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0 14:58: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242-02
教学秘书工作是一项复杂且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工作能否正常运转、教务管理能否得以完善,都与其密切相关。教学秘书既是教学工作具体的组织者,又是具体的执行者,是连接学校教务工作与院系教务工作的桥梁和纽带[1]。教学秘书既是教学工作的管理者,又是服务者,而良好的管理即人本管理,并体现在高效的服务中。可以说,教学秘书工作是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中枢,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高效服务和人本管理是教学秘书工作的本质所在。
一、教学秘书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人们往往对教学秘书的工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轻视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发挥的作用,甚至有人认为教学秘书只是在做着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加之教学秘书平时的工作任务量重、责任大,付出的劳动又得不到重视和公正的评价,从而造成了教学秘书在工作中思想压力大、积极性不高,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影响了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以及自身的发展。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究其内部原因,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高等院校的教学秘书,不仅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更应具备一个良好、积极的心态,作为学院的服务窗口要对工作有一种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工作方式上要重视人性化,实行人本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实现个人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双重提升。
二、做好高效服务,实行人本管理
高等院校教学秘书的工作系统中主要有几大群体,这些群体成员构成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团队,包括学校主要职能部门(教务处)、二级学院主管领导、其他兄弟学院、全学院任课教师以及全学院学生。由此可见,教学秘书处于这个系统中“一对多”的地位,这个岗位具有更多地与人交际的特点,教学秘书必须协调好各成员之间信息的传递和交流,通过各方努力共同完成教学管理的工作任务。可以说是“多向服务,多方协调”。
(一)面向学校主要职能部门
教学秘书应服务于主管部门,发挥中枢与协调作用。教学秘书是高校教学管理机构中的具体执行者,向上对应着上级教学管理机构,向下直接联系教研室、实验室和全体教师、学生。为了使各层次、各方面的活动协调于整体之中,一般都需要通过教学秘书这一中间媒介实现。一方面,教学秘书一定要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准确领会上级部门有关文件和通知要求,使主管教学部门教务处的教学任务和教学信息、工作要求及时传达到每位老师,并负责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予以贯彻实施。另一方面,为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教学秘书还应尽量多地将教学管理工作最基层的第一手材料即教学环节中教师、学生遇到的困难、与实际不相适应的政策以及一些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到学校教学主管部门,使管理政策更适应一线教学,使理充分为教学服务,并在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二)面向学院主管领导
教学秘书为教学院长直接领导,应服务于主管院长,做好院长的参谋和助手。首先,要协助领导贯彻执行学校有关教学的规定,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完成领导所布置的各项教学任务;其次,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学秘书在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上都有了相应的变化,领导在作出决策之前必须进行大量的信息收集、情况分析、预案设计和制定,以及决策后的查办总结等工作,这就要求教学秘书的综合素质也要有相应的提高,既要从事教学事务性的工作,又要胜任智能,并力争创造性的工作,及时了解教学工作及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收集各种教学反馈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整理、归类,为领导提供决策的依据,及时向领导反馈计划执行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从而及时调整出现的问题,使问题得到最优化的解决[2]。
(三)面向其他兄弟学院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各兄弟学院并不是“平行线”的工作模式,他们不可避免地会有工作上的交集,其他兄弟学院是教学管理工作团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秘书工作中要协调好与之的关系。于公来说,需要沟通和协调的事情涉及兄弟学院教师外聘工作、学生转专业相关事宜、学生校通修课程补考和重修等通知协调工作及成绩管理工作等等,各学院之间要做好工作的对接,做到不留“盲区”,在允许范围内尽可能提供到位的服务,扩大服务范围;于私来说,资历尚浅的年轻教学秘书要善于同其他教学秘书进行交流,取长补短,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尤其是那些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教学秘书更是有许多“不传之秘”,我们要善于学习他们的工作长处,为我们提高工作效率服务,并借此拓宽工作思路[3]。
(四)面向学院全体教师
1.培养目标不清晰,基本任务不确定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是一项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与针对性的学科与课程,但是当前很多成人高校所开设的计算机课程中,并没有明确清晰的培养目标,并且也没有对基本培养任务进行确定,大部分都是按照最初的、传统的培养方式实现培养目标,很多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所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人才根本无法满足当前的实践要求,此举不仅荒废了广大成人学生的美好时光,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不利于促进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2.教学内容落后,教学计划不合理在整个高等教育范畴中,很多办学部门都对成人高校教育所存在的重要性、占据的地位以及未来发展模式等方面的认识都存在严重的偏差认知,进而导致成人高校教育所受到的重视非常少,很多高校所使用的教材非常陈旧是十年之前普及的教材,教学内容落后、陈旧,根据此教材而培养出来的学生皆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此外,在很多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中,很多老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皆从经济角度出发,对于耗资较多的课程安排的非常少,也就是上机安排非常少,使得教学计划非常不合理,并且没有充分意识到计算机实践操作的重要性,这种过于重视经济利益、发展规模,而忽略教育质量的教学计划,导致教育质量愈来愈差。
3.教学模式存在不当之处在当前所开展的成人高校计算机教学活动中,还存在很多不妥之处,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们进行大量的上机实践操作,进而彻底掌握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步骤,但是在当前教学模式中,很多成人高校都只是对理论知识进行重点介绍,并不对学生的上机实践操作进行安排,逐步形成了重点介绍理论知识、忽视上机操作的教学模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计算机上机水平。
二、成人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发展方向
在当前的成人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一点已经在上面进行了介绍,在此发展形势下,如若不进行变革、改进,势必会导致此形势愈演愈烈,进而使得教学质量持续降低,笔者认为需要在从下面几个方面对成人高校计算机的教学进行改革、改进,进而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计算机人才。
1.明确培养目标,科学制定基本任务众所周知,成人高等教育基于高中教育之上而接受的一种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复合型、高质素人才,成人高校在开展教学活动中,首先需要对培养目标与基本任务进行明确。在此方面,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首先要对计算机学科有一个充分的认知,结合实践需求而明确培养目标并科学制定基本任务,计算机主要包括理论知识与专业上机操作知识,基于此来确定满足社会实践需求的培养目标,并将掌握软件设计与开发、网络编程、网站开发等作为培养任务,让所有成人学生扎实掌握这些技能,能够切实满足公司、单位的用人需求,为社会发展输送大量的专业人才。
2.修正教学计划,创新教学内容第一步,按照成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对当前教学规划进行修改与订正。教学计划的制定是人才培养目标完成的核心要素,培养方式与方法隶属总体设计,是确保教学质量的根本,是教学正常进行的有力保障。制定教学工作与任务,保证教学编制不仅与技术人才培养需求相符,同时具备一定的稳定性,还要通过当前社会与经济发展趋势,对其编制进行适当的修订,基于此之上编写出科学、合理的计算机使用教材。第二步,为确保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与计算机教育保持同步,课程教学内容就要进行创新与改革,陈旧、传统的教学内容既会对学生学习兴趣带来影响,也会对后期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一定要对当前课程内容进行改革。知识领域不断拓宽,围绕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根据当前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现状及社会人才需求,确定一套完善的、健全的课程内容教学培训体系。
3.制定并改进教学模式在当前成人高校计算机教育不断拓展教育规模的形势下,很多学校都将经济利益视为核心发展点而忽视了教育质量,要想提升教育质量首先需要制定并改进教学模式,成人计算机教育是一个包括三个层次的课程机制,分别为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技术基础以及计算机应用,在制定教学模式时,最好将三者之间之间的教学比例设定为2:2:6,对基本理论点与技术知识进行讲解,最后加强计算机实践操作的练习,可以与有关企业展开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践基地,进而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实践操作能力,最终满足各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与标准。
高职学生是较特殊的大学生群体。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具有一些不同于普通本专科学生的特点:如文化基础差、成绩参差不齐,个性差异大、学习动力不足、自卑心理较重,集体观念薄弱、组织纪律性差、行为习惯普遍较差,思想、道德、行为、动机、兴趣与情商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失和不足等。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学生人数日益增加,就越发突显了上述缺点。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如何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来发挥和充实其基本职责,即传承知识、创新知识、服务社会,就成了极其重要的课题。
一、高职院校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完成传承知识的基本任务
首先,教师要在思想上把高职学生认为是“潜力生”而不是“学困生”。因为虽然就高职学生的生源而言,他们并不是优秀的中学毕业生,但其主要原因并不是他们的智力存在问题,而是学习习惯和方法还有待改进。其次,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重点和课程方向。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而不是理论或研究型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关系,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不必强调学生掌握过于深奥的理论知识。再次,教师要熟练运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充当“引导者”。信息时代使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的使用成为了普遍现象,这样学生可以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感受知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创设生动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师应该把课堂的“主角”身份让给学生,自己充当“引导者”,即引导学生主动去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学习并发展各种能力,从而保证在未来的离开学校的社会生活中依然能够不断地自我扩充知识。最后,教师应该通过在职学习、进修和培训等方式来加深专业理论知识;深入企业接受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使自己能始终站在本学科的技术前沿,提高讲授内容的深度、广度,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高职院校教师要做好科研工作,完成创新知识的基本任务
目前,高职教育的发展已经从外延扩张阶段转变为内涵质量提升阶段,这对高职教师的能力要求也必然提高了。高职教师的能力除了体现在教学上,还体现在另一个重要方面,即科研素质。而事实证明,教学和科研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真正优秀的教学首先取决于教师的学术功底,而学术功底只能得之于长期的、扎实的学术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是“针对高职教育教学中的现象与问题以及生产实践中的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的实际问题,通过运用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采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践的过程中,个体所具备的专业知识、科研技能与心理品质的总和”。为了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首先,高职教师要培养较强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明确研究领域和方向。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根本要求。只有具备较强科研意识的人,才能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才能创造出丰硕的科研成果。其次,教师要具备基本的科研常识,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积极吸取和借鉴各学科的成果和方法,加强多学科、多种方法的研究,并在选择课题、搜集资料、申报课题、撰写开题和结题报告方面多下功夫,将自己的经验升华到理论高度,才能通过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呈现出来。最后,教师还应该深入企事业单位,了解科技发展动态。高职教育的发展应与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紧密联系。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科知识,还要熟悉国内外本专业的先进技术,了解本专业的学术前沿动态,了解行业、企业的需求。因此,教育实践是教师提高自身科研素质的根本途径。高职院校教师应将科研与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实现科研、实践一体化,并努力增强科研实践的有效性和应用性。将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将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式教学和情境教学等模式引进课堂,使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实践过程、能力锻炼过程。并针对企业生产和管理服务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展开技术项目和协作项目的联合攻关,切实锻炼和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三、高职院校教师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完成服务社会的基本任务
时常听到有学生会抱怨在学校学的知识到了社会上派不上用场,其根源就是教师传授的知识过于陈旧或学校使用的教材过于滞后。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与高职教育的目标是相违背的。要改善这样的局面,关键就在于教师要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当中去,及时获取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为学生与社会的接轨铺路。
服务社会也是大学的基本功能。教师如果不参与社会实践,不把自己的学识用于社会,不融入当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学就无法服务社会。而一个大学,如果不能为他所服务的社会对象提供强有力的知识支持,与社会的互动发展机制就会停顿。大学也必然会失去发展的基本方向。
四、结语
作为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懂得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信息技术,要善于思考和具备不断创新的能力,还要通过服务社会来不断提高自我,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牢记自己的基本职责,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大舞台下的角色,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更新知识和教育教学思想,不断掌握新的信息技术,充分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探索提高教学效率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以适应新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欧进萍.现代大学教师的职责应如何界定[M].中国教育部,2010,(1).
[2]庄晓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论探析[J].职业与教育,2005,(21).
[3]钟启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3-7955-02
Linux是一个优秀的、日益成熟的操作系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大量的用户,同时作为很多嵌入式设备的操作系统内核,国内外众多软件供应商、硬件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的业务都逐步向Linux 转型,Linux人才的就业面日益宽广。根据2011 年红帽公司了的《Linux 从业人员就业形势分析报告》提供的就业机会分析,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对Linux有招聘需求的企业数量共有9176家,产生29897个具体工作岗位,需求88495名Linux人才;对Windows有招聘需求的企业数量共有11030家,有21410个具体工作岗位,需求人才55666名;虽然在招聘企业数量上,Linux人才需求略少于Windows人才需求,但是在岗位数量与招聘人数上Linux 人才需求已经完全超越Windows人才需求。就岗位数据来看,Linux需求岗位除了在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数量有所下降,其他年份均保持稳步增长,特别在2011年由2010年的12318个需求岗位猛增到29897个。
《Linux网络管理》作为高职院校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系统介绍了Linux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建立较为完善的Linux操作系统知识体系,掌握系统管理、网络管理的方法,灵活应用已有的知识对现有的Linux操作系统进行管理、配置和应用各种网络服务,构建基于Linux的安全操作系统,具备成为Linux网络管理员的能力。
1 教学内容任务化设计的原则
面向岗位,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设计。Linux课程开设在计算机网络类专业,必须首先考虑该专业群的主要就业岗位——企业网络管理员,教学活动应紧密围绕实践能力培养这一核心任务。通过Linux网络管理员这一职业岗位可总结出该岗位的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和完成工作所需掌握的职业能力,然后从企业实际应用出发,将Redhat Linux在中小企业平台项目中的实际案例进行重新整合与优化,设计出多项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项目。通过完成这一系列项目中的任务,使学生能够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顺利完成从学校到企业的职业过渡。
递进式任务设计。针对每一个项目,设计“基本任务-进阶任务-拓展任务”三个层次的任务,递进地开展项目学习。三个层次的任务由浅及深,环环相扣,前一项任务为后一项任务的基础,后一项任务是前一项任务的延伸和拓展,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项目,掌握学习任务。
自主与合作兼顾的任务设计。基本任务一般情况下学生可以独立完成,进阶和拓展任务需要多名学生承担不同的角色来配合完成。在每个具体的项目三个工作任务的开展过程中,学生既有独立完成的任务,又有合作完成的任务,有利于提高其合作与沟通能力。
该文设计Linux网络管理课程工作项目主要包括网络基础配置、远程联机服务器、DNS服务器、DHCP服务、Samba和NFS服务器、Apache服务器、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防火墙和NAT服务器、服务器等10个工作项目,每个项目具体的任务如图1所示。
2 课堂教学任务化处理与创新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用“基础知识—实践说明—示范引导—任务布置(基础任务、进阶任务)—纠错重做—总结拓展(拓展任务)”的模式开展教学。“实践说明”指实验开始前需对实验内容、目的、要求、考核方法等进行详细的说明; “示范引导”指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实验的基本内容,然后向学生布置实验任务,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实验的开展以纠错和针对性指导,并在实验完成后总结学生的实验过程和表现,进而向学生布置与本实验相关的拓展任务作为自学内容。以项目4为例,教师可采用以下步骤组织实践教学: 第一,教师讲解Linux DHCP服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演示在课前实验准备中搭建好IP地址动态分配过程,向学生直观展示DHCP服务器的作用;第二,为学生布置基本任务,要求学生搭建DHCP服务器,告知学生本次实践的考核标准;第三,学生2 人一组分工合作完成工作项目中的进阶任务,重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培养合作精神; 第四,教师对每一组的完成情况予以检查并进行针对性指导,组织学生服务器的配置方法和容易出错的地方开展讨论,由教师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总结; 第六,教师提出拓展实践的任务,要求学生完成拓展任务,进一步培养学生自学及及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拓展任务以报告或者论文等大作业形式进行考核。
3 课程任务化考核
本课程实践性极强,考核方式不应局限于传统的纸质的试卷考核,需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任务化的考核。
1)项目任务演示和讲解。项目任务演示和讲解要求学生自行组成3~4 人学习小组,通过讨论确定工作项目,能够完成学习报告, 制作PPT 演示文件,搭建实验环境,向教师及全班同学做综述、讲解和演示。综述要求学生针对具体工作项目的技术背景和三个工作任务做简单的介绍,讲解要求对每个任务做具体的执行步骤和完成情况作详细说明,演示部分要求向大家演示服务器与客户机、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协同工作的场景。项目任务演示和讲解方法能够充分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 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提高学生的讲解表达能力。
2)方案设计。方案设计要求学生针对小型企业给出一个局域网方案,设计网络拓扑,安装配置多台服务器,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考评,有利于学生回顾整个课程的学习。
3)大作业。拓展任务的考核要求学生以完成大作业的方式总结和记录拓展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在报告中能够在理论上做出深入的自学和研究,详细记录拓展任务的完成步骤,对所涉及领域的最新技术有所涉足,对技术发展的前沿进行展望。
4 结束语
该文面向具体岗位,着眼工作过程,将Linux网络管理课程的教学划分为10个教学项目,为每个项目设置基本任务、进阶任务、拓展任务,将任务化教学深入应用到教学各个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和平,胡菊芬.基于工作过程的“Linux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0(14):44-48.
引言
体育教学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考虑学生的主观努力和进步幅度,以笼统的划一标准进行教学评价,既缺乏激励性,又有失公允性。中学体育应一方面加快自身发展,更新体育观念,另外,坚定不移地推进、深化中学体育改革,认真研究,大胆探索,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探讨。
1.建立学校体育俱乐部,完善体育的育人宗旨
什么是学校体育俱乐部?学校体育俱乐部属于课外体育活动形式,与职业俱乐部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以体育爱好相对一致的学生自发性、自立性的结合为基础,为增进健康,促进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而进行的持续性体育活动的业余组织。简单地说,根据学生的体育经,在入学时让学生自己选择有兴趣的体育项目,通过俱乐部的形式教学,毕业前掌握一项或两项体育活动的技能,把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并把这种习惯延伸到工作以后,实现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的过渡。
什么叫终身体育?终身体育是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体育的总和。学校体育俱乐部是终身体育的一个特殊阶段,从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看,学校体育俱乐部教育区别于终身体育的其他阶段,它既要完成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又要为一生从事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2.优化教学组织,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
2.1在教学形态上,改变被动的、身体操练式的教学为主动的思考型的体育学习,以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规律为主线组织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加强平等教育,做到因材施教,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2.2优化教学方法,突出学法指导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只有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才可能使学生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2.2.1提出多种练习方法供学生参考,使其择优而行,以适应学生因身高、体重、智力、运动动机、运动经历等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充分的运动,在生理上获得,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学到新知识,并在技术上有所提高。
2.2.2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满足学生的创造欲,不必过分强调行动一致,提倡“形散神不散”,为学生营造活泼的学习氛围。
2.2.3俱乐部教学中多进行启发,从而使学生对俱乐部的学习产生探究心理,给学生一定的有考虑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以学校体育俱乐部为载体,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获得自然、社会、自我领域的感性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而且是一种学习心态、习惯的培养,有利于落实终身体育,也有利于俱乐部的教学。
3.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形成终身体育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有成效的推动力。事实证明,只要学生对所参加的体育活动有了兴趣,就会把学习和锻炼视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刻苦训练。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建立,符合初中生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制定是实施终身体育的主体工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地自主选择比较喜爱的运动项目,以充分满足心理需求,挖掘兴趣潜能,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健身活动中。
4.加强体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体育俱乐部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教师起主导作用,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体育俱乐部教学不同于平常泛泛式的、蜻蜓点水式的体育课教学。因为每个俱乐部的学生大多在此项目上有着一定的基础和能力,而每个教师可能面对几个俱乐部的教学。所以,需要广大体育教师尽快扩大和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与技术,这就需要一批有一定教学能力的教师来担任。
5.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有了这一基础,就会时时处处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这样就能理解处于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时的许多幼稚的想法和做法。
6.培养学生健身能力,促进体育生活化
实践证明,体育只有当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才能真正发挥其健身和乐生的作用。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体育生活化的趋势越加明显,由此决定了终身体育是现代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学校体育俱乐部的教学,应树立现代体育教学观念,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将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除了要参加俱乐部活动的内容外,还要有目的,树立终身体育观和自我体育观,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在增强学生的体质的同时,还要使其具有终身自我身体完善的能力、自我评价的能力。此外,学校体育俱乐部应主动融入社区体育大环境,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开阔学生的眼界,吸取社会文化中有益的成分,弥补校园文化的不足。
结语
只有从实际出发,借鉴国内学校开展体育俱乐部的成功经验和世界先进经验,在工作中研究发现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在未来灵活多变、形式多样地实施体育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024-03
分类教学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一个新课题。研究表明[1,11],在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中实行分类教学,可使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适应,让学生能够尽量得到适合其自身发展需要的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中强调,我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密切与产业和行业的联系,要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因此,在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中实行分类教学,正是落实教高[2007]2号文件精神的具体体现。笔者认为,要在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中实行分类教学,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从化学基础课分类教学教师的基本任务、基本素质等方面入手加强建设。
一、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分类教学教师的基本任务
要建设适合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分类教学的优良师资队伍,首先应该明确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分类教学教师的基本任务。师资队伍建设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的,既然是为了实施分类教学,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分类教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探索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的分类教学模式。所谓分类教学,是相对于整齐划一的传统教学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是根据受教育者的目标需求、岗位取向、个体特性与差异、发展潜能等,分类制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分类实施教学[1]。如今,在中专教育或高职教育中,为较好解决招生难、教学难和就业难的问题,不少教育工作者已积极探索“分类教学”的新模式[1,3]。大学本科教育中,关于大学物理实验课[4,5]、计算机基础课[6,7]、高等数学[8]、大学英语[9]等课程的分类教学探索较多;蒋晓玲对我国法学本科分类教学问题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和研究[2,10]。目前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的教学现状表明,在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教学中采取分类教学模式十分必要。某农业院校《分析化学》教学以下现状可以证明这一点。
1.随着近年来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同生源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逐渐拉大;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发展方向各不相同,这促成了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的多样化。但现行的《分析化学》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都是统一的,教师和学生基本上没有选择的余地,这种统一的教学模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教师白费力,学生不受益”的尴尬局面屡见不鲜。
2.该校蚕学与生物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等20多个专业开设了《分析化学》课程。不同的专业对分析化学知识的要求显然不同,侧重也不相同。但目前西南大学对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分析化学》课程都是一样的,即教材内容、实验项目、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均相同。这种不考虑学生专业特点,“一刀切”及“一锅煮”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为顺应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该校的资源环境学院已改革为按环境生态大类招生。为此,该学院对学生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设置做了相应的调整,《分析化学》已不再是各个专业的必修课,部分专业已将其定为选修课,开课时间也从大一下学期移至大三上学期。同样,该校的《普通化学》和《有机化学》等化学基础课程教学也存在和《分析化学》课程相似的情况,对其进行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
现实表明,目前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与新形势下学生的需要仍然有明显的差距。为解决这一难题,克服化学基础课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考核要求整齐划一与学生学习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十分有必要采取新的教学模式——分类教学模式。已有研究表明[11],分类教学模式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符合素质教育的原则,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符合生源现状的需求。因此,在探索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模式时,可将其借鉴到化学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中。这既是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分类教学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分类教学师资队伍的基本要求。
二、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分类教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要建设适合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分类教学的优良师资队伍,必须明确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分类教学教师的素质要求。
1.身心素质。(1)身体素质。健康的身体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分类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因为分类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在备课时间、上课时间等方面都会有所增加,尤其是目前不少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教师相对欠缺的现状下,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无法适应分类教学的需要。(2)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是教师必备的素质。实施分类教学更是要求教师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分类教学必然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如果教师没有正确健康的心理,可能会对实行分类教学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分类教学要求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健康心理,要有对任何学生都不抛弃、不放弃的健康心态。
2.知识素质。(1)专业理论知识。要对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进行分类教学,教师必须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普通化学》(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课程一直是农业院校学生的化学基础课。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严格的实验技能训练,掌握化学理论基础,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原理条件、仪器技术和应用范围,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实验态度、优秀的实验素养及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化学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作为农业院校实施化学基础课分类教学的教师,必须要熟练掌握上述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将上述知识融会贯通,结合其教学对象对化学知识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相关化学知识,而不是对所有专业所有学生都传授同样的知识。(2)相关理论知识。要对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进行分类教学,教师除具备上述专业知识外,还必须了解分类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具体包括以下一些相关理论。①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培养出各种人才,这便是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精华。分类教学就是依据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理论而提出的一个崭新命题。②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在集体教学的框架里依据专业不同进行分类教学,对不同类别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任务,采取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这不但顾及了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和需求的差异性,避免不同对象“一刀切”的弊端,又可把因材施教提升到可操作水平,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这正是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具体体现。③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或“教学最佳区”。而分类教学正是针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方法等更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从而确保教学与各类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相适应,并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使教学成为促进发展的有效手段。④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教学与发展理论提出:使全班学生都得到发展,就是让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都在自己的智力起点上,按照自己的最大可能性,得到最理想、最充分的发展。分类教学就是让教师“区别对待”学生,力求将相同或不同的教学内容,建立在每个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区上,实施差异教学。
以上教育理论表明:实施分类教学,结合不同专业优、中、困各类学生的实际,分类提出教学目标,分类进行教学、考核和评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学习动机,解决教学中的“齐步走”问题,能充分发掘各类学生的潜能,有效地促进学科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因此,上述教育理论也是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分类教学教师所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
3.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是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分类教学教师的必备素质,因为分类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行为。具体来说,在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中实行分类教学时,主要应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1)教学手段和模式创新。这是在化学基础课中实行分类教学时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因为实行分类教学主要就是针对不同学生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上区别处理。(2)知识体系创新。在化学基础课中实行分类教学必然要求教师结合不同学生的需求传授不同的知识,这就要改变过去对所有专业都传授同样知识的现状,要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传授不同的知识,这就要求化学基础课教师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在知识体系上进行创新,在教学大纲等方面改变原有体系。(3)教材创新。为更好地在化学基础课中实行分类教学,必然要有适合分类教学的教材,而在现有的教材体系中,教材基本上是通识性的教材,针对性的教材很少。这就要求教师要能结合实际需要在教材方面进行创新,编写适合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分类教学的教材。
三、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前面已经明确了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分类教学教师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素质,在建设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师资队伍时必须围绕如何实现基本任务和达到素质要求来进行,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选拔,选择符合分类教学标准的新教师。招录适合工作需要的人员一直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同样,在建设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师资队伍时也必然会选拔招录教师。为满足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分类教学的现实需要,在教师选拔时,除了要求其具备相应的学历和专业知识之外,其思想品德、身心素质、创新精神、科研能力等方面都是选拔的重要因素。
2.加强培养,使现有教师资符合分类教学的要求。除在招录新教师时重点选拔适合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分类教学的人员外,加强现有教师的培养也是建设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分类教学师资队伍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新进教师数量有限,绝大部分农业院校非化学专业化学基础分类教学课师资来源于学校现有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多年都是采取固定的教学模式在开展教学工作,要使他们满足分类教学的需要,必然有一个培养的过程。根据分类教学的需要,重点是在专业素质、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修养、教育理论、创新素质等方面进行培养。
3.保障经费,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分类教学探索。要在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中实行分类教学,在教学场地、课时酬金、教材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增加投入,要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分类教学探索和实践,学校必须在经费方面给予保障,采取教改项目、教研创新奖励等方式加大经费投入。
参考文献:
[1]李银霞.高职英语实施分类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95-96.
[2]张铁军,赵峻颖.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教学的教学分组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1):38-40.
[3]苏中滨,孙红敏,赵洁.农科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类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9,(6):39-41.
[4]贺莉,闫厉,李慧玲.工科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8):24-25.
[5]王瑶.英语分类教学的合理性与可行性[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4):128-131.
[6]蒋晓玲.法学本科分类教学问题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3):203-205.
目前,在世界上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处于首位,教育目的也由精英式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现代社会已进入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的不断变迁和科学的迅猛发展,促使大学的社会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切都会给大学的教学带来新的课题[1]。教师要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使学生既可以掌握基础知识理论,又可以追踪最新的科学研究进展,从而培养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积极性。这种发展形势,要求大学老师通过开展科学研究,追踪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正如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所说:“在大学,最明显的需要是停止对固定知识的强调,转而培养学生不断获取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这一转变的基础就是通过科学研究的开展,提供创新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现实需求
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的高校“并轨”、“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数量急剧增多,办学模式呈多样性发展,新的专业学科体系不断拓展完善[3]。高等教育的扩招圆了许多人的“大学梦”,使其得到继续深造的机会,让更多的人经过大学学术和文化氛围的熏陶而成为思想解放者和才艺精湛者。然而,扩招带来的不利问题逐渐凸显。大学学生以单身子女居多,从小到大承受的压力很少。新生入学后尽管有大量专业的心理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但是每年大学生自杀人数仍然高居不下。大学也已不再是与社会隔绝的象牙塔,大学毕业时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他们的挫折承受能力、应对纷繁复杂社会的能力往往不强。另外,非名牌大学的学生和比较冷门专业的学生,往往会因为看不到未来发展的前景,丧失学习动力。如何提高他们对学校和专业的认同感,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扩大招生规模,提高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毛入学率,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然而更重要的是,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过程,应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如果以牺牲教学、教育质量为代价,把高等教育降低到应有水平以下,则绝不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而是高等教育的“低级化”,会使高等教育大众化黯然失色。
2.科学研究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高等院校有两个基本任务,即育人和治学。这两个任务决定了高校既要作为教育机构,又要成为学术机构。教学活动,主要同育人有关,它决定了现有的知识体系能否得到很好的传承,这也是高校办学的首要任务,是工作的主旋律。而科学研究,主要与治学有关。科研的开展,可以实现知识的升华和进一步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文化才能不是一潭死水,社会的发展才有不竭动力。要发挥好高校的功能,科研与教学必须密切相连,不可相互脱离。
高等学校之所以称为“高等”,有别于其他教育形式,在于其固有特性是学术,是治学,是做大学问,是研究高级文化,是营造有关学科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学术生态环境。实施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科研对大学的意义主要有四个:①科研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方法;②科研是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在造就学校水平较高且具有“综合能力”的教师队伍方面,科学研究是极其重要的途径。究其原因,是由于科学研究使他们的知识得到不断更新和各种能力得到提高;③科研是高等学校发展和传播科学文化的重要办法;④科研是学科、学位建设的重要手段。教学与科研是大学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如果说教学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科研则是一所大学的强校之本。不管哪种类型的高校,科研对一所大学的意义和深远价值决不可忽视,只有发挥好科研的作用,才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2]。
科研—教学—再科研—再教学的关系链,构成了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一个矛盾统一体,教学带动科研,科研反扑教学。科研过程中教师实现自我知识的更新,教师只有掌握了广博知识,熟练的教技,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授教自如,游刃有余。反过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所需自我学习,自我深造,将所学的新知识、所研究的新成果应用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科学工作在高校质量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是一个思维比较活跃的群体,接触面较广,接受新思想的能力及欲望强烈,而且目前整个社会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多样化的信息及传播技术使得人们获取知识的手段日益丰富。如果单纯进行知识书本的讲述,则无法满足学生的对未知知识的追求,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学生,研究和发展教学方法。为此,高校教师通过科技的开展不断提高自己,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同时,科研的开展,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4]。
高等学校,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高等学校理应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及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在这一过程中,高等学校可以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基础研究,以更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4.如何发挥科研在高等教育质量建设过程的作用
大众化教育虽然可以逐步扩大招生规模,但不能降低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如果以牺牲教学、教育质量为代价,把高等教育降低到应有水平以下,则会使高等教育大众化黯然失色。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须端正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坚持质量为本。
科研包括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自然科学可以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自然科学是人类科学研究成果的积累,是对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归纳,可以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起到领头作用。人文学科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学科,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知识体系。没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创新,单靠自然科学的创新,很难真正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也就不可能给建设创新型国家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通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协调发展,就可以更好地发挥科学研究在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中的作用。
为了发挥科研在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中的作用,我们认为可以采用如下途径[4]-[5]:
(1)加大投入,优化科研的环境。
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但是有时很多硬件跟不上,阻碍了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发展。国家应尽量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是提高教学和科研的条件。各级政府应从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把发展教育放在优先位置,继续增加对公立学校的财政投入,切实保证教育和科研经费与在校学生数同步增长。同时,要大力倡导社会捐助,推动国内外企业和个人向高校捐献资金,支持学校建设。
(2)加强产学研合作。
高等教育质量的建设,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只有看到科研成果的应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服务社会。
(3)人文科学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5.结语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大学制度,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科学研究为载体,培养创新型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李均.高等教育研究60年:后来居上异军突起[J].中国高等教育,2009:15-19.
[2]蔡克勇.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7-12.
自1998年教育部倡导开设音乐选修课以来,全国许多大学开设了音乐选修课,声乐通选课也在不少大学中开设。实践证明,高校声乐选修课对陶冶学生情操、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高校声乐通选课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教材建设问题突出。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高校通选课的声乐教材,一般高校声乐通选课所用的教材都是各校根据本校的情况自己选定的,基本是专业声乐课程的初级教程。其次,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不统一。高校声乐通选课着重于陶冶非声乐专业学生情操,而目前声乐通选课教师由于都是音乐学院科班出身,所教授的内容更多的是倾向于专业教育。第三,教学方法与通选课实际不相适应。专业声乐课程着重于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训练发声方法。而通选课的学生重在欣赏,两者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了声乐通选课教育。最后,教学投入不足是现在声乐通选课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声乐课程需要专门的音乐教学设备和教学器材,但是,学校经费紧张,很难满足声乐课程对设备和器材的需要。
二、声乐通选课教学目的和任务
声乐课客观上属于一门技能课,进行声乐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理论知识、歌唱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声乐作品并具有演唱作品的能力和经过基本功训练等等。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普通高校学生的音乐素质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学生声乐基础薄弱。基于通选课教学的现实,声乐教学的目的应该定位于:
1教学的目的以陶冶情操为主
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道德修养,激发爱国主义的思想热情,引导学生保持学习热情及好奇心,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想象、表现、创造、理解等能力。
2教学的任务以音乐审美为主。同时传承中华文化
以音乐审美为主线。以音乐作品的感性鉴赏为主是声乐通选课的基本任务。选择我国各个时期和各个作家、各个流派、各个地域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充分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一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现代大学生对音乐特别是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普遍知之甚少。因此,在声乐通选课教学中大量选择我国民族音乐作品(歌曲),这样既可以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声乐功底。
三、声乐通选课教学创新
解决声乐通选课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立足于通选课的实际,采用适宜通选课教育特点的教育方式,改变以教育专业学生的方式进行通选课教育的形式。
1积极采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声乐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通选课一般采取大堂上课的方式,必须解决学生无法掌握发声技巧的难题。多媒体技术可将发声的过程以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大家,改变了往常只能一对一进行声乐教学的模式。与此同时,医学技术的进步也为声乐教学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已经能科学分析发声器官各部位的发声状态和原理,运用多媒体展示发音的过程,将声乐教学从传统模式转变为可视、可听、可延续的声乐教学模式。
网络资源也是延伸声乐教学空间的一种有效尝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偏好,在网上选择学生喜欢的曲目进行教学,也可以将这些资源拷贝给同学,比如在学习一首新歌曲时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不同演绎版本的歌曲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可以加快学生的学习进程,同时也开阔了视野。此外,也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进行录音、录像,使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1-008-01
社会的发展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原因之一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陈旧、内容单一、对学生的吸引力低,难以适应时代和学生特点的要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创新是时展的要求,是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改革的要求。想要培养出更符合社会要求的高校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的创新成为迫切要求。
一、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十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德”的重要手段,“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都要围绕这个基本任务来开展。所以对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立德树人,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只有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创新,才能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在教学目标中重视学生的德育培养,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学生树立符合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政治观。
2、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目前,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与教育意识、教学方法、教育内容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有关,长期下去,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的良性运行、社会的负面影响都不可忽视。所有只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才能打破教育方法陈旧、内容单一的局面,才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才能挖掘高校的发展潜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更有利于贯彻国家对学生德育培养的精神。总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有助于提升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中国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走人才强国之路。大学生是人才的后备军和生力军,高校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都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有没有影响,影响有多大,又取决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对学生的影响,又可以以点带面,以小代大,进而影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有助于顺应国家人才规划的要求,按照社会的要求培育符合国家发展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奠定资源基础。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途径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中应该注意:第一,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提高。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培训,组织教师学习和科研能力培养,确保他们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坚持正确的政治倾向,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为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给予指引。第二,培养符合时代特征,能够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汲取新的血液,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2、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第一,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完善教育内容。通过这些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可以让学生把握正确的方向,才能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第二,加强心理教育。这一时期的大学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增强,个性张扬、思想独立,依赖网络、时代感强。心理教育不但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提高思想上的保证作用,而且有助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在实际生活中为学生提供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比如,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梦”联系起来,使学生们把自己的梦想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容易加深学生的理解,督促学生的努力奋斗。
3、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
发达的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依赖互联网。高校学生这个群体也是深受影响,针对他们依赖网络的特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应该合理利用互联网这一载体。第一,引导学生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相对于教学的枯燥,网络可以更加形象的进行思政教育,可以用形象化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可以用动画讲故事,把思政教育内容结合故事一起,把思政教育和娱乐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第二,防止受到网络的不良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上面的内容良莠不齐,大学生分辨能力还不强,容易受到不良观念的影响。高校应该注重网络环境的净化,要指导学生甄别信息,加强对学生运用互联网正确的引导,确保其成为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交流平台,防止沉湎网络情况或者受到网络不良观念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彭明生.谈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干部的素质[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科学研究,一方面需要靠培养的人才来完整,另一方面科学研究过程也是特殊的培养人才的过程;服务社会,一方面社会建设需要各类人才,另一方面各类人才的科研成果也可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因此,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职能。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人才工作,落实好人才战略,必须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克服在人才问题上的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同志关于必须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树立科学人才观的指示,不仅是对过去人才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因此对以培养人才为其核心功能的高等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必须按照科学人才观的要求确立高等教育的新理念。
一、终身教育新理念
科学人才观中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突出了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解决了对人才地位和作用的理论认识问题,这一观念要求整个社会应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量。
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也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渠道,高等教育如何适应“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量”的要求,关键是要确立终身教育的新理念: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高等教育应担负起初等教育后的所有后续教育任务。传统高等教育确定的是阶段教育的理念,它指向的仅是人一生的特定阶段――初等教育结束后的提高教育阶段:从年龄上看,大致是十八岁至三十岁之间;从层次上划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阶段教育理念的一个前提假设是:人们在“学成毕业”之后,就总是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显然,这个前提假设是不成立的,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每个“学成毕业”的人在工作中随时随地都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如何解决新问题?从个人来说,应是重新学习;从人才学的角度来看,是要进行人才资源再开发。高等教育应主动适应“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将阶段教育理念转变为终身教育的新理念,使人们一辈子都是人才。
二、大众教育新理念
科学人才观中的“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揭示了成才对每个人的平等性,解决了对人才成才途径的理论认识问题,这一观念要求整个社会应把每个人都当作人才资源来开发,只有这样,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有足够的人才保障。
为适应“把每个人都当作人才资源来开发”的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应当确立大众教育的新理念: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全体人民。传统高等教育确立的是精英教育理念,它指向的仅是人民群众中的很小一部分――通过高考被录取的高中毕业生。精英教育理念认为,只有考上大学的人才会成为人才。这是偏面的。精英教育理念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大量需求的要求,也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等教育应遵循“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将精英教育理念转变为大众教育的新理念,立足于为每个人提供高等教育服务,帮助每个人成为人才。
三、 人本教育新理念
科学人才观中的“以人为本的观念”阐述了人才与社会环境的关联性,解决了对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理论认识问题,这一观念要求整个社会高度重视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沿着健康的轨道快速前进。
为保证人才在“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及鼓励、支持、帮助人才干事业的良好社会环境中充分发挥作用,高等教育应当确立人本教育的新理念:尊重每个人的受教育的权利;尊重每个受教育者的人格;在张扬每个受教育者的个性的基础上重视共性教育。传统高等教育确立的是知本教育(知本――以知识传授为根本)的理念,它指向的是知识以及知识内容的传授。知本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教学任务就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知本教育理念既忽视受教育者是有思想、有感情的生动活泼的人,更漠视不同的受教育者所具有的不同个性,这与社会发展的主旨――人的全面发展是格格格不入的。高等教育应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鼓励并帮助受教育者发展个性,并在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四、 素质教育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