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16:1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重智育轻德育”:在学校、家庭、社会对未成年人的评价多集中在分数上,于是学校、老师的工作中心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学生成天是作业与考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目的以及学生成长中心理教育、品德形成几乎不管,多年来三好学生的评选,往往也是以学生考试的分数来评定的,只要学生的分考得高就可以得到一切荣誉,老师也往往喜欢班上成绩好的学生。
2.“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许多学校对学生教育大多只停留在知识传授,往往忽略了能力的培养,道理懂得一大最,但却连一些应该自己做的小事也做不好,也不愿去做。
3.“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现在的学校教学,大多是在课堂完成的,老师为上好45分钟的课可以说是课前要备课,课后还要批改作业,老师投入的时间、精力都是很大的,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则很少或几乎没有,一是怕安全问题;二是怕课程无法完成。由此,许多学校就取消了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以至学生走出校门时除了会做几道题外,对社会却一无所知。
二、“三个不适应”
1.“学校的德育方法不适应广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学校的德育工作在方法与用途上都比较简单,粗糙或象智育那样讲一些大道理,学生不爱听是因为不符合青少年喜欢活泼好动的特点。也不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实际。
2.“学校的德育内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学校讲授的德育内容陈旧,离学生生活的实际很远,离现代生活的实际也很远。比如“凿壁借光”,学生都不信,还有学生提问,凿别人的墙壁来借光,凿坏了墙头是不道德的呀,怎么要我们去学习这样的行为呢。
3.“学校德育评价体系不适应全面摧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一些学校在对学生操行评价上往往只有热爱劳动与尊敬老师之类的简单又不规范的单向评价,缺乏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加之学生升学的是考试分数而不是德育,所以现行的学校德育评价体系不适应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三个不能”
1.是“不能很好地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开展德育工作,存在成人化和倒挂现象”。青少年还处在认知水平都较低的状况,应该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要求学生,现在的做法是小学生大谈理想教育,而忽略了应该学的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
2.不能很好地将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密切结合起来,只让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为什么要去做和怎样去做却没有引导和实践,学生是一知半解,或者根本“不信”,更是“不行”,这也是为什么学校德育工作抓了半天,到头来学生没有任何行动的结果,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又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要一点一滴做起,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渐形成。
3.“不能很好地将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和家庭教育密切结合起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的薄弱,许多家长不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缺乏预见性,往往是孩子出了问题,才采取改造式的工作,而缺少事前塑造,还有的家庭几乎不管孩子和管不了孩子,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问题孩子出在问题家庭,问题家庭往往产生问题孩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没有形成结合力。
四、“三个影响”
1.“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学生上学有小车接送,手机,电脑的普及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缺乏正确引导下,一些学生沉溺于网吧不能自拔而成绩下降,在家也变得越来越“不听话”。电视看个没完,缺乏自控力。社会要发展,但如何利用积极的因素教育学生,避开负面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2.“幼儿园、小学、中学延续教育的问题对教育的影响”。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各自为阵,缺乏统一的整体规划。到底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学生教什么应该有一个分工,有层次之分。出了问题后小学教师怪幼儿园没教好,中学怪小学没教好,相互催卸责任。
3.“家庭、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成才”含义不同理解对教育的影响”。关于成才的问题,家长、学校、社会一般的认识是关注学习成绩,家长认为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就是成才,学校追求的是升学率、高分率、社会对学生的评价也往往是学校的升学率,家长为了让孩子能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往往是不惜一切代价,请家教、挤名校,车接车送,包办孩子的一切。高中生回家连臭袜子还要大人帮助洗,学校为出考试成绩,成天就是作业与测验。学生也成了应付考试的机器,毫无学习兴趣,甚而厌学。家庭与学校都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认为成绩好才有出路,考上好学校就是成才,家长却忽略了孩子各方面素质的成长。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忽视了对他们的道德教育,社会文明将无法传承,中华民族就失去了希望。以上几个问题要引起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从根本上解决。
[参考文献]
在未成年人道德生成的过程中,家庭的责任尤为特殊。目前,未成年人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着许多偏差,应采取措施努力加以矫正。
一、 当前家庭道德教育的偏差
1.重智轻德。普通家庭缺乏德育动机和有效的德育举措。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企盼着孩子将来能上一个好大学,谋一份好工作。但这种期盼的重心,在许多家长的心目中已从德才兼备向“注重学习成绩”偏移。这样的观念,表现在家庭教育中就是淡化了德智体全面发展。家长对未成年子女只要求学好功课,千叮咛万嘱咐的是“除了学习你什么都不用管”。法制教育、道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都被视为无足轻重而淡化。
2.重知轻行。未成年人的家庭道德教育多停滞在观念和知识的灌输上,停留在说教的层面上。
3.是非标准不一。加强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是,家长要给未成年人一个明确、肯定、统一的是非善恶标准,使之有章可循。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在对孩子的是非感和责任心的培养上,明显地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认识上的不重视,看不到从小培养孩子的是非感、责任心的重要。这既反映了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缺点,也反映了目前家庭教育中的偏差和相当一部分父母的麻木。另一个明显问题是一些父母没有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可以说,这是当前青少年犯罪数量迅速上升的根本原因之一。
4.家长职责不明。家庭是孩子思想道德的启蒙学校,家长是孩子为人处事的启蒙教师,让孩子具有良好的情操是家庭教育应尽的责任。但目前有些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放弃了家庭教育这个家长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日前,中国社会调查所、成长网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哈尔滨、沈阳等地1200名公众进行了调查,以了解目前家庭教育状况,其中家长与未成年人的比例是6:4。当家长被问及“你认为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该由谁来承担”时,63%的家长认为应由学校和教师承担,31%认为应由学校和家长共同承担,只有6%认为该由家长承担,说明家长把教育子女如何做人的责任越来越多地推向学校和社会。
二、 做好家庭道德教育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成才观。一些家长“望子成龙”而只重视学习成绩,既有来自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原因,也有来自家庭教育中成才观的偏误。人才的成长不但要开发智力提高智商,而且要培育品德提升情商。 面对如此的育才理念和人才需求,家庭就不能只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而是要同样重视子女的身心健康和品德修养。
2.道德教育的重点是养成好习惯。对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往往比仅仅知道一个道理更重要。道德教育需要从习惯培养做起,特别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在家庭生活中,应教育孩子和家人融洽相处,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自己的事情管好等。
摘要:当前,教育主管部门、家长和社会都偏重应试教育,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认识到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这也导致了目前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的滑坡。文章分析了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思考
据统计,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已经达到3.67亿。这个数量巨大的群体,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数亿普通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现阶段,国际和国内形势风云变化,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正处在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确保民族的振兴、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一、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各种不良风气和消极因素的影响下,很多中小学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良思想,精神空虚、行为失范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常见,有些未成年人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逐渐被淡忘,取而代之的是挥霍浪费、娇生惯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要认真思考一下,为什么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会出现问题?我们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还存在哪些缺陷?有很多教师认为是由于当前社会的不良因素影响了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也有人认为是家庭教育没有重视思想道德教育。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没有到位。没有对学生讲好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的道理;没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没有组织好德育活动。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校考核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导致了学校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学校主要职能是教学,而学生的学习成绩成为了衡量学校工作好与坏的最主要依据。学校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上至学校领导,下至任课教师,都只重视提高学生成绩,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则不那么重视。此外,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考核没有具体的考核依据,干或者不干,干得多或者干得少,似乎都没有什么差别。因此,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开始放松了。
第二,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给学校施加了强大的压力。家长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好坏,却忽视了对孩子思想道德的培养,没有认识到在让孩子成为知识丰富、具有突出技能的人之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着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人。现在很多家长只想着让孩子读好的大学,因此,他们费尽心思让孩子进入升学率高的学校。而目前生源的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得到家长的青睐,学校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成绩方面,因此,很多学校都是重视文化课程的教学,而轻视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学。
第三,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基本上都流于形式。现在很多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都是说的很多,但是真正做的却很少;走过场的很多,真正有效果的很少。每年,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都挺多,可是,下面学校却很少真正去理解这些活动所蕴含的意义,只是做表面功夫,流于形式。比如,每年三月,学校组织学雷锋活动,大多是跑到大街上打扫一下卫生,或者去敬老院去看望一下老人,草草了事,但是,这些活动并没有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谈不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目前,青少年犯罪的报道屡见不鲜,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出现下滑趋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只是一味抱怨社会和家庭的负面因素影响到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而要深刻反思我们学校德育教育失败的原因,深入细致和扎实有效地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通过分析,我们了解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就要通过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要让学校做好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要让学校领导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校领导认识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了,在工作中狠抓学生的德育教育,学校的德育教育必然会焕然一新;学校领导要是认识出现偏差,不到位,学校的德育教育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其次,对思想道德教育,要建立一个客观、科学、具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这样才会让学校有加强德育教育的动力和压力,建立这个评价体系比较困难,但并不是无法做到。当前学校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各种活动中渗透。对未成年人实施思想道德教育,不能是灌输,也不能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要慢慢渗透进学生的思想。在学校组织、学生亲自参与实践的各类活动中,实施道德教育,让学生在行动中体验和理解思想道德教育,明白一些道理,从而升华思想、净化灵魂。比如,在组织学生上街参加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路的时候靠右走,过马路时走斑马线,从而让学生明白和遵守交通规则;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之后,让孩子们清扫垃圾,这样,就会让孩子们明白不能乱丢垃圾。总而言之,就是要通过身边的各种小事,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道德。
第二,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专题教育活动。人的思想包罗万象,对事物的看法也是多种多样。针对学生的一些具体思想,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专题讨论,在学生经过思考之后,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这样做的效果比教师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这种专题讨论设定在班级活动、少先队活动和共青团活动之中。比如,针对有些学生喜欢穿奇装异服、染发、涂指甲等情况,可以召开专题讨论会,组织学生对此进行深入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明辨是非、利弊,自觉抵制社会某些思潮的诱惑。
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对于某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纠正的。因此,教师应该在各种场合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无论在课堂上,或者课外,甚至是每一次学校组织的活动中,都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做课间操的时候要整齐划一,动作规范;在进行升国旗仪式的时候,要学生保持安静、庄严肃穆。学生在学校的时间相对而言是很长的,因此,学校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主要阵地,学校必须要从各个方面训练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要让学生在成功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学生只有在成功的活动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思想道德的重要性。因此,学校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细致、扎实地做好工作,要让这些教育活动取得成功。比如,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先辈的故居,如果组织得好,学生真正领悟了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果组织不好,让学生到处游荡,恐怕只会让学生的爱国情感更加淡薄。因此,学校组织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一定要严密组织、细致扎实,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思考和设计,这样才能真正教育好学生。
第五,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创造了人,因此,要让学生拥有劳动的观念。现在独生子女很多,他们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太阳,很多家庭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围绕孩子转,家长包揽了所有的家务,生怕让孩子吃一点点苦,从而导致现今很多学生都存在懒惰的习惯。学校应该和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要让家长明白只有让学生具有劳动的习惯,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学校要和家长携起手来,一起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让学生成为一个吃苦耐劳、拥有独立品格的人。
三、结束语
当今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已经呈现出下滑的趋势,学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迫在眉睫。学校应该要充分认识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从未成年人开始抓起,培养出具有高尚思想品德的高素质人才。这既是长远战略的需要,也是一个现实的任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加强认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一个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应对挑战,全面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成为具有高尚品质和良好道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时统君.未成年人的道德情感及其培养路径探析[J].理
论观察,2010,9(8):60-61.
[2] 廖小平.当代未成年人道德境遇的双层变奏[J].江海学
刊,2010,53(1):59-65.
长期的学校德育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不能只靠学校,而必须协同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功勇,“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也就是说要形成德育的正向合力,才能达到使学生形成优良德育品质的目的。对于未成年人,生长在中国改革开放经济体制变革及网络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面对环境的变化给传统道德教育带来的冲击,究竟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1]
一、营造通向成功的绿色通道
未成人思想道德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共同营造的良好、宽裕的环境,更离不开教师、家长的积极互动。
1.父母的表率作用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孩子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很强,因此,做父母的在生活中应与人和睦相处,举止大方得体,勤俭节约,业余活动健康有益,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有的父母在家中说一些消极负性情绪的话,如对社会不满等,孩子在青少年时代常常感到不快乐,也会出现消极抑郁情绪。父母之间感情冷淡甚至出现争吵等不良家庭氛围都会给孩子的情绪带来不良影响。父母既是孩子的监护人,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更应该是孩子无话不说的挚友。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2.教师对未成年人教育负有重要使命。许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子女对父母的话不予理睬,对老师的话却视为真理,可见学生对老师的信赖和尊敬。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这一漫长的成长阶段,是孩子们从生理到思维的飞跃发展,从性格的成熟到人格基本定位的关键时刻,非常需要老师的重视和鼓励。所以说,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定要做到同志所说的:“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多么大的影响。
3.劳动实践是根治道德及行为问题的良药。马克思有句名言:“劳动创造了人”。劳动不仅使我们获得了力量和智慧,还给了我们强健的体魄和生活能力。现在一到放学时间,校门口挤满了来接孩子的家长,家长们不辞劳苦接送孩子上学,是担心孩子过马路出问题。但这样的呵护备至,会扼制孩子潜能的发挥。作为父母,应当尽量安排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的劳动中,锻炼出强健的体魄,品味生活的艰难,获得乐趣,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掌握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没有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良好的道德修养、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光有知识又有何用?
二、着力于因势利导
培养未成年人道德的自我发展能力,不能生搬硬套,强制灌输,只能积极引导。
1.习惯引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需要从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道德、习惯做起。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孩子的生活习惯,比如早睡早起,不挑食偏食等;二是心理习惯。比如处理态度是否积极乐观,有没有爱心,肯不肯承担责任,能否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等;三是行为习惯。比如是否有集体和纪律认同感,是否合群等。对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往往比仅知道一个道理更重要。[2]
2.观念引导。在传授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对未成年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要培养他们的“四有”,即一有开拓进取的能力,对于未知世界、未涉领域、未解课题,充满探索的欲望和进取的勇气;二有思维开阔的头脑,对“事物的结构”感兴趣,有很好的条理性;三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刻苦学习并持之以恒、百折不挠、越挫越坚强;四有健康和谐的心境,过重学习压力下的稚嫩心灵很容易发生心理扭曲,保持健康心态十分重要。“四要”,即一要培养他们的耐挫能力;二要培养他们旺盛的创造兴趣和创新意识;三是正确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接纳和包容他人;四要培养他们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
总之,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信息化产业突飞猛进,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未成年人所背负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是我们所无法体会和想象的。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校、家庭必须遵循他们自身的成长规律,营造良好空间,做好积极引导。
目前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直接影响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相脱节,教育口径相矛盾不统一,学校重视文化知识教育,而忽视思想品德教育课;家长力不从心、盲目随意,甚至束手无策,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不会管;社会上重视不够,未形成合力,缺人管;教育网络得不到健全,存在缺失。具体表现在:
(一)家庭教育封闭隔绝。沿袭了中国几千年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传统文化观念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部分家长思想道德素质不高,形成了重“智”轻“德”的错误思想。封闭式的家庭教育,管教多、疏导少,孩子亲身实践、体验的机会少,相互沟通少,使得孩子与社会隔绝,严重影响到未成年人的道德素养的提高。
(二)学校教育脱离实际。古人强调对青少年的教育要“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现在的一些学校却只抓智育,重视文化知识教育,忽视德育,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方向、目标主要不是从未成年人出发,内容脱离青少年的主体和实际,道德教育形式脱离社会及未成年人的现实,道德教育结果认识与行为严重脱离,从而大大削弱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三)社会环境有待优化。随着互联网、影视文化等大众媒体的普及传播,各种文化思潮使身心不成熟的未成年人难以抉择。一些不健康的传媒宣扬信息,严重误导了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解决对策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需要整合全社会的教育资源。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必须坚持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重点抓住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环节,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要互相配合、共同协作、多管齐下,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只有健全、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在实践中确立“以学校为中心,发挥主导作用;以家庭为基础,发挥关键作用;以社会为依托,发挥辐射作用”的工作思路,让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形成合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才能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落到实处,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
(一)在家庭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家庭指导未成年人开展社会实践,当好家庭的“小帮手”。比如可以开展“我为父母分忧”、“给父母一个惊喜”等活动,让未成年人主动承包一项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中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一、引言
未成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因此,未成年人的发展关系到国运。因此,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成为促进我国未成年人健康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二、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
1.道德教育被忽视。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良好的身体和心理是保证个体正常发展的基础。思想道德作为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在未成年人心理、身体发育尚未完成的时候,加强对其思想道德的正确引领,是保证未成年人健康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成年人所背负的学习压力在增加,家长往往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作为未成年人,我们更应该注重他们思想道德与文化知识技能的同步、健康的发展。
2.道德教育系统不健全。当前在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联系不够紧密,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矛盾突出。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素材不足、思想道德教育针对性较低等问题大有存在。在家庭教育环境中,父母由于忙于工作等原因,没有更多的时间照顾未成年人,尤其是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建设上更是存在着较大的缺失。社会上重视不够、未形成合力,缺人管,教育网络得不到健全。导致未成年人在道德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遵循道德教育的实施原则和规律,影响了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效果。
3.社会环境需全面提升。在互联网、各种网络传媒的普及和影响之下,社会文化和人们的观念有了新的变化。未成年人由于其客观不成熟,使得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思想道德事情面前,有时难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因此,如何有效提升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成为做好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家庭,父母要善于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学校要通过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来保障未成年人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4.家庭教育存在缺失。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区域产业化的影响,很多未成年孩子的父母在外地工作,这就造成了一些儿童在爷爷奶奶等亲人的照顾下生活和学习。老年人受到思想认识和对孩子的疼爱的影响,往往在教育未成年留守儿童的时候,过多的通过爱的措施来帮助孩子,而对于使用严厉的教育手段往往比较少。这种疼爱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未成年儿童的成长约束,使得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发展过于宽松。另外,一些父母由于溺爱自己的孩子,也影响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发展。
5.学校教育存在不足。学校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成长的过程中,是其关键期,但是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等影响,一些教师更多的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忽视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其次,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因为思想道德教育内容选取不合理等原因,造成了未成年人对思想道德认识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也影响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发展水平。这些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都需要科学的方法和策略。
三、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1.树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方针。社会要把培养具备良好道德水平的未成年人作为目标。通过广泛的舆论宣传,增强人们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认识。并通过社区、学校、家庭作为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阵地,以切实的措施提升全社会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认识共性,从而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性。
2.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机制。在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科学的实施方法,来保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性。在家里面父母要提高对思想道德建设的认识。在学校,要设置专门的思想道德课程,举办有针对性的活动,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水平。在社会,要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制度环境、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
3.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的基础在家庭,家庭是未成年人德性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教庭教育力量的整合。创造有利条件,让家长主动参与教育;办好指导机构,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有效合作等等。
4.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教育是整合道德教育力量的核心。中小学校应当摒弃重智育轻德育的做法,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小学教育的全过程。
5.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未成年人道德发展的基础。如何构建适合青少年发展的社会道德体系,营造崇尚道德的氛围,加强爱国主义、助人为乐精神、健康发展理念的建设,成为社会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相关的职能部门,不断的加强社会环境的建设,以健全的法律政策,来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以高度的责任感,来为未成年人的发展,树立良好的榜样。
6.提升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合力。要有效地提升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的教育合力,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实施未成年人道德实践建设,有针对性地提升我国未成年人的道德修养。在学校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利用学习雷锋等道德实践活动,来提高未成年人的道德认识和实践水平。在家庭中,家长要不断的教育孩子做一个讲文明、讲道德的好孩子,家长需要以身作则,来带动孩子的道德成长,引导孩子的道德认识。社会作为未成年人成长的客观环境,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需要以更大的责任感和义务,来提升社会环境的道德高度,以社会美德来引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在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通过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合力,来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效果,为未成年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黄志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在实施[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2).
二、未成年人道德建设
在未成年人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这项工程中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因素对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启蒙学校,家长是未成年人的启蒙老师。家庭情况对未成年人的道德起点有着重要影响。以下三方面家庭对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存在不良影响:(1)留守学生家庭。父母长年在外地工作,学生由隔代长辈抚养,面临残缺畸形的“隔代式教育”。(2)单亲家庭。家庭教育的不健全造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非健康成长。(3)过度溺爱。在物质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的现在,家长对孩子的娇生惯养,导致未成年人的自我意识表现强烈,缺乏责任心和包容心。
(二)社会因素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现状激发了人民自我主义意识的觉醒,同时诱发个人主义的倾向,导致社会中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和诚信的缺失。这一现象在影响成年人的道德标准偏移的同时,也成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阻碍;部分影视作品和网络媒体的过度宣传,严重影响未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中西文化的融合中,一些不良的西方文化的移植,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价值取向。
(三)学校因素
在成绩决定未来的风气下,部分学校只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对德育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德育教育方式缺乏创新都成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阻碍。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未成年人成长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学校应担负起主导作用。在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同时,也应引导家长正确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更应该指导未成年人正确分辨和认识社会舆论和宣传的内容。教师的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教师的素质和职业道德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起着关键的引导和过滤作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是党在新时期、新阶段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学校是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是贯彻党的教育政策的重要途径。
三、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影响
“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是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的“好老师”的四条标准,这是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的高度凝练。它即覆盖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又突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要求。同时,指明师德修养的路径,即“是的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在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首要问题。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养成,是指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引导家庭和社会因素对未成年人的正确培养和影响的关键。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既是教师道德由认知转化为行为的中介,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由他律变为自律的舆论力量,还是调解教育人际关系的杠杆和形成良好职业道德风尚的条件。因此,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必须重视师德评价工作,充分发挥师德评价在师德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师德评价在主体、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应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尤其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为了使评价活动彰显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把握好主要原则。
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勇于创造,富有理想,充满生机和活力,他们视角独特,情感丰富,追求独立,渴望得到成人世界的尊重。很多学者从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不同视角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行研究,本文采用主题分析法,对已有的文献进行学习与梳理,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热点做出展望,并提出自己的相关见解。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因素:
戴建伟和朱勋春认为,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着重要影响。社会政治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表现在:一是社会政治环境规定未成年人的发展方向,当代未成年人要健康地发展和成长,只能在认识,适应社会政治要求的基础上才能顺势成才;二是社会政治环境决定着未成年人的培养目标,教育史有阶级性的,培养人才的目标也是有阶级性的,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对未成年人培养的政治标准;三是良好的政治环境为未成年人发展提供思想上,政治上的保证。[1]社会文化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思想表现在:一是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二是社会文化环境引导未成年人的思想发展;三是社会文化环境培育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成才。[2]社会文化对未成年人的作用是无形而重要的,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无声的感染力。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产生的亲属之间的社会生活组织。家庭对未成年的成长作用较大,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性格,心理,学识,为人处事都有深刻的影响。未成年人的可塑性强,善于模仿,许多言行举止都打着家庭成员的烙印。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品质的形成起着陶冶作用。[3]良好的,和谐的,稳定的家庭环境使未成年人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自信心。未成年人在上学前主要受家长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氛围让未成年人的能力得到锻炼,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当今父母关注孩子的重心是智力的开发,评价孩子的首要标准是学业成绩,不让做家务,不让接待亲朋,什么道德教育,法制教育,青春期身心健康教育,都被视为无足轻重。家庭如此得潜移默化,致使未成年人从小形成了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只会读书不知世间万物,孤陋寡闻,自我中心,不会关心他人,思想拘谨,缺乏生活情趣等。[4]
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传播社会规范,知识,技能,使之符合一定阶级需要的人才场所,学校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场所,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学校是通过长期校园文化的养成来营造的育人环境,学校的班风,学风,校风的建设,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学校健全的组织形式,规章制度,文化氛围,基础设备等,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5] 由于我国人才选拔的机制和社会就业环境的影响,素质教育没有得到真正实施,应试教育这一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因此在未成年人的教育中,受教育者的文化水平可能有所提高,却是以思想道德水平滞后甚至下降为代价。
从以上观点中,可以看出我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同时我认为青少年自身心理环境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未成年人精力充沛,探求欲望强烈,有着强烈的好奇模仿心理。未成年人的心理状态不稳定,自控能力差,再加上这些好奇模仿心理和逆反心理的作用,一些缺少正确引导的未成年人往往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同时未成年人的社会阅历少,反复性大,辨别是非能力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他容易受骗上当。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张昌尔认为应该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未成年人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需要一个文明的社会环境,我们必须积极发挥社会这个大课堂,努力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一个有利于环境,首先,各级政府和社会各部门要积极开发利用道德教育资源,加强社会文化市场及娱乐场所的管理,充分运用宣传媒体的正向舆论,为青少年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其次是,重视家庭教育,讲究教育方法。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要转变重智轻德的观念,充分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注重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培养,让孩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再次,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创造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养成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行为。最后,还要建立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逐步推进青少年教育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叶松庆在《当代未成年人的道德观问题调查与对策分析》一文中对未成年人的道德观产生的偏向及异常方面的问题分别从教育者、社会和学校的角度提出了四点教学建议:一是把未成年人的道德需求作为教育的起点和终点。为他们创设和谐的成长与发展环境, 及时引导他们在走在“自己的路”上;二是强化成年人道德言行的规范化和示范性;三是促进社会良性发展, 正向发挥社会的道德导向作用; 四是学校教育的反思性效用。[6]
我认为切实发挥学校教育主体的作用最为重要。如今学校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所忽视。学校要彻底改革应试教育,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处理好传授知识与人格教育的关系,使学校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学校要不断创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学校要紧密结合未成年人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引导未成年主动参与思想道德实践。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
首先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意义:叶松庆教授在《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状况实证研究》一书中对2006年到2008年三年间的以安徽省为主体的8346名调查对象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观念素质共29小项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后,得出了这样的一个总体的观念:“从2006――2008年连续三年的调查数据来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主要特征,没有发现负向颠覆性的表现,也未见大起大落的波动性特强的倾向。” ;“总体上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朝着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方向发生变化,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7]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要着力让未成年人亲身感受社会,国家和他人的直接关怀,让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的各种活动之中,做利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事。
对未成年人自身的意义:王友文认为,未成年人同成年人相比,有自身独特的禀赋,他们处于人生成长时期,身心发育不够成熟,敢于尝试,冒险,因此,正是我们将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原因。他们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虽然对人生,对社会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仍处於飘动时期,对社会的基本认识,辨别能力及对自我良的估计,控制能力依然弱势,很容易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8]
四、小结:
近些年来,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呈现出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未成年人可塑性非常的强,接受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他们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首先,政府要完善机制并且要给予政策扶植,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应该建立健全体系制度给予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保障,相关部门负责,全社会积极参与,鼓励社会增加对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的投入。还要建设一支为人师表,热心育人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最后,要继续发扬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未成年人成长的基本规律,与时俱进,使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工作更具时代性,创造性,规律性。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新区)
参考文献
[1] [2]朱勋春.《社会环境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互动研究》当代青年研究,2008,4
[3] [4]戴建伟.《浅析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意义和途径》,甘肃教育,2003,(S1)
[5] 王凡.《当代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探略》.北方论丛, 2003,(1)
学校是未成年人步入社会的中间地带,当前我国的学校德育由于教育观念等的系列偏差,导致某些未成年人道德观念淡漠,道德水准下降,屡有偏差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进行分析,审慎思考学校德育的不足,加强学校德育以防范和矫治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未成年人偏差行为,通常指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纪律规范和非刑事法律规范,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还不构成犯罪或不作为犯罪处理的行为。主要可表现为(注:此种分类主要参照了吴铎主编的《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按社会规范的类型对越轨行为的划分方法。):其一,违俗行为,即与人们普遍认为“应该如此”的原则或理念不一致的行为,如离家出走、未婚先孕。其二,违德行为,即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如奢侈浪费、自私自利。其三,违纪行为,即违反特定场合的特定管理规范的行为,如考试作弊、旷课逃学。其四,违法行为,即违反国家法律条文并对他人和社会造成某种程度危害,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如索财、携带刀具。其五,心理性偏差行为,即由于个体自身某些特殊的精神问题或心理因素引起的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如暴露癖、乖僻残忍。其六,自毁行为,即违反社会规范并对自身造成伤害的行为,如酗酒、自杀。
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深渊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未成年人先前一系列的偏差行为逐步积累恶化而成的,其基本路径为:沾染恶习——偏差行为——犯罪。未成年人的偏差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发生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往往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前兆。社会个体与现存社会规范发生的磨擦和冲突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小到大,逐渐加剧,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导致犯罪行为发生,未成年人犯罪也是如此。要解决未成年犯罪问题,首先要预防未成年人出现偏差行为,切断他们通向犯罪的这一途径。
2003年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的“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表明,全国初中2.9%的学生有严重的心理性偏差行为,14.2%的学生有较明显的心理性偏差行为。在校未成年人行为偏差问题日益凸显了学校德育的缺失。
第一,学校德育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认识存在误区,往往把“行为偏差” 等同于“品德恶劣”,忽视了偏差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未成年人的道德观念还在形成之中,还缺乏较强的自制能力,其一般性偏差行为大都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他们或是由于家庭的残缺不全,容易形成孤僻自卑、行为怪异、自我封闭等的精神缺陷和心理障碍,导致偏差行为多发,或是由于对新环境不适应,学习成绩差,缺乏与老师和同学间良好的沟通,形成对人际交往的焦虑、自闭甚至暴力反抗。学校德育往往关注教育目标向学生个体思想品质和规范行为的有效转化结果,而忽视了学生道德内化和行为外化需要经过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些心理过程是德育的必备支撑。将未成年人行为偏差简单地认定为“品德低下”,给其贴上不良少年的标签,不但无益于未成年人长期积聚的心理问题的解决,还容易加剧其偏差行为程度,甚至产生严重的危害他人和社会的犯罪行为。当前学校德育中,一些教育者不能科学认识未成年人偏差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对其或是忽视,或是不能给予充分的接纳和理解,更谈不上给予合理的教育和帮助。教育者简单粗暴的排斥和过激教育行为,不仅无法获得未成年人的心理认同,更可能加重他们的心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教育者成为了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制造者和推动者。
第二,学校德育针对性差、主体性不强,无法有效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偏差行为。传统德育通常是以社会为本,只将受教育者视为被教育客体。传统德育的方向和内容不是根据未成年人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而主要是根据上级的精神,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学校德育很少关注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和内心的价值冲突,只强调受教育者对道德义务和责任的认同,忽视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主体地位,容易造就出阳奉阴违的伪君子或什么都不信的道德虚无主义者。同时,以灌输为主要形式的道德教育也难以引起未成年人的共鸣,最终导致未成年人厌烦和自动远离道德教育。然而,任何手段也无法割断未成年人和现代社会种种不良因素之间的联系,面对多元化的社会,单纯的道德灌输,导致未成年人价值选择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缺失,使学校德育对于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疏导作用大为降低。
第三,学校德育目标存在片面性,实现过程中只注重行为管理,忽视人格培养,无法达到有效减少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和“育人”的目的。人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德育要引导学生成为规范的社会人,还要具有高尚的心灵、美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但是,
长期以来由于学校德育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混在一起,使我们倾向于以政治教育标准来衡量德育的成绩,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代替了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在升学或者就业压力之下,学校德育经常以德育课分数衡量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无暇顾及未成年人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缺乏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科学的评价标准。在实践中,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往往放在规范学生行为和校纪校规的教育上,在管理上层层把关,把学生置于形式主义的管理网中,对照相应的《守则》《规范》,给学生的道德行为贴上量化的标准,把培养出严格遵守规范的“乖学生”当作了教育的最终目的。至于如何结合未成年人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则很少关注。只满足于抓外部行为管理,忽视人本的道德内化的做法,使德育成了单向的行为训练和单纯的行为管理,使未成年人往往为了获得某些好处而做出符合“规则”的行为,甚至形成急功近利、口是心非的人格缺陷,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心理和行为能力的形成。
二
那么,怎样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实现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预防和矫治呢?
第一,加强学校德育的人本理念,提高教育者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疏导能力。教育者是教育过程的主导因素,其综合素质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效果。政治思想过硬、职业道德修养深厚、专业知识扎实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要求。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还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今天的未成年人具有强烈的个体意识和个性差异,要研究他们的特性,激发其潜能,引导其顺利实现社会化,成为具有基本道德素养的社会人,教育者就必须关注未成年人的道德需要,依据他们智力和性格的差异,采用不同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同时,面对频发的导致偏差行为的心理问题,现代社会赋予了教育者新的角色——未成年人的“心理保健医生”,这就要求教育者不断健全自身素质,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除了学习相关的心理知识与技能,教育者还要特别关注未成年人成长中的心理需求,学会洞悉其偏差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并根据未成年人的个体差异,运用沟通、聆听等心理辅导技巧疏导他们的情绪,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心理的健康程度直接制约着未成年人能够达到的道德水平,以及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发生的几率。而目前的学校德育中忽视了关于个人成长的教育,德育过程中缺失了对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的关注,这造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许多盲点和误区,更迫切呼唤以人为本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对学校德育体系的充实。
第二,贴近未成年人日常生活,丰富学校德育内容,推动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德育内容是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设置德育内容,容易引起未成年人的共鸣,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其一,大力开展生命道德教育。“生命化教育是在生命的视野中,对教育本质的一种重新理解和界定。生命教育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1〕通过生命教育,可以树立未成年人珍惜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态度,减少和避免自杀和虐待他人等偏差行为,帮助其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危机,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其二,加强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8-14岁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期。对于这个时期的未成年人,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进行道德教育,不失为一条科学的途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使品德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因此,是否能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成为衡量德育效果的真正标准。其三,注重未成年人个性发展的教育。学校教育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个性和差异性,不用教条的统一目标评价他们,针对每个人的优势和弱势,为他们提供多元发展途径,让他们真实感到个人存在的价值,从而增加对自我和社会的认同,减少偏差行为的发生。
第三,坚持学校德育对未成年人的“价值引导”,引导其形成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从实践上看,近几年我国的学校德育进行了改革,但传统灌输式道德教育方式的影响却根深蒂固,加之未成年人缺少自主的道德判断和独立做出道德选择的能力,如果教育者只鼓励其自由选择而不加以正面的积极引导,无异于放任自流,只能造成未成年人是非、善恶、美丑界限的模糊,最终陷于道德困境。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学校德育环境,学校德育在尊重未成年人自主意识的前提下,采用多种具体方法提供道德的“价值引导”,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到:“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就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把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作为起点,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层次,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探索式学习。此外,还要建立良好的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关系,提供良好的自我教育氛围。实现了自我教育才会有内心永恒的道德法则,未成年阶段是培养人的自我教育能力和个性得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代。教育者应把操作性强的合理的德育考核放在首位,唤起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识,促进他们的自我教育,变“他律”为“自律”,有效切断偏差行为乃至犯罪行为产生的途径。
独家注明: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未成年人生命与安全教育系统工程的科学构建》;教师小课题《未成年人学生感恩教育和研究》批准编号:QCHW004
G631
谚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句,它教导人们受到他人的帮助时,要学会感恩。然而,这个有着上下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在今天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淡忘,特别是未成年人,他们经常以我为中心,冷淡可贵的友情、师生情、甚至是亲情,最终表现出一种真空的精神状态,出现这种社会状况归根到底还是我国教育的缺失。未成年人刚好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萌发阶段,是实现自身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人道德观念、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 因此,我们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也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感恩教育。
一、目前未成年人感恩教育的现状
其一,孝心减退,感恩教育最首要的是应该感恩父母,新世纪的大部分孩子已被娇生惯养,形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状态,他们总觉得父母、老师有义务为他们做一切。从对本市部分中小学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了解到,大概80%的学生不知道或之前知道如今已忘记父母的生日。其次,社会责任感淡化,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然而,肩负祖国未来的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加上市场经济中的各种诱因,使未成年人的思想观念不断趋向追求名利。最后,人际关系冷漠,在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们更加注重团结友善,强调人们之间应该相互帮助。但因为社会发展中的教育竞争较为激烈,使得很多未成年人或其家长重视知识或技术的学习,而没有重视内心情感的发展。
二、以感恩教育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载体的必要性
第一,感恩教育是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时期,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很多父母太过于溺爱孩子,不反对不阻止他们的不良行为,这就导致孩子陶醉在被爱的怀抱中,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不会珍惜和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进而使他们的基本人格及素养偏低。感恩教育可以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基本素养。
第二,感恩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需求。未成年人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思想道德与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息息相关,影响国家发展的前途和民族发展的命运。目前,随着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成年人拥有更多的机会发展和提高自身。然而,市场和文化领域存在诸多落后、消极的文化,这些都在渐渐侵入未成年人的心理,从而造成他们内心空虚、行为违法、缺乏感恩精神等。感恩教育能够教导他们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进一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第三,感恩教育是发扬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一直以崇尚道德与礼义之邦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其历经几千年的熏陶、实践和发展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民族精神不可分离的重要成分。相对未成年人来说,不断加强对其教育尤其是感恩教育可以全面地提高未成年人的基本素质,对促进他们人格的培养也有重要作用。
三、加强未成年人感恩教育建设的具体方法
1.认识方面
知识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倘若一个人不具备知识,其就很难知晓什么样的道德是正确与错误,也没法实施积极正确的道德行为,提升未成年人对感恩的认知是教育未成年人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的前提。首先,要引导未成年人全面地认识感恩的内涵,只有未成年人正确认识了感恩,才能对他人给与的帮扶表示感谢,感恩并不是针对别人给予的帮助都要感谢,而是他人给与一些对自身或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的事物或行为,我们才能采纳或接受,并心怀感恩之心。倘若他人给予的帮助不利于自身和社会的发展,我们要毫不犹豫地抵制,并积极检举,严厉惩罚。
2.情感方面
在认知方面,未成年人一般会对感恩怀有一种欣悦的情感,进而转变为一种自觉性较强的感恩认知。只有深刻认识感恩的内在含义,没有怀着这一种愉悦的心情来感恩,未成年人很难自觉地实行感恩的具体行动。因此,情感层面对感恩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其是实现认知层面与实践层面相连接的重要桥梁,也是实行感恩行动的催化剂。
3.实践方面
一般,积极鼓励未成年人把感恩的意识与情感转化到实际生活中,并养成习惯。一方面,引导未成年人选取恰当的感恩形式来感谢他人给予的帮助。另一方面,要求未成年人积极参与各类健康向上的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他们逐渐培养感恩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如何通过感恩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其已成为新世纪道德建设的重要话题。本文主要是以感恩教育为出发点,深入探讨怎样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建设,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前进、人们对感恩教育的深刻认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与感恩教育必然会实现完美的结合。感恩教育会更加有效地加快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步伐,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将为感恩教育的发展提供重要桥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