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6 17:27:0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资产负债理论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资产负债匹配风险,主要指由于利率波动和通货膨胀对资产和负债的影响程度不同,造成资产负债在总额和时间结构上存在缺口,导致保险业清偿能力不足的风险。而资产负债管理则是针对保险业存在的资产负债匹配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同时结合资产风险、定价风险及其他风险的相关性,在参考整个保险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下进行综合分析,并达到预测和控制企业整体风险的目的,为企业总体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在保险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其结构与一般企业是相同的,都是资金来源=资金占用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但其资产与负债方的具体构成却有别于一般的企业,其中的各种准备金尤其是各种责任准备金成为保险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主要项目。这是由保险业经营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保险业所承担的保险责任决定了其在将来必须做出偿付,因此当前所收取的保费并不能成为其已实现的收益,而是必须按规定提取相应的准备金以备赔付之用。责任准备金的计提通常是按照赔付和保费收入等价原则,在给定的预定利率和出险概率的前提下得出的,因此责任准备金通常是确定的,并且各种责任准备金也成为了保险企业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但保险事故的发生是随机的,虽然可以估算其概率分布,可仍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市场利率的不断变化和投保人投资意向的变化,以责任准备金维持未来偿付的平衡关系可能被打破。保险业实际发生的偿付资金流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必定影响资产方的资金流向。因此我们不能仅仅通过资产负债的静态平衡来衡量保险企业某个时点上的财务状况,而是要动态地观察和研究保险企业资产负债问题。
一、我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从外部环境来分析
(1)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弱对接。我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与互动发展还受到很大的限制,从而导致保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缺乏充分的市场基础,无法实现全面的风险分散。目前的投资结构也使得我国保险业的投资收益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在已经全面开放的国内保险市场上,投资收益的弱势让我国的保险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同时,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出现和保险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保险业这种传统保守的投资结构不但不能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反而加剧了保险资金的利率风险。
(2)投资环境受到限制,资金运用渠道狭窄。保险投资环境的限制与资金运用渠道的狭窄,导致保险业存在严重的资产负债匹配风险。我国目前保险业的资金大部分都流向了银行业和国债市场。虽然这两年,保险业的投资渠道得到不断地扩展,并且可以直接进入A股市场进行股票交易。但监管部门同时也对保险业进入这些投资渠道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如保险业不能投资在过去12个月内涨幅超过100%的股票。同时,我国资本市场本身就发育得不完善,提供的金融产品的质量都不是很高。这造成了我国的保险资金在这些投资渠道找不到合适其资产负债特色的投资组合。
(3)资产负债管理技术缺乏应用的数据基础。由于我国对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很多理论技术也还只是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目前国际上常有的资产负债管理技术有免疫技术,投资组合技术,风险价值技术,情景分析等技术。这些科学有效的技术给国外保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成效,但在我国,它们却因水土不服只能做做书面上的摆设。因为这些技术都是建立在长期有效的数据收集和高效的计算机系统建设基础之上的。我国保险业在近两年的高速发展中,虽然硬件设施建设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在数据收集方面还远远达不到研究的要求。2.从内部机制来分析
(1)公司目前的组织体系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大部分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管理部门还是保险公司的内设部门,机构设置过于简单,还没有真正实现专业化和集成化的管理模式。对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管理在实质上还处于相互分割的状态,对资产和负债方面缺乏综合统一的信息获取渠道和风险测算标准,使得保险业务的市场部门、产品设计部门、精算部门以及投资部门缺乏共同语言来实现有效的沟通。同时,由于没有专门的风险研究部门,最高决策层缺乏科学的参考依据。随着投资环境和投资领域的发展变化,竞争的加剧,保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对公司的组织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资产负债管理领域的专业化人才匮乏。人才是金融业的核心,专业化管理人才的不充分,是目前制约我国保险业资产管理水平的最大障碍。由于我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部门一直是以公司的内设部门的形式而存在,目前从事资产负债管理的人员大部分也是从以前的其他部门抽调过去的,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缺乏实战经验。同时国内缺乏对精算,财务和投资都很精通的保险人才,从而使得各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时很难兼顾资金运用,进行资金运用时也很难周密地考虑到产品既资金来源的特色。加上我国保险业对资产负债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一直缺乏针对资产负债管理而建立的有效的激励机制,很难吸引国外优秀的专业投资人才。因此人才问题将成为我国保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发展的瓶颈。
二、提高我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途径
1.加大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利率风险的规避技术。利率风险作为一种系统风险,不仅直接影响着资产和负债的收益和价值的变动方向,同时也间接地影响着资产与负债的结构以及企业本身的信用水平。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最初就是从规避和解决险开始的。对利率风险的度量是对其进行规避的前提条件,国际上常见的利率风险度量的方法有到期期限,基本点价格值,持期和凸度。根据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目前最有效的度量方法为持期理论。该理论从直观上描述,可以理解为资产或负债的平均寿命,从技术上看,持期为到期期限的加权平均时间,权重为现金流的相对现值。在利率风险的规避上,免疫技术是最为合适的工具。
(2)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常用工具,它主要通过对投资组合的收益曲线与风险曲线的综合分析,找寻出最佳的投资组合点,使得投资组合达到整体最优。投资组合理论在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在保险公司既定的经营目标下,根据多样化投资分散风险的思想,确定负债方保险产品和投资方投资产品的优化组合结构,实现保险公司资产和负债总体组合的最优。与传统的投资组合理论只对资产方进行单方面考虑不同,在保险业的投资组合理论中,是将资产与负债同时作为模型中的元素加以研究,以获得保险产品以及资产投资的优化结构。因此,我们在建立模型中要引入更多的参数,计算难度也会大大增加。
(3)风险价值技术。保险业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始终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波动,但两方面变化程度的不同,会导致自有资本(所有者权益)发生正向或负向的变化。从保险企业的角度看,持有足够的自有资本是十分必要的,自有资本是企业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保险企业资产负债管理中,确定保险企业至少应保留的自有资本,即测算保险公司的风险资本要求,对保证企业的偿付能力的实现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对风险资本的计算主要采用的风险价值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在规定的置信度和时间范围内企业所持有的资产数量大于负债市值,以保证资产盈余大于零。
2.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投资渠道
(1)积极完善股票市场,加快债券市场的建设。政府职能部门和监管部门应积极完善股票市场,加快债券市场的建设。目前,我国直接进入股票市场的保险资金远未达到保监会许可的限额。导致保险资金对于直接投资A股市场较为保守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内股票市场的不规范问题严重,只有真正改善国内股市,才能刺激保险公司长期持有股票,优化资产的结构。同时我国债券市场上债券的发行规模、种类、期限结构都不尽人意。短期和超长期的债券发行都非常有限,整个市场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局面,尤其是长期债券缺乏,不利于保险公司进行长期投资。因此应当积极改进债券发行,开发出更多的长期债券。
(2)积极探索外汇资金运用方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各保险公司应积极探索外汇资金运用方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随着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积累的外汇资金已初具规模,利用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进行投资,优化资产的期限结构成为必然的要求。2005年,保监会颁布了《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为保险资金境外投资提供了具备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持。以平安为代表的少数保险公司已积极展开外汇投资并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期限长,资金规模大,收益稳定的特点,对保险公司改善资产结构非常有利。从国际经验看,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等不动产领域十分普遍。我国保险监管部门于2003年3月21日颁布了《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标志着保险业投资实业领域进入操作阶段。因此国内各保险公司应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投资项目,加快推进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参考文献: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会计理论分析
1. 业益理论与所得税性质的界定。权益理论是说明对业益的确认和计量的会计理论,是所得税会计的理论起点,并决定着所得税性质的界定;所得税的性质则是所得税在财务会计报表中的归属。业益代表所有者对企业的一种静态要求权,即业主对企业资源(包括收益)的要求权。在权益理论的业主理论下,缴纳所得税被看作是为获取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所需的、由国家提供的公共品而发生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流出,所以所得税的性质是费用。
2. 所得税差异及其会计处理方向。在费用论下,所得税费用与其他损益类项目一样,要基于权责发生制并按会计标准的规定加以确认、计量和反映。从理论上讲,所得税费用应根据其他损益类项目结出的当期利润总额乘以现行所得税率间接计算得出,属于间接遵循权责发生制。尽管税务会计也遵循权责发生制,但是其应纳税所得是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得出的,在一个国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分离的前提下,就会导致财务会计税前利润总额与税务会计应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即所得税差异。在权责发生制下,要按照期间配比的原则对所得税差异进行跨期分配,作递延处理。
3. 资产负债观下跨期分配所得税差异的出发点。所得税费用作为当期利润总额的抵减项被单独反映在利润表上,是一个期间数。同时根据会计恒等式,利润表相当于资产负债表的附表,二者之间存在严密的勾稽关系。所以,对所得税差异的跨期分配就有了两个出发点。利润观就是从利润表出发,围绕着当期损益来计算所得税差异;而资产负债观则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将收益的范围扩大到包括整个净资产在内的全面收益,围绕着当期除资本变动外的净资产的变动来确定所得税差异。这样,就可以选择从资产和负债入手计算所得税差异。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资产、负债的期末累积数,其计算公式为:
期末财务会计净资产=期末财务会计资产-期末财务会计负债 (1)期末税务会计净资产=期末税务会计资产-期末税务会计负债 (2)期末所得税差异=(1)-(2)=期末资产所得税差异-期末负债所得税差异 (3)从公式(3)可见,资产负债观下需要对比得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别在资产类项目的差异和负债类项目的差异,才能得出所得税差异。由于利润表上的当期损益最终会作为留存收益形成净资产的一部分并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所以在资产负债观下,所得税差异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利润观下的当期损益,还包括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中其他项目涉及纳税调整的部分。因此,资产负债观下的所得税差异相比利润观下的更加全面。如,会计准则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在增减资产账面价值的同时,作为未实现收益直接计入资本公积;而税法规定只有在实际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现公允价值变动时才确认其对纳税的影响,所以相关资产仍保持原账面成本。显然,从资产负债观考虑,本例会产生一项所得税差异;而从利润观考虑,由于不涉及当期损益类项目,亦不发生纳税调整,不会产生所得税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公式中得出的所得税差异是期末累积数,还需要减去期初累积数,得出当[!]期发生的差异。因此,资产负债观所得税差异不如利润观所得税差异容易理解,操作比较复杂,但能更完整地反映所得税差异,提供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4. 资产负债观下所得税差异的类型。无论是利润观还是资产负债观,都需要按性质划分所得税差异的类型,因为并非所有的差异都适合跨期分配。资产负债观下所得税差异分为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对暂时性差异需要进行跨期分配处理。永久性差异的特点是不能在未来转回,是真实存在的,因而其纳税影响应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的计算
现实中企业只能按会计标准设立唯一的财务会计账户体系,不能为税务会计另设账户体系,所以税务会计的资产与负债只存在于理论中,因而根据前述资产负债观所得税差异的理论计算公式(3),从资产和负债入手计算所得税差异在实务中并不具有可操作性。由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可以在会计利润基础上按税法对收入项目与可扣除项目的规定调整后计算得出,所以只要再计算出当期递延所得税,并剔除其中按会计标准规定不予计入所得税费用的部分,就可以通过二者倒挤出当期所得税费用。同时,递延所得税只涉及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因而该倒挤得出的所得税费用中包含了资产负债观永久性差异的纳税影响,而永久性差异的纳税影响本来就应该确认为当期所得费用,无须单独列示。因此,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没有必要计算出当期全部所得税差异的纳税影响,只需得出当期递延所得税。
1. 对资产计税基础的理解。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资产的计税基础与前述税务会计资产价值的概念是不同的。税务会计资产价值是期末累积数的概念,财务会计的资产账面价值减去税务会计资产价值得出的是包括与资产相关的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不含因纳税调整倒挤入所得税费用的部分)在内的全部所得税差异。而资产的计税基础是资产在未来转销、实现其经济利益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这里面含着一个时间差。对于一项资产而言,其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金额也就是期末税务会计资产价值,但期末税务会计资产价值却未必均可在未来期间税前扣除(即永久性差异)。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的是资产在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而不是期末税务资产价值,那么得出的差额不仅是当期所得税差异,而且还是可在未来转回的差异,即暂时性差异。该差异为零并不意味着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税务会计资产价值也为零,仅表示财务会计资产价值与税务会计资产价值在未来期间同步转销,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可见,资产的计税基础是基于暂时性差异的计算而提出的概念,相关计算公式为:
资产的暂时性差异=资产账面价值-资产计税基础 (4)2. 对负债计税基础的理解。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它不同于前述税务会计负债价值。税务会计负债价值是期末累积数的概念,财务会计的负债账面价值减去税务会计负债价值得出的是包括与负债相关的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不含因纳税调整倒挤入所得税费用的部分)在内的全部所得税差异,即:
负债所得税差异=负债账面价值-税务会计负债价值=负债永久性差异+负债暂时性差异 (5)与资产计税基础相同,负债计税基础的概念为了直接计算出负债的暂时性差异也引入了时间差的因素。在不考虑资本变动的情况下,负债最终是要用资产进行清偿的,其实质是资产转销前的过渡项目,所以可以把负债看作负资产来理解负债计税基础的概念。从税务会计出发,与负债相关的未来可税前扣除金额表示这些金额在负债发生的当期不可税前扣除,但在未来期间可扣除,与之相反的是当期可税前扣除的金额,即与当期税务会计负债相对应的金额,形成了税务会计负债的价值。这两部分合计为税务会计可税前扣除总额,即:
税务会计税前扣除总额=税务会计负债价值+未来可税前扣除金额 (6)从财务会计出发,如果负债账面价值与税务会计税前扣除总额不相等,意味着二者之间的差额不会在未来期间转回,为负债的永久性差异,即:
负债的永久性差异=负债账面价值-(6)=负债账面价值-(税务会计负债价值+未来可税前扣除金额) (7)负债的永久性差异=负债账面价值-税务会计负债价值-负债的暂时性差异,代入(7)整理得:
负债的暂时性差异=未来可税前扣除金额 (8)为了与资产的所得税差异计算公式相呼应而引入负债计税基础的概念,有:
负债的暂时性差异=负债账面价值-负债计税基础 (9) 将公式(8)代入公式(9),整理得:
负债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扣除金额 (10)负债计税基础的概念在实务中即由此定义。可见,负债的计税基础也是基于暂时性差异的计算而提出的概念,公式(9)即负债暂时性差异在实务中的计算公式。
3. 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产生。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涉及两个以上会计期间时,需要进行跨期分配处理。
情况一:在差异发生或累增期间,纳税影响为增加应纳税额;在未来差异减少或累减至零期间,纳税影响为减少应纳税额。也就是说在差异发生或累增期间多纳的税额,会在差异减少或累减期间抵减税款予以转回,形成未来经济利润的流入,所以此类暂时性差异被称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差异发生或累增期间应将其纳税影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通常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确认相应递延所得税资产。
情况二:在差异发生或累增期间,纳税影响为减少应纳税额;在未来差异减少或累减至零期间,纳税影响为增加应纳税额。也就是说在差异发生或累增期间少纳的税额,会在差异减少或累减期间增加税款予以转回,形成未来经济利润的流出,所以此类暂时性差异被称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差异发生或累增期间应将其纳税影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通常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并确认相应递延所得税负债。
4. 当期递延所得税的计算。由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需要确认的递延所得税是暂时性差异的当期纳税影响额,而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等均是期末累积数的概念,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计算才能得出当期递延所得税。由于负债在核算关系上相当于负资产,根据公式(4)和(9),有:
期末暂时性差异=(4)-(9)=(期末资产账面价值-期末资产计税基础)-(期末负债账面价值-期末负债计税基础) (11)由于当资产期末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用正数表示,反之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用负数表示;同理当负债期末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用正数表示,反之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用负数表示。所以公式(11)可被替换为:
期末暂时性差异=(期末资产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期末资产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负债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负债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12)将公式(12)中的相同差异合并,整理得:
期末暂时性差异=期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期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3)同理,当期暂时性差异计算公式为:
当期暂时性差异=期末暂时性差异-期初暂时性差异=(期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期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期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4)将公式(14)两边同时乘以税率,合并资产、负债项,则: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15)5. 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如前所述,资产负债观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是倒挤出来的,即:
1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学者将随机规划模型应用到资产负债管理方面,即在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下,根据测算出来的风险值来管理资产和负债,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分配经济资本。Mulvey和Valdimirou(1989,1992)在金融计划问题中开发了网络结构模型。但是,由于他们的模型规模过小,这种方法和模型很难用来处理实际规模的金融问题。Kusy和Ziemba(1986)提出了简单补偿的多期随机线性规划模型。他们的模型被视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模型的里程碑。该模型应用于温哥华城市储蓄信贷协会的5年资金计划期内,并在资产负债管理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这种模型中,提出模型的基本原理、构思模型的结构是该方法的难点,并且该类型模型同时也面临着大量计算的问题。然而,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当今大量随机线性模型被提出,并且可以通过更加有效的计算方法进行求解。Oguzsoy和Guven(1997)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型是多期随机线性规划模型成功运用的一个典范,该模型被应用于土耳其的某商业银行,但模型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不适合我国目前金融市场的实际状况,更不适合对整个银行业的资产负债管理研究。
截至目前为止,资产负债管理只是对单个银行或局部地区的研究,并没有从一个行业的角度进行分析,而我国在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非常缺乏对整个银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的分析和了解,缺乏制定相关金融体制改革的政策依据。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利用多期随机线性规划模型,结合我国银行业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资本监管约束,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型,通过实际数据和优化结果的比较,发现我国银行业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的问题,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2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型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实现投资目标的同时,能偿还未来债务的最佳投资策略,即通过对商业银行所持有的资产和负债进行管理,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的。商业银行所持有的资产主要包括各种贷款、库存现金、证券及投资等。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是各项存款、借款、金融机构资金往来等。由于存款是商业银行负债额主要来源,在银行的负债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可以认为商业银行的负债为各项存款。假定模型计划期为T,在t=0时刻,银行把3种资产组成投资组合,并在之后的T-1个离散时间点调整其投资组合。为了模型描述方便,给出如下记号:
(1)模型的风险控制体现在惩罚参数的选取上。因为在每个时期的机会成本可能是不同的,所以相对应的惩罚参数就会发生变化。
(2)随机参数包括储蓄存款和库存现金,随机参数的确定采用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实现。根据对我国银行业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预测计划期内的随机参数,预测值与实际值之差就为相应随机参数的偏差值。
(3)在这个模型中,没有加入存款流约束和资本充足率约束,因为我们假定整个银行业的存款流是相对稳定的,资本是充足的。模型中的两项政策性约束可以保证银行的流动性要求。
3实证结果及政策建议
选取2005年1月到2005年12月我国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库存现金、证券投资、存款准备金、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等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资产的流动性不足,我国银行业的贷款结构比较合理。为了改变我国银行业所面临的困境,应对国外银行的竞争,在积极学习外国先进资产负债管理方法的同时,还应加快我国金融市场化的步伐。下面给出几点建议:(1)金融监管方面
1)逐步放松对银行业投资的管制,降低运行成本,确保投资的多样性和安全性。目前,我国政府禁止银行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也不能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这样,极大地限制了银行投资变现的能力,必然导致银行资产流动性的不足。
2)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让银行真正成为利率市场的“定价者”。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距离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机制的改革目标还有一定差距。银行管理实质上是对利率的管理,银行利润的大部分是通过利息差的控制实现的,因此,只有在银行成为利率市场的“定价者”时才能更注重对自身资产和负债的管理。
(2)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方面
1)拓展业务渠道,降低流动性风险。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国内业务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流动性明显不足,具有很高流动性风险,其根源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品种单一,并未实现世界上主流的混业经营,而实行的是分业经营。我国商业银行的单一业务结构极大地限制了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流动性风险很高。因此,商业银行应进行多样化的业务渠道安排,以增加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适当增加短期贷款的数量,限制中长期贷款数量的增加,增加投资流动性强的证券品种,以降低流动性风险。同时,积极开展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尽可能地实现双方的互惠合作,以增强资产的流动性。
2)建立资产负债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纲目齐全、层次清晰、易于操作的资产负债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建立相应的预警、预报和分析系统,把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与现代化的操作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3)引入资产负债管理优化决策模型。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主要是防止市场风险。随着金融市场自由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日益加剧,银行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日趋严重。银行迫切需要一种协调不同经营风险,并进行前瞻性策略选择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基于情景分析的优化决策模型是目前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工具,其思想在于将盈利性指标、不同风险指标以及银行业绩和市场占有率指标集成为不同目标级数的多目标规划函数,在内外部环境约束下进行多情景优化。
参考文献:
[1]MulveyJM,VladimirouH.StochasticNetworkProgrammingforFinancialPlanningProblems.ManagementScience1992,
38:1642-1664.
[2]KusyMI,ZiembaWT.ABankAssetandLiabilityManagementModel.OperationsResearch,1986,35:356-376.
[3]CemalBerkOguzsoy,SibelGuven.Bankassetandliabilitymanagementunderuncertainty.EuropeanJournalof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确定的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来确定所得税费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是依据业主权益理论,从净资产的角度计算利润总额并计算所得税费用。资产负债观认为对企业收益的计量就是对业主权益的计量,资产增加与负债减少时就会产生收益,企业本期的利润总额主要是本期净资产增减变动的结果,净资产在价值量上等于资产减负债。企业在一定期间实现的利润或亏损,必然表现为资产或负债的变动,收入会引起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成本费用则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企业所得税费用的发生意味着经济利益的流出,代表着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把所得税费用与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联系起来,比用收人和费用计算所得税能更好的体现资本保全的原则。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概念
1.永久性差异、暂时性差异
(1)永久性差异:是指由于会计和税法计算口径不同造成的本期调增但以后不能调减的差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其确认没有变化,如:企业应交的罚款和滞纳金;计税工资情况下,超标准的工资;超标准的业务招待费等,同损益表债务法下的处理办法。
(2)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2.资产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
(1)资产的计税基础:是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一般情况下资产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因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造成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2)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即: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通常情况下,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不影响所得税的计算,差异主要是因自费用中提取的负债,如预计负债,使得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产生差额。
3.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而在该差异产生当期,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2)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减少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在该差异产生当期,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除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以及企业合并外,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应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暂时性差异反映的是至本期末的累计差异,而非当期差异。因此,只能将期末暂时性差异与期初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影响额视为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其计算过程可简单概括为:先确定资产负债表上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然后倒挤出损益表中当期所得税费用项目。其计算公式为: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十(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企业所得税的核算程序和账务处理
1.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企业所得税的核算程序
(1)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之外的其他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
例如:企业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00万元,对应收账款已计提10万元的坏账准备,则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的列示金额为90万元。
(2)以适用的税法规定为依据,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这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运用的关键所在。例如:企业存货总额为200万元,当年计提了3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则该存货的账面价值为170万元。由于税法规定资产的减值损失在实际发生之前不允许税前扣除,则存货的计税基础为200万元。
(3)分析、确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根据新准则的规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和负债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均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和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均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4)确定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金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乘以税率计算得出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乘以税率计算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并与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相比,确定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作为递延所得税费用。①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A、基本原则:对于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B、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某些特殊情况:如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产生商誉初始确认,准则中规定对于该部分应纳税哲时性差异不确认其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②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A、基本原则: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预计将获得的应税所得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估计未来期间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税所得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未来期间的正常生产经营所得;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B、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殊情况:企业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该部分亏损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C、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除企业合并以外的交易中,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交易中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不予确认。
(5)确认、计量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两部分组成,其中,当期所得税是指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按照适用的税率计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是当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的综合结果。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可用公式表示为: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其中:当期所得税费用=应纳税所得额×当期适用税率;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一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一(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一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2.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企业所得税业务核算举例
(1)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账务处理
[例1]A公司2007年12月末购入一台机器,成本为2万元,会计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直线法计提折旧,该机器符合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条件,计税时可按4年计提折旧,税率为33%,假定该公司各会计期间均未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和计量表
A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第一年:
借;所得税费用33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330
第二至四年同第一年账务处理
第五年: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330
贷:所得税费用330
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时,交易或事项发生时影响到会计利润或应税所得额的,应导致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的增加;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其所得税影响应增加或减少所有者权益;企业合并产生的,应调整购买日应确认的尚誉或是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2)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务处理
[例2]B公司2007年末存货账面余额100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则存货账面价值为90万元。由于税法规定存货的减值损失在实际发生之前不允许税前扣除,则其计税基础为100万元。假设甲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能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应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分析:资产账面价值90万元(表明该资产未来可以带来经济利益流入90万元)小于计税基础100万元(表明该资产在未来处置时税法可以扣除的金额为100万元)
资产账面价值90万元一计税基础100万元= —10万元,表明在未来90万元的经济流入中可以有100万元的流入不用交税,显然还有10万元的流入未来可以抵扣,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从而减少未来应税所得额和未来应交所得税,少交税则视为带来经济利益:符合资产的条件,所以列作递延所得税资产。
在不考虑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下,B公司应作如下核算: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33000
贷:所得税费用 33000
四、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现实意义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作为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引入暂时性差异,由时间性差异变为暂时性差异,有着毋庸置疑的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国际资本市场的需要,我国所得税会计方法应适应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大趋势,从而减少我国企业国外融资的难度,建立内外资企业平等的竞争条件和环境,进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扩大了所得税处理的范围。暂时性差异包括了所有的时间性差异,也包括了一部分不属于时间性差异或永久性差异的调整项,因此,暂时性差异的外延大于时间性差异,使所得税信息得到更为全面的反映,,比损益表债务法核算内容更丰富全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损益表债务法的不足。
3.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税率变动情况下核算更简化。无论未来税率变动多少次,调整的所得税费用均采用一次性计入方式,核算方法比损益表债务采用分次、逐次调整法更为简化。
4.为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采用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清楚地反映了企业预付将来税款的资产或将来应付税款的债务,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做出恰当的评价和合理的预测。
5.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实施有利于遇制企业恶意操纵利润与逃避税收。企业操纵利润与逃避税收方法中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从利润表出发,调高或隐藏利润,损益表债务法由于是以“收入、费用”定义收益,为操纵利润与逃避税收提供了便利条件,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后,会计信息得以更为详细、更加广泛地披露,企业的经营透明度进一步提高,有利于遏制企业恶意操纵利润与逃避税收的行为。
6.为税务机关稽查提供便利。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过程中,每一暂时性差异都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与其对应的资产或负债,因此,税务机关在检查企业是否偷漏税时可以与企业资产负债表对应起来,为税务稽查提供了便利。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资产负债匹配风险,主要指由于利率波动和通货膨胀对资产和负债的影响程度不同,造成资产负债在总额和时间结构上存在缺口,导致保险业清偿能力不足的风险。而资产负债管理则是针对保险业存在的资产负债匹配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同时结合资产风险、定价风险及其他风险的相关性,在参考整个保险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下进行综合分析,并达到预测和控制企业整体风险的目的,为企业总体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在保险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其结构与一般企业是相同的,都是资金来源=资金占用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但其资产与负债方的具体构成却有别于一般的企业,其中的各种准备金尤其是各种责任准备金成为保险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主要项目。这是由保险业经营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保险业所承担的保险责任决定了其在将来必须做出偿付,因此当前所收取的保费并不能成为其已实现的收益,而是必须按规定提取相应的准备金以备赔付之用。责任准备金的计提通常是按照赔付和保费收入等价原则,在给定的预定利率和出险概率的前提下得出的,因此责任准备金通常是确定的,并且各种责任准备金也成为了保险企业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但保险事故的发生是随机的,虽然可以估算其概率分布,可仍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市场利率的不断变化和投保人投资意向的变化,以责任准备金维持未来偿付的平衡关系可能被打破。保险业实际发生的偿付资金流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必定影响资产方的资金流向。因此我们不能仅仅通过资产负债的静态平衡来衡量保险企业某个时点上的财务状况,而是要动态地观察和研究保险企业资产负债问题。
一、我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从外部环境来分析
(1)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弱对接。我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与互动发展还受到很大的限制,从而导致保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缺乏充分的市场基础,无法实现全面的风险分散。目前的投资结构也使得我国保险业的投资收益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在已经全面开放的国内保险市场上,投资收益的弱势让我国的保险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同时,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出现和保险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保险业这种传统保守的投资结构不但不能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反而加剧了保险资金的利率风险。
(2)投资环境受到限制,资金运用渠道狭窄。保险投资环境的限制与资金运用渠道的狭窄,导致保险业存在严重的资产负债匹配风险。我国目前保险业的资金大部分都流向了银行业和国债市场。虽然这两年,保险业的投资渠道得到不断地扩展,并且可以直接进入A股市场进行股票交易。但监管部门同时也对保险业进入这些投资渠道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如保险业不能投资在过去12个月内涨幅超过100%的股票。同时,我国资本市场本身就发育得不完善,提供的金融产品的质量都不是很高。这造成了我国的保险资金在这些投资渠道找不到合适其资产负债特色的投资组合。
(3)资产负债管理技术缺乏应用的数据基础。由于我国对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很多理论技术也还只是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目前国际上常有的资产负债管理技术有免疫技术,投资组合技术,风险价值技术,情景分析等技术。这些科学有效的技术给国外保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成效,但在我国,它们却因水土不服只能做做书面上的摆设。因为这些技术都是建立在长期有效的数据收集和高效的计算机系统建设基础之上的。我国保险业在近两年的高速发展中,虽然硬件设施建设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在数据收集方面还远远达不到研究的要求。2.从内部机制来分析
(1)公司目前的组织体系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大部分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管理部门还是保险公司的内设部门,机构设置过于简单,还没有真正实现专业化和集成化的管理模式。对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管理在实质上还处于相互分割的状态,对资产和负债方面缺乏综合统一的信息获取渠道和风险测算标准,使得保险业务的市场部门、产品设计部门、精算部门以及投资部门缺乏共同语言来实现有效的沟通。同时,由于没有专门的风险研究部门,最高决策层缺乏科学的参考依据。随着投资环境和投资领域的发展变化,竞争的加剧,保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对公司的组织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资产负债管理领域的专业化人才匮乏。人才是金融业的核心,专业化管理人才的不充分,是目前制约我国保险业资产管理水平的最大障碍。由于我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部门一直是以公司的内设部门的形式而存在,目前从事资产负债管理的人员大部分也是从以前的其他部门抽调过去的,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缺乏实战经验。同时国内缺乏对精算,财务和投资都很精通的保险人才,从而使得各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时很难兼顾资金运用,进行资金运用时也很难周密地考虑到产品既资金来源的特色。加上我国保险业对资产负债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一直缺乏针对资产负债管理而建立的有效的激励机制,很难吸引国外优秀的专业投资人才。因此人才问题将成为我国保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发展的瓶颈。
二、提高我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途径
1.加大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一、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带来的影响
(一)加大了银行之间的竞争,降低了银行的利润水平
目前阶段,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是靠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差额形成的。然而,随着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之间为了更好的吸引客户到自己的银行存款,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它们一定会不断的提高银行的存款利率。然而,银行想要提高贷款的利率就不那么容易了,首先,在商业银行的贷款企业它们的议价能力都非常的强,再加上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更是提高了其议价能力,因此,存款利率不断的下降,贷款利率却不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这就造成了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的下降。
(二)导致银行现行的经营理念与经营方式的落后
我们国家的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模式非常的落后,这是长期受传统观念束缚所导致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缺乏自主经营与自我约束的机制,企业的经营目标不清晰,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速度。另外一方面,我们国家的商业银行主要从事的是信贷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与负债的结构非常的单一,而且银行的资产与负债在规模和期限上都不能相互的对应,这种单一的资产负债结构阻碍了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速度。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门槛非常的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垄断性,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强化,我国商业银行现在的经营模式和先进国家的商业银行比较而言,经营理念与经营方式严重落后,这就会造成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三)造成了资产负债的管理难度加大以及经营风险的迅速上升
首先,随着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外汇管制的解除,国际资本在我国的流动性正在不断的增加,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我国的银行利率都是实行的管制利率,而国际上利率已经实现了市场化,随着国际资本流动性的加强,就造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经营环境的多变性,加大了银行对资产负债的管理难度。其次,随着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没有正确的理论做为指导,没有实际的经验作为借鉴,因此就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很多的商业银行在转型的过程中都借鉴了国外的经验,但是这种经验是否符合我国国情,是否能够加快商业银行转型的速度都是无从考证的。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
(一)强化政策改革,顺应利率市场化需求
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特别关注央行针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不断的研究利率市场化对于自身到底产生了哪些具体的影响,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与措施,逐步启动利率风险管理工作,从而有效防范与化解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流动性管理与盈利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应该设置专门的机构来不断的跟踪政策的变化,深入分析其中的利弊,及时拟定应对策略,不断收集整理其他金融企业的成功的经验,扬长避短,保持与其它银行之间的信息沟通的顺畅,避免恶性竞争现象的出现。
(二)转变原来的经营理念与经营方式
随着我们国家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不断进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工作将面临非常大的挑战,我国的商业银行想要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能够生存,就必须要站在市场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充分的认识到资产负债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彻底的转变银行的经营管理理念与经营方式,不断的强化资产负债组合,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快速改变这种高资本占用型的经营方式,改变这种过度依赖信贷业务的现状,把质量放在首要,把效益作为最终目标,不断的降低银行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负债的可控性,进而提高商业银行的发展速度。
(三)加强对资产管理的成本管控,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成本管控不是让银行通过节约开支来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而是要通过对费用的管理,不断的优化企业的运营模式,不断的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减少银行的经营风险。首先,对于管理费用要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保证各项费用能够真正的转变为价值,能够真正的为银行创造更多的近期利润和远期收益。其次,不断优化商业银行的营运模式,通过进一步的搭建内部组织框架,打造出专业的、能够胜任的业务管理部门以及直营部门,节约商业银行内部的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最后,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必须通过不断的培养企业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打造专业化的管理和经营队伍,提高商业银行对于市场的反应速度和对客户的经营能力,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发展速度。
三、结束语
利率市场化给我们国家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想要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高度重视对于资产负债的管理工作,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不断的转变经营理念与经营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让我国的商业银行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一、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的特点
由于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只允许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短期意外险和短期健康险业务,业务范围和保险的特性,决定了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具有如下特点:
(一)资金来源的广泛性
财产保险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和资本金。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增长速度快,促进了我国财产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费规模的迅速扩大,保险资金越来越多,且来源广泛,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保险资金不仅来自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而且大量的保险资金来自于个人;从产业来说,财产保险资金来自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构成来看,保险资金主要由资本金、责任准备金(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等)、总准备金、保险储金以及未分配盈余等构成。
(二)资金性质的负债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将保险定义为:“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保险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从保险的定义可以看出,保险公司的资金主要是来自保费收入,收取保费在前,承担保险责任在后。即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生效后,根据未来保险事故发生与否,决定了是否承担赔付责任。由此可以看出,保费资金具有明显的负债性特点。从保险资金的构成来看,除资本金和总准备金外,其他都属于负债。
(三)对外负债的短期性
从经营范围可以看出,财产保险公司除工程险等少数险种有可能保险期限较长之外,其他险种的保险期限都不超过一年;与此同时,财产保险公司可能的支出将在保险期限内完全明确。由于财产保险公司的险种的责任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这就决定了财产保险公司的负债大部分在一年内,具有明显的短期性特征。
(四)保险资产的流动性
财产保险公司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成本支出时间的滞后性和金额的不确定性,及负债的短期性,决定了财产保险公司负债支出的时间的不确定性。为保证保险责任的及时承担,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利益,财产保险公司必须保持资产的高流动性,以防止债务产生的财务“黑洞”导致公司无法继续经营或破产。
二、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性
从以上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的特点可以看出,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的风险不仅来自于经营的保险业务本身,同时与保险公司的自身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在当前财产保险行业发展迅速,竞争程度较高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内部管理水平将直接决定公司经营的成败与否。因此,保险公司应该加强自身资产负债管理,提高资产的盈利能力和流动性,保证各项债务按时支付。
(一)资产负债管理的概念
资产负债管理,从狭义的角度理解,为针对某类负债产品的特点形成的资产结构,实行业务条块上的匹配;从广义的角度理解,资产负债管理属于风险管理的范畴,它从整个企业的目标和战略出发,考虑偿付能力、流动性和法律约束等外部条件为前提,以一整套完善的组织体系和技术,动态地解决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匹配问题以及企业层面的财务控制,以保证企业运行的安全性、盈利性及流动性的实现。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资产负债管理是通过了解保险公司的业务特点为出发点,进而合理分析其资产、负债,并合理安排资产负债的匹配关系,以保证企业运行的安全、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金的流动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财产保险公司实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意义
财产保险风险发生的时点的不确定性和赔付金额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财产保险公司负债发生的时间的不确定性和支付金额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财产保险公司利用资产负债管理,加强自身资产负债的管理,以合理化解这些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从资产负债管理的角度来看,财产险公司经营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公司业务发展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资产负债管理的好坏。只有资产负债管理做好了,财产保险公司才能保护股东及广大投保人的利益,才能保证国家金融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因此,财产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对公司、行业、社会均具有深远的意义。
1.资产负债管理是财产保险公司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利益的需要
保险,是一种风险预防和转移的工具,它将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一旦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意外损失或约定事件,保险人按约定补偿被保险人的损失或给付相应的保险金额。保险公司财务状况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风险转移的成功与否。目前,财产保险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承保利润不断下降,有的险种甚至出现了全行业的亏损,在这种情况下,财产保险公司要想充分发挥保险风险转嫁的作用,就必须通过做好资产负债管理,提高资产的盈利能力,以满足广大投保人利益的需要。
2.资产负债管理是财产保险公司主动适应保险监管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保险监管由市场行为监管逐步向偿付能力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并重的方向发展,并将最终转变为偿付能力监管。偿付能力的监管,就是要求保险公司有足够的偿还债务的能力,其外在表现为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高于保险监管机构要求的最低偿付能力,而实际偿付能力等于认可净资产,认可净资产等于认可资产减认可负债。根据目前保监会的偿付能力监管的规定,公司负债全部为认可负债,而资产则根据资产的风险状况和变现能力按比例认可,保险公司要想提高认可净资产的比例,就必须在实际经营中提高资产的认可率。因此,财产保险公司可以利用资产负债管理,通过将资产配置到认可率高的资产上,提高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满足监管机构对偿付能力的要求。
3.资产负债管理是财产保险公司降低财务风险的需要
关键词 会计收益 资产负债表观 利润表观
一、资产负债表观和利润表观的概述
资产负债表观是以资产负债表为报表重心,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益的,当资产价值增加或者负债价值减少时视为产生了收益,即只要企业净资产增加了,就应当作为收益确认,即收益的衡量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利润表观是以利润表为报表重心,通过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来计量收益的,因此会计上通常是在产生收益后再计量资产的增加或是负债的减少,即收益的衡量取决于某一会计期间收入与费用的计量。20世纪以前,收益衡量观念的资产负债表观占极具重要的地位。20世纪初至7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人们对收益衡量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利润表观逐渐占主导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技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使人们对企业无形资产等的计量问题加强了重视,如何才能真实反映企业价值成为了热门的探讨话题,资产负债表观又适时进入了人们的眼界并被广为接受。
二、资产负债表观与利润表观的比较
(一)会计目标的不同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和股份公司的壮大,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已变得越来越模糊,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更加关注整个资本市场的可能风险和报酬以及所投资企业的可能风险与报酬。这要求会计系统应当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以便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的决策。因此,决策有用观成为资产负债表观会计目标的首选。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应以历史的、客观的信息为主。在受托责任观下,投资者更关注资本的保值增值、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信息。由于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主要是反映经营业绩的信息,财务报告应主要反映基于历史成本的经营业绩。因此,受托责任观无疑受到利润表观的青睐。
(二)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不同
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资产负债表观强调资产负债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同时要求会计收益中全面反映报告期内企业各项交易与事项的影响,因此资产负债表观要求资产和负债采用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来计量,以此来提高资产和负债的真实性,提高了信息的相关性。为反映企业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利润表观强调基于实现原则、采用交易法进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使得编制的财务报告能够反映企业当期实际经营业绩,给报表使使用者提供更可靠的会计信息。而历史成本确保了信息的可靠性,因此利润表观倾向采用历史成本的会计计量。
(三)收益的计量模式的不同
资产负债表观认为企业收益是期末净资产比期初净资产的净增加额,收益确定就转化为对期初和期末资产和负债的计价。收益公式可表达为:收益=(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资产―期初负债)―投资者投入+向投资者分配。利润表观认为企业收益是通过收人与费用的配比来计量的,当收入大于费用为收益,收入小于费用为亏损,即收益是收人和费用变化的结果。收益公式可表达为:收益=收入―费用。但在强调收益的配比原则下,那些不符合配比原则而又对收入或费用产生影响的项目,将作为跨期项目暂计到资产负债表中,以后会计期间逐步转入利润表。
(四)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不同
资产负债表观较利润表观更为注重交易和事项的实质,从源头上把握交易或事项对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产生的影响及后果。资产负债表观要求首先界定每笔交易或事项发生后对企业资产和负债变化的影响,确保了企业在各时点上的资产和负债数额的真实准确,为确定某一期间流量概念的收入和费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因此企业所提供的信息更能满足相关决策者的需要,更具有相关性。利润表观强调配比原则的运用,其真正目的不在于确定企业的价值,而在于确定某一会计期间已实现的收益,要求会计确认与计量一定要符合实现原则,强调可靠性。
三、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资产负债表观的体现
2006年我国新的会计准则出台后,不仅在会计准则的内容、会计的基本原则、会计方法等发生了重大变化,也改变了许多传统会计观念,如强化资产负债表观,逐步淡化利润表观,强调全面收益的计量。
(一)所得税会计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现行所得税准则规定对所得税的确认及计量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依据资产负债表观来计量收益,从而确定本期的所得税,不再使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然后根据会计平衡关系确认当期的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定是资产负债表观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的最好例证。该方法摆脱了原来所得税核算中收人费用观所带来的不符合资产负债定义的递延税款借项或贷项的调整项目。
(二)存货计价方法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现行准则中取消了原先存货准则中的“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所谓“后进先出法”,即企业在核算成本时,参考的是最近购入的原材料存货的价格。从收人费用观的角度分析,后进先出法更好地体现配比原则,因为后购进的存货先销售,形成销售成本,销售成本更接近当期的市场价值,和收人的配比效果更好。但从资产负债表观的角度分析,由于先购入的存货形成期末的留存,形成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该存货项目反映早期的成本水平,不能反映当期存货的市场价值,所以取消后进先出法不仅是由于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的不一致,更多地也考虑了对资产负债表观的运用。
(三)多种计量模式的运用
现行会计准则体系运用公允价值、现值、可变现净值、重置成本等多种属性计量资产、负债的价值。对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做法是资产负债表观的最好阐述。此外,对于具备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资产、债务重组取得的资产以及大量的金融资产也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对于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付款资产购置要求采用现值入账等,均是资产负债表观的体现。
(四)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
现行准则中规定企业只有存在资产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情况下,才需要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其可收回金额,但是对于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进行减值测试。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本身就是为了真实反映资产的价值。利用收人与费用的配比原则往往无法计提相应的减值,而应用资产负债表观,资产价值的减少则表现为当期的费用。如对于应收账款的减值,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可以采用销货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而实际上坏账的发生和销售并没有严格的配比性。
除了以上提到的外,现行准则体系中反映资产负债表观的运用还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研究阶段的支出费用化,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可以资本;又如准则规定职工辞退福利符合一定的条件,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同时计人当期损益等都体现了资产负债表观的观念。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指导理念由侧重利润表观转为资产负债表观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和不断改革的方向,不同时期会计准则制定中的资产负债表观与利润表观取向往往是考虑了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我们仍应本着积极的态度,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对于经济交易事项及其所处环境与国际相同、以及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普遍但我国目前还没有(或才刚刚起步)的会计准则制定,积极采用资产负债表观,不断推进向资产负债表观靠拢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安庆钊.论收益衡量的两种观念.会计之友.2006(07).
一、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与政府债务
中国银行系统特别是国有银行系统的“坏债”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重很高,这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准确的数字,只能根据各方面的信息加以估计。为了最大程度地估计风险,避免低估问题的严重性,我们采用目前见到的各种估计当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即估计不良资产占银行贷款总额的25%。
国有企业负债严重,当然首先是因为体制方面的问题。在国有企业、国有银行、政府干预这种三位一体的国有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这个整体对社会欠下的“坏帐”总会以各种形式发生(财政补贴、三角债、工资拖欠、垃圾股票、垃圾债券、通货膨胀,等等,我们这里暂不详细分析)。但以银行坏债这种特殊形式发生,其中一个具体的原因,就是从8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逐渐地将国家财政对国有企业的财务责任,转移到了银行。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拨改贷”开始,政府几乎不再对国有企业投入资本金,企业的建立与发展,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当然要有政府批准),无论是固定资本还是流动资本,都是如此。所谓“国有企业”,很多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有国家财政的投入。
2.当企业发生亏损的时候,政府也几乎不再给企业以财政补贴,而是由国有银行对其债务进行延期或追加新债。发生亏损的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经营不善,也可以是社会负担(如国家抽走了各种本应留下的劳保基金等等),也可以是上级决策失误(有些企业根本就不该建),但只要发生了亏损,以前由财政出钱补贴的办法改成了银行追加贷款的办法,这是造成银行坏债增加的一个基本的直接原因。
这也就是说,银行坏债实际上起到的是“财政补贴”的作用。搞国有企业而没有国家财政为其注资和补贴,其结果必然是国有银行出现大量不良资产。这是“国有经济三位一体”的内在逻辑。在思考国有企业负债与金融风险的关系时,我们应该将财政负债的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将国企对银行的坏债视为“准政府债务”,而将国企坏债和政府负债一起都算作“国家负债”。这一分析首先可以解释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大的国有经济而政府负债却特别的低(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只有8%左右);另一方面是中国银行的坏债比重特别的高。
这里要明确的是,只有银行“坏债”才构成“国家负债”的一部分。因为只有“坏债”才构成社会和政府负担,必须运用某种国家权力(税收、国债、货币发行、国际融资等)加以处理。只要企业还能用自己收入付息还本,其负债则不构成我们这里所说的“国家负债”的组成部分。
在更加一般的意义上,即使假定不存在国有经济,私人企业和私人银行之间发生的“坏债”,也具有“外部效应”或“公共性质”,因为由银行坏债引起的银行危机、金融危机,会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后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通常也要由政府出面,运用公共资源(“纳税人的钱”)加以处理。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如80年代的美国,当前的日本、韩国等),都表明了这一道理。无论如何,从一个经济整体的角度看问题,银行坏债和政府负债,都同样可以视为社会整体的一种债务负担,其数量的增长,都意味着一个经济金融风险的加大。
从一个经济应付金融危机的能力的角度考察问题,我们也需要将银行坏债与政府负债联系起来考察。银行坏债率高,若政府债务率也高,政府在应付风险时的能力就差,相反,若政府负债较低,危急时刻就可以用增发债务的办法来清理债务,稳定经济。一国金融风险的大小,不仅取决于金融系统本身的健康程度,而且取决于政府应付危机的能力。
二、外债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外债”。中国政府所借外债并不多,不构成问题,在讨论中甚至都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之一是,尽管许多外债是私人部门借的商业贷款,但到头来也都变成国家负债,也要由国家或全体国民来承担其后果。对我国来说,这个问题就更严重一点。因为我国的外债,即使不是政府借的,至少也是国有企业、国有金融公司借的,出了问题都要政府负责,都要全体国民承担。因此,从国家金融、债务状况的角度分析问题,我们不妨将我国的“全部外债”也都视为政府债务或国家债务来加以计算,以最大限度地估计金融风险。这种债务目前约占我国GDP的14%左右。
当然,更加细致的分析方法是只算“短期外债”,因为就近期风险而言,主要是短期债务起作用,引发支付危机。如果这样算,我国面临的风险似乎就更小一些,因为短期外债占GDP的比重目前只有1.5%左右。即使再多算一些地方上没有登记的短期外债(如“广信”事件所揭示的那样),最多也不超过3%,以此衡量的金融风险就会更低一些。
对于资本市场已开放的经济来说,问题更复杂一些,因为还要计算那些流动性较强、能够很快撤出市场的外国“证券投资”。不过我国目前还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因此在本文中不予讨论。这一点请充分注意。本文提出的“国家综合负债”和“国家综合金融风险”的概念,只对我们这样的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开放的经济来说,是较为“综合”、较为“全面”的,对于资本市场完全开放的经济,则还要加进更多、更复杂的因素。我们后面所作的国际比较,也只是比较与我国有可比性的方面,而不包括其他一些方面。
三、“国家综合负债率”
资产负债表也称财务状况表,反映企业(单位)在某一时点占有或使用的经济资源和负担的债务状况,以及企业(单位)的偿债能力和财务前景;是企业普遍使用的财务报表。耿建新(2015)认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是一种具有企业资产负债表形式、用于核算自然资源存量的价值计量表格。
当前我国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正处于试点工作时期;而在理论方面,从现有的文献考证来看,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技术框架可供参考。所以无论是从实务还是理论方面来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都处于探索阶段。
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会计的联系
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在编制过程中应作为国家资产负债表的一部分进行编制和披露。国家资产负债表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之间,有着类似于企业财务报表体系中报表与各总账账户之间的关系。国家资产负债表即类似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则相当于一组名为“自然资源”的资产总账账户。两者既为“资产负债表”则在编制过程中免不了与会计和审计有密切的联系。分析这些联系有利于我们在会计和审计方面加强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相关的研究,从而促进其科学编制。
(一)与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联系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在编制过程中要不可避免地借鉴企业资产负债表编制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季曦等(2015)认为在矿产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中应以复式记账原则为基础,采取权责发生制,并且认为该原则也适用于其他不可再生资源的资产负债表编制。众所周知,以上两项原则是现代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从结构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使用了 “账户”这一会计工具来组成报表; 从构成要素看,不仅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均是会计概念,而且除自然资源资产之外的项目均可以与财务报表项目相对应; 从表内的平衡关系来看,无论是“四柱平衡观”所支持的“期初资产存量+存量增加-存量减少=期末资产存量”即“资产来源(类别)= 资产运用(占用)”的恒等关系还是“同体二分观”所支持的“自然资源资产=自然资源负债+自然资源净资产”或“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资本”都与企业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有异曲同工之处。
由此可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离不开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研究。会计专业人员和从业者应结合环境会计内容,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二)与会计资料的联系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离不开大量准确的会计资料,会计资料是编制两种报表的主要资料来源。
从当前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所需数据来源看,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数据和企业披露数据。就矿产与能源相关数据来看,负有管理职责并能够提供各种数据资料的部门包括国土资源部、能源局、国家统计局以及海关总署,但是由于这些管理部门职责交叉、权限不明晰,造成我国的矿产与能源统计表数据缺失现象较严重,更有部分相关资料并不对外公布。另外,由于我国的环境会计也处于发展阶段,企业对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十分有限。目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较完善的公司集中在国家强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16类重污染行业中。
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审计的联系
我国传统的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重点在于经济发展成果、重大经济决策、改革创新、廉政建设等方面,然而在过去十几年间,各级领导干部对 GDP 和财政收入的盲目追逐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因此认真审视经济发展模式、重构政绩考核指标、完善领导干部任期责任审计工作势在必行。在此方面,地区在该领导干部在任期间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但是也不难想到在结合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离任审计中将会存在种种问题,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是否准确可靠,审计人员的水平是否能达到审计工作的要求,审计结果中的资源环境破坏责任应如何界定等。
要解决以上预期问题,一方面要提高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质量,而当下试点工作尚处于基本的编制方法探索阶段,这将是未来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应不断学习,提高执业能力。最后对于审计结果中责任的界定,应随着离任审计实务的经验进一步明确。
三、对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展望
十后我国关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研究论文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相信在党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随着专家学者们的理论研究的不断成熟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会在不久的将来形成完善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技术框架,摸清自然资源资产的家底及其变动情况。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信息基础、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耿建新,刘祝君,胡天雨.编制适合我国的土地资源平衡表方法初探――基于实物量和价值量关系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5,02:7-14.
[2]耿建新,胡天雨,刘祝君.我国国家资产负债表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运用初探――以SNA 2008和SEEA2012为线索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5,01:15-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