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09:51:0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农业项目发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从农产品市场价格上看,我国这一优势农业产业项目生产的农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世界经济年鉴》资料分析显示,我国的蔬菜生产成本低,国内菜价约为国外的1/5至1/8,我国蔬菜出口竞争力系数为09129,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能力,主要水果如苹果、鸭梨、柑橘、西瓜、水蜜桃、葡萄等优质产品的市场价格比国外市场低四至七成,除禽肉外,猪肉价格比国际市场低766%,牛肉低651%,羊肉低54%,水产品和海产品更是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
从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看,许多人都认为水果、蔬菜、花卉、水产品、畜牧业产品等农产品是我国农村优势农业产业项目。例如,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早已指出,中国农业不怕入世,对于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比如蔬菜、水果等,中国是具有国际竞争力优势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农产品价格低廉;著名农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也认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我国进口资源密集型、比较利益低的农产品,如粮食、棉花和油料,从而腾出一些农业资源发展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如水果、蔬菜、水产品、畜牧业产品等;来自国家计委、农业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农业问题专家也分析认为,加入WTO有利于中国进口农产品特别是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包括水果、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
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因而决定了农业的粮食生产是一切生产的基础,经过建国以来的长期努力特别是党的后,我国的粮食生产已经达到了一定富裕的自给程度,加入WTO组织,又给我国从世界粮食市场购买低于自身粮食生产成本的粮食资源提供了条件,因此,我国在重视本国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水果、蔬菜、花卉、水产品、畜牧业产品等农村农业产业新项目,并逐渐发展成为优势农业产业项目,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事实上,改革开放后,我国发展起来的水果、蔬菜、花卉、水产品、畜牧业产品等农村农业产业项目是具有相当规模的,并占有了一定的国际农产品市场份额。
二、发展我国农村优势农业产业项目具有战略意义
1有利于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努力,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连续迈上几个大台阶,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入世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农业发展由主要受资源约束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新问题。这些问题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反映,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反映。为了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不断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业和农村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农业各产业的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优势产业带,才能使我国农村农业尽快地发展起来,其中,发展优势农业产业项目就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事实上,近几年来,通过农村优势农业产业项目的大力实施,不仅大大推动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而且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2有利于妥善安置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合理地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
目前我国城市下岗及企事业单位富裕人员总数达6600万人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15亿人左右。在我国经济发展现有水平条件下,城市在未来10―20年内,要消化吸收城市劳动力都十分困难,更不可能全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未来我国城市每年只能从原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转移299万人,未来20年将转移走5980万人,因而城市化对转移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不可否认,但是,如果按照这种方式实现转移,全部转移将需56年,也就是说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将长期沉淀在农村被白白浪费掉。我国广大农村具有丰富的剩余劳动力资源,如果将这一资源浪费掉,对急于摆脱贫穷落后状况的农民群众乃至国家而言,其损失不可估量。所以,必须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及时转移寻找新的有效途径,这就是大力发展我国农村优势农业产业项目。事实上,我国优势农业产业项目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农村优势农业产业项目必然会极大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为充分、合理利用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提供条件。
更好地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皖政【96号)精神。鼓励大型企业、外来资本到县投资建立生产基地、从事农产品深加工,扶持内生企业壮大规模、做大做强,促使我县龙头企业集群有大发展,农产品加工有大突破,农业特色产业有大提升,根据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一)设立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年县财政拿出500万元。今后,随着财力的增长逐年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专项资金实行年度总量控制,预算上实行单列。
(二)扶持对象。扶持对象:农业产业化重大投资项目、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三)扶持范围和标准。
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1、外来投资农业产业化项目。凡来我县新投资企业。且科技含量高、对农业六大特色产业发展拉动明显的农业项目,采取“一企一议”一事一议”方法,给予重点扶持。
当年固定资产投入200万元以上,2、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现有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自有资金或引进外来资金新(扩)建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且在当年完工的按实际完成投资额的6%一次性给予奖补,单个企业年补助总额不逾越50万元。项目固定资产补助的范围为:土地使用权、厂房、机械设备、辅助设施。
3、企业晋级奖。对当年晋升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当年晋升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
奖励企业10万元。4、农产品品牌奖。当年获得中国名牌或中国著名商标的奖励企业20万元;当年获得省名牌农产品、省著名商标的企业。
分别给予企业10万元、15万元、20万元奖励;对新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5、农产品质量奖。主持制定地方规范、行业规范、国家规范、并获得认可实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对当年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每个获认证产品给予5万元奖励;对当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每个获认证产品给予3万元奖励。
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享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皖政【96号)中规定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二)来我县投资的国家级龙头企业。
三、扩大金融支持领域
(一)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安排一定比例的信贷资金。提高龙头企业扶持贷款在涉农贷款中的比例;要加大对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等中长期贷款的支持力度。
(二)完善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体系。适当降低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担保门槛,放宽对净资产比例的要求;加大对龙头企业季节性收购农产品所需流动资金的担保力度,协助解决短期流动资金贷款问题。
(三)对我县的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统筹布置。
四、优化发展环境
(一)对外来我县投资兴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加工基地。享受“一站式”操持、一条龙”服务。投产后达到省、市级龙头企业基本条件,协助企业申报增补为省、市级龙头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农业产业化项目时,对符合条件的外来企业给予优先推荐。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和建设所需用地视同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可实行划拨方式供给。龙头企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临时性收购场所、农林种养殖场和设施农业用地,视同农业生产用地。
(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用水。计划内用水减半征收水资源费。种植业、养殖业基地用水,暂免征水资源费。
(四)实行城乡同类用电同价政策。对受电变压器容量315千伏安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电价政策。
安徽百思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探索“一企联多村”模式,与镇域10个村开展联建,携手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村企共建、合作共赢。
基层组织共结。与石固村、练山村成立2个联合党支部,全年累计参与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美丽村庄建设等活动21次。
项目联建共赢。积极探索“企业+村集体+农户”及投资入股等多种经营模式,分别与石固村、复兴村联建“精品苗木花卉园”、“精品花卉展示馆”项目,10个联建村筹资554.5万元入股共建“苗木基地管护”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达53.17万元。
素质提升共培。先后邀请21名盆景大师、林业专家进行技能培训,共为全镇10个村500余名苗农举办21场讲座,有效提升了苗农种植技能。
为民服务共助。百思德公司主动提供面向本地用工岗位,全年共提供常年岗位40个、季节岗位100个,带动农户“家门口”就业。
(一)大榛子产业
围绕建成全省最大的大榛子种植基地目标,做大做强大榛子种植产业。鼓励集中连片发展大榛子种植,集中连片种植面积10-20亩(每亩667平方米,以下等同),每亩奖励60元,连奖2年;20-50亩的,每亩奖励80元,连奖2年;50亩以上(含50亩)不足150亩的,每亩奖补100元,连奖2年;集中连片种植面积150亩以上(含150亩)的,每亩奖补120元,连奖2年。
(二)中草药种植产业
鼓励集中连片发展中药材种植项目。种植面积20亩以上(含20亩)不足50亩的,一次性奖补每亩100元;种植面积50亩以上(含50亩)不足100亩的,一次性奖补每亩150元;种植面积100亩及以上的,一次性奖补每亩200元。
(三)平菇、香菇产业
鼓励集中连片发展平菇、香菇产业,除享受市里补贴政策外,对集中新建连片平菇、香菇棚达到10栋及以上规模(单个菌棚不少于667平方米),并投入生产的,每个菌棚当年一次性奖补3000元,或配套相应价值的基础设施。
二、奖补要求和优惠措施
(一)上述一大类产业项目,集中连片经营面积达到100亩以上规模的,在土地流转时,同等条件下镇政府优先办理产业项目用地。
(二)达到奖补条件的,政府负责协调信用社、邮政等金融信贷部门提供贷款支持。
(三)对达到200亩以上的镇政府设立产业园区,优先安排申报国家建设项目补贴和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扶持资金。对园区规划、用地建设、办理建设审批手续的,镇政府安排专人帮办,属于镇政府主管部门直接收取费用的,根据建设规模投资情况将给予适当减免优惠。
(四)大榛子产业奖补分2年发放,第一年成活率85%以上发放奖补,第二年补植率(补种树苗)100%且总体成活率达到90%以上发放奖补。符合国家清理林地还林补贴政策的,按国家有关政策办理。
三、奖补范围、对象及考核办法
(一)奖补范围。发展扶持项目是指文件后规定的2020年新发展的农业产业项目。
中图分类号:TV74 文献标识码:A
1农业发展概况
委内瑞拉以石油生产为主,在经济结构方面,其优势主要集中在能源、矿产等行业;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农业基础设施亟待发展,包括农村社区、农业基地、灌溉系统和灌区道路等。2001年,中国和委内瑞拉建立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此后双方在农业、能源和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发展迅速。
2010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中国-委内瑞拉高级混合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双方一致同意,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中委农业合作力度,并同中国水电等知名企业签署了多项农业项目合作文件,内容涵盖农牧区灌溉、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园、农业生态园、河道疏浚、船厂码头等项目。
2项目管理模式
查韦斯政府大力推行“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高度重视并鼓励发展农业。农业项目建设属于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类似于“基建处室型”:常年有建设任务的政府部门,由其代替政府行使部门业主职能。农业发展项目业主单位是农业部下属的国家农村发展局,具体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管理,项目建成后交由地方政府(部门),或国营农场,或农业合作社或农户使用。
3项目管理特点
3.1建设程序
中国——委瑞内拉农业项目合同是一个框架合同,只有可供支配使用的资金,所实施的诸多工程都是概念性的功能叙述,没有工程量清单表,基本属于EPC项目的范畴。随着对项目研究的深入,每项工程的具体实施内容逐步确定,项目所需资金也逐步明朗。如果项目合同所列工程需要的资金超出可支配资金,则优先实施其中的部分工程,未完部分留待下一批“中委基金”开发项目内。
首先,项目合同实施前,出于对中国农业发展成功经验的了解,业主单位往往要求承包商集合中国专家的力量,站在政府的高度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研究,形成中长期农业发展概念性规划并阐明项目可能取得的效益(农业产出、社会就业等),以赢得政府对项目的了解和支持,并为战略决策服务。
实施中,承包商首先根据当地农业开发工程的需要进行规划设计、确定工作内容并上报报价,待批准后再进行工程的详细设计,然后才可施工。业主对基本设计和详细设计的审核是初步的,诸多工程的开展,实际是采取边确定内容、边勘测设计、边报价、边施工、边结算的逐步推进的模式进行组织实施。这样做既可满足业主对工程形象的要求,也能为项目施工组织赢得时间。
3.2组织管理
业主单位项目经理和职能部门常驻首都加拉加斯总部,在项目实施区域派驻协调员1名,负责执行业主的指令、收转合同双方来往文件和地方协调等。
监理工程师由业主指定,代表业主对实施工程进行监督和检查,通常由协调员从当地招聘,二者没有明确的委托关系。
承包商书面任命驻地工程师并取得业主认可,具有委内瑞拉工程师学院颁发证书,代表承包商在现场实施工程,签认工程结算和验收移交等文件。
3.3工程项目报价
采用委内瑞拉国家的有关定额,定额中的效率不能调整。业主指定报价格式和取费标准,规定的取费费率为25%(现场管理费和总部管理费15%+利润10%);不允许勘察设计费单独列项。
业主指令规定,项目预算总额的2.5%用于不可预见的紧急工程。该类工程通常由业主指定的分包商实施,对紧急工程提供的发票支付时,只能把10%作为利润的幅度。
3.4工程分包
承包商从当地选择的分包商,除审核和考察其资质、经验和能力外,尚需报业主审核批准。一般的,如分包商没有较明显的政治倾向,业主也只是备案而已。
3.5进度管理
工程开工前,业主一般没有明确的节点目标和工期目标要求。承包商根据工程特点、规模、施工资源和气候特征等进行施工组织,业主对呈报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基本不回复。因此,承包商基于总合同目标、完成投资和信誉等方面的考虑,自行进行控制。当地的工程建设速度,通常都比较拖沓,比国内项目的建设周期长2-3倍。
3.6质量管理、工程验收和结算
建筑施工规范遵照COVENIN(委内瑞拉工业标准委员会)标准或设计文件指定的其它标准,大多为ASTM(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水泥、钢筋等原材料使用国家国营工厂产品,只需提供厂家合格证明,不需进行进场检验。当地工程师大多对规范内容了解甚少,施工质量控制以承包商自控为主。
工程验收程序比较简单,按业主的解释,有了设计图纸,只会签工程完工证书、临时接收证书和最终接收证书即可,不进行中间环节比如单元(工序)工程和隐蔽工程等的验收程序。结算所需资料为工程量计算、试验数据和施工照片等。
4项目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4.1业主的组织管理
业主职能部门均在首都加拉加斯,各农业项目区域只设协调员;业主部门合并和人员更换频繁,各部门工作效率不高,对设计文件、工程结算审批周期长,承包商须及时跟踪和催促。
4.2“本土化”设计
由于国情、历史和建设习惯的原因,对于工程的规划设计和详细设计,中国公司在起步阶段往往难以适应当地的习惯,设计成果很难得到批准;特别是对于较复杂的专业性工程,由于缺少必要的水文、气象和地质等资料,使得设计更是难以下手。因此,应考虑引进当地有资质和有能力的设计公司进行前期规划设计,同时加强对设计公司的管理引导,融入国际工程及中国工程的建设理念,待条件成熟时,有必要引进中国公司的设计,做到取长补短,弥补当地公司专业性不强、不深入、不细致的不足。
4.3“多元化”施工组织
农业发展项目合同,往往将某州或某一区域做为项目群,施工区域大,施工内容繁多且分散,大多项目技术难度低,单项工程投资金额小。为了达到便于管理、充分利用当地有效资源,减少投入,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需按照政治目标强、当地政府或社区(农户)需求、施工专业性复杂程度等区别对待,合理采用自主经营施工、分包施工等不同组织型式。自主经营的项目,以中方人员管理当地劳务为主。
4.4“本土化”现场管理
当地施工分包商工作能力普遍较弱,履约意识不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项目进展。为能和当地施工分包商充分有效的沟通,并按当地习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可根据项目管理实际,考虑从当地聘请驻地工程师、造价师和律师等,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按“本土化”原则对项目实施全方位管理,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有效的促进项目顺利实施。
5其它应关注问题
5.1政治、政策风险
委政治社会矛盾尖锐,查韦斯政府积极推行“玻利瓦尔社会主义”革命,制定政策和出台法律随意性强,导致连续性、协调性、透明性和可操作性较差,朝令夕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承包工作的开展。
5.2汇兑风险
委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长期实行固定汇率,承包商与委方签约应争取以美元方式结算工程项目款,尽量规避汇兑风险。
5.3劳工状况
委对劳工过度保护,工会势力强大,罢工事件经常发生。劳工问题较为突出:工人技术熟练程度低,工作效率低,工资成本、福利待遇高,辞退困难。政府对外籍劳工管理严格,须办理许可,并严格执行外籍雇工和本国雇工1比9的比例,增加了工程预算成本。发生事故或职业病,不管是谁的过错或疏忽,雇主都必须支付雇员赔偿费。
5.4通货膨胀
委物价高涨,建筑材料、食品等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较高。委内瑞拉央行最近公告说,2012年通货膨胀率达到20.1%,连续第六年超过20%。
5.5安全风险
委社会治安极差,持枪抢劫和绑架等恶性治安事件时有发生,首都加拉加斯尤为突出。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和防范,注意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是承包商的一项重要工作。
6结语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隶属于怒江僳傈族自治州。东与丽江、剑川接壤,西与福贡、泸水相连,南接云龙,北邻维西。总面积4325平方公里。全县有四乡四镇,104个行政村,801个村委会,总人口21余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万人。居住有白族、普米族、僳傈族等14个少数民族。全县年平均气温11.3℃无霜期198天,年降雨量1015.5毫米,小于年蒸发量,旱较为严重。境内山高谷深,沟整纵横,相对高差达3075米,立体气候明显,山区低温和河谷干旱较为突出。严重影响和制约兰坪农业生产的发展。全县共有耕地面积37万亩,人均占有2.19亩,其中水田4.2万亩,旱地32.8万亩,是一个典型的以旱粮生产为主的山区县。山高、坡陡、箐深形成了兰坪农业的复杂多样的立体农业,制约着农业生产科技的进步和提高。特殊的地理条件的结果是兰坪社会经济发展失衡、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劳动者素质低,农业基础设施脆弱、生产条件差、科技意识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至2011年年底,全县尚有绝对贫困人3.4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6.2%。全县农民人均所得2273元,远远低于全国乃至全省平均水平,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贫困三位一体的国家级特困县。
二、兰坪县蔬菜种植面积、产量与需求现状
9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县蔬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目前,我县有八个蔬菜产基地,其中金顶五个、啦井二个、营盘一个,总面积700余亩,据有关统计显示,2011年全县蔬菜、瓜果、菜豆等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其中温棚面积已达1000余亩,牲畜饲料、瓜类、豆类、蔓茎菜等面积3.8万多亩,露地蔬菜面积5000多亩,年产各种蔬菜47285吨,其中大宗蔬菜品种芹菜、菠菜、青(白)菜、大白菜、萝卜等产量只有1493吨,而我县现有常住人口21万人,流动人口5.9万人,主城区面积4.5平方公里,城区总人口28924人,蔬菜类农副产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加之近年来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新的变化,由肉类为主改变为以蔬菜为主,各类蔬菜的需求与日俱增,蔬菜产品按平均每人每日消费800克计,全县日均消费蔬菜量约20.8万公斤,年均需要蔬菜量达78809吨。而县内年生产的蔬菜总量只有47285吨,新鲜蔬菜产量不足30000吨。新鲜蔬菜产量不到需求量的一半。本地新鲜蔬菜交易量约占本地市场销售总量的50%,特别是中、高档蔬菜自给率不足30%。其他50%蔬菜产品如莲花白、青花菜、西红柿、洋葱、芋头等要从大理、保山等其他地区调运,无形中增加了蔬菜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广大消费者的基本生活成本。
发展蔬菜生产是优化我县农业种植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加快菜篮子工程建设,改变我县蔬菜产业基础设施薄弱、规模小、生产效率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现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保障城镇居民生活需要的一项重要举措。兰坪县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项目的实施,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绿色经济强省”,县委、政府提出“强化基础,调整结构,建设基地,兴工强县,生物富县,建镇活县,科技兴县,持续发展”的发展思路,立足我县地处高原山区,空气质量好,工业及乡镇企业少,境内乃至邻近地区没有大型工业生产基地和工业污染源,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地膜施用量相对较少,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一块“净土”,其生态环境和生产操作符合发展食品的无公害控制标准。对促进全县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农村和谐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发展蔬菜产业项目,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三、项目实施成效
2010年我县被列为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建设项目实施县,在省、州有关职能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以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劳动力就业为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靠科技进步,稳步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我县蔬菜的市场占有率,促进全县蔬菜产业又快又好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和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坚持把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无公害蔬菜生产为主导,按照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突出标准化生产,强化基地建设,着力培植我县蔬菜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有效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项目完成情况
该项目资金总投入51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0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217万元,其中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资金42万元,县级财政资金87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88万元。该项目主要以金顶、营盘两个乡镇为核心,辐射通甸、河西、石登、中排、啦井5个乡镇,涉及2200户6997人。共完成现代农业蔬菜基地建设面积2000亩,机耕路1130米,田间水利沟渠2533米,人行道路447米;预制砼“U”型槽723米,堆沤池41个;安装标准化钢架塑料大棚450个,覆盖面积79230平方米;接通大棚滴灌主管道1800米,滴管软管78000米;节水配套设施PE复合管2100米。举办蔬菜种植培训23场次,受训农民3867人次;发放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资料4200份,切实提高了农民的蔬菜种植管理水平。
(二)项目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兰坪县现代农业发展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由我县的政治、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金顶镇和营盘镇实施,涉及5个村民委员会2200多农户,建设面积2000亩,按各种蔬菜每茬综合产量1200公斤/亩,平均每公斤以2.00元计,产值2400元,每年每亩两茬产值达4800元,除去每亩每年两茬生产投入600元,农民收入可达4200元,比常年种植粮食作物玉米亩产值增3403.2元/亩。以此推算,每年可生产各类新鲜蔬菜720万公斤,产值达1152万元(产值增712万元),人均收入1646元(人均增收1018元)。根据四川省农科院经济效益计算方法计算,项目投资收益率为1.78,取得了较好投资收益率。而且本地的蔬菜产品由于流通环节少,在市场竞争中价格和质量上都占有绝对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兰坪供应紧张的局面,将对地方经济发的展有力促进和推动。
2、社会效益:当前我县蔬菜供应紧张,70%以上都是靠外运,由于流通环节增多,运输成本增加,导致我县蔬菜价格大幅上涨,与全省大部分县市相比,我县蔬菜价格总体偏高。通过现代农业蔬菜产业的建设,使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使2200户农民在科技推广应用水平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观念得到了提高,解决了3217个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年产各种新鲜蔬菜达720万公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县蔬菜供应紧张的局面,同时帮助项目建设区的广大农民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持续发展之路,更重要的是为平抑我县的蔬菜价格做出很大的贡献。
3、生态效益:现代农业蔬菜产业的建设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指导产业开发,在蔬菜生产生产操作中,使用低毒、低残留、易降解的农药,提倡使用农家肥和配方肥,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因使用农药、化肥对环境、土壤、水源和其他农产品的污染,对保护生态平衡、净化环境有显著的生态效益。为我县蔬菜产业向规模化、规范化、优质、安全、高效的产业化方向发展轨道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组织措施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兰坪县农业局成立了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蔬菜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技术指导小组。按照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蔬菜生产项目的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措施,明确职责,分头行动,齐抓共管,切实加强了对现代农业蔬菜建设项目的领导和指导,为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2、积极组织和鼓励民间社会事业团体参与。我县在往年的蔬菜产业建设投入了不少资金,也相应建了不少的点,但都是农户各自分散经营,没有形成规模,成效也不明显,辐射带动范围小,所以在2010年的现代农业蔬菜项目建设中我们彻底改变了这种发展模式,要求必须有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蔬菜协会参与建设和经营,金顶福坪点建设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亮点。由璋品专业作社牵头,与农户签定土地租赁合同,按照现代农业蔬菜项目建设的方案要求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实行规划、统一经营,使项目扶持资金充分发挥了最大的综合效率。是目前我们怒江州设施农业中最典型的样板。
3、广泛宣传发动。在项目建设启动前就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服务,转变农民传统种粮观念,提高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加大地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整合力度,提高项目的建设的规模和质量。以往的农业项目建设都是按照上面的资金实施,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做什么项目都是成效不太明显,今年我们在建设现代农业项目的时候,与相关部门多次协调,把能整合的农业项目资金都整合到现代农业蔬菜项目中,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提高了项目的规模和质量,同时也就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充分体现现代农业蔬菜项目的优越性和显著性。
(二)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措施
1、选用抗病优良品种。无公害蔬菜的高效生产,最关键的是选用抗性强、丰产优质新品种,以减少农药使用。
2、种子处理与适期播种。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消毒,如温汤浸种、低毒农药消毒处理或微量元素浸种。保证秧苗整齐、健壮。要选择合适的播种期,如秋冬蔬菜播种不要太早,以避开或减少高温、多雨、虫害等不良环境条件影响。
3、深耕细作。播种或定植前,应及早灭茬深耕、曝晒土壤,除净残留根茬、枝叶,减少病源、虫害。
4、科学施肥。菜地应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如农家肥、沼气肥、微生物等,不用或少用化肥。要推广有机生物菌肥、优质叶面肥,以减少肥料的污染。
1.据农业农村部消息,农业农村部关于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要突出服务乡村振兴。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乡村产业发展需求,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选择盘活利用模式。要统筹考虑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产业基础和历史文化传承,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模式。鼓励利用闲置住宅发展符合乡村特点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创意办公、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以及农产品冷链、初加工、仓储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支持采取整理、复垦、复绿等方式,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整治,依法依规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为农民建房、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提供土地等要素保障。
2.为了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扬泰机场二期工程的建设是势在必行。随着机场提档升级,人流、物流、产业流将会迅速聚集,得天独厚的优势,临空经济区建设将成为丁沟的载体和平台,将大批发展要素吸引到这里,机场经济圈正在崛起。
3.光线中国电影世界项目是我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将在空港新城规划区内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摄影棚组群。西浦光线电影学院落户,既凝聚着西交利物浦大学多方面的资源优势,又涵盖光线传媒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品牌IP等多领域的实质内涵。两个项目将对地区影视文化旅游全产业链发展,空港新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4.丁沟镇朱桥村朱套组位于启扬高速机场互通高速路和安大路机场连接路交汇之间,紧邻机场。朱套,名如地形,四面环水,村落房屋之间小巷多,风景秀丽,有“小江南”的美誉。小村落民风淳朴,人文历史悠久,明朝的举人进士韩如善和朱三嘚曾居住此地。目前,除去首批拆迁户,该组还有65户人家,309人,耕地445亩。该地段将受益于机场利好辐射
二、项目方案、方式,建设规模、实施进度及投资分析(另详):
1.乡村游(农活体验、果蔬采摘、捕鱼)机场旅客变游客;
河道和村道整理;各种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完善;农田、八边地、河流由公司集体承包,统一规划,有机生态种养殖;
2.民宿居民交闲置房屋入股或租赁,一户一方案,改造装潢预算和施工监理(不新增建筑面积,旧房改造)。首批50个床位(经济型、中式精品型、乡村田园风型、集装箱型)。
3.餐饮农家乐,特产便利店,乡村酒吧,烧烤(200人次)
资金来源:政府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村企合作企业资金+农户个人资金=1000万
三、项目组织、劳动定员、运行操作:
公司运行:扬州市源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户
项目名称:水韵朱套—小江南
四、项目社会效益分析、风险分析:
项目效益达成村居环境好,人人有事做,户户有钱赚,文旅品牌响。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9-0114-02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A
最近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改革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的通知》(国开办发[2008]28号),就全面改革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的思路、原则、主要内容以及协作与配合等做出了明确规定。这次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信贷扶贫的市场化运作及引入竞争机制问题,为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承办扶贫贴息贷款,拓展业务领域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就农业发展银行积极参与扶贫贴息项目贷款谈几点的思考。
一、扶贫贴息贷款体改特点及对农发行的影响
(一)扶贫贴息贷款体改特点
一是市场运作。市场运作,引入竞争机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自愿按商业原则参与扶贫贷款工作。在扶贫部门确定的贫困户和扶贫项目库中自主选择、独立审贷。二是下放权限。将发放到贫困户的“到户贷款”和贴息资金直接管理权限下放到县,由县扶贫办、财政局直接管理并具体组织实施;发放到企业的“项目贷款”和贴息资金由省扶贫办、财政厅直接管理并具体组织实施。三是自筹本金。扶贫贴息贷款的本金由承办金融机构自行筹集。四是自定期限。贷款期限由承办金融机构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季节特点、贷款项目生产周期和综合还款能力等灵活确定。五是自定利率。由承办金融机构根据央行的利率管理规定和其贷款利率定价要求自定。六是固定贴息利率。“项目贷款”按年利率3%的标准给予贴息;“到户贷款”按年利率5%贴息。中央财政按贴息一年安排贴息资金,可采取直接或通过金融机构间接补贴给贫困户或项目实施单位两种方式。
(二)扶贫贴息贷款体改对农发行的主要影响
一是提供历史机遇。这次改革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明确了引入竞争机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自愿按商业原则参与扶贫贷款工作,为农发行参与承贷扶贫贴息贷款提供了历史机遇。二是降低政策风险。这次改革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变了过去由政府主导指令性下达扶贫贷款计划的政策。农发行避开了承接以前年度老扶贫贷款的风险,也可以对新的扶贫贷款项目,按照银行商业化运作机制进行自主选贷、自主定价,从而避免政府主导下被动贷款的政策风险。三是扩大业务范围。由于扶贫贴息贷款在行业和贷款对象上的多样性,决定了承贷扶贫贷款金融机构在业务范围上的多样性。农发行承贷扶贫贴息贷款之后势必突破银监会对农发行业务范围的限制,使农发行业务范围更加宽泛。四是减少收益风险。固定的贴息利率和灵活贴息方式,可以使农发行在承贷扶贫贴息贷款之后有着稳定的贴息利息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发行收益风险。
二、农发行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的利弊分析
信贷扶贫在管理体制改革之前,扶贫信贷资金大量死滞,对于承贷金融机构来说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承办政府意图强烈的贷款项目,总是有利有弊的。
(一)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的有利方面
1.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有利于增强农发行服务“三农”的功能。用市场化原则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符合农发行“十一五”规划的办行方向和功能定位。农发行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银行,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有利于增强农发行服务“三农”的功能,扩大农发行影响力,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2.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有利于充分发挥农发行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农发行开办新业务之后,业务范围在行业上已经涵盖了绝大部分扶贫项目。从目前农发行实际贷款的情况看,已经有相当多的贷款项目发挥着扶贫贷款的作用,只需要完善扶贫贴息项目贷款的相关手续,就能够实现农发行贷款项目与扶贫项目的结合。因此,承办扶贫贷款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拓展农发行新业务贷款,有利于充分发挥农发行在农村金融骨干和支柱作用。
3.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有利于促进农发行项目贷款营销和贷后管理,促进农发行办贷的质量与效率。在农发行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之后,通过引入政府扶贫管理机制,扩大社会监督,对促进农发行行业性营销,加强贷款后管理,提高办贷质量和效率有着积极的监督促进作用。
4.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有利于增强农发行项目贷款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扶贫贴息项目贷款由于增加了社会监管部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金融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贷款信用风险发生的社会环境条件,有利于增强农发行项目贷款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
(二)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的不利因素
1.政府“办贷”的历史遗留影响。在扶贫体制改革前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扶贫贷款都是由政府主导,金融部门没有扶贫贴息项目贷款的自主发放权。由于2008年刚刚开始体制改革,一方面行政干预扶贫贷款项目的惯性在特定条件下还可能出现,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给部分项目贷款带来风险;另一方面部分贷款客户对扶贫贷款有偿性认识不足,常常把扶贫贷款当作财政资金对待,有可能影响扶贫贴息项目贷款的偿还和周转。
2.扶贫贴息项目贷款客户履行扶贫义务的影响。扶贫贴息项目贷款实施单位与扶贫部门要签订扶贫责任书,可能的义务有下列几种方式:(1)吸纳贫困户进企业务工;(2)援建贫困村项目;(3)加工企业优先以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为原料;(4)捐赠资金用于扶贫。这几种方式如果处理不适当,有可能会形成扶贫贴息项目贷款企业的经济包袱,进而影响扶贫信贷资金的安全。
3.扶贫企业担保能力不足的影响。贫困地区经济发育先天不足,扶贫企业自身的财务资金状况大多也是弱质的,风险承受能力普遍低于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能力更是普遍不足。由于本次扶贫贷款体制改革对建立担保金或风险金制度尚处于探索试点阶段,因此,扶贫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将长期存在。如果扶贫担保问题得不到切实的解决,将对扶贫贷款的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三、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审慎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鉴于农发行新业务贷款中已经有部分客户实际承担扶贫义务的情况和农发行业务范围与扶贫贷款项目的趋同性,建议积极审慎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认真做好新业务贷款与扶贫贴息项目贷款的结合工作,对现有贷款项目能够与扶贫贷款项目接轨的,认真做好贷款的置换,同时在农发行业务范围内积极审慎营销新的扶贫贷款项目。鉴于农发行无县以下机构,建议不考虑承办到户扶贫贷款。
(二)建立以省级分行为主的营销管理组织。鉴于扶贫贴息项目贷款和贴息资金由省扶贫办、财政厅直接管理并具体组织实施的特殊性,建议对扶贫贴息项目贷款以省分行营销管理为主,成立领导组织,明确营销和管理部门。建议农发行总行先期成立领导组织,明确管理机构与部门。
按照省市财政部门对重点支农项目和资金管理要求,对照省审计厅的审计重点和要求,我们财政部门与相关农口部门密切配合,对2008年至2011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和2010年至2011年小农水重点县专项资金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2008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粮食产业项目资金为354万元,全部是中央财政资金。其中:274万元规模情况为深耕改土和秸杆还田60万元,增施有机肥补贴120万元,良种推广10万元,技术推广及普及10万元,技术培训60万元,实验示范基地建设14万元;另80万元为整修道路、修建沟渠和清淤等,此资金已全部列支完毕。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不符合规定的发票19张。
2群众自筹资金以投劳折资计算,账务未纳入项目单位进行核算。
二、2009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小麦产业项目资金为49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87万元,省级5万元。主要是秸杆还田80万元,深耕和播后镇压40万元,增施有机肥和施用配方肥280万元,良种补贴40万元,实施示范基地建设11万元,农技人员技术指导补助6万元,人员培训30万元,乡镇农技推广能力建设5万元,实际支出项目资金489.74万元,结余2.26万元。
存在的问题:
1存在开发票单位与发票领用单位不一致的现象;
2经延深检查,发现供肥企业未按规定供肥,财政补贴资金20.91万元滞留在供肥企业。
三、2010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蔬菜产业项目和小农水重点县项目。
1、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蔬菜产业项目批复总投资为3252万元。其中:省以上资金700万元,市级资金14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550万元,实施项目单位自筹资金1862万元。建设内容为基础生产条件建设、蔬菜种苗集约化育苗基地建设、示范园建设和生态循环农业建设。项目实际完成投资2801.6万元。
存在的主要问题:
1项目实施单位自筹资金实际未到位资金450.4万元;
2项目实施单位为施工单位垫付工程发票税额101.5万元;
3项目实施单位将部分项目资金存入个人账户。
2、小农水重点县项目总投资3590万元,其中:中央级资金900万元,省级资金900万元,市级资金360万元,县级资金110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33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实施县农场井灌区喷灌工程和向城兴明片东半部低压管道灌溉工程,面积为3.55万亩,实际完成总投资3420万元,结余资金为170万元。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行县级提款报账制不规范;
2项目实施过程中变更设计的地方较多。
四、2011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蔬菜项目和小农水重点县项目。
1、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蔬菜项目总投资2018万元,其中:省以上资金700万元,市级资金140万元,县级配套560万元,实施项目单位自筹618万元。主要建设内容:集约化育苗基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技术推广培训、生态循环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按进度拨付工程款463万元。
2、小农水重点县项目总投资3686万元,其中:中央级资金200万元,省级1550万元,市级350万元,县级1100万元,2010年度给余资金170万元,投折资金316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二庙井灌区低压管道灌溉工程和水源工程,面积为3.85万亩。目前项目工程正在实施过程中,按招投标规定和项目进度已拨付工程资金1000万元。
五、对自查中的有关问题整改如下:
1、对不符合规定的发票已要求开票单位重新开具合规的发票;
2、对群众自筹资金以投劳折资的,已记项目单位账上;
3、对滞留在供肥企业的财政补贴资金已收回财政;
4、对项目实施单位自筹资金未到位的,已责令项目单位列出到位计划,使自筹资金尽快到位,以便项目尽快建成,发挥效益;
5项目资金存入个人账户的,已责令其取消个人账户,将资金全部纳入项目单位统一账户;
6、今后严格按要求实行县级报账制;
7、今后严格按批复后的实施方案施工,尽量减少变更设计;
2.从人均产出和收入看。3.5万人的从业规模与8万人的生猪养殖从业规模相比较小,但是人均纯收入比生猪养殖业高2.8倍,水貂养殖收益明显好于生猪养殖。
二、发展家庭牧场的经验做法
1.科学制定认定标准,稳步推进牧场发展。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畜牧业家庭牧场的认定标准,拟定了扶持规模养殖大户升级为家庭牧场的计划。并根据诸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家庭牧场建设的意见》和《诸城市鼓励扶持家庭牧场建设的暂行办法》两个重要文件的要求,将扶持的对象分为养殖业家庭牧场和种养结合家庭牧场两大类别,规定了每个畜牧业家庭牧场的规模标准、技术标准和经营管理标准,同时还必须具备《规模畜禽养殖项目登记备案证明》《规模畜禽养殖用地登记备案证明》,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和建有粪污及病死畜禽无害处理设施等;标准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指明了诸城市发展畜牧业家庭牧场的方向。
2.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做好舆论引导。家庭牧场作为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和发展模式,各级各部门都加大了宣传力度。畜牧部门充分发挥业务优势,发动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进场入户开展家庭牧场的政策宣传,利用给养殖场户进行诊疗服务和开展畜牧业技术培训的间隙进行宣传。对规模养殖大户,要主动与他们沟通,鼓励符合条件的规模养殖大户成立家庭牧场。同时,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体,将畜牧业家庭牧场的开展情况和亮点及时进行宣传报道,让中央的惠农政策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传递到养殖户中,充分了解发展家庭牧场的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严格牧场申报程序,认真组织检查认定。根据《诸城市家庭牧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申报家庭牧场采取镇级申报、县级认定的原则,申报单位填写《诸城市家庭牧场申报表》、提报土地承包合同、登记备案证明材料及动物防疫条件证明等材料,并将上述材料报镇街政府,经镇街政府审核后报市委农工办。市委农工办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联合认定组,对申报单位开展实地认定工作。畜牧业家庭牧场在符合上述条件的基础上,必须建有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达到规模经营的10亩地最低要求。认定合格单位由市委农工办出具家庭牧场认定书,确保了家庭牧场规范有序发展。
三、存在问题
1.土地资金制约。家庭牧场在生产要素获得方面仍然面临着较强的约束,主要集中在资金和土地等方面。实现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需要土地作为支撑,由于受到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资源稀缺、土地流转不畅等因素制约,畜牧业规模化生产经营依然面临无地可转的困境。同时,受生产规模的制约,绝大多数的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在融资筹资方面都存在授信担保困难、申请手续繁复、隐易费用高等问题,发展前景受到很大制约。
2.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在培育家庭牧场新型经营主体和畜牧业新型经营体系过程中,大多数生产主体经营者年龄都在50岁以上,一旦他们从农业产业中退出,能否有数量充足的后继人才接替工作。同时,现在基层专业技术服务人员面临老龄化,受人事、编制、职业特点等因素制约,注入畜牧业专业技术队伍中的年轻力量较弱,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这些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
3.政策支持存在偏差。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对稳定畜牧业发展和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政策落实效率不高,政策实施成本较高,实施时间缺乏时效性等。
四、发展家庭牧场的思考与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调动兴办家庭牧场积极性。当前家庭牧场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和积极探索的阶段。作为引导者要及时跟上配套扶持政策,做到成熟一个培育一个,示范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要在《关于加快推进家庭农场建设的意见》的基础上,发挥行业的优势,对符合条件的家庭牧场优先安排承担畜牧业类项目建设,优先推荐申报省级以上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和其他荣誉称号。要对家庭牧场开展免费技术培训和免费动物诊疗服务等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