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0 14:58: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学核心问题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系的主渠道和“铺路石”。巴西教育学家保罗?弗莱雷(Paulo?Freire)曾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就充分说明了在教学中只有实现师生、生生间的有效对话、多向交流,学生才能享受到真正的教育。对于教学对话而言,提问的地位是不可小觑的。提问能够启发学生思考、为学生学习提供方向性指引必须具备能够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用创新的视角认知和改造世界。由此可见,提问无论是对教师组织教学还是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但这并不是说,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理念,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此放手,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随心所欲”发展个性,当“主人”。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向40分钟要质量,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数学学习。
可是,怎样组织、引导并参与学生的数学学习呢?
我认为关键还是“问题”二字。教学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它不像工业化生产那样“以逻辑方式大量制造的手艺”。这就是说,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教学活动的“中心精神就在于教学的乐趣”,“采取不同的方法,尽可能有力而正确的把重要内容传授给不同心智的学生”。加德纳盼望教师能够有“引人入胜的切入点”。“问题教学”也正是利用了一个“有意义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来传授重要内容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数学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下面就数学课堂提问艺术,结合教育实践,浅谈几点看法。
一、问题设计要有艺术性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备课。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就必须做好引导者。教师如何才能做好这个“引导者”,提问设计非常重要。提问设计涉及备课的很多方面,考虑时应注意:
1.提问要有目的性。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材中心,考虑学生要学到什么,思考什么,会形成何种能力和品质,通过问题的切入,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点转变为感知的对象。教师提的问题必须清楚、明确,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
2.提问要有新颖性。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小学生。同样一个问题,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而是“老调重弹”,那么学生就不可能被吸引。相反,如果教师在设计时多花一点心思,比如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使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兴趣,就会积极动脑思考。
3.提问要有适度性。教师的提问设计要考虑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有些教师的提问过于简单、肤浅,学生只做浅层次的记忆性回答,根本不用动脑筋,更谈不上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会问“好不好?”“对不对?”“高不高兴?”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都会异口同声地给出肯定的答案。其实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避免提这种问题。但教师提的问题也不能过难,如果课堂上一个难题下去,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出现冷场的现象,到头来还是由教师自己来解答,这样教学效果就不明显了。
4.提问要有开放性。教师应突破传统教育中流于形式的提问,不要拘泥于一个问题一个答案。小学生思维活跃,有的时候会出现让人出乎意料的答案。教师应在给学生打好地基的基础上,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变动,让学生探究,从而加强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活动课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如“一个服装厂原来做一件上衣用布1.43米,改进裁剪技术后,每件上衣节省0.13米,原来做100件上衣的布,现在可以多做多少件?”要求学生换一个角度思考,寻求不同的方法。
二、问题的解决要创新
1.营造愉悦氛围、刺激学生想说的兴奋点。“亲其师,信其道”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人的感情迁移功能,小学生更为强烈。就是说学生如果喜欢你,就会喜欢你教的学科,乐意学习你所教的内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也是情感交流过程。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对每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学生才能在互相互爱的和谐气氛中产生学习动力,小学生喜欢表扬,我就对学生在课堂中发言尽可能“多表扬,多鼓励”,忠恳地评价;“讲得好,说的不错,讲得真好,太聪明了”。当学生发言精彩时,我会激动地说:“太好了,老师为你喝彩!通过这样一种情感交流,学生得到了鼓励,愉悦的教学氛围让他们处于兴奋状态,争先恐后想把自己的看法、做法说出来。
2.正确对待意外。小学生天性活泼机灵,有的时候他们对教师所提的问题给出的答案希奇古怪,出人意料。教师对答案正确与否没有把握作出判断时,千万不能妄自下定论。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正确的,极具科学性的,不能凭自己的感觉把模棱两可的结论传授给学生。
三、知识反馈环节中的提问要注意知识的疑点
在强化新旧知识的练习反馈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学生这样或者那样的思维错位,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r机,摸准疑点,巧设问题。这样不仅可以纠错,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开启心智,有利于及时点拔和调控。
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讲完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后,我出示三个纸袋,里面装着三角形纸片,并且露出一个角问:“纸袋里面装着各是什么三角形”?同学们顺利地判断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分别露出的是直角、钝角),适时发问: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露出第三个纸袋的一个锐角,有的同答锐角三角形,有的同学犹豫不决。教师适时再问:能根据一个角是锐角,这一个条件来判断这个三角形吗?这样在学生的疑问点上提出针对性的问题,使学生茅塞顿开。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他们的思维就会保持在积极的探索状态之中,有了兴趣他们把学习作为自己内心的需要,而不是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1、用新旧知识的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例如,在“正弦和余弦”概念教学时,设计如下两个问题:
① RtABC中,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怎样求另一直角边?
② 在RtABC中,已知∠A和斜边AB,怎样求∠A的对边BC?
问题①学生自然会想到勾股定理,而问题②利用勾股定理则无法解决,从而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怎样解决这类问题呢?学生的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便会油然而生,产生学习兴趣。
2、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熟知的,常见的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如在教“统计初步”时,设计以下例子:
孙老师为了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取一人参加比赛,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跳10次,成绩如下表:
甲:5.7 5.8 5.6 5.8 5.6 5.5 5.9 6.0 5.7 5.4
乙:5.9 5.5 5.7 5.8 5.7 5.6 5.8 5.6 5.7 5.7
怎样比较两人的成绩高低,选谁参加比赛?孙老师经过科学的数据处理,选出一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是怎样计算的呢?
学生此时思维活跃起来,对探求新知识兴趣昂然,师生很顺利地完成此节内容,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认识。
3、 利用数学小实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可以这样设置问题:
① 把课前剪好的ABC纸片,剪下∠A、∠B和∠C拼在一起,观察它们组成什么角?
② 由此你能猜出什么结论?
③在拼图中,你受到哪些启发?(指如何添加辅助线来证明)这样创设情境,使学生认识到∠A+∠B+∠C=180°,从而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拼角找出定理的证明方法,学生在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的实践中,培养了观察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二、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亲历数学建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亲历数学构建过程,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记得讲勾股数时,教师出示了这样几组勾股数,请同学们讨论这些勾股数的特征:
1.1 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及认识能力水平,把学生分成若干层次,一般是三个层次:A层,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B层,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C层,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
对学生分层要建立在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以下原则。
一是平等性原则。给学生分层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因此,教师应当公平公正地看待每个学生,在促进全体学生都有发展的基础上兼顾个体的特长发展。
二是非公开性原则。给学生分层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和自尊,因此,对每个学生的层次安排没有必要向学生公布,教师只要做到心中有数,暗中做出安排即可。
三是动态性原则。学生的发展是变化的,因此,层次的划分也应该是动态的。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层次会发生一定的改变,教师应当及时作出评价,注意学生的变化,适时调整层次的划分,使分层更合理、科学,以取得最佳效果。
1.2 教学目标分层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走向成功,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根据教材和课标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A层学生以基础知识为主,会处理基本习题;B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要适当提高,培养一定的数学能力;C层学生除要求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外,还要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较为灵活的、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可有效避免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使每个学生都有努力的方向,体验成功的快乐。
1.3 教学方法分层
根据学生分层的实际和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的要求,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情况,吃透教材,从教学大纲出发,制定教学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灵活适度的要求,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上升,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既要注重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的欲望,又要注重充分挖掘优秀学生的潜能。
2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分层教学的方法
2.1 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集图像、文本、声音、图片、动画为一体的特点,可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尽快以最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例如,教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课时,将书上的插图栩栩如生地投放到大屏幕上,再配上优美的音乐,这种动静结合的快乐情境有效地把学生带入新知的学习中,尤其是对于A层学生,效果更好。
2.2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资源,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让学生真正感到数学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欲望。信息技术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诱发学习动机,引导他们对数学问题积极思考与探索,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可用多媒体课件设计这样的情境:“小明一家开车到公园里玩,小汽车停在公园门口。小明妈妈下车买门票,公园的门票价格是6元钱一张。请小朋友帮小明妈妈计算一下,他一家人进公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此时,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争先恐后地回答,此时出示表1所示表格。
这样,学生根据表格,比较容易地搞清了人数与钱数的关系,算出1至6人时分别需要多少钱。就这样,比较轻松地过渡到编乘法口诀的过程。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初步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如“购房中的数学问题”“铺地砖问题”等,能促进学生体dylw.net会到数学就在生活中,从而增强对数学的亲切感,既面向全体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又为优秀生探索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3 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上好一堂课,关键在于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使学生通俗易懂,理解深透,印象深刻。但有些知识内容很难用语言和教具达到这个目的。尤其是A层和B层的学生,由于受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约束,学习时感觉很难、很累,往往理解的一知半解,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失去兴趣。而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能解决上述问题,还有助于学生把知识系统地连接起来,从而把握问题的实质,有效地突破重点、难点。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运用软件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教师简单地操作鼠标,屏幕上首先出现一条铁轨,上面有一列火车从左往右行驶;一会儿,另一列火车从右往左驶过来,两列火车在逼真的火车运行时发出的声音中相对开出,直到相遇。这时屏幕上出示一道应用题:“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69米。甲车开出后1小时乙车才开出,再过2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教师再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示线段图,在线段图上分别标出每小时火车所行的路程。这样难点在火车形象运行的动态演示和直观的线段图中得以解决,它比教师的任何解释都具有说服力,增强了感观上的刺激。演示一结束,学生很快就列出正确的算式解答。因此,适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教学的重点突出,难点易化。
3 信息技术应用于分层教学时存在问题及改进的方法
3.1 信息技术应用于分层教学时存在问题
1)部分数学教师对情境教学不太了解,自己创设的情境往往不尽如人意,辛辛苦苦想出来了,但不太符合教学内容,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2)有的教师目标不够明确,创设的教学情境没有与分层教学思想融合,要么面向全体,要么只照顾优秀生,没有做到因材而用;3)有些教师缺乏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急功近利思想严重,怕麻烦,因此一上讲台就直授新知,把方法或答案直接告诉学生,结果又回到满堂灌的老路;4)在教师评课时,对如何密切信息技术与分层教学相融合的交流与评价很少,对教学情境如何运用,如何运用得好等方面,还没有足够的重视。
(一) 学术诚信的内涵
学人对待科学要讲求“诚”,对待其他研究者及其劳动成果要讲求“信”,学人研究学问时要求“真”——追求真理,尊重客观事实,不媚俗,不空谈,不编造数据,不捏造事实, 对其他研究者及其科研成果要讲求信用+信誉——研究者之间要互相信任、互相学习、团结合作,不能搞学术垄断和学术霸权,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引用了他人的观点和资料就要表明出处,这也是对读者的尊重和讲求信用及信誉。诚实守信是学人最基本的科学素养和最重要的学术行为准则。
(二) 学术不端的表现
学术诚信缺失所表现的行为即为学术不端,2009年的《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中有对于学术不端的具体描述:1.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2.篡改他人学术成果;3.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4.伪造注释;5.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6.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7.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二、 高校学术诚信缺失的现状
高校作为学术科研的重要单位,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学术及职称评价等各方面的影响,高校学术诚信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分析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技发展与人的惰性的矛盾
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发展以及信息化的飞速进步,使整个社会都面临一次洗礼,空前的资源共享,给人们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方便与快捷。使学术界也经历了一次信息化的革命,使原来埋头于各种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档案室及田野调查等无数次采集学术信息与资料的学者们,轻易地点几下鼠标就能替代一切奔波、一切实验及查文献的工作。这种时代的进步无疑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研究的进步,但带给人更大的惰性与侥幸心理也是毋庸置疑的,客观上确实为学术不诚信的投机提供了便利。
(二)评价标准与学术质量的矛盾
现在更多的高校在评聘职称时采取定量评价的方法,出现重数量轻质量或以数量代质量的现象。有的院校的评职条件中明确要求申报职称教师的论文及著作的数量及字数等。有的院校或部门将成果的被引用频次及转载频次,或是被评价者被引用的字数等来作为评价的标准。这些评价标准将会导致一些高校教师不得不以快出成果、多出成果为目标,并找相关行业的教师、学生多引用、多转载自己的“成果”,不断追求论文及著作的数量,而忽视了学术的质量。这样短平快出来的论文经不起推敲,算不得精品,久而久之,造成学者不能潜心学问,不思进取,粗制滥造,有的甚至为了多发论文而不惜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三)学术管理与监督机制的矛盾
目前我国对学术进行监督与管理有两种方式:行政方式与非行政方式。行政方式是由政府确定的学术评定委员会对各研究项目、活动及成果进行考核与评审,这种方式由于权力的过于集中使学术价值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极易产生官僚作风,而造成学术诚信的缺失。非行政方式是科技期刊的监督与审查,科技期刊没有制度与体制的保障,只能处在有心无力的状态下,局限在小范围内对学术失信者给予相应的警告与惩处,无法从根本上预防和杜绝学术失信行为。
三、国外学术诚信建设的经验
对于学术诚信,我们不妨对照一下国外的做法与各项机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借鉴。
(一)建立有效的社会诚信机制
在国外,学术信誉是每一位学者的生命,,违背学术诚信的人是没有立足之地的。美国首先从在整个社会的诚信机制下监督每个人的言行。其次,从各种证件的取得上就规定得非常严格。每个人的诚信出现污点在整个系统中都是有记载可以查证的,违背学术诚信的人在美国大学和社会较难容身。再次,美国联邦政府各主管部门以及各基金会在审批科研经费和项目基金时,除考察学术能力外,重点把关的是申请人的学术信誉。
(二)构建完整的学术诚信防治体系
目前许多国家已针对学术诚信问题出台了各自的规章制度,并设立了专门的防治学术不端行为的管理机构。
1.政策规定。例如韩国科技部出台了《关于国家研发事业中确保研究伦理及真实性的准则》;德国马普学会发表了《关于处理涉嫌学术不诚信行为的规定》;美国颁布了一项纲领性政策《关于科研不诚信行为的联邦政策》,对发现的不正当研究行为各相关机构及职责均给出了具体的定义和规定等。
2.监督机构。世界各国均以在大学中防治学术缺失行为作为工作的重点,可见国外对于高校学术诚信的重视程度。例如丹麦成立了官方的丹麦学术不端委员会,主要负责处理非常重要的学术不端事件,拥有一套严格的法律法规,其模式已成为其他北欧国家的学习范本。 四、加强高校学术诚信建设的路径
经过对我国高校学术失信原因的分析,以及对国外学术诚信建设体系的借鉴,通过分析比较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目前国情的学术诚信保障体系建设的方案,并要从各个方面加以建设完善。
(一)搭建网上公开学术成果平台
网络信息时代的快捷与方便虽能导致人不劳而获的惰性,但也可以利用它制约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可以利用网络建立和完善学人的信用制度和完整的学术诚信档案。从论文到专著到项目,让每个人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使这样一个在线数据库成为管理及审批机构的依据,成为各位学者的展示平台及自我约束平台,实现我国学术诚信体系管理系统和监督的标准化、信息化和数据化。有了这样的平台,每个人的行为都在社会的监督下, 每个学人也将更加珍惜自己的学术声誉。
(二)明确各学科学术规范
要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就要不同学科分别建立学术规范,避免“一刀切”。当务之急就是要出台一个明确的学术论文写作规范。学术规范的制定应与《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等的要求一致,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要求,使制定的学科规范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解决中国学术评价的重点,要充分尊重人才成长和学术发展的规律,把行政权力与学术评价隔离,并把建立起分类评价和质量导向的考核机制作为重中之重。2014年,“科研评价改革”无疑是国内高校科研领域最火的词汇之一。从中央到地方相继研究或出台了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科研分类评价体系的相关政策,在地方层面,截至2014年10月,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的三个试点地区(北京、上海、广东)均提出主要实现以科研质量为导向,分类考核体系和科研成果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将积极推进“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价”和“国际评价”等评价方法。高校科研仅以论文数量论英雄的时代有望成为历史。
(四)加大对学术失信行为的管理力度
学术失信之所以会发生,原因之一就是学术失信所要付出的代价太小。当前,要务必加强对学术失信行为的管理力度。让失信者从声誉到利益都付出相应的代价;整个学术界应对学术不端行为保持零容忍,一经查实,绝不姑息。对那些已被证实的影响严重的学术失信行为要进行公开处理,通过正式和透明的制度化程序予以解决
(五)加强学术诚信思想教育
1.法律意识教育。加强学术诚信教育,某些研究者法律意识淡薄,心存侥幸,认为官不举民不究即万事大吉,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加强对相关法律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通过研究者法律意识的增强,起到了用法律的强制力和威慑力来制止学术失信现象发生的效果。
2.内在约束教育。学术诚信缺失其内在的原因,即研究者自身的道德素养不高,缺乏学术道德造成的。“立言先立德,立文先立人。”为此,研究者要树立对待学术的正确态度,从被动到主动地遵守学术诚信,珍视自己的学术声誉。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重建学术诚信的威严不仅仅是学界自身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更应该以身作则,以自身言行为世人之规范,成为社会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唯有建设学术诚信,坚守学术道德,才能以学术诚信夯实中国梦的基础。让学术诚信成为一股强大的道德正能量,带动全社会的诚信建设,使我们的社会早日成为和谐、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
[EB/OL].[2013-07-08],http://gov.cn/gzdt/
2009-03/21/content_1264527.htm.
[2]About us[EB/OL].[2013-07-08].http://ukrio.
org/about-us/.
[3]黄文华,吴一迁,张俊彦等.国外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对我
国科技期刊出版诚信体系建设的启示[J].学报编辑论
丛,2013,
[4]杨艳.美国高校学术诚信制度建设研究及启示[D].北
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操作性强、实践范围广的特点,小学生正处于认知结构发展的重要阶段,动手操作能力还未发展成熟。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研究教材和教学目标,采取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出现的问题都有哪些呢?本文分析了情境创设的问题,并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针对这些问题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中的问题
(1)创设的情境与实际脱节。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往往根据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来给小学生创设一些情境,这些情境事实上都没有结合小学生年龄、兴趣、个人喜好等特点,所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当情境与实际脱节,容易让学生不知所措,会导致学生产生惧怕和厌学心理。
(2)创设的情境缺乏可操作性。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是离不开操作的,如果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与动手操作无关,那么这个情境的创设就是失败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总是缺失了操作的部分,这直接影响小学生关于信息技术的技能学习。
(3)创设的情境单调无新意。这是信息技术课堂中创设的情境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信息技术教师为小学生教授信息技术的时候,创造的情境单一而刻板,毫无美感,更不用说创意了。呆板而乏味的情境根本激发不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直接影响了信息技术课堂的授课质量。
二、创设情境过程中的策略
分析完创设情境过程中产生的普遍问题,我们不妨来讨论关于这些问题的对策,以下阐述一些有针对性的创设情境的教学策略,通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用,笔者发现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1.创设模拟真实生活的情境
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向他们强调信息技术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不仅要来源于生活,而且要实际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分析小学生的生活氛围和兴趣爱好等,创设与小学生真实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的情境。
2.创设探究性强、操作性强的情境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些带有探究性的情境,让小学生去认真发现问题,运用电脑操作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非常有效的。例如,教师在讲授“Word操作插入图片”这一部分时,可以让学生试探性地去寻找插入图片的方法,学生通过自我探索找到工具栏中的“插入”按钮,之后再点击“图片”,就可以将所需要的图片插入到Word中。
3.创设竞技状态的情境
小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竞争和合作的意识,教学过程中偶尔加入一些竞技因素,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竞技心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好胜心理,创设竞技状态的教学情境,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例如,在学习“键盘打字操作”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打字小能手”的比赛,在一定时间内,让学生比赛看谁打字打得最多最快,通过竞争,锻炼学生的打字操作能力,让学生熟悉键盘的构造,加强指法的练习。
4.创设具有艺术感的情境
小学信息技术的学习可能在许多人眼里枯燥无味,但是教师只要认真寻找这一学科的特点,还是会发现这门学科能够带给人美的感受。只要教师用心就一定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富有艺术感的教学情境,通过这样的情境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快速地学好知识,还能从中体味到艺术的唯美。例如,在讲授“幻灯片制作”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要过圣诞节了,做一个以圣诞节为主题的幻灯片的情境,学生就会找到圣诞老人、圣诞卡片、糖果、圣诞树等各种各样的精美图片,通过这一主题的操作,学生会立刻投入到制作精美PPT的过程中。
5.创设带有个性特色的创新型情境
教师除了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内容创造情境,还应当自己创新,给学生创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情境开展教学。这样的创新情境具有巨大潜力和开放的色彩,任何教师都可以创设,但是只有对于学生的学习有意义的情境才是值得借鉴和传扬的。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做导演,让学生扮演演员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剧,通过学生自己扮演多媒体工作人员、PPT讲解员、微软员工等角色,让学生将自身掌握的信息技术展示给观众。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培养新型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的目标,信息技术的教育必须从小开始抓起。希望本文的探究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带来一些帮助。
1.缺乏重视,教学观念落后
有些小学数学教师认为计算题的教学不过就是简单地让学生学会运算即可,这样枯燥的教学无需过多的重视,只要学生能够算对了,那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这种对计算题教学缺乏重视的观念下,教师往往也会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盲目地发挥自己的主导性,单纯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没有认识到到学生是否真的对算法和算理有正确的理解。由于教师的忽视和教学过程中的简单化,容易导致小学生学计算时感到很吃力,
虽然能够算得了简单的计算题,但对算理却不能够理解,长此以往,便会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但没有根本性的提高,反而计算能力普遍下降,口算的速度也逐步变慢,甚至在计算的过程中错漏百出。这样长期落下来的“病根”,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和重视后,随着年级的增加便会不断地加固,这也是很多学生在后来的数学学习中发现自己在计算方面总是容易出错,却又不知道错在何处的原因。
2.小学生的心理因素影响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心理因素的动态性强,情感不够稳定,注意力容易分散,难以较长时间地集中在同一个目标上,这些因素都是容易影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习的质量和效果的。有的小学生因为情感和情绪的变化大,还不懂得如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导
致在计算时,只是单纯地希望可以更快地算到结果,却缺乏耐心和细心,遇到一些较难的题目时就会感到很烦躁,缺乏对完成计算的耐心,也不愿意去认真思考,使得完成的质量很不理想。有的小学生则是在注意力方面难以集中,总是在读题、审题、计算、检查的这些过程中没有将自己的注意力保持一致,而导致在某一环节中出现小错误,然而,无论是简单地把题目的数字、式子还是符号弄错了,都会使整个计算的过程发生很大的变化。还有的小学生因为厌倦教师要求多做多练,而从心里排斥计算,不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和任务,使得他们在完成计算题目时总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只要时间一长就不愿意认真去做,导致教学的质量和学习的效果都得不到保证。
二、小学数学计算题的教学策略
1.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时俱进
要有效地促进小学数学计算题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师要加强在教学教学观念上的学习,掌握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理念,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
平,促进小学数学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素质,与时俱进。这样让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观念上走出传统守旧的教育观念,与学生建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自我价值,给予小学生更多自主探索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增强课堂中师生的互动,让教师可以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找出真正合适自己和学生的教学之路。
2.重视直观演示,吸引学生注意力
要有效地促进小学数学计算题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师要重视直观演示,加强操作,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直观的演示来将抽象的计算过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可以明白整个算理的操作,明白计算的分析、推理的认识过程,突出计算的规律和运算原则。在教师的操作和语言引导下,学生就容易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运算思维。例如,在教学“凑十”时,教师可以直接通过算盘道具,向学生演示整个计算的过程,并且强调这是运用了让简单的数字凑成十的规律来运算的。同时也可以再给出一些题目让学生到讲台上给同学们演示,使学生在这样活泼生动的氛围中感受整个计算的过程,在动手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3.引导思路,培养计算思维
要有效地促进小学数学计算题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师要引导学生计算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计算思维,使他们可以在运算时形成一系列有条理的思维顺序和思考方向,克服他们的计算思维障碍,养成层次鲜明、清晰简明的思路,懂得如何去灵活地运用所学习的计算方法和运算思路。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不同类型的计算题目的特征,巧妙地引导他们计算的思
路。例如,题目是“222222×999999”时,这样类型的题目有很多,而学生往往看到数字偏大就会束手无策,不知从哪里下手。这时,教师就要教导学生运用简便运算的原则,将“222222×999999”转化为“222222×(1000000-1)”,这样一来复杂的式子就变成了简单明了的运算式子,这时候就可以轻易地进行计算,从而得出“222222×(1000000-1)=222222000000-222222=222221777778”。
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更加关注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可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重视课前预习;指导学习的方法和采取开放式的学习评价。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中,都可以进行培养。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它在提高教学效率、便于创设情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使信息技术不只是一种辅助工具,而是成为基本的知识载体、教学媒介和交流工具。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脑的普及,将对语文教育产生巨大影响。语文教学只靠“一张嘴,一块黑板”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要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会根本改变整个语文教学的面貌,使教学活动鲜活起来、能否运用信息技术改进语文教学,关键在于语文教育者能否掌握新技术,并通过教师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
1 目前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问题
1.1 目标定位不准,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相整合,最终目的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但有的老师为了突出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而不顾是否有利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将各类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影片等一股脑地加进去,追求信息技术的高、精、尖和界面的精美,一节课下来似乎一直在展示信息技术的作用,结果导致教学内容主次不分,教学目标不明确
1.2 忽略学科特点,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相整合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语文学科教学,不能因为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了信息技术而抹杀了学科教学的特点。但有的教师认为不用“信息技术”就不是好课,用了“信息技术”就是全优课,因而导致许多教师盲目地,不切实际地,花大力气把工作重点放在课件的制作上,而放弃了深入研究教材,忽略了学科特点。
1.3 教学设计不当,影响学生思维的拓展
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转换,有经验的教师总会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想象、理解,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有的青年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时,大大减少了学生这种“思考――发现”过程,教师变成了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操作者,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设计整个课件的结构和一些问题的“标准答案”。学生按预先设定的模式,进行学习,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只能顺应教师的思维方式简单作答,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灌输式”教学,因而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课件设计的模式,机械地学习。
1.4 课件制作粗糙,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
我们提倡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但并不是说可以无目的的、随意的整合,解决整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应该首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学科整合中的作用,切忌喧宾夺主。
信息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视野、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于一体,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人机交谈的信息环境。但是信息技术无论多么优越,都应是为了教学服务,即一堂课中学生应永远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者,信息技术只能是起了辅助教学的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他们之间是互相协作的关系,而不能相互替代,因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应遵循适时、适用、适度的原则,即应在某些需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题中,在恰当的时候,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而不能滥用,绝不能喧宾夺主,取代学科教学。
2)围绕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的目标制作教学课件,优化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该实现这样的目标:在学科的教学时间里整合,既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又借助学科载体学习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学习问题。因而,教师在备课时,要围绕学习主题展开,筛选信息,巧妙安排,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给学生有利于完成学习目标的方法和资源,优化教学设计。
3)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师和学生的整合,提高信息素养。
首先,教师自身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比如必须学会用信息数据库来处理各种教育信息、会使用必要的软件制作工具、能用先进的工具软件设计或集成各种教学信息资源等等。此外,处于信息时代的教师还必须具备现代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方法。惟有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思想和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融合,才能实现教学的优化。其次,要求学生重视信息技术课程,努力学习信息技术,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学会使用与学习和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并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进行信息收集、整理,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2 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策略
2.1 从根本上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的最主要途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提高了课堂效率,高质量地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改变以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把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凭借网络优势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学生利用网络查询、整理有关数学的知识,利用网络跟同学、教师交流,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能力。同时,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中的充分应用,促使教与学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更重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意识,给学生创设了许多利用网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获取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学生的眼界开阔了,思维活跃了,师生的交流平等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凸现,课堂变得生动而有活力。
(一)学习合作小组分组不合理
当下许多中学老师在新课程标准下依据规定都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但由于一些客观因素,诸如班级人数太多,致使分组中每组容量过大,当老师让学生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室中立刻喧嚣起来,各行其是。个别学生乘机做小动作,这些都没有严格按照原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有想法的学生说起来没人听,没想法的学生则七嘴八舌,没有用心去聆听别人的思维过程。与此同时,在老师进行教学分组安排时,主要是以班级内部的成绩为标准,按考试成绩机械地进行分组调配,根本无视每个学生的性格观念之间存在的差异性。
(二)教学合作小组分工不明,时间不够,准备不充分
教学合作小组在实施的过程当中,部分老师只是囫囵吞枣式的把将全部学生分成几组,缺乏组织协调者,造成分工极度不明确,学生完全处在混乱而不能明确目标的状态中。再加上学生们各抒己见,讨论缺乏头绪,抓不住中心问题,思想上的交流碰撞更无从谈起。同时,存在相当多的老师上课过分追求形式完美,课本内容面面俱到,且增加诸多辅内容练习,时间的不充裕往往使学生对一个问题完全来不及深思熟虑,来不深入探讨,教师就已提问,迫使学生完全是“依样画葫芦”,“眉毛胡子一把抓”,顾此失彼,难以取得对重点知识结构的把握和掌控。
(三)教学合作无法突出重点,难以体现新课程的素质要求
当前形势下的初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仅仅是只从一组中选取其中考试成绩最高的学生对课程任务要求加以概括性的回答,而简单的以该“优秀”学生的回答作为对小组的依据,总是存在着没有顾及其他的学生组员是否有同样的想法,从而使得合作学习变成了“一言堂”,缺少重点和凝聚力,无法体现素质教育和合作学习的核心目标,更不能突出表现每一个学生其独有的思想认识和个性特征。让其他同学仅仅为了附和而没有真正融入进合作学习小组中去,长此以往,将对初中生的心智培养和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的建立健全造成重大影响。
二、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课程老师要权责分明,合理分组,科学管理,行之有效
课程老师要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小组合作式学习,着力通过学生多维性共同完成每一堂初中课程的学习目标,要切实加强小组每一个成员的具体职责职责,同时进行分小组和分配任务时,将组织协调能力好的作为各组负责学生,重点针对合作学习中的任务,各方面总结报告以及时间调度等相关事宜,且应在平时对各个小组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从而使合作交流既充满活力同时也安定有序。我列举的案例中:班级有73人,在与班主任教师的共同商讨研究下,采取了8人一组分组方法,严格依据新课程标准中的规章制度,积极借鉴和吸收"组间同质"原则的合理内涵。让“各小组不同成绩学生比例男女比例大体适当,并随成绩的变化而做动态调整,使各小组公平竞争。”安排好了分组问题,切实进行第二项――依据北师大版教材进行科学规划,重点结合北师大教材中的具体章节进行授课。
(二)教学重结果更重过程
让每一个合作小组的成员切身感受到我们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来实践教学目标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让一切小组成员的活力竞相迸发,让教学的结果取得重大突破。在这里,笔者强调要求老师们应当注意把“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的各项具体要求,实现全体学生素质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切身感受到新课程标准的时效性。为此结合北师大数学教材案列,讲解初中数学正负原理,让每一个学生积极探讨,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反对教学过程中的唯一论和均衡论。
(三) 利用小组合作切实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诚信友爱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之一,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当前形势下,社会转型,生活变化迅速,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自主选择的机会明显增多,许多人的价值取向不稳定,这就更需要社会有一种正确、统一、明确的社会价值取向。体育运动是人们交流和合作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体育运动可以大大增强人们之间的诚信友爱,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重要作用。体育精神是动态发展的意识形态。体育精神中最为重要的奥林匹克精神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体育的价值取向、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取向均可以在体育文学中得到体现。体育文学反映深层次的体育精神文化,通过体育活动反映社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民族心理等,体育文学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是弘扬构建和谐社会道德基础的重要手段。
一、诚信友爱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诚信友爱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诚信友爱的传统伦理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诚信要求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规章制度和公共秩序,并按这些规范行事。在现代的意义上,诚信的内涵可以指社会组织和个人在交际中恪守诺言,讲究信用、注重信誉。友爱就是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在全社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环境。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是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中国的文化传统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伦理道德体系,这种道德体系所带来的价值取向就是追求和谐。诚信友爱在人类的道德规范体系中,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最有价值。社会和谐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诚信友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减少社会生活的风险和代价,使社会的运行成本大大降低。诚信友爱给社会带来具有高度的物质价值,也带来高度的精神价值,它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条件。有了诚信,就有了友爱;有了友爱,人际关系融洽和谐,个体身心健康和事业顺利成功;有了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人们彼此信任,相互帮助,平等相处,合作共事。既保全了个体的利益,又能使社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增加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达到社会的和谐。
二、体育运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体育运动源自于人类生产劳动,历经千百年的发展,已演变成无与伦比的独特文化现象。体育运动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运动能提供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平等互动平台,促进人们相互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容易建立起平等、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体育运动具有勇于竞争、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团结协作、诚信友爱、亲民亲国的精神。体育运动鼓励人们公平竞争、永不满足、敢于拼搏,努力超过别人、超过前人、战胜自我。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越发达,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越强烈;社会越和谐,体育精神就越被人们所推崇。
体育运动传播思想意识,影响生活舆论、道德风尚,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体育运动调节人际关系,促进人际间的和谐,美化环境,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发挥社会调节功能。作为最具有国际性影响力的体育运动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创造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提高人类素质、建设和谐社会和维护世界和平最具广泛性的国际文化要素。奥林匹克精神内涵丰富,主要体现在和谐发展、团结友谊、公平竞争、重在参与、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等方面。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相互了解、友谊和团结。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竞技运动的公平与公正。在直接而剧烈的身体对抗和比赛中,运动员的身体、心理和道德得到良好的锻炼与培养,观众也得到感官上的娱乐享受和潜移默化的教育。无论是在在奥林匹克比赛中,还是在其他的体育运动中,运动员在竞技场上所展现的勇于竞争、敢于胜利、团结协作、诚信友爱、亲民爱国的体育精神,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这种体育精神对塑造和强化社会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观有独特作用。
体育是积极进取、公平公正、规则至上、团结友爱、健康自然、以人为本的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体育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体育的作用不言而喻。体育既讲公平竞争,又讲分工合作,可以有效地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归属感,是消除对立、弥合分歧、缓解矛盾的有效媒介。体育运动可以作为一种改造社会的力量,创造一种以奋斗、教育和公德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0体育在促进团结、维护和平的事业中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奥运会和各种体育比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团结协作的大舞台,成为人类沟通情感、传递友谊的纽带。体育精神与和谐社会理念有着深刻而广泛的联系,体现了和谐社会的目标追求与价值导向。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借助体育运动所倡导的诚信友爱的道德的力量,使诚信友爱这一人类文明的普遍价值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良好的道德土壤。
三、体育文学是弘扬诚信友爱价值取向的重要途径
体育文学是以体育为题材的文学,经典的体育文学作品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以提升人的文化素质,乃至整体素质,推动社会的进步。体育文学作品通过各种文学手法,描写各种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主题,如体育活动的参与和观赏,体育训练与比赛等。表现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主题思想,并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蕴。因此,体育文学不仅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还承载着对体育运动在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的宣传和促进作用。体育文学反映社会生活,它不可避免地要反映体育运动,反映体育运动历史发展的轨迹,反映人类不断向上、不断竞争、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体育精神,帮助人们了解体育运动在现代社会文明中的作用和地位。体育文学作品,颂扬人类自身的力量,歌颂人类的勇气和执着,赞美人类的美好。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
体育文学所歌颂的精神是人类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指导,体育文学的价值取向影响社会公众的价值取向,对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体育文学是反映参与体
育运动的活生生的人的艺术,体育文学作为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当发挥改善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品格,帮助协调社会矛盾的作用,从而增进社会和谐。体育文学的价值取向表现为满足最广大公民日益增长的身心发展需求,提高公民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丰富公民的精神生活。通过体育作品的审美感染力,影响人们的情感和心灵,进而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体育文学的价值取向是体育运动的精神指南、民族精神的重要特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殊的功能。
体育文学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现代人格。通过体育文学作品,刻画那些通过诚信和关爱他人,通过努力和奋斗而在体育比赛中取得成功的人物形象;刻画通过体育对于美好幸福生活和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的追求;弘扬体育所反映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表现家庭的亲情、人间的友情和社会的真情;弘扬体育竞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精神,竞争意识、协作品格、公平观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以反映人们诚信友爱的思想道德风貌为主流,以创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作品目的,让人们在体育的欣赏和参与中受到鼓舞,在情感的共鸣中得到启迪,在心灵的震撼中获得教益。促进全社会形成文明诚信、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发挥体育文学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的途径
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以体育文学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为切入点,可采取以下措施:
1、以体育文学价值取向为载体,倡导诚信友爱的道德观念、社会公平价值观念,树立公平意识,提高正确判断社会公平的能力,为实现和谐社会夯实坚实的思想基础。
2、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体育文化领域的振兴和繁荣以及优良人文环境的营造,积极推动体育文学的发展,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考量一切事物或现象存在的意义及能否满足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最根本立场、观点和态度。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体。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弘扬者和担当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其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他们个人的成长和事业发展状况。高校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我国的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一样具有培养最高层次人才的职能,而西安作为我国民办高校大省,研究其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助于把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变化的趋势与规律,增强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培养大学精神、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理论依据。
一、西安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的问题
1.西安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理想
部分思政课教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授课很抽象,没有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时事问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讲解,对有关内容总是一带而过,简单地照本宣科,没有对教学内容认真的梳理和提炼,也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使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学生们不感兴趣,以至消极应付,没有真正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都直接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无法发挥应有的实效。一些教师在课堂上缺少与学生的互动,更没有充分地利用好第二课堂进行教学,没有充分鼓励学生们参加社会实践,因此也无法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大学生更无法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性的体验和理解,就更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个人的价值观。
2.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缺乏责任意识
当代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思想活跃,善于接纳新生事物,勇于思索,敢想敢做,热心于公益事业,富有正义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等,但是也出现了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逐渐弱化的状况,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的优越使他们缺少艰苦生活的磨炼,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的自我价值,轻个人的社会价值,很少为他人着想;学习目的不明确,无视学校教学秩序,随意放松自己行为,逃避学习责任;感恩意识不强,缺乏对他人的关爱、对集体和社会的奉献精神。
3.社会转型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宣传不够充分
大学生的价值观极易受到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当前中国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人们的信念、信仰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诸如价值认同感逐渐丧失、精神生活出现危机等。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许多敌对势力都把互联网作为对我国进行渗透、煽动和破坏的重要工具,通过互联网传播各类不良信息,进行网上违法犯罪活动,从而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恶劣的影响。但是,目前西安民办高校针对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缺少有效的应对方法,针对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大部分民办高校忽视大学生上网的内容和接受的信息,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这种广泛的传播工具增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实践。
二、西安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提升路径途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道德,只有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心信念并转化为行为,才达到了真正的教育目的。这就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通力合作、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以及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达到教育实效。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作用,引导民办高校大学生实现社会价值认同
民办高校大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对的信仰程度呈正相关,对理性认知越完整,的信念就越容易建立。加强思政课载体作用,坚持正面理论灌输,但不能强输硬灌。美国政治学家奥勒姆说过:“任何社会为了生存下去都必须成功地向社会成员灌输最适合于维持其制度的思想。”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然也要讲灌输,充分尊重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平等观念和民利,坚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疏通开导、启发诱导,由偏重理论灌输的“灌输型”转变为注重思想疏导的“渗透型”,在灌输中疏导,在疏导中灌输。
2.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首先应该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树立坚定的信仰,用正确理论指引和判断自己行为的正确与否。另一方面,要把理论用于实践,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三下乡”、社会调研、勤工助学等。通过这些活动,了解社会实情,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忧患意识,培育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道德情操;增加社会阅历;锻炼动手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3.开展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育
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栏目,可以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事迹、模范人物和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历史事件,作为网站宣传内容的重点。通过网络技术平台对先进事迹模范人物的大力宣传,增强榜样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教育中的作用。要贴近西安民办高校大学生实际,采用身边的典型案例和个案剖析的方法,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克服宣传上的形式化,不断向感性化、日常生活化转变,以达到入情、入理的教育效果;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育网络讲座,利用网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讲座,通过政策解读和理论阐释等教育活动,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文化建设过程的地位和作用,帮助大学生系统深入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内涵,从而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安姝.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作用,引导大学生实现社会价值认同[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2).
[2]张琼.网络境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J].2013(4).
[3]刘峥,汤小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索[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