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育的概念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6 17:26:4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数字教育的概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数字教育的概念

篇(1)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Based on CDIO Conception

ZHOU Feiho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205)

Abstract For teaching must obey and serve the talent training goal, we implement teaching reform for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reform process, we organize teaching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main line of the CDIO ability cultivation. Reform measures include teaching organiza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practice teaching. Emphasis on the students' engineering quality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we 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 in practice.

Key words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DIO; teaching reform; engineering quality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学类专业的一门具有鲜明工程背景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从而初步具备电子技术工程人员的基本素质,为进一步学习后续各类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①然而传统的教学在教学方式与手段上,一般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工程素质的培养。有学者对企业对当代大学生素质的要求作了调查,认为当前大学生的素质与企业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大学生需要从能力、经验、道德品行等各个方面全面地提升。②在这种学习形势下,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作为一所应用型大学,在全校推行以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而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工程教育模式恰好是这方面的先行模式和典范,③CDIO代表着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蓝本,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该模式强调将能力、素质教育融入专业知识教育中。为了提高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我们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引,从课程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三个环节进行了教学改革。

1 一体化的课程教学组织方式

1.1 不同课程教学的对接与支撑

我校的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都在大二第一个学期开设,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这两门课程的教学是相互独立的,解决问题时,思维受到限制,不能很好地将各门课程内容融会贯通,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无从谈起。推行CDIO教育模式后,对两门课程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次序进行了调整,无论是案例与例题分析还是设计性的实验或作业,学生都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如设计信号产生电路时,有的同学用555来实现,有的同学用运放来实现,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方法设计的电路的成本、准确度和稳定性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最合适的设计方法。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

1.2 个体学习与团队学习

随着团队在组织中的广泛应用,人们提出“团队,而非个体,是现代组织中最基本的学习单位”,个体创新行为往往是在团队工作背景下产生的。④CDIO工程教育模式强调个人能力以及个人交往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个体学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好方法,也是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手段。团队学习则比较注重的是培养团队精神。创建良好的学习伙伴关系和学习化团队,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对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学习效率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且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和协作、交往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强调个体学习还特别注重团队学习。个体学习主要在课堂进行,团队学了课堂时间还有课余时间。将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分成若干个小团队,上课的时候各组同学坐在一起,方便课堂的团队讨论,也有利于促进团队作业的顺利完成。

1.3 教师讲授与学生讲授及讨论

传统的教学主要采用“说教”的形式,由于学习内容比较枯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低。虽然对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有所掌握,但却不能灵活运用,缺乏系统项目的训练。课程组通过分析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讲授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讲授主要以案例分析为主,通过具体案例来讲授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一章结束以后,布置几个设计性的实例,让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自己设计,并安排两到四节课的时间供学生讲授设计思路、所涉及到的知识,并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理论联系了实际,学生的学习就有了兴趣,这种组织方式能让学生体验了过程的艰辛以及探得结果的成就感。

1.4 教学反馈机制

传统的以考试成绩来反映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的反馈机制不仅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打击。因此,必须建立更加合理的教学反馈机制来监控教学质量和效果。图1可以用来概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过程管理。

本反馈环中小节的反馈主要采用提问复习知识点的方式进行,一般在讲授新内容之前进行;小节结束以后通过作业来巩固知识点;章结束后通过设计型电路来测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全部章结束后,采用一次综合性的课程设计来测试学生对所有已学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各反馈环节中,除了作业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制定不同难度和学习目标的考核内容;在成绩计入方面,有区别地对待。对于特别有想法,设计思路特别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分。

与一般的教学模式相比,该反馈机制更加关注工程推理,可以训练学生的系统思维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多元化的课程教学方法

2.1 演示教学法与案例法的灵活运用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复杂枯燥,掌握程度依赖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演示教学法就是将特定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介绍给学生。⑤如在讲解器件时,为了避免了抽象可以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器件;在讲解PN结时,可以采用flash多媒体演示,将半导体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过程直接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而对于具体电路的分析,如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研究时,采用Multisim软件仿真对于元件参数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则显得更直观,更有说服力。在分析各种电路时,教师还要选择好案例,最好同一个案例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或是同一个案例经过小小的变化以后变成另一个例子来分析。这样学生就对同一电路的不同分析方法或是不同组态电路的分析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2.2 项目驱动与问题引导

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项目,比如一个具有电子混响、音调控制,并可实现卡拉OK伴唱的音响放大电路。音响放大电路可以分成几个小的模块,比如话筒放大电路,电子混响电路包括滤波电路、延时电路、时钟脉冲产生电路、混响前置放大电路,音调控制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在讲授相应内容时可以作为案例,也可以作为章结束后的设计性电路。课程结束后,学生整合并适当调节参数就可以设计出音响放大电路。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多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摸索,教学效果更好。

3 实践教学改革

我校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课时安排为:理论72课时,实验18课时。为了在实验中体现模拟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在实际电子电路中的应用,采用验证性实验在课堂或课后以仿真的形式进行,在实验室进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方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按“设计目的及要求―查阅相关资料―实验方案设计―计算机仿真―元器件选择―实验室实施”过程完成实验。前面四个步骤在课后进行,最后两个步骤到实验室完成。这种实践教学方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设计电路及调试能力,另一方面也熟悉了从理论到工程实践的流程。

4 结束语

通过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我们发现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后,逐渐建立了以往教学中缺乏的工程观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对教师自身的水平也做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改革永无止境,是一个需要一直探索的领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2013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3]223号-496);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2012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2]401号-489);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湘教通[2012]266号-65);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2011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1]315号-427);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13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招标项目(湘外经院教字[2013]77号-14)

注释

① 华成英,王红,叶朝辉.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1(4):41-43.

② 许庆亚.企业对当代大学生素质要求的调查与思考[J].文教资料,2013.10:151-153.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087-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40[本刊网址]http://

引言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CDIO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CDIO教学模式比较传统教学模式,适应面更宽,更利于提高质量,尤为重要的是CDIO模式中的新评测标准为工程教育的系统化发展提供了基础。电子技术课程是针对我校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具有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的基础上,更有效的提高实践技能。因此,通过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将CDIO工程教育理渗透到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研究出一套包括过程教学、教学手段、实践方法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方案,对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包括动手能力,实践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实际意义。

一、教学改革的构思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率先经过构思,再通过设计,再实施,再运行的教育实践训练环节。它一方面侧重强调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能力、创新能力和实现表达的能力,即强调CDIO中“I”和“O”;另一方面,CDIO的教育理念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个性,同时强化学生的设计和构思的能力及同时分析理解对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并担负起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主要社会责任,也就是CDIO的“c”和“D”。CDIO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的优秀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在继承和发扬了多年来的工程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套非常完整且系统的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实施指导和实施过程到实践结果的完整体系,即将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紧密结合,理论、实践、创新合为一体,具有较强的实践可操作性。CDIO它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Project based educationand learning)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是一套培养现代工程科技人才必不可少的一种教育体系,它可以通过各种理论、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填补现代工程实践人才的存在的不足和缺点,目的是培养出各方面全能发展的创新型工程实践科技人才。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是将理论课程讲解与实践学习能力紧密结合;实践能力与社会应用相结合。是为社会提供高能力的现代科技人才不可或缺的先进教学模式。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

(一)转变教学观念

我国现行的高校工程教育模式完全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专业教育,传统模式教育与现代工业实践对高级工程全能型人才的要求格格不入,其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接受到项目和团队工作的实际训练较少。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多采用传统的单一灌输式理论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满堂灌,学生多数是机械的听,机械的做,直接导致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差,学科教育与工业实践严重脱节,也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二是专业设置口径窄。长期以来,专业的定向型培养体制及学生惯有的一味接受不理自学的思想造成了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创造能力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而专业基础电子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学习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以“工程教育”作为教育理念,以“项目实现”为依托,改革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手段与方法,制定完整系统且切实可行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目标,是改进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必然。为此,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在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改变传统被动单一的教学理念,加强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紧密结合、整合和优化课程实验内容,重新构建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新模式与新理念。

(二)改变教学方法

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体系首先应打破课程的界限,突破传统满堂灌的理论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塑造出全能型的现代科技人才。

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要做到如下几点:

1.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即以学生为中心,使课堂课程尽量丰富,促使学生可以大胆的尝试进行知识讲解,督促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反馈他们对所学过的课程内容进行思路梳理,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自己有效的查找相关资料,梳理思路等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助于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理解程度,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

2.将教研、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一是基于CDIO教育理念,结合具体集成项目,由理论到实践。二是将项目成果逐步渗透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在实践学习中就能直接体会到科学前沿知识,更易于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拓宽学习视野。

3.采用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实习厂和微机室等现代教学科技方法,多元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化的教学科技,更方便教师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讲授相结合,及时渗透与更新该领域的前沿知识,增加课堂的多元性,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而存在。

(三)改变实践教学方法

工程技术人才在人类发展进步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工程技术的人才培养必须以“工程教育”为理念,克服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观点,加大实践环节和工程能力培养的机会,面向工程实际需要,旨在培养出实践型,创新型的全能型人才,具体教学模式的实践表现为:

1.整合实验内容,实施大学生课外创新行动:根据目前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加大实验课程学时,将“课中课实验”转变为系统的“实验课”,这样不仅仅能增加实验学时的机动性,也能加强实验课程内容和理论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程度,实现“指导一创新一应用”的实验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性的实践思维能力。

篇(3)

(一)提供多元性材料,凸显数的现实意义

借助生活中出现的数据,可以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的存在感。

以“0的认识”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小猴子吃桃子,可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在桃子与数一一对应的过程中,体会0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

接着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你还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0,它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道:在尺子上见到过0,在温度计上见到过0,在电话机上见到过0,在门牌号码上见到过0,在账单上见到过0,等等。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每一种情况下0表示的不同意思。

除了教材提供的情境,收集补充大量的生活情境,尤其是学生生活的素材,可以有效激起学生学习的共鸣。

(二)提供对比性材料,强化数的序数意义

自然数既包含基数意义也包含序数意义,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们比较强调数的基数意义,对于序数意义的理解相对比较薄弱。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同时形成基数与序数的概念。提供一些对比类的材料,可以帮助我们较好地处理这一问题。

以“6、7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首先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6,然后呈现一些收集的材料,让学生说说这里的6分别表示什么?进而追问:左边框里的这些6和右边框里的这些6有什么不同?学生体会到左边的6表示一共有6个,右边的6表示第6个。通过对生活材料的对比,进一步感受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6个][第6]

如果教师能抓住教学中的每一个点有意识地渗透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的对比强化,而不是仅仅把教学的重心落在“几和第几”这节课上,相信学生对于数的序数意义一定会理解得更为深刻。

(三)提供序列性材料,体会数的整体构成

数的学习涉及很多知识,数的读写、大小、顺序、书写、基数意义、序数意义、数数、数的分与合等等,有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整体性学习数的相关知识?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以“10的认识”一课为例,呈现了主题图之后,教师问:你能在图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找到了图中有很多有关10的信息;教师追问:你知道10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数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回答:10是一个两位数,它比我们以前学习的数都要大。教师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10这么与众不同,你想用哪些方法来介绍10呢?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用写、摆、拨、找、分等方法来介绍10。

[写一写][摆一摆][拨一拨][找一找][分一分][十位 个位][10]

教师提供学习单和操作材料,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有序的研究,然后逐一反馈,通过“怎样介绍10?”就把有关10的学习内容整合起来了,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后续学习的基本框架。

二、千以内数的学习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自然数表示的核心。它是古代世界中最先进、科学的记数法,对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了十进制就可以逻辑地构造和表示数,包括数的组成和分解,也就是逻辑地认识数。

(一)提供生活化材料,构建数的直观形态

以“千以内数的认识”为例,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师:一千还能表示什么呢?请同学们借助桌上的材料,4人合作,自己摆一摆,数一数。

学生汇报成果。

组1:我们小组是用小棒来向大家介绍的,一捆是100根,100,200……900,1000,10捆100根的小棒就是1000根。

组2:我们小组是这样介绍的,报纸上这篇文章的这个框,框里的字大约是200个,200,400……1000,这篇文章的字数大约1000个。

组3:我们小组是借助袋装糖来介绍的,这里一包糖是500克,2包500克的糖就是1000克。

师:看来同样的数量,不同的物体,带给我们的感受各不相同!

对1000大小的感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选择的材料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是1000在不同形态上的拓展,对于数的意义的建构是非常有效的。

(二)提供图形化材料,构建数的维度生成

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数形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借助图形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数概念的建立过程。

以“百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设计了一个数小方块的操作活动。先给每个小组一堆小方块,请学生猜猜自己面前的这堆小方块有几个。 学生猜测,答案不统一。教师追问:到底有多少呢?你有什么好办法来验证?(数一数,摆一摆)教师继续追问:怎样让大家一眼就看出你们小组的小方块有几个呢?学生再次操作,数摆小方块,师生一起点评学生的作品。(小方块的个数不固定,有100,99,102,93等各种情况)接着课件展示整理小方块的过程。

通过数小方块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有序数数的价值,再用整理小方块的活动推动数形的结合,得到思维的深化。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延续这一思路,帮助学生数形结合。

(三)提供结构化的材料,体验数的多种表征

经过一系列对数的认识的学习积累,我们已经学会了用多种材料和方式来表征一个具体的数。我们还可以呈现一些结构化的材料,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和建构。

以“千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课”为例,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教师提问:我们都知道一年有365天,想一想,如果请你来表示365这个数,你会采用哪些方法?学生先进行讨论:可以用摆小棒、拨计数器、数直线上的表示等。然后学生在练习纸上进行尝试,教师进行材料的收集和反馈。最后,将所有呈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师所提供的材料不仅是学生已经熟悉的,而且充满趣味,通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示365这个数的学习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也增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大数的认识学习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一)提供逻辑性材料,比较数的位值意义

我们通常所说的“大数”是指千以上的数。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可以将大的数目,按照三位一节形象地表示出来。借助计数器等工具帮助学生理性思考数的生成方式,让他们学会用逻辑思维去推断数的建构。

以“大数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复习导入的环节。

教师出示了4个“1”。

教师提问:仔细观察这四个计数器上的珠子分别表示什么数?学生回答:1,10,100,10000。教师追问:为什么同样的一颗珠子却表示不同的数呢?学生回答:1在个位上,表示1个一;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1在百位上,表示1个百;1在万位上,表示1个万。接着教师板书数位顺序表的一部分,并总结道:原来不同数位上的珠子表示的数大小是不一样的。

利用计数器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有序地体会位值制,将其与数位顺序表对应起来,更是从形象到抽象的有效提炼,对于后续认识更大的数有着积极的铺垫作用。

(二)提供拓展性材料,经历数的基本推算

对于小的数来说,我们的操作材料是丰富多样的。一旦到了大数的教学,我们常常苦于如何选取操作的素材和如何设计操作的活动。事实上,借助一定的拓展性材料,我们完全可以实现操作学习的理念。

以“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讨论的环节。

教师提问:说来说去,1万到底有多大呢?老师这里有几组数学信息。结合这些材料,你能想象一下,1万究竟有多大吗?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思考:

1.瓶子里大约有5000粒米,那么10000粒米大概到瓶子的哪儿?

2.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绕操场跑5圈是1000米,你估计你跑完10000米后会是怎样的状态?

3.这里是1000张纸,你来抱抱看,重吗?那10000张纸大约有多重呢?1000张纸叠起来大约有9厘米左右高,10000张纸叠起来有多高呢?

4.报纸上红线框出的部分大约有2000个字,10000个字大约需要多大的版面?你读完这一个版面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材料的选择遵循了三个维度:现实性,是生活中可感可知学生常见的素材;便利性,是相对比较小便于携带和呈现的素材;多元性,有表示颗数的米,有表示长度的跑道,有表示厚度的纸张,还有表示面积的报纸。对于数的不同形态进行了多元的呈现。

(三)提供序列性材料,抽象数的内在含义

让学生体验一个很大的数的时候,可以提供一些序列性材料,让学生从形象中逐步抽象出数的意义,综合运用推理能力来感受从量到形的提升过程。

以 “大数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呈现了三个层次的材料。

第一层次:初步形象感知大数。提供了教材中的漫画图片,想象这些数是很大的。1万张纸摆在一起大约有1米高,10万张纸摆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1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

第二层次:联系生活体会大数。例如提供一些社区或者城市建筑中的资料,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出示社区示意图:我们求智社区共有常住居民约10000人。出示体育馆图片:黄龙体育馆一次可以容纳5万人观看比赛。

篇(4)

1.引言

据教育部的一项统计表明,中国高校贫困生的平均比例达到20%以上,高职院校贫困生问题尤其突出。在我们帮助他们走出“双困”时,发现有些高职贫困生似乎并没有受到贫困的影响,甚至在学业上还取得骄人的成绩。对于这种成功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和问题,并获得成功的高职贫困生,笔者认为更值得教育者关注。其实,这种现象早已被心理学家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教育复原力”这一名词被用来解释这一现象,并成为众多心理学者的研究主题。对高职贫困生教育复原力的研究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发现为什么他们没有受到困难和压力的影响,进而得知如何才能使高职贫困生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并成功完成学业。

2.教育复原力概念的界定

关于教育复原力的界定研究目前虽然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理论,仍有共同之处:一是教育复原力是复原力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二是教育复原力不是一个固定的品质,而是内外保护因子,即个人与环境之间交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三是影响学习的逆境存在;四是具有教育复原力的学生都取得了积极的学习结果。在内在保护因子方面,普遍认为个体的品质、态度,例如自主性、学习的态度、对未来的志向等都是个体内部影响教育复原力的重要特征;在外在保护因子方面,家庭、学校、同伴的支持是个体成功应对逆境并取得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认为教育复原力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保护因子与逆境抗衡之间、保护因子与保护因子之间交互作用的一个动态过程。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复原力(resilience)是指个体在压力情境中成功适应的动态过程。教育复原力是指学生在逆境中抗拒压力,取得积极学习结果的动态过程。

3.研究设计

3.1被试取样。

选取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的一、二、三年级学生,共计1362名被试参与了调查。将家庭每月人均收入低于一千元的或者是客观上经济问题对其本人产生一定的生活压力或困扰的学生视为贫困生,最终筛选出符合贫困生条件的被试共464名,有效问卷366份,有效率为79%。

3.2研究工具。

笔者采用的教育复原力量表是由阳毅等人综合参考国外关于复原力的理论构想,形成的大学生复原力量表。量表共6个维度:自我接纳、自我效能、稳定性、问题解决、朋友的支持、家人的支持。经过心理测量学指标检验,从量表的各项指标来看,大学生复原力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学校归属感的测查采用中国学者Cheung和Hui(2003)翻译了Goodenow(1993)等人编制的学校归属感量表(Psychological Sense of School Membership Scale)评估学生的学校归属感,量表包含两个因子:归属感和抵制感。经翻译后的中文版PSSM具有较好的信度(Cheung、Hui,2003)。

自我概念测查采用的是郑涌、黄希庭自编的自我概念量表,这一量表适用于大学生自我概念的测查,由23个条目组成,分为交际、友善、信义、容貌、学业、志向、家庭、成熟和自纳9个维度。总分信度达0.87,9个维度的信度最小为0.62,最大为0.82。

3.3高职贫困生学校归属感、自我概念与其教育复原力的关系。

3.3.1学校归属感与高职贫困生教育复原力的关系。

采用Pearson的相关系数,对学校归属感和教育复原力两者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从相关分析结果看出,学校归属感与教育复原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学校归属感的两个维度与教育复原力各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相关,其中抵制感与其他因子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其他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学校归属感的两个维度与教育复原力的几个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地相关,因此可以采用归属感和抵制感对教育复原力进行预测回归分析。学校归属感作为自变量,教育复原力作为因变量,在对教育复原力各个维度进行预测时,只有将家人的支持作为因变量时,归属感和抵制感同时对其具有预测力,预测力为.439和.479。回归方程为:家人的支持=2.180+0.648*归属感—0.049*抵制感。此外,将其他教育复原力的维度作为因变量进行预测时,只有归属感比较好。

3.3.2自我概念与高职贫困生教育复原力的关系。

运用相同的方法对学校的归属感和教育复原力进行研究,首先对其关系进行初步的相关研究,分析得知自我概念与教育复原力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当以自我概念作为自变量对教育复原力进行预测时,只有交际对教育复原力的几个维度有较好的预测力。交际对自我效能、自我接纳、稳定性、问题解决、朋友的支持、家人的支持的预测力分别为.222、.231、.286、.217、.323、.352。

3.3.3学校归属感与自我概念的关系。

笔者在对学校归属感和自我概念两者的相关分析中也看出,归属感与自我概念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可以对其进行回归分析。

将归属感作为自变量,自我概念作为因变量,在对自我概念的各个维度进行预测时,归属感具有明显的预测力,说明学校归属感对自我概念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

3.3.4学校归属感、自我概念、高职贫困生教育复原力的关系模型。

为了探讨学校归属感、自我概念和高职贫困生教育复原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笔者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来进行研究。我们采用两种不同的可能路径来描述学校归属感、自我概念和高职贫困生教育复原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即综合模型和双路径模型。综合模型,即教育复原力受学校归属感和自我概念的影响,且学校归属感间接通过自我概念对教育复原力产生影响;双路径模型即学校归属感和自我概念影响教育复原力,但是学校归属感和自我概念不发生关联。首先,对三个变量分别做验证性分析,删除不符合要求,即负荷小于0.5的题目,以保证关系模型建构的精准度。

最终,综合考虑两个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标,保留RMSEA的标准为0.1左右,其余指标一般在0.9左右的模型,并结合上文的数据分析的结论,认为综合模型更符合现实情况。所得结果均由各个维度的项目均分分析处理而来,所有变量的负荷量均为标准化值。从结论中看出,学校归属感、自我概念和教育复原力对其各个维度的解释能力均较高。自我概念对高职贫困生的教育复原力有很大影响,其路径系数达到0.86,另外,学校归属感影响自我概念,其路径系数为0.92,而学校归属感对教育复原力也有一定的影响,其路径系数为0.10。

4.分析与讨论

关于学校归属感、自我概念与流动初中生教育复原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对于高职贫困生教育复原力来说,学校归属感和自我概念都是影响教育复原力的因素,且学校归属感可以通过自我概念间接影响教育复原力。

本研究的结果中,自我概念对教育复原力的直接影响非常显著,这与高职贫困生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并且与以往的研究结论相吻合。高职贫困生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正确的自我评价体系对抗拒压力,并取得积极的学习成果十分重要。

学校归属感对自我概念存在显著的影响作用,这与包克冰等人的研究结果较一致。虽然学校归属感对教育复原力的影响不大,但它还可以通过自我概念间接影响高职贫困生的教育复原力,所以仍不能忽视学校归属感对教育复原力的影响作用,毕竟自我概念受学校归属感的影响较大,从三者关系模型中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路径系数达到0.92。

参考文献:

篇(5)

读者 陈艳梅

陈艳梅读者:

皮肌炎是一种对皮肤和肌肉伤害较大的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比较集中在5~14岁,女孩患病率是男孩的两倍,容易导致钙质沉着和血管炎,造成残废和器官受损。

皮疹和肌无力是最常见的皮肌炎早期症状,二者可同时或先后出现。患者面部以眼睑为中心出现紫红色浮肿性红斑,在指关节、肘、膝关节处也可见红斑;肌肉发生炎症和变性,引起肌无力;某些患儿可因关节炎、关节疼痛肿胀而拒绝走路和运动,年龄较小的儿童表现为烦躁,需要家长抱着。随着疾病的发展,爬楼梯和下床都可能成问题。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多在三年内逐渐恢复。除了积极接受治疗,孩子平时应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肌肉损伤;家长可多给孩子按摩,以防肌肉和关节挛缩;多吃高蛋白、高热量食物,防止呛咳。紫外线照射会加重皮损,故应尽量避免日光直射,外出时要戴帽子、手套或使用防晒霜等。

医生 刘敏行

长了蒜头鼻该不该矫正?

我女儿今年13岁,因为长了一个难看的蒜头鼻而自卑,整天用夹子夹。请问,蒜头鼻算不算畸形?对健康有害吗?该不该矫正?

读者 周近琼

周近琼读者:

蒜头鼻从外观上看是鼻头大、鼻翼宽而且肥厚、鼻梁低,就像一个蒜头。蒜头鼻主要是由于鼻头部皮下脂肪和纤维组织厚,鼻翼软骨增生,鼻翼软骨角度过大及后缩造成的。蒜头鼻虽然也算是一种鼻部畸形,但并不影响身体机能,对健康没有危害。选择做蒜头鼻矫正手术的人,大多数是出于美观方面的考虑。

有人认为蒜头鼻会导致打鼾,其实是误解。打鼾主要与睡觉环境、自身的健康状况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心脑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打鼾的概率较高,体型较胖者也较容易出现打鼾的现象,却没有证据表明打鼾与蒜头鼻有关系。

如果选择做鼻部整形手术,可以考虑自体软骨隆鼻术,即取出造成鼻头肥厚的多余软骨进行隆鼻,使鼻头缩小,鼻梁自然挺拔。除此之外,矫正手术还有鼻头软骨切除术、鼻翼软骨内收缝合术等。

如今非常流行的美鼻夹不会对美容有帮助,而且,美鼻夹夹鼻子很容易使鼻头皮下组织挫伤、软骨损坏,进而引发炎症和肿胀,严重的还可能导致鼻黏膜受损,影响嗅觉、呼吸等,建议不要尝试。

有人担心,手术切除部分鼻部软骨缩小鼻头后,软骨还会增生,矫正的效果不持久。其实不必担心,因为18岁以上的成年人做软骨切除是不会再长的。鼻翼缩小的方法只能是切除内收,手术护理得比较好的话,是永久性的。所以,建议您的孩子18岁以后再做整形手术。

医生 黎晖

经期减肥术真的那么灵吗?

我今年27岁,身体较胖,用了很多方法减肥,效果都不佳。有人建议我利用经期减肥术,具体方法是经期节食、经期吃辣、经期暴走等。这些奇怪的方法听起来就让人恐惧,但为了减肥我什么都想尝试。请问,经期减肥真的那么灵吗?别受了罪却收不到效果啊!

读者 王玉津

王玉津读者:

经期减肥术是伪科学,不但不能减肥,而且对身体有危害,不可尝试。流行的经期减肥术主要有以下六种方法,下面一一分析:

第一,经期节食法。一些女性朋友认为,在经期里,女人身体代谢速度加快,如果狠狠心节食,就会使脂肪快速消耗,达到减肥的目的。其实,这种极端的经期节食法不但不能让体重降下来,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更重要的是,当经期一过,身体就会产生强烈的进食欲望,会不自觉地进食大量的食物,而大量的脂肪和热量远远超过了新陈代谢的最高限度,就会转化为赘肉囤积在身体上,反而让自己越减越肥。

第二,经期吃减肥药。吃减肥药是近年来较为盛行的一种减肥方法,很受女性朋友的青睐,但经期吃减肥药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多数减肥药是通过抑制肠胃消化来实现减肥的,如果在经期大量服用,会导致体内荷尔蒙分泌出现紊乱,肠胃消化代谢功能微弱,不但不能减肥,体内皮下脂肪量甚至会逐渐增多,体重也会慢慢地增加。另外,经期吃减肥药还会引起月经不调。

第三,经期吃辣。辛辣食物对肠胃的蠕动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一些女性朋友误以为,在经期吃辛辣食物,可以促使消化功能更旺盛,从而将脂肪快速地消耗掉。其实,经期是女性一个月中身体最脆弱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过多地吃辣的食物,会使肠胃受到强烈刺激而不断收缩,反而会让整个代谢的速度减慢,有时甚至会出现痛经。所以,在经期不适宜进食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果在经期想通过饮食来减肥,最好的饮食方法就是吃一些容易消化且营养价值较高的清淡食物,例如绿色蔬菜、鱼肉等。

第四,经期做肌肉运动。运动是减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因此一些女性在经期内也坚持运动,而且认为这时的高强度运动事半功倍。其实,在经期内进行轻缓的运动的确容易让体重下降,但是如果采用了错误的锻炼方式,反而容易让肌肉变得发达,身体变得粗壮。女性朋友要分清楚哪些运动方式是锻炼肌肉的,哪些运动能消耗脂肪。一般情况下,肌肉锻炼并不能消耗脂肪,只能帮助塑造肌肉线条。在经期内,最好的减肥运动是有氧运动,例如慢跑。

第五,经期捶打腰背。女性朋友在经期内通常会感到腰酸背痛。有些缺乏科学依据的减肥资讯说,在经期内可以多多地用双手捶打腰背,这样不但可以舒缓身体的酸痛感觉,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身体的代谢,达到显著的瘦身效果。其实,女性在经期内出现的腰酸背痛,主要是盆腔充血导致的,如果在这个时候用力捶打腰背的话,会让盆腔受到一定的刺激,导致经血增多。当然,捶打腰背也不能促使新陈代谢更旺盛,更难以减掉身体上囤积的脂肪。

第六,经期内喝茶水。喝茶对于减肥有良好的功效,许多女性朋友有喝茶的习惯,在经期内也不间断,甚至认为在经期内喝茶对减肥有神奇的功效。事实上,这是误解。在经期内,女性体内血液循环加快,如果在这个时候喝茶,茶中的单宁酸成分会阻碍铁元素在肠胃中的吸收,不利于肠胃的蠕动和代谢功能发挥作用。久而久之,身体会因为缺少铁元素而引起贫血。

医生 田雨生

治疗乳痈能用抗生素吗?

我分娩三周了,奶水很足,可是前不久感觉胀痛,还有发热感觉,到医院检查,是患了乳痈,即急性乳腺炎。医生要给我注射抗生素,还开了口服的抗生素,我都拒绝了,因为我担心对宝宝不利。但是乳痈怎么治疗呢?治疗乳痈能用抗生素吗?

读者 罗群英

罗群英读者:

中医称急性乳腺炎为乳痈,多发于哺乳2~4周,症状是胀痛、全身恶寒、发热。乳痈的早期症状是乳汁蓄积,妈妈们应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方法防患于未然。

治疗乳痈首先是保障乳汁的通畅,因为乳通则痛减,结块就会消失。早期的结块其实是蓄积的乳汁,时间一长就难以再通畅。许多患者对疼痛难以忍受,希望尽快消除症状,但除非出现高热、血象升高等症状,不建议使用抗生素,因为过早、过多使用抗生素,一来会使乳汁明显减少,二来使阻滞的乳汁更难排出。

在乳痈早期,建议尝试中医药治疗。中药清热解毒、通乳消肿效果良好,另外,中药外敷、按摩通乳对治疗乳痈也很有效。乳痈早期未成脓,患者未见高热,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药也可继续哺乳。如不想在发热期哺乳,应定时排乳,为日后再哺乳做好准备。为缓解乳胀,有些女性使用吸奶器吸奶,但过大的,只在、乳晕处吸乳,力度不够,乳汁仍然蓄积。正确的排乳,应将轻轻托起,用适当的力度从的外周向处进行挤压排乳,尤其有结块处,应反复揉和挤压。

乳痈影响哺乳,所以重在预防。先天性内陷是患乳痈的重要原因之一。内陷说明先天发育有缺陷,同时,内陷容易使污垢沉积,继而感染引发乳痈,所以内陷者应该在妊娠前进行矫正。

有的女性并无内陷也发生乳痈,则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如佩戴不合适的胸罩。有12~15条乳管口,乳管口的开口非常小,如有化纤物将其堵塞就可能造成乳汁不通畅。有的母亲对哺乳的时间没有概念,使乳汁长时间蓄积在中,蓄积时间长也是发病的原因之一。另外,婴儿含乳时间过长也有可能引起感染。这些细节对诱发乳痈都有影响。

由于妊娠期也可发生急性乳腺炎,故在妊娠中后期,的保健就应得到重视:每天用热水清洗,有先天性内陷者,可以选75%酒精进行清洗。后期(妊娠七八个月后)可以适度地用手挤压,力度要轻柔。

医生 沈萍

老年人常服安眠药有害处吗?

我父亲今年68岁,患有失眠症,久治不愈,每天都要借助安眠药入睡。请问,老年人常服安眠药有害处吗?

读者 孟慧玲

孟慧玲读者:

患有较严重失眠症的老年人,服用安眠药可缩短入睡时间,减少睡眠中觉醒次数,延长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因而适当服用安眠药对身心健康有一定帮助。患有其他急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短期服用安眠药可以减轻疼痛,消除紧张、烦躁等心理症状,增强体力,有利于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然而,老年人服用安眠药对身体也会有许多不良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白天遗留镇静作用。晚间服用安眠药,特别是服用剂量较大时,第二天会出现遗留镇静现象,表现为打瞌睡或共济失调。共济失调是指肌肉力量正常的情况下,运动的协调出现障碍,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以及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等。

2.安眠药耐受性增加。长期服用安眠药,剂量会不断增加。

3.依赖性增强。服用安眠药易成瘾,戒除十分困难。

4.出现戒除综合征。长期大剂量服用安眠药,突然停药可出现谵妄性失眠、昏迷、厌食、焦虑和抽搐等症状。因此停用安眠药必须缓慢进行,逐渐减量。

5.过敏反应。某些对安眠药敏感的老人,常会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

6.对内脏的副作用。长期大剂量服用安眠药,对肝肾功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

因此,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失眠不应首选安眠药,而应以生活调理、健身运动等方式帮助睡眠;如果失眠严重影响生活,以短时服用安眠药为好。已养成长期服用安眠药习惯的老人,应当逐渐减少剂量,最后停用。

医生 吴珺

老年人如何科学饮奶?

前不久,我将在农村的父母接到城市与我一起生活。他们都已70多岁,身体健康。我在家里备了牛奶,要求他们天天喝,可他们没有喝牛奶的习惯,不是忘喝就是多喝、少喝,我说多了他们又嫌我唠叨。所以,请医生给点权威的意见,老年人如何科学饮奶?

读者 代辉

代辉读者:

老年人天天饮奶是个好习惯,不过也要注意一些细节。

1.每天饮多少奶?老年人常饮奶,可以获得优质蛋白质、钙、维生素A、乳清酸及其他多种营养素,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增强体质。但饮奶不是多多益善,老年人每天应喝1~2杯牛奶,每天喝2杯奶就可以满足50%以上钙的需求。

2.何时饮奶好?一般来说,只要需要,一天中任何时间都可以饮奶。但是,饮奶的速度不要太快,不要集中一次喝两大杯,分开喝有利营养均衡摄入。

3.饭前饮奶还是饭后饮奶好?按一般规律,就餐时或餐后饮奶比较科学。因为在餐前饮奶有可能影响正餐,如果在距离晚餐前一小时饮奶的话,有可能影响晚餐的胃口。餐后饮奶更科学,如午餐或晚餐后饮上一杯酸奶,使人口感清爽,还能促进消化。最好不要在临睡时饮奶,以免引起胃部饱胀不适。有的人早上空腹饮一杯奶就去锻炼也不科学,最好在饮奶时加一些主食,如一片面包等,可以使营养搭配更合理。

4.豆浆能代替牛奶吗?豆浆是一种很好的食品,所含蛋白质也是优质蛋白质,但是从补钙的角度来看,豆浆不能替代牛奶。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提供的数据,每100毫升豆浆中含钙10毫克,只相当于牛奶的1/10。

5.饮奶肠胃不舒服怎么办?有些人饮奶会胀气或腹泻。这种情况在我国老年人中比较多见,大多数是由于小肠中消化牛奶的乳糖酶缺乏所致。如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改喝酸奶或低乳糖奶,也可以试试从少量饮奶开始,几个星期后会促使乳糖酶的分泌来改善喝奶胀气的情况。

6.饮奶时能吃钙片吗?饮奶时对吃钙片没有严格的禁忌,但是最好不要放在一起吃。牛奶是含钙丰富的食品,加上钙片,有可能一次钙的摄入量过高,这样不利于钙的均衡吸收利用。同时,不要把含草酸高的食物和牛奶放在同一餐或同一时间吃,这样会减少钙的摄入。含草酸高的食物主要有菠菜、豆类、甜菜、芹菜、巧克力、葡萄、青椒、香菜、草莓及甘蓝菜科蔬菜、酒精、咖啡、无花果干、羊肉、核果、红茶等。

医生 唐宝民

节欲能改善质量吗?

我结婚7年了,一直未能生育。医生诊断说,我丈夫的质量不高,建议我们节欲,以提高质量。请问,性生活的频率和质量有关系吗?一周几次的性生活频率才能保证质量?

读者 赵杰

赵杰读者:

通常情况下,为了优生优育,医生常会建议育龄夫妇,性生活不要过于频繁,一周三次左右即可,以保证质量,因为太频繁的性生活会导致质量下降。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人工授精所用应在节欲2~7天后提取。

篇(6)

有用的数学既取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育向生活的回归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只有将生活问题数学化,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才能使幼儿的学习变成有意义的学习。

1.生活问题数学化。

回归生活的教育要求教师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安排教育活动内容。以“数字”这一幼儿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内容为出发点,设置“设计车牌号码”、“我说你猜”等教学情境,模拟生活,让幼儿设计车牌号码,学习运用单双数,使幼儿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字的有用性,激发幼儿学习数的兴趣。

2.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教育不仅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更重要的是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探究欲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拓展延伸环节,幼儿可以在区角活动(包括数学角、科学区、小超市),在生活活动中,进一步寻找生活中不同地方的数字,了解其作用;进一步运用已有数学经验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生活问题的数学化、数学问题的生活化,能让数学教育真正成为沟通幼儿生活与学习的桥梁。

二、感受数字的有趣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而幼儿的思维具有具象性,要使幼儿感受到数字的有趣,本活动采用了以下三个策略:

1.数学学习的情境化。

数学的本质在于抽象。但是,幼儿的抽象数概念不是凭空而来的,它必须建立在具体的经验基础之上。本活动创设三个不同的情境,使幼儿在游戏情境中,感受数字的有趣。情境一“请上来”,根据数字的部分字形猜数字,幼儿都喜欢“猜谜语”,因为在猜的过程中,幼儿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抓住这一心理特点,设计此环节帮助幼儿熟悉数字特征,同时也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情境二“设计车牌号码”,幼儿乐在其中;情境三“我说你猜”,幼儿综合运用已有数学经验获得礼物,既体验到数字和数学学习的有趣,又获得成就感。

2.数学学习的操作化。

“动作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皮亚杰)通过幼儿自己“设计车牌号码”,每人5个数字,自己动手操作,变出好多新的车牌号。幼儿在与材料反复地相互作用中,在具体动作水平上协调和理解数的实际意义以及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从而不断地将外在的动作浓缩、内化为内在的动作,最终转化为头脑中的思考。这样,既获得了数的经验,又感受到数字的有趣。

3.数学学习的直观化。

“幼儿思维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的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因此,为更好地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生活活动,利用动画课件,将抽象的字型直观化、形象化、动态化,唤起幼儿对于数字学习的兴趣。

三、感受数字的有序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幼儿掌握数的序列结构,是掌握数概念和发展幼儿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思维而教”的数学教育,根本扭转那种记忆式的数学学习,让幼儿真正感受到数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魅力。对于幼儿来说,逻辑观念的重要性远大于数字的记忆。不必担心幼儿不会数数、不会计算,这都是由于他们还没有获得相应的逻辑观念。与其让幼儿死记硬背那些无法理解的数学,不如给幼儿提供有价值的逻辑经验。如排序的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序列观念,这看起来和数学无关,却是幼儿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础。

1.教学环节的递进性。

篇(7)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235-01

数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和连续的过程,是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数概念的形成也是儿童早期认知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我们所看到的很多研究都是针对3~6岁的儿童而开展的,那么0~3岁儿童数概念的发展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水平呢?基于此问题,笔者选择了一个25个月大的幼儿,对其进行了个案研究,该研究结果虽然没有普遍的代表性,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出该研究对象在数概念方面的发展水平,从而得出一些启示和教育指导。

1 学前儿童数概念的教育

那么经过一系列的测查和比对,笔者得到了一些启示,笔者所列举的参考标准主要选自《幼儿园数学教育》一书中,第五章节“学前儿童数概念的教育”。

(1)在计数(数数)方面,3―4岁的幼儿一般能从1数到10,但多数都像背儿歌似的背诵这些数字,带有顺口溜的性质,并没有形成每一个数词与实物间的一对一的联系,幼儿尚不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这阶段幼儿的口头计数表现出以下特点:①幼儿一般只会从“1”开始,顺序地往下数,如果遇到干扰就不会数了。②幼儿一般不能从中间的任意一个数开始数,更不会倒着数。③在口头数数中,常会出现脱漏数字或循环重复数字的现象。

在测查的题目中计数这一块,笔者主要是根据以上这几个特点来设计的,一般幼儿对于连续的一到十的数数是没问题的,所选对象在这个环节也是很好的从一数到十,当中没有停顿。但是如果是任意一个数字开始数,便会出现问题,而且年龄阶段是在三到四岁的儿童也会出现这一问题,所选对象在这个环节虽然需要做出提醒,但是还是很顺利的接着数下去了,笔者认为所选对象对于数的意义的理解已经开始有一定的突破,并对数字的表象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了。

(2)按物点数,这要求儿童在口头数数的基础上,将数字与客观事物的数量联系起来,建立数与物之间的一对一的联系,做到口手一致地点数。

所选对象在点数的时候,口头的数数是正确的,没有出现乱数的现象,但是由于手眼协调性的原因,手不能很好地指向所数到的物体,但他的手也知道要依次点过去,不会往前回复。这里所涉及的是数与物的一个对应,笔者想他对于数与物之间的联系也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只是手眼还不能很好的协调。

(3)说出总数,即儿童在按物点数后,能够说出所数物体的总数。说出总数的发展要更慢一点,它要求儿童需把数过的物体作为一个总体来认识,即能理解数到最后一个物体,它所对应的数词就表示这一组物体的总数,也就是在数词与物体的数量之间建立起联系。3岁~4岁幼儿有的虽然能正确点数实物,但常不能说出被数物体的总数,而是随意地说一个数。

这个问题涉及到幼儿总体概念的一个形成,对于理解总体与部分的关系有很大的帮助,所选对象在进行这个题目的测查时说出了正确的答案,但是笔者也不能妄加推测它已经有了总体的这个概念,当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他对于数的整体的一个理解,在此问题上,应该还要进行更多的测查研究。

(4)按数取物,即按一定的数目拿出同样多的物体。这是对数概念的实际运用。按数取物首先要求儿童能记住所要求取物的数目,然后按数目取出相应的物体。3岁~4岁的幼儿一般只能按数取出三四个实物。

按数取物对于所选对象年龄阶段的儿童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他在进行操作的时候有点犹豫不绝,他边拿边看笔者的反应,但最后还是拿了三个苹果给笔者,这里不仅涉及了儿童对数的理解,同时还涉及了对应等方面的内容,要求比较高。而在比较大小的时候,他还是需要借助实物,通过点数来确定大小。

2 学前儿童数概念的教育定在3-4岁的原因

综上来看,笔者所立的标准都是针对3~4岁幼儿的,即相当于小班幼儿的年龄段,而对于小班幼儿的要求是开始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能进行5以内的计数,在数数时能做到手口一致地对应,开始认识0-9的数字。而所选对象的发展水平似乎已经接近小班幼儿的水平,只是手眼协调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笔者认为所选对象在数概念的认识方面几乎接近3-4岁幼儿发展的一个平均水平。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论述:

2.1家庭教育

基于测查的结果,笔者与所选对象的母亲进行了一次访谈,笔者觉得她的教育在所选对象数学能力的发展上有很大的促进意义。

据她所说,她主要在游戏的过程中让他认识了更多的数字,后来还特地给他准备了一个计算器,给他作为玩具,他很喜欢这个计算器,经常会按出一些数字,然后问妈妈这些数字是什么。出去散步的时候,路边会有很多广告,上面会有一些数字或电话,她也会让他看一下,念一念。当然雪花插片也是他们经常玩的,所选对象的妈妈会有意识地让他取几个雪花插片给她,也会时常让他练习点数,不过这些都是在游戏的时候进行的。通过此次访谈,笔者觉得所选对象的母亲在对当当数学能力的发展上有着很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2.2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将智能分为语言智能、空间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探索智能八种,不同人的各种智能指向性是不同的,也正是因为此,就有了个体差异性,所选对象其他智能的发展我没有做进一步的研究,但就此次对数概念的发展的研究中可以推测它的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应该是比较好的。

3 反思和建议

篇(8)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目标之一,数字化校园是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新建学校或学校搬迁、扩建、合并等原因,需要做数字化校园的整体设计。有些学校建设资金充足,能够一次性建完规划中的大部分内容;不少学校考虑到持续发展、设备利旧等原因,做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尽管各个学校采用的建设方式不同,如果借助一个概念模型,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很快被学校各层次的用户所理解,收集到的用户需求精准度高,由此基础做出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规划设计更能体现学校特色。

1 数字化校园概念模型的构成部件

数字化校园建设涉及学校管理体制、安全机制、校园文化、教学过程、科研活动、社会服务等方方面面,从系统工程角度看,它包括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运行维护等过程;从规划设计角度看,它分为内容建设(ICT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业务应用系统、用户培训)、安全与制度、运维服务、人员与经费保障等,是数字化校园概念模型的主要部件,图1是数字化校园概念模型的部件构成图。

2 概念模型中各部件的作用与关系

2.1 经费保障是前提

需要学院的顶层设计定位,如果它是学校长期发展规划中的一部分,需要做数字化校园概念模型设计,经费保障应归类到学校办学基础设施科目。

2.2 安全与制度是支撑力

安全保障更多强调学校现存的安全体制如何延伸到数字化校园里;制度建设则是业务应用系统推广之后,学校进行管理流程再造形成的保障制度,这是一个建设过程难度大、时间跨度长的环节,但最能体现并固化应用效果的环节,也是容易造成项目失败的环节。

2.3 内容规划是特色校园的体现

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包括数据中心、管理一体化、教学过程信息化及服务一体化,数据中心应有数据管理平台、统一认证、个人服务、信息门户、站群管理等;管理一体化有OA办公、教务管理、学生工作、科研管理、招生管理、就业管理、资产管理、人事管理、校友管理、图书管理、实验室管理等;教学过程信息化应有网络课堂、课件制作、教学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展示、学生成长管理等;服务一体化有校园电子商务、校园一卡通、BBS论坛、后勤网上报修等。各个学校建设内容的选择应遵循“概念罗列、用户申报;轻重缓急、技术排序;经费多寡,校务决策”的原则。用户申报环节,体现用户对信息化需求的迫切程度;技术层面根据系统关联性和用户申报表现的响应度,对申报内容做个排序;学校会务会议根据当年经费情况给予安排建设。技术排序的指导思想应是ICT硬件设施先行,同行的应有数据中心的硬件系统,如果经费紧,可先考虑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部分;其次是数据中心的软件部分,即业务系统的数据处理中心;然后是业务应用系统;最后是项目或子项目建成之后的用户培训。培训前,由业务系统管理员将工作流程注入系统,伙同技术支持人员做抽样的运行测试,按工作流程培训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实质为管理岗位上的各个工作人员。

2.4 技术选型决定数字化校园的稳定性

技术选型分为ICT硬件设施的解决方案和数据中心的软硬件解决方案,业务管理系统可以是不同厂家产品,应能够与数据中心做数据实时交换。ICT硬件设施的核心是校园网络,如果光纤管道资源较充足,安全监控、广播电视等占据带宽较大的业务,将它们与校园网络的传输通道分开,留充足带宽给校园网运行应用软件及将来的发展。为了环保和节省电力,数据中心的硬件解决方案应选择虚拟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如果经费充足,可选做数据中心的灾备恢复系统;数据中心的软件系统,即数据管理平台,处理着来自不同应用系统的数据推送与接收,应考虑处理的数据库类型尽可能多,便于兼容将来更多的异构业务应用系统。

2.5 运维服务是建设成果的技术保障

运行维护是数字化校园应用效果的技术保障。运维需要人员和经费,从规划设计开始就应派人员跟随,建成之后的数字化校园可以接手做运维;运维经费跟建设经费同等重要,应在规划设计中预先测算出运维经费的比重,尽量放在学校稳定来源的科目中。运维是一种服务,服务流程需要制度和规范去约束。如果数字化校园的设备设施、数据处理系统、软件服务等种类多、数量大,则考虑引进IT运维规范标准如ITIL,建立起基于服务台的运维服务体系。

3 结束语

数字化校园的概念模型能够帮助学校快速建立起建设的概念,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到达不同层面的用户群中,在学校内达成共识,有助于建设目标的精准定位,减少培训推广的阻力。

参考文献:

[1]张春梅.突破数字化校园应用瓶颈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08):69-69.

[2]孟凡立,陈荣,徐明.高校虚拟化数据中心建设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2):62-66.

篇(9)

随着科技不断的融入生活,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当今小学教育事业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小学教育也从传统的课堂教学逐渐转向课堂教学加网络课堂的方式,2000年我国开始实施“校校通”,以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学习的有效结合以及实时沟通。[1]但因为数字化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应用,政府大量的资金投入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造成了资源浪费现象。[2]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增加教学形式,提高师生教育以及学习的兴趣,发挥各自的优点及特长,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对现代小学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概念及类型

(一)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概念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没有明确的概念,有人认为数字化教育资源是通过信息技术处理的多媒体材料,[3]也有人认为其不仅是数字化素材,也是交流和认知的工具,[4]或是各类现代化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5]综合以上概念,笔者认为数字化教育资源是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形成的非物质化信息,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视频以及交流平台等,都可称为数字化教育资源。

(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类型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将数字化教育资源分为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九类。但依据其性质主要可分为预制型素材资料和实时流平台两大类。

1.预制型素材资料

预制型素材资料资料是指提前制作好,可供人们直接下载观看学习的资料,如媒体素材、试题试卷等,人们可在网上自行下载,学习或练习,批改练习结果以及观看相关学习资料。该类型的学习素材主要有量多、学习时间自由的特点,人们可自己调整学习时间段,同时网络中学习资源丰富,人们可获得大量相关讯息,重组碎片时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以及时间利用率。但对于自制能力差的学生约束能力较低,也无法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2.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在线学习交流平台是由相关老师在线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给出回答与指导。该类型的教育资源受时间限制,无法自由选择学习时间,但能够实时有效的将老师、学生、家长联系起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或者在学校的不同问题,对症下药,有利于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不同学生的兴趣。

二、数字化教育资源使用现状

(一)有效利用的资源形式较为单一

大多数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形式都是以PPT上课为主,多为文本、图片等资料,将教科书上的内容搬至PPT中,配以图片,没能更好的利用信息资源,活动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有的PPT教学与传统的讲义板书讲课差别不是很大,造成资源利用不完全的现象明显。

(二)教师使用数字化资源教学的能力良莠不齐

各学校教师团体年龄差距都较大,新进的年轻教师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更为明显,而老教师已习惯传统教学形式,不能较快的适应适应信息技术的变化。很多老教师甚至不会制作PPT,更不会使用网络教学,以及数字图书馆资源。而较为年轻的老师使用这些资源的效率更高,信息也更与时俱进。

(三)各学校资源配备之间差距较大

现代小学教育资源差异明显较大,城区小学与农村小学之间的教育资源配备具有明显的差别,虽然现代教育要求每所学校都配有联网多媒体教育资源,但城区小学资源明显更丰富,包括数字图书馆,学校之间精品课程共享网络平台,以及各种视频音频资源。而许多偏远农村不仅师资力量不强,学校数字化资源配备也明显不及城区小学。

三、数字化教育资源在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过于忽视以及学科教师自身的应用能力不足一方面,部分学校充分意识到数字化教育在未来教育中的地位,大力发展数字化教育,重视数字化教育资源,忽视其他却陷入了“唯技术主义”的误区。一切以数字化技术为中心,忽略了人的主体地位。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技术应为人而服务。数字化技术应该是在以人的主导下进行,为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而进行建设。而有的学校对数字化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过于依赖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寄希望于传统的“粉笔与黑板”模式,虽有数字化资源,例如多媒体等,却不知利用,以致资源空置,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另一方面,部分学科教师自身知识结构老化及自身应用能力有所欠缺,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利用的理念还未转变过来,不知数字化教育的特点与优势所在,盲目利用或拒绝,无法真正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无法发挥其真正价值。

(二)客观原因:数字化教育总体尚处于发展阶段

近三十年来经济的腾飞带动了国家各个层面的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教育也因此来到了我们面前。一、二线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而言比较丰富,因而数字化教育水平相对较高。而三线城市及乡村小学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匮乏,因而数字化资源配置也较差。虽然近年来国家在大力推广数字化教育,但由于年限不长,我国数字化教育尚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正式化、规范化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及评价体系,各个地区各所小学各自为政、自行其道,没有专门的学科数字化教育网站,数字化教育设施也参差不齐,数字化教育资源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共享渠道,做了很多的无用之功,数字化资源利用效率偏低。总体而言,数字化教育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四、应用策略研究

(一)摆正数字化教育在教学中的位置

小学学校应该从管理层面上摆正数字化教育的位置,不应过分重视或忽视数字化资源。数字化教育应该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参与教学,一切为提高教学质量。所以,能否有效使用数字化资源可以作为教学工作评估的一个方面,同时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加强学科教师利用数字化资源的效率,增加硬件设施的投入资金,建设校园网络。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与数字化教育模式良好地结合,方能使全方面地提升小学教育质量与水平。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及数字化资源共享渠道

数字化教育不应该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而应深入到深层次里面,不应停留在理论研究之中而忽视应用。我们应该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国家教育部门的政策为主体,联合学校及一些社会相关的力量,例如校企等,建立和完善数字化教育资源课程及评价体系,分学科建设不同的专题网站,分学科搭建相关的交流平台。同时建立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及完善资源共享渠道,使师生能够更方便、更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定时更新和整理数字化教育库,深层次整合数字化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避免形成分散的“信息孤岛”。在地区甚至国家层面上进行信息交流及资源共享,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建立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及共享渠道,尽可能降低数字化教育的成本,提高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转变学科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建立优秀的师资队伍推进数字化教育

数字化教育是新生事物,而新事物被接受是需要一定过程的。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结构老化,对新事物产生了抗拒心理,仍依赖于传统的“粉笔与黑板”模式,这很显然是不符合新时代新时期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的。所以,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思想理念去对待新生事物,同时提高自身对信息时代的认知,充分认识到数字化教育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必不可少的,是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的,积极学习新技能,将数字化技术与自身的教育理论相结合,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师生携手共赢

数字化教育过程不应以教师为主导,同时也不能以学生为主导,而应是两者共同合作,携手共赢的过程。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的学习质量高低是衡量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知识很大一部分都是被动地接受,被动地理解,而在现代数字化教育下则不然,教师在数字化教育下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并进行积极互动,使教学水平在互动中得到提升,使师生情谊在互动中得到升华。

五、结语

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能够改善小学教育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增加小学教育趣味性,同样可以加深小学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基于改善现代小学教育的模式的理念上提出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策略,使学校认识到数字化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位置,建立系统完善的课程与评价体系,同时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与学生一起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小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对现代小学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袁涛美 单位:安义万埠镇大团前小学

参考文献:

[1]杜兴义.关于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01(06):42-45.

[2]徐鸣.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小学课堂教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篇(10)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103-02

一、引言

校企合作指的是一种办学模式层次上的概念,内涵十分的广泛。校企合作从广义上指的是教育机构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技术服务等方面展开的种种合作教育形式。新的学习方式需要新的学习环境来支持,在普通高校中实施校企合作这种办学模式对于人才培养改革具有重大的推进意义。经论证,校企合作过程中为保持学生、教师以及企业三个执行主体在学习的不同阶段保持同步与异步的联系与沟通,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本文在明确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对于高校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推动作用下解析高校校企合作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的基本概念,并对高校校企合作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的模式设计做出了初步的探索。

二、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构建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的方式也由单一的课堂物理空间的学习转化成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即使学习环境、学习资源以及学习方式等都融入数字化元素,形成了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数字化的资源以及数字化的学习方式。美国教育技术首席执行总裁论坛在2000年6月召开的以“数字化学习的力量:整合数字化”为主题的第三次年会上,将这种数字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的方式称为数字化学习,提出了数字化学习的概念,并着重阐述了为达到将数字技术整合于课程中,建立适应21世纪需要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资源和方法,是21世纪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必须采取的行动。而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有别于数字化学习、信息共享空间以及数字化学习环境等单独的概念,事实上它是一个以数字化学习模式展开的、从信息共享发展到学习共享的、依托数字化的虚拟学习环境进行的一种全新的、一站式的学习服务形式。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校企合作,调整学习的方式或者说是补充这种数字化学习的方式,建立在该背景下的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不但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学生的学习要求,而且做到了物理资源与虚拟学习资源充分统一与融合。

三、数字化共享空间的概念与特征

学习的过程需要依托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两个要素,其中对于学习的空间概念随着数字媒体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赋予了它全新的内涵,把它推向了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的新境界。目前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已经成为国际教育信息技术和高等教育信息化这两大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一个热点。所谓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是校园内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协同与交互式学习环境,是一个引人入胜、温馨而又充满活力、用高技术装备的学习场所;一般情况下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是以一个物理设施与虚拟系统集成的服务模式存在的、融合多种信息资源、教学资教学工具等配套设置的整合体,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可以个人自主学习以及团队协作学习的过程。

数字化共享空间具有共享性、协作性的主要特征,即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事实上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打造一个协作式的学习环境,借以实现学习者相互之间的知识共享。学习共享空间是从信息共享空间发展而来的,因此与信息共享空间一样,强调协作式学习是其一大特点,它可以有效地支持群体学习、协同合作开展知识创新。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以“共享”这一理念为基本指南,为学习者、研究者和信息专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实体上的、技术上的和社会上的智能地点,让他们在这里可以自由探索各种教育及研究课程和活动。在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中,学习者和研究者找到一个由共享空间中无缝隙的资源和服务集成的统一体,提供可以独立、自我充分思考、研究的机会,激发出学习者的创造力。同时,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中发生的学习过程更好的体现了协作式这一重要的特征。协作式学习是指在学生中间形成的学习团队中进行的交流、探讨与相互促进等活动,其中也包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指导者的相互写作过程。另外,在利用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潜在的社会网络关系中,研究者可以挖掘出潜在的学习成员以及学习团队的特征,因此,数字化共享空间通过促进隐性学习知识的挖掘和共享可以促进学习团队的形成。

四、高校校企合作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功能与模型

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的结构模型构建的主要工作是对空间、资源和服务等各种关键要素的合理安排和配置,对于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模型,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DonaldBeagle认为,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是由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构成,其中物理空间主要是由实体的空间场所组成,虚拟空间主要指提供共享资源的虚拟场所。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构建完备的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需要发挥其学习、教学办公管理、学习评价以及决策支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因此高校校企合作数字化共享空间系统在设计时不但需要体现出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企业对学生管理的办公管理系统,更核心的部分需要集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其中的学习系统部分,这部分还应该包括学习资源在内的系统构建,在整个集成系统中还需要包含体现学习评价以及决策支持的功能区域,如图1高校校企合作(缩写简称XQHZ)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构建示意图所示。其中在XQHZ门户系统中体现的是对未注册用户的游客身份的学习者进行浏览其中的学校、企业以及相关的连接信息的共享区域;XQHZ办公OA系统主要完成的是对于参与校企合作的学生进行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区域,其中应该包括以教师、学生以及企业三个角色进行权限设置的相应教学管理功能,包括从参与校企合作到学习过程应该进行协议签订、相应学习信息的与浏览、校企合作规章制度的与浏览、企业以及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学习评价、学生的就业去向跟踪等教学管理功能;XQHZ学习系统主要包括以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的学习资源支持学生学习的区域,这部分应该完成的功能包括学生学习资源的获取、教师对学生学习任务的分配、跟踪评价等功能,这部分的学习资源质量的保证是学习系统的成败关键;XQHZ数字化学习基础平台设施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底层结构中的物理层,而XQHZ门户系统、XQHZ办公OA系统以及XQHZ学习系统是开放的资源层。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统一处理,使其实现标准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实现通畅的信息传递与共享,让信息在教育领域内的各种控制、管理与决策中发挥其应有作用,从而保证了教育和科研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并以其数字化有效降低教育、科研和学习的日常管理和领导决策的成本。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数字化学习研究”(项目编号:GBD1211057)]

参考文献:

1.美国教育技术首席执行总裁论坛第3年度报告.数字化学习的力量:整合数字化学习(附录B)[DB/OL].省略.cn/lessonplan/resource/r1_3_1.htm#b,2006.07.05

2.李军.高校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2)

上一篇: 初高中语文文学常识 下一篇: 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