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10 14:57:3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发展形势分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篇(1)

中国也在积极地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当承担一定的减排责任,另外发展低碳经济也是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但是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还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1、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

(1)国际上越来越重视低碳经济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升温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影响,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碳排放对大气和生态的影响。很多国家都采取有力的措施控制碳排放量。英国是最早提倡低碳经济的国家,欧洲许多国家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控制碳排放,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也都积极推进本国的低碳技术,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发达国家,很多发展中国家也积极投身到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去。还有一些国家由于地处低洼岛国,温室效应使他们甚至有灭国的危险,更是积极呼吁全球减少碳排放。

(2)中国面临更严峻的国际压力。据BP统计数据分析,2010年中国基础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占世界份额的20.3%和25.1%,均占世界第一位。面对这样尴尬的境地,中国自然成为世界国家关注的最主要对象之一。很多国家都要求中国更多的承担减排的义务。虽然从人均角度看,我们国家排放量很低,远低于美国,且我们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已经排放很多年了。但是,毕竟我国的排放总量又创新高,高排放及高能源消耗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不满。各次气候会议要求中国承担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国家都将矛头指向了中国,中国势必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

(3)征收碳关税趋势更加明显。很多国家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如欧洲各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国内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的推行也将逐渐影响国际贸易。很多国家威胁对不能完成碳排放的国家或不符合低碳要求的产业征收碳关税。虽然现在大部分国家还没有正式征收,但趋势越来越明显。欧盟自2011年年底至今,一直致力于航空碳税的国际协调和征收。碳关税如若征收,将对我国对外贸易及国内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国家要未雨绸缪,尽早推广低碳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形势

(1)碳排放依然严重,高耗能行业仍未有效控制。我国虽然重视低碳经济发展,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更加恶化。我国的能源消费及二氧化碳总量都已成为世界头号大国,环境容量压力巨大。我国的产业结构经过多年的调整,仍没有彻底改变高耗能的问题。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4万亿投资基本投到了铁公基上,这些行业本身看也是高耗能的。其他一些高耗能的产业如冶金、化工、医药等行业也未受到有效控制。

(2)低碳技术发展不力,碳交易市场不完善。我国低碳经济的推进也有一段时间了,但低碳技术并未有长足的发展。企业的热情也不高,尤其是高耗能行业,按照成本收益进行生产,没有兴趣从事低碳技术的研发和使用。低碳技术由于缺乏足够的需求,导致科研力度不足,技术落后。我国碳交易市场虽然也有几个,但都不成规模,影响力也有限。

(3)碳排放的管理控制还不够合理。2006年时,国务院节能减排计划要求“十一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从结果来看,我们是在2010年提前一个月实现了目标。但是过程明显存在设计不合理、操作不规范、推进力度不统一的问题。这违背了我们节能减排的本意。我们希望能通过制定节能减排计划,促进社会重视低碳问题。企业能够积极节能减排,促进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但由于我国缺少相关的法律保障,2008年又遭遇金融危机,政府忙于救市,很多企业忙于自救,无暇顾及低碳排放问题,这也是导致我国减排前松后紧的重要原因。新的减排计划还需充分尊重科学发展的要求,使减排成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健康发展、生态环境的改进的手段。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际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及中国在碳排放中所处的位置,全球对中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已经很难将发达国家减排承诺及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补偿作为挡箭牌,因为中国毕竟成为超越美国的第一大碳排放国。中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发展低碳经济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面临很多挑战。

1、国际方面

(1)国际压力大,时间紧迫。从波恩到德班,再到多哈气候大会,发达国家将矛头指向了中国。由于中国和美国是碳排放的头两号国家,且都没有减排承诺,很多国家都或明或暗地要求中国也要加入减排承诺,甚至包括美国。发达国家总是有意回避对发展中国家的低碳技术和资金的扶持义务。虽然综合来看,我国人均碳排放还很低,且国外发达国家比我们多排放很多年,但压力仍然越来越大。综合考虑国内的经济状况,我们不会随意接受减排承诺,但国际社会的压力没有办法忽视。

(2)低碳大国发展迅速,抢占市场先机。很多低碳大国都积极制定相关法法规,完善本国低碳市场,鼓励低碳技术创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如英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都制定了详细而明确的低碳发展战略。这为他们在未来全球低碳市场抢占先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低碳市场规模很大,但发展还远远不够规范有效,这将导致我国在全球碳交易市场处于被动地位。

(3)低碳技术转让障碍重重。联合国气候大会大部分时候都会讨论低碳技术的发展创新,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应给与发展中国家技术援助和支持。但在近几期大会中,发达国家往往纠结于技术的探讨,有意忽略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援助。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依靠技术援助显然不现实。低碳技术作为新兴重要技术,转让也会遇到种种壁垒,这对我国低碳技术的发展非常不利。

2、国内方面

(1)产业结构仍不合理。我国产业结构已经调整很多年了,但是一些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巨大的产业仍广泛存在。尤其是遇到金融危机后,产业结构调整遇到很大问题,政府忙于救市,其刺激计划虽然也考虑了清洁能源的重要性,但大部分资金还是流向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忙于自救,很大程度忽视了低碳技术的应用,高耗能企业仍然没有有效的降低能耗,我国最终成为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头号国家。

(2)企业尤其是高耗能的企业低碳意识仍然不足,缺乏技术创新。企业更多的关心现有的成本、收益。低碳技术的采用、创新都会使得成本增加,尤其在短期内,增加成本比较多。虽然长期来看,低碳技术的采用是发展趋势,长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很可能会使企业更有竞争力。但由于缺乏激励,企业不愿在低碳技术上过多投入。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也不完善,激励机制也不健全,这也都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

(3)人们的消费习惯距离低碳生活还有很大差距。发展低碳经济,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很重要。一方面低碳行为可以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也可增加对低碳产品的需求。但我国的消费习惯很难短时间改变。人们仅仅是有了一个对低碳的认识,具体生活中,还远未做到低碳。尤其是私家车的消费,近年来呈急剧上升的态势。由此而导致的城市拥堵、停车困难等问题越发严重,更不利于节能减排。

(4)缺乏系统有效的减排安排。我国减排的决心很大,但减排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尤其是2010年下半年,为了达到“十一五”的减排目标,出现了拉闸限电、禁止企业用电、企业用柴油自行发电的情况,可以说违背减排的初衷。而且,我们的减排计划很早就订好了,直到最后,地方政府才仓促出招,这与我们的减排计划和过程缺乏科学的管理和监督有很大的关系。

(5)碳交易市场不完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将“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但是我国碳交易市场还很不完善,虽然已经有几家碳交易所,如山东单县碳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但基本都运营惨淡。还有几家碳交易所准备上马,但没有形成统一的全国交易平台。相关政策、体制不完善,我国碳交易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随着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面临的减排压力更大了,无论国际形势还是国内形势都对低碳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全球的发展趋势看,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当承担一定的减排责任,另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也是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但目前状况下,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力促产业结构升级,鼓励技术创新

我国一直在努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减少以往对基础能源的过度依赖。高耗能的产业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减少碳排放量,促进产业向低耗能产业发展,才能有力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此过程中,企业将面临优胜劣汰,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采用低碳技术的行业的发展,鼓励技术创新,淘汰电力、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煤炭、平板玻璃等行业落后产能的高耗能的产业。我们国家仅依赖低碳技术援助和进口是不现实的,也是成本高昂的,我们要积极鼓励低碳技术的创新,自主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未来低碳市场占有有利地位。

2、将科学发展与低碳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要避免再次出现通过拉闸限电实现减排的目标,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得低碳经济发展有法律保障。发展低碳经济仅有决心是不够的,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也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低碳技术的创新、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减排的实现都是一个科学的过程,要将科学发展与低碳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3、倡导并推进低碳生活

虽然人们对低碳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具体到低碳生活,做的还远远不够。政府应当继续加强这一方面的宣传,并积极倡导,政府官员要以身作则,鼓励人们低碳消费。政府要积极出台相应的鼓励措施,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采用低碳技术。

4、推进碳交易市场发展

我国的碳交易市场还很不完善,鉴于碳交易市场的巨大价值,我国应积极推进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碳交易是利用市场方式处理碳排放问题,效率是最高的,发展前景也是最好的。国际上欧洲一些国家,碳交易发展的很好,我们可以借鉴学习。

除了以上政策建议,还有其他一些我们可以做的,比如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培养低碳方面的科研人才、提早针对碳关税制定相应的政策等。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的经济活动相互影响,减少地球的碳排放量依靠一个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的,发展低碳经济也需要积极进行国际合作,进行经验技术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乔晓楠、马世珍:后京都时代的国际产业竞争研究[J].经济学家,2010(7).

[2] 金乐琴:中国如何理智应对低碳经济的潮流[J].经济学家,2009(3).

篇(2)

1、农业生产发展加快

1-9月,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6.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增幅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提高0.8和0.2个百分点。春夏收粮食播种面积43.31万亩,增长4.1%;产量10.35万吨,增长12.9%;茶叶、水果和药材大幅增产;畜牧业生产形势向好,肉蛋奶总产量7.09万吨,同比增长4.6%,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水产品量丰质优,产量48.17万吨,同比增长3.3%。

2、工业保持快速增长

1-9月,全市工业增加值258.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0%,占GDP的比重43.6%,拉动GDP增长9.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4%,居各行业之首,有力支撑经济快速发展。

一是工业产销衔接平稳,内销持续领跑。1-9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947.48亿元,产销率96.7%,分别比上半年和2010年同期提高0.3和1.1个百分点。其中,出货值95.04亿元,同比增长35.5%;内销产值852.44亿元,同比增长61.0%。

二是工业用电高速增长,高耗能行业产值增速回落。1-9月,全市全部工业用电量达45.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5.8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产值332.97亿元,同比增长39.9%,比上半年回落5.6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回落16.5和7.3个百分点。

三是多数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全市32个行业中有29个行业保持增长,增幅超过30%的有16个。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比增91.2%,塑料制品业比增38.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比增31.0%。

3、三大需求持续增长

一是投资增速继续加快。1-9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6.15亿元,同比增长46.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01.43亿元,增长45.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4.72亿元,增长66.3%。全市17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6.7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5.6%,其中116个在建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191.8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7.67亿元,增长54.3%。

二是消费需求持续旺盛。1-9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71亿元,增长17.1%,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加快2.1和0.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62.31亿元,增长18.9%;农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24.40亿元,增长6.2%。全市批发业实现零售额6.12亿元,增长8.8%;零售业实现零售157.64亿元,增长17.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02亿元,增长22.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9.93亿元,增长15.8%。

三是外贸出口持续增长。1-8月,全市进出口总额达10.55亿美元,同比增长38.4%。其中出口9.16亿美元,增长50.0%,增幅同比提高8.2个百分点;进口1.39亿美元,下降8.6%。从出口市场看,出口亚洲国家增长58.2%,出口额占比达61.3%,比重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出口欧盟增长70.8%,增幅同比提高25.8个百分点;出口美国增长46.3%,增幅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从出口产品看,机电产品和水产品出口额4.92和2.57亿美元,共占全市出口总额的81.8%,分别增长26.2%和89.5%。

4、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一是利用外资稳步增加。2011年9.8洽谈会上,宁德市共签约项目22个,其中利用外资合同项目11个,总投资11.689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5.98亿美元,增长67.5%。1-9月,按验资口径计算,全市实际利用外资613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按历史可比口径计算,实际利用外资16592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0%。

二是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1-9月,全市财政总收入59.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3%,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63亿元,增长40.1%;上划中央收入20.56亿元,增长27.2%。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性收入30.60亿元,增长34.7%。

三是企业家信心保持稳定。1-9月,全市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4.5,比二季度略低0.7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中度景气区间。同时,三季度全市工业企业综合经营景气指数达126.5,处于中度景气区间。

四是就业形势保持稳定。9月末,全市在岗职工15.71万人,同比增长2.7%;在岗职工三季度平均工资25717元,比上年增加4782元,增长22.8%。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2.1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92万人。

二、当前宁德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2011年以来,全市经济总体呈现“高位运行,好于全省”的态势。从前9个月GDP增幅走势来看,全市GDP增幅均在15%以上小幅波动,经济增速始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当前通胀压力未能得到缓解、央行紧缩政策尚未转向的情况下,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全市经济面临着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工业经济增速趋缓、市场要素供应偏紧、通胀压力较大等困难和问题。

1、宏观经济环境复杂艰险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9月20日的2011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11年全球经济增速为4.0%,分别比6月份、7月份预测低0.3和0.4个百分点,显示全球经济复苏遭遇新挑战。欧债危机持续蔓延,阻碍了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国际汇市和股市剧烈波动,对世界经济复苏造成不利影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经或即将实施扩大量化宽松政策,将使我国宏观调控陷入两难。2011年8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迈进“6.3”时代,创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减;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头上升,对外贸易前景不容乐观,出口增速下降不可避免;房地产市场调控处于关键时期,房地产市场形势将给经济平稳运行增加难度。

2、全市经济增速趋缓

一是后期投资增长乏力。1-9月,全市城镇制造业完成投资78.73亿元,增长97.4%,增幅比1-8月加快26.9个百分点。全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35.04亿元,增长25.6%,占全市城镇投资的比重达44.8%。尽管全市投资仍处于高位运行中,但后期增长仍显乏力,尤其是重大项目投资增长乏力。1-9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67.88亿元,同比增长52.5%,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53.2个百分点。预计2011年第四季度全社会投资增幅比前三季度有较大回落。

二是工业经济增速趋缓。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9.1%,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回落6.5和3.3个百分点。全市32个大类行业中,有21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半年低,18个行业的回落幅度超过3个百分点。在工业增速回落的同时,企业利润增速也逐月回落。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呈逐月回落态势,亏损总额持续扩大。尤其是小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全市973家小型企业中83家亏损,比去年同期多17家,亏损额1.33亿元,同比增长128.2%。

三是重点特色产业增长乏力。汽摩配件、电机电器、船舶修造等七个重点特色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1.4%,行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1个百分点。七个重点特色产业,前三季度共实现产值504.09亿元,同比增长21.6%,比全市平均增速低9.4个百分点。

3、市场要素供应偏紧

一是企业资金压力加大。自2010年以来,央行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国家抑制流动性过剩的力度空前。1-8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利息支出达10.47亿元,同比增长42.1%,分别比上半年和2010年同期提高9.2和33.3个百分点;利息支出占企业利润的比重比1-7月高出2.6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全市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工业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为99.0,企业融资景气指数为81.9,分别比上季度下降3.9和11.8个百分点。

二是土地资源供应紧张。当前,“缺地”成为全国各地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宁德市经济发展正处于“跨越期”,对接大项目和产业转移过程中对土地的需求大,土地供需缺口日趋扩大。

三是部分县市电力供应偏紧。从供电方面看,1-9月全市规模工业发电量增长20.4%,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从用电方面看,随着2010年底部分冶金行业企业的投产,全市高耗能行业产值大幅提高,用电持续走高。1-9月,宁德市全社会用电量71.44亿千瓦时,增长43.3%。其中工业用电量45.28亿千瓦时,增长51.7%。

四是劳动力供应紧张。从第三季度全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趋势判断专项调查情况看,被调查的41家企业中有14家企业认为劳动力供应不足。另据工业企业景气调查显示,全市有30.4%的企业劳动力需求比二季度增加。据统计,1-9月全市第二产业劳动报酬水平增长显著,其中制造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38235.4万元,同比增长38.6%,增幅比二季度扩大7.8个百分点;建筑业从业人员上半年劳动报酬24047.4万元,同比增长24.4%,用工成本已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中升幅最大的一项支出。

4、消费市场后劲乏力

近年来,宁德市虽然加大了经济的发展步伐,但与全省其他市相比,绝对额仍处于落后地位。1-9月,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71亿元,仅占全省的4.2%,排名全省末位。从增幅看,1-3季度零售总额增长速度低于全省1.0个百分点,增速位于全省倒数第二。1-3季度,全市乡村实现消费零售额24.40亿元,仅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增长6.2%。近两年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汽车消费,受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取消、汽油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增长势头明显下滑。1-9月,全市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5.62亿元,增长14.5%,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40.2个百分点。

三、2012年宁德市经济发展形势预测及前景展望

尽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仍然十分复杂,存在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全市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但支撑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没有改变。

1、有利因素

一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据测算,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8月份环比回升0.2个百分点的基础上,9月份又回升0.3个百分点,达51.2%,预示我国经济回稳态势进一步增强。同时,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包括环三战略在内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完善产业振兴规划、十项小企业贷款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将为宁德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条件。

二是全市农业生产稳定,工业增长有力。从生产角度看,农业方面预计后阶段如果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全年农业生产将保持稳定较快增长。工业方面以“百日冲刺会战”为动力,加快推进153个工业新增长点项目实施,部分工业新增长点项目可望在4季度竣工投产;前9个月工业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78.73亿元,增长幅度高达97.4%,意味着工业经济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同时,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中的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如宁德新能源、霞浦吉阳太阳能、大京风力发电和鼎信镍合金项目等,不仅优化了工业内部结构,同时提升了工业增长质量。

三是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动力仍然较强。从投资需求看,随着一大批重点项目、新增长区域、城市建设、小城镇改革和民生工程“五大战役”的启动实施,众多的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加上国家对水利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持,全市投资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从消费需求看,随着宁德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等拉动消费增长的动力依然较强,消费市场快速增长的态势将延续。从出口需求看,全市出口市场以亚洲国家和地区为主,欧美市场份额较低,欧美需求减弱对宁德市出口影响有限。

2、不利因素

一是国内外环境仍存在不确定因素。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消除,国内外经济在短期内仍存在震荡波折的可能。全球经济可能进入一个贸易保护加剧、金融风险潜存、慢复苏、低增长的阶段,这将对宁德市经济企稳向好带来严峻挑战。

二是经济回升的基础不够稳固。虽然2011年宁德市整体经济延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但必须看到,经济高速运行的基础还不够稳固,不确定性因素还不少,一些行业、一些企业还处于发展困难当中。出口下滑、企业经济效益不佳、有效需求不足和财政收支矛盾等问题尚难根本缓解。

展望2011年第四季度及2012年,宁德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依然较多。如果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充分发挥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各个因素,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挖掘生产潜力,及时有效破解难题,督促招商项目尽快落地,就能够确保经济保持较快发展态势。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及宁德市发展基础,2012年预计宁德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将继续保持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外贸出口总值增长1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7%以上。

四、促进宁德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1、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坚持用工业化谋划农业和农村发展,加大城乡统筹发展的力度。要围绕现代农业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和信息技术服务等农村二、三产业。鼓励农村各类能人创办企业,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和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为能人办企业创造良好条件,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经营面,不断提高农民二、三产业收入。要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和农民向小城镇聚集,鼓励农民发展餐饮、商贸、乡村旅游、中介服务等二三产业,鼓励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依托产业就近就地转移。

2、加大投资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投资对经济运行具有先导作用,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最见效的手段。要努力扩大重大项目的投资规模,推动项目建设和投资增长,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在加强调研、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着力引进全国性产业布局的重点项目,积极对接央企龙头项目。同时引进和推动外商及港澳台资项目,推进重点项目落实。要重点关注电机电器、电力等七大重点特色产业的生产供销、用工用电等情况,抓好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协调服务,尤其是蕉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二期、霞浦超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二期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使其尽早投产。

3、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宁德市作为东部沿海欠发达地区,科学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积极承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能源利用率的产业,释放结构调整的经济社会综合效益。要强化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功能,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要积极承接与利用高新技术,大力培育和发展市场前景广、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缓解要素制约,优化投资环境

篇(3)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阶段,百业待兴,房地产投资增长率略大于消费增长率,形成供略大于求的市场局面,对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和刺激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只有当房地产投资过度膨胀,商品房严重滞销,造成还贷困难,连带引起金融危机时,才形成泡沫经济破灭。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泰国就是一例。房价虚涨泡沫。房价是与地价相联系的,房价泡沫与地价泡沫密切相关。此外,开发商对利润的期望值过高,人为抬高房价,也会形成经济泡沫。如果房价飞涨,开发商攫取暴利,购房者难以承受,由此也会形成房地产泡沫经济。可见,房地产确有经济泡沫,存在着发展成为泡沫经济的可能性,但绝不能把房地产业等同于泡沫经济。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房地产泡沫与泡沫经济

1.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

房地产泡沫是经济泡沫的一种,但经济泡沫并不等于泡沫经济。经济泡沫是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是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它虽然也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损害和浪费,但经济泡沫是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予以缓解或消除的,但泡沫经济是与市场机制无关甚至相反的一种对经济发展极为有害的经济现象。

泡沫经济,顾名思义是指经济运行状态像泡沫一样,繁荣的表面终究难逃破灭的结局。泡沫经济往往伴随着商品价格的大起大落,但泡沫经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价格涨落,而是专指由过度投机而导致的商品价格严重偏离商品价值、先暴涨后骤跌的现象,是社会资金过于集中某一部门、同一商品反复转手炒卖而导致该部门短期内扭曲膨胀、生产部门因缺乏足够的资金而长期衰退的一种必然结果。

2.泡沫经济的运行机制

泡沫经济之所以能够创造虚假繁荣是因为它具有一种特殊的运行机制。在正常的市场机制中,商品价格上升必然会导致商品需求下降。而泡沫经济则不然,它会出现违规律的变化,价格上涨,市场需求增加;价格下跌,市场需求下降得更快, 正所谓“买涨不买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是因为人们购买这种商品不是为了消费, 而是为了投机获利。当人们普遍认为某种商品价格会上涨时,人们就会抢购这种商品;他们同样知道该种商品价格将来会下降,但是他们坚信自己能赶在价格下降以前将持有的商品卖出去,因为市场上有比自己更傻的人。同一商品的反复交易会迭加商品价格,使其远远偏离商品价值;而价格上涨坚定了大众的信念,又会吸引更多投机者的加入,直到某一天,市场没有足够的需求时(或是因为信心不足,或是因为缺乏资金),市场出现价格可能将要回落的信号,人们猜测投机已经走到了尽头,于是大量抛出商品,而市场需求不足、商品价格瞬间下跌,市场从此一撅不振。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泡沫经济演变过程。

当然并不是所有商品都可以成为泡沫经济的载体,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这种商品的供给是稀缺的,市场始终保持供不应求局面。其次,交易便利,费用低廉,这样投机的热情才能顺利得到实现,市场利好的消息才能不断被扩散出去,市场需求和价格能以很快的速度被推到。房地产正是这种商品之一。

另外,泡沫经济的发生还需要足够货币供给支撑。因此,泡沫经济的上演总是需要以宏观扩张的货币政策和银行体系宽松的信贷政策为依据。无论泡沫经济曾经如何绚丽多彩,但从一开始就注定了难逃破裂的结局。因为再宽松的银行信贷环境也要受到信贷规模的限制,汲养泡沫经济生存的资金链注定要断裂,从而导致泡沫经济连锁反应。

二、房地产泡沫的防范

1.加强土地供应的控制,抑制土地过度投机,控制增量、盘活存量

一方面,严格执行土地储备制度和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增加土地出让的透明度。政府根据土地市场行情适时收购土地或增加土地出让,以便调控土地供应增量;同时也可根据房地产市场价格调控新投放市场建设用地的用途,如可确保中低价位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用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计合理、严密的房地产税收制度,引导土地持有者合理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政府可以通过征收土地闲置税、土地增值税、土地保有税等,鼓励土地持有人积极投资开发,提高土地投机的成本,刺激低度利用土地者转让土地或出租土地,以调节土地供给、盘活存量。

2.加强房地产价格监测与调控,限制房地产投机和炒作

建立健全城市基准地价与地价公示制度以供市场交易参考,建立房地产交易价格评估制度、商品房出售网上申报制度,监视土地交易价格、调查地价与土地交易情况,对取得优惠政策受让的土地再交易进行严格限制,以加强政府管理部门对房地产价格的监测与调控。严格商品房预售审核管理、防止以预售为名的土地投机,严查开发商品房惜售行为,限制商品房期房和经济适用房转让,加强税收征管和恢复征税、控制炒房。如购买高档商品房、别墅实行高契税政策,二手商品房转让征收商品房增值税或个人所得税,商品房期房转让增收期房转让契税等,限制购房投机和炒作,鼓励自住,控制购房投资和投机需求。

3.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机制

各级政府要根据房地产市场区域性强和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加强对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和演变规律的研究,科学设立符合当地房地产市场规律的预警预报指标体系和主要指标的量化区间,有计划地建立符合自己城市特点的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体系,防范房地产泡沫。通过建立和完善房地产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对市场供求总量、结构、价格的调控;通过市场信息、引导和规范,增加房地产市场的信息透明度,控制人为惜售和炒作行为,引导企业理性投资、消费者理性消费;通过对楼市的动态监测,评价市场的运行情况,预测分析未来的市场走势,向政府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以便做出适时、适度调控市场的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4.利用货币金融政策调控市场,规范房地产融资行为

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利率、紧缩房地产信贷额、限制房地产开发贷款、提高购房首付款比例等货币金融政策,调整房地产投资额与投资结构。应根据保守、确实、安全等原则来发放房地产抵押贷款,在评估抵押物的抵押价值、确定融资比例或贷款比例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以避免呆账、坏账损失与信贷膨胀。同时应从基础设施建设人手,提高我国的银行业自身抵御金融风险能力;金融监管部门应从制度建设人手.完善个人信用制度、抵押制度、抵押保险制度和抵押二级市场的发展,这样才能防范房地产业信贷泡沫,有利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共同发展。

三、结语

房地产经济泡沫的存在有利有弊,关键在于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避免出现泡沫经济,导致大起大落的波动和震荡。适度的经济泡沫,例如土地价格微幅上扬、房价稳中有升、房地产开发投资高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商品房供给略大于市场需求等等,对活跃经济,促进竞争,推动房地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同整个国民经济一样,没有一点泡沫的房地产业是不能繁荣的。而如果泡沫过多,过于膨胀,造成虚假繁荣则是不利的。关键在于要控制这些经济泡沫过度膨胀,不致形成为泡沫经济,带来严重危害。采取引导性消费的政策进行推进,才能使房地产业健康成长。合理的房价上升是正常的,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篇(4)

纵观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发现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就必须及时解决当前农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加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引导和规范,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1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1.1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总的来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农业经济的基础比较薄弱,导致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缺乏驱动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业基础设施普遍较为落后,大部分地区的农业设施仍然是在沿用几十年之前的,这些设施往往结构老旧、设计过时、工作效率比较低,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使用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第二,农业投入相对不足,地方对农业经济发展不够重视,导致农业经济在运行的过程中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出现设备落后、应变设施缺乏、抗灾能力弱等问题,制约着农业经济发展成效的提升;第三,部分地区的农业工程设施使用年限过长,功能老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2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不高

由于农村整体教育水平比较低,加之在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中,中老年人所占比重较大,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在农业领域也缺乏创新意识和动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同时,由于在农业经济的领域投入比较少,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领域的高科技技术还远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这就使得我国整体农业科技含量比较低,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都不高。

1.3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农业生产比较分散,规模化经营水平比较低,农业生产率不高。一方面,这是因为我国目前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的巨大发展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农民的生产经营观念落后,对土地的利用还停留在生产和加工初级农产品的阶段,在市场中的缺乏竞争力,导致农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2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

针对以上分析,可以对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限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若想切实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脚踏实地,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2.1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的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的稳定长远发展,若想改善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不佳的状况,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建立健全当前农业经济领域的各项基础设施。首先,要逐步改善农村经济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寻求外部的资金支持;其次,应该改善当前的农业科技体制,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对农业领域的科技研究,促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逐步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深化发展;最后,要进一步加快对老旧设备的更新换代,引入更加先进的农业工程建筑和设施,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创建一个平稳有序的环境。

2.2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投入

要想在新形势下实现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及时解决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就应该予以农业经济更多的关注,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投入,逐步改善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需要摆正在经济运行中的位置,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及时给予农业经济各项政策支持。同时,政府应该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补助力度,使农民敢于利用土地资源大胆经营,创新经营方式,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对农业经济投入的加大还可以促进农业基础设施的健全和完善,改善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3逐步提升农民素质

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制约着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民是在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过程中最可控的因素。若想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应该逐步改善农村的教育质量,逐步提升农民的思想水平,改变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

2.4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多数还停留在生产和加工初级农产品上,这严重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在新形势下,农业发展应该结合我国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实现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带动和发展,逐步提升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经济的深化发展。

3小结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认识到在我国当前的农业经济的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应当及时采取各项措施,逐步提升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促进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宁强,张萌,崔文艳等.论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5).

篇(5)

的改革已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改革。然而,中国的改革一开始就不是按图索骥或事前诸葛亮式设计的改革,而是一个不断“试错”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在这种边改革边探索的过程中,全国各地形成了许多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如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江模式等,凭借这些模式,温州、苏南、珠江三角洲等地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这些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国内的其它地区却“水土不服”。很多不发达地区的干部到发达地区参观,回来之后却找不到感觉,从他处学来的经验在本地区难于生根。经济发展模式为什么不具有普遍性?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与该区域的制度变迁方式是密不可分的。不同区域的制度变迁有其特有的方式,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以下通过对模式形成的制度性回答所提出的。

一、经济发展模式的制度性解释

什么是制度?青木昌彦将制度定义为是在经济中被广泛认可的一定的规则[1]。其具体形式有各种各样的制度以及自发形成的结构,包括组织、风俗、约定、习惯做法等。制度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非正式的,如社会规范、惯例、风俗、文化等;二是正式制度,包括规则(法律、政府管制)、经济规则和契约。正式制度是从非正式制度演化而来,而非正式制度来自民间的创造。

非正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演化过程。制度分析的基本单位是域。域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参与人集合,二是每个参与人所面临的技术和意识上可行的行动集合。每个参与人基于个人经验,对博弈在本域进行的方式形成了一个大致的认识,即参与人无法甚至不需要推断出别人行动决策规则的全部细节,但知道有关参与人在行动决策时可能采取的规则的一些显著特征。参与人依靠这些浓缩的信息得出自己在域的各状态下的行动规则,即策略。所有参与人根据他们对别人行动规则的主观认知形成自己的行动决策规则。当关于他人行动规则的浓缩认知稳定下来的时候,参与人自己的行动规则才能稳定,成为参与博弈的有用指南。当参与人的理念和行动规则形成一致时,称这种状态为纳什均衡。所谓纳什均衡是指有n个人参与博弈,每个人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从而组成最优策略组合,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单个参与人有积极性选择其他策略,从而没有任何人有积极性打破这种均衡。当所以参与人在博弈中形成共享的理念,制度就产生了。

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各地根据自己的习俗、习惯形成的一种发展经济的非正式制度。它是在规范、惯例、风俗、文化等不断的变迁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当一个区域的所有参与人在经济发展的博弈中形成了共享的理念时,达到纳什均衡,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就产生了。因此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制度的形成过程。

二、制度变迁与模式形成

当现存制度安排的社会净效益小于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也就是出现一个新的赢利机会,这时就会产生新的潜在的制度需求,并造成潜在制度需求大于实际制度的供给,于是形成了制度非均衡。对于原先的制度安排,由于对它的需求减少而造成了实际的需求小于实际的供给的非均衡状态,社会博弈各方为了捕捉这种新的赢利机会,就会力图改变原有的制度安排,选择一种更为有效的制度安排。一项制度安排如果出现了制度非均衡,就存在了制度变迁的可能,但这种潜在的制度变迁能否转化为现实的制度变迁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博弈过程,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外部的因素也有内部的因素。

从外部来说,一种制度形成以后,因为整体文化氛围之网具有巨大的刚性,不是容易冲破和克服的。如果制度只形同一部法律的话,那它就应该很容易通过立法或政府指令加以改变。但当我们把制度概括为参与人关于博弈重复进行的方式的共有信念系统,它作为共有信念面对环境而连续的变化是固定和耐久的。由于个体参与人的匿名性和大数定理②的作用,制度化一旦实现,个人认知以及相关策略决策的边际和随机变化对参与人总体的预期只会发生一些微乎其微的影响;其次,制度化和参与人能力发展之间的反馈机制也将强化制度的耐久性。制度以特定的方式根据参与人的物质和人力资产的情况而赋予他们不同的内在价值。作为反应,参与人沿着增加其价值的方向积累资产和发展其潜能,反过来又支持了制度的扩大再生产;第三,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初始的制度选择会提供强化现存制度的惯性,因为沿着原有制度变化路径和既定方向往前面走,总比另辟蹊径要来得方便。

正因为制度面对外部环境所具有的固定性和耐久性,导致制度变迁的因素主要还是取决于内部的因素,这样引发参与人开始重新定位主观博弈模型。

经济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人对这个系统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进化博弈论对经济活动的主体即博弈参与人作只有有限理性的假定。按此假定,关于博弈结构的每个参与人只拥有有限的主观认知,这些认知来自过去的经验,只有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认知出现内部危机时才被修改。按照每个参与人对博弈结构的主观认知,青木昌彦构造了一个主观博弈模型[1]。

主观博弈模型的构造由四部分组成:

(1)参与人i的“技术可行”策略决策的客观集合。

(2)关于博弈的内生性规则,参与人共享一个公共信念系统,即制度。除此之外,当博弈的策略组合是,参与人还形成私人剩余信息。

私人剩余信息指的是各参与人所具有的区别于他人的自我维系系统,包括社会规范、惯例、风俗、文化等。从制度的形成过程来看,博弈参与人所面临的有多个时期序列和技术上和意识上多个可行的行动集合。在博弈过程的每个时期,每个参与人只能选择一种行动。在一定时期所有参与人选择的行动加在一起,称为行动组合。每个参与人都试图选择能实现自己最佳结果的行动,但最终结果不能由单个参与人的行动决定。每个参与人的行动决策取决于别人的决策。所有参与人根据他们对别人行动规则的主观认知所形成的行动决策规则就是参与人的自我维系系统。这种自我维系系统是以一种浓缩的形式形成的,也即它不是将参与人所有行动决策规则的详细都包含在内,而是概要地描述了参与人的行动决策规则,根据这些概要描述不会影响参与人作出正确决策,所以自我维系系统又称为概要表征。模型中的就是参与人i的概要表征。

当所有参与人在博弈中形成了共享的理念时,就产生了制度。即制度是所有参与人的中自我维系系统的共同元素。私人剩余信息就是各参与人的自我维系系统剔除制度后的剩余部分。由于在博弈过程中,各参与人对别人行动规则的主观认知的不同,造成各自的自我维系系统各异,从而各参与人的私人剩余信息也各具特色。从概要性私人剩余信息中能反映出各参与人在博弈中的所具有的特点。

(3)给定被认知的制度,每个参与人拥有一个主观后果函数,¢是行动组合的技术可行集到博弈后果集合的函数。e为域的环境,如技术、外部制度等。

根据这个函数,对参与人i的每一项决策,都被分配到一个定义在后果空间上的物质结果即后果函数。后果函数是关于参与人i的私人剩余信息的函数,这个信息还包含参与人对域环境e的主观解释。

(4)给定制度现象,私人剩余信息和主观后果函数¢i ,参与人根据策略集合选择策略,使其效用最大化。即参与人i在中选择,使得最大化,其中是参与人i报酬的预测函数。称由此得出的策略选择为最佳反应决策规则。

如果参与人反复运用同样的规则推断环境、预测报酬和选择最佳反应决策,同时对制度现象的认知也总是一样,这时,我们说参与人的主观博弈是再生的。

为说明制度的再生,先引用一点博弈论的知识。

用A-i 代表除参与人以外所有其他参与人决策集合的乘积,代表参与人i 对其他人决策的预期(i∈N)。

假定参与人每期对其他人行动的预期和后者实际的决策是一致的,而且每个参与人该期所做决策是对本人预期的最佳反映,也就是存在,使得对所有的i,

按照纳什均衡的定义,这时说行动组合a* 是纳什均衡。

对上述定义的主观博弈模型,如果对所有的i∈N ,有

此时策略组合是纳什均衡。也就是说,如果上述(Δ)条件满足,我们就说参与人的主观博弈模型处于一般均衡认知均衡,制度是再生的。而从上面的分析过程中可以看到,是否具有充分的私人剩余信息是(Δ)条件得到满足的必要条件。

从制度的变迁可以分析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的原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之所以能形成,是因为该地区有满足(Δ)条件的私人剩余信息,导致博弈参与人的主观博弈的再生,使该地区制度产生变迁。而促使主观博弈再生的私人剩余信息,来自不同于其它地区的社会规范、惯例、风俗、文化等。从以下所介绍的温州、苏南、珠江三角洲的情况来看,这些私人剩余信息虽然不能完全概括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貌,但具备上述所说的概要表征的特点。

形成温州模式的私人剩余信息是温州人的高度的市场主体意识。温州人的私人剩余信息既来自于温州“永嘉学派”中提倡的农商并举、义利并重的观点,和“以利和义”,讲究功利实用的主张,又来自于温州人敢冒风险、敢为人先、吃苦耐劳和善于应变的精神,以及较强的“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自主意识,以及改革开放前温州所面临的状况。温州模式形成前,温州面临的情况是:1、贫乏的资源禀赋。温州地少人多,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更没有可供开采的富矿资源;2、由于温州地处对台海防前线,建国后国家对温州投资很少。建国后的30年中,国家对温州的投资总额只有5.95亿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3、温州地区远离大中型城市和全国性市场中心,改革开放之前环境恶劣,运输成本和信息成本较高,发展工业客观上存在着巨大的障碍。

形成苏南模式的私人剩余信息是苏南地区的各类对乡、村行政机构的依赖性。这种私人剩余信息来自苏南上的“副业大省”,草根工业、市场、能工巧匠、务工经商的良好基础。改革开放前,苏南地区的社队企业已有一定的发展,地方政府与社队企业的关系亦十分密切,这构成了苏南地区随后进行的制度变迁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初期,整个国民经济明显具有短缺经济的特征,巨大的市场需求“诱惑”着社队企业迅速扩大生产规模,而这极需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撑。因此,地方政府在为本地企业争取政策支持上便可以大有作为。而且,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地方政府能够更有力地为本地企业争取到更多的银行贷款。这些构成了苏南地区制度变迁最重要的经济和制度环境,同时也酝酿着一项能带来巨大收益的制度安排的产生。

而形成珠江模式的私人剩余信息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外界的“依附性”发展的区域互动关系。作为珠三角中心的广州早在清朝,就以“十三洋行”而闻名于世,英国人甚至将中国把外贸活动限制在广州一地进行的做法称为“广州体制”。即使到了计划经济时代,广州依然保持着自己作为中国“外贸首都”的地位不变,一年一度的“广交会”几乎是外国人与中国做生意的唯一机会。

然而,当私人剩余信息的作用不满足(Δ)条件时,制度的整体性安排是耐久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到底是什么粘住了西部腾飞的翅膀?其原因是西部地区不具有能导致制度变迁的私人剩余信息,从而使西部地区长期形成的“非正式制度”由具有耐久性、稳定性,邹东涛把此称为由“思想观念和旧习的超稳定结构”而引起的“贫穷的超稳定结构”[6]。在西部经济落后地区,长期形成了一种比较保守、守旧的观念和文化氛围。这种保守和守旧的倾向,不是个别人、个别单位、个别阶层、个别团体的现象,而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因而形成了一种整体性和群体性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似乎像一张无形的网,网罩着人们的思想,束缚住人们的手脚。

篇(6)

一、经济型酒店的概述

(一)经济型酒店的概念

经济型酒店,顾名思义,就是客房价格相对星级酒店而言比较低廉,以非高消费标准的大众消费者而经营的具有基本酒店相应服务设施的酒店类型。“经济”并非低廉,只是酒店产品及产品服务相对单一而特有的经营模式。

我国经济型酒店历史并不是很悠久,国内第一家经济型酒店为上海锦江之星。我国的开发商不再将目标仅仅放在高档酒店,而开始重视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经济型酒店上。经济型酒店的出现有其必然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消费。人们不再选择窝居在家里而是更多地利用闲暇时间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也由单一向多样、多层次方面发展,酒店行业也对市场进行了细分,为消费者提供了既安全、舒适、方便、价格又合适的消费产品。

(二)经济型酒店的特征

1.成本低

经济型酒店的经营成本低,能为客人提供价格相对低廉的客房,简略了其他的收费项目,其核心的消费产品就是客房,有效地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

2.功能简洁

设施设备简单,服务项目少。除了基本的住宿条件,并不为客人提供复杂的餐饮或娱乐消费产品,体现出了经济型酒店产品的有限性。

3.消费对象更具有针对性

与星级酒店高端、高消费、高标准以消费奢侈产品为主的客人形成对比的是,经济型酒店的主要销售对象是中小型商务人士或普通消费者。基本消费控制在100到300元之间。

二、经济型酒店发展现状

(一)经济型酒店迅速发展原因解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型酒店发展迅速,追究其原因大致可分为:

1.可以满足大众需求

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社会需求的增加,国内旅游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闲暇时间外出游玩,极大地带动了酒店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型酒店。与高消费者要求全面的精神享受截然相反的是,大众消费者寻求的是既能满足基本的住宿条件在价钱上又可以符合自身消费水平的酒店。而大众消费者又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这也就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经济型酒店仍能稳稳地在酒店行业中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

2.低投资、低运营成本

经济型酒店适合中小开发商投资经营,无论是从设备设施、能源、人工等方面还是无形服务中,都可以体现出低投入,稳定快速的收入这一特点。

3.入住率高,经营好

经济型酒店平均入住率高于星级酒店,一般能保证50%以上,特别是在节假日或举办大型活动期间,客房入住率更是趋于饱和。入住率越高,收入越高,越能给经济型酒店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经济型酒店既能有丰富的客源,又不要求太多的工作人员提供各项服务,方便投资者的经营。

(一)经济型酒店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定价随意

目前我国的经济型酒店并没有突出价钱低廉的优势,甚至在没有规范的法规面前随意定价,根据当前的市场形势,经济型酒店的客房价格应该控制在100元到300元之间,而有的经济型酒店却刻意提高价格以获得更高的收入。

2.经验不足,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

我国的经济型酒店缺乏必要的服务和管理标准,其根本原因是专业化人才的短缺。我国应该学习国外的经营模式,管理理念,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寻求创新。相对于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将会更有发展空间和商业机会,这也是大势所趋。其次,我国的经济型酒店没有统一的采购订房系统,以至于经营程序繁琐,无形中也增加了成本和经营风险。我们不能只追求个体利益,只追求个体利益是难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

3.硬件设施不完善,科技含量不高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网上预订系统不完善,宽带上网速度较慢,并没有采用温度光线自动调节系统。科学技术还有待提高,以便为客人提供更快捷的服务。

4.“大同小异”现象严重

现在的经济型酒店在产品生产与宣传上相类似,进入不同的酒店房间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应努力寻求特色,让客人有焕然一新的感觉。

三、经济型酒店相应的解决措施及前景展望

(一)经济型酒店问题的解决措施

1.实现规模经济和品牌效应

通过品牌竞争促进发展做出市场细分,创新自身品牌,把企业做强、做大。从广泛市场中选择重点发展的项目,根据不同客人的需求,重点突破,提高在激烈的市场中的竞争力。

2.连锁的经营方式,连锁化扩张路径

经济型酒店相对适合的发展模式即连锁经营。做大企业规模,实行统一的采购以降低成本,连锁的酒店采取统一定价等形式,避免经济低迷时造成过大的亏损。这也就是告诉我们单靠个体经营难以走长久发展之路的道理。

3.员工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创新

服务质量决定了酒店的地位和发展。从员工服务质量着手,可注重员工培训,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提高员工福利待遇,让员工工作时能视如自家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

4.完善法律法规

运用法律法规保护和规范经济型酒店的操作与运营,也为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避免“投机取巧”情况的发生。

5.有效地控制成本,整合资源,以吸引新老消费者

稳定的控制房价,员工数量避免资源的浪费,采用节能技术,合理有效地控制成本。避免资源重复,利用既新颖的又经济的方式吸引新老顾客的光顾。

(二)经济型酒店总体发展战略

1.功能简化

经济型酒店应遵循以提供简单住宿为主,提供其他服务为辅的理念。将客房入住率放在发展首位,将功能简化才能更有效地为客人切实服务。入住经济型酒店就是要寻求最经济实惠的客房,尽可能的满足客人的要求。

2.节约成本

从能源,人工,采购各个方面节约成本,只有节约成本,低投资,低运营,才能把效益最大化。

3.标准化

从酒店的服务理念、服务行为、服务人员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提高,争取与国际经济型酒店接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佼佼者。

4.提高性价比,模仿家居生活模式

在客人入住时,满足客人的需求,营造温馨、舒适、安静的良好入住环境。让客人有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的享受。

篇(7)

1.城市交通建设的乘数效应分析

在城市的规划过程中,通过大规模建设城市的交通设施,可以有效的带动城市很大一部分相关的产业快速发展,并且城市的基础设施改善,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更可以进一步刺激提品服务的一些相关企业公司的消费,对于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也是一种提高,这样也可以提高消费需求,拉动内需。通过相关统计资料数据的现实表明,城市交通运输的投资乘数大约在2.5左右,累计的社会总产乘数大约在7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国家在城市交通运输方面投资1亿元,那么就可以在社会上带动7个亿的总产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的交通运输建设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值得大力投入的。

2.城市交通建设的区位效应分析

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也逐渐提高了交通干线沿线以及周边城市的可达性,使其在经济地理位置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发展,给各大企业原材料的运输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很短时间内可以收集到企业发展需要的材料,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于城市的集约化,产业化都是一种极大的促进,也渐渐在加快城市化的程度。

二、城市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分析

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两者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还可以强化社会经济内部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系从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和作用来看,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城市交通运输可以有效地拉动经济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点,促进区域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城市交通运输的过程中,由于产业链的作用,在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导致的相关部门经济效益增加基础之上,还会引起别的产业部门经济效益增加,最终引起连锁的反应,促进整体经济效益的增加;(2)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城市交通运输项目成立,可以提高运输的效率,便于形成统一市场,并且由于市场经济自己具有的淘汰机制,还可以进一步推动城市各个产业链间的资源调整组合,从而推进区域一体化经济,改变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3)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区域的投资增长,城市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大大拉近了各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工业区之间的距离,提供了良好投资环境。目前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城市周边的各类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在道路两边拔地而起,足以证明城市交通运输建设为招商引资提供了便利条件。城市区域投资的增长又可以带动边远地区对优势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形成新的优势产业,再次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像更优化。城市交通建设的经济效益见图 1。

2.城市交通项目的发展影响区域资源开发

城市交通项目的发展对区域资源的开发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下四个方面:(1)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使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合理化,城市交通运输项目的建成,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服务,让经济潜能逐渐转化为经济效益提供动力。(2)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国土的开发和增加土地的含钱量,城市交通运输项目的建设能够改善道路沿线区域的交通状况、投资环境与基础设施水平,促进了城市交通运输沿线土地的增值。(3)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增加就业岗位。城市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可以在道路的建设期与营运期提供比较多的就业岗位。这样的话,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建设会大大加快。(4)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由于城市交通运输越来越发达了,人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重要。城市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可以促进旅游资源开发的效益。大量的人涌向一个城市,一定会引领一种年轻健康的生活方面。一是促进原有旅游景点的效益增加,二是促进新旅游景点开发的效益。

3.城市交通项目的发展影响社会进步

篇(8)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污染工业保持的高速经济增长模式面临着挑战,急需进行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经济发展不能再以环境污染和资源能耗来换取,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都需要进行重大的调整。目前,我国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已经初步建立了新的经济产业布局,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常态。

一、经济转型的背景和内涵

经济转型指的是由于来自外部的压力,导致社会原本的发展模式不再适应新的形势,需要重新确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保持社会继续发展的一种行为。我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和面临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危机。

我国经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呈现爆发式的增长,这是因为经济体量越小,发展速度越快。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需要一个调整期,经济增长将从高速变为中高速。并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保持目前的发展速度。适当的发展速度对于我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有利的,在原有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时,往往需要寻找新的出路才能继续保持发展的态势。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6.5%到7%之间,这一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尽管目前仍然在维持着增长的态势,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形式还没有发生根本的庄边,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新经济发展政策的消化等。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包括“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等,是从硬实力到软实力的全面发展战略。

二、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商业经济发展特点和趋势

由于经济发展形势的改变,新兴产业对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推动产业结构改变的同时也要大力加强社会基础的建设。我国的经济转型相对于其他经济体来说有许多特点和趋势。

比如,我国为了推行家电普及,开始了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的活动,由政府提供补贴,鼓励家电企业深入到乡村基层中去。而一旦活动结束,商家立刻失去了这方面的动力。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干预市场的行为,违背了市场规律,尽管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农村地区的家电普及率,但是对于农村地区长远的经济发展没有明显的作用。在经济转型之下,我国商业经济的发展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实现商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我国的商业经济模式需要从多个方面你入手。首先是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第三产业是我国未来的主要发展的产业,从2013年开始,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占比中已经超过了第二产业,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另外,中央制约三公消费的战略也部分解决了造成过快增长的制度原因。

经济转型之下,我国的商业经济流通速度显著加快,各种快消费和快服务占据了越来越高的份额。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成为我国未来的优势产业,是新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亮点。

三、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商业经济模式和创新发展

新的商业经济形势给我国的商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新的商业模式将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经济方式。目前的商业经济模式和创新发展包括了一下几个方面。首先,互联网电子商务给我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力量,对传统的实体商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让我国的商业生态和商业模式实现了重新组合,甚至带动了物流产业和交通格局的变化。新的商业模式给边了人们的消费理念,让人们对于商业有了新的理解。

从90年代开始,我国的商业模式是商家出租柜台,依靠物业和租金来获取经济利益。这导致真正的商家并没有自利,无法发展自营品牌,阻碍了我国商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新的商业模式之下,商家能够更好的把握自身的命运,建立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大型商场从集中在城市中心转变为向郊区发展,小型便利店成为了商业活动的主力军。未来的商家该逐渐变过过去的经营模式,而逐渐改为商业地产的自营。而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也不仅仅会考虑到销售实体,而是把服务水平等各种因素纳入到考量当中。

四、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商业经济发展的创新思路

经济转型,思路先行。正确的经济发展思路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有益的指导作用。我国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发展思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政府的职能开始发生转变。长期以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一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调节经济发展速度,健身诚信体制,改良商业环境等。在未来的新经济体制之下,政府逐渐转变为对市场进行调节和监督的作用。通过改革流通经济来改善市场环境,平衡传统的实体商业与新兴的电子商业的发展。

诚信体系和健康的商业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基础。我们要调整商业模式和结构,建立健康稳定的市场环境,构建统一的成熟市场,利用电子商务的发展来实现中国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还要解决自营的商业模式实现回归,转变思维方式来纠正不健康的商业现象和商业行为。未来我国将依托创新带来的发展动力,建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五、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将持续进行商业经济的创新发展。目前我国的盛业经济发展有着转变政府职能,发展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注重经济质量的特点,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有明显加快的趋势。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我国将依托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带动经济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巧珍.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广播电视产权制度分析与创新模式建构[A].新闻学论集(第25辑)[C].2010.18.

篇(9)

一、省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分析

1、模式概念。模式(Pattern)一词指涉的范围十分广泛,它是指由多个相关因素或多个子系统构成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复合系统及其运行方式,是被加工后的一种范式,一种可模仿、推广或借鉴的一种相对固定的运行方式。它不同于在约束和假定条件下通过数理方法形成的数理模型。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对其运行模式的研究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模式分析方法是一种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是通过把事物及其运动方式进行理论概括而进行思维的一种方法,它是人类思维的一个典型特征。概括的说,模型是忽略掉了它所描述或解释的原型(特定事物或现象)中的次要特征,而突出原型的本质特征,以使人们把握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特定事物或现象,并运用概括出的模式范畴来解决实际问题。

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比较来看,模式理论的基本思想起源于中国,是中国文化的固有思想。模式的中文解释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模式的思维方式存在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角落,包括哲学、法律、医学、兵法、体育、文学,直到我们行为处事的方式。例如孙子兵法中,充斥着各种模式。孙子说,至于死地而后生,就是一种战争模式;三十六计,条条都是战争模式,而走为上计,则是讲:在诸种模式中“走”这种模式是最好的策略选择;甚至空城计,都可以讲是一种在特殊条件下的战争模式。

模式分析方法现已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中。在政治学中,人们把西方民主政体的政治体制模式概括为:总统制模式和内阁制模式等。前者如美国,总统有很大的权力;后者如英德,内阁总理或首相有很大的权力,总统或国王更多的是荣誉职位,无实权。在公共管理科学中,人们把政府的公共管理类型在历史上的变迁,高度概括为三种模式转换,也就是从古代传统的统治型模式到近现代的管理型模式再到现代和未来的服务型模式。在经济学中,较早使用模式分析的是二战后的发展经济学家,例如1950年代,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三个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初级产品出口模式、工业制造消费品出口模式和国内市场扩张模式。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尤其有名的是世界银行提出的东亚模式。目前模式分析方法已广泛运用于经济学和管理学中,如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商业赢利模式等。

模式分析方法之所以被人们广泛运用,概括起来讲是因为它有以下三大优势:一是通过对各种事物运动规律的提炼而将它们概括为不同的模式,有助于人们在相同或相似的条件和环境下参照相应模式来解决或处理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例如中国古代兵法中的三十六计,就是三十六种模式。二是通过提炼事物的基本特征而将它们简单地概括为不同的模式,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把握复杂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例如公共管理理论将政府管理形态在历史上的发展演变高度抽象地概括为:统治型模式、管理型模式和服务型模式。三是面对事物新的发展和变化,而在已有理论不足以解释和解决其发展变化时,通过对其进行模式概括,有助于突破已有理论的束缚,使人们能从思想上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例如发展经济家把东亚数国经济发展奇迹概括东亚模式,以及近年来把中国经济发展道路概括为中国模式,就是因为占主流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这些国家的发展之迷。

2、省域经济发展模式概念。省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指我国特定省级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它反映的是省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本质性、规律性的活动特征。由于经济发展是多元因素复杂作用的、动态的有机体,且从历史的角度看,经济发展又是很多周期叠加的结果,所以省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是一个省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省域经济发展模式又是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环境和自身经济发展进程,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升华的,在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领域既表现出相对稳定性的一面,也表现出渐进性和渐变性的一面。省域经济以特定的省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省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配置资源,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陈仲伯,2006)从经济运动过程来看,它是由再生产各个环节(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构成的;从经济结构来看,它涵盖了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比例关系;从发展来看,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动性和不平衡性;从地位上看,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我国国民经济战略实施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的基础作用,因为全国经济发展状况,从区域空间角度看,即是全国各省域经济发展的综合。

省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不仅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同时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特色的发展模式,这些模式,有的反映在一个省域经济总体发展方向、路径的宏观层面上,有的反映在特定产业、特定领域、发展方式方法的中观层面上,还有的反映在一个行业、一个增长极点(产品、产地)发展的政策路线、技术路线、市场路线途径选择的微观层面上。因此,研究探索省域经济发展模式,深化对省域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对深入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省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省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类型

目前,对我国省域经济发展模式类型的研究还未见系统研究报道,根据经济活动中的要素作用、组织方式、市场依赖等关键性节点,我们对省域经济发展模式做以下分类。

1、从资本所有权的角度看,有公有资本推动模式、民有资本推动模式和外来资本推动模式等。古典的哈罗德――多马模型得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就是:资本的不断形成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虽然早期的发展经济学据此而“唯资本论”是不正确的,但是没有一定资本的积累,经济发展也不可能的。这一道理在省域经济发展中同样成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来源通常具有多元化特征;而资本来源与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存在着较大的关联性。就一个省而言,实际上是一种混合经济,单靠某一种资本是很难实现推动经济良性发展的。实际的情形是只有公有、民营、外来资本共同作用,效力才有可能达到最佳。所不同的只是三种资本的各自作用力有所不同而已。因此,从推动省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资本性质,可以将省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公有资本推动型模式、民有资本推动型模式和外来资本推动型模式。

2、从聚集经济角度看,有中心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网状交织模式、圈层开发模式等。中心开发模式即“中心――理论”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典型运用。这一模式的实质是区域经济核心区通过发挥其支配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联动效应、生产效应等来巩固和强化自身的支配地位,并通过核心区创新带动扩散区的创新,以核心区的增长促进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

点轴开发模式即根据区域经济由点及轴发展的空间运行规律,合理选择增长极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具有发展优势的轴线地带,并使产业向增长极和轴线地带集中布局,从而以点由轴及面,逐步形成产业密集带,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网状交织模式是点轴经济发展模式的延伸。它是通过加强不同增长极或增长点之间的有机联系,延长和拓宽发展轴,通过加强不同发展轴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发展轴由直线延伸状态转变为网状交织发展结构,形成纵横交错、上下贯通的立体型发展轴网络,从而把全区域各个增长极或增长点纳入一个统一的发展系统中。

圈层开发模式的特征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并根据城市扩张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将城市由内到外分为内圈层、中圈层和外圈层,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如长株潭城市圈、武汉城市圈等。这种模式通过极化效应造成经济吸引,并通过扩散效应造成经济辐射,形成统一的生产和流通渠道,带动周边次级城市发展及农村城镇化建设。

3、从对区域内外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依赖程度的角度看,有外源主导型发展模式和内源主导型发展模式。不同地区根据其资源禀赋条件和发展环境,对本地区内外的生产要素及市场依赖程度有所差异。采取外源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地区往往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等不可移动要素的天赋优势,对外资具有很强的聚集力,外资进入后往往有利可图,这些地区往往利用加工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业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来推动本地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如广东在这方面非常典型。而内源主导型发展模式主要依靠本地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自身不断增强的经济聚集力完成累积循环,实现后天的分工和专业化及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优势,推动本地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其经济具有很强的根植性,如温州就是典型的依靠内源型经济发展起来的地区。

4、从地缘经济的角度看,有珠三角模式、长三角模式等。所谓地缘经济,就是依靠地理区位的优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蒋年云,2007)地理位置相近的多个行政经济区域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联动发展已成为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为增强综合竞争力,不同的省际之间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共同打造超行政区划的共同经济区,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如长三角就包括了上海、浙江、江苏三省市的有关地区,目前珠三角也由初期的“小珠三角”扩大到现在的“泛珠三角”区域。这些经济共同区是相关省市通过共同发挥地缘经济优势,从而实现各自发展目标而形成的一种泛省际行政区划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们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组建和产业集群打造诸方面极力追求联动协作共同发展,对省域经济及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的公路交通整体上正处于逐步由“滞后型”向“适应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今后公路交通的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公路交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分析和研究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对于把握当前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找出公路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明确今后公路建设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影响区域公路建设的社会经济因素

在中国公路建设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影响公路建设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区域资源及人口、城市化水平等。

1.经济总量

经济总量是指经济发展的总体规模以及程度,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无论国家大小、体制异同,客运需求均随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增大,这是经济水平影响的最基本趋势和特征。区域经济活动的规模直接影响着区域货运生成的规模,在经济结构类似的状况下,经济实力雄厚、综合发展水平高的区域一般均具有较大的货运生成规模和较强辐射力与吸引力。

2.产业结构

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对运输需求必然发生变化。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要高于第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是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使适宜于公路运输的客货运输需求增加,客运方面人员流动频繁,出行次数增加,对旅行的舒适性、快速直达都有更高的要求;货运方面小批量、高附加值、高时效的货物增加,同样要求优质、快速、直达。而公路运输是满足这些要求的最好运输方式,因而运输资源配置朝着公路建设倾斜。

3.区域、资源

区域的交通区位决定了区域产品的运距和运费等方面的条件,它是始终作用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有可能由于交通区位的产品成本大小的影响,而影响甚至决定了区域各种产业的兴衰。

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能源运输往往占据总运量中很大比重,能源结构的变动会导致货运需求不论是在总量上还是质量上的很大变动。比如在我国,长期来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煤炭的运输量一直在总货运量中占较大比重。但随着我国能源业的发展,对多种能源的综合利用成为必然趋势,这势必会减少早期原始能源的运输量。

4.人口、城市化水平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题,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客运需求的最终根源是满足人的生活目的。因此人口总量、年龄构成、文化素质、意识观念等人口指标对公路客运交通需求产生重大影响。

在众多基础建设中,公路建设将成为拉动国民经济、扩大内需、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协调发展、改善居民的旅行条件、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动力因素。

二、公路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1.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公路建设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公路建设投资活动本身对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公路建设活动过程本身会产生工资、利润、折旧和税金等增加值。其次,建设活动中直接消耗的大量水泥、钢材、木材、砂石等中间消耗品的生产企业,在为公路建设需要而生产的过程中也创造出一定数量的增加值。另一部分是公路建成通车后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促进作用,如运输成本降低产生的节约效益;行驶里程缩短产生的运输效益;拥挤状况缓解、车流增多而产生的增流效益;行车速度提高、时间减少产生的时间效益;交通事故减少和货损率下降产生的减损效益。

2.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公路的建设和运营,将会大大促进沿线地区土地资源及农、林、牧、副、渔资源和矿产资源等的合理利用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公路网的建设完善促进了更多汽车投入运营、促进了人与物的交流与移动、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开发。扩大内需,意味着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增加,激活流入城市的人口,促进了城镇化。在利用公路建设转换产业经济结构过程中,涉及到多种产业选址的区位决策,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转化能力的提升,进而推进了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

3.促进城乡一体化,加速城市化进程

城市或集镇是社会劳动力分工与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城镇首先是物资及人员的集散地,需要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现代城市大多在大道的交叉点、内河或航运的起讫点和水陆交通衔接点上发展,正是“天下商埠之兴衰,视水陆舟车为转移”。近代的城市则与交通事业的发展共生共荣。现代工业兴起后,巨大的原料、燃料和产品的运输量对现代城市的运输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陆路运输条件是促进城镇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的基本内涵

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是指公路系统内部的各个方面与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相互协调一致,持续发展的能力,对于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建设的发展不仅要从供需平衡的角度出发,考虑满足经济对交通的需求;还要根据经济发展所处的形态,从促进经济发育进化(结构优化)的角度出发,考虑引导经济发展的作用。

2.公路建设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和水平相适应。公路运输的发展速度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相适应,公路建设投资力度及增长速度与运输需求的发展相适应、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相适应,路网规模、结构和负荷等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公路建设的发展能够有效支持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3.公路网的发展规划与经济的发展规划相适应。公路网的建设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战略,能够引导生产力在地域上合理的展开与分布;公路及其网络的建设符合区域的资源分布状况,与该区域人口分布、城镇、农副产业基地和大型厂矿的布局、经济带的趋向相适应。

4.公路建设的发展要与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相适应,使多式联运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公路及其网络的建设必须与该区域其它运输方式很好的配合与衔接,不同的运输方式能够连续,机场、码头、港口和铁路站场等都是公路及其网络必须连通的地方。

5.公路建设的发展必须与区域总体发展规划相适应。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是区域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网的建设与布局必须充分考虑与这两方面因素的协调。

6.公路及其网络的建设应与周边地区的公路发展相协调,尽量避免断头路的建设,搞好出口路的建设,促进区域间经济的协调发展。

7.公路系统内部相互协调。公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与站场的发展相适应:路网本身的规模及等级结构必须合理;保证路网负荷的整体适应性。

综上所述,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适应性所涵盖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它也是公路建设与发展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科学的规划公路网的规模、结构和布局,合理安排公路建设的各个阶段及发展重点,对公路的建设与发展进行能动的控制与调整,使其向着合理化的方向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关于环境卫生的建议 下一篇: 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