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8 17:12:3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传统文化的利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各界联系的增强,且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之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果显著。上世纪90年代,国务院第一次以文件形式提出了社会信用问题。90年代末,信用中介机构出现,标志着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步入了发展阶段。本世纪初,信息披露系统和信用联合征集体系出现,标志着我国信用体系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
纵观我国信用体系发展全局,在国家政策扶持和带领下,不少省市都在信用理论研究和管理办法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全新的尝试,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相对而言,我国信用体系起步晚、发展速度滞后,导致信用体系建设步伐跟不上经济建设步伐。甚至在发展与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群众监管,导致信用秩序混乱。加之国家并没有制定相关政策与管理条例加强对信用市场的管理,导致信用缺失现象泛滥。这些因素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成长,也会导致危害我国经济健康发展[1]。因此,现阶段,在“一带一路”政策方针引导下,我国应加快与国际信用市场的接轨,并结合我国信用体系发展情况健全和完善信用机构,促使我国信用体系健康发展。
二、我国传统信用文化优劣势分析
(一)我国传统信用文化的优势
我国传统信用文化优势主要体现在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三方面。
第一,个人层面。传统信用文化是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奠基石。在传统信用文化中,追求日常五伦。无所谓五伦是指五大基本素养,其一,仁。其二,义。其三,智。其四,信。其五,礼。而传统信用文化追求的是诚信,也是个人的基本素质。在具体实践中,它要求每一个社会公民应做到诚实守信,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且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这个责任意识能够引导社会公民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做到言行一致。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可以通过诚信修养做到责任的明确,进而最终实现“平天下”。由此可见,无论是在社会信用市场还是日常生活中,诚信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具备基本道德修养的关键因素,也是关乎社会稳定和个人事业成功的奠基石[2]。
第二,社会层面。传统信用文化是促使人与人之间沟通与联系的纽带。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交往过程中,诚信是沟通与交流的媒介。一个人没有诚信,会丧失他人的信任,会在社会交际中遇到各种矛盾与问题。诚信思想最早提出者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具体体现在《论语》中。由此可见,诚信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交际与合作的基础,也是促使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准则。
第三,国家层面。站在国家角度,传统信用文化是帮助国家实现“平天下”和“长治久安”的关键点。社会公民需要诚信,国家同样需要诚信。在国家和政府管理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取信于民”的思想原则,这样才能进一步保障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假设各项活动执行与管理过程中,没有诚信就没有群众基础,没有群众基础就无法谈论富强民国。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信用文化中,诚信思想尤为显著,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占据重要地位。与此同时,诚信也是构建诚信体系的基础。
(二)我国传统信用文化的劣势
传统信用文化劣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对自律性过于依赖。在农耕时期,由于生产力和水平较低。社会关系主要以土地和血缘为主,从而形成了一种熟人社会信用体系。由于彼此之间相互熟悉、相互了解,因此更加稳固了这种社会信用关系的约束性和自律性。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社会逐步走向转型时期。无论是信用文化依赖的社会关系还是经济基础,都逐步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在社会转型过渡时期,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社会分工,都发生了本质变化。这就导致社会成员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社会关系依赖的自律性缺失。如此一来,无这样不仅会直接影响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也会大大增加运行成本。
其二,存在狭隘性和等级性。在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形成过程中,儒家文化的影响较为深远。儒家文化宣扬“五德”,虽然提倡社会的道德礼仪,但是其本质是维护社会封建思想、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因此,传统信用文化中主张的“诚信”思想带有浓厚的等级性色彩。在儒家思想中,“信”是确立君臣父子上下等级关系。因此,信用关系也带有等级性。在此思想背景下,如果再去追求平等与公平,就显得毫无意义。与此同时,在整个社会关系中,主要以家庭和个人为主,人们更多的是关注血缘及熟人关系,因此对于亲近的人给予更多的信用。加之信用文化具有局限性,追求的诚信思想范围主要局限于社会伦理秩序,因此较为单一化,不够全面。因此信用文化具有狭隘性。在此种思想环境下,整个社会成员更加亲近自己熟悉的亲人或者朋友,且信任他们、依赖他们。这是导致我国市场经济规模较小和市场经济运行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意见
(一)发扬传统文化的优势
纵观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可知,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文化理念,且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在长期时间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我国传统信用文化体系,该文化体系既是一种历史符号,也是一种民族意识形态,更是一种价值取向[3]。因此我们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发扬传统文化的优势,并站在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等角度思考和探索民族文化历史特点、文化特点、民族习惯、社会信用文化价值观。进而借助信用文化的优势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应合理继承。对于不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思想,应选择摒弃,弘扬和普及适合我国经济转型社会的文化思想,比如商德。传统商德包含的思想内涵较为丰富,其主体思想是诚信。具体体现在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另外,和气生财也是传统商德的思想内涵。这些流传下来的话,不仅反映了社会关系与社会经济活动中宣扬的诚信文化,也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转型对信用文化的需求。
在发展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应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推崇传统信用文化,不能照搬传统信用文化和西方契约信用文化,否则会适得其反。我们应站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等角度展开探讨与思考,进而建设促进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社会信用体系。
(二)加强文化创新发展
在继承与发展传统信用文化的同时,应加强对信用文化的创新研究,并加强传统与现代信用文化的有机结合。具体而言,国家应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并引入现代信用文化理念,结合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时期社会现状,促使信用文化体系的创新发展[4]。首先,在传统文化发展方面,我们应持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想理念,并树立创新思想意识和责任意识,推陈出新。其次,要站在世界角度,树立发展眼光,面向未来。在创新与发展中总结和借鉴国外国家相关信用文化精华,并结合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情况制定最为合适的发展目标,进而赋予信用文化体系新的内容、新的形式。
(三)个人信用的构建
二、两种美学范式对中国平面设计的双重冲击
(一)两种美学范式对中国平面设计行业影响的现状对比中国当代美学范式遵循着工艺美术的底蕴,可以说是一种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由于这种底蕴需要很深的艺术造诣,不是人人都能积极参与进去的,可以说是一种脱离大众生活的设计方式。而西方的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大众化与通俗化,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进步,在进入中国的同时就使很多人开始涉足原本那么高深的设计行业,而且有种泛滥的趋势,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是真正本土的艺术设计师,他们不想让中国传统的宝贵文化遗产付之东流,从内心深处不愿意接受西方的思想,尤其是那么肤浅的、庸俗的甚至是污秽的表现手法,他们认为那些设计是对有着五千年文化的中国设计的耻辱;另一方面是全盘接受西方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设计人,他们认为艺术设计是为大众服务的,应当回到社会大众中去,不应该那么不近人情,束之高阁,所以他们充分结合科技的手段可以轻松、简单地产生设计的价值,何乐而不为呢!
(二)西方美学范式和中国当代美学范式在中国平面设计方面的融合当全球化这一概念形成的时候,融合就是一个大的态势,在现今这个时代一切都在不断的融合、发展、变革的过程中,不变就会被时代唾弃,固守陈规将会失去发展的好时机。中国的平面设计业也是如此,西方美学范式不可阻挡的进入,认清它的利弊,分析它的特点,将它和中国当代美学范式充分融合,扬长避短,使其为我所用,利我所用。
三、后现代主义理念融合到中国平面设计中的可能性分析
取其精华、去其槽粕。中国平面设计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中国的设计师应当开始探索将两种美学范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两者中权衡利弊,从西方美学范式中学习反中心、反模式化,主张文化发展的多元性,设计者不再唯单一的主流设计风格马首是瞻,不再局限于任何固定的设计模式、表现手法,更加积极地寻求艺术设计其它的可能性,探索平面设计的未知领域,为艺术设计开拓了更为广阔的道路。多媒体技术使设计工序越来越便捷、简单,使平面艺术设计风格的多样化成为可能,并且还扩大了平面设计的应用范围。当代设计师认为平面设计不单单是对良好的技术和功能的追求,而且还要表现丰富的个性和形式的多样。在探讨西方美学范式的同时,审视中国传统美学范式,寻求两者结合的黄金点,使两种美学范式有机结合。
文化旅游资源是否应该大力开发,历来是旅游人类学家争论的焦点之一。争论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一样,是不能随意改变的资源。破坏了这些资源,也就破坏了自然与社会的美好和谐。同时,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精髓、象征和代表。如果被破坏了,也将丧失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另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有极强的带动性,能够给该地区带来极大的经济效应,和“文化复兴”,增强该民族自尊心,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和旅游吸引力。
一、旅游人类学
所谓人类学(Anthropology)是指从人类社会的不同方面和角度来研究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科学。从国内外现有的各种研究成果来看,旅游人类学的研究主要是从旅游地的居民和游客之间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研究旅游地的文化现象和演变,以及这种文化现象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因此,旅游人类学就是从社会文化和旅游美学的角度,研究旅游地居民、社会组织、旅游供给者与旅游需求者之间关系的科学。
1963年人类学者努涅斯(Nunez)发表的论述,《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是旅游人类学研究的开端。20世纪70~80年代,研究旅游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文化的影响 是旅游人类学的主流。同时,学者们也越来越关注旅游对西方发达社会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后,学者们开始思考如何达到旅游发展与社会文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学者研究旅游,主要从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会这三个不同视角出发,关注目的地社会的人类学者认为旅游引发了当地社会文化的变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甚至是价值观念。从游客出发,学者们认为旅游活动是一种世俗仪式,是一种人生阅历。所以说,旅游是是依赖于各种社会因素的一种文化。
二、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是一组彼此关联的旅游概念,但它们又是一对差异颇大的概念。广义的旅游文化是指旅游与文化的所有关系,包含了文化在旅游中各方面各层次的体现,,类似于“旅游与文化的关系”。狭义的旅游文化(tourist culture)则仅指由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引起的各种文化现象,强调旅游吸引物的文化性,其重心在文化。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对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吸引物、旅游动机都有特定的要求,强调旅游活动是依托文化性的旅游资源而发展的独特旅游类型,其重心在旅游。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的概念有明显区别。详见下表。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困境
(一)文化旅游的外部性
所谓外部性,简单来说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仿观者福利的影响。一方面,文化旅游者会更广泛、更深入地与目的地居民接触,直接深入到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文化中,这难免会给当地人的传统文化造成一定得影响,甚至是破坏。有些学者认为,这是对当地文化的“剥削”。另一方面,游客到旅游目的地旅游给当地人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对目的地居民来说是一种“文化复兴”,使当地人产生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他们意识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许多学者认为这是一种文化重创过程、文化复活的过程和传统文化加强的过程。这也是经济学上所说的外部性。
(二)文化旅游者需要“真实性”
文化旅游者需要到旅游目的地的“后台”去旅游、工作。与当地人接触,参与到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中。他们对当地人文化的影响非常深刻。有些地方为了迎合文化旅游者的需求,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不惜把传统文化当作商品来出卖,这就出现了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商品化问题。只要与文化沾边的资源都进行所谓的“包装”,当然其中也有认真严肃之作,但更多的是哗众取宠,有些根本就是背离其文化内涵的东西;此外,由于商业利益驱使,以“伪民俗”的方式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现象随处可见,甚至创造“伪文化”和“舞台真实”来吸引游客。比如现在流行的《印象…》和“…故里”。这对地方传统文化来说是非常严重的破坏。面对旅游市场的多层次需求,在实现从文化旅游资源向文化旅游产品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历史文化的严肃性和旅游者需求的通俗性、大众性以及展示手段和经营理念的现代化。正如科恩(Cohen)所说,如果一种仪式被拿来表演,其文化和宗教内涵也就丧失了。因为,这些表演并不是文化旅游者所需要的文化真实性。海南黎苗风情村经营失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矛盾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旅游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较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另外,旅游业的发展还是一种双向性的活动,即目的地居民与游客之间的活动,这种活动必然会产生一些冲突。如文化涵化,文化涵化是指两种文化在碰撞和接触中,相互发生影响,发生变迁,其中一种文化要么适应另一种文化,要么抗拒另一种文化。文化旅游在开发过程中也必然碰到这个问题。游客带来的外来文化必然会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产生影响,进而出现文化适应或文化冲突问题。人类学家把文化适应这种现象称为“帝国主义式的旅游”或“新殖民旅游”。因为他们认为游客每到一个地方去旅游,必然也把自己的文化带到那里,并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影响,破坏了当地原生文化。这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矛盾。
(四)“文化价值”与“文化素质”之间的矛盾
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其本质把处于原生态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因此,旅游资源开发者对文化资源的价值判断便决定和制约了开发的方向、深度和广度。如今,我国许多地区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旅游资源开发者文化素质较低,对传统文化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使资源失去其固有的意韵和内在魅力,导致低级粗糙的商业化景区泛滥,使文化旅游资源失去了“文化价值”。这就是典型的“破坏性开发”。另一方面由于一些旅游者自觉保护文化的意识比较淡薄,保护文化的观念还未形成,高密度的旅游客流和大量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对文化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比较普遍。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与旅游者和旅游开发者的“文化素质”这一矛盾是旅游目的地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所面临严峻考验。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着。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避免“破坏性开发”和“开放性破坏”,在创新中保护原有文化的特色,这样的旅游产品才具有生命力。文化旅游,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都会给旅游目的地带来利弊。如何结合当地实际,权衡利弊就成为了文化旅游开发中的困境。
参考文献:
所谓集中办学,就是根据人口分布和地理、经济、交通、通信等状况,把条件艰苦的相关学校集中搬迁至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的一种全新办学模式。集中办学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话题,早在1998年,教育部就提出农村办学应集中人力与资金,办好中心学校,做法是重点办好管理区(片区)和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完小,逐步完善办学条件,力争扩大办学规模,配备相应教师,开办寄宿制,逐步减少现有村小,保留居住极分散山区的少数教学点。自此,全国将拆掉半数或半数以上的农村区、乡学校,实行集中资源办学的策略。
应该说,在一些经济发达,交通条件便利的农村地区,集中办学确实改善了办学条件,整合了各方面的资源,对教师进行了有效培训和管理,提高了教学质量。但对于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来说,集中办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很少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1.变相加重了农民家庭的负担
集中办学后,大量村小学撤并,学生要到离家很远的乡镇中心小学上学。这些学生很多年龄还小,尚无自理能力,虽然是寄宿制,平时吃住在学校,但每一个星期六、星期天都需要家长接送,对于一个本就贫困的家庭而言,光是接送孩子的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以云南省维西县澜沧江两岸的农村为例,大部分农村属山区、高半山区,居住较为分散,交通不便,离乡镇较远,很多孩子去乡镇上小学,远一点的要走二、三十公里的路程。有家长告诉笔者,每星期去看一次孩子来回的费用都要在120元左右,包括车费、孩子的零用费、领孩子到街上用餐(给孩子改善一下伙食),如果没有返程的车,还得在乡上住一晚,这样的话,费用还会增加。如果每个星期都去看一次孩子,一个月下来支出要在500元左右。维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山区农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不足2000元,很多家庭仍处于贫困线以下,这笔支出让他们叫苦不迭,却又很无奈。不去看心理总挂念着孩子,去了又不堪重负。集中办学后教育成本的增加已成为许多农村家庭巨大的负担,这有违国家相关的“三农”政策。很多家长说,如能就近入学,每个月只需国家给的160元的“高原农牧民子女就学补助”就够了。
2.造成教育投资的浪费和国有资产的闲置
过去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建、新建了很多校舍,农村小学的基础设施、办学条件等都有了很大改善。一些爱心人士、组织、企业捐资助学,在农村建盖了一大批希望小学,有的投资几十万的教学楼刚使用不久。在“县办初中,乡办小学,村办学前班”的口号下,村小被撤并,大量校舍被闲置起来,造成国家投资的巨大浪费,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爱心人士、企业的不负责任。这些资产如何处置、管理,成为一个问题。有人说可以把原有的校舍作为“村办学前班”的场所,但在笔者看来,在居住极为分散,山高坡陡的山区,“村办学前班”还是件不太现实的事。如果不能对这些校舍进行有效管理,或是被村民占用,时间一长,极可能是房屋陈旧破损,或政府要用时收不回来,无论如何,结果都是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
3.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村的萧条
村子里有没有学校,有没有孩子的读书声,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有学校在,村民从校门经过,听到孩子们嬉闹的声音,朗朗的读书声,心理会感到一种欣慰,觉得村子里还有一些文化气息。现在学校没有了,孩子也到很远的地方上学去了,孩子们嬉闹的声音,朗朗的读书声都听不到了,整个村子显得有些沉闷,村民心里也感到空了一样。村民说,以前有个什么事还可以到学校请老师来帮忙,现在就是要写几个字都难找到人了。在调查中了解到,村里有能力的人为了孩子上学能走的都到乡镇、县城去了,留在村里的多是些“没有能耐的人”。这种说法有点绝对,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农村目前的现状。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靠的是教育,是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表现的是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对于边远贫困的民族地区农村来说,能有一所书声朗朗、国旗飘飘、国歌嘹亮的学校,能有一批有知识、有修养的文化人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知识与文明传播的重要窗口,为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文化传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村小没有撤并前,在节庆期间,学校会组织一些活动,家长及其他村民都能参加其中,从中体会到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幸福和身心的愉悦。集中办学后,村里的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少了(没有人来组织了),甚至是没有了,精神文明建设无从谈起。有人说,集中办学有利于推进城镇化。不错,乡镇的人口是增加了,初中都“集中规模”全搬到县城去了,一大批有规模的工程、高楼建起来了,但随之而来的农村的萧条却被忽视了。
4.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带来不利影响
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加,各种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一个中心城镇要想一直保留自己原有的文化传统、文化特色变得越来越困难,对民族地区而言也不例外。笔者以为,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保留、传承,最好的地方是在农村,而事实也确实如此。一个具有完整性,较少受到干扰的少数民族村庄,人们可以通过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言行举止、风俗习惯等来感受这个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集中办学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带来不利影响。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是一个由一代又一代人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口口相传的持续过程。孩子过早地离开村子,离开形成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环境,很少能体会到民族传统文化的氛围,必然会造成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在认知上的缺失,久而久之,民族传统文化会有消失的危险。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一个重要的载体是语言,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要想达到对民族传统文化有一个完整、准确的掌握是件不容易的事。对民族众多的农村地区而言,集中办学后,就意味着各民族的孩子们生活、学习在一起,这无疑对增进互相了解、交流,增强民族团结是有益的,但同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会有不利影响。有人说,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实行双语教学来解决,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究竟采用何种少数民族语言来教学呢?
5.家庭亲情教育的缺失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1
贵州省黄平县谷陇镇的苗族芦笙节源于祈求风调雨顺的内涵。每年的农历9月27日至29日,这里都隆重的举办为期三天的芦笙节,芦笙节现在已经成为谷陇镇的传统节日。集会期间,各类商贩云集,是黔东南州最大的民族节日之一。参加节日的人数达几万人,节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蕴含着苗族浓厚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民族精神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苗族芦笙节也在世代相传中不断变迁,使黄平县谷陇镇苗族传统文化以外显的,物态的形式得到展现和升华。
一、黄平县谷陇镇苗族芦笙舞概况
芦笙舞是在吹奏芦笙的同时下肢灵活舞动,是一种苗族传统体育文化。它普及各苗族地区,黄平县谷陇镇就是其中的地方之一。在这里人们从孩童时期就开始学习吹奏芦笙和跳芦笙舞,能不能跳芦笙舞甚至成为了姑娘们择偶的重要的条件之一。黄平县谷陇镇芦笙舞不仅被用来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更被发展为一种民族传统文化。在这里,苗族人民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九月二十七至二十九都会举办集会,又被称为“芦笙节”。其芦笙文化在芦笙节里展现到极致,是黄平县谷陇镇芦笙文化发展至今的最大见证。
二、贵州省黄平县谷陇镇苗族芦笙舞的开展现状
(一)贵州省黄平县谷陇镇苗族芦笙舞参与人群性别年龄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女性中青年参与人数较多,而男性则中老年人数居多。
(二)黄平县谷陇镇芦笙舞参与人群职业特征分析
由表2可看出,参加芦笙舞最多的职业是农民,其所占比例为56.5%,参加芦笙舞最少的是经商者,主要是经商者在时间上不固定。
(三)贵州省黄平县谷陇镇芦笙舞的活动时间分析
通过走访调查得知芦笙舞的活动可分为两种:一是贵州省黄平县谷陇镇芦笙舞最具代表的活动芦笙节,芦笙节活动主要以芦笙舞和一些苗族传统娱乐文化为主。活动时间为每年农历的9月27日。二是家族聚会的形式,一般在家族中有喜庆之事时,时间不确定。
(四)贵州省黄平县芦笙舞的活动场地
谷陇镇素有天下苗族第一大镇之称,芦笙舞的活动地点较为灵活,闲时村民会在自家的“堂屋”内吹奏,家庭集会时会在村民自家小院里吹奏。相对于家庭集会时的场地来说,芦笙节举办时的场地就较为固定,芦笙会是秋后喜庆丰收的节日集会,黄平县境内有10多个集会点。
(五)黄平县谷陇镇芦笙舞的传承方式
黄平县谷陇镇的芦笙舞走进了校园,走向了贵州省的艺考,为了传承这种非物质文化,黄平县也专门开设了学习芦笙舞的课程。通过媒体和多种渠道的宣传,现在出现了一种新的传承方式――视频教学。这也使得苗族的这一文化在飞速发展的今天走上了电子科技渠道。
三、结论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人们开始追求一种精神世界上的安静和心灵上的洗涤,芦笙舞在谷陇镇的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谷陇镇苗族传统体育芦笙舞不仅是一门体育项目,更是民族艺术。它不仅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团结。
四、建议
结合中国其它地方芦笙的结构开发出新的制作方法,使其在传统芦笙结构的基础上可以携带更方便。在各民族交流中不断地学习、引进、创新和改进,使黄平县谷陇镇芦笙舞紧跟时代步伐,得到更多人的喜欢。从而把黄平县谷陇镇苗族传统体育芦笙舞的精髓展现得更生动,使其保持原有的神秘色彩和民族特性,在今后更长的道路中继续精彩。
创建于1904年的西泠印社,是国内成立最早的著名印学社团,以篆刻书画创作、研究的卓越成就和丰富的艺术收藏在海内外久享盛誉。自成立以来,其名家荟萃,人才辈出遐迩闻名,为中外时人所称道。西泠印社拍卖公司为春拍的征集活动并不仅限书画印石,而在众多瓷器玉石、竹木牙角等种类繁多的藏品中依旧难觅让人眼前一亮的精品。
从创新型思维看“火星文”表征
“火星文”作为一种独特的网络新兴语言,使年轻一代网民朋友交流方式多样化,交流内容新鲜化,透射出的年轻一代的创新型思维。网络“火星文”突破了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对汉语言文字注入新鲜元素,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本文收集常见的网络“火星文”,紧密联系“火星文”与创新型思维,对网络火星文进行了如下分类:
“创造性思维”火星文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1. 2013年四字流行语
累觉不爱,是“太累了,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的缩略形式。
人艰不拆,是“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了”的缩略语。
不明觉厉,是“虽然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是听起来感觉很厉害的样子”的缩略语。
十动然拒,是 “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的缩略语。
这些今年新兴的网络“火星文”主要是用四字词语作为一段话的缩略语的形式,这些四字词语的诞生就来源于网民们的创造性思维,以感知、思考、联想、认同等能力为基础,联系各个事件的起源与本质,从而生产出了新鲜的、独特的、趣味的四字词语“火星文”。
2. 方位符号
:表示向右的意思 :表示向左的意思
:表示向上的意思 :表示向下的意思
:表示左上的意思 :表示右上的意思
:表示右下的意思 :表示左下的意思
3. 自由谐音组合
神马:什么;+U:加油;我==你:我等你;886:拜拜喽;94:就是等。
“发散性思维”火星文
发散性思维,是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对于同一种意义的表达方式,火星文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表达。
1. “拜拜”的火星文表达:88;白白;北北;CU;( ^_^ )/~~等。
2. “谢谢”的火星文表达:3Q;TKS;三克油等。
3. “表情”的火星文表达:^-^;~-~;》-《;(o);*^^*等。
“逆向性思维”火星文
逆向性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火星文Orz意义为“失意体前屈”的小人,用来表达失意沮丧的心情或崇敬跪拜之情。仔细看就会发现,Orz很像一个双手撑地,呈现跪姿的一个人,O代表跪地人的头、r代表手以及身体,z代表跪地人的腿脚。
随着Orz 的出现,火星文stQ也应运而生:有人说Orz是失意体前屈左边跪,累了换右边跪,即产生了stQ。Orz指失意体前屈左边跪,stQ指失意体前屈右边跪,这正是源于人们由左转向右的逆向思维。
以上是从创新思维模式对网络火星文的分类,通过这些例子,我们能够发现火星文的多样性、鲜活性、形象性,这一现象正是年轻一代网民朋友创新能力的体现,他们用其活跃的思维模式,不断地对传统文字进行重组、包装、变形、拆分,从而生产出了新兴的网络火星文。
火星文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火星文,作为网络一种新兴的语言表达方式,它丰富了一般书面语言表达形式的单一性,使网络交流变得充满了趣味性,体现了年轻一代的创新型思维。但凡事物皆是“有利必有弊”,针对于网络“火星文”,它的发展道路并不顺畅,在其初诞生之际,便激起了轩然大波,在“火星文”带给网络文化有利影响的同时,它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
对传统语言的冲击
语言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播工具,任何领域的文化都需要特定的语言。传统语言具有稳定性和规则性,网络“火星文”经过加工再创造破坏了现有规范语言的使用。网民朋友们通过网络对传统的语言进行了随意的改造甚至误用,尽管使双方交流方式变得快捷而生动,但是也对传统语言环境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污染”。火星文现象在青年一代网民中尤为突出,对于青年一代,他们作为网络火星文的实践群体,“火星文”已经演变为了他们网络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师生、父母之间产生的“隔代代沟”,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容易造成交流障碍。青年一代火星族对待火星文的态度是对传统语言的不负责任,从一定意义上讲,火星文的大量使用对传统语言造成了威胁,破坏了传统语言特定的组织结构,不利于优秀的传统语言的发展。
对传统教育的冲击
当代学生,他们成长在中国经济腾飞、网络信息高速发展和文化转型的独特社会背景下,在网络文化场域中,他们通过网络“火星文”表征体现当代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他们通过诸如“火星文”之类的符号语言和文字的表达形式,活跃在“博客”、“微博”、“微信”、“人人”、飞信空间、QQ空间、贴吧、BBS论坛、网络游戏等各种网络空间。通过部分访谈和对周边学生的观察,发现大学生每天消耗大量时间在网络上,尤其表现在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漠不关心,却对明星绯闻八卦情有独钟,他们对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却在不断追求所谓的新潮、个性和时尚等,这一系列的现象都警示我们网络“火星文”现象影响了当代学生的文化情趣,阻碍了对纯洁的传统语言文化的继承,滋长了年轻人的浮躁风气,使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传承的困境,因此当代学子的素质教育问题不容忽视。
正确对待网络“火星文”现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039-0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根植于五千年华夏历史文明之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正天下”(《易经》),历尽时代更迭而经久不衰。正是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强烈的民族认同感铸就了泱泱中华的浩然正气和大国风范。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记忆和精神寄托。
“我们如何对待文化,文化也将如何对待我们。”青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青年的发展离不开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正所谓“观古知今思进退,读书养志识春秋”,因此在高校中倡导传统文化教育是十分必要,也是非常迫切的。
一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美国学者罗伯特・塞缪尔逊在《全球化的利弊》一文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富国和穷国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但也是侵犯一个国家、侵蚀当地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很大争议的过程。”因此,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这场文化撞击的漩涡中。目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1)学校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忽视传统文化教育,认为文史哲知识实用价值不高,只注重学习专业知识,缺乏应有的文化自觉性。(2)大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部分大学生盲目标新立异,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3)盲目追捧外来文化,大部分大学生还无法明确辨别自我价值追求和极端个人主义之间的界限,偏于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
二 造成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原因
1.市场经济下社会思潮的影响
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较大的几种思潮:(1)全球化思潮。(2)自由主义,利己主义思潮。(3)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思潮。这些思潮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推进以强大的力量不断地冲击着传统文化。
2.多元文化的冲击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剧,纷繁复杂的流行文化,光怪陆离的网络文化以及新鲜的西方科学主义和现代文明纷至沓来,从而造成了许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困惑和质疑,这也使得传统文化教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困惑中。外来文化的输入和渗透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挤对”,社会不良文化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熏染”,青年流行文化的盛行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冷落”,以网络文化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滞后”。
3.学校课程设计不合理,传统文化教育缺乏系统性、制度化引导
在全球化文化思潮的冲击下,现在的大学生对于涉及传统文化的科目选择得越来越少。大都热衷于选择实用性强的,或者是比较时髦的、前沿的文化科目。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了大学生的视线,课程设计不合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4.国民整体现象,家庭教育在这些方面的缺失或不重视
高校的一些学生及其家长存在功利性的“职业至上”论,使一些学生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和教育,尤其是与“实用”无直接联系的人文课程缺乏兴趣。对物质的享受、功利的追求,使人们潜意识中主张一切从利益出发来衡量人的价值,部分大学生受此影响,学习和生活上也唯功利化和实用化。
三 改善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彭林先生认为:“大学生普遍没有文化自尊,也没有文化自觉。这是非常可悲甚至是可怕的现象。”①因此,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非常迫切的。
1.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
首先,大学生应该明确自己学习传统文化的动机。学习动机决定学习方向,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动机明确,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能增强自我的学习意识,才能真正地将学习传统文化纳入自己的学习规划中。其次,大学生要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目前,我国高校不仅开设有专业课程,而且还开设了很多选修课,学校在设置选修课的时候,需注重把传统文化教育巧妙植入,如利用节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引起学生学习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积极翻阅书籍,运用网络平台去获得知识,从而引导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传统文化精髓。再次,大学生要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只存在于书本经典,它其实存在于生活的各方面,是一种动态传承的优秀文化,这就需要大学生要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利用“活文化”去不断完善自身,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2.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高等教育责无旁贷地承担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也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一,合理调整课程结构,使传统文化教育与各科课程有机融合。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在注重专业课程安排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当前,大学课程分为三部分:通识课、学科共同课、专业课,尤其是通识课中“两课”之一的思想品德课,是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途径。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立德”、“至德”等,都有利于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思想素质的提升。
第二,开设国学讲堂,定期举办传统文化教育讲座。近几年,随着央视第十套《百家讲坛》的热播,国学越来越受到国民的重视。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通过名家的生动讲解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所以,高校也应该利用好这块资源,通过开设国学讲堂,实现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定期举办传统文化教育讲座,例如,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中国传统礼仪的发展、我国语言文字知多少等,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达到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效果。
第三,加强高校本土传统文化教育。大学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要根据高校自身的办学理念,依托本土文化底蕴,对大学生进行高校所在地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从而达到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例如,高校所在地的历史知识、饮食文化、风俗礼仪、名胜古迹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些都可以通过情境教学、实践教学的模式去进行讲解,使当代大学生从社会中的人和事去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从而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觉,进而潜移默化地受到有意义的影响。
3.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文化立校,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②高校文化对大学生教育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氛围是每所高校弘扬自身独特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条捷径。在校园社团活动中穿插中国传统文化相关主体的活动,如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报告、演讲、竞赛,这样可以将传统文化共享,与所学科目相互融合,使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得以提升,同时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但可以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也是我们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4.提高高校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
早在唐代,韩愈就在《师说》里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强调了教育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教”与“育”,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今社会的教育仍是如此,我们必须重视“教”与“育”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根本内涵。
高校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也需要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这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意义。英语是一个很好的文化传播媒介,有学者指出,中国本土文化需要通过英语来实现“全球化”,如果中国学者不能用英语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本土文化,文化对话可能成为自话自说,在世界多元化的格局中听不到来自中国的声音。③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提升:(1)教师自我提升,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国学经典等,通过观看《百家讲坛》、《国学堂》等电视节目;(2)高校组织活动帮助教师提升,组织教师去探讨一些传统文化的课题,组织教师听传统文化讲座,组织教师举办传统文化知识演讲等。
教师通过自身传统文化修养的魅力去引导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行之以爱,这样不但弘扬与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且教师和学生的人文修养也都会得以提升。
四 结束语
每个中国人都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义务。融合着儒、释、道三大家精髓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把传统文化寓于高校教育之中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注 释
①专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彭林[EB/OL].http: //
.cn/c/2006-07-04/153210330119.shtml
②曾秀芳.大学教育中适当增加传统文化元素的必要性和途径[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59
最令我动容的家书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林觉民的《与妻书》: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与妻书》唯其感人,就在于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处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充满凛然正气,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相互辉映,叫人断肠落泪,而又撼人魂魄、令人感奋。这是用生命传递的爱的家书,时隔多年,我们如今读来依然动容,欷歔不已!
文章将历史典故、名人事迹加以锤炼,组合运用,是增强文章底蕴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由于大量的文化因子的介入,熔炼的语句显得人文气息浓厚,引用恰当必能使笔下文章底蕴丰富。这篇文章作者以“名人的家书”为题材,巧妙地引用历史中最为著名的几封名人家书,借写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承载了作者对家书的认识和感悟,显示了作者较为深厚的人文积淀,更重要的是,使作者对家书的情感变得更加浓厚凝重,能够引起人的共鸣,赋予本文深厚的人文底蕴。
纵观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日本总是在不断地摄取外来文化、有选择性的消化吸收,但又始终保持着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日本人对于外国的文化,并不视为异端,不抱抵触情绪和偏见,坦率地承认外国文化的优越性,竭力引进和移植。日本对中国文化、朝鲜文化、印度文化、南蛮文化,红毛文化,西欧文化、美国文化等文化的吸收就是如此。其中大化改新前后对隋唐文化、明治维新时期对西欧文化,二战后对美国文化的吸收,可以说是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三大。日本对外来文化吸收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多元文化并存性
日本人对于外来文化一向都是积极的接受并加以吸收,可以极其自然的干事接纳世界上各种的不同文化。日本学者加藤周一就曾把日本文化定性为“杂种文化”,充分体现了日本文化的多元性。如婴儿出生后要先去神社祈福,结婚时一般是在教堂进行,去世时则由寺院承担。这就体现了大多数日本人在崇尚传统神道的同时,也可以毫不顾忌的信仰佛教和基督教。这在世界上是比较罕见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不仅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移植性,还体现了日本文化的多元性。在饮食上,和食、中华料理和韩国料理自不必说,意大利、土耳其等各种风格的餐馆也共聚日本。更有趣的是,在商务场所,我们通常会看到穿着西装革履的日本人行九十度深躬大礼的场景,根式淋漓尽致的表现出其文化的多元性。
二、传统文化的稳固性
虽说日本文化对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但对于自己的传统却也具有保而守之的特性。在外来文化浪潮的不断冲击下,日本的传统文化表现出很强的稳固性。二战后,日本在民主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教育等方方面面全盘的向美国学习,但却始终保持着终身雇佣制度、年功序列制度和企业内部工会制度。正是这被称为日本企业三大神器的温情主义原则,才成就了日本战后经济的奇迹般复苏。同时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同样保留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如现代人见面时要深鞠一躬,日本各地有着数不清的传统民间祭祀活动。再如相扑,至今都保持着浓郁的古香古色,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人。又如唐代的雅乐,进入日本宫廷后,代代相传,流传至今,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此外,俳句、茶道、花道、柔道等传统文化因素,不仅都生机勃勃的存在着,有的还登上了国际的舞台。
三、外来文化的选择性
日本对外来文化都是全盘接收,然后在与这些外来文化接触的过程中进行筛选、淘汰,吸收对自己有益的、并能适合本国发展的文化。历史上,日本对中国的文化几乎是照单全收,但却独独淘汰了孟子的“易姓革命”、宦官制度和缠足的陋习。开国后将西洋文化全部收入囊中,然后进行筛选,结果政治上采用了君主立宪制度,军事上引进了德国模式,却淘汰了民主代议制度。二战后,日本在各个方面几乎照搬了“美国方式”,却没有吸收美国的个人主义文化。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时候,虽然是大量的摄取,但并不是毫不顾忌的吸收,而是具有选择性的和择优性的。能够促进国家发展的就积极的消化吸收,不适合国家发展的就被淘汰。并不是先进国家的文化就畅通无阻,归根结底是看这种文化与日本文化有没有结合点,符不符合日本人的思考方式。
四、外来文化的融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