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17:40: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加强国民素质教育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作者简介:侯志奇(1979-),男,河北衡水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法学和职业教育研究;韩提文(1967-),男,河北乐亭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侯维芝(1960-),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河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关于构建河北省全民绿色教育体系的途径与对策研究”(编号:13456251),主持人:侯志奇;河北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绿色教育体系”(编号:GH141031),主持人:侯维芝。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3-0033-05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1]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一场史无前例的绿色革命已经向我们袭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理性选择,这必将引起人们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的深层改变,带来人们社会行为方式与准则的变革。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特别是少年儿童普遍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帮助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技能、态度与责任意识,建立起关心全人类明天的道德伦理观念和博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一直以来,提及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人们往往只是将目光集中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技术层面,忽视了“人”也是环境与资源的要素之一,而且是环境破坏或保护、资源浪费或节约的核心因素。要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国民绿色教育,反思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教育的重新定位与价值取向问题。总理以一句: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表达了他对我国教育发展取向的深深忧虑。因此,把高等职业院校办成绿色大学,从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双重维度,全面实施绿色教育,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培养对环境负责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使命,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走向绿色教育时代的一种新理念。
一、关于“绿色教育”的概念
中华民族很早就有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老子》的“道法自然”体现了宏观的和谐发展理念,《孟子》的“斧斤以时入山林”“数罟不入闯亍痹虼游⒐鄣莱隽酥谢文化对环境、资源和人的需求之间的态度。但是,迄今为止,我国的发展很不平衡,无论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还是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不能令人满意。在这期间,认识不足、制度缺失不但增大了可持续发展压力,也延迟了可持续发展的成效。要想真正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必须经历一代一代的持续努力,教育必须担负起塑造和改善国民素质的重任。
关于绿色教育的概念,1998年,清华大学首先提出了要建设“绿色大学”的设想,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王大中教授认为绿色大学建设就是以教育为核心要素,不但要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落实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之中,更要将其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2]。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的杨叔子院士在《教育研究》发表了“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的文章[3],在我国高等教育界较早使用了“绿色教育”的概念。在他看来,科学求真乃为立世之基,人文求善乃为为人之本。他将绿色教育提升到素质教育的高度,认为绿色教育不仅仅是现代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其核心思想与内涵就是素质教育,只有用文化开启人的智慧、升华人的灵魂,才能实现“君子不器”,而“止于至善”。华东师范大学王斌林从大学绿色教育的目的、课程价值取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视角,综合提出了大学绿色教育的五项课程原则和四种课程模式。五项课程原则是方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少而精原则,四种课程模式分别为:单元课程模式、渗透课程模式、跨学科课程模式和活动课程模式[4]。他们从大学、理念、课程的层面诠释了绿色教育的概念。
就国际研究情况而言,绿色教育是继环境教育的发展而产生的。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威廉姆・贝尔・斯泰普博士早在1969年就指出:“环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这样一种公民,他们拥有关于生物自然界知识,了解与之相关联的问题,知道如何帮助解决问题,并具有投身问题解决的动机。”[5]由此看来,环境教育更多的是培养人们关心国际、国内、当地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获得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与技能,虽然也会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还是将环境资源与人割裂开来,把环境和资源作为一方,而把人作为另一方,从根本上仅仅囿于关心“人地关系”的范畴。广为熟知的《21世纪议程》,是在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首脑签署的,明确指出:“目前对人类活动和环境内在联系的意识仍然相当缺乏,提议开展一个全球教育活动,以加强环境无害与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价值观念和行动”[1]。要求各国“从小学到成年都接受环境与发展教育”,这无疑向全世界吹响了开展全民h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号角。与环境教育相比,可持续发展内涵更广泛,不但包括人类对自然之认知以及人类发展观的进步,也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类自身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变革,还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因此,我们需要突破传统的环境教育的外延,开展内涵更为广泛的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绿色教育,绿色教育不仅包括“人地关系”,还包括了“人人关系”、“地地关系”;不仅需要人们改变环境观念,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发展观念、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观念;不仅是要解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促进作为社会子系统的“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绿色教育作为较之环境教育内涵更为广泛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绿色教育不仅仅囿于保护环境,而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将“人-自然-社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面向每一个具体的人,以教育为手段帮助其建立“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理解、知识与技能、价值观与态度。因此,当今时代,不应将绿色教育仅仅视为一项教育活动,而应充分认识到绿色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理应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绿色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任务。高等职业院校必须从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双重维度,不但积极培养掌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专门知识与技术的专业人才,还要将绿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课程体系,担负起推进全民绿色教育,建立新型的国民素质教育体系的重任。
二、国民教育体系存在的绿色教育问题
(一)我国国民教育体系
国民教育体系是国家通过制度或法律形式,对本国所有享有公民权利的人所提供的一种不同层次、不同形态和不同类型的教育服务系统。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是由五方面教育和三项保障机制所构成的现代教育事业总体。义务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构成了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五个方面;国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国民教育教师保障机制和国民享受教育权利保障机制构成了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三项保障机制。我国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具有强制性、普及性、公益性的基本特征。我国的基础教育是指初中(含初中)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主要是指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我国高等教育的学历主要有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完成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主要是指学校职业教育,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成人教育是指有别于普通全日制教学形式的教育形式,我国的成人教育学历有四种主要形式:成人高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电视大学和远程教育。
需要指出的是,国民教育体系还应包括社区教育,我国的社区教育开展较晚,主要分三类:一是以某所学校为中心,连结社区内的其他部门,如工厂、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共同组成社区教育委员会;二是以社区为中心,街道办事处或区级政府牵头,连同社区教育机构、企业单位参与共同组建的;三是工业区或农业县的社区教育,重点加强企业、农村未来劳动者素质的培养及社区文化建设。
(二)国民教育体系存在的绿色教育问题
单就国民教育体系中各方面的教育而言,存在的绿色教育问题主要有:第一,幼稚园和中小学绿色教育开展不够。应试及升学导向,使幼稚园和中小学教育更多集中于智力培育,各种亲子班、补习班、课外班多以知识教育为主。第二,高等院校与职业院校绿色教育薄弱。无论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实施的都是按专业划分的专门化教育,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往往围绕本专业领域自成体系,导致科学与人文的隔离,很难实现“科学人文,交融生绿”。另一个普遍现象是各类工科院校把开设环境科学类专业,培养环境科学类专业人才替代人才培养的全面绿色教育,具体表现为除了环境科学院系外,其他院系和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第三,成人继续教育中绿色教育缺位。我国成人教育的主旨是通过这一教育过程,帮助成年人丰富知识,增长能力、提高技术和专业资格,在具体教育实践中,较少涉及甚至基本不涉及作为国民基本素质的绿色教育。第四,社区绿色教育缺失。我国的社区教育起步较晚,也未有效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社区教育常常把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各类人才作为重要目标,尚未将实施绿色教育,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教育活动。
在三项保障机制方面,各级各类教育普遍存在绿色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绿色教育师资匮乏,国家、地方政府对推进全民绿色素质教育建立新型国民素质教育体系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与保障。
三、国内外大学开展绿色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欧美一些大学先后启动了“绿色教育”计划,一些国际知名大学率先担负起绿色教育责任,通过实施绿色校园建设体系,将绿色教育付诸于行动,如美国George Washington大学、英国Edinburgh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格利福士大学等。他们的典型作法有机整合涉及绿色教育的各个方面,形成一体化的绿色校园建设体系,通过统一规划与管理,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畅通部门间的沟通与交流渠道,使师资培训、专业设置、课程内容、设备设施、行政管理等紧紧围绕绿色教育这一核心要素,构成系统完整的绿色校园建设方案。同时,通过建立由环境保护工作者和环境科学专家组成的“绿色教育指导委员会”,面向全员开展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开发培训,使绿色教育有机融于各学科课程体系。“绿色教育指导委员会”还负责审查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对大学的绿色校园建设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在我国,虽然高等学校实施绿色教育较晚,还是有一些大学在创建绿色大学方面做出有益尝试。例如,清华大学率先实施了“绿色大学示范工程”建设,通过构建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校园的“三绿工程”方案,为大学开展绿色教育、建设绿色校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哈尔滨工业大学不但成立了专门机构“大学绿色教育办公室”,还面向全校开设了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环境社会学等选修课。华东师范大学则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环境教育高等教育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该中心把环境教育、师资培训、项目运作、教育试验集于一身。
尽管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的绿色教育实践,推动了将大学办成绿色大学,将教育办成绿色教育的整体进程。但整体看来,我国大学绿色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绿色教育相对滞后,不能很好适应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F实需要。特别是由于实施的是传统的专门化教育,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囿于本专业领域,过分强调职业岗位针对性,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关注不够,导致了专业与人文的隔离。同时,按专业划分的专门化教育,也很容易引起环境科学类专业与其他专业人才培养的隔离,导致非环境科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疏于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有些高等职业院校甚至将培养环境科学类的专业人才替代绿色教育本身,将培养绿色技术人才与人才培养的绿色化混为一谈。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将绿色教育提高到全员素质教育的高度,从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双重维度,构建绿色教育体系。
四、构建高等职业院校绿色教育体系
通过实施绿色教育,让全社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作为“地球村”的村民具备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能力和责任意义,具有关心全人类明天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博大的胸怀,才能激发起全民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绿色教育,不但要通过实施专业教育加速培养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更要将实施绿色教育提高到素质教育的高度,将绿色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同时还应从组织管理、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构建起相对完整的绿色教育体系。
(一)组织管理与师资培训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借鉴国外大学绿色校园体系建设的经验,通过设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为持续推进绿色教育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由业界环境保护工作者和环境科学专家组成,其基本职责是直接参与学校的发展与组织规划,全面指导、协调、督查与绿色校园体系建设有关的各项工作。
实施绿色教育必须提高全员认识,做到领导率先垂范,教师身体力行。因此,必须首先建立起师资培训的校本级绿色培训机制,为全面实施绿色教育提供人力资源保障。通过内部培训和外派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非环境科学类专业的专业教师、基础课程教师、学生辅导员以及全部管理人员,开展全员的、全面的、系统的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培训,使教职员工全员逐步树立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教育观、职业道德观、人文伦理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绿色教育
(二)专业教育与培训
绿色教育的专业教育是指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全日制的环境科学类的专业教育。面对人口不断增加、资源不断匮乏、环境不断恶化的严酷现实,党的十提出了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发展总布局。为推进我国工业从先污染后治理向以污染防范与控制为主的“清洁生产”转变,2002年6月29日,国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2月29日再次修订。然而,我国的清洁生产推进缓慢,能源消耗居高不下,空气和水污染愈发严重。究其制约因素,第一是观念,第二是人才,第三是才技术和其他因素。高等职业院校必须积极开展环境科学类的专业教育,为各行各业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绿色制造一线提供掌握环境科学类专门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做到适应和适当超前于绿色环保事业发展、国家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服务国家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专业调研与调控机制,特别是把准区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以满足社会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面向区域环境治理与保护的薄弱环节,逐渐建立起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建设的专业调控机制,服务区域绿色经济发展需要,为区域第一、二、三产业的绿色生产提供环境科学类技术应用性人才。
可持续发展战略向各行各业提出了更为迫切的绿色环保的要求,但是,我国当前环保设备操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跟不上绿色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不断发展,在职环保人员的职业培训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高等职业院校应当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优势,使之成为环境科学在职人员的培训基地,充分共享师资资源、课程资源、实训资源,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网络学校开展远程教育、成人教育,使学校成为在职人员培训与继续教育的加油站。
(三)全员绿色素质教育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是全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共同问题,理应受到全民关注与重视。当前在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中,G色教育体系很不完善,幼稚园和中小学的绿色教育开展不够,高等院校绿色教育薄弱,社会公众绿色教育缺失,成人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中绿色教育缺位[6]。将绿色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构建起新型国民素质教育体系是摆在各级各类教育面前的重要任务。或者说,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给教育本身提出了“教育的重新定向或教育的转型”的新诉求。
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绿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把绿色教育纳入全员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绿色教育目标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今天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立足于人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7]。绿色教育目标体系应该分为知识、情感、行为三个层面。知识层面应当站在全员素质教育的高度,为学生提供相对完整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课程,使学生尽可能掌握相对系统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情感层面应该积极唤起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自然观,并把绿色环保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行动层面则要围绕绿色生活、绿色课堂、绿色校园、环保宣传、资源节约,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为学生创建将绿色知识、技能付诸于行动的机会,逐渐养成自觉行动的习惯。
高等职业院校还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念,构建面向绿色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一次性的职业人才,更应该培养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但要面向具体的职业岗位,更要面向学生的职业生涯;不但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更要帮助学生增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能力,使之真正成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和能力的新生代人才。因此,“人-自然-社会”理应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三个基本维度,高等职业院校在特别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将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人文教育置于更加突出的地位,使人-社会-自然三个维度的知识、技能、态度并行推进。
另外,绿色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师生间和谐、平等、民主的关系,因此,实施绿色教育一方面要要从受教育的维度着手,站在全方位素质教育的高度,培养一代代对自我、对社会、对自然负责任的公民;另一方面,实施绿色教育更要从教的维度,不但处理好“教什么”的问题,更要处理好“怎么教”的问题,诸如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如何创建师生间平等和谐的生态关系,在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如何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也就是说,绿色教育不仅仅包括“教绿色的”,更要包括“绿色的教”,以持续创建民主平等的绿色课堂为重要途径,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实现用“绿色教育”培养人、用“绿色管理服务人”、用“绿色校园”熏陶人、用“绿色文化”影响人、用“绿色知识”武装人、用“绿色宣传”激励人。
参考文献:
[1]王民.可持续发展教育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2]梁立军,刘超.试论“绿色大学”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以清华大学为中心的考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5):83-87.
[3]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J].教育研究,2002(11):12-16.
[4]王斌林.大学绿色教育课程体系的初步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2004(9):53-55.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137-01
20世纪后期,我国掀起了素质教育的热潮,引起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其实,早在20世纪初,中华大地就发生过令世人瞩目的教育大变革,著名的教育家张謇先生就是推动这一变革的功绩卓著之人。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谋体育、德育、智育之本”,实现“通识”、“新知”、“通才”、“完全之教育”,培养“健全之国民”等素质教育的思想,对当今素质教育的推进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以优良的师资队伍保障素质教育
当年,张謇先生就已非常清楚地认识到:高质量的师资是实施国民素质教育的关键。他说:“欲雪其耻而不讲求学问则无资,欲求学问而不求普及国民之教育则无与,欲教育普及国民而不求师则无导。”他认为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精湛的业务,更要有爱心,有高尚的师德,“苟无慈爱心与忍耐心者,皆不可任。固不纯恃学业之优,为已足尽教育之责也。”他希望教师要有强国富民、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有“死后求活,惟持教育”的决心,有“坚苦自立,忠实不欺”的高尚情操,有“孜孜向学,力求精进”的治学精神,有勇于实践、“知行并行”的科学态度,有“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宽广胸怀。这一思想精髓对于今天推进素质教育无疑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当今,搞应试教育对大多数教师来说反倒是轻车熟路,可以不顾学生身心健康,大搞题海战术,而搞素质教育不行,必须面对全体,研究学生各方面的情况,研究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方法。
因此广大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树立首先教会学生做人的素质教育观。因为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如果不会做人,那就毫无意义,甚至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还要做大量具体的工作,自觉增强教科研意识,确立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推进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何来高素质的学生,正如张謇先生所言:必须以优良的师资保障素质教育。
二、以成功的家庭教育推动素质教育
纵观张謇的家庭教育观,主要有以下特点:(1)既重视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更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体能训练和性格培养,保证孩子在各方面全面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还特别注意培养孩子健全的心理素质;(2)既重视言传,更重视身教。“既生为人,当尽其职”、“与其得贪诈虚伪的成功,不如光明磊落的失败”,张謇对孩子实施“当尽人职”的人格教育,实施“留一二有用事业”的务实教育;(3)重视良好家风的建设。他继承了张氏家族的优良传统,逐步形成了张氏家族特有的“张氏家风”。
面对市场经济,竞争力增强,对知识、技术和能力的需要愈来愈迫切,家庭也愈来愈重视子女的智力投资,却放松了对其品德的要求。再者,市场经济重视个人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也诱发了一些人的自私自利的思想。受其影响,一些青少年没有正确的善恶、是非观,没有应有的法制观,缺乏做人与处事的基本常识,这些都或多或少与其所受的家庭教育有关。再者,一些家庭对子女的娇生惯养、偏爱溺爱,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掩其不善”、“爱忘其丑”,不但“恣其所求”,而且“恣其所为”,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成长。人们常说,家庭教育是基础。就素质教育而言,家庭教育确实有着学校与社会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是一个以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为纽带而组成的单位,有着特别的亲情之爱,有着父母与子女血肉凝结的淳朴感情,相互之间,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感染、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更有着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作用。张謇的家庭教育观启示我们:加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应高度重视家庭教育,认真抓好素质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的最基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总则第六条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机构成被写进了教育法。目前在校的中小学生,正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预备队和生力军,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法制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与科学文化、思想品德教育一样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必须切实加强对他们的法制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的法律素养。
2、是培养现代合格公民的基本途径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重大基本国策,也是实现富民强国和公平正义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民的法律素养是前提条件。而要培养公民法律意识,增强公民法律素养,关键在于进行法制教育。现代公民的法律素养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从中小学生抓起。只有从小进行法制教育,通过长时期的知识学习、实践锻炼以及潜移默化的习惯培养,广大青少年才有成长为遵纪守法的现代公民的可能。因此,中小学法制教育可以说是培养现代合格公民的基本途径。
3、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正是其法制观念淡薄,甚至有人自己做了违法的事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未成年人犯罪带有很大盲目性,往往因为一时性起,一念之差而铸成大错,大部分少年犯罪时不知道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如果能够从小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就能从根本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因此,在中小学开展法制教育,是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有效措施。
二、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缺乏系统性
中小学的法制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比,师资力量及教学资源都显得相对薄弱。纵观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涉及法制教育的内容并不多见,中小学法制教育缺乏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及接受能力相契合的系统讲授法律基础知识的教材。中小学法制教育缺乏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中小学法制教育缺乏统一的领导组织机构、统一的教育计划安排,缺乏长远规划和近期具体目标;缺乏对学校法制教育的总体研究;没有统一评估检查的具体标准;没有把法制课作为主要课目列入教学大纲,缺乏教学参考资料等等。
2、教师队伍法律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成效。然而,现阶段绝大多数中小学校的法制课教师基本由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师兼任。他们往往一方面缺少必要的法学知识,另一方面又相对缺乏实践经验,难以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从而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此外,一些中小学教师自身法制观念淡薄,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和实施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甚至出现了与法制教育的宗旨相对峙的教师“教育犯法”现象,如罚抄作业、罚站、取消午休、站办公室、放学晚回家等惩戒方式。
3、学校、家庭、社会各方未形成法制教育合力
不少人认为,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只是学校有这方面的教育任务,社会、家庭不需承担太多的责任。在教育管理中由于缺乏合力,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不能有机结合,许多家长对在校生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很少对自己子女进行有效教育。而不少家长的脑中还保留封建时代的“万般皆下品,唯有独书高”的思想,对法制教育并不重视。此外,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部分地区社会不良风气盛行,没有营造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学校管不了,家庭管不好,社会环境的约束力量有限,因此,造成法制教育脱节、死角现实突出。只靠学校和老师在那里演独角戏,没有形成教育合力,必定造成教育效果低下。
三、中小学法制教育开展必须坚持的原则
1、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性原则。
学校教育是学生法制教育进行的主要场所,教职工对学生的培养教育负有重大的责任。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如同思想政治课程一样,时冷时热,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应试教育在我国有着漫长的历史,片面追求升学率依然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升学率高低成为评价学校教育效果优劣,教师教学工作能力强弱的唯一标准。对于学生的法制教育,学校领导不够重视,教师积极性不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为坚持全面育人指明了方向。要解决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唱的是素质教育的调,走的是应试教育的路”问题,必须从观念到实践上,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着眼于每一位受教育者,德育智育并重,成才与成人相结合,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造就社会主义各行各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2、要坚持全面规划性原则
中学开展法制教育要做到把法制教育作为必修课,贯穿于中学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上。进一步完善法制教育体系,建立以学校教育为核心,涉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点连线”的法制教育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确保法制教育取得更大的成效。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不同学龄段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循序渐进,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3、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正确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服务于社会发展,接受社会实践检验。中学生接受法制教育,获取法律知识,由被动接受到自主行为,也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相结合。学校法制教育要克服照本宣科、满堂灌、满足于讲授书本知识的倾向。学生需要的是情感体验,通过实践,丰富和充实人的内心世界。因此,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应注意结合社会生活中的案例,注重以案释法,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法律知识去剖析,从实践中学法,从学生自己的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做起,遵守班规校纪,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促进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
四、完善中学法制教育的对策
1、明确法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中小学生的法制意识
以传授知识为载体,以预防犯罪为目标的传统法制教育具有明显的工具性,难以使学生产生对法制产生的真诚认同。“法治的真正实现不在于用法律条文来取代现有的文化传统,而是要把人们对法律、法治的信念融入到人们的血液中去。知法并不必然守法。”因而,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包括权利义务意识、宪法意识在内的法治意识,而不是在于系统地习得多少法律知识,更不是单纯的预防犯罪。法制意识是现代法治社会对每个公民自身文明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我们应切实认识到中学法制教育决定着法治建设的未来,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只有如此,才能正确设定中学法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能才界定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地位。
2、合理设置课程、编排教材
强化法制教育仅靠其他学科附带性的教育是不够的,法制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缓慢的过程,教育主管部门应考虑根据青少年年龄特点编写相对系统完备的法律课程教材,使中学生、小学生在各年级都有相应的法制课程。在教材编写上,可考虑以法治连环画、动漫视频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主,在内容上应注意案例教学,使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法律知识,完成法制意识的培养。
3、引进法学类专门教师
1.1语文知识。
语言和书写能力是人类进行交流的基本工具和手段,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意图都依赖于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1.2史地知识。
中学生须对我国历史、地理、世界历史、地理有基本的了解。历史、地理可以向学生展现各国人情风俗,促进人们之间的沟通与学习。
1.3审美观。
审美是教育的基本内容,审美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力、开发智力,提高对事物的鉴别和欣赏能力。
2.中学体育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2.1中学体育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
文化素质教育丰富了体育教育内涵,有利于加强学生体育道德教育,在我国体育法规相对不完善的时期,必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体育道德教育,在提倡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不断完善。
2.2中学体育生文化素质教育反映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
高等体育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中学体育生文化素质教育是相辅相成的,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建立在中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中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大学课堂上重新提出,高等教育必须引起高度思考,中学体育生文化素质教育不重要吗?
2.3促进中学体育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凝聚着全国人民的力量,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不仅要成为经济大国,而且要加强体育文化素质建设,成为体育强国,引导世界体育健康发展。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
3.中学体育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中学体育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需要有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既是学习的场所,又是陶冶情操的场所。
3.1加强中学体育生的体育道德教育。
体育道德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中学体育生的体育道德教育主要抓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开拓进取、不追求名利和不断学习的精神,适当强化体育法制观念,让中学生懂得体育的健康发展必须受体育法规的约束。
3.2丰富中学体育生“第二课堂”的文化生活。
“第二课堂”是中学生学习的“另类”环境,是中学体育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有益补充,现阶段中学课外文化活动还不够完善。
3.2.1中学体育生课外活动要以拓宽学生文化知识面为目的,引导和鼓励学生多读书,从而开阔文化视野,提高文化鉴赏能力。
3.2.2提高中学体育生文化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开展各种文艺和体育活动,这些活动要结合当代中学体育生的学习特点激发学生,从而提高其参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热情和逻辑思维能力。
3.3遵循分别对待的教育原则。
中学体育生文化功底薄弱,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对体育生实施教育。
3.3.1语文素养的培养:中学文化素质教育应加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避免“填鸭式”教学,使学生之间形成互动的学习气氛,把运动场上的拼搏精神迁移到文化学习中。
3.3.2史地知识的渗透:对中国历史、地理、世界历史、地理都要有所了解,中学体育生在了解历史、地理的情况下,对体育的起因、发展才有较深的认识,才能把体育历史的知识源泉转变为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
3.4挖掘中学体育生的自学潜能。
培养中学体育生文化素养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而中学阶段是学生由依赖学习转向独立学习,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要对自学质疑,提出问题,利用网络、图书、报刊等资料,对教材内容进行分阶段、分层次的自学,发现问题,且利用已有知识对新知识进行积极探索。
3.5开放式、启发性教学。
体育生最大的特点是好动,教师应抓住体育生这一特点为突破口,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各抒己见。教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把书本上的内容融会贯通地传授给学生,还要激发和诱导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3.6顽强的意志、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操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意志努力总是和克服困难的行为相联系的,体育生必须付出最大的努力克服一个又一个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与障碍,并且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意志努力。所以体育教育能有效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另外,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可使体育生获得各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受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团结协作与助人为乐的精神,以及健康的审美观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提高自身鉴赏能力、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进而使学生更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3.7加强对体育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3.7.1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心理健康的发展必须以发展身体,尤其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中脑为基础。开展体育运动,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3.7.2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成为推动心理发展的动力。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有较大的注意范围,如打篮球时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截,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又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学生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会慢慢获得提高,从而推动心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J023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自身文化艺术素养的提升越来越感到迫切。在这种迫切性不断加强的前提下,我国社会性的艺术考级事业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各行其是到逐步规范的发展过程。十几年的发展,这一事业在整个国民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越来越被广大民众所接受,总体上的受众数量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考级,已经成为人们对自身所掌握的艺术门类的水平进行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艺术考级的发展情况如何?它的意义何在?目前又存在那些问题呢?如能对这些都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那么对有意于参与考级人员的自身学习,以及如何正确运用考级来对自身的水平进行衡量,是有很大好处的。
一、社会性艺术考级的推动因素
社会性的艺术考级是由一些在各艺术门类具有相当权威性的艺术家、理论家和评论家发起,并迅速得到社会上广大群众所响应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无论是发起者还是响应者,其目的都是想通过这种对于艺术水平的测试及定级,来规范社会上业已存在的艺术教育活动。使这种有偿教育活动的成果,能在一种规范性的考核下接受专家及广大受众的评判。由于在相当一个时期的实践中,艺术考级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加上各方面对其深入的宣传,社会大众对考级认知度的不断增强,促使全国的艺术考级活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那么到底有那些因素在推动着艺术考级的发展呢?
1、艺术爱好者渴望得到展示与承认
毋庸讳言,每个学习并掌握了某种艺术技能的人,都十分希望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因此而使自己的水平得到相应的承认。当前这类人的绝对数量是相当大的,我们姑且称之为艺术爱好者的庞大队伍。然而相对于这个渴望得到展示与承认的庞大队伍而言,各有关方面所组织的各类艺术活动就显得极为不足了。一些政府搞的活动和比赛最短的也要两三年一个周期;社会组织的这类活动往往既零星分散又不够规范。艺术爱好者的展示愿望很难得到普遍而有一定质量的满足。在这样的情况下,已经由政府进行了必要规范的艺术考级,就显示出其独有优势。它既有着一年甚至半年一次的延续性,又有着只要是掌握了某种艺术技能的人都可以参与的最为广泛的覆盖面。通过考级活动,不仅能够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而且还能在考级过程中得到专家的现场点评。这就能充分满足艺术爱好者通过艺术技能的展示,使自己的水平获得具有一定权威性专家认可的愿望。技能的展示,专家的评点,能使考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自己的真实水平及不足,从而调动起他们继续学习,不断求得进步的积极性,十分有利于考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2、社会性艺术教育十分需要得到评判和支撑
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已不再仅仅局限在以客观身份对其进行欣赏和了解,而是进一步要求以参与者的身份来亲身体验和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了。这一现象,使仅仅从事相对严格的专业性艺术教育的院校教育已远远不敷需求,大量渴求学习的艺术爱好者只得另寻学习途径。于是,许多不同规模,不同档次的社会艺术教育机构应运而生。社会艺术教育这朵生长在具有大量需求的土壤之上的艺术教育之花,越开越茂盛。但是,众多的社会艺术教育机构可以说是高下不等,水平不齐。如何对其进行评判?一些资质优秀的机构又如何才能通过公正的评判而得到有力的支撑呢?显然,艺术考级这项活动十分胜任这一需求。目前我们所进行的艺术考级是项社会性的专业活动。一方面它是社会性的。不管应考的考生是由那所艺术教育机构培养的,也不管其主课教师为何人,都是一视同仁地对考生本人的艺术技能进行考核评判。另一方面它又是专业性的。参与考核的专家一般来说都是具有相当知名度的权威专业人士,他们对各自专工的艺术门类既具有专业理论水平,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由于这样的两个方面,这就形成了艺术考级对社会艺术教育机构进行评判的权威性,其支撑作用也因此而具有了足够的力度。
二、政府的介入是社会性艺术考级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2004年文化部了名为《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第31号令,通过法规管理的方式将社会艺术考级活动纳入了政府管理的范畴。《办法》中对考级活动的宗旨、原则和目的进行了阐述;对考级单位和评审定级人员的资格进行了规定;列出了对在考级活动中违反《办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惩戒的条款。考级活动的管理、审批和检查工作统一纳入了政府文化部门的工作范畴,这样就使广大的相关人员对考级活动的认识和理解有了统一的依据。应该说,政府的及时介入对于艺术考级活动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十分及时的。
1、明确了艺术考级的发展方向
关于社会艺术考级的功能,一直存在着两种似乎相互矛盾的认识。有人认为艺术考级可以激发人们学习艺术的兴趣,可以使他们的艺术学习循序渐进,不至于走弯路,因此对这些人的艺术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有人认为艺术是一门个人的先天条件与严格的教育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的学科。客观的艺术考级除了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外,对人们的艺术学习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我认为这两种观点其实并不矛盾。如果我们不完全从顶尖人才的培养这个角度,而是主要从全民素质提高这一角度来看待艺术考级的作用的话,就可以看出它对艺术教育的辅助功能所对应的,主要是社会性艺术教育这一块。我们知道,社会性的艺术教育虽然也有为培养顶尖人才进行基础性教育的性质,但更主要的是以艺术这一具有广泛整合功能的学科为媒介,从审美陶情、增知益智、养性健体等诸多方面,对社会上更多数的人进行艺术素养的培育,是为国民素质的提高而实施的教育。辅助社会艺术教育,提高全民素质这个大的方向确定了,那么艺术考级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就很明确了。
2、规定了考级机构及考评专家的必备资质
《办法》对考级单位的资质进行了相关规定,这就有效地杜绝了社会上不具备考级资格甚至怀有不良目的的单位和机构参与到考级中来;《办法》还对担任考评专家的资格也设定了严格的要求,这更使社会上那些不具备考评资格,甚至以欺骗为能事的不良分子被摒拒在了考级活动之外。这从根本上保证了艺术考级的质量。因为要做到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评价公允,定级准确,需要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主观上需要的一是考评专家的专业水平,二是考评专家的道德水准。这要通过有关方面对考评专家的选择、监察,以及考评专家本身的行为自律来解决。这些在《办法》中都有具体的规定,从而使之得到了应有的保证。客观上需要的一是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二是科学规范的考核标准。这在《办法》对考级单位资质的规定中也是有章可循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能够确保《办法》中的所有规定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才能使所有艺术考核机构的考评符合广大应考人员、社会艺术教育机构,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真正体现出社会艺术考级的价值来。
三、当前社会艺术考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事物都是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前进的。社会艺术考级这一诞生尚不很久的事业当然也不例外。十几年的实践与发展,使我们取得了相当可喜的经验和成绩。我们不断加强艺术考级制度的规范化,以求建立合乎要求的运作机制;我们不断提升艺术考级人员的专业水平,以求提高对参考人员定级的准确度;我们不断强化对艺术考级的监管督察,以求杜绝不正之风的滋生漫延;我们不断健全艺术考级机构的网络链接,以求加强和优化其覆盖的合理性。这些经验和成绩的取得是与政府的积极介入和社会各界对考级活动的支持分不开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艺术考级中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正视与思考,并拿出积极应对的办法来。
1、应最大程度地统一考核定级的标准
虽然在《办法》中对相应的定级标准已有所规范,但过于原则,不够具体。现实的情况是,尽管都是获得了资格批准的考级机构,其规模、条件、甚至资质仍有着很大程度的不同。一般来说,各机构都会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制定一些适合自己的对参考的要求和评级的标准,并分别根据自定的标准进行运作。同一专业,有的考级机构以十级为最高级,有的以九级为最高级;某些不同的考级机构在定级标准上的差距之大,是足以形成混乱的。相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定级标准,致使一些参考的艺术爱好者在报考某一级别时,在一家机构可能通过不了,而在另一家机构却能顺利通过,这样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属于同一家考级机构而在不同的地区进行考级活动时,定级标准也不一样。这样往往使参考人员在选择考级机构的时候存在着抉择的困惑。也在总体上影响着社会艺术考级的声誉和权威性。因此我认为,所有合法的考级机构,应该在政府的介入下坐到一起,对所有专业的各个级别制订出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这个标准越具体,越细化越好。这个标准一经制订,就应该得到所有考级机构的尊重和执行,并成为政府对考级机构进行核查的主要内容之一。
2、应建立考级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机制
全国现有的艺术考级机构共86家,其中具有跨省考级资格的11家。总体数量的众多,加上有些地区的扎堆现象严重,使得不少地方形成了供过于求的现象。如此多的考级机构在本身的性质上也不尽相同,有艺术院校、艺术表演团体、文联系统、群众文化系统等等。不同性质的考级机构所实行考级的艺术门类又各有不同,有的只限音乐,有的只限舞蹈,有的只限书画,而有的则兼而有之。更有一些考级机构在下属承办单位的选择上原则性不强,不恰当地选择一些商业性很强的琴行、私人培训机构进行考级承办工作。如此复杂的考级机构情况,本身已让考级的参与者们难以选择。加上某些机构的不够自律,或拉关系说情,或不恰当地强化商业意识,甚至对竞争对手进行不择手段的打击和诋毁,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状态,这就更加使参考人员在考级机构的选择上无所适从。为了扭转这种情况,变恶性竞争为良性竞争,我认为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以《办法》的内容为原则进行必要的督察、奖惩,直至淘汰一批劣质的考评机构。另一方面还是要靠各考评机构自身通过学习,提高对艺术考级事业的意义及自身责任的认识,相互理解,为建立起一个原则统一、优势互补、健康和谐的艺术考级环境而共同努力。
3、社会艺术考级机构本身要加强自律
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艺术考级机构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这是因为作为有偿性的社会文化艺术活动,艺术考级活动本身也牵涉到经济效益的问题。不可否认,有一些机构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其艺术考级的运作中更多地掺杂了市场效应和商业目的,甚至受到一些腐败风气的侵蚀,使其对参考人员考核定级的准确性失去了公允。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政府要尽快出台考级机构的准入制度及其具体而详细的标准外,主要的还是要靠机构本身的自律。我们要在深刻认识艺术考级的重大意义的前提下,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社会艺术考级所负有的责任是多方面的。首先要对广大应考的艺术爱好者负责。考级机构的鉴定不仅是对应考人员当前专业水平的一个评价,而且往往还关系到他是保持还是放弃那份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专业信心的问题,这无疑关系到他将来的发展。其次是对施教老师其教育机构负责。如果考级机构的鉴定失准,就会使这些教育机构的质量受到不应有的贬低或误捧,影响到他们声誉的准确度。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对社会负责。艺术考级是对社会人才进行认定和甄别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清正廉洁的风气,关系到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培植匡正,这显然是一个牵涉到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社会艺术考级机构所应承担的这些责任,都充分说明了他们自身进行严格自律的重要性。
党的十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在我国,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加速现代化进程。这些都给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挑战和有待探索的新课题。但是,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那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如何以及如何改变这些现状呢?
一、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1.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对地理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尽管我市中考将地理课程纳入考试范围,但所占分值较小(30分),导致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都不重视地理课教学。学校在分派教师时马马虎虎,任课教师上课不认真,学生也不重视地理课的学习。因而,有的学生初中毕业时竟不知道“陇”是甘肃的简称,更谈不上对我国地形、气候、资源、交通、工农业等方面的了解。
2.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果低效
大多数担任地理课教学任务的老师专业并不对口,很难与我们现在倡导的高效课堂相吻合。农村初中普遍缺乏地理专业教师,除县城的初中和经济较发达的少数乡镇初中外,其他各初中大都没有地理专业教师,即使少数有的学校有,专业也未对口,并未担任地理课教学,而担任地理教学的却是非专业教师。如果个别进取心比较强的老师想参加地方教育部门主办的教研活动也很难,这些活动往往仅局限在城区学校,边远地区的老师很少有机会参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学校老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3.教具不齐全,教师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能力差
一部分农村初中教育教学所需的硬件比较少,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一部分学校只有几台地球仪,几幅地理教学挂图,幻灯片、投影仪、录像带、计算机软件、光盘等多媒体教学设施更少。如果没有必要的教具,就无法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这样很难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只能凭空想象,师生互动少,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尽管有些学校购置和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施,但有一部分老师不愿意使用,一是自己不能够熟练的操作,二是要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难度很大。
二、改变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的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国家规定开设的各门课程,并无主副之分,都同样重要。为此,在中考中,应考虑把地理课所占的分值适当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引起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重视;才能督促科任教师扎实负责地上好每一节课,不再把地理变成其他课程的作业课或复习课,学生才会踏实认真地学好地理课。切实把地理课教学放到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战略地位。充分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特别是可以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2.加强对地理课的考查、考核
要真正重视地理课教学,学校必须把它与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一样进行经常性的考核考查,在期中、期末考试中要“一视同课”,把地理课成绩作为教师评优选先、职务晋升的依据,作为评选“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条件之一,这样,教师才能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认真上课,学生才能重视地理课的学习,特别是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提高地理课的教育教学质量。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名高素质的地理教师除了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具有宽厚的其他学科综合知识,注重地理学科和国内外的形势发展态势。那么,如何达到这么高的要求呢?第一,要使现有地理专业教师专业对口,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第二,要加强地理教师的培训。举办中、短期地理教师培训班,为缺乏地理专业教师的学校培养一批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教师。特别是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应多举办几期地理教师培训班,特别是与信息技术和地理课程整合相关的,不断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和教育教学能力。
4.加强教研教改活动
一、注意句中的介词或连词
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 通过”“对、对于”“当……”“在……”“正……”。误用介词短语,会造成句子主语残缺、主客体颠倒等语病;少用、滥用介词也会影响语意的表达。做题时发现句中有介词,首先我们要想到出题人可能在这上面做文章,病句类型可能是搭配不当、主客体颠倒、主语残缺等。如:
1、搭配不当
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此句中有个介词组合“在……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判断出这个组合不对,应改为“从……中”。
学生们要牢记介词的一些固定组合,如:以……为主 在……上 由……组成 以……为 从…… 本着…… 从……到 从……中等。做题时发现以上介词,先找组合。
2、主客颠倒。
A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谁对谁呢?颠倒了主客体。)
B在这里,他学到了化学、生物,特别是对他最感兴趣的畜牧学。(“他”是主体,“畜牧学”是客体,是他对畜牧学感兴趣,不是畜牧学对他感兴趣,正确的说法应是“特别是他最感兴趣的畜牧学”。)
C 3月24日,对中国观众陌生在希腊却家喻户晓的女明星玛利亚,在古奥林匹亚遗址为北京奥运会采集圣火。由此,她不仅和中国建立了特殊的关联,还注定写入北京奥运的历史。(“对中国观众陌生”表述不当)
3、主语残缺。
A通过百部爱国主义影片的展播及其主题演唱会,使观众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通过”使全句的主语缺失。)
B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呢?(“对于“湮没了句子主语,应去掉。)
C在最近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滥用介词导致缺少主语)
D由于新加坡是双语教学,为初去他国的学生做好了语言方面的准备,让学生在异国他乡不会有那麽强烈的陌生感。(介词“由于”多余,使全句主语缺失)
E由于一至七号“神舟”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强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介词滥用,删掉句首的“由于”)
二、注意句中两面性的词语
两面性的词是指词语本身表达两个相反的语意。如“成败”“得失”“好坏”“ 高低”“能否”“是否”“有没有”“能不能”“要不要”等。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必须有与之相照应的词语或者语意。否则就会造成语意上的不对称。一句话中,前一分句从肯定、否定两个方面陈述,后一分句也应从肯定否定两个方面照应,否则,就犯了两个方面与一个方面照应不周的错误。
我们拿到一个句子,浏览之下发现句中有两面性的词语,应该想到此句如果有语病的话,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
如: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前面用了“能否”,后面没有与之呼应的词语,应在“关键在于”之后加“是否”,句子前后才能统一起来。)
4、继续保持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的作用,已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后面有“生死攸关”,前面没有与之相照应的词,因此在“继续”之前加“能否”,前后才能搭配起来。)
5、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能不能”是说“能”与“不能”两个方面,而下边的文字只说了一面,失去照应。)
6、到底要不要学好语文?是不是只要学好数理化就可以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关键是体会“要不要”“是不是”“能不能”,提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回答时该怎样回答,此答只能回答第一问)
7、中国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从历史的视角看,最重要的,就是看现在的青年人将被教育、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应为“中国能否实现”)
三、注意句中指代性的词语
使用代词的目的是使行文简洁。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指代不明,文意模糊。一旦句中出现了代词,我们就要认真分析,弄清它所指代的对象,看是否是语意不明、重复等语病。
例如
1、忠王李秀成临刑前是不是很英勇呢?从一些记载上看,不是这样的。(前文说的是两个意思:很英勇或不英勇。“这样”这个代词倒底指代哪一个意思,句意模糊。)
2、张主任和技术员小李正在谈话,他告诉他说:“攻下这道关,就可以试制了。”(谁告诉谁?两个“他”均指代不明。)
3、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的功力用在这方面。(“这”指“搜集史料”,还是“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呢?)
4、今天下午,张董事长、王总经理和其他公司领导一起参加了市里举办的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其他”可以限制“公司”,也可以限制“领导”,造成歧义。)
5、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他”既可指代“嘉宾”,又可指代另一个人。指代不单一造成了句子歧义。语意不明,“他”到底指谁,指代不明)
6、由于这次交通事故,淮海路宛平路地段的交通为此封闭了近三个小时。(重复,“为此”就是“由于这次交通事故”)
7、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游戏软件,否则,不出新软件,就难以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重复,“否则”即“如果不这样”的意思,与“不出新软件”重复)
四、注意否定句和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
否定句主要应该关注双重否定句和反问句中嵌套否定形式的句子,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主要有“以防”“防止”“劝阻”“阻止”“避免”“忘记”“防止”“否认”“怀疑”“幸免”“难免”“切忌”等,这类词本身含有否定意,用在句中起否定句意的作用。这些句子和词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把要表达的意思说反,我们可以用代数中很简单的“负负得正”去判断它,这样就能准确明白句意到底是肯定还是否定。
例如
1、许多有识之士认为,防止文化不受污染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滥用否定,表意相反,应把“不”去掉。)
2、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忌”就是“禁忌”,动词含有未定意味。后边再加一个否定词“不可”就是肯定意味,“睡前可以恼怒”。分析本题时,可用增删“不可”的方法进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099-02
管制员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民航发展所需要的,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职业技术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民航运输服务与生产的大众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展开,作为民航运输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之一——管制员,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航空安全和民航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空管人员的培训质量已经成为民航界所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估标准体系,将对空管人员的培训起到规范和保障作用。
一、管制员教育质量评估的必要性
1.教育评估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学工作质量,推动教学工作不断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评价的意义日益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识。无论是对学校、教师和学生推行教学评价都有深远的意义。对学校而言,教学评价是教学坚持素质教育方向的根本保证,是加强素质教育教学管理的前提,是寻求最佳结构模式反馈教学信息、发挥调控功能的一种手段。为教学管理部门获得关于素质教育的全面信息,加强教学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对教师而言,教学评价是激励教师自觉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具体学科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及时地获得反馈情况,及时地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把握教学价值情况,从而激励教师自觉发挥自身优势,对原有教学活动进行扬弃,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最大可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对学生而言,教学评价是增加师生凝聚力、检测学科学习效果的一种监控手段,学生通过比较能较为客观地了解自己学习方法的优劣,及时调整、改进不适的思维方式,也能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通过评价体系学生也能获取最直接的信息,在评价信息的引导下提高自己获取知识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2.管制员学历教育的质量评估体系。管制员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民航发展所需要的,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职业技术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民航运输服务与生产的大众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展开,作为民航运输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之一——管制员,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航空安全和民航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空管人员的培训质量已经成为民航界所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估标准体系,将对空管人员的培训起到规范和导向作用。此外,空中交通管理教育,最终体现的要求是一种综合素质,其应当是一种真正国民素质教育。高等教育之所以高等就在于奉行这样的理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多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民航空管教育着眼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完整的职业素质结构为核心设置课程、组织各项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实践环节,都要致力于研究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动手能力等问题,研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创新能力、综合能力,让学生心智得以成熟和稳定。
3.空管人员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从空管人员培养院校的生存来看,教学质量是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学校的生命线。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而对空管人员培养院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师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民航运输服务大发展以及“建设民航强国”的方针指引下,空管人员学历教育事业发展迅猛。但正如大量已有研究报告指出的那样,在飞行安全中,人的因素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变量,缺乏受过严格训练、具备足够指挥技能的空管员对以安全为第一要素的行业来说就意味着灾难。因此,空管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应该放在整个民航运输行业的战略性要素来考虑。
二、管制员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目的和作用
1.有利于空管人员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空管人员学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在航空运输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有很强的职业或岗位针对性。这是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基本特征。考虑到我国整个民航运输行业的发展轨迹(特别是整个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历程),可以说,当前我国空管人员学历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特别是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空管人员学历教育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育训练组织以及空管人员教育定位都很模糊,存在着明显的效仿普通高等教育的问题,没有根本突出空管人员学历教育以职业为本位的特色。这就迫切要求对空管人员学历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评估空管人员学历教育教学计划、教学训练、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效果及毕业生质量等。构建高等学历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对指导和促进高等学历教育建档发展,无疑有巨大促进作用。
2.有利于加强空管人员学历教育院校的教学管理。对空管人员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科学的评价,以及用科学的手段收集、分析、处理所获得的资料,将结果反馈到教学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用人单位,能够及时正确、主动的采取有力措施对教学活动进行指导,发挥管理功能。建空管专业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是实施空管专业教学评价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落实这项工作既要考虑到教学评价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我校空管专业建设的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使对教学评价科学客观,富有针对性。
三、管制员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主要内容
由于空中交通管制员培养的特殊性,其教育教学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时所涉及的内容也较多,而在这些内容中,有的与普通高等教育相符合,而有些内容是管制员教育所特有的,在诸多内容中我们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评估,即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培养标准、师资队伍建设、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与毕业生质量。这六个方面既能够体现普通高等教育的要求,同时又兼顾了管制员培养的特殊需求。
1.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任务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制定教学大纲及其他教学文件的主体。它具体规定学校应开设的课程、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课时分配以及教学实施过程编制。空中交通管制专业的培养目的是培养掌握民航空中交通管制技术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能从事民航空中交通管制领域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随着我国空管事业的发展,管制单位对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院校空管专业教育改革应从行业需求出发,探索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实现院校空管专业教学与管制单位实际工作的有机衔接。因此教学计划必须符合管制专业教学特征并发挥其指导作用,以民航发展对管制人员的要求为根本,同时要具有实际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管制专业教学计划所确定的培养目标。
2.师资队伍建设。对高等院校师资队伍进行评估是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管制员教育的特殊性,对从事管制员教育的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教育的直接实施者,空中交通管制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其教育实施者不仅应具备很强的理论水平,同时应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达到实际管制工作的要求。这更有利于促进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同时也有利于理论教学成果向实际工作的转化,因此“双师型”特点是现代空中交通管制教育专业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集普通教师素质和工程师(农艺师、会计师等)素质于一体的教师.是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
3.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目前我国管制员培养领域所普遍采取的培养方法为课堂理论教学与模拟机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模拟机实践教学环节在管制员素质提高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得到了局方及一线管制单位认可的。这种教学方式大大改进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在学生管制基本意识培养及动手能力培养方面的缺失。为学生将管制理论应用到实践环节以及初级管制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平台。但院校的管制实践教学毕竟是在模拟环境下进行的,与一线的真实管制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也是各管制单位在管制员模拟机培养方面所反映出的最大矛盾),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由于缺乏对实际管制工作的感性认识,因此在对于管制规则的理解上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同时也使学生在思想上对于管制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模拟机实践教学在我国管制员初级培养中发挥了相当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和缺陷,这也是我国管制员学历教育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管制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民航发展的高级空中交通管制人才,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管制专业人才培养应以管制岗位的实际需求为主要依据。因此在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教学的各方面都应体现实际应用性的特点。在模拟机训练模式上也应该突出管制能力的综合性和实用性上。对管制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应基本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硬件方面(用来实施模拟培训的设施),二是软件方面(包括模拟机培训的计划、目标、教师的教学方法等)。随着空管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量的新技术与新设备不断应用到一线管制工作中,因此在管制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应注重对管制单位新设备与新技术方面的培训,使学生在院校培养阶段就能够对将来工作中所使用的设备有足够充分的了解。目前我国管制员培养中所使用的模拟教学设备普遍落后于一线管制单位所使用的管制设备,培训与实际工作脱节,使得培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实践教学过程是进行管制实践教学的核心,也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保障。管制实践教学环节应始终以实际工作的需求为目的,建立严格而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建立实践教学过程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对实践教学的计划、目标、组织与实施等各个方面。
4.毕业生的质量。毕业生质量是评估一个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目前我国管制学员进入一线管制岗位是采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供需双方均具有较大的自由度,能够满足双方的最大需求。而用人单位进行人才选择时所依据的标准就是一线管制工作对管制人员的能力需求标准,管制员培养院校也可以借助这一标准来审视自己的教学系统。一个人的成材既要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还要满足个人发展的需求,因此对管制专业毕业生的质量评估应该包括毕业生的社会评价、毕业生的自我评价和院校对毕业生的评价等三个方面:毕业生的社会评价,就是一线管制单位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估。单位对毕业生的社会评估不仅仅包含该生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同时还包含其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健康状况以及纪律作风等各方面的综合性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一般源于其在工作中的现实表现,因此所反映出的问题也比较客观公证,因此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价应以实际用人单位的社会评价为主体。毕业生的自我评价,就是学生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的一种自我评估,根据培养目标和个人发展需求对自己综合能力的一种评价。
空中交通管制的职业特殊性决定了其从业人员除了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具有非常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对管制员教育质量的评估应区别于传统的高等教育,在建立质量评估体系时,应结合管制员教育的特殊性。通过建立完善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提高管制员教育教学质量,以全面提高管制员素质,为民航的飞行安全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唐卫贞,付令,王丰.浅谈飞行签派职业身涯设计[J].职业时空,2005,(6).
[2]夏光.人力资源管理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02-02
财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主要讲授财政概念、职能、财政收支、财政管理体制和财政政策等基本理论,是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财政学属于专业基础课,一般经管类专业课程设置是在开设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等基础课程之后,开设财政学。目前,国内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多数都开设了财政学课程,但是整体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进行了诸多有益的研究探索。早在1986年,中央财经大学就发起成立了“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旨在为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提供交流探讨的平台,推动全国财政学教学改革与理论研究。目前,已经涵盖了全国60多所高校,有力推动了我国高校财政学教学改革和理论研究的蓬勃发展。但是,财政学整体教学效果依然不能令人满意。其影响因素很多也很复杂,本文从教育观念对教学效果影响的角度,研究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治本之策就是以素质教育观念统领财政学教学活动。
1教育观念的反思与发展
教育观念是在人们以往的经历中形成的,并且会潜在地、不自觉地对人的教育行为产生客观影响。所以,人不可能像换衣服一样简单,彻底改变自身观念,一定要经历一个非常艰难、曲折和漫长的斗争过程,将伴随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过程。[1]因此,社会各界都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扬弃落后的应试教育观念,树立现代素质教育观念。
所谓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教育观念和行为。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教育观念,它不仅无助于实现教育的基本职能,甚至产生诸多负作用。主要表现在:它用层层考试选拔出极少数“优胜者”,而忽视了对绝大多数学生的教育;它紧紧围绕考试需要,形成“按需施教”的教学模式,即“考什么,教什么”和“考什么,学什么”片面知识教学的怪圈,而忽视了学生非应试能力的培养;它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作为检验学校、教师及学生的教学质量和学业水平的标准,形成教师“填鸭式的死教”和学生“被动接受式的死学”的单向、被动的教学互动关系;其结果是多数学生因被忽视、被歧视或负担重等原因产生厌学情绪,而少数高分同学因片面知识教育而缺乏继续发展的潜力,也将教师陷于非常被动和尴尬的境地。可以说,教学效果不理想是应试教育观念扭曲正常教育行为所酿成的一大苦果,严重制约了教育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国许多学者一直致力于反思、总结、探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2006年,素质教育写进新的《义务教育法》,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社会各界必须践行的法定义务。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这是我国应对21世纪挑战的战略抉择,也是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制胜法宝。
所谓素质教育,在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有明确规定:“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可见,素质教育是着眼于提高人内在素养的品质、强调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的教育观念。它与应试教育观念有根本区别,其先进性可以有效解决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素质教育重视施以全面教育,反对片面教育;重视面向全体学生,反对只面向少数学生;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反对不考虑个性特点的不合理要求,以有差异、有特色地发展求得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所以,素质教育观念必将引起教育各方面发生深刻的变革。[2] 所以,素质教育观念是学校及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对学校工作及教学活动具有统领作用。而教学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观念的主要途径,把素质教育观念具体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树立素质教学观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治本之策。
2以素质教育观念为指导,探索改进财政学教学的思路和对策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学效果的关键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双方互动的默契程度。如果把教学活动比做电视剧制作,教师则要扮演编剧、导演、制片、监制、配角等,学生是主角。而两者最大的区别是,电视剧是由编剧、导演独立创作的,然后根据剧本需要筛选合适的演员。但教学活动的主角是事先确定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编导,即“带着镣铐跳舞”。因此,好的课堂教学也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功夫尽在课堂外。
大学生没有太多的社会经验和深厚的经济学基础,初学财政学,产生陌生、枯燥、空洞、没用等想法,都是可以理解的。就教学活动本身而言,主要有两大因素:财政学课程本身特点和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财政学课程特点一定条件下,教学效果主要将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1营造和谐的教学心理环境: 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用真情打动学生,用行动感召学生,建立起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财政学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潜心修炼。
要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精神。
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教师深邃的思想、渊博的学识、独到的观点、严谨的逻辑、雄辩的口才、幽默风趣的谈吐等等,比较容易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
经常采用寓情于教,以情动人的教学方法。让师生处在关爱、平等、和谐氛围中,使学生轻松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与教师产生共鸣。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一是热情洋溢而又平易近人,给学生一种自然、明朗、积极向上的情感引导,形成学生积极、愉快的心情。二是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关注,表明老师是在用心与学生平等交流。三是加强与学生情感和思想交流。抑扬顿挫、绘声绘色的语言能够增加教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运用眼神和表情与师生进行交流,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恰当运用肢体语言也能实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四是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多为学生创造各种表现的机会等等。
2.2以学生为本,创新财政学教学方法: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瞬间激发学生对财政学的兴趣,而能够长久吸引学生眼球的法宝是“以理服人”。
所以,教师必须先了解学生对学习的需求情况,“缺什么?怎么补?”等,精心编排教学内容,讲究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重点尝试几个方面:
(1)增加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直觉感性认识,有利于消除学生对财政学的陌生感。
在此,以“为什么要学习财政学”的讲授为例。这是既财政学教学中必须首先解答的问题,也是影响学生兴趣和重视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做到“我的地盘,我做主”。具体从财政概念讲起,采用从现象——本质——现象的分析方法。首先,让学生自由发言,任意联想,寻找和列举身边的财政现象和问题。同时,教师要把学生列举的现象分类写在黑板上。此时,教师不要着急进行对错评价,应该首先对学生的积极、大胆的发言进行表扬,鼓励口无遮拦。其次,引导学生对他们所说的各种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和归类,筛选出与国家收支有关的现象归为一类,其他的归为一类。经过对比,学生很容易归纳出哪些是财政现象和问题,而哪些不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分析和体会财政和自身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税收、住房等财政问题与自己息息相关。那么“为什么要学习财政学”及财政学的重要性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消除学生对财政学的空洞感。
初学者往往认为财政学不像会计、审计等课程那样具体和容易掌握,感觉财政学太抽象、不易把握。在此,从观察分析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角度出发,谈“为什么要学习财政学”。主要抓住两个方面:
首先,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一般人都应该具备些财政经济方面的基本常识,才能看懂经济形势和政策。否则,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你就是一个“睁眼瞎”,难以成为“经济人”。何况是一个经管专业的大学生呢?掌握基本的财政学理论是其必备的素质。
其次,使用案例教学方法。筛选两个典型案例:2010年中国财政政策与欧盟国家财政政策的比较。具体分四步:第一步是搜集资料。先让学生自己广泛搜集资料,教师再提供补充参考资料。第二步是让学生撰写的案例分析报告,并提交电子版。第三步是教师仔细阅读学生案例报告,挑选最好的和问题最多的案例报告各几篇作为典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公开集体评阅,找出每个案例报告的优点和不足。第四步是教师对案例报告进行整体分析和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可取之处,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办法。此类案例分析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财政学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而且从长远看,更有利于学生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3)尝试把宏观问题微观化讲解的教学方法,把财政问题“家政化”,有利于消除学生财政学“无用论”的误解。
长期的应试教育形成的急功近利教育观念,人们普遍认为:上学 = 大学 = 工作 = 金钱/地位,而很少去思考人生的价值,个性、兴趣、道德品质等等。大学生对财政学产生“无用论”的想法是正常的,也是教师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因势利导,从学生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采用财政问题“家政化”的讲解方式,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财政学对其本人非常重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财政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在讲财政的概念时,最好不要单刀直入强调其强制性和无偿性,以免使学生感觉财政不讲道理,就是强权,没什么科学性的想法。所以,可以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从中挑选效果最好的方法。在此,介绍组织课堂讨论教学方法的使用情况。首先,教师在课堂设计中要找准突破口——选好讨论主题。在学生普遍对财政不了解,而对税收有一定体会的条件下,选择最能够代表财政的税收作为分析问题的切入点是可行的。组织课堂讨论教学方法具体可以分为五步:第一步是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正方同学代表国家,观点是应该缴税;反方同学代表纳税人,观点是不应该缴税。第二步是让正方和反方同学分组讨论,分别列出支持各自观点的理由。第三步是让正方和反方各选派代表进行现场辩论。第四步是教师对双方的辩论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指出应该肯定和改进的地方。第五步是教师讲明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进行分析评价。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非常好,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很好体现了教师对教学的主导作用。学生通过积极主动、激烈争论的课堂教学,不仅真正掌握了财政、税收本质等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受到了一次成功的国民素质教育,清楚作为一个公民在税收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学生也能深刻认识到财政学对自己的重要性。
通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改革探索,首先解决学生“为什么学习财政学?”的问题,学生就会对财政学学习更有兴趣和更加重视。在此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明白财政学学习目的和方法。
教师与学生教学目的相同,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如果教师只是熟读教材、按照考纲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填鸭式”的讲课,考试前复习串讲划重点,学生考前突击复习、死记硬背,考试通过率很高。这就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而且目前我们多数教师就是这种流水线生产的产品。在素质教育成为法律义务的今天,我们不能继续沿用这样的模式去培养我们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教师必须从一定的高度去把握教学目的,否则只能是误人子弟。就此问题,介绍两种方法:
(1)在分析财政学课程特征的基础上,阐明学习财政学的目的和方法。财政学研究对象包括财政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财政收支基本制度和政策等主要内容,其中财政政策是财政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也就是,检验财政学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志就是看学生能否正确解读和评价国家财政经济政策以及能否根据社会经济情况的变化,大致预测财政政策的走向。所以,财政学教学目的不是记住了某些个知识点,引导学生在“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方面下功夫,重点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使学生受用终身。
(2)把素质教育观念和方法融入教学的每个环节。这是落实素质教育观念的最关键和最困难之处。它不仅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的,而且要具备实际落实正确教育理念和教学目的的实力和技巧,充当一个知识海洋中的领航人。教师要高屋建瓴、仔细推敲,努力做好每节课的教学构思和设计。通过教师正确引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师生良性互动、理论与实践结合、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积极主动、轻松愉快、不知不觉中汲取财政学的营养,形成其财政学的专业素养。
此外,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促进教师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样化、人性化;改革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等,从多方面尝试改进财政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当然,素质教育观念的形成和实践是个十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需要每个人变革观念并参与其中。教师更应该努力转变观念,以实际行动践行我国素质教育的观念,并指导我们的教学行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改进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人力资源强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 顾明远:《加快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2010-12-11,教育部网站 ;
[3]柳斌:《解读义务教育法:素质教育由政府倡导到国家意志》,2006年09月04日,中国经济网;
[4]孙伟 张国富:《财政学教学创新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2期 ;
[5]宋学红:《对当前《财政学》教学困境的几点思考》,《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
[6]余可:《基于科学发展观对财政学教学和研究的几点思考》,《学理论》,2010年第26期;
[7]刘彩丽:《培养学习兴趣 讲究教学方法》—谈《财政学》课堂教学体会,《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4期;
“世界人权宣言”(1948)第二十六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初级教育应属义务性质……”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在人力资本理论中指出:经济发展、收入及贫富的差距根由于教育的差距。我国学术界的研究表明,义务教育的不均衡态势必然引发教育发展的贫富差距问题和教育不公平现象,并且这种教育的不均衡产生的“马太”效应又会逐渐扩大经济社会的不和谐。因此,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的公平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自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时代开始,均衡的要求一直被认为是公平诉求的基本内涵,均衡的实现与否意味着公平是否实现。
2006年6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作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规定。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为义务教育战略性任务的高度,提出到2020年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世纪之交,我国用十五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如期实现“两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目标,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
人类历史发展表明,国家的强弱、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高低取决于教育普及程度、质量水平。
义务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起点、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点、中国教育跨越发展的接点、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基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没有义务教育的强劲支撑,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真正强大。正因为如此,必须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教育战略布局中始终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历史回顾
从的第一天起,党和政府就将提高民族素质、普及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且根据不同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促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954年,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四十六条将这一条款扩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1986年制定、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1]
新义务教育法提出:“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2]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奋斗目标;教育均衡的本质是实现教育公平。1995年9月实施的《教育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3]
200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优先解决好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作为工作重心。2007年春,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2008年秋,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
从法律规定理解,实现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最基本的要求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里既指义务教育规模和数量方面的整体均衡,也指区域之间、学校之间教育设施、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均衡,同时也指不同家庭背景下学生之间享有教育资源和学习条件的基本均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其提出的背景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20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在东部地区优先发展、梯度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指导下,东部地区依托其原有的基础及区位优势,借助国家的政策支持,发展迅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东中西部地区间经济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加大,对中国经济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逐步从东部地区优先发展、梯度推进,转变为区域间协调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在这个阶段,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还主要体现在地区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上[4]。
回顾义务教育走过的风雨历程,可以看出:我国在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采用了“先城市、后农村,先发达地区、后欠发达地区”的战略。这一战略必然带来教育经费投入上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的扩大。
从党的十六大开始,关注弱势群体成为社会政策的主线。区域协调发展是从相对宏观的层面探讨均衡的问题,而关注弱势群体则是从微观的个人层面关注均衡协调发展的问题。关注弱势群体政策背后反映的是国家在个人收入分配政策上已经从过去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到让弱势群体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缩小个人收入差距上来。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逐步形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理念。总理明确要求,“对目前社会反映义务教育中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要找准症结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5]为了贯彻国家战略部署,袁贵仁部长提出,“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
2010年伊始,教育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具体描绘了力争在2012年实现区域内初步均衡,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基本均衡的“路线图”。[6]2010年2月28日,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轮公开征求意见稿,由教育部向社会公布。
尽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在我国义务教育基本普及,进入后“普九”时期提出来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但回顾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对于教育公平的追求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教育公平的追求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
在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义务教育政策导向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其目标在于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攻坚战略任务的完成,表明我国在保障公民基本受教育权利等方面的认识与实践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当义务教育普及到一定程度后,机会公平和均衡程度如何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城乡不均衡、区域不均衡、校际不均衡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基于这样的背景和条件,我国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再次强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的就是要尽快平衡调节作用,整合教育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投资,尽最大努力减少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
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有4个:(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能够提供的义务教育机会不足,难以满足全体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二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受制于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水平。(2)城乡二元分治结构。一是户籍制度导致不同人群享受不同的教育机会;二是城乡义务教育政策差异导致不公平;三是文化资本积累的差异导致不平等。(3)分级管理体制。一是责任不明确、不合理造成不公平;二是城乡和地区间的差距造成不公平;三是地方领导认识差异导致不均衡。(4)重点校政策。一是选择性入学造成入学机会不公平;二是部分重点校“转制”导致新的更大的不公平;三是加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
因此,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看教育,需要缩小校际差距,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使公共教育成为社会融合机制,而不是分化机制。
教育公映了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教育公平是现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文化价值观在教育领域内的体现。社会公平是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条件,教育公平在促进整个社会公平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因而教育公平保障人的发展的起点公平,知识社会中教育公平的基础性地位更加凸显。
二、取得的成就
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世纪末,在教育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我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宏伟目标,为广大适龄儿童少年提供了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这是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第一次实现了教育的普及化目标。
时至今日,13亿人口的中国,在旧中国80%以上人口是文盲的基础上,历经风雨,实现“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8%,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27%,其中男女童净入学率分别为99.25%和99.2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5.7%。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超过99%[7]。以上数据充分显示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巨大成就,同时也证明我国有能力将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范畴。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为我国义务教育向纵深发展,向均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全国涌现了大量注重义务教育均衡和优质发展的先进地区和实践的先进典型,这些都应当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过程中很好地总结和推广。如:实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四川“成都模式”;优化教育结构、扶持薄弱学校的安徽“铜陵模式”;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辽宁“沈阳模式”;实施优质校与薄弱校结盟的河北“邯郸模式”;建设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的江苏“苏州模式”;实行学区制管理的河南“郑州模式”;引导城乡教师双向流动的“上海模式”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全面实现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工作;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和机会得到改善,民族地区教育快速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国家教育督导2008报告》显示:城乡教育质量差距较大,东中西部教育发展差距较大,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突出,弱势群体公平受教育机会没有得到充分保证。
要妥善解决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深入系统地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由于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既有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影响,又有历史形成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因此,必须进行系统的研究,方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从体制和机制来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属地化教育财政与管理体制、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与失衡、社会过于功利化的教育价值观、学校办学思想与教育理念的偏差以及既得利益集团的干扰与阻碍等,是造成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只是取得阶段性成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1)受经济社会发展或自然条件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水平仍然偏低,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和群体之间发展差距的任务还十分艰巨。(2)一些地方义务教育初中段的普及还不稳固,质量有待提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措施有待落实,力度有待加大。(3)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重外延轻内涵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迫切需求。
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改革建议
1.政策性建议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又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和实现途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基本职责,既要积极作为,又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1)明确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部责任方
把地方促发展和中央给补偿有机结合起来,各级政府既要解决总量投入不足的问题,也要解决配置不均衡的问题,要发挥中央和地方共同推进的作用,各负其责,保证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
(2)建立以“有质量的公平增长”为导向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它强调和追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强调有质量的均衡。
(3)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标准
发挥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对教育公平发展的作用,并实行相应的问责制度。建议责成有关部门尽快完善、实施能保障“普及、质量、均衡三者协调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标准。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加强和完善义务教育监测机构,形成自上而下的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义务教育监测制度,并以此加强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管理,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
(4)建立全国通用的义务教育卡
取消义务教育学校借读费,完善异地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健全和完善适龄儿童少年异地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各地应统筹公安、审计、物价、计生、教育等部门,设立区域外来人口子女就学管理专门机构,实行义务教育登记卡制度,加强对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的管理。
(5)资助承担义务教育责任的民办学校
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既要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也应落实“大力支持”的措施。
2.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思考
(1)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在政府,政府要切实承担责任
加强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任,实现义务教育领域治理模式的转化。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首要措施是加强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任。各级政府要强化理念,明确职责并切实承担责任。关于义务教育公平的价值理念,各级政府均需强化,实现公共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首要条件和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必须建立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和共享机制,在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上,要鼓励强弱联合,优化教育资源。同时,改革招生办法,淡化升学竞争,在义务教育阶段坚定执行“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
(2)逐步淡化和消除制度壁垒,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促进机制
消除义务教育城乡二元分割制度,突出弱势补偿制度。化解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在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实行教师交流制度,取消“重点学校”政策,推行学校标准化制度,以及优质教师交流制度。构建科学的义务教育督导评估体制,为学校规范发展提供保障。完善投资保障机制,建立规范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政府投资义务教育的力度,并保障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是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变革的方向。要有效地解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与结构失衡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建立规范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统筹建立信息化教学网络,创新教育手段,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对各校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相对均衡配置。利用现代教育网络建设庞大丰富的教育资源信息库,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教育平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发展。
(3)以新的《义务教育法》作为制度保障
新的《义务教育法》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的制度保障,应进一步关注新的《义务教育法》的执行是否落到实处。
诚然,正式制度的建构并不能保证义务教育就一定能向着均衡发展迈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有赖于非正式制度的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需要政府的有力推动,需要学校、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参与,更需要制度上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06-29.
[2] 储召生.聚焦新义务教育法:二十年的跨越新辉煌的起点.中国教育报,2006-08-3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03-18.
[4] 杜育红.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过程、原因与对策.中国民族教育,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