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8 17:12: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

篇(1)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发展规划”从“计划”中独立出来,突出了发展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独特地位,进一步强化了发展规划对计划、政策、政府工作的导向作用,对完善发展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规划期限不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其中4~5年的中期规划最为重要。本文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注重从比较研究中总结进一步完善我国规划的对策。

一、中外规划的功能

规划功能是政府职能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延伸和具体体现。从规划史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指令性、指导性等类型。指令性计(规)划是以行政命令来调控所有的经济活动,起到经济运行中枢的作用。指导性计(规)划的功能较弱,主要是担当信息、协调、调控职能。信息功能是指规划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政府调控意向等信息。协调功能是指规划编制过程中,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形成可代表不同群体利益的规划方案;还包括为达到规划目标,采取协调一致的措施。调控功能是指通过规划所确定的政策措施对经济社会主体进行约束和引导,促使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方向符合规划目标和发展战略。调控功能一度被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是由于一些采用规划方式调控经济的国家初期都获得了较快增长,如1951~1979年法国GDP年均增长率为4.9%,日本则在5%以上,超过了原联邦德国(4.7%)、美国(3.6%)和英国(2.6%)。但20世纪80年代后,法、日、韩等国经济情况并没有好于其他国家,政府和学术界逐渐意识到规划的功能是熨平经济周期,而不是单项的刺激经济增长。

规划的调控功能是规划功能体系的核心,也是关系到规划存废的关键。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调控功能强,转型国家的指导性计划调控功能相对弱;发达国家规划调控作用较强,而发展中国家调控作用较弱。

规划的调控功能取决于战略目标与政策措施的有效组织方式。我国一直在探索加强规划的调控功能,但成效不大。除规划本身的问题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体制不完善和行政体制改革不到位。这集中体现在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财税体制改革不彻底、政绩考核体系不完善等方面。如,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使规划内容选择不科学,许多本应由市场实现的内容,却被政府强加干预,目标因此落空。再比如,尽管各级政府在改革绩效考核方面有较大进步,尤其是2006年7月6日中央有关部门下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GDP等经济指标为核心的干部考核机制,许多部门追求眼前利益,“领导指挥规划”、“项目引导规划”的现象较普遍,产业结构升级、地区协调发展、保护资源环境等战略性内容统统让位于经济增长。

要实现好、完善好我国规划调控功能,一方面需要继续完善五年规划,包括进一步优化规划内容设置、目标明确和切实可行、配套政策和措施有力、编制程序进一步科学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坚定不移的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只有理顺经济运行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规划才有可能真正具备调控功能,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手段。

二、中外规划的内容

各国规划内容具有较为一致的演变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一直是规划的核心内容。但各国规划内容的差异也比较明显。第一,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不同。20世纪50、60年代,各国普遍以经济增长为规划目标,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以推动经济迅速增长作为规划的基本目标;20世纪70、80年代,发达国家规划开始转而强调增加就业、消除贫困和公平分配,重视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规划的目标和理念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收入分配公平、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包括文化的多样性和政治参与等社会、文化和政治目标。我国经过长期的探索,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规划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第二,规划的内容涵盖领域不同。发达国家的规划一般集中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较为突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往往涵盖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外交等各领域,“总体”规划特征明显,但重点又放在经济建设领域,社会领域尤其是公共服务领域的内容偏少。第三,规划内容的组织方式不同。规划目标是否可行、政策措施是否有效、目标与政策措施的组合方式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较为成功的规划一般都是由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有机组合而成。如,韩国的新五年计划纲要(1993~1997)对于“100天、半年、各年”的目标都有清晰的界定,这些目标辅以对应的政策措施,组织严密。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和对策措施不够明确,五年规划中的目标多没有具体分解,各年度实现的目标不清楚,而年度计划又较少关注五年规划的目标;而且我国规划采取了“目标、战略+配套措施”的模式,每个领域内都有相应政策措施,这带来了各类政策如何相互协调和配合的问题;政策措施较为宽泛,许多政策往往只是指出方向,缺乏具体的路径设计,实践中难以遵照执行;一些支撑政策如投资政策等,与目标间的关系论证不充分,各种政策不一定能完全满足规划目标的需要。

我国发展规划内容应“有进有退”,围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在政府可调控的领域内进行内容选择,减少经济等领域的内容,增加公共服务领域内容的比重,增加相应的对策措施。规划内容应实现“虚实结合”,即一方面将总体规划作为阐述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遵照发展战略确定规划目标,体现规划的战略导向性。另一方面,还应包含具体工程项目和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与具体工程项目性质相似,政策措施也是规划的“实体内容”,各项政策是保证规划和内容实现的基本手段。因此,规划内容与政策的组合优劣是关系规划成败的关键因素。应逐步推广“规划目标+配套政策”的规划模式,保证各规划目标都有相应的配套政策;配套政策采取总体框架和近期具体政策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政策对规划内容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三、中外规划的编制程序

大多数国家编制规划的程序都包括五个步骤,即前期研究、规划草案、全面协调、正式方案和公布实施。核心环节是前期研究和协调。其中,协调环节是中外规划编制程序中差别较大的部分。协调是不同利益主体对规划方案进行讨论、修改、完善来达成共识,促使规划方案更贴近实际、减少执行阻力的基本手段。因此,协调的范围和深度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发达国家规划都重视协调,协调的时间要历时3年,而规划方案编制仅需几个月;韩国规划从开始编制到正式公布,整个过程一般需要两年时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协调;日本一个中长期规划的制定,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审议和决定过程。

从协调对象看。发达国家规划是与所涉及到的主要利益群体进行协调,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各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各类企业、民众等进行协调,尤其是与企业、民众间的协调更为重要。协调工作较好的法国、日本、韩国都侧重于企业、民众的协调。如,法国负责规划协调的现代化委员会(后改称为计划工作委员会)由产业组织的代表、政府有关官员、政府指定的专家及工会组织的代表组成。其中,前两部分人员占60%~70%。我国总体规划主要与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协调,侧重与不同专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尤其是与财政、土地、建设等部门的协调。但与企业和民众的协调还不够。到目前为止,国家规划的初步方案对企业和民众都是保密的,只有规划批准公布后,广大企业、民众才能了解规划方案。编制“十一五”规划期间,民众、企业还只能通过发展改革委网站专栏反映意见和建议,或采取邮寄信件、电子邮件方式反映意见看法,还不能直接对规划方案提出意见。目前,我国正致力于推进企业和民众“知情权”的建设。

从协调内容看。规划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选择(在众多可能的目标中选择最优目标或为大多数群体所接受的目标)、目标与政策手段的配合、讨论和修改总体方针和政策建议:最后,形成规划草案报告。协调是为了确保国家规划目标的实现,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地区或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国家目标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协调一致。我国规划协调主要是不同政府部门、各地方对主要发展指标的可行性进行重点论证,对主要措施、重点项目和资金配套关系等进行讨论修改,这与国外规划大体相同。但协调本身追求的是与大多数群体达成一致,由于我国规划缺少与企业、民众的协调。所以,实质上协调内容较国外少。

从规划协调的机构看。许多国家设有专门机构负责规划协调工作,以提高规划协调力度,韩国的经济企划院是组织规划协调的主要机构,从第五个计划开始,在计划草案报送内阁批准前,必须广泛征集有关方面对计划目标和政策的意见。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是具体负责中长期规划编制事务的机构。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应建立专门负责规划协调的组织机构,以委员会的形式搭建规划的协调平台。加强规划与企业、居民的协调,在进一步加大与专业部门、地方协调力度的同时,逐步加强与企业、民众的协调,尤其是对战略性产业的企业代表、不同阶层的民众代表进行协调。

四、中外规划的评估

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包括监测和评估两部分。监测是对规划实施的全程记录,评估可分为定期评估和不定期评估。定期评估包括年度评估、中期评估、最终评估(后评价);不定期评估主要是指应急评估。各类评估的差异很大,年度评估的重点是评价规划实施的环境和进程,中期评估的重点是规划实施环境、实施进程、修改建议和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应急性评估的重点是重大突发事件对规划的影响,最终评估的重点是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和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

目前,我国规划评估体系还不健全,年度评估、中期评估、应急性评估长期没有开展。2003年,我国第一次开展五年计划中期评估,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提交了“十五计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但该报告总体上是描述式的,没有对因素进行深度分析来解释所观察到的趋势。

不同类型的规划评估重点差别很大,评估方法因此各不相同。指令性规划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投资、财政、信贷等的“三大平衡”,主要围绕经济增长速度、投资总量等指标来安排具体项目,对其评估的重点是主要指标实现程度和指标之间的平衡趋势,方法主要是对指标进行定量对比。指导性规划目标的重点在于阐述和落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及相应对策措施,对这类规划的评估也集中到落实发展战略的主要领域,主要是评价各领域的发展是否符合规划的方向,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评估方法也由单纯的定量比较研究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转变,包括利用定量指标判断基本指标的实现程度,依靠专家定性判断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与规划战略的吻合程度,利用问卷调查评价规划对企业和民众的影响等。

我国“十一五”规划是指导性规划,而且具有一些新特点: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较为全面的体现。评估的重点是这一理念的贯彻落实情况,可通过个人、企业等微观主体在规划前后的切身感受对比,辅助以必要的统计数据进行评估。二是产业、区域、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等领域“虚实结合”。评估应兼顾战略方向和具体工程的进度。三是发展指标性质不同。评估应注意到不同类型的指标。应着重从“指标、战略、满意度”三方面对“十一五”规划进行评估。“指标”主要是评估发展指标的实现程度和重大工程项目的进度。“战略”是评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发展是否遵循规划的战略意图。“满意度”则主要调查企业、个人、政府部门对规划实施的满意程度。

篇(2)

管理学是现代企业所推崇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中的内部主要包含了对企业发展的各种规划和管理,考虑到了企业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同时针对不同的问题形成了最为完善的解决思路。伴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的经济体系开始进行了一定的自我变革和优化,并针对当前时代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开始调节自身所能提供的服务内容,以求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很多企业发现,仅仅通过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并不能最为有效的促进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必须有一定的企业管理方法,确保这些方法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之后,再进行全面的经济效益提升过程。对于企业而言,一个好的企业管理制度,不仅能够给予员工较高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够使得企业的整体拼搏氛围被完全的激发出来,从而更好的向前发展。但是,我国的企业管理现状十分不佳,无论是模式上,还是管理内容上,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而许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实质性,也没有采取任何的手段加以遏制和优化,导致这些漏洞和问题的严重性不断加大,甚至影响了现有的经济效益上升。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我国的企业必须对当前国内的企业管理措施进行全面的创新和优化,改变现有的企业管理模式,实质性的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一、国内企业当前的管理现状

(一)整体的企业管理模式十分落后

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便是企业管理模式上的滞后性,即使现如今的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全面的优化和发展,已然在市场经济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是,在我国的相当一部分企业当中,依然不具备新时代的全新管理思想。这些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传统的管理思想具有较高的实践性,不需要进行过度的创新,否则很容易改变企业管理的整体效益,还会迅速使得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再维持原有的经济状态,造成较多的不良影响。还有一部分企业,选择了互联网技术作为基础的管理制度,但是没有考虑到互联网的实际管理内涵,管理的实质没有发生丝毫的变化,仅仅对表面的内容进行优化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同时,这些企业在企业管理的创新方向选择上,也较为统一的模仿了国外的先进企业,没有考虑到企业自身的现状,所做出的企业管理措施改革过于局限,难以迎合当前企业发展的实质需求。此外,一部分企业虽然有了互联网管理的意识,但是企业当中的员工大都是一些老员工,他们本身并没有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因而在这样的状况下,不得不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而两者之间本身具有较大的差异,所形成的管理效益自然相对较低。

(二)企业管理的数字化内容过于局限

现如今,我国的科技已然处于全面发展的状态当中,很多的互联网技术得以在现代化的企业中,生成了全新的应用方向,并且也推动了当前企业商品的发展思路。很多企业的商品信息能够通过网络达到迅速传播的目的,方便了消费者进行全面的信息查找和阅读,其中还包含着一定的企业产品信息。现如今,我国的信息网络已然呈现出了不一样的增长姿态,相当多的消费者在刚刚接触到互联网垃圾信息的时候,便迅速选择了抵制。但是很大一部分企业,依旧在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着品牌推广。事实上,通过这样的传播形式不仅不能够获得一定的品牌知名度,还容易影响互联网背景下消费者内心的实质变化。在新时期的企业管理创新当中,如何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去完善现有的企业产品信息传播方式呢?充分的结合数字化网络便是核心的内容。企业必须正确分析利用网络能够对自身产生的巨大效益,如果盲目的运用网络,很可能会招致一些人的反感,反而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利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企业应当分析出互联网的各种信息状态,针对其中的信息内容,选择建立最为切实的企业品牌知名度,并与消费者实现较为真诚的联系和沟通,准确把握消费者的实质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或者对现有的服务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二、新时期企业管理的基本规划

对于企业管理而言,其本质在于充分发挥企业的整体效益,提高内部组织和制度的作用,进而使得内部的组织更加系统化,各种组织之间也会进行迅速的协调,呈现出互补的姿态,也就是对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在新时期企业管理的基本规划中,也应当坚持这一工作理念,合理的分析组织资源的优劣势。在我国的古代管理思想中,管仲已然设计出了四里一连、十连一乡的管理体系,这本身便是对管理创新的一种尝试。在实际的企业管理当中,企业的领导者也可以根据各个部门的不同职责和功能,对当前的部门进行优化和完善,使得它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进而使得企业管理的效用全面提升。在新时期的企业管理规划当中,需要正确认识企业管理规划的本质含义,分别给予内部的组织成员一定的权利和经验,从而促使新时期的企业管理内容得到全面的优化。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来到,国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在迅速的崛起,并且已然生成了一种全新的组织模式,也就是网络组织。这一组织不仅具有了战略管理的强大优势,而且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运用。同时,网络组织可以通过合同管理作为基础纽带,将其中的生产任务分别外包给其他企业,进而将自身的主要精力放在组织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和优化上。在整个企业管理的过程中,领导者担当着最为主要的角色,他们能够随时的把控现代化企业当中的各种内容,还能够对企业方案进行全面的调节,实现高层次的经济效益发展模式。

篇(3)

西方学者认为后工业社会是这样一种社会,“在这种社会中,由于社会日益工艺化,工业产业不再起主导作用,科技成为主要的生产力。这一社会的发展潜力,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它所支配的信息与知识的规模。”后工业社会表现出就业已从原来的工业生产大量转移到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的趋势。在后工业社会中,信息成为了基本的生产资源,替代了工业社会中的物质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产品的生产是持续加工型的,并且是科学密集型的。

丹尼尔・贝尔曾描述后工业社会的五个方面:经济上看,产品生产转变为服务型经济;职业分布上看,专业与技术人员处于主导地位;中轴核心上看,理论知识是社会革新与政策制定的源泉;未来方向上,控制技术、鉴定技术和实现技术;制定决策中是要创造新的“智能技术”。其观点主要从后工业社会的表现和技术角度出发。如果从更深层次,从社会的结构、后工业社会本身的形成、与外界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出发,可以发现后工业社会具有如下特征:自给自足的信息经济、人的活动动机的非物质因素、有创造力的企业和新的生产管理制度。而正是这些特征将重构社会形态和社会阶级层次,从而造成新的社会紧张。

二、后工业社会内在阶级不平等

在后工业社会中,矛盾将不再由过去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所引发。无产阶级在后工业社会中逐渐分化。与此同时,新的社会冲突轮廓开始显现。权力金钱越来越集中于这样一批人,他们未必在初始就具有大量的自有资本,可他们具有强大的掌握、运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于是形成了一个新的特权阶层,即“知识精英阶级”或者“技治阶级”①。知识和信息是自由流动的,它不像资本是固定在某个人的手中。然而“信息是权力的最民主的源泉,因为所有人都可以得到它,而它不能被垄断。但同时信息又是生产的最不民主的因素,因为对它的获取并不意味着对它的占有。”②于是我们惊奇地发觉,后工业社会的不平等也许将会更为牢固。新的阶级划分不仅在有可能掌握信息技术和有足够有效利用它的能力的人与失去这种能力的人之间筑起一道墙,而且也会导致社会财富分配越来越不成比例。

新的上层阶级具有不由外部因素决定的品质。对于知识的掌握必需要拥有足够的财富从而得到好的教育、同时又需要好的理解力、记忆力、性格,而这些都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几乎不可能被掠夺和再分配。这些因素的综合保证了这个阶级的稳定性和自我封闭性。最重要的是,后工业社会的核心思想是非物质动机的社会发展。它与工业社会为了生存的经济物质动机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上层阶级的人们已经上升到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最高层次:对自我能力和价值实现的需求。这种需求动机可以最大程度上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产生创造力。在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收入增长相对于其他类的从业人员要快得多,而中学生的收入几乎没有变化,甚至出现下降;贫富差距加剧。20世纪90年代,1%最富有的公民拥有了39%的国民财富,首次超过了处于下层的40%人口手中的国民财富,而生活在贫困水平一下的人们达到并开始超过了15%;从1960年到2000年,美国私人用于高等教育的开支增加了4.25倍,重点大学一半左右的大学生家庭收入超过10万美元。

面对这种不平等,传统的经济调节已无计可施。在工业社会中,无产阶级可以批判资产阶级占有了生产资料、对劳动力进行剥削,以期使社会收入分配更合理化。如今,该理由已经不合时宜,因为“技治阶级”事实上也是劳动阶级,他们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创造了财富。

西方政治家和社会学家曾经期待的随着技术和经济发展可以逐渐缓和的不平等正在朝一个相反的方向前进。而教育和能力差别上造成的不平等不能用财富和资源的重新分配来解决。

三、后工业社会与工业社会之间的不平等冲突

如果把后工业社会置于全球环境,同样可以发现不平等现象。后工业社会(西方的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欧盟)和非后工业社会(其他地区,包括日本)之间的鸿沟正以不可抵挡的速度日益扩大,并且体现在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各个层面上。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科技革命使后工业社会国家的生产效率大大增加,对原料和资源的需求迅速下降,弱化了后工业社会国家过去对资源提供国的依赖性。后工业社会以信息为核心的经济基础使之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地保持竞争力。虽然全球化带来了增长,却没有改变南北的经济差异,而是恶化了不平等。

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在夸大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出口贸易,然而事实是:这些贸易总额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只占很小比例,比如美国进口的商品额占不到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而且非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中很大的一部分产品其实是发达国家的公司生产的,美国80%以上的贸易“赤字”是由美跨国公司的海外分公司生产的商品输入美国所引起的。2001年高收入国家的出口额占世界的74.9%,其中57.8%是在发达国家进行的。多数的资本投资依旧局部地集聚在后工业国家的范围内。1996―2000年间,发达国家吸收了世界上3/4的外国直接投资,在自己国内集中了世界上85%的对外直接投资。

“劳动性产品与创造性产品的交换,工业财富与知识的交换――这就是人类文明发生疏离的最终基础。”③非后工业社会国家无法提供与后工业社会国家可以平等、互利交换基础的产品,只能成为国际垄断的装配车间而不能独立发展

四、工业社会国家追赶之失败

不论是早期的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还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现代化都显示了失败的倾向,无法发展到后工业化国家的水平。这些国家的发展都表现出了动员国内的一切资源来实现经济的增长,采取了“暴力的手段”,着重于解决局部问题,因此不可能无限制地延续下去。事实上,在工业化动员的初期,这些国家都曾经出现过短时间的奇迹般的经济增长,然而其后他们都不得不面临更多要解决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追赶型”国家拔苗助长式的经济增长有相似的“五高”:人为的高水平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高比例的出口贸易、国家的高度干预、产业发展的高度片面性、对国外技术的高度依赖。

“追赶型”国家常常通过占国民生产总值很大比例的投资来驱动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用高储蓄率来积累投资基金,一方面积极从发达地区引入资本。同时,追赶型国家的工资一直保持在非常低的程度。因此这种进步“是由劳动和资本的耗费空前增加所推动的,而不是由生产效率的提高所推动的”④。而国民的低收入和高储蓄反过来又使国内需求严重不足,国内的大量产品必须找到消费的出口,于是导致了大规模的出口贸易行为,而贸易对象是西方发达国家。一旦发达国家停止对追赶型国家的资金投入或者不购买这些国家的产品,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追赶型国家”的政府为了实现经济的腾飞,有很多还实行了“主导产业理论”的赶超方法,由政府辅助这些产业,为其融资、制定优惠的政策。比如日本当时的产业政策就是大力发展电子产品。而韩国机械制造业和电子工业两个部门就占了韩国出口贸易总额的60%以上。这种急功近利的政策短期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产业发展的片面性使大量的资本和人力都集中于少数产业部门,而其他部门的发展则受到了排挤。国家的整体竞争力遵循“木桶原理”,其他生产部门的停滞与落后无疑制约了先进产业的发展,在产业链的上下端不得不依赖于发达国家。在很多技术上,非后工业国家只能从国外进口,在高新技术上仍旧处于被动地位。

五、后工业社会、全球化对我国未来地位影响的思考

西方发达国家鼓吹“经济全球化”、“现代化推广”计划、经济自由主义以及老套和新版的贸易比较优势理论都是试图在意识形态上麻痹不发达地区,使它们安于依赖发达地区的技术和资本,为发达地区源源不断地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这很像是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不过使用的不是政治和暴力手段而是意识和经济控制。

我国是一个经济还不够发达的超级大国,要避免沦为国际垄断的装配车间,就应大力发展国内有效需求市场,在产业政策上有偏重,同时又均衡其他产业的发展,在国外资本投资和出口贸易上适当控制,既不闭关锁国,又不过度依赖。我国要吸取失败国家的经验教训,积极培养独立发展的意识,避免掉入工业国家的巢臼。

同时西方发达国家是否真正进入了后工业社会呢?或者它们还处在后工业化和工业化的临界地带。没有确切的指标可以用来判断这一情况,经济指标显然无法涵盖后工业社会的各个侧面。因此我国不能迷信“后工业社会”而盲目跟从。在发展我国经济中要注重内需的开发,坚持经济的独立性;要增加高价值产业的竞争力。但是也要从基本国情出发,不能只关心信息产业而忽略了其他基础产业。新经济是无法脱离传统经济的。建立合理平衡的产业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注: ①A.图兰

篇(4)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8-0021-01

一、前言

历史告诉我们,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中国必须要加入世贸组织,迅速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中去,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文明。但是,在入世的同时,我们也要认清趋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促进中国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入世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

1.1 经济全球化发展将有助于不断完善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

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入世之后,国际化的准则将帮助中国更加全面、系统地认识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弊端,为今后国内经济体制的变革提供借鉴和思考。同样,中国只有不断完善健全本国经济体制,才能取得国际社会的认可,才能帮助中国更加公平、公正地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行列中去。

1.2 经济全球化发展有助于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就引领中国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汇中,中国作为引进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将受益于国际资本流动所带来的技术外溢。同时,各种外来竞争压力的加剧也迫使中国不得不去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渐使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变。

1.3 经济全球化发展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市场空间

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各国尽可能的降低贸易壁垒,相互开放本国市场,允许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自由配置和流动。在这种环境下,国内企业发展将面临国内外两方面资源,多个市场,为国内有实力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中国企业可以充分发挥本土优势,聘用更优秀的高端人才,借鉴更高端的科学技术,寻找更加廉价地经营空间,建立属于自己的产、研、销发展网络,提高自身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占有度。

1.4 经济全球化发展将助于中国直接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中,西方国家一直以来利用自己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推行霸权经济和强权政治,维护着国际间不合理的经济旧秩序。但是,随着中国世贸组织的加入,尤其是这些年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对世界贸易发展的影响度也是不断增强,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我国在世界经济事务中言语权,为建立国际经济贸易新秩序,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加入WTO之后,中国将有权利参与到国际经济规则的修改与制定,此时对世纪经济全球化方向进程的影响将不可同日而语,从而更加有利于推进世界经济秩序向着更加合理有序的方向发展,更加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2.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2.1 国内企业竞争实力与国际企业尚存在较大的差距

世界经济一体化要求各国之间要降低贸易壁垒,倡导各国贸易自由化发展。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内一些原本受到高度保护的产业及新兴产业很有可能将遭受到重创,甚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趋于灭亡。此外,随着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加快,世界资本平均利润将趋向一致,这就是说,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将完全失去价格优势。同时,受制于资源成本、环境污染的约束,国内企业生产成本必将大幅提高,将进一步削弱其再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2 增加经济运行风险,削弱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力度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使资本主义市场中固有的矛盾和消极因素迅速波及到全球的金融市场,带来全球性经济危机,08年美国市场崩盘带来的全球性的危机灾难就验证了这个问题。同时,随着我国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数量的快速增长,贸易摩擦和金融风险也急剧增多,这样也会影响到国内市场正常的经济秩序。另外,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一些非经济因素,诸如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等,都会强加给他国。无形中增加了本国经济运行的风险,削弱了本国对经济调控的能力。

2.3 国内收入分配差距将会加大,贫富差距日趋明显

从全球范围来看,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完善,这种贫富差距不平衡的现象就会波及到成员国内。比如:在跨国公司就业人数增加的同时,相当数量的企业因无法生存下去而倒闭,下岗员工在无有效再培训、冉就业的情况下,失业问题将更为突出。

2.4 政府对经济规制的制定有待加强,要求将更加规范

世贸组织地加入,要求各国政府在职能规范、放松管制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说,虽然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可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开展跨国经营,提供稳定的多过最惠国待遇保障。但能否抓住这一机遇迎接外部激烈的竞争,政府经济规制、交易成本的高低是重要因素,在竞争激烈的情况甚至是关键因素。政府规制成本与效率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方面,美国“新经济”与政府放松管制、改进服务有很大关系。

三、结论

总之,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一定要要认清趋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促进中国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东升.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外资政策的变化与韩国企业的对华投资[J]. 商场现代化.2010(18).

[2] 张纪凤,黄萍. 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02).

篇(5)

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在我国,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土地、自然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能力约束矛盾加剧的问题,而且是其他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未曾遇到的。从当前的发展趋势看,资源供给不足将成为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

(一)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偏低

人均耕地面积、淡水资源和森林面积三个指标反映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承受能力。目前我国这三个指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2%、25%和20.6%,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承载能力相当脆弱。

1.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是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土地资源保证程度降低。我国以约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1%的人口。土地资源总体质量不高,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只占全部耕地面积的41.3%。全国国土面积中有65%属山地或丘陵,33%属于干旱或荒漠地区。二是可开发利用的后备资源不足。目前,我国虽尚有未利用的土地约11亿亩,但依我国当前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仅1/4可开发利用。三是土地利用效率不高。我国大部分土地利用方式还比较粗放,规模效益也未充分发挥出来。城市用地增长远远超过人口增长,许多城市建设和开发区建设存在严重的土地浪费现象。四是土地退化、毁损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全国受工业“三废”和农药污染的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全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20.25亿亩,并仍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55.05亿亩,约占国土面积的38%,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0.15亿亩。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39.3亿亩,每年因自然灾害损毁的耕地约10万公顷。2003年净减少耕地253.7万公顷。2.水资源: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小,水资源利用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一是水资源短缺。截至2002年底,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6868亿立方米,人均拥有量2091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2003年人均水资源2076立方米。我国已被列入世界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国之一。二是水体污染严重。相当数量的废水和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三是江河水流泥沙含量高。四是水价严重偏低,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管理存在运行机制不完善,对水的开发、利用、保护缺乏统一协调等诸多弊端,水价过低,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用水的大量浪费。

3.森林资源:我国人口众多,局部生态环境恶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态环境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是森林覆盖率低。据统计,2002年底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45个百分点;人均森林面积0.12公顷,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0.6%;人均森林蓄积量9.7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8。二是利用效率低下。由于资源利用不合理,目前我国森林年消耗3.7亿立方米左右,其中薪炭材约1.3亿立方米,占35%。资源利用极不合理。万美元木材消耗约2立方米,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9倍。三是供需矛盾突出,进口大量增加。2003年进口原木材、锯材2546万立方米和551万立方米,用汇36.4亿美元。

(二)主要能源、矿产资源的储藏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低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目前世界90%的工业品和17%的消费品是用矿物原料生产的;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95%的能源和85%的原材料来自于矿物资源。矿业对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主要能源和矿产资源储藏总量及人均占有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乃至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除煤炭及少数小宗矿产资源外,我国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储藏总量不足,人均拥有量明显低于主要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

(三)资源保障程度低

经对8种主要能源和矿产资源静态保障程度分析,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静态储采比大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储藏丰富的煤炭,资源静态保障程度也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由于石油、铁、铬、铜、铝等矿产均需依赖大量进口,现有储量对消费的保障程度更低。在具有支撑性作用的45种矿产中,我国目前已有10多种的探明储量难以满足需求,到2010年将有半数以上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到2020年能满足需求的仅剩下6种。

二、资源约束的风险明显加大

我国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很难适应快速增长的庞大需求,这一鲜明反差构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供给的基本特征,资源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资源约束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风险。

(一)环境污染形势不容乐观

由于二氧化硫排放大大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我国已有约1/3的国土受到酸雨污染。煤炭生产引起的地表沉陷、矸石堆积及自燃、瓦斯和粉尘排放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今后随着煤炭消费需求增加,环境污染形势将越趋严峻。

(二)煤炭和交通运输压力巨大

去年以来的煤炭和电力需求过快增长,对国内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煤炭生产都造成了明显的压力和影响,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电力供应偏紧和煤炭供应告急局面。从目前煤炭生产能力和铁路运输能力情况看,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需要建设大量煤炭及相关铁路运输、港口配套设施。

(三)我国企业承受资源约束的能力脆弱

产业集中度过低以及粗放经营,使原油加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轮胎等高度依赖进口资源的产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和需求变化的影响。

(四)影响国内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篇(6)

好在这次寒潮,来到快去得疾。在北方,帮忙赶走了部分雾霾;在南方,也消灭了不少越冬的害虫。当南来的暖湿气流缓缓向北推进时,也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2016年1月,全国省级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到1月底,除安徽省外,全国有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召开了“两会”。各地除及时总结2015年的工作外,开始对2016年乃至今后五年的工作进行规划和部署。

篇(7)

一、引言

所谓群众文化,是指在群众中自发形成和自我开发的大众性文化,其属于文化社会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主要以群众为主体。然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局面。加强群众文化体系的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需求,使我国社会向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二、现阶段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现状

(1)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地区差异较明显

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我国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相比,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别。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东南沿海地区,无论是在群众文化素质上,还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都比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的差异性,主要因为采取的政策倾斜所导致的,我国主要将东部地区作为经济发展的试点。为此,为了促进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注重中西部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进而全面提高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建设资金缺乏

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是离不开国家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尤其是基层文化建设及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其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由于我国的大量资金都用在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却忽略了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性,导致国家投入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群众文化建设的需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我国大部分农村都没有群众文化建设的踪影,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基层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3)专业建设队伍的缺乏

当前,我国群众文、化专业建设队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基层文化建设队伍数量不足、在有限的教育环境下,大部分人不愿意投入到群众文化基层建设中去,导致当前的群众文化建设队伍不能满足人们的受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我国群众化文化队伍建设中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严重阻碍了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新形势下加强我国群众文化建设途径

(1)加强基层群众文化专业队伍的建设

群众文化专业队伍的建设直接影响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其作为群众文化发展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只有不断加强专业文化队伍的建设,才能确保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在群众文化队伍建设中,第一,对群众文化队伍的工作人员实行保障,由于群众文化队伍的人员担任着群众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包括设计、组织、管理等,其专业素质队伍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群众文化建设的质量好坏,并对群众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最为关键的作用,因此,在选拔人才过程中,必须选择高素质的人员,并有效解决当前群众文化专业建设队伍数量少的瓶颈,切实保障人员的专业素质及数量标准,以促进我国群众文事业的发展。

(2)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及对外贸易的开放,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逐渐渗入到我国大众文化中,并得到了基层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界各国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的融入,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文化动力。直至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也逐步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大众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性。我国在大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明,也开始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然而,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的发展同时也经历了由现代潮流文化向现代和传统文化结合发展的过程。在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由过去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步向本土化的方向发展,在当前的群众文化发展中,人们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认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使我国群众文化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3)加大资金的投入,协调群众文化建设的地区性差异

面对我国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瓶颈,企业及政府应充分认识到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既要注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也要加强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对于政府来说,应将我国群众文化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加大对群众文化建设的投资力度,同时企业要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融资渠道,通过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的帮助和努力下,加强我国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定期组织和开展文化活动,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需要。然而,面对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地区性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应彻底改变政策倾斜的现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支持,降低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水平,使两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更为平衡。

四、我国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进一步深入,当前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已进入到一个组织化、多元化、生态化、科学化的阶段。然而,在我国对外开放的市场下,我国群众文化的发展将得到持续地良性发展,并将逐步由适应市场化的潮流向社会化及本土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面对我国群众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未来的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面向市场产业化及组织化的发展,其使我国群众文化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面向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国内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的发展关系显得更加密切,国际文化的形成对我国国内经济及文化的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然而,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载体,群众文化也需要适应形势下国内市场经济的变革与发展,通过群众的本土化与对外传播的几何,使群众文化向市场产业化及组织化的方向发展。第二,地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崛起,其使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群众文化地域性差异的背景下,不同地区不同的文化类型及文化人群反映了我国群众文化发展和空间分布不均匀的客观体现。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地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崛起,并不是反映了我国文化之间的冲突,其充分体现了群众文化社会化发展的大趋势。

五、总结

群众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加强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使我国群众文化更加持续地良性发展。(作者单位:无锡市文化馆)

参考文献:

[1]余莉,魏忠明.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困境及其对策[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119-123.

[2]范嫦青.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才智,2014,20:314.

篇(8)

职业教育研究分为宏观领域研究和微观领域研究,宏观领域研究主要包括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发展规律、职业教育内涵和外延的研究等等;微观领域研究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师教学、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等等,侧重于开展职业教育的内容。其中,将专业设置与职业教育的关系进行研究,是为了突出专业设置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是为了使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更趋于合理。

一、专业设置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简析

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决定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如下:第一,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的载体。职业教育是通过各专业的教育教学来实现的,所以专业设置承载着职业教育实施的内容、方式方法与考核标准,等等。第二,职业教育为专业设置搭建了平台。职业教育如同舞台,专业设置就是演出的节目。只有在职业教育的宏观统筹下,专业设置才有了真正的市场和用武之地。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环境或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互为载体,又互为平台,才能相互适应与满足。当然,也可以把他们看做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二、专业设置的依据研究

从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来看,专业设置主要有以下依据:首先,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是宏观依据。任何专业人才的培养,都是为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只是具体的岗位不同,发挥的作用不一样。其次,要是符合行业发展需要。无论哪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一个行业发展得越快,对于经济社会的贡献越大,那么,需要的专业人才也就越多,专业设置的可能性就越大。再次,要注重市场多样化需要。从宏观上而言,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大的市场,由于人们需求的多样性,对于各种产品或商品的需求以及对于从事该行业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的,从而决定了专业设置的多样化与丰富性。

三、专业设置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引领作用探析

专业设置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处于核心载体的位置,专业设置科学与否直接决定了该职业教育学校的发展状况,甚至决定了其生死存亡。因此,无论是职业教育的主管部门,还是职业学校自身,都要立足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前瞻思考,高端设置,才能使学校长远发展,充分发挥专业设置对于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

(一)总结提升作用

任何专业的设置,都是建立在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基础上的,尤其是对其关系密切的行业、产业以及市场发展的需要等等。一是,专业设置是行业发展总结的表现。无论哪个专业都具有针对性,是为了培养某个行业培养技能人才而设置的。所以,在设置前必须对相关行业做深刻研究,尤其是对其过去与现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成果等做总结,以期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进一步改进与提升。二是,专业设置是职业技术总结的结果。职业教育教学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中间环节,直接决定着未来职业发展的情况。因而,要针对该行业的技术技能发展做出细致的研究,尤其是发现其在实际运行中的不足与优势,使得其在教育教学中加强教育,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类似的失误、错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二)前瞻探讨作用

从实质讲,专业设置就是一种理论探讨,即通过研究职业技术发展的可能性,使得专业设置可以在行业或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一定的前瞻作用。第一,经济发展形势探讨。任何专业都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细节,都要具体到某个岗位来实现。虽然经济发展形势是宏观性的,然而,却能直接地反映该专业技术技能的应用前景。专业设置只有立足潜力领域,才有其远大的理想实现可能,才会确保职业教育学校的长存。第二,职业技术技能作用探讨。任何一所学校或者主管部门不会去盲目地设置对社会和经济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的专业,或者说时代不需要的专业。因此,就要立足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对该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推动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

(三)技术技能创新突破作用

职业教育的专业具有针对性,目的是直接为行业发展培育实用型人才。这些人不仅要工作在一线,而且要根据自己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技术,在实际的工作中做出不同的突破,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与才华。首先,技术技能突破。所谓实践出真知。这些接受职业教育掌握系统知识的人才,在长期的工作中,通过经验的积累与对教训的总结,都会或多或少的对自己的工作现状做出改进。其次,理论研究突破。专业设置就是理论研究的成果之一,以各类系统的专业知识为线索,把对于行业技术技能的发展作为突破口,立足实际、做出预测,并展开系统的剖析,进而为学生未来在工作中的创新奠定基础。

根据以上论证和分析可知,专业设置对职业教育具有引领作用。由于专业设置的依据具有科学性,既从实际需要出发,又考虑行业发展的规律,所以专业设置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引领作用又是通过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总结提升、前瞻探讨和对技能创新的突破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徐健. 县域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中的问题及对策——江苏省海安县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个案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06 (10).

篇(9)

下面,按照本次会议要求,就如何加快推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和学习思考、调查研究的收获,我谈三点建议,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篇(10)

1、低碳生活就是指在生活中要尽力减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低碳,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2、目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日益强化的资源和环境制约,我国清醒认识到当前高碳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只有加快低碳发展,才能缓解国内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严峻局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速快,国际社会对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承担更大国际责任的要求和期待不断上升,使我国不可避免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来源:文章屋网 )

上一篇: 企业采购质量管理的措施 下一篇: 化学性消化的概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