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发展的意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17 14:41:3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水利发展的意义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水利发展的意义

篇(1)

1.生态环境受水利工程影响的原因

生态环境受水利工程影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水利工程自身存在缺陷;因为建设水利工程无法避免的将改变原河流的流向,而原河流流向的改变又必然将会破坏生态系统。

第二个方面,人类未能按着自然界的规律行事,缺乏自我约束。一些人往往只顾自身的利益,无节制地向大自然掠夺资源,一旦这种索取超出了水资源环境实际的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将会遭受严重的破坏。

第三个方面,因为受目前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人类在特定的时间条件下对大自然的规律没有充分的认识,很容易忽视建设水利工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

第四个方面,监管不到位,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水利工程建设导致的生态问题,往往由于管理制度或者监管不到位,导致问题的加剧,解决起来变得非常的麻烦。

2.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必要性

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是指,在遵循生态平衡的要求与发展下,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建立符合可持续利用和良性循环的水利体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现如今,水利工程建设必须走生态水利的道路,也就是说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是必然的选择。

首先,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是保护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迫切要求。近几十年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气候变暖、冰山消融、海平面升高、动植物消亡、江河水污染等等。与此同时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洪水等频繁发生。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在一步一步的恶化,这对人类自身的发展与生存构成了直接的威胁,怎样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解决的课题。我们都非常的明白,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和各行业、个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水利工程建设来说,其和生态环境密不可分,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也非常的广泛,主要包括土地淹没、生物多样性受影响、小气候的形成、库区移民等等。水利工程建设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利部门必须转变传统的治水思路,走生态水利的道路。

最后,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对城市的品味也随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水利工程,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应该从传统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变。

3.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任何建设项目必须遵循的,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也不例外。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必须在满足供水、灌溉、发电、航运、旅游、防洪等基本需求外,还必须满足可持续性的要求。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安全性,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不仅要符合生态学的原理,同时也要符合水利工程的原理。符合水利工程的原理及遵循工程力学与水文学的规律,唯有遵循了工程力学与水文学的规律才能确保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安全。建设好的水利工程应该能够承受干旱、冰冻、风暴、洪水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力。为了能够确保水利工程的耐久性,必须在建设水利工程时对河势运动的规律进行动态的研究。在进行河流横、纵断面设计时必须充分的考虑到河流侵蚀、冲刷等特征。经济性原则也是任何一家建设企业在建设时必须考虑与遵循的原则。在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中必须遵循效益最大、风险最小这一经济性原则。我们都知道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风险是因为生态演替的过程与结果无法预先知道导致的。正是这种风险的存在就促使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时应该重视生态系统的长期评估与监测。而考虑到效益最大,在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时可以充分的利用河流的自我恢复规律,使投入最少,达到效益最大化目的。

4.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建议

4.1加强对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视,注重生态效益

对自然河流实施控制是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的特征。而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要求水利工程师树立新的理念,放弃传统的控制自然界理念的动机。由于人类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控制自然界,因此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才是人生存发展的最终目的。在进行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时为了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人们应该充分的利用生态系统的自设计与自组织这个自然界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由于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性,不存在两条一样的河流,即使对同一河流在不同的区域其特点也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时必须因地制宜,对该区域进行充分的考察,充分的尊重该河流在该区域的美学价值与自然属性,最终形成最好的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方案。另外,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是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前提,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应该使得水利工程既满足生态环保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人们生活与环境质量的要求。

4.2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的重视,处理好污水弃渣

污水弃渣的处理对于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来说尤为重要。由于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特许性,可以采取自然沉淀的方法来处理污水弃渣。与此同时,可以通过建立化粪池与简易的厕所来接纳工程施工区域的污水,从而达到防止污水对河流下游的居民造成影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弃渣的堆放,必须确保施工区域原有景观在施工完成后能够恢复;首先开挖耕地的表土耕作层,并将开挖出来的表土耕作层做妥善的保管,以便在工程完工后用于覆土使用。

4.3做好水利工程环境监测工作,加强施工区域的保护

对已经或者正在建设的水利工程,应该建立相应的环境监测项目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循环保的标准。在该指标体系当中对相关监测人员与单位的职责应该做明确的规定,这样出现当出现问题就能及时的找到相关的责任人,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

5.总结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关注生态是人们思想认识升华的必然结果。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加强对生态化水利工程的重视。生态水利建设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跨世纪重要工程。因而必须加强领导对其的重视,将生态水利建设纳入长期的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7-0034-01

生态农业建设是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逐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实现生态农业建设快速稳健发展之路。

而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搞好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就在于必须利用好水资源、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保肥、保土、保水的作用,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一、搞好生态农业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尤为重要

(一)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需要加强水利建设

生态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概念,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农业。 它的内涵就是合理配置交通、水利等多种资源,能够使发展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全面协调,形成林木、果树、鱼类、畜禽、农作物和农产品加工良性循环发展的态势。

水利工程建设作为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对于生态农业的作用极为重要。实现农田的有效排涝和有效灌溉,能够有效提高耕地产出率和水资源利用率。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是以运转协调、功能齐全的水利工程建设为基础的。只有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农业建设协调发展,才可以有效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比如以周至黑河引水工程为例,水利工程建设作为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生态农业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另外,实现农田的有效排涝和有效灌溉,能够有效提高耕地产出率和水资源利用率。所以我们认为,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基础是运转协调、功能齐全的水利工程建设。只有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农业建设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是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命脉。

(二)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周至西骆峪水库建设证明,如果没有健全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那么必然就会造成旱涝现象常发,洪涝灾害会造成降低土地利用率、传染病流行、粮食绝收等问题;干旱缺水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土地盐碱化严重、草原退化、树木干枯等问题。

因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洪涝灾害和干旱缺水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从根本上扭转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状,这一点无论从县域经济还是我国农业发展概莫能外。

(三)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善治国者必治水。水利工程建设,还能够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奋斗目标,提高耕地的产出效率,不断提高粮食的产量。同时,生态农业建设是以产出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农民增收增产的法宝。因此,生态农业的标志就是通过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来体现,加强农产品加工、经济作物、粮食生产、水产、畜禽等一体化发展的绿色农业生产就极为重要。

例如周至县大力发展猕猴桃示范基地,加强绿色农业生产,那么水利工程建设就显得很有必要,它能够减轻农业用水污染,切实改善土地退化现象,有效避免土壤盐碱化及荒漠化,改善植被条件,有效避免水土流失,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生活的安全,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二、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抓好的工作环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兴水治旱、治水兴县”的执政理念,加大兴水治水力度,切实搞好抗旱水源工程、旱山村集雨节灌、水库灌区改造、渠系配套工程建设,增大工程蓄水,努力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耕者有其田,其田能浇灌。认真实施找水打井工程建设,切实加强以水池、水窖、水塘、水井“四水”工程为重点的户办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着力解决旱山村“饮水难”和农村饮水安全。加大病险工程整治力度,全面修复水毁水利设施,确保农业生产用水。做到办农民之所需,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用民主来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参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二)提高责任意识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一旦发展工程质量问题,应在第一时间内向水利局质监站或水利局主要领导汇报情况,及时制止和处理,减少损失,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防患于未然,便于今后工程移交当地站管理后少出问题,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工程效益。凡是在各水利站所辖区内新建的水利工程,当地水利站所要无条件的协助施工队搞好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

(三)增强安全意识

充分认识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实行项目业主负责制,成立专项安全管理机构,认真对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中每个环节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忧患意识,坚决克服消极厌战情绪和轻视麻痹思想,努力探索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特点和规律,不断规范水利工程施工组织和现场管理。

(四)按照合同施工

篇(3)

[DOI]10.13939/ki.zgsc.2015.41.182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东边与湖北荆州市、荆门市接壤,南边与湖南省石门县毗邻,北边与湖北省襄阳市和神农架林区相接,西边与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相连。宜昌市中心城区位于著名的长江三峡西陵峡,距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40公里,距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仅3公里。自20世纪70年代葛洲坝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就标志着宜昌市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必将由此展开。1994年,从开始便引发移民、生态环境等诸多问题的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项目――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始兴建,这一史诗性建筑物再次把宜昌这个钟灵毓秀的城市放在世人眼前。然而尽管葛洲坝水电站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从最初的争议不断到现在已经完全具有防洪、航运、发电、种植、灌溉甚至更多功用,但是它们面对的群体是全国地区,所以对于宜昌地区的防洪、灌溉功用并没有宜昌本地的小型发电站取得的效果来得更为直接。

1 现 状

(1)对于各大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的只是发电、蓄水等,其实不然,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与其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主要就有三大效益,也就是防洪、发电与航运,其中防洪被认为是最核心的效益。

(2)兴建水利工程过程中,有些议案中已经预见的问题仍旧亟待解决,比如生态系统破坏、地质灾害预防。有的问题在兴建工程的时候已经被肯定和认识,但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暂时还没有有效且完整的方案去解决所以被搁置。还有的是一些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了新的应对和解决办法。

(3)《三峡后续工作规划》里明确提出要在适当时刻开展三峡后续有关工作,对于确保三峡水利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和能够持续发挥综合效益,提升三峡水利工程服务我国国民经济和促进社会发展能力,后续工作所占比重不可忽视。

(4)近年来,宜昌市在加强水利工程及相关产业的监督管理和相关制度建设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针对宜昌市水利工程建设这一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并不是个例,已经开始有其他地区意向建设新的水利工程,并且已经开始有采取这种监督管理和相关制度建设措施。

(5)管理体制方面,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清江隔河岩、高坝洲分别由中央和省属国有企业管理,地方小水电站(单站装机5万kW以下)由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

2 当前宜昌市水利工程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是2015年5月18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与水利部联合下达湖北省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计划,总投资资金达23.9782亿元,主要用于湖北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史中,其他地区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水利工程项目能够如此被重视和引起如此多关注的目光。这一措施是积极有效的,表明了国家对于湖北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态度,把水利工程建设当做一件稳定大局的大事来看待。

二是水利部已经成立安全监督管理司,以往对于各大水利工程的诟病已经有明显减少和改善,无论是葛洲坝水电站还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又或者宜昌本地的中小型水电站,尽管不可否认的会对周边地区环境和生态污染防治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实际上,水利工程带来的效益要比弊端大得多,这里的效益并不是指的经济效益,因为宜昌市大型水电站譬如葛洲坝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不对宜昌当地发电的,它们构成的梯形电站更多的是针对全国,但是带来的防洪、航运、灌溉作用带来的宏观效益是明显的。

三是自70年代葛洲坝、1994年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工以来,尽管与其他行业的发展形势相比还是有不足之处存在,但是在水利工程发展这方面近些年引起的关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的一些重大措施或者是大中型水利工程取得的一些比如三峡电站机组今年首次全开运行等成绩都将扩大其影响力度。

四是随着时展,专业人才需求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在宜昌市各大水利工程单位用人选择上明显提高征选条件,这也将明显表现为从业人员职业素质明显提高。在国家发展必然趋势的促使下,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宜昌市水利工程建设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3 结 论

(1)宜昌市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虽然在全国范围内知名,但是宜昌本地发电另有三百多座小型发电站进行水力发电以及防洪、灌溉等作用。葛洲坝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等发电先输送至国家电网再按比率分配。宜昌市水利电力局分管宜昌地区各小型水利发电站,并对其进行宏观指导性管理。

篇(4)

多年来,乌苏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加快了以末级防渗、人饮解困、灌区改造、水土保持等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条件,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新要求,农村水利发展正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笔者就我市农村水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1.农村税费改革后投入出现很大缺口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推进,作为农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主渠道的“两工”已完全取消,加之村(队)集体经济薄弱,这意味着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渠道、组织形式、管护方式等都已发生根本变化。与此同时,农田水利建设投资实行“一事一议”后,出工出资由农民自行决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认识不统一,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现象时有发生。

对此,笔者建议,在不断总结以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的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受益农户和其他社会力量多元积极性,努力引导和促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深入、持续、健康发展。

1.1切实增加政府投入。目前,中央通过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从新增财政支农资金和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中,较大幅度地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地方政府也应切实担起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把农田水利建设纳入预算,逐年扩大投资规模,并形成制度。

1.2充分调动受益农户投入的积极性。要正确认识减轻农民负担与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关系,严格区分农民自愿投资投劳与加重农民负担的界限,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民主议事、组织协调和技术服务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民投资投劳的积极性。一般来说,由于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可以改善农民自身的生产生活条件,农民可以从中受益,只要引导得好,农民是有积极性的。

1.3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要把利用社会资金作为解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的有益补充,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的主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其他经济组织。投入的工程只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农田水利规划,不改变工程的性质和用途,不降低建设标准和质量,就应该为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2.建设管理不到位导致农村水利工程粗制滥造隐患多

在每年春秋的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小型水利工程形式项目多,如果管理跟不上,督导不到位,往往发生不按规程规范施工的现象。特别是当水旱灾害发生后,为了确保灾后的农业生产,有些乡(场)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工程仓促上马,边设计边施工;有的自认为工程项目小,没有设计也施工;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常常是凭感觉、凭印象,能省就省,以旧代新、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工程粗制滥造、质量低下,抗压、防渗、过流等技术指数不达标。工程建成后事故多多、隐患重重。

对策建议:严把五关。一是严把工程开工关。凡资金落实不到位的一律不得开工建设。二是严把施工队伍关。凡不具备相应资质级别的施工单位不得进场施工。对弄虚作假、挂靠有资质企业或转包的施工单位要坚决清退出场。三是严把监理关。一要落实好有资质的监理单位,二要选派技术熟练的专业人员进驻工地。认真履行监理职责。四是严把建筑材料进货关。建设单位要委派专人坚守工地,凡无生产厂名、产品型号、质量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书的四无产品一律不得进场。在施工用料上要坚决按设计要求选配材料,防止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旧代新。五是严把验收关。施工方要做好施工的过程控制和原始资料的记录、收集、整理。建设方要协调好施工、监理等各方关系,认真做好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和单位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该返工的要返工,该补课的要及时补课,确保工程质量。

3.机电井管理方式民营化,加大了地表水、地下水统一管理的难度

全市机电井管理的方式大致有三种:一是村(队)集体管理,这种方式只占很少一部分,即:由村(队)指定一人负责代管,年底由村(队)发给工资。此类管理法现基本上适用于农村集体村队生活饮用水供水井。二是租赁管理,这种方式所占一定比重,即:按井的使用年限和出水量定承包费,承包人应每年给村(队)上交一定的承包费,井的维修、维护都由承包人负责。三是个体出资自主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大都是农户个人和土地开发商出资打井,此类以土地开发商居多。其管理办法是:“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机电井管理方式的民营化,使大量水资源管理主动权落到了一部分农民手中,加之个人私欲从中作祟,“人情配水”、水费收取标准随意确定,即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利益,也给全市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统一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对策建议:一是实行两统一,即:统一配水、统一水价。统一配水就是机电井所在村委会根据作物的要求,统一调配水量,保障作物适时灌溉;统一水价就是机电井所有人必须执行当地乡(场)、镇政府规定机电井服务统一价格,不许乱加价。二是对机电井维修进行限时。经营者要经常维修、保养机电井,农忙时节,机电井出故障要限时修好,保证不误农时。三是对村(队)集体管理和租赁管理的机电井进行公开拍卖、公平竞争。形式是:村委会召开村民大会,每个农户都有权参加拍卖,村委会负责保底,并以承包合同的形式约束经营户的用水行为。

4.群众环保意识不强可能导致新的水土流失

在新建、修复、改造、加固农村水利设施中,由于一些群众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只看眼前利益,没有长远观念,伐林毁草、挖渠筑路、余土乱堆、围垦设障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为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另外,由于近几年土地开垦面积的不断扩大,农业灌溉大量占用生态用水,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严重,甘家湖林场梭梭林、胡杨林均面临缺水危机。

篇(5)

中图分类号:S2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匀以及水土资源不相匹配,也正是由于这些,才决定了农田水利建设在我国农业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田水利工程的加强不仅能够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促使农业增产,而且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农田水利工程包括灌溉、除涝等各种服务于农业生产的水利设施,能够有效抵御旱涝灾害,保证农业稳定发展,是我国现代农业走可持续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作为基础的农业生产设施,农田水利工程不仅是农业生产的根本命脉,还是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腾飞、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由此可见,农田水利工程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发展中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发展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现代农业也得到了大跨度的发展,为工业等行业的发展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具体来讲,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发展中的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夏儿女与自然灾害持续的、顽强的斗争,尤其是与水旱灾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只有取得治水的成功才能保证百姓的生活和国家的稳定。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然而与此同时灌溉面积持续增加。随着各种技术措施的应用,在农村体制改革和农业科学研究的支撑下,农田灌溉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粮食紧缺的问题,使人民群众真正过上了温饱的生活。由此可见,农田水利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这是由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农田水利工程关系到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之一,直接影响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步伐。只有为农业生产打好基础,依靠现代农业的发展,才能为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奠定基础,为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提供支撑,藏富于民,保持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由此可见,农田水利工程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国农产品多来源于灌溉耕地,因此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直接关系到灌区的更新改造进程,进而关系到农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和效益。限于农业用水量无法持续大幅增加,因此只有依靠灌溉水的充分利用来扩大灌溉面积、保证灌溉效益。现代农业对灌溉水的利用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代农业生产也极度依赖于高效低耗的灌溉技术和设施,因此农田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只有保证农田水利工程与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相一致,才能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从而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满足我国基本国情对农业生产的要求。

2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意见和措施

2.1 整合资源来制定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来讲,最基本的就是规划。要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制定出村级农田水利建设的总体规划。政府要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以及讲求实效的原则,将水资源合理配置作为出发点,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力度。这一措施可以由水务部门来牵头,并联合国土规划等部门高起点规划和高标准设计,从而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管理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

2.2 广开投资渠道推进水利配套工程建设

应该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的投入,并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资金以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进行充分的利用,来实行中低产田的改造、盐碱地的改良以及灌区建筑物的建设、灌区分期进行改造,从而使灌区的骨干工程和小型的田间工程配套齐全。设立小型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旱涝碱沙荒进行综合治理,重点抓好田间工程配套与末级渠系节水改造,促使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朝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要做好资金统筹工作并扩大本级投入。可以组织乡村的干部以及县乡的相关部门,使其积极投身于这一工作中去。对于村级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来说,要在群众民主决策的基础上,实行政府补助的方法,来引导农民投资投劳。

2.3 应用高新科技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需要加大各种新技术的推广,建立信息化网络,联合调度灌区水资源,尤其是做好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最大化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用,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3 结语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是扩大内需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拥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和一定水平的技术资源以及资金支持,为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需要看到的是,我国农业生产受到资源的约束和市场的限制,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面临严峻的竞争形势,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还落后于城市经济发展、工业生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还面临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存的问题进行研究,适当给予政策的倾斜和经济、技术的支持,协调好农村与城市发展、农业与工业等行业建设的步伐。

篇(6)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一、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及其管理概述

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主要是指除涝面积在3万亩以下、灌溉面积在1万亩以下、库容在10万立方米以下、渠道流量在每秒1立方米以下的农村供水工程与水利工程。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涉及面较广,从功能上来看可以分为饮水设施、蓄水设施、提水设施、交叉建筑物、输水配水设施、田间灌水设施、生活供水设施、降渍排涝设施、防洪设施。在实际的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中,蓄水设施一般包括水池、塘坝、小水库等,供水设施包括农村地区的水窖、自来水厂等,田间灌水设施包括闸管、滴灌、喷灌、灌水沟等,降渍排涝设施主要由排涝泵站、排水闸、低下暗管、排水沟等组成,倒洪吸、渡槽、桥涵等属于交叉建筑物,提水设施包括提水设备、机井、管道、出水池及电力设施、控制设备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在城乡各地分布十分普遍,在灌溉、排涝、发电、养殖、排洪、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水土保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作为农业灌溉的基础,其管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主体包括农民;二是由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涉及到较多的农户,所以农户之间需要作出合作和互助;三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可以分为具有公共(益)性且规模较大的工程以及主要以自用为用途的微小型水利工程。农户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公平用水权,所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应当在农户参与以及政府指导与规划下有序进行。

二、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发展现状与问题

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作为农村基建设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具有较广的涉及面、较大的数量、较小的规模以及较大的环境差异和参差不齐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等特点,当前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暴露出了许多有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总体而言,当前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已经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求,甚至已经成为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得到了社会比较广泛的关注与重视。

(一)农业水资源紧缺急需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进程

我国作为一个缺水干旱的国家,水资源在总量上明显不足,并且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也十分不均衡,季节性缺水以及区域性缺水现象十分严重。而我国同时也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和不可替代的,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与农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做到蓄洪补枯、蓄洪削峰,是保障人民生活、农业灌溉、防御洪水有效的,也是必要的手段。

(二)建设标准较低

当前农村中的小型水利工程许多都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建成,受到技术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水利工程具有较低的建设标准,其表现为防洪设计标准较低、地基处理以及地质勘查欠缺、规划设计与材料质量以及技术水平较低。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现有小型水利工程由于建设年代较长,所以出现了老化的现象。

(三)工程的完好率较低

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具有建设标准较低、规模较小的特点,在经济、技术、管理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设计、规划、管理以及施工等阶段都存在一些问题。水利工程在建设完毕之后需要进行一定的维护与完善,特别是上世纪只重建设,轻视管理,所以水利工程管理没有跟上这些需求,许多当前仍在使用中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出现了或多或少的病害,并且许多水利工程在受到人为破坏或者自然灾害破坏后因为无法使用而被废弃,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水利资源的浪费。

(四)工程的效益较低

农村中大多数小型水利工程都因为配套设施不完善而具有较低的工程效益,在重视建设而缺乏管理的理念影响下许多水利工程都不能得到良好的维护管理,从而导致水利工程本身供水能力不断下降,效益也随之不断下滑。

(五)工程管理有待完善

当前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存在管理机构有待健全、管理条件有待改善以及管理投入与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许多原有的水利工程损坏严重,例如在灌溉用渠中出现的漏、渗、跑、冒等现象十分普遍,由于农村在用水生产方面的进度缺乏统一性和一致性,所以在农业生产用水时为了自身需求随意开沟、节流、堵坝、放水等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破坏水利工程的主要因素,从而导致水利工程功能的逐渐削弱。另一方面,新建的水利工程在水费收入较低的情况下维护经费以及管理经费难以得到保障,许多工程并不能得到良好的及时的维护与管理。

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工程管理的科学化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效益的低下以及资源的浪费主要归咎于工程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此过程中要扭转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而忽视水利工程管理的意识,通过加强管理来提高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利用率与效率。在完工后的小型水利工程要移交给个人或者相关单位,在明确产权的基础上来明确工程管理工作的主体。另一方面,要对水利工程配套工作作出完善以确保水利工程效能的充分发挥。由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主要用途包括农业生产以及防范灾害,所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具有公益性和经营性双重性质,而管理工作也要根据工程性质的不同而做出区别,对于经营性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要在核算成本的基础上进行有偿服务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要求。

(二)加大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投入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具有公益性的基础设施,公共财政应当给予支撑并使农民受益,从而突出其公益性和公共性,所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应当是公共财政扶持的对象。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求政府能够加大投入,同时调动农民的投入积极性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农民投入和政府投入的结合以实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进程的推进。但是与此同时应当认识到,农民可以进行投资,但是如果每亩地拿出几百元进行投资的话显然已经超出了农民本身的负担能力。所以政府仍旧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主要投资主体。而作为农村小型工程建设与管理主体的各级政府应当明确自身责任,在重视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以长远眼光增加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投入,在此过程中不仅要积极建设新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以确保农业发展需求以及农民用水需求得到满足,同时有必要对已有水利工程进行改造与维修,避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政府要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投入资金进行引导,杜绝挪用专项资金问题的产生,水利工程建设单位需要向有关部门汇报工程成本控制情况,从而以便政府部门能够在协调资金的基础上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

(三)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人是进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主体,所以重视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以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基层水利工程管理部门中,应当有步骤有计划的选拔人才并根据人才岗位需求来进行人才培训与深造,从而确保水利工程管理部门人力资源能够适应农村小型水工程管理需求。对于农村中的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应当进行择优选用并明确其义务与责任,在工程建成以后通过做好技术交底来提高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铁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社会科学版),2004(3).

篇(7)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327-01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发展“一村一品”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是各级农业部门建设新农村的战略抓手,也是将工作重心下沉到村、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战略基点。东屏镇是溧水县农业大镇之一,近年来东屏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围绕“绿色农业、特色经济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战略定位,以“调优农村产业结构、培育农业支柱产业、激活农村市场经营”为目标,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有力地促进了镇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目前,全镇12个村,村村都有叫得响的特色产业,建成了“万亩苗木、千亩茶叶、万亩蔬菜、百万棒食用菌、百万只肉鸡、百万头生猪、亿枚鸡蛋”等 “七大”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从而为切实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打下了坚实基础。据统计,2011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3 100元,从事主导产业农户人均纯收入1.9万元左右,高于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近6 000元;2011年,全镇12个村,年可支配收入均有较大突破,村均固定收入超50万元。其中,有9个村固定收入比2011年各净增10万元以上,有1/3来源于“一村一品”的资源开发。

1 龙头带动,把发展主导产业作为“一村一品”的着力点,实现特色产业新跨越

把符合当地实际、产业特色明显的村级经济发展路子作为重点来抓,在发展“一村一品”的过程中,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用市场化、产业化的手段发展农业,整合各项政策和资金,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做大做强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涌现了南京新概念实业有限公司、南京屏湖蔬菜有限公司、南京海盛实业有限公司、南京绿屏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春神蛋业有限公司、南京双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六龙腾飞”的局势。其中,南京新概念实业有限公司集种植、养殖于一体,采用产供销一条龙生产模式,成为该县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该公司于2011年引进台湾红标鸡全套现代化流水生产线,当年生产肉鸡500万只,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润3 000万元,成为该县最大养殖户。不仅如此,该公司还带动当地500多户就业,用工300余人,依靠特种种植养殖增加了农民收入。特别是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的南京绿屏生态示范科技有限公司,充分彰显“龙头”作用,3年时间发展苗木逾333.33 hm2,所在的2个行政村,仅苗木开发一项村级年可增加固定收入10万元,而且就地解决了300多名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达3 000元。

2 品牌推动,把农业标准化生产作为“一村一品”的强保障,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形象双提升

在发展“一村一品”的过程中,东屏镇坚持从生产环节抓起,规范农资使用,推进标准化生产,有效地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进一步加大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争创了一批国家级、省、市、县名牌农产品。目前,东屏镇拥有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3个,省、市级名牌农产品2个,省著名商标1个,市著名商标3个,县知名商标6个,名牌、名品总量在全县名列前茅。荣获省著名商标的屏湖牌食用菌生产基地,带动效益非常明显。食用菌作为保健食品,近年来受到市场的青睐,平均价格由原来的2元/kg左右上涨到10~12元/kg,市场供不应求。目前,基地面积逾53.33 hm2,成员发展到300余人,2011年全年产菇750 t。南京屏湖蔬菜有限公司的环湖牌商标获得市知名商标后,蔬菜销售一路走红,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96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600人发展有机蔬菜,解决就业人员500人,人均增收2 600元。

3 市场促动,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推进作为发展“一村一品”的平台

实践证明,发展“一村一品”,政府不能“包打”天下,要充分发挥市场促动作用。在指导农民种、养以及帮助农民推销农产品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起着一头连接农户,一头连着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1-2]。为此,东屏镇围绕“一村一品”鼓励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培育农民经纪人和营销大户,推行“公司十合作社(协会)十农户”经营模式,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行规模经营[3-4]。到目前为止,该镇已组建了南京溧水环湖蔬菜专业合作社、南京金湖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溧水兴东花木专业合作社等56家专业合作社,会员人数超过1万人,辐射带动农户逾1万户。2012年年初,一次性注册资本超1 000万元的东屏镇溧水海盛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4位养殖大户、饲料经营大户联手,实行 “产、加、销”一条龙服务体系,每年免费为当地农户提供鸡苗鸭苗,养成后按市场价统一收购,获利群众400户,养殖农户增收50万元。溧水兴东花木专业合作社,是溧水县苗木发展的源头,该社目前有各类苗木基地逾66.67 hm2,成员160余人,年销售1 800多万元,在该合作社的带动下,周边农户逾1 000户发展了近2 000 hm2苗木花卉,实现销售收入超亿元。据不完全统计,95%的种植户脱贫致富,远远超过该镇平均生活水平。

4 攻难克坚,进一步加快“一村一品”发展

虽然东屏镇的“一村一品”已彰显特色,初见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制约因素。在下一步的“一村一品”发展中,将突出“三抓”,进一步加快“一村一品”的发展:一抓招商引资。按照“市场需要、项目可谈、近期可建”的要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组织“一村一品”示范点,精心准备一批招商项目,向外推介洽谈。利用溧水县“梅花节”和“金洽会”等各级搭建的招商引资平台,有针对性地向客商推介,力争引进一批有市场、有资金、有技术的实业型企业到东屏镇发展“一村一品”,带动农民增收;二抓项目推进。集中一切资源,全力推进投资额超3 000万元的南京冬宝实业有限公司项目,力争2012年年底见成效;加快推进海盛畜禽养殖合作社与希望集团的合作,引进一条超千万元的现代化生产线,在年内建成投产;大力扶持“久根农机”、“晓康蔬菜”、“春神养殖”3个合作社的设施建设;全力支持徐溪、金湖、长乐3个村“万亩苗木、千亩蔬菜、千亩设施农业”规范运作;三抓政策鼓励。将“一村一品”列入村级经济发展考核目标,同时镇财政将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一村一品”技能培训和基地建设,特别是加大扶持优质农产品品牌力度,强化和提高优质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一村一品”示范点,新组建5家以上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促进“一村一品”健康快速发展。

5 参考文献

[1] 黄晓江,薛春茂,郭平福.运城市“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实践成效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88,390.

篇(8)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人类有追求健康而富有生活的权利,但这些权利的实现必须坚持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凭借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实现,同时,当代人不能只为了追求今世的发展,而剥夺后代人本应享有的发展的机会。可持续发展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甚至是某一个单位,水利行业也不例外。

1 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的供给和保障。水利包含着水资源开发利用、除害、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等许多内容。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位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但是,目前我国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时空分布不均匀,利用粗放。目前全国的总供水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我国的水资源利用大多是粗放型,不注重节水,浪费严重。到下个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接近16亿,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达到和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对水的需求将进一步提高,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第二,洪涝、干旱灾害频繁。我国洪涝灾害十分频繁,几乎每年都发生,加之水利工程及城市、乡村的防洪标准普遍偏低,灾害损失十分严重。干旱灾害也经常发生,今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一次灾害的直接损失将不断加大。第三,耕地中有效灌溉面积少,灌溉技术落后,管理粗放,水的利用率较低。第四,我国现有水利工程有相当一部分工程质量不高,设计标准偏低,一些水利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大中型灌区工程配套不齐,致使工程效益衰减,有的工程甚至报废。第五,水污染十分严重,水环境问题突出。

2 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

2.1 枯水季节水量减少,容易发生涝灾

水土流失的首要后果是使枯水季节水量减少,严重的是水源枯竭,河道断流,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使土壤蓄水量减少。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占土壤总体积的30~50%,空隙是水份存在的空间,是涵养水源的关键,由于土壤随水而去,贮水空间就随之丧失,土壤的蓄水量也因此减少,乃文角度讲,增强了径流的年内变化,使洪水季节水更多,枯水季节水更少。第二,水土流失使得梯田、水塘、水凼、水库、湖泊、河道等发生淤积,蓄水容积减小,蓄水量也相应减少,也同样使汛期水更多,枯季水更少。因此,水土流失容易造成涝灾。

2.2 增加地表径流,加剧洪水泛滥

水土流失使枯水季节水量减少,但在洪水季节恰恰相反。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植被大部分遭到了破坏,同时,山区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当暴雨发生时,由于地面坡度大,植被不够,坡面截流能力较差,土壤表层涵水能力低,使得降雨强度远远大于土壤入渗速度,雨水来不及入渗,迅速大量产流,瞬时形成山洪,洪水过程与暴雨过程相似,陡涨陡落,历时短暂,凶猛的洪水夹杂泥沙倾泻而下,使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

由于表层土壤,在水力的侵蚀下,大量泥沙随地表径流流向塘库、江河,一方面淤积的泥沙减少了库容,削弱了水库的防洪能力,减少水库的使用寿命,严重时易造成漫坝、垮坝等灾害,另一方面造成沟渠江河河床拾高,严重影响行洪能力,致使洪水宣泄不畅,水位上涨,因此经常出现10年一遇的流量20年一遇的水位现象。

2.3 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由于植被破坏、径流改变,土壤乃至地质结构受到影响,一遇暴雨,极易形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山洪灾害。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除了冲毁房屋、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外,也将破坏农田、水塘、水凼、水库等水利设施,严重的还会影响航运,使河道断流。

2.4 水环境质量下降

由于洪水增大,发生次数增加,表层土壤以泥沙形式进入水体,水体中含沙量增加,增加了水的浊度。同时,流失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及残存的农药、肥料等物质,这些物质随土壤一起进入水体,使水体的面源污染加大。水土流失越严重,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就越多,水污染越严重;如前所述,水土流失使水库、湖泊、河道等发生淤积,同时,枯水季节水量减少,因此,造成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下降,水环境容量减少,水污染速度加快。

3 水土保持在水利中的作用

水土流失危害十分严重,影响水资源的利用,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遏制水土流失,实施水土保持,是当前唯一选择,尤其是在一些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如三峡库区。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科学技术。具体说来,水土保持在水利中的作用主要有:(1)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水土保持可以维持或增加土壤的入渗量,一些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如梯田、水凼、水库等)还可以拦蓄径流,一方面在汛期可以削减洪峰,提高防洪能力,另一方面,在枯水季节可以补充径流,减少径流的年际变化。(2)水土保持可以减少水土流失量,很多水土保持设施(如水平梯田、小山塘、排灌沟渠等)还可以拦泥拽沙,增加塘库蓄水,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益,减少水库、湖泊、河道等的淤积,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3)水土保持可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从而也降低了滑坡、泥石流对水利工程损坏率。(4)水土保持可以提高水环境的质量。

结束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必由之路,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其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十分严重,水土保持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作用巨大。

参考文献

篇(9)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目前,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水利行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水利行业相对落后的现状,已暴露出日益严重的水问题。这些都迫使水利行业必须加速改革进程,尽快实现现代化。这也是水利行业在新世纪的奋斗目标和改革方向,实现中国水利现代化是当代水利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一、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

1、极端天气灾害对水利工作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年平均气温升高、区域降水变化波动大、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加大。极端天气变化给水利和水利防汛抗旱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变化所导致的灾害,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也是我们今后需要面对并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2、解决民生问题对水利要求越来越高。民生问题,是我们党高度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大更加强调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利工作与民生密切相关,特别是饮水安全、防汛抗旱、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民生工程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期望和要求都很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民生水利建设上付出很多、辛劳很多。

3、人与自然和谐融入治水理念越来越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是当代水利人的重大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在规划建设水利工程中,要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的理念,尊重自然、尊重科学、注重给洪水出路,改变长期以来人水争地,无节制围垦河道、水库库区的做法;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强化地面水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注重水资源开发、配置、调度中的生态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4、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水利应尽的职责越来越明。水利与生态环境的改善息息相关。当前,随着公路、铁路、城镇、能源、天然气化工、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以及伴随人口的不断增加,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越来越大,生态和环境承受着巨大压力。因此,保护水土资源、维护河道健康、搞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生态自然修复维护良好生态环境是我们水利部门应尽的职责。

5、全社会对水利工作越来越关注。当今社会,人们的安全意识、参与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信息获得渠道广、传播速度快,社会各界对水利工作特别是防汛工作越来越关注。进一步增强水利及防汛工作的透明度,使水利工作更多地置于社会舆论和公众的监督之下,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未来水利发展趋势

1、随着社会对水利工作及水资源认识的正确定位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利依赖程度的提高,水利的社会化程度将明显提高;

2、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水利的市场化程度会显著提高;

3、由于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水利的现代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4、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信息网络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水利的国际化水平也将有所提高。

三、应对我国水利未来发展,应做好的工作。

1、增强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

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水利事关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因此,要加强水资源的区情、水情教育,增加水忧患意识和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自觉性,为水利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进一步强化政府对水利工作的宏观调控力度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六届十一次全委会都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把水利放到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充分说明水利的重要性。各级政府要从我区的区情出发,充分认识和进一步加强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强领导,强化对水利工作的宏观调控力度,及时协调解决水利改革与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以确保各项水利工作的顺利进行。

3、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资体制

继续贯彻落实“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水利建设方针,要坚持划分事权和分级负责建设的原则。以防洪除涝、农田灌排骨干工程、城市防洪、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社会效益为主、公益性较强的水利工程,要积极争取国家投资为主,地方、群众投资为辅进行建设。以供水、水力发电、水库养殖、水上旅游及水利综合经营等以经济效益为主、兼有一定社会效益的工程,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建设资金在积极争取国家投资的同时,主要依靠地方和受益部门、群众共同投资建设。对于农村牧区的小型水利工程,放开建设权,积极鼓励广大农牧民采取自办、联户办、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兴建,水利部门从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搞好服务。

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本级财政增长情况,逐步增加对水利建设的投入,研究制定促进水利产业化的优惠政策。金融部门以及国家掌握使用的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贷款,用于水利建设的要适当增加。

4、依法治水,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深化水利改革,建立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机制,改变多龙管水的现状,理顺水资源的管理体制。广泛宣传和深入贯彻《水法》、《水保法》、《防洪法》以及自治区出台的有关法律法规,使依法管水、用水、治水的法律意识深入人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的义务。同时要加强水行政主管部门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其装备水平和人员素质。使依法治水、水资源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5、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水利良性运行机制,加快水价改革步伐,利用价格政策的作用,增强水利自身的发展能力,尽快研究制定出台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以合理确定水价,规范水费征收,加快水价改革。

6、加强水利科研及推广工作,进一步实施“科教兴水”战略要积极开展水利科学技术研究,探索治水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做到科学规划、科学施工、科学管理和科学用水。科研、设计等部门,要紧紧围绕自治区水利建设、管理等实际,积极开展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防洪减灾、水土保持、节约用水、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利信息技术等重大课题的科学研究工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小流域治理技术、防洪减灾新技术、工程建设新技术等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努力提高水利工作的科技含量。

参考文献:

1、汪恕诚: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与调控.中国水利报,2001.11.6。

2、刘晓涛:关于城市河流治理若干问题的思考,水问题论坛,2001.3。

3、李明:城市污水处理特许经营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篇(10)

中图分类号:TU99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001-01

引言

饮用水处理已经经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在五十年代以前,饮用水的水质极少受到环境的污染,水源以及水质都是非常好的,但是之后几十年的发展过程当中,由于现代工业的出现以及迅速发展,导致了城市人口快速的增加,使得生活污水以及工业污水开始大量的排放,在农业当中,农药以及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农药以及化肥的流失,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污染。现在水资源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性问题,饮用水的水质产生了明显的下降,各国的学者以及技术人员开始开发饮用水深度处理的工艺,并且应用的现实当中来,希望能够更好的保证饮用水的水质。

一、饮用水常规水处理技术

饮用水常规水处理技术其实在二十世纪初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并且在之后的应用过程当中经过了不断的完善。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的主要作用就是将饮用水水源当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以及病原微生物等进行去除。整个过程是由混凝、沉淀或者是澄清、过滤以及消毒来进行组成的,现在饮用水常规水处理技术在世界上大多数的水厂当中仍然被继续采用,我国也不例外。

但是在经过了饮用水常规处理之后,饮用水当中还是有可能会存在着有机物污染以及消毒副产物去除的问题。在现在的水处理当中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需要对水源水当中的有机物污染进行去除。通过对一些资料的研究我们能够发现,现在已经发现的存在于水中的有机物有2221中,在饮用水当中就存在着765中,其中存在着大量的致癌物、可以致癌物、催癌物以及致突变物。并且在最近几年当中,环境激素在饮用水当中也被检测了出来,饮用水当中存在的环境类激素能够导致生物或者是人体当中的性激素的分泌量以及活性产生下降,并且会导致生殖器官异常以及生殖能力的下降。对于后代的健康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所以说环境激素的污染也是现在人类以及生物生存所面临的一项严重威胁。

二、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

下面笔者对几种饮用水深度理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活性炭吸附技术

活性炭吸附技术是现在基于常规水处理技术对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去除的最有有效并且是发展最为成熟的一种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活性炭吸附技术能够有效对水中的臭味、芳香族化合物已经水中的多种农药和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并且我们发现活性炭对于饮用水当中的致突变物质也能够发挥出很好的去除效果。通过实验发现,经过致突变活性检测呈现为阳性的水在经过了活性炭吸附处理之后我们能够发现检测已经变成了阴性。

(二)臭氧氧化技术

臭氧本身具有着十分强大的氧化能力,在水处理当中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氧化剂。在对臭氧进行最初应用的时候主要是对水当中的色、嗅进行去除并且进行消毒,但是经过了开发之后臭氧逐渐的应用于对水中的铁、锰等进行氧化,并且还能对混凝效果进行一定的加强。在现在的水处理过程当中主要是应用臭氧来对水当中的有机污染物来进行去除。

臭氧可以分解水当中的多种有机物,比如说苯并芘、苯、二甲苯以及苯乙烯等,但是对于DDT、狄氏剂以及氯丹的分解能力相对来说就比较弱了。并且由于臭氧在水当中的溶解度比较低并且稳定性还比较差,所以说臭氧不能够将水当中的有机物完全的分解成为二氧化碳以及水,而是将水当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成了一些小分子的酮类或者是醛类物质,这也就导致了臭氧的生物降解能力得到了大大的降低。而且我们将进行了臭氧处理的在进行氯消毒的过程当中,一些中间产物是十分容易与氯进行反应的,并且还会产生三氯甲烷类物质,这也就是的水当中的致突变活性产生了一定的增加。并且如果说原水当中含有溴离子,那么我们在进行臭氧氧化处理之后就会形成有机或者是无机溴化物并且还会产生溴酸盐,溴酸根是一种可能性的致癌物,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所以说我们在进行饮用水处理的过程当中一般不会单独的使用臭氧处理这一种处理工艺。

(三)光催化氧化

光催化氧化是以n型半导体来作为敏化剂的一种光敏化氧化处理工艺,这一种处理工艺的突出特点就是有着十分强大的氧化能力。在饮用水当中存在的有机卤化物在进性氯消毒的过程当中容易形成致癌性,众多的学者先后对二氯乙烯、三氯乙烯以及四氯乙烯等在二氧化钛悬浮液当中的光催化氧化效果,通过研究表明除了氯溴乙烷、氯苯、一氯苯以及三氯乙酸之外,对于其他的有机物在催化氧化过程当中都能够进行迅速的讲解,并且最终完全的实现矿化。

(四)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开始出现并且发展起来,在九十年代的时候这种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种技术被认为是现在最具有潜力的深度水处理技术了。膜分离技术是一种以压力来作为水的推动力,然后利用不同孔径的膜来进行水和水当中的颗粒物进行分离的一种技术。我们一般来说根据膜孔径的大小来对膜分离技术来进行分离,可以分为微滤、超滤、纳滤以及反渗透这四种。微滤能够将水当中的悬浮颗粒物、胶体物质以及细菌进行去除;超滤能够将水中相对分子量在300到300000之间的大分子、细菌、病毒以及胶体微粒来进行去除。

三、饮用水处理工艺的发展

(一)蒸馏水

在过去,蒸馏水只是在特殊的场合当中进行使用,比如说医药用水。很多人都认为蒸馏水是不能够进行饮用的,因为人们普遍的以为水在经过了蒸馏之后使得水当中的营养物质造成了流失,所以说饮用正流失是不可取的,甚至于在饮用蒸馏水之后可能会导致软骨病等疾病。但是经过了大量的研究表明,水在人体营养方面所能够做出的贡献是微乎其微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人类的营养主要是来自于日常的食品、蔬菜以及水果当中。水对于人体的主要作用其实就是为了满足人体对于水的需求以及对人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运输。所以我们之后的水处理技术可以向着蒸馏水的方向进行发展。

(二)太空水

太空水是当年美国的科学家专门为宇航员在太空当中进行遨游的时候准备的一种超纯净水,再后来这种水成为了人们进行追求的一种目标,所以说取名为太空水。

太空水主要就是基于反渗透技术的一种发展,在经过了反渗透技术之后能够对水当中的各种有毒以及有害物质和水当中所有的无机盐离子以及重金属离子进行去除,所以说是一种更加可靠以及优质的饮用水。我们可以在太空水的处理技术方面进行研究,加快其普及的步伐。

结语

综上所述,饮用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基于现在的工业以及生活污染,水处理技术是保证饮用水质量的重要技术,所以我们应该努力的发展饮用水处理工艺,提高饮用水质量,保障人们的生活健康。

上一篇: 大学生创业宣传文案 下一篇: 房地产推广宣传的方式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