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8 17:12:3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第二课堂考核标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1级三年制高职高专护生中选取40例学生为实验对象,其中20例为实验组,20例为对照组。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前三学期的学习成绩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在第四学期急救护理学理论授课结束后,对实验组开展第二课堂,项目为现场救护流程及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心肺复苏基本技术,具体方法如下:①教师准备:根据第一课堂讲授内容准备各项操作视频,制订各项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安排示教及练习的时间和地点,准备所需物品。②课前动员:让实验组学生明确开展第二课堂的目的、意义、内容、组织形式、实践安排及考核标准。③学生准备:要求学生复习理论知识,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教学录像,总结出各项技术的操作流程、评分标准。④组织实施:根据现场救护程序,对各项救护技术进行示教、讲解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巩固,直至完全掌握。⑤操作考核:按照救护程序考核每位学生的各项救护技术,计算平均分。
1.2.2评价方法①理论考试成绩。两组学生的急救护理学期末理论考试成绩。②问卷调查。对实验组进行不记名的自设问卷调查,问卷均统一发放并当场收回,发放问卷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3统计方法用EXCEL和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结果
2.1理论考试成绩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为:实验组(77.65±6.92),对照组(72.25±3.13),t=3.179,P<0.01,有显著性差异。
2.2问卷调查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自设问卷调查,结果如下,见表1。
3讨论
3.1第二课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它充实和丰富了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教学方法的改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课堂学习是对第一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加强,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成绩必然会有所提高。
3.2第二课堂能提高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与实践,可以弥补医院见习过程中不能动手实践的不足。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深入了对理论知识的系统化认知,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灵活、更全面。
3.3第二课堂能提高学生的现场救护能力第二课堂的开展弥补了第一课堂的不足,使学生有机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将急救理论和技能连贯起来,更加熟悉了现场急救的程序,提高了救护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急救救护能力和思维体系。
3.4第二课堂能增强学生的救护意识第二课堂的内容是根据急救现场的特点选择的,情境的设置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紧迫感和生命的重要性,意识到只有掌握了熟练的现场急救能力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分类和救治,增强了学生的救护意识。
3.5第二课堂促进师生交流,有利于教学相长[2]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了师生交流互动的机会,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强了师生沟通,使教师能更加了解学生。另外,在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中,教师需要查阅各种资料以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知识面,在与学生共同研究、探讨中活跃了学术气氛,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4不足
4.1参与人数有限因为第二课堂是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是学生的自愿行为。在场地和经费上均有限制,只有部分学生能参加。
4.2重视程度不够尽管有操作考核,但由于第二课堂的内容不属于教学大纲的内容,没有教学要求,考核成绩也不能计入期末成绩总分,有些学生不能高度重视,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会影响教学效果。
4.3内容、形式相对单一由于时间有限,只能选择某一方面的内容进行,形式上目前只能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急救技能操作。
综上所述,急救护理学第二课堂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救护能力、促进师生交流有一定的作用,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再提出问题,这是做科研工作的正常流程。多数的大学生往往会按部就班地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埋头苦干而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往往会事倍功半,也掌握不到实际东西。所以,对于大学生的培养不能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而是采用自由发挥式,让大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研究。老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做好保障工作。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从被动直接转为主动,学习效率也会相应提高。另外,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动脑能力,还得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全面提高他们的科研素质。
二、师生互动,形成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在鼓励科技创新方面,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通过教学改革,鼓励教师搞科研;另一方面,通过老师带动和影响,让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当中。全体教师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通过吸收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浓厚兴趣入手,逐渐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课堂教学要多样化,从单一授课形式变为互动形式,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讨论,进行发散思维,不能死读书,要学以致用。
初级会话实训课,要让学生养成敢于开口表达的良好习惯,敢于大胆表现自己;要让学生改变多年来已经习惯的中小学学习方法,激励学生克服开口说话心理障碍,习惯于大声开口说话。教学侧重点应该放在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场合的日语表达,侧重日常生活场景的再现,通过大量的模拟场景实训实现学生日语“量的转变”。
中级会话实训课,是养成日语语言思维,提高日语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学生通过一年的日语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与语法。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教学内容的文化性、趣味性,课堂教学应该侧重于“观点表达”“问题陈述”“话题讨论”等需要组织大量语言的实训练习,使学生在日语表达能力上实现“质的转变”。
高级会话实训课,是学生迈入社会的起步点。学生对于该阶段课程的要求是,希望进行各种商务场景的模拟训练,做到学以致用。本阶段实训内容应该侧重于商务场景的仿真模拟训练,例如“面试模拟”“业务洽谈”“商务谈判”等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实现学生迈进新起点的“全方位转变”。
2.2 传统教学思维方式改革
培养学生的会话能力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因此我们在会话实训中也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把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作为实训重点,改变传统教学思维,遵守教学规律。在实训中强调“师与生和谐”“生与生和谐”“教与学和谐”“学与练和谐”的课堂互动式学习氛围,将项目驱动法、交际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到会话实训练习中。
2.3 期末考核评价标准改革
考核是教学质量高低的评价标准之一。考核结果对教师了解学生的会话水平,明确新阶段的教学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来说,也能够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明确今后学习的重点。因此,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标准对能够促进教学的提高。目前我国高校的会话课程评价标准缺乏客观性与合理性,对于学生水平的评价缺乏科学的指导性,因此需要进行改革。为了达到考核标准客观性、统一性的目的,必须遵守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建立日语会话试题库。考试题型应该多样化,采用:朗读(包括单词、句子、段落、文章等);说话(包括与教师对话、看图说话等);口头翻译(包含句子、段落或者短文等的中译日、日译中);口头作文(包含看图作文、命题作文、文章读后感等)等题型,使得考试更具有操作性。
其次,必须实行考教分离,考官至少需要2人以上,制定科学的量化评分体系,考试全程录音刻碟备查,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课任教师在期末考试结束后根据录音材料,适时给考生一些评价和建议,以促进学生明确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
最后,改革传统期末考核标准,如:期末评价=平时成绩占30%(或40%)+期末考试70%(或60%),注重学生平时课题实训时的表现,对学生的练习评价标准进行量化,加大学生的平时成绩比重,不以期末考试成绩“论英雄”。
2.4 第二课堂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除了课堂实训之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接触日语及日文相关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积极性。因此为学生创造课外学习日语的机会,第二课堂的开发以及校外实训基地显得尤为必要。如此一来,既能够培养学生的日语能力、交流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为迈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对于第二课堂以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建设日语学习型社团,积极举办各种活动,例如:日语角、各种日语比赛(如演讲比赛、配音比赛、朗读比赛、翻译比赛、歌曲比赛等)、日本文化体验(茶道、花道、剑道、服饰等),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日语会话能力,此举可以称之为“日常生活型实训”。
其次,邀请日企日籍人士或者商务日语专家学者,定期开设相关的讲座或者座谈会,让学生有面对面接触社会最新发展情况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可以跟社会人士进行日语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举可以称之为“社会文化型实训”。
最后,深入寻找各种资源,与日企或者相关机构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让学生有机会在实训课、假期或者实习期到日企进行见习、实践、顶岗实习。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提高学生的商务日语会话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实战经验,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此举可以称之为“毕业就业型实训”。
3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近年在中日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商务日语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日语会话实训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需要从:实训内容、教学思维、期末考核评价标准、第二课堂及课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几方面入手提出了改革建议,希望以此促使学生会话水平得到提高,从而培养出日企需要的日语人才,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就业的根本目的。
由于商务日语专业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专业,目前还缺乏统一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因此商务日语会话实训课程的改革,是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为了提升日语会话课程的教学效果与质量,关于日语会话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校本教材与实习实训软件开发等一系列问题,这将是今后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日语学习与研究.
[2]周林娟,潘幼芳.中日商务人才需求与商务日语教学改革[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2):118-122.
[3]周军,隋吉原.我国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在日资企业就业现状的调查[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7):33-36.
[4]李爱文.中国商务日语教育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展望[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4):7-13.
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酒店高级管家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XJG-14-34-1,江西省教改研究重点课题。应用技术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坚持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于第一线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本科学历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实现应用技术型本科酒店管理人才的目标,学生需学习并掌握经济管理理论基础、酒店基本理论、餐饮基本礼仪和旅游的基础知识,需培养酒店基本管理和服务的能力,需不断进行酒店、宾馆、餐饮业的实际操作演练。
一、我国应用技术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的界定、进展和要求
(一)应用技术型本科酒店专业的内涵和特征
和其他类型的本科专业相比,酒店管理专业自身具有应用和技术型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酒店行业不错的扩充,酒店管理已成为全球最热门的十大行业之一,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呈递增模式,而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已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酒店管理专业慢慢地成为各大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争相开设的热门专业。高校本科主要包括研究型和教学型这两种,但是随着国家对科技、管理人才需求的增多,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本科类型,即应用技术型。酒店管理专业就隶属于这一类型,其内容、教育方式和培养目标等方面都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应用技术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具有如下特征,其一,根据酒店管理自身的专业性质,可知本科酒店管理的学习以理论为基础,实践为主导,具有应用技术型的特征;其二,分析市场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该专业的学生具有就业形势好,就业方向明确的特征;其三,基于酒店管理专业应用技术的特征,有别于其他研究型和教学型的本科教师,酒店管理专业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是双师型教师,且教师授课的模式也有所不同,注重实践和操作,不再是教师灌输式的教育,而是以点拨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习。
(二)我国应用技术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财政部出台了一部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向应用型转型的政策,该办学思想主要有四部分,其一,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二,产业和教育与校企合作相结合;其三,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其四,增强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这一政策的为我国应用技术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明确的方针和带来巨大的机遇。
(三)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构建应用技术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首要条件是明确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即所需人才的量和质,其次考虑人才的持续与个性发展需要,并基于高校的办学条件和生源的素质等方面的情况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分析酒店行业市场趋势和酒店管理的学科性质,其所需人才需具备以下七项能力:第一,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品格应诚信、坚强、有毅力,对待工作应尽职尽责、团结友爱同事;第二,具有扎实的酒店管理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自学成材和具备开拓创新精神;第三,熟知并能应用现代化的服务理念,了解现代服务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第四,掌握酒店前厅、客房、餐饮、娱乐等各部门的业务知识;第五,熟知我国酒店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最新的行业政策和发展方针;第六,具备酒店前厅、客房、餐饮、会展、信息等各部门的管理能力与基本的服务能力;第七,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技术、文字表达和应用能力强、善于沟通和交际,且具有较强的职业外语口语交流能力。
二、应用技术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不够重视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当前,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供不应求,但是高校培养的酒店管理专业的综合素质却差强人意,不仅酒店管理实践操作能力差,在文化素质方面的表现也难尽人意。专业素养主要包含专业的学科知识、技能、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等方面。高校不够重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主要从两方面可看出,其一,不够重视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包括校内课堂培养和技能培养,现今大部分的高校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极少进行技能培养;其二,不够重视学生的职业意识能力培养,职业意识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具备酒店从业的丰富实践经验,而这正是应用技术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所缺乏的。
(二)缺乏实践教学活动
应用技术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多数仍采用老旧的传统的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其内容大多是照本宣科,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缺乏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活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复合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少部分的高校虽然结合酒店管理理论应用于实践过程中,但是由于实践训练时教师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学生实践的效率低下、效果不明显,这主要归咎于实践教学活动前没有制定计划性的、实施可行的教育方针,或没有在每次实践教学活动后对实践效果进行评估以吸取相关经验。
(三)学校于酒店管理专业设置的第二课堂的内容不丰富
第二课堂指的是在第一课堂外的使劲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应用技术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可设置的第二课堂可以有英语口语、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等。第二课堂的内容源于教材但是又不限于教材,与第一课堂的内容息息相关,呈现的方式生动、丰富且范围广泛,第二课堂的教育可以在教室里,可以在社团里,也可以在家庭里。目前与酒店管理专业相关的第二课堂种类不多,却实施的力度不够,内容也不丰富。
(四)酒店管理考核学生的标准和评价体系不完整
由于应用技术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具有应用和实践的特征,酒店管理课程大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是现今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考核方式仍然是采用理论答卷的方式,并未制定出系统的科学的针对学生酒店管理实践能力的考核标准,难以评价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是本末倒置的考核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利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五)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缺乏实践能力
本科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不仅需要高学历的研究型教师,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应用技术型教师。现今高校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任职的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生,虽然他们储备了丰富的酒店管理知识,但是却缺乏酒店管理实践经验。而具备丰富的酒店管理经验的从业者能拥有硕士以上的高学历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部分高校为了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聘用知名酒店的经理来校兼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老师,但是这种聘用模式变动性大,难以将这些兼职老师培养成酒店管理专职教师。根据我国教师评级评职称的相关政策,高校对教师职称评定的参考标准是学历和科研成果两方面,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并未作出要求。因此,我国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教师仍大多属于理论性教师,并未向应用技术型教师转型,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弱。
(六)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
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人才的普遍模式有两种,第一是顶岗实习,即高校学生在完成教学实习和大部分的基础技术课程后,分配至与之专业对应的企业或工厂参与生产和实践;第二是工学交替,即交错安排高校学生课堂教学和上岗实习,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交替完成理论和实践知识学习的过程。现今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与企业的相互合作大多限于表层阶段,大部分仅仅停留于学生顶岗实习的阶段。相对于企业来说,顶岗实习只是为企业节约了人力成本和填补了空缺的职位,并没有为高校实习学生提供合理的实践机会;相对于高校来说,学校选择酒店只是形式化的完善培养方针,并没有与企业制定深入的合作目标和培养人才的实践方案。
三、应用技术性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调整建议
(一)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酒店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主要包含职业认知、从业心理、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职业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挥而就的。大多数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是从基层做起,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培养酒店专业学生的服务意识以及强调基层工作的重要性,避免学生就业时产生眼高手低的现象,对自己就业有个明确的方向和认知。与此同时,教师课堂授课时应重视对学生团队意识和坚强毅力的培养,便于学生参加酒店基层工作时能团结团队、服从团队、持之以恒做好本职工作。酒店服务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是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作为将来的酒店从业人员,需时刻培养自身的服务意识和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教师在课堂教授的过程中可用情景交际的教学方法,利用经典的知名的酒店案例进行情景演练和情景分析,使学生深入其境,并聘请知名的酒店管理专家进行有关职业素养的座谈,即对实践教学进行专业的引导。
(二)加强师资实践能力的培养
应用技术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师的质量紧密相连。提升师资实践能力可从两方面入手,其一,学校的制度;其二,教师提升实践能力的途径。高校应确保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具有进修学习的机会,并要求教师定期到指定到酒店企业进行培训和实践训练。学校应为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实践途径,拓宽教师实践能力的深度和广度。鉴于现今高校教师难以满足高学历和实践经验丰富两大条件,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应和亟需酒店管理人才的酒店企业加强沟通,有利于学校培养出与酒店需求相匹配的酒店管理人才。
(三)加强校企的深入合作
酒店企业不仅能为高校实习生提供实习的场所,还能完善应用技术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育方针、高校酒店管理工作的课程设置、酒店管理专业教材的编排等,此外还为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提供了培训和实践的基地。因此,校园应以积极和真诚的态度输送其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至各大酒店企业实习,企业也应以热忱的精神为加强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服务意识劳心劳力。不断地加强校园和企业的相互深入合作,通过建立企业实践基地、聘请企业专家座谈指导等方式,了解酒店行业的内部结构、运行模式以及政策变化,以便更新我国应用技术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育方案。
(四)加强实践教学活动的规划
实践教学活动是计划、实施和评估三方面相互循环的过程,这三方面环环相扣,息息相关。实践教学活动的计划包含确定实践教学活动的内容、需达成的目标、活动步骤、活动企业的交流等。实践教学活动计划有利于企业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加强对酒店管理专业实践学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做好实践的心理准备和具备身心投入实践的意识。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需监督和熟知实践学生的每一步实践动向、实践状态,以便发现问题并累积实践经验,最终对实践教学活动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估。
(五)改善酒店管理考核学生的标准和评价体系
由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应用和实践特征,按照传统的理论知识考核标准并不能完整的评定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酒店管理专业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应根据其学习的专业课程类型灵活的改变。对于理论性知识较强的酒店管理课程可仍沿用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但是对于实践性较强的酒店管理课程则需理论结合实践进行评定。针对学生酒店管理实践能力,高校应制定出系统的科学的专业的考核标准,并设立相关的考核项目对学生进行实践考核。
四、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应用技术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仍存在很多的不足和需改进之处,我国各大高校应在实践中不断的积极探索,完善课程设置、师生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积累经验,勇于创新,培育与社会相匹配的应用技术型酒店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晓颖.新建本科院校酒店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钦州学院为例[J].市场论坛,2013,02:57-59.
(1)“二维”学习,即“理论+实训”的结合。“二维”课程体系的模型包括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又包括专业课和公共理论课,第二课堂又包括技能课和社会实践等课程。好的课程体系模型应有良好的设计理念、基本素质教育体系,合理的专业能力培养、专业课程结构,健全的顶岗实习、专业选修课、技能竞赛和专业技能体系理念。一切课程围绕“如何做一个社会有用的人”出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设第一课堂;专业课程构建可以是“1+3”、“1+2”、“2+1”等模式,渗入专业基础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的模块;系统设计顶岗实习,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顶岗实习,可采用每周“4+1”的模式进行,星期一、二、三、四在学校教学,星期五、六、日实践教学、顶岗实习,每月利用两天时间进行综合总结,发扬优点,改进不足。
(2)公共课开设以专业为定位。可做一个课题进行教学,师生共做,和谐完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参与程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公共必修课的老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要渗透职业素养,了解团队的工作,如上语文课的老师可以用学生实结文章评讲,上体育课的老师可以结合职业易损部位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围绕专业开发。
2教学的设计
一个好的教师必须有好的教学设计,还要参与教研活动,教学效果要良好,教师精神饱满,很有激情,上课中有图文、有视频、有好的教学案例、有差的教学案例,案例比较贴近生活等。
(1)第一次课教学设计是职校教育教学设计重中之重。好的教师上课时特别注重课程介绍、主要内容、教学安排的说明,告诉学生学习要求和主要参考书籍、有关杂志、相关网站等收集资料的途径,课程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及第一次课教学内容等。
(2)职校教育教学设计。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企业服务,所以好的教师必须自己做好发展规划,应积极主动地要求去企业实习,改变教师的观念,企业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为了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必须进行课改,授新课就要给学生构建一个将来工作实践的框架,教师教什么?怎样教?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或社会实践获得知识和经验———以工作来教。
(3)做一个好教师的方法。如何评价一堂好课?教师要有精心的课程设计,为人而讲课,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将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融入教学活动中,使课堂更丰富、更企业化,教师永远不要抱怨学生,学生学得怎么样,以学生为本,改变教学设计。
(4)一体化教学注意事项。一体化教学技能很强,理论零散,应有一个整体集中系统说课的过程,教学方法多变,上大班课最好印资料让学生填写,上小班课让学生多动手;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参与程度高,让学生进入课堂,按时到教室,想办法让学生参与学习,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做,有所得。
(5)职校教育教研活动。在职校教育中,教师除上课外,还要有第二课堂,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工作的过程中,授课教师要把“总结当作论文写,工作当作科研做”。教研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规定动作有说专业、说课程、说单元、说成绩及公开课等,自选动作有根据专业建设开展个性化的教研活动,开展“校中厂”、“厂中校”的合作理念,创造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场地,把以上的活动当做论文写,当作科研做,久而久之,就会研究出大量的教学成果,丰富教学经验,使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师能力逐渐增强。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中专语文的教学目标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历练之”。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读书、写作的能力,其最基本的属性就是实用的工具性。中专语文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准确的表达和思维的能力,在人际交往、工作应用及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合理地使用这种工具。语文课程的范围很广,传统文化、社会道德和精神情感等都是语文学习的内容。因此,中专语文教学的另一个目标就是通过语文这个载体,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文修养,培养他们丰富的情感。
总之,语文课程的特点和中专教学的目标决定了中专语文的教学要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既使学生掌握好这种实用性很强的工具,又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为今后的提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二、中专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语文课程地位被淡化
中专教育阶段属职业教育,是以为企业培养各行业初级技术型人才为目的的。而中专语文和职业培养的目标关系不大,因此其地位被严重淡化,课时数量被大幅度压缩。中专学生是以初中为起点的,很多学生初中语文基础较差,偏科现象严重,思想上对专业技能训练比较重视,而基础文化课程则成了点缀,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并且有些学校领导错误地认为只有加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才能使学生受到企业的青睐,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进而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和考核标准,中专语文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也无法调动,很多语文教师就是混日子拿工资,对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程度不放在心上。
(二)课程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节
中专语文教材,改版速度偏慢,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与中专的教学特点、学生的专业需求和工作中的实际运用等严重脱节。很多中专毕业的学生,连最基本的求职简历都不会写,更不用说其他应用文体。不少教师只求完成教学大纲中的教学任务,通过学校的考核,课堂上仅照本宣科地讲授课本上的相关内容,没有将课本知识和实践、学生需求结合起来,没有全面认识中专语文教学的责任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课程内容和实际的脱节,也使很多中专学生产生了语文课没用的错误观点,更不注重语文的学习。
三、加强和改进中专语文教学的建议
(一)正确认识语文课在中专阶段的重要性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作为学生阶段系统学习母语的重要课程,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从小学到中学、大学,语文课都是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中的。由于中专阶段主要承担培养初级技术工人的任务,语文课程也就过早地从主科退居副科的位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语文课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因此,学校和教师要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衡量语文课的价值和意义,正确认识其重要性,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二)注重人文教育,提高学生修养
语文课堂是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思考人生、提高修养的重要平台。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也是汇集了各家名人的名篇,题材更是从小说、散文,到诗歌、文言文等应有尽有,因此,中专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现有教材,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等的教育和引导。比如,在学习白居易的《登飞来峰》时,要挖掘诗中的千古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中所蕴含的哲理,教育学生要积极进取,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拼搏,奋力争先,力争上游,直达人生的最高峰,欣赏最美丽最壮观的风景。教师要善于从教材的文章中挖掘深层的寓意,和学生共同分析其中的人文情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带领学生在平等、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悟人生,启迪智慧。
(二)制定科学的中专语文课程评价制度
语文课在中专阶段的边缘化地位,和不合理的课程评价制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相关部门应制定符合中专特征的、科学的语文课程评价制度,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和教学进行科学的评定、考核。在考核标准中,要兼顾语文知识的掌握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从多个方面综合考察教学成果和学生全面发展程度,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察。科学的课程评价制度能够引导中专语文教学目标的实施,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引导语文教学科学化发展。
排球运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柔韧性、弹跳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排球运动是大学生最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在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课程中,都开设了排球选修课,排球运动逐渐走入了高校。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排球运动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教学现状出现了很多状况。
1.1学生认为排球技术难掌握,对排球课程不感兴趣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高校中,学生选择篮球、足球的比例要比选择排球的比例高,排球并没有像其他球类运动一样受到学生的关注,很多学生认为这项运动技术难掌握,感觉陌生,训练会引起淤血、手臂红肿,枯燥乏味。同时,很多新入学的学生根本就没有排球基础。而随着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排球训练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些激烈的对抗,没有紧张的氛围,很多学生更倾向于那些带有一定娱乐性质的项目。学生没有对排球课程产生兴趣,没有认识到排球自身的魅力。
1.2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只注重课堂上对学生的培养
目前,在很多高校的排球教学中,很多体育教师为了尽可能保证教学沿着轨道运行,还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一步步的向前进行,教学方式和方法比较传统,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只注重课堂上对学生的培养,忽视了“第二课堂”在提高学生排球水平、技法学生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作用,忽视了现实中的拓展训练。同时,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限制了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限制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对排球运动感到了乏味,对排球运动产生了厌倦的情绪,排球教学效果没有达到目的,排球本身的竞技性和合作性等特点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1.3排球场地不达标,设施环境比较落后
由于排球运动对场地要求比较严格,很多高校的场地建设不达标,导致参加排球训练的学生很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影响到了学生选修排球课的比例。目前,很多高校的设施环境比较落后,考虑到安全的问题,学生很难参与到其中,从而极大地影响到了教学,严重损害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如:冬天在外面场地进行教学的时候,很多学生出现了受伤的状况,并且,各类器材没有专人管理,很多场地环境恶劣,并不适应学生参与到排球运动中,从而对教学本身产生了不利的影响[1]。
2 提高高校排球教学的措施
2.1学校领导要提高对排球运动的认识,完善体育设施,避免意外伤害
高校的领导要全方位支持这门课程的开展,充分认识到排球教学的重要意义,为了解决排球场地问题,要拿出专项资金,完善体育设施。同时要制定出排球发展的规划,联系专业的体育教师,多开展一些排球活动和比赛等,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并且,要增加教师进修和培训等活动的支持度,鼓励和支持排球的普及和推广活动,使学生和教师感受到学校关注和重视排球课程,营造出一种积极参与的氛围。另外,很多高校的排球场地非常不平整,还是以水泥地为主,为了避免出现对学生身体的伤害,学校领导应该加大对排球场馆的建设力度,安排专门人员维护和管理排球设施,使体育设施能够与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2.2增强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拓展“第二课堂”,增强师生互动
一、高职机制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定位模糊、脱离企业实际,创新能力培养明显滞后产业升级需求
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纲领文件提出力??在2025年从工业大国转型为工业强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制造业科技创新是发展必经之路,高素质技能创新人才是关键。作为技能人才培养主体的高职院校,一直以来将培养企业需求人才作为首要目标。而另一方面,高职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受到本科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虽然强调工学结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四年制本科的翻版,甚至被称为本科的“压缩饼干”。实践教学往往脱离企业实际,仅仅是对理论教学的简要验证和补充。在知识本位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处于被忽视的位置,明显不符合当前制造业创新升级改造的需求[2]。
(二)课程体系学科化,难以匹配职业岗位能力
高职机制专业以“设计、制造、装调”为三大专业核心职业岗位能力为培养目标,然而现有课程体系学科化,以理论教学和零散的实践教学为主,理论课程体系相对完整,学生实践能力缺乏系统性训练,尚未形成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3]。毕业生无法快速适应企业岗位工作,高职机制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
(三)知识技能传授渠道单一,教学组织呈现固化
课程体系学科化,带来教学组织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行“满堂灌”教学方法,知识技能传授渠道单一[4]。多数教学实践过程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师生之间联动机制,教师了解教学效果片面,学生无法参与教师的企业项目课题。
二、高职机制专业“二平台、三核心、四通道”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针对传统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整合现有教学资源,搭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交叉融合的两大培养平台,开发由“设计、制造、装调”三大专业核心能力构成的机制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开辟课外技能创新、学科(技能)竞赛、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四大培养通道,着力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技术技能创新能力,探索高职机制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规律,积累高职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经验。
(一)搭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交叉互融的两大培养平台
改革高职机制专业旧有的本科压缩式学科课程体系,构建培养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技术改造、检测维护、经营销售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课程体系。构建第一课堂(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大类平台课程模块、专业主干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课程体系,开设第二课堂(课外实践、科技创新等)对第一课堂进行补充,尤其是对第一课堂中的实践训练体系,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第一课堂中公共基础课程和大类平台课程模块的目标是使学生学到扎实、符合培养规格要求的科学知识,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专业主干课程模块的目标是保证学生能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确保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选择学习的能力。而第二课堂(课外实践、科技创新等)模块则主要是以创新和素质拓展为基础,通过学科(技能)竞赛和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实践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交叉互融的课程体系框图如图1所示。
(二)开发由“设计、制造、装调”三大专业核心能力构成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第一课堂学习平台中置入创新能力培养的诉求,开设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如“机械创新设计实训”“机械设备装调与控制技术综合应用实训”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与改造的能力。同时,根据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依据国家教育政策、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4],确立“设计、制造、装调”为机制专业的三大核心能力,通过设置仿真、设计、制造、装调、技术改造、顶岗实习等六个层次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创新人才培养课程,来实现该专业第一课堂平台中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提高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三)开辟课外技能创新、学科(技能)竞赛、学生科技创新、教师科研项目四大创新人才培养通道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具有覆盖面广、实践性强和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在人才培养时充分考虑企业岗位的多元化、具体岗位专门化、学生发展个性化这一实际情况,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出发,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着眼于综合素质的提高。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将通过开辟课外技能创新、学科(技能)竞赛、学生科技创新、教师科研项目四大创新型人才培养通道,以学生自愿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对第一课堂形成有益补充和深化,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课余独立或联合开展各类科研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了解各类创新课题的申报程序,并配备专门教师对学生课题的申报及实施加以指导[6],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倡导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技能竞赛活动,特别是与专业结合紧密度较高的竞赛,争取较好成绩。鼓励、引导、指导进行科技创新、专利申报。
三、高职机制专业“二平台、三核心、四通道”培养模式实施效果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制专业自创建以来,按照“二平台、三核心、四通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各项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更好地说明培养模式、核心目标、实施成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交叉互融的课程体系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本文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培养模式层次结构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蒂(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用于解决结构较为复杂、难于量化的多准则决策问题[7]。其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AHP法将依据计算得出的总排序权重为问题提供准确的数量化决策依据。
(一)构建培养模式层次结构模型
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制专业“二平台、三核心、四通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构建培养模式层次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设定“设计、制造、装调”三大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层A;选取学科成绩、专利、竞赛、职业资格证书、科研能力五个方面来评定专业核心能力,作为准则层B;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对应的八个方面则作为方案层C。
其中,评定专业核心能力的五大指标是该层次结构模型中准则层B建立的基础。专业核心能力是学生核心能力在专业领域的细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部将“与人交流”“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提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能力”列为八项核心能力[8]。笔者结合机制专业特点,通过查阅参考文献,分析了诸多高职院校机制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人才需求调查[9-12],得出以下结论:专业核心能力是学生在工作领域中获得成功的关键和基本的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应具备一定的独特性,即具有显著的专业特色;专业核心能力应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即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和开拓能力。因此,在本模型中,笔者选取了学科成绩、专利、竞赛、职业资格证书、科研能力等五个方面来评定专业核心能力,以此作为准则层B。
(二)建立判断矩阵
??造判断矩阵的关键是对各个指标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为了确保指标权重的准确和客观,笔者编制了调查问卷,向专业教师、教育专家以及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共发放了3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86份,并对回收的信息进行筛选;同时,运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对筛选出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得到较为合理的判断数值并建立判断矩阵。其中,指标的量化标准选用萨蒂教授的标度法[13]。建立判断矩阵后,运用图2流程图所示方法进行层次单排权重和总排序权重计算。
1.层次单排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鉴于篇幅原因,本文仅列出A=F(B)和B1=F(C)判断矩阵及计算结果,见表1、表2所列。其余B层指标与C层判断矩阵及具体计算过程不再赘述。
λmax =5.055 6 CI=0.013 9 CR=0.012 4
λmax =8.296 7 CI=0.042 3 CR=0.03
2.层次总排序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在完成了目标层(A)和准则层(B)的权重计算之后,通过层次总排序权重计算求得方案层(C)每个指标相对目标层(A)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三)建模结果分析
1.表1 判断矩阵(目标层A)结果分析
由表1可知,在准则层(B)中,学科成绩(B1)所占权重最多,为0.335;其次为专利(B2)与职业资格证书(B4),分别为0.253和0.220;最后是竞赛(B3)和科研能力(B5),分别是0.107和0.086。说明学科成绩(B1)依然是衡量“设计、制造、装调”三大核心专业能力的最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专利(B2)与职业资格证书(B4)的权重较为接近,说明这两者在三大核心专业能力评价中的重要性一致。职业资格证书是连接“专业”与“职业”的桥梁,对于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就业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都非常重视,每年一次的高等职业院校数据采集也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指标之一。然而,对于高职学生专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大部分职业院校却不够重视,甚至忽视。笔者调查了十几所高职院校的机制专业,在其课程体系中极少见到专利方面的课程,培养目标中也没有体现专利意识与能力,拥有专利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然而,专利发明是我国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趋势,职业院校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生力军,有必要加强高职学生专利意识培养,提高专利申请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增强专业自信与职业自信,也顺应了当下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潮流。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制专业“二平台、三核心、四通道”培养模式,不仅强调了学科成绩的重要性以及常规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也通过开设专利申请相关课程培养学生专利意识和专利申请能力,采取多方面措施鼓励和帮助学生申请各项专利,近年来专利申请成绩斐然;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技能(学科)竞赛,并鼓励学生申报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力争做到以赛促学,以研促学,将学科学习作为基础,竞赛与科研作为支点促进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下页图4为准则层(B)指标权重分布图,下页表4为机制专业“二平台、三核心、四通道”培养模式近年来实施成果。通过两者对比可以发现,实施成果与各项指标权重一致,说明通过学科成绩、专利、竞赛、职业资格证书、科研能力五个方面取得的成果已经有效促成了“二平台、三核心、四通道”培养模式中设定的培养目标――“设计、制造、装调”三大核心专业能力。
2.表3 总排序及权重结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如何有效深化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向着“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方向发展,为学生以后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职业学校面对各方面的压力,普遍出现或多或少的困境,感觉处在围城的状态。职业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当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探索和研究。
一、把技能大赛与改革学生考核标准结合起来
传统的考试考核多数是以一两次书面考试或者操作考试作为学生的成绩评定。以技能大赛的标准,传统的考核方式体现不出特色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对传统的考试考核方法必须提出挑战。纠正以卷面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的评价模式,转向注重过程性评价,重视考核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过程中,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来源,技能的熟练程度,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要强化过程评价,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促进其主动学习、协作学习、创新学习。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考核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期末考试可以不受时间和方式的限制。一张传统的考试卷完全可以变为形式多样考核标准。传统的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考核就好象让每个运动员必须参加运动会的全能项目一样,可谓费力不讨好。那么如何进行对传统的考试考核方法改革呢,通过技能大赛发现学生的天赋和潜能,针对不同的学生指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灵活考核标准。在技能大赛的舞台锻炼和检验,进行深层次特色培养。
职业学校可以将平时的上机训练的课堂作为技能大赛的擂台,技能大赛的排名就是考核成绩,这作为学生整个教学过程的实实在在的考核内容的一部分,比单单期末的分数更有意义。在家长会上,90分和93分仅仅是一个概念,如果换成技能大赛中的一个个获奖的作品展示就比分数更有意义。针对专业课程的特点,无论考核或训练,都以上机实践为主,笔试这样的考核只作为考核的一个次要组成部分。此外,技能大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措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诸如学习兴趣、动机、自信心、意志力、合作精神等也列入评价内容中。这样,评价更具全面性,使学生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扬长避短,努力学习,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的闪光点与不足,学生若在学习过程中有创造性的认识、发现和行为便及时的给予其鼓励。
二、把技能大赛与深化教学改革结合起来
现在,技能大赛已越来越成为有关检验教学改革、学生综合素质的试金石。技能大赛对职业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技能大赛的最终目的是推进教学改革,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技能大赛已越来越成为推进教学改革的有利措施。
技能大赛宗旨在进一步明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巩固和强化技能教学重中之重的地位,紧紧围绕技能的教与学,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落实“做学一体”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将技能大赛与岗位练兵紧密结合,学、练、赛融为一体,有效提高学生各项专业技术和技能,面向全体学生创设一个大众的平台,激发起学生更高的练技的热情,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技能大赛仅仅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深化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才是核心问题。
技能大赛指的是全员参与。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的大赛几乎贯穿了整个教育过程。在各个班级、专业、学校、省市之间都掀起一个学技术、练技能的。“关注技能、聚焦课堂;狠抓教学质量,夯实技能基础”这既是对技能教学的要求,更是充分落实职业教育大纲的要求,在培养尖子学生的同时,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并且探索科学有效的技能训练方法,将技能训练落实到位。技能大赛不仅仅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还应该“为了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技能大赛强调师生共同发展,所以,只有教师教育的潜能被激发,主导的价值得以实现。技能大赛过程才能成为师生整体实力跨越发展的过程。据此,师生的互动和共同发展成为技能大赛不懈追求的目标。教师教科研热情高涨,苦练技能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对学校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以技能大赛为催化剂,对职业学校教学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对教学改革成果进行了检验与肯定。这样整个技能大赛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激发广大师生学技术、学本领的过程。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必将出现柳暗花明。
三、把技能大赛与学校品牌创建结合起来
职业学校品牌创建与其他普通学校区别,就在于必须在行业和企业上做文章。首先,技能大赛开创了校企合作的新局面。技能大赛往往邀请企业参与。如有的企业给竞赛提供了经费赞助;有的企业给竞赛提供了竞赛设备及软件;有的企业参与制定了竞赛方案;有的企业的技术人员被聘为竞赛的评委;有的竞赛是与企业联合举办。除此之外,这对于推动校企联合办学、工学交替具有重要的意义。技能大赛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技能大赛在广泛吸引学生参加,发现优秀人才方面起到了独特作用。通过技能大赛,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一些著名企业对参加技能大赛并获奖的学生,以优惠条件优先录用。因为技能大赛贯穿学生培养的始终,所以企业参与就越来越深入到学生培养各个环节中。另外,技能大赛促进学生争取行业认证的新局面。全国各个行业认证证书,现在作为学生升学、用人单位选人的重要参考。不少技能大赛项目,选手在获得竞赛获奖证书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如网络设备调试员等。对取得优异成绩、达到认证标准的选手,除颁发省教育厅获奖证书之外,还将颁发相应的公司、行业特有工种证书。这对于推进双证书制度的实施以及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往,职业学校的行业认证内容单一且流于形式。技能大赛使行业认证内容更加丰富,参与程度更高了。行业和企业是职业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如果职业学校以技能大赛为突破口,打造自身品牌离开了行业和企业参与就是舍本逐末了。技能大赛的实实在在的成绩就是无形的宣传,技能大赛的轰动效应是不可估量的,打造专业特色品牌,打造专业优势品牌,打造区域名校品牌,这是当前职业学校再次腾飞的关键。
四、把技能大赛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技能大赛对校园文化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技能大赛对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与实践机会。技能大赛是一项连续的长期性的任务。如果单单地依靠课堂教学难以达到深层次要求。为了弥补这方面所带来的困难,可以通过开展第二课堂的课外科技活动来解决。认真开展第二课堂,组建各类兴趣小组,服务社会。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各专业兴趣小组,都有专人负责,专人辅导,活动形式灵活多样。第二课堂的组建,使学生充分利用了课外时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强化了专业技能的训练,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点,丰富了校园文化,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中职生渴望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多彩的校园文化适应了中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使那些个性特长较突出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并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比如,可以组建电脑疑难医生兴趣小组,在参加技能大赛的同时,还义务为师生和社区服务。兴趣小组的服务是不计报酬的,但收获的实践经验是无价的。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既为职业学校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发挥个人兴趣、特长的条件和机会,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活动能力,使相当多的学生从中能够得到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更加树立信心,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在技能大赛上应该高度重视,在方式上的创新性、工作上的连续性、范围上的广泛性和内容上的时代性上下功夫。让技能大赛为职业学校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技能的舞台;让技能大赛为职业学校搭建了与市场衔接的的舞台;让技能大赛为职业学校搭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舞台;让技能大赛为职业学校创建品牌再次腾飞的舞台。技能大赛必将得到了各界的普遍欢迎,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教师是一种实践性职业,而实践性知识则是依附于实践性职业的应然物,钟启泉(2004)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作为实践者和洞察自身的实践和经验之中的‘意蕴’的活动,教师的生涯就是伴随着‘实践性知识’的成长,并且享受‘实践性知识’喜悦的生涯”。实践性知识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未来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实践教学是师范生获得教育实践智慧的重要环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已经成为教师职前培养的一种共识。
小学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比其他教师教育专业具有更加鲜明的实践取向特征。凸显小学教育专业重实践、强技能的专业独特性,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是培养合格小学教育师资的内在诉求。强化实践教学不是简单的教育实践时间的延长和量的增加,而应该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交互融合与浸润;不是机械的单项线性实践训练,而应该是一个立体化、多维度的实践教学框架体系;不仅仅安排在中高年级进行,而应该是贯穿学生大学学习的全过程。整合实践性教学环节,构建一个既与理论教学交互融合又相对独立的有自己内在逻辑的实践教学体系,已成为当前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一、多维立体的课程布局,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性”
高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不是简单的物理组合,不是课程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割裂的实施过程,而是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统合下的,以实现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为根本目标的,课程之间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复杂系统。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围绕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分析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对应与服务关系,优化课程资源,突出实践取向。
从课程模块分,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等几个部分;从课程内容分,可分为教育心理类、学科专业类、学科教法类、教师技能类、通识教育类、艺术修养类等;从课程目标要求维度分,可分为知识维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事实、基本思想以及课程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活动经验等)、能力维度(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等)、素质维度(专业情意、价值观、心理品质等)。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上应破除理论与实践的隔阂,探索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方式,研究如何加强实践在理论中的融合性,凸显小学教育专业综合性、重实践、强技能的专业独特性,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真正的专业性的实践者,形成专业教育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实践取向为主旨,通过多维立体课程布局,强化课程模块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将多元的课程培养要素有机统整,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在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编制和内容的安排上不但要体现理论知识教学线索,还要体现实践训练线索;在实践教学环节应体现实践活动与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突出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和实践与理论的融合性。如,汉语基础、中国文学、大学数学等学科专业类课程教学应注重与小学教育技能的结合,对学生进行拼音、字形、字义、数学符号书写、小学课文篇目等内容的技能训练。全程式的教育见习活动应紧密结合理论课程的学习安排见习任务,并随着理论课程内容的学习,有机设计实践教学活动的推进,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中获得经验的积累,形成理性的反思,促进实践性知识的形成。
二、知行合一的课堂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嵌入性”
课堂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阵地,没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保障,再科学的课程方案和体系都将成为纸上谈兵。理论教学与实践的脱节一直是高校课堂教学的顽疾,也是影响师范生教学实践性智慧形成的重大障碍。教师灌输多,学生探究少;知识性学习多,实践性学习少。教师因缺少小学教育实践经验,教学上难以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实用性,学生学得枯燥,学无兴趣,成为课堂中的看客,学得被动,学无动力。《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指出:教师教育课程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把教学改革作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落实到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全面提高新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师范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学科思想的感悟。充分利用模拟课堂、现场教学、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师范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着力提高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杜威提出“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因为只有在经验中,任何理论才具有充满活力和可以证实的意义。一种经验,哪怕是一种非常微薄的经验,也能够产生包括一定分量的理论,但是,离开经验的理论,甚至不能肯定被理解为理论”。理论与实践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在交互融合中引发学生思维的基础上促进发展的过程。
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结合小学教育专业不同学科课程的特点,我校以学思结合和知行统一为基本宗旨,以行动研究为主要形式,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和探索。教学方式上倡导“五个结合”,即: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案例分析相结合、教师讲授引导与学生问题探究相结合、原理学习与小课题研究及现场观察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及校外实践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在线翻转学习相结合。探索“教、学、做、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变单一讲授为师生互动,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增加学生参与小学教育实践的机会,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互有机嵌入,形成理论的引导与实践训练、实践行动认知的全面统整。
三、依托课程的职业技能训练,强调技能训练与理论课程的“依存性”
“教育对象越是低龄,对教师的教育技能性和艺术性程度要求越高。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关注知识内容本身,还必须关注知识的呈现形式。教育技能说到底是教师如何将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成能使教育对象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知识的‘教育形态’的能力。”“开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为使小学教育专业今后从教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大力开展常规性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不是独立的单项技能练习,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只有与学科课程的理论学习形成紧密的依存关系,才能保证职业技能训练的质量。可以以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相互衔接关系为出发点,选择技能训练项目,确立依托课程,确定训练内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应该采取理论指导与实际训练相结合、经常性制度化的集中训练与学生自主练习相结合,自觉训练和考核评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训练。构建课内有教学指导、课外有训练目标,全方位、全过程、多元化职业技能训练体系、使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活动做到共性要求与专长发展相结合,统一标准与多种训练形式相结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全面发展。
首先,整合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把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技能训练纳入课程计划,作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统筹管理,既确保职业技能训练任务的有效落实,又使认知与实践得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其次,制订职业技能训练方案,保证职业技能训练的可行性。制定《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方案》,由所依托学科课程的任课教师负责制订各单项技能的训练大纲,包括训练内容、训练形式、训练要求、训练学期、考核标准、考核形式、考核学期等。采取学生职业技能考证制度,确定普通话、朗读与演讲、钢笔字、粉笔字、课件制作、班队活动等为必考项目;毛笔字、应用文写作、儿童歌曲、美术字、黑板报设计、书法艺术、说课、图案或素描、儿童想象画等为选考项目。
最后,成立职业技能训练管理机构,扎实推进职业技能训练工作。依托“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学生社团”三条主线,实行“四位一体”管理,即课程教师负责职业技能的指导和考核,班主任负责职业技能推进和管理,职业技能部负责布置与检查,学生个人自觉训练,构建了体现专业特色的一体化职业技能指导、训练、考核体系,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定期进行考核,实现“教、学、做、评”一体化,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作用,把训练工作落到实处。
四、全程延通的教育实践环节,强调实践能力形成的“连续性”
(一)构建教育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网络
教育实践环节是学生理论认知与实践体验的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过程,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促进、统整发展的过程,是师范生在反思性实践中达到“知行合一”的过程。因此,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应该只是其学习活动的一个阶段,不应该是理论与实践隔离的孤立行动,而是伴随其理性认知与实践行动交织的一条连续递进的专业发展路径。因此,教育实践活动的布局上应该是与理论课程学习交互促进的全程延通与滚动推进,应构建基于理论课程学习的教育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的教育实践网络。
首先,加强课堂教学,找准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凸显理论在实践活动中的切入点,奠定学生实践行动认知的坚实的支撑点,为学生见习、研习、实习活动构筑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教育理论平台课程和教学法类课程在学生实践性智慧形成中的核心作用,为学生实践行为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指南。
其次,构建基于理论课程学习的教育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的全程延通的教育实践网络。教育见习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学以致用;典型研习,观摩、讨论相结合,形成职业意识,教育实习展示教育教学能力,展示个性和特长,与就业相结合,提高就业质量。
现场见习――增强职业感性认识。以观摩学习为主的教育见习。主要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主要是熟悉小学教育环境,感受小学教育,坚定理论信念,增强做一名小学教师的感性认识,明确职业目标和努力方向;第二学期教育见习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既巩固了教学内容,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典型研习――激发内在学习动机。典型课例研习,观摩、讨论相结合。主要在大二、大三进行。在经历两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带着已有的专业知识到小学进行典型课例研习,通过活动观摩,师生互动,进一步研讨活动设计理念,组织方式、教学方法,用专业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感悟中发现自身不足,获得理性认识,激发自我意识,形成内在的学习动机,为学生“能学”“想学”“会学”找到结合点。
教育实习――搭建宽阔就业平台。教育实习是以实践锻炼为主。主要在大四进行。教育实习课程作为一种师范院校的育人方案,它以发展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性知识为根本目标,并不是教育学课程或学科教学论课程的补充或附属品,它是学生获得教育教学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教育实习过程中应注意规范教育实习工作内容,配备高水平的指导教师,为学生教育实践提供高层次的指导,提高学生教育实习的有效性,避免学生陷入低水平的经验徘徊。教育实习与就业、创业相结合,拓展职业能力,展示个性和特长,增长才干。
(二)构建高校与教师进修学院、小学之间的合作共同体
通过签订教育合作协议,建立战略性协作关系。建立小学教育咨询委员会,开展“基于实践的教育科研”活动等,构筑教育实践基地,并为学生配备“带教导师”,促进学生的实践性知识的积累。
临床经验对教师的职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弗朗西斯・斯贡梅克曾指出:师范生在当教师之初,总会有一段在中小学做实习老师的“学徒期”,许多“个人经验”就源于“学徒期”。从学生入学开始聘请当地优秀小学教师作为“带教导师”,让学生如影随形时刻追随“带教导师”,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模仿优秀小学教师,“带教导师”则系统性地指导学生建构课堂现场实际。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细致观察“带教导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和教研科研行为,结合“听、看、问、议、思、写”等自主学习行为,从而快速提高。
发挥高校的理论引领作用,拓通职前、职后教育,发挥三方各自优势,促进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教师进修学院教师和小学教师的共同提升,形成着眼于学生专业发展的三方互动、合作培养、共建双赢的人才培养格局。
五、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强调实践教学的“多元性”
根据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紧密围绕小学教师实践能力的形成,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突破人才培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瓶颈,有效地补充了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实践之不足,给予了学生多元选择的权利,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专长性培养,实现了课堂教学向第二课堂和学生社团活动的有效延续,为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供了新的平台。
(一)依托第二课堂
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出发,组织开办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书法、团体心理、手工、古诗词鉴赏、手风琴、扬琴、儿童舞蹈、儿童剧、朗诵与演讲、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Office办公系统和网络应用等第二课堂。
(二)依托学生社团
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核心,组织开办各种学生社团:书法社团、学生舞蹈队、学生合唱团、大学生心理活动社团、手风琴小组、扬琴小组、儿童剧社、微机小组、数学竞赛小组、天文活动小组、英语沙龙等学生社团。
通过第二课堂和学生社团活动,营造学生自我完善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张扬学生个性、拓展学生能力、培育学生专长,真正做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以赛促练
“在竞赛条件下,人们的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更为强烈,对竞赛活动将会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克服困难的意志更加坚定,争取优胜的信念也更加强烈”。围绕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开展“行知杯”学生解题、讲题、说课、讲课技能竞赛活动,学生课件制作竞赛活动等,通过评选技能标兵,发放证书,给予奖励,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在参与竞争中发展和提高。
总之,教师职业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中促进学生实践性智慧的生成,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性、综合性、教育性等特点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多维性、交互性、全程性和整合性的特点,而这种既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又交互融合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既是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性智慧生成过程的重新解读,也是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特色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实践性知识”问答录[J].全球教育展望,2004(4):4.
[2]约翰・杜威.民主主义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王智秋.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小学教师职前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