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的心理治疗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19 18:19: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睡眠障碍的心理治疗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睡眠障碍的心理治疗

篇(1)

当坏睡眠严重影响了日常学习生活,并持续一段时间,这就是睡眠障碍的表现。但是,睡不好的诱因很多。独揽大奖、考试第一、升职加薪,这些因素也时常让一些人激动得睡不着觉。但是,一过性的事件对睡眠质量往往不会有太长远的影响,不足以构成睡眠障碍。

篇(2)

脑卒中是老年人中发病概率相对较高的一类疾病,其严重威胁的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如果不能够及时的进行治疗,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的后遗症,其中睡眠障碍就是其中的一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在患者白天瞌睡晚上却十分清醒。为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发生的原因进行有效的研究,本文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到2012年7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展开全面的研究,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有用的理论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基本资料本次选取的120例研究对象均符合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患者都是在发病3天之内通过CT或者MRI检查,最终确诊为脑卒中,并且所有患者满足一下条件:患者都是首次发病即出现脑卒中;患者的病灶均在大脑的一侧;患者入院时没有语言和智力方面的障碍;患者发病之前没有睡眠问题和精神障碍;患者的心脏、肝脏和肾脏等功能都正常。在1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76例,女性患者有44例,患者的年龄为42-83岁,平均年龄为62.3岁。其中脑梗塞患者有68例,脑出血患者有52例。患者卒中部位主要为大脑皮质卒中36例,皮质下也即软皮质卒中64例,小脑卒中20例。

1.2治疗方法被确诊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白天全天嗜睡,晚上大脑十分清醒。对于这些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在晚上睡觉之情根据病人的病情状况服用1-3mg的舒乐安定片。对患者采用这种方法治疗一周之后,评定其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治疗无效的患者增加用药使其晨起服用20mg的氟西汀,对患者治疗1-2周后评定其治疗效果。同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护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具体表现,积极的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1.3治疗效果评定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分为显效、好转和无效三个等级,其中显效是指患者晚上睡眠的时间超过6个小时,好转是指患者晚上睡眠的时间为4-6个小时,但是没有超过6个小时,无效是指患者晚上睡觉的时间小于4个小时,并且白天睡觉的时间超过8个小时。

1.4统计学处理分析对患者的发病原因以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的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分析。数据采用χ±s的形式。

2结果

120例脑卒中患者有22例患者出现了睡眠障碍发病的概率为18.33%,患者中有14例伴有精神症状(63.64%),经过HAMD评分得到有16例患者满足抑郁症的标准(72.73%)。对于脑卒中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具体结果。

2.1睡眠障碍发生概率和卒中部位的关系。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发生的概率和卒中发生部位的具体关系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是由于大脑组织受到卒中的影响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导致患者在发病之后出现长时间瞌睡不醒或者是睡觉规律被白颠倒的睡眠。这种疾病不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同时还使患者由于长期处在这种状态产生心理上的压力、心情烦躁、严重时会出现抑郁等症状。对于该病的治疗可以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采取药物有效的改善患者睡眠的状况,另一方面通过心理治疗,使患者能够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对待病情同时积极的配合治疗。本次通过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睡眠障碍发生的概率与患者的卒中部位和性质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其中:与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当患者年龄超过50岁时发生的概率和患者的年龄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并且本次通过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到,对患者采用舒乐安定进行治疗之后治疗的有效率为31.82%,对于无效患者增加氟西汀之后治疗的有效率为86.36%。这说明对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并配合相应的心理治疗,能够对患者的状况进行明显的改善。因此,患者及其家人应该对脑卒中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防止预后症状的出现,同时,脑卒中患者也应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对于出现睡眠障碍的患者只要采取适当药物配合心理质量也能够极大的改善患者的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篇(3)

今天,我要讲的内容是焦虑,焦虑是什么呢?焦虑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

一般人都有过程度不同的焦虑体验,焦虑是人大脑中一种固有的“程序”,每当人们觉察到某种潜在威胁时它就“启动”,提醒自己未雨绸缪,及早防范,避开危险。从这点看,焦虑反应是有积极意义的,而且绝大多数焦虑都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属于正常焦虑。所谓正常焦虑是指“合理”和“不过分”的焦虑,所谓“合理”是指有原因,通常是生活事件;“不过分”指焦虑的严重程度与引起焦虑的原因性质和严重程度一致,而异常焦虑是指“不合理”和“过分”。 二者的区别在于正常焦虑都有一定的原因,而且可以理解和反应适度;而异常焦虑不但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过强、过长,与个人和现实的实际情况不相称,而且情绪反应的强烈异乎寻常最终不能自控,必须获得医学帮助。还有些人无明显原因而不适当地焦虑,焦虑的程度严重,持续时间过长,而且多次服药试图解除焦虑,并导致社会或生理功能损害,为此病人明显感到痛苦,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若这样的话,则可能是患了焦虑症。

焦虑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不同的个体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包括情绪症状(紧张不安和不愉快、易激惹);运动症状(运动性紧张或不安);自主神经症状(心前区不适、心悸、心跳加快、气促、呼吸困难、窒息感、面红或苍白、胃部或腹部不适、腹泻、尿频);警觉性增高(入睡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对光和声音敏感)。

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焦虑有多种类型,包括现实焦虑、社交焦虑、表演焦虑、分离焦虑、惊恐发作、无名的焦虑或自由浮动性焦虑等。

焦虑对人的工作、学习及机体的生理功能等各方面产生影响,轻度或适度的焦虑,使大脑和整个机体处于适当的觉醒水平或兴奋状态,思维敏捷,判断准确,迅速做出决定,使机体保持充沛的体力;中度或中度以上的焦虑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发展为焦虑障碍。

焦虑症的种类

焦虑障碍是以焦虑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障碍,又称焦虑症,可分为五大类,包括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 社交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障碍焦虑等,它们各自的临床特点不同,现简要介绍一下。

1.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是指急性出现的、无明显诱因的、不可预测的强烈的焦虑或恐惧,伴有多种不同的躯体症状(如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其主要特点是发作常常是突然的,通常数分钟达到焦虑的高峰,常伴有濒死或窒息感,有立即逃脱发作环境的冲动 ,在临床上较常见!惊恐发作多数能治愈,其发作不局限于特定的情景或环境,是自发的、不可预测的,给病人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具有较严重的功能损害,有药物滥用、企图自杀、婚姻纠纷及财政依赖等情况的人群属于高风险人群。

2.广泛性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焦虑症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两种表现形式。其中精神性焦虑的临床特点包括患者长期感到焦虑和不安;做事时心烦意乱,没有耐心;与人交往时紧张急切,极不沉稳;遇到突发事件时惊慌失措,六神无主,极易朝坏处着想;即便是休息时,也可能坐卧不宁,担心出现飞来横祸;患者如此惶惶不可终日,并非由于客观存在的实际威胁,纯粹是一种连他自己也难以理喻的主观忧虑。而躯体性焦虑的特点主要包括: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表现为心悸、心慌、出汗、胸闷、呼吸迫促、口干、便秘、腹泻、尿频、尿急、皮肤潮红或苍白;障碍如阳痿、、月经紊乱等症状;运动性不安症状主要包括舌、唇、肌肉震颤、坐立不安、搓拳顿足、肢体发抖、全身肉跳、肌肉紧张性疼痛等,而且广泛性焦虑障碍常伴有抑郁症状。

3.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怖症):

所谓社交焦虑障碍是指与人交往时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和紧张不安,可致脸红、气促、出汗、心悸、血压变化、无力、恶心,甚至昏厥等症状,因而出现回避反应。病人明知客体对自己并无真正威胁,亦明知自己的这种恐惧反应极不合理,但在相同场合下仍反复出现恐惧情绪和回避行为,难以自制,以致影响其正常社交活动。其主要特点包括在社交场合害羞、不安;不敢在人们注视下操作书写或进食;害怕与人近距离相处;不敢当众演讲,不敢与重要人物谈话,担心脸红(赤面恐怖);害怕并回避与别人的眼睛对视(对视恐怖),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并因此而苦恼。

社交焦虑障碍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在人群中的发生率是非常高的,它是最常见的焦虑障碍。严重的焦虑,扰乱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使患者陷于痛苦之中。许多人以为社交焦虑是因为过于害羞导致的,并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种心理障碍,更不知道它可以通过矫正而改善。

4.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事件后,导致个体延迟出现(6个月以后)和长期存在的一种精神障碍。常见的应激事件包括失去亲人、罹患重病、遭遇突发事故、人身受到攻击,汶川大地震、金融海啸突发、破产、女性犯、战争的幸存者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率约为20%左右。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有三大症状群:创伤事件的再体验(梦境重演,白日梦和幻觉重现,现实解体,被提到所经历的灾难事件时症状会加剧等)、回避或麻木(努力回避和创伤有关的想法、感受、活动或情况,情感麻痹或休克、与世隔绝,心灰意冷、丧失兴趣等)以及持续焦虑、过度警觉(易受惊吓,失眠或其他睡眠障碍,易激怒、暴躁,回忆起创伤事件时心理反应激烈)。

5.睡眠障碍焦虑

睡眠障碍是指个体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所产生的睡眠发动和维持障碍、过度睡眠障碍、睡眠觉醒节律障碍以及与特定睡眠阶段有关的各种功能障碍的总称。在这里我着重讲解一下睡眠与焦虑的问题。

睡眠障碍常见的临床类型:包括失眠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发作性睡病、其他睡眠障碍,现在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失眠症。

失眠症指对睡眠的质和量持续相当长时间的不满意状况,常表现为难以入睡、睡眠维持困难或早醒。睡眠时间的长短不能作为判断失眠严重程度的标准,失眠可导致焦虑、恐惧,而焦虑、恐惧又影响睡眠,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症状的持续存在,失眠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睡眠障碍。

失眠既是许多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又可能是原发性失眠症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症状,失眠可以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和社会功能。其操作性定义包括(1)入睡困难指就寝后30分钟不能入睡;(2)维持睡眠困难指夜间醒转2次或2次以上;(3)总的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4)多梦,尤其是噩梦频频,醒后不解乏。

失眠分为原发和继发二类:原发性失眠占失眠的25%,它是以失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继发性失眠继发于疾病、精神因素,它属于疾病的一种临床症状。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睡眠间歇性醒来。

如何克服焦虑

患上焦虑障碍后,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疗呢?世界卫生组织曾发表一份报告指出,21世纪将是心理障碍的时代,而心理疾病也将取代生理疾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大的敌人。有关的心理医生专家也指出,心理疾病不仅需要系统、严密的心理治疗,有些更需要药物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改善个体性格及人格缺陷。首先应调整好心态,然后再采取其他治疗措施如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1.调整心态:调整心态最好的医生还是靠我们自己,首先应尽量去除病因或诱因,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精神刺激,造成精神紧张或精神压力,一定要正确面对,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凡事要量力而行,在面对困难和压力的时候,一定要经常保持微笑,因为微笑能明显减轻压力和焦虑。俗话说,“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颜一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必要时也可以以哭作为发泄方式来缓解烦恼和焦虑。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不断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培养自己的爱好如垂钓、养花、绘画等。遇到困难和压力要学会理解和宽容,要学会向知心朋友倾诉或求助。要始终保持一颗童心,学会和别人一块儿分享喜悦,积极向上,远离烦恼。

2.如果通过调整心态仍不能缓解焦虑,建议去医院看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进行咨询,医生会根据情况给予心理治疗和/或药物治疗。在焦虑障碍的治疗过程中,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均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只不过是在具体的治疗中,针对不同的症状、轻重,选择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侧重程度不同而已。另外在不同的治疗阶段,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偏重性也不同,在治疗初期,会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当患者的焦虑或抑郁情绪有了显著缓解后,治疗也进入了中后期,这时就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药物治疗主要是给予抗焦虑药或抗抑郁药,另外也可以给予中药治疗,但是要切记任何药物的治疗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乱投医、乱吃药。

篇(4)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治疗

中医理论认为,失眠症的成因复杂多样,其间的辨证处方必须有专业知识,不便于读者自行操作,故在此仅介绍几种常用的中成药。

乌灵胶囊一天3次,每次3粒,一般可用三周为一疗程。近年来本人对数百名患者运用乌灵胶囊治疗,均能明显减轻失眠症状。

枣仁胶囊每晚1次,每次2粒,可连服十二周为一疗程。

其他制剂五味子糖浆,神II合剂(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制剂)等。

西医治疗

根据睡眠障碍的程度不同,可选择镇静安眠类药物:

轻度失眠时,可服用安定2.5毫克,每天晚上1次,必要时每晚5毫克。

中度失眠时,可不定期用舒乐安1~2毫克,佳静安定0.4~0.8毫克,也可用10%水化氯醛每晚10~15毫升,氟巴比妥0.05~0.1毫克等。

重度失眠时,可用思诺思、速眠安、佳静安定、鲁硝安定、泰尔登等。

中西医结合

我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失眠伴有紧张、焦虑、恐惧、忧郁、心悸心烦等心理症候时,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将中西两法相为融通,取长补短,不仅能提高睡眠质量,而且可以延长睡眠时间,令睡眠充足、容光焕发、精神矍烁。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时,一定要根据失眠程度轻重及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可以镇静安神、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滋阴降火等为法则施以中药汤药,或用中成药(笔者以乌灵胶囊为主,屡获良效),或加用小剂量镇静剂、安眠药,只要方法剂量掌握适当,均可较好地解决入睡困难及早醒后再睡难的苦恼。

睡眠质量的提高,可改善失眠时记忆力减退、免疫力下降的亚健康状态,重建健康的体魄。

心理治疗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罹患失眠症或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人约占社会自然人群的5%~10%。失眠不仅与多种精神因素有关,而且还会影响躯体健康及日常工作生活。因此,在治疗失眠症时,应当牢记“心病还须心药医”,首先应运用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解决失眠的心理障碍。如言语开导、情志相胜、移情变气、抑情顺理、节欲保精、澄心静默等,或运用催眠术、生物反馈、认知治疗,并辅以疏导、支持、劝慰、解释、放松等心理治疗,可有效地解除失眠症的心理因素,达到改善睡眠质量的功效。

第二是提高对睡眠与失眠的认识,要顺其自然,静心养息养神。

第三是养成良好的生活节律,围绕一个“动”字,参与各类活动。适度运动可使人心旷神怡,帮助人们调身、调性、调心、养身行气、凝神静心,促进睡眠。

第四是修身养性,围绕一个“静”字,不断增强保健、养身、防病意识,消除对失眠焦虑等不安的情志,调适心态,以恬淡虚无、清心静神为目的,睡眠也继之香甜了。

篇(5)

关键词:睡眠,睡眠障碍,文化因素,综述

引言

睡眠是生命所必需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类生命的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可以帮助恢复健康,大部分人每夜都需要7个小时或更长时间的睡眠才能最好地恢复体能。正如莎士比亚借麦克白之口所说:“那清白的睡眠,把忧虑的乱丝编织起来的睡眠,那疲劳者的沐浴……受伤的心灵的油膏,大自然的最丰盛的菜肴,生命的盛宴上主要的营养。”

然而睡眠总是被忽视,在效益最大化的现代社会,人们往往“以昼为夜”。这样的结果便是――睡眠障碍已经成为一种现代流行病,除了那些做“睡眠生意”的人,没有谁是赢家。据报道,15%~30%的成年人和10% ~23%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入睡、再入睡困难及早醒等睡眠问题。睡眠障碍的高发病性以及对人们生活的直接影响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睡眠障碍的研究。

睡眠障碍概述

虽然我们还不能确定在睡眠期发生了怎样的特殊生物化学变化以解释其恢复健康的功能,但大多数的研究都表明:睡眠由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两个阶段构成。NREM睡眠根据脑电图波形划分为四个阶段。睡眠的深度是从第一阶段开始逐步加深,到第四阶段达到最深的程度。第一阶段为浅睡眠,第二阶段为中度睡眠,第三、四阶段为深度睡眠,又称慢波睡眠。睡眠的生理过程正是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的交替过程,通常每晚个体都要经过3-4次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的交替。正是在正中交替过程中,人类完成了生命中最神奇的变化。

关于睡眠的机制,目前主要有两方面的解释:一种认为睡眠是由于从脑干上升到大脑皮质的醒觉冲动受抑制而引起的,认为由于外来刺激被隔断,不能使大脑皮质保持醒觉的兴奋状态所造成的,也就是说睡眠是一种被动存在;另一种认为睡眠是由某一特定部位所发生的特殊性中枢抑制作用产生的,这个特定部位就是所谓的“睡眠中枢”,认为睡眠是一种主动抑制现象。还有学者认为,睡眠与觉醒是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通过生物钟周期性开启通向诱导区(中缝核、孤束核)和觉醒诱导区(如蓝斑头部),并通过上行激活或抑制系统利用特殊的神经递质对大脑皮质产生抑制或异化,从而产生睡眠或觉醒。

沈晓明在《发育和行为儿科学》一书中指出,睡眠障碍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的异常表现。在DSM诊断系统中,所有那些引起明显的个体苦恼情绪或致个体的社会、职业等角色功能受损的极为严重和频发的睡眠问题被归类为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大多数学者对睡眠障碍的概念都定义为:睡眠-觉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功能障碍,是指睡眠量及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影响入睡或保持正常睡眠能力的各种障碍。

最早有关睡眠障碍最突出的研究是Economo关于“昏睡病”观察的记录和巴甫洛夫在条件反射实验期间观察到的狗陷入深睡的现象。1880年,Gelineau首次报道了发作性睡病,是第一个描述这一综合征的人,1916年Henneberg也使用“猝倒症”命名了那些发作性睡病症状中的情感性肌无力患者。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美国斯坦福大学睡眠研究中心开始对发作性睡病进行探索和研究,Vogel首次正式报道了发作性睡病患者存在睡眠始发的REM现象。1965年Fishgold出版了《夜间正常睡眠与病理性睡眠》,开始了临床工作者对于睡眠问题的研究。Manaceine在1894年对狗完全睡眠剥夺的研究,与Patrick和Gilbert在1896年首次对人睡眠剥夺的研究的结果都表明,睡眠剥夺对于多项心理生理功能都有重要影响。

睡眠障碍的分类

1979年,美国睡眠障碍中心联合会颁布了《睡眠和醒觉障碍诊断和分类》(Diagnostic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and Arousal Disorder,DCSAD)是国际上第一个睡眠疾患的诊断分类方法。它将睡眠障碍分为四大类:睡眠起始和睡眠维持障碍,或称为典型的失眠症(insomnia)、过度嗜睡症(hypersomnia)、睡眠醒觉周期紊乱(disorders of sleep/wake schedule)、睡眠行为障碍(parasomnia)。这种分类方法是以失眠症状为基础的,使用起来较为容易。但有一定局限性。比如,某些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多导睡眠监测标准未被包括在内。而且,“周期性腿动”既可导致睡眠障碍又是过度嗜睡的主要原因之一,容易造成临床分类的混乱。

1997年,美国睡眠障碍联合会制定了《睡眠障碍国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ICSD),以及睡眠障碍的《诊断与评分手册》。ICSD将睡眠疾患分为三大类:睡眠障碍(dyssomnia)、睡眠行为障碍( parasomnia )、继发性睡眠障碍(secondary sleep disorder)。睡眠障碍按病因学再进一步分为内源性、外源性和睡眠醒觉周期紊乱性失眠三型。内源性失眠是指与脑功能异常相关性失眠,外源性是由于外界干扰因素导致的睡眠紊乱,睡眠醒觉周期紊乱性失眠是由于睡眠调节障碍所致。睡眠行为障碍是指在睡眠过程中不应发生的行为和躯体活动,常见于睡行症和梦魇。通常情况下,睡眠行为异常不会导致严重失眠。继发性睡眠障碍多与精神、躯体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有关。ICSD包括84种睡眠疾患,其中43种疾患可导致失眠,主要是指睡眠障碍和继发性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的病因及诊断

睡眠障碍的病因

1.生物学因素

睡眠障碍的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体温变化、生物节律、躯体疾病、精神疾病、药物原因、生物易感性等几个方面。

这些因素本身并不一定导致睡眠障碍,但这些易感条件会和其他因素一起干扰睡眠。

2.心理社会因素

对导致睡眠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

(1)睡眠期待:失眠者对其睡眠需要的时间期望不现实,如“我需要睡整整8小时”,或对失眠的后果考虑与现实不符,如“如果我只睡5小时,我就不能思考,不能工作”。

(2)文化差异:在美国的主流文化中,主张婴儿独床独睡,而在许多其他文化中则有所不同,如东方,孩子在头几年与妈妈同房间,有时则同床而眠。他们认为不能对孩子的哭喊充耳不闻。而美国大多数儿科医生建议父母忽视婴儿夜间的哭喊。文化规则可对睡眠产生负性影响,美国就是这样,儿童要求得不到满足则导致压力,最终会对睡眠产生消极影响。

(3)内心冲突:很多患者在出现失眠之前的睡眠就处于正常人的边缘状态,比如有些由浅睡眠者发展而来。那些在正常人群中可能自然发生的、偶见的夜间睡眠较差现象,对于失眠患者,则可能强化其习得性阻睡联想(learned sleep-preventing associations),并使得这种习得性阻睡联想不随时间的迁移而消失。

(4)不良睡眠习惯:Adan及同事的研究发现,夜间频繁醒来的孩子常常在父母在场时睡得很好。父母在场成为孩子睡眠正常的强化物,一旦这种强化物没有出现,孩子就容易出现失眠。而且如果这个孩子脾气相当坏,父母就更有可能为了照料入睡困难的孩子而出现在孩子的身边。

(5)错误的认知:许多患者对夜间失眠怀有一种恐惧心理,当经过一段时间仍不能入睡时,患者的情绪会变得焦虑,并伴随相应的负性认知活动,如对睡眠绝望和自责等,这些负性的思维活动会进一步提高其焦虑水平,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3.应激与环境因素

急性应激是引起短期失眠的最常见因素。诸如考试、预知的重大事件发生前等急性应激事件往往会在短期内干扰我们的睡眠。临近期末考试的大学生往往多少会出现一些入睡困难或整晚无法入睡。Gross和Borkovec(1982)进行了一项研究,睡眠好的实验者被告知第二天必须进行一次演讲,结果发现实验者的入睡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急性应激所致的睡眠障碍,患者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环节睡眠失调。除非那些持续数周或数月的失眠患者才会觉得有必要去看医生。生活方式等长期的应急事件也会干扰睡眠,如退休或缺乏有规律的活动会导致日间睡眠过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睡眠环境变化的敏感度会逐渐提高。睡眠环境的突然改变、强光、噪音、温度异常等改变均会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睡前喝茶、吸烟、喝咖啡、看恐怖电影等,以及不良的睡眠规律,如过度的夜生活、熬夜工作、“三班倒”等也是造成睡眠障碍的重要原因。

睡眠障碍的诊断

1.诊断方法

睡眠障碍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所提供的病史,其次需要借助客观检查方法。目前经典的方法是采用多导睡眠图(PSG),它综合了脑电图(EEG)、心电图(ECG)、眼动图(EOG)、肌电图(EMG)和呼吸描记器等多种生理检测仪,可收集睡眠中的各种生理变化。有研究表明患者对睡眠的主观评价和PSG相应指标间的差异较大,有学者认为睡眠障碍患者在睡眠时仍保持一定水平的信息和记忆加工过程,从而使睡眠与觉醒的区分显得模糊不清而出现主客观不相符。肢体活动电图(actigraph)是记录睡眠时手臂移动的次数,将其转入电脑中,以确定睡眠的长度和质量。它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FNE(第一晚效应)的影响。其他检测方法还有夜帽和微动敏感床垫等。

2.诊断标准

目前对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各有不同,但主要以DSM-IV和ICD-10为主,下面的表3是对两者简要的对照:

睡眠障碍的治疗

对睡眠障碍治疗的研究集中在针对失眠的药物治疗上。目前常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的药物有苯丙胺、哌甲酯、莫达非尼、氟西汀等。很多学者提出了中医治疗的方法,辩证施治的中医理念对于睡眠障碍的治疗有很大的作用。是否可以将中西医结合起来,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

手术与物理治疗研究更多的是体现在睡眠呼吸障碍方面。学者Kuhlo的气管切开术,开创外科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先河。1981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Sulli.van首先报到了使用CPAP(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技术成功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结果,之后进入利用电子设备治疗的新时代。美国最大两家CPAP呼吸机制造商年销售额可以高达4.56亿美元。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行为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认知治疗能帮助患者重建功能失调的信念和态度,有助于逐步减少睡眠用药,达到完全康复。大部分学者也都肯定这些心理治疗方法。关键是要选择适合患者的心理治疗方法,才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见,对睡眠障碍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还有很多方面,如发作性睡病的病因等仍是谜题,还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探索。(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Jeffrey S. Nevid, Spencer A. Rathus, Beverly Greene 著,吉峰,杨丽,卢国华等译.变态心理学――变化世界中的视角(第六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A・卡尔著,张建新等译.儿童和青少年临床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6)

睡眠障碍就是睡眠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或时序的紊乱都称为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分为器质性和非器质性两类,在此仅讨论儿童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1 引起儿童睡眠障碍的原因

1.1生理因素 ①遗传因素:患儿家族中常有类似发作史的亲属,个体易感因素构成了失眠发生的内在基础。另外与儿童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及功能的失调、抑制和兴奋的调节不平衡有关。②躯体因素:疼痛或不舒服,如绕虫、鼻子不通气、咳嗽、频繁夜尿等都会影响儿童的睡眠。

1.2心理因素 惊吓、兴奋、刺激都能引起精神紧张、焦虑恐惧而产生睡眠障碍。

1.3环境因素 ①居住条件:闹市区人来车往、过于吵闹或室内空气不良、闷热、冷、光线强弱等。②睡眠习惯:睡眠时间无规律、睡眠姿势不正确、俯卧、手臂压于胸、睡眠前喜欢进行过度的运动等都会影响睡眠。

2 临床表现

2.1入睡困难和睡眠不安 此表现在儿童各年龄段都可产生,以婴幼儿期较多见。

临睡时不愿上床,上床后又不能入睡,即便睡着了也易惊醒。睡眠不安的孩子表现为:睡眠中经常翻身、手脚或全身跳动、睡中哭喊、说梦话、磨牙等。由于患儿夜间睡眠不足,早上赖床、易发脾气、食欲不振、烦躁不安。

2.2睡惊 出现于夜间的极度恐惧和惊恐的发作,伴有强烈的语言、运动形式及植物神经系统的高度兴奋。儿童睡惊多发生在刚入睡大约15-30分钟内,此时处于非眼快动睡眠阶段,也称慢波睡眠。表现为:睡眠中突然惊醒、坐起、叫喊、哭闹、惊慌失措、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瞳孔放大、出汗,有的则紧闭双眼、表情焦虑,有时会起床在室内走动、抓住人或物喊叫,安静不下来,这些症状一般持续1-10分钟,通常在夜间睡后1小时发生。发作过后仍能入睡,醒后对发作经过基本不能回忆,如有片段的回忆也很模糊。夜惊可连续几夜发生,但极少在一夜中重复出现。夜惊多见于2-5岁期间,青年期则消失。

2.3梦魇 多见于8-10岁儿童,发生在眼快动睡眠期,也称快波睡眠,即做梦阶段,是由于紧张、焦虑、恐怖、压得透不过气来或得不到帮助而发生的一种令人惊恐的梦。儿童梦魇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有防御性的身体运动、呼喊、哭泣而醒。醒后能回忆起一连串可怕的梦境,由于过度惊恐,醒后难以入睡。一般持续2-3分钟,无需特殊治疗。

2.4睡行症(夜游症) 睡行症或夜游症是睡眠和觉醒现象同时存在的一种意识改变状态。儿童期发生率较高,发生在非动眼睡眠阶段,因此夜行症并非做梦。大部分发生在入睡后1-3小时内,表现为:睡眠中突然起床、走来走去、发作中个体表现茫然、目光凝滞,他人试图加以干涉相对无反应,并难以被唤醒,尽管在最初从发作醒来的几分钟之内,会有一段时间的茫然及定向力障碍,但并无精神活动及行为的损害,发作后又自动上床入睡,醒后对发作经过完全遗忘。

3 治疗

3.1心理治疗 可采取心理支持与放松训练来消除引起儿童紧张的因素。首先帮助孩子意识到这是焦虑、恐惧的原因,要正视它、面对它,不要用自认为合理的其他理由来掩饰他的存在。其次,要树立起消除焦虑情绪的信心,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运用注意力转移的原理,及时消除焦虑、恐惧情绪,并给予安慰和鼓励。

3.2良好的睡眠习惯,改善环境,睡眠健康教育 主要是生活方式和环境:按时睡眠,临睡前避免让孩子过于兴奋,不要看太紧张、惊险、恐怖的影视片,不要喝过多的水或吃得太饱,要培养正确的睡眠姿势。减少白天睡觉时间,在睡眠期间声音、光线、温度等都应降到最低或适宜的状态。经常给孩子洗澡、换衣服和被褥,对梦游孩子要注意控制环境。

3.3健康教育 孩子犯错不要过于批评指责,不要以体罚的手段来惩罚孩子,不要盲目惩罚。尊重孩子的人格,当出现睡眠问题后,不要给孩子过多的精神刺激,要培养良好的性格和行为。防止孩子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而影响睡眠。

3.4药物治疗 儿童睡眠障碍以心理治疗为主,但儿童睡眠障碍若是由于身体因素引起或反复长久出现睡眠不佳,则应到医院诊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治疗。

为了使儿童、青少年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家长、老师及所有关心儿童、青少年的人士,都要努力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他们学会缓解精神压力,教育帮助他们学会宣泄和放松,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家长如发现孩子有异常的精神问题应及时就诊和治疗,这对孩子疾病的预后以及成长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篇(7)

引发失眠

虽然失眠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近年来,失眠患者日趋年轻化,究其原因,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竞争激烈、各种矛盾日益增多以及家庭不稳定等因素有关,最常见的是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压力型失眠。职业类型多见于企业管理者、公务员、科研人员。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多梦、易醒。

二是不良嗜好型失眠。职业类型多见于自由职业者、经纪人、创意人员、文化公司职员和从事与时尚有关的工作人员。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多噩梦、醒后神智懵懂不清,失眠原因多为咖啡因、酒精、尼古丁。

三是焦虑型失眠。职业类型多见于30岁以上的女性领导,比如私企老板、财务主管等。失眠表现为焦躁、恐慌、夜间惊醒后无法再次入睡。

另外,有些人由于过分关注自身睡眠问题反而不能保证正常睡眠,会产生躯体紧张和习惯性阻睡联想,后者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这两种因素互相强化,干扰睡眠,时间越长,患者的关注程度越强,导致患者陷入恶性循环的状态。

六成患者源于精神障c

睡眠与觉醒是中枢神经系统主动活动的结果,通过生物钟周期性的开启通向睡眠诱导区,因此,以失眠就诊的患者有可能存在焦虑或抑郁障碍等。特别是抑郁症,作为各类精神疾病中自杀率最高的疾病(10%~15%的抑郁症患者会自杀),若单以“失眠”诊治而隐瞒精神心理状况,可能造成令人遗憾的后果。故有严重失眠症状时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不要忽略了精神障碍。

睡眠障碍与精神障碍关系十分密切,90%的情感障碍,如抑郁症病人有睡眠障碍;反之,60%~69%长期失眠的病人至少有一种精神障碍的诊断。精神性原因如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等患者,平时多出现植物神经紊乱、神经官能症、癔症、抑郁、焦虑、幻觉、妄想等各种神经症,进而影响睡眠。

临床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发生顽固性失眠的几率接近百分之百。很多患者不知道始作俑者乃抑郁症。抑郁型失眠职业类型多见于技术人员、不常与人交往的职业白领。失眠表现为表情冷漠、不愿意与人交往,缺乏自信,夜里2至3点醒后难以入睡,心绪繁杂,第二天醒来后有头晕等身体不适症状。失眠原因多为内向的性格使得患者日常不善于表达,如遇到问题,容易产生低沉、忧郁的情绪。

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均是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常用手段。对于轻度的抑郁症患者,也许单纯的心理治疗可以解决,但中重度的抑郁症患者肯定需要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需要长期服用,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药的副作用是可控的,无须过分担心。

篇(8)

失眠通常指入睡或维持睡眠突发障碍(易醒、早醒和再入睡困难),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质量下降不能满足人体生理需要,明显影响白天社会功能或生活质量。失眠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发病率高,在各种睡眠障碍中,以失眠最为常见,全球约30%的人群有睡眠困难,约10%以上存在慢性失眠,我国失眠发病率高达40%以上。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6月—2009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失眠患者84例,男35例,女49例,年龄在26~68岁之间(44.4±5.8岁),病程2~72个月(49.3±7.8个月)。诊断标准参考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现分析如下。

2 治疗

失眠的基本治疗是消除各种可能的外因。

2.1 非药物治疗 治疗失眠非药物治疗方法有心理治疗,自我调节治疗等。

2.1.1 睡眠卫生教育 规律的工作时间,无论前晚何时入睡,早晨都应按时起床,周末和假日也保持通常的上床和起床时间。 安静、舒适和安全的睡眠环境,保证安心入睡。不在床上阅读和看电视。每日适度规律的运动,但不要在睡前2小时内进行。适度运动可缓和交感神经系统,是改善睡眠障碍的良方。晚餐后不饮酒、咖啡和茶,不吸烟,睡前不要过多饮食;选择合适的晚餐食物。晚餐应多吃清淡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睡前喝杯加蜂蜜的牛奶,也有助于安眠。

2.1.2 心理治疗

行为治疗: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阻断卧床与失眠之间形成的条件反射,学会精神和躯体放松方法。

睡眠限制疗法:通过缩短卧床时间(但不少于5小时),增强睡眠的欲望,提高睡眠效率。睡眠效率正常值为95%左右。

刺激控制疗法:包括只在有睡意时才上床;上床后不做睡眠以外的事;出现睡意时再回卧室;定时起床;日间不午睡或小睡。逐步建立规律的睡眠。

2.2 药物治疗

2.2.1 苯巴比妥类:镇静催眠疗效不如苯二氮卓类,且安全范围较窄,成瘾性和耐受性均较苯二氮卓类强。

2.2.2 水化氯醛:特别适用于儿童和老年人,儿童口服30~50 mg/kg,成人500~2 000 mg。口服易吸收,约15分钟即可入睡,持续6~8小时。该药不缩短REMS睡眠,醒后无不适感,大剂量可产生抗惊厥作用。治疗失眠,适用于入睡困难的患者。

短期应用有效,连续服用超过两周则无效。

2.2.3 格鲁米特(glutethimide,导眠能):为中效类镇静催眠药,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中枢抑制作用。该药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主要用于失眠症的短期治疗,不适合长期应用,因为催眠药的应用仅在3~7天内有效,如需再给予本品治疗,应间隔1周以上。

2.2.4 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是目前临床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临床常用的有地西泮、氯氮卓、硝西泮、氟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等20余种。

2.2.5 唑吡坦(Zoplpiden,又名思诺思):作用类似苯二氮卓,具有较强的镇静、催眠作用,抗焦虑、抗惊厥和肌肉松弛作用较弱。可缩短入睡时间,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延长总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无明显精神运动障碍。适用于短暂性、偶发性失眠症或慢性失眠的短期治疗。

2.2.6 佐匹克隆(Zopiclone,又名忆梦返,唑吡酮):系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受体激动剂,本品作用迅速,与苯二氮卓类相比作用更强。动物实验证明,本品除具有催眠、镇静作用外,还具有抗焦虑、肌松和抗惊厥作用。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症,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次晨其他药物残余作用的患者。

2.2.7 扎来普隆(Zaleplon,sonata):用于成年人失眠的短效治疗。本品是非苯二氮卓类的催眠药,具有镇静催眠、肌肉松弛、抗焦虑用抗惊厥作用。具有以下特点:后遗作用(白天镇静作用、焦虑、瞌睡和损害识别记忆能力等)较小,极少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几乎不引起反弹性睡眠障碍,一般不会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能明显缩短睡眠潜伏期,并提高睡眠效率。

3 病因分析

3.1 睡眠卫生习惯不良 是由各种可诱发人入睡困难的日常生活习惯导致的睡眠紊乱,睡眠时间无规律、午睡或睡眠时间过长,睡前从事易兴奋活动,如阅读小说、观看情节复杂的电视剧、进行强体力或脑力活动、服用咖啡和饮酒等。睡眠的不良习惯加以睡眠的消极状态共同造成。单单违背睡眠卫生达不到失眠的严重程度,大部分都是很多因素聚集造成的,其中包括有不适当的睡眠卫生。床上所呆时间过久是造成长期失眠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不是最基本的,最初的原因只能起加重作用。纠正不良睡眠卫生习惯与环境后,失眠可缓解。

3.2 睡眠调节紊乱 是急性应激、冲突或环境变化导致的短暂性睡眠障碍。个体平时对心理刺激、环境变化、内心冲突和季节性变化适应困难。通常起病较急,表现出失眠,常伴有焦虑、易激惹,严重者影响社交和职业功能。如压力解除,适应能力提高,失眠可以得到纠正。明显地与职业的变化、思想活动的增加和情绪压力有关。在某些压力之下,没有导致情绪和行为异常,而只出现以失眠为核心的症状。

3.3 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 抑郁心境和缺乏动力是突出表现,患者常主诉高兴不起来,心情压抑、兴趣索然、沮丧、孤独、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对工作无热情和信心、对未来悲观失望和自我评价过低等。可伴有各种疼痛、胸闷、食欲减退、多汗、早醒或失眠等躯体症状,晨起较重,下午减轻。

3.4 焦虑障碍相关性失眠 日间表现为心烦意乱、烦躁、易激惹、紧张和恐惧不安等,以及头疼、头晕、无力、恶心、厌食、尿频、面红、出汗、心悸、胸闷、气短和颤抖等躯体症状。焦虑性失眠典型表现为入睡困难或易醒,常从梦中惊醒出现恐惧感,使患者无法入睡或不能持续睡眠。

参 考 文 献

篇(9)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126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2105-01

肝癌是消化系统中病情最严重的一种,许多研究证实是一种心身疾病,个和精神心理因素与这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2]。失眠是肝癌患者中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睡眠质量的好坏能极大地改变体内荷尔蒙的平衡,而这将影响癌细胞在患者体内的扩散速度。

1.失眠的影响因素

1.1疼痛:原发性肝癌患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常以肝区疼痛为首发症状[3]。因疼痛剧烈,呈持续性,常为夜间较重,使患者备受折磨,影响睡眠。

1.2与治疗有关的因素:放疗及化疗药物本身的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乏力、脱发及患者对化疗过程的情绪反应等,均影响了患者的睡眠质量。

1.3社会-心理因素:肝癌患者是易发生心理障碍的脆弱人群。癌症是一种应急源,一个人一旦被确诊为癌症,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反应,但如果反应过于消极或时间过长,易产生抑郁症状,甚至抑郁症。对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睡眠障碍[4]。社会因素虽不能改变患者躯体症状,但能明显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产生孤独感、抑郁症状,很大程度影响患者睡眠,是造成失眠的重要原因。

1.4经济因素:肝癌是一种病程较长,治疗手段复杂,治疗费用昂贵的疾病,患者的经济负担一般比较重,经济状况的变化必然导致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忧虑不安,从而影响睡眠。

1.5环境因素:因住院环境陌生,邻床患者的干扰,医院的常规活动,治疗护理操作的干扰等妨碍睡眠,这些因素对睡眠-觉醒周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使患者睡眠后易醒及醒后难以入睡。

2.对策

2.1心理疏导,增进正性情感。心理治疗是通过教育、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应付问题,让患者学会如何应对疾病、治疗和住院所带来的压力,采用认知行为治疗,让患者将“需要睡眠”的目的改变为“只是放松”。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给予安慰和关注,增加与家属和患者相处的时间,使患者感受到亲情的温馨,增加正性情感及消除不良情绪。

2.2创造舒适的睡眠条件和环境。改善环境可以减少睡眠干扰,例如,减轻噪声,降低光的亮度或者关闭灯源,调节适宜的温度。避免在有效的睡眠时间内实施影响患者睡眠的护理操作,必须进行的治疗和护理操作合理穿插于患者的自然觉醒时进行,以减少被动觉醒次数,协助患者晚间热水泡脚,睡前及时排尽小便,指导患者进行促进睡眠的练习,如倾听音乐及脚心涌泉穴按摩等,使患者精神放松,安静入睡,在不影响疾病护理治疗的前提下,保持患者的生活习惯及舒适。

3.治疗

失眠是癌症本身或者其治疗所产生的症状所引起的,那么控制或者减轻症状就是解决睡眠的关键。治疗失眠应当结合药物和非药物,并针对患者进行个体治疗。护士除了进行环境、身体及心理因素的护理外,还需了解睡眠药物的效果,正确使用,以提高药物的有效性,将所观察到的患者失眠情况主动与主管医生联系,以便医生依据失眠的不同症状和药物的半衰期选择药物。服用睡眠药物的患者,护士应观察患者是否有睡意、中途有无觉醒、次晨觉醒有无困倦等情况。总之,重视加强睡眠的健康教育,教会患者及时发现自身的睡眠问题,提供干预对策及技术,并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共同制定措施,以保证睡眠质量,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参考文献

[1]Koponen M,Seurim,Navalainen A,et al.Nasal lavagemethod in the monitoring of upper airway inflammation:seaso naland individual variation [J].Inhal To xicol,2003,15(7):649.

篇(10)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因此睡眠质量直接决定着人的生命质量。鉴于睡眠的重要意义,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人生。

随着社会竞争和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受到睡眠障碍这样一种心身疾病的困扰。今夜无人入眠唱出的是群体的喜悦与兴奋;夜夜无法入眠表达的则是个体的痛苦和不堪。失眠是睡眠障碍的最常见表现形式。失眠可以作为一个疾病类型单独存在,即失眠症。失眠症是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睡眠的质或/和量令人不满意的状况。具体表现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睡后易醒、自觉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入睡、醒后感到不适或疲乏,或虽入睡而缺乏睡眠感等情况。由于失眠对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影响,长期失眠的人还可以出现疲乏,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不稳定等伴随症状。如果上述情况并非继发于其他疾病,至少每周发生三次,持续一月以上,就可以被诊断为失眠症。

引起失眠症的原因有很多,如环境因素、躯体因素、生物因素,但最常见的原因还是精神紧张,对失眠本身的担心、恐惧和焦虑。失眠的严重程度并不在于实际睡眠时间的长短,而主要在于患者对睡眠时间长短的关注程度和态度,以及个体对睡眠质量的主观体验。睡眠时间有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过去强调儿童必须睡够10小时,成人必须睡够8小时的说法是不准确的,这种说法忽略了个体差异,将复杂的睡眠现象简单化。

除了失眠症外,失眠更常作为其他疾病尤其是精神疾病的一个症状而存在,如焦虑症患者的入睡困难,抑郁症患者的顽固性早醒,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彻夜不眠等。需要指出的是,精神疾病的复发通常都伴有睡眠的明显变化,从某种程度来说,睡眠是精神病复发的晴雨表,严重的睡眠紊乱通常是疾病复发的征兆。

继发性失眠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病治疗,在此不赘述。失眠症的治疗则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目前主要是给予一些镇静催眠和抗焦虑药物治疗,此类药物多属于二类,因此必须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中,在精神病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非药物治疗有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有两个方面:①要让患者了解一些睡眠卫生的必要知识和睡眠的一些基本规律,特别要使其明白睡眠因人而异,睡眠时间的变化和许多外界因素有关,暂时的失眠不会对人体产生很大影响,而对睡眠的过分担心反而会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并形成恶性循环等道理;②对患者的睡眠习惯和睡眠卫生问题做出指导。行为治疗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松弛治疗和限制卧床时间等方法,后者通过提高睡眠效率常可以对一些病程长,药物疗效差的患者收到戏剧性的治疗效果。

上一篇: 农村数字经济存在问题 下一篇: 电子商务的风险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