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8 17:12:3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护理科研培训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本研究在对《内科护理学》这门课程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围绕促进健康这一护理的根本任务,将改革着眼点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构建基于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内科护理实训教学体系,以期提高护生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强化内科护理实训教学效果。
1.内科护理实训课现况调查
1.1对象与方法
本实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前的调研对象以江苏省南通卫生高职校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大四的学生,以及该校从事《内科护理学》教学的教师为对象,分别设计调查问卷,如表1。
1.2结果
我校内科护理任课教师共9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4名,助教2名,发放调查问卷9份,回收9份,回收率100%。随机抽取2013级五年制大专护理专业学生100名,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率100%。
1.3结论
从调查结果来看,9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内科护理实训课,92%学生愿意开展,并且73%的学生认为内科护理实训课内容应该以内科疾病护理为主。而100%的内科护理教师认为有必要开展内科护理实训课,77.8%的认为该以内科疾病的护理为主。开展内科护理实训课的难点排在前三位的是:无现有的,适合本校的内科护理实训方案、没有现成的可供内科护理实训课使用的教材、开展实训课的实训室及教师资源紧张。
因此,开展内科护理实训课是十分必要的,但要开展内科护理实训课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内科护理实训方案,编写实训课可用的教材及解决实训课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2.内科护理实训方案制订
“方案”是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的规划。而内科护理实训方案就是关于内科护理实训教学的具体计划,包括实训教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施步骤、评价方法、具体要求等。通过方案的制订,加强内科护理实训教学的规范性、计划性、可实施性、可评价性。
2.1内科护理实训目标
为什么要开展内科护理实训课?制订方案时,这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关系到实训课的内容选择、实训方案、评价方法。按护理人才培养方案医院对护士的要求,内科护理教学目标是“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从护士职业成长来说,今天在校的学习是为了成长为一名临床合格的、甚至优秀的护士。而护理人才的成长有其阶段性、复杂性、实践性。我认为阶段性大体包括三个阶段,即护生的在校教育、临床见习、临床工作。可以说,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是贯穿整个护士职业生涯的,但每个阶段又有侧重点。护生在校期间,就内科护理学这门课来讲,主要是夯实理论基础、掌握基本专科技能、了解理论知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因此,内科护理实训课应该以促进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促进专科技能掌握和应用、在内科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搭建平台。而这一切都是以护士核心能力[1][2]培养为中心,今天的教育是为了成就明天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2.2内科护理实训内容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从事内科护理教学的人将“腹腔穿刺术的护理、胸腔穿刺术的护理、骨穿的护理”,“心电监护、管道氧的操作使用、胰岛素笔皮下注射、血糖监测仪的使用”等作为内科护理实训的主要内容,少有人将内科疾病病人的护理作为内护实训课的主要内容。我认为内科护理学要教给学生的是“如何护理内科病人”,培养护生护理内科病人的能力。而“腹腔穿刺术的护理、胸腔穿刺术的护理、骨穿的护理”、“心电监护、管道氧的操作使用”等诊疗技术不仅内科护理中用得到,外科护理中同样用得到;至于“胰岛素笔皮下注射、血糖监测仪的使用、内科护理病人病情监测、咳嗽咳痰的护理等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等技术是具有内科护理特色的、体现内科护理技能的项目。所以,内科护理实训内容应该以后者为主,即内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一些症状体征的护理、内科病人病情监测及内科护理中常用的一些技术。
2.3内科护理实训方法
首先,方法是为目标服务的,用什么样的实训方法培养符合临床护理工作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呢?用什么样的方法有利于护士核心能力培养呢?无论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还是护士核心能力,都有其共同点,都是为了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所以,要想获得临床护理工作的能力,除了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夯实理论基础,还要像做临床工作一样去学习、训练。内科护理实训方法总体来说是模拟训练,具体包括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情景模拟、仿真教学、标准化病人等。
其次,每次实训课都应该包括课前准备、课堂训练、课后反思三部分。每次实训课前教师提前把实训课内容布置给学生,请学生做好理论知识、实训用物、分组准备,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实现训练满意结果的必备条件。课堂上,组织学生就某个护理技能进行训练、讨论、讲评,没有反复的训练就没有技能的成熟,讨论是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而讲评的目的是扬长补短,不断提升。课后,让学生反思、总结本次实训课,以达到不断提高的目的。
2.4内科护理实训教材编写
内科护理实训教材不仅是实验内容的体现,更是内科护理实训目标、方法的体现,含有内科护理实训方案的指导思想。目前内科护理实训教材多以内科常用诊疗技术的护理及内科护理技术的护理为主,很少有以疾病护理为主要内容的教材。因此,要开展内科护理实训课,迫切需要一本能提升护生护士核心能力的实训教材,内容以疾病护理为主,在疾病护理中运用一些内科护理技术。内科护理技术应该在护理内科病人中得到训练,而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实训项目。因此,我和几位内护教师一起编写了《内科护理实训指导》。
2.5评价方法
参照内科护理实训课的教学目标,结果评价应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理论考试,很多研究证明内科护理实训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内科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3][4]。另一方面是技能抽考,关于内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技能及内科疾病的健康教育情况。同时,效果评价要关注教师和学生对内科护理实训课的体验,及时了解并设法解决学生及教师在内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常见问题。
3.讨论
关于内科护理实训的研究从未终止,要开展内科护理实训,必须理清以下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开展内科护理实训?开展内科护理实训课应该结合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即获得日后护理内科病人的能力,或提升护生的护士核心能力。对于在校护生应该夯实理论基础、掌握专科护理技术、了解内科护理理论与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内科护理实训课“练”什么?应该突出内科护理专业特色,即护理内科病人需要的技能,如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护理内科病人所需的内科护理技术、内科病人的健康教育。
第三,内科护理实训课怎么上?想怎么上就怎么上,制订科学、合理的实训方案。显然是后者,方案是有序、有效实施的保障,是广泛推广的必备条件,更是不断提升内科护理实训教学水平的研究方法。
第四,内科护理实训效果如何评价?结合实训课开展目的采用理论和技能双项考核方法,再按各自比例综合成内科护理这门课的成绩。
护理人才的培养是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应该对护理人才培养有宏观认识。同时知晓,自己所任的这门课程在护理人才培养中所起的作用。既知道学生在这门课应达到的理论水平,又知道这门课应达到的技术、技能水平,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内科护理实训教学是不可或缺的,实训课不仅促进理论知识掌握和运用,还是培养护士核心能力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明.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架构之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4).
[2]徐少波,叶志弘.护士核心能力概念和构成要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8):764-766.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8(b)-0158-02
不管是颈椎骨折患者还是颈椎病术后患者,都很容易发生呼吸道梗阻造成呼吸困难[1],一旦抢救不及时,极有可能导致死亡。有的患者因建立有效呼吸通道的时间较长,虽然保住了生命,但因大脑缺氧时间过长而长期处于昏迷状态。因此,如何及时对患者实施有效抢救,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而提高护士的专科急救综合能力,是成功实施抢救的保障[2-3]。模拟急救作为一种有效的培训方法,在国内已得到研究与运用[4-5]。为培养本科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抢救成功率,本科制订了颈椎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急救流程,从2011年开始,每年对本科护士统一进行颈椎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急救流程的培训+演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室共有脊柱外科护士30名(包括工作3年内的轮转护士),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 护师13名,护士14名。
1.2 方法
1.2.1 培训 按急救流程对涉及的项目如吸痰、吸氧、口咽通气管的使用、面罩呼吸囊的使用、心脏按压、急救用药等进行培训。
1.2.2 演练 演练是在培训的基础上,根据临床病例编写剧本,由演练组成员根据剧本分配角色完成整个急救流程,对于新到本科的护士,要求她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反复参加演练,除患者为模拟人以外,其余均为真实的临床场景。颈椎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的急救流程见图1。
1.3 临床评价标准
培训+演练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护士对培训效果的评价,调查内容包括您认为是否有必要进行急救流程培训+演练选项。共发放调查表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护士对培训+演练效果评价较好,认为有必要进行急救流程培训+演练者占100.0%。在6个项目中,没有护士选择“无帮助”一项,感到帮助较大或很大者占绝大多数(表1)。
3 讨论
医护人员要胜任急救工作,除了应学会一般技术操作外,还必须要具有对病情的评估、判断、决策、指挥协调、信息传递、相互配合等非技术性能力[6-7]。脊柱外科患者因痰液阻塞、喉头水肿、手术部位血肿压迫、颈髓损伤等原因易发生呼吸道梗阻,痰液阻塞引起的呼吸道梗阻在清除痰液后呼吸困难症状很快就能得到改善,而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一定要尽快建立有效的呼吸通道,不能在吸痰等环节占用太多的时间而耽误抢救。颈椎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急救流程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通过对急救流程进行培训+演练,护士不但熟练掌握了急救技能,还提高了应变能力、急救处置能力、指挥决策能力及协调配合能力,从而提高了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增加了护士临床应急处置时的信心[8-9]。从参加培训护士的调查提示,培训+演练与以往的培训方式相比,具有更符合临床实际需求的优点[10]。培训+演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急救能力培训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夏同霞,周芬,王玉和,等.2种方案防止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呼吸道阻塞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0,21(22):2091-2092.
[2] 赵戎蓉,吴瑛,金宁宁,等.护士核心胜任力界定工具的编制和评价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485-489.
[3] 张晓萍,戴晓洁,张英,等.核心能力培养在骨科专科护理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64-66.
[4] 赵远莲,江智霞,吴永清,等.体验式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1):1100-1102.
[5] 刘家红,杨青,郑显兰,等.儿科ICU 专科护士培训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5):405-408.
[6] 秦俭,孙长怡.心肺复苏中的常见错误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3):183-186.
[7] 任素芬,徐兴亚,任海斌.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角色体验学习的设计与实施[J].中华护理教育,2010,7(5):212-213.
[8] 曾慧,江智霞,黄芸,等.应用体验式教学进行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培训的角色功能体会[J].重庆医学,2012,41(9):898-899.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re-competence teaching model in training of special nurses of blood purification
MAI Zhiqin DENG Zhizhen HAUNG Hailing LIANG Qiaomei LI Yanhong
FENG Yinghong TANG Liuzhen
Zhaoqing Gaoyao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Guangdong, Zhaoqing 5260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re-competence teaching model in training of special nurses of blood purification. Methods 80 special nurses of blood purification who received training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Included nurses accepted the research voluntarily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ith 40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training of lecture method. The research group was given training according to the core-competence teaching model. Training effect and core-competenc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of nurses i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corded and comparatively analyzed. Results Before training, every aspect of core-competence scores of nurses in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re-competence scores after training had certain improvements and score after training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Blood purification; Special nurse; Training; Core-competence teaching model; Effect
血液净化专科属于医院比较重要的部分,近几年该专科不断发展与成熟,护士能力逐渐被重视起来。血液净化专科护士护理工作相比一般科室而言,在专科知识、临床经验、操作技能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1]。此外,由于该专科在国内发展较晚,缺乏大量经验丰富、专科理论知识丰富、操作熟练的血液净化专科人才,为此需积极做好专科护士的培训[2]。传统护理教学模式在新时期受到了社会环境与现代医学的挑战,培养新型护理人才成为关键[3]。核心能力教学模式(competency outcomes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 model,COPA)以实际工作所需能力为导向,重组课程体系,教学期间重视能力目标设定、先进教学方法等应用,同时结合科学化的能力测评,实现提高学员护理核心能力的目的[4]。为了进一步探讨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中应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效果,我院针对2016年1~12月培训的学员80名实施了对照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12月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中的80名学员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对象自愿接受本研究,均为女性;年龄30~45岁;工作年限1~6年。随机分组,各自40名。对照组年龄30~44岁,平均(36.98±1.25)岁;工作年限为1~5年,平均(2.64±0.21)年。研究组年龄31~45岁,平均为(36.54±1.42)岁;工作年限为2~6年,平均(2.76±0.14)年。两组学员在性别、年龄、工作年限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学员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培训,即传统讲授法,按照课本知识制定培训内容,按部就班地指导员教授知识,学员接受知识[5]。
1.2.2 研究组 本组学员采取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培训,具体步骤与方法如下:(1)成立COPA小组,组成成员包括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负责人、主管护师及高年资护师。(2)根据核心能力制定相关的培训目标与内容。(3)根据培训大纲改革课程进行设置,尽量拓展基础知识,将人文素质教育等加入其中。(4)核心能力教学具体培训方法:①合作教学法。主要对学员知识分析、综合及掌握能力等进行培训,由培训中心制定教学用书与参考资料,并统一制定学习的目标与任务[6]。教学期间,可将学员进行分组教学,通过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间的协同合作,以及组员间互相交流、鼓?睢⑻嵛实确绞剑?尽量得出正确结论。②互动式教学。主要对学员学习知识能力进行培训,培训方式可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综合处理。比如角色互换与师生双向交流等,尽量营造与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互动学习环境,以视觉、听觉、读写等多种方式培训。③个案教学。主要对学员知识综合能力与理论应用能力等进行培训,教师可主动提供透析个案,或者让学生网上查询或图书馆搜寻资料等方式处理,诱发学员系统化地分析与学习。④情景模拟教学。主要对学员自身应急处理能力等进行培训,尽量营造和工作环境类似的抢救环境,以及血液透析案例,以便对透析各种常见情景实施模拟教学,使得教学任务更加形象与生动。
1.3 观察指标
在培训前对学员发放“一般情况调查表”与“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培训完成后发放“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观察记录两组学员培训效果,以及培训前后核心能力得分,并对比分析。评分越高,说明核心能力越强,培训效果越好。沟通能力伦理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整理能力各项能力总分为100分。
1.3.1 专业理论知识 在理论培训阶段对学员实施阶段性理论考试,共计3次,前两次为每2周1次闭卷小测试,第三次为月底理论学习结束后理论知识闭卷考试,并将考试成绩记录在档案。
1.3.2 操作技能 临床实践阶段主要对学员实施阶段性操作考试4次,每2周进行1次,同样将考试成绩记录在档案。
1.3.3 临床实践能力 带教老师根据临床实践手册每周所需学习内容对学员进行评分,将成绩记录在档案。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所有计量数据均采用()的形式表示,计数数据则采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χ2检验,t检验,P
2 结果
2.1 组间培训前后核心能力得分比较
两组学员培训前沟通能力、伦理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整理能力得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培训后研究组前述核心能力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自主学习能力(87.02±1.34)分,信息整理能力(86.92±5.36)分,培训后分别为(96.34±1.42)分、(93.17±3.28)分、(91.08±4.93)分、(90.75±8.01)分、(95.38±5.23)分、(92.18±5.11)分。
培训前,对照组沟通能力(90.54±5.12)分,伦理判断能力(85.54±2.82)分,解决问题能力(82.36±5.87)分,观察能力(82.65±8.88)分,自主学习能力(87.34±1.54)分,信息整理能力(86.87±5.51)分;培训后分别为(91.23±5.11)分、(90.23±2.98)分、(83.45±3.39)分、(85.53±2.39)分、(89.04±2.34)分、(87.56±2.39)分。
2.2 组间培训效果比较
研究组学员培训效果在理论、核心能力、答辩成绩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随着近几年我国医疗体制不断改革,医疗体制也处于转型与变革时期,患者对医疗服务有了更高的需求。血液净化专科属于比较重要的组成,集门诊、病房、ICU、急诊室等于一身,护理专科特色突出,技术性强,其护士的基础知识、操作技能等能力对于护理服务有着关键性作用[7-10]。传统培训方式重视学生知识灌输与技巧培训,但忽视临床实际中
由于我国护理人员对科研的认识不够完善,且科研成果缺乏临床实践。鉴于这种现状,护理人员须打破传统观念,以创新性的思维去发现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而本研究就是根据我院手术室专业的特点划分了专业护理小组,从2014年起开始实施护理科研亚专业小组管理,通过全新的管理模式,培养护士的创新性及临床实践能力。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室共168人,文化程度:中专6人占5.3%,大专58人占34.5%,本科102占60.6%,硕士1人占0.5%。根据以上数据,我科本科及以上护士共占60.6%。由于护理本科生为护理事业的主力军,培养其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国家教育部将本科护士的培养为护理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在护理领域中重要目标之一[1]。因此,为更好的发展科室的科研能力及水平,我科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参与科研亚专业小组护士共18人组成,包括1名研究生和17名本科生。
1.2方法
1.2.1划分手术室亚专业。根据医学亚专业的划分,是在传统的一级,二级,三级医学专业分类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亚专业,是医学事业进步的发展,极其有利于对患者疾病的诊治[2]。为促进医护一体化和适应专科发展,再结合手术室的具体情况划分出胃肠肝胆,心胸外科,血管乳腺,口腔整形等十几个亚专业小组。且每个亚专业护理小组由两位主管护师担任组长。①组织低年资护士参与专科医生的探讨和学习,讲授专科知识使小组的护理人员熟练的掌握专业技能。②由专业组长制订关于亚专业临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计划。相关问题的探讨,复杂手术如何配合,如何摆放,业务学习护理查房,科研项目申报和等。1.2.2设置护理科研亚专业小组。为加强对护理科研的组织和管理,保证护理科研得点质量和水平[3]。手术室科研学术小组设置科研亚专业小组。成员们都是从各临床亚专业中选,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熟练,对科研感兴趣的人员。
1.3科研亚专业小组在手术中的应用
1.3.1组织科室科研培训。每月定时以自由讨论的形式开展培训,针对每位护理人员的自身情况,同时结合手术室临床护理工作的特点。开展一对一地培训,重点加强检索文献的能力,科研实践能力,科研设计的能力,处理资料的能力,改文写作的能力和总结及发现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培训[4]。1.3.2开展专题讲座。科室开展每季度一次有关科研组成员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后的专题讲座。每一位参会人员,在会议结束后,将所学内容及相关信息或会议精神等制作成PPT,通过专题讲座来进行传授和交流。1.3.3信息化建设与相关书籍指导。鼓励护理人员与时俱进,特别是现在信息化运用如此便捷的时代,下载手机APP随时学习利用微信,云之家来进行互动探讨。另外科室也订阅了《中华护理杂志》等国内优秀的护理期刊供护理人员在业余时间学习阅读。1.3.4设立科室科研基金。有效的目标管理和激励机制是护士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的驱动力。[4]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期刊后,给予发表期刊的相应补助,并在年终科室评优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护士提出的改进护理技术或优化流程的方法设立金点子奖。
1.4评价指标
参照肖顺贞[5]主编的《护理研究》制定相关量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理论和实践考核的成绩分均为0到100分,得分越高的表明其科研能力越强。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室护理人员科研能力提高2.2科室科研成果汇报据2014~2015年我科护理人员立4项科研课题,共计58篇,其中包括《护理学杂志》、《中华护理教育》等核心期刊文章8篇。
3讨论
科研亚专业小组促进手术室护理人员科研能力提高。本研究中如表1所示,科研亚专业小组成立后手术室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理论考核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均比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5)提示科研亚专业小组可促进手术室护理人员科研能力提高,据赵梦霞等调查结果显示学历和职称是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6]。而本科室学历本科级以上占60.6%,这也是手术室护理人员科研能力提高的主导因素之一。此外本科室护士和课题立项的数量明显增加,外出学习和参会的人次数也逐渐增多。
4结语
手术室通过设立护理科研亚专业小组,通过各种创新的形式和途径,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引进目标管理和激励机制,使我科的护理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丰硕的成绩。
作者:凌玉洁 单位:四川省人民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李秋芳,王丽丽,张振香,等.本科护理生护理科研状况的调查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4(1)85-86.
[2]杨小玲,袁丽,熊真真,等.科研亚专业小组在内分泌代谢科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2):126-127.
[3]冯建萍,张萍,严丽洁.创新思维在手术室护理科研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3):22-23.
[摘要] 在护理学的现今发展中,护理科研是能够充分反映其学科独立性的一大表现。护理科研的进展能够充分表现出整个护理学科的发展水准,进一步推动促进整个护理领域事业的发展。文章主要是对该院护理科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并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制定了较为科学有效的管理对策。
[
关键词 ] 护理科研;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b)-0069-02
护理科研主要是指通过运用较为科学有效的方式对护理领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全面及细致的分析研究,从而对整个护理实践工作起到极佳的指导性作用。护理科研活动的进行毫无疑问的能够帮助促进护理学中理论与专业实践技能的增强发展。
1 基层医院护理科研现状问题
1.1相关工作人员对科研工作的认识误区
大部分的护理工作者对于相关科研及临床实践相互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在认知方面存在着部分问题及误区。较长时间以来,护理工作模式的功能制极为突出,从而使得我国护理工作状况的要点为技术操作。虽然较大部分的护理工作者对于科研工作的发展重要性认识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对其开展必要性均较为认可,但是在临床与科研关系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旧未能得到妥善解决。大部分的护理工作者均将日常护理工作作为一种职业,而未发现其专业性。同时也未充分认识到,要想有效促进护理专业发展需通过不断开展科研活动[1]。同时,护理工作者也未认识到护理科研活动开展后所获取到的成果能够更好地为自身日常工作服务,提供帮助,提升其工作质量,促进整个护理学专业的良好发展。
另外,该院中的相关管理人员尚未在护理工作者的绩效考核中纳入科研内容,直接导致护理人员将科研工作的开展当作一种非必要的工作,只是在需进行职称评定时才不得不被动的进行科研文章的写作。此种现象充分表明了护理工作者对于科研活动的认知缺乏科学性,而在护理管理工作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护理教育的缺失、护理管理工作的忽略致使相关科研工作无法顺利的贯彻落实,致使相关工作人员对于科研活动的积极开展缺乏重视性。
1.2 护理人员学历、职称等专业素质水平有待提升
在护理科研工作开展中,能力是能够充分影响其开展效果的一大因素。目前,相关教育组织机构对于护理教育方式正在逐步创新,促使其单一化的中专教学逐渐走向大专、本科及更高水平的多层次教学体系。在该院护理人员的学历层次分类各有不同。但是依旧不可否认的是护理校内教育层次水平的逐步提升并不能直接带动相关科研活动开展质量的提升。而在职类的护理教育重点又为专科类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对于科研内容培训缺乏科学系统性。从而致使大部分护理工作者自身的科研意识较为缺乏,相关活动的开展思路也受到极大的限制,对于科研方式、技能、文献找寻等知识的掌握了解度极低,给科研活动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1.3 科研资金投入偏少
护理科研活动的投入资金偏少对于其科研质量将会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该院对于科研工作虽然有所投入,但是由于受到自身经济能力的限制影响,能够给予护理科研的使用经费数目较小,同时却又无法从外界争取资金帮助。自身经济实力的不足加上外界支持帮助的缺失,致使护理科研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在进行针对性对策制定实施时,需着重关注科研活动的资金投入问题。
1.4 人员配置未优化,带头人员较缺失
在以往的科研活动开展中,对于高级职称护理人员未进行极具计划性、目标性的培养,在人员配置上存在问题,无法真正做到优化整合,对人才进行合理应用。日常工作的单一、重复性致使护理人员想象创意的空间受到严重限制,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及专业实践技能的护理人员无法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自我感知无用武之地,对于科研工作的积极自主性一再降低。另外,大部分的医院在高级技术职务的编制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重医轻护问题,致使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纷纷走上改行的道路或是退休。虽然在该院发展中此种情况出现的次数较少,但是依旧不可否认的是,在该院护理科研活动开展中,专业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极为缺乏。
2 护理科研活动的科学管理对策
2.1 转变对科研活动的认知与态度
在科研活动开展中,应不断加强相关认知教育,促使护理工作中充分认识了解到,科研活动也具有一定的认知度,能够通过不断加强临床实践的方式帮助护理工作者获取到更为丰富正确的感性认识,实现理性思维到理论知识的转变。护理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能够为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充分全面的分析解答,给予临床实践科学正确的指导帮助,帮助护理工作中提升工作质量水平与效率,促进护理学的前进发展。
与此同时,还应将护理人员的自主科研意识进一步的提升增强,将护理工作者的科研活动开展状况逐渐纳入至其绩效考核中。积极建立相关科学的奖惩制度,帮助提升工作人员的科研意识,积极引导其参与各类科研活动,对护理工作者的科研积极自主性进一步调动起来。从而有效帮助护理人员对科研活动产生一个全新的认识,逐渐形成一个科学良好的价值取向,树立信念。
2.2 增强培训,提升科研能力水平
前文已经说明,在该院的护理团队中,护理人员的学历、资质各不相同,较大部分人员依旧为低学历者。此种情况致使整个护理团队的专业素质偏低,相应的严重影响了其科研能力[2]。护理科研活动的进行出现严重滞后的现象。所以,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需着重关注护理团队的建设问题,逐渐实现人才建设的梯队性。初级护理人员应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技能及高超的专业操作能力。而中级人员则应具备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该院可以通过举办科研论文写作、在职教育、专家讲学、骨干进修等多种培训方式,帮助强化护理工作者的继续教育。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培训活动,能够帮助有效提升护理团队的专业素质水准,提升其护理质量。
2.3 积极成立相关管理组织
护理部门应进行科研活动的专业化管理,为广大护理人员提供极为优良的科研环境及条件。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在科研活动上的资金投入,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设备条件与支持。通过实施加大资金投入、时间支持、辅助设备提供、相关科室部门合作等一系列的方法措施,将管理组织的管理作用充分及全面的发挥出来。
2.4 积极培养科研带头人
护理工作的专业化日益突出,科研工作的基础重要性也得到了较大关注,专科类护理人员将在其相关领域成为无法替代的领头人。对于一些具有高超专业技能的护理人才,该院管理层应积极鼓励其自主参与各类学术会议、进修培训活动,以此进一步扩大自身的知识视野。与此同时,还需对一些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发出邀请,希望其传授更多的理论知识、技术给予护理工作者,促使该院的护理科研活动始终保持着活力与生命力。对科研带头人的临床观察、分析能力进一步的增强培养,为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极为必要的帮助[3]。
3 结语
护理学现今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大量的科研成果正在不断的涌现出来,护理科研论文也得到了不断的发表涌现,为护理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该院护理科研活动开展进行中,由于受到各类问题因素的影响,致使其整体发展水平较低。通过该次的针对性分析研究,积极提出制定并贯彻落实了一系列的管理对策,相信能够有效促进该院护理科研活动的进一步良好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便能够帮助护理研究活动的开展水平上升一个台阶,推动整个护理学的良好前进发展。
[
参考文献]
[1]林菊芳,曾雨清,刘玉莲,等.基层医院护理科研现状调查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33(3):392-394.
护理学的发展要求护理人员不再是机械性地执行医嘱,而是要求现代护士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但由于目前大多数护士未接受过系统的科研培训,科研能力及水平与临床其他工作人员存在一定差距,不但使护理学科较医学学科发展滞后,而且在个人职称晋升、学习深造等机会上也让护士困难重重[1]。近几年来,护理从业人员科研水平低的现象不断引起护理管理者和护理教育者的重视。部分院校从在校学生抓起,开设护理科研相关课程,并开展相关的护生科研情况研究。我校地处祖国西北地区,是目前青海省唯一一所高等护理本科学校。本此调查旨在了解我校本科护生的科研现状和科研需求,以期为今后相关科研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采用及护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校2009级二年级本科护生12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女101人,男19人,年龄19-23岁,学制4年。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及方法 查阅并参考相关文献后,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由护生一般资料和护生科研现状调查两部分组成。其中护生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班级;科研现状调查部分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两部分,内容包括对进行护理科研活动的愿望;查阅及阅读护理文献情况;对自我科研能力的评估情况及提高科研能力途径的认识等多个方面。由研究者讲解填写注意事项后统一发放问卷,当场收回。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区间检错和逻辑检错。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
2 结 果
2.1 护生科研现状 从调查情况看,有护理科研愿望的护生占77.50%,其中19.17%的护生表示愿望强烈,但只有6.67%的护生参与过护理科研,可以看出我院护生参与护理科研现状不容乐观。
2.2 护生科研态度 从调查中看,80.00%的护生认为做护理科研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74.17%的护生认为参与护理科研能有利于以后就业。对于大学阶段对护理本科生安排护理科研指导课程的必要性,89.16%的护生给予肯定答复。90.84%的护生认为在护生阶段做护理科研有必要,有87.50%的护生认为护理科研不只是少数专业人才从事的。从中表明我院护生对护理科研持肯定的态度,护生对开展护理科研态度是积极的。
2.3 护理期刊阅读现状 63%的护生阅读过护理期刊,但较常阅读的护生只占3%,而37%的护生从未阅读过护理期刊。护生阅读护理期刊主要通过上网查阅、图书馆借阅或向他人借阅,护生阅读护理期刊的目的主要为拓宽视野和了解科研知识,其中21%的护生也坦言阅读护理期刊是因老师要求。护理期刊是了解护理学科前沿动态,探讨护理学科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平台,需要引导和培养护生对护理期刊的兴趣。
2.4 护生科研认知 对于如何提高护生护理科研能力,80.00%以上的护生认为护生组成护理科研小组和专业老师辅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是主要方法。对于护生做护理科研的困难,科研知识的缺乏以82.50%的比例占居首位,其次为科研意识缺乏、无专门科研指导、资金缺乏和文献检索知识缺乏。对于护理科研过程,71.67%的护生认为科研方案设计是最困难之处,其次为选题、资料分析、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申请书和论文的撰写。由此可见,目前我校护生对于科研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缺乏科研选题、设计、资料收集、数据处理分析、论文撰写等相关知识,这些都是阻碍护生开展科研的主要因素,而上述困难在护生中存在比较普遍。
3 讨 论
临床护理、护理科研和护理教学,是护理学发展的三大支柱,而护理科研则对临床护理工作和护理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2-3]今日护生就是明日的临床护理工作者,所以了解和培养在校护理本科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是我国护理教育的重要任务。上述调查显示,我校护理本科生对护理科研兴趣浓厚、态度肯定,但缺乏科研相关知识,参与程度不高。护理科研学术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护理研究课题质量的高低,而后者又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及素养[4]。护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缺乏连贯性与系统性,基础培训、护理研究课程教学、科研实践三者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结合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学生科研知识结构松散,学生科研能力难以得到系统性的培养[5] 。作为未来护理科研力量的主要补充者,护理本科生在学科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6]。因此,从护理教育的源头抓起,积极探索护理本科生护理科研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护生对护理科研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护理科研知识教育和科研能力培养,是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科研素质的关键,也是护理教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郑雪梅,辛爱利,黎巧玲.护士对护理科研认知的调查和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3):288.
[2] 韩琴,胡卫平,周宗奎.国外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研究[J].国外职业教育,2007,(1):36-39.
[3] 郭孝锋,陆伟,葆乐心.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理念与措施[J].现代教育科学,2006,(3):52-54.
关键词:科研能力 护理人员 影响因素
护理科研是用科学的方法反复地探索、回答和解决护理领域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护理科研被认为是护理学发展的基础。护理科研水平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分析护理人员科研现状,探究其影响因素,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素养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通过对某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护理人员科研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构建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提高护理科研能务,促进护理实践发展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某医学院校4所附属医院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中选取200名护士进行调查。纳人标准为参加工作1年以上且取得护士资格证者。
1.2研究方法
1.2.1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在查阅文献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初步确定指标评价体系,继而运用德尔菲法构建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通过两轮咨询,对初拟评估体系中的指标进行筛选后最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及分数。
1.2.2调查内容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学位、职称、护龄、学习经历(国外、国内)、是否是导师、研究工作领域、行政职务等。
(2)科研条件:科研团队构成、学术交流次数、经费数量、科研管理是否规范、工作满意度。
(3)科研成果:发表文章数量及影响因子、专利数量、科研成果、研究生培养等。1.3数据分析随机抽取200名护士后发放问卷,发放问卷由被调查者填写,收回后由专人使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后进行平行双录入,使用SPSS19.0对定量资料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2.1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在用德尔菲法建立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所选专家均具有丰富医学科研经验以及科研管理经验,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且从业10年以上。涵盖科研管理、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等多个领域。此外,为了保证专家库的权威程度,本研究打破行业界限,将其他领域专业人员纳入专家库,为指标的准确评估提供保障,最终入选专家38名。本研究两轮专家咨询均发出问卷38份,回收率均为100%,表明专家积极性很高,专家在认真填写咨询问卷的同时,对指标的设计和内容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专家意见的权威程度由专家权威系数表示,值越大表示专家意见越有价值、结果越可靠。本研究中,咨询专家的权威系数均值为0.879,说明专家对指标非常熟悉,所选指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两轮咨询的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79和0.83,均大于0.7,表明专家意见的协调性较好,结果可信。经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后最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入选指标及其权重
2.2科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探讨影响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调查获得的可能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各变量赋值情况,以科研能力总分为应变量,将科研能力评分在70分及以上者设置为高分(Y=1),70分以下者为低分(Y=0),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护士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回归方程Y=1.079×3+2.163×9+1.291×12+2.315×13。结果显示,学历、团队情况、科研经费、科研管理规范性4个因素对护理人员的科研绩效影响作用显著。
3讨论
3.1加强护理人员学历教育,提高科研能力水平
学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通常状况下学历越高其科研能力越强。本研究逻辑回归分析表明学历是影响护理人员科研能力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我国的护理教育呈现多层次、多规格的特点,表现出来的护理人员科研能力也参差不齐,缺乏高层次高学历护理人才是我国护理队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学科要发展,教育要先行,护理教育应该置于高等教育范畴。对于新招聘的护理人员,建议在学历上要有要求,优先招聘具有硕士研究生及本科学历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对于在职的护理人员,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学历的继续教育,特别是加大护理本科及研究生的培养力度,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提高整体人员的科研素质,以满足科研的需要。在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中,应该多种渠道并重,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特别是加强科研知识培训。同时也要加强对外交流,积极支持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培训班,使其了解护理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拓展护理人员的视野,培养和激发护理人员科研创新的积极性。
3.2加强护理科研团队的培养
科研团队是一种多功能组织,既有研究职能,又有学习型组织功能,能达到组织内知识共享和团体的集体修炼。科研团队通常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是进行重大科研攻关的基础,容易产生创新思想,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科研团队组建后,通过各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远高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加强护理科研团队的培养可以加速护理科研水平的发展。有研究表明,成立护理科研型团队可以使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实现技能互补,提高总体科研素质和科研意识。护理科研型团队是一个有着科研团队气氛的群体,这个群体可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以临床护理为基础和依托,开展护理科研,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护理科研型团队的建设可改善目前护理科研总体素质较低和支持系统不完善等现状,加速护理学科发展。
3.3增加护理科研经费的投入
在我国,从对医疗科研经费的投入来看,科研经费的安排通常都是优先资助医生,护理专业受资助力度较小,表现为经费拨款难、经费来源窄、经费数目小等。经费的保障是激励科研开展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国护理科研经费管理和投入有待加强。在访谈中发现尽管护士对于科研的积极性较高,但是经费不足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护理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为此,应该结合临床工作实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应用为主的护理科学研究,对临床护理工作中难度大、与护理质量关系密切、病人急需解决的问题等方面的课题予以重点资助。
3.4进一步加强护理科研管理的规范性
随着护理科研工作的开展,科研的集体性、综合性和长期性越来越强,同时护理科研工作的开展涉及各个方面的投入。这就要求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运行机制,从组织管理上提供保证。统一规范的管理可以避免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如在组织管理上给予保障,将有利于护理成果的交流和转化,这不仅可以促进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的提高,还可促进护理学科的快速发展。现代科研管理正由以往的行政管理转变为学术管理,要求管理者能够按照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固有的规律进行管理,因此有必要建立科研管理的专门组织。我国缺乏健全的护理科研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制度,至今缺少国家级和省级护理研究中心。护理科研管理既隶属于医院科研管理,又隶属于护理部管理,导致有些医院护理科研处于无专人管理、无专项经费、无考核的状态。因此,应该建立护理科研管理组织,规范护理科研管理流程,健全护理科研管理制度、科研奖励制度等,保证护理科研工作无缺口、无断层、无盲区,促进护理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RETSASA.Barrierstousingresearchevidenceinnursingpractice[J].JournalofAdvancedNursing,2000,31(3):599-606.
[2]尹英,包纯安,李园艺,等.我国护理管理的进展[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3):46-48.
[3]杨明莹,袁薇,李斗艳,等.云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科研现状及制约因素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4):58-60.
[4]冯灵,陈红,杨蓉,等.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8):69-71.
[5]李军,陈静,吴欣娟,等.北京市优质护理服务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1):25-27.
[6]陈辉,李宜,何美,等.护理科研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8):699-700.
[7]张虹波,赵晓宁.科研群体与科研团队模式探讨[J].科技人才市场,2003(5):25-27.
[8]方文东.关于科研团队组建的一些认识[J].科技管理研究,2002(4):42-43.
[9]喻姣花.分层次分阶段科研培训提高临床护士的科研能力[J].护理杂志,2008,25(1):19-20.
[10]杨玉美,王丽波,李秋洁.不同职称护士科研现状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1):1276-1277.
[11]张玉梅,丁学易,赵爱平.护理科研型团队建设现状及设想[J].护理管理杂志,2005,5(6):23-25.
[12]王建荣,韩忠福,牛小林,等.加强管理和资助力度促进护理科研开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45-46.
[13]席淑华,周立,于冬梅,等.规范护理科研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8):49-50.
作者单位:519000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特诊科护士长和护士是临床一线工作的管理者和具体实施者,工作质量的高低,与护士长、护士的综合素质和专科技能水平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对在职人员实施高效率的知识培训,作者随机对本院37名护士长和104名在职护士进行了知识需求问卷调查,以了解相关人员对知识的需求,为制定培训计划和内容提供一定的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1.1.1本院在职护士长,共37人,其中内科14人,外科16人,门急诊7人;均为女性;年龄:26~50岁,平均36岁;职称:护师20人,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17人;文化程度:中专10人,大专及以上学历27人;从事护理管理工作年限2~20年。
1.1.2在职护士,共104人,均为女性,年龄20~38岁,平均28岁。内科58人,外科46人;职称:护士69人,护师28人,主管护师及以上人员7人;文化程度:中专62人,大专及以上人员42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20年。
1.2调查方法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调查项目共分八项,分别为护理管理、护理教学、护理科研、专科理论、专科技能、急救技术、护理新进展、外语。将自行设计的问卷随机下发给临床在职护士,说明填写要求,采用不计名方式进行填写,当场发出问卷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发出问卷104份,收回104份,收回率100%,有效问卷100%。将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护士长与护士知识需求比较本组资料显示:护士知识需求以急救技术、专科护理技能、外语学习需求率较高,分别为92.31%、88.46%、78.85%,而护理管理知识和护理新进展则需求率较低,分别为44.23%、46.65%;护士长知识需求以护理管理知识、护理科研知识、护理新进展的需求率较高,分别为何97.3%、 86.48%、75.67%。
运用χ2检验或校正χ2检验,表1显示:护士长与护士知识比较中护理管理知识、护理科研知识、护理新进展比较,护士长需求高于护士,有显著差异性(P
2.2相同职称的护士长与护士知识需求比较
2.2.1护师职称的护士长与护师职称的护士知识需求的比较
2.2.2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士长与相应职称的护士知识需求的比较
3结论
3.1无论是护士长还是护士都有知识培训的欲望与需求。
口腔病人大部分在门诊接受治疗。以武汉大学口腔医院为例,计有口外、牙体、牙周、矫形、正畸、特诊、儿科、预防、中医粘膜、急诊、种植等12个专业科室,4O个口腔治疗急诊室,共有口腔综合治疗机302台。
1.2器械手机用量大,消毒频率高
为治疗需要,需要消毒的小器械、手机量大,而且要求周转快,否则会延误治疗。在这方面与其它专科相比有其特殊性,采取每日从供应室一次取回消毒物品的方法是行不通的。该院日门诊量平均达2450人次,每个病人均需要准备好经灭菌消毒的小器械及手机。因条件所限,不可能全部使用一次性器械,只有增加消毒频率,提高手机、器械使用的周转率,才能满足临床需要。根据测算,口腔门诊治疗一位患者,平均耗时30rain,并使用两支高速涡轮手机、一支低速手机。每消毒一批手机平均耗时30rain。
2口腔医院预防医学护理工作极其重要
2.1口腔器械及手机的消毒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高压蒸汽灭菌仍为目前最安全可靠的消毒方法。根据口腔专科需要消毒的物品量多、消毒频率高、周转快的特点,该院在实践中体会到,使用小型台式快速高压灭菌器安全、快速、可靠、方便。该院每个诊室一般安装1O台综合治疗机,每个患者用3支手机,则每一轮患者治疗完毕有3O支手机消毒,使用40L以下容积即可满足要求。
2.2建立消毒点
口腔专科所用物品的消毒若完全由中心供应室统一消毒,以该院为例,按平均每位病人用3支手机计算,每日共需消毒2450人次×3=7350支手机,既延长周转时间,而且也造成设备浪费,需要购买数量惊人的手机及器械,还容易造成保养和管理上的困难。所以,应结合单位的具体条件,建立几个消毒点,消毒点应距诊室尽可能近。以缩小消毒物品的传送距离。有条件者可按每科一个消毒点,也可考虑设立集中消毒点,相对集中的几个科室共用一个消毒室,分享消毒资源,也便于管理、检查。
2.3设专职消毒人员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必须高度重视消毒工作,不能一味只追求经济效益,忽略消毒工作。应设专人定岗、定编、定责。消毒室应有两人.可由一名护士和一名消毒员完成,但必须经过正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4加强消毒管理必须严格管理、健全消毒制度及检查制度。每锅必须放置3点指示剂,并有详细操作记录。如为双层布包装,应加贴3M胶带,每台灭菌器每月必须有一次芽胞菌及细菌培养,并将检测结果报感染办公室。要定期及不定期地检查消毒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5一次性检查器的管理由供应室统一管理,各科护士长要把好关,严格检查三证,定期抽样作热源检测。对成箱的一次性检查器,使用前一律开箱检查,核对消毒日期,检查干燥情况,注意有无破损及混入杂物等。使用后的一次性检查器,必须按要求进行分检、浸泡消毒并毁形处理,绝对要防止这些使用过的检查器流失到院外。
2.6口腔医疗器械的消毒处理
2.6.1坚持双消毒制对所有使用过的器械一律实行双消毒制,即先以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用水冲干净、擦干、上油后再进行高压灭菌消毒。
2.6.2分类包装消毒对于象充填器、刮匙、洁治器、剥离子等体积略大而坚固的器械,放入双层带格的布袋内,袋的一端封口,另一端折叠盖,包内备公用镊子一把。使用时将布袋放在治疗台上,打开折叠覆盖端,露出器械边缘,以公用镊取出所需器械。这样做既可保证无菌操作,又很方便。口腔器械、手机的消毒问题是一个严重而又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卫生部门对口腔专科医院的管理给予了高度重视。
3影响预防医学护理科研的因素
3.1客观因素
3.1.1历史遗留因素自2O世纪5O年代起,我国护理教育以中专教育为主体,1983年才恢复护理本科教育,1995年本科护理人员才占0.26%。由此看来,我国现阶段护理人员的学历是以中专为主。受教育的知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临床护理科研的开展。
3.1.2传统观念的影响权力、性别以及卫生保健机构的医疗化是影响护理专业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护理专业大多数是妇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业的发展.习惯上,护理从属于医疗,医疗占主导地位,护士只是医生的助手。因此,护理工作平凡、琐碎,使护理工作人员难以走出自身工作的圈子去搞科研。
3.1.3护理科研的资源不足护理科研需要人力、时间、信息、辅助设备及经费等条件的支持。现在大部分图书馆的藏书中,属护理专业的藏书不多,没有提供足够的护理信息资源,临床护理水平难以提高。
3.2主观因素
3.2.1护理科研人才素质不高,知识水平偏低从事临床-.线工作的护理人员,很大一部分都是中专毕业的中青年护士,在中专的教育中缺乏科研素质的培养。对于护理科研涉及的知识如科研设计方法、研究的范围、如何选题、文献检索、临床资料的收集方法、科研论文结构以及书写方法等,掌握得很少,从而影响了护理科研的开展。另外,外语水平普遍偏低,较难获取国外先进护理信息。临床上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年资高、有经验的护理人员,虽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缺乏科研理论知识,而年轻的大专、本科毕业生,虽然有科研理论知识,但又缺乏临床实践,从而造成了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3.2.2缺乏科研意识现实中大部分护士把护理工作当成一种职业而不是一门专业。护士在工作中,只有机械地发药、打针、执行医嘱,只考虑怎样做而很少去考虑为什么这样做,缺乏科研的动意。对临床上的疑难问题没有养成收集统计、分析资料的习惯和方法,造成部分护理人员认为搞科研难而缺乏信心。
3.2.3人才使用不当和缺乏必要的支持护理人员不论技术职称和工作能力高低,都从事一样的工作,无法分出专业技术层次,既造成人才的浪费,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临床上大部分护理人员没有按职上岗。护理人员不分层次都是做同样的工作,由于单调、重复的工作限制了护理人员发挥创意的空间,使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部分学历高的护士认为自己无用武之地,认为护理工作只不过如此,在工作上没有积极性去搞科研。领导的重视程度是影响科研的重要因素。领导重视科研,在资金、时间、辅助设备和科室的合作精神上都会给予足够的条件和支持。如果临床一线领导对护理科研认识不足,也没有一定的科研要求,没有相应的科研组织管理,护理科研就难以开展。
4对策
4.1树立科学思维,强化科研意识
4.1.1转变思想,开拓评判性思维临床护士要彻底打破护士只是医生的助手的观念,从平凡的工作中,认真细心地观察和不断收集资料,通过临床实践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把临床护理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上升到理论方面,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
4.1.2强化信息意识和预防医学知识培养信息意识、获取和运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是进行护理科研的前提,在临床上发现有问题需要通过探讨解决时,要确定此问题有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就要通过信息来了解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注重归纳、总结,收集好工作中的护理信息,以便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广泛收集资料、积累信息并运用信息。医疗上开展新的项目时,护士应学会从迅速发展的医疗中寻找相应的护理研究课题,如开展专科护理的系列研究,使医护发展的差距减少,提高护理科研的层次,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4.1.3培养科研“灵感”临床平凡的工作中,随时都会有科研的“灵感”,如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问题通过探讨解决,并确定此问题有研究的价值时,即应着手研究,并不一定要等待条件成熟后才动手。如通过护理查房寻找护理问题,然后针对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品质改善的方法去解决,从中找出护理科研的“灵感”,捕捉科研题材。
4.2提高口腔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4.2.1提高临床护士的学历层次,开展护理专业再教育提高口腔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教育要先行,临床护士可以通过上护理夜大、自学或由单位选派有能力的护理骨干去深造来改善临床护士的学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从而保证护理队伍有较高的群体素质。护理部应抓好继续教育,积极创造条件,为护士提供各种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临床上可以按各类护理人员教育的要求进行培训,如护师、主管护师以上人员,重点以现代护理学科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进行培训,培养这类护理人员成为科研型、实用型、管理型的人才。
Abstract:Through the hospital ICU specialty nurses four roles in clinical practice experience, including direct caregivers and nursing instructors, researchers, educators, collaborators and clinical adviser, the specialist nurses discusses the confusion and the experience in clinical practice, for junior nurs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ospital.
Key words:ICU; Specialist nurses; Clinical practice
随着重症医学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ICU专科护士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专科护士(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CNS),是在护理专业化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高级临床护理工作者。我院综合ICU有省级危重症专科护士3名。通过实行专科护士与护理组长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护理人才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提高医院及科室危重症护理水平、规范护理人员培训、带动护理科研和创新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实践
1.1直接护理者和护理指导者 专科护士的培养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利用专科护士在某一领域的专长和技术为患者和社会人群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和护理教育。我院综合ICU实行专科护士与护理组长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专科护士亲自参与病情复杂患者的临床监护工作,如严重多发伤或多脏器功能衰竭、罕见病种、新开展的大手术等。对其他护士遇到的护理难题予以指导和解决,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充分发挥临床护理专家的优势。护理组长的身份使得专科护士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护理管理、质量控制。
1.2教育者 专科护士的教育对象不仅仅限于本科室范围,还包括全院各科临床护士乃至市级或院级专科护士。有研究表明[1]:实施急诊-重症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对培养专科护士有帮助,其急救和重症各项理论技能综合能力、临床应变能力大为提高。在护理部的组织下,2013年ICU作为医院急诊医学中心的一份子共同参与南通市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临床教学;2014年完成第一批院级危重症专科护士的培训。科室内部实施分层培训,全科护士根据资历和学历层次、ICU工作能力分为N1-N4共5个阶段,其中N2又分为N2-1和N2-2。专科护士承担了主要的培训和考核任务。N1级护士是培训的重点,培训形式多样化、考核方式灵活化。通过培训前后的理论和操作考核以及实际工作能力的对比,年轻护士进入工作角色的时间、掌握专科护理的程度、应急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进步等方面,专科护士均显著优于普通护士培训。
1.3协作者和临床顾问 护理会诊是发挥专科护士作用的重要途径[2]。全院各科凡遇到危重疑难病例、专科不能独立解决的健康问题和需求、高难度的专科护理技术以及新型仪器的使用等均列入会诊范围。对会诊结果均书面填写护理会诊单,一式二份,其中一份留在会诊科室,一份交给护理部。目前已成功指导CCU开展漂浮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参与妇产科进行羊水栓塞的救治、协助兄弟医院及其他病区对病情危重的肾衰患者进行床边肾脏替代治疗、帮助临床科室解决机械通气方面的困惑等。
1.4研究者 专科护士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接受过护理科研知识的培训。开展专科领域的护理研究,并将研究的结果应用于本专业是专科护士必须完成也是有能力完成的一项任务。我院2010年开始实行护理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综合ICU 3名专科护士被列入首批培养对象,为专科护士进行护理科研、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平台。分别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预防、腹泻患者造口袋的应用、PiCCO导管监测技术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护理临床研究,撰写论文6篇,参与科室的市级课题申报工作。打造学习型科室、科研型科室。培养科内成员科研意识及进行科研基础知识的培训。带动护士姐妹根据个人的工作兴趣和潜能,选择某一专科作为学习和研究方向,并把学习体会和研究结果与全院护士共享。
1.5管理者 护理部成立危重症质控小组,危重症专科护士为核心成员,各临床科室选出1~2名护士为网络成员。质控小组核心成员定期对全院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和指导,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资料汇总、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方案。护理质量管理不是指责错误,而是改进程序。针对全院护士在中心静脉导管和气管切开护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重新修订了护理质量标准、优化了工作流程,并组织网络成员学习和实施这些流程和标准,大大提高了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
2体会
2.1专科护士的作用和意义:随着护理的发展和转变,护理角色和功能性日趋复杂。专科护士的形成和确立是护理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标志。培养专科护士不仅是医学发展和患者的需求,更是落实国家卫生部"十一五"护理发展规划的要求。实践证明,专科护士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对治疗的遵从性、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2.2实践过程中的困惑
2.2.1医护人员对专科护士的认知 ICU作为一种专业在我国仅有20多年的历史,ICU专科护士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医护人员对专科护士的学历、计算机和英语水平、护理质量管理、研究课题、人员分配等方面存在较大的认知差异[3]。专科护士希望得到医护人员和患者对其专业地位的认可,所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我相信道路虽然是曲折的,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2.2.2专科护士的实践方向 我国专科护士的培训和使用尚未规范化,大部分医院存在重培养、轻使用的现象。专科护士和其他护士一样从事常规护理工作,很少专职从事专科工作,很大程度影响了专科护理的发展。危重症患者大多数局限在监护病房和病区抢救室内,也决定了危重症专科护士不能象糖尿病、造口专科护士那样开展护理门诊和社区咨询等工作。如何在繁琐的日常工作中找准专科护士的定位?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展专业活动?就成了摆在危重症专科护士目前的难题,还需要大家的努力探索。
2.2.3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目前专科护士在临床实践能力、教学指导能力、咨询能力3个方面达标率较高,科研能力水平相对较低[4-5]。导师制的实施有望弥补专科护士科研方面的薄弱点,使护理科研更具前瞻性、可行性。要转变落后观念、提高科研意识、培养科研能力,使护理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3总结
专科护士的发展在中国可谓欣欣向荣,全国各地不断组织专科护士培训班,为护理事业的发展、医院护理质量的提升输送了大量护理人才。但专科护士培训完成后回到各自医疗单位,如何开展专业护理活动、如何进行护理科研,还缺乏有力的后续跟踪和支持。这有赖于医疗行政部门、专业学术部门、医疗单位、专科护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玲.急诊-重症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对培养急危重症专科护士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70-71.
[2]刘云,田付丽,霍孝蓉,等.专科护士的使用与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9):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