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0 14:57:4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需要,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越来越大,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从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的角度,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和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本文通过对建筑施工管理的特点和重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项目管理、工程施工等方面论述了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各专业之间的协作与配合,阐述了在整个建筑项目中工程管理的全过程。
1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概述
1.1 工程项目质量
工程项目质量是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使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同时,工程项目应该是对于业主的需求而言,并无统一的标准。
1.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质量管理是下述管理职能中的所有活动;确定质量方针和目标;确定岗位职责和权限;建立质量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
1.3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质量控制的对象是过程。控制的结果应能使被控制对象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为使控制对象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就必须采取适宜的有效的措施,包括作业技术和方法。
1.4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原则
对施工项目而言,质量管理,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质量第一、以人为核心、预防为主、坚持质量标准。
2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工程项目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工程项目质量要求则主要表现为工程合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因此,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就是为了保证达到工程合同、设计文件和标准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按其实施者不同,包括三个方面即业主方面、政府方面、承建商方面,这里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指承建商方面的内部的、自身的控制。
2.1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
任何工程项目都是由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所组成的,而工程项目的建设则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所以,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是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一个对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过程。
2.2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依据
质量控制的依据分为共同性依据和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共同性依据是指适用于施工阶段、且与质量管理有关的通用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必须遵守的基本条件。主要有:工程承包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与质量管理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性文件。专门技术性法规。包括各种有关的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及定额等,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性质质量控制对象制定的各类技术法规性的文件。
2.3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工作程序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应对工程项目的施工生产进行全过程、全面的质量监督、检查与控制,即包括事前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以及各单项工程及整个工程项目完成后,对建筑施工及安装产品质量的事后控制。
2.4 质量控制的内容与常用方法
根据工程质量形成的时间阶段划分,其质量控制相应的划分为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根据控制的主体对象不同又分为对人的控制、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材料的控制、施工方法的控制、施工环境的控制(即4MIE)以及施工工序的控制。
3 加强专业协作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作为工程的建设者、管理者,从设计、监理到施工的各单位首先要从对业主、用户负责的角度认识问题,要从履行合同中自己的责任义务的角度,认真对待协调问题。 同时,从提高行业标准,施工和管理水平上讲,做好各专业的协调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有关的技术管理人员首先要认识到协调工作的重要性,才有可能真正做好协调管理工作。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上、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4 加强协调管理的具体措施
4.1 技术协调
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设计图纸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图纸会签又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同时,图纸会审与交底也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图纸的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进一步我出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再从图纸上解决问题。而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4.2 管理协调
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甲方、监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甲方管理人员、监理人员,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
4.3 组织协调
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甲方、监理人员应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
5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和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做好质量管理控制和专业协作,有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和完成。作为一名工程管理者,在日常的工作中还要不断的总结,积累丰富的经验,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促进建设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是如火如荼。尤其以建筑业的发展最为显著。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房地产企业、建筑安装公司等。这些行业对建筑工程的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也对相关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是融建筑工程与管理为一体的交叉性学科。我国的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这一专业。建筑工程专业的专业知识教学主要包括:土木工程、工程经济学、建筑施工组织与技术、工程项目管理等。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的工作有: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施工、工程的投资与造价等,可以说,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覆盖面很宽,学生们的就业范围也比较广,社会需求也很大。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要求比较高。所以从业人员除了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学校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就应该定位在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能够全面发展,具备建筑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同时又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并且能够获得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管理能力的,能在相关工程建设领域中从事项目决策的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建筑工程管理人才。由此也可以看出,学校在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双重训练,使学生在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从而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就业形势的需要,为以后的工作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优势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主体包括学生、学校以及企业,通过学生的专业就业方向为主要导向,从分的利用学校和校外的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其形式非常多样化,无论是什么形式,他们的共同点是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而且还要进行一定的工作实践,也就是半工半读。学生的工作作为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除了接受企业的常规管理外,学校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并给予相应学分。这种工作实践,应该是带有一定报酬的。
在我国,工学结合这种模式很早就已经产生,但是受到我国高校教学课程设置和企业用人理念的影响,在实施的过程中并不是很顺畅。但是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的优势还是切实存在的。
2.1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对从事职业的认知
工学结合的模式是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学习。学生们通过在学校期间的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获得一定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不仅可以指导学生们更好的在工作岗位中进行社会实践,也能够有助于学生们获得相应的证书。目前,技能考核的证书还是很多的,比如:建造师、造价师、监理师、房产评估师等。这些证书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可以说是学生们敲开工作岗位大门的一块敲门砖。而工学结合的模式则会考虑到该专业的特性,采取灵活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从而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获得相关执业证书。
另外,学生们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当中,会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在工作中会看到理论知识和实践之间的差距,从而提高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学习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及时的了解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出适当的合适的调整。
2.2 工学结合的模式有利于学生展示自我,培养综合能力
学生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锻炼自己,培养出与工作需要相适应的社交能力。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为明白的了解自己的特长和喜好,从而选择理想的职位,单位也可以对学生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从而选择适合工作岗位的学生。这一过程促进了单位和学生的良性沟通,也建立起学生和企业的良好的双向选择的机会和条件。
2.3 工学结合的模式减轻了学生们的经济负担
学生们在企业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企业还会支付一部分劳动报酬。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解决了一些学生的经济问题。
2.4 工学结合模式为学生接触社会搭建了桥梁
学生们在学校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最终走上工作岗位,创造更多的价值。然而,学校的环境和社会环境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工学结合的模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接触社会的条件,使得学生们能够提前感受到社会工作环境中的氛围,从而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好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的各种准备。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的实践及效果
在我国的高等院校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在推进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基本上以就业方向为导向,进行教学和专业建设。通过学校的理论集中教学,使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比如:CAD制图、建筑力学、建筑工程造价、建筑测量与方法等。通过课堂上的学习,能有一个基本的理论为实训做指导。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安排学生进行实训,对课堂上学习到的测量等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实地运用,指导老师可以在现场给学生进行讲解和示范。这样子的做法可以使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就能进行实践,课堂氛围也比较轻松,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单一的在课堂内学习高的多,而且时间安排也非常灵活,老师们可以根据学习的难度、学习的内容等做出适当的调整,将较难的内容安排较长的时间进行实训。另外,许多学校还和一些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学校的教师们根据学校的课程设置安排学生们在假期进行实际工作的训练,相关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补充和工作实践的示范和规范化指导。
这样的实训,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而且在过程中也比较自觉,都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时完成相关实训要求。由于是进行实际的现场操作,所以学生们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得到了巩固,学生们的实际操作技能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另外,在实训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协作,也提升了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结语
工学结合的模式将高等院校的教育、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企业可以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改革当中,而学校也会更加了解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对于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更能够促进校内部实训基地的建设,达到了学校和企业合作双赢的目的,也一定程度的解决了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
所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更好的推进高等院校的教育和发展,应该更好的实行。
了解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未来3-5年社会需求情况与发展前景;了解企业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了解企业对该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课程体系与实践性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2 调研方式
通过向青海省建筑施工企业发放调查问卷表以及与青海省本行业专家访谈方式进行。
3 调研内容
主要调查青海省建筑业企业对项目管理员(中小型项目经理助理)、资料员、施工员、造价员、合同管理员、招投标员的社会需求以及对岗位典型工作的需求。
4 调查结果
4.1 青海省建设市场基本情况 据《青海省统计年鉴》(2013年)统计:2012年青海省有各类建筑施工企业461家,其中建筑总承包企业287家,专业承包企业146家,劳务分包企业28家。在对其中的270家企业开展的调研显示,大型企业占6.3%,中型企业占19.6%,小型企业占63.0%,微型企业占14.1%[2]。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定位是:为青海省中小微型建筑施工企业培养从事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具备施工项目经理的基本素质,“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本次调查在青海省占90%以上的中小微型建筑施工企业中展开。
本次调研发出调查问卷表80份,回收有效问卷64份。参与本次调研的14家企业中有38家私营企业(59%),21家民营企业(33%),5家国有企业(8%)。
4.2 青海省未来3-5年专业需求状况 未来5年建筑企业对建筑工程技术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约为每年2600人,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施工企业在岗位需求方面,对于土建和安装施工员的需求是最大的,约为每年500人左右,其他岗位需求每年约为300人左右。
4.3 青海省未来3-5年本专业相关岗位需求状况 调研结果显示:造价员岗位能力需求的94%表现为编制招投标文件、完成工程预算、结算工作;项目管理员岗位能力需求的94%是开展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和技术管理工作;招(投)标员岗位能力需求的83%表现为协调各部门编审标底,起草标书,组织标底分析;对施工员岗位能力需求的88%是开展技术指导、质量管理,收集施工资料;对资料员岗位能力要求的88-95%是熟悉竣工验收资料体系构成,熟悉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内容及其要求,做好工程资料的收集、清点、补充、整理工作;对合同管理员能力要求的93%表现为汇总汇报合同签订、执行情况,熟悉合同条款及基本内容,审查其完整性,信息化管理合同。
5 结论及建议
5.1 对本专业招生规模的意见建议 青海省目前开设“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院校有两所(青海大学和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有该专业毕业生95人左右(青海大学40人左右,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55人左右),鉴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与建筑工程技术类专业的兼容性,认为该专业每年招生规模确定在100人左右较合适。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6.060
0引言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生产过程中需使用的,独具特色的材料品种,周转材料在项目施工中具有以下特点:
(1)单价低、批量大,总资产数量和金额较大。如隧道施工用的模板、扣件、钢轨、脚手架、钢板等。
(2)可重复多次使用而不改变实物形态,其价值通过逐步分摊计入成本。
现实中,各施工企业在周转材料管理方面,方式和效果不尽不同。本文通过归纳和分析施工企业周转材料管理中常见问题,以期达到提供思路、堵塞管理漏洞、降低损失、最大程度发挥资产价值的目的。
1施工企业项目周转材料管理中常见问题
1.1预算编制机制不完善
预算是进行周转材料成本核算、分析、控制、考核的主要依据,但很多施工企业项目未编制预算或编制不完整。
1.2管理分散
一般项目施工后,项目经理就掌握着资金使用权和材料采购权,当施工中出现生产急需时,项目经理经常自行采购或滥报计划,而不考虑公司整个周转材料的库存状况,一旦使用完毕造成大量积压,造成不必要损失。
1.3使用率不高
闲置起来的周转材料维修、保养制度不完善,未适时进行内部调拨和向外部租出,未达到最大限度的资产增值、盘活资产。
1.4成本管理体制不健全
没有形成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工程项目各部门、各岗位的成本管理责任没有明确到具体的项目管理人员,奖罚措施不到位,致使项目周转材料管理不善,损耗率居高不下。
1.5会计核算不规范
周转材料管理中,摊销方法不统一:有的采用一次摊销法,有的采用五五摊销法,且摊销完毕再无人过问;没有建立完善的周转材料台账及移交制度。
1.6管理人员素质低,责任心不强
材料员报计划具有随意性,收、发材料时质量和数量把关不严或内外勾结,不按规定认真盘点,以次充好,虚报数量,保管看守人员无责任心,现场把关不严,丢失、被盗现象特别严重。
2加强施工企业周转材料管理的对策
2.1深化项目周转材料预算管理
编制科学、完整、操作可行的项目周转材料预算,作为周转材料成本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的主要依据。
各项目部根据批准的施工方案,由工程部门提供所需周转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技术要求、时间等,物资部门编制需求计划,经项目计划部门、项目总工程师审核、项目经理签字,上报公司相关部门批准后编制。预算在正式下达后严格执行,一般不得随意变动。采购时应在预算的基础上由项目部提出采购申请,经审批后组织招标采购与供方签订采购合同,并严格执行。
2.2周转材料集中管理
首先,按照“可持续滚动发展”理论,在公司总体周转材料较少的情况下,对一些常用的周转材料实行集中采购,以便在以后根据各工程的使用情况和库存量来连续滚动调剂使用。
其次,对项目周转材料实行程序化管理,采购时按照“先调剂、后购置”原则,先由公司统一安排调拨使用,当某项周转材料由于储备量不能保障使用而需要采购时,应先与生产计划部门进行协商,调整生产进度,避免某项材料出现使用高峰值,使材料储备量保持正常值,减少积压,加速材料使用的周转率,尽可能做到不采购;日常管理中,公司建立周转材料信息台账,不但可实时了解其状况,并可通过公司信息平台将主要周转材料的信息上传、共享;对闲置不用的资产一方面及时维修保养,另一方面各项目部不得擅自外借、外租、变卖,经公司管理部门同意后,可在公司内外开展租赁业务,遵循先内后外原则;交接时严格程序并做好记录,对具体使用的项目部及施工队,明确使用期限、完好率指标及奖罚措施。
2.3加强周转材料的使用管理
(1)提高利用率和周转次数。使用单位须按施工量或工程进度提报需用计划,按时、按需组织进场,按时退库,及时结算,既要避免周转材料闲置,又要降低工程成本。租赁部门将根据工程项目的工期,严格做好调剂、平衡调度、合理配置,以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2)责任落实到承包班组,遵循“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
(3)使用时,严禁优材劣用、长料短用、随意切割、吹焊;施工现场严禁任意堆放,防止遗失;拆卸时,严格遵循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严禁向下抛掷,避免人为损坏及事故发生。
(4)收发时,应有两个及两个以上项目管理部门人员和各单位专管人员同时在场,对收发材料的数量及质量进行认可后,开具收发料单并签字。
(5)退料时,收料人T要认真清点数量和验收质量,严禁以次充好,如因其工作疏忽,造成数量清点错误或将不合格材料验收入库的,将追究其责任,责任人将赔偿损失金额的5%~10%。
(6)完工后遗失、短缺的周转材料,均按同类产品当期市场价进行赔偿。
2.4规范周转材料的会计核算
周转材料的核算应分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摊销办法进行摊销,如隧道的高压风水管、通用模板、脚手架管、扣件等本期工程摊销50%;不能重复使用的隧道二衬台车、桥梁定型、异型、挂蓝模板、钢栈桥等在扣减残值后金额由使用单位在本期工程中摊销;周转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损坏、变形不能使用的直接进成本摊销;对于钢桁梁、军用梁、贝雷片、钢轨(轻轨、重轨)、大型工字钢、钢板桩、槽钢、无缝导管、万能杆件使用单位在施工中大改小、长改短、标准件改为非标件的,可以使用的按50%摊销,不能再次使用的由使用单位按调入(加工)净值全部摊销。
但无论采用一次摊销法还是五五摊销法,都应分别对各类周转材料全部纳入财务核算体系,进行在库、在用和摊销进行核算,周转材料只有在进行清理、处置时才能进行对冲核销。加强周转材料的维护保管及清查盘点。周转材料的实物管理部门应建立周转材料的维护保管及清查盘点制度,并责成专职或兼职人员进行实物管理,并建立在库、再用、调拨(含出租)的台账,台账信息参照财务部门的台账,并至少每季度与财务部门进行一次核对。
2.5加强施工项目周转材料成本分析和考核
工程项目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核算并分析分部、分项的材料耗用及节超情况,以周转材料的使用率、完好率为主要指标对项目部进行奖惩,对完成指标好的项目经理部应按规定进行奖励;而对管理差的项目经理部应分情况进行处罚;严考核,硬兑现,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周转材料的管理水平。
2.6完善周转材料管理体制
项目结束后周转材料必须妥善保管,要除锈、整修、刷油,保证其完好;对经过经济分析后,确认使用年限长、周转次数较多、无使用价值的周转材料,可按规定程序进行报废处理;对施工现场丢失、损坏的周转材料应查明原因,责任到人,做到工完料清。回收的周转材料由公司管理部门统一调拨;不能调拨需现场处理的,公司管理管理部会同项目共同处理,项目不得私自处理。
2.7提高材料管理人员的素质
定期培训材料人员,不但要使他们掌握周转材料的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还要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事业感,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3结语
总之,施工企业周转材料管理涉及面广、要求严,对企业经济效益影响大。管理好施工企业的各类周转材料是一项细致而具体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对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将起到越来越明显的作用,每一个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在实践中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堵塞管理漏洞,提高周转效率,降低闲置和损耗,最大程度地发挥资产效益。
参考文献
入世以来,我国各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筑业的发展也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各企业对于人员、物资的调配,设备、技术的管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由于现代城市建筑的复杂性与高要求,决定了现代建筑布局的多元化,如何在建筑施工工程项目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并赢得甲方的信赖,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项目的管理方面需要下功夫。提高建筑施工中的管理水平、创新建筑施工中的管理模式,做好建筑施工中各专业施工的交叉分配与协调管理工作,让施工的每个细节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保证,将会给整个施工队带来积极的影响。
一、建筑施工中协调管理的作用
协调管理建筑施工是围绕计划实现项目的各项指标,以管理为基础对各参建单位及各工种进行统筹管理,形成高效的建筑团队,实现建设目标。作为建筑施工的组织者、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施工中协调管理的重要作用。最常发生的就是由于在建筑施工前期各专业工程施工未得到良好协调,施工后期出现工程返工,这使得施工无论是在投资还是在工期上都受到影响,情况严重时将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理论上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并不难,但现实中工地上各专业的交叉配合与协调管理并不好做,组织者经常会为此头痛。为了避免因协调问题影响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与工期,大力加强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共同努力实现工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二、建筑施工中协调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施工牵涉面广泛而琐碎,对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与质量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中会牵涉到从设计、施工到甲方、监理,多专业技术工种、多单位部门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①技术质量方面的问题;②管理、组织方面的问题。
2.1技术协调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化的建筑品质对于建筑的个性化质量与条件细节的技术含量要求更高,建筑施工中涉及的专业也越来越多。如通风、消防系统;给水、排水系统;空调系统;取暖、照明系统;对讲、监控、通信系统等,多专业的设备和管线的布置与安装需要众多专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参与建筑施工。每一相专业人员在确保自己特定空间位置、技术要求的同时,必须合理协调配合其他专业的施工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需求。这就增加了特定专业技术的工作难度,即使某单一专业在技术上未能充分全面考虑,或在多种专业交叉的部位细节考虑不周,都很容易造成各专业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引发建筑施工事故。
在建筑施工中针对技术协调方面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①提高工程图纸的设计质量,减少因设计图带来的协调问题,注意专业配合、合理综合布置建筑施工,满足各专业技术要求;②避免管线与管线、管线与设备、管线与建筑装修之间出现遗漏、差错、碰撞,做到便于施工中人员的相互协调与有效工作及工程完成后出现问题时的维修;③对于现阶段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需要选择性应用,使所完成的建筑工程既舒适又高科技,在新技术经过不断的补充试验和测试后再应用于建筑施工中,避免应用不当出现的问题。
2.2管理、组织协调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建筑工程的施工体制向着工程分包方向发展。由于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分包时工作范围界定不能明确到每个施工者,引起了人员之间工作责任的不明确,包工队在利益的驱使下,加班加点的赶工期很容易造成人员安排不协调、从而导致工序上的遗漏;施工人员文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工人思想麻痹认为做不好也没关系、返工是正常的等等,这些问题给建筑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在建筑施工中对于管理、组织协调问题,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做好管理协调工作的方法:①组织者认识协调管理的重要性,对包公队工作认为要明确,重视包工队之间的工作配合问题,通过岗前培训提高工人的素质,制定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②组织管理者不但要对施工图纸了如指掌,还必须亲自到现场进行勘察、全面了解工程近况、控制工程进度,有利于更好的安排各工种的协调工作;③专业技术工人在做好本工种的同时了解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不同专业设计人员在提升自己专业技术的同时,共同提高相互协调配合的意识,在对自己工作部分做出安排的同时了解其它工种的工序,从而减少交叉协调时出现问题。
三、小结
要建造高质量、高标准的工程,就要重视整个建筑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的建设者、管理者,从设计、监理到施工必须对业主、用户负责,在施工中纵观全局的同时重视细节问题,抓好关键施工点,确保主体结构质量。
在追求建筑施工经济效益最大化、施工管理协调化时,做到以下四点:①合理控制建筑施工进度;②有效进行项目成本控制;③明确建筑工程控制目标;④建立安全责任制施工方案。有效的协调管理经验是从施工项目实施中总结出来的,作为管理者和组织者,一定要在建筑施工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及时了解现阶段国内外与工程相关的先进的技术,为建筑施工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国强.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探究[J].建筑技术,2011(09).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工程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也不断创新。建筑施工管理是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业的规范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建筑施工管理作为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业的规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的每个方面都要得到有效的控制和保证,但是各专业工程施工的交叉分配与协调工作还不尽人意,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对建筑施工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大力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协调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2、当前建筑施工协调管理现存问题及因素
2.1当前建筑施工协调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
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的每个方面都要得到有效的控制和保证,但是各专业工程施工的交叉分配与协调工作还不尽合理。首先,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专业施工的种类比较复杂,会出现协调管理不合理的现象和问题。比如说:在建筑施工消防和煤气安装的过程中,由于各个部门制定的专业施工队伍不同,再加上其他土建队伍的加入,如果协调不好就会造成部门之间的混乱,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如期完成;其次,由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协调工作处理不得当,从而导致了工程施工出现返工和误工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建筑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2.2建筑施工协调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第一,建筑施工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低。首先,施工单位的专业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分包单位在工作分工中很难做到工作的明确分工。另外,有些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都想得到更好的承包工作,这样就容易造成工作的遗漏,增加了建筑协调管理的复杂性;其次,建筑施工组织管理不够健全。由于建筑施工组织管理的不健全,工作人员的责任不够明确,出现了返工的现象。再加上建筑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差,就容易给施工各专业的协调工作造成困难;再次,由于建筑施工各个专业的分工协调不够统一,每个专业的技术人员很难全面的了解各个施工专业的内容,再加上新技术的应用,也造成了建筑施工的协调工作困难。
第二,建筑施工的技术质量分析在当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涉及的的建筑内容也越来越广,主要涉及到电力、水电、电视电话、宽带等多个新的领域和方面。对于每一个不同的领域而言,都有属于自己行业特定的技术要求,同时也要满足其他技术行业和部门施工的具体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具体要求。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技术水平达不到各个不同部门施工的具体要求,就会造成施工空间和时间的的不对称和混乱,进而影响了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施工总进度。另一方面,各个不同建筑物对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施工技术人员如果不能够及时的更新自身的技术和素质,就会造成建筑施工各个专业的协调混乱局面,不利于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第三,建筑施工人员的协调意识不强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建筑项目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协调管理意识,共同提高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建筑企业高层管理着对建筑协调管理的重要性缺乏系统的认识,把主要的人力物力都放在承接任务和完成投资上,从而忽视了对建筑项目各个环节的协调,这样一来,就会造成了建筑施工过程的不一致性,阻碍了建筑施工的稳定运行。
3、加强建筑施工协调管理的对策
3.1加强建筑施工的管理协调工作
首先,积极建立建筑施工的责任管理制度。要按照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建筑施工则热播体制,这是建筑施工协调管理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建筑工程协调管理的过程中,施工项目经理以及各专业的管理人员都要具有责任,从而形成高效有序的责任管理网络。把建筑项目管理责任落到实处,更加全面的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的协调管理。其次,积极建立问题责任追究制度。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建立从建筑管理层到各个部门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奖惩制度,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要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机制,通过隐蔽验收加强对各个不同专业部门的监督工作,提高各专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协调各专业部门之间的工作;再次,提高管理层和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为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奠定重要的基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管是建筑企业的领导管理层还是普通的职员,都要积极树立协调管理的意识,加强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为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础。
3.2开创建筑施工协调管理的科学性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想实现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工作,管理者就必须不断研究和创新工作方法的科学性,促进施工管理的协调有序。首先,充分认识建筑协调管理的重要性。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作为建筑工程的管理者,就从思想上加强对协调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加强对用户和社会的负责态度,明确自己的责任、权力和义务。另一方面,要提高管理人员以及各专业部门职员的职业道德,加强队伍建设;其次,从管理模式上创建科学的管理体制。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协调工作要具有科学性,就必须建立一个科学的管理模式,针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协调控制。
3.3积极加强建筑施工的技术协调工作
在当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技术水平达不到各个不同部门施工的具体要求,就会造成施工空间和时间的的不对称和混乱,进而影响了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施工总进度。因此,积极加强建筑施工的技术协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大力提高建筑设计图纸的整体质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提高设计图纸的整体质量能够更好的减少因为技术问题带来的部门协调混乱。建筑设计图纸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图纸也会影响到各专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其次,加强图纸会审的技术协调工作。在建筑施工中,图纸会审关系到施工各专业的协调工作,能够把管理协调的隐患问题在施工进行之前解决。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建筑管理的沟通和协调工作逐步成为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建筑科技含量的越来越高、建筑施工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在施工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对建筑施工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语
一个好的建筑工程出了具备好的施工单位、施工人员以外,还要有较强的协调能力的专业人员。因此我们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养,培养各单位人员的协调能力。使建设项目能从设计到施工、使用均达到合理、节约,降低管理风险, 产生最大且直接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郭树荣.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的七个问题[J].四川建筑,2005 年第 6 期.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建筑施工管理作为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业的规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建筑施工管理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是建筑工程项目从施工开始到竣工再到工程保修全过程的协调组织管理,对工程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一、当前建筑施工管理面临的问题
1、建筑施工管理缺乏协调性
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的每个方面都要得到有效的控制和保证,但是各专业工程施工的交叉分配与协调工作还不尽合理。首先,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专业施工的种类比较复杂,会出现协调管理不合理的现象和问题。比如说:在建筑施工消防和煤气安装的过程中,由于各个部门制定的专业施工队伍不同,再加上其他土建队伍的加入,如果协调不好就会造成部门之间的混乱,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如期完成;其次,由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协调工作处理不得当,从而导致了工程施工出现返工和务工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建筑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2、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低
首先,施工单位的专业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分包单位在工作分工中很难做到工作的明确分工。另外,有些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都想得到更好的承包工作,这样就容易造成工作的遗漏,增加了建筑协调管理的复杂性;其次,建筑施工组织管理不够健全。由于建筑施工组织管理的不健全,工作人员的责任不够明确,出现了返工的现象。再加上建筑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差,就容易给施工各专业的协调工作造成困难;再次,由于建筑施工各个专业的分工协调不够统一,每个专业的技术人员很难全面的了解各个施工专业的内容,再加上新技术的应用,也造成了建筑施工的协调工作困难。
3、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对建筑施工缺乏质量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涉及的的建筑内容也越来越广,主要涉及到电力、水电、电视电话、宽带等多个新的领域和方面。对于每一个不同的领域而言,都有属于自己行业特定的技术要求,同时也要满足其他技术行业和部门施工的具体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具体要求。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技术水平达不到各个不同部门施工的具体要求,就会造成施工空间和时间的的不对称和混乱,进而影响了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施工总进度。另一方面,不同建筑物对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施工技术人员如果不能够及时的更新自身的技术和素质,就会造成建筑施工各个专业的协调混乱局面,不利于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建筑施工管理的技术分析
1、准确把握工程概况,制定合理规划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要准确把握建筑工程的施工概况,对施工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首先,熟悉施工现场。在建筑施工之前,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地形条件、地貌、交通条件等情况进行系统的了解和把握,这样能够更好的对工程实施有效管理,落实建筑施工的具体方法;其次,要熟悉建筑施工的图纸和有关施工规范。了解有关技术资料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能够更好地对建筑施工形成指导;再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规划,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积极强化建筑施工管理的协调
首先,积极建立建筑施工的责任管理制度。要按照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建筑施工的协调体制,这是建筑施工协调管理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建筑工程协调管理的过程中,施工项目经理以及各专业的管理人员都要具有责任,从而形成高效有序的责任管理网络。把建筑项目管理责任落到实处,更加全面的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的协调管理。其次,积极建立问题责任追究制度。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建立从建筑管理层到各个部门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奖惩制度,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要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机制,通过隐蔽验收加强对各个不同专业部门的监督工作,提高各专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协调各专业部门之间的工作;再次,提高管理层和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为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奠定重要的基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管是建筑企业的领导管理层还是普通的职员,都要积极树立协调管理的意识,加强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为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础。
3、大力深化建筑施工管理的制度创新
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建筑施工管理的许多制度规范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项目管理考评制度、成本管理和控制制度以及建筑人才培养制度都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所以说,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制度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项目责任制的考评力度,把工程责任指标进一步细化,进而制定出各类考评标准,以便能够建立起比较科学的建筑成本控制体系。通过人才激励制度的创新,鼓励各类建筑人才脱颖而出,为建筑人才的发展创造更加完善的环境。同时,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决策机制和风险机制,更好地规范建筑项目的决策行为,为建筑施工工程的进行奠定基础条件。
4、提高建筑施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首先,加强科学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管理者要加强科学管理,注重良好的集体建设。加强建筑施工工作人员之间的协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工作,促进建筑施工工作的有序运行;其次,处理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为了能够使工程质量符合有关的施工设计要求,就要依靠技术人员的团结协助。如何得到班组人员的信任,很好地管理他们的工作,让他们服从自己的安排,那就要处理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再次,加强对建筑施工管理者的培训。在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加强管理者的培训十分重要。在培训的过程总加强自身的学习,学习先进的施工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施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促进建筑施工的顺利运行。
总而言之,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建筑施工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的高低。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技术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孙伟东,王建军. 建筑施工管理中工效的研究【J】. 建筑管理现代化,1994年第4期
[2] 佟滨兴,张晓智,王俊波. 论高层建筑施工管理【J】.林业科技情报,2002年第1期
[3] 黎浩. 浅谈施工企业管理发展的出路【J】. 山西建筑,2007年第17期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建设工程产品的工程项目,投资和耗费的人工、材料、能源都相当大,投资者付出巨大的投资,要求获得理想的、满足适用要求的工程产品。以期在预定时间内能发挥作用。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建设的速度,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安定。低劣的质量一方面需要大幅度增加返修、加固、补强等人工、器材、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还将给用户增加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改造费用。同时。低劣的质量必然缩短工程的使用寿命。使用户遭受经济损失。此外.质量低劣还会带来其他的间接损失:如停工、降低使用功能,减产等),给国家和使用者造成浪费,损失将会更大。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必须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确保质量水平。
1 当前建筑施工管理面临的问题
1.1 建筑施工管理缺乏协调性
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的每个方面都要得到有效的控制和保证,但是各专业工程施工的交叉分配与协调工作还不尽合理。首先,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专业施工的种类比较复杂,会出现协调管理不合理的现象和问题。比如说在建筑施工消防和煤气安装的过程中,由于各个部门制定的专业施工队伍不同,再加上其他土建队伍的加入,如果协调不好就会造成部门之间的混乱,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如期完成;其次,由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协调工作处理不得当,从而导致了工程施工出现返工和务工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建筑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1.2 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低
首先,施工单位的专业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分包单位在工作分工中很难做到工作的明确分工。另外,有些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都想得到更好的承包工作,这样就容易造成工作的遗漏,增加了建筑协调管理的复杂性;其次,建筑施工组织管理不够健全。由于建筑施工组织管理的不健全,工作人员的责任不够明确,出现了返工的现象。再加上建筑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差,就容易给施工各专业的协调工作造成困难;再次,由于建筑施工各个专业的分工协调不够统一,每个专业的技术人员很难全面的了解各个施工专业的内容,再加上新技术的应用,也造成了建筑施工的协调工作困难。
1.3 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对建筑施工缺乏质量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涉及的的建筑内容也越来越广,主要涉及到电力、水电、电视电话、宽带等多个新的领域和方面。对于每一个不同的领域而言,都有属于自己行业特定的技术要求,同时也要满足其他技术行业和部门施工的具体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具体要求。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技术水平达不到各个不同部门施工的具体要求,就会造成施工空间和时间的的不对称和混乱,进而影响了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施工总进度。另一方面,不同建筑物对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施工技术人员如果不能够及时的更新自身的技术和素质,就会造成建筑施工各个专业的协调混乱局面,不利于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2 建筑施工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准确把握工程概况,制定合理规划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要准确把握建筑工程的施工概况,对施工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首先,熟悉施工现场。在建筑施工之前,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地形条件、地貌、交通条件等情况进行系统的了解和把握,这样能够更好的对工程实施有效管理,落实建筑施工的具体方法;其次,要熟悉建筑施工的图纸和有关施工规范。了解有关技术资料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能够更好地对建筑施工形成指导;再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规划,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2 积极强化建筑施工管理的协调
首先,积极建立建筑施工的责任管理制度。要按照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建筑施工的协调体制,这是建筑施工协调管理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建筑工程协调管理的过程中,施工项目经理以及各专业的管理人员都要具有责任,从而形成高效有序的责任管理网络。把建筑项目管理责任落到实处,更加全面的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的协调管理。
其次,积极建立问题责任追究制度。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建立从建筑管理层到各个部门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奖惩制度,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要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机制,通过隐蔽验收加强对各个不同专业部门的监督工作,提高各专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协调各专业部门之间的工作;再次,提高管理层和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为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奠定重要的基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管是建筑企业的领导管理层还是普通的职员,都要积极树立协调管理的意识,加强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为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础。
2.3 大力深化建筑施工管理的制度创新
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建筑施工管理的许多制度规范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项目管理考评制度、成本管理和控制制度以及建筑人才培养制度都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所以说,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制度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项目责任制的考评力度,把工程责任指标进一步细化,进而制定出各类考评标准,以便能够建立起比较科学的建筑成本控制体系。通过人才激励制度的创新,鼓励各类建筑人才脱颖而出,为建筑人才的发展创造更加完善的环境。同时,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决策机制和风险机制,更好地规范建筑项目的决策行为,为建筑施工工程的进行奠定基础条件。
2.4 提高建筑施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首先,加强科学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管理者要加强科学管理,注重良好的集体建设。加强建筑施工工作人员之间的协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工作,促进建筑施工工作的有序运行;其次,处理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为了能够使工程质量符合有关的施工设计要求,就要依靠技术人员的团结协助。如何得到班组人员的信任,很好地管理他们的工作,让他们服从自己的安排,那就要处理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再次,加强对建筑施工管理者的培训。在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加强管理者的培训十分重要。在培训的过程总加强自身的学习,学习先进的施工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施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促进建筑施工的顺利运行。
3 结束语
建筑施工管理作为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业的规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建筑施工管理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是建筑工程项目从施工开始到竣工再到工程保修全过程的协调组织管理,对工程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黎浩.浅谈施工企业管理发展的出路[J].山西建筑,2009,(9).
[2] 顾淼璐,刘香.试论高层建筑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1,(2).
[3] 周敬帮.论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发展及创新[J].工程与档案管理,2008,(9).
中图分类号:TU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b)-0060-01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施工工种很多,那么就在建筑建造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需要各专业工种之间进行配合作业,尽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我们对于建筑的外形、实用功能、结构形式等不论在设计还是施工方面的质量控制,我们觉得都可以实现很好地保证,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专业之间就需要进行协调配合,最终结果有时候并不能如人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对各专业施工之间的协调配合管理,从而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影响降到最低,使得整个作业施工过程中变得更加的合理科学,易管理。
1 建筑施工多专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专业施工管理过程中肯定会存在一些施工交叉问题,那么下面我简单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多专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探讨,从而不断地优化建筑施工管理。
1.1 从施工技术质量方面
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科技技术不断地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工艺也不断地提高和改善,建筑行业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规范的出现,使得建筑产品越来越多、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智能化,各个施工作业划分也越来越精细。各个施工作业之间一方面要确保自己的施工进度安排和施工质量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建筑施工不是一个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连续的施工过程,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专业之间可能会存在一些交叉过程,比如在主体施工过程中,建筑安装工程就绪配合土建施工完成,而在土建施工过程中,要避免对安装工程的预埋管线造成破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就需要做好交叉作业施工管理。一旦没有全面考虑到各项施工作业的质量控制和进度安排,那么就很容易产生返工、误工等问题,因此,一方面会延误了工期;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工程质量,增加了投资,给建筑施工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
1.2 从施工管理方面
当前建筑企业主要的施工形式是分包管理,那么在进行专业分包划分时,也很难实现名明确的划分,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经常会造成工序之间的退让,那么最终就会造成施工工作的模糊,导致两个施工单位之间都没有进行这项工作的完成。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施工人员之间的责任不明确,或者是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较差,在施工过程中,即使发现了一些问题,也认为这不会影响整体的工程建造,或者认为这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自己不需要操心,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非常薄弱,责任心也较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各个施工专业之间协调配合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在施工过程中,通常由于各个专业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各有所长,那么综合性技术人才缺乏,因此对于各自的施工可以保证,但是对于建筑整体的施工建造质量就不能够进行很好地施工管理和控制,从而造成工序之间的施工管理混乱,影响建筑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控制。
2 加强建筑施工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管理
在建筑施工各专业协调配合施工管理过程中,首先,各单位应该对于各个专业施工之间的配合加强认识,对各个专业施工配合管理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对于施工人员中实行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其次,在进行责任划分时,要明确的规定业务、监理以及施工单位之间的责任,并且要求其严格执行,通过奖惩制度来实现职责的履行。最后,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做好相关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监督,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也做好相应的保管,确保各自负责的每一道施工工序都可以顺利完成。下面针对建筑施工专业在施工技术质量和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来加强建筑施工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管理。
2.1 施工技术质量方面
在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方面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低控制管理:第一,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确保设计图纸和实际施工图纸相吻合,做好图纸审核工作;第二,图纸审核的技术交底图样也是比较重要的工作,可以不断地对图纸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建造质量,同时也可以避免后期的更改,为各专业之间的交叉管理提供了安全保证。
2.2 管理协调方面
在管理协调方面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低控制管理:第一,业主和监理单位之间必须要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统一,方便日后的工作开展和实施有效地组织管理;第二,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岗位责任制度,明确权责,做好分工协作;第三,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管理过程,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性,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避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3 组织协调方面
在组织协调方面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低控制管理:第一,建立健全的协调会议制度;第二,对于工程的施工工作做好落实管理,加强监督检查;第三,做好资料的保管,同时对于各项工作严格按照流程,相应负责人做好签字盖章处理,在管理过程中要有理有据,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追溯到责任人。
2.4 各细部工程协调施工管理
各个专业之间必须相互协调配合作业,注重结构外表、功能和结构之间的关系,从而确保各细部工程协调施工管理。
3 结语
在建筑施工各专业之间协调配合施工过程中,企业以及项目的负责人必须加强重视,通过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通过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从而不断地优化管理水平,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加强建筑施工的管理协调工作
通过规范化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 形成以业主、项目经理为主的统一领导, 由总包施工单位统一协调解决各分包施工单位的工作, 以总包单位项目管理者为主导, 全面了解, 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要求, 全面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 确切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
1、建立各种规章制度, 责任到人, 做好协调管理工作
首先,积极建立建筑施工的责任管理制度。要按照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建筑施工则热播体制,这是建筑施工协调管理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建筑工程协调管理的过程中,施工项目经理以及各专业的管理人员都要具有责任,从而形成高效有序的责任管理网络。把建筑项目管理责任落到实处,更加全面的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的协调管理。其次,积极建立问题责任追究制度。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建立从建筑管理层到各个部门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奖惩制度,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要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机制,通过隐蔽验收加强对各个不同专业部门的监督工作,提高各专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协调各专业部门之间的工作;再次,提高管理层和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为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奠定重要的基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管是建筑企业的领导管理层还是普通的职员,都要积极树立协调管理的意识,加强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为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础。
2、总承包单位对专业分包单位的管理与协助
1)总承包人对所承包的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工期负总责。并认真履行合同义务,为分包人的进场、施工、撤场提供合同约定的条件。2)总承包人对分包单位进行配合、协调管理, 积极为分包的项目创造条件, 确保整个工程顺利进行。对分包单位的材料进场、施工工艺、进度、质量、技术资料、安全、消防、现场文明施工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管理, 满足业主的最终要求。3)定期召开现场协调会, 解决施工中总包与分包单位之间,各个分包单位之间和各专业工程之间的矛盾和问题。4)督促指导各分包单位、各专业工程之间、承担工程的质量标准, 不得影响整体质量。检查落实各专业工程之间、分包单位在其分包的项目中安全防护工作, 做到无伤亡事故发生。检查各专业工程之间、分包单位在施工中做到工完场清, 不能影响总包单位创建文明现场目标的实现。督促指导各专业工程之间、分包单位在工程竣工后, 应及时向总包单位提供合格的竣工资料。
3、施工单位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的施工配合
1)施工单位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确定施工方案、工期、机械设备、劳动力等材料计划, 要报经业主、监理单位审批后方可实施, 涉及到结构安全、系统运行等问题时, 还需经设计单位审核同意。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建方案报经监理批准以后, 方可实施。3)施工过程中, 按照业主、监理单位的安排, 准时参加各种施工协调会议, 认真贯彻落实业主、监理的施工安排及要求。4)按照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的要求, 作好材料、设备、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报检工作。5)做好图纸会审, 图纸和施工中的疑问、建议, 及时做好工作联系单上报业主、监理、设计单位。
二、开创建筑施工协调管理的科学性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想实现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工作,管理者就必须不断研究和创新工作方法的科学性,促进施工管理的协调有序。首先,充分认识建筑协调管理的重要性。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作为建筑工程的管理者,就从思想上加强对协调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加强对用户和社会的负责态度,明确自己的责任、权力和义务。另一方面,要提高管理人员以及各专业部门职员的职业道德,加强队伍建设;其次,从管理模式上创建科学的管理体制。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协调工作要具有科学性,就必须建立一个科学的管理模式,针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协调控制。
三、积极加强建筑施工的技术协调工作
在当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技术水平达不到各个不同部门施工的具体要求,就会造成施工空间和时间的的不对称和混乱,进而影响了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施工总进度。因此,积极加强建筑施工的技术协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大力提高建筑设计图纸的整体质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提高设计图纸的整体质量能够更好的减少因为技术问题带来的部门协调混乱。建筑设计图纸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图纸也会影响到各专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其次,加强图纸会审的技术协调工作。在建筑施工中,图纸会审关系到施工各专业的协调工作,能够把管理协调的隐患问题在施工进行之前解决。
四、统筹兼顾,把项目承揽与工程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实行有目标的组织协调控制是基层施工技术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 施工企业管理者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统筹兼顾,将项目承揽与工程管理放在同等重要位置。虽然项目承揽是前提,但工程管理得好,反过来又可以促进项目的承揽。二者是有机统一的。所以,绝不能出现偏重某一项工作而忽视另一项工作的情况,确保整个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安全按投标承诺圆满完成,交给用户满意产品。因此,当工程项目中标之后,领导应该高度重视,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认真调研,健全项目组织机构,对各个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确保工程管理到位。
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作为项目指挥人员, 要善于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施工中协调部分的常见问题包括:一是内部协调管理, 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综合布线与水电和土建工程;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各辅助专业(安防、消防、BAS、远程抄表系统)之间的协调等。二是外部协调管理, 大市政与校区内小市政工程协调;小市政与园建绿化工程的协调;各房建工程与小市政和园建的协调等。要及时总结内外协调管理两方面的成功经验,以便其他工序的推广应用。对存在问题的方面要吸取教训, 找出问题的症结,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将各种损失减少到最小。
六、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工程质量的好坏与从业人员的水平素质不可分的。在搞好管理的同时, 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以及对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 施工中不遗琐碎, 不留后患, 树立工程质量无小事的质量观。指挥办根据工程进度实际情况, 分阶段事先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本地区施工工艺标准、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和新技术应用, 多次组织项目各方负责人进行观摩学习,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和全面提高。
七、结语
在工程的设计阶段以及施工过程中, 做好协调管理工作, 对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不仅很重要, 同时也很必要。
参考文献
[1]郭树荣.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的七个问题[J].四川建筑,2005 年第6 期.
[2]张艳梅,王峰.建筑施工现场管理[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 年第4 期.
[3]赵玉清.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和管理[J].工程管理,2008 年第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