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域发展规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6 17:27: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农业区域发展规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农业区域发展规划

篇(1)

农业生产诸要素在空间上的有序分布也称为农业地域分异规律。农业地域分异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形成农业生产地域差异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农业区划学所要揭示的客观规律之一。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地区差异十分明显,按区内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来划分农业区,目的是为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为实现合理的农业地域分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对农业生产力进行合理配置与布局。所以,农业地域分异规律理论既是在农业区划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又是农业区划不断深化的重要理论基础。

2 农业生产力配置理论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密切交织的过程,各种农业自然因素及其他地域组合特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农业生产力地域布局的基础,社会经济技术因素则是农业生产力地域布局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所谓农业生产力配置,就是按照经济规律,在地域自然分工基础上的地域生产分工。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农业中,劳动地域分工体现在农业区域专业化,这种专业化离不开区间的协作。分工与协作、专业化与社会化同是农业生产不可分割的2个方面,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的地域合理布局。劳动地域分工是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原则在区域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出发点。农业区划与生产力布局的核心是如何发挥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并把这种优势转为商品优势,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基础是比较利益原理。农业区划通过这一原理的运用,就可以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把各种农产品安排到生产条件最适宜或比较适宜地区,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3 农业生态经济理论

篇(2)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3-0039-02

一、农业信息化

(一)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广泛的概念。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中国关于农业信息化含义的认识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多数学者认为,农业信息化就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将改变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过程的盲目性,促进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加速农民增收的进程;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科研成果的迅速推广和普及,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使中国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农业信息化还可以促进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农业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

邓培军、陈一智的《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得出结论:农业信息化水平对增加农业生产总值具有正向影响。其相关系数为0.733,说明农业信息化水平每提高1 %,农业生产总值将提高0.733 %。农业信息化指数每提高1 %,农业投资资金投入、农村城镇化水平、农村工业化水平、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提高0.1318%、0.157%、0.469%、0.096%。在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资本投入、农村城镇化、工业化水平是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农业信息化却是促其发生质变的重要因素[1]。

(三)农业信息化的现状

中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产品市场信息不畅通,群众信息利用能力较差,信息观念淡薄,缺乏高素质的信息服务人才农业信息化服务建设滞后于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难以形成有效的信息需求等等。

(四)加强农业信息化的策略

1.提供多样型信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类型应多样化,如文献信息,数据库检索,及时传递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和各种与农业生产有直接关系的信息;对网络资源进行分类、主题标引及多层次描述,建立各种索引,为三农用户提供优质、快速的信息咨询、网上导航和专题检索等服务。及时更新,农业专题数据库建成后,最重要的是数据更新,才能保证它的可用性、连续性和竞争力,数据库才有活力。

2.加强农业信息人才培训。加强农业信息人才培训,人才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农业信息是一种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尤为重要,需要有一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素质队伍,加强三农用户的网络信息素质教育。目前虽然农村用户对信息有较强需求,但是中国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信息意识薄弱,接受信息能力不强,农业信息化应从提高用户的网络信息检索技能人手,借助现代视听设备或网络设备对农村用户开展信息素质教育。

3.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在今天信息就是生产力。农业与农村信息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区域信息站要借助于现代化传输媒介,实行远程信息服务,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拉近农业技术、农业信息与农民的距离,在农业生产与需求之间搭建起一座新桥梁,帮助农民跨越“数字鸿沟”实现农业新的跨越。

由浙江师范大学承担的主要研究领域及所取得的成果有,作物优异基因的发掘:开展作物优异基因的遗传分析、定位、克隆等相关研究;通过自主克隆或横向合作获得并利用有价值的功能基因。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 [2]。这些新技术成果需要通过农村信息化,及时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转变为真正的生产力。

4.为政府农业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农业信息化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的信息调研和信息决策,为行政决策部门提供全局性、方向性、预测性的综合信息和可供选择的方案。

此外,农业信息数据库应逐步加大农业数字化资源比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有计划、有目的满足 三农用户的网络信息需求。

二、农业信息化与支农资金

支农资金是政府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给予的政策倾斜和优惠。

中国政府自2000年以来,提出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从惠农政策颁布以来,各级政府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一)利用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发展农业数据库建设

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内容是以反映当地各类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产品供求信息为主;政府投入这部分支农资金支持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加大投入农业信息化建设,制定有效的政策和实施办法,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更好地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农业信息化为支农资金整合高效利用导航

农业信息化帮助政府为支农资金的整合高效利用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为合理调整和优化支农资金支出结构提供依据,为整合支农资金提供导向。改变支农资金不同渠道的政府支农投入重复、交叉,支农资金支出科目设置不够科学现象,力求支农资金投资效益最大化。让财政支农资金的安排真正体现出对三农的倾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其由分散式的项目建设转变为集中的产业建设,把地域性优势农业与延伸发展产业链衔接起来,推进规模农业,从广泛性扶持向择优集中扶持方向发展,发挥支农资金的导向作用,实现规模效益。

三、农业信息化与农业区域经济发展

(一)农业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著名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根据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培育出农业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使之产生区域经济的聚集和辐射效应,带动其他相关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农业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农业区域经济城镇化发展滞后、高等资源要素缺乏、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区域中的工业未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农业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不高,还有农业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业区域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农业区域经济应把培育支柱产业、培育专业市场与实施“走出去”战略紧密结合起来,顺应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趋势,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和开放型经济的思路来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要提高农业区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推动产业集群,培育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创造农业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模式。

随着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业区域将是生产生活资料和加工最理想的环境和基地,农业区域的经济质量、环境质量、人口质量和生活质量将全面提高,因此,创造最佳投资环境和最佳人居环境,将是农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必须以现代化眼光来总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2]。

(二)农业信息化在促进农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农业信息化为农业区域经济提供特色数据信息支持。农业信息化要积极推进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为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导航。由于农业地方文献具备鲜明的区域性特色,农业信息化特色数据库应根据当地的地域状况、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立足当地农业发展的特点。如农作物品种数据库,畜禽养殖、蔬菜种植、农业商情等数据库,并提供上网服务,以便更好地为政府宏观决策、农民生产及农技人员的技术推广服务。

2.为特色农业区域经济产品提供推广平台。如浙江省有平原、丘陵、山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地类型多样决定其农产品类型多,品种丰富,可向旅游者提供当地农副产品多样,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省内农村观光资源类型多样,有乌镇、南浔、西塘等江南水乡古镇 [3];区域信息站可以利用自身网络平台推广特色农业旅游产品及其他农业区域经济产品,以此带动相关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

3.为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湖南师范大学王爽英等的《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湖南省农业区域经济评价及发展方向》: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单元……借助DIS数据处理系统,提取出代表各市州的农业发展现状的3个主成分,在此基础上得到各地州市的综合得分,据此将各地州市分为农业核心区、农业优势发展区、农业综合发展区和农业生态发展区,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4]。这样的信息应依赖农业信息化及时反馈给农业决策部门,为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地方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要做好地区农业基础资料的调查与分析工作,正确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规模、部门结构及作物结构;为区域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作出一定贡献。

4.为龙头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聚集和扩散效应。农业信息化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生长区为基础,为区域经济选择开发潜力大、后续产业链长的产品为重点,确立主导产业,培植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由兼业经营向专业经营过渡,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聚集和扩散能力。

四、结语

中国农业经济要积极适应世界经济的需要,谋求与全球经济发展的对接点,寻找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立足点,全力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争得一定份额。要想实现这洋的目标,都离不开信息支持,因此农业信息化对支农资金的整合高效利用与农业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培军,陈一智.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338-340.

篇(3)

中图分类号:F03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区域中心城镇发展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收录日期:2014年6月7日

城市化作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历史进程,它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大城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上升和巩固,但在欠发达平原农业区,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现有的小城镇零星散落在幅员辽阔的平原上,难以接受大中城市“极化”作用的辐射。因此,应当通过城市化,建立自己的经济增长极,从而带动经济的整体发展,为此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发展自己的区域中心城镇尤为必要。

区域中心城镇是指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相对于小城镇,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完备、文化凝聚力较强、产业结构合理、有一定特色产业,对周边农业区有较大“极化”作用的中心城镇。它是在小城镇建设起步后,发展举步维艰的困境下,实现农村城市化,带动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区域中心城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1、欠发达地区的大部分地方人口密度小,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差,不具备发展城镇的条件,而欠发达地区现有的大城市和中心城市都处于自然条件、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方,本身具有发展优势。应当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优先在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地方发展区域中心城镇。

2、区域中心城镇的发展使更大范围的财力得以集中起来,增强城市的自我发展能力。中外历史和现实经验表明,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大城市较少,小城镇过于分散的特点,使得小城镇难以接受大城市的辐射。欠发达平原农业区现存的分散的小城镇经济实力一般较差,不易解决自身的财政问题,难以发展。区域中心城镇的发展,使更大范围的财力得以集中起来,增强城市的自我发展能力。

3、区域中心城镇比分散的小城镇经济效益更高,更易谋生,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机会,有更好的科学教育文化环境和基础设施。在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的流动过程中,比小城镇有更大的吸引力和更大的人口容纳能力。

4、积极发展区域中心城镇能够创造出较多的就业机会,可以促使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区域中心城镇能呈现给城乡居民真正的城市形象,通过产业聚集、商机凝聚、科技发展、功能完善,成为区域内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势必对城乡居民在区域中心城镇的发展创业产生巨大吸引力,促使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

5、发展区域中心城镇,有利于区域内产业合理布局,突出产业特色,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发展县域内区域中心城镇便于区域中心城镇打破原有的条块分割,突出产业特色,凝聚商机人气,在一个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规划建设,更好地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在人才、资金、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聚集效应,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同县城相当的城市规模和水平,从当前小城镇所欠缺的居民稳定性、文化品位、人才聚集、产业发展、城市功能和管理等各方面,实现真正的城市化,使区域中心城镇同县城一起成为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促进欠发达平原农业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发展区域中心城镇可行性分析

1、传统地缘关系和频繁的民间交往,构成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区域中心城镇发展的可靠基础。地缘临近不但促进了频繁的民间交往,而且深化了感情,增强了相互包容性,同时使经济交往更加密切和富有成效。如武城县的老城镇、杨庄乡和甲马营乡,都地处本县的西南一隅。老城镇是传统老镇,自古以来就凝聚了大量的人气和商机,再加上这几个乡镇都以棉产品加工和棉纺织业为主要支柱产业,老城镇成为了这几个乡镇重要的人才和商品物流中心。同时,民间自发的农户间土地承包和民间借贷等经济活动,早已打破了乡镇界限的束缚,在大范围内频繁进行,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发展区域中心城镇已具备了很成熟的潜在群众基础。

2、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为区域中心城镇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欠发达平原农业区虽然没有取得沿海发达地区那样辉煌的经济发展成就,但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大幅度改观,特别是道路交通、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特别是一些地区村村通目标的实现,以及信息网络的逐步普及,再加上随着收入增加,交通工具的改善,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原有的空间和时间距离已大大缩短,为发展区域中心城镇,扩大其辐射和带动范围,提供了前提条件。

3、经济发展正在促成相邻乡镇事实上的地域和市场连接。如武城县的滕庄镇和鲁权屯镇,两镇临近只有4公里,传统上以集市贸易为基础的经济来往本来就很多,再加上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玻璃钢这一颇具生机的产业同时兴起于两镇,共同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特色,不但客观上促进了两镇的经济联系与交流,也产生了积聚产业、共同发展的愿望和要求。如今坐落在两镇之间的玻璃钢工业园已初具规模,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一个以玻璃钢工业园为中心,以两个镇为两翼的区域中心城镇雏形已赫然在目。

4、区域中心城镇发展符合政府精简高效的意愿,势必得到政府的大力推动与支持。发展区域中心城镇,将一些产业趋同、联系密切、经济来往频繁、群众基础具备的乡镇合并,不但会整合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区域中心城镇的发展与繁荣,带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而且能整合人力资源,优化政府部门人员结构,这非常符合政府精简高效的意愿,政府应大力支持和推动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区域中心城镇发展。

5、各地乡镇合并的实践证明,乡村城市化进程由小城镇为基础的遍地开花,向区域中心城镇发展为主的重点突破,对区域内产业布局、产业调整,对凝聚商机、凝聚人气,对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都有重大意义,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民意,受到社会舆论的一致拥护。事实已经证明,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区域中心城镇发展,是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实现城市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行之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区域中心城镇发展的产业基础条件

区域中心城镇的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条件。地域宽广辽阔,现代交通通讯便利,文化背景相同,经济往来频繁,是欠发达平原农业区显著的地域特色,这些特色决定了欠发达平原农业区某一产业的发展,往往不是一乡一镇所独有,而是呈现出区域内共同发展的特点,这就为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区域中心城镇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产业基础条件。以山东省武城县为例,该县现有九个乡镇,,城市化发展出现了徘徊不前的局面。但由于具备了重要的产业基础条件,发展县域内区域中心城镇成为该县城市化走出困境的重要选择。

1、老城中心镇。以棉花交易、棉花加工、棉纺织、地毯编织、手工艺品制作为产业依托,包括现在的老城镇、甲马营乡、李家户乡、杨庄乡。这几个乡镇位于武城县西南部,是著名的棉产区,地域相连,产业趋同,互相渗透,已形成了实际上的一体化产业区。

2、鲁权屯中心镇。以玻璃钢产业和旅游业为依托,包括现在的甲马营镇和鲁权屯镇。两镇位于武城县西北部,是该县产业特色最明显,经济实力最强的镇,两镇临近只有4公里,共同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特色,不但客观上促进了两镇的经济联系与交流,也产生了集聚产业、共同发展的愿望和要求。

3、城关中心镇。以建材、酒类、食品、粮食加工、小商品流通为产业依托,包括城关镇和原来的大屯乡、马庄乡。这几个乡镇位于武城县中北部,临近县城,耕地面积大,粮食产量高,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各项产业,服务县城的商品流通和服务业发展较快,为发展区域中心城镇提供了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产业基础。

4、四女寺中心镇。包括郝王庄镇、四女寺镇和原来的董王庄乡、蔡村乡。这几个乡镇位于武城县东部,由于土地贫瘠,粮食及各类经济作物产量低,群众有经商的传统,所以利用种植效益很低的土地,发展经济效益高的生产服务产业和养殖业,已经成为发展共识。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区域化的产业得到了更快发展,特色更加明显。郝王庄镇以造纸、印刷、室内装修、木器加工、动物养殖为主要产业依托;四女寺镇距德州市区10公里,有大运河、孝女祠等著名景区,与其他镇形成商务旅游一体的中心镇,前景广阔。

四、政策建议

1、做好区域中心城镇发展规划。规划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没有科学的规划,区域中心城镇建设就会无章可循,就会变成一团乱麻,也将给区域中心城市的长期发展和未来建设造成隐患。要用改革和发展的观点,使发展规划既科学又超前。

2、适当合并乡镇,增强城市对资源的集聚能力。乡镇的合并要尽可能按照经济区域来进行,不能平均化。合并时就要尽可能把处于同一经济区域的乡镇归到同一行政区域,而不要人为割裂,否则,将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结构优化。要通过乡镇合并使经济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大化,而不是简单地把几个乡镇合并在一起。

3、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强化主导产业地位。发展区域中心城镇应以主导产业为经济依托。主导产业是在一定经济区域内形成的,它的确定,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原则,以资源条件为基础,要打破原有的区域界限,加强原有主导产业之间相互配合与渗透融合,在较大的范围内形成规模经济。

4、通过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原来分散的企业向中心城镇集中。对于新建企业,一方面从严审批在村里企业的用地,或者新建企业原则上不予审批,迫使其在工业园区内落户;另一方面对于在工业园区内落户的企业要给予各种优惠政策,使在工业园区内集中的企业既能够享受到集中服务的好处,又有成本优势,并且不影响原来的产权关系。对于老企业,应该本着自愿集中的原则,以相应的优惠政策和一定的利益来调动入区的积极性。

5、积极推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区域中心城镇集中,强化区域中心城镇的集聚功能。要克服单纯把区域中心城镇视为培育市场、聚集人口的场所,而应从实现现代化、社会化、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的高度,着眼于从提高区域中心城镇的整体功能上去完善其发展,突破传统的小城镇单一低功能模式的束缚和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篇(4)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打造“川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部门参与的原则,强化政府引导扶持,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力强的川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全面提升我州现代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推进农业跨越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二、目标任务

按照州委、州政府关于《打造“川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紧紧抓住培育川藏高原特色农产品的机遇,力争完成道孚、炉霍、、色达、理塘、稻城、巴塘、得荣8个县的整体认定,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0个,绿色食品4个、有机食品2个、登记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5个,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万亩。初步形成“创建一批、提升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农产品品牌的发展格局,走出一条品牌强农、品牌富农的发展路子。

三、工作重点

(一)搞好农业区域品牌发展规划。各县农业部门要按照州委、州政府关于打造“川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工作方案的要求,依据当地实际,做好“十二五”期间农业区域品牌建设规划,分年度、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发展农业区域品牌,提高区域品牌产品的市场增强竞争力,促进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健康发展。

(二)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牢固树立“质量为本、以质取胜”的理念,把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与农产品品牌培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推行品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做到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都有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实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以优势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力争全州每个县建设1个万亩现代农业产业标准示范区,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30万亩。

(三)积极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完善我州“三品一标”品牌推荐申报、评(认)定机制和管理办法,形成政府统一领导、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社会团体和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农产品区域品牌认定和评估机制,各县农业部门要积极做好推荐申报工作。扎实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并将其作为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的基础性工作,依靠品质打造品牌。围绕川藏高原特色农产品规划布局,以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着力建设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特色水果、生态食用菌、道地中药材五大产业基地,集中培育一批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力争完成道孚、炉霍、、稻城、巴塘、得荣、德格、新龙8个县的整体认定,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0个,绿色食品4个、有机食品2个、登记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5个,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万亩。

(四)加强农产品基地全程监管。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产品产地准出,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市场准入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各环节、各阶段都置于严格有效的监督之下。抓好农产品生产源头管理,强化对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投入品使用的监管。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管理,建立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农业投入品等多个环节的农产品产地生产档案,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品质和安全。大力推行农产品产地标识管理,严厉打击假冒品牌农产品商标和标识的违法行为,保证品牌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做到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销售有标志、市场有监测,夯实农产品品牌创建的基础。

(五)建立“三品一标”品牌动态管理机制。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加强“三品一标”品牌保护和监管、质量保证与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三品一标”品牌届期续查、年度审查、动态抽查以及公众监督等办法,形成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三品一标”品牌动态管理机制,确保农产品区域品牌健康发展。依法对“三品一标”品牌实施统一的行业规范、技术标准、准出制度、准入制度、宣传推介、外形包装、品牌保护、指导服务等。定期公布“三品一标”品牌名录,建立重点支持的农产品区域品牌企业和产品目录。

四、保障措施

篇(5)

陈萌山表示,《规划》的一大亮点就是首次在国务院文件中明确从定性定量两方面提出了现代农业建设“5年取得明显进展、10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阶段目标,并将有关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细化量化为农产品供给、农业结构、农业物质装备、农业科技等7个方面27个发展指标。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15年达到5.4亿吨,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300万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310元等。

“到时候,我们国家的现代农业建设将得到全面推进,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将更加充盈、丰富、安全,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得到较大改变,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广泛普及,新型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越来越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大幅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陈萌山说。

为了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规划》提出的任务目标,今后几年我国将保证农业投入稳定增长、加强农业支持保护、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强化农业法制保障、加强组织领导。《规划》进一步明确国家农业投入总量要持续增加、比例要稳步提高,县级以上财政每年对农业的总投入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要向重大农业农村建设项目倾斜。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今后继续实施农业“四补贴”政策,增加补贴规模、扩大补贴品种、完善补贴办法、增强补贴时效。加大动物强制免疫补贴力度,逐步完善农业生产关键技术应用与服务支持政策。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全面实施和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农业农村改革将继续深化,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制定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的鼓励政策。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等。

着力解决明天“谁来种田”、“谁来养猪”

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陈萌山表示,解决“谁来种田”、“谁来养猪”的问题,需要在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等方面下功夫。

在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规划》将“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十二五”时期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任务之一,从增强农业公益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经营两方面进行了部署,致力于为农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生产经营服务。

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方面,《规划》在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生产和经营能手集中,大力培育和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规模化生产基地”。

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方面,现代化农业必须要有现代化的农民,《规划》在重点任务中就“壮大农业农村人才队伍”进行了部署,提出要“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育一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鼓励和支持新一代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在农村或者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的现代化经营。

在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方面,《规划》在保障措施部分就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补贴力度、落实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等方面做了明确部署,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农业比较效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不搞一刀切,加强示范区建设

我国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程度、文化习俗各不相同,农业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基于这种情况,《规划》没有要求各地现代农业建设齐步走、一刀切,而是创造性地把全国现代农业建设划分为重点推进、率先实现和稳步发展三类不同区域。

篇(6)

一、农业产业化用地的范围标准

依法成片经营农用土地50亩以上,农业产业化用地是指符合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且集中用于发展规模化种植、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规模化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包括生产农用地、设施农用地和附属建设用地。

一)提供初级农副产品的用地。生产农用地。指不需要修建建(构)筑物只在农用地上进行农作物种植、畜禽(水产)养殖。

二)或使用建筑材料但不破坏地表土层并易于垦复的温室大棚、附属绿化隔离带以及农村道路、农田水利设施(池塘、沟渠)畜禽用水设施、畜禽圈舍等用地。设施农用地。指为农业产业化生产服务配套的设施用地。具体包括:凡不需使用建筑材料硬化地面。

三)修建管理用房、生活用房等建筑用地;规模化生态农业区内,附属建设用地。指设施农业附属的管理和生活用房等建筑物用地。具体包括:规模化种植场、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区内。修建管理用房、生活用房和农业生态休闲、旅游设施等建筑用地。规模化种植场、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区的农业产业化附属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经营土地总规模的3%以内,总面积不得超过20亩;规模化生态农业区附属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经营土地总规模的5%以内,总面积不得超过100亩。

二、农业产业化用地的管理要求

一)实行分类管理。生产农用地和设施农用地按农用地管

附属建设用地按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所需用地指标由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指标调剂解决)理。

二)应选择在城镇规划区规划范围以外,严格规划控制。集中发展规模化种植场、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区、规模化生态农业区。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以及相关要求,应尽量占用荒坡贫瘠土地,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原则上两江新区规划范围内不再发展规模化种植场、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场、规范化生态农业区。

三)严禁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名圈占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设施农用地和附属建设用地上修建的所有建(构)筑物一律不得转让。加强用途管理。严格农业产业化项目用地用途管理。

四)必须符合《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依法流转土地。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转包等土地流转合法方式取得农业产业化用地。流转年限不得超过本轮土地承包剩余年限。

三、农业产业化用地的审批程序

一)生产农用地按照“三不变”原则经营农用土地。通过出租、转包等形式取得生产农用地承包经营权的由区农业主管部门依法办理土地流转登记手续。

二)设施农用地和附属建设用地按以下程序进行报批

1.项目申请。项目业主向所在镇政府提出农业产业化项目申请和选址意向。

2.项目选址。镇政府根据《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市区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污染控制实施方案》以及城镇规划等提出选址意见。凡申请使用农业产业化附属建设用地的还应单独向区规划部门申报出具农村建设用地选址意见。

出具审核意见。申办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区的企业或个人,3.项目审核。区农业主管部门进行项目布局审查和核准。报区农业主管部门审核前,应先向区环保主管部门申报项目环评审查,由区环保主管部门出具环评审查意见。

申请用地审批。4.用地审批。项目业主向区土地主管部门提交用地申报审批表、土地流转合同、农村建设用地作价入股协议、设施农用地复耕协议、项目区1500地形图(标注流转土地红线和平面布置)勘测定界报告等资料。

按耕地开垦费标准缴纳复耕保证金。复耕保证金由项目所在镇代管,1设施农用地。设施农用地由区土地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区政府审批。设施农用地涉及占用耕地的项目业主须与被占地村社签订复耕协议。实行专账专户管理。土地流转合同到期后,由项目业主按要求组织复耕。复耕完成并经镇政府验收合格后,由镇退还所收复耕保证金;若项目业主拒不履行复耕义务,或未按要求完成复耕的由镇使用代管的复耕保证金组织复耕,复耕完成后交还原集体经济组织耕种。

2附属建设用地。附属建设用地由区土地主管部门审查后

报区政府审批。具体操作程序按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指标管理使用有关规定办理。

四、农业产业化用地的监管工作

一)各镇街负责指导、监督农业产业化项目选址、农业产业化设施农用地复垦等工作。

二)区农业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区级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准入审查。

三)区环保主管部门负责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区环评审查工作。

篇(7)

一、关于全力解决设施农业遗留问题。“十二五”期间,我们的目标是要把区打造成全省乃至西部地区设施农业的示范区。当前,各后进乡镇一定要高度重视近年来在设施农业建设中遗留的突出问题,全力以赴跟踪解决,确保实现“四当年”目标,确保全区设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关于严肃进行责任追究。近期,纪检监察部门对今年及往年部分乡镇在设施农业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对于涉嫌违法违纪的问题要彻底查清事实,分清责任,妥善处理。

篇(8)

2关于发展“旱作草畜牧业”的思考

在甘肃中东部,“旱作玉米—牛羊养殖”为主的混合型生产体系或农牧结合生产体系,或者旱作农业的“甘肃模式”是基于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这一技术的。近年来,由于旱地高效种草(文中称为旱作饲草,以突显其独特性)技术的改进和农村人口减少,有可能生产出量大、质优、价廉的饲草,并能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以沟、峁、墚等自然地形为依托、人工种草、围栏放牧;有可能构建一种新型的生产系统,即旱作草畜牧业生产系统:旱作农作物—旱作饲草—家畜生产系统(Crop-forage-livestockdrylandfarmingsystems,简称旱作草畜牧业),来实现旱作农业“甘肃模式”的战略性转折升级发展。这种产业设计,也符合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趋势,更符合畜牧业产业链延伸的要求。“作物—饲草—家畜生产体系”已有报导,但概念的内涵各有不同,有时指用从种植农作物开始,农作物残留作饲料到养家畜。旱作草畜牧业生产系统中旱作饲草更强调利用旱地农田种草和对山坡草地进行人工种草改良放牧,也包含利用农作物残留作饲料养家畜。以下从旱作饲草种植、围栏放牧、相关政策与技术、实施等方面较详细论述该系统构建的一些思考。

2.1发展旱作饲草,将旱地饲草种植纳入现行旱作农业生产系统中

旱作饲草种植,就是在旱地农田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应用于饲草种植,如种植饲用玉米、甜高粱、苏丹草、高丹草、红豆草、苜蓿等,以扩大旱作区饲草资源量。同时也包括在山坡地等种植抗旱耐牧等饲草品种。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2012—2013年在定西、庆阳等市的旱地进行试验,全膜覆盖种植饲草甜高梁,春播鲜饲草产量可达75~105t/hm2;在2013年的小区试验中,个别试点饲用高粱鲜草产量甚至接近300t/hm2,是同期玉米产草量的3~5倍;冬小麦收后复种,鲜草产量也可达105t/hm2左右。充分说明旱作饲草产量潜力巨大。由于饲草高粱、一年生狼尾草等为暖季牧草,又可多茬收割,7—11月份可连续作青饲料利用,养牛户、养羊户都容易接收该项技术。因此,在大力发展旱作作物的同时,重视发展旱作饲草种植,可充分发挥旱作农业技术的优势,为畜牧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质优价廉的饲草资源。旱作饲草种植还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草粮轮作制度。如过去旱地苜蓿种植期一般长达7~8a甚至20a,由于种植时间过长,水分、养分消耗过多,地力不易恢复,现在种植新品种苜蓿,高产期只有3~5a,提前进行轮作,可以使耕地短暂休息,减少水分、养分消耗,并可蓄积雨水、消灭杂草,促进土壤潜在养分转化,为后作植物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将旱作饲草种植(如旱作饲草高粱种植)纳到现行的“旱作玉米等作物—牛羊养殖”的生产体系中,形成新的“旱作农作物—旱作饲草—家畜”生产体系,由于旱作玉米可提供大量青贮饲料,旱作饲草可提供大量青饲料,加之原有的饲料构成(如苜蓿等),保证了饲料的周年连续和大量供给,与“旱作玉米等作物—牛羊养殖”的生产体系相比,在数量、质量、稳定性方面都应有明显提高。

2.2旱地种草、围栏轮牧,节约劳动力成本、提高土地效益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发展,甘肃中东部旱作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人口减少,农村劳动力不足,许多山坡地撂荒,甚至平塬土地的耕种也投入不足,产量效益不高。这是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可通过土地流转等办法集中使用,与天然草地、草坡、林地、林灌草地相结合,依峁、墚、沟等自然地势地形,建设适度规模的围栏。在围栏内部,在原耕作的坡地或梯田,种植抗旱可放牧的牧草如耐牧苜蓿品种、黑麦草等,并对天然林草地进行人工改良,实施围栏划区轮牧,使原来的不易进行作物生产的农业种植区变为放牧生产区,进行放牧牛羊,特别是生产架子牛,从而构建形成劳动力节约型的新型草食畜牧业生产方式。如镇原县上肖乡青寨村已有依沟坡围栏轮牧绵羊的大户,取得了较好经济生态效益。通过围栏、种植抗旱牧草,对草山草坡天然草地进行改良,从而丰富了“旱作农作物—旱作饲草—家畜”生产体系的内容和范围,特别是丰富了旱作饲草的内容。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效益。

2.3高效运行需解决的问题

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为目标,设计和顺畅运行旱作草畜牧业生产体系,就必须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2.3.1政策与技术旱作草畜牧业生产体系的构想与现行封山育林的政策相矛盾,需要调整。如实施围栏轮牧,需要各地政府对各种封山禁牧的政策进行调整,允许在黄土高原区域围栏放牧,并给予与草原牧区围栏的相同政策资金扶持。一般而言,适度围栏放牧,对降水量较大,热量较好的地区的生态环境没有不良影响。另外,旱地种草,特别是利用全膜覆盖技术种草,还需要在品种、栽培技术、机械种收等方面进行完善;围栏建植人工或半人工草地技术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开发。从整个区域来看,需要进行种草技术与家畜品种等养殖相融合的高效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3.2混合型与专业型区域层面、大型农场(公司)、小型农户对推进旱作草畜牧业高效发展的选择不同。从区域层面角度看,区域政府要有构建以旱作作物、旱作饲草种植并重,林灌草种植为辅的种植业和以圈舍设施饲养为主、围栏轮牧为辅的养殖业两个产业有机结合的,草、畜、肥良性循环的,高效可持续的生产体系的指导思想,并进行区域化布局,配备好具有相应专业能力的政府服务系统和社会化的服务系统。从大型农场(公司),包括专业合作社的角度看,最好是专业化,也就是说专业养畜或专门种草或专门种植作物,只有在技术具备的条件下,可能综合或混合发展。从小型农户角度看,要适度专业化,以混合型发展为好,这样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对养殖大户、种植大户,则以专业性养殖或种植为好,由于地域范围的限制,“一村一品”的专业化区域模式有时很难实现,以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实现品牌化规模化生产比较现实。

2.3.3继承与创新旱作作物—旱作饲草—家畜生产系统是在原有旱作作物—家畜生产系统基础上的改进和创新。需继承和坚持已有的农牧结合循环农业理念和已创新的发展模式,如“旱作农业—玉米秸秆—养殖牛羊—能源沼气—有机肥料—粮食生产”的草、畜、肥循环模式“、铺地膜—田间利用—回收—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的地膜循环利用模式等。更需要利用新的理念去完善当地畜牧业产业化规划、草产业发展规划、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在特定地区,要根据条件,确定混合型和专业型种养发展的恰当比重。需更加重视甘肃省中东部旱作农业区畜牧业龙头企业和市场体系的建设;把旱作饲草作为重要一环,完善补充到原生产系统中,需要建立相应牧草机播机管机收的服务体系,使甘肃省中东部旱作区农业与畜牧业高度协调、高效发展。

篇(9)

规划是“对未来的一种谋划、安排、部署或展望”。我国的规划种类和内容纷繁,有国家层级和地方一级的规划,有出自不同职能部门的规划,还有不同行业的规划,等等。但是规划过多造成规划之间内容重叠交叉,甚至矛盾,不仅浪费了规划资源,更使实施部门无所适从,长此以往失去了规划应有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整合规划资源、加强规划之间的协调成为必然.

一、“三规”分立弊端

1.“三规”诠释

(1)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纲要,以国民经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城乡建设为对象,体现了国家或地方在规划期内国民经济的主要活动、科技进步主要方向、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以及城乡建设的各个方面所作的全面规划、部署和安排,提出政府在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实施重点,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性文件.

(2)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总体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编制,主要功能是定向布局,规划的对象主要包括:城市性质(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城市主要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城市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河湖、绿地系统、环保设施等.

(3)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对各类用地的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或配置的长期计划。土地利用规划一般分为全国性、区域性的总体规划和生产单位内部的土地利用规划两种.

土地总体规划功能是对一定时期内不同地区范围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纲要、目标和总体部署。主要内容是确定各类土地的用途和利用方式,划定各类生产建设用地的规模、比例和界限,设计和制订最优土地利用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达到地尽其利的目的。在区域性总体规划中,农业用地规划最为重要,其基本内容包括:农业用地的划分,各项生产基地的布局,农业生产组织的区划与各级经营中心的布局,各业用地的内部规划及各项基本建设规划等.

2.三大规划的不足与矛盾

虽然城乡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大规划职能明确,但由于三大规划独立编制,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导致长期以来三大战略规划存在内容不一致、相互衔接差等缺陷,不能有效起到空间统筹、优化开发和耕地保护的作用.

建设部主管的城市规划最具有技术和管理实力,但建设部属于专业管理部门,城市规划在综合作用的发挥上受到较大制约。国家发改委具有综合协调发展职能,但其空间规划技术力量与管理基础相对薄弱,行使区域规划职能力不从心,无法解决空间结构合理组织的全部问题,不能替代同层次的空间规划。国土资源部也是一个专业管理部门,空间规划的技术和管理基础相对薄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耕地保护为主要约束条件的单一目标规划体系,难以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发挥各项用地供需之间的综合协调作用.

(1)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操作性差.

由于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导向性、客观性强,实施的约束性弱,不如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和可操作性强,实施效果不理想,往往编制规划时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批准通过后无声无息、冷冷清清。给人印象最深的往往只是规划期的概念,规划被束之高阁,比较极端的现象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

(2)土地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标准不一.

虽然两个规划的核心内容都是土地的合理利用,但研究的对象、范围、实施年限、方法、步骤各有侧重,规划深度也悬殊较大。在实际规划操作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在用地分类与划分标准、规划统计口径、规划工作路线以及规划技术方法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造成两个规划在区域和城市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出现较大的矛盾和不协调之处.

另外,由于我国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时间较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不完备,因此规划制定水平低,规划体系存在缺陷,致使其可操作性差.

(3)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对经济社会因素考虑不足.

相对来看,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约束力相对较强,但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均存在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考虑不够的硬伤.

二、“三规合一”的学术主张理论依据

鉴于三大规划分立各自均存在缺陷与矛盾,为此笔者主张实行“三规合一”方略。然而实现“三规合一”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理论基础,能够同时指导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等各方面的规划编制工作。笔者认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和杜能的区位理论针对城市设计、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问题进行的分析和论述,表达了产业、城市、土地利用应协调发展的朴素思想,能够成为“三规合一”的理论支撑.

1.田园城市理论

在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霍华德理想中的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

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所有的土地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缴付租金。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

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霍华德设计的田园城市理论在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产业选择等规划领域都做了精巧的设计,成为现代城市规划领域的先驱.

2.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关于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优化组合的理论,该理论内容丰富、包罗众多。在此主要介绍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和中心地理论.

(1)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在其著作《孤立国》中提出六种耕作制度,每种耕作制度构成一个区域,分别为自由农作区、林业区、谷物轮作区、草田轮作区、三圃农作制区、放牧区;每个区域都以城市为中心,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分布,这就是著名的“杜能圈”。虽然杜能得出的农业空间地域模型过于理论化,但是他的理论体现了产业在城市中的空间布局问题,用规划的思想把城市设计、土地利用以及产业布局紧密相连.

(2)工业区位理论.

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是德国经济学家阿尔申尔德·韦伯。其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的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运输成本定向的工业区位分析。假定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下,仅就运输与工业区位之间的关系而言,韦伯认为,工厂企业自然应选择在原料和成品二者的总运费为最小的地方,因此,运费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运输距离和货物重量,即运费是运输物的重量和距离的函数,亦即运费与运输吨公里成正比关系.

劳工成本影响工业区位的分析。韦伯认为劳工成本是导致以运输成本确定的工业区位模式产生第一次变形的因素。所谓劳工成本,就是指每单位产品中所包含的工人工资额,或称劳动力费用。当劳工成本(工资)在特定区位对工厂配置有利时,可能使一个工厂离开或者放弃运输成本最小的区位,而移向廉价劳动力(工资较低)的地区选址建厂。其前提是在工资率固定、劳动力供给充分的条件之下,工厂从旧址迁往新址,所需原料和制成品的追加运费小于节省的劳动力费用.

集聚与分散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分析。集聚因素是指促使工业向一定地区集中的因素,分为一般集聚因素和特殊集聚因素。集聚因素形成的聚集经济效益可以使运费和工资定向的工业区位产生偏离,成为工业区位的第二次变形因素。分散因素与集聚因素相反,指不利于工业集中到一定区位的因素。一些工厂宁愿离开工业集聚区,搬到或新建在工厂较少的地点去。但前提条件要看集聚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大还是房地产价格上涨造成的损失大,即取决于集中与分散的比较利益大小.

德国经济学家阿尔申尔德·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核心体现了城市规划、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土地利用有机结合的思想萌芽.

(3)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的。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和中心聚落的大量调查研究后,他发现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地在职能、规模和空间形态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中心地空间分布形态会受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原则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系统。他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数量、职能间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并采用六边形图式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就区域内各城镇而言,大城市的商服设施和商品种类向高级发展,多而全;中等规模的城市具有中高级或仅能维持中级水平,服务项目少而不齐全;小城市具有中低或只有低级水平,种类少而不全;一般城镇(县城、建制镇)只有基本生活性商服,水平很低,种类更少。就城市内部而言,市级中心、区级中心和小区级商服中心也有类似的分异规律.

就不同商业、服务行业而言,有些行业经营品类多,有些则少;有的以高级为主,有的以低级为主.

商品的种类、级别不同,其需求门槛和服务范围也不一样,由此形成的等级序列可归并为:低级商品和服务,其售价低,顾客购买频率高,需要量大,需求门槛则低,销售距离则短或服务半径较小。而高级商品和服务,因质量好、耐用、更新慢,故售价高,需要量相对少,购买频率则低,运费占售价的比重小,致使其门槛高,销售距离长或服务半径大.

三、实践效果分析

编制规划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对“三规合一”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对开展的每项规划,均加强了与其他规划的衔接和沟通,尤其在编制中新天津生态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规划进行了有机结合,使三个规划在内容上达到统一协调(仍未达到合一的理想境界),取得良好的效果.

1.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开发利用相协调

我们以往作规划,只强调经济社会各阶段发展指标,而对完成各阶段指标所需要的土地能否与城市土地规划相一致考虑不够。在编制生态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我们将2010年、2015年、2020年经济社会指标与生态城各阶段用地配置计划进行了对接,以产业占地和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基准测算各项指标;反过来,城市土地规划又按产业发展规律对土地的要求,调整优化了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两个规划互补完善,形成了良性循环.

2.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生产要素的支撑,要以资源67第30卷第1期王天伟:“田园城市”“产业层级”说对实现“三规合一”的理论支持与实践依据2010年1月的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依据。在编制生态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对生态城产业选择、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内容充分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进行了对接。考虑生态建设的要求,我们选择了绿色建筑产业、环保科技研发服务业等产业作为生态城未来产业,交通为绿色出行方式。同时,又将经济发展规律、社会事业发展特点反馈给城市总体规划,使城市的规模与发展方向与我们确定的产业及规模相衔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3.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空间布局相协调

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等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重要的内容,落实到具体区域时,与土地空间分布和城市空间规划必须相配套。以往针对这些内容从产业、经济的角度考虑较多,对土地的性质、功用考虑较少。生态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即从本规划的角度出发,又从城市空间布局和土地在产业用地、社会事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这三者之间的分配和布局考虑,使产业布局即符合产业自身发展规律,又与城市发展空间、土地分布相匹配,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空间布局相协调.

4.产业、人口、城市相协调

国内外有许多产业与人口脱离的区域,出现了睡城,这种不成功的案例就是因为产业与城市规划脱节造成的后果。在编制生态城规划过种中,始终贯穿以产业集聚人口、形成城市的理念,从产业成长的规模、产业性质考虑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素质,与城市发展定位、规模相适应,形成产业与人口良性互动、城市良性发展的模式.

5.“三规合一”实现的途径

首先,成立跨部门的规划组织。三个规划出自不同的部门,部门之间的利益分割和权利范围是“三规合一”的最大障碍,也就是说体制是“三规合一”最大制约因素。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在三个规划管理部门之上成立更高一级的联合组织。由联合组织开展“三规合一”的规划工作,做出能够统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和城乡发展综合性规划.

其次,建立统一协调的法律体系。在2007年的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通过并颁布,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城乡规划法》强调了城乡规划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强调了规划的稳定性和法定性。《城乡规划法》严格了规划修改制度和程序,经依法批准的规划,禁止擅自修改,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才可以修改,等等内容.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前还没有法律约束,“三规合一”没有统一的规划法可以适用,所以要想做这项工作法律应先行.

复次,加强培养复合型人才。“三规合一”不是将三个规划的内容简单的加在一起,而是科学合理地、有机地融合成一个综合性规划。“三规合一”需要既懂经济社会发展,又懂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等复合人才,目前这种人才非常缺乏,所以需要加强延揽和培养.

最后选择一些地方进行先行先试。“三规合一”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体制改革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经验才可以全面推开。可以选择领导有积极性的地方进行试点,总结经验教训和启示。在试点工作中,倡导规划编制工作要转变观念,从大局出发,不同规划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充分调动和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公开编制的工作程序,吸引公众参与.

参考文献

[1]王天伟.中长期规划编制[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翟立.“三规合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N].中国建设报,2008-03-19.

[3]杨卫泽.对美国和中国城市规划的认识[N].新华日报,2007-10-29.

[4]王利,韩增林,王泽宇,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三规”协调设想[J].经济地理,2008,(9).

篇(10)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001-1

靖宇县地处长白山腹地,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区,是高寒山区。夏季温凉湿润,冬季寒冷多雪。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常常带来低温冷害、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因此,搞好农业科技档案,充分认识正确评价我县农业自然资源的结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对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促进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农业科技档案的特点

1.1 综合性

农业科技档案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科技档案门类。从农业结构上讲,我县农业合并后包括农业、农机、畜牧等行业;从农业自然资源系统上讲包括气候、土地、水、生物等四个子系统;从农业生产周期上讲,包括春种、夏耕、秋收。对农业档案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将直接影响农业科技的管理水平。

1.2 复杂性

与其他档案不同的是,农业是在田地里作业,有相当一部分农业科技档案是在田间地头形成的,所以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分类上复杂了许多,外业量大带来了农业科技档案的形成、积累和管理上的复杂性。

1.3 地域性

农业生产离不开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主要包括土壤、气候、水文等。农业生产的格局、品种和栽培技术等因地域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作为农业科技档案,也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即在不同区域内,农业科技档案的内容、种类都有很大的差异,在形成、管理上也相应地具有区域的特点。

2 农业科技档案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一种储备形式,是发展农业科技和进行生产建设的必要条件和依据。积极挖掘档案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紧扣农业产业调整、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把农业档案信息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和商品优势,全面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1 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农业科技档案记载了各种生产活动的情况、成果和经验教训,对制定农业生产计划、综合农业区划、推广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科学地指导生产、正确地决策提供了大量翔实的科学性的档案数据。

为了制定我县农业区域经济规划,查阅多年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单产、总产、气象环境、土壤等资料档案,综合分析研究,制定出适合我县各区域特点和区域优势的生产发展规划。将全县分为三个农业区:北部中山林参区,中西部台地参林牧区,东部沿江粮鱼区。这样就突出了我县特产县和高寒山区县的特点,使档案工作更加有针对性的深入农村、深入农民、服务农业。

2.1.1 高寒山区 由于我县气候高寒、气温低、无霜期短,针对东部沿江产粮区,认真查阅历年档案、汇总分析,找出本地区发生水旱、冰雹灾害的规律和防范经验,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同时通过对农业科技档案相关内容的分析,总结经验,探索农作物生长的规律,改进农作物的栽培技术。

2.1.2 特产县 由于我县气候冷凉湿润,雨量充沛、炎热适中,适宜发展人参、贝母等经济作物。因此,将人参、贝母等经济作物种植的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等编纂成农业科技档案提供给农民,让他们从中得到实惠,从而也能使农民使用农业科技档案变成自觉行为。

2.2 紧扣农民所关心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农业科技档案在农村经济管理上它起到凭证的作用,对稳定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土地的承包与转让,农村新能源的推广与使用是农民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2.2.1 土地 土地对农民来说是生存的基础和保障,土地承包和转让是农民关注的的焦点问题,这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土地档案的管理和使用,为农民提供了凭证,给他们吃下了定心丸,使得农民放心地去生产,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2.2 能源 随着“四位一体”等能源项目的示范和推广使用,改善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生态条件,减少了水土流失,净化了环境、增加了经济效益,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由于是新推广的项目,资料的需求就十分突出。我们及时收集资料,编写了《沼气生产技术》和《四位一体综合效益》等册子提供给他们,既丰富了农业科技档案,又推广了农业实用技术。

2.3 农业科研的重要条件

农业科技档案可以帮助农业科技人员了解过去的工作经验和成果。查阅多年积累的土壤肥料、配方施肥、水土流失等资料,启发思路,开阔视野,少走弯路,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上一篇: 股权结构设计要点 下一篇: 风景园林工程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