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热点问题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6 17:26:4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社区治理热点问题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社区治理热点问题

篇(1)

关键词:危机管理;社区功能;文献综述

作者简介:倪斌,男,1986年6月8日出生,籍贯:浙江省乐清市,民族:汉,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09级,研究方向:公共危机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6-0207-01

近几十年,各类危机事件不断发生,我国统计局年年都会公布我国因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导致的各种各样的危机,而危机管理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人们关心的一个热点。现代社会虽然越来越发达,但是却十分脆弱,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各种公共危机随时都可能爆发。我国是一个公共危机频发的国家,幅员辽阔,本来就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重大突发性灾害频发。再加上我国目前实行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很多人错误的理解这一政策,盲目地追求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实行“掠夺式开发”,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人的无限索取、有限保护导致自然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生态失衡,促使了很多人为诱发自然灾害的发生。[1]

2003年的抗击非典给中国政府的公共危机应对能力带来了挑战和机遇,近年来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显著提升。政府毫无疑问在危机事件的预警、救治中发挥着积极的主导作用,然而公共危机具有的不确定性、突发性、危害性、影响的传播性等特点对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当今社会的风险因素及其带来的危机一定程度上又与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的不当密切相关。因此,当代国家应急管理机制通常由政府和各种社会主体共同构成,注重发挥社会团体、社区等力量的作用,最大可能调动社会资源,群防群治,共同应对危机,呈现出全政府、全社会的危机治理网络特征。这不仅是分权化带来的政府治理变革思潮的体现,也是克服可能存在的政府失灵、实现危机治理绩效的有效途径。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社区在危机管理中是有着有巨大的潜力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社会化管理模式逐步走向“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社区也必将在整个社会的管理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成为公共危机管理体系至关重要的基础力量。[2]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安全是社会安全的基础,只有千千万万个社区的安全才能形成整体社会的安全。因此,如何在危机发生中构建安全社区不仅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热点问题,保卫社区的安全关系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基层社区组织不积极地参与和支持,政府就不可能对危机事件取得实现高效、成功的应急管理。作为现代城市公共治理系统末梢的社区组织的健全发展及其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功能的发挥,直接扮演和扩展着城市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角色,对城市整体公共危机治理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3]社区可以依靠行政组织网络延伸的力量,协助基层政权实施危机中的社会动员,又能利用自治的组织特性,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危机管理。

目前,我国学者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国外有关危机管理理论的引介,不同区域类型的危机事件的特点、成因和对策研究以及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其中,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研究作为目前我国学者的研究重点和研究热点,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类:

第一类,以林毅夫、曹现强为代表的制度论者,认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相关机制不健全、制度存在缺陷。这也是目前占主导地位的一种观点,认为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一系列危机及政府处理的不得力,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相关制度不健全。建立与完善危机管理体系或机制,应该借助政治学、制度经济学、组织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从完善政府危机管理机构设置、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等制度层面入手,提高政府危机管理的水平。这种强调政府危机管理中制度建设的理论,是建立在以政府为危机管理核心力量的基础上的,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除政府以外其他因素对于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和效力的影响。政府危机管理制度是死的,而政府危机管理的对象却是千变万化的。如果单纯依靠死的制度来弥补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不足,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这种研究方法还忽视了非政府组织、企业、群众甚至国际组织在政府危机管理过程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二类,以薛澜、王德迅等学者为代表的经验论者,重视经验尤其是国外成功经验的作用。通过介绍美国、日本等危机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在危机管理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及有关危机管理方面富有成效的制度建设,为我国危机管理和相关制度建设提供借鉴。以借鉴外国成功经验和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方法在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研究的起步阶段可以起到非常总要的作用,采取这种方法可以尽快缩短我国政府与国外政府在危机管理能力方面的差距,使我国政府在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过程中少走弯路。然而这种研究方法在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研究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就难以继续发挥他的作用,只能作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研究的一种辅助方法。

第三类,以张成福为代表的全面整合论者,认为现代危机事件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政府对于危机事件的解决已经不能仅仅依靠某一项资源、模式和策略。张成福在《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中提出全面整合的政府危机管理应该是在高层政治领导者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的作用,在各种资源支持系统的支持下,通过整合的组织和社会协作,通过全程的危机管理,提升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以有效地预防、回应、化解和消弹各种危机,从而保障公共利益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5-0146-02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进程,同时也是改革攻坚期和矛盾突显期。错综复杂的矛盾,新旧体制的摩擦,不同思想观念的冲撞,利益格局的失衡,往往会产生许多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在信息化时代,社会热点的快速、广泛传播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深刻,给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近几年来,学者们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对社会热点问题内涵的研究;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研究;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影响的对策研究。

一、社会热点问题的内涵

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基本内涵的界定,许多论著进行了阐述。大多学者将社会热点定义为在一段时间与范围内引起公众舆论高度关注的某一社会现象、新闻人物或事件。[1,2]社会热点问题的显现通常具有一定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指大众性、综合性、复杂性、对人们思想触动的深刻性、表现阶段性、变动可导性,等等。[3]社会热点问题从广义上可分为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等四个方面,[4]从狭义上可分为有关百姓的民生问题、有关政府及官员的问题、有关司法公正问题、有关国家利益问题、有关伦理道德问题、有关灾害安全的问题、有关公众人物的问题等七类问题。[5]

二、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

有学者探讨了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主要包括影响的方式和途径、深度和广度、表现等内容。复旦大学邱柏生认为,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直接与间接两种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直接影响是指大学生直接通过学校生活、教学途径、家庭环境、社会实践活动和人际交流等方式进行社会认知形成社会态度,而间接影响是指大学生通过感受社会心理气氛逐渐构成一定的认知和评价,继而形成一定的社会态度,并由此提出大学生身上已经存在着的某些值得关注的思想倾向,主要有无望感、对政治缺乏现实感、不安感、无奈感等。[3]马国富、王云震等人进行了网络热点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大学生对热点问题关注度较高,但其对社会热点的认知大多停留于表面,并未深入探究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6]热点问题有利于大学生新观念的形成,有利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和个性发展,有助于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但同时也冲击着大学生传统伦理道德,影响大学生的“三观”,降低大学生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际关系上的信任危机,产生多疑、恐惧、防范等心理障碍。与前者研究一致,肖岳峰、李祖塔人也认为以网络传播为主的社会热点对大学生思想行为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扩大了大学生的信息来源,促进了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有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道德观念对的形成;有助于公民意识的形成。消极影响主要有:直接冲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干扰大学生认知能力,影响其政治素质;不利于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7]

三、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影响的对策研究

国内许多学者已经意识到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产生的深刻影响,并提出将社会热点问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张萌强调将社会热点问题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认为开展社会热点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坚定政治立场,建议采取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构建社会热点网络教育教学载体等措施发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1]颜亮,马金珠探寻社会热点问题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提出应成立专门机构梳理热点问题,建立相应机制,设计合理教育活动,将高校思政工作应与社会热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得更有实效。[8]黄振宣、唐爱琼着重指出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社会热点教育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社会热点教育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9]及时抓准社会热点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进行讲解;善于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巧于分析引导。林兴龙探索了将社会热点引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途径,如课前导入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分析时事案例;参与社会实践延伸课堂教学,等等。[10]

在西方国家及日本等国的高校非常重视社会问题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以及社会问题实践机制建设。[11]在韩国,有科研单位专门负责对大学生的社会一般思想动向进行监测,对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在美国,大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较为普遍,学校重视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对社会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公民意识的发展。日本利用社区、图书馆、俱乐部、公共场所等开展活动,鼓励和方便学生自愿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国外高校还十分重视通过心理咨询中心对大学生进行生活、学习和心理方面的指导,及时疏导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遇到的问题。总的来说,发达国家高校在应对社会问题对大学生的影响时,其社会教育实践机制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可操作性,注重双向互动,具有层次性,对于我国应对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的影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具有深刻的实践启示。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有了一定的研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但仍旧存在一些不足:研究不够深入和全面,尤其是实证研究很少,未能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因此研究所得的相关建议和措施实用性较差。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应从实际工作出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发掘出更具实效性的应对措施,及时化解因社会热点引起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萌.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对当前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J].学理论,2012,(15).

[2]姚休.社会热点问题初探[J].浙江社会科学,2005,(2).

[3]邱柏生.论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倾向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3).

[4]甘庆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南昌大学,2009.

[5]张明学.网络“热点事件”的传播分析与舆论引导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12).

[6]马国富等.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信息,2011,(30).

[7]肖岳峰,李祖塔.网络热点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J].高教论坛,2011,(8).

[8]颜亮,马金珠.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篇(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3-0020―03

总书记在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问题时,提出了“以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的要求,根据这一精神,我们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要突出问题意识,善于揭示存在的问题,最大可能地探究问题发生的根源和内在机理,为顺利解决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是一个困扰教育工作者思想、影响情绪多年的难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我们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的把握尚不够准确。大学生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而社会生活具有多样化的特征。这些特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其中,许多社会热点问题更是紧紧撩拨着大学生的思想和神经。于是,把握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倾向的实际影响状况就成为突出教育针对性的前提。

一、社会热点问题的特性

社会热点问题的显现通常具有一定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指大众性、综合性、内含矛盾的复杂性、对人们思想触动的深刻性等等。

1.大众性

所谓大众性,是指某一社会时期所涌现的社会现象、发生的社会事件、进行的社会活动、爆发的思想理论争端等,足以引起广大的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和各种程度不一的社会参与。这里的社会公众具体指向可以是工人(包括农民工)、农民、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广大白领人士、公务人员、退休人员等等。其中有些社会热点问题可能波及到社会绝大多数人员,如通货膨胀;有些社会热点问题,如医疗改革、教育改革,每年一度的春节乘车难等,则可能牵动部分社会成员的神经,但其社会影响面却不容小觑。尤其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本身具有周期性复发和“久治不愈”的特点,使得人们对这些问题的积怨颇深,社会波及面较大,公众的情绪化反应也会比较强烈。

2.综合性

所谓综合性,是指社会热点问题的内涵构成具有综合、多样、交叉渗透等特征。从表象看,人们似乎可以将社会热点问题依其聚焦点不同而分成经济问题、民生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等等,但实际上大量社会热点问题是复杂的,是多种属性的融合。如高房价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民生问题,又具有政治风险。更重要的是,许多社会热点问题交叉渗透盘根错节,试图孤立地、单独地解读某一社会热点问题都显得苍白单薄,然而问题的解决又必须诉诸于从具体问题入手,应对社会热点问题是一个见诸于实际行动并取得切实改进实效的实践过程。因此,它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综合过程。

3.复杂性

所谓的内含矛盾的复杂性,主要指这些社会热点问题所引起人们的关注程度和评价指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形成社会共识的沟通条件比较苛刻。仅以个别地区试行的“房产税”的社会反应状况看,人们在私下表达的观点就众说纷纭,甚至大相径庭。任何社会热点问题都具有复杂的多重性,表现在社会成员身上,就会产生“有人欢喜有人愁”的情形。问题更为复杂的是:如今无论是既得利益者,还是利益受损者,几乎都有抱怨情绪,都认为自己处于社会“弱势”或社会边缘,似乎都遭受到莫大的委屈,希望社会的扶助政策倾向于自己,而一旦发现这类政策倾向于其他社会阶层,就会按耐不住而疾呼“社会不公”。

4.深刻性

所谓的对人们思想触动的深刻性,主要是指社会热点问题由于其本身与人们利益紧密相连,使得它十分敏感和严峻,深深地制约着人们的态度,并且随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动机。不难看到,所有社会热点问题关联人们利益的种类是十分丰富的,这些利益大致可分为经济利益、文化利益、政治利益等。从表象看,人们似乎最直接地关注经济利益,如社会分配不公、房价过高、通货膨胀等,因为它们与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直接关联。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经济利益与文化利益的相关性,即如果剥夺某个人的受教育权利,就势必会影响这个人今后的发展,包括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更关键的是,人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没有相应的政治利益或权益保障,如具体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还包括配套的制度依托和政策保证,那么,要维护和发展持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就是一桩比较困难的事。于是,可能存在着一种趋势,随着社会矛盾的交杂,人们在政治方面的诉求会越来越多,因为他们也逐渐认识到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利益需要通过政治诉求表现出来才能受到关注与重视。在社会热点问题的熏陶下,人们的思想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行为动机会变得越来越多样,这是社会管理所面临的境况越来越复杂的缘故之一。

尽管人们批评如今的学生比较自我,但长期的思想教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社会责任基因的影响,还是使得学生会程度不同地关心社会公共事务,并产生自己的判断与评价,只是他们缺乏正确全面认识和正确表达的途径。

二、社会热点问题影响大学生的主要方式

社会热点问题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可以通过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两种主要方式。直接影响是指大学生直接经历社会事件、产生社会经验、进行社会认知、形成社会态度。而间接影响是指大学生通过感受社会心理气氛,特别是社会民众的社会情绪等,逐渐构成一定的认知和评价,继而形成一定的社会态度。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形成,是社会环境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相结合的产物。

1.直接影响的具体路径与方式

今日的大学校园不再是往昔的“象牙塔”,极个别大学校园甚至会像其他社会场所一样,也浸润着市侩的气息。大学生在这样一种小社会中,通过学校生活、教学途径、社区和家庭环境、各种新媒体、社会实践活动、人脉交流等许多途径和方式,感受和体验着许多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大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了海量的外部资讯,也有不少虚假的东西,这些资讯扩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同时他们又通过各种社会联系途径,包括社会人际交往,直接接触到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这些海量资讯、虚拟世界、丰富想像力、社会实相等要素交杂在一块,构成了现今大学生思想的“调色板”。加上他们的家庭境遇不同、经济生活波折、遭遇到的各种文化冲突、感受到的世间冷暖炎凉,加快了学生思想的调谐速度。甚至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和敏感比社会其他阶层的人士更灵敏、更全面、更深刻、更复杂。中国高等教育本身也是他们直接遭遇到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例如,大学行政化问题、“钱学森之问”的问题、中国大学文化发展和大学精神问题、教育公平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随时随地都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产生着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令人们所困惑的问题,一方面学生有较高的政治参与热情;另一方面学生缺乏有效的政治生活技能的训练,这就难免会发生“高参与、低理性”、“高热情、低能耐”等现象,或者走向另一极端――政治冷漠。

2.间接影响的途径和方式

这里主要指一定的社会热点问题会转化为某种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又主要表现为一定的社会心理气氛,特别是社会一定阶层成员的社会情绪。这些社会情绪大量通过广大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大学生尽管没有亲身经历某些社会热点事件,但却会感染到亲身经历过这类社会事件人员的心理感受和情感投射。在这种社会心理影响的过程中,大学生与某些社会阶层或社会群体及其成员,不论其社会地位、职业、身份等有怎样的差别,一旦在某些社会热点问题上形成“感同身受”的情景,在社会态度、利益诉求上有某种一致性,或者感受到自身的利益正受到侵害或受到威胁时,就会形成“同病相怜”的心理境遇,从而产生相似的心理反应,就会不由自主地联合起来,捍卫自己的基本利益。

大学生具体感受社会心理气氛特别是社会情绪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大量通过人际关系、群体心理气氛、周围人群处理公务或外部事务的态度和活动规则、社会公共活动秩序、网民情绪、民间舆论与牢骚等等。总之,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社会心理状态基本是一致和合拍的,社会其他成员如产生焦虑、浮躁、颓废、怨愤或安宁、平和、进取、阳光的心态,那么大学生也大致如此。

三、值得关注的一些思想倾向

这里所说的思想倾向,是指人们的认知因素和情绪情感因素的统一。认知因素与情绪情感因素在其统一体中又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如认知因素与情绪情感因素的“融洽”或“背离”。在“融洽”中又可内含一个从高度融合到基本一致的谱系。在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认知因素或情绪情感因素何者占优势地位,也会表征着思想者与一定利益的关系程度,从而出现情绪抬升、理智退化或理智上升、情绪受控等等。因此,思想倾向一方面反映着客体的状况,同时也昭示着这个客体与主体的某种关系,另一方面也表征着主体本身的精神――心理发育状况和健康程度。

在我们的实际经验中,已经感知到一些大学生身上存在着的某种值得关注的思想倾向,主要有:无望感、无奈感、不安感、对政治缺乏现实感等等。

1.无望感

无望感是一种基于担心社会纵向流动渠道变窄或堵塞、基于无法明晰个人努力方向和对努力成效评价低迷,以及基于对社会流行一夜成名的诱惑和投机取巧成风现象的彷徨和失落(怒其不公但又不齿为伍)等而产生的心理感受。我们要特别警觉大学生由于担心个人发展前景暗淡而引起的情绪反应,这里其实涉及到社会流动问题。一般而言,社会流动可分为横向平面流动和纵向垂直流动,横向流动固然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境遇和发展环境,如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位置,但毕竟不如社会纵向流动那样主要关涉到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政治声誉、经济实力、人生价值的更好展现等一系列关键要素。一个正常社会的良性运作,总是保持着有序良好的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相统一的过程,社会能够不断向人们昭示有序正常社会流动的秩序及其美好前景,不断满足人们的“人往高处走”的期望心理,人们就会感到振奋和信心百倍。相反,如果社会缺乏有序良好的纵向流动渠道和机制,社会的各种能量、信息、人才等都无法实现正常的交换和对流,就可能对人们的思想与情绪产生巨大的压抑。或者人们发现或在心理上感受到社会流动的通道正在发生变异,特别是社会纵向流动的机会越来越少,人们就可能产生越来越严重的无望感,这种社会情绪的蔓延扩散,将会引起不可忽视的消极性。对大学生而言,他们接受的高等教育使自己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社会阅历,从而使得自己的发展期望值大大提高。尽管他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调谐着自己的发展价值观,甚至不断压低自己不现实的抱负水平,以对应社会的实际状况,但大学生毕竟是社会中富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一群成员。于是,他们可能更深切地感受到这种高期望和低现实两者之间的落差。

2.无奈感

无奈感是一种基于有心想服务社会,但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且对前人努力参与社会治理,但效能不高(如参与层次不高、参与领域不广)进行反思的一种心理感受,以及对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社会参与途径不够丰富、言论表达和情绪合理宣泄缺乏有效而方便的途径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反映。社会管理的宽容度是社会公众都关注的问题。某些人一旦认为对意见表达和情绪宣泄问题缺乏有效管理,就可能主要诉诸网络方式进行恣意妄为,那些网络就是例证,甚至一些大学生成为对某些指定言论大加推波助澜的“水军”,迷茫着网络舆论的真实性。对此,相应的社会管理边界如何控制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人们既不能放任自流、麻痹大意,又不能草木皆兵,过于敏感。

3.不安感

大学生的不安感一方面来自对自身就业的期望与失落感并存,对改革开放的紧张焦虑,以及对腐败问题的担忧等引起的心理反应;另一方面来自教育改革、医疗改革、住房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所带来的对自身和家庭的压力。这些与大学生切身利益攸关的问题常常导致他们的不安心理。

4.对政治缺乏现实感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政治的现实感受,受到许多问题的遮蔽,首先,对“政治”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全面、不清晰,容易导致对政治缺乏真实感。其次,对政治活动介入力量的简单理解,也不容易对政治取得现实感。实际上,任何政治活动总是表现为矛盾运动,总是有几种甚至多种力量介于其中,并存在着博弈过程。因此,不能将政治过程看成是只有对立没有统一或者只有统一没有对立的简单活动。由此,有作用力就同时存在着反作用力,有运动就会存在着反制运动。只有让人们认识并感受到对立统一的矛盾整体,人们才能获得对政治的真实感。再次,社会信息发散的不对称,这种现象客观上具有两重性,其积极方面是可以预防不必要的精神紧张或心理恐慌,其消极方面是迷失人们的政治现实感。对政治缺乏现实感,很容易导致以下几种结果:对政治的盲目乐观;对政治的无知悲观;对政治的无端疏离;对政治治理的失语失策;产生怀疑论,产生不负责任的非理。在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如何制定有效的教育对策,是必须高度重视的大问题。

参考文献

[1]岳彩申.年终访谈:遏制弱势心理蔓延[N].社会科学报,20lO-

12-23(01).

[2]谁是弱势群体[N].人民日报,2010-11-11.

篇(4)

在全面建成小康的决胜阶段,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是补短板、促协调、实现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关键之举。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理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型农村社区成为服务管理的基本单元。创新社区治理,构建全体农民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利于增强农村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为农民幸福安康、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协商民主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农村社区建设中公民参与、议政决策、依法治理的重要形式。

一、协商民主的内涵

协商民主理论起源于西方学者对美国设计的反思与剖析, 2002国内学术界开始了解协商民主,2003年俞可平在《当代西方政治的热点问题》中提出:“面对面的对话与讨论是政治民主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林尚立、景跃进、陈家刚、陈剩勇等学者都积极推动协商民主的研究。我们认为,中国的协商民主就是在我国基本制度的框架下,所有受到决策影响的行为主体,围绕着政治社会生活中的议题,通过咨询、商议、讨论和交流乃至妥协的方式达成共识的一种民主形式。它既强调协商程序的合理性,更强调结果的共识性。

二、协商民主在我国农村社区治理中的意义与实践模式

在农村社区的日常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公共议题激励着也要求着社区成员的参与。要想真正使得农村社区形成生活共同体,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公民的有序参与不可或缺,协商民主在农村社区建设中意义重大。

(一)协商民主在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意义

协商民主的意义在于能够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沟通、协商的作用,积极促进共识、化解冲突、推动发展。

第一,协商民主能够提升成员的社区主体意识。协商民主鼓励全体成员参与,发表观点,倾听声音,增进了解和信任。在协商中,通过交流、辩论甚至妥协,不仅了解公共问题,而且对集体利益有了更深的认识, 从而凝聚人心,使村民更倾向于站在社区整体或者他人的立场看问题,提升共同体成员的社区主体意识。

第二,协商民主能促进决策科学合理。协商民主能使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交流,可以展现出不同的立场和价值取向,可以对各种决策的利弊得失进行分析。这样,全体成员都成为决策者的外脑,就能对各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科学的决策。

(二)协商民主在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实践模式

在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中,根据参与方式及功能不同,可大体分为决策式协商和沟通式协商两种模式。

第一、决策式的协商民主,以形成决策为目标。通过村民会议、村民议事会等形式,对社区公共事务经过充分的讨论、协商、从而达成共识,最后形成决策。比如江苏淮安市的“党群议事会”、河南邓州的“4+2”工作法等。这些模式使得决策权和执行权分离,村民能够广泛的参与政治, 最大程度吸纳了民意,为社区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决策提供了合法性来源,实现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有效接轨。

第二、沟通式的协商民主,以公共参与价值为主。在这一天,全村的党员干部与群众代表聚在一起,集体学习、共同讨论村里的大小事务。沟通式协商,主要是将信息公开,将不同的意见进行整合、归纳,从而消除矛盾和冲突,实现共识,注重的是信息的沟通与交流。

三、提升协商民主效果的途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农村社区治理模式,规范协商民主程序

公共决策必须依照规范的程序操作才会合法有效。所以要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顶层设计,总结各地创新经验,注重治理模式的规范化、法治化,建立协商民主的核心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在进行农村社区建设时根据本地实际进行选择,将协商民主制度很好地与农村社区制度框架契合,为社区居民参政议政理顺渠道,构建适合当地发展的新型农村社区协商民主模式。

(二)拓展农村社区治理的协商民主载体,扩大协商民主范围

村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程度是协商民主的基础。要创新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就社区发展的公共问题协商,让村民能够参与评论,反映意见建议和诉求,畅通村民利益诉求渠道,拓展协商民主载体与路径。要本着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思路,把村民能干、想干、该干的事放手给村民协商解决,扩大协商民主范围。

(三)加强f商民主文化培育,提升村民积极参与意识

协商民主的效果与村民积极、主动的参与互为因果。积极的参与可以提升村民的个人参与能力,增强集体责任感,推动农村社区治理中协商民主的发展。通过宣传引导村民参与社区治理,通过社区自治组织培育和村民的自我服务,又能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培育协商民主文化氛围。

篇(5)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1-0031-01

民声频道本着群众无小事的原则,坚持关注人民,关注生活这一理念,在栏目设置上突出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关怀。主要分为《民生新闻》、《民生广角》《民声直通车》、《民生大舞台》四大栏目。其中《民生新闻》、《民声广角》、《民声直通车》三大品牌栏目与群众诉求中心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高效联动、紧密结合、实现了无缝对接。通过《民声直通车》这一公共话语平台,播出百姓评理、说事、建言实况,搭建起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平台。原汁原味地播出群众“评”一些社会上有影响的上访案件,“说”一些遇到的困难事、烦心事、纠纷事,“提”一些促进社会发展的好想法和好建议,从而促进和谐安图建设。《民声直通车》栏目播出《两江镇四岔子村灾后住房重建用地置换耕地纠纷评议大会》节目,让老百姓评议百姓事,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民声新闻》记者对评议纠纷进行跟踪深入报道,引导正确舆论导向,使这个上访老大难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民生新闻》作为频道倾力打造的品牌栏目,包括“民生播报”、“热点”、“观察”和“百姓故事”四大版块,其中,“民生播报”主要县域外重大民生新闻、境内主要民生动态新闻、生活资讯;“热点”主要是依托县群众服务诉求中心,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问题的处理结果跟踪报道;“观察”主要是对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热点问题和不道德、不文明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并聘请县内领导干部和专家担任特约评论员进行评论,鞭挞丑恶现象,弘扬真善美,引导社会良好道德风尚和文明行为;“百姓故事”主要是讲述各行业普通百姓的故事,通过报道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故事和普通人物,反映重大民生事态,展现丰富多彩的民生生活。改版后,每个版块时长延长到3分钟到6分钟,深入挖掘了百姓身边的感人事、新鲜事、烦心事,播发了大量来自一线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社会新闻节目;跟踪报道曝光的群众诉求案件和社会评论节目,加大了民生新闻报道力度和舆论监督力度,在关注社会热点、促进舆论监督、引导社会良好道德风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篇(6)

去年以来,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过程中,邓州市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可持续发展,以提高土地集约使用、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为重点,力争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城镇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延伸,全面提高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倾力打造美丽宜居新社区。

截至目前,邓州市已启动建设34个新型农村社区,开工建房1.8万户,累计投入规划资金2800万元、建房资金29.2亿元、公共服务体系资金5.1亿元、其他资金2.8亿元,拆迁5000户,土地“三项治理”验收8100亩,入住8700户,新型农村社区框架、格局已经初步显现。

以示范社区建设为抓手,推进整体工作上台阶

邓州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加快推进的实施办法,将社区建设工作列为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按照“政策引领、规划先行、突出主体、保障权益、规范有序、拓展创新、互联互动、一体运作”的原则,坚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村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四规联动”,突出“靓”字,彰显个性,打造亮点。邓州将全市589个行政村的2921个自然村整合为153个新型农村社区,其中万人以上社区50个;原村庄占地38万亩左右,现规划用地20万亩左右,可集约节约用地18万亩左右。

目前,邓州已启动34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其中,湍洲、习营、朱营、白东、穰南、西许、高集7个新型农村社区已被列入南阳市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为了搞好示范带动工作,邓州市把7个南阳市级示范社区建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建立完善工作台账,明确建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拆迁、运行管理每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和具体任务,为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应。

以破解资金难题为抓手,加大社区投入力度

在社区建设中,邓州市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种筹资形式,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扎实推进。

为调动各乡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积极性,邓州市财政单列2000万元,通过督察排名的办法嘉奖先进。同时,该市建立了涉农资金整合平台,整合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等26个涉农单位约2.5亿元资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乡镇运用部分商住用地招拍挂的办法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启动资金支持。

总之,邓州市通过建立涉农资金整合平台、商业地产和土地出让收益、市乡财政奖补、群众自筹等措施解决社区建设资金,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以培育产业支撑能力为抓手,增加社区居民收入

好日子要过得长久,必须有强大的产业支撑,让社区居民安居还要乐业,持续增收。

邓州市抓好支柱产业培育,提升社区产业支撑,增加社区居民收入,通过发展产业促就业,逐步实现农民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就近城镇化、就地转移就业。为此,邓州市从便民惠民的角度出发,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探索出了四种新型农村社区推进模式。

第一种是产业集聚区型,农村人口向城区周边集中。如湍河街道办事处湍州新型农村社区利用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地理优势,坚持把社区建设与产业集聚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协调推进。他们引导附近村庄向社区合并、城郊农民向社区集中,着力把社区建设成为集居住、商贸、教育、医疗、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新型社区,让周围群众有打工收入和土地经营权流转收入,不仅解决了工厂用地难、招工难问题,而且解决了群众就业难问题。

第二种是集镇依托型,农村人口向小集镇集中。如白东新型农村社区、穰南新型农村社区等,引导靠近集镇的村庄在社区选址上尽量往集镇靠拢,一方面借助小集镇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建设,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小集镇的建设和发展。

第三种是中心村型,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中。对于一些位置较为偏僻、交通不太发达的村庄,如朱营新型农村社区,在新村选址上引导农民尽量向中心村集中,向交通发达的区域集中,以方便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第四种是移民新村型。如裴营乡刘楼新型农村社区,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抓好移民新村的完善和档次提升,并以此为依托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就业不出镇,务工不进城”,成为农民转移就业的新趋势。以白牛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强化产业支撑为例,该乡支柱产业以果蔬为主,包括中华寿桃、晚秋黄梨、无筋白菜三大支柱产业,中华寿桃目前已发展到2000多亩,果农30户,果园23个,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无筋白菜面积稳定在3000亩以上,年产值2000万元左右;晚秋黄梨500亩,年产值在1500万元以上,总收入5365万元,支柱产业占其总收入的85%以上。这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现代化管理,使社区群众80%以上的收入来自这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了就近就业。

以政策创新为抓手,切实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邓州市围绕社区群众的需求,切实协调解决好入住社区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调动群众入住社区的积极性。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召开专门会议,由市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协调研究解决。

篇(7)

(一)接受任务有畏难情绪。镇、村、组干部在接受工作量大、时间要求紧、标准高的工作任务时,个别干部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组织观念淡薄,不顾大局,领受任务态度不鲜明,讲价钱。

(二)遇到疑难有绕道走现象。领受组织分配工作不够积极,工作推进中,个别干部遇事推诿,在疑难问题面前不采取积极措施,找客观原因的多,抹不开情面,常常绕道走。

(三)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对上级分配的工作不能尽心尽力地去做,在完成工作时,不坚持规定标准,打折扣,致使花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工作效果不太突出。

二、群众普遍关注热点问题

(一)城镇主要街道破烂。场镇、农贸街等主要街道于上世纪90年代硬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流量车流量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年来,金牛小区、洪福民居、蒲中楼、农贸市场改建等建设,载重车辆不断碾轧,加速了街道的损毁,群众普遍反映街道灰尘大、街道路面坑洼不平,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协调,影响了镇对外形象。

(二)历史遗留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种矛盾不断显现,虽经镇党委政府和村社区大力化解,依然存在不少历史遗留问题。襄渝一线二线建设、巴达高速公路建设、农贸市场改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中,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特别是周仕权、魏传珍、魏心益等个案问题的处理,相对缺少政策支持。

(三)便民服务中心问题。我镇便民服务中心在金牛小区镇文化服务中心办场地内改建而成,2010年10月投入使用。由于金牛小区与政府综合办公楼相距700余米,办事群众在便民服务中心与政府办公楼之间往来,极为不便,意见很大。

(四)社会民生问题。近年来,社会民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低保社保新农合小额保险等工作有序开展。部分群众由于对政策理解上出现偏差,对参加社保后取消低保待遇享受反映强烈。其次是在困难群众慰问上,认为覆盖面较窄,需要扩面。

三、下步工作安排

篇(8)

构建绿色长城,保卫美丽家园

“在我小时候天都是蓝的,那时候吃过晚饭后,拿张席子放到地上,躺倒上面看天上,全都是星星,后来很少看到了,最近这几年又都会来了,天又变蓝了!”在xx村,村民高兴的对着我们环保工作者说到,这是对环保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环保工作的要求。

至进入第四季度以来,牢牢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蓝天保卫战政策与方针,多次通过实地调查,会议探讨,制定了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办法,环保工作要以严字当头、强化落实,坚决打赢大气防治攻坚战。

通过多部门联合,直接面对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针对村驻地的环境问题,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结合社区、环卫、管区、村委会多方力量对村内的环境进行集中整治,积极探索环境卫生考核机制,落实奖惩措施,倒闭责任落实。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依托群众推进治理。辖区内的企业,环保等部门进行摸底,制做企业清单,污染类型,建立了日常巡查机制,对企业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导企业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通过一系列的环保工作措施,环境整治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天更蓝,水更清,为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居住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支撑,展现出全新的面貌。

篇(9)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专项整治与制度规范、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扶优与治劣相结合,严厉打击小餐饮违法经营行为,切实消除小餐饮行业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逐步提升小餐饮行业整体管理水平。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集中整治,强化规范引导,加强日常监管,力争达到以下目标:

(一)创建一批亮证照经营、管理规范的小餐饮示范单位,整改一批证照不齐或超范围经营的小餐饮单位,取缔一批无证无照的小餐饮单位。至整治结束,全区创建8条示范街(社区),各镇街场、管委会各创建5家小餐饮示范店。

(二)力争通过教育引导和严管重罚的整治措施,城区以及各镇集镇区域小餐饮单位无证照经营现象得到基本消除;城郊结合部、城中村小餐饮单位无证照经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小餐饮单位达到设施基本齐全,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经营场所环境清洁。

三、整治重点

(一)重点对象。经营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的餐饮店。

(二)重点区域。城区、城郊结合部、城中村、外来人口聚集点、中心镇等小餐饮比较集中的区域。

(三)重点内容。小餐饮无证照经营,餐具不消毒,室内外环境卫生差等问题。

四、方法与步骤

专项整治时间为*年11月至2009年9月止。具体方法及实施步骤安排如下:

(一)第一阶段:摸清底数,建立名册(*年11月至12月)

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工作,各有关部门以及镇街场、管委会要按照工作职责,落实管理要求和措施,对辖区小餐饮的基本情况及动态数据进行全面排查,建立管理名册。

要在前期全面摸清辖区无证照小餐饮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将无证照小餐饮分为:经整改后即可发证的;短期整改仍达不到准入条件,但通过管帮结合并在给一定整改期限内有可能达到基本要求且在整改期限内做出食品安全承诺的;整改达不到要求的。要加强分类管理,做到分层、分类统筹安排,分批分步落实专项整治工作。

(二)第二阶段:宣传教育,集中整治(2009年1月至6月)

按照堵疏结合的原则,对本地区各类无证照小餐饮分类治理,简化办证手续,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增强小餐饮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和法律意识,积极引导合法经营;加强对有证照小餐饮规范经营的管理工作,督促小餐饮规范经营行为,落实各项食品安全管理措施,使小餐饮达到“布局基本合理,设施基本齐全,制度基本完善,卫生基本达标”。

各镇街场、管委会要精心组织和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成立组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在春节前对已列入整治名单的无证小餐饮,整治一批,取缔一批,力争取得阶段性成效,确保目标任务的落实,并及时上报阶段性整治情况。

(三)第三阶段:创树示范,完善制度(2009年7月至9月)

各有关部门和镇街场、管委会应注重典型示范,在专项整治的同时,选择重点区域,开展小餐饮规范试点工作,并在集中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小餐饮示范街(社区)和小餐饮示范店的创建力度,为今后我区深入开展小餐饮整治与规范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各有关部门和镇街场、管委会要集中力量,迅速行动,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组织领导,找准难点、热点问题,理清工作思路,明确责任分工,防止和克服松懈、畏难和厌战情绪,积极探索小餐饮治理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和有效举措,确保小餐饮整治与规范工作取得实效。

(二)堵疏结合,分类治理。小餐饮整治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关系群众民生问题,各有关部门和镇街场、管委会要根据不同情况,切实加强分类指导,实行扶持规范和严管重罚相结合的政策,做到打扶结合、疏堵并举。既要创建一批小餐饮示范街(店),整改帮扶一批小餐饮达到规范要求,同时要坚决关停取缔一批问题严重的无证小餐饮。

(三)健全机制,明确责任。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镇街为主负责、业主自律诚信、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认真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工作进展消极、缓慢的实行抄告制度,必要时启动问责制度,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小餐饮专项整治工作责任。

篇(10)

各镇始终坚持从强化基层领导入手,不断增强基层组织“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感,加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力度,并落到实处。一是强化队伍建设,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增强了基层组织的职能作用,对19个村的调解员进行了考查,分别作了调整充实,同时加强督促完善了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激发了各调解组织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二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得到加强,镇政府按照“四五”普法的要求,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法、懂法、用法,将计划生育法,治安管理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劳动法,义务教育法等十三个法律法规,分别发到镇机关领导干部职工、村支书、主任、各村调解组及调解小组人手一册,同时对调整充实人员进行二次培训,让他们在基层工干作中,懂法、用法、掌握法律武器,充当发展地方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带头人,对联动防范维护社会稳定尽心尽责,将本辖区的民间纠纷和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

针对农村改革中出现的村无专人干、村无专人管、街道没有专人抓,网络不健全的问题,我们重点解决了三个问题。

1、是推行“平安协作组”。根据农村实行“一免两补”政策以后存在的农民参与治安防范难组织的实际,我们在总结“十户联防”经验的基础上,普遍推行了“平安协作组”的防范模式,根据各自然村户数,按照每组户数控制在20户以内的标准,各小组推选一名中心户长,承担组织、监督小组成员治安防范出勤情况,调解组内的矛盾纠纷,大事小情的组织互助,治安信息的传递,技防设施的管理等职责。每个小组每天由1户参与全村的治安防范巡逻工作。同时,按照每个自然村设1名治安员的标准,在各自然村配备了专兼职治安员58人。具体承担平安协作组的组织管理、出勤考核和落实村防范措施的职责。从实际运作的情况来看,农民参加值班巡逻的周期延长了,看护范围扩大了,负担减轻了,解决了十户联防轮流频繁、难于组织的问题,提高了整体的防范效果。

2、是成立村级治保会。我们将治安防范的责任做为村干部的一项主要工作职责来落实,成立了以村干部、治安员组成的治保会,有效解决了村级组织治安防范责任不清、任务不明、措施不实、效果不好的问题。采取了村干部包村的办法,把治安防范的责任落实到人头。目前,我辖区已经重新完善了19个治保会,对不能较好履行职责4个村的治保会成员进行了调整。今年,我辖区治保组织共处理涉及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老人赡养等方面的问题180余个。

3、是组建业余巡逻队。2012年,适应警务体制改革的需要,对原有的治安巡控队伍进行了规范,重组改制为护村队。目前,我辖区各镇都组建了护村队伍,总人数达到120人。今年又在____社区成立了一只20人的“红袖章”义务巡逻队,护村队、“红袖章”义务巡逻队采用社区警务责任区民警管理考核的模式,由社区队长、村长任队长,具体由民警负责监督、指导和培训。通过实践看,这支队伍不仅对村、社区的防范组织和治安员起到了监督的作用,而且能够较好地将三级联防组织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有效地提高了整体的防范效果。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一个村有“平安协作组”,村有治保会,乡有

保安队三位一体、互为补充的群防群治网络初步形成,农村治安防范能力显著提高。 (一)存在问题

1、 对基层基础工作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

2、 辖区内的住镇机关配合不是很到位,有待于加强。

3、 上下联动上的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 对下步工作建议

根据创建“平安____”的总体目标要求,2012年我们在抓好常规性基础工作的同时,主要做好五件事:

1、要“扩面”。在巩固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创建“平安____”的工作范围,努力实现三个100%。一是要扩大创建面。不但要开展平安单位、平安社区、平安校园的创建工作,还要延伸到平安街道、平安家庭、平安村组等各个层面,创安覆盖面要达到100%。二是要扩大普及面。在有线广播开辟“平安____”,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增强全民创安意识。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送平安下乡村、进社区、入学校、入村组等活动,创安的知晓面要达到100%。三是要扩大参与面。充分调动综治成员单位和驻区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各司其职,履行创安义务,创安参与面达到100%。

2、要“补短”。针对以往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做好三项具体工作。一是在提高农村治安防范效果上下功夫。2012年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村防范队伍建设和三级联防机制的建立上。把社区警务队、乡镇护村队、农村联防员三支力量更加科学的整合在一起,建立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尽最大可能发挥好几支队伍的作用,提高防范效果。二是要加快技防措施进学校、村组、入农户的推进步伐。目前看,已经采取技防的村的发案数量和过去比明显下降,村民之间协作防范意识明显增强。

上一篇: 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 下一篇: 施工单位管理体系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