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09:48:4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标准化管理措施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关键词:
船闸工程;标准化;管理;措施
运东船闸是沟通京杭大运河与扬州、泰州、盐城、南通等地区的水上交通枢纽,船闸建设等级为III级,设计最大船舶总吨位为1000,是公、水、铁综合交通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船闸建设工程具有规模大、标准高、技术新、专业多、投资大等特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参与单位多,影响安全、质量、工期的因素多。本文以运东船闸扩容工程实践为基础,就如何践行标准化施工理论,确保安全、优质、高效地建设好船闸,全面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进行探讨。
1船闸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管理
由于船闸工程参与单位多,涉及专业广等原因,部分标段并没有在《招标文件》中提出具体的安全管理建设目标,《工程量清单》中也没有相应的建设经费。导致各参建单位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一,建设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安全生产是船闸工程建设的“底线”,但在实际工作中只满足于“守底线”现象十分突出。个别施工单位在安全管理上不愿意投入,“人、机、物、料、法”均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求,与此同时合同价中专项安全经费却大量闲置。
1.2质量管理
随着多年来“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推广,船闸工程建设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但问题仍然存在,部分施工单位缺少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责任制没有很好地落实到实处。现场作业人员包括一些工程监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淡薄,疏于质量管理。由于工程一线施工人员大都来自于农村富余劳力,缺乏专业系统的施工技能培训,技术及操作水平低,施工质量存在不满足标准规范现象。此外,内业资料管理与内业和外业同步推进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1.3进度管理
船闸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缓解突出的船闸通过能力与运量之间的矛盾,对工期的要求普遍较高,对工程进度管理的也随之较高。部分参建单位对进度管理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编制的计划与实际脱节,施工组织不力,施工资源配备不足。多数项目的进度管理都凭经验进行,缺乏科学性。在工程进度管理受外部因素影响发生偏离时,计划和资源的调整及时、适当性较差,甚至存在牺牲质量赶工期现象。
1.4廉洁管理
参与船闸工程管理与建设的单位,有建设指挥部、服务指挥部,还有施工、监理等企业,廉洁管理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而现行工程建设管理中,都只讲廉政建设,这对监理、施工单位而言,就存在规定不明确、标准不具体、要求不适应等情况,导致其廉洁管理积极性不高,出现“一头热”现象,起不到廉洁互动、廉洁互为、廉洁互帮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船闸工程项目建设反腐倡廉工作成效。
2船闸工程标准化管理的体系构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落实到具体的船闸建设管理上面来,即表现为工地建设标准化和建设过程标准化两大方面,包含安全管理、驻地建设、施工工艺、监理程序、廉洁管理标准化等多个方面,其基本体系构架见图1。
3船闸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船闸工程标准化管理体系中每个子目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标准化建设具有普遍的联动性,笔者将近几年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和体会加以总结,提出标准化联动建设的概念,将标准化要求贯穿于工程管理各个环节,初步构建了相应的体系框架,希望能为实现“精品工程、绿色工程、安全工程、廉洁工程”的目标[1]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3.1以工地建设标准化为联动基础
标准化的工地建设是标准化管理的基础和具体要求。驻地建设、试验室建设、拌和楼建设、预制场建设、加工场建设、施工便道建设、临时用电应做到选址因地制宜,满足施工使用标准。办公生活实行分区管理,在实现功能完善、设施齐全、满足运行需要的同时,营造品味和氛围,做到办公生活环境协调整洁、管理有序。同时各单位驻地在标识、标牌标准化设置方面应醒目、大气,在施工现场入口的明确位置应设置“五牌一图”;施工现场应设置危险源告知牌和相应的围挡和隔离设施,将危险源向广大施工人员进行告知。
3.2以施工工艺标准化为联动核心
施工工艺标准化是标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船闸建设内容基本相同,如均包含船闸主体、导航墙、靠船墩、远调站等建筑物。在船闸工程建设过程中,重复性工艺偏多,施工管理具有相当的可复制性。可通过建立两项制度,即重大技术(安全)方案专家审查制和“首件认可制”,进行规范化管理。首先是实行重大技术(安全)方案专家审查制。在方案编制时将标准化管理的理念加入其中;强化专家组作用,对项目的总体方案和重大技术(安全)方案实行专家专题审查,使各项方案更完善并具操作性,便于更好的指导工程实施。同时在方案的实施过程,注重检查施工单位对方案的执行情况,不断优化方案。其次是推行“首件认可”制度。根据船闸各分项工程特点,明确工序流程、施工要点、质量控制指标、工艺要求、安全文明施工及检查验收标准等,先对照标准确定首件,进而形成标准化的施工工艺流程以及可能发生的质量通病成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案,编制该类分项工程施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3.3以现场管理标准化为联动监督
监理是工程建设的“保险员”和现场安全、质量、进度管控的“排头兵”,也是整个现场管理工作的核心。监理现场管理标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①监理内部工作程序标准化,主要包括各种监理业务处理程序;各类文件往来,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会议联络;建设各方的关系及协调。这些程序直接影响监理工作质量,它是做好监理工作的内在因素。②监理现场管控程序标准化,包括施工过程质量、进度控制程序;计量结算控制程序;安全、质量事故处理程序;工程变更;竣工验收等程序,这些程序是监理控制程序的核心与关键,只有做到上述程序的有序开展和相互关联制约,才能保证了整个项目处于受控状态。
3.4以安全、廉洁管理标准化为联动保障
目前,安全管理标准化以“平安工地”创建活动为载体已成为船闸工程建设的“硬指标”;廉洁管理标准化交通系统内也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和模式,正在逐步推广。安全、廉洁管理标准化的核心目的是“不出事”,在整个工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目标中,既是基础更是保障。必须严格遵循标准化管理要求,抓住重点对各环节进行全面把握和控制。依据“层项落实,分工负责”的原则落实主体责任,构建质量、安全和廉政三位一体的风险防控责任体系。同时强化联动考核,动真碰硬,严格做到硬结帐、结硬帐,从而确保安全、优质、高效地建设好船闸工程。
4结语
通过船闸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全面渗透工程标准化理念,一方面将促进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另一方面将促进工程管理更加趋于规范化、合理化,对发挥集约化施工优势,提高施工效率和建设品质,实现工程建设“发展理论人本化、项目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日常管理精细化”[2-3]管理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新哲,周荣喜.零缺陷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框架探析[J].项目管理技术,2015(10):66-68.
中图分类号:F5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21-144-02
风电的安全生产对风电企业的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风电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管理是为企业的生产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企业生产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对重点的设备要进行及时的检查,排大的安全隐患工作,规范风电企业的生产行为,对企业的人、财、物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建立预防机制,使企业的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之中。按照国家的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活动,为企业的生产建立有效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如何有效的为风电企业建立有效的安生生产的标准化,是我们急需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1 风电厂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是对企业生产进行控制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风电场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动态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能够对风电生产过程的全程控制,保证风电企业的生产能够符合企业的生产标准。通过动态的循环对风电企业的生产进行有效的控制,形成一个全程管理和沟通的动态管理系统,使企业的生产成为一个闭环,对生产出现的问题,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按照企业的生产程序进行处理,保证企业的生产信息能够及时的传达,保证企业的管理高效,信息流通顺畅,从而使风电企业的生产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当然这种动态生产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是要能够符合企业的生产的需求的,能够满足用电企业和居民用电的要求的。
2 加强企业安全教育的生产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
1)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把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作为企业重要的管理内容。企业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信息交流讨论会、采用问卷调查与访问座谈的方法,及时的了解企业员工生产的思想问题和安全生产的工作动态,把企业的安全生产与员工的关爱生命与他人、家庭和企业的思想动态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标准,也可以围绕企业的各种安全活动的相关问题,在企业的内部开展安全知识竞赛,促进员工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标准进行理解,组织企业的员工对企业生产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和排除,将各种安全警示标志帖在显眼的地方,教育企业的员工以安全生产为首要的生产目标。培养企业的工作人员能够形成自动学习企业安全生产意识。
2)严格的制定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生生产,责任第一,对于风电企业的生产,要将企业的安全意识落实到相关的责任人,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严肃企业的生产责任制、设备管理制度,经济核算制度,交班制度,制定相关的学习制度,从员工的行为规范进行入手,制定完善的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从企业的安全规范着手,从企业员工的行为着装、从细节处对员工提出安全工作要求,培养企业的员工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的习惯。
3)以企业的安全生产为中心,促进风电的安全标准化建设。风电企业的生产要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要求企业的员工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产的重要内容进行学习,标准化的建立不仅要求员工具有安全生产意识,而且也要求企业管理人员能够自觉的遵守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自觉的维护企业的安全生产秩序,并能够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树立安全生产榜样和示范的作用,企业要能够及时的解决员工在生产是的安全问题和安全的难题,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提升风电企业安全生产的标准,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
1)坚持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学习,并与企业的安全生产相结合。要求企业的员工通过对“标准”的学习,能够认真的贯彻、执行、落实相应的政策和制度,重点对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企业的生产标准,对企业的员工行为进行对比,及时发现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强企业员工对安全生产的标准进行学习,促使企业的员工自觉的改善生产中的不良习惯。
2)坚持安全生产与隐患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对风电企业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检查和排除,并与企业安全生产的学习相结合,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控制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问题。企业在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的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登记在案,定期的对企业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这不仅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而且能够保证风电企业的有效发展。
4 建立健全安全激励长效机制,保证风电厂的安全生产
在风电企业的安全生产过程中,可以将安全责任进行有效的分解,并进行相关的配置,为企业的员工安全生产设置相应的奖金,将风电企业的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奖励的基本标准,在生产责任小组内实施安全责任考核机制,定期对各班组的安全生产进行大检查,将检查的结果作为企业奖励的基本依据,建立企业安全绩效考核机制,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奖励依据,通过奖惩激励机制的不断约束,对风电企业的员工生产进行有效的管理,提升员工安全责任意识,逐渐使企业的每个员工都能将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转化为自己生产的习惯行为,从而实现:企业员工生产的被动接受——自觉遵守——主动改进——成为习惯的这一变化,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重要的保证,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安全生产氛围。
5 促进风电厂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有效性建设
1)定期举行风电企业的安全生产文化的有效讨论。风电企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比较多,针对风电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风电企业可以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的首要生产目标,强调以小组为单位的安全生产文化的建设,给企业每位员工以展示的机会,让企业的员工能够时刻将企业的安全生产作为操作的第一准则,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归属感,让企业的员工在生产的过程中,具有学、赶、帮、超的意识,形成一个浓厚的企业安全生产文化氛围,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执行力。
2)定期组织员工开展企业生产的安全事故演练。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条例,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作为风电企业的首要目标来抓,为了让风电企业的员工明白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在企业内部开展演练,让企业明确安全生产的意义和治理的重要作用。
3)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通过风电企业安全生产的规定,借鉴同行企业的生产要求,对企业的生产做出分析,找出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及时改进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风电场安全生产的整体管理水平,通过企业的全员参与,在生产过程中能有效地检查出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发现问题能及时修正,使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够达到全方位的安全管理要求。
6 小结
根据风电场的安全生产的要求,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风电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标准,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要求,对夯实风电企业管理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程度,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做出严格的要求,同时要不断完善风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的标准,加大企业安全管理的力度。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Z].2006.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Z].2007.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S].2010.
1.1 重作业,轻管控
传统集装箱码头企业经营管理以生产作业任务为导向,强调吞吐量、作业能力的提升,对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关注不够。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当集装箱码头企业需要随时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时,管控措施的缺位无疑会导致经营风险上升。
1.2 重人治,轻机制
传统集装箱码头企业管理虽然以相应的规章制度为基础,但在日常生产运营和经营管理方面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的经验处理各项事务,对工作环节的要求不够清晰。此外,传统集装箱码头企业管理主要通过传、帮、带等形式开展员工入职培训,容易造成工作职责和标准在传承过程中出现偏差,导致不同人员处理同一工作环节的方法和流程不同,从而使企业管理控制的难度加大,无法有效地预判风险或提前化解风险。
2 集装箱码头企业标准化管理措施
2.1 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准备工作
2.1.1 统一管理思想
目前,集装箱码头企业普遍采取地方港务集团与多家大型船公司、大货主或国际港口投资人合资经营的方式,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由股东委派。集装箱码头企业标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因此,在实施标准化管理之前,需要统一管理思想,获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支持。
2.1.2 化解中层管理者的本位主义
集装箱码头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核心是通过优化工作流程缩减工作环节和防控风险,实现码头整体生产作业流程最优化。作业流程的解构和改造要求对各部门工作内容和职责进行重新调整,然后据此提出新的工作要求,以最大限度地防控风险。为此,各部门负责人需要转变固有思维和本位主义思想,从全局出发,接受并认同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推动工作流程优化。
2.1.3 发动基层员工参与管理
基层员工是企业标准化管理流程的最终执行者,其对标准化流程的理解和执行程度决定了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由于基层员工了解现行流程的弊端,发动其参与标准化管理,有利于提升集装箱码头企业作业管理水平。
2.1.4 成立项目工作小组
在实施标准化管理项目前,由项目负责人成立项目工作小组,并对组员进行培训,统一其对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认识和实施方案,培训内容覆盖项目目的、内容、计划和Microsoft Visio软件应用等。
2.2 制定标准化管理流程
标准化管理流程的制定分为确定职能定位阶段和优化工作流程阶段,分别形成《职位描述》(也称《岗位职责说明书》)和《工作流程指导书》。
2.2.1 确定职能定位
对集装箱码头企业各部门进行管理理念培训;明确各部门定位,围绕企业现阶段及未来发展目标,全面梳理各级组织机构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项目和工作标准,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创建较为完备的职位描述体系文件,形成标准化作业流程的雏形,以此作为划分工作环节责任的依据。
2.2.1.1 企业定位
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的指导方针,企业定位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大连国际集装箱码头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针和工作方向概括为“安全、稳定、服务、效益、发展”。集装箱码头企业年度工作目标通常为量化指标,即以数字形式明确生产任务、利润额或安全指标。
2.2.1.2 部门定位
(1)对部门基本职能的确定,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运转为目标。例如,财务部门的定位为“核算”,后勤部门的定位为“服务”,人力资源部门的定位为“约束”。
(2)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设定部门应当发挥的推动作用。例如,设定财务部门的作用为“指导”,即财务部门利用财务分析手段,结合对标对各项成本、费用以及收入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寻求增收节支的空间和切入点,指导企业开展增收节支活动,以实现企业利润目标。
2.2.1.3 班组定位
班组定位介于部门定位与岗位定位之间,在组织机构较复杂的部门中起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2.2.1.4 岗位定位
由岗位定位形成的《职位描述》是对岗位工作职责的系统归纳(见表1),其内容包括岗位名称、检查人、监督人、所在部门或班组定位、工作项目、工作内容、工作细节、工作标准、输出物(即工作结果)等。工作项目是对工作类别的归纳;工作内容是对工作项目的分解和阐述;工作细节是支撑项目得以完成的要素;工作标准是衡量绩效的依据;输出物是工作结果的外在表现形式。
2.2.2 优化工作流程
优化工作流程的步骤包括:围绕《职位描述》中的工作职责和目标,梳理岗位工作流程,具体表现为显化和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分析工作流程,针对关键环节开展过程控制;统一工作执行标准,实现标准化管理。具体来讲:首先,以部门为单位,由各岗位员工开展自下而上的工作总结和梳理,并由管理人员进行优化整合;然后,在工作梳理过程中查找流程漏洞,规避管理风险,缩减冗余环节,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内耗和时间成本的目的;最后,形成标准化工作流程(见图1)。
2.3 落实标准化管理流程
通过培训、引导、约束、激励机制促使标准化管理流程落地,强化内部控制,具体步骤如下:(1)以各部门《工作流程指导书》为大纲,组织相关员工进行培训,采用适当方式调查、监督标准化管理流程相关岗位人员的学习和培训情况;(2)限时缩短现行管理流程与标准化管理流程之间的差距,直至现行管理流程达到标准化管理流程的要求;(3)对关键流程或典型流程环节实施看板管理,以此作为书面执行记录和监督依据;(4)将看板管理与绩效考核的过程控制相结合,并建立相应机制,奖励在流程改造和实施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
2.电网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2.1电网基建工程建设的管理问题
在电网基建工程建设进度计划管理上,如果前期没有统筹安排,必定会出现工程延期问题。工程的延期不仅会导致整个工程无法按时竣工,同时也会导致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在某些地区,尤其是东部较为发达的地方,对电力的需求非常大,工业生产和居民的日常生活对电力都有极大的依赖性。而在这些地区如果电网基建工程建设周期的延长,基建工程无法按时竣工,对这些地区的工业和居民日常生活会带来极大影响。所以在电网基建工程的标准化管理上,建设时间进度计划一定要管控好,保证工程的按时竣工。
2.2电网基建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电力行业是一个基础性的行业,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这也就对电网基建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安全性,电力资源的特殊性要求电网基建工程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能正常供应电力资源。电网基建工程质量要保证各项技术参数都能达到要求,材质上能合格,在这些方面严格把控工程质量,避免以后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2.3电网基建工程技术管理问题
电网基建工程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其就要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在电网基建过程中有的环节会有很高的难度系数,这些方面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然而在有些时候由于管理不当,忽略了技术的重要性,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会导致电网基建工程竣工后不符合要求,在开始运行后也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在技术管理上一定要做到标准化管理,在需要技术支持的地方,要组织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共同探讨,实施可靠的施工方案。
2.4.电网基建工程合同履约问题
目前,电力建设项目管理领域合同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法律风险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电基建工程合同涉及物资、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合同双方事先做出的各种约定和承诺,如物资的供货时间、索赔、不可抗力条款、合同价款调整变更等等,都是处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争执和纠纷的法律依据。但是,目前电力工程市场竞争激烈,合同体系不完善,参建单位法律意识淡薄,造成电力工程合同管理风险承担上的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
3.电网基建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策略
3.1制定合理的工程施工计划
工程的施工计划是施工前期的一个重要准备工作。在施工前,工程的总体建设周期,各个时间段的工作任务都应该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论证。上面已经讲到了施工时间周期上出现的问题,如果这一块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所以在施工前期,工程的施工计划应该有一个详细的规划,可以邀请项目主管、专家技术人员、施工人员代表等共同商讨论证,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表,使各方面人员都了解工作计划,共同保证后期的施工进度和完成效果。
3.2加强质量监管
电网基建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管不容忽视,这是实现标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质量监管需要相关主管部门做好统筹安排。首先,要指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人,这主要是相关主管部门的负责人,这样可以提高相关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另外,要组建专门的质量监管队伍,专门负责质量监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消除质量问题,保证质量安全。还可以建立一套质量监管制度,制定一定的奖罚措施,对造成质量问题的人员要进行处罚,争取在每个人员心中形成质量第一的意识。
3.3加大技术支持力度
在电网基建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中出现的技术上的问题,应当予以足够重视。技术问题直接关系到电网基建工程能否正常运行。其牵涉到的技术问题也很多,如规划建设110KV变电站的选址、电气设施设备、环境协调发展和智能自动化水平等等,这些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所以在电网基建工程项目中一定要有一支强大的技术人员队伍,给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3.4加大电网基建工程评价考核力度
电网基建工程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择优选择资质合格、业绩优秀、服务优质的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队伍。规范参建队伍合同管理,激励参建队伍提升建设能力与服务水平。根据参建单位合同履约情况开展评价考核,建立基建项目管理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各单位在贯彻落实标准化管理要求的同时,推进管理方式方法创新,推进基建工程标准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V147文献标识码: A
河道建设管理工作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到河道堤身的质量、也会影响到河道行洪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河道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河道建设管理的考核制度,用科学的理论管理河道是每位河道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1 河道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河道建设管理不够重视
首先是防洪意识淡薄,一些主要河道多年都没有出现过险情,使人们误认为不会有大的危险,从而放松了警惕,麻痹大意,直接的后果就是长年河道淤积,不疏导加固,在河道内弃碴设障、任意取土挖坑、开垦种地的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其次,一些部门和单位,在进行工程建设中,涉水工程不论证、不报批,任意侵占河道,随意修建违章建筑物,屡禁不止,造成河道行洪能力明显下降。第三,任意向河道内排污,破坏了河道生态,由于河道长期无径流,一些河道基本上就是排污渠道,远远超过了河道的排污承载能力,不仅使河道两岸生态破坏,而且导致一些水库与灌溉工程受到侵害,使粮食和鱼类受到污染,给人民身心健康造成了损害。
1.2 河道工程本身存在隐患
大部分堤防都是采取财政补贴、农民投工投劳进行建设,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从河滩就地取材由砂性土堆筑而成,堤身渗漏大、边坡陡、稳定性差,堤防不均匀沉降、塌陷现象时有发生。河段在施工中挖取堤防两侧滩涂筑堤,形成造堤沟槽,极易导致滩岸失守和洪水直接冲刷堤防。堤防年久失修,容易造成渗水现象,堤顶、堤坡面冲沟和堤脚坍塌、根石走失等水毁现象比较普遍。
1.3 河道治理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河道治理绝大部分都是采取引导性的财政补贴,由于资金有限,使整治工程不能按照项目程序实施,大部分要靠受益范围内的农民投工投劳来完成。建设资金不足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而固定的维护管理资金更少,致使堤防、护岸、排退水涵闸等河道工程得不到及时维修养护,部分险工无力加固,导致部分河段不能安全运行。为保证河道工程正常维修养护而专门开设的河道工程维护费实际征收数量远远达不到工程管理与整治所需水平。
2 河道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做好河道建设规划
做好河道建设的整治规划,统筹安排河道防洪工程建设,要贯彻“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河道的特点,处理好蓄、滞、泄之间的关系。要遵循“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洪水规律和上下游、左右岸关系,以及国民经济对河道防洪工程的要求,并与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要确定规划河道各段的防洪标准,提高堤防、护岸工程以及河道整治工程防洪能力。
2.2 完善草皮生态管理
草种要选择耐旱易活的葛芭草,种植葛芭草时,首先需寻找生长茂盛且生长点较多的草源。草皮栽植时,草率为每平方米不少于 16 墩,间距不大于 20cm。栽植后,使用洒水车立即进行浇灌,浇饱浇足,以确保草皮生长所需水分。草皮管理包括草皮修剪、草皮浇灌、杂草清除、病虫害防治等。
2.3 加强林木生态管理
第一,树种尽量选用柳树,因为柳树适应性强,喜水湿,耐寒,繁殖容易,生长迅速,有较强的木质结构,树皮细胞中强性水合物较多,遇水可选择性地吸收利用,促进生根。柳树枝条、叶片具有不同弹性和开张角度,对风浪能起到很强的分散和消力作用。
第二,在早春、干旱期或结冻前浇水。施肥以氮、磷、钾肥为主,施肥量和肥料比例应视情况而定,施肥时间以叶芽开始分化以前为宜。结合水、肥管理,可适当进行中耕、锄草和种植绿肥。
第三,经常防治树木病虫害,合理疏枝,形成分布均匀的树冠,随时清除遭受病虫害致死的树株,林木缺损率小于 5%。且树木涂石灰水应以秋季为宜。
第四,对于已开始老化的树木,应根据实际情况采伐更新,林木更新应按适地适林的原则选择树种,宜采用混交林种植模式。对于树木缺损较多的林带,应适时补植或改植其他适宜树种。
2.4 景观建设管理
河道标准化景观建设遵循布局合理、美观大方、对称协调的原则,立足防洪工程的安全,对景观的和谐、个性化、透视效果、耐看度和人们的接受程度进行全面考虑。如在标准化堤防建设中,可栽植蜀桧、垂柳、蜀桧球、冬青球等高规格的观赏树木,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的河道景观建设,是开创河道建设与管理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保障。
同时,河道标准化生态景观建设要综合考虑文化、生态、工程建设以及它们之间的契合关系,利用景观建设满足水利风景区发展需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标准化河道建设的生态、环境、景观功能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治河理念,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内涵,利用标准化河道建设的自然风景资源,科学、合理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加强对风景区的建设、管理和保护,是风景区管理的主要内容。
2.5 河道建设施工管理
河道施工现场管理是河道建设的关键,是参建各方管理的重点。尤其是监理单位,应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适当派驻现场监理人员,采取旁站监理和巡回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促进监理工作顺利开展。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及设计施工方案行事,严禁未批先建或边批边建等违法行为,认真监督,使其既符合工程建设实际、技术可行、方案合理,又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能耗。河道建设单位要成立项目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配置专职质检人员,加强质量检测,严格实行“三检制”,按合同要求的工程量、工作量、进度和质量完成河道建设任务,及时申请各阶段验收和结算。
2.6 加强日常管理
各河道管理站(所)要结合实际制定全年河道工程管理工作意见和实施计划,有条不紊地加强和开展河道工程的日常管理养护工作,使河道工程保持完好和坚固。城市河道还存在常年保洁的问题。要坚持“月检查、季评比、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的检查评比制度,制定出适合本单位便于操作的河道工程日常管理办法和河道工程管理奖惩制度。要狠抓各项制度、办法及责任制的落实,促进河道工程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2.7 推进河道建设管理法制化建设
要下决心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实现从传统水利管理向可持续发展水利管理的转变。同时,按照河道管理权限,分别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道巡查制度,分类、分河段明确巡查人员和时间,进行执法监督和检查,加强河道资金管理,严格按程序使用资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8 培养造就高素质管理队伍
工程建设期间的管理就是合同管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按照合同规定进行,这就要求管理者的知识面要广。因此,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补充和更新知识,不断完善自我,逐步使单位的人才结构从工程技术型向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转变。
3 结语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1-0124-02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动了农村地区的飞速发展。对于农村电力供应企业而言,其工作的压力也随之增大。但是由于农村电力供应企业的员工自身素质的限制,营销意识淡薄,对于岗位和责任的划分不够明确,对于电力价格政策的理解不够透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电营销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1 新形式下农电营销所面临的困难
对于农电销售来说,电力供应企业要充分理解其含义,以农电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对农电市场主体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明确市场需求动向,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对自身的营销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
1.1 营销观念淡薄
根据实际调查,目前我国乡镇供电企业中的农电工有近乎九成九都是由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前的村电工和乡镇电管元组成,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年龄结构偏于老龄化,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不高,大部分员工只能完成对于电力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以及收费工作,对于农电营销的观念淡薄,从而严重限制了农电营销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1.2 竞争意识淡薄
在进行农电营销时,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但是目前我国乡镇供电企业普遍存在竞争意识淡薄的现象,造成供电服务质量差,难以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从而制约了农电营销市场的拓展。
1.3 服务水平滞后
供电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在市场中处于垄断状态,缺乏必要的竞争,因此,其服务水平滞后,没有真正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供电企业的工作人员对工作缺乏责任心和事业心,缺乏主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导致电力供应企业的服务水平低下,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1.4 缺乏完善的营销系统
就目前而言,供电企业的营销系统不够完善,仍停留在传统的留住客户阶段,而没有主动去发展客户,缺乏专业的营销人员和市场调研人员,缺乏高素质的营销队伍,无法及时针对市场需求对自身的经营策略进行调整,难以顺应市场发展的要求。
2 新形式下对于农电市场的开拓
2.1 改变传统抄表模式
传统方式对于居民用电量的统计都是定期安排专人对固定区域的电表进行逐一抄录,由于人员较熟,碍于面子问题或亲情问题,在抄录数据时,往往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对工作质量的影响和公平性原则的冲击,造成群众的不满,也会影响供电企业的自身形象,使国家电力公司所提出的“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沦为一纸空文。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抄表模式,提高服务的公平性。首先,可以采用换片抄表的方式,即不断调整对抄表人员的区域安排,使员工在企业自身的管辖范围内不断调换工作区域,从而打破现有的固定抄表方式,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可以使员工之间相互监督,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质量。其次,可以对传统的电表系统进行更换,实现智能抄表系统,既可以减轻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还可以随时对电力供应系统进行检测,是电力系统发展的方向。
2.2 改变供电发行模式
当前的农村用电发行工作中,仍然沿用传统的发行模式,即县公司发行到台区,形成一次发行,之后由供电所对居民的生活用电进行二次发行。在这样的发行模式下,很容易受到电力管理人员素质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在台区总电量不变的情况下,使得居民用电受“关系”和“交情”的影响出现经常性的变化。对于这个问题,结合实际供电条件,在无法直接将电量发行到每家每户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集中发行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处理。具体来说,就是可以通过对供电所进行合并,增大经营规模,减少供电所的数量,扩大每个供电所的管辖范围,进而减少乱分配现象的发生。相对来说,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便于实施,同时也可以减少管理难度,方便监督和管理。另外,可以由县供电公司成立专门的发行机构,直接对电力能源进行管理和发行,从而有效避免因人员问题而造成的恶性竞争。
3 杜绝乱收费现象
加强对于农电营销的标准化管理,必须提高农电营销在乡镇居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从居民的切身利益进行考虑。当前农村对于电费的收取工作一般都是采用走收的方式,电工往往在抄表之后直接收取电费,可以减少自身的工作量,也不容易出现遗漏现象。但是,容易受到主观情绪的影响,电工擅自少估电量少收费,从而造成乱收费以及只收钱不开票的现象。为了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必须改变原有的走收模式,实行座收电费。其基本收费流程是:首先,对供电企业的管辖区域进行划分,将几个相邻或相近的村子定为座收点;其次,电工在抄表时应当面与用户核实用电量,计算所需缴纳的费用,给用户发放缴费通知书,然后,供电企业安排专人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按照票据进行统一收费;最后对当月每个用户的用电量进行张榜公布。这样,可以增加电力收费的透明度,使村民可以相互监督,也不会受到场地和设备的限制,还可以及时对村民的用电问题进行解答,更好地开展便民服务工作,同时还可以防止电工携款外逃的发生,既维护了居民的利益,又保证了企业自身的财产安全。
4 对用户进行严格分类
我国对于电价的收费一直都是采用“三类划分法”来进行划分,即照明用电、排灌用电和动力用电,根据不同的用途,划分不同的单价。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乡镇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也飞速发展,对于农村用电结构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对用电的分类进行调整。结合工业用电和农业用电的实际情况,根据用途的不同对电费的单价进行划分,同时还要随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收费的合理性。
5 结语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对农电营销工作要做到充分的重视,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农村用电营销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解决当前农电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促进供电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静.新形势下供电企业农电营销的发展策略[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12):14.
[2] 夏侯小琴.刍议新形势下供电企业农电营销的发展[J].城市建设,2012,(34):55-57.
一、建立企业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必要性
(1)是监理行业发展的趋势,要求进一步推进企业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改进生产组织方式,提升监理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企业形象。(2)是公司稳定和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大计,目前监理公司所面临的状况是:通信监理市场呈放开的趋势,大量的监理公司进入通信监理市场,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要求要求通信监理企业规模化,标准化。监理公司在机遇和挑战面前需要寻求自身的发展方向,面对严峻的形势,客观上要求从战略高度认识研究企业标准化建设的制度、法规和措施。
二、根据公司目前发展趋势和市场发展的要求,建议从以下两个措施着手来建立企业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
1、成立建设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专家组。
成员组成既可聘请公司有长期工作经验的骨干员工;也可外聘专业咨询公司专家。在标准化体系的制定过程中,充分调动专家组成员的积极性,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提出建设性意见,这将大大缩短标准化体系制定的时间,少走弯路,提高标准化体系建立的效率;在标准化体系建立后;专家组成员在实施过程中也可发挥他们的指导、监督作用,促进标准化体系在公司的贯彻实施。
2、积极引进工程建设数据库管理软件到监理企业标准化建设中。
(1)目前工程监理中管理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工程管理的模式是:项目小组成立后,由总监分配任务给具体监理人员。监理人员按规范要求记录监理日志、完成大量监理表格的填写;总监按3控3管一协调的原则完成相关工程控制资料的填写;工程竣工后,总监负责主持监理文档的收集、整理和制作。在这种情况下将会存在以下问题:①采用手写方式的纸质载体,保管和收集的难度太大。受纸质载体的限制,记录内容只能以简单的文字为主,无法包含图片等信息,很多时候不能直观的说明和反映现场情况。②记录内容不透明,缺少公共监督,存在记录不及时,事后补计的现象、存在编造信息的可能。不利于总监了解实际情况,影响对工程的管控;不利于总监对监理人员的管控。③缺乏实时性,总监收集了解工程信息,难以做到与工程实施情况同步,存在一定的时延。④监理工作缺乏延续性,因各种原因,各级监理人员发生人动之后,后续接手的人员不容易得到监理工作的全部原始材料,难以查询共享资源,难以在最短的时间进入工作状态,很可能让客户感知到监理服务的质量发生差异。⑤不利于企业的标准化管理:由于每个项目总监根据自身对业务的理解不同,导致总监对监理员的要求,以及按3控3管一协调的原则完成相关工程控制的方式都会有所差异,一旦更换总监,可能会造成监理员要花大量的时间适应新领导的工作思路;而且客户对监理公司的管理模式的理解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总监因人而异,造成客户理解为监理公司的管理缺乏统一性。个人觉得一个规范化的大型监理企业应该有一套标准化的监理模式,面对客户的服务应该是标准化、规范化的。⑥不利于在后期出现质量问题时的调查取证,例如无线基站工程竣工几年之后,因某种原因需要审计复查时,因资料的收集和保管问题,很可能难以提供全套的工程情况资料,使监理工作陷于被动。
(2)将工程建设数据库管理软件应用到监理企业标准化建设中
①在新形势下,客户单位对标准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国家建设管理模式向国外接轨,业主单位建设管理模式也在向标准化体系方向迈进。以电信为例,无线C网基站建设就引入了《无线工程实施管理系统》实时数据库管理软件。
该系统的特点如下:包含了工程实施阶段设计、施工、监理各个单位的工作情况以及每个节点的开工到竣工的各个环节的信息;它记录的内容丰富,格式标准化,可加载现场施工图片。记录操作简单高效,记录内容直观明了;记录的信息与节点施工情况同步,数据库管理者可以授权给具体节点的工程管理者权限,让具体管理者输入针对该节点的工程信息。每个人的记录匀与服务器同步,记录内容是公开的,本单位的工程参与者都能通过公网查询共享资源,由于这种实时的、公开的相互监督机制,客观上大大提高了记录的真实性和实时性,减少了记录不及时、事后补计的现象;因数据库信息是按工程的建设流程来填写的,如果需要增加某个环节的信息,或者是改变某个环节信息的格式,通过软件开发人员增加、更改软件功能块就能实现,这样将有利于管理者按3控3管一协调的原则对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管控;管理者可以按工程的需要对信息进行筛选,将系统信息从数据库中导出,格式转换成EXCEL格式;也可以按系统的要求格式制作各种报表,随时可以将表格内容导入系统,完成资料的调用。
根据客户对新型建设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在以后的监理工作中,只有引进数据库管理软件,才能跟上客户对新型建设管理模式的步伐,从而提供更优质的监理服务,在众多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②工程建设数据库管理软件有利于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建设,根据授权,有利于规范化,明确各级监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
二、标准化管理内容
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是依据我国现行的消防法律法规及规定,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从消防工作责任、消防教育培训、火灾隐患整改、火灾事故防控、消防安全检查、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所确定的消防安全管理标准体系。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政府文件的具体措施,也是各乡镇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各部门、各单位实施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依据。
三、标准化管理责任分工
各乡镇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对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组织领导。要把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作为政府实施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列入工作议程,采取有力措施,认真部署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和督促,确保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落实。
各部门负责对所属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组织实施。要认真履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职能,结合本系统、本行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加强检查指导和督查督办,全面推进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落实。
各单位和社区、村屯是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责任主体。要按照各自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基本内容抓好落实,切实承担起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的主体责任,不断提升标准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公安消防部门负责对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指导和监督。要依法从严监督,通过检查和抽查等办法,及时发现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注意总结典型经验,不断推进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健康发展。
四、考评和奖惩
各乡镇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各部门对所辖村、单位落实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实行考评,并把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考评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之中。对在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争创“三无”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乡镇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部门,予以表彰奖励;对落实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不力、火灾4项指标增幅较大,特别是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五、几点要求
1.1.1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基本原则,要用综合的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措施提高电力企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提升企业安全水平,有效避免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从综合的角度达到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
1.1.2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模式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工作采用动态循环的模式,在结合电力企业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循环模式,建立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体系,以自我监督、自我纠正、自我检查等手段,实现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目标。
1.2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审定应该建立对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工作企业自主评定和外部审核想结合的方式,通过量化的审定确定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质量,了解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和危害程度,形成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确保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质量。
2、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关键环节
2.1争取内外环境对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支持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工作要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获得上层对管理的支持和帮助。同时,要力争其他部门和单位对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支撑作用,以服务管理、支持管理为核心促进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深入发展。
2.2做好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的培训工作要及时开展对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工作的分析,确定管理工作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电力安全和管理工作的技能培训和技术教育。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的培训工作应该有科学的评价体系,既要检验员工学习的质量,更要检验员工对管理工作的认知,应该坚持全面、有效的评价和考评方法,以审查培训工作进行的程度和员工进步的幅度。
2.3提高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宣传力度要以宣传为手段,营造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良好氛围,宣传工作应该与具体管理、教育培训等活动相结合,将宣传工作整体落到实处,更好地为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实施创设优异的内外环境,起到全方位支持的作用。
2.4做好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检查要对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执行进行安全方面的检查,促使相关人员在思想上重视,形成在工作上的对安全的有效维护。要展开对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人员的技能检查,主要以业务知识、专业技能、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为主,形成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技术准备。应该对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检查的结果进行再次监督和评价,以便找出检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促进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检查工作进一步做到全面和有效。
3、实行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建议
3.1继续探索和丰富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评价体系电力企业应该根据本企业情况,将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评价体系进行丰富,对直接影响评价效果的要点重新作出规划,形成更适于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实际的评价手段。
3.2加强对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宣传通过宣传要提高社会和企业全体员工对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重视,让所有人清晰地了解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作用和意义,以宣传工作的加强实现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措施的落实,增强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效能。
3.3做好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培训在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开展前,应该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全员培训,收集、整理并下发有关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学习培训资料,提高全体人员对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整体认识。
3.4把握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实际应该在年末,与“秋检”同期进行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活动,这样即可配合“秋检”中“五查”活动,有利于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也使“秋检”工作结合安全性评价进行,增强活动效果。
(一)标准化管理工作水平有待提升
石油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在对标准化管理体系进行构建时,采取的执行标准水平相对较低,不能够达到与时俱进的要求,难以吸收和接纳最尖端、最新、最全面的管理技术。[2]在对国外自主创新和先进标准进行学习时,整个水平相对较低。有的石油企业虽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对标准化管理体系进行构件,但是,在后期的贯彻工作中,无法兼顾技术跟进、人才培养等因素,或者因为贯彻工作无法顺利进行而难以按照相关的管理体系要求来实施,进一步诱发整个管理体系无法发挥出相关的作用。
(二)石油企业难以主动开展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在石油企业管理工作中的落实状况并不理想,有的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依然固守传统的管理理念,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标准化管理体系制定的重要意义。[3]很多管理阶层以及工作人员无法全面理解标准化管理体系执行的相关知识以及技术要求,要想保证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正确实施,有关领导就需要形成较为强烈的建设意识,并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主动建设以及尝试。
(三)石油企业缺乏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资金
随着国内外标准化管理体系水平的不断提升,石油企业在对管理体系进行构建时,除了要保证环境管理、社会责任管理以及质量管理达到标准化的相关要求之外,还要保证企业财务工作、人事工作也达到标准化管理的相关要求,这就让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开展相关的建设工作。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石油企业都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市场开发、原油开采、产品技术研制等领域,从而导致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
(四)缺乏必要的人才支持
石油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达到较为显著的技术性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在掌握系统的行政管理知识的基础之上,还要了解更多的技术性要求。但是,这类人才本身就比较缺乏,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到导致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受到影响。很多石油企业管理工作还处在粗放型的发展阶段,不能够重视人才吸引、无法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标准化管理体系发展和运行中。
二、提升石油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水平的相关措施
(一)提升全体职工的管理理念
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全体工作人员需要树立较为显著的管理意识,尤其是领导阶层更需要对其加以重视。[4]需要把企业发展和标准化管理之间的关系理清,明白管理体系建设的严肃性、重要性,不能够将其看成一个单一的体系,把应付验收当作唯一的目标要求,要把相关要求和理念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进行落实。
(二)提升标准化管理理念的宣传力度
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需要能够对相关标准加以落实,石油企业作为过程性的企业,有着较多的执行标准,要想保证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就要引导全员都参与其中。但是,要想保证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就要能够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员工主动参与到培训工作中,标准化的管理人员还要有效结合企业发展和经营的实际状况,对标准化的管理知识加以补充,制定出相应的培训计划。把标准化的培训工作在企业的每一项生产环节中加以落实,让所有的员工都能够对相关标准以及职责要求进行落实,更好地解决石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管理问题。
(三)做好管理体系实施的效果监督工作
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能够保证石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5]所以,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需要能够定期对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效果进行分析和检验,对于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和改进,建立相关的检查和监督机构,做好标准体系实施的反馈工作,从而保证标准化管理体系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