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综合分析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6 17:26: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企业财务综合分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篇(1)

1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因子分析法是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其具体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原始变量分组,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称之为公共因子。评价总体有n个样本,每个样品观测量为p个指标,则其模型为:

Xi=ai1F1+ ai2F2+…+aimFm+?着i (i=1,2,…,p)

其中,X1,X2,…,Xp使均值为零、方差为1的标准化变量;F1,F2,…,Fm主因子(m

2 财务能力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2.1 样本及变量指标的选取

本文选取15个指标以构成一个比较完备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X1~X15分别为: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销售收入增长率、销售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从医药制造业、家用电器制造业以及电力制造业中选取21家上市企业作为评价对象进行研究。

2.2 因子分析过程

运用SPSS软件对15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经检验各变量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再对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因子的特征值及其贡献率,计算结果表明前五个因子累计贡献率到达86.129%,说明这五个因子包含的信息量满足了解释整个问题的要求,因此上述15项指标可以综合成主因子F1F2F3F4F5并可得到因子载荷矩阵。本文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得到主要因子的载荷矩阵。主因子F1在变量X12、X13、X14、X15上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称其为盈利能力因子;F2在变量X2、X3、X4上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称其为偿债能力因子;F3在变量X9和X11上的载荷因子系数最大,称其为为规模发展能力因子;F4在变量X5、X6、X7上的载荷因子系数最大,称其为营运能力因子;F5在变量X10上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称其为创新发展能力因子。

为了对三个不同企业的财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出21家企业五个主因子的得分情况以及综合得分情况(如表1所示)。本文以各主因子特征值的贡献率为权重来加权计算综合得分,其数学模型如下:

F综=(26.464 %F1+25.490 %F2+17.583 %F3+9.063 %F4+7.528%F5)/86.129%

为了对样本中不同行业的财务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借助于SPSS13.0软件对各主因子的得分值按取值大小进行分类并做出分类后的因子得分与各行业的列联表(如表2~表6所示)。其中,按1.00≥0.5分,0分≤2.00

2.3 分析与评价

根据表1得知,吉林敖东和云南白药显示出他们较强的盈利能力,而华银电力和S美菱的得分足以说明他们对投入生产要素的利用程度不足;青岛海尔、云南白药、浙江阳关的偿债能力水平较高,而格力电器和国电电力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甚至容易引发财务危机;在21家企业中仅有少数的6家企业达到规模发展能力平均水平以上,但分数较高的一致药业显示出很强的规模发展能力;第四主因子得分在前五位的企业其营运能力都很强,都能够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而吉林敖东由于其资产的流动速度过于缓慢使得其营运能力因子的得分最低;大部分企业的在创新发展能力因子上的得分都超过了整体平均分数,企业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往往选择技术创新使企业与生产方式发生变化。

从各企业的综合因子得分可知,云南白药的综合财务能力最强是因为该企业五个方面的能力水平都很高,综合因子得分排名前七位企业的财务能力均超过整体平均能力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穗恒运A虽然具有很高的盈利能力水平,但因其他财务能力很差以至于其综合财务能力的因子得分最低。

从表2~表6的各行业在五个主因子得分分类情况可以看出,在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方面。电力行业和家电行业均表现出较低的水平;两个行业在营运和创新发展能力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医药行业整体的偿债能力水平较高,结合表1中综合财务能力因子的得分情况来看,医药行业整体的综合财务能力水平较高,而电力行业的较低。

篇(2)

要想全方位了解一个企业,必须前期对这个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内部经营管理状况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把财务报表核实无误后才能通过财务分析来判断一个企业综合实力,因此本文将从了解企业环境、经营过程中内控制度执行和会计报表分析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通过财务分析来判断企业的综合实力。

一、了解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和市场环境

企业所处的行业发展趋势决定了行业内企业现在和未来收益,行业特征和规律标示着行业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同的行业内部每个企业经营状况也不尽相同,了解一个企业所面临的行业发展趋势和具体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有利于我们对企业财务分析结果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

二、了解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被定义为一个过程,设计这个过程是为达成下列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即营运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相关法令的遵循,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境,体现为一系列的内部牵制制度,一个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是财务报表信息真实性表述的基础。

三、财务分析

在对一个企业进行经营环境和内部控制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上获取近三年财务数据,分析之前首先应透视其财务报表具体每个项目,确保其数据真实可靠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通过财务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透视财务报表

1、资产负债表项目

货币资金需要关注是否存在上级集团公司内部银行存款,内部银行存款实质是与上级集团公司的一笔内部往来,不可以将其做为真正的银行存款来对待。对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应考虑坏账风险,对账龄较长的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应考虑是否存在成本费用的潜亏挂账。存货最大的风险是积压、贬值、计价错误,可以在生产流程了解过程中通过实地抽查盘点来进一步核实,了解企业存货是否存在积压和贬值迹象,了解其主要生产设备的产能是否支持其账面产量,是否存在为粉饰报表虚增产量同时虚增收入现象,此外,通过存货计价分析核实其存货成本结转的合理性,审核其是否存在为虚增利润故意少转成本现象。长期投资风险点在于长期无回报,无被投资单位财务状况方面的信息资料,投资存在减值迹象。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需关注其产权是否归属该企业,是否被抵押,折旧和摊销是否足额计算,是否存在资产老化和闲置现象,无形资产能否给企业带来未来现金流量。

2、负债和权益项目

重点关注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和留存收益,财务杠杆过高或没有使用财务杠杆对一个企业都不是最好的选择,短期负债过高资金压力加大,不利用财务杠杆大量使用自有资本同样会丧失负债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机会,负债是一把双刃剑,企业必须在效益和风险之间做出适当的权衡。留存收益反映一个企业股东的经营方略,一个企业将各期收益分光意味着股东对企业未来发展缺乏长远谋略,同样如果留存收益很高企业却没有足够的现金去分红也反映出该企业资金压力巨大,要么面临强大的规模扩张要么是一场虚假的繁荣。

3、利润表的项目分析

营业收入的审核应结合应收账款分析,如果高收入同时高应收账款余额,意味着该企业市场竞争力在下降,依赖高额的赊销完成企业的销售;营业成本的审核应结合存货项目的分析,如果企业为了粉饰报表利润有可能少结转存货成本,如果高毛利率背后是存货余额持续加大,那将是一场潜亏的阴谋在积蓄。

期间费用列示企业的管理成本,应结合费用率的分析来判断企业管理效率的高低;资产减值损失同样是一个企业的管理成本,承认资产减值是利空出尽,企业轻装上阵是一种姿态;投资收益是反映的企业投资回报情况,应结合资产负债表的长期投资项目分析,是否通过货币资金从被投资企业分红而来;;营业外收支项目大部分企业列示的金额不大,但里面往往有风险警示,比如罚款、赔偿金等,这项支出的背后往往有其他大额的经济事项,同样就应该审核其对应的经济事项是否已经在报表列示。

4、现金流量表的项目

现金流量表的项目审核重点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最简捷的方法是通过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核实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因为间接法列示的各个项目能较直观核对分析,核实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基础上再根据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分析其中销售收到的现金,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和存货及应付账款等项目核实其中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流量真实性。

(二)财务分析方法和内容

财务分析框架体系主要有短期流动性、现金流量、资产利用率、资本结构与长期偿债能力、获利能力等,最关键的指标通常是短期流动性、现金流量和获利能力。

1、流动性分析

分析短期流动性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周期和自由现金流量。流动比率即为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流动比率不小于1,是传统财务分析师忍耐的风险极限。一般在发放短期贷款、评估信用额度时都会评价流动负债的偿还能力,在应对清算时的资产价值缩水也会将此比率用作评估亏损缓冲能力,当企业的现金流量发生因突发事件而出现不确定性时该比率用来衡量流动基金储备。流动比率的局限性在于它看不到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模式,无法了解未来现金的充足性。

速动比率是对流动性的一种更严格的测试,速动比率只包含货币性资产,即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速动比率的理想值为1,存货是流动资产中流动性最差的资产,且容易受企业管理当局的操纵,因此在计算速动比率时被排除在外。

分析企业经营流动性还应该关注存货、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的关系,通常存货、应收账款规模的增长低于销售收入的增长,则企业运营效率提升,反之亦然。

2、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重点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结合企业的盈利情况进行分析,获利增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增加,通常代表该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控制得当,应付账款大幅度增加。如果获利减少,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减少甚至净流出,通常说明该企业处于衰退状态,持续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将导致财务危机。如果获利增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减少甚至净流出,说明该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大幅度增长,似强实弱,风险巨大。如果企业获利减少,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增加通常说明该企业在清理过去的欠款,正常的经营在衰退,严重情况下企业有可能处于并购重组过程中,除了清欠机会停滞了所有的营业,职工已经另行安置等非正常状态之中。

3、获利能力分析

获利能力分析首先要分析收入,包括收入的主要来源、收入的持续性、 收入与存货、应收账款的相互联系等。

篇(3)

面对这些变化和挑战,传统财务分析体系似乎是一个僵化的分析体系:传统财务分析体系的关注点尚未转向企业的增值职能;传统财务分析体系缺乏与战略间的联系;统财务分析体系人为地割裂了财务与经营的关系;客户导向时代客观上要求应站在超越企业的更大范围内观察和评价企业的风险、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

由上可见,传统综合财务分析体系研究视角需要转换。为顺应经济发展,将VBM理念融入企业综合财务分析体系中是必要的,只有财务职能转向着眼于未来的价值增值,才能做到强化和提高财务工作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参与程度,才能做到在业务中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使成本投入的利用效果达到最大,才能对持续变革的市场需求迅速做出反应,进而达到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的目的。

二、VBM框架下企业综合财务分析体系的重构

(一)VBM框架下企业综合财务分析体系的基本要素

(1)价值目标确定。价值目标既是VBM框架下企业综合财务分析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又是对体系构建做出理性化牵引。目前,企业价值目标有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和股东价值取向两种模式,笔者认为,VBM框架下企业综合财务分析体系的价值目标应当具备以下特点:目标必须明确;可以及时、清晰对企业决策的成功与失败进行财务分析;与企业的长期财富的最大化一致,即合理保障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由于股东价值最大化具备能及时对企业决策进行财务度量、能保障企业长期持续发展并在管理当局可控范围之内等特征,因而可作为企业综合财务分析体系价值目标。可见,无论是理论逻辑的完整性还是应用价值或者理论发展的包容性上,选择“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VBM框架下的企业综合财务分析体系的价值目标,比较而言都是优异的和逻辑上自洽的。

(2)价值指标选择。一旦确定VBM框架下企业综合财务分析体系的出发点是股东价值,那么,应选择什么指标作为VBM框架下计量股东价值的尺度呢?通过分析比较经济增加值(EVA)、投资现金流回报率(CFROI)等主要价值衡量指标后,最终确定自由现金流量(FCF)作为VBM框架下企业综合财务分析体系的价值指标,其意义在于:自由现金流量能更合理地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自由现金流量是连接财务目标与管理过程的桥梁与纽带;自由现金流量是控制企业风险的合理指标。

基于自由现金流量价值指标,可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来确定企业价值,其基本思路是企业未来产生的自由现金流量就是企业最真实的收益。这样,企业价值评估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预测自由现金流量。通常假定永久现金流量与预测期最后一年运营水平一样,在此基础上预测企业期末终值。即:预测期内每年经营现金流=上年销售收入×(1+销售增长率)×营业毛利率×(1-现金所得税税率)- 固定资产及营运资本投资增加额;终值=预测期结束后下一年的现金流/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第二,估计贴现率或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第三,计算自由现金流量的现值,估计企业价值。企业价值等于预测期内的FCF现值加终值,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TVa是指企业价值; FCFt是指在t时期内企业的FCF;Vt是指t时刻企业的终值;WACC是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或贴现率。

(3)价值衡量指标分解。价值衡量指标分解是对关键价值驱动因素和重点经营行动的细化,通过指标分解使决策层、经营者集中精力于对业绩有最大驱动力的主要方面。经营、投资、筹资三种财务决策对自由现金流量会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可从经营、投资、筹资三个层面分解价值衡量指标。

首先,经营决策指标分解。盈利维度的驱动因素表现为现有资产获利能力、降低成本、技术与研发能力保持领先等。因此,从指标上可分解为:一是财务指标。包括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二是非财务指标。包括新产品开发能力、技术合作状况、研发经费增长率/员工素质等;其次,投资决策指标分解。其核心指标包括:销售收入增长率、资本性支出增长率、营运资本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再投资率等;最后,筹资决策指标分解。筹资决策的核心在于对筹资风险的控制。在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中,衡量风险的指标可分解为企业价值增长期(T)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

(二)VBM框架下企业综合财务分析体系的运行机理VBM框架下企业综合财务分析体系的运行机理可归纳为三个层次:宏观层(战略层)、中观层(战术层)、微观层(作业层)。在这一运行机理中,宏观层(战略层)侧重VBM的事前控制,中观层(战术层)侧重VBM的事中控制,微观层(作业层)侧重VBM的事后控制,他们共同构成一个围绕VBM的企业综合财务分析体系。

(1)宏观层(战略层)。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清晰地彰显战略层是由增长、盈利、风险的三个维度构成的。其中,增长维度主要决定于销售收入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率、营运资本投资增加率、再投资率。盈利维度主要决定于营业毛利率、新投资净额的预期收益率、息税前利润现金税率。风险维度主要决定于加权平均成本和企业价值成长期限。由此,有效战略形成的前提是企业增长、盈利、风险三维的动态平衡。

(2)中观层(战术层)。就中观层(战术层)而言,VBM框架下与价值驱动因素相关的标准叫做关键评价指标(KPI),关键业绩指标通常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财务类指标,如自由现金流量等;第二类是营运类指标,如市场份额、采购成本、资产周转率、客户满意程度/投诉次数等;第三类是管理类指标,如内控体系运行质量、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 VBM框架下建立关键评价指标体系,为进行基于价值的预算、价值管理报告、业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都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

(3)微观层(作业层)。在讨论价值衡量指标分解时,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已初步分解到经营决策、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微观层(作业层)将把这些指标进一步分解:经营决策层指标分解,从“销售收入=销售数量×销售价格”可知经营决策层指标分解主要通过市场份额、客户等角度对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因素进行分解;投资决策层指标分解,从“资产周转率=产品销售收入÷投入资本总额”公式可知,资产周转率是综合企业全部资产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因此本层指标分解第一步应分解企业现金投入生产经营,即营运资本,第二步应分解企业投资的固定资本;筹资决策层指标分解,企业可以从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筹集资金,而各种方式的筹资成本是不一样的。为正确进行筹资决策,就必须计算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综上分析,基于VBM框架的企业综合财务分析体系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反映价值创造的自由现金流量为核心指标,分别从宏观层(战略层)、中观层(战术层)及微观层(作业层)逐步分解价值指标,因此能更好满足为企业实施VBM的要求。VBM框架下的企业综合财务分析体系可系统概括、归纳为图1。

篇(4)

当今企业经营管理所推崇的目标之一就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企业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也成为经营者进行经营管理的目标。但传统财务评价指标在考核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动完成程度方面存在许多不足,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改进。

美国财务学家罗伯特·希金斯(Higgins,1981)提出并发展了可持续增长率这一财务概念。希金斯认为,从财务角度上看,增长并不总是好的。快速的增长会使一个公司的资源尤其是财务资源消耗比较大,如果任其发展最终将耗尽企业的所有资源,使企业陷入严重的危机当中。所以,企业的发展应该以不耗尽企业资源为前提,在不耗尽企业前提下的最大增长比率就是可持续增长率。

八十年代末期,由美国思腾思特咨询公司提出了两个新型业绩评价指标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Added,即EVA)和市场增加值(MarketValueAdded,即MVA)。

随后许多学者对EVA进行了深入研究,比如说美国财务学家罗伯特·希金斯(1998)认为:EVA非常具有吸引力,因为EVA的存在将资本预算、业绩评估和奖金计划有机的结合起来。EVA有着许多的优点:首先,它考虑了资本成本,使经营者在关心收入的同时注重对资产的管理,可以正确地理解收入和资产的关系;其次,它既能反映企业真实价值的创造能力,又可以反映股东财富的增长,使得股东财富和市场决策联系在了一起。

阎达五、陆正飞(2000)从企业战略管理与和财务管理的不同视角,得出财务战略和财务战略管理都具有存在的意义,而且这种存在是相对独立的;企业总体财务战略可以分为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及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等三类;财务战略管理的逻辑起点是企业目标和财务目标的确立;财务战略管理的重心是环境分析;财务战略管理的环节包括财务战略方案的形成、实施和评价。姚文韵(2006)认为财务战略是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地流动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地谋划,财务战略是战略理论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与延伸。顾菁(2008)认为公司财务战略管理,是指在公司战略统筹下,以价值分析为基础,以促进公司资金长期均衡有效的流转和配置为衡量标准,以维持公司长期盈利能力为目的的战略思维方式和决策活动。

随后财务管理专家根据可持续增长率与经济增加值的各自特点,将两者结合,提出了财务战略矩阵(也被称为价值创造/增长率矩阵),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更加有效的战略财务分析框架。财务战略矩阵是综合分析企业价值增长程度的一种工具,它将价值的创造与企业的现金流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即在分析经济活动是否创造价值的同时,要考虑企业的现金流是否支持现在的经济活动,根据企业经济活动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财务战略。

二、可持续增长下的现金余缺分析

其一,可持续增长下的现金余缺界定。环境是财务战略产生的起点。因此,企业首要的任务是对企业所处的内外战略环境进行分析。但是由于企业所处的内部环境(企业能力、企业资源、企业核心竞争力等等)和外部环境(经济因素、市场规模大小、国家法律政策等等)变幻莫测,使得企业的实际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完全相同,就会造成企业现金流的剩余或者短缺。

如图1所示,横坐标表示可持续增长率大小,用SCR来表示;纵坐标表示企业实际增长率大小,用R来表示。在区域1内可以看到企业的实际增长率小于可持续增长率,也就是RSCR,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现金短缺。这说明企业现行经营政策和财务政策下的现金流不足以满足企业实际增长所需要的现金,企业资源比较匮乏。因此,企业需要进行外部筹资,更多地利用负债和股票,大量筹措外部资金,是为了弥补内部积累相对于企业实际增长需要的不足。

其二,价值创造/增长率矩阵的现金余缺。在财务战略矩阵中,横坐标表示为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之差(即R-SCR),纵坐标即为EVA(EVA=ROIC-WACC,其中ROIC表示投资报酬率,WACC表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如图2所示,通过分析每个区域中经济活动是否创造价值、企业现金流是否支持该活动,将整个区间分为四个区域,并且每个区域都有自身的特点。企业应根据每个区域的特点进而选择与之适合的财务战略。

区域1:R-SGR>O,即实际增长率大于可持续增长率,企业现行经营政策和财务政策下的现金流不足以满足企业实际增长所需要的现金,出现现金短缺。ROIC-WACC>O,即投资报酬率大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可以使得企业价值增加。所以,区域1可定义为增值型现金短缺。区域1属于增值型现金短缺,高速成长型企业往往属于这一类型,也就是企业现行的经济活动使得企业价值增加。但是这类企业往往会面临一些现金短缺的问题,现金流不足以支撑企业现在的发展规模。如果没有充足的现金流作为基础,出现资金短缺,企业的长远发展就不会长久。因此,企业的财务战略应该实行扩张型财务战略。

所谓扩张型财务战略是指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在这种财务战略下,为了使企业快速扩张、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企业必须从外部筹措资金、内部利润留存等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配合,以保障企业快速增长对资金的需求。具体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l)提高经营效率,努力提高收入,增加现金流入。同时,采取措施降低产品或服务成本,使收入和成本之间、现金流人和现金流出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2)通过缩短产品生产周期、以经营促生产等方法加快资金循环,提高资金周转率。用最低限度的资金来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发展。(3)通过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手段,充分利用外部资金。外部融资要控制好股权和债券的比例,努力降低融资成本,还要科学制定融资金额。如果融资金额过大带来的成本超过了企业创造价值的增加,融资也就失去了意义。(4)减少股利支付从而减少现金流出,用支付股利的资金投入到生产经营中,会创造更多价值。

区域2:R-SCRO,即投资报酬率大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可以使得企业价值增加。因此,区域2可定义为增值型现金剩余。

属于增值型现金剩余的企业往往是成熟型的企业。成熟型企业既能创造价值又有现金剩余,但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并没有完全发挥,如果企业想保持经久不衰,就应该将现金剩余充分利用,使企业价值获得长期增长。具体可采取的措施包括:(1)实行投资多元化。就是将资金有选择地分散投资于多种领域。它能够使企业的闲置资金得到有效利用,使企业得到不断的发展壮大,增加企业价值,同时可以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2)实行并购扩张战略。并贴扩张一般以企业产权作为交易对象,并以取得被并购企业的控制权为目的。它可以以现金购买被并购企业的全部或部分产权作为实现方式,这样既使企业剩余资金得以利用,又扩大了企业规模+(3)将现金盈余用于企业内部。这部分现金盈余可以用来购买更先进的机器设备、提供企业人员待遇、对各种岗位进行培训等,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4)将剩余资金用于分配股利。因为企业收益情况的信息可以通过股利传给股东,所以股利的分配或提高可能给股东传递公司创造未来现金能力的增强,可以维护公司形象,增强股东信心,提高股票市价,增加了企业价值。

篇(5)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164-02

引言

工业企业按照年主营业务收入水平可以分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工业小企业,一般情况下,与工业小企业相比,在研究工业企业的发展状况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状况更稳定,且更具有代表性。

2012年,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3 104.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3%,高于三季度0.1个百分点,增速排名稳居全国第二。2012年,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是2002年、2006年的10.7倍和4.1倍,十年间翻了三番。从重庆市直辖以来的数据看,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2006—2009年“一年一跃”,2011年突破万亿大关,2012年达1.3万亿,重庆工业经济总体实力在不断地快速壮大。

一、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

1.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的概念。所谓财务综合评价分析就是将企业偿债能力、资金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诸方面的分析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全面地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所有财务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做出科学的分析、评价和判断。

2.构建企业财务状况指标体系的原则。企业财务指标体系的构建所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可比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第二,公开性原则与保密性原则。

二、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主成分分析法是将多个变量通过线性变换以选出较少个数重要变量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也就是说把原有的多个指标转化成少数几个代表性较好的综合指标,而且这少数几个指标能够反映原来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并且各个指标之间保持独立,避免出现重叠信息。

三、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指标数据分析

1.指标的分类。《重庆市统计年鉴》中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行业分为39类,通过加工和计算,并遵循构建财务指标体系的原则。本文选取了2012年度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1项指标作为分析对象,将其进行归类,则以流动资产周转率、产权比率、资本积累率度量企业的资产质量,以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用率、产品销售率度量企业的盈利能力,以资本增值保值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度量企业的经营增长情况,以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度量企业的债务风险。以下为分析过程:

2.因子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情况。在下页表1中,共有四个因子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因此提取相应的四个公因子,这四个公因子可以解释80.876%的方差。

3.因子的命名解释。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反映因子与各指标的联系程度。观察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列表提取的4个因子分别在11项指标上的载荷,可以得到:因子1在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上均有较大的载荷,与债务风险相联系,因此,因子1可命名为“债务风险因子”;因子2在全员劳动周转率上较大的载荷,与经营增长情况相联系,因此,因子2可命名为“经营增长情况因子”;因子3在流动资产周转率上有较大的载荷,因此,因子3可命名为“资产质量因子”;因子4在产品销售率上有较大的载荷,因此,因子4可命名为“盈利能力因子”。

研究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得到的综合评价函数中,主成分系数越大表明各主成分在综合得分中所占权重越大,在企业财务状况评价中越重要。由表达式Y=0.40385Y1+

2.研究建议。针对上述结论,以下对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情况两项提出两点建议:(1)应加强对企业内外部债务风险的关注与管理,避免因企业外部环节引起的债务风险,同时,加强企业自身的债务管理,有效遏制因管理不善带来的债务风险。(2)响应政府号召,跟随政策走向,加速企业生产经营。目前,重庆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回升态势已基本确立,在此良好的发展基础上,加上宏观背景的支持和优惠政策的扶助,可以预期重庆市工业企业的发展前景良好。企业家们应结合企业自身的状况,制定经营发展计划和目标,抓住时机,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1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综合性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结合

管理会计是对企业经营生产活动进行预测、控制、决策的一项会计工作,财务会计是对企业经营生产活动进行会计计量,提供会计信息的一项会计工作。两者均属于会计学范畴,其目的均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旨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由于两者内容存在着诸多交叉之处,所以可采取结合应用的方式,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1.1 在成本控制中的结合

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的依据,在成本核算时需运用财务会计进行核算,确保核算信息能够真实地反映产品实际消耗。管理者利用管理会计中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等方法对产品成本构成进行分析,在综合材料消耗、产品设计、加工工艺等因素的情况下,制定出最佳成本。将财务会计核算出来的实际成本消耗与最佳成本进行对比,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针对性地制定成本控制措施,从而达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的。

1.2 在预算管理中的结合

预算编制覆盖企业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等各个经济运作环节,并以财务预算作为终结点,生成预计的财务报表。预算编制的目的是明确下一年度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规划,根据预算合理分配内部资源,并在预算执行期内以预算为依据,全程监督和考察企业各部门的经营绩效。而在监督考察过程中,需要运用企业实际的经营成果与预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实际经营成果是通过财务会计核算得出的数据,包括收入、成本、利润、费用等数据,通过对比分析找出预算执行偏差,形成对经营活动的控制,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

1.3 在业绩评价中的结合

业绩评价是对企业员工和部门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业绩评价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分为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定量评价集中于财务业绩评价,定性评价集中于管理业绩评价。而财务业绩评价的依据是各部门真实的财务状况,需通过财务会计核算信息如实反映,包括利润率、投资回报率、经济增加值等,这是重要的业绩评价依据。在业绩评价之后,企业要根据评价结果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激励部门和员工自觉履行职责,提高工作绩效,进而改善企业经营状况。

2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结合应用的价值

2.1 有利于战略实现和企业价值增值

财务会计强调对有形资产的核算,通过财务信息反映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而管理会计强调对不可量化的无形资产进行管理控制,将企业价值增值作为落脚点。在企业长期战略制定中,既要依靠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报告,衡量企业过去和当前的财务表现,又要依靠管理会计,建立起战略与财务绩效的逻辑关系,进而促使企业长期战略转化为具体目标,用以分析企业战略的实现情况,将作为评价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依据。

2.2 有利于发挥会计管理职能

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承担起管理企业经济事项和经济关系的责任。财务会计可对企业经济事项进行计量,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中所有物质的管理,包括资产、原材料、产品等物质。而管理会计通过预算管理、业绩评价,能够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强化对人员的管理。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应用,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会计管理的职能。

2.3 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会计偏重于数据处理,以此反映企业真实的发展情况。管理会计偏重于对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挖掘数据中隐藏的信息,发挥数据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开展预算管理、成本控制、业绩评价等一些列管理活动。通过两者结合应用,有助于促使数据处理与管理方法有效结合,推动企业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化。

3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全面预算管理属于管理会计范畴,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财务会计逻辑,运用来自财务会计系统中的实际数据,使得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建立起了紧密联系,如图1所示。

3.1 预算编制中的结合

全面预算编制可将销售预算作为编制起点,也可将利润预算作为编制起点,最终归结为财务预算,即编制预计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F金流量表,从总体上预测企业预算期间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财务预算编制时,数据归集、处理流程与财务报表编制逻辑一致,严格按照财务会计准则要求确认、计量和记录经济事项,以确保预计的财务报表与实际的财务报表具有可比性。同时,结合企业下一预算年度的经营计划,编制投资预算和业务预算。

3.2 预算控制中的结合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企业要收集与全面预算指标相关的量化数据,将其与预算进行对比,找出产生预算偏差的原因,制定相应措施加以控制。预算控制要充分依靠财务会计信息,掌握实际销量、销售金额、期间费用、利润等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与预算指标进行比较,确保企业经营活动不偏离预算目标。

结论

总而言之,企业财务管理要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作用,将两者结合应用于成本控制、预算管理、业绩评价、信息披露等管理领域,这样不仅有助于消除两者因内容交叉带来的重复性工作,而且还有助于强化会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职能,促使两者相辅相成,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经营发展,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篇(7)

    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来说,首先的一点就是要做好相关的财务分析工作,一般来说,我们进行财务分析是通过对财务报告以及相关的资料为主要依据,在对这些主要依据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之上,进而来对整个企业财务的运行状况及经营成果进行考估,进而分析得出其在财务运营过程中的一些得失,对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评价,最终帮助整个企业不断的改进财务管理工作,同时对相关的经济决策进行优化处理,在保证重要财务信息提供的基础上,促进企业整体财务经济运营的改革和发展。所以,采取什么样的财务信息分析方法,加强对财务信息分析方法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于财务经济综合分析的基本认识 

    财务经济综合分析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不同层面以及不同利益主体的需求,根据他们需要的不同以及利益出发点的不同来进行全面的权衡和分析。因此,我们在企业进行财务信息在综合分析的时候,就要全面的进行考虑。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企业这一主体来说,尤其是企业的所有者来说,他们是企业的主要领导者,所以他们最为关注的也就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即投资的回报率。这对于企业来说是尤为重要的问题。相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他们主要考虑的就是企业的股息以及相关的红利,这是他们主要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我们在进行财务综合分析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主体就是企业控制权的投资者,对于他们来讲,着眼的则是企业整体的长远发展,追求的是企业整体的竞争力以及长远的利益。 

    2、在财务综合分析的过程中,对于企业的债权人,我们要分析它的主要需求及关注点,通常来看,债权人对于其持有债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较为关注的,所以他们较为重视的也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所具有的偿还债务的能力。 

    3、就企业经营决策者而言,它是整个企业财务经营的重要主体,所以我们的财务分析要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尤其是在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要对经营管理的相关信息详尽的把握和了解。以便决策者及时的发现问题,同时采取有效对策来进行调整和重新的市场规划。 

    所以,我们在进行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的过程中,在对企业的经济运营进行考核的时候,需要全面的进行分析,其中我们不仅要及时的了解企业资金占用的使用效率,与此同时还要做好相关的财政收入预测,分析其增长的相关情况,从而更加科学的进行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管理。当然,更要通过对相关财务信息的综合分析来查处相关的违规违纪行为,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企业财务状况综合分析的内容及方法 

    以上我们对于企业的财务分析进行了论述,通过相关的分析,我们注意到在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的利益主体,需要按照不同的财务管理需求来进行各方面的调整和规划。但是整体概括起来,企业的财务信息综合分析主要包含了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以及盈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还有注意一些的一些问题: 

    1、关于企业资产与权益综合比较分析的内容和方法。对于企业资产与权益来说,我们在进行综合分析的时候,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资产负债表,对企业的负债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且需要以此为主要的依据,进而进行比较分析和结构分析,这些基本的财务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及时的了解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状况,例如企业资产总额的增减变动情况及适应情况等。 

    2、企业财务状况变动情况分析。财务的变动状况是我们进行财务综合分析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及时有效的对企业在一定时期之内,其主要的资金来源,当然也包括资金的相关运用情况,以及资产、负债等增减的情况,对于这些变动的情况,我们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全面而综合的分析,重点说明这些资产的主要来源以及去向,对企业资产以及负债的变动合法性和科学性进行概述。

    3、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企业在发展以及经营的过程中,需要全方位的了解各个部门以及各个方面的运营状况,只有在了解了这些运营的情况之后,企业才能够更加科学的制定相关的财务决策。其中综合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经营以及成本和利润等,对此,需要全面的把握基本的财务状况分析,综合的考虑企业关于资源的投入以及产出比,进而说明整个企业经济运行状况。 

    三、企业财务状况变动情况的分析方法 

    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是进行财务分析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也是财务综合分析的重点。根据这一要求,也就需要及时的做好对基础资料的分析,进而制定出财务状况的变动表。以此来进行财务的分析,说明财务的变动状况和基本的结构。那么,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方法: 

    按照经济的来源以及用途来编制资金变动表。制作相应的变动表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是一个详细的说明,同时也是根据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各种资产和权益项目的增减变化,来把握企业财务的动态。根据这一需求,要做好以下的一些工作。第一,以现金为基础,进而编制关于财务状况的变动表。对于这一变动分析来说,主要的就是对企业财务资金流量的分析,我们需要财务综合的分析方法,对企业资金的来源、运用,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增加、减少的情况进行统计和说明。第二,营运资金的财务变动分析。对于营运资金来说,通常也就是企业净流动的那一部分资产,该资产是在企业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所产生的净值,我们要做好流动资产以及负债资产的统计,进而制作出净流动资产的流量表。第三,关于货币性流动资产变动情况的综合分析。对于货币流动资产来说,一般其主要的是指变现能力相对较强的,主要包括应收帐款、有价证券及现金以及银行存款等,这些主要都是货币资金的本身。对此,我们需要对这类资金的增减变动的项目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四、加强企业财务综合分析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及要点 

    1、根据体制的要求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我们知道企业财务资产的分析必须要要一套完善科学的制度作为保障,只有这样资产的管理才会有章可循,才会按照规定的步骤和程序,有条不紊的开展下去。所以,加强企业资产管理和综合分析的重点就是要理顺体制,明确资产管理职能按照国家对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来执行。确保企业资产分析和管理的科学和规范,在这方面,一些省市已经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架构和“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资产使用单位”三级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格局,做到各层次管理主体不缺位、不越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管理好相关的资产。 

篇(8)

笔者原在企业财务部门工作过,现又从事中介审计工作,在实践工作中笔者深感企业财务综合分析与评价无论对投资者、经营者,还是对政府职能部门、监管部门。以及企业的其他相关利益者,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现在我国企业财务综合分析与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在此提出一些改进的构想,以更全面的评价企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绩和经营者业绩。

一般来说,企业财务综合分析与评价是指运用数学的、统计的或逻辑的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绩和经营者业绩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一、我国企业财务综合分析与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1、有些评价直接采用国外模型。忽略其适用性

我国在实践中所采用的一些国外的评价模型如记分法模型在其建立时往往有其特定的背景、经济环境和样本选择,所以未必具有普遍适用性,所以在利用其进行相关评价时要注意结合实际进行修正。

2、综合评价体系和理念不够科学,忽略了对企业价值创造和价值管理的评价

现行财务管理技术和分析工具与VBM(vMue-based manage-merit基于价值的管理)理念不相适应。现行的财务分析方法尤其是以单一指标为核心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比如以净资产报酬率(ROE)为核心的杜邦分析体系、以投资回报率(ROI)为核心的业绩考评体系、以每股收益(EPS)为标杆的“EBIT-EPS”资本结构决策分析方法、以市盈率(P/E)为主的企业风险与价值模型等,这些财务分析技术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价值创造,理由是:①它们把利润额作为企业价值的主要来源,财务指标(如ROE、EPS等)偏重短期利益,容易诱发利润操纵或盈余管理;②上述方法采用的财务指标,注重对过去结果的反映,难以与组织的战略目标有机融合;③上述分析方法的数据来源基于传统的财务会计体系。而会计上的净利润指标忽略了为产生利润而占用资本的机会成本。

3、我国现行的国有资本效绩评价体系的指标设置不尽合理

主要是缺少反映现金流量的指标和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指标。财务综合评价所利用的信息多来自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而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则利用较少。可持续财务管理模式是在可持续视角下,对财务学的一种全面变造,以期促进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与价值可持续增长,同时,实现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财务评价应考虑引入这方面的指标。

4、各种评价方法混杂共存

缺少方法的优缺点、适用条件、范围及行业适应性方面的梳理、论证和总结。评价模型的权重确定不太科学。有些模型的权重照搬国外,有些则凭主观确定,缺乏论证,导致评价结果不够科学和准确。要合理确定权重,确保其能够恰当的体现财务评价指标的重要性。

5、企业财务综合评价忽视了币值变动因素的影响

近几年,伴随着我国GOP高速持续增长,部分行业和领域,出现了明显的物价上涨,如投资和房地产行业过热,带动了建材领域价格攀升。随着轿车业发展,原油、成品油价格也在上涨。2007年7月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增长4.4%,其中食品类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增长15.3%,建材类增长4.4%。

商品价格上涨或下跌,必然引起货币的购买力的波动,即币值变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币值变动是不可避免的客观现实。为了更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综合分析与评价应当充分考虑币值变动的影响。在一个企业中,若连续采用不变币值会计模式,就会消除一般物价水平各期变动对会计的影响,可以提高前后期财务报表的可比性。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美、日等国很重视币值变动对财务分析的影响,而我国在财务分析实践中往往忽略币值变动的影响。

二、改进企业财务综合分析与评价方法的构想

改进和完善我国企业财务综合评价方法应从财务指标的筛选、指标权重的确定、财务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和对评价结果分析和诊断等诸方面着手,以提高财务综合评价的效果。

1、评价指标的选择

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帮助我们筛选出尽可能少的,但又能够全面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如聚类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方法可将财务指标分别分成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四大类指标,并从每一类中选取少量的指标之间相关系数平均值较大的财务评价指标作为该类指标的代表性指标,参与财务综合评价。

2、增加现金流量指标

依据现金流量表所提供的信息,设计出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的现金流量比率,以补充和完善综合评价的比率构成。如以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为例,可考虑设置如下指标:

(1)利息现金保证系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支付的利息支出,用于衡量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

(2)流动负债现金偿还期=流动负债总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用于衡量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

(3)债务现金偿还期=负债总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用于衡量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偿付负债总额的能力。

3、结合统计方法。改进指标确定方式

目前,有些学者根据理论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许多确定权数的方法,包括主观赋权法(如专家调查法、二元对比排序法、环比评分法、层次分析法等)和客观赋权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理想点法和聚类分析法等)。此外,还有将主观与客观赋权法有机结合起来的折衷方法。

4、加强对企业评价结果的形成原因分析,是财务分析与评价的重要环节

对企业评价结果的形成原因分析,因素分析法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一些统计方法,如多元回归分析法、非参数统计分析以及灰色关联分析,也能够帮助我们找出影响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的因素,并为我们提供改善和提高企业财务状况水平的方法和策略。

5、引入“基于价值的管理”(value―based management。 VBM)理念

在企业的财务评价中,不应该仅注意报表收益,因为报表收益会受到会计扭曲的影响。而且它忽视了资金的成本。而更应该注意企业创造的价值,所以有必要在引入VBM理念的基础上,增加如下以价值创造为基础的绩效评价指标:

(1)经济增加值fEconomic Value Added)。EVA是指在扣除产生利润而投资的资本的成本之后所剩下的利润。也就是被经济学家长期称之为“剩余收入”或者“经济利润”的一种概念,其理论渊源出自于诺贝尔奖经济学家默顿・米勒和弗兰科・莫迪利亚尼1958年至1961年关于公司价值的经济模型的一系列论文。

EvA经常被形容为企业的经济利润,或者是超过投资者以相同数额的投资可以在其他投资方式上获得的收入。其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EvA=税后营业利润一资本投入额×加权资本成本率

篇(9)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可以将企业的存在经营风险真实的反映出来。有效的偿债能力分析,能够分析企业内在权益的构成,同时对债务资金的利用程度进行合理评估,从而进一步分析企业是否可以继续使用负债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使企业经营目标的快速实现。通过相应财务报表中列示的资产、负债、现金流量以及盈利等数据信息,企业可以有效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可以客观反映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情况,也是对不同时期的盈利水平变动情况的真实反应。通过设置盈利相关财务指标,有效分析企业利润的构成,并进一步分析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企业可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准确反映出各项经营活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以及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程度。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可以为管理者完善业务结构、改善业务模式提供有力的保障。

(3)企业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可以反映企业资产的实际分布情况,以及资产的周转情况。提升营运能力是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基本保障,通过设置相关指标,分析企业资产规模的变化、结构的变化以及周转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进行分析。通过对营运能力的分析,掌握企业资产结构以及其利用情况,及时发现资产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财务报表比较分析。财务报表比较分析法是一项非常实用的财务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企业不同时期之间的财务报表,将企业财务报表中的财务指标或主要项目与选定的基准相对比,确定其差异,并以此判断、衡量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财务报表比较分析是对企业较长时期动态经营状况的分析,具体形式有:财务报表及数据的前后期相比较、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相比较、本企业与同行业企业相比较。

3.财务报表趋势分析。财务报表趋势分析法又叫水平分析发或比较分析法,一般是以企业会计报表中所记录的相关数据资料为基本前提,将两期或多期相同且连续的比率或指标进行环比对比和定基对比,通过分析发现其增减变动数额、方向和幅度,从而客观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

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目前,我国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其分析的能力也是良莠不齐。要分析企业一段时间内的财务状况,需要运用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由于财务信息的特殊性,要求财务人员在分析方法的选择上应具有针对性,加上外部因素以及内部因素的存在,会导致财务报表分析人员在理解、分析的过程中出现偏差。一部分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不高,通过职位之便,更改财务报表分析数据,借此粉饰企业经营业绩,明显降低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二)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不健全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现有的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也难以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现金流量及财务状况,尤其是缺乏一些对企业日常运营影响较大的非财务指标,如产品质量指标、市场份额指标和人力资源指标等。尽管此类非财务指标不易于进行会计核算,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若缺乏该类非财务指标,则很难完整地体现企业全方面的财务、经营状况,财务报表分析也会失去意义。

(三)财务综合分析法不完善,会引发企业的短期行为对具有内在联系的各种财务指标进行系统分析的方法,即为财务综合分析法。通过财务综合分析,可以客观地评价企业整体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等,为企业完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依据。站在企业绩效评价的角度看,财务综合分析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为分析主要反映企业财务信息,而缺乏对企业整体实力的客观反映。由于财务指标反映了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可以基本满足工业时代的企业需求,但若不加完善地运用到现代化企业当中,则显得有些无能为力。如果只重视短期财务结果,就会引发企业的短期行为,而不顾其长期发展。

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因此,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利于其对财务信息数据的理解和把握。企业管理层应积极组织财务报表分析人员参加培训,重视对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关注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侧重考察其责任心的强弱以及其工作质量的高低,并对之做出客观评价。企业管理者应根据相关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定制有差异的培训方案及考核方法,以此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通过运用现代化电子信息系统和数据分析工具,降低财务分析人员的工作强度,进而提升其工作效率。

篇(10)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企业要想得到有效的发展,就要强化对于财务风险的管控,确保在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中实现自身的良性运行。企业要想运用有效的措施规避风险或者是减少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威胁,就要从根本上提升管理预防措施和控制措施,确保企业经营信息收集的完整性和健全性,真正实现提早预防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升企业自身筹资项目、投资项目、收益结构以及资金的营运框架等的能力,对于企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在20世纪初期,国外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项目的研究就已经比较成熟了,其中主要是财务风险理论研究和企业财务实证研究两方面,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出了风险管理和企业治理效率之间的关系。我国研究时间相对较晚,研究方向主要集中锁定在财务风险界定、控制以及预警三个方面。其中对于影响企业财务风险因素的划分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成果,但整体缺乏系统化的综合分析。

二、理论综述与方法

1.相关理论。在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本着理论研究和管控水平提高的目的,深入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其中较为突出的理论就是在1964年,《风险管理和保险》一书中,对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以及整体经营结构进行了全方面的解构,并对风险管理研究成本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企业价值决定于企业财务风险管控能力的理论。2.研究方法。在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项目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主要使用的是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案例分析法,在结合A公司经营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财务管理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要对数据进行统筹整合。第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模式,在对其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保证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相结合的机制,确保研究人员能对所有财务结构和基本情况进行整合分析,从而判断财务风险项目。第三,系统分析法。这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统一整合的常见方式,在保证数据分析全面性和统一性的同时,利用客观性数据处理原则,提高识别和评价机制,从而建立有效的控制措施。

三、A公司的财务现状与问题分析

1.A公司简介。广西建工集团国际有限公司是广西大型国有企业———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2013年在广西区政府将广西建工集团打造成为“千亿元企业集团”的战略部署下成立。公司主要开展国际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现公司业务遍布世界各大洲、辐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已拥有广泛而稳固的国内外合作关系和业务渠道,经营范围涵盖能源、建材、石材、汽车和机电产品四大板块,在香港设立有分公司,打造海外业务拓展和融资增信平台,是集团公司产业延伸、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2.A公司的经营与财务情况。由于经济环境的影响,近几年建工集团的发展前景并不理想,A公司的利润空间在逐渐缩减,经营项目和实际企业实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企业需要从自身发展路径和市场需求进行集中分析。特别是在2008年到2012年,对财务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后,能得出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结论,甚至一部分指标都无法达到行业的平均水平,很可能导致A公司迅速陷入财务危机问题。3.A公司财务风险的问题分析。在对其财务风险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筹资风险问题。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会由于一些决策失误导致筹资成本超出实际预算,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危机,加之筹资结构安排不合理,也会导致筹资能力和实际结构缺乏实效性。企业由于盈利能力降低,导致利润不足以偿还债务,从而陷入经济危机。第二,投资风险问题。投资项目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必须建立的经营框架,但是由于受到一些不可抗力因素或者是市场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导致实际投资收益远远不满足预期收益,就导致企业产生投资风险问题,其主要的决定因素就是客观环境的判断以及主管预测能力。总之,结合A公司的财务结构,管理人员要想扭亏为盈,就要针对市场环境进行综合化的数据控制和信息收集,确保按照市场需求建立具有实效性的企业财务运营发展框架。

四、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1.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在对A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后,管理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的处理机制,健全完整的风险评价体系,而在建立过程中,需要遵循客观性原则、统一性原则以及可靠性原则,并保证评价体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便于操作。同时,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也要综合考量风险评价体系和惬意财务指标之间的平衡关系。第一,利用盈利能力判断企业经营成果。只有提升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才能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经营的实力,获取更大的利润。第二,利用营运能力判断企业财务资产的管理效果。对于营运能力的判断,主要依据的是企业资金现金的回收效率、企业应收货款周转效率以及企业存货的周转效率,管理人员只有保证以上三个指标正向发展,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管控能力。第三,利用发展能力判断企业的成长趋势。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要想实现整体企业的良性发展,不仅仅要集中关注目前市场的发展现状,也要结合市场发展动态建立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2.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借助功效系数法建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依据多目标规划,结合实际情况后设定满意度和不满意度,在区间内对不同指标进行打分,并且利用权重中的加权平均算法进行层次分析,得出有效的数据。但是,由于在实际风险评价中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这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针对具体问题建立更加有效的数据计算公式。对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以及单项指标得分等参数进行集中的优化升级,得出结论为。3.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对权重进行确定,要综合分析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盈利能力中营业利润率权重为22.78%、成本费用利润率6.96%、总资产报酬率13.29%;运营能力中存货周转率权重为5.41%、资产回收率1.91%、应收账款的周转率8.42%;偿债能力中权重为现金流动负债比5.21%、资产负债率17.10%、速动比率9.97%;发展能力中总资产增长率权重为1.44%、资本保值增值率2.76%、营业增长率4.75%。4.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应用。在A公司实际运营过程中,要对财务风险进行等级划分,确保财务管理系统的健全完整,管理人员也要秉持客观性和权威性管理理念进行综合评定,以实现整体风险管理水平的优化。其中,预警参数分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以及巨警,需要财务管理人员给于相应的关注。总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建立风险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分析机制,确保整体框架的完整度,从而对风险项目给予必要的关注。

五、A公司财务风险的改进措施

1.筹资风险方面。对于企业运营来说,筹资结构和筹资风险管理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管理人员要在确定有效的资本结构后,针对企业实际发展现状选择最佳筹资方式,确保企业能把握住良好的筹资机会,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2.投资风险方面。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要从管理框架出发,深入贯彻落实管理措施,提升管控机制的同时,建构符合企业发展的管控模式,不仅要建立健全合理化的投资风险管理流程,也要保证投资决策和企业发展中的财务能力相匹配,真正实现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另外,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也要采取有效的风险转移措施,集中关注行业动态,实现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3.运营风险方面。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企业财务能力以及发展状况,企业要在运营风险方面提高重视程度,要在强化存货管理能力的同时,集中强化回收款的处理机制。例如,A公司要对化纤原材料建立动态化的市场管理,也要同时提升自身销售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确保企业文化和技术创新结构的同步升级。4.其他风险方面。对于企业来说,收益分配风险也非常关键,企业要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有效的管理框架,特别是针对A公司,本身是一家上市公司,只有建立具有实效性的利润分配结构,才能保证财务风险项目能得到有效的管控。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对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和管理瓶颈问题建立有效的管理结构,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对不同风险管理项目的能力,利用专业化的培训项目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的能力。

六、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在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后,A公司管理人员要针对企业自身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市场情况以及客户的实际需求,提升财务风险管理的能力,并且借助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企业要对缺失的能力进行有效的管控,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2.研究展望。企业运营中对财务风险能力的分析和预测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管理人员要综合考量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提升信息稳定性的同时,建立更加全面的评估体系,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傅俊元,吴立成,吴文往等.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与运用[C].新世纪第二届交通运输业财务与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选.2013:316-334

[2]刘彦文,陈瑶.基于分组主成分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6,14(z1):326-330

[3]莫力.基于FAHP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实证研究———以湖南H高校为例[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03):71-77

上一篇: 现代语文教育 下一篇: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