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问题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8 17:12:4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煤矿安全问题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煤矿安全问题

篇(1)

随着我国煤炭行业相关管理机构的撤销,国家对于煤炭行业的管理力度也逐渐下降,逐渐形成以企业为主和行业管理为辅的一种煤矿安全管理模式,对煤矿企业经营情况的监管没有到位,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和安全管理工作脱节。

(二)安全检查工作没有到位

检查方式仍旧是传统安全检查方式,主观性较大,缺乏量化指标。政府部门在实施安全检查工作的时候,检查人员在实际检查工作中,造成安全检查工作流于形式,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安全管理意识较低

很多企业对安全管理工作不是很重视,没有正确地认识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管理之间的关系。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仍旧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安全管理的投入达不到要求,导致其安全管理效果较低。

(四)用工管理和培训实效性较差

很多煤矿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旧使用的是协议工、农民工与合同工,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在煤矿企业中,实施员工培训工作的目的就是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及工作技能,尽管每一年我国煤矿企业在员工培训上花费了大量的资金,但是事实上员工的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造成大量资金的浪费,其实效性不是很强。

b(一)健全安全管理体制

1.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出发,应该加大政府的用人、行政以及监察力度,积极寻求企业管理和政府管理相结合的方法以及途径,处理好煤炭行业管理较为薄弱这一问题。对于一些突出的安全生产问题,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重点监察煤矿企业的生产资格、用工规范等。2.制定一个完善的安全监察流程,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在煤矿企业的内部应该构建一个独立安全检查部门,通过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来进行监督和检查,加大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从而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3.构建安全责任体系,不断完善其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将各项安全管理责任落到实处,促使煤矿企业的领导以及员工能够重视其安全生产工作,从而便于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优化管理方式

1.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大安全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合理且系统的进行方案制订,逐渐细化管理制度,确定安全管理标准,构建岗位责任制度,尽量做到实事求是、全面、严格、奖惩得当和层次清晰等。2.加大安全风险的预控和安全资金的投入,确定事故重点以及相关的应急措施。第一,根据高危作业的施工特点,增大安全预控管理的力度,着重从责任人和监督人入手,重点抓中夜班和交接班等较为薄弱的环节。第二,加大对煤矿企业有关责任人自身安全风险预控技能的培训,使其能够重视安全投资以及存在的风险。第三,健全井下高危作业应急救援预案以及相关的应急措施。3.在新建或者资源整合矿井上,可以采取业务流程再造法,在各个部门职能的具体业务流程上来进行控制和管理。将流程作为目标和导向,进行具体工作组织框架的设计,加大业务流程的创新以及再造,确保煤矿企业中各项活动能够高效且安全的运行。

(三)加大煤矿企业专业人才的建设

进行各种安全操作程序的培训以及安全工作方式的教育,促使员工能够掌握正确且合理的工作方法,还要注意员工自救能力的培训,让其在遇到安全生产事故的时候,能够进行自救,以此使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有所减少。

篇(2)

1.2我国煤矿普遍性生产技术分析从当前情况看,虽然经历了多年的发展,而我国的煤矿生产技术仍然比较落后。其具体表现为:首先是人力的消耗量仍然很大。由于采煤机械的缺乏,导致煤矿生产不得不依靠人力进行,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势必会造成重大损失;其次是煤矿生产中的安全生产技术比较落后。例如,像可燃性气体探测技术、安全防爆门技术、事故警报技术等均不较缺乏,故而很难对发生的安全事故做出预警;最后,煤炭机械的技术层次也比较低,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对周围环境的扰动大,很容易引发煤层坍塌事故。

1.3开采人员不重视安全操作规程煤炭事故的高发性,与安全生产设施和生产技术设备落后固然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从多起煤炭事故发生原因的分析结果来看,更大程度上是人为原因导致事故的发生。例如,根据报道,曾经有一家大型煤矿在生产中,为了达到持续生产的,竟然将探测可燃气体的探头放进了水里!使得可燃气体达到危险程度后,生产人员还浑然不觉,最终酿成了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而且,诸如此类的违章违规生产不胜枚举。不仅彰显了生产人员安全生产意识的不足,还折射出了国家有关部门监管工作的不到位。

2如何加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

2.1强化企业的内部安全管理工作煤矿行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强煤矿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达到其安全生产。尽管企业要以营利为目标,然而,为了一味的去追求经济效益却忽视安全问题是错误的,做好安全生产不仅是企业的责任,而且是实现长远发展的前提。因为事故一旦发生,一方面是人力物力的大量损失,另一方面还可能因为被国家勒令停产整改甚至关门,后续发展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2.2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各类规章制度为了保障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保护煤矿企业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除了在事先对于企业的经营资格进行一定的限制之外,还必须对煤矿企业的日常生产安全施以必要的预防性管制,从而保证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偏差,纠正和惩戒违章失职行为,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因此除了要求企业进行自查、行业进行监督之外,有关煤矿企业市场准入资格的发证关在有关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下也对煤矿企业日常的安全生产状况和安全生产条件进行一定的日常监督,实行动态管理。对于未取得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生产的、发现煤矿不再具备发证安全生产条件的、非法转让许可证的、许可证有效期满未办理延期手续的,都要及时发现并依法实施处罚,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条件后才可进行生产。

2.3加强生产监管首先,煤炭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在煤炭企业申请开工报告之处,就需要检查其安全生产设施是否满足开工要求,例如有没有比较有效的安全生产设备、工人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以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完善等。只有满足了安全生产要求,才能够批准开工;其次,在生产过程中,监管部门要积极检查煤炭企业是否执行了各项安全生产规程,矿井中的生产安全设备是否齐全且处在正常工作状态,以及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最后,监管部门还应当协同煤炭企业对生产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篇(3)

第二,研究体系具有完善性。该书是规制经济学理论在煤矿安全规制中的重要应用,它综合运用委托一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理论及其分析方法,以中国煤矿安全规制体制变迁作为基本立足点,分别分析产权结构、信息披露、矿工素质及矿工逆向行为等对煤矿安全规制效果的影响,并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中国煤矿安全规制的相关政策建议,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逻辑缜密,体系完善。同时,该书比较全面地论证了中国煤矿安全规制制度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弥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的不足。

篇(4)

0 引言

在中国的能源工业中,煤炭约占中国的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70%,预计将继续占到50%以上,到2050年。因此,煤炭在很长一段时间将是中国的主要能源。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煤炭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煤矿井下作业,生产环境恶劣,生产过程复杂,水,火,瓦斯,煤尘和顶板垮落等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导致煤矿安全问题比其他行业更重要,更复杂,更难以解决。所以,煤矿安全问题一直是煤矿生产的重中之重,与国家和集体财产、煤矿职工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息息相关。

1 我国煤矿安全面临的问题

1.1 煤矿安全特重大事故频发

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煤矿企业的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例如2004年10月20日平顶山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280水平煤与瓦斯突出的瓦斯、流逆行到上水平运输大巷,多处瓦斯浓度超限报警,导致电力机车运行到巷道拐弯处引起瓦斯爆炸,造成148人死亡的重大事故。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煤矿安全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以控制和减少煤矿事故。

1.2 安全监察技术手段落后

煤矿安全监察是一项高技术性工作,需要技术标准、技术法规、检测仪器、仪表等来支持设备的运作,确保工作的科学性和精确性。煤矿灾害事故的调查分析,事故仿真验证,责任认定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技术装备的帮助。然而,目前还缺少对煤矿安全监测技术和设备的大量研究与开发。例如,在处理事故时,缺乏技术分析手段,无法准确还原事故发生经过,无法确定事故责任人;救援和救济缺乏救灾通讯设备和快速救援设备。因此,迫切需要对高新技术和设备进行研究。

1.3 煤矿安全资金的投入较少

安全科研投入对煤矿安全生产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国家对安全生产科技工作的直接投入不足,就会影响煤矿安全科技的发展。由于煤炭工业部和国家煤炭工业局的撤销,行业性科技攻关和原煤炭基金随之取消,这使得煤矿安全科技的投入明显下降。安全科技投入的严重不足,影响了对煤矿自然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所以一些自然灾害也会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

1.4 大多数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素质较低

由于煤矿工作劳动强度大,环境恶劣,工作时间长,并且全行业的工资收入差,在全国二十几个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二,这导致了大量的人才流失,出现了“工程,技术,管理人才缺口多,愿意在煤矿长期工作的一线人才少”的现象。

对于很多煤矿工人来说,缺少安全文化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由于煤矿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多,本应该是高素质人员从事的工作,由高素质人员来应对生产过程中出现复杂局面。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加之目前独生子女较多,很难招到足够的高素质煤炭工人。因此,我们只能招收外来务工人员,既没有受过专业技能培训,也缺乏安全意识。不具有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工人,在这个高风险环境中工作,很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2 煤矿安全管理的改进对策探讨

2.1 扩大安全技术的研发投入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改进是息息相关的,为此,企业要加大安全管理的技术研发力度,通过设立安全专项资金,使安全技术开发获得较可靠的资金来源,并对资金的运用状况加以严密审查,保证将每一笔资金运用到技术研发中。另外,组织技术团队深入研究矿井灾害性事故的成因,寻求事故预防的突破口,着力为安全管理注入强大的技术动力。还要积极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积极尝试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提高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

2.2 加强宣传和职工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

煤炭生产企业要着力改进管理员工的作风和态度,自觉配合安全监管的进度。管理者要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中,克服安全培训形式主义的不良倾向,创新培训形式,可组织职工在工作之余收看安全教育警示片,提高职工安全防护意识;可以举办“安全生产心得交流会”,请每位职工现身说法,根据生产任务的分工,结合实际谈下个人要注意和采取的各种安全生产措施,以及在井下所遇到的一些情况,供大家分享,促进经验的互相交流和沟通,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举行“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的评选活动,激发广大职员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干劲。除此以外,企业高层领导要将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尽全力为其提供安全可靠的作业环境,努力改善作业条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职工送去温暖和关怀。

2.3 强化基层班队建设,强化安全管理制度

煤矿安全管理在制度上要取得创新和突破,由监管型朝着自主型方向前进,探索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安全管理新模式,积极搞好安全巡检,对矿井作业点开展明确地职责分配,落实责任到个人,事先确定每个生产环节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通过责任人牵头控制和预防。

强化班队建设,提升促使各项安全法律法规落实到位,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执法团队的综合素养,形成领导班子戮力同心、有规必循、照章办事的工作态度,调动执法团队的力量服务于安全管理。

3 结论与展望

做好煤矿生产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煤矿事故的发生,在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的基础上,确保煤炭工业的发展,是煤炭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世界上一些主要的煤炭生产国,如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实现煤矿安全事故的有效控制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相比之下,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不尽如人意,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煤矿事故频发,每年有数千人死于煤矿事故。要探究事故原因,关键在于人。据统计的煤炭企业由于人为失误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提高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我们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加强安全意识。

煤矿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随着我国安全管理工作的日益完善,可以实现煤矿安全事故的有效控制,防止煤矿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工人的安全,促进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评价[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篇(5)

目前,虽然煤矿企业已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但是并没有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所以在实际的开采中就不能将生产中的预防工作做到位,尤其是安全管理工作比较传统保守,只是依靠专门的部门人员进行比较专业的安全管理,并没有采用上下一心,共同努力的安全管理方式这样就会使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中,通常是生产中出现问题时,才会调查和分析事故的原因,根据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但是一般情况下都是治标不治本,企业所使用的安全管理模式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生产中的安全问题。

2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国家为了减少煤矿生产中所发生的事故,不断完善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生产的安全管理,提高企业的成员的安全意识。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全国煤矿生产中每年的死亡人数都在6000~7000之间徘徊,这对于煤矿安全生产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1煤矿安全管理理论基础薄弱

因为我国的煤矿发展只有短短几十年,所以对于煤矿危险源的研究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对生产中矿井的分类还缺乏具体的依据,这样就很难满足生产中安全管理的需要。如果发生事故,对于事故的分析研究主要是以专家的考查鉴定为依据,并没有实际的依据作为说明,所以在实际的安全管理中不能保证事故分析的准确性、可靠性。所以,若想减少煤矿生产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加强对危险源的研究,加强对事故的分析与鉴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2.2安全意识不强

在实际生产中,煤矿企业对于企业的安全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更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能够创造更高的效益,也不理解安全生产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3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国内的许多煤矿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安全检测方式,利用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安检工作,凭借着自身多年的经验处理事故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明显存在缺陷,缺乏具体的安全检测方法,并且安全管理缺少应有的权威性,在实际的生产中安检人员并没有具体的安全预防措施。

2.4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煤矿工作属于风险大、报酬低,劳动强度大的工种。鉴于煤矿工作的性质,所以在实际中并不能吸引大量的人才从事该项工作,致使大量的基层工人都是一些农民工、合同工或者临时工,他们并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同时也没有专业的技术知识,在思想上也没有集体意识,在安全生产上也没有较强的安全生产意识。其次,在实际生产中不重视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致使煤矿生产中的工程技术人员流失,从而导致煤矿管理力量的弱化,有时政府部门都不能组织一次正常的安全检查,所以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不能实施有效的监管措施。

2.5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落后

由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所以标准化体系并不完善。标准化体系的不完善致使我国的煤矿生产在实际的生产中并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不能促进我国煤矿事业的发展。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标准化有赖于今后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从而不断地完善。

3安全管理的指导方针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管理要始终秉承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始终坚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绝不动摇,竭尽全力的保护人民的个人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确保不会给国家带来任何经济损失。煤矿要以当前煤矿安全生产所面临的困难为切入点,找准事故易发点,着力加大对前期预防的生产管理,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理念。煤矿平时还要加大对所属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检查、管理与控制,可以通过安全教育、批评教育甚至经济惩罚措施和手段,各项安全工作既要结合自身企业实际,又要有计划、有步骤、系统性的循序推进。这样一来,几乎完全可以从根本上使煤矿的安全工作得到改善,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

4安全管理体系目标

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涉及煤矿运营的整个过程,如煤矿设计、煤矿建造、生产作业以及后期的迁移和扩建等。煤矿安全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在现有的技术、资金和设备条件下,对煤矿生产的各个危险源进行查找、辨别、评估、分级和制定防范机制,保障实现煤矿人员安全作业、机械设备合理调度、各项秩序进行的有条不紊,从根本上杜绝较为重大的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使各种细小的安全漏洞都得到弥补,也使各类突发性的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人员损伤以及经济损失都尽可能地降低到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煤矿事故种类形式多、管理难度大,它的预防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煤矿企业全员参加,在煤矿生产作业过程中,必须做到矿工无操作失误、机械设备运行安全、生产系统无故障、管理办法及预防措施能够可靠运行,煤矿安全生产作业链的完全运行可靠,最终就能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5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相关对策

5.1健全安全管理体制

(1)以保护煤矿安全生产的角度出发,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执法和管理力度,政府采取行政监管措施与煤矿企业一道积极寻求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相关措施及办法,针对薄弱管理之处更应加大管理力度。对社会反映较为强烈的、突出的安全生产漏洞和存在的问题,必须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手段,政府监管部门要着力监管煤矿的安全生产的生产资质以及工人用工规范等。

(2)煤矿企业必须从根本上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每一个煤矿企业必须拥有独立的、完善的安全监督监察体系与流程,要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管理办法。应单独设立专业、独立的安全检查单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以此确保每一名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明确安全责任,不断完善与深化现有的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无小事,安全生产的各项负责工作必须明确划分到每一个人,各项管理工作必须切实落实到实处,只有企业领导与员工都上下齐心,充分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煤矿安全生产才会顺利开展。

5.2优化管理方式

(1)加大安全生产重要性的宣传,制定系统性的宣传方案,细化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管理办法及其标准,将个人和单位的岗位职责进行精细划分,对于工作,要实事求是,严格且全面,做到奖罚得当。

(2)有针对性地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形式进行管控。对于高危作业时应及时加大安全预防的管理力度,对于作业负责人和项目监督人应加大监督力度,有重点的抓住生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加强对煤矿企业责任人的安全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意义及如何应对存在的风险。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作业的应急预案。

5.3大力培育专业人才

人才始终是推动各项建设的关键,要积极组织如安全宣传、教育讲座、员工培训等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使煤矿员工不但掌握过硬的业务素质,更能掌握各种自救办法,如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展开自救,从而极大地减少了事故的伤亡人数,降低了损失。

5.4加快立法进度,强化监管职能

煤矿企业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归根结底,一方面是安全生产理念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监督监管体系的不到位也是一个重大因素。因此,国家现在必须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令行禁止的安全生产及监督检查体系,以此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持续有效进行。

5.5建立合法有效的中介机构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实展开对煤矿安全现状的整体评估,重点对煤矿法人代表、矿区安全负责人在煤矿进行生产作业时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指责履行情况进行定期且严格的考核,对煤矿内的各项安全设备、消防器材以及其他一些必要的安全救生用品进行可用性检测,帮助煤矿企业完善自身的安全生产以及应急救护系统。如今,第三产业正发展的如火如荼,中介服务更是第三产业中最具有市场前景和广阔发展前途的产业形式之一,建立煤矿企业的中介机构能够有效地实现煤矿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信息沟通,也能向全社会输出高效、完善的技术服务等。

5.6加快煤矿标准化建设

煤矿安全生产存在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相关技术法规、煤矿行业标准、煤矿安全装备的监督与检查以及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时的责任判定都是需要相关专业技术和标准。煤矿安全生产的标准化是指导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依据。现行的煤矿安全生产标准也需要不断加以修订以满足当前生产发展的需要。

篇(6)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保证煤矿的生产得以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煤矿的通风系统,这一特殊系统既服务于整个生产系统又制约着整个生产系统。它主要由各种巷道、通风动力设备(如主通风机、局部风机等)以及通风控制设备(如风门)组成的一套完整的体系。新鲜风由风井口进入矿井,经过各种进风巷道、然后经过采煤工作面,带走污浊的气体和瓦斯等有害气体,然后经由回风巷道,最后由回风井排出到井外。通风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给井下供给新鲜空气,并带走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以保证人们的安全。煤矿的通风系统是否良好,将会对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事故防治以及经济效益产生绝对性影响。为了保证煤矿能够实现安全生产,提高煤矿的抗灾能力与经济效益,就要保证通风系统能够有一个最佳的运行状态。

二、通风系统的稳定性

煤矿通风管理中,需要确保煤矿各分支保持稳定的能力,当通风系统网络分支的风阻大小发生变化时,稳定的通风系统将保持各用风地点质量和数量达到安全生产标准的足够风量。通风系统网路中的风流稳定性将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其主要含义包括分支风量大小的变化和分支风流方向的改变。当通风系统的风阻发生变化,普通分支则仅会发生风量大小的变化,而角联分支不仅发生风量大小变化,风流方向也会改变。当煤矿井下用风地点的风量满足要求且状态保持不变,那么该通风系统的状态可认为是稳定的。

煤矿通风系统是由井下纵横交错的巷道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利用图论理论将通风系统描述为一个由点、线及其属性组成的系统,统称为通风网络。由于许多煤矿开采的自然条件恶劣,地质条件构造复杂,瓦斯涌出量变化大,因巷道及通风构筑物的变化使通风系统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我国大型煤矿通风系统网络分支有成百上千条之多,网络节点可以有几千个,角联分支占总分支数的比率可达20% ~ 40%,全矿所有巷道的长度总和短则40千米,长则200千米以上,矿井通风设施数目几十个,用风地点一般有数10个,多的甚至有上100个。通风系统的输入参数受到煤矿内外生产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运行状态会变得不稳定,诸如供电网电压波动引起风机不稳定运转,通风系统的有效风量和工作风压会受到影响; 巷道出现高冒、突然坍塌阻塞和矿井火灾等事故; 提升系统产生活塞风速,这些现象都会影响着煤矿通风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三、通风系统的安全性

煤矿通风系统需要具有运行过程中保持其工作参数值稳定可靠的能力,所谓通风系统的工作能力主要是指井下通风网络的风量分配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这样才能够维持供应煤矿井下巷道中所必需的满足要求的清洁风量。安全生产中煤矿通风系统的重要性不容置疑,需要严格控制其工作能力,尽量避免煤矿生产中可能出现与通风系统有关的几个问题: 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使用通风动力时,避免因考虑经济费用问题,而不能及时向作业区域提供保质保量的新鲜风流; 避免不能保证作业空间保持良好的气候条件; 避免不能使毒害气体和矿尘降低到允许浓度; 当发生灾害事故时,避免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风向和风量。由此,煤矿生产中综合避免以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将通风系统与其它措施结合,防止灾害扩大,进而消灭事故。

此外,由于采矿活动的影响,煤矿通风巷道会出现老化和变形的问题,导致时有发生冒顶事故。因此,通风系统运行过程中,往往由于通风设施老化和突变,以及因故障发生致使主要通风机突然停转,将会使通风系统的通风参数发生变化,进而这些变化因素将必然会对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产生影响。由此可见,煤矿通风系统是一个动态随机的系统,井下通风系统的网络结构随着生产过程的推进而不断发生变化。随着煤矿井下开采工作的进行,采区都会有与准备、投产、结束与接替相关的工作变化,采掘工作面也会出现不断推进、收缩和接替的工作进程,另外煤矿井下巷道的开拓延伸和通风构筑物的变化等诸类工程都会引起通风系统的网络结构发生不同的变化,这样也就难免会影响了煤矿井下通风参数,如风量分配、瓦斯浓度等具体参数将会发生变化。

四、通风系统应该注意的安全性问题

良好的通风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工作参数值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风系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就是保证矿井内通风网络有符合规定的通风量,只有这样矿井风量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煤矿通风系统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一定要严格地控制好这一系统的工作能力,尽量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对煤矿生产提供通风动力的时候,不能因为经费的问题而影响作业区正常风量的供给工作。第二,一定要保证作业区有良好的气候条件。第三,有效控制有毒有害气体以及矿尘的浓度。第四,在有灾害事故发生的时候,要能够对风向与风量进行有效控制。在煤矿生产中,一定要把通风系统和其它的措施有效地结合起来,以防止灾害的进一步扩大,从而消灭事故。另外,长期的采矿活动会使矿井中的通风巷道出现变形和通风设备发生老化,这些问题有可能会导致通风系统的运行参数发生变化,所以煤炭企业要保证通风系统随着生产过程不断地改进网络结构。

五、保障通风系统安全稳定的措施

综合以上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工作特点,需要结合煤矿各种资源情况系统科学地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提出科学有效的措施预防避免危险发生,这些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中主要受到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这2 方面的影响。

1、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中人为因素影响

煤矿通风过程控制都是由人来管理的,人的思想道德水平、职业素养等通风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因此,要想做好通风控制工作,首先要从“人”这个因素抓起。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2个方面:

(1)配置专业的通风技术管理人员。通风技术人员应该由煤矿院校毕业的学习通风或安全专业的人来担任,煤矿矿井必须配备足够的通风技术人员。要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建安全可靠和抽采达标的通风系统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并且进一步完善煤矿事故救援体系,实现应急救援产业化。

(2)强化安全培训。安全工作不只是安全技术员、通风技术员的工作,而是全矿所有职工都必须重视参与的工作。煤矿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工作,要加强对所有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特别是对基层工人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规范他们的行为,并提高他们应对井下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能力。让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和足够的安全知识投入到煤矿生产中。

2、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中环境因素影响

通风过程控制中环境因素是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条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火灾和爆炸的隐患、危险的大气状态、硬环境和软环境。过程控制中这几个环境因素的影响既是动态的,又是定量的,环境因素的预防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煤矿通风系统的管理方案。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加强预测预报,实施必要的控制和防范措施,切实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

(2)积极开展瓦斯煤尘综合治理措施。加强机电管理,强化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管理,保证矿井足够的风量; 完善矿井防尘系统,坚决做到有巷必有管,有管必有水;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必须建立瓦斯抽放系统,设立专用通风巷。

(3)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监测水平。配备足够设备加强瓦斯、粉尘、温度等危险参数监测,上级监控系统可以联网实时获取监测数据; 设立专职瓦斯监测人员,对井下作业环境进行全方位在线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结束语

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稳定问题是保障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同时切实搞好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也是有效遏制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途径之一。煤矿生产过程中应重视通风管理,从通风系统安全问题及稳定性入手搞好事故隐患管理,煤矿生产的各类事故都是因隐患而发展形成的。因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重视通风管理,从通风系统安全问题及稳定性入手,切实保障煤矿开采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篇(7)

煤矿安全始终是牵动全社会神经的一件大事,特别是一些煤矿安全事故的频发更是将人们关注的目光一次又一次的吸引到煤矿安全上面。仅以2012年为例,我国在煤矿安全方面发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就有:2月3日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钓鱼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致13人死亡;2月16日湖南衡阳市耒阳市宏发煤矿发生运输跑车事故,致15人死亡;4月6日吉林省蛟河市丰兴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致12人死亡;4月13日山西省长治市善福煤业有效公司发生透水事故,致11人死亡;8月13日吉林省白山市吉盛煤矿发生瓦斯事故,致17人死亡;9月25日,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屈盛煤业有限公司发生跑车事故,致20人死亡;10月29日,湖南省衡阳市霞流冲煤矿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致29人死亡等。据统计,仅2012年10月份,我国共发生6起重大煤矿安全事故,死亡101人。这一连串血淋淋的数字都为进一步做好煤矿安全敲响了警钟。同时,更促使我们反思煤矿安全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煤矿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

我国煤矿安全培训方面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表现为安全培训相对滞后,一些配套措施没有真正跟上,从而制约了煤矿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来讲,煤矿安全培训主要存在着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一些煤矿企业对国家的相关政策没能很好的贯彻与执行。在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没有牢固树立起安全生产的意识,在具体工作中更是没有将国家提出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真正贯彻与落实好。对于其他一些上级文件精神以及相关的安全生产规定更是往往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不能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加以认真贯彻具体落实。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职工安全培训活动就无法真正开展起来,遑论受到较好的效果了。

2.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防范措施不力,监管存在较大漏洞。在我国一些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往往存在着口号喊得震天响,一具体到措施的落实上则没前进一步都十分艰难,一些安全防范措施更是只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或墙壁上,不能进行真正的落实与贯彻。在管理、技术以及安全等各个层面上还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监督不到位、监察不得力的情况,这也就为安全事故频发留下了空间与可能。

3.煤矿企业职工整体安全意识与安全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事煤矿生产的一线职工往往不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素质,特别是煤矿生产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特种作业人员更是缺乏相应的安全生产资质。这一情况就使得煤矿生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加之企业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不足,特别是煤矿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员以及特殊工种人员在安全培训中不能做到按“规定”进行相应的培训活动,漏培、、假培、替陪、关系培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些情况的存在更是加大了出现安全事故的风险与可能。

4.一些煤矿企业的领导没有将安全生产管理放在工作首位,抓紧抓好。在煤矿生产中,一些领导仍持有错误的思想,片面的认为生产的目的就是要多出产量,有的领导甚至有不惜一切代价保证产量达标的危险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煤矿企业领导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就会放松甚至忽视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从而为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制造了隐患。

5.多数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的任课老师长期担任授课任务,知识更新不足,同时缺乏充足的实践知识积累。许多培训教师虽然授课时间相当长,但是由于受到煤矿企业培训工作性质以及条件等的制约和限制,不能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更新,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将一些最新的安全知识传授给职工。同时,由于这些授课老师对煤矿生产的实践活动并不是能够做到随之跟进,一些新技术、新设备对安全生产所提出的新要求并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其获知,这也影响到了其授课质量。

二、 进一步做好煤矿安全培训的对策

近些年来,由于国家加大了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视,对煤矿生产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问题加大检查力度,特别是创造各种条件为开展煤矿安全培训提供便利。在这些措施的作用下,煤矿安全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上面我们也提到其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真正做好煤矿安全培训,就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要进一步做好煤矿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特殊工种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保证其必须具有相应的安全资质方可进行工作。要加大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饿重视力度,煤矿企业要由专职领导负责安全生产的相关事宜,做到责任到人。在培训活动中同样要落实专职人员进行负责,对培训计划进行有计划、有标准的制定并且制定之后要严格加以落实。国家相关部门与机构(安监机构、煤矿生产监管部门等)要严格履行自身职责,坚决按照“特别规定”第十六条的相关规定对煤矿生产中无证上岗人员进行查处。

2.针对煤矿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特殊工种工作人员在安全素质等方面参差不齐的现状,在组织其进行培训之前,对其进行相应的考试与考核,通过考试考核摸清相关人员的素质与水平,在下面的培训活动中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培训。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培训成本,而且可以显著提升培训质量。

3.各级煤矿企业安全技术培训中心要根据实际需要聘请一定数量的高素质培训教师,并以此来组建培训教师队伍。在聘请之前必须对教师资格进行严格的考核与审查,要求所聘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培训教学资格证书。组建培训教师队伍,要注意教师人员的搭配,既要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又要有具备杰出实践经验的中青年教师。特别是可以尝试从一线工人中选取一些突出代表来进行安全知识讲解,为参加培训人员提供更为直观和鲜活的煤矿安全知识。

总之,煤矿安全培训虽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在煤矿安全培训方面走出一条新路,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高效生产创造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张莉.煤矿安全培训现状分析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13期

篇(8)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151-01

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矿日常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煤矿安全管理能够保障煤矿的正常运行。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不仅影响我国煤炭企业的正常运行,更严重的是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所以煤矿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提高煤矿安全也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关注的问题。我国在煤炭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安全管理中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动,煤矿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漏洞。

1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管理意识缺乏

煤炭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比较高,所以全体人员应该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但是从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实际运行中看,安全管理意识缺乏,很多煤炭企业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了解安全管理与煤炭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虽然在当前国家也对煤矿安全管理有了进一步的加强,但是煤矿管理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对安全管理很多企业说起来重要,但是做起来不重要,管理工作往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不够,没有真正重视安全管理,从而削弱了安全管理效果。

1.2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完整

在近年来,虽然我国对煤矿行业做了进一步的调整,但是煤矿运行管理相对还比较混乱。一些煤矿企业实行以包代管,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很多安全负责人员没有经过正式的手续确认,安全管理落后,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并不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另外一些煤矿企业的领导者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安全管理责任目标不明确,也没有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使得煤矿安全管理的实效性不强,最终引发煤矿安全事故,给煤炭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1.3 安全检查力度不够

在当前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中,安全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煤矿自身的安全监督中当前还使用的是传统安全检查方法,安全检查人员依靠自己的经验、技术以及责任心深入煤矿生产现场进行安全检查,但是这种检查过程中主观性过大,没有很强的量化指标,安全检查人员的素质也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另外一方面,政府部门在进行煤矿安全检查的时候,相关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发现安全隐患没有及时采取处罚措施起到惩戒的作用,而且,导致安全检查流于形式,给煤矿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1.4 培训实效性不强

煤炭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每年我国煤炭企业花费在员工培训中的费用是非常庞大的,但是职工安全意识和工作技能却没有本质性的提高,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

2 煤矿安全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对策

2.1 加强安全培训工作

煤炭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要按照我国安全生产法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安全培训中要注意培训内容要全面,在培训过程中要对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等进行明确,同时要对矿工的个人权利和义务进行宣传,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最重要的是在安全培训工作中要加强对各种安全操作程序和安全工作方法的培训和教育,帮助职工掌握正确的工作方式,一切活动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另外,在安全培训中还应该加强职工的各种自救能力的培养,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能做到自救,从而减少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

2.2 建立安全责任体系

煤炭企业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要建立安全责任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只有煤炭企业的各级领导和职工对安全生产真正重视起来,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就是相关的领导要各司其职,认真落实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企业的最高领导要对煤炭企业的所有安全负责,他们也是安全责任的第一负责人,各生产班组长要对本班组的安全生产负第一责任,各岗位职工要对本岗位安全负第一责任,这样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落实,从上而下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从而保证煤矿安全管理的实效性。

2.3 加强安全和技术投入

在煤矿运行过程中各种技术与安全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煤矿要加强对技术的投入,什么样的技术就决定了什么样的安全状况。煤炭企业在运行的时候要设置专项的技术改善资金,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职工工作创建安全的环境。另外,还要加强安全投入,改善井下工作环境,给职工配备完善的安全保障装备,完善保障职工安全的设施,保证他们在工作中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同时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安全保障设备可以尽量的减轻事故对他们的伤害,从而减少人员伤亡,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

2.4 完善煤矿安全监督机制

安全监督人员在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各种安全问题要及时指出,并且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安全监督人员还应该保证公正廉洁,对于舞弊行为要坚决制止。不仅是要加强安全监督人员的工作,也要做好安全监督基础工作,建立有效的安全监督沟通机制,使得安全监督人员能及时的掌握安全状况,同时可以及时发现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另外,在安全监督过程中重点是要保证监督的实效性,在制定各种完善的安全监督制度的基础上,保证各项制度的顺利实施。

3 结论

对于煤炭这个高危行业来说,工作环境比较差,各种安全隐患比较多,所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也就更加的突出。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对比较多,煤炭企业要想保证自己的安全运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就需要提高安全意识,重视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各种制度规范煤矿日常生产,找出安全管理中的难点,制定针对性措施。

参考文献

[1] 韩培科,王国辉.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和员工的关系[J].科技资讯,2009(32).

[2] 谭斌,曹庆仁,岳文静.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常见组织错误及其防控途径[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4).

篇(9)

1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在煤矿实践运行中,如果由于某一方面的疏忽造成安全问题,其后果除了直接的经济损失,社会影响也非常之大。因此,需用全面贯彻以“安全第一”为总方针的生产原则。此外,对于煤矿本身来讲,开采的现场环境较为复杂多变,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对开采现场的施工管理发出了挑战,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制定安全生产应急措施,将一些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通过多方努力、加强煤矿开采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进一步保障从事煤矿开采者的人身安全。

2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水平低

大多数煤矿企业都没有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将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个人,煤矿的安全监管部门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再就是煤矿本身的安全防护措施较低,一些安全管理人员自身缺乏安全管理常识,造成安全管理工作的表面化、形式化和片面化,这些因素的存在给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这些问题都体现了我国煤矿开采的管理水平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

2.2采矿技术落后

煤炭在我国属于基础性资源,各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开采方面的问题,在某些地区还因当地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造成各种信息的不畅通,目前还在采用传统的采矿模式以及勘测技术。在实际开采过程中,由于安全防护不及时,导致了安全事故的频繁出现,还有一些企业为了节约开支,仍使用过去的一些老化设备,这些不仅体现了采矿技术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状态,同时给采矿工作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2.3采矿安全意识淡薄

在实际采矿工作中,由于一些工作的疏忽,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时至今日,我国政府也对煤矿的开采安全加大了重视的程度,现阶段煤矿的事故发生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每年还是会有一些事故的发生,这些事故都是由于安全意识的淡薄所造成的,比如对一些机械设备操作失误、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不按照矿产开采标准及要求进行施工的,这些都造成不同程度事故的发生,给煤矿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3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策略

3.1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职能

首先,建立煤矿安全监督管理领导班子,由副矿长(矿长)、安全矿长及安全员等相关领导组成,对于煤矿的日常管理工作要执行值班监督制,保障24小时的轮流值班,全面掌握每个班组的工作状况,对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处理。由副矿长负责带头下矿井进行安全管理检查,对采掘工作流程进行监督,做好不定期的巡视工作,确保安全隐患的消除;其次,加强对煤矿现场安全管理。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制定监督管理奖惩措施,对某些不遵守安全生产规范以及开采要求的,要予以严惩,对一些表现良好的要给予奖励,以此调动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对煤矿开采的现场也要不定时的进行抽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消除,根据奖惩制度对在煤矿现场违章操作的,要连同现场管理人员及实际操作者予以严重处罚。要牢记“安全第一”的生产原则,加大对煤矿开采监督与执法,真正地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监管,为提高煤矿的开采效率提供保障。

3.2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矿开采方案

以煤矿安全开采为前提条件,对煤矿的开采工艺进行设计,选用适合的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技术进行开采前的规划。在煤矿的开采方案确定中,结合地质因素以及采用的技术和仪器,确保煤矿开采工作的有序性和安全性。在对煤矿的巷道进行布置时,布置内容要简单实用,在对某些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中要及时比对不同技术方案与技术策略的合理性,保证技术方案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科学应用。

3.3加强对煤矿采矿人才的专业性培养

作为煤矿开采企业,要制定科学、完善的人才梯队培养措施,进一步建立健全专业采矿技术人才体系,为煤矿开采的科学性、安全性提供有力的保障。首先煤矿开采企业要保持一定数量的具备专业技术的采矿人员;其次,加强采矿工作人员的灵活度培养,对一些煤炭专业的高校提供一些资金与政策方面的支持,以此与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丰富煤矿企业自身岗位与综合素养的同时,为煤矿专业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作者:张卫东 袁孝阳 单位:陕西省崔家沟煤矿

篇(10)

安全问题一直是煤矿企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也是全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随着煤矿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开采工艺的进步,煤矿安全事故数量大幅减少。同时近年来煤矿开采尤其是深部煤矿开采的条件更为复杂,这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将可能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煤矿安全管理仍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与我国安全生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研究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效率、推进煤矿生产安全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1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安全意识薄弱

安全生产的未来被党和国家所重视,也是煤矿生产中一直强调的问题,近年来煤矿企业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但仍有一些煤炭生产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一些管理人员片面的认为安全生产的管理的目标就是阻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工作中也没有认真的去检查各项细节措施,这对部分人员违规作业的情况视而不见。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也会对煤矿施工作业人员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1.2责任体系不健全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一些小问题,常常会出现难以追责的情况,由于无法追踪到相关责任人,对于直接责任人惩处不到位的现象也大大降低了煤矿工人对于安全生产与管理的认识,从而加剧了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形成恶性循环。出现这些现象反映了部分煤矿企业责任体系不健全的问题,部分煤矿企业领导现阶段采用以包代管的管理方式,没有明确划分各个作业区的责任,也没有将各项责任落到每一位人员的身上,责任体系不健全导致事故发生后无处追责。与此同时,部分人员履责方式单一,责任分解照抄其他文件,一些领导不知如何落实主体责任,责任考核常用方式是听取工作汇、个别谈话等方式,责任考核不够深入,难以真正发现问题。

1.3设备检修力度不足

部分煤矿生产备比较落后,尤其是对于中小型煤矿企业而言,由于缺少安全资金投入的问题,这一现象更为普遍,这进一步增加了煤矿生产的风险。小型煤矿面临复杂的开采条件,原有的设备难以满足新煤矿的开采需求,而管理人员也没有及时更新生产设备,所以部分采煤设备存在带病作业的情况。与此同时,管理人员也没有定期检查与维护生产设备,一些生产设备在长时间连续运转后缺少对设备必要的维护保养、超能力生产,从而增加了煤矿生产的安全隐患。

1.4安全监控系统不完善

近年来,不少煤矿企业将信息技术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中,但是由于对现代信息技术不够了解、缺乏信息技术人才,因此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中存在着应用范围不广的问题,在监控过程中部分系统会出现故障的问题,这有待煤矿企业改进。

2应对煤矿安全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2.1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意识指导人的行为,要想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就必须要强化煤矿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应该让其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使其在工作中能够自觉遵守操作规程,积极配合安全管理工作。首先,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通过现场会议、煤矿安全事故案例讲解、微信公众号宣传等方式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同时在微信群内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等内容,使作业人员可以熟知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要求与规范,还可以利用工余时间组织作业人员参与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强化其安全意识。其次,煤矿企业应该鼓励作业人员相互监督,加大对安全管理工作资金投入力度,同时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加大对生产过程中“三违”行为的检查力度,一旦发现“三违”人员立即制止及纠正、对多次出现的“三违”人员要从重处罚。

2.2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要想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还需要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加大问责力度。首先,需要增强主体意识,加强领导干部以及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真正将煤矿安全管理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将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通过组织领导以及管理人员集中学习等方式,强化其责任意识,在此基础上细化主体责任,根据管理部门岗位分工,进一步细化主体责任内容,每一位管理人员明确自身负责范围,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应该怎样履行责任,同时通过示范引领,落实责任报告等方式实现安全管理层层落实的责任体系。其次,完善问责机制,倒逼管理人员担责尽责。在对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工作进行考核时,煤矿企业需要细化考核指标,应该根据各个管理人员所负责的工作内容将管理任务进行分解,细化考核分值与具体要求,尽可能地采用量化指标考核管理人员的工作,保证考核结果的科学、客观以及公平。对于责任履行不到位、安全管理意识薄弱的管理人员应给予公开通报批评,严重的依法依纪追责,避免以问责代替法纪追究。

2.3加强生产设备检修工作

机电设备是煤矿企业生产环节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机电设备能否正常运转、使用年限的长短都会直接影响煤矿生产安全,因此管理人员必须重视生产设备检修工作。煤矿企业应该加强对检修人员教育,强化其责任意识,要求检修人员必须每日检查生产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并按照工作要求详细登记数据,保证机电设备等生产设备能够处于高性能状态。对于维护保养欠缺或使用年限较长的生产设备,必须及时修复或更换,如遇特殊情况,还可以利用远程检测系统检测机电设备,及时发现问题。除此之外,有条件的煤矿企业还可以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使煤矿生产朝着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例如,煤矿企业可以采用智能化采掘作业面,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也可以减少煤矿工人尘肺病等职业病发生率,提高作业安全性。

2.4健全煤矿网络监测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下,煤矿企业应该积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网络监测平台,根据生产实践结合重点部位做好网络监测工作;通过与同行的交流积累管理经验,运用大数据技术自动分析煤矿作业薄弱环节,降低煤矿作业安全风险。

3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生产作业环境复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加强煤矿安全管理。针对现阶段一些煤矿企业安全意识薄弱、责任体系不健全、设备检修力度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宣传以及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提高全体职工安全意识,同时完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与监管机制,保证煤矿生产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应对措施[J].金永飞,靳运章.煤矿安全.2015(04)

[2]浅谈煤矿采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高臻.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

上一篇: 中医的主要思想 下一篇: 初中防溺水安全教育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