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8 17:12:3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减少自然灾害的方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0BJL061)。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产业,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依赖性较强。旅游系统中某旅游因素或外界依托因素的负向变化,都有可能引起旅游业的波动震荡,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易受到冲击的行业。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具体见表1),对旅游业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研究自然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及预警机制构建,有助于我们积极地认识、预防、处理各种自然灾害,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自然灾害概述
1.1自然灾害概念
随着人类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研究不断深入, 人们对自然灾害的界定也在不断变化。在众多自然灾害的概念中,我们可以找出判别和确定自然灾害的三项标准。(1)自然灾害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即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中;(2)自然灾害具有自然属性,它是地球系统演化过程中的自然事件;(3)自然灾害具有社会危害性,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1.2自然灾害分类
自然灾害分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根据不同的考虑因素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根据自然灾害的特点和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的不同,将自然灾害可分为:(1)气象气候灾害(如热带风暴、雷暴大风、干热风、龙卷风、暴雨、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干旱等);(2)地质地貌灾害(如地震、火山、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等)(3)水文灾害(如洪涝、江河泛滥、水污染等);(4)土壤灾害(如盐碱化、土层及养分减少、耕地减少等);(5)生物灾害(如植被退化、物种灭绝、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6)海洋灾害(如风暴潮、海啸、潮灾、赤潮、海水入浸、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
2.自然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
2.1 自然灾害对旅游者的影响
2.1.1 威胁旅游者的人身、心理安全
若自然灾害发生在旅游热点地区,对于旅游业的影响是灾难性的。首先会威胁到游客的人身安全,如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中,除了受到地震和海啸袭击的国家外,约有8000名澳大利亚人在泰国、斯里兰卡和印度等国失踪。欧洲的瑞典和德国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两国各有1000多人下落不明。
2.1.2 抑制人们的出游动机或改变旅游消费行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安全需要属于较低层次的需要范畴,外出旅游通常是为了放松、愉悦、舒适,安全风险的存在有可能改变旅游决策的性质。灾后旅游目的地的风险因素增加了旅游者购买决策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到灾后目的地的旅游意愿或者抑制出游动机需求。
2.2 自然灾害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2.2.1 破坏旅游资源及旅游基础设施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特大地震,四川旅游业在这次地震中遭受了巨大损失,诸多景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涉及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处,省级文保单位225 处。损失最为严重的是世界遗产都江堰- 青城山景区,二王庙古建筑群全部垮塌,鱼嘴裂缝,青城山道教古建筑群严重受损。以汶川为中心的国省干线公路出现隧道塌方、大桥移位等较严重情况,通往九寨沟等重点景区的道路损毁严重,灾区供电、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也受到严重破坏。
2.2.2 损害旅游目的地形象
目的地形象包括客观与主观的成分,融入了人们对目的地的态度和感受,旅游者往往基于个体的认识、体验、对各种风险因素的感知来做出评价。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这种评价通常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从而损害目的地形象。
2.3 自然灾害对旅游企业的影响
2.3.1 造成旅游企业供需链断裂
旅游企业是旅游市场的主体。自然灾害发生时,他们往往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和直接利益相关者。由于消费者取消预定或停止旅游活动,造成旅游供给的大量闲置。
2.3.2加大旅游从业人员失业的风险
自然灾害发生后,与灾害发生地具有密切业务联系旅行社的收入大幅度减少,大批预定纷纷退单,出团量接近零,旅游从业人员工资、福利大幅缩减,下岗、待岗人员增多,导致他们纷纷转行寻求出路。
3.自然灾害预警机制研究
自然灾害具有严重危害性、突发性与永久性、周期性与不重复性、广泛性与区域性、频繁性与不确定性等特点,由于旅游业自身敏感的特点,更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重创。英国著名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指出,预防是解决突发危机的最好方法。对于自然灾害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做好预防工作,这就要求把预警放在首位。
3.1 自然灾害预警机制的内涵
自然灾害预警机制是以现实的自然环境状况和变化过程为对象,采用逻辑推理和一系列的预警技术方法、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对环境变化所呈现的各种信号源进行不断的搜集、监测,根据其变化趋势和描述安全状态的数学模型或决策模型得到危机态势的动态资料,并能及时提供警示信号或信息的机构、制度、网络、应对措施等构建的预警系统。
3.2 自然灾害预警机制构建的影响因素
自然灾害预警机制的构建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经济实力。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才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国家安全方面的技术研发。
中图分类号:F8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2)02-0002-06
一、引 言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水灾和旱灾等农业自然灾害尤为突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每年因农业自然灾害造成的物资损失呈现整体上升趋势。2011年,农业自然灾害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农作物受灾面积3247.1万公顷,其中绝收289.2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096.4亿元,农业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平稳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自然灾害的频发对我国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乃至居民消费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谭本艳等(2009)通过对CPI分类指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食品既是我国CPI波动的短期驱动力,也是CPI波动的长期驱动力[1],由此,无论从供给面还是从需求面看,农业自然灾害都会通过引发食品价格变动进而引发CPI的变动。
自然灾害对经济造成的冲击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灾害造成社会资本存量受损,引起社会总体消费和投资下降,进而造成产出水平下降;二是自然灾害造成的产出下降,通过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影响物价水平。现有的文献主要集中在自然灾害对产出影响方面:从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产出影响来分析自然灾害的宏观经济影响。短期和中期主要考察自然灾害对产出造成的正、负效应[2-7],长期主要考察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8-11]。然而,自然灾害对物价水平影响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已有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实证分析层面相对较少。Pantin(1997)构建了自然灾害影响经济的11个指标,通过对比自然灾害发生前后三年的数据,发现灾前平均通胀率为8%,灾后通胀率在6.5%~9%之间波动,自然灾害影响物价水平变动方向并不明确[12] 。Rasmussen(2004)从长期影响考察了自然灾害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他认为灾害重建的努力会挤出有效投资,推高利率并减少投资,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13]。Popp(2006)在分析自然灾害对经济的长期影响时,将通货膨胀的产生归结为债务负担和市场投机[14]。 Baum(2011)运用AD-AS模型分析了自然灾害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他们假定自然灾害在短期内不影响总需求,然而潜在产出因资本存量受损而下降,自然灾害会带来临时性通胀压力[15],美国2008年的卡特琳娜飓风和2010年昆士兰洪水造成的食物和农产品价格上涨验证了他们的推断。
上述的文献更多将自然灾害视为供给冲击,结论偏向于自然灾害会推高物价水平,然而,自然灾害并不单纯表现为供给冲击,也会带来需求冲击,物价水平变动的方向取决于自然灾害引发的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两者的力量对比。因此,从理论层面上我们很难得出自然灾害对通货膨胀的具体影响。本文尝试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就农业自然灾害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力图弄清农业自然灾害同通货膨胀之间的数量关系。
二、农业自然灾害影响通货膨胀的理论基础
农业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微观经济主体将遭受自然灾害引致的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引发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对变动,进而推动物价水平的持续波动。就供给方面而言,农业自然灾害倾向于推高物价水平:农户物资资本受损(农田、耕地受灾),粮食产量下降,推高粮食价格;粮食产量的下降和粮价上涨会增加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成本,推高农副产品的价格。就需求方面而言,农业自然灾害在几个方面表现出抑制物价:(1)粮食产量是农户创收的必备条件,粮食产量的下降减少了农户的收入,农户因此改变自己的收入分配决策,减少消费和农业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需求;(2)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成本上升,推高农副产品的价格,相应地会减少企业产品的销售,进而减少其收入,从而抑制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3)当农业自然灾害的规模、强度、持续时间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其影响必然会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传导,家庭和企业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受到抑制。下面借鉴郑超愚(2004)[18]的总需求、总供给动态调整模型,加入农业自然灾害所引起的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因素,
并假定价格调整是瓦尔拉斯均衡的,则有:
S(P/PE,Yd-Dshock)-D(M/P)=Dshock-Sshock (1)
假定原有Yd和Ys是均衡的,并且不随时间变化;价格预期是适应性的;货币供给在短期内不变。对式(1)左右两边进行时间求导,可以求得价格的动态调整过程,如式(2)所示。根据价格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数量关系,可知式(2)的分母为正。
dPdt=dDshockdt-dSshockdtS(P/PE)1PE+
S(Yd-Dshock)(Yd-Dshock)P+D(M/P)MP2(2)
由式(2)可知,物价变动主要由价格预期、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等因素决定。由于农业自然灾害引起的供给冲击为负,而需求冲击难以确定,需分三种情况来说明:(1)当需求冲击为正时(dDshock/dt>0),由于供给冲击为负(dSshock/dt<0,即有dDshock/dt-dSshock/dt>0,表现为物价上涨;(2)当需求冲击为负时(dDshock/dt<0),如果需求冲击的下降幅度大于供给的下降幅度,即有dDshock/dt-dSshock/dt<0,表现为物价下降;(3)当需求冲击为负时(dDshock/dt<0),如果需求冲击的下降幅度小于供给冲击的下降幅度,即有dDshock/dt-dSshock/dt>0,表现为物价上涨。根据适应性预期理论,价格预期可以由上期价格替代,表现为价格惯性;而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都是由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引发。Gordon(1996)提出了三角菲利普斯曲线,认为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可以归结为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通胀惯性三类[17];由以上的理论分析,农业自然灾害和通货膨胀率、社会总需求以及社会总供给这三者密切联系,本文将采用Gordon提出的“三角”模型,即一种菲利普斯曲线的扩展模型,以研究农业自然灾害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
πt=C+a(L)πt-1+b(L)Dt+c(L)zt+et (3)
其中,因变量πt是指通货膨胀率,C表示常数项;通货膨胀率的滞后项πt-1表示通货膨胀惯性;Dt指超额需求;zt表示外部冲击(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et为误差项;a(L)、b(L)、c(L)分别表示各变量的滞后系数。
三、变量选取、数据说明和模型设定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采用定基CPIt来代表通货膨胀,并用定基CPIt的滞后一期代表通货膨胀惯性。根据Gordon的“三角模型”,式(3)中的变量Dt可以用产出比率的对数Rt=ln(Yt/YtN)代替(YtN为潜在产出),并将Rt-1作为前定变量①。由于潜在产出不可直接观测,不能采用常规的估计方法,一般解决的办法有两种:趋势分解法(通过线性时间趋势、HP滤波将产出分解为长期趋势和周期性成分)、结构分解法(通过向量回归、卡尼曼滤波将产出分解为结构效应和周期效应)。借鉴Ravn & Uhlig(2002)[18]所采用的HP滤波法来估计31个省的产出缺口,平滑参数取6.25,并将农业自然灾害作为外部冲击变量zt引入模型。由于我国统计数据的可得性限制,考虑到不能收集到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相关数据,因而只能选取间接衡量自然灾害冲击的变量。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农业成灾面积AANDt的相关解释:成灾面积是指在遭受自然灾害的受灾面积中,农作物实际收获量较常年产量减少3成以上的播种面积,成灾面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自然灾害的强度以及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基于以上的考虑,选用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成灾面积来衡量农业自然灾害的强度,用变量SIZEt=ln(AANDt)来表示。
选用的数据为1997~2010年我国(除港、澳、台)31个省市自治区的年度面板数据,所有数据均来源于1997~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各地区统计年鉴。CPI作了定基化处理(1997年为100)。
(二)模型设定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为了能够更好地估计自然灾害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本文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标准将我国(除港、澳、台)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②。依照Gordon提出的“三角模型”,建立涵盖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动态面板模型如下:
CPIi,t=α+β1CPIi,t-1+β2Ri,t+
β3Ri,t-1+β4SIZEi,t+vi+ui,t (4)
其中,i=0,1,2,3,分别表示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t=1,2,3,…,T表示样本年度;νi表示截面个体差异;μi,t为随机扰动项。
对式(4)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的困难之处在于:方程的右边包含有因变量的滞后值,导致解释变量和随机扰动项相关,而且式(4)本身存在横截面相依性。如果直接运用传统处理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或是随机效应方法,会导致参数估计的非一致性,产生动态面板偏差,影响模型估计的准确性和适用性。Blundell & Bond(1998)则将差分GMM与水平GMM合并,将差分方程与水平方程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GMM估计,这种改进的估计方法称为系统广义矩估计(System GMM)[19]。考虑到系统广义矩估计是一种更有效的估计,将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对动态面板模型进行估计[20]。
在系统广义矩估计中,方程(4)经过一阶差分并结合水平方程进行变换:
ΔCPIi,t=(β1-1)CPIi,t-1+β2Ri,t+
β3Ri,t-1+β4SIZEi,t+vi+ui,t (5)
在此基础上选取合适的工具变量并产生矩条件方程。在式(6)中,需满足:β1≠1;当t<s时,解释变量Ri,t、SIZEi,t和随机扰动项ui,s是无关的;随机扰动项ui,s不存在自相关;E(CPIi,1,εi,t)=0(t=2,3,…,T),E(ΔCPIi,2,εi,3)=0。在此基础上设定矩条件为:
E(CPIi,t-sΔεi,t)=0(s≥2;t=3,…,T)
E(Xi,t-sΔεi,t)=0(s≥2;t=3,…,T)
E(ΔCPIi,t-1εi,t)=0(t=4,5,…,T)(6)
其中,εi,t=ui,t+vi,Xi,t=[Ri,t,SIZEi,t]。设Zi为所选取的工具变量矩阵。
通过GMM估计,可以得到估计参数:
α^GMM=∑Ni=1ΔCPI'i,-1ΔX'iZi・
WN∑Ni=1Z'iΔCPItΔXi-1・
∑Ni=1ΔCPI'i,-1ΔX'iZiWN∑Ni=1Z'iΔCPIi(7)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实证结果
动态面板数据估计的前提是数据要具有平稳性,否则会出现估计的“伪回归”问题。因此,在对模型进行估计之前,首先对模型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为了保证检验结论的可靠性,选用了四种单位根检验方法:LLC检验、IPS检验、Hadri的最大似然检验以及Breitung检验。LLC检验、IPS检验和Breitung检验的原假设是“存在单位根,变量是不平稳”,Hadri检验的原假设是“不存在单位根,变量是平稳的”。从表1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所有的变量至少在两种检验之下通过平稳性检验,这说明面板数据具有平稳性,模型估计的结果不存在伪回归问题。
表2列出了系统GMM估计的结果。无论是全国、东部、中部还是西部,Wald检验值在5%的显著水平下均拒绝了“方程拟合度较差”的原假设,表明方程拟合较好。其次,Sargan检验是判断方程所选的工具变量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检验,原假设是“方程所选工具变量是有效的”,从表2中所反映的结果看,Sargan检验的P值都大于0.05,四个方程在5%的显著水平下接受了原假设,表明所选的工具变量是有效的。另外,AR检验的原假设是“扰动项无自相关”,表2中的AR(2)的P值均大于0.05,在5%的显著水平下接受原假设,表明所选的系统GMM估计方法是适用的。另外,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通货膨胀惯性(CPIt-1)和超额需求(Rt)系数均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系数为零”的原假设,表明通货膨胀惯性、超额需求对当期通货膨胀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农业自然灾害(SIZEt)系数只有全国和中部地区通过了t检验,东部和西部地区均没有通过t检验,这表明全国和中部地区的农业自然灾害对通货膨胀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二)实证分析
在通货膨胀惯性方面,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均表明通货膨胀惯性对当期通货膨胀产生较大的正向推动作用,上一期通货膨胀每上升1%会推动当期通货膨胀上涨大约1%,这跟传统的通货膨胀预期理论相符,说明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对于稳定通货膨胀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货币当局在进行货币调控时总是强调稳定通胀预期的原因所在。在超额需求方面,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数据都反映了超额需求和通货膨胀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在全国范围内,当期的超额需求每增加1%会推动当期通货膨胀上涨0.04%,这表明超额需求因素并不是推动我国通货膨胀上涨的最主要因素,原因可能是我国家庭最大的消费支出是住房支出,而住房价格并没有包含在CPI当中,因此,超额需求难以推动通胀的上涨。
在农业自然灾害方面,各地区的通货膨胀对农业自然灾害的反应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主要是由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所致。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农业自然灾害对通货膨胀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而在全国和中部地区表现较为显著。就全国或中部地区而言,农业自然灾害在当期就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原因是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主要集中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受农业自然灾害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中部地区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的现实情况下,农业仍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因而参数估计较显著。西部地区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物价传导效率较低;另一方面粮食生产在农业中的占比相对中部地区较低,受农业自然灾害的影响相对较小,因而参数估计不显著。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农业自然灾害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并不是正向的,农业自然灾害会对通货膨胀率产生下行压力。全国和中部地区的数据显示,农业自然灾害和通货膨胀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就全国而言,农业自然灾害强度每增加1%会推动当期通货膨胀下降大约0.11%;就中部地区而言,农业自然灾害强度每增加1%会推动当期通货膨胀下降大约0.71%。这证实了自然灾害影响物价变动的第二种情况,即自然灾害造成的需求冲击为负时,如果需求冲击的下降幅度大于供给的下降幅度,物价将趋于下降,这说明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需求面负面冲击大于供给面负向冲击。之所以如此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消费结构所致。我国城镇家庭消费结构中住房消费占据很大的比重,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对非住房商品的需求,农业自然灾害等外部冲击造成的收入减少更容易表现为需求的下降;另外,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中耐用消费品占较大的比重,而这些商品需求弹性较大,农业自然灾害造成的收入下降会引起农村居民消费更大幅度地下降。二是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农业自然灾害造成当期粮食产量下降,从而降低农民收入,并从需求上抑制农民的消费和投资行为,而粮食价格更多由粮食收购和储备体系决定,当期粮食产量下降不一定会对国家整体的粮食储备造成较大冲击,进而引发粮食价格的上涨。三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农村居民收入当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受到了抑制。当出现农业自然灾害冲击引发粮食生产波动时,农民的收入将变得更加不确定,农村居民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更容易受到负面的影响。
五、结论
以上将农业自然灾害变量引入“三角”模型中,首次尝试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农业自然灾害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为了区分我国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分别对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在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中,通货膨胀惯性对当期通货膨胀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上期通货膨胀每上涨1%会推动当期通货膨胀上涨大约1%;超额需求虽然对当期通货膨胀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小于通货膨胀惯性,当期超额需求每增加1%会推动当期通货膨胀上涨0.04%;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农业自然灾害对该地区的通货膨胀影响不显著,全国和东部地区的农业自然灾害对该地区的通货膨胀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就全国和中部地区而言,农业自然灾害对当期通货膨胀有显著的负向冲击,表现为农业自然灾害强度每增加1%,当期通货膨胀分别下降0.11%和0.71%,农业自然灾害会降低当期的通货膨胀水平;若单独考虑外部冲击因素,农业自然灾害引发的通胀变动表现为负,但是综合考虑通货膨胀惯性、产出缺口和外部冲击三大因素的共同影响,通货膨胀变动表现为正。传统观点倾向于认为农业自然灾害引发通货膨胀正向变动,在于仅考虑了三大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从综合影响中分离出了农业自然灾害这一个外部冲击因素,得出的结论不同于传统观点。
由此可见,相比起供给面的紧缩作用,农业自然灾害对我国需求面的紧缩作用更大,表现为农业自然灾害降低当期的通货膨胀水平。因此,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农业自然灾害造成的负面影响,充分重视突发性冲击对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首先,应根据各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尤其是中部地区的产粮大省,政府要加大对农业抗灾的投入,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其次,要加大应对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的补贴力度,财政部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增加对农民的转移支付,保障农户收入的稳定性;再次,建立自然灾害救济和保险机制,当农业自然灾害发生后,政府和社会提供多方面的救济,保险公司为农民提供自然灾害保险。最后,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各地区的农业结构,改变农村居民收入过多依赖农业,尤其是粮食作物的局面,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注释:
①Gordon(1996)在“三角”模型中,将超额需求滞后一期Dt-1和通货膨胀滞后一期πt作为前定变量,考虑到πt-1在动态面板中已作为工具变量,不宜在动态模型中再将此变量作为前定变量,因此,本文的动态面板模型仅将Rt-1作为前定变量。
②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和海南,共12个地区;中部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共9个地区;西部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共10个地区。
参考文献:
[1]谭本艳,柳剑平.我国CPI波动的长期驱动力与短期驱动力[J].统计研究,2009,(1):50-55.
[2]Benson, C. and Clay, E.Dominica.Natural disaster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 small island state[R].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Working Paper Series No.2, 2001.
[3]Crowards, T.Comparative vulnerability to natural disasters in the caribbean[R].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 Caribbean Development Bank,2000.
[4]Charveriat, C. Natural disasters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an overview of risk[R]. IDB Working Paper No. 434, 2000.
[5]Mechler, R. Natural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ng disaster loss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R]. Karlsruhe, Verlag für Versicherung swissens chaft, 2004.
[6]Hochrainer, S. Macroeconomic risk management against natural disasters[M]. Wiesbaden, German University Press, 2006: 24-45.
[7]Noy, I. The macro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disaster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9,(88): 221-231.
[8]Albala-Bertrand, J. M.The unlikeliness of an economic catastrophe:localization & globalization[R].QMULDE Working Papers 576,2006.
[9]Skidmore, M. and H. Toya. Do natural disasters promote long-run growth?[J]. Journal of Economic Inquiry, 2002, 40(4) :664-87.
[10]Caselli, F. and Malhotra, P. Natural disasters and growth: from thought experiment to natural experimen[R]. Washington DC , IMF, 2004.
[11]Chi-Kyu Kim. The effects of natural disasters on long-run economic growth[J].The Michigan Journal of Business,2011,4(1):11-49.
[12]Pantin, D.A. Alternative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indic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 (SIDS)[R].Report for the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Unit, 1997.
[13]Rasmussen,T. Macro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the caribbean[R]. IMF Working Paper 04/224, 2004.
[14]Aaron Popp.The effects of natural disasters on long-run growth[R].Major Themes in Economics, 2006, (8): 61-82.
[15]Baum, C.Natural disasters in japan threaten to release global inflation genie out of rubble[EB/OL].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Retrieve from , March 25, 2011.
[16]郑超愚.中国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动态调整[J].金融研究,2004,(3):90-98.
[17]Robert J.Gordon. The Time-varying NAIRU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economic policy[R].NBER Working Paper No.5735,1996.
[18]Ravn, Morten,O. and Harald Uhlig. On adjusting the hodrick-prescott Filter for the frequency of observation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2, 84(2):371-376.
[19]Blundell, R., and S. Bond. Initial conditions and moment restrictions in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s[J].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98,(87): 115-143.
[20]白仲林,张晓峒.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65-69.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Natural Disasters on Inflation: Based on Dynamic Panel Model
TANG Wen-jin,XU Gui-hua,XU Xiao-wei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重点探讨资本积累以及它与储蓄决策等的关联影响①。本文关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构建主要通过三个步骤来完成:首先,探讨长期经济增长的均衡点;其次,在动态均衡的基础上构建储蓄曲线;最后,推导投资曲线。
(一)长期经济增长下的均衡产出与资本
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国民总产出是劳动力和资本的函数。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劳动力和资本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即生产投入比K/L不是一个固定的参数,并且生产函数是一阶齐次方程。
(二)长期经济增长下的储蓄与投资
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一就是储蓄St是总产出Yt的一部分,且St由储蓄率s确定。如果每一个时间周期t之间(如每年)人们的储蓄率都为s(0<s<1),那么在已知的生产函数下,长期经济增长下储蓄曲线有着和生产曲线类似的属性,并且St=sYt。从上文关于长期经济增长下的均衡产出与资本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当经济达到均衡状态时,人均资本占有量为k*,人均产出为y*。假设社会产出中一部分用于投资,另一部分用于消费,则投资的总量取决于社会的储蓄。
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的储蓄行为会造成不同的影响。一般而言,常见的气象、水文自然灾害①发生频率高,容易对经济造成经常性扰动,但是此类灾害不容易造成储蓄行为的改变。相对而言,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低,但此类灾害造成的破坏性强大,所以此类自然灾害往往会因为消费心理或者社会捐助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储蓄行为的改变[10]。因此,本部分将探讨在储蓄行为不变和储蓄行为变化两种情况下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储蓄行为不变情况下的影响分析
当经济处于稳态时,自然灾害的突然发生并没有影响人们的储蓄行为,但由于自然灾害的发生造成了人员伤亡,因此导致了劳动力L的减少,物质财产也会受到自然灾害的摧毁或者破坏,从而导致了社会资本存量K的减少。此时,经济稳态增长的轨迹受到扰动,资本劳动力比率(人均资本占有量k=KL)发生变化,不再是处于经济稳态增长下的k*。当自然灾害造成资本存量的减少超过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劳动力的减少时,人均资本占有量k*下降至k1,根据公式(1)社会总产出水平为y1=αkβ1,此时y1<y*,并且由公式(4)和公式(6)可以得出sf(k1)>gLk1,即储蓄超过均衡增长所需要的人均投资,这将使得资本积累加快(k>0),人均资本占有量逐渐增加①,资本存量和资本产出水平将会再次增长到经济稳态下的均衡值(k*,y*)。简而言之,当自然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大于人员伤亡时,短期内社会的产出水平会下降,但是在一定的时期内经济内部会进行自我调整,产出水平逐渐增加,直到在足够长的时间里恢复至自然灾害发生之前的均衡产出值,详见图3。如果自然灾害造成资本存量的减少低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劳动力的减少时,人均资本占有量k*上升至k2,根据公式(1)社会总产出水平为y2=αkβ2,此时y2>y*,并且由公式(4)和公式(6)可以得出sf(k2)<gLk2,即储蓄低于均衡增长所需要的人均投资,由此导致资本积累的下降,即储蓄无法满足均衡增长的投资需求(k•<0),人均资本占有量逐渐下降,资本存量和资本产出水平将会逐渐回落到经济稳态下的均衡值(k*,y*)。简而言之,当自然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小于人员伤亡时,短期内社会的人均产出水平会上升,但是在一定的时期内经济内部会进行自我调整,人均产出水平逐渐减少,直到在足够长的时间里恢复至自然灾害发生之前的均衡产出值,具体如图4所示。除了以上探讨的两种情况外,还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自然灾害造成资本存量的减少正好等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劳动力的减少。此时,由于人均资本占有量k*并没有发生变化,虽然自然灾害给整个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但是经济稳态还会继续维持,因此人均产出水平也保持不变。
(二)储蓄行为变化情况下的影响分析
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可能造成个人储蓄行为的变化,这种情况普遍发生在大灾、巨灾之后。但是巨灾之后的储蓄行为变化又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形式: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受灾群体接受大量的政府救助和社会慈善捐助,有人可能会减少消费,进一步增加储蓄,将更多的投资用于灾后重建①;有人会产生及时行乐的想法,将更多的积蓄用于消费而导致储蓄的减少。由公式(4)可知,储蓄曲线取决于储蓄率和产出。如果自然灾害的发生影响了人们的储蓄行为,储蓄曲线便会发生上下移动。假设人们拥有更多的储蓄,则将有更多的投资用于灾后重建,储蓄函数y=sf(k)将向上移动至y=s'f(k),伴随着储蓄的增加和灾后重建所带来的投资增加,y=s'f(kt)(公式(4))与y=gLk(公式(6))产生新的均衡点,此时人均资本占有量k*上升至k**,人均产出增加至y**。简而言之,当自然灾害的发生造成储蓄率的变化,并且灾后的储蓄率高于自然灾害发生前的储蓄率时,自然灾害的发生在长期会导致人均产出值的增加,新的经济稳态下的均衡值为(k**,y**),如图5所示。在经历过大的动荡以后,受灾民众也可能会认为人生短暂,从而尽量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在满足自我需求的同时势必会增加自身消费,从而减少个人积蓄。储蓄函数y=sf(k)将向下移动至y=s″f(k),伴随着储蓄的减少,当均衡增长所需要的人均投资曲线不变时,y=s″f(kt)(公式(4))与y=gLk(公式(6))产生新的均衡点,此时人均资本占有量k*下降至k***,人均产出减少至y***。简而言之,当自然灾害的发生而造成储蓄率的变化,并且灾后的储蓄率低于自然灾害发生前的储蓄率时,自然灾害的发生在长期会导致人均产出值的减少,新的经济稳态下的均衡值为(k***,y***),如图6所示②。
自然灾害是指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害,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07年印发的《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中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15年来,中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约300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约800万,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自然灾害救助的公共性、公益性特点以及中国现阶段自然灾害严重的现状,使财政公共支出的基础性地位显得更加迫切。在自然灾害救助方面,特别是突发性特大灾害发生后,只有国家才能组织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救助。尤其在依靠群众、集体的力量,通过生产自救,仍无法解决困难时,国家要给予必要的救助和扶持,这是国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保障作用的具体体现。本文就当前中国自然灾害救助的公共支出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公共支出的政策进行分析。
一、中国自然灾害救助财政投入现状
目前,中国财政支出对自然灾害的救助有抚恤和福利支出中的救灾支出进行专项资金救助,也通过抚恤支出、农业支出、科技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以及政策性补贴支出的一部分进行救助,另外在遇到紧急特殊的自然灾害时,还可以通过中央和地方专项储备基金进行补助。这些救助共同构成了中国财政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
1.优抚和社会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优抚和社会福利支出的对象是社会中的弱势和特殊群体。近年来财政用于优抚和社会福利的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长速度且稳定在2%左右。但是与中国现阶段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国外相关国家相比,比重仍然较低。由于优抚和社会福利支出是由抚恤支出、离退休费、社会救济福利费和救灾支出四部分组成,从这个方面来讲:还不能对救灾支出的总体情况有一个比较肯定的认识。
2.财政的救灾支出增长速度与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从总体上看,救灾支出在总量上呈现的是一个上升的趋势,但总量和增长速度却极不稳定,且有些年份呈现负增长。1991年中国救灾支出为22.51亿,到了2005年已经达到62.97亿,但是同时救灾支出的增长速度在有些年份却呈现负增长。笔者认为,救灾支出的多与少与当年的灾害严重程度有直接的关系,但也反映出救灾支出的不稳定性。
3.国家救灾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比重。即使加大了救灾支出的投入总量,但对于直接的经济损失而言,国家在有限财力情况下所能解决的仅仅是“临时性”和“紧急性”的特殊救助,受灾单位和个人承担了主要损失,也说明中国的灾害管理在相当程度上还处于低水平的自发状态。国家救灾占损失比重基本维持在2%~3%左右,对损失的弥补只能是“杯水车薪”。但还是保持着较高的死亡率。另外中国的现代农业体系尚未建立,仍然“靠天吃饭”,因而农业灾情严重也是中国自然灾害的一大特点,这更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二、当前中国自然灾害救助财政投入体制存在的问题
1.各级政府财政投入责任不明确。自然灾害救助涉及的利益主体比较多,在不同的利益渠道下利益主体会做出不同的行为。作为中央政府,试图让地方政府在自然灾害的预警、防治中加大投入,以建立健全完善的预防机制,来减少自然灾害发生后中央财政专项救助的数额;而地方政府却往往将财政支出用于经济建设、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造成的结果就是当遇到重大自然灾害的时候需要中央财政拨出更多的资金来进行救助。这样的尴尬局面直接导致了自然灾害救助的不足和不及时。
2.财政资金投入不规范。中国在用于自然灾害救助的财政支出的资金有很严重的不规范性。用与灾害预防方面的资金远远低于救助灾害方面的资金。如果政府能够调整资金投入比例,增大自然灾害预防方面的资金投入,不仅可以减少灾害救助方面的资金投入,而且能够减少资金总量的投入。从而达到用最少的钱取得最好的效果这样的目的。因为有准备比没准备好,不充分的准备比不上充分的准备。对于自然灾害的防治,有效的预防是减少灾害的有利方法。目前,中国还没有自然灾害预防的专项支出,即使有也是临时性的,轻预防重救助的财政指出问题比较严重。
3.二元的财政供给模式导致城乡间差距明显。中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财政政策,城市地区的各项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更多的把资金投入到了自然灾害的预防上;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由于各项基础设施落后,财政用于自然灾害的救助支出主要用在救济上,而对预警和防治的投入相对比较少。这就造成了在遭受同样的自然灾害条件下,农村地区的受害情况往往比城市地区的受害情况要严重得多。灾后的重建工作也要大大地难于城市地区。
4.针对突发事件的组织体制不完善。目前中国在突发事件应对组织体制领域过于分散,制度化水平低。各级政府下属的专门应急办公室只是一种协调性机构,还不能真正具有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各种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在诸如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还存在以部门职能为中心的部门主义倾向,缺少单一的应急指挥组织管理系统。
三、完善自然灾害救助财政投入体制的政策建议
1.建立灾害救助专项资金项目,明确界定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对灾害救助专项资金的管理权限,建立与财政收入体系相适应的灾害救助专项资金管理模式。长期以来中国中央和地方财政都没有安排防灾救灾专项资金,防灾救灾资金主要依靠国家拨款、动用政府行政首长预备资金和社会募捐资金办法来解决。这种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着明显弊端,客观上加大了资金筹措和调度的难度,行政效率低,不利于防灾救灾工作的正常进行。要提高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救助能力,各级政府就必须统筹安排财政支出,设立防灾救灾专项资金,确保在自然灾害降临时有足额资金应急调配,保证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全国性的或大范围的自然灾害应该坚持以中央财政支出为主、地方财政支出为辅的支出结构,而对于局部性的、地方性的自然灾害应该坚持以地方财政为主、中央财政为辅的支出结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应当共同承担起自然灾害预防支出的责任。
2.增加对灾害预防的财政投入,加强财政支出资金分配的科学合理性。
我认为应将财政对自然灾害投入分为预防支出和救助支出,将其纳入日常性专项财政支出项目进行规范管理,以保证自然灾害的防治和救助工作能够及时、有效的开展。资金在预防方面的支出应该增加,有效的预防强于灾后的救助。同时,加强农村地区的自然灾害预防措施,以减少受灾损失。此外,建议设立专项基金,加强对自然灾害预防和救助的研究。加强对现代条件下自然灾害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加强预警预报。
此次冰冻雨雪灾害之所以造成如此重大的损失,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预警,缺乏灾害救助经验,极大地影响了救助效果。因此,在这一方面多学习发达国家如定期进行灾害演习等的灾害预防模式,会收到很大的效果。
3.扩大灾害预防与救助资金的来源范围,协调城乡投入差距,加强资金筹集与划拨的灵活性。在扩大资金来源这方面,可以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从此次冰冻雨雪来看,自灾情发生后,财政、金融对抗灾救灾给予很大支持。国家开发银行短时间内就向受灾地区提供了17亿元以上的应急贷款,工行、建行等五大行也快速发放抗灾贷款100多亿元,保险公司也积极予以理赔兑付。
而在资金投入均衡性方面,财政应更多地支持如西部、农村等灾害预防和救助的公共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的地区。因此增加的资金则要充分发挥银行贷款、投资、证券市场等多种金融形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尤其是开行,一直主要从事基础设施中长期融资,在实践中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大型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和风险防范机制。要进一步发挥开行在基础设施中长期融资领域的基础性作用,加大支持基础设施发展的力度,以能够保证自然灾害发生后避免造成巨大损失。
4.对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实行制度化管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同时加强资金监督管理,防止救灾资金遭灾。中国对于自然灾害救助方面的制度框架基本建成,还需要细化,把法律规定变成日常制度,该储备的储备,该演习的演习,要使应急工作常规化,要让政府和公众坦然应对突发事件。我们应该不断完善现有一切关于自然灾害救助方面的法规并不断提升立法层次,在此基础上指定相关法规,明确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的地位以及在预警、防治、救助的投入和分工。将自然灾害救助的国家支出纳入到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上来。
而在近年来,中国救灾资金数额大规模提高。巨额的救灾资金可以说就是灾民们的救命钱。如果不加强对这笔钱的监管,导致资金被黑,那对于灾民们来说将会是雪上加霜。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创新监督方式建立合理健全的监督体系。以提高救灾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 730000)
摘要:自然灾害常常给周围的生物造成悲剧性的后果,并对人类构成重大的威胁。根据2001~2011年的统计数据,对阿克苏地区灾害损失及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经过量化的受灾总面积以及各个灾害损害面积作为指标,利用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灾害损失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运用聚类分析法将受灾面积的大小划分成严重、重、中等、轻微受灾4个等级并对各个县市受灾情况进行等级划分。为正确把握形成灾害损失的主要因素和提出有针对性的信息和决策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 :自然灾害;灰色关联分析;聚类分析;阿克苏地区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1-0062-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1.015
Effect of Natural Disaster on Agriculture and Its Regionalization in Aksu Prefecture
ZHANG Yan-bo1,YAN Hui-jie1,CHAO Zeng-fu1,WANG Wan-xiong2,LIU Ji-liang3
(1.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arim University, Alaer 843300,Xinjiang, China;
2. College of Mathematics,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
3.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Lanzhou 730000, China)
Abstract: Natural disasters cause tragic consequences to living things around us and bring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humans. The representative disaster loss after quantization was used as an indicato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aster loss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 with MATLAB. The clustering methodology was used to classify the regionalization of various counties affected by the disaster. The damaged area was divided in to serious disaster, heavy, medium and light affected area. The main factors of disaster loss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or better decision making.
Key words: natural disaster;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clustering methodology; Aksu prefecture
收稿日期:2014-03-18
基金项目:塔里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TDSKSS1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05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软科学研究项目
(2013BB025)
作者简介:张艳波(1985-),男,内蒙古赤峰人,讲师,主要从事数学生态学的研究,(电话)18742623702(电子信箱)
zhangyanbo219@163.com;通信作者,闫慧洁,女,河南周口人,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电话)18742628640(电子信箱)
yanhuijie219@163.com。
近年来,根据国内外科学家的研究,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日趋严重,抗灾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制约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新疆阿克苏地区是一个农牧结合、以农为主的地区,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农牧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阿克苏地区棉花种植面积达20万hm2以上,年产量50万t以上,占全国的1/10,新疆的1/4。阿克苏地区是自治区重要的粮油、畜、瓜果生产基地,享有“中国白杏之乡”、“中国红富士之乡”、“中国沙棘之乡”、“中国长绒棉之乡”、“中国卡拉库尔羊之乡”、“新疆细毛羊之乡”等荣誉。地区种植业以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瓜果为主,主要特产有棉花、啤酒花、桑蚕、核桃、苹果、葡萄、香梨、大枣等。然而,自然灾害对地区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并且每次造成的损失都很严重。阿克苏地区是全国棉花生产基地和多种经济作物的产地,自然灾害损失主要以农业为主,所以阿克苏地区的防灾减灾任务十分艰巨。自然灾害对地区农业影响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它对于国民经济和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自然灾害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阿克苏地区的受灾和成灾面积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有风雹灾、旱灾、水灾、霜冻灾、病虫害、雪灾等。本研究选取《阿克苏地区统计年鉴》提供的农业受灾信息对灾害损失同灾害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关联分析研究[1]。计算方法主要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即对系统中各因素间的关联程度进行量化比较,这实际上也是对动态过程发展态势的量化分析。根据灰色关联分析中关联系数和关联度的计算公式,利用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2001~2011年原始数据[2],比较序列灾害损失同形成灾害损失的各因素(参考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其次利用聚类分析法对阿克苏地区农业受灾情况进行区划,以县为基本单元,提出阿克苏地区自然灾害区划方案。
2 结果与分析
2.1 阿克苏地区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对灾害损失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与阿克苏地区农业生产受灾面积关联程度最大的因素。表1给出了阿克苏地区农业遭受自然灾害的统计数据,其中各年份的受灾面积是一个动态历程,因此可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利用农业受灾面积来反映灾害损失,使用MATLAB软件中的数据处理功能计算出关联度,然后对同一母系列关联度大小顺序进行排列,最后得到关联序(表2)。关联序反映了影响阿克苏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影响阿克苏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依次是风雹灾、旱灾、霜冻灾、雪灾、病虫害和水灾。
2.2 应对自然灾害的主要措施
通过表1和表2的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影响阿克苏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风雹灾。因此,准确的风雹预报,对于在降雹前积极采取防护措施有重要意义。在做好风雹预报、识别风雹云并密切监视风雹云的同时,要充分做好防雹准备。目前使用的防雹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爆炸方法,另一种是催化方法。爆炸方法是在地面上向雹云放火箭打高炮,或在飞机上对雹云放火箭、投炸弹,以破坏对雹云的水分输送;催化方法是在地面上把碘化银、碘化铅、干冰等催化剂在积雨云形成以前送到自由大气让这些物质在雹云里起雹胚作用,使雹胚增多,风雹变小。另外,政府也应该加强对冰雹灾的防护力度。其次,兴修水利和科学灌溉有利抗旱,科学的灌溉技术是防旱的根本措施,重视干旱灾害的天气预报,适时进行人工增雨。当然在做这些灾害防御时尽量不破坏自然环境,南疆的自然环境脆弱,尤其要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进行,这样才不会使干旱区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预防病虫害的措施为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条例,选择高产抗性品种,培育无病虫壮秧,压低害虫基数和减少病害的侵染来源。在各种害虫成虫盛发期,推广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减少发生基数,控制危害,秧田期可采用人工摘除螟卵,减少本田期虫源。在预防霜冻方面,政府及农林主管部门应该提前做好防护准备,对农作物、瓜果、花卉、蔬菜、林业育种采取一定的防霜冻措施,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户要关注当地霜冻预警信息。在水灾防护方面,大中型河流上中游可建立水库、水电站,灌区可建立引水渠、排水渠、防渗渠、防洪坝、防洪堤等。尽快形成防御灾害技术的综合防治示范区,并推广到整个南疆地区。
2.3 阿克苏地区自然灾害区划
本研究利用阿克苏地区农业受灾面积数据,选取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分析(图1)。结合聚类分析的结果,将受灾面积小于1 800 hm2规定为轻微受灾;受灾面积介于1 800 ~6 000 hm2之间划分为中等受灾;受灾面积介于6 000~12 000 hm2之间划分为重灾区;受灾面积大于12 000 hm2划分为严重灾区。即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受灾面积分为严重、重、中等和轻微4个等级(表3)。为得到各县市具体受灾情况,将阿克苏地区各县市受灾面积数据整理,得到2003~2011年各县市受灾面积(表4)。结合表4与灾害分区一览表进行等级比较得出阿克苏地区各个灾害的等级划分(表5)。结合表5和图2可以看出,风雹灾害最为严重,阿克苏地区各县市均受灾,其中最严重地区为温宿县和阿克苏市;其余灾害均以阿克苏北部地区为主,南部阿瓦提县曾遭受水灾和雪灾,风险等级为Ⅰ级。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根据阿克苏地区农业受灾面积具体数据,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得到关联序。结果表明,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因素依次为风雹灾、旱灾、霜冻灾、雪灾、病虫害和水灾。其次,根据各县市的具体受灾面积,使用聚类分析法对阿克苏地区受自然灾害情况进行区划。将受灾面积的大小划分为严重、重、中等和轻微4个等级。最后,利用等级表对阿克苏地区各个县市灾害的平均受灾面积进行等级划分。因此,本研究根据已有的农业灾害数据,提出了自然灾害区划原则和指标体系。其次,以县为基本单元通过聚类分析法对自然灾害进行了系统评价。最后,在此基础上得到了阿克苏地区各县市农业受灾危险等级区划。旱灾以库车县、温宿县、柯坪县最为严重;水灾以拜城县最为严重;风雹灾害是阿克苏地区最为严重的灾害,各县市均有不同程度受灾,其中温宿县和阿克苏市最为突出;霜冻灾和雪灾以阿克苏北部地区为主。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农业是一个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的产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和自然灾害的危害很大[3-16]。阿克苏地区属暖温带干旱型气候,雨水较少,但河流水量较为丰富。阿克苏地区山区多雨雪,冬春严寒,随着天气变化,一年四季都会不同程度地遭受季节性的自然灾害。例如春天的倒春寒、春夏之交的干旱、沙尘暴、七八月间的洪水灾害、冰雹、秋旱、雪灾等。这些自然灾害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阿克苏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充分认识阿克苏地区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助于增强人类对自然灾害的防范和治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晓银,周保平.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M]. 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阿克苏地区统计局.阿克苏地区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 高庆华,刘惠敏,马宗晋.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23(1):97-101.
[4] 白丽萍.风灾及其防治[J].城市,2008(2):76-78.
[5] 张庆云,陶诗言,彭京备.我国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成因机理的研究进展[J].大气科学,2008,32(4):815-825.
[6] MOREIRA E E,PAULO A A,PEREIRA L S,et al.Analysis of SPI drought class transitions using loglinear models[J].Journal of Hydrology,2006,331(1-2):349-359.
[7] ESCALERAS M P,REGISTER C A.Mitigating natural disasters through collective ac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sunami early warnings[J].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2008,74(4):1017-1034.
[8] 温克刚.中国气象灾害大典[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9] 穆尼热·阿布利米提.阿克苏地区香梨生产中气象灾害与预防措施的探讨[J].中国农业气象,2004(3):37-40.
[10] 张厚瑄,孙 楠.新疆棉花生产的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措施[J].中国农业气象,2000(4):10-16.
[11] 张涛依,陈守越,王 梁.基于GIS的南通地区畜禽粪便污染研究与区划[J].广东农业科学,2013(20):178-181.
[12] 塔依尔江·吐尔浑,安瓦尔·买买提明.喀什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防灾对策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41-47.
[13] 梁书民.中国雨养农业区旱灾风险综合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7):39-44.
[14] 刘引鸽.西北干旱灾害及其气候趋势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7(4):113-116.
关键词: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问题
Key words: natural disaster;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problems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8-0180-02
0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灾害的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区域广,造成损失大。因此做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应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尽可能的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以及做好灾后重建、恢复等工作。而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何改进、完善这些薄弱环节,对防灾、减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自然灾害的定义与分类
自然灾害属于突发事件的一种,是指以水、旱、病、虫、鸟、兽、风、雹、霜冻等自然现象的自然变异为主因而产生并表现为自然态的灾害,具体表现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滑坡、水土流失、干旱、洪涝、低温、霜冻、大风、冰雹等。
自然灾害的分类:自然灾害的分类很多,根据导致灾害的主体以及成因,将自然灾害分为以下几类:①气象灾害。由气象与天气系统异常所形成的灾害,如干旱、雨涝、台风、寒潮、浓雾、酸雨等。②海洋灾害。由于海洋的变异而导致的在海洋中或海岸带造成的灾害,如风暴潮、海啸、海冰、赤潮等。③洪水灾害。由于超出水道的天然或人工限制界限的异常高水位水流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形成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根据洪水发生的原因,又可以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溃坝洪水等。④地质灾害。自然变异和人为作用导致的地质环境或地质发生变化所引起的灾害,如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⑤自然火灾。由于自然原因引起的,不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火灾,如地震火灾、火山火灾、雷击火灾、天旱火灾等,森林火灾属于自然火灾。⑥生物灾害。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不当、破坏生物链或在自然条件下的某种生物的过多过快繁殖(生长)而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自然事件。如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蝗灾与鼠害、生物入侵等。
2自然灾害应急管理
2.1 应急管理(Emergency Management)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2.2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指针对自然灾害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行为的总和,根据自然灾害的预防、预警、发生和善后四个阶段,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可以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和灾后恢复与重建四个过程。
在自然灾害发生前,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尽可能预防和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做好事前应急准备;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对自然灾进行监测,对风险评估、应急决策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及时而准确的预警信息公布,有助于引起有关人员或全社会的警惕,做好应对自然灾害的准备;一旦自然灾害发生了,则应当立刻采取相应的措施,启动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尽快防止灾害的扩大和发展,同时积极展开救援工作;当自然灾害结束之后则应当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只有不断完善、改进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保障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长期稳定。
3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问题研究
3.1 公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技能在面对自然灾害的时候,许多公民没有一个正确的、积极的认识,仍存在盲目、恐慌等心理,缺乏基本的自救技能。要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应当进一步提高公民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通过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做到自然灾害教育的普及,并利用多种途径,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公民自救技能,从而减少自然灾害对公民造成的影响及伤害。
3.2 “三跨”应急预案的制定及演练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是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而针对这种“三跨”情况制定的应急预案却不多见。常见的应急预案都是针对自身特点及实际情况制定的,忽视了部门、行业、地区间的协调和配合。即使有一些“三跨”的内容,往往也只是形式上的条条款款,未实施过演练,缺乏科学性及可操作性。因此“三跨”应急预案的制定及演练,对完善应对措施和提高应对能力,从而减少自然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
3.3 政府快速决策及预警从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以下简称雪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于自然灾害的缺乏快速决策能力,未能及时的对雪灾灾害进行预警并启动应急预案。中央气象台1月11日早上6时暴雪橙色警报后,在受灾的21个省市中,除湖北外,没有一个省市提前发出预警信号,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如果各省市政府能够快速响应作出决策,及时预警信息,启动“三跨”应急预案,相信能够降低公民和社会的损失。
3.4 社会组织及群众救援力量社会组织及群众救援力量是不可忽视的队伍,在自然灾害救援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有时由于缺乏组织性、纪律性、专业性,仅仅凭着一时的热情,有可能对灾害救援造成影响。例如汶川大地震后,很多志愿者投入到地震救援的队伍中,有的在驾车到达灾区后遇到了余震或是山体滑坡,有的由于体力不支或是食物不足,有的因为驾车堵住了物资运送车辆,结果“救助者”成了“被救者”、“阻救者”,反而影响了地震救援的实施。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对这些力量的重视,在平时做好社会救援力量的登机、管理及培训,那么在自然灾害来临之际,他们就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救助者”,对灾害救援起到促进作用。
3.5 灾后恢复和重建在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和重建中,我们往往注重物质方面的恢复和重建,而忽视了精神方面的重建。一方面,物质上的恢复和重建是看“得到的”,容易出成绩,容易得到群众的赞誉,而精神上的恢复和重建是“摸不着”的;其次,灾后人们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就是住房跟饮食,注重物质上的恢复和重建时无可厚非的,而精神上的恢复和重建则是一项长远的任务。汶川大地震后,不单是灾区人民在心理上产生相当大的震荡与影响,许多救援人员也出现了负面情绪甚至出现自杀的极端行为,这不得不让我们对灾后的精神恢复和重建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王郅强,麻宝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探讨[J].长白学刊,2004(2):38.
[2]韦保新.提高救灾物资储备保障能力的思考[J].中国减灾,2006,(12):38.
[3]王莘.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问题研究[J].青海气象,2007(4):2.
[4]曹丽.关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511):246.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251-02
一、课标理解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本课标要求学生掌握我国各种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区域,及它们之所以分布在这些区域的原因,特别是这些区域自然环境特点方面的原因,能够运用所学并结合自然灾害的实例,如:汶川地震、台风海燕等,来加深对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总体上简单易懂,没有深奥的概念、原理等需要理解,但它却有一定的重要性,因为它对于第一章的内容和第二章剩下部分的内容来说,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在结构上呈现了中国自然灾害三方面的特点,每个特点中都配有相应的图表及思考题,教师通过讲解这些图表及思考题,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具体地理解各个特点。此外,在本节的最后,通过活动的形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大、农业灾情严重,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常听说中国的各种自然灾害,对各种灾害的特点应该还是有所了解,但这种了解大多仅是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并没有从地理学科的视角来更加系统、清晰地认识这些灾害的特点。基于此,教师有必要通过图表展示、问题探究、对比分析、总结归纳等方式与学生互动,更好地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等方面,了解中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深入理解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农业灾情严重的大国国情。
过程与方法:学会应用地图分析阐述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特点,并能分析这些地域分异特点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的认识,使学生们能够树立因地、因时的防灾减灾区域观,保护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及成因。(2)我国农业成灾人口多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形成因素。(3)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及6个自然灾害带。(4)列表比较我国东、西部地区农业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和农业灾情的差异。
难点:我国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的原因及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的规律为难点。教师应结合必修课模块的知识点,如我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气候成因、地貌特征等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
六、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例举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合作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教师根据课程设计导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导案上主要呈现“课程标准”、“问题导学”和“优培导练”等。学生根据问题进行预习,并通过自学提出自己的问题。(设计意图:没有预习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用问题启思,生成新问题。)
2.导入。视频播放“台风海燕”,学生感受台风海燕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造成的影响,引入该节课的主题。(设计意图:通过影像资料的直观效果,让学生感受自然灾害之一的台风对人类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
3.新课教学。
第一部分:认识多种自然灾害
PPT展示我国发生过的多种自然灾害,教师在展示图片的同时简明扼要地叙述所展示的各种灾害的定义、特点及其造成的影响等,以便说明教师讲授本节课的重要性。看图思考:除了PPT上所展示的这些灾害类型外,还能想到哪些在我国发生过的灾害类型?(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台风、海啸、森林火灾等)。设计意图:学生讨论回答,在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更能认识到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现状,从而有助于达到本节课教学的目的。
第二部分:中国的自然灾害特点之一――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PPT展示四幅图片,分别是:中国在世界自然灾害带中的位置,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全球板块分布图,我国的地形图。读图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的主要原因(自然方面)?(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1.我国处于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2.我国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4.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导致我国频繁的旱涝灾害。(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回答,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温习巩固之前所学习的关于地形、降水、气候、板块构造、海陆位置等方面的知识。)
第三部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之二――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
通过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形成的气候条件、板块位置、地质条件等这些致灾因子,从而进一步归纳出各种致灾因子所对应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并对各种灾害类型进行具体的举例,并在PPT上动态展现各种具体的灾害类型的分布。问题探究: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特征是什么?(学生探究回答:略)教师:洪涝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海平原;旱灾多发区: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地震多发生在:台湾以及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集中在西南地区;东北地区:低温冷害;东南沿海:台风。探究延伸:进一步探究根据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规律,可将我国划分为哪几个灾害带?(学生探究回答:略)教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探究回答,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四部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之三――成灾人口多与农业灾情严重
对比我国人口分布密度图和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图,从中不难得出结论:我国成灾人口多。根据来源于民政部的资料显示,不难得出:我国农业灾情严重。再以“安徽、江苏两省洪涝损失统计”为例,进一步举例说明:我国成灾人口多、农业灾情重。
问题探究:我国东、西部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和农业灾情的差异是什么?(学生探究回答:略)
教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探究回答,使学生对我国东西部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和农业灾情的差异有更深刻的记忆,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对比分析”这种方法。)
第五部分:巩固练习
与本节课所讲内容有关的四道选择题(设计意图:以学生竞答的方式进行课堂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反馈、记忆的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 X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3-0173-02
随着人口迅速增加,全球气温变暖,森林遭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自然灾害发生呈日益频繁和加重的趋势,它将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研究自然灾害发生规律和防灾减灾措施,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已成为科技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重庆市云阳县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形成原因及危害和防灾减灾措施进行探讨。
1 云阳县自然地理概况
云阳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介于东经180°24′32″~109°14′51″,北纬30°35′6″~31°26′30″。全县人口134万人,土地面积3 649 km2,耕地面积643 km2。南部属川东平行岭谷区东端,北部属大巴山南坡,沿长江两岸为深丘,再往南或往北为低山,海拔1 000~1 500 m。低山区主要由三叠系灰岩组成,丘陵区主要出露侏罗系砂页岩与黏土岩互层,土壤以紫色土为主,次为山地黄壤。云阳县属亚热带季风区,主体气候明显,平均气温18.7 ℃,年降雨量1 145 mm,>10 ℃积温5 990 ℃,年日照时数1 528 h,无霜期304 d。降水分布不均,多集中在夏季[1]。
2 自然灾害类型与危害
2.1 洪灾
县内山峦重叠,地形支离破碎,6—9月大暴雨来临,地表水量大,洪水陡长,来势猛,危害重。据气象局统计资料1884—1948年洪灾频率34%,1949—1990年洪灾频率52%,特别是1982年7月16—29日县内4次暴雨总降水量599 mm。其中7月17日降水192 mm,全县普遍发生洪水,洪水冲毁2.4万多处,毁坏房屋140万m2,147个财贸单位、120个医疗机构、135所学校停业停学,损毁耕地7 733 hm2,损失粮食3 250 t,冲垮水库23座,堰塘1 330口,死亡97人,重伤802人,死亡牲畜近1万头,损失惨重。
2.2 旱灾
云阳县地处川东南伏旱区,春旱频繁。伏旱有时长达70~90 d,几乎五年两旱。1911—1949年旱灾频率50%,1952—1989年旱灾频率63%,大旱频率20%[1]。1935年春雨稀少,播种延期,夏旱2个月,粮食收成不到3成,灾民8万余人,饿死者300多人,灾民哀鸿遍野,延颈待毙,群情惶恐,不知所措。1959—1962年,云阳县连续3年干旱,降水比常年减50%以上,旱灾致使全县粮食大减产,累计饿死7 279人。1987年10月至1988年5月计205 d未下透雨,降水量不足常年10%,特别是农业需水的3—4月,降水量分别为21.9 mm和66 mm,比常年同期雨量减少50%~84%。由此,全县塘库干涸,小溪断流,人畜饮水困难,致使1988年全县大小春减产粮食8.75万t。
2.3 滑坡
县内主要是暴雨型滑坡,如1982年7月16—19日暴雨期间,发生面积≥3.3 hm2的滑坡106处,其中最大的鸡筏子滑坡在宝塔乡宝塔村长江北岸,生成于上侏罗统砂岩与黏土岩互层中,发生时间1982年7月7日晚,属古滑坡。滑动方向195°,长1 350 m,宽250~750 m,滑坡面积0.77 km2,滑方量1 500万m3,滑动前沿约180万m3土石体滑入长江,淤高河床25~35 m。此次滑坡严重危及航运安全,损失惨重。自从三峡电站建成后,水位提高到175 m,砂页岩和泥岩陡坡地段受水的浸泡,沿江两岸小型崩塌滑坡年年都有发生,危害也不小。
2.4 雹灾
云阳县长江北岸是大巴山暴雨边缘区。每年4—8月局部地区常有雹灾,冰雹伴随暴雨来势凶猛,强度大,历时短,危害重。1911—1949年冰雹成灾只有8年,而1950—2000年期间冰雹成灾多达23年。1986年8月7日15:00—21:00,云阳县长江北岸遭冰雹和大风危害,冰雹大如鸡蛋,能击穿房顶,打毁将成熟的玉米水稻,受灾面积逾30 km2,粮食减产2 250 t,垮房108间,伤9人。
2.5 病虫害
水稻病虫害有稻瘟病、螟虫、稻飞虱;红苕有黑斑病、二十八星瓢虫;小麦有白粉病,玉米有纹枯病,洋葱有晚疫病,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1983年水稻稻瘟病受灾面积达到4 333 hm2,占水稻面积18%。1998年小麦白粉病危害,全县5 600 hm2减产50%。近10年以来,沿长江两岸水保柏树林4 270 hm2,遭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cla flage llicornis(F.smith)]危害,出现大片死树,成灾面积1 435 hm2,柑橘南亚大果食蝇和溃疡病也在局部地区发生蔓延危害,造成严重损失。
2.6 田鼠
田鼠是世界公害,对云阳县的作物生产危害越来越大。据调查,云阳县田鼠害的密度达到32~39夹次。1989年3月该县的养鹿乡中山村7组2 hm2直播玉米被田鼠吃掉90%。
3 自然灾害成因分析
3.1 受季风大气环流制约和全球气温增高影响
东南季风和夏秋之交,孟加拉湾低压气流入侵或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进气流输入,在盆周大巴山区受阻,导致暴雨成灾。此外,工业的迅猛发展,温室气体排放增多,促进全球气温升高,对旱灾频率加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1-3]。
3.2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云阳县1949—2011年,人口增加57万人。人为了生存发展,不按自然规律办事,长期掠夺式开发,1958年大办钢铁,森林遭到乱砍滥伐,1990年森林覆盖率降至7.5%;加之陡坡垦殖土地,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各种自然灾害加重。
3.3 害虫田鼠天敌减少
全县因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也随之减少。由于长期使用高毒化学农药,害虫抗药性增强;加之民间捕食青蛙、捕杀蛇类和黄鼠狼屡禁不止,虫鼠天敌减少,使病虫田鼠繁殖加快,危害猖獗。
4 防灾对策
4.1 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地关系
2011年全县人口134万人,每km2有352人,人均耕地0.06 hm2,必须采取行政、经济手段严格控制人口恶性增长,加快农民科技培训,提高人口素质;切实保护好数量有限的耕地资源,建设基本农田,大力推广沼气池,为农民解决生活能源问题,逐渐平衡人地之间的关系。
4.2 加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广泛宣传生态大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农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保护虫鼠天敌资源,从而把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农、林、水、国土等部门要协调配合,共同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县委、县政府要将生态环境的改善摆到工作议程上来,明确每个领导的工作任务,并将其纳入该领导的年终考核中去,增加树木的种植量,对荒山进行绿化改造,减少农民在山上种植作物,使云阳县的生态环境逐渐变好。
4.3 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县内溪河纵横,应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科学规划,实现山、水、林、路综合治理,在方法上做到治山与治水,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治上与治下3个结合,这是防灾减灾治本措施[1]。
4.4 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监测预报网络
对病虫、滑坡应分区分点设立观测站,并利用电信信息平网,及时搞好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以防患于未然[1,4-8]。
5 参考文献
[1] 唐治诚,全永明,彭华明.四川省云阳县自然灾害概述[J].山地研究,1993(2):4.
[2] 黄润秋.四川云阳鸡筏子滑坡形成机制的探讨[J].山地研究,1986(2):45-52.
[3] 覃红燕,谢永宏,邹冬生.湖南省农业洪旱灾害演变趋势和成因及防灾减灾措施[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2):40-44.
[4] 潘耀忠,史培军,刘慧平,等.面向保险业的大面积自然灾害防灾核损信息系统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7,6(1):1-7.
[5] 秦志英.重庆市综合自然灾害分区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5(3):310-315.
我期望建筑师用灵巧的双手为常发生自然灾害的地方设计一种像“不倒翁”的房子,万一发生狂风暴雨、地震等灾害,房子能像“不倒翁”一样不倒塌,同时房子还无比坚固,大石头压不扁、压不垮,让住在里面的人高枕无忧。
报纸上说自然灾害发生前有些动物会出现反常现象,如:狗狂叫、蜜蜂会惊飞、老鼠成群结队搬家等等。我期望科学家发明一种比现在的技术还要先进很多很多的自然灾害预报机,能比动物更早知道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就可以通知人们早点撤离,远离危险。
我期望政府让每一个大人、小孩都经常参加培训,掌握自然灾害科学处理方法。如果灾害来临,能临危不惧,勇敢面对,共同科学应付灾害,减少损失。
许多灾害都是我们人类破坏环境的后果,所以,我期望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1、保护森林,多种花草树木。
2、工厂要处理好废气污水,不随意排放。
3、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保护我们蔚蓝的天空。
中图分类号:D6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2—0062—04
我国地域辽阔,但同时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多种风险并存的大国。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及其他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频繁发生的重、特大自然灾害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社会财产损失,也对国家和政府的威信,甚至对县域、城镇乃至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外部损害”。然而,自然灾害的影响大多是在一个市(含所辖县、区)的范围内,特别是山洪泥石流等突发自然灾害,常常是从若干个县域开始蔓延,这就意味着县级政府在特大自然灾害应对中面临着最直接的考验。作为灾害应对的第一道门槛,县级政府应急管理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发现突发事件苗头、预防发生、首先应对、防止衍生新危机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灾害应急处置的重要职责,它的应急反应是有效遏制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关键。然而在实践中,县级政府的灾害应急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
为了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县级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本文以探究县级政府在特大自然灾害应对中的“短板”为目的,以兰州大学公共应急信息管理研究团队研究发现的县级政府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应对中的薄弱环节为依据,结合县级政府灾害应急处置和舟曲实地调研的数据资料,分析了作为应急工作第一线的县级政府在特大自然灾害应对中存在的“短板”,并根据甘肃省县级政府应急能力建设的现状探讨了将其修复的途径。
一、县级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现代应急管理是由美国发起的,多集中在政府管理部门,应用性很强。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美国危机与紧急情况管理手册》(Handbook of crisis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认为,应急管理可以分解为减缓(mitigation)、准备(preparation)、响应(response)和恢复(recovery)四个阶段。因此,应急能力是减缓、准备、响应和恢复四种能力的复合。在我国的各个行政层级中,应急程序均被形式化为四大基本过程:预防与准备、预警与监测、救援与处置、恢复与重建。
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县级政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应急基础准备和资源保障。应急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水平及抗灾能力、应急组织机构的完善程度、应急预案及应急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等构成了应急基础准备的核心内容。信息通讯、物资装备、人力资源和财务经费等方面的保障是县级政府应急所必备的资源保障。充分的应急基础准备和资源保障是有效应急的前提。
(2)监测与预警。指利用灾害应急信息网络对各种可能存在的灾害进行监测、预报,向公众及时、快速预警信息,并结合人口、自然和社会经济背景数据库对灾害可能影响的地区和人口数量等损失情况做出分析和评估。
(3)应急教育与培训。指通过面向公众的应急知识教育、应急技能培训及预案演练来加强备灾能力。
(4)应急救援与协调。应急救援涉及救援装备与设备等硬件设施、救援队伍、救援技术与智力支持、救援物资的紧急生产及调用等,指挥协调指的是地方政府主要官员等协调主体如何指挥、控制和协调应急响应与恢复行动。
(5)善后处理。指为了恢复正常的状态和秩序所进行的各种善后处置活动,包括灾民转移安置、次生隐患排查、基础设施恢复、对受灾损失的评估与赔偿、恢复重建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等。
(6)与周边市县的协调联动。主要包括是否掌握周边市县应急资源信息,能否调用周边市县应急资源,是否建立与周边市县应急协作机制等内容。良好的与周边市县的应急协作,不仅会因就近援助加快响应速度,而且也会因资源共享降低应急成本。
二、县级政府在特大自然灾害应对中的“短板”分析
在县级政府作用框架的基础上,笔者选取县级政府在特大自然灾害应对中的典型实例“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应急处置”进行分析。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涉及2个乡镇,15个行政村,其中包括两个重灾社区,受灾人口达4.7万。舟曲县级政府在灾害应急救援与善后处理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这次应急处置之后,兰州大学公共应急信息管理研究团队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邀请甘肃省应急办公室专家根据甘肃省县级政府应急能力建设现状及对应的县级政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了实地调查问卷,并辅以深度访谈,对舟曲县政府在此次特大自然灾害应对中的应急管理能力进行了全面而综合的评价与研究。
在评估问卷设计过程中,由于考虑到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对评估高效性的基础作用,以及可操作性强的评估方法对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的直接影响,研究团队根据评估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和指标选取的方法,结合政府应急管理的相关特点,采用处理这类综合评价问题有效模型的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指标权重,对县级政府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评估指标体系以应急基础与保障能力、监测预警能力、应急教育与培训能力、应急救援与协调能力、善后处理能力及虚拟应急能力6项能力构成要素作为一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科学、系统、简易的原则把一级指标细化为29个二级指标,并根据二级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把二级指标以问题的形式转换成表格,设计成39个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实地走访了舟曲县政府办公室、民政局、财政局、教育局、林业局、发改委、经贸委、交通局、统计局、人民武装部、公安局、团委、人事局、水利水电局等部门,选择了具体参与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及各个环节的主要部门作为评价主体,以部门工作人员自评打分、调研团队研究员面对面辅导调查对象填写调查问卷(以免调查对象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有误而影响问卷的填写质量)的形式获取基础数据。为保证数据获取的科学性,在问卷调查过程中还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法。调研过程共发放问卷93份,回收问卷93份,剔除部分数据缺省的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77份。
在调研结束后的评估分析过程中,团队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评价中涉及的大量复杂模糊现象和模糊概念进行定量化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估。研究得出,舟曲县政府在应对泥石流灾害的过程中有待改善的五个方面是风险评估与预防、危机预警、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应急培训与演练。
(一)风险评估与预防缺失
危机预防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各种潜在的危机风险随时进行评估,这是实施减灾措施的第一步。风险评估是整个风险管理的重要构成步骤和关键环节,科学、全面的风险评估为有效进行风险管理和风险处置提供了基础依据和行动指南。县级政府在有效应对特大自然灾害时,首先要进行风险评估。
在调研中笔者发现,舟曲是甘南藏族自治州最偏远的国扶少数民族贫困县、“5.12”地震重灾区,也是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质灾害高发区。受自身财力(舟曲县每年的财政支出大约2亿元,县内却没有大型企业及产业链,财政收入严重偏低)和应急管理水平的限制,舟曲县还没有把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中,更没有设立专项资金对当地自然灾害进行风险评估。
(二)危机预警机制不健全
危机预警工作符合危机管理中的应对危机“关口前移”的思想。做好危机预警工作,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能够达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目的,实现从源头上消灭、治理危机,从而“化危为机”,最大程度地降低危机所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在舟曲调研中笔者发现,舟曲县人民政府于2010年5月23日接到关于批转《舟曲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于2010年8月2日《舟曲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预防和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紧急通知”的通知》。这两个文件都强调要做好各类突发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工作。“8.8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无疑揭示了基层政府对应急预案的贯彻执行并没有到位,从调研中了解到“几个预警点都是此次泥石流发生后才紧急修建的”事实可见,舟曲县的危机预警机制还极不健全。
(三)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
为有效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县级政府在进行城乡规划时,应当符合预防、处置特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需要,统筹安排有关应急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舟曲县的县城规划极不合理:县城本身的选址就处于泥石流爆发口,导致泥石流突发后人们“无处可逃”,随着人口的增加,县城规模的不断扩大占据了很多泥石流的通道,导致泥石流突发后形成堰塞湖,大量积水进入城区淹没三分之二县城。另外,落后的交通建设未能形成完整的交通网络,极大地限制了救援过程中救援物资的运输和人员的疏散;县城楼群密集,建筑普遍是“贴面楼”、“握手楼”、“半边楼”、“悬空楼”,所有的房子像多米诺骨牌,一旦发生意外,居民根本没有逃生的通道。
(四)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不完善
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是县级政府进行灾害预防、开展救援和应急管理所配置的设施和资源的总称。合理的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是县级政府有效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也是实现城市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从实地调研看,一方面,舟曲县应急公共服务设施本身的应急能力比较薄弱。例如,舟曲县虽然有交通网络,但是通往县城的路线只有一条,当这条道路中断之后,舟曲就成了孤岛,救援难以及时进行;另一方面,应急避难所的建设规划很不到位:应急避难所的修建之地适合于地震避难,但这也正是泥石流的汇集之地。另外,由于各种原因,舟曲县几乎没有应急物资储备。人民武装部某工作人员在访谈中描述道,在泥石流发生后,由于缺少救援工具,甚至连木棍都找不到,他们只能用手挖掘,来作为最直接也是当时唯一的救援工具,这严重地影响了应急救援的开展与实施。
(五)应急培训与演练缺乏
应急培训与演练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它能够极大地减少突发性灾难所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另外,培训和演练的内容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议题。县级政府一定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适合本地区灾害种类的应急培训与演练,以期将伤亡降到最低程度。
在调研中笔者了解到,虽然舟曲县政府的各项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都很完善,但遗憾的是各项预案都未进行(除了人民武装部组织过演练外)或很少进行过演练。自汶川地震后,县政府、学校等才开始开展防震知识宣讲和应急知识教育,但仅限于此,并未开展过关于泥石流的任何演练与公众教育。当泥石流发生后,相当一部分人把警车的报警声误认为地震来临的信号。信息理解的失误使他们跑到了地震避难所,结果由于地势低洼,汇集的泥石流吞没了大量生命。
三、修复“短板”的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县级政府在特大自然灾害应对中存在的“短板”,结合我国县级政府应急能力建设的现状,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一)建立风险评估与预防机制
1.风险评估。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对风险区遭受不同强度特大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及对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风险评估在于识别风险。风险识别(hazard iden,tification)和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涉及三个层面,即风险识别:确认一个区域的风险,并且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脆弱性评估:通过评估风险、人员和财产之间的关系来评估危机事件可能会引起的潜在伤亡和危险;风险分析:对在特定时空范围内造成的伤害、损失进行定量分析。预防灾害发生,减少灾害风险,灾前投资是一项长期工程,其重要性甚至比灾后救援应对更高。
目前,各级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理念普遍倾向于“重救轻防”,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心往往偏重于灾后如何应对。这就缺失了灾害风险评估这一防灾减灾的关键环节,把本应该能够通过灾害预防措施消减或彻底消除的“风险”演化成了真正的“危机”。
2.风险预防。尽管客观上特大自然灾害难以避免,但它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却与人为干预有一定关系。在受潜在灾害威胁的地区,如果灾前预防措施得当,往往能够大幅度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地震频发的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这个东亚岛国地震灾害不断,但完备的全社会防灾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把地震灾害对社会经济秩序的影响降低到了最低。
作为县级政府,由于不同地区受到的特大自然灾害威胁程度各不相同,而同一类型的自然灾害在固定地区频繁发生的现象也不多见,像日本那样针对某一种频发的自然灾害建立起一套独立完善的防灾体系,存在着成本——效率的问题。笔者认为,县级政府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特大自然灾害进行风险预防。
首先,制定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为有效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县级政府必须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制定系统的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针对特大自然灾害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具体规定预警与预防机制、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内容。
其次,配备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装备。应急救援是安全稳定工作的最后关口,是与灾害斗争的最后防线。200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意见》([2009]59号),提出要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体,建设政府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这无疑为加快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能够对应急救援装备、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等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部门应急联动,是灾害发生后投入救援的“前锋”,提高了救援的专业性和及时有效性。
再者,合理设立应急避难点。县级政府在对特大自然灾害进行风险预防时,应该有针对性地设立应急避难点,不同的应急避难点对应不同的灾害。结合舟曲经验笔者了解到,舟曲灾害前的应急避难场所很紧缺或几乎没有被明确指出过,这导致许多群众采取跟地震防御措施相同或相近的风险预防措施而丧命。
(二)健全危机预警机制
特大自然灾害危机预警是指已经形成或将要形成特大自然灾害事件时,利用决策判定系统,通过快速传播系统预先发出警告,告诫人们采取必要措施以预防灾害的发生与蔓延。虽然,预警系统的建立可能会增加生产成本,但预警、防卫的开支比毫无防备状态下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要小得多。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戴维·奥斯本认为,一个有预见性的政府应该采用预防而不是治疗的管理模式,政府不应该被动的接受突发事件带给社会的巨大损失,而是应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预警预防上”。
以同为加勒比海国家的海地和古巴为例,2004年9月,热带飓风“珍妮”席卷海地,由于没有预警系统和疏于防范,造成多人死亡。但同在加勒比海的古巴在热带风暴袭击时却能轻松避险,这其中帮助古巴免于风暴肆虐的主要手段就是预警。尽管古巴的预警系统也很简单,只有国家预报中心、媒体和防灾演习三重保障,这至少说明,面对自然灾害,只要有预警系统,哪怕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也能挽救众多生命,减少经济损失。
在灾害预警监测方面,我国习惯性地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命令的方式,缺少主动科学的防范策略和灾害监控、预警措施,导致灾害应急始终处于被动局面。事实证明,这种思维方式下的体制往往不能避免重蹈覆辙。
(三)合理布局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
1.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管理实施。城市在规划建设阶段就应该避开地震带或者河流河谷等灾害易发地区。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但城市规划还缺少前瞻性的眼光和现代意识。城市分区不合理、城市配套不齐备、城市功能不完善等,都是现阶段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为、此,县级政府必须发挥在城市规划中的主导作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根据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等,用前瞻性的眼光积极调整战略,平衡减灾与发展的需要制定规划,切实履行政府在城市规划中的神圣职责。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通信保障能力(保障信息通畅、命令能够上传下达)、交通运输保障能力(保障应急物资和应急人员能够到达灾区)、电和油等能源保障能力(是保障通信系统和交通运输系统运作的基础)以及避难系统保障能力(保障灾区公众免受次生灾害威胁)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应急救援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部分。
为有效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县级政府应根据规划和部署,不断完善公路路网结构和交通运输,铁路、航空网络布局,消除路网建设制约因素。加强水利、通讯、地下管网、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紧急避险平台、消防和人防设施、紧急医疗救护设施等,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四)完善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
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是城市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它包括灾前监测、预警及预报设施,灾中应急指挥系统、救助设施,灾后援建设施以及安全防护设施等。完备的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能够减少城市风险,为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提供物质保障。
现阶段,县级政府在应对特大自然灾害时常常存在应急设施陈旧老化、技术滞后、整体水平不高,应急资源配置不系统、缺乏前瞻性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应急资源配置往往习惯于以传统的思维定式来简单应对,没有针对当前极端气候变化的新情况和应急管理的新要求作出必要的变化和调整。如2008年我国南方地区雨雪冰冻天气导致部分城市交通濒于瘫痪、供电系统大幅度损坏、供水管网大范围冻裂等,都是由于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不完善所造成的恶劣影响。
鉴于此,为有效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县级政府必须完善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通过加大应急设施投入,逐渐提高应急设施的整体水平,通过认真分析灾害的形成规律和发展特点,对各类应急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五)加强应急培训与演练
应急培训与演练是针对灾害发生的种类,通过应急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公众了解基本的应急知识和应急技能的过程。培训可以提高相关应急管理人员的应急业务水平和增进公众的应急知识储备;演练可以促进专业与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提高部门、机构之间的协调性以及应急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应急管理能力。
为有效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县级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委会,根据本地区频发灾害种类,有针对性地对公众设置应急培训内容,开展应急演练模拟。另外,县级政府应当强制各级学校把应急知识的宣传与教育纳入教学范围,由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指导和监督,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以此一线贯之,彻底改善“政府应急能力建设相当重视,全民危机教育几乎被忽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