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0:36: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是从就业过程中逐步提炼出来的,它是一种综合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通常是指大学毕业生通过学习各种知识,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实现自身的就业理想,同时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顺利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种就业能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在校学习或从部分社会实践中得到,它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应聘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等。一个大学生要想实现顺利就业,首先他的就业动机必须正确,其次,他应具备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差异性能力这三方面的能力,其中基础能力包含人际交往能力、应聘能力、适应能力等,专业能力主要指满足岗位所应具有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差异能力主要包括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就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来看,具备基础能力是顺利实现就业的前提,只有基础能力足够,才可能顺利就业。专业能力是实现就业的关键,差异性能力是核心。只有具有了差异性能力才能从顺利就业最终走向自我创业,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当前中国正处在变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很多工厂都面临着倒闭破产,“隐量”“存量”待就业人口巨大,加之大学生毕业数量的逐年增加,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另外,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脱节现象十分明显,导致大学生人生目标、价值取向、专业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自身综合能力不足、就业难。据有关部门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就业能力上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专业能力不足。目前,由于很多大学在考量大学生时,采用的是学分制,导致很多大学生只注重学分积累,而忽略深入学习本专业知识,自身对本专业的知识掌握不够,而通常学校也不会及时正确引导学生,最终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能力不足。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作岗位对工作者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而很多高校都不能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自身专业,这也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
2.学习能力不强。学习能力其实是一种接受能力,它是其他能力形成的基础。大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去学,而不是仅停留在让学生学到了什么上面。若一个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走上工作岗位后就很难快速熟知新岗位所需的知识与业务,造成上手慢的局面,而单位看重的则是员工每天能给企业带来多少效益,由此可见,学习能力不强将严重阻碍学生就业。
3.实践能力低。实践能力不仅包括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包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很多大学只注重让在校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而不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导致大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与实践相结合,当这些大学生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后,很难满足岗位需求,还得从新学习,而很多企业又不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去培养这些大学生,这造成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此外,部分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眼高手低”,这也会影响其实际就业。当然,创业意识淡薄,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等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后期就业。
三、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1.切实完善高等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学校,要想把大学生就业所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必须从学校这个源头上着手。对高等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要逐步改革、不断完善。要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来设置专业,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当前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也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举措。
2.努力完善以职业规划和就业咨询为核心的就业指导机制。要引导学生逐步转变思想观念,让学生明白自己是最终就业的主体,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引导学生就业的内容要全面,包括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就业观念、就业心理等多个方面,并且引导时要分层辅导,根据学生年级和学习层次的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且在分析引导时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特点以及发展意向等,为学生提供的职业生涯指导服务不仅要内容充实,而且要有个性。要经常对就业指导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
四、结语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要想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要切实完善高等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完善以职业规划和就业咨询为核心的就业指导机制,而且还要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力发展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把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促使更多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大学生作为高校培养出的高级人才,代表了高校对其社会职能履行的程度。大学生就业率越高,就越能为社会创造价值,高校教育就越有意义。然而,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高校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
1.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
能力作为一种心理要素,指的是人们完成某种事情所必须具备的心理能量和行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则包含了大学生选择职业的稳定性、对职业的认识、所具备的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素质和找到与自己相匹配的职业的方法四个方面。然而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都缺乏系统的了解,并且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有限,从总体看来,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不足的,必须对其进行培养。
2.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2.1优化课程以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始终是他们在能够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王牌”,高校对学生进行就业能力培养的第一步,是使专业知识水平这一王牌更加响亮。因此,对大学课程进行优化并且进一步加深对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课程优化并不单纯是对课堂的优化,还包括就教学资源及教师的优化。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优化课程可以从教师进修开始,高校应有计划地派教师外出进修,到全国有名的计算机软硬件公司实践,丰富教师的阅历和经验,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聘请国内外具备较高理论素养、实践经验的专家到学校做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通过他们的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优化课程还应该包括教学方法的改进,例如,使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堂实训,将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实践视为一个整体,为学生设计结构性的实践内容,将课堂转化为工作环境,使课堂角色由“教师和学生”转化为“职场工作人员”,通过设计让学生必须通过实际考察和研究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整理将知识融会贯通,发现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的必然联系。
2.2提供校内外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技能
大学生就业能力弱的关键原因在于大学生在职业技能发展方面的缺失,大学教育将重点放在理论知识上,按照科研发展路线培养人才,而导致大量学生在社会职业技能方面有缺失。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解决这一问题,校企合作是高校和社会经济组织进行深度合作的一种形式,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也能够使高校获得一部分发展资金。仍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首先,学校应投入资金进行校内实践基地建设,这个基地建设不仅能够为本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还能够成为区域内其他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基地,在学生放假期间,实践基地可以对外开放,以此形成经济效益,不仅能够解决学校本身的实践需求,还能够帮助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员;其次,高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为学生争取固定的顶岗实习企业,通过“交换实习基地”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习企业中轮岗实习,进行与职业相关的各种实践,以此作为校企间互相交流和培养人才的方式,如能建立稳定的交换实习基地,则不仅学生的顶岗实习环境能够有所发展,学生的就业也会更加容易,集团产业在人才储备方面也更具优势。
2.3进行心理发展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
前文所示,就业能力不仅包括学历、职业能力,还包括个体为了适应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心理素质,如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创新思维等。大学生在校内接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教育,却往往因为心理素质不强而不能应对就业竞争,这与大学生心理发展有极重要的关系,高校有必要从心理发展教育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对学生进行心理发展教育并不单纯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公共课要求全校学生必修就能够完成的,因为心理发展与学生面对的日常生活事件有关,这个发展过程以及很多优秀品质的获得不能从书本或课堂上直接得到,而是需要体验才能完成,因此,建议高校组织学生参与拓展训练,有目标、有计划地帮助学生培养与职业相关的软实力并使之提高。例如,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设计一组集体跳绳的游戏项目,对参与体育课的学生进行多人分组,每组至少10人,活动的目标是每组学生在1分钟内共同完成50个以上的圈数。在游戏刚开始时,学生们会因为相互之间配合不默契或个别人身体素质太差而无法完成任务,但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们会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个人体能对团队顺利完成任务的影响。体能不足的学生和技巧不足的学生会自觉加紧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和相互鼓励,每组学生最终都能够完成这项任务。这个拓展训练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感悟到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之间的联系,也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增强自己的体能和素质,这实际上就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是职业素质养成的过程。
2.4提供职业指导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职业指导是由提供指导一方根据需要指导的一方的个人与职业相关的背景,围绕其本人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诊断、分析、评估、判断,为其提供职业咨询、职业辅导、职场导航等服务,共同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很多高校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教育,但就业指导仅能解决学生在就业当下的困扰,有时候,学生所选择的职业只是为了应对要面对的就业问题,而并非发自内心地想从事某一职业,这样的就业是不成功的,学生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必定会遇到挫折,反馈到学校教育中,就成为“就业能力不强”的写照,因此,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必须提供全方位的职业指导以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首先,职业指导应重视学生职业态度的培养,即在实习期间,指导教师重视在实习前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心理辅导,在实习期间做到帮助学生适应工作环境、处理工作管理,在实习后指导学生撰写实习报告并互相分享实习的收获。进行有意义的、充满成就感的实习会使学生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形成积极的认知,作为他们认同专业并坚定他们的职业信心的主要因素;其次,应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职业信息以供参考,职业指导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深入剖析职业的行业特性和岗位特性,使学生了解到不同的行业会影响职业角色的发展;对职业所在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深入了解,如人力资源需求、平均工资状况等;发现不同的职业岗位具有不同的岗位特性对就职者的能力素质有不同的要求等;最后,应指导学生形成客观的自我认识,即在职业指导的过程当中教会学生从客观、实际的角度去分析自己在职场中的价值和位置,以职业要求来测评自己的专业成绩、专业水平和各种能力,考察自己的社交圈子与生活方式,确定自己将来发展实力等;帮助学生对自身所处的环境的经济发展状况有所了解,进而对职业发展的可能性进行推理。这样,大学生就能够在就业之初形成对未来职业的全面、清楚的认识;能够更客观地分析自己的职业能力从而找到更合适自己的职位。
3.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时应注意的问题
就业能力作为一种在社会上生存和立足所必备的能力,是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期间必须掌握的,这也是大学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现代教育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因此,对学生进行就业能力培养,也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对职业和专业的主动、自愿选择为中心开展就业能力培养;另外,学校所采用的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案应符合学校的办学实际,使学校的资源能够被合理利用,而并不是使就业能力培养成为学校发展的负担。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需要从专业知识水平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提高以及如何实现高质量就业四个方面入手,在进行就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学校应始终以学生作为主体并选择那些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培养方案。相信在高校不断努力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会稳步提高,学生的就业问题终究会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刘婷.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3):10-12
[2]邓润生.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现考量与培养策略[J].大学教育,2014(3):101-102
[3]秦淑平.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与培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15-118
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我国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03年,我国高校自1999年来大规模扩招后的第一届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我国进入第一个毕业生就业高峰。当年的毕业生人数为212万,到201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已达到660万。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急剧增长,但用人单位需求则呈较慢增长趋势。大学毕业生增长比例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增长比例不协调,两者之间的差距,导致用人单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近几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更为严峻。这就对大学毕业生在新经济环境下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受到广泛关注。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不同的学者对就业能力的理解有自己的观点:国内学者郭志文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学生在毕业时具有获得工作职位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学生获得就业。获得就业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而拥有就业能力才能使毕业生获得持久的就业和职业生涯保障。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给出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具体来讲,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自身潜能的自信。然而国际劳工组织则给出了不同的结论,他们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工作、保持工作、取得进步以及解决工作中的困难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其获得工作、进行工作、解决问题以及在工作中磨练成长所需的各项能力的总和。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一)基础能力欠缺
基础能力是指大学生获得工作、进入职场的最基本能力要素。主要包括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获取知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以及从事实际工作必需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中,还存在着人际交往障碍,缺乏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与理解,过分考虑自己的得失,很少从集体利益出发,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待提高等现象。
(二)专业能力不足
大学生经过严格的专业学习后,应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它指导实践的能力。而当前大学生就业时所表现出来的专业能力不足,专业功底不扎实,知识积累不足,严重影响了其自身的顺利就业。专业能力不足,是高校专业设置的滞后与不合理性所带来的弊病。部分大学生在学期间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对待专业知识的学习敷衍了事,导致了这些大学生专业能力不足的后果,影响了就业能力。同时,原本热门行业经过几年的循环后逐渐变冷,专业不对口、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都是造成专业能力不足的因素。
(三)心理素质较弱
心理素质对于现今竞争激励的社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由于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提高,青少年多在优越良好的环境中成长。而且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隐形条件,使得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过分保护,这让青少年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软弱和胆怯。现在的年轻员工对于新的工作环境适应能力差,抗挫折能力低下,遇到磨难,首先想到的不是直面问题,寻找解决方法,而是习惯性地逃避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比如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就充分说明了这个事实。所以,当前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锻炼和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身心刚强也是打开求职大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实践经验缺乏
众所周知,现今的高校教学大多偏重于课堂和理论教学,缺少社会实践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而社会现状却是,多数用人单位都要求应聘人员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或者大都优先考虑具有实践能力与技能的大学人才。因为他们认为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适应性强,能够马上胜任工作。但事实截然相反,多数大学毕业生不仅实践能力低下,而且还心高气傲、眼高手低,令不少用人单位产生反感以及抗拒心理,从而造成大批毕业生无法适时就业。数据显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相关工作经验、解决问题能力等,都是企业所要求的就业能力,而他们的满意度却不是很高。可见,各大高校和大学生都需要从自身的不足之处中寻找突破口,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以及工作经验的积累。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的分析
(一)就业能力意识缺乏
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弱化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教育,过分注重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只将就业协议书作为评判学生就业与否的标准,不重视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以及就业单位的状况。高校没有将大学生看作能动的就业主体,而是看作就业的被动者。所以其没有从根本上认清大学生就业难的本质。
另一方面,广大学生不够重视自身就业能力的发展。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具有盲目性,进入大学后也没有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实际上学生不了解真实的工作世界,对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性格、兴趣和能力也没有全面的认识,不知道自己适合哪一种职业。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造成期望值过高、自我定位不准、盲目乐观、职业心理准备不足。
(二)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功利化,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不高,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特点,所以学习不能取得较大的成效,就业能力自然不强。许多学生学习兴趣与专业不一致也会导致知识掌握、学习能力难以取得满意的成效;学生对于专业学习没有清晰的概念,不清楚本专业在社会领域的利用及专业的职业发展前景。
(三)实践操作能力不强
实践能力主要是指毕业生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正在发生多样性的变化。从总体上看,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应聘者是否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是众多企业考虑用人的因素,很多企业希望招聘来的大学生一毕业就能马上胜任工作。但是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的缺乏一直是阻碍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又一大因素。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一贯偏重理论教育,轻视实际操作能力;一贯重视应试能力的培养,轻视整体素质教育,造成了一部分大学生“会说不会做”,眼高手低,实践能力不强。
(四)创新意识能力不够
创新能力是指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因素在新的层面上融为一体、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合力,它是在多种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已知信息,创造新颖独特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理论、新思维、新产品的能力。近些年,用人单位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
(一)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使在校大学生为寻找就业机会和将来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明确学习目的和方向,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利用第二课堂、团学活动等各种方式,帮助大学生增强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了解。与此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准确地定位自己,把对自我的准确认识与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从而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制定符合个人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后,引导大学生把生涯规划分解为阶段性目标,逐个目标地实现,为成就人生理想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学习指导
学习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最有价值的能力之一。高校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三方面:一是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大学学习本身就具有自主性学习特征,各种教育活动必须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自主性学习能力强的人,对学习过程控制、调节能力就很强,能够比较成功地运用学习策略,克服自身在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二是加强学生学习策略指导,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专业、内容、难度寻找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三是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加强他们对学习本身价值的认同。
(三)鼓励参加实践
1.课程实践
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真正看重的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生产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开展课程实践,把专业课的学习和社会生产实际结合起来,是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比如一些理工科课程应安排学生首先到公司厂房进行认识实习,使用他们对课本上的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实地参观对以后的工作环境和内容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增强了热爱专业、学好专业的信心和决心。
2.社会实践
对于大多学生来说,大学四年是求学和就业过渡期,终究每位学生还是要到社会的熔炉中进行锤炼。在大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对将来就业乃至于将来的职业发展都是有益的,各高校对社会实践都很重视,暑期“三下乡”活动等社会实践对就业有很大帮助,在实践中大学生慢慢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学会发现和解决问题,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3.校内实践
校园内的实践机会也很多,比如各种社团、协会、学生会等组织,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与这些组织的活动,这样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各种能力。通常有过学生干部工作经历的学生比一般同学会更加自信,处理问题更加高效,待人接物更加得体。
(四)加强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
开拓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是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品质在新层面上融为一体、相互作用、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一种合力。对于个体而言,创新能力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条件。创新是以个性为基础的表现形式,没有独特、鲜明、丰富多彩的个性,就谈不上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依赖于个性的充分发展。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因此,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特别要注重科学思维的训练,打破过去那种沿着一条途径、一种模式思考问题的习惯,善于用新的思维方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规律,创造新理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结合,必然会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打破旧的就业传统,树立新的择业观念,增加择业、就业、创业的机会。
[中图分类号] C9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086-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就业压力增大。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诸多问题,如专业能力差、实践能力不强、职业目标不明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良好健康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学生就业能力到底是什么?高校又该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呢?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劳动力过剩,所以就业形势极其严峻。据统计,200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559万,2009年611万,2010年增至631万,2011年甚至多达660万人。毕业生规模越来越大,就职岗位十分有限,形成了“狼多肉少”的局面。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也慢慢凸显出来了。
(一)就业心态不端正
1.追求面子和高收入:这种心态在大学生中尤为突出,他们不再是想着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而是想要获取高额的收入或地位,对企业仅仅几千元的实习工资不屑一顾,更不愿从基层做起。他们没有认识到自身能力的局限性,于是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
2.过分追求专业对口:部分毕业生执意认为就业就得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这样才能物尽其用,实现自身价值。这样使得就业渠道变窄,就业难度增加。
3.对职业认识有偏差:毕业生对某些职业的了解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盲目听从社会舆论,盲目从众,选择大众口中的“热门职业”,缺乏对该职业规章制度、职业素质、就业意识等的了解,导致就职时发现现实与传言差距很大;或者职位供不应求,导致求职失败。
4.对社会认识不足: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不成熟,带着较多的想象成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性,大学生没有过多的社会体验,往往把社会想象得过于美好,因此就业期望值过高,脱离现实,导致求职失败。[1]
(二)专业技能不扎实
专业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现阶段大学生专业能力普遍不强,由于大学生学习态度普遍不端正,学习散漫,对知识的掌握也不牢固。其次,部分学校考试要求较低,达不到企业应用标准,学生拿到文凭却缺少相应的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比如,学校考试只需达到60分便可通过,大部分学生以通过考试为目标,仅仅学习60分的内容,考试之后很快便忘记了。长此以往,毕业生上完大学发现什么也没学到。
此外,有的学校知识更新慢,课程内容陈旧,专业设置滞后,难以满足时代需要,学生毕业后发现所学内容几乎没有用武之地,因此被企业淘汰。比如,机械专业的小王,在学校将学校所教的手工画图和CAD二维画图软件学得很好,却发现手工绘图已经基本被社会淘汰了,就连二维画图的应用也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三维的Pro/E、Inventor等画图软件,学校所教的内容早已过时。
(三)缺乏实践能力
大学生实践能力普遍较低。由于大学的大部分课程是理论课,小部分的实习课和金工实习难以满足训练动手操作能力的需求。再加上有的学校不认真对待金工实习,将本就稀少的操作课给去掉,换为观摩学习;以及学生对待实习和金工实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实习期间的学习效果不理想,达不到学校的要求,更和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于是企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往往还要对其进行几个月的上岗培训才可将其入职,这就是为什么企业不愿雇佣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原因了。[2]
(四)缺乏有效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指对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将其实现的过程。对大学生来说,他们处在职业生涯中的探索期,对职业选择还未确定,因此,进行一个有效的职业规划对他们未来的就职和发展很有必要。
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想做职业规划,却不知如何进行;2.怀疑职业规划能否实现;3.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没有规划的必要。对于这些现象,学校有必要开设相应的课程,进行相关引导,让大学生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并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学校可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或者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等,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三、缺乏职业素养和创业意识
职业素养是构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职业素养包括诚信、团队精神、责任心、沟通交流能力、职业道德等。由于功利主义不断滋生,已经渗透大学这个神圣的学府。因此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很成问题,在工作岗位上也受其影响,他们往往以个人利益为重,过分考虑自己的得失,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得很不成熟。
创业意识的缺乏也是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创业意识就是指使创业者有创业欲望的个性意识,包括创业的需要、兴趣、动力、理想等。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当今社会岗位有限,大学生创业不仅使自己就业,还为他人提供了岗位,更实现了人生价值,是值得鼓励的事。但是,当前的许多高校还没有开设与创业有关的课程,缺乏对大学生创业的指导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创业意识,没有创业精神。[2]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一)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
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才能让他们在求职时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找到工作。要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得从课程入手,课程设置不仅要保证其科学功能,还应重视其社会功能,要锻炼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同时,大学生还应了解社会和专业的发展,并学习紧跟时代潮流的前沿知识,与时俱进。
(二)加强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缺乏,一直是大学生求职的硬伤。要提高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校就应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切实开展实习课程,落实加强工科的金工实习课程。鼓励学生走向社会,了解并适应社会。比如,可以建立培训基地,让学生有大量的机会实战演练;还可以和有关单位合作,组织学生进入单位实习。注意进入单位实习并不只是看看,还应加入岗位工作,亲自动手操作,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提高。
(三)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需重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开展相关课程和互动。如:邀请创业精英进行学术演讲;开展大学生创业论坛,邀请专家传授创业经验;开设创业精神选修课;建立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舞台等。老师还要注意为创业中受挫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延续其创业热情。通过培养创业精神,让大学生毕业后择业渠道加宽加大,为他们的就业创业打下基础。[3]
创业门槛过高,也是大学生难以创业的原因之一。普通家庭的孩子,难以拿出巨额的注册资金,更别说日后的维护和运营的费用了。就算能拿得出,一旦出现小额亏损,以应届毕业生的资产背景,也难以承受。因此,国家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同时,还应该落实具体措施和政策。比如,成立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提供大学生创业无息贷款,举办大学生创业交流会等。通过切实可行的政策,帮助刚创业的大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四)完善职业规划指导
高校应重视职业规划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开展落实职业规划辅导工作。学校可以成立就业指导中心,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让学生制订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鼓励贯彻落实该计划。可以开展模拟就业等活动,并引进相关教师教授,进行就业指导培训。还可以开展职业规划大赛,评选出优秀作品供学生们借鉴。最后还可以引进科学的职业评测系统,通过点对点指导评测,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和针对化。[4]
(五)提高受挫能力
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企业对求职者的受挫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如果受挫能力弱,在遇到挫折时便会消沉、抑郁、迷茫,甚至走向极端的道路。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受挫能力也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很大帮助。要培养受挫能力,可以在大学生受挫折时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开展挫折承受讲座,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训练处理社会矛盾的技巧。同时,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地尝试失败,只有经历过失败和挫折,才能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提高挫折应变能力,增强应对挫折的信心。
三、结语
在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的大环境下,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每一所高校应该加大力度去做的事,也是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贡献。通过以上的讨论,希望对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所帮助。
[ 参 考 文 献 ]
[1] 冯岚.大学生就业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2).
二、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偏差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类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的热点。然而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往往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主要表现在:1.实践动手能力差受功利思想的影响,用人单位总是希望招聘到的人才能迅速上手,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而独立学院培养出来的电信类专业人才动手能力和专业实践操作能力不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经验欠缺,导致无法独自胜任简单的工程项目。2.学习能力不强用人单位非常看重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强的大学生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成长动力。而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普遍较为薄弱,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以旧引新、拓展延伸、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与企业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3.怕吃苦,心态浮躁电信类工作岗位相对枯燥,环境艰苦,用人单位希望大学生能有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而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在就业过程中心态浮躁又害怕吃苦,导致企业不愿录用。4.创新力不足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用人单位迫切需要大学生运用创新精神来帮助他们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但当下独立学院对支持创新实践的投入严重不足,大学生受场地、设备、人员、资金等限制无法进行相关创新实践,创造与创新能力较为薄弱。
三、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成因
(一)个人原因
1.自我效能感低。电信类专业课程难度大,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底子薄,相对于公办院校毕业生自我效能感较低,常以“学渣”自嘲,学习热情不高,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刻苦专研的学习精神,导致其在实际竞争中缺乏竞争力。2.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部分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不清楚毕业后可以从事何种工作,对职场和岗位的未知,导致学习动力严重不足,没有很好地利用大学四年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3.就业观念不合理。独立学院学费昂贵,部分学生和家长本着投资与回报成正比的心理,对就业期望过高,盲目追求待遇好、环境优的工作,而一些条件艰苦的参考文献:[1]余长春,王润斌.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陈丽锋,孟瑞,冯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J].电子技术,2011(5).岗位,如常在户外工作的工程监理和网络优化类岗位不愿意去。一些学生甚至频繁跳槽以寻求“理想”工作。
(二)学校原因
1.课程设置与社会脱节。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未能跟上技术的发展速度,加上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实践环节过少,生产实习往往也流于形式,学生缺乏实践动手锻炼,导致其掌握的知识落后于生产实际,难以满足企业需求。2.师资水平有待提高。电信类专业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而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教师极少具有企业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并未结合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和趋势,教学方式单一,产学相结合欠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硬件投入不足。独立学院的发展主要靠自筹经费,相对公办院校而言,在实验场地、仪器设备等方面投入不足。再加上电子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快,很多建好的实验室已经过时,导致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学生无法接触到企业一线使用的最新设备。
(三)企业原因
校企合作是促使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最有效方法。然而当前独立学院与企业之间的联结普遍还是“松散型”的,较少进行紧密合作。如独立学院虽与一些电信类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但由于企业研发项目保密等原因,很难将学生的实习实训落到实处。
四、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解决措施
(一)个人层面———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学生应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多渠道了解社会需求,客观评价自我,并根据社会需求及自身实际,尽早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有目的地在大学期间拓宽知识面,培养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实现自身与理想职业的匹配。其次,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学生应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在重视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根据电信行业和职业发展的具体要求,广泛涉猎非专业知识,实现专业知识与非专业知识的跨学科整合,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此外,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及时掌握新知识以应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状况。
(二)学校层面———多措并举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1.优化课程改革。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建设应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将就业能力的提升嵌入到课程体系中,使学生边干边学、学干结合,提高学生驾驭专业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2.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前提。电子信息类专业作为和行业紧密结合的学科,学校更应重视该专业教师的培养,以老带新,鼓励教师结合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研究,以提高教师的科研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纯理论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采取教学互动的方式,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堂上得到提高。3.深化校企合作。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应加大与企业的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并通过合作开发课程、建立联合实验室、设计教学科研项目等形式,鼓励学生参与研究和学习,在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同时,高校也通过了解企业的现状及运作状况,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4.大力开展第二课堂。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应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形式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在课外实践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就业技能。如通过举办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赛事,以赛促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的就业能力与需求岗位相符合,使企业和学校形成无缝链接。
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现象,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面临着更大的压力。通过分析发现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根源,与近年来高校的大规模扩招有关,但这绝不是唯一的原因。笔者认为,影响现代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原因主要有下几种:第一,因我国经济受到全球化以及经济危机的影响,增长速率放缓,导致国内很多用人单位都出现了经济衰退,但是大学毕业生人数却逐年递增,远远超出了用人单位的需求;第二,很多用人单位认为高校应届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实践能力,他们往往不直接招聘应届毕业生;第三,高校在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很多问题,不仅不能很好地教授学生就业创业技能,也缺乏对其相关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导致其在择业时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对高校而言,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我国高校关于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机制,环境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学生创业意识缺失、学科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普遍存在。
二、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需求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需求,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表现:第一,综合素质,包括责任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人际交往能力等,这一素质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与大学生的发展。第二,专业能力。这是当代大学生为企业服务或者进行创业的最基本要求。企业要想发展,必须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团队。第三,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个体工作经验与适应性的表现。对现代企业而言,往往喜欢招聘那种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培养时间短的员工,所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制约其就业创业的主要因素。第四,心理抗压能力。现代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员工如果没有强大的抗压能力,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因此,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抗压力强、能够吃苦耐劳的员工。
三、企业需求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路径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目前,我国高校在教育形式上多采用宽松式教学,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自由空间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致力于发展自身的专业技能,忽视对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企业在人才招聘与评价的过程中,对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的趋势。这是由于综合素质往往能够反应个体的团队协作能力、职业道德等品质,这些都与企业运营息息相关。因此,大学生必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综合能力培养的忽视直接导致了其该能力的匮乏,这与他们对就业创业能力的误解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高校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纠正学生在这一认识中的误区。
(二)以人为本,尊重差异
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个体的成长之路往往各不相同,教育模式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在高校中,应该注重全人教育理念的应用,充分发挥出个人潜能,从而培养出完全个体。因此,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必须注重个体差异性,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个体之所以在成长道路上会出现不同,与其在发展之初的道路选择是密不可分的,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发挥出指导作用。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充分激发个人潜能。对教育形式做出改革,可以班级分组形式开展教育,这种形式不仅操作方便,而且也兼顾了学生的差异性,能极大提升教育效果。
(三)建立联动机制,协调好校内校外关系
对高校教育而言,为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必须注重对社会有利资源的开发与引进,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利用,构建高校的就业创业平台,做好就业创业教育的后勤服务,并制定相应的制度为其提供保障。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平台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与政策保障,使该平台宽松化发展,这需要高校与社会及企业之间建立联动机制,从而保障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有效落实。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21-0121-01
一、公共关系教学融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公共关系学科的不断发展,高校研究者和教学者进行了公共关系学科的探索,并且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在融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预期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是停留在理论探索上,并没有发挥公共关系学科的实际指导作用,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将公共关系教学融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详细来说,目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融入公共关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只是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局部融入了公共关系,但是应用并没有收到太多成效。虽然公共关系教学者从教学方面对公共关系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是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只是局部融入,并没有将公共关系教学应用于整个培养过程中,大学生就业能力获得的成效也比较低,没有将人际交流常识和技巧与自己走上社会相结合。
(2)高校并没有对公共关系教学融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给予足够重视。首先是公共关系理论教学方法重视不够,从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方面来看,公共关系学的课程很难在专业课程中出现,公共关系学科的普及率比较低。其次从公共关系教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二者的结合方面来分析,很多院校还是将二者分开,前者属于纯理论教学,而后者属于技能实践,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以,成效比较低。
二、提升公共关系教学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途径分析
(一)教学方法的创新
首先应该赋予公共关系课程新的理念,然后在教学方法上给予补充,从而使公共关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更适合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1.破冰阶段。公共关系课程一般作为大学通识课,所以开课时应该突出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安排破冰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比如,可以进行案例讨论,让学生针对企业面临的各种危机公关事件进行分析,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能力;还可以举办课堂辩论,如,企业发展和个人工作中遇到的争议性问题,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内在气质,对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有非常大的作用。
2.课后实践阶段。公共关系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而公共关系教学要想更好地融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就必须加强课后实践,运用所学的人际交往知识进行实际锻炼。比如,可以进行公众调查和公关活动调研,针对某个企业的公共活动进行分析,了解活动的背景、内容和效果,分析其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找到合理的方法给予解决。其次,还可以举办公关礼仪大赛,鼓励学生参加社团举办的类似活动,公共礼仪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可以说是外在形象的主要途径,从而让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其中得到提升。
(二)具体对策分析
本文认为除了创新教学方法,具体发挥公共关系学科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作用主要包括:
1.加强公共关系学科对大学生形象意识的培养。大学生的形象是给用人单位的第一印象,而公共关系学科应该教会学会如何注重个人的穿着打扮,从而塑造完美形象。公共的核心就是形象,很多细小的方面都会决定学生是否能够录取,而公共关系教学应该教会学生改变自己的形象,用恰当的方法来展现自己。
2.公共关系教学应该提升大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现代社会并不是孤立的,大学生走上职场后也不是单打独斗的,合作是当今社会的主题,因此,公共关系学科在教学中也要以集体主义为主旨。另外,公共关系教学还应该让学生明白与他人合作,让学生具备团队意识和精神,能够进行组织内部的协调与沟通,营造和谐的团队关系,加强与他人的真诚合作,实现互相帮助,为集体的提升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3.公共关系教学应该教会学生处理危机的能力。大学生走上职场后必然会遇到各种危机事件,而如何将危机转换为组织发展的机遇成为公共关系教学的重点。本文认为公共关系教学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积极预防危机事件的重要性,并且在面对危机事件时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争取主动去解决。公共关系在危机事件处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大学生应该认识到公共决策应该以向公众负责为基本原则,采用最为合理科学的方法解决危机事件。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130-02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通过在学校学习所获得的各项知识技能及满足就业市场需要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它基本上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力资源,即大学生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应用于社会生产的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二是社会资源,即大学生参与社会互动时包括人际关系、组织领导素质等在内的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具体来说,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品质,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性格等诸方面内容。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形成卓越就业能力所必不可少的品质。
2.应用知识的能力。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会受到系统的理论教育,会掌握一些专业知识及基本的应用能力,但大学生能否将这些理论知识及简单的应用能力转化为某项工作所必备的技能,将依赖于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大部分用人单位会对缺乏实战经验的大学生完成工作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导致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常常处于劣势。所以,一份能够证明自己超凡的应用知识能力的履历表将有助于大学生给用人单位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增加求职的成功率。
3.人际沟通与交往技能。人际沟通与交往技能主要包括人际理解力,即理解他人语言的能力及领悟他人潜台词的能力;团队精神,即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展现自我的能力,即为了一个既定的标准,塑造出让组织文化认可的塑造自我形象的能力;沟通能力,即通过交流采取调整或与他人合作方式解决争端的能力。
4.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能力。大学生没有毕业之前,大都怀着崇高理想,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信心百倍,但一旦真正步入工作岗位,投身于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时,就会感觉到理想和现实大相径庭,学业和事业的成败不但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及原始积累,还会受到其它因素的牵制和干扰。那么能否顺利进入工作角色并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能力。
二、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意义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其能否成功就业、顺利择业的能力。大学生是否具备就业能力是其能否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及用人单位需求的的关键所在,所以,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不单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高质量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仍将处于“买方”市场,要想使我们的大学生顺利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须针对市场需求,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培养。用人单位在选聘大学生的时候,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同时也要求他们具有一些如良好的沟通能力、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的能力、团队工作能力、自信、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等复合能力和个性特征。这些能力和特征就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部分,用人单位在选聘大学生的过程中甚至把这些能力和特征看的比专业知识技能还要重要。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的高等教育还一定程度上没有摆脱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仍然以孤立的理论教学为主,这也是从用人单位得来的反馈较多的意见之一。因此,作为高校必须树立现代营销观念,针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用人单位需求,提高和开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2.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力的需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毕业生人数较前些年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劳动力市场对于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并没有保持同步的增长,再加上一些用人单位出于成本的考虑,不愿意大量地吸收新的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有工作经验的求职人员。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比例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增长比例不协调,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大学生要想成功就业,就必须要有足够实力和能力才能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这种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能力就是就业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卓越的就业能力不仅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是高校和学生本人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
三、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1.加强心理辅导,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大学生,就当前而言,他们需要面对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尤其是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所以很容易使他们产生愤怒、厌恶、恐惧、内疚等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针对此种情况,及时清除学生的负面情绪将是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高校基本上都已经开设了大学生心理辅导课程,也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这些心理辅导机构及大学生心理辅导课程就需要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途径,为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提供保证,也即是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2.创新教学思维,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早以前,就有学者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是教师“主演加导演”,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教学课堂重成才、轻成人。所以,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必须创新教学思维,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接纳的、支持性的宽松的课堂氛围,创设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教师除了具有渊博的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情感,良好的组织能力,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强化教学管理最终形成一种以师生合作学习,人道、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从而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逐渐培养大学生自助学习能力。
3.开设人际交往课程,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培养和发展人际关系的一个途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当中体现出来的心理品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就像大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一样,它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高校现在应开设人际交往课程,专项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知识和技能是参与就业竞争的必要因素,但与人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应该是大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更应该是大学生就业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因此,高校应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及合作能力,为大学生成功就业,顺利择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5.开展科技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一种常见的方式。大学生自主创业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对创业者的智慧、胆识、能力、气魄将是一种全方位考验,大学生创业与大学生本人的品质、意识以及个性等个人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就应该通过组织开展多样的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积极参加各种科技文化活动,在确立目的、制定计划、选择方法、执行决定和开始行动的整个过程中锤炼意志、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最终形成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思维品质。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全面展开为培养大学生创业思维和能力提供了平台,也为大学生培养创业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
参考文献:
1.黎晓娜.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9(15)
2.朱新秤.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高教探索,2009(4)
有关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研究最早出现于英国,着重个体劳动者潜在可雇用性方面的研究,虽然目前有关理论和实证研究非常丰富,然多以在职人士为研究对象。国内学者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虽然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但都比较一致地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获得、保持、发展工作的综合能力(陈勇,2013),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潜在能力在其职业生涯上的集中体现。20世纪末积极心理学兴起以后,FredLuthans等人(2004)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引入组织行为领域,形成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capital)的概念,随后有关心理资本研究大量涌现。心理资本指的是个体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状态,包含了自信、乐观、韧性和希望四个维度,具有可测量、可开发、可培养的特性。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作为个人内在潜在素质,具有很大相关性,心理资本的可测量、开发、可培训的特性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开发培养提供了新的路径。
1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国内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就业能力的研究逐渐丰富,沈晓梅(2013)、马亚静(2014)、李晓娟(2014)等对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关系展开了理论方面探讨,李金地(2013)王尧骏(2013),师玉生、安桂花(2014)的研究发现,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感、韧性、希望和乐观因子对就业能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吴旻(2015)等人研究也发现大学生事务型心理资本(自信、乐观、韧性、希望)对其就业能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韩菁(2016)等通过实证研究,均发现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有着正向的预测作用。因此,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心理资本干预将有助于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提升自我效能感,树立大学生就业信心
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角度,自我效能感能有效减轻压力对机体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提升工作绩效。工作绩效的提升又将有效提升自我效能感。在现实中,自我效能水平较高的人往往能确定较高的工作标准,并能主动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将有助于大学生对就业目标的追求,成为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内在驱动力,使得就业过程的主动性增强,体现在面对严峻就业形势和外在就业压力时,依旧有充分的自信去面对和克服阻力,寻找与自身条件和生涯发展规划相适应的职业目标,避免盲从或者“高不成低不就”的消极就业状态。此外,自我效能感影响着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的意志努力和坚持度,面对就业压力和挫折时不会轻易放弃。在求职过程中,自我效能感比较高的大学生会确信对求职情景的控制力,从而减少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的困扰,因此,在就业过程中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专注于问题和困难上,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并利用情景激发出更大的能量来发挥潜能,使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1.2开展心理资本开发,增强大学生就业韧性
韧性是心理资本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又称心理弹性、复原力,是个体对外界变化了的环境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反应状态。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常常遭受拒绝。研究发现,韧性好的学生即使在失败的情况下也能够肯定自己的努力,有所作为。韧性有助于压情境下的情绪控制和坚持不懈,能有效缓解焦虑,保持心理健康,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比如调整职业期待,改变认知、运动宣泄、重新规划、接受培训等有效能够缓解就业压力和提升就业能力的积极途径。而韧性较低的学生在面对求职失败等挫折情景时,更容易产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问题,比如焦虑、抑郁、自暴自弃、逃避、攻击等。因此,培养高韧性的大学生是高校就业工作困境突破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另一个有效途径。
1.3保持乐观,帮助大学生正确求职归因
在面临失败和成功时,人们往往会自我去寻找原因。积极心理学家马丁斯林格曼(MartinE.P.Seligman)认为具备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个体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通常会做外部的归因,认为失败、挫折都是暂时的、是特定性的情景事件等外部的因素引起的,而在面临成功和成就时,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个体会认为成功和成就是自我的内在原因所致,而且是长期的,并会影响到其他活动。因此,具有乐观解释风格的个体,在面对外在的就业压力时,会采取幽默、升华等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避免压抑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大学生求职中难免遭遇挫折和失败,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应当注重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归因,逐步形成“乐观型解释风格”,帮助他们摆脱求职挫折感,保持积极心态。
1.4体验积极,保持对就业目标的不懈追求
希望作为心理资本的另一重要维度,指的是人的一种基于内在成功感的积极动机状态,表现为对目标的锲而不舍;体现在对目标追求过程中的积极状态,从总体来看,希望品质能够促使个体长期维持兴趣、高兴、自豪等积极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的就业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发挥,特别是社会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得到有效发挥,从而促使大学生个体获得更多的人际支持和就业资源;同时,良好友善、积极健康的持续状态和坚持有序、路径规划的行为特征,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会逐步稳定内化,构成大学生内在较为稳定的人格特点;从就业具体情境来看,“个体在遭遇就业失败挫折等负面影响时,对目标坚持不懈的积极状态和锲而不舍能帮助个体更客观地看待失败和挫折,从而更快地调整好培养心态,以积极的精神面貌主动出击”,体现出百折不挠的品质,克服阻碍达成就业目标。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就业心理资本
2.1全程生涯规划,提升就业希望感
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势必要注重对心理资本的开发,做好大学生的全程生涯规划就是要激发培养学生的希望感,帮助学生全面分析自我、用专业方法评估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职业性格、职业性向等,充分发掘内外在资源,和全面了解就业市场、就业政策环境等基础之上设立合理且富有一定挑战的生涯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将目标分解,帮助寻找发掘达成目标的不同路径,可能出现的挑战、可以利用的资源以及解决预案等,当小的子目标达成后,就会产生积极体验,一方面会增强学生对自身的认可,提升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会巩固达成下一个目标的期望,增加希望感,进一步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
2.2实践创新开发大学生自信品质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让他们在真实而可行的任务中增加经历和见识,“让他们了解职场环境和岗位要求,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和交往技能,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创造价值的困难与快乐,培养良好职业素质”。
2.3导师制培养方式促进自主探索
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为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提供一种创新性的途径,一方面,专业导师能够提供榜样和重视他人的力量,提供大学生模仿和替代学习的对象,另一方面导师可以提供实践的情景和真实体验,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发现学生存在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研究专题,围绕任务展开学习,进行结果检验和过程总结,有助于自主探索,保持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增强克服困难的韧性,导师在这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合理归因,提升自信。
2.4职业生涯体验开发大学生职业韧性
职业生涯体验周、岗位实习等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情境,多次的演练一方面可以提高内心的职业安全感,将这些情景中学习成果可以内化和迁移到以后的就业情境,有助于就业能力提升,另外,帮助学生通过对演练中问题和困境的解决,学会积极的归因模式,改善对自我和就业的期望、动机和外在行为反应,提升职业韧性。
3设计就业团体辅导方案全面开发就业心理资本
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除了从总体上融入心理资本开发方法,还可以依托就业指导中心和心理健康中心开展专业化的心理干预方法,基于某个小的就业团体的开展就业潜能开发的方式,通常显得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就业团体心理辅导是常用的一种干预方式,基于积极心理资本理论的就业辅导团体方案设计可以运用心理测评、游戏、互相评价、个人反思、视频观看、制定计划结合的方式,设计游戏导入、自我探索、叙事重构、建立计划等环节设计进一步开发积极就业心理资本,适度设置就业相关的障碍和挫折情境,允许体验失败,并引导个人反思和内省,引导大学生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在心理舒适区以外选择最想完成的事件且制定计划,帮助大学生们分析实现的步骤和找寻有效资源,重点训练学会延迟满足,选择更有韧性的做法以应对障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弹性,提升就业心理资本。
参考文献:
[1]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2]沈晓梅.基于心理资本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13(12).
[3]马亚静,段鑫星.就业困境与突围之道: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分析与提升[J].继续教育研究,2013(10).
[4]马亚静.基于就业能力的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J].现代教育管理,2014(2).
[5]高艳,乔志宏.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内部关系:质的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6(11).
[6]欧少彬.大学生积极人格与就业能力相关性研究[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
[7]吴旻,范婷,吴先群.江西省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就业关系的研究[J].心理学研究,2015(4).
[8]韩菁.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J].教育导刊,2016(11).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219-02
一、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
20世纪60年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和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卢普提出“知识社会”观点,认为工业社会终会结束,而在后工业时代,知识将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生产工具,同时工业社会的主要劳动者是工人,而知识社会的主要劳动者便是知识工作者。随着知识社会的不断延伸,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高校已成为培养知识工作者达到社会要求素质的基本途径,大幅增长的大学毕业生逐渐成为知识社会的劳动主体,导致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其问题根本在于:逐渐成为知识社会劳动主体的大学毕业生所具备的就业能力并未适应知识社会的发展。
早在1998年欧盟《就业指导方针》就指出,欧洲就业策略的第一要素就是“提高就业能力”,以改善劳动力的供给状态。就业能力不仅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更主要的是为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目前,国内在就业能力培养问题上侧重于制定和落实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联系等,但存在着研究对象过于宽泛、与高校教育模式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
二、高校关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第一,艺术类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加大了高校就业能力培养的难度。目前,几乎所有的综合大学、师范类高校都设置了艺术类专业,甚至理工科院校、独立学院也纷纷上马艺术专业,造成毕业生源过剩,而快速扩张的背后是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和学生整体素质下滑,很多学校不论是教学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不具备应有的教学条件,直接影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1]。同样,就业能力的培养更加跟不上艺术类大学生人数的增长,甚至有的高校并未将就业能力教育课程纳入培养计划。
第二,就业问题并未得到艺术类大学生本身的充分认识,使得就业能力培养在艺术类专业中未受重视。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日益重要的教育环境中,艺术类专业之所以异于其他专业领域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艺术类专业学费高于其他专业,倾向于选择就读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家庭环境相对较为优越,其中不乏有充分条件无需顾虑就业问题者,也普遍造就对于就业等相关能力的培养不重视的心态;其次,艺术类大学生思维方式活跃,常忽视现实基础,有一定浪漫色彩,因此缺少独立规划意识,常常不屑于与未来就业能力培养相关。
综上所述,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比其他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更加有难度,更需建立适合艺术类大学生具体的、非程序化的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三、高校培养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
1.高校教育。从2005年1月在伯明翰举行的主题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培养”的第九届高等教育质量国际研讨会上交流的内容来看,现阶段就业能力培养主要集中在如何与相关课程或领域结合提高就业能力的教学方法和评估策略以及如何在工作中培养就业能力等[2]。艺术类大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高校教育更具指导意义。高校教育不仅可以在艺术类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就业能力培养,完善大学生能力培养结构,更能联结社会,使艺术类大学生及早适应,从而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就业心理。
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已成为就业能力研究中的重要目的和研究趋势。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来说,由于专业的实践性,更应将社会实践纳入为高校培养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部分。美国在就业能力的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从中小学就开始进行相应的通用能力或基本能力的就业能力培养,在大学期间主要针对大学生进行关键能力的就业能力培养[3]。对比美国长期系统的就业能力培养,我国高校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应从实践训练出发,从而弥补之前缺少的基础性就业能力教育。
3.自我认知。在对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艺术类大学生对自身的认知不容忽视。在就业期望方面,艺术类大学生存在过高的心理预期,常忽略自身条件与社会需求等现实基础,追求不切实际的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在就业胜任方面,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存在盲目的自信与自卑:自信主要表现在其相较于其他专业大学生所特有的艺术专长,自卑主要表现在其文化课程及基础技能的不尽人意;在就业取向方面,随着艺术类专业扩招,选择就读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很多并非热衷于该艺术专业,而是通过此途径得到大学学习的机会,对于未来就业无所适从,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与方法。
四、高校关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针对以上影响培养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高校应制定相应的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1.教学(专业)策略。高校对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主要通过调整课程设置以及选择教学方案等方式,创建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高度相关的教育模式,主动高效提升其就业能力。英国高校在如何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例如,Luton大学将就业技能的培养分为三个级次:第一级针对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其目标为培养学生具备教学计划所要求的基本技能。第二级和三级目标为培养学生具备在毕业后的工作及生活中所需的各项技能,并对其建立评估方案[4]。因此,应针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建立逐层深入的教学(专业)策略:第一阶段帮助其了解专业、探索自我;第二阶段培养艺术专业基础能力;第三阶段培养其相关就业技能。
2.实训策略。应改善艺术类大学生培养时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定期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可通过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大力建设社会实践基地,以专业为中心、市场为导向,从社会需求、市场信息出发,为艺术类大学生创造就业机会;或通过开设工作室进行实践研究,让艺术类大学生尽早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更准确更客观地自我定位,规划职业生涯以及未来发展;或通过组织实践训练团队,让艺术类大学生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建立关键的就业能力,为适应艺术专业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3.心理策略。针对艺术类大学生过高的心理预期,可通过帮助其了解自身条件与社会需求等现实基础等方式,克服不切实际的心理预期。针对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盲目的自信与自卑,帮助其学会审视自我,通过指导其了解自我的职业兴趣,对自我进行客观定位,避免过高或过低的主观评价,从而建立健康自信的就业心理。另一方面,有规划、系统地在艺术专业教学计划中开设其他基础课程,不仅可以使艺术类大学生全面发展,也可为不擅长艺术专业的艺术类大学生提供其他专业培训的机会,并予以指导选择其他的就业途径,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吕屹.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17):60-61.
[2]徐中意.澳大利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报告的经验与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0,(6):155-158.
[3]陈均上.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