其对促进我国社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得这项管理在我国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在目前知识管理出现之后,在对这两种管理方式进行比较的过程中,了解到由于知识管理在我国实施的时间还不是很长,这就导致人们对这种管理方式的重视性还存在很大的弊端。在对知识管理进行全面研究中,了解到知识管理本身就是通过管理人员自身知识层次对企业进行相应管理,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企业自身应变和创新能力。在目前企业内部实行的知识管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工作。第一,在进行管理之前,按照企业自身特点建立有效的知识库,这对提高管理的便利性求导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二,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员工对自身具备的知识层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在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能够按照自身具备的知识特点进行交流。第三,要想保证知识管理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在实施知识管理的时候对其中涉及的环境进行有效改善,这里所说得到改善并不是对企业的发展模式进行改善,而是针对于知识管理的实施在其中创建能够全面遵循知识管理的环境状态。第四,要想保证知识管理的全面实施,并在实施的过程中相应人员能够对这一管理过程起到高度重视,就需要将知识层次做出合理的转变,这里所说的转变主要在于将知识转化为人员自身资产,这样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人们才能够对这管理方式起到高度重视。在将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进行结合的时候,对其内部涉及的文件信息也需要保持其自身的规范性,并且在实施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对涉及的相应程序能够全部遵循,从根本上实现业务流和数据流的联合管理,对促进企业的继续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联系
2.1 管理流程类似
在企业内部实施的各项管理在流程上都很相似,大致可以概括为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这三个步骤。这三个步骤对于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来说都是缺一不可的,这两者之间表现的差异主要在于除了上述三个步骤之外,在其他实施管理步骤上的差异。
2.2 管理目的接近
不管是档案管理还是知识管理,其自身的根本目的都是促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实施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是通过对档案信息的整理和收纳,为人们进行档案查询工作提供一定便利。而对于知识管理来说其根本目的在于管理人员通过自身知识素养,对企业内部存在的相应信息进行管理,借以满足相应信息自身知识层次的提升。另外在企业内部采用档案管理或者知识管理还可以在本质上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度,对企业的继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3 管理对象重叠
档案管理的对象是档案文件,知识管理的对象是知识。有知识性意义的东西,才能纳入档案管理,而能够纳入知识信息档案管理的,都不外乎以纸质的书面形式或是以电子档案形式而存在。知识可来源于日常各项活动中形成的文件与档案,也可来源于通过收集整理方式得来的各种纸质数据库等。也就相当于文件档案也是属于知识的范畴,也是知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管理对象。文件档案是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管理对象相重叠部分,可见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管理对象是相近且有重叠的。
2.4 管理技术相同
在两种不同的档案管理方法中,运用的管理技术却是相同的。由于这两种方法都要顺势时代的发展需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人们对信息化、数字化的要求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作在对相关案卷进行整理、录入、保管的时候,大多都采用计算机工作的方式。这样不仅提高工作效率更能有效地减少一些错误的发生。知识管理工程中,也在越来越多的利用大的信息环境,对先进的技术应用程度也在不断地提升,进而满足人们对知识层面的各种需求,可见这两种管理方法所运用的管理技术是相同的。
3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相差相异
3.1 人们通常运用的档案管理,主要是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一些纸质的案卷进行整理和保管。是一项较为单一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含量不一定非常丰富,但是知识管理方法则是进行理论化和概念化的工程,包含着更高层面的东西在其中。
3.2 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电子档案的管理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传统的档案管理着重强调对文本本身的管理,而知识管理则更加重视对档案文件中所包含的信息和知识的管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3.3 传统的档案管理主要是强调对档案文件的整理和保管,使其具有长远的存在性,以方便个人和企业对相关文件的查阅,这一工作相当于博物馆的管理工作,目的是要使其长久的保留。而知识管理则不同,强调的是对档案文件中的知识部分和信息内容进行有效地利用,侧重应用性。这是两者之间较为深层次的差异。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我国的企业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境地。一个企业要想在知识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取决于投入生产经营的有形生产要素的多少,而更取决于进入与知识相关的市场的能力,以及将相应的知识以某种特殊的方式融入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中提供给用户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
1.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以某大型跨国公司为例,其公司总部和中国分部,虽然都做知识管理,但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其公司的知识管理,就是公司交易站,公司产品的资料和培训的资料,全都是公司培训交易站实现的。而这个交易站是由公司一个基层员工创立出来的。中国分部做的是先有文化,后有内容,再有系统,它是自上而下希望建立知识管理的文化,也采取了很多措施,组织部门间经验分享。但是其间确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它没有和具体的业务结合在一起,自上而下的推行,致使很多人并不是自发的想做这个事情。第二,缺少立足点,价值点没有体现出来。从公司的成败两面看到,所谓的知识管理,就是要探讨怎样立足于企业的业务,将业务各个环节里的经验升级、整理、固化,让后续操作业务人员相应的按照已经校正过的步骤操作,最核心的就是达到这样的目的。
2.企业知识管理的分类
就企业的知识管理而言,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解决显性的,包括产品手册、专业资料、各方面文档;第二类是项目表单;第三类是员工脑子里面的经验。
(1)文档是企业首先要做的,文档管理的核心就是怎样能够保证文档更新是持续的。从本质上说,不在于采用软件怎样设置,关键就要保证内容是持续的。内容的更新是持续的,涉及的非常广泛。所有的技术问题都是致力于解决内容如何更新的问题。
(2)企业运作当中各个环节沉淀的经验和知识,各种报表,各种内容,其实核心解决要通过流程的分析,确定什么样的环节,什么样的知识,谁来提供。这个是要以流程为基础的。
(3)员工脑中的隐性知识怎么管理,这个事情的核心是什么,就是知识管理的核心手段是什么,总结以便于更好的借鉴。对于隐性知识管理,要有相应的手段,不断的巩固,把隐性知识变成显性知识。
3.企业知识管理实施步骤
(1)规划企业知识管理策略
大多数的组织在制定知识管理战略之前,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知识管理措施,对自身知识管理的定位,不在于外部宣传,而是实现自我优化、主动升级,将知识管理落在细节,落在实处。
先进企业在推行知识管理第一阶段,首先将公司的战略目标确定为“知识化组织”。通过捕捉、整合、运用整个组织的知识经验,帮助每名员工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下取得迅速而准确的“知识优势”。
其战略远景大多为知识化转型后的企业,对知识(个体知识、团队知识、组织知识)、系统、服务实现灵活的访问和使用,拥有灵活敏捷的能力和持续调适的流程,并且能够与整体管理诉求协调。
(2)确定企业知识管理核心任务
知识管理更多的是一种组织行为模式的变革,其中重要的任务是建立起与知识管理和学习型组织相适应的组织运作机制、组织文化氛围;同时,知识管理的实践需要渗透到每项具体的工作事务流程之中,并需要知识管理专业团队和全体组织成员的积极参与。
主要的任务目标包括:通过体制变革和文化变革,从运作机制和组织文化两个方面同时着手,转型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组织;将知识管理和最佳管理实践融入工作流程,在每项具体工作事务中实现有效学习、总结提炼,以提升绩效表现;通过全局规划避免各自孤立的系统建设,以提升整体效能和效率;建设先进知识管理平台,为全体员工提供统一的、安全的访问通道。
(3)制定企业知识管理实施方案
为了达成知识管理的任务目标,先进企业知识管理一般涉及几个方面的的实施体系:提升运作和决策所需要的知识资源、系统、服务以及组织战略;支持知识管理的统一信息平台;实现组织的自我优化和自我适应,所需要的管理体系、工作流程、培训及教育。
(4)动态监控企业知识管理实施过程
基于组织变革的管理经验,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以下要素:人才、任务、组织架构、进度、沟通渠道、持续改进。
针对知识管理的任务目标,可以分别指定了目标负责人,并学习和借鉴最佳实践模式以达成具体工作任务。通过在知识管理实施中引入高级管理者,逐步实现了全局的信息及知识资源横向整合。同时,将知识管理定义为全员必须参与的组织行为,而且通过将所有业务流程纳入知识管理系统来强制要求全员的基本参与。
知识管理是一项持续完善的工作,并不断更新战略规划。管理高层领导应该意识到所面临的挑战并不在于寻找技术解决方案,而是在于推动文化变革,以便引领所有员工都朝着同一个目的努力。
(5)在实践中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常见的知识管理实践包括如下方式:为企业建立统一的知识管理平台,全体用户可以访问相关知识内容。针对高需求用户,提供高级别知识管理,包括信息存储区域、工作流程和文件模板等功能。通过解决方案中心,为相关人员提供问题解决技巧及规程,传播知识资源以及其他的相关资料。建立实践社区,为跨部门与地域的员工建立点对点的知识交流,迅速适应瞬息万变的局势。访谈并分析知识管理专家,将关键知识元素整理为知识库,方便初级员工的培训与自我学习。
参考文献:
(一)知识系统化的缺失
生产过程周期包括论证、设计、生产、运行维护。整个过程涉及专业知识多、结构复杂。如果不能将知识进行有效的系统化,就会造成效率下降、浪费、质量降低等问题。
(二)知识描述和存储的难题
传统企业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缺乏有效的系统管理。知识在这里仍然是以经验的形式出现,而缺少一种可共享的格式。而如果不能进行格式化描述,则知识本身是无法存储的,更无法传递。
(三)知识传递和共享的问题
由上面两点可知,在传统企业中,由于只有经验,无法实现格式化描述[2,3].从而无法存储。而一旦经验随员工离开企业,企业本身无法实现经验积累,并获取利益。经验的一个特点就是只能就事论事的解决问题[3]。这就是将企业的发展系于某几个人,显然不符合现代企业发展模式。
(四)管理者缺乏知识管理基础
传统企业的管理者多为某个行业的专业人员出身,专业素养好,但所具备的能力大多只和本行业相关,没有继续提升到一个现代管理者应有的高度。同时传统企业所拥有的信息技术人才和设备也相对水平要低。尤其是国际化竞争渗透到了内地每个角落,更令这一压力加剧。
二、知识管理在传统企业中的应用途径
信息社会中只有积极主动的顺应潮流才能在市场中生存下来。那么对于没有经过信息管理专业学习的管理者,如何应用知识管理就成了一个难题。笔者以多年的考察和研究,提出了几点应用方面的建议:
(一)在传统企业中引入知识管理的步骤首先要解决的当然是如何引入知识管理。解决的途径主要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1、了解当前状况首要工作是分析自己和市场,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短板。知识管理必须和企业的利益一致,最终实现利益的更大增长。企业在了解的基础上会得出一个最基本的知识管理现阶段结构。2、系统分析一切围绕引入知识管理为核心来制定行动方案。系统分析的任务就是要得出一个合适的对企业的格式化的描述。这里需要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市场的导向公司的技术储备员工的知识结构公司的人脉变革可能带来的影响(正面和负面的)[4]3、系统设计在前面准备工作都充分到位的基础上,实施系统结构的设计工作。这个步骤有三个子步骤:(1)确定知识要素要素包括知识的描述格式和应用对象。其中,应用对象又分为知识的创建者和知识使用者两大类,是一个动态概念。(2)流程设计这里包括了知识处理的各个方面。设计流程的时候要考虑现有的技术水平,以及未来的扩展方法[1-4]。既要做到不贪多求全,又要做到有前瞻性。(3)通信设计通信设计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信息流通子系统。这个子系统隶属于整个知识管理系统,但其本身要做到通畅和安全兼顾。4、开发和测试在系统设计完备且论证通过的情况下,进行系统开发,建议最好交由专业公司来实现。开发完毕后,就是测试阶段。测试需要开发单位和企业的各部门、工作人员通力合作,以增强系统的强壮性。5、引入系统测试工作告一段落后,系统已经能付诸实用,于是就要引入到日常工作中去。这个步骤面对的更多是来自企业内部的阻力。这个阶段需要管理者下定决心,同时使用合理的引导方法,将引入工作进行到底。6、维护管理者要从制度上让员工和知识管理系统共事,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在新的社会、新的市场上站稳脚跟。
(二)传统企业的知识管理职能划分方法传统企业的专业外包率一般都远远低于新型企业,而现代企业要求的是专业人做专业事。因此需要企业对知识管理在自己内部进行职能划分:1、内部管理职能这里要求各个员工将自己所有的经验以格式化记录下来,形成知识。需要重视的是,很多员工会在此隐瞒一些教训型经验。管理者在这里需要使用管理的技术和艺术,既要让员工心甘情愿的将自己的经验转化成知识,也要会甄别哪些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2、学习职能学习的含义在这里指知识的快速、无障碍的传播。只有具有学习能力的企业,才能够实现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学习职能保证了企业的最核心的财富不会随着人的离开而损失。3、分享职能知识管理系统的分享职能在于让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共享机制。要让员工积极的乐于分享自己的知识。只有这样,公司才会有活力和竞争力。
三、知识管理应用于传统企业的两点实用性建议
当前已有很多传统企业意识到建立知识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现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应用的方法上。笔者经过多年的积累,总结了两点实用性的建议。
(一)重视和高职院校的合作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面对的是岗位需求。而且,高等院校大都具有信息相关技术的储备。因此如果企业和高职院校合作,就能实现优势互补。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管理水平高学校可以在教学工作中,将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技术,融入到具体的专业课程中去。学生在毕业后就能自觉的依据知识管理的要求去工作。2、缩短培训时间企业和高职院校进行合作办学,直接将自己的岗位需求提供给学校,并排自己的专家来帮助学校进行专业建设,使之完全符合自己的需求。3、选择面大企业可以要求学生在毕业前经由学校组织,大批量的来进行定岗实习。企业只用对其表现进行评估就可以实现择优录取。
(二)建立知识管理门户想在企业中应用知识管理技术,可以从门户改造升级入手。将知识管理应用于门户改造,成本相对较低,来自企业内部的阻力也小,还能起到带动作用,使传统企业的改革更加顺利。
对知识的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知识和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知识经济迫切要求管理创新。适应此要求近几年来,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知识管理正在国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并不断完善。其中心内容便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组织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总结和研究知识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将有利于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管理实践的发展,知识管理逐渐从信息管理中独立出来,从而形成一个崭新的管理领域,此时,知识管理已有了不同于信息管理的内含和外延,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人的管理。知识作为认知过程存在于信息的使用者身上,只有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才能创新,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实现知识(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以赢得竞争优势。
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转化,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管理主线进一步体现。知识管理有助于信息处理能力与员工创新能力相互结合,进而增强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应变能力和预见能力,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全球化以空前未有的速度推进。这一切都改变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就必然体现为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就是通过提高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来实现企业创新,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是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所取得经验的体现,任何组织要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但决不能将知识管理简单等同于信息管理。二者的关系体现在: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
知识管理也是网路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所谓知识管理是在企业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企业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企业的知识成为企业智慧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应市场的变迁。
知识管理是技术,因为知识管理系统的实现,依赖于知识管理技术。这些技术包括知识管理的关键技术:知识收集分类存储标记技术,知识搜索技术,以及辅助的交流沟通技术:即时通信,电子邮件,企业门户等等。我们在直观上感知的,能够把握的知识管理,其实就是这些技术和技术的产物。正是这些技术,将知识管理从理论变为了实践。
知识管理是管理,是说知识管理同以往的任何一种管理理论一样,发现了企业中的稀缺和关键的资源,并将它们管理起来,以求更有效率、更有效果的利用这些资源。这个资源,就是企业拥有的知识。既然是管理,自然就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对知识这种资源的规划与组织、导向与激励、评估与控制,以及不断的创新、演进,就是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哲学,是说知识管理同以往的管理理论的不同还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同的,以往的管理哲学、管理理论看什么是企业,同知识管理的观点是不同的,如科学管理就把企业看成是一部自动化的机器,各种生产资料从一侧进入这部机器,另一侧则源源不断的涌出产品和服务,机械性和自动化就是企业的核心,知识管理看企业,是把它当作关于自身规律和顾客价值的知识的聚合体,如果不拥有这些知识,企业就不存在,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就被理解为企业寻找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过程,在方法论上,就表现为围绕企业知识,进行组织的运作,各个层级的人员都依靠知识管理系统,发展业务、管理企业。
知识管理是文化,讲的是在组织中实践知识管理,就要培养与之匹配的组织文化。知识管理强调创新,强调共享,强调协作。组织的文化就要围绕这些作强有力的导向,让每个人都了解怎么作是对,怎么作是错,一定要把做事的知识共享出来,每个需要的人都有机会学到它,寻找新的方法,创造新的知识,组织中的每个人都围绕着知识管理,调整自己的行为、做事的方式方法,从而形成知识管理导向的价值观。这就是知识管理是文化的涵义。
一般来说,知识管理是一种漫长的经营策略,带给企业的好处为创造企业新竞争价值,增加企业利润,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建立企业新文化。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是企业适应知识经济的微观基础。现代企业运营的核心是培养组织的学习能力,实现企业内部个人知识资本的保值、增值,信息技术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能够为企业知识创新注入强大的动力,实现企业健康持久地发展。
知识管理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企业知识管理和生产管理的出发点都是把知识视为最重要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这是企业竞争力得以提高的关键,由于人是知识的重要的载体,从而
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要想在经济知识化的浪潮中取得竞争的优势,必须进行知识管理的尝试,在发展知识战略、重塑企业知识文化、实现知识度量、设立知识主管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在进行知识管理的探索实践中企业必须有一个以知识为中心的实体、目标和知识共享价值体系,围绕这一价值体系,企业能够进行自组织和对知识以及企业知识化进行管理和整合。
企业知识管理具有以重视对企业员工的精神激励,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力和责任,充分发挥员工的自觉性、能动性和首创性;重视企业知识的流动、共享和创新,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重视企业知识和人才,促使企业成长为学习型组织,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实现企业自我价值的同时,注重向传统产业的渗透,提高社会整体的知识化水平。
企业知识管理把知识共享作为核心目标,知识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鼓励相互协作,培育知识共享的环境,知识只有通过互相交流才能得到发展,也只有通过使用才能从知识中派生出新知识,知识的交流越广效果越好。只有使知识被更多的人共享,才能使知识的拥有者获得更大的收益,对一个企业来说,迎接知识经济必须首先促进本企业的知识化包括生产过程的知识化、劳动者的知识化、管理的知识化和生产产品的知识化。促进企业知识化的重要举措就要进行知识和技术创新、大力引进知识和技术、激发员工学习和利用知识技术与经验、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员工知识与技术培训等。
企业知识管理的出发点应将知识视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把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管理知识的能力处于企业战略的中心,拥有高超的驾驭知识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中知识管理大致尊循以下原则:
(1)知识积累、交流、共享,知识积累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共享才能使知识创造价值,知识交流是使知识体现其价值的关键环节。
(2)知识在使用中管理。知识管理不仅体现在对已形成知识进行管理,更多地是体现在知识产生过程以及知识创新中的管理。
(3)自下而上的知识管理。企业的知识主要自下而上流动的,企业中直接与客户接触层面的知识管理水平决定了整个企业知识管理的成败。
(4)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使企业内部的信息和知识快速地流动起来,力求促进企业组织的活力。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原因在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加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知识获得和知识转换依赖于企业的学习能力,学习是企业加强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
实施知识管理可分五个步骤:
第一步:认知,
认知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第一步,主要任务是统一企业对知识管理的认知,梳理知识管理对企业管理的意义,评估企业的知识管理现状,帮助企业认识是否需要知识管理,并确定知识管理实施的正确方向。
第二步;规划,
知识管理的推进是一套系统工程,在充分认知企业需求的基础上,详细规划也是确保知识管理实施效果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对知识管理现状、知识类型的详细分析,并结合业务流程等多角度,进行知识管理规划。
第三步:试点。
此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延续和实践,按照规划选取适当的部门和流程依照规划基础进行知识管理实践,并从短期效果来评估知识管理规划,同时结合试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重点是结合企业业务模式进行知识体系梳理,并对知识梳理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知识管理具体策略和提升行为。
第四步:推广和支持。
在试点阶段不断修正知识管理规划的基础上,知识管理将大规模在企业推广,以全面实现其价值。
第五步:制度化。
制度化阶段既是知识管理项目实施的结束,又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个新开端,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要素进入社会生产领域,一个以知识为基础、高技术产业为支柱的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格局正在形成。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其管理模式和制度必将发生新的变革,以适应新的经济形态。本文基于知识管理和组织变革的理论,及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要求,探讨企业管理变革的内容和方向。
一、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管理最早源于美国,其理念和实践始于19世纪80年代。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开始出现一些超文本应用系统,依赖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的知识管理系统(KMS),以及诸如“知识获取”, “以知识为基础的系统”和“基于计算机的存在论”等观念。
Yogesh Mathotra 认为:“知识管理是在日益加剧的不连续的环境变化情况下服务于组织适应、生存和能力等关键问题的活动。”Karl Erik Sveiby 从认识论的角度对知识管理进行定义,认为知识管理是“利用知识的无形资产创造价值的艺术”。David J.Skyrme 认为:“知识管理是对重要知识(Vital Knowledge)及其创造、收集、组织、使用等一系列流程的显性的、系统化的管理。它注重于将个人的知识转化为组织的知识并使之得到适当的运用。”
从上述知识管理的诸多定义中,许多观点虽然有可取之处,但却不够全面。笔者在赞同Yogesh Mathotra观点的同时,认为理解知识管理的内涵有必要掌握其任务和核心。知识管理的任务是要管理好智力装备,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组织变革理论
所谓组织变革是指“组织受外在环境的冲击,并配合内在环境的需要,而调整其内部的若干状况,以维持本身的均衡,进而达到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目的”。组织变革含有变迁和改革之意,变迁对个人、组织、社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变迁的范围很广,包括科技、价值与态度、目标与需求、资源的可利用性、法律、政治控制等层面。
Lewin认为成功的组织变革应遵循三个步骤:解冻现状,移动到新状态,重新冻结新变革使之持久。Lippitt、Watson及Wesley的计划性变革模式,将Lewin所提的变革模式予以扩大为五个阶段即为:发展变革需要,确定变革关系、厉行变革措施、维持稳定变革、及结束协助关系。Kast与Rosenzweig的变革模式,将变革的程序分为五个阶段,即:感觉有问题、确定问题、解决问题、及变革的执行。综合上述学者对于组织变革之模式,多半遵循Lewin的变革三步骤:解冻、改变与再冻结。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变革的几点思考
企业如何应对未来诡谲多变的环境,日益艰难的经营环境,诚如变革管理所谈到的:改变是唯一不变的铁律。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的变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打破传统的组织结构限制,对原有的组织进行创新管理,变革是不可或缺的步骤。
1.传统以生产为导向逐渐转型为以服务顾客为导向。传统的官僚组织科层制的典型特点是严格的专业分工、部门分工下的业务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将大大改观,取而代之的方式是跨专业学科、跨部门和跨地域的多层面的交互式业务过程。因此,官僚式的多层次组织不再有效,需建构跨部门之网状组织,才能打破固定组织之藩篱,相互学习。惟有如此,知识才能快速分享、扩散、利用和再产出。
2.创造学习、交流、分享氛围,建立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与知识,而知识需要分享才会产生倍数效应,有交流才能更完整、有价值;而交流活动通常会受时空之限制,因此必须借助信息科技的运用方能事半功倍。这一切都有赖于变革管理的协助,正是知识管理的导入最后终将成为文化的改变,特别是学习型组织文化在企业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3.管理制度变革为知识管理实践注入新的活力。一套规划完善、内容丰富的KM知识库,却无法引发员工的兴趣去使用,已经不是信息流动或者信息技术或知识沉淀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了。惟有透过学习型组织的文化机制,并与实际的绩效考核制度结合,才是引发员工热情参与的关键。这就要求,组织不仅要从企业的文化革新上入手,更要从各层级的管理规章制度着手。
总之,知识管理不是信息管理,其重点不是“技术和信息的开发”,而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因此,变革原有企业文化或加入新的内涵,提供一个让专家互动、知识分享的环境,增加组织的弹性,提升员工的知识水平,才是知识管理的关键步骤。
参考文献:
[1]Dexter Dunphy:“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s The Creation of Corporate competences”,Journa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Vol.16,No.4,1997
[2]March, James G:and Herbert A. Simon,Organizations,New York:Wiley,1958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知识以其强大的力量逐渐成为社会财富的最主要来源。知识不仅能替代人的体力劳动,而且能通过替代人的脑力劳动,使以智力为主的劳动力逐步替代以体力为主的劳动力,成为竞争的关键因素。同时,资金在更新劳动工具过程中所占据的决定性地位也逐步被科学技术所取代。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正从工业社会的生产管理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转变。未来企业的成功将来源于比竞争对手更快速有效地运用知识。这种新变化要求一种以知识为核心的新的管理方式,也就是知识管理。
1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内涵
知识管理作为~门系统的学科形成于美国上世纪90年代。美国德尔福集团创始人卡尔·弗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是指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企业知识管理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企业知识资源,调动人力资源学习潜能,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模式,推进企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过程。
简单地说,知识管理就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即利用市场等手段对企业已有的或新获取的知识实施管理,促使知识由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务¨识管理的出发点是把知识视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并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企业竞争和经营的重要策略。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质是对企业中人的经验、知识、能力等因素的管理,实现知识共享,并有效实现知识价值的转化,其最终目的是运用集体智慧提高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归纳起来,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立已有知识的知识资源系统,即对企业已有知识进行有效的组织,将其转化为系统的知识资源。②不断创造新的知识资源。即通过对现有知识资源的应用、学习和研究创造新的知识资源。③共享知识资源。即在企业内部形成知识共享的文化和责任意识,使每个成员认识到有责任尽可能与他人分享各种专长,并通过人员、产品以及各种服务广泛地传播知识资源。④建立科学的知识开发能力评价系统。即以科学、有效的知识开发能力评价系统激励知识的形成和共享。⑤实现知识的价值。即利用和挖掘知识资源以获得成功。
2企业知识管理的功能
(1)降低企业的成本或提高效率。现代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一般拥有多个部门,~个部门已经有过的经验、教洲或新技术,无法在其他部门得到普及和推广。知识管理将致力于把知识财富进行有效的整理、分类、传播,使知识财富可以得到充分的再利用,例如目前很多大型企业的研发部¨,由于人才的流动,很多经验和技术被带走,后进来的员工只好从头开始,使研发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进行知识管理后,将工作中形成的文档或经验积累在系统里,即使有些员工离开。新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照样可以利用前面的知识积累一是可以避免原先的错误,二是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原先老员工的水平,三是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参考前期的资料和经验,就很有可能顺利完成项目,这样形成的结果是极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2)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拥有具有新知i只和创造力的员工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员工的培iJlI和教育是现代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措施。知识管理将使员工的再教育成为企业的一种日常活动,加快员工的学习过程,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3)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加快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企业进行知识管理可以使企业的经营方式,理念和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以便扩大企业的规模和影响力。例如现在很多连锁类管理企业,如国美、苏宁以及跨国企业肯德基,麦当劳等,它们发展的趋势是针对终端管理模式的快速复制。因此只有对企业进行知识管理,在建立终端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过程中形成的文档,形成标准化经营方式,理念和文化才能做到在新的地方直接照搬,然后再根据当地特点进行调整。
3企业引入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步骤
(1)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与企业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竞争合力,是企业在其生产经营的价值链活动中形成的一种适应于市场变化且不易披对手模仿的能力,是企业借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并扩大优势的决定性力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是始终融于企业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各方面的职能部门,体现企业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有机结合。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质是企业特有的知识和资源,因此,知识管理不能脱离企业的目标和核心竞争力而独立存在,它必须与公司的总体战略目标和核心竞争力相一致,才能有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确定企业知识管理的重点领域。企业不同部门的知识管理工作的价值有大有小,价值实现有快有慢。同样从服务于目标的角度设计,应该首选一个知识管理会产生最大价值的部¨和对企业业务有直接促进价值的部门启动知识管理。例如,像国美、工贸这样的零售企业应该选择销售部门;格兰仕这样的制造企业应该选择生产部门;联想这样的市场渠道战略的企业应该首选渠道部门等等。从这样的部门启动知识管理不仅会有比较快的回报,效果也会明显。
(3)对将要引入知识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通过对知识管理现状、知识类型的详细分析,并结合业务流程等多角度,进行知识管理规划,以便制定相应的知识管理方案。这个步骤的难点主要包括:知识管理和企业战略目标与流程的结合;知识管理与其他管理制度如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及管理思想的转变;以知识管理思想为基础的业务流程的改造;知识管理的文化氛围的建立;知识管理规划与企业实际情况结合,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实践形式。
(4)评估引入知识管理的业务环节或流程的实施情况。评估对该项业务的知识管理策略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评估的目的是找出前期实施的知识管理的利和弊。建立知识产生效益的评测条例,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来调整企业的知识管理计划。
4企业在知识管理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个人在企业中的价值,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实施人才战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支柱,企业应该重视知识和尊重人才。同时重视人才结构并建立有效的人才储备,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要给员工不断提供各种培训机会来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还要要求员工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和自学成才,发挥知识团队的整合效益。
(2)必须建立员工贡献知识的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和结构。首先要重视员工的精神激励,除了对员工给予表扬或荣誉的传统式精神激励外,还可以赋予他们更大的权力和责任,使员工意识到自己也是管理者中的一员,进而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作为考评每个员工业绩成就的评判标准;建立一套合理的薪酬体系对员工的酬劳进行合理的分配。
关键词:知识经济 企业管理 管理方式
1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内涵
知识管理作为~门系统的学科形成于美国上世纪90年代。美国德尔福集团创始人卡尔·弗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是指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企业知识管理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企业知识资源,调动人力资源学习潜能,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模式,推进企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过程。
简单地说,知识管理就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即利用市场等手段对企业已有的或新获取的知识实施管理,促使知识由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务¨识管理的出发点是把知识视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并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企业竞争和经营的重要策略。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质是对企业中人的经验、知识、能力等因素的管理,实现知识共享,并有效实现知识价值的转化,其最终目的是运用集体智慧提高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归纳起来,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立已有知识的知识资源系统,即对企业已有知识进行有效的组织,将其转化为系统的知识资源。②不断创造新的知识资源。即通过对现有知识资源的应用、学习和研究创造新的知识资源。③共享知识资源。即在企业内部形成知识共享的文化和责任意识,使每个成员认识到有责任尽可能与他人分享各种专长,并通过人员、产品以及各种服务广泛地传播知识资源。④建立科学的知识开发能力评价系统。即以科学、有效的知识开发能力评价系统激励知识的形成和共享。⑤实现知识的价值。即利用和挖掘知识资源以获得成功。
2企业知识管理的功能
(1)降低企业的成本或提高效率。现代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一般拥有多个部门,~个部门已经有过的经验、教洲或新技术,无法在其他部门得到普及和推广。知识管理将致力于把知识财富进行有效的整理、分类、传播,使知识财富可以得到充分的再利用,例如目前很多大型企业的研发部¨,由于人才的流动,很多经验和技术被带走,后进来的员工只好从头开始,使研发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进行知识管理后,将工作中形成的文档或经验积累在系统里,即使有些员工离开。新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照样可以利用前面的知识积累一是可以避免原先的错误,二是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原先老员工的水平,三是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参考前期的资料和经验,就很有可能顺利完成项目,这样形成的结果是极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2)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拥有具有新知i只和创造力的员工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员工的培iJlI和教育是现代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措施。知识管理将使员工的再教育成为企业的一种日常活动,加快员工的学习过程,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3)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加快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企业进行知识管理可以使企业的经营方式,理念和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以便扩大企业的规模和影响力。例如现在很多连锁类管理企业,如国美、苏宁以及跨国企业肯德基,麦当劳等,它们发展的趋势是针对终端管理模式的快速复制。因此只有对企业进行知识管理,在建立终端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过程中形成的文档,形成标准化经营方式,理念和文化才能做到在新的地方直接照搬,然后再根据当地特点进行调整。
3企业引入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步骤
(1)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与企业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竞争合力,是企业在其生产经营的价值链活动中形成的一种适应于市场变化且不易披对手模仿的能力,是企业借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并扩大优势的决定性力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是始终融于企业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各方面的职能部门,体现企业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有机结合。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质是企业特有的知识和资源,因此,知识管理不能脱离企业的目标和核心竞争力而独立存在,它必须与公司的总体战略目标和核心竞争力相一致,才能有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确定企业知识管理的重点领域。企业不同部门的知识管理工作的价值有大有小,价值实现有快有慢。同样从服务于目标的角度设计,应该首选一个知识管理会产生最大价值的部¨和对企业业务有直接促进价值的部门启动知识管理。例如,像国美、工贸这样的零售企业应该选择销售部门;格兰仕这样的制造企业应该选择生产部门;联想这样的市场渠道战略的企业应该首选渠道部门等等。从这样的部门启动知识管理不仅会有比较快的回报,效果也会明显。
(3)对将要引入知识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通过对知识管理现状、知识类型的详细分析,并结合业务流程等多角度,进行知识管理规划,以便制定相应的知识管理方案。这个步骤的难点主要包括:知识管理和企业战略目标与流程的结合;知识管理与其他管理制度如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及管理思想的转变;以知识管理思想为基础的业务流程的改造;知识管理的文化氛围的建立;知识管理规划与企业实际情况结合,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实践形式。
(4)评估引入知识管理的业务环节或流程的实施情况。评估对该项业务的知识管理策略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评估的目的是找出前期实施的知识管理的利和弊。建立知识产生效益的评测条例,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来调整企业的知识管理计划。
4企业在知识管理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是一个知识的集合体,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企业的知识存量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企业发现未来的机会、配置资源的方法等创新活动的能力。企业内的知识,尤其是一些隐性知识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企业内各种资源效能发挥程度的差别都是由企业现有的知识所决定的,从而最终在企业产出及市场力量中体现出竞争优势。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增值资源,知识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应成为企业价值链管理的核心。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建立企业知识库,实现知识共享和增值。知识共享是价值链增值的重要手段,知识增值是企业价值链的增值。
知识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知识管理是指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西方企业管理界和经济理论界总结和实践的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方法。它是指企业作为一个组织整体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传播、应用、共享、创新的管理过程,目的是提高组织中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创新商业模式,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般认为,知识管理的概念最早是由彼得·F·德鲁克提出来的。他在1988年发表的《新型组织的出现》一文中指出,在经历了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命令-支配型组织之后,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将进入新的形态:由专家小组构成的知识型企业。它“应该被称为信息型组织。它以知识为基础,由各种各样的专家组成。这些专家根据来自同事、客户和上级的大量信息,自主决策,自我管理。”发生这样变化的根源是信息技术。《新型组织的出现》一文被称为知识管理的“指南针式的开山之作”。
日本教授野中郁次郎深入研究了日本企业的知识创新经验,提出了著名的“知识创造转换模式”,该模式已成为知识管理研究的经典基础理论。野中郁次郎特别强调隐性知识和知识环境对于企业知识创造和共享的重要性。他指出,在一个“不确定”是惟一可确定之因素的经济环境中,知识无疑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当原有的市场开始衰落、新技术突飞猛进、竞争对手成倍增长、产品淘汰速度飞快的时候,只有那些持续创造新知识,将新知识传遍整个组织,并迅速开发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企业才能成功。”他把这种企业称为“知识创新型企业”。在这种组织中知识创新的基本模式有四种:从隐性到显性,从显性到显性,从隐性到隐性,从显性到隐性。知识创新是一个通过隐喻、类比和模型,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所以,知识创新型企业的管理就是“从无序到概念”。
“知识管理之父”、瑞典企业家卡尔·爱立克·斯威比博士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实践色彩,他更着重于阐述以知识为核心的无形资产对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作用。有人认为他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知识管理”一词的人,首先发现和定义了“知识型组织”这一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企业组织形态,并开创性地对它的组织特性、生命周期、治理结构和成功要素等进行了系统性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期,斯威比提出以知识为核心的企业发展战略框架,并将关于知识型企业的组织理论,包括有形和无形资产在内的监测信息系统统一在知识战略框架之下,形成完整的知识型企业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他始终把人这一知识的真正载体置于知识管理的核心。
知识的定义与分类
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很多。巴斯:知识管理是指为了增强组织的绩效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奎达斯等:知识管理“是一个管理各种知识的连续过程,以满足现在和将来出现的各种需要,确定和探索现有和获得的知识资产,开发新的机会”。维格:知识管理主要涉及四个方面:自上而下地监测、推动与知识有关的活动;创造和维护知识基础设施;更新组织和转化知识资产;使用知识以提高其价值。文莉:知识管理是“帮助人们对拥有的知识进行反思,帮助和发展支持人们进行知识交流的技术和企业内部结构,并帮助人们获得知识来源,促进他们之间进行知识的交流”。法拉普罗:“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马斯: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地发现、选择、组织、过滤和表述信息的过程,目的是改善雇员对待特定问题的理解。达文波特:知识管理真正的显著方面分为两个重要类别:知识的创造和知识的利用等等。
马家培认为,“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信息管理经历了文献管理、计算机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竞争性情报管理,演进到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同信息管理以往各阶段不一样,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通过信息与知识(除显性知识外还包括隐性知识)的共享,运用群体的智慧进行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
上面各种定义从不同侧面对知识管理的内容进行了表述。说到底,知识管理就是企业所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资源的合理调配。亚太经合组织把知识分为四大类:知道是什么即知事(又称事实知识)、知道为什么即知因(又称原理知识)、知道怎样做即知窍(又称技能知识)和知道谁有知识即知人(又称人力知识)。其中前两类是可表述出来的知识,即显性知识,而后两类则难以用文字明确表述,亦即隐性知识。有人也称为“言传性知识”和“意会性知识”,或“明晰知识”与“隐含知识”。对显性知识的管理主要是编码化、数据库化;而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则主要是显性化。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显性知识都应该进行编码,也不是所有的隐性知识都应该显性化。一般来讲,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能力,将成为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关键。通过运用隐喻、概念、类比和模型,可以将存在于整个组织中的有价值的隐性知识转化为容易传播的显性知识。另一方面,显性知识必须转换为隐性知识,从而成为组织有价值的资产。
对一个企业而言,其生产知识可分为关于生产技术的知识和关于协调生产的制度知识。有人将企业的知识构成大致分为四种存在形式:物化在机器设备上的知识;体现在书本、资料、说明书、报告中的编码后的知识;存在于职员头脑里的意会知识;固化在组织制度、管理形式、企业文化中的知识。所以从知识的构成来看,企业知识管理除了应对企业的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外,还应包括技术创新的管理、企业文化的管理、员工知识的管理、组织和制度的管理、企业固化知识的管理等。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是通过采用信息系统和股票期权等技术支持和激励机制,以及设计、构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组织形式,发掘固有知识、引导知识创新,实现知识共享,并通过对共享的知识进行有效应用,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成长。
从增值的角度看,知识可以分为增值知识(提供可以将企业与竞争者进行差异化区分的能力)、直接支持知识、间接支持知识。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必然性
1、知识经济的来临,使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管理活动的主要领域。知识管理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取自生能力的途径,是企业适应环境的选择。
2、从生命周期理论来看,产品、技术、企业或某种事业,都有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周期。追求可持续成长,就是要超越特定产品、技术和事业领域的制约,使企业获得更大更好的生存空间。企业的这种成长和突破过程,是同企业的知识积累和创新密切相关的。在企业的每一次成长期,企业知识存量不断增加,但同时沿着这条路径的成长历史可能会限制企业的选择,需要在内部实现知识创新,或从外部学习到“额外”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基础,这样才能使企业进入新的成长阶段,实现可持续发展。
3、从企业竞争来看,知识将是形成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测度企业竞争优势的四个基本尺度,即创新能力、难以模仿、可持续性以及学习能力,都依赖于知识。
4、从企业运作来看,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对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从简单走向复杂化,需要充分挖掘、利用和创新企业的知识,并将其以最快的速度应用于竞争,企业运作模式呈现知识化趋向。
5、从资源的角度讲,知识资源(无形资产、信息资源、智力资源等)在知识经济社会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管理可以使知识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交流和共享,从而实现知识链并进而使价值链增值。
6、实施知识管理有助于企业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有助于有效管理基于无形资产的核心竞争力。
知识管理的内容和步骤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目标。它是通过企业对本单位的知识的利用和创新来实现的。知识管理的任务是:建立知识储备,改进知识获取,改善知识环境,推动知识创新,管理知识资产。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内部形成共享知识的行为环境、实施知识管理的基本条件,共享知识要形成全方位的知识网络环境和知识网络团队。企业的知识来自于企业组织与员工的实践与学习。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敢于向自己和传统的行为习惯挑战,敢于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把企业管理模式由控制型、监督型、命令型转为支持型、激励型、指导型,营造共享学习的组织内部环境。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认为贡献知识与人共享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并与企业内外人员形成知识网络团队。这里要指出的是,对于企业,关键是要创造一个不断创新、知识共享的环境,这是创新所需的最佳载体。这就要求企业内各成员必须相互信任。要想达到组织内的知识共享,企业员工必须积极协作。企业必须长期、公正地制定并执行有关激励措施,为员工间互相信任并协同工作创造条件。
一、知识管理理论概述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管理学教授彼得・德鲁克博士首先提出了知识工作者和知识管理的概念,指出我们正在进入知识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最基本的经济资源不再是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而应该是知识,在这个社会中知识工作者将发挥主要作用。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波士顿大学信息系统管理学教授托马斯・H・达文波特提出了知识管理的两阶段论和知识管理模型,知识管理(KM)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通过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来提高组织智商;提升组织记忆;减少重复劳动;提高效率,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而企业知识管理是在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适应市场的变迁。其核心内容不仅是企业知识的简单的系统的收集、分类、存储和查询,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共享、再利用以及知识的创新。企业通过最开始的认识知识管理到规划,再到试点与推广,最后制度化来进行知识管理的实施。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
企业信息化管理(EIM):是指对企业信息实施过程进行的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主要包含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企业变革过程管理、企业运作管理以及对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设备等信息化实施过程的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本任务:①有效组织企业现有信息资源,围绕企业战略、经营、管理、生产等开展信息处理工作,为企业各层次提供所需的信息。②不断收集最新的经济信息,提高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质量,努力提高信息工作中的系统性、时效性、科学性,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信息化。
三、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知识管理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企业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知识管理进程,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基于企业信息化来实现知识管理将是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知识管理信息化,同时也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知识管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升经营效果,提升创新能力,改善内外客户响应效能,实现个性化服务的高效率运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服务。基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知识管理理论通过与管理信息系统(MIS)相结合,知识通过获取、收集后经过数据库的归类,汇总实现知识信息编码化;再由信息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处理、总结、创新;最后,由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交换。知识就由简单凌乱的数据变成了有实现价值的信息。
四、构建企业知识管理系统
知识管理系统是对组织中大量的有价值的方案、策划、成果、经验等知识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积累知识资产避免流失,促进知识的学习、共享、培训、再利用和创新,有效降低组织运营成本,强化其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方法。知识管理系统的核心是网络技术与知识仓库,能够对不同系统中的知识进行无缝检索,通过Web浏览器向用户提供。其精髓是信息集成,其核心要素是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数据的深度挖掘,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把企业的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同时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来寻找自己的潜在客户,有效地支撑企业的决策系统,达到降低库存、提高生产效能和质量、快速应变的目的,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知识管理系统针对企业对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进行系统化管理和应用的实际需求,为增强企业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而设计开发。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构成是与知识管理过程相关的,知识管理过程是知识生成、知识挖掘、知识重组和知识应用多个步骤相互连接、反复进行的交互过程,因此,知识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知识管理步骤进行有效的设计开发:
(一)认知,从海量的信息中抽取出企业所需领域的知识,建立一个知识数据库,进行信息整理和预处理,对知识进行汇总。
(二)知识分析处理,根据一定的知识提取算法,从知识库中发现隐含的、有意义的知识,获取有应用价值的信息。方法主要有关联分析、聚类、概念描述和偏差检测四类,再结合人机互动对信息进行加深、创新,进一步服务于企业决策,实现知识的信息编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