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美学基础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8 17:12:5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护理美学基础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护理美学基础

篇(1)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生跨入护理专业的“入门”第一课。护基教师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位护士专业教师,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她们高尚的人品、渊博的学识、较强的能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迷人的风采、精湛的教学艺术都会对护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并形成独特的教学魅力。健康、高尚的护理教师形象对护理专业学生的作用是最直接的,是任何其他课程的教师所不能替代的,它更容易使护生产生价值认同,并自觉培养与效仿[1]。因此,在《护理学基础》的教学实践中,护理教师将教学魅力融入教学过程中,可使学生耳濡目染护理教师的职业素养、人格品行,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护理职业形象。

一、端庄的的职业形象

从上《护理学基础》的第一堂课起,护基教师就戴护士帽,头发前不遮眉,侧不掩耳,后不过肩,护士服清洁、平整,身着白色工作裤,脚穿白色软底护士鞋,站立有姿,行走有态,落座有相,举手有礼,淡扫红唇,面带微笑,展示在学生面前,将一个清爽、秀丽、端庄、文雅的标准临床护士的职业形象确立在学生的思想深处。

二、优美、娴熟的操作

护理学基础教学包含理论和操作教学,尤其在操作教学过程中,护基教师高雅得体的仪表装束、从容、熟练、美观、适度地操作动作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从而逐渐培养她们的护士职业素养[2]。教师的行为是学生模仿的直接对象,所以护基教师不仅要练就熟练的护理技能,而且要将肢体语言与操作动作协调、舒展,把护理技术之精与操作艺术之美融为一体,展示给学生。如示教铺床操作,护基教师将清洁的被褥折叠排放有序,把“放、展、包、叠”的基本动作要素融入到舒展、敏捷、迅速、优美的体态中,沉着冷静、肌肉放松、舒展自如,给人以快而不乱的感觉。

三、温柔、可亲的语言

在护理操作教学过程中,护基教师课前精心准备不同患者的交流语言,在操作前解释、操作中指导、操作后交代各环节有目地的和病人进行沟通、交流。如操作前问候并称赞病人:“你感觉好些了吗?”“你今天的气色好多了!”以示对病人重视和鼓励,使其振作起来,有信心,愿意合作;操作中重视病人的感受,多用“请”字,当病人对疼痛有反应时,给予理解和同情,并主动地解释:“这次操作会给你带来不适感,我会尽力减轻你的痛苦。”操作后礼貌地道别:“好好休息吧!我过会再来看你。”护基教师柔美的语言细腻润泽、缓缓流泻,如三月春雨,润物无声、沁人心脾,使病人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也使学生在美的语言环境中接受知识,教育她们以美好的语言与他人沟通、交流[3]。

四、良好的护理专业素养

一个好的护基教师,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敬业爱岗,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必须向她们进行专业思想、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将护士应具备的专业素质通过实践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在护生面前,使每次示范教学成为最直观的职业素质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要融入自己对护理专业的理解、热爱,对服务对象的关心、爱心、耐心,对工作的细心和责任心。如为模型人示教后整理好示教人的衣服、纽扣,肢体摆放舒适,整理好床单位;为真人示教,示教后都将扮演“患者”的护生轻轻扶起,用手将其鞋子放回取用方便的位置,并真诚致谢。操作中表现出的对“病人”的爱心、细心、高度的责任心,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科学严谨的态度和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服务态度,会使护生对护基教师良好的专业素质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对护理工作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并表现出敬佩、好奇和跃跃欲试的心态。同时护基教师应因势利导,将护理人员应具备爱心和责任心,护理工作需要奉献和技巧通过护理操作向学生传递,使护生认识到护理工作的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激发护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进而培养其职业意识、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

五、优良的人格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想的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人格的作用。”护基教师角色形象的强烈示范性和影响力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而且应延伸至课外及日常生活中。首先在为人处事上,护基教师应追求高尚的情操和塑造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诚信、正直、宽厚、廉洁、敬业、勤奋,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做到说真话、办真事、做真人。一项调查问卷显示:护生在课后评论最多的是护理教师,从业务水平到言谈举止,从身姿服饰到音容笑貌。90%的护生对我校护理教师的职业角色形象持肯定态度,她们最喜欢护理教师担任班主任;94%的护生认为护理教师的角色榜样作用对其影响较大,她们由此而喜欢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护理教师无小节,时时处处皆楷模。

六、宽厚的知识

护基教师在追求事业、完善自身的同时,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博学多识的崇拜偶像,让知识的魅力震撼学生、打动学生,从而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将求知识、学做人和谐地融为一体。虽说护理学基础是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科,但护基教师要通过教学不断把学生从对护理学的一无所知引导到知之甚多,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护基教师付出很多艰苦的劳动。学生的每一点成长、每一点成绩,都体现了护理教师的集体力量和智慧。护基教师扎实的、系统而又全面的医学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不仅能使学生因护理教师的知识渊博产生敬佩感,而且能不断强化学生对护理学基础知识的记忆,从而对护理专业学习充满信心。

护生处在思想道德培养和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发展、定型的关键时期,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和思想道德的提高,不仅需要正确、系统的理论加以指导,而且需要有可资效仿的榜样。护理学基础教师应深刻认识“教育者先受教育”,“身教重于言教”的重要意义,严以律己、以身立教,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坚持用榜样的力量去教育和影响护生,此种无声教育往往胜过有声教育。

参考文献:

篇(2)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又是护理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临床实际护理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因其直观、形象和信息承载量大,迅速被护理教师接受和推广,学生的满意度也普遍较高。在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效发挥其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探讨。

1护理授课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1理论环节

1.1.1教学内容 一改传统教学中语言描述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图示乏味和片面的缺点,多媒体技术能综合、及时地处理多种形式的信息,如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使内容丰富而详实,缓解了学时少、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加快了知识传递速度,加大了课堂信息量。同时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及时渗入新理念、新信息、新内容,并且将此很好地进行兼容。另外,利用多媒体教学,还能为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不同观点的比较、分析和思考的条件,启发学生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空间,扩大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内涵。

1.1.2兴趣与效果 多媒体教材较文字教材有三个特点[1]:①多媒体课件不是文字教材的简单电子化,而是多媒体(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音乐、视频)形式的知识载体;②是具有一定的交互能力的知识载体;③是众多知识点组成的具有非线性结构的知识载体。因而多媒体护理教学增强了课堂的表现形式,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以它清晰、活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优美的声音启发了学生的灵感,极大地增加了教学感染力,增强了教学效果。它的灵活性、趣味性直观性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知识对感官的刺激和传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给学生创设一种喜闻乐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创造一个丰富、轻松的学习环境,从而使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交互促进共同发展;让学生可以在良好状态下自主地、积极地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1.2 试验环节

1.2.1 重点与难点 护理学专业是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而我国护理高等教育自1983年恢复以来,学科发展迅速,尤其近几年,用人市场需求量大,本专科招生数连年攀升,大大超过了实验室的承载量以及教学医院见习的承载量[2]。传统的实验教学是由教师示教,学生围观。由于学生过多,视野有限,不易清晰地看到每一个实验步骤,大大影响到教学效果;同时教师的个人操作技术及示教水平也很大程度地影响到教学效果;亦有些示教属创伤性,如静脉输液、肌内注射等,不能在真的人体上反复进行;还有些教学内容,实验室无法以真人示教,只能在实验室模拟或在教学医院见习,如导尿术。多媒体教学则较好地解决了实验室教学容纳量小、可重复性差、易受教师个人素质影响等问题,特别对于实验中的重点、难点可以反复示教,不受视野影响,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实验步骤。例如,胃管、气管插管、导尿管等插入法,导管进入管腔后的走向和确切深度使学生难以掌握,用录像又不能直观表现,在多媒体课件中这一部分可以通过动画很好地表现出来,以保证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再比如,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各种注射法既是重点(注射部位、进针手法及力度),也是难点,该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工作后为患者服务的质量。在编制多媒体课件时,可将注射部位的神经、血管与肌肉的解剖图扫描入计算机,制成动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清晰地展示注射部位与解剖之间的关系,并将进针的操作录像导入计算机,分解动作讲解,尤其是突出演示局部进针的动作,使课堂上难以表达的重点内容真实、直观地再现出来,便于学生实习操作时掌握。教学中采用每次实验课首先在实验室播放多媒体课件,观看正确操作和重点难点,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由教师进行示范操作和解答。然后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际练习,学生练习中遇到疑点难点问题可通过教师解疑释惑,纠正错误的操作方法。这样在模仿的基础上达到熟练,在熟练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最终使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实现融汇贯通,灵活应用。

1.2.2 学生的素质 传统的教学方法面对模型人进行操作,护生不能进入“护士角色”,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身临其境,对加强护生的姿态、手势与动作等的行为规范(在操作过程中应体现节律美、韵律美、协调美、轻柔美);同时具备与患者良好的交流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设置真实的医院情景,如从住院处到病房内的护理工作内容,展示出护士应有的言行举止及与出入院患者的沟通技巧,还表现了出入院患者所具有的心理活动特点,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样学生在实验室直接接触到医院的临床工作,对护士在医院怎样工作有了初步认识,为日后临床见习、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护理授课中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用于教学优势的同时,仍应辩证地看待其不足,以便在教学实践中扬其长,避其短。我们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出以下问题:

2.1把课件当成了电子黑板 目前,有些课件只有文字,而无其他;或是在文字旁插入一些与教学内容并不相关的卡通图片。这种只有多媒体的形式,却没有多媒体内容的课件,其实际效果就是把多媒体当成了电子黑板,这样的课件无法体现多媒体教学的生动形象直观;还有些课件虽然有图片、有动画,但所占比重较小,其质量有限,课件设计不够严密周全,和理想中的多媒体教学仍然相去甚远。

2.2课件过于繁琐 我们观察到有些教师以为多媒体就是要大量图片、动画,忽视了课堂内容本身的需要,把非生点内容也做得五彩缤纷,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弱化了教学生点,一节课上完,虽然很热闹,但不知到底想说什么,要学生掌握什么。

2.3教学中与学生眼神的交流相对减少 课堂上使用计算机需要教师操纵演示进度,教师被局限于电脑前控制鼠标,过多时间注视显示器,

故与学生眼神交流相对减少。这样,一方面不易及时了解学生的反应,另一方面学生的注意力因缺少与教师的交流,降低了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适时离开电脑,适当采用教鞭指示,或穿插使用其他合适媒体,以充分发挥教师这一主要媒体的作用。另外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选择要严格把关,要注重教学效果,防止一味追求使用多媒体技术而忽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

2.4过多依赖多媒体,忽视传统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不是相互狐立和排斥的关系,也不是一种教学手段取代另一种手段的关系[3]。多媒体教学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亦有其缺陷。课堂上的师生交流是教师掌握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的基础,是教师把握课堂授课节奏,临场授课效果的基础;授课教师的教态、动作、眼神等身体语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关注,对本门学科的热爱和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不考虑授课内容的具体需要,整本教材、每节课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而教师只是坐在控制台前操作计算机,其课堂效果会受到限制。传统的板书、站立讲课、课堂讨论课等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缺点,我们认为有以下对策:

3.1 加强师资培训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最积极生动的要素,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因此加强对教师进行功能较强的多媒体制作软件的集中强化,保证教师熟练掌握多媒体制作和放映技术,学会制作电子教案,并使她们更多的了解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利弊,可提高教学质量。

3.2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亦有其缺陷。排斥其他教学法,把多媒体教学当成了可以替代一切的教学法宝是对多媒体教学的曲解。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应将教师的形体语言功效与多媒体的图文并茂,形象化教学结合起来,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4]。

3.3 开发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 好的多媒体课件就好比一本好教材,没有一本好教材,要上出一堂好课,非常困难。因此,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规划教材,组织一定的人员,积累、制作相关的教学素材和研制开发课件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方法在基护教学中的应用,将能很好地拓宽基护教学方法,提高基护教学质量。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拓宽知识面,努力钻研护理业务,加强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对教学方法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同时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不是相互孤立和排斥的关系,也不是一种教学手段取代另一种手段的关系。应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适当地有选择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使之成为最佳的教学辅助手段,最大限度发挥它在教学中的积极性[5]。传统的讲述加板书、课堂讨论课、试验课教师示教等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应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其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翁苏湘,王彦丽.浅谈多媒体教材的建设[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6,27(1):53-54.

[2] 徐淑秀.护理学技能实验课件开发[J].中华国际护理杂志,2004,1(3):69.

篇(3)

关键词: 护理学基础教学;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

Key words: nursing teaching;teaching methods;Multimedia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240-02

0引言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原来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阶段,护理教育为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必须突破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几年来我校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开展多媒体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实现护理教育现代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谈谈笔者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几点体会。

1多媒体教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使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能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注意,为掌握知识,培养技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1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等结合于一体,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给学生创造出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2]。基础护理学中操作内容很多,靠教师理论讲解和示教,学生感到抽象难懂,没有兴趣。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同其他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了好的效果。如《基础护理学》前后两章中我们插播《护士日常行为规范》等电视教材,使教学变得直观、形象、生动,把护士的思想意识、仪表态度,言谈举止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图像清晰地表现出来,使抽象的规范条款能够在对荧屏美的欣赏和感受中被接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基础护理学》中有些内容如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注射原则等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主要靠死记硬背。虽然有去临床见习的机会,但由于受时间、场所和条件的限制,易停留在形式上。现在教师将幻灯教材和电视教材运用到教学中,同学们不但可以不受时间、场所和条件的限制进行学习,而且能较全面地体会书本上的知识,学得生动深刻,很受同学欢迎。

1.3 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临床的实际护理操作、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操作后患者的感受直观地展现在同学面前,提供了大量具体的临床信息;对教学中难度大、枯燥、抽象、实体操作仿真性差的内容,都可以通过教学课件中逼真的实物图像、三维动画模拟演示等,使学生很快地将理论联系实际,获得感性经验[1]。如在留置导尿术中,涉及患者的隐私时患者的心理反应、导尿时患者的痛苦表情、导尿后集尿袋的放置及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这些都属于很抽象而且实体操作仿真性差的内容,我们将在医院完成整个操作的过程录像导入计算机,然后在真实直观地再现出来,使课堂上难以表达的重点内容真实、直观地再现出来[4]。

2存在的问题

2.1 片面追求动画效果,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的优势是可以将幻灯片、图片、实物、模型等集成到课件中,根据需要灵活展示,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生动性和便捷性,提高了授课效果,但这些内容并非越多越好。我们观察到有些教师却一味地追求动画效果,实际上适得其反,会分散其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2.2 容易出现满堂灌应用多媒体技术后,扩大了教学信息量,学生没有思考接纳和记笔记的时间,应接不暇,囫囵吞枣。即使再生动的图片声音,也会造成视觉、大脑疲劳,授课效果可想而知。

2.3 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减少课堂上的师生交流是教师掌握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的基础,是教师把握课堂授课节奏、临场授课效果的基础[1]。使用多媒体后需要教师操纵演示进度,教师被局限于电脑前控制鼠标,过多地注视显示器,与学生眼神交流相对减少。这样,一方面不易及时了解学生的反应,另一方面学生的注意力因缺少与教师的交流,降低了学习兴趣。

2.4 教学课件的质量难以统一规范多媒体课件多由任课教师自己制作,而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又参差不齐,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也不同,再加上教学经验多少的不同,使得教学质量好坏不一,难以统一规范,所以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5]。

3对策

3.1 提高对多媒体教学意义的认识,重视多媒体教学活动有些教师缺乏对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正确认识,对多媒体教学活动不重视,这是不对的。有关报道说,一个人通过视觉所能掌握的知识占总知识量的15%,通过听觉获得的占20%,而同时利用视觉和听觉所掌握的知识可达70%,而多媒体教材正好符合这一点,使学习效率得到很快的提高。

3.2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做好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进行多媒体教学活动时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即使再好的多媒体教学也只有融合在教师全部教学活动之中,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教师要掌握好时间,应做到简短、精炼、恰当、高效,以免使生动有趣的视教变得乏味而影响教学质量。

3.3 利用重播纠正学生操作中存在的偏差我们在每项操作练习后应适当进行测评考试,对存在的问题可利用重播录像、教师讲解加以纠正,以利于学生达标。例如铺床法,实践课教师做完示教后,再插播录像,对重点难点分解处理,学生更容易掌握。

参考文献:

[1]谢虹,徐淑秀,孙雪芹等.探讨护理多媒体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上海护理,2005,3(21):65-66.

[2]王维治,矫毓娟,于永发等.多媒体网络教学势在必行[J].西北医学教育,2001,9(3):150-151.

篇(4)

1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1.1 创造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激发学兵的学习兴趣 培养和激发学兵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教员在基础护理授课过程中既要把操作理论知识讲解清楚,又必须完成各项操作示教,而有些教学内容又比较抽象、生涩难懂,加上教员不停地板书和枯燥的讲解容易使学兵学习兴趣不足,甚至感到乏味。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声、光、色及动画等多维度刺激学兵感官,吸引其注意力。如以视频、录像演示常用插管术操作方法,创造出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加深了学兵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直观有趣。

1.2 解决重点与难点内容 多媒体可帮助学兵建立全面的、多感知的、形象化和多维的知识体系,把平时教员说不清、道不明,学兵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来。如在基础护理各种给药方法教学中,静脉输液法、注射部位的选择、进针手法是重点内容,传统手段教学中,尽管教员讲授时娓娓动听,学兵也只能是凭空设想,而终难知其究竟。我们将注射部位的血管、神经与肌肉的解剖图扫描入计算机,制成动画,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清晰地展示出来,阐明了注射部位选择的重要性,诠释了进针角度选择的方法,通过计算机实现了分解动作的讲解,尤其能够突出演示局部进针的动作,使教学重点真实、直观地再现出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1.3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基础护理日新月异的科研成果不断应用于临床,课堂上如不纳入新的知识,学兵上岗工作后就要落伍。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大大节约了教员课堂写板书、画图、列表、擦黑板的时间,避免了课堂时间的无效占用,缩短了等量教学内容的传授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又能使新知识更多更快地走入课堂。

1.4 便于教学资料的使用与保存 多媒体教学课件可打包储存于移动硬盘、优盘或制成光盘,省去教员携带投影、幻灯、挂图、模型等多种教具;可根据需要随时增加或修改课件内容;可将老旧、色彩失真的幻灯片、教学录像片等用扫描仪、图像处理软件、视频编辑软件等重新编辑与保存,既可有效利用教学资料,又能长期保存有价值的教学资料。

1.5 促进教员提高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每位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员除努力掌握现代教育理论、钻研教学业务外,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与多媒体制作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灵活运用教学设计原理,制作出高质量的、深受学兵喜爱的多媒体课件。我部自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教员的素质和计算机应用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教员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得以充分调动。

2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5)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1(b)-093-02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危急症,病死率、病残率均高。近年来有不少学者提出手术治疗早期清除颅内血肿可降低颅内压,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保留和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我院2005年2月~2008年3月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2例,疗效好,病残率与病死率显著降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出血会议修订的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1],经头部CT证实均为基底节区及脑叶出血量600 ml以上病例。治疗组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38~75岁,平均57岁;基底节区出血31例,脑叶出血5例;出血量按多田公式计算:60~80 ml者18例,81~100 ml者12例,>100 ml者6例;有明显高血压病史32例,4例发病时血压高;嗜睡、昏睡者22例,昏迷者14例;发病至手术时6 h以内者9例,7~24 h者23例,24 h以上4例。对照组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37~76岁,平均58岁;基底节区出血30例,脑叶出血6例;出血量:60~80 ml者17例,81~100 ml者13例,>100 ml者6例;有明显高血压病史31例,5例发病时血压高;嗜睡、昏睡者23例,昏迷者13例;发病至手术时6 h以内者10例,7~24 h者22例,24 h以上者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症状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据颅脑CT定位,测定血肿距离颅骨的深度后,以脑内血肿中心作为靶点确定穿刺点(注意避开重要血管和功能区)。常规消毒,局部麻醉下用手摇钻快速钻颅,置入带侧孔的12号硅胶引流管于血肿腔内,以20 ml注射器抽吸血肿(能抽出>10 ml最好),4 h后治疗组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2万U加生理盐水4 ml,对照组仅注入生理盐水4 ml,夹闭引流管,4 h后开放引流,计算引流出的液体量。引流术后第3、7天分别复查CT,待脑内血肿基本清除后拔出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②安全性观察(包括出凝血时间,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和胸部X线片等);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④血肿吸收情况;⑤死亡情况。

1.4 疗效标准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判定疗效[2]。

1.5 护理

1.5.1 严密观察病情 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生命体征、肢体功能等的变化。生命体征的变化可以判断患者病情轻重的程度,认真观察,及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3],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血氧饱和度变化,意识是判断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如果意识逐渐恢复表明病情好转,逐渐恶化,为脑受压的表现,可能是继续出血或血压升高,随时报告医生。

1.5.2 引流管护理及观察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引流系统要密闭,引流袋每天更换,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检查有无管道扭曲受压及血凝块阻塞,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始端位置要高于穿刺点15 cm避免穿刺孔脑脊液漏;末端引流袋要低于穿刺点,避免引流出的液体反流入颅内引起颅内感染。要注意引流液的量、颜色。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一般1~2 d复查颅脑CT,血肿消失和消失80%以上即可拔出引流管。

1.5.3 压低温疗法 应用冰毯、冰帽、冰袋等,可以降低脑耗氧量,促进脑功能恢复,术后体温超过38℃的患者可采用头部冰帽,同时给予冬眠合剂定时使用[4]。

1.5.4 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鼓励清醒患者咳嗽、咳痰,对于年老体弱、术后昏迷、长期卧床患者,常容易并发肺部感染,首先应该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彻底地吸出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配合家属给患者翻身、叩背以利于痰液咳出,不易吸出者给予雾化吸入,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肺部感染。

1.6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36例中,总有效率为80.6%;死亡7例,死亡率为19.4%。对照组36例中,总有效率为55.6%;死亡16例,死亡率为44.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的临床疗效评价

2.2 安全性观察

两组治疗期间出凝血时间、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部X线片等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目前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采用脑内血肿穿刺管引流和使用血肿液化剂对脑内血肿进行冲洗、液化和引流,具有安全、简便和疗效显著的优点,且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害,但临床上单纯应用微创清除术往往会出现积血梗阻而加重脑水肿等症状,从而影响临床疗效。尿激酶是一种纤溶酶直接激活剂,可使纤溶酶原降解为纤溶酶,后者可使血块中的纤维蛋白分解从而使血块液化,无抗原性和毒性,小剂量应用短时间内即可达到溶解凝血块的作用,冲洗和引流促进血肿吸收,加快脑内血肿的分解液化,缩短脑内血肿的引流时间,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且病程长,术后连续地、动态地、严密地观察病情,是手术成功的保障。细心周到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根本,良好的健康教育是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护理人员在细心、耐心的前提下,术后意识转清、但失语、肢体偏瘫、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很容易产生急躁、焦虑和恐惧心理,因此要给予患者安慰,对患者的顾虑给予解释和指导,精心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29(6):379-380.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19(6):381-383.

篇(6)

中图分类号:R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24-01

1 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开展多媒体教学的保障

多媒体技术是把计算机技术作为核心,将图像处理技术、视频技术、语音处理技术整合在一起,利用计算机的图像信号进行加工、储存、转换、控制、编辑等过程。它和幻灯片、投影仪等简单的组合不一样。专业人士曾经说过,多媒体技术会改变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后就会使整个教育界发生很大的改革。实施多媒体教学必须要具备3方面的条件。

1.1 硬件保障

想要展开多媒体教学首先要具备相关的硬件条件,它是开展多媒体教学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通常情况下必须要有各种视频、多媒体计算机、灯光控制系统、投影仪、影碟机、音箱等。如果学校有条件,可以根据高标准的硬件设施,并且构建校园网络,为教师提供健全的电子备课室等,教课地点可以选择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最好在较大面积的多媒体教室内进行授课。

1.2 软件保障

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技术条件是软件。它主要的工作是发挥硬件的作用。实施多媒体教学必须的软件主要包括3个方向的内容:(1)构建多媒体教学各学科的教材库和教学产品的工具软件;(2)建构各种通用软件和操作系统;(3)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作品。这类作品应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上课前后能够帮助学生自学的功能。对于一些水平高的产品,还应该具有将学生具体掌握的学习情况及时的反馈给教师,并能够给出相应的数据分析的功能。

1.3 教师保障

教师是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实施者。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好与坏,教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具有独立操作各种多媒体设备的能力,可以熟练掌握计算机进行教课,具备很专业的创新意识,自觉的把各种创新的教学理念实际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实时的将国内外医疗护理的先进方法给学生进行讲解,将各种学术展示给学生,指导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积极的进行讨论和研究,并且能够按照课堂教学的需求,独立完成教学所需要的多媒体作品。

2 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开展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2.1 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教学的时间效益比

学生运用多媒体辅助学习的时间比传统教学所用的时间短,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达到传统教学的效果和目的,因此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的速度。他们提出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护理上应用的原因是因为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的比传统教学缩减了学习的时间。与此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拓展教学的信息量,降低知识的时间,缩减空间范围,并且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是学生一人一台计算机学习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发挥自身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实践的效益比。

2.2 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促进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动机,然而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要素。人们对感兴趣的东西通常会有所向往,会使人的头脑清醒,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处于最好的状态。在课后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能够使他们注意力集中,提高学习的动机。这是因为基础护理通过多媒体进行操作,仿佛在现实的真实环境中,激发了更多的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把书本上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的生动、具体、形象,因此,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媒体技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在调查中不难发现,大多数的学生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让他们感受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个很愉快的过程。学生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将苦学变为乐学,将抽象的知识变为生动具体的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机,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3 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本文采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是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用面对老师,是和计算机互动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学生人手一台电脑,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多媒体辅助教学这种学习方式有效的增强了她们学习的自主性。自我控制学习速度会调动学生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然而学生的这种自豪感和目标及学习成绩紧密相关;与此同时自主性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完善的意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努力让他们成为具有初中级职称护理人员绩效评估初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主动学习者。

3 结语

总而言之,多媒体运用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加强了教师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式,通过将综合教学信息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了学生的知性和理性认识,既提升了基础护理技能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又为学生在职护理人员提供了条件。但是也要认清多媒体在护理学中应用这种教学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取长避短,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葛岩.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

[2] 李慧.不同层次护理专业教育的比较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

[3] 张亚丽.博弈视野中的网络教学荒芜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

[4] 徐华勇.高职高专《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5] 杨利润.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知识在我国的传播[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篇(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实施,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护理教育正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这一需要,而开设《护理美学》课程。

《护理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在护理实践中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从而树立良好的护理职业形象、塑造高尚的护理职业道德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交叉学科。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概括地分为美学的基本原理(简称“基础理论教学”)和美学在护理学中的实际运用(简称“实践应用教学”)两大部分。教师应根据两部分内容侧重点的不同,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基础理论教学阶段,应采用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其认同感的教学方法,以促进护生美学基本知识的储备

基础理论阶段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要求护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美学的基本理论,为实践应用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一般较为抽象、枯燥,容易让护生产生厌学情绪,这就需要教师改进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多综合采用一些能够调动护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以避免厌学情绪,增强其内心的认同感,化被动为主动。

1.1 以讲授式教学为基础

在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需要多采用讲授式教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填鸭式”的灌输。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注意自身的言传身教。讲课时,教师要衣着得体,化一点淡妆,精神状态要饱满;要在确保表达准确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语言的艺术性;精心设计板书,尽可能让书写不但规范而且美观;同时,教态要自然端庄,多运用眼神、手势等充分展示形体语言的美。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言行举止是最直观的美的体现,学生在观察、欣赏的同时,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增强。

1.2 以电化式、讨论式、引导式等教学方法为辅助

《护理美学》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课堂讲授往往比较抽象和空洞,如果教师能在讲授的基础上辅以电化式、讨论式、引导式等教学方法,必然能够增加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 ,让学生认识到美不是抽象的、遥不可及的,而是普遍、客观存在的,从内心深处去信服和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学习的效果才会有显著的提高。

具体而言,电化式教学可以是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电教片,可以是经典唯美的影片、MTV或工艺品的欣赏。这当中可以向学生展示各种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还可以通过展示美与丑的强烈对比,来增强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尤其可以播放一些护士形象和行为规范的电教片,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怎样的护士形象是美的,怎样的护士言行才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除了电化式以外,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辅以讨论式、引导式教学。护理美学最终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发现美、欣赏美,继而创造美,讨论式、引导式教学恰好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美学基本知识,提出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在“行为美”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提出“你认为怎样的行为才能称得上美”;又如在“美与审美”这一章节,可以让学生针对“如何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展开讨论等。值得指出的是,讨论式教学并非只是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教师应该参加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讨论,并且在讨论告一段落的时候,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在互动互助中实现教学的相长。此外,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启发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并鼓励他们对现阶段美学研究的结论进行质疑,勇敢地说出经独立思考后的个性化的观点,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创新的学习氛围。

2 实践应用教学阶段,应采取各种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护生在实践中运用美学 基本知识的能力

众所周知,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护理美学》教学的主旨是将美学的基本原理与护理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的结合,如何去提高护生在实践中运用美学知识的能力是教师在实践应用教学阶段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从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而言,教师应该采取各种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如情景式、临床见习式、讲座式等。

2.1 提倡情景式教学

在实践应用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多采用情景模拟式教学。护理的美离不开护理活动本身,情景式教学可以模拟各种护理活动,让护生在护理的职业环境中运用美学知识,以展示护理人员的美、护理活动的美以及护理人际关系的美。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运用美学知识的能力,为其临床实践打下基础,教学效果明显,值得提倡。

2.2 辅以临床见习、讲座式、社会问卷调查等教学方法

情景式教学虽然教学效果较好,但仍有一定的弊端,如情景设计过于理想化,欠缺灵活性,和临床实际有所出入等,所以教师可以辅以临床见习、讲座式、社会问卷调查等来弥补其不足。组织护生进入医院、走入病房,身临其境地去体会一下护理活动的氛围,观察护理美学在临床工作中被运用的现状,亲身去实践一下如何在护理活动的中展示美、创造美,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真正结合。教师还可以指导护生进行一些关于大众对护理职业形象的要求的问卷调查,让护生认识到护士在人们需要怎样的护士形象,这种教学方法更能增强学生对护理美学学习意义的认识,而且也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此外,还可以邀请有关的专家做一些诸如“护士职业妆的化法”、“护士礼仪”之类的讲座,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增加其学习兴趣,而且对护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实际意义。

概括而言,教师在《护理美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侧重点,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此外,《护理美学》必须顺应社会和医疗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提高教学的效果。

篇(8)

    根据我院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的教学计划,随机抽取2012级护理本科学生72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8人,女生64人,年龄19岁~21岁。将72名学生随机分到6个模拟病房进行授课,其中第1模拟病房~第3模拟病房的学生36人为观察组;第4模拟病房~第6模拟病房的学生36人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年龄、性别、所修课程、基础知识、入学成绩、任课教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1.2.1授课内容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均按我院自编教材《护理学基础实验教程》内容进行授课,观察组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中融入护理美学相关知识,对照组按照原教材内容未刻意加入护理美学知识。

    1.2.2美学相关知识培训

    在上实验课前利用周末和晚上对观察组的护生进行美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具体内容包括:①护理美学基本原理;②规范着装仪表;③规范行为举止,包括推治疗车、端治疗盘、持病历夹、站姿、坐姿、行姿、蹲姿等训练;④培养语言沟通能力;⑤培养人文关怀能力。

    1.2.3评价方法

    1.2.3.1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

    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的护理学基础理论考试成绩、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和总成绩进行评价,理论考试采用统一试卷闭卷笔试,满分70分,由护理学基础教研室老师集体阅卷;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标准参照我院自编教材《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评分标准》,满分30分,考核内容以抽签形式由学生随机抽取,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授课教师交叉考核。总成绩为理论课和实验课成绩之和,以平均成绩进行比较。

    1.2.3.2调查问卷测评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自行设计教学效果评价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学习兴趣、语言表达能力、服务态度、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专业思想、职业形象。分好、一般、差3个等级进行评价。问卷相隔2周的重测信度为0.87。共发放问卷72份,有效回收72份,回收率100%。

    1.2.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观察组护生的理论课成绩、实验操作技能成绩、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在激发学习兴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巩固专业思想、塑造美好职业形象方面观察组护生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1、2002、2003级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215名。其中2001级学生92人,女生85名,男生7名;2002级学生62人,女生60名,男生2名;2003级学生61人,女生55名,男生6名。均为经过1年临床实习后回校集中上课的毕业班学生。

1.2 方法

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实物鉴赏、影片播放、优秀艺术作品鉴赏、正反案例对照、美学设计活动、护理基本礼仪练习等多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授课前后分别发放经参考有关资料自制的问卷调查表,采用不记名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2,3]。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调查时采用统一解说词,说明调查目的及意义,填写完毕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15份,回收204份,有效回收率94.88%,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授课前,学生对学习《护理美学》的态度见表1。表1 学生学习《护理美学》前的认识态度授课后,学生对学习《护理美学》的教学效果评价见表2。

3 讨论

3.1 《护理美学》是一门护理人文课程,实践性很强,涉及自然、艺术、科学、人文、护理等方面的知识。护理专业生源大多数来自理工类型,人文知识相对缺乏,从表1中可以看出,授课前有87.75%的学生只是听说过护理美学,66.18%的学生表现对护理美学有浓厚的兴趣。随着学龄增长与社会交往的逐渐增多,护理专业学生对人文知识的需求也在逐步增长,他们希望自己能更好融入社会,特别在接触护理专业基础课及临床实习后,护理学生深感人文社会经验的缺乏,对护理美学持接受态度、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2 卢建立[4]等对影响毕业班课堂教学因素的调查分析显示,许多大学毕业班学生的出勤率一般只有30%左右。花蕾[5]等对实习护理学生调查表表2 《护理美学》教学效果评价内容及结果明,学生在护理专业思想、求知欲和心理压力等方面受临床教师的影响,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学习兴趣降低。本次调查结果显示,55.39%的学生认为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受到毕业前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思想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在教学中采用实物鉴赏、影片播放、正反案例对照、美学设计活动、护理基本礼仪练习等多元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在采用影片播放教学方法时,老师先向学生提示欣赏基点,播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观察,观看影片后组织进行现场评论或写出观后感,交流相互间的看法,使学生不仅限于看热闹,而是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观看,从中培养审美意识,教师也能对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针对学生应聘需要,补充讲授应聘礼仪,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课程结束后学生对学习护理美学必要性的认识,由课前的66.18%上升至86.76%,更为重要的是90.20%的学生在行为习惯上有了良好的改变,70.10%的学生认为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有很好的吸引力。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法依次是美学欣赏(实物鉴赏、影片播放、优秀艺术作品欣赏,81.81%)、礼仪演练(42.37%)、设计活动(33.96%)及案例讲授(25.42%)。

3.3 护理美学教育关键在于丰富护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对美学在护理应用中的理解,在考核方法上不能要学生死记硬背。对学生的考核是将平时写观后感、美学设计方案等成绩与期末开卷考试相结合,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少了,多了些轻松和娱乐,吸引学生注意力,真正融入到人文美学的氛围中去陶冶自己的情操。在教学中注重课堂互动,在学生交来观后感后,老师让成绩评定优秀者在课堂上向同学宣读;在进行礼仪练习时,采取一组同学练习,其他同学和老师一起打分的方式,使学习成绩评定公正,学生参与程度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提高;通过美学设计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美学观。运用多元教学方法的学生主观题回答有一定深度和广度,掌握运用护理美学知识较好。3个年级及格率均为100%,成绩在80分以上者分别达67.20%,52.60%和75.60%,平均成绩分别为82分、80分和83分。

3.4 在运用多元教学法提高护理美学教学质量的同时,应该认识到加强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必要性。目前护理美学师资多为护理专业教师,基本没有接受过专业美学培养,缺乏系统的人文知识,美学与护理学融合渗透得不完美,容易照本宣科,讲解缺乏透彻性和通俗性,学生难免感到枯燥。护理美学教师只有多层面、多途径学习人文知识,加强自身人文素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讲授才会有生动性、感染力、说服力。

参考文献

[1]黄志红,陈超然.护理美学教学体会[J].护理研究,2005(9):1869.

[2]廖爱武.PBL教学方法在护理美学教学中的应用[J].宜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4(6):107-108.

篇(10)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于自身合法权益和外在形象越来越重视,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结构,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因此其护理质量要求也在逐渐升高。一旦医院服务质量出现差错,则有可能导致护患纠纷出现,甚至严重的会有医疗事故发生。妇产科是医院当中较为特殊的科室,因为收治的患者均为女性,而在住院期间女性心理感受更为敏感,如果护理过程对患者造成冒犯或者难以令患者满意的话则有一定可能导致出现护患纠纷。护理美学是护理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会出现的一门学问,标志着临床护理的不断发展还有完善。为了深入探究护理美学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本院2010年~2012年妇产科收治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妇产科收治的患者共100例。年龄为12~84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8岁;产科患者共有64例,妇科患者共有36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科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方法,具体如下:①让患者处于安静整洁的治疗环境。病房要保证通风和整洁,对温度还有湿度进行适当调整,还能够组织患者进行一些轻快的活动。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和蔼耐心的态度,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仔细,对于患者所提出来的问题要认真全面解答,这样有助于解除患者因为对自身疾病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惧感,不要说出消极的话语打击患者接受治疗的积极性,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②疼痛的舒适护理。部分接受化疗初期治疗的肿瘤患者或者刚接受完手术的患者,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在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持同情的态度,对于患者的痛苦表示理解,如患者提出的要求合理则要保持耐心满足,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疾病,操作技巧要熟练掌握,尽量避免因为不合理操作增加患者痛苦;③身体与饮食护理。使用乙醇棉球对患者进行消毒处理,叮嘱患者要保持创面的干净卫生,在此期间不可使用有刺激性的药物或者肥皂清洗创面。构建良好的饮食结构,食物要选择富含营养和维生素等食物,提高患者自身抵抗能力;④母婴同室。通过正常分娩出生的婴儿,在出生之后尽可能和产妇放置在一个房间里面,由母亲负责婴儿的保暖、尿布更换以及喂养工作。

1.2.2观察组[1] 该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应用护理美学,具体如下:①形象美。相对于其它科室,妇产科科室的护理人员对自己的形象更要有所注意,将美学融入到本身护理职业当中,衣帽整洁,淡妆上岗。语言和语气竭尽亲切、专业以及和蔼,这样能够帮助护患之间达到有效沟通。通过这些语言能够构建良好的沟通渠道,让患者对于治疗措施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另外形象美的注意也能够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自我素质培养,使得心理状态得以完善,积极应对在护理服务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让患者的身心处于舒适并达到健康的状态;②语言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之话人爱听之。尽可能多的赞美她们的家庭,家人,为人处世,外表,形象。因为没有任何人会跟赞美自己的人过意不去,而且更愿意跟你配合,达到满意的治疗和护理效果;③环境美。护理环境指的是包括医生、护士以及患者所能够活动的范围,该环境是否体现美的内涵直接对上述主体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妇产科的患者,都是体质相对较弱的妇女还有婴幼儿,对于环境方面的要求则相对更高。因此对患者尽力营造一个和谐、舒适健康的环境,让患者能够感受到环境优美的魅力,对治疗措施还有康复训练积极配合。另外护理环境如果能够保持温馨舒适的感觉,那么患者出现焦虑紧张情绪的情况会极大程度下降,更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④行为美。将行为美融入到护理工作当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护理标准对患者进行护理,坚持做到无菌操作原则,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时刻注意,如果发现情况需要立即处理。如对患者临床资料存在疑问则要进行核对,根据患者本身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还有科学化的护理措施,不但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痛苦且护理工作也能够得到保障。在护理过程中,操作得到规范、熟练等要求,不仅可以让患者体会到护理过程中的行为美,另一方面可以稳定患者因为怀疑而可能产生的焦虑、痛苦心理。

1.3观察指标[2] 对比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规律饮食、按时休息例数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的住院时间、花费对比有显著差异(P

两组患者的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有显著差异性(P

3 讨论

护理的内涵正在不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改变自身的护理理念,让护理行为更加规范,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力度,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还有隐私。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始终需要保持有同情心,体谅和体会患者的痛苦,这些都是护理美学的基本要求。

在本次研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其各项临床指标相对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护理美学的观察组患者,均存在显著差异性,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该结果提示了护理美学在妇产科护理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项企业都已经在相当激烈竞争的环境当中生存,医疗机构所需要面对的竞争更是激烈,护患关系之间能否和谐关系到医疗机构的竞争能力。我国已经把医疗卫生还有人民的健康放在一个非常高的高度来进行看待,我党的多个报告当中都提到了人民健康的问题,可以说对于健康的关注现在已经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多种因素加起来都促进了我国医疗结构需要对护理工作有更进一步的改革和重视。

综上所述,对妇产科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对医疗的依从性,且能够提高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最大程度保障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上一篇: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 工程招投标审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