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7 14:41:3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诗歌的起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李姓由来有三: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
(来源:文章屋网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客户视角是至高无上的标准,自然凌驾于内部便利之上。我们一个从事金融服务的客户当时正在经历制定服务标准的前端步骤。就在这个环节,首席执行官获知,因为分行员工权限水平有限,所以客户需要等待超长时间。至于这些层级的权限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所有人都一无所知,他们只知道这些层级的存在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每次他们提出质疑的时候,都会被告知这些层级是必不可少的,是为了保证机构风险管理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于是,这位首席执行官马上着手进行改革,在将风险管理控制在适当水平的前提下改善客户体验。他挑选了一个小组的员工,要求他们在当天开完外出会议后回公司和自己碰头,共同讨论这些政策是否重要。最终,他们对原有政策进行了修改,在改善客户体验的同时(例如缩短了客户等待的时间)也赋予了部分职员更多的权利。当然,公司适当的风险控制水平也得以延续。
2.流程一定要符合机构的服务愿景如出一辙。
如果公司的服务愿景将重点放在“客户舒适度”上,那么每个流程的设计目标就应该是不遗余力地提升“客户舒适度”。所有流程同时还需要遵从机构的核心价值观和服务标准。价值观与标准要凌驾于流程与程序之上。机构的服务愿景、价值观和标准应该作为筛选标准,所有流程都应该按照这一标准进行检验,从而保证它们和对机构至关重要的因素契合得天衣无缝。如果服务实施的速度是影响客户忠诚度的关键因素,并且在服务愿景和服务标准中有所体现,那么机构流程就需要通过“服务速度”的测试,当然测试中应该使用客户对时间的定义。
3.流程还应该缔造出色的内部服务,不能仅仅专注于外部服务。
如果内部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接工作漏洞百出,系统稳定性摇摇欲坠,这种流程问题就会导致服务人员的“士气”萎靡不振。实际上,这种漏洞可能真实存在,也可能仅仅是一种态度。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它们都会为实现出色服务设置重重阻碍――客户交接(包括内部客户与外部客户)或问题交接的工作可能无法顺利进行,因而影响到客户在流程各步骤之间的操作顺畅程度。如果内部服务与外部服务之间出现了无法两全齐美的情况,那么永远要将外部服务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换而言之,在设计新流程(或为了流程联合而审视流程)的过程中,外部客户的需求和认知应该被视为当务之急,超过对内部服务便捷度和效率性的考量与照顾。
4.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流程变革一定要从可能对客户造成的影响出发,进行全面检查。
只有考虑了这一因素,我们才能准确计算出投资回报。机构经常单纯依靠“投资回报”对流程变革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对变革可能对客户产生的影响不闻不问。这样片面的做法在业界屡见不鲜,变革对客户忠诚度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就这样被忽略掉了。例如,通常情况下,企业资源规划举措大多完全从技术成本和变革管理的角度出发进行评估,企业很少会对该举措对客户忠诚度造成的影响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最终结果就是,客户因为变革实施之后服务标准急转而下而怨声载道。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局面总会让客户忠诚度一落千丈。
5.公司一定要定期对流程进行更新,从而保证流程能反映客户对流程预期的不断变化。
每年都要挑选出前十大最为重要的流程――也就是那些被认为会最大限度影响客户忠诚度提升与维持的流程,对其进行“联合检查”并依照检查结果进行相应调整。如今,随着客户从各种类型的机构获得更多效率水平的服务体验,客户预期已经到了瞬息万变的程度。对比客户服务预期保证流程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对于一个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就好像我们每年都希望医生给我们做一个细致的全身体检一样,公司最重要的流程也应该经过年度评估的严谨审核,从而保证服务实施的效率。
6.那些已经无法实现目的的流程应该立即废止。
因为它们的存在可能会让相关人员产生错觉,想当然地以为这些已经一无是处的流程仍必不可少,导致一些管理人对其视如己出,全力捍卫。那些根深蒂固的流程往往被管理者顶礼膜拜,有些人甚至想当然地以为,这些流程是不容置疑的。这让我们想到了一个客户的经历。
这位客户所在的公司一直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客户和机构中员工通话的困难程度,直到有一天,一位别人引荐的潜在大客户的一番话让他们醍醐灌顶。当时,这位客户讲述了一个已经过时的语音回复系统让自己遭遇了一次怎样纷繁复杂的服务体验。他毫无保留地和大家分享了当他发现无法和人工服务语音通话之后,自己不可名状的沮丧心境。听了这位客户推心置腹的一番话后,这家公司马上召集了一群高管人员,然后让他们对公司的语音系统进行测试。当他们开始扮演客户的角色,却发现自己为客户联系他们优秀的客服团队设置了重重阻碍时,这些人充分体会到了客户不断上升的失望情绪,同时也因此感到无地自容且羞愧难当。语音回复系统在最开始启动时确实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效率,但是因为多年以来一直停滞不前,所以如今已经沦为了让客户头痛不已的一种障碍。如果公司每年都对流程进行一次“检查”或“重新整合”,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7.如果流程无法为服务人员提供便捷,那么它们永远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快乐流程”。
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应届毕业生,初来公司,曾经很担心不知该怎么与人共处,该如何做好工作;但是公司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让我很快完成了从普通职员向高效职员的转变。
在公司经过两周的前期学习后我在八月二十四号出差进入云南项目组进行普尔三台合一的项目现场实施在前期的20天内,我和梅工先后完成思茅、澜沧、孟连、西蒙、墨江、宁洱、镇沅、景东八个地方的硬件安装工作,后在思茅在秦文的耐心教导下后配合刘文新先后完成思茅的九县一区中的8个县的三台合一开通工作。
在十一月十一号我被调到昭通三台合一的项目进行项目实施的工作,到今天配合项目经理卢波先后完成昭通市朝阳区、大关县、彝良县的三台合一开通工作。
虽然我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年年都能拿到二等以上奖学金,开始自认为自己专业知识学的还不错,然而到工作当中才明白自己以前学的都是皮毛,关于网络通信数据库软硬件都是如此到如今,我能基本熟练掌握三台合一软硬件的知识,非常感谢我的同事和领导对我的照顾和帮助,在这三个月中项目经理卢波先生对我细心的教导和对我犯错的包容,同事刘文新对我的帮助我都感恩在心,还有公司知道我们刚毕业没什么钱在资金上解决我们后顾之忧,感谢在公司的领导和同事对我们的关心。
现在说说我在试用期期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地方:首先我对自己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有时候做事不是太细心,个人觉得自己学习能力还是蛮强的但是从小到大好像就是有点做事不太细心,所以有时候因为这个让项目经理生气,我知道我我错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所以我对自己的没遇到问题错一次可以原谅,但我决不会在相同的错误上犯两次以上。还有我开始有点不敢和客户沟通但经过三个月的工作后我觉得自己进步很大,和客户沟通没多大问题,但可能因为自己的经验和阅历还不是很丰富,有时候遇到突然的问题不太知道怎么办,但我明白只要自己用心做事,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虚心的向同事领导请教,怀着感恩的心对待周围的人我觉得我会做的更好的,我会加油的。
我觉得我们公司的和部门的管理都很健全,同事相处也很和谐,对于公司在管理中的看法和建议作为一个初入职场的菜鸟来说真的没什么看法,我有点个人的小小想法觉得想说一下,当然想法可能是错误的第一我觉得虽然我们公司的软件做的非常完美,但是我觉得在我们去每一个项目前公司开发部应该依照合同给我们一份测试过的完整三台合一软件,这样我们到现场才不会浪费那么多的人力和物力,比如我们刚到昭通的时候有用从辽宁拿来的版本,有用从普洱拿来的版本导致走了些弯路。
第二个小问题就是我们面试的时候我们都说我可以适应长期出差,也不怕吃苦。我知道我们项目部要经常出差。我觉得我们项目管理部可以更人性化一些,因为我们出差没有周末假期也要加班我知道这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但我觉得我们应该有个制度比如在外出差三个月可以回深圳调休一周再继续战斗。我们都是人可能在外飘久了身心会感到疲惫,如果更加人性化的话我想我们的工作热情会更高的。
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这三个月来我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看到公司的迅速发展,我深深地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更加迫切的希望以一名正式员工的身份在这里工作,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公司一起成长。
在此我提出转正申请,恳请领导给我继续锻炼自己、实现理想的机会。我会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公司创造价值,同公司一起展望美好的未来!
我于xxxx年xx月xx日开始到公司上班,从来公司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把自己融入到公司的团队中。时间飞逝,现在我在公司不知不觉已经快三个月了。在公司的这段时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我的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我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来公司以前,离开大学后的我对自己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半吊子”状况有着清醒的认识,因此对未来的工作水平和状态充满了跃跃欲试和焦虑的双重心态。是浙江中盈投资有限公司,为我迈向职场的第一步提供了勇气和平台。
来到公司后,我知道在试用期中如何去认识、了解并熟悉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是我的当务之急。
我在公司的工作暂时是协助x经理和x经理处理业务事务。事情小到复印传真,往来银行,制作单证,大到融入业务,和业务单位进行沟通。
在工作过程中,我努力从处理力所能及的小事和翻阅以往业务留档、沟通业务单位中去了解业务、理解业务、熟悉业务,并努力掌握业务流程和细节。我很高兴我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了公司的工作环境,也基本熟悉了业务的整个工作流程,最重要的是接触和学习了不少的相关业务知识,很好地完成了领导交予的任务,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使我的工作能力和为人处世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因此我要特别感谢领导对我的入职指引和帮助,感谢他们对我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的提醒和指正。初入职场,在工作中难免出现一些差错需要同事的批评和监督。但这些经历也让我不断成熟,在以后处理各种问题时考虑得更加全面。现在的我同老员工相比,在工作经验和能力上都有很大差距,工作和生活上不懂的问题应虚心向同事请教学习,以不断充实自己。
在短短三个月的试用期中,无论在工作还是思想上,我都得到了不少的收获。但与其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的地方:实践经验的缺乏,使得我在开展具体工作中,常常表现生涩,工作经验方面有待提高;对需要继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增强等。对于这些不足,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虚心向周围的同事学习,专业和非专业上不懂的问题虚心请教,努力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寻找自身差距,拓展知识面,不断培养和提高充实自己的工作动手能力,把自己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
xxxx年又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一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克服不足,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业务知识,通过多看、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并用于指导和展开实践。
格萨尔史诗,藏语中称为“格萨尔的故事”,简称“仲”或“岭仲”,意译即“故事”、“岭国的故事”。后来,受佛教术语的影响,一些文化人称“仲”为“传记”或“本生”。于是出现“岭·格萨尔王传”的称呼。近年来,由于学术交流的需要,藏族也吸收了“史诗”这一术语,“格萨尔史诗”这一词组,已成为学术界公认的专用学术术语。
二、格萨尔史诗的流传形式
在藏文产生前,格萨尔史诗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藏文产生之后,出现艺人“说唱形式”和“文本形式”同时在民间流传的情况,其中艺人的说唱形式占最大的比例。
说唱形式 由民间艺人讲唱,众人席地而坐,数日不散。这些说唱艺人一般都不会读书写字,但他们都是天才的诗人和歌唱家,有惊人的记忆力和表演才能。讲唱格萨尔史诗时,艺人们用诗的歌唱为主,散文的讲解为辅,是一种“诗、文、曲”三结合的讲唱。若不录音、录像,仅以文字难以描述艺人讲唱时声情并茂的动人场景。一些杰出的民间艺人,自称“天启”、“神授”的说唱者,只要有“施主”供应茶食,他们便能连续不断地演唱下去,据传已故著名的扎巴老人曾在功德林讲唱“霍岭大战”时就用了十三天!
据粗略统计,20世纪80年代,在藏区还有40多个老艺人,每人都能演唱40~120部格萨尔史诗,据此我们能整理出几千部格萨尔史诗本子。可见蕴藏在民间艺人中的史诗数量是巨大的。目前,藏区处在从传统向现代文明的转型时期,现代化的传煤如广播、电影、电视、卡拉OK吸引了绝大多数原有的史诗听众,青年人发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对围坐篝火旁听老人咏唱农耕游牧文化生活没有兴趣。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的史诗艺人也相继过世,格萨尔史诗的口头传唱在稍稍地消亡,这也是我们能切身感觉到的变化。尽管史诗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社会通迅方式的时代的终结早已是一种世界性的历史现象,但史诗所具有的独具魅力的文化功能并不会随着职业化游吟诗人的消亡而减退。
文本形式 目前,全国六七家出版社已经出版了近百部格萨尔史诗的文本。对这些文本稍加分析,不难发现其中有古代抄本、木刻本;也有文人加工整理的本子;文人根据格萨尔的故事而创作的本子;还有个别艺人自己创作的本子。当然更多的是根据录音整理出的记录本。因此,研究格萨尔史诗,必须对这百十部文本加以分类,鉴别出哪些本子是接近格萨尔史诗的原生形态,哪些本子是后期艺人、文人修改过的本子。
因为格萨尔史诗是活的史诗,它的绝大部分还保存在民间,只有一小部分形成文本供人阅读,所以,格萨尔史诗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公认的、定型的文本。这表明格萨尔史诗内容的浩博繁杂。出版一部完整、定型的格萨尔史诗虽然是大家的共同愿望,但恐怕很难实现。
三、格萨尔史诗的核心内容和整体结构
格萨尔史诗虽然浩博繁杂,但核心内容却基本一致,整体结构也十分清晰。格萨尔史诗的核心内容就是讲述自己的祖先——“董”氏的来源、世系、传承,以及格萨尔率领“三十个众兄弟南征北战,建立丰功伟绩的英雄故事”。
现已出版的《世界形成》、《董氏预言授记》、 《天界篇》等书,讲述了格萨尔祖先“董”氏族的来源、世系和传承;《诞生篇》和《赛马篇》等书,讲述格萨尔诞生和“董”的“父系三兄弟”从卫藏辗转迁徙到黄河源头,并占领其地的经历。
迁徙到岭地的“董”氏父系三兄弟与当地其他氏族联姻,组成更大的群体,史诗中称为“岭地六部”。“岭地六部”的同辈男子互为兄弟,当格萨尔降生时,‘岭地六部’共有三十个众兄弟。格萨尔率领这三十个兄弟首先征服的“四方四敌”(指“魔部”、“霍尔部”、“门部”、“姜部”),其后相继征服了邻近的“十宗”;然后占领了边远的“三十六小宗”。在征服这58个部落或邦国的过程中,格萨尔为岭地的民众夺取了牛、羊、马、金、银、绸缎、水晶、茶叶等生活必须的物质财富,并把它作为遗产留给后人,这就是史诗中反复描述的格萨尔的丰功伟绩。
通过以上对百十部史诗粗略的内容分析,顺序排列,看似繁杂庞大的史诗却有严密的整体结构,每个单行的史诗本子,在整体结构上都有自己的位置,不会出前后的错乱。所以,格萨尔史诗的整体结构可以概括为:以格萨尔为中心,纵向追溯了格萨尔祖先的渊源、传承,以及迁徙到黄河上游的过程;横向则铺陈了格萨尔的战斗一生,以及他的丰功伟绩。
四、用藏文的历史文献验证格萨尔史诗
这个史诗唱段告诉我们,“董”氏族的发展线索是:古代六氏族——“穆布董”——岭六部——三十个众兄弟。这是贯穿在整个史诗的历史线索。研究史诗的历史内涵时绝对不能脱离各种史诗文本所提供的这条脉络。而这条一脉相承的历史线索隐含在各种史诗文本中,应该引起史诗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追溯“董”氏族的渊源,必然涉及整个藏族的族源问题。历史文献中藏族族源是多元的。如:《萨迦世系谱》主张人类祖称“天神下降”说;《朗氏家谱》主张藏族祖先从“卵中衍化”说;《德吾宗教源流》第227页有类似汉族的“开天辟地”的记载,等等。总之,藏文史书中关于藏族的族源记载是多样的,目前比较普遍的则采取“神猴与岩魔女结合,繁衍出藏族的各个氏族”的说法,我们把它称为“藏族族源猕猴之种说”。
著名的藏文史书《柱间史》⑹记载:神猴和岩魔女结合,生下六个似人似猴的孩子,父母把他们放置在林中,不久繁衍四百多个子孙。神猴根据子孙的相貌把他们分成“董”、“冬”、“斯”、“穆”四个群体(氏族)。这就是史书常称的“原初四氏族”。
格萨尔史诗中经常提到的“董”氏族,原来是藏族“原初四氏族”之一,“董”氏族最初居住在“约茹”,也就是现今西藏山南地区的雅隆。
1、关于“古代六氏族”的史料
格萨尔史诗中经常谈及的“古代六氏族”,按藏族历史文献的记载是从“原初四氏族”中分化来的。藏文历史文献中,把“原初四氏族”称为“舅父氏族”,把“古代六氏族”称为“外甥氏族”,他们是甥舅关系。所以,从“原初四氏族”中分裂出“古代六氏族”其实质是舅父氏族中分化出外甥氏族的。
“古代六氏族”在广袤洪荒的青藏高原上各自以血缘氏族为单位,随水草任意迁徙,每次迁到新的地方就认为自己是该土地的主人,藏文史料和格萨尔史诗中把它称为“占地”或“分地”。在远古时代,“古代六氏族”就已经走出了卫藏,迁徙到了“汉藏交界的地方”。《汉藏史集》第13页在记载“古代六氏族”迁到汉藏交界的地方时,“在玛卡学热带达巴这个地方,吐蕃的三父六子分地居住”这与史诗中谈及的董氏父亲三兄弟占据“玛康岭”,即占地称王的说法是极其相似的。这表明,史诗与历史事实始终互为表里,即有其事才有其说,不是艺人异想天开编造出来的。
2、关于“穆布董”——“岭”(“岭六部”)的史料
我们从藏文历史文献中终于找到了“岭巴”这氏族(部落)。它原来是穆布董氏族中的“尊者六系”之一,并不像格萨尔史诗中描写的那么强大。但“岭巴”这个氏族(部落)在历史上的确存在,它的确有“古代六氏族”——“穆布董”——“岭巴”的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线索。这个悠久的历史不仅被格萨尔史诗反复歌诵,在可靠的藏族典籍中也有明确记载,两者完全吻合。这有力地证明史诗中咏唱的“董”氏族的历史故事并非民间艺人的胡编乱造,而是有历史根据的,难怪民间艺人始终坚持说他们讲唱的是真实的历史故事,这些历史珍藏在一代又一代的艺人的记忆中。
五、格萨尔史诗与藏族最早故事集《玛桑故事》的比较
格萨尔史诗大致在什么年代初具雏形,这也是史诗研究的一大难题。本文找出藏族最早的《玛桑故事》作为“参照物”,与格萨尔史诗相比较研究,以探索格萨尔史诗形成的相对年代。
藏族的著名史书《智者喜宴》(上册)第164页在记述止贡赞普事迹时写到:“藏族最早的故事书有《遗体变金的故事》、《玛桑故事》、《麻雀的故事》等。”可见故事已经成为一种文体,故事的名目也繁多,民间讲唱故事十分盛行,看来人类的童年是在故事中度过的。
《玛桑故事》是藏族最古老的故事,可惜已经失传。但“玛桑”是藏族历史上非常活跃的一个氏族,藏文史书中有断断续续的记载。下面我把“玛桑”的史料大致地串连起来,以窥视《玛桑故事》的大概内容。
1、“玛桑”是藏族远古的氏族之一,起源于阿里地区,其势力一度波及卫藏。在吐蕃王朝以前曾在高原掌权。
2、“玛桑”氏族的一支是萨迦“昆”氏的始祖。此时“玛桑”还征服了格萨尔的祖先“董”氏族。
3、到了吐蕃时代,大臣罗昂杀死止贡赞普,并一度夺取吐蕃政权。据《柱间史》第58页记载,大臣罗昂的全名叫“玛桑·罗昂”,可见,吐蕃王朝的初期,玛桑氏族还很强大。
引用以上三条史料的目的要证明“玛桑”又是一支有着光辉历史的远古氏族,与格萨尔的祖先有过激烈的冲突。藏文史书中把《玛桑故事》推崇为藏族最早的故事集之一,据我个人的推测,《玛桑故事》的内容可能是一本讲述“玛桑”氏族起源、发展、壮大的故事,具备了史诗的性质,在古代民间广为讲唱,所以被佛教徒视为佛教经典的先声或预示,并为格萨尔史诗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文化借鉴。
现在,我们换个视角,考察一下格萨尔史诗是如何看待玛桑氏族的,史诗和《玛桑故事》有何关系。
第一,格萨尔史诗中声称“玛桑”是格萨尔的父系氏族,是母系社会的产物。在母系时代,“董”的血统按女性计算,氏族实行外婚,氏族中的女性只能与外族的男子婚配,但子女与母亲、舅父生活在本氏族中,父亲则是外族的人,子女们依稀知道自己父亲的族系。所以格萨尔史诗中把“玛桑”认定为自己的父亲,反映了史诗对母系社会的遥远、模糊的记忆。
第二,格萨尔史诗中常常用“玛桑”两字为格萨尔命名,以表示对远古父系的怀念。
第三,格萨尔史诗中有“玛桑”字样的书名。
通过玛桑史料与格萨尔史诗的比较,不难发现格萨尔史诗与玛桑氏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格萨尔有“玛桑好汉”的名字,格萨尔史诗也有称之为玛桑的书名,我们能否这样大胆地推断:藏族最古老但已失传的《玛桑故事》是否就是我们现在就能读到的《格萨尔史诗》呢?如这种推断还欠历史资料,从以上的历史资料我们完全可以断定;如果说《玛桑故事》是最古老的,那么与“玛桑”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格萨尔史诗也同样的古老。这些故事从远古传来,至少在吐蕃第八位赞普——止贡赞普时代就已初具史诗的型态,并在民间有人讲唱,有广大的听众,就是说格萨尔史诗距今至少有两千多年了。
六、史诗研究的两种误导
1、“文化中心论”的误导
20世纪30~40年代,一些中外专家初步接触到格萨尔史诗时,由于语言障碍难能与史诗艺人交流,而当时为数不多的史诗文本珍藏在寺院和贵族手中,难得一见。尽管他们连格萨尔史诗的皮毛都没有碰着,却匆匆谈观点、下结论,说什么“格萨尔是罗马凯撒(Kai-Sir),说什么“格萨尔是关公”,“格萨尔史诗是‘藏三国’”。据说这些专家运用的是高深莫测的“历史语音考证法”。他们从事学术,事先带着某种成见和情绪。
2、“历史演义小说”思维定势的误导
用这种思维定势研究格萨尔史诗,认定史诗是历史演义小说,是依据某种史实创作出来的故事。他们说“《格萨尔》基本上是吐蕃人按照吐蕃时期的基本史实创作出来的长篇诗体作品”(参见《格萨尔学集成》第二卷,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7页),并进一步断定“格萨尔是墀松德赞的文学形象”(也就是说格萨尔史诗是依据墀松德赞的历史事实创作出来的)。因此对史诗中的征战情节作了大量的历史考证,认为史诗描写的征战与墀松德赞进行的战争完全吻合。
我认为,首先,格萨尔史诗不是历史小说,格萨尔史诗是董氏族的先民向后人讲述的氏族发展史,是董氏族的先民世世代代积累和记忆下来的祖先业绩,史诗没有作者,也不需要某个作者创作。把口头传说记录下来就是杰出的作品。其次,吐蕃和“岭”有共同的族源,但后来的发展是不同的,吐蕃以拉萨为中心,岭在黄河上游的“玛康岭”。吐蕃赞普是“穆”氏族,岭格萨尔是“董”氏族,还有格萨尔和墀松德赞是否同时代的人,也需要认真考察。
如果说“历史演义”小说是根据史实的再创作,那么史诗仅仅是对祖先历史的回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把史诗当作历史小说,一味去寻找、考证历史原型,就容易在历史考据中陷入捕风捉影、牵强附会的泥潭。另外也容易走上只信文字记载的史书,而否认口碑史料,否认老人记忆,否认民间传说的极端。所以我认为用“历史小说”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史诗也是一种误导。
七、简短的小结
懂得放弃,更要学会选择
高考报志愿和人找伴侣有点相似,一不能草率,要深思熟虑;二不能十全十美,形象美、品质好、能力强、家庭富裕,固然很好,但很难找。往往是迁就、忽略某一方面,报志愿也是如此。有的时候,依据考生的分数,侧重于专业,就不能过分关注院校;侧重于院校,就不能过分关注专业。高考志愿填报的核心是选大学与选专业,将两者恰到好处地合而为一,实现其双赢,这是志愿填报的最佳方案。而在现实中,不少考生挑大学和选专业未能合理兼顾,留下了不该有的遗憾。
目前,有些考生为了进入自己最心仪的大学,不惜选择录取分数低而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而往往到就业时就遇到了麻烦。因为这些同学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如果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一般也都能考上综合实力稍弱其他高校,说不定还能选择到比较满意的专业。如果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正好是综合实力稍弱高校的优势专业,为何不退一步?
有些大学虽然综合实力很强,却有可能在某些专业、学科输给综合实力稍逊的其他大学。例如清华大学的综合实力不用说要比上海交通大学强一些,但如果考生的职业理想是在船舶设计制造方面,上海交大毫无疑问就是首选。因为上海交大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不但是国家重点学科,而且拥有全国高校唯一的“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其学科实力和科研水平国内顶尖,在全国开设“船舶与海洋工程”的高校中评估排名位居榜首(见表一)。即使考虑到院校综合实力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海交大与清华相差也并不是很大。所以综合权衡,选择上海交大可能更适合考生。一方面高校综合实力也不错,另一方面专业更是考生感兴趣的。
分数优势不大“两北一南”好去处
近年来,考生填报志愿有两种较大的趋势,即无论是哪个批次的本、专科招生,生源分布情况都大致相同,一部分考生在选择院校时主要选择离家近的院校,而另一部分考生在选择院校时则重点选择经济发达或者沿海地区的高校。这些地方尤其以“天南海北”最为突出,高校招生人满为患,院校的录取分数也“水涨船高”,考生高分搏杀,竞争极其惨烈。而不幸位居“两北一南”“老少边远”等地区的高校,考生报考的热情不高,投档线和录取线历年走低,甚至出现“零投档”。
经过五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两次大的全国高校布局调整,现在全国各地包括西北、东北和西南等“两北一南”地区不仅拥有一大批诸如西安交大、西北工大、电子科大、四川大学、哈工大等很多一流的名牌高校,也拥有西安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历史悠久、实力较为雄厚的普通本科院校。它们地处偏远,然而它们却拥有与乐部高校一较高低的实力,仅仅因为地理位置不够优越而导致考生报考的热情不太高。
扎堆报考易落榜,何妨出去闯一闯;分数优势不大,“两北一南”好去处。此报考思路主要适用于对大学地域有着严苛要求,但分数优势不大的考生。如果考生提前了解该地学科实力比较强,自己成绩报考又有一定的把握的高校,采用反其道而行之的策略,报考这类高校,不仅能够增加考生被录取的几率,而且可以以距离换分数――用较低的分数,上更好的大学。
高分低就看似吃亏珠联璧合实则收益
按分卡大学、专业已经成为许多考生、家长的习惯,因为在他们眼里,较高的分数报考一所录取分数不高的大学就是浪费,特别是分数上了一本省控线的考生,更是不愿意“迂尊降贵”,选择在二本批次招生的高校。
的确,目前在一本批次招生的院校大多为“211工程”院校或办学实力比较强的一些高校,但即使是国家明确公布的在一本批次招生录取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也含有政策照顾、西部扶持、行业布局等因素,并不能说明所有的“211工程”大学都比二本批次招生的一些大学好,某些二本院校在特定的专业领域往往实力很强或者很有特色,就业情况也丝毫不输于一本批次的某些高校,堪称特定专业领域内低调的“高手”。
所以对于那些够不上自己心仪的本批次高校和专业的压线考生,与其选择自己不满意的高校和专业,不如调整报考思路,降低批次另觅在该批次招生的品牌强势专业。表面看来是降入下一个批次,结果却选到满意的大学或专业,看似吃亏实则受益。
仔细研究分数没优势也能选到好大学
如果考生和家长提前关注志愿,了解大学和专业,往往能在分数优势不够的情况下,选择到综合实力和社会认可度比较高的大学和专业。比如一些以“农林地矿”命名的院校。这些院校由于名字“老土”,存在招生难的问题,这类高校除了少数几所如中国农大、北京林大、南京农大等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招生稍好一些之外,很多都被考生打入“冷门”院校之列,这完全是社会包括考生和家长对这些院校的误解造成的。实际上,山东农大、华南农大等大都是办学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学风优良、环境优美、就业前景很不错的高校。
虽然这些学校名字听起来不够光鲜,但学校主体专业实力雄厚,就业前景非常好。特别是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等发展方向,相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会越来越好。
所以建议考生报考志愿时不要“以貌取人”,单纯凭名称来报考,一些被误认为“冷门”院校实际上“好而不贵”“物美廉”。
低分考生出路宽瞄准高职和高专
这里所说的“低分考生”指的是高考分数在本科线以下的考生。
高职院校每年招生在多数省份都是放在高招的最后一个批次,多数考生填报时大都草率了事,随便填上一个就完事了。还有的考生干脆放弃高职选择复读,争取考个本科,还有少数被高职院校录取的新生选择不报到,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3-0060-02
一直以来,关于做题的原则和考试的心理众说纷纭,我也想就我多年的思考与教学实践与同仁共同讨论。我认为:做题应符合七个原则,考试在心理上要把握好三个公式,现述如下:
一、工具原则
上房子搬梯子,紧螺丝找板手,借助于一定的工具才能顺利地解决问题。做题必须找到适宜的原理、公式、思路等。
二、原数原则
列式中的数必须来自题目中的原始数据,否则会减分。
例如:四年级全班有30个人,其中女生占男生的1/2,问女生有多少人?有些同学一看好做,就直接列式:30÷3=10(人),请问3从哪来,题的条件中可是没有3哪。这就违反了原数原则,是要被扣分的。正确的列式应是将3写成2+1,才合理。
三、格式原则
世上万物的存在都有一个形式问题,格式原则就是这一认识在数学中的反映。
比如解方程就一定要先设,算式解则其结果应带上单位,解方程需要在方程的左下角写解字,并且等号一定要上下对齐。正确的格式反映着解题的正确思路。
四、最简原则
就是一定要选择最简最省时的方法。能用三个等号的就决不用四个等号;能通过口算解决了的就决不用笔算。能一题多解的就要用最简的解法来解。能用算式解决问题的就决不用方程(因为方程需要解设变形),能用中间公式解决的就决不用课本公式。这样可以为我们省下大量的时间,而在考试的时候能省下大量的时间对于我们太重要了。
五、准确原则
比如,最后的结果尽量的不四舍五入,除非是题目的需要。
举一个例子:比如大家在计算1/3+0.5这道题时,是应该都统一成分数来做呢,还是都统一成小数来做呢?有的同学就说了,当然是统一小数好了,因为我们老师讲了,对于加减法来说,小数好,因为它不需要通分就可以直接相加,对于乘除法分数好,因为它可以进行约分而使运算简便。可是1/3化成小数需要四舍五入,求出的和就是一个不准确的数,而分数的加减法虽然需要通分,但可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无误。在这种情况下准确原则是高于最简原则的,换句话说能做到准确而不去准确这是一种数学上的过失。
六、要求原则
就是做题要按照题目的要求来做,要求列方程解答,就列方程;要求算式就列算式;结果要求四舍五入,就不能写准确值。只有按要求解决问题,才能得到认可,拿到满分。这就提醒我们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并且把审题做为思考问题的头等大事来认真对待。
七、干净整齐原则
因为在错误相同的情况下,往往干净整齐的试卷,容易得到评卷教师的认可,而提高分值。
怎样对待考试
一张试卷,凭真心说,有没有老师讲过的,有;有没有没讲过的,肯定有;有没有你见过的,有;那有没有你没见过的,肯定也有;那么,遇到没讲过的,没见过的,就紧张,就逃跑,就放弃,就视而不见,无能为力。行不行,不行!既然如此,那么怎样对待考试也就明白得多了。七个字:“认真看题,动脑筋”,要像一个勇士一样,充满智慧和力量,要敢于思考,敢于动手,敢于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好的水平。
当然,在正确的考试观下,应坚持“三个公式,七个原则”。
三个公式:
1分=100分
意义:100分是由1分组成的,千万不要满不在乎,东丢西落。要提醒自己,高分是由1分1分积累而成,这样就使自己自觉的小心起来。
会≠对≠满分
意义:会做的人很多,但做全对的不多,而在做对的人中找完全正确的就更少了。在考试时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是否看准,是否算准了,是否丢了单位,是否要求四舍五入。总之一定要重视细枝末节,千万不要因小失大。
高分=会全对+难尽量
彼时,信叔半身不遂刚刚恢复到能拿起笔的状态。字,自然是好不到哪里去,但写了一辈子的信叔,还是那么乐呵呵地写着。
在墨香里,他自有他的乾坤。
年轻的时候,信叔拉扯着四个孩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根本没有钱来买笔买墨。
信叔不恼,依旧喜欢。歇息的时候,不知从哪里弄来一点点光滑的毛,固定在秸秆上,笔,有了;找一包颜料,放在水里,墨,有了;找来一些废旧的纸张,皱皱巴巴,花花绿绿的,信叔一点点弄平,叠好,练习纸,有了。
劳作间隙,他便铺开纸,写上两笔,自是神清气爽。
尤其记得,某个夏日,大雨断断续续地下了几天,房子漏了雨。他找来盆子接好了雨,望望天,放上桌,在滴滴答答的盆碗交响乐中,淡定地写起了他的字。
婶婶怒了:你看看,都什么样子的天了,你还有心思写?
信叔一笑,说:天自下来,我自写。老天爷的事咱管不了,咱自己的事,咱管……
这一下子让我想起了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老。当年,他家中失火,被烧了个干干净净。扑救大火之后,他提笔作诗《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其中写到: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看,陶老的诗意与远方,就这样散淡在日常里。而信叔亦然:既已雨不停,且遂写我书。这样的诗意,都是骨子里的呀!
后来,条件慢慢好了,信叔的笔换成了五毛一根所谓的狼毫毛笔,墨换成了两毛一瓶廉价的墨汁,纸换成了孩子们用过的练习本。即便屋子里总是散发着刺鼻的墨迹味道,信叔仍是眉开眼笑的。
再后来,孩子们都走出去上了大学,信叔的笔墨纸越来越好了,各种字帖也越来越多。还有朋友带回来各地书法展上的作品……
即便突然半身不遂了,信叔依然笑着,拿起笔。
信叔,一辈子几乎没有走出过小村庄,但你能说他没有远方吗?你能说,他没有诗意吗?他在自己的日子里,慢慢地活出了诗意和远方,悄无声息地浸染着岁月,愈来愈香。
每个清晨或者傍晚,路过单位西配楼,总能听到有悠扬的二胡声传来。很好奇,是谁,在这样紧张又单调的日子里如此闲情逸致?
久了,才知道,竟然是单位里一中层骨干。他看着我惊愕的眼神说,虽然没有时间去听一场音乐会,也不可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每天的几十分钟还是有的,在琴弦间,找一找诗意,去一去远方,倒也惬意。
妈妈,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妇女。在我小的时候,带我去地里劳作,回家时常常带一些不知名的花放在瓶子里;也常常在某个夜晚,在油灯下,我写作业,她写生活琐事;还有,每个清晨,妈妈总打开收音机,听听广播……她说,真好啊,听着广播,就知道天下的事了……
如今,年近七十的妈妈,依然爱种一些花花草草,阳台上尽是她的瓶瓶罐罐。也依然看书,偶尔还会写一些字,不好意思地拿给我看看。但她却不远行,她说,年纪大了,容易拖累人,看看你们拍的照片,听听你们讲的那些,就足够了……
妈妈,也这样的诗意着……
我们时常埋怨着生活的鸡零狗碎,渴望着似乎遥不可及的诗和远方。其实,它们一直以一种别样的,独属你自己的方式存在着。
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住,威廉・福克纳一生的活动直径不超过60英里,但他却写出了19部长篇小说,120多部短篇小说。他的远方和诗意,在他的小镇里,在他伟大的思想里,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而你,也一样。
数字音频是一种全新的数字技术,其应用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多个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像MD、CD、MP3及flash等音频设备及软件均应用到了数字音频。尽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逐渐完善,具备多项功能,但仍无法完成对声音模拟信号的处理,处理对象仅限于数字信号,而计算机之所能发挥收听、录制声音的作用都是建立在数字音频的基础上才实现的。
一、模拟音频与数字音频的转换
数字音频的声音采样指的是在电脑中把模拟音频转化成数字音频的过程,需要借助数字-模拟转换器(简称DAC)。D/A转换器这一器件的任务就是将模拟信号以二进制码比特(bit)即0和1的形式表达出来,数字音频文件都是通过0和1表示出来的[1]。如图1所示,原始音频曲线通过正弦曲线表现出来,经数字音频采样后的结果通过深色方格显示出来,数字音频采样效果同正弦曲线同深色方格吻合程度成正比,即吻合程度越高,采样效果越好。
图1 数字音频采样效果图
图1中横、纵坐标分别为采样频率及采样分辨率,自左向右纵向分析得知小格子的体积逐渐缩小,密度越来越大,呈现横坐标先增密,纵坐标后增密的现象。这就说明:随着横坐标密度的增大,相邻采样时刻间距缩短,在这种情况下采集的声音数据更加趋向于真实化,同原始声音越接近。因此,要想保证良好的音质就必须增大采样的频率,可以通过缩小纵坐标单位的方式来达到提高音质的目的。
数字音频文件中含有非常庞大的数据信息量,一般对于CD音乐的音质,都将声卡的采样频率设置为44.1kHz,要想达到这个标准就要求保证采集频率为每秒四万次[2]。下面以图2为例,说明规定采集频率要求的原因。采样点通过圆点来表示,原始音频波形显示在图的上半部分,录制后波形显示在图的下半部分。
如图2所示,由于采样点数量较少而导致原始音频波形和录制后波形吻合程度差,这种现象即为低频失真。针对这一问题,奈奎斯特定理(Nyquist’s Theorem)中指出:应确保采样频率大于等于两倍的录制音频频率最高值,才能有效的避免低频失真的现象,提高音频的音质,该标准即为信道的极限速率。而图2中的采样频率达不到要求的标准,只为3/4倍的录制频率,所以会造成上下波形不吻合的情况。通常在普通的音乐作品中只要确保最高音符在小于7kHz~8kHz的范围内即可,从理论上来看采样频率只要为16kHz即可,但是这只能说明基音音高为7kHz~8kHz,在录制过程中还会出现多种泛音列,所以,仅依靠信道的极限速率的途径对采样频率进行设置是远远不够的,缺乏一定的科学性[3]。
图2 数字音频采样频率图
数字音频采样过程中出现的失真的具体含义是,人们在听到的声音不真实,人类实际的听觉范围为20Hz~20kHz,因此为了保证听觉不失真就必须要求采样频率为40kHz。上述CD声卡44.1kHz的采样频率也基于这一要求而制定的,考虑到实际情况的误差,保有余地而将其设置的略大于40kHz。参考奈奎斯特定理,在维持44.1kHz的采样频率的情况下,不会因为出现频率为22.05kHz的超声波而发生失真的问题。48kHz的采样频率是目前音频行业普遍采用的标准,对信道的极限速的要求更高,要求也更加严格。
计算机对声音数据进行处理后,应先利用麦克风对录制的各种声音进行处理,通过模数变换器(A/D转换器)的转换后,模拟信号会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相关的编辑和修改工作,最后将完工后的音频作品输入到D/A转换器中,实现数字信号向模拟信号的转变,对录制的声音进行高质量的还原,借助音箱等工具使声音播放出来。
二、数字音频的录制与播放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数字音频具有优秀的品质,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声音数据是通过数字的方式对录制好音乐进行储存,这种储存方式大大降低了传输误差,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从根本上提高了音质,即使在多次播放后,完成录制的音乐作品会依然保持良好的效果,而这些都需要严格控制制作环节的质量;如果采用模拟信号的方式进行存储,在完成一次的传输后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失真现象,再加上录音本底噪音过大,必须要购置相当贵重的设备来符合录音标准,使用操作更加严格和复杂。同模拟信号相比,电脑数字信息处理功能仅依靠显示器就能完成上述操作,效率明显提升,具有显著的优势[4]。
三、数字音频格式的运用
目前常用的数字音频格式及其使用方式、存在意义主要体现为:
1.MIDI
乐器数字接口即MIDI,表示的是对电声乐器间控制参数及音符等指令的统一描述,这些指令称为MIDI消息。计算机中的数字合成器、音乐程序和相关电子设备均通过MIDI来明确音乐信号的交换途径,具有占用存储空间小的优势,数据传输要求低。
2.WAV格式
WAV格式别称波形声音文件,是微软公司最早开发的数字音频格式,其主要功能是对音频信息资源进行保存,普遍应用于Windows 平台和相关应用程序中。WAV文件的取样频率为44.1K,在不同声道、音频位数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可同CD音质相媲美,然而也存在存储空间过大的问题[5]。
3.MP3格式
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简称为MP3,主要功能是使音频数据量降低,能够在保证播放音效的前提下,将音乐作品以极高的压缩率使文件容量大大缩小。利用MP3格式可以达到将大型文件大程度压缩的目的,MP3音乐则指的就是通过该形式储存的音乐作品。
4.CD格式
CD格式包括多种类型,其中在人们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就是声频CD,采用44.1kHz的采样频率。音轨是CD存储的主要方式,不会损失音质,适用于储存大数量的数据,具有便利、耐用的特点[6]。
5.DVD Audio格式
作为新型数字音频储存格式,DVD Audio(DVD-A)格式采用48kHz/96kHz/192kHz或44.1kHz/88.2kHz/176.4kHz的采样频率。该格式并不属于图像储存格式,同DVD Video虽然存在容量相同、尺寸相同的共同点,但在功能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6.WMA 格式
WMA 格式属于音频格式,微软公司通过该格式进行了大量的音频创作,其目的是在保证音质的同时最大限度使数据流量降到最低,提高压缩率。同MP3文件相比,WMA格式生成的文件缩小了1/2,还具备阻止盗版的功能。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计算机技术日益趋向于成熟化,计算机功能越来越强大,这就为以计算机硬件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处理技术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音频处理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数字音频的应用,使操作方法大大简化,录制和播放功能更具高效化、快捷性,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娱乐活动,具有优越的性能,逐渐成为传输媒体的主流,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周玉芳,孙美华.漫谈数字音频格式及相互转换[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
[2]彭陶.浅析数字音频转换的意义和应用[J].内江科技,2010(11).
[3]翁哲.基于TMS320DM6446的音频系统硬件设计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5).
然而,2007年,女儿嘎吉尔患病导致下半身瘫痪,腾格尔遭遇了人生最大的痛苦。这位中国演艺界的“十大孝子”同样成为一位伟大的父亲,毅然放弃了如日中天的事业,放下一切名与利,专心陪伴在女儿的身边,贴心呵护照顾,全力以赴为她四处寻医问药,给予女儿精神上巨大的力量,共同抗击病魔。
晴空中的霹雳 女儿患病瘫痪鲜花岂能凋落
2004年年初,妻子洪格尔珠拉怀孕了,44岁的腾格尔喜出望外,想象小生命的来临成了他最惬意的事情,音乐的灵感随之迸发,他一气呵成写出了提前送给女儿的见面礼《轮回的天唱》。
2004年12月24日17时50分,腾格尔和洪格尔珠拉的女儿顺利降生。腾格尔紧紧握住妻子的手,深情地说:“谢谢你给了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大礼!”他给女儿起名叫嘎吉尔,自己的名字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天,妻子珠拉的意思是神灯,而女儿嘎吉尔的意思是地,三个人加起来就是天、地、神灯,在腾格尔的心中,一家三口就是最完美的组合。
有了后代,腾格尔觉得自己身上的家庭责任感更重了。他把女儿托付给妻子,更加拼命地工作,四处参加活动和演出,在家的时间屈指可数。
做了父亲的腾格尔对亲情有了更多的理解,原本就十分孝顺的他对父亲更加关心,无论多忙,父亲的事情也是放在第一位的。腾格尔因此在中国演艺界孝子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十大孝子”之一,他十分开心和欣慰,觉得这比在歌坛取得的任何奖项都更重要,更有意义。
腾格尔一切顺风顺水,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过了不久,灾难就降临到家中。一天,他正在外地演出,离上台还有5分钟,腾格尔已习惯性地到舞台旁候场。这时助理手里拿着电话,一路快跑到腾格尔的面前,支支吾吾地说:“腾哥,刚接到嫂子的电话,你女儿生病了!”助理不再言语,躲到一旁,眼神很恐慌。
助理的反常举动让腾格尔不禁浑身一激灵,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儿,冷汗顺着脑袋往下流。凭直觉,他断定女儿绝对不是简单的感冒发烧,一定是得了什么重病。但眼看就要上台演出了,他拿出面巾纸胡乱擦了几下头,心里默默地念叨:“一分钟,只有一分钟了,我什么都不能想,调整好情绪,把这场演出圆满地完成。”
踏上舞台的一刹那,腾格尔狠狠地捶了一下自己的胸膛,挥了挥拳头。他相信无论发生了什么,自己的女儿一定是坚强的!
腾格尔一如往常激情澎湃地唱完几首歌曲,回到休息室赶紧让助理找主办单位的工作人员协调,改变原定的归程时间,他要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女儿的身边。
推开家门,腾格尔一眼看到了坐在妻子怀里的女儿嘎吉尔。他大步上前抱起女儿,上下仔细地端详,当看到女儿的腿时,他愣住了,女儿的腿已经直不起来,不听使唤了。妻子哭天抹泪地告诉腾格尔:“女儿瘫了!”
腾格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一个踉跄,赶紧把小嘎吉尔放回到妻子的怀里。父女的心灵感应竟然如此的准,这一路上腾格尔都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想不到女儿的病严重到这个地步。
当晚,腾格尔一夜无眠。此时此刻,他觉得对自己而言,只有陪伴在女儿身边,缓解她恐慌的心情,让她的病情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和治疗,才是人生的全部。
放弃一切名利 专职做个父亲让爱充满光芒
不管怎么样,我不能趴下,要振作起来,先给女儿找最好的医生!腾格尔打定主意,回到家的第二天,他就翻开自己的电话本,给朋友们逐一打电话,探寻名医良药。
听出腾格尔从未有过的紧张语气,几乎每个朋友都关心地问起是谁得了病,他强忍着悲伤编造“谎言”:“一个亲属的小孩,知道我朋友多,就把这事托付给我了,我也不能不帮忙啊。”腾格尔热心帮助亲朋好友甚至公益事业是有名的,因此谁也没怀疑他的话。殊不知,此时在电话这端,腾格尔已是泪满眼眶。
腾格尔先后带女儿跑了很多家医院,找了许多著名的医生教授会诊,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嘎吉尔完全康复的概率很小,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就已经是很成功的治疗结果了。
腾格尔有点绝望,原来签订的一些演出合同还没履行完,他不得不含泪四处奔波。除了在演出时神采奕奕的样子,其他时间他都心不在焉,连演员们一起用餐也不去,让酒店的服务生送点简餐到房间。
腾格尔胡乱翻着自己两年前推出的个人自传《天唱》,里面自爆了他从14岁时的自杀未遂,到40岁时的莫名危机。看着看着他脑海里闪现出书中关于自己小时候的情节,他陷入深深的回忆中。
1973年腾格尔上中学时,因为当时特殊的历史原因,他和小朋友们玩游戏时犯了一个很大的禁忌。校长找他谈话,说这是非常严肃的政治问题,让他回去把父母找来。腾格尔害怕得不得了,居然想一死了之。他已经写好遗嘱想走这条绝路,是哥哥在最关键的那一刻阻拦了他,让他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腾格尔上世纪80年代在歌坛崛起,但是到了90年代,流行音乐的口味在慢慢变化,腾格尔一时间演出寥寥无几。但是演艺圈的人还都把他当名人看待,一向爱面子的他天天跟朋友们泡在一起,经济方面只有出却无进,突然一天他发现自己的存折上只剩下3万块钱,无法再让自己持续以往生活的时候,他最先想到的,还是结束生命。
想到自己从少年到青年时期曾有过四五回自杀的念头,再想到女儿目前所遭受的痛苦,腾格尔不寒而栗。如果女儿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关心和照顾,几年后随着她年龄越来越大,性格越来越内向,一旦产生万念俱灰轻生的想法,后果将不堪设想!这是比女儿身体残缺更让人心酸和痛苦的……
回到自己创办的经纪公司,腾格尔郑重地表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要为他接任何演出和活动。圈里人已经知道了他女儿的遭遇,可腾格尔刚在事业上迎来第二个高峰,此时彻底放弃事业,在大家看来他无非是由于心情压抑说说而已,毕竟“奔五”的人了,机遇稍纵即逝。
经纪公司的总经理盛育斌和他合作了十几年,是志同道合的兄弟,只有他理解并且相信腾格尔是下了决心,于是试探着问:“腾哥,放下一切?”
腾格尔拍拍盛育斌的肩头,深沉地说:“即便我是一个再成功的歌手,我首先是一个父亲。如果我不能担负起最大的家庭责任,拥有再多的名气和金钱都是徒劳的。我若不能给女儿足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做人就是失败的,唱歌也唱不出原来的味道了。”
自此,腾格尔常常关掉手机,过起了居家男人的生活。他特意到酒店向厨师朋友求教,烹调出正宗的蒙古族美食,给女儿送到医院。嘎吉尔吃得有滋有味,奶声奶气地说:“爸爸比妈妈做得好吃,以后每天都给我做好吗?”腾格尔开心地连连点头,这一刻他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父亲。
朋友们惦记腾格尔,特意跑到家里看望他。大伙惊讶地发现,原本热情好客的腾格尔家中有许多好酒,但凡友人来做客他就拿出来一醉方休,现在他的家里竟然连一个酒瓶子也不见了。“我戒酒了,即使再有酒量,喝完说起话来肯定也有影响。我要时刻保持完全的清醒照顾女儿,我不希望在嘎吉尔眼里,我只是一个会唱歌能喝酒的老爸,我要做一个合格的父亲。”大家面面相觑,将信将疑,腾格尔喜欢喝酒也是出了名的,一夜之间就能彻底与酒告别?
腾格尔豪爽的性格没变,请朋友们到饭店吃饭,他为大家点了酒,自己却一滴未沾,让大伙都佩服得五体投地。更让人惊讶的是,吃到一半,腾格尔悄悄付完账,要提前离席了,他一拱手说道:“兄弟们,你们慢用,我真不好意思,得去陪女儿聊天。她每天在医院里等着我,我不想让她失望。”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每个朋友都被他深深地感动了,那是一个伟大的父亲的背影。
腾格尔赶到医院,嘎吉尔开心地笑了:“爸爸,我还以为你今天不来了呢!”“怎么会呢,爸爸无论多忙也会来看你和你聊天,这是我们的约定啊。”腾格尔和女儿相约,每天有半个小时的“父女谈心”时间,敞开心扉,无话不说。
为了让女儿掌握更多的语言,腾格尔和她十五分钟用汉语聊,十五分钟用蒙古语对话,他希望嘎吉尔将来两种语言都能应用自如,蒙古语会让她更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汉语则能够帮助她在更广阔的环境下成长和发展。每天的这个时间,病房里不时传来欢声笑语,让每个听到的人都羡慕不已。
为了不让女儿感受到独生子女的孤独,腾格尔和妻子商量再生一个孩子,给女儿做伴。2007年11月,儿子降临人间。看到女儿特别开心的样子,腾格尔对她说:“从今往后你有了小弟弟,你要比以前更坚强,因为你要给他做榜样啊。等小弟弟过两年长大一点了,就可以和你一起玩,你就是最快乐的姐姐了。”
相信奇迹出现 走出最难时光亲情就是力量
在精心的治疗下,嘎吉尔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且下半身渐渐有了知觉。腾格尔十分激动,更让他欣慰的是,女儿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每天都笑意盈盈,显示出孩童特有的灵性和活力。
腾格尔生日这天,嘎吉尔神秘地对他说:“爸爸,你把眼睛闭上,我要送给你一份礼物。”腾格尔耳边响起了歌声:“是你拖着我的手/从昨天走到现在/啊,我亲爱的爸爸/你是我最崇敬的人/啊,我慈祥的爸爸/你是我未来的偶像……在你的眼里常出现/我被人打倒在地/在那长长的黑夜里/我被人欺骗上当/没有的事亲爱的爸爸/这只是你心痛的梦幻/因为我不是不幸的人/因为我有一个好爸爸/我要分担你的忧和愁/不再让你为我总担心/你将永远牵着我的手/走向没有尽头的未来。”
这是腾格尔为父亲写的一首歌《父亲和我》,他常连同那首《轮回的天唱》唱给嘎吉尔听。女儿身上遗传了他的艺术天赋,时不时地跟着哼唱,可每回听起来都有一种凄凉感,让腾格尔心酸。今天腾格尔听出了女儿歌声中别样的味道,为有温暖的生活欢快,为有他这样的父亲自豪。腾格尔的眼睛湿润了,他觉得这是自己四十多年来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嘎吉尔说:“爸爸,你能答应我一件事情吗?”腾格尔一口答应下来,只要是女儿提出的要求,他都会想方设法地满足。“妈妈给我看了很多你以前演出的碟,爸爸唱歌太好听了,现在为什么不唱了,是不是为了我?我想让爸爸继续唱歌,我会很高兴很高兴的……”
女儿的一番话顿时拨动了腾格尔的心弦,是啊,转眼间“与世隔绝”有两年了,养家糊口也是做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和担当。女儿病情稳定了,自己应该去挣一些钱,让女儿今后的治疗和生活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为了纪念著名女作家三毛去世18周年,2008年年末,腾格尔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深情演绎了《三毛》。三毛对于他有着特殊的意义,1986年他的首张个人专辑名字就是《三毛来了》。他曾赴台湾地区演出,三毛的姐姐专门请他到家里,亲自下厨,把酒畅谈。
腾格尔感慨地对妻子说:“人在成长中是会发生变化的,尤其是感情的起伏变化。我用两种不同风格的唱法表现一首歌曲,就是想对比这其中感情的变化。我也要借此告诉大家,我回来了,继续唱歌。”
这也正是腾格尔此时的心境,没有什么比家庭的幸福和快乐更重要。他认真地对女儿说:“无论爸爸多忙,以后重要的节日还有你和弟弟的生日我都会在家,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度过。你只要想爸爸了就打电话,爸爸只要不是在录音或者在舞台上表演都会接,如果当时没接很快就会回电话,我们每天半小时的‘父女时间’到什么时候也不变。”嘎吉尔高兴地伸出小手,和爸爸的大手击掌约定。
在承担了更多家庭责任的同时,腾格尔也毅然担负起新的社会责任。2009年8月,他被任命为中央民族歌舞团副团长,主管业务。家庭和社会的双重担子扛在肩上,可一想到女儿那信任的目光,他一身的轻松。
2009年12月30日,腾格尔赴广西南宁举办新年个人独唱音乐会。演出结束的次日,腾格尔带领着与他长期合作的“苍狼乐队”的成员,到了全国最大最高的北回归线标志园――广西大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