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8 17:12:3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家庭教育课程体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二、生命教育特色课程开发
课程是贯彻落实教育理念的核心载体。在大教育观的办园理念的指导下,紫薇从办园之初,便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0~6岁婴幼儿综合性教育机构的设想。构建了0~3岁启始生命教育课程和3~6岁多彩生命教育课程体系,从家园合作的生命教育到园、家、社三位一体生命教育,从生命教育课程理念、生命教育课程目标、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生命教育课程实施探索等多个层面,逐渐树立起生命教育特色课程品牌。
(一)生命教育课程理念与目标
“生命教育”意指有关生命的教育,也指回归生命的教育。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其核心是“全人教育”,帮助幼儿从“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4个维度出发,从“生命的养成”、“生命的自主”、“生命的构建”教育价值出发。紫薇的生命教育课程目标有四大方面,分别是:认识生命:帮助婴幼儿唤醒生命意识,了解生命体的存在和生命体基本需要。保护生命:帮助婴幼儿学习初步的生命生存和生长所需要的技能和方法。热爱生命:帮助婴幼儿感受生命的多元、快乐和精彩,学习关爱、学习感恩,激感。尊重生命:帮助幼儿发现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的各种形态。紫薇的生命教育涵盖了0岁~6岁生命起步全阶段,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全方位教育,幼儿、家长、教师、全面成长的园本课程体系。让紫薇的生命教育成为社会关注早期教育的源点,成为孩子人生起步的摇篮,成为年轻父母完成人生蜕变的起点以及教师成长发展的舞台。
(二)0~3岁启始生命课程体系
脑科学研究,婴儿出生后2年内,神经细胞迅速发育并相互联结。而大脑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婴幼儿生活的经历决定的。这说明0~3岁是早期教育的黄金期、关键期。这个时期内适宜的经验和刺激是运动、感觉、语言及其它高级功能正常发育的重要前提。但是,相对于3~6岁幼儿教育而言,0~3岁教育无论是理论研究、政策规划还是实践素材都少之又少,社会机构开展的早期教育指导总的来讲存在碎片化、浅表化、机动化和多变化的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课程支持,不利于家长形成正确的教养观。自1997年开始,紫薇幼儿园关于0~3岁婴幼儿教养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探索历经十多年,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形成了突破性的成果,分别是发展水平提要研制、养育课程开发、起始课程开发以及发展课程开发,前两类课程为父母与婴儿共同参与的课程,最后一类课程则是幼儿独立在园课程。伴随三类课程的开发,分别形成了父母育儿学校、送教上门、在园教养等实施模式本班制创建。
1.开发0~3岁婴幼儿发展水平提要。
紫薇自1997年开始进行0-3岁婴幼儿发展水平提要的制定,依据婴幼儿的发展规律与特点,阅读梳理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聆听专家的意见,结合本园大量0~3岁婴幼儿教养的实践经验和观察记录汇编了《0~3岁婴幼儿发展水平提要》。
2.养育课程开发与父母育儿学校的开办。
1997年针对0~3岁幼儿教养我们开发了养育课程,分营养与保健、大动作等六个模块。课程实施要求亲子共同参加,我们开设0~3岁父母育儿学校,围绕育儿指导做了大量探索。1998年,为了能使父母育儿学校与幼儿园之间进行有效的过渡与衔接,紫薇实验幼儿园首创了小小班(2~3岁),为托幼一体化的实施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施。在父母育儿学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幼儿园小小班课程体系。
3.0~3个月乳婴儿起始课程开发与实施。
2000年紫薇实验幼儿园在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基础上,拓展性地将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拓展至社区散居0~3个月的婴儿父母,形成了0~3个月家庭教育讲师团队;开辟0~3个月婴儿教养电话热线,辐射了300多个康健社区0~3个月的婴儿家庭。《0~3个月婴儿家庭教养模式的研究》被列入了2005年徐汇区重点课题;建立了学校与社区合作的新型模式填补了0~3岁婴儿早期家庭教养指导的空白月龄段。
4.婴儿独立在园集体教养的发展课程研发。
自2007年开始,幼儿园开始探索发展课程的开发与班制创建。2007年开办了19~23个月机构内全日制宝宝班,首次进行2岁前婴幼儿机构内集体教养活动的实验和研究。期间积累了近千份观察记录;形成2岁前机构内教养学制的研究;积累了2岁前婴幼儿机构内教养活动方案。2009年首创16~18个月机构内半日制囡囡班。2009年,在《2岁前婴幼儿入园适应性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开创了16~18个月半日制囡囡班,形成了适应该年龄阶段的作息制度;形成了大量的集体教养活动方案;创新形成了家长志愿者配班制,让家长参与小年龄幼儿的幼儿园教养中,以帮助婴幼儿能顺利过渡分离焦虑,效果非常明显。
(三)3~6岁多彩生命课程体系
以“生命教育”理念为核心的多彩生命教育,是对3~6岁幼儿共同性课程的有效整合。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着眼于幼儿经验的扩展、提升,满足幼儿的兴趣和特殊需要。通过十个单元的构建与设计,家园合作、多方位、多途径地实施课程,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认识生命,进而学会保护、珍惜生命,激发幼儿对生命的热爱,最终落实到幼儿对所有生命形态及生存形式的尊重。在课程设置上,按照小中大三个年龄、融合国家课程四大板块、突显学校生命教育特色,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并采取不同的组织实施方法。CLC课程,从自然生命教育、社会生命教育和艺术教育等三方面来设计与实施;通过多途径、多方式的综合、互动和学习,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生命、认识生命,进而保护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
(四)实践“大教育观”的课程实施的创新模式
1.联动社区共建共享课程资源
紫薇实验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中始终关注对社区资源的有效开发和运用。让社区资源充分为孩子成长服务、为丰富课程服务、为提升家长服务、为教师培养服务。同时,作为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服务社区,共享建设成果,也是学校的重要任务。与社区“共建、共享、共赢”从而践行社区、学校、家庭的大教育观。
2.家园合作丰富课程内涵
紫薇的生命教育课程中充分关注课程中全人发展的精神,让家长充分参与到课程中,成为课程的研究者、设计者、实施者、获益者,最终提升整个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水平,促进家长的成熟和孩子的终生发展。如:在保护生命教育过程中,由家长牵头,家庭参与,形成了指向家庭安全教育的“亲子安全七互动”系列活动。如:形成每月一报、每月一讲座、每月一论坛、每月一次家长进课堂活动、每月一推亲子游戏等家园合作的生命教育系列特色活动。如:组建了由校级家委会家长组成的课程研究部、家长参与课程保障部、形成家长安全护校队、家长课程志愿者队伍、家长讲师团系列、还建立了家长监督委员会。随着课程实施中家长的多纬度参与,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也不断发展创新,形成家园合作十种新模式:亲子游戏法,电话访谈法,专家咨询法,网络媒体沟通法,资源共享法,辨析反思法,管理监督法,成长记录法,展示分享法,社会实践法。紫薇生命教育课程,还形成了面对0~6岁婴幼儿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系列,并将家庭教育的指导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从而进一步规范课程中家长的参与和合作,形成工作日常化,管理化、细致化。
3.专设特色活动夯实个性化发展基础
围绕孩子的个性化发展,紫微探索了多种特色的课程活动,如多彩星期五社团活动:紫薇“多彩的星期五”作为紫薇实验幼儿园园本化生命教育课程的一部分,通过混龄户外区域性体育运动、世界风情自助餐、紫薇星期音乐会和社团活动等从各个方向出发围绕着紫薇生命教育“感受生命、认识生命、爱护生命”的理念,关注每一个幼儿的需求,使每一个孩子根据自身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其生命今后多方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比如强调体验的社会实践活动,紫薇实验幼儿园围绕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为每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创设每月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现场操作,真实场景的体验学习。
站在新十年的起点之上,如何进一步塑造学校品牌,深拓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成为亟待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学校品牌建设是指在先进的办学核心理念引领下,采用品牌创意理论与技术,对学校进行建构或改造,形成先进的学校教育文化与教育方式,形成具有特色的角度独到的、师生和社会赞许的品牌学校。寻找学校发展之路有很多途径,但是学校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而师生的发展基石是课堂,抓住课堂,以课程推动课堂的深化和升华,是对教育本质的尊重。
一张学生课表,可以窥探出学校的独特气质。从学校的角度看,系统的课程设计,是学校的育人理念、教育资源、师资队伍、教学能力、硬件水平等的综合展现。
星港学校在十年办学特色追求、打磨、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星萃”课程体系。萃,荟萃,萃取之意。星港每一个校本课程都如星星般是独特的,是博采众长而成的。我们初步设想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基于生活体验下的科技教育课程建设
经过近十年的科技教育探索与实践,星港学校先后获得了近百项荣誉称号。苏教基〔2014〕35 号,《关于公布2014 年苏州市省、市初高中课程基地检查视导结果及苏州市初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的通知》,确认我校的《科技与生活》项目成为2014 年苏州市初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
学校目前已研发了《虚拟机器人教程》《神奇的物质世界》《奇妙的声音》《趣味生物》《发明创造》《垃圾分类》等多个校本科技教材,初步探索出一条以培养学生科技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技特色之路,为开展《科技与生活》课程基地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初期的探索中,我们初步形成了这样的课程框架:
1.课程理念
借鉴“STS”教育理念,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运用,《科技与生活》课程注重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借助科学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即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评价,增强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发展师生的创新精神。
2.课程体系
《科技与生活》课程由三大体系构成:以教师指导的基础型课程;校企结对合作的拓展型课程;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型课程。
3.课程资源
生活资源:主要由课内和课外两大资源组成,生活处处有问题,处处有科学,除学科知识外,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与自然等都是丰富的课程资源。人力资源:主要由教师、家长和企业等资源组成。物质资源:学校已建造了模拟飞行室、创意梦工厂等与生活科技有关的专用场室。目前正在与德资企业共建学生科技研发中心。
4.课程平台
师生指导互动平台,即基于课堂学习的教师、专家讲座辅助平台。生生合作互动平台,即基于社团活动的学生科技小组平台。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即基于moodle 的在线教学平台、微课教学资源平台等。
5.课程管理
课程实施:由校长室牵头,成立“科技与生活”课题研究组,由教务处负责课程组织管理,每周安排两次以上的课程教学活动;课程评价:确立以关系交往、语言表达、逻辑智能、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为基本内容的多元评价机制,由课程研究组统筹进行评价与反馈;课程服务:设立课程服务中心,为课程建设提供器材、场地等服务保障。
二、基于大数据的家庭教育课程建设探索
星港学校一校三区,教师280 人,学生将近4000 人,是园区规模最大、生源最复杂、家长层次最丰富的学校。这也是区域教育的缩影,这种特有校情非常需要特有的家长学校,需要特有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内需、外需都决定了我们要对各层次各年段家长教育内容的继续开发、教师指导能力的提升、指导策略的丰富有效等方面做进一步深化。
苏教政宣〔2015〕23 号《关于公布首批“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化项目学校”“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化项目拓展学校”的通知》中,我校被确认为首批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化项目学校。在摸索与探索中,我们初步构建了四大家庭教育课程:
1.家长学校课程
对象拓展。实践中发现,很多孩子是由祖辈照管,形成了隔代家庭教育的格局。为此,我们开设了祖辈家长课程。
必修序列。我们从家长中先期征集话题,进行统计选择。
这样形成的课程正是家长所迫切需求的。经过实践积累,目前已初步形成了1~9 年级家长学校课程序列。
主题选修。根据不同家长群体的特殊需求,如,单亲、二胎等,开设选修菜单,进行专题指导。
2.自助学习课程
心灵之信。每学年初,每位家长都能收到张磊副校长带领心理团队撰写的公开信,重点介绍本年级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家庭教育建议。家长需完成学习反馈表,在收集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再进行针对性的专题指导。
心理小报。根据校情自主编写,每月一期《心港导航》,亲子共读。
口袋书。为孩子的成长关键期、家庭教育的关键点编写专题口袋书,如《中考心理手册》《青春期指导》等。
生涯规划指导。有多名教师获得“生涯规划指导师”资格,对家长和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成为新兴课程。
3.亲子体验课程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体验式课程的优势恰在于此。
基础课程。学生成长七大阶梯活动均邀请家长参与,见证和体验孩子生命成长的重要时刻,促进了孩子与家长的相互理解。
拓展课程。学校引导家长成了“蝴蝶妈妈星港读书会”,开展了上百项亲子体验活动,引起了很大反响,各纸媒、电媒均有报道。
4.家长朋辈课程
同伴互助。朋辈课程把话语的主动权还给家长,家长讲述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故事和体验,互提建议、互相启发、实现共叙共进。
家长导师。邀请优秀家长开设专题课程,通过典型家长的现身说法,促进更多家长反思和成长。
三、基于国际理解教育下的国际课程建设
开设国际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生态环境、多元文化共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学习与其他国家人民交往的技能、行为规范和建立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培养学生善良、无私、公正、民主、热爱和平、关心人类的共同发展的情操,担负起“全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课程体系类别有以下几种:
1.基础性课程
来访交流:每年3 月、5 月、6 月、10 月,师生接待来自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的修学团队。出访交流:每年3 月~6 月、7 月、8 月、10 月~12 月师生出访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的友好学校。交流课程:每年来访接待期间,来访师生及本校接待学生共同进行各类学科的课堂体验。
2.拓展性课程
小语种课程:每周一节开设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提高师生接待外方口语能力。汉文化推广:每年去加拿大修学期间,修学师生进行汉文化推广活动,如汉语、中国文化及艺术学习、体验等。国际理解教育:使学校的学生在外国修学时能继续学习本国文化,本国学生更多地了解外国文化,培养各国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世界公民品质”。
3.探究型课程
修学国文化差异探究:修学前,做好两国文化礼仪等差异研究,梳理内容,选好探究项目(课题);修学期间通过修学日记、交流访谈、实际体验等形成个人报告;修学结束后上交,教师做好实时报道,个别线路编写修学期刊。修学国课程体验研究:修学前,预习同年级各个课程,针对修学国特点,制定学习方案;修学期间,对中外所开课程的教内容、方法、形式等进行全方位比较。每一学科寻找一个话题进行探讨研究。借助报告、PPT 等,进行修学体验的分享。
四、基于课程建设的教师校本培训体系
课程的实施者是教师,只有教师的课程理念获得更新,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发生改变,新课程的实施才能落到实处,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基于课程建设的教师校本培训体系,必须及时跟上。
1.成立课程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以学科骨干教师为主的课程领导小组,可以在整个过程中协调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收集、反馈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研究。通过对课程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也可以及时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改进课程管理,使课程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2.发挥教师主体作用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学校课程建设这个过程,提升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能力、校本创生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引领教师强化课程意识,培养一支敬业爱生且具有课程开发、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能力的优秀教师队伍。
3.完善校本培训体系
二、纳入“积极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一)积极的预防思想。一些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内容安排方面,通常是把心理问题、因果分析、调适措施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以案例导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成因及探讨解决方式,采取的是“关注问题”式的教育方式,这种课程内容安排从某种角度上往往将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消极的受教育对象,让学生过多的反思关注甚至怀疑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这样往往取得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还容易让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进行对号入座,反而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2]。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将积极心理学纳入课程内容中。积极心理学主要倡导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情绪体验,认为应更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弱点,认为个体自身具有积极的抵御精神疾病的能力,更注重探究如何帮助个体培养激发自身的这些优秀品质,以此便能积极的起到有效预防,如果仅仅关注个体自身的弱点与缺点,其实并不能取得有效的预防效果。因此,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中纳入“积极心理学”的预防思想,则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乐观、自信、幸福感等方面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3]。(二)兼顾社会层面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方面应避免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的缺陷与弱点,更多的帮助学生关注群体与社会心理的探讨,因为人的内在积极力量的激发与群体、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因此在课堂之外的隐性课程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利用大学生心理社团,在多数高职院校中,都有各种形态各异的心理社团,如“心理健康协会”“心理小组”“心理服务社”等,这样的社团群体能够很好的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隐性课程的形式来弥补显性课程的内容。除了社团群体的影响之外,学校应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通过如心理健康报纸,橱窗、宣传册、心理图片展览、心理电影赏析等传统媒体方式来进行,还应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网上论坛,网络直播等形式来进行教育。
三、“以发展为核心”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
(一)构建三大模块的课程群体系。在课程体系方面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干课程模块,以积极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延伸课程、热点课程作为支撑课程模块,以专题讲座及专题活动等课程作为补充课程模块,形成科学全面的课程群体系。三大课程模块体系相辅相成,各具特色。主干课程模块应结合高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来进行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必选课程的实用性;同时,围绕积极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方面开展延伸课程与热点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进行课程体系的支撑;开展多种学生有兴趣的专题讲座与专题活动,如心理情景剧表演、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作为补充课程模块,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培养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二)建立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在课程的实施中,注重理论到实践的延伸,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案例教学、任务驱动,还可以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测试、心理角色扮演、心理视频等多元化的辅助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理解心理学理论与生活实践中的相关性,提升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兴趣。师生在教学环节中应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相互尊重,彼此信任,老师能够去引导学生觉察、感受、发现自我,在讨论、争辩中提高对心理健康调适的能力,调动学生改善自我的动机与强烈的愿望,从而优化自身的行为习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本就是以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为目的,如何帮助学生发展成为更好的人,需要从外在的教育转化程学生个体自觉、自省的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应从教导式教学转变成自主式、探索式、对话式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也应看成是师生共享智慧、经验、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与组织过程中实现潜移默化的心理成长与升华。
作者:赵思思 单位:武昌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最早源于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死亡学(Thanatology)和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主要关注自杀、吸毒、艾滋病和暴力等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物质生活的富裕,我国青少年中出现一些极端生命行为,如自残、自杀、伤害他人生命等,生命教育因而受到关注。我国台湾地区对生命教育的关注较早,已日渐走向成熟。而大陆地区的生命教育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台湾的中学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独具特色,从中可以提炼出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台湾地区生命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最早于1976年由民间团体从日本引入,并以伦理课程的形式在一些学校中实施。1997年台湾教育部门成立“生命教育推广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和学校规划《 生命教育实施计划 》,设计生命教育课程、编写相关教材和培养师资队伍等,生命教育逐渐受到重视。为推动生命教育的全面实施,台湾正式成立了“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并将2001年定为台湾的“生命教育年”,至此台湾生命教育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从以“预防自杀”为主,逐渐发展为以匡正社会风气、提升生活品质和重建社会价值为目标,生命教育呈现多元化的价值取向。[1]
二、台湾地区中学生命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1.台湾地区中学生命教育课程的目标
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有“从生论生的生命关怀伦理取向”和“从死论生的死亡体悟生死取向”两大主流。“伦理取向”的生命教育从生的层面引导学生了解生命,体验生命活着的意义,陶冶健全的人格,其课程的目的在于认知群己关系、增进人我和谐相处,提升对人、事、物的关怀。[2] 其课程目标可表述为:认识生命—关怀生命—珍惜生命。“生死取向”的生命教育从死的层面引导学生认识死亡的本质,进而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其目标为认识死亡、建立正确面对死亡的态度和有效的适应方式,以理性的态度省思生命与死亡的真谛,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努力提升生命的价值。[3] 死亡取向的生命教育课程目标可表述为:认识死亡—尊重生死—珍惜生命。可见,不同取向的生命教育课程其实施路径不同,但其终极目标都旨在引导学生珍惜生命。
2.台湾地区中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
生命教育取向的多元性和内涵的丰富性使得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呈现多样化特点。“从生论生的生命关怀伦理取向”生命教育课程包含社会教育、伦理教育、家庭教育、生涯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从死论生的死亡体悟生死取向”生命教育课程包括生死教育、哲学教育和宗教教育等内容,具体包括认识死亡、失落与哀伤的心理调试辅导、特殊死亡议题的探讨(如安乐死、艾滋病)、丧葬仪式与死亡禁忌学习等。归结起来,台湾中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包含人际关系、伦理、生死学、宗教、殡葬礼仪五大课题。
三、台湾地区中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
课程的有效实施涉及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外部支持等方面。台湾地区的中学生命教育课程实施有以下特色。
1.教材选择方面
台湾地区许多中学参照生命教育课程纲要自行编制教材,强调教材应与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的衔接,教材内容应与时俱进。同时教材内容要尽量与学生生活经验和时事相结合,以帮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做判断和抉择。教材各章节之后,提供各种“启发式问题”“思考性问题”或“讨论性问题”,使学生在思辨过程中学得并尊重多元价值,亦提供相关辅助读物或媒体资料,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渠道。[4]
2.教学方法方面
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包括活动课程与理论课程,强调体验、省思和实践。理论课程部分教师采用讲演法、启发法、讨论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价值澄清教学法等进行,而活动课程部分采用座谈、参观、访问、演练、调查、辩论、竞赛、服务学习、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总之要做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可结合采用多媒体和各种影像资料辅助教学。另外强调教师授课必须遵循“态度必须开放、立场不必中立”的原则,并协助学生遵循此原则来学习。[5] 因为中学生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对人、对事、对物缺乏准确的判断,若教师授课中持模棱两可的立场,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3.教学评价方面
教学评价涉及怎么评价、谁来评价和评价什么等方面的问题。在台湾地区《 普通高级中学选修科目“生命教育”课程纲要 》中指出,生命教育课程的成绩评定以“能达成课程目标”为原则,评价的范围包括行为、态度、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可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及每堂课教学中进行,而评价方法倡导适当多元,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式。[6] 可见,台湾地区生命教育课程的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突出对学生行为、态度、知识和技能的全面评价,倡导评价方法多元化,反对采用单一量化手段对学生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
4.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
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辅助读物、影像资料和其他校内外课程资源等。台湾地区许多中小学设立了专门的生命教育研究委员会,承担着生命教育发展研究的功能,负责生命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教材的编制、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等,如聘请生命教育专家到学校做报告,组织不同学校之间进行生命教育教学经验分享和交流会,等等。[7] 这些做法提高了生命教育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
5.外部支持力量方面
课程的有效实施还受到外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如政府重视程度、师资水平、社会舆论导向、学生家长的态度等。在台湾,地区政府的推动在生命教育实施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台湾地区政府从政策精神的倡导、资源的整合与提供两个方面推动生命教育的实施 [8] ,成立了“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并规定中小学成立“生命教育中心”。同时,政府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课程的开发和教材的编写,组织师资培训等。如今,台湾地区大部分中小学配备了生命教育的专职教师或兼职教师,这无疑有效地推动了台湾地区生命教育的发展。同时台湾地区的非营利组织通过开展研习活动和相关活动、出版宣传品、组织学生夏令营和家长研习活动等,有效地推动了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上至政府部门,下至学校、非营利民间组织,均做出有效行动,这让台湾中学生命教育在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中不断发展。
四、台湾地区中学生命教育课程实施对大陆的启示
1.重视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作用
台湾地区生命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与地区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前述的台湾地区教育部门采取的举措都体现了台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对生命教育的高度重视。而大陆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对生命教育的重视明显不足,当前只有部分省、市出台了相关的指导纲要。为推动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笔者认为应重视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国家教育部应出台相关的指导纲要,使地方教育部门有据可依。各地区可结合当地实际,成立“生命教育研究委员会”,负责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发研究,如编制教材、培养师资等。各学校应成立“生命教育教研室”,负责本校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工作。总之,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学校层面都应重视,真正落实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重视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
2.构建完善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生命教育的课程体系包括生命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在构建目标体系上,笔者认为,不管实施何种取向的生命教育,其终极目标应是一致的,即应促进学生自我实现。应构建“认识生命(认识死亡)—关怀生命(尊重生死)—珍惜生命—发展生涯—自我实现”的生命教育目标体系。生命教育的基础目标是培养学生珍惜生命,体会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基本议题,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并转化为生命正能量,珍爱生命,获得尊严。中级目标为帮助学生发展生涯,当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并体验到生命的意义时,应帮助学生提升生命的价值。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生涯规划,构建生命的愿景,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彩绘亮丽的人生。生命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促成学生达到自我实现,学生在不断的学习、思考和体悟中,不断调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达到人格和心灵的成长。
在内容方面,笔者认为大陆地区中学生命教育课程应包含生死教育、伦理教育、道德教育、性教育、婚姻家庭教育、生涯教育、心理教育等内容。大陆许多学生对宗教文化不了解,也无,因而在生命教育课程中加入宗教教育的内容可能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可考虑删除这方面的内容,或融入哲学教育的内容中进行。构建生命教育的保障体系,笔者认为学校在师资配备、教材选择、经费使用方面都应有一定的保障。学校可成立专门的教研室,配备分管领导,负责生命教育课程的研究和实施工作。应组织相关人员结合本校实际编制校本教材,并组织教师进行课前培训,使教师充分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和教学方法。同时应完善生命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倡导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除了对学生进行评价外,也应对教师、学校进行评价,形成完整的评价机制。对于教师,在计算教学工作量的基础上,对其教学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并给予一定的激励。
3.开发生命教育校内外课程资源
台湾地区在“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之下设立了“课程与教学推广组”专门负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教学推广工作。大陆地区在教学资源的开发力度上明显不足,教育部应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进行生命教育课程资源的研发,编写一些典型的教辅教参、生命教育读本、音像资料等,供各地学校参考。而学校更应注重本校实际,组织教师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除此之外,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促进校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改善课程实施的效果。
4.建设生命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
生命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需要一支有力的师资队伍,台湾地区非常重视培养生命教育的师资队伍。成立了“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负责教师的培训工作。各学校指派一定的教师或自愿报名参加课程培训,包括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通过专家讲解、现场教学观摩、观看视听教学资料、举办交流会等方式加深教师对生命教育理念的认识,并指导教师的具体教学。大陆地区可借鉴这些做法,除了聘请有关专家进行理论讲解外,更应注重实践指导,使教师真正学有所用。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XSH023)、“广西哲社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1FSH024)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530004)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11).
[2]钱永镇.校园推动生命教育的具体做法[J].上海教育研究,2006(10).
1 课程资源的概念及内涵: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根据空间分布不同,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简历、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而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校内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
品德课程资源是指根据教学对象所处的区域中具有自己独特内容和形式的各种形成品德课程因素的对象来源,其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它是学生学习和收获的对象。
聋校小学阶段品德课程校外资源指一切有可能进入聋校小学生品德课程,能够与品德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校外资源,本课题主要研究网络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以及聋生与普通学生手拉手活动的研究。
2 本课题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全国聋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要求努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聋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就必然涉及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与实施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成因
教育部颁发的《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明确提出,课程设置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根据各地区、各聋校的实际需要和聋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开设课程资源,以适应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关于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现状:1. 绝大部分是关于普通中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关于聋校小学阶段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较少,尤其是校外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更少。2.聋校品德课程校外资源的开发和运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远离聋校学生生活,缺乏针对性。(2)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注重外在形式,缺乏有效性。 (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存在着随意性,表面看起来内容丰富,实际游离目标之外,缺乏适切性。
这些现象的形成有复杂的原因: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也应不断更新,然而现在聋校使用的品德教材还是1996年版本的《品德与生活》,内容相对陈旧,落后,已远远落后于现代的聋生生活。再者聋生家庭中家长懂的手语很少,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只能用简单的对、错来评价,缺乏深层次的品德教育,导致聋生在家庭教育中的品德教育不全面。在社会上,聋生由于听力障碍又无法与健全人进行言语交流,能够接受到的品德教育机会很少,可以说,聋生生活在相对闭塞的品德教育孤岛中。而社会上形形的不良影响又无时无刻不在直观的影响着聋生的品德和价值观的形成。
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也缺乏良好的沟通和紧密的配合,使聋生这一弱势群体更难得到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了让聋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而作为学校,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发聋校品德课程资源就成了当务之急,尤其是开发适合聋生将来立足社会的校外课程资源就成了我们每个致力于特教事业的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4 预期目标、研究内容和拟创新点
4.1 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4.1.1 聋校小学生品德教育中网络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4.1.2 聋校小学生品德教育中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运应用。
4.1.3 聋校小学生品德教育中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4.1.4 聋校小学生品德教育中聋生与普通学生手拉手活动的研究。
4.2 拟创新点
4.2.1 聋校小学生品德课程校外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应结合学生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模式差异、学科差异、及教师的个体差异。
4.2.2 聋校小学生品德课程校外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应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因素。
4.2.3 聋校小学生品德课程校外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既要结合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又要适合聋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3 预期目标:
4.3.1 开发和运用适合聋校小学生发展的品德课程校外资源,把可以为聋生品德成长的教育设计、实施服务的一切因素发掘出来,利用起来,是这门学科的外延更为广阔,实施更为有效。
4.3.2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聋生品德课程的教育与教学活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使刚刚起步的定西特教事业健康、茁壮成长。
4.3.3 聋校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应结合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发挥环境资源的作用,开发出有地方特色的聋校品德课程校外资源,增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适应性、实现课程整体优化。
2016年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讲话时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青少年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阵地。铁锋区教育系统关工委充分发挥关工组织的优势和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抓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连接点,利用教育资源优势,不断创新探索家校共育活动载体,使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合力,帮助家长不断提升科学教子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做法和成效
(一)加强家庭教育课程建设,促进家庭教育指导系统化。
一是完善家庭教育内容建设。关工委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基层学校了解情况,依据校情组织教师编写“家校共育八课时”课程内容,以家庭道德教育为核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教育理念、科学育人知识等作为重要内容,结合年龄、学段特点,建立学段衔接的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围绕亲子关系构建、“学习力”培养、家风建设、习惯培养、摆脱手机迷恋等方面开发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校本课程,每学年至少进行八课时的家庭教育通识讲座或主题研修课程,关工委聘请离退休老教师、社区“五老”参与讲座授课,家长参与率达到90%以上。
二是培养专业化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为强化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关工委通过申报、选拔,确定17名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分层次、循环派送到学校,对家长开展菜单式培训,实现区级家庭教育讲师团全区覆盖,并邀请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到校进行培训和指导。另一方面,建立由校长、副校长、德育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为主体,专家学者、“五老”成员和优秀家长共同参与,专兼职相结合的校级家庭教育骨干教师队伍。
(二)完善三级家长委员会建设,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一是办好家长学校。通过家长民主推选、教师认定,组建三级家长委员会,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教学活动。家长学校达到“五有”标准,即有牌子、有阵地、有队伍、有措施、有记载。制定家委会章程,定期召开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管理,加强家校联系。每月至少设立一日为家长开放日,每学年至少召开两次家校学情沟通会。全区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成率达100%。教师利用班级微信群和QQ群平台,通过班级家委会成员带动更多的家长关注班级建设和家庭教育,通过班级家庭教育“空中课堂”,“父母课堂”微信平台等载体,营造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二是家庭教育载体建设。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沟通渠道,举办家长培训讲座,开展家长优秀教育案例交流会和优秀家长评选,推进“学习型家庭建设”。同时开展以德育活动为载体的系列亲子家庭实践,如:亲子阅读、亲子运动会、家风家训评比、孝亲评比等,打造一批家庭教育品牌活动。
(三)关注特殊群体,提高家庭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加强特殊群体家庭教育指导。制定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指导计划。重点开展学生行为习惯改善、亲子关系培养等家庭教育帮扶活动,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二是开展帮扶帮教。关工委工作者、志愿者与辖区留守儿童签订帮扶承诺书,捐款捐物救助贫困学生。成立帮教服务队,自愿担当网吧监督员,制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建立了4点半课堂,聘请“五老”人员为青少年上法制课。
(四)“五老”发挥余热,创建和谐家校育人氛围。
“五老”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始终发挥着家长学校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区关工委为“五老”颁发聘任证书,更增强了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实际工作中把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亲情优势和时间优势充分发挥,开展的家教讲座、家长培训班、“中华魂”系列读书、绿地认养等活动,丰富了家校共育的内容。
二、存在的问题
(一)关工工作整合和宣传不够。
当今时代青少年教育的渠道和形式比较多样化,在活动开展方面如何更好地与学校、社会、家庭和教育的中心工作相结合还远不够,没有形成具有一定影响、规模的参与教育活动品牌,宣传不到位,在活动的有效性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思考。
1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如今日益受到我国教育界的关注,但是“我国通识教育在整体上仍然处于探索期”、“尚未形成一套公认的通识教育模式”[1],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也各有不同。通识教育一词源自拉丁语StudiumGenerale,即“来自各方的人一起参与学习”的意思。通识教育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自由教育,主张“培养内外一切善德”,从而培养出能成为国家统治者和社会精英阶层的公民。在二十世纪4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颁布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简称“红皮书”)中将通识教育集中进行了阐述,认为通识教育是主要通过提供文理基础教育内容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共同的学习经验和基本公民素养的教育理念。2007年,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委员会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明确提出,“通识教育的作于在于建立大学学习和大学之外的桥梁和纽带,让学生掌握全面分析问题、客观地看待社会、明了个体社会职责的思想方法”。由此可见,通识教育不等同于对专业教育的补充,也不是空泛地指传授一般的知识来普及教育,更加不是简单地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知识面广度的选修课。“它是一种世界性高等教育理念。”[2]它不与专业教育对立,而是两者互相联系和补充。它需要完整的教育体系来实现。“通识教育是人的教育”,重在启发学生思考和培养学生更好在社会上发挥自我的能力。
2南京师范大学本科通识教育模式
南京师范大学共有26个学院,除强化培养学院之外,其余25个学院的课程结构由以下四部分组成: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自主发展课程。在学分要求上,各个学院有些细微的差别,大致是50个通识教育课程学分,30个自主发展课程学分,专业主干课和学科基础课程为70个学分,总共150学分。在课程设置上,通识教育课程包含了公共课程和博雅课程两大类,其中公共课程即为公共必修课,包含了大部分的政治课类课程。强化培养学院是南京师范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活动的特区和研究生优秀生源基地。强化培养学院设有理科强化班、工科强化班和文科强化班,学生入学后在大一下才会选择相关专业。强化培养学院在专业课程、自主发展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之外还设置了平台课程,减少了对博雅课程要求的学分,提高了对科研自主发展课程的学分要求。
3存在问题
3.1课程设置不合理
从学校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可以看出,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失调,政治思想课的公共基础课占了80%,无法体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成为优秀公民,狭隘地理解了通识教育的理念。尽管博雅课程种类丰富并且数量较多,给学生丰富的选择,但是这些五花八门、杂乱无章的博雅课从缺乏学科之间的整合和知识统整。许多课程仅仅是对某门学科的简单介绍,缺乏深入探讨,难以达到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很多博雅课如果不点名,学生便不会去上课,甚至出现了某门50多人选的课,有的时候只有5个同学去上课的情况。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了通识教育对于有专业教育的学生显得意义有限,造成了学生对于博雅课的重视程度不高,采取随意敷衍了事的态度,使得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3.2评价与考核机制不健全
学校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与考核是规范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目前,南师大仍然没有颁布详细的博雅课考评体系,尽管在《南京师范大学关于博雅课程的实施意见》中,学校明确规定了教学要求,但是对于博雅课并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监督与考核。各个学院有专门的机构对于学生的专业课进行教学检查和最后的考试要求与监督,可是博雅课并不在其管理范围之内。这种评价机制的缺失,大大影响了博雅课的开展效果。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是教师了解通识教育状况和更好地改进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提高其能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博雅课的考评应该依据课程目标,着重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考核,并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来更好地指导其接下来的学习。由于博雅课的成绩最后不会计入学生个人的期末考评总分,所以许多学生不在意自己的博雅课成绩,也没有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老师也应学生的要求,对学生的考核上要求不严格,平时不点名,没有作业的课成为学生热捧的“大水课”。在学校选课的过程中,学生选课的标准取决于“这门课有没有作业”和“这门课点不点名”,那些严格要求学生的老师的课因为没有同学选择而无法开课。
4改进对策
4.1明确教育理念
进行通识教育绝对不单单是开设通识教育类的课程,从学校到教师,从教育者到学习者,都应该充分明确通识教育的根本理念,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反之,通识教育只能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流于形式。
4.2改进课程体系
在明确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改进课程体系,在博雅课程的设置上学校应该研制一套“符合自己学校品牌特色和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通识教育体系”,并且突破单个学科的限制,以社会为主题进行开课。作为师范大学,可以设置体现师范特色的以教育为主题的课程,提高大家对教育体系甚至是教育产业的认识和思考能力。比起已经开设的教育学这些理论性太强的课程,可以开设一些以师生关系、家庭教育、学生性教育等社会热点问题为主题的课程。学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应具备哪些必要的能力,将一些新的课程纳入必修的通识教育课程内。比如当今社会,对法律和国际关系的理解是社会公民需要的能力,可将法律类课程和国际关系类课程作为分布必修类课程中,让学生掌握这些重要的能力。除此以外,还应该控制每门课程的选修人数在30人左右,以此保障课堂互动与交流的充分性,并给教师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以充分的支持。
作者:姜子芸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创业教育;创业;创业文化
Key word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1-0315-01
0引言
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和冒险精神的个人,让他们的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都得到很高的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等,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的需求。我国学术界一般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创业教育。如有学者认为广义的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的教育,而狭义的创业教育则是与就业培训结合在一起的,为受教育者提供急需的技能、技巧和资源的教育,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
1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我国创业教育开始于 20 世纪90 年代末,其背景在于知识经济需要大批的创新性人才,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也不断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还是比较低。因此,如今的大学生创业,是在政策引导和就业压力下的理性选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但结果往往是“追者众成者寡”。而大学生作为全民创业中的先行者,加强其创业教育紧迫而又关键。
2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从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发展来看,创业教育多已贯穿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系,创业教育也不仅仅是大学的事情,更大的责任在于社会系统本身, 因此一个完善的创业教育支撑体系至关重要。比如,大学生创业之前的模拟演习、实习基地不足,需要社会的支持,很少有企业愿意提供机会。大学、企业、社会其他机构、政府也没有形成开放的、多方互动的合力结构。
2.2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灵活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国外创业教育的经验陆续被介绍到中国, 一些具备条件的高校尝试开设创业类课程。然而, 从现状来看我国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普遍存在机械式照搬国外课程,本土化程度不高的问题,课程单一;其次教学方式也较单一,现行的教学模式都是课堂讲授加案例讨论,教学内容因学校、教师等因素差异很大,没有统一的基础性课程设置和培养教学目标,缺乏灵活性,效果也不好;再次开展创业教育的专业人士也很少,很多学校的创业教育的师资大多数是学院派,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创业的实践经验。
2.3 创业文化氛围不浓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当前,大多数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教育,一些全国性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对于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也产生了广泛影响,然而在大学校园,创业文化尚未成为一种稳定主导的文化元素,崇尚创业、合作创业、宽容创业失败、鼓励自主创业的氛围和制度尚未形成。
3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
3.1 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根深才能叶茂,政府要加快统一社会对创业的看法,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才能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大学生群体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鼓励创业、向往创业、对创业失败者宽容的良好氛围。要大力开拓创新、兼容并蓄,充分利用公共媒体宣传创业知识、树立典型榜样、宣传创业成功案例,才能激起大学生创业热情。最后,要加快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创新精神不是仅在大学阶段就能完全培养的,应该在我国的教育系统和家庭教育中不断向孩子和学生灌输一种创业的理念,从小就培养他们的创业兴趣并锻炼其实践能力,因此要在中小学教育中就普及一定的经营管理知识。
3.2 促进创业教育课程的专业化和多样化要加快在大学中开设系统的创业课程,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课程设置从创业项目计划书、融资、到资本利用再到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等要有专业性和层次性,更要有实践性。通过目标管理和项目式教学等手段来完善学生的创业基础知识,积累创业实践经验。创业教育的课程一定要坚持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紧密相结合的原则,并且要充分利用多样化形式,如创业计划竞赛、模拟创业等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积极投入创业实践。
3.3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对已有的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应尽量减少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创业扶持政策最主要的是要提供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同时,企业和社会团体为履行其相应的社会责任,也应当缴纳相应的资金。扩展大学生创业的多元化资金来源。其次政府还要建立完善的创业服务平台,如由政府牵头组织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组成如“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等的公益性组织。主要发挥以下职能:①项目审核:帮助大学生的创业进行可行性分析和指导。②管理咨询、技术支持:弥补大学生管理经验的缺乏和技术的局限性。③宣传创业政策、创业知识和成功案例等等。利用基地平台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3.4 建立创业导向的评价体系,大力培养创业导师抓好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保障。政府要大力开展“优秀创业导师”的评选活动,引导和鼓励更多的青年教师和优秀的创业企业家投入到创业教育中来。同时也积极开展“优秀创业大学生”、“优秀创业课程”、“优秀创业服务平台”、“优秀创业扶持基金”等评选活动,引导各级各界在学生、教师及企业的评价体系中加大创业指标的权重,并给优秀获得者较大的政策支持和奖励,从而全方位地激发创业热情。
参考文献:
[1]彭钢.创业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2]赵志军.以创业教育带动创业文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
一、整合教育的理念
学校从1993年开始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经过十年多的摸索,不断总结和深化责任教育的本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内化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内在动因,使学生的责任意识逐步形成责任行为,使学生的实践活动从单一社区服务途径扩展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该课题扎实有效的研究成果荣获了2002年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学校深刻意识到心理辅导不仅仅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辅导与学校德、智、体、美、劳诸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心理辅导与学校责任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为洋泾中学特有的心理辅导模式。
心理辅导与学校责任教育整合的内涵,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的辅导、社区服务、学生社团活动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责任意识,强化责任情感,培养责任能力,形成良好的责任行为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整合教育的基本做法
1.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逐层深化责任教育。学校构建了德育管理体系,“全员德育”“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双线并行”“部门、年级组、班主任分工负责分级实施”的德育组织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学校构建了学生责任教育“主题体系”,具体设计了“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相互关联、逐层递进的四大主题,组织实施了以“理想教育”“感恩教育”“荣誉感教育”“使命意识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学校近期进一步深化了责任教育的内涵,正在积极摸索高中生涯教育。生涯教育承责任教育之流,生涯教育启人生教育之脉。学校本着“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理念,正在不断深化责任教育。
2.关注教师心理成长,建设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师资队伍 。学校以“创建浦东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契机,以国家级课题为抓手,系统构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系统、管理与制度系统、活动与课程系统、评价系统和信息技术环境系统,初步形成“理念引导、工程实施、规划与评价推进”的校本研修机制。学校通过“精品工程”“磨人磨课”和“教学诊断技术的系统开发”等项目的推进,帮助教师提升职业追求与生活理想,取得了较好的示范辐射效应。早在2001年,学校就成立了“心德研究会”,坚持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培训学习、心理个案评比、经验交流会、考察观摩、案例探讨等活动,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名师和骨干力量已经形成。
3.构建教育课程体系,建立规范的整合制度。学校系统构建“整合教育课程体系”。以学校培养目标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为学生的未来作好准备”的办学理念,设计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为主题的三大系列,融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主题,涵盖“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和“社团活动”四大类型,初步构建校本化的课程体系。
三、整合教育取得的主要成效
1.成功举办全国心理论坛浦东分会场活动,推广教育成果。学校举办了21世纪第三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坛浦东会场的论坛活动。学校开展的系列青春期教育得到听课教师、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评价。上海教育电视台、东广电台、新闻晨报、解放报等记者全程记录了本次活动。
2.开展学校妇女品牌工作,打造团体心理辅导队伍。学校依据浦东新区党工委的要求,积极开展学校妇女工作品牌的创建活动。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创建一支“女教师心灵导师团队”的新型心理辅导队伍,获得浦东新区社公委的赞誉。
3.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探讨医教合作模式。美国delaware大学心理学院教授dr.kathleen minke和美国wisconsin医学院儿童临床心理学家dr.kenneth grizzle来校参观交流。外国专家对于学校的心理工作和环境设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4.开展“精品课程”设计活动,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心理教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精品课程”设计活动,设计了学校心理辅导精品课程的方案,并作为样板课程供全校其他教师课程设计参考。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方案,听取不同教师的教学反馈,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5.开展学生自主活动,发挥教育主体作用。学生心理社团积极发挥社团的优势,为广大学生提供同伴互助的心理服务。学生心理社团积极参与市心理活动大赛,荣获一、二等奖。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了心理品质,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心理社团还多次荣获上海市优秀心理社团称号。
四、整合教育的发展方向
学校心理辅导从最初的个别心理辅导发展为团体心理辅导,从简单的心理辅导室发展为功能多样、设施齐全的心理健康中心,从单一的心理教师发展为全员参与的心理辅导队伍,经过十年多的不断开拓与创新,已逐步形成一套富有特色的高中心理辅导体系。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区先进单位。为了更好地开展整合的工作,学校将着重从三个方面去突破:
一、安康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其课程设置的载体,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指向标。因此,课程设置的合理程度将直接影响幼儿教师的教学质量。安康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通过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合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促使培养出来的幼儿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当前安康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课程目标的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针对安康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我们对2017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他们在校的学习和在幼儿园的实践,旨在了解他对安康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看法,了解他们通过学前教育课程学习获得的能力对工作的影响,以增强安康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经调查分析,安康学院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17届毕业生中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满意占14%,一般满意占68%,不满意占18%。
2.课程之间缺乏渗透与整合。安康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如教具制作、钢琴、视唱等技能课程缺乏与艺术领域活动的相互联系,五大领域课程只是单纯分科课程而没有相互渗透,这与幼儿园现行的五大领域相融合的主题活动不符。对于安康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之间层次安排是否合理的问题,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认为合理的占18%,部分合理的占68%,不合理的占14%。可见,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安排并不合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之间缺乏联系与整合。
3.课程体系的实施方式不合理。课程体系的实施方式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时计划和教师的授课方式。课时的多与少能够体现出课程的重要程度。在专业核心课程中,一般课时相对较多,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也就相应较高;但是家庭教育、科研方法这些课程的课时较少,并且考试方式以考查为主,导致学生缺乏重视。而对于教师的授课方式,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五大领域的课程中教师给予学生的实践机会比较少,五大领域课程之间缺乏整合,无法与主题活动课程相衔接。
4.课程评价体系单一化。成效评价机制没有建立,目前评价方式采用一次考试定分数的方式,以总结性评价为主,忽视了过程及发展性评价。虽然部分教师把学生最后应得的分数分散到平时的课堂上、实践环节上、和完成任务的质量上,并赋予相应的权重,但仍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
三、完善安康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建议
1.加强课程目标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一致性。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学校课程目标的设置要与幼教机构的需求相适应。因此,安康学院要加强与幼教机构之间的联系,了解幼教机构的实际需求,调整学校的课程设置,合理安排选修必修课程以及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的比重,增强课程设置的实效性。如增加舞蹈、钢琴、绘画、教具制作等技能课程的比重,减少一些公选课的课程比重。
2.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科设置的联系。学前教育专业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安康学院应将大学四年的课程进行重新整合,按照课程发展规律,合理分配每一学年的课程,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升学前教育学生的综合能力。
3.调整专业课程和公选课程的课时比例,并合理安排选修和必修课程。课时安排是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课时安排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安康学院要增加幼儿游戏论、环境创设、幼儿园班级管理等专业课程的课时,缩减国学经典、高等数学等公选课程的比重。要正确区分选修和必修课程,增加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等必修课程的课时比例,并将学前教育评价、民族舞和儿童文学设为必修课。
4.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合理中肯的评价对于课程教学非常必要。安康学院应该注重评价的多元性,强调过程性评价,侧重于综合能力的培养,并在考核方式上将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效结合起来。教师要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如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课外实践等,不局限于期末的卷面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