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16: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医学教育心得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医学教育的第三阶段在法语中叫做LeTroi⁃sièmeCycledesÉtudesMédicales,简称TCEM。在第三阶段的医学教育中,医学生实际上是已经具有执业医师执照、有处方权的医生,并全日制在医院从事住院医生的工作。他们通常在更高年资医生的监护下独立完成诊断、检查、处方、治疗病人的全过程。根据专科的不同,TCEM为期3~5年。全科医学教育的TCEM为3年,目标是培养家庭医生,除了在医院各科室间轮转外,也可以去私人诊所行使家庭医生的职能,并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理论课程的学习。其他专科,如内科、外科等的TCEM通常为期5年,医学生同样在教学医院的相关专科进行轮转,并完成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TCEM结束时,医学生必须通过医学博士论文答辩,从而正式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学位,为其医学教育过程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2法国医学教育特点分析
2.1国家统筹计划
法国医学教育具有很强的计划性,这个计划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卫生部根据当年全国对医生的需要,决定全国医学院的招生数量,即能够通过PAES学年的考试进入P2的医学生数量。这一计划保证了通过数年艰苦学习的医学生成为医生以后,能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有保障的收入;同时也决定了医学教育是一个淘汰率很高、竞争很激烈的学科。第二,根据DCEM4的医学生人数和全国各地区对不同专科医生的需求情况,制定当年进入TCEM的不同专科人数。这一计划使得各地区各专科的执业医生人数相对平衡;且医学生想要选到心仪的专科就必须要考到好的名次,保证了医学教育的高竞争力。
2.2重视临床实践
通过本文对法国医学教育的介绍,不难看出在法国医学教育中,临床实践所占的比重非常大。从P2学年前的4周护理实习开始,P2、D1学年有1周1~2次的床边教学及暑期的2个月实习,D2、D3、D4学年的每天早上都在医院实习,直至最后TCEM阶段的全日制医院工作。所以法国的医学生接触临床时间非常早,且直接接触临床的时间随着年级增加不断增长。这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紧密结合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直接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提高了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医学思维模式,增进临床技能的掌握。
2.3理论课程综合性强
在法国的3阶段医学教育设置中,第一阶段以理论授课为主,第二阶段中理论课程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观察这两个阶段的理论课程表不难发现,所有的核心课程都是综合性的课程,以第一阶段的课程单元(UE)、第二阶段的跨学科单元和系统课程的方式表现出来。在P2和D1这两个学年中,课程单元作为核心课程在4个学期中教授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和诊断学,并根据人体解剖结构将这4个学科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分别以胸部、腹部、头颈部和四肢的形式进行讲授。在D2至D4的3个学年中,核心课程包括跨学科单元和系统课程这两种。这种综合课程的呈现方式更形象易懂,方便学生集中理解记忆,并提高学习效率。但是这种课程方式对授课教师要求比较高,需要4个学科的教师密切配合,进行集体备课,并且将相关内容融会贯通。
2.4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高
法国的高等教育都是由国家制定教学大纲,但是没有专门教材,医学教育也不例外。医学生上课的时候必须认真听讲,详细记录笔记,以供课后复习。授课教师一般会根据自己的授课内容,给出自编讲义或大纲,附上参考书目,由学生课后自行查阅。由于理论授课时间有限,很多内容只进行提纲挈领的介绍,学生在课后自己钻研参考书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相关课程论文的撰写,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参考大量医学书籍。此外拓展课程中的医学论文分析、还有医院定期举行的病例讨论,都可以培养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他们能够独立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医生,即使从学校毕业后也必须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因此法国的医学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执业后的终生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5重视全科医生的培养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供方便、经济、有效、全面的医疗服务,并避免过度医疗,法国非常注重全科医生的培养,并立法规定全科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每年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医学生中,有一半以上进入第三阶段的全科医学教育中。以2011年国家提供的7692个执业医师职位为例,其中的3930个职位是留给全科医生的,其他的10个专科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共3762个职位。在全科医学的第三阶段教育中,医学生被要求在教学医院的各专科进行轮转以掌握各系统疾病包括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此外还必须到家庭医生诊所进行6个月的学习。选择了全科医学的学生在完成第三阶段的学习后会成为全科医生即家庭医生,可以自己开办诊所或与他人合办诊所。家庭医生是医疗服务中相对基础的一部分,直接面对普通患者并提供卫生保健服务,并将需要专科治疗的病人分诊到不同专科进行后续医疗服务。
2.6不断改革中的法国医学教育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生命科学的研究发展和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法国的医学教育也在与时俱进,教育体制包括考核方式都在不断进行改革。近期的重要改革分别出现在2004年和2011年。在2004年以前,选择全科医学的医学生在第二阶段即DCEM4学年后,不用参加考试,直接成为住院医生,经过2年半的TCEM阶段培训后进行医学博士论文答辩,答辩通过即可成为全科医生。自2004年起,所有医学生都必须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考试,考试后再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考试排名决定是否选择全科专业;且全科专业的TCEM阶段延长到了3年;此举是为了促进全科医学的发展,提高家庭医生的职业素养。2010年的医学教育改革设置了“健康教育第一年(PAES)”,这个改革合并了临床医学、药学、口腔医学和助产科学的第一年基础教育,使得医学生的基础课程又增加了药学等相关专业的知识。通过以上的两个实例不难看出,法国的医学教育改革从来都不是一步到位的剧烈变更,而是比较频繁的小的改版,相对灵活且易于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
3对我国医学教育制度的思考和启示
在对于医学生的选择上,法国与我国类似,高中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医学院校。因此相比美国等国家的仅仅允许大学毕业生(具有学士学位)进入医学院学习的制度来讲,更适合作为参考对象。了解法国医学教育制度后,结合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会产生一些思考和启示。我国的医学教育制度一直延续建国以来制定的模式,没有经历过大型的变革,虽然比较贴近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特点,但是在某些层面确实与现代的医疗环境不相适应。如果能从法国的医学教育制度中吸取一些经验、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作用应该会比较可观。
3.1医学课程改革
法国的高等教育一贯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能力,医学教育也不例外。其中的核心课程以课程单元和跨学科课程的形态为主,具有很强的学科综合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科书,所以一门核心课程的学习需要查阅不同的理论书籍,并综合阅读才能全面掌握。此外,在拓展课程当中的医学文献分析等科目的设置,一方面培养了医学生阅读和写作医学论文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我国,为了更好地适应目前的社会经济形式和临床医疗的现状,目前许多医学院校正在进行不同规模的课程改革,其中以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为主流思想。PBL教学的形式是将一个复杂、有意义的问题交给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讨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和掌握隐含于问题背后的医学知识。这种形式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主动进行知识整合并鼓励批判性思维。以江汉大学医学院为例,经过这样的课程改革后,PBL内容占到学生总课时数的20%左右。虽然这样的课程设置方式还在试验探索阶段,但是从短期效果来看,已经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3.2医学教育模式改革
法国医学教育中注重临床实践的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以我国目前比较主流的5年制医学教育为例,前两年半学生在基础医学院进行理论学习,除了某些条件比较理想的学校设有临床模拟实验室可以进行模拟实践以外,大多数的时间学生没有任何机会接触到医疗实践。在后两年半中,医学生有1年的时间学习临床理论课程,1年的时间进行临床实习。所以在5年的学习过程中,中国医学生仅有1年时间来真正接触临床。反观法国医学的教育模式,在第五年(DCEM3)结束时的医学生已经经历了一次护理实习、一次两个月的暑期实习和连续两年的半日制实习(包括值班),对于临床医疗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且他们作为医学生的临床培训还远没有结束。而且这种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更加直观、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也更有效率。如果能够借鉴这样的教学模式,应该可以增强我国的临床医学教育效率,提高毕业生的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3-0022-03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移动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也正在被迅速发展和推广。同时,伴随着先进教育理念的深入研究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悄然而生。
一 当移动学习遇到微信
所谓移动学习是指学习者根据自身需要在任何时间或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借助于移动学习设备和无线网络通信收取信息,获取需要的学习资源,并且在遇到问题时,随时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和协作,进而实现自身知识构建的过程。
目前,有调查显示,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覆盖率已达到100%,使用智能手机的大学生占84.9%,93%的大学生用手机上网。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为用户提供足够的屏幕尺寸和带宽,既方便随身携带,又为软件运行和内容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智能手机已成为一个功能强大,集通话、短信、网络接入、影视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个人手持终端设备。
在硬件具备的同时,一种新的APP也在最近几年迅速走红,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这就是微信。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并能即时对讲。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等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可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朋友圈。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新的学习方式影响下,笔者在我校2014级新生两个班中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
二 将微信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
我校2014级学生所使用教材为王海啸、余渭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每册书有8个单元,每周课时为2学时,教学计划要求每学期完成1册书。在任务重、课时少的情况下,要想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几乎是不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所教授两个班所有学生都拥有智能手机(两个班人数分别为38人和39人),于是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借助微信实践了一次大学英语课堂的移动学习。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建立班级微信群,把班上所有学生包括老师加为群成员。
第二,《新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每单元都有大量的视频、音频资料,而且时间长、语速快,于是我通过几次转换把教材附带光盘上的音像资料通过微信发送到朋友圈,根据上课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或课后进行自学,课堂上进行检查,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第三,通过微信将教学的视频短片、教学幻灯片或片段短信,在每一堂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能提前学习,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很快进入角色。
第四,每周固定两个时段在微信上召开英语主题班会,针对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平时有问题的同学也可以随时向老师发微信,老师上网看到问题时能尽快给予回答。
第五,每节课我都要求有几名学生做小演讲,学生演讲时我用手机给学生拍摄视频,利用微信将这些视频发给学生,视频的主人通过课后看视频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其他同学通过再次观看来“找毛病”,这样学生通过微信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讨论、自查自纠。通过微信讨论,学生之间可以在互动中互相借鉴,在娱乐中学习和改正,这一过程轻松快乐,学生也对各种错误有了深刻认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六,现在网上各种英语学习资料多如牛毛,但也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我筛选之后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有益的、有趣的……通过微信发送给他们用于学习,同时也鼓励学生在微信上分享他们发现的好的学习资料,做到资源共享。
第七,利用微信平台向学生布置英语作业和练习,同时教师也可通过一键分享向学生分享优秀的作文范文,督促学生进行英语课后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法能力和写作能力。其次,教师通过微信平台批改学生的作业,并将批改结果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及时解决学生的疑点和难点,实现英语教学的方便快捷化。
第八,利用微信对部分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第九,教师通过与学生在微信平台的交流可以及时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认真听取学生的有关建议,结合自身的教学情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逐步提高教学水平。
三 微信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之利
1.微信丰富了大学英语课的内容,实现了课堂内容的有效扩展
移动网络所具有的信息传播快、互动性强、高开放性等特点,使英语教学不再拘泥于课堂。只要登录微信客户端,就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打破了常规的上课模式和时间限制。学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零碎时间吸收零散的、碎片化的知识。其次,学习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及需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自定学习步调和进度。
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课前预习和课后训练计划,指导学生合理地安排练习时间。如果学生在课后练习过程中有疑问时,可以通过微信与老师随时取得联系,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以即时通话、视频聊天、图片、文字等形式发给学生,及时答难解疑,使学生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若有相同的问题,可以通过微信群发功能或形成群聊,将课堂上没有搞明白的问题彻底解决。
2.利用微信实现积极的教学互动
互动式教学是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法是以师生的相互活动为核心,从而促进师生、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相互对话和相互交往。它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其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和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使其能更好地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基本上采用教师在课堂上讲课的方式,学生和老师之间很难进行朋友式的沟通。因此很多专家和学者都建议教师走下讲台,学习上做学生的良师、生活上做学生的益友。但是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受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受心理压力影响,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互动,使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老师很难走下讲台,进入到学生中间更是很难真正实施。微信的出现,就提供了老师走入学生中间的途径。微信将师生互动拓展到课堂以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3.利用微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信是一个集文字、语音、图片、视频于一体的免费应用程序,将微信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微信的多功能性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调性,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时消息管理
对指定群(如某班级学生)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消息,实现消息的批量推送。如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视频、课堂活动的提前准备、课件下载地址等消息的批量推送。
5.利用微信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我校自2002年以来施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这导致了英语课上的同学来自不同的系院和班级,同学之间,尤其是新生之间十分陌生。利用微信开展英语教学,为学生群聊提供了方便,促进了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方法和学习心得,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交流,提高了班级凝聚力。
四 将微信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1.坚持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
将微信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虽然带来了众多的便利,但微信教学仍难以全面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必须牢牢把握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微信教学为辅,适当监督学生行为,避免微信教学偏离学习主题。同时,需加强引导和管理,防止过度依赖。
2.客观正确地对移动学习进行评价
利用微信开展英语教学,有效地扩充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时间,为学生随时随地地进行英语学习提供了便捷渠道,提高了英语教学的灵活性。但与此同时,利用微信进行移动学习的自由性,致使教师对一些自律性较弱的学生鞭长莫及。因此,教师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移动学习的事实和评价,全方位、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动态、学习效果,促使学生构建学习共同体,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移动学习方式和习惯。逐步引导学生的移动学习,帮助学生快速适应移动英语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借助微信切实提高大学英语教学。
五 结束语
微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移动互联网、移动设备智能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学生使用微信进行交流已是大势所趋,借助微信辅助大学英语教学让师生受益匪浅。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有其利与弊,如果能取之长避之短,正确地利用微信,必将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架设一座新的桥梁。
参考文献
[1]文秋芳、徐浩主编.2013中国外语教育年度报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2]纪家涛、韩庆奇、刘安安等.论微信在动物外科教学中的作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3(2)
从言语教学与非言语教学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比较来看,言语教学为教学中最主要和传统的方式。就从中国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言语教学是最主要的方式。曾有心理学家指出,在面对面的交流中,非言语暗示表达了交际含义的93%,非言语行为不仅仅是言语交际的补充,而且还单独作为一个语用行为存在。
非言语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不可忽略的,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1)非言语交际相对于言语交际在交际过程中的作用表现为:1)重复言语交际的表达。非言语常常能说明和解释言语所表达的内容,例如,用英语解释car这个词时,教师可以用挥动手臂连带手指划圈或是用粉笔在黑板上图示。2)协调示意并调控他人的行为,用非言语的手法调控信息交流。例如,在调动课堂气氛,希望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时,可以稍作停顿,用期待和鼓励的眼神给学生暗示,以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3)补足并增强言语行为“以情感人”的效力。例如,在表扬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可以在言语表达的同时给予赞同和认可的微笑。4)替代言语所表达的信息。例如,在平息教室内喧哗时,可以稍作短时的停顿,或者走到表现最活跃的学生旁边作近距离的停驻,这样可以用非言语代替言语传达信息。5)强调言语表达的情境。例如,可以用非言语中的副语言的语调的提升去引起学生的注意。6)抵触言语并表达复杂的交际意图以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例如,在学生有上课迟到时,可以微笑不语,但并不是鼓励,而是表示这次不当全班的面为难,下不为例,让学生自己觉得自己的做法欠妥待改进。(2)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老师在个体上成为英语语言和文化的一种载体,其自身的非言语构成元素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具体应用如下:
1.目光语:人的目光具有非同寻常的心理接触力和表现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可交流一种愉悦的心情和传达鼓励的期待。教师愉悦的心情在眼神的交流中使学生处于一种放松心情,更利于学生愉快地吸收知识;目光交流可拉进学生与英语学习的距离;鼓励学生在学习时勇于提问和克服回答问题时的紧张情绪等。教师还可用环视表示一种对待学生的重视及平等态度,用眼神的关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稳定课堂的秩序。目光交流也为的是多掌握学生反馈的情况,并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的专注。在非语言交流中,目光接触非常重要,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目光应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选择目光投放点。正确的目光投放点是放在倒数二、三排的位置。(2)目光给予信号,影响学生的行为。(3)加强目光巡视,杜绝出现课堂死角。英语课堂上学生容易出现担心出错以致保持沉默的状态,教师的目光巡视通常可刺激学生接受心理暗示,从而使其开口表达。
2.面部表情:面部是确认情绪反应的重要部位,并且有助于教师将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学生,而且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反馈到学生的接受情况,进而适时调整教学的内容与进度,人性化地做互动与互补的调控。一位面带微笑自信的教师能更好地带动课堂气氛,如果是初次见面,这样的老师更能拉进和学生的距离,缩短磨合期,而且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掌握知识。教师的一个微笑对回答问题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认可与肯定。另外,较之中国人,原英语文化人也更倾向于用更多的面部表情来表达,英语教师也可用丰富的面部表情让学生融入英语文化中去。
3.副语言:传递特定信息的非言语的声学现象譬如音色、语气、语调和语速。这些副语言灵活运用使学生更容易、更准确地接受信息。英语教师可根据情况适中地调整自己的副语言特征,不完全同于而又趋同于英语副语言的特点,让自己的副语言特点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又让其容易接受。例如作为显性的英语文化,特别是美国人,有更多时候、更强烈程度的副语言表达,语调更高―――在笑的时候更不例外。再如,英语的语调和重音在表意的侧重与汉语是有区别的。
4.身势语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身势语言是教师使知识形象化、立体化,增强与学生沟通交流,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例如,英语教师可用身势语言更好地解释和说明其在英语文化中的特定使用;学生可以在英语课堂里减少拘谨的身势语,特别是在英语口语时采取比较放松的姿势,也可以用稍汉语夸张的身势表现手法来表达英语。这些都能营造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5.空间学: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Hall指出,空间的变化会对交际产生影响,或减少或增强交际的效果。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这种空间学的运用具体就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具体表现在教室有限的空间内、教师与学生的空间距离,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可走到学生跟前倾听,以表示足够的重视和鼓励等;而且在教室内用可活动的课桌来摆设,圆形的摆设更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平等的地位,例如,在口语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及分组讨论,从而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感情。
总之,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非语言教学技巧虽然不能增加知识量,但可影响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任何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除了要求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外,都需要重视非语言技巧的作用。熟练掌握和运用非语言教学技巧是教师的必备的基本功。
参考文献
真正以人为本,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孩子、所有学校、所有老师的基本权利,这是我读新《义务教育法》第一条到最后一条最深刻的感受之一。新《义务教育法》立法的理念有了较大的突破,其中最基本的一个立法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给学生以发展的空间,同时给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充分的发展空间。“新的《义务教育法》更加突出公益性,还有统一性和强制性。这三个基本支点,虽然不是直接的教育行为,但是对于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却非常关键。”
体育教学一定要渗透德育,因为体育学习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认知,学习体育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要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方式,通过学习体育,能够达到身心健康。教学体育的过程中,要引领学生学会自我判断,要懂得团体合作,要做到自我教育,要在学习当中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
体育学习重在交流,重在参与,提倡平等民主,学习体育就是学习智慧的过程;通过学习,完善自己的人生目标,增强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抑制不良情绪,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体育学习重在实践,目的也就是培养学习者养成知行合一的好习惯,迅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完美与人相处的人格。
在一些重大的体育比赛当中,我们经常看到参赛者在身体出了状况之后仍顽强比赛,要把这种精神传达给学生,要对他们进行鼓舞,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勇敢和顽强,有助于他们为了集体荣誉而放弃个人的得失。在体育课的耐久跑或跨栏跑中,拼搏进取的精神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每一次的比赛,取胜者在介绍个人的体会当中无不肯定了精神力量的作用。
二、雨天风天要让多媒体进入体育课堂
两节课之间的过渡,是一个关键的部分。利用雨天风天让多媒体进入体育课堂,新旧课顺利顺延。
上刻了,播放以前所学体育的精华动作,充分利用了时间,一方面让学生顺利地进入新课,一方面对以前学的体育知识有所回忆,用不了多长时间,只要掌握好学生的回忆程度就可以。多媒体的使用可以轻松、愉快地完成这个连接任务。上课之初,播放多媒体课件,很快地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由于学生年纪尚小,活泼好动,刚刚上课的时候,他们好玩的心尚且不能平静下来。多媒体的播放,让他们迅速地了解了教师的意图,清晰地明了了这节课的上课内容,达到教学效果不可思议,这和在体育场上教学各有千秋。
学生能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一个个精神集中,全神贯注。在多媒体播放中,一个个标准动作的播放,一个个灵活动作的展现,一张张色彩鲜艳的图画,一段段引人入胜的音乐,让学生看得如醉如痴、如身临其境。有一次,为了迅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我和另一位教师认真商讨、精心制作了一套丰富有趣的动画片:动物要举行体育比赛,森林里一片欢腾,动物们兴高采烈,每一个动物都想打扮得漂漂亮亮来参加比赛,很多动物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不乏一些高难动作。学生看着忍俊不禁,完全沉浸在多媒体的教学之中,虽然没有在体育场上实际教学,但是他们学习体育的注意力没有得到分毫的分散,每一个学生都被生动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他们对体育动作有深刻的记忆,这样的教学激发了他们学习体育的愿望,在这种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促进了他们主动学习的可能性,为新课的讲解和实际操练作了良好的铺垫。
三、体育教学要利用音乐的感染力量
1.新词语反映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新词语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表示的是新事物、新观念、新制度等,反映了当前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国家语委近年来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表明,每年都有大量新词语被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所使用,新词语遍布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对此也极为关注,特别是他们的学习又是快速汲取巨量信息资源的活动,所以,实施新词语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中学生在媒体上获取有益的信息,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也能更好地理解和适应这个时代。
2.新词语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词汇类别来看,词汇中基本词是核心部分,一般较为稳定,而新词语则属于部分,比较活跃。传统的语文教学,其中的重要内容即学习掌握课本中的词语,这部分词语大多为基本词。其实,汉语中基本词和新词语是密切联系的,共同为语言使用者服务,而且基本词在诞生之初也是新词语,新词语中相当一部分也会发展为基本词,成为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语文教学既要学习汉语词汇中的基本词,又不能忽视未来可能成为基本词的新词语的学习。
3.新词语与思想文化关系密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由语言表达出来,反过来,文化又影响着语言。文化是动态的,开放的,相承的。新词语的出现,背负着文化的因素,折射着当前思想文化的影子。近年来出现的“犀利哥”、“犀利姐” 等新词语,就是当下人们思想意识中审丑之心、赏怪之态、猎奇之好、窥私之瘾所引起的。因此,实施新词语教学,探究新词语产生背景,挖掘新词语的文化含义,不仅有助于中学生了解词义本身,而且使其对当前社会思想文化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能够正确引导中学生思想文化教育,培养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情操。
二、中学语文教学选择新词语的原则
近年来公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的新词语,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因此,我们在实施中学语文教学时,不可能不加选择地把所有新词语引入到教学实践中来,只能按照一定的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新词语。
1.常用性原则
新词语反映社会生活中新出现的事物、观念、制度等,绝大部分新词语与当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一部分新词语已成为人们语言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用频率高,运用范围大。在实施中学语文教学中,应选择这样的新词语进行讲解与学习。例如:①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人民日报》2010年11月11日);②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最给力的“起跑线”(《人民日报》2011年6月2日)。
上述例①中“给力”是动词,意思是帮助、助力。例②中“给力”是形容词,意思是“很好”。很显然,“给力”已经被《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所使用,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将这些常用的新词融入中学语文教学,能使学生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2.习惯性原则
在语言习惯上,传统的基本词是以汉字音节为主要形式,含有字母或数字的音节较少。因此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考虑习惯性原则,尽量选择汉字音节的新词语,而不选择含有字母或数字的新词语。这样能使中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新词语音节与传统的基本词音节习惯相适应,而不至于感觉到非常突兀和非主流。例如:①码奴、花草族、两手干部;②DNA喷雾、PE腐败、N连跳;③微博110、10后、6时代;④3D报纸、3Q大战、3G城管。
上述例①中新词语是纯汉字音节新词语,与传统基本词音节习惯相符合;例②中新词语是字母与汉字音节构成的新词语;例③中新词语是数字与汉字音节构成的新词语;例④中新词语是数字与字母音节构成的新词语,显然,例②-④中的新词语与传统基本词音节形式差异较大,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谨慎选择。
3.能产性原则
新词语具有较强的能产性。在新词语中,利用某一新兴的“准词缀”形成一批带有该词缀的新词,且具有很强的能产性,能形成一个个新词词族。这部分新词语大多由“准词缀+词根”或“词根+准词缀”构成,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 可以创造出一类新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这部分词语的构造特点,有助于学生扩充汉语词汇量,激起词汇学习乃至语文学习的兴趣。例如:①零距离、零首付、零事故;②微情书、微投诉、微简历;③飞鱼族、秒团族、急婚族;④保证哥、淡定哥、浮云哥。
上述例①、②为“准词缀+词根”形式,准词缀分别为“零、微”;例③、④为“词根+准词缀”形式,准词缀分别为“族、哥”。这种派生式新词语,具有较强的生命力,特别是“词根+准词缀”这种形式在新词语构词现象中具有扩大的趋势,正确引导中学生客观认识这一语言现象,有助于更好地引导中学生学好语文,用好母语。
三、中学生使用新词语的注意事项
1.注意使用对象
根据调查结果,大学生、媒体从业者、教师等群体对新词语最为了解,也乐于在适当场合使用。这些群体具有对网络比较熟悉,有固定上网时间,容易接触到新词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日常交际使用新词语时,要考虑合适的群体,对年龄在40~60岁之间及年龄更大的人群,应该使用汉语中的基本词,慎用新词语,否则会造成年轻一代和父辈、祖父辈对话的断层,影响到正常交际。
2.注意使用场合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规范使用新词语,不是任何情境都适合使用新词语,要分清不同的场合。在日常交流中可以使用新词,在正式场合慎用。在日常私人交流或是网络沟通时使用新词语无可厚非,但在语文写作、课堂上等严肃场合应慎用新词语,应当使用符合语法习惯或约定俗成的词语。
3.注意使用语体
小学、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正在成为素质教育不能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韩愈《师说》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真正内涵并不单单在于传道和授业,更为重要的是解惑,这不仅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不懂的知识,为学生解决他们所不明白的学习疑问,更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心理学对小学、初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帮助教育者更加科学地发现问题中国未成年人不良心理问题造成的恶果越来越多地见诸媒体。因心理承受力弱引发的青少年自我伤害情况正在向低龄化发展,这似乎与物质生活水平日渐提升形成了悖论。但在本质上,一定程度上因为学校教育者缺乏辨识学生不良心理的理论与技能,而这则给小学、初中强化心理学对教育教学指导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心理学的强项之一在于从对象的行为或表现挖掘其内在成因,探寻引发问题行为的规律或特点。小学、初中引入心理学则能帮助教师以更加科学的理论和技巧从学生反常的言行举止及时发现潜藏的心理问题,并通过专业心理学理论探究其根源,以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目的。这便为后续解决问题做好了铺垫。(二)帮助教育者更加专业地分析问题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发现问题后,教师可以进一步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采用心理学的专业化手段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尤其可以根据学生表现、学习环境等不同特点发现其在心理本质上存在的规律性,继而制定不同程度的干预预案,既要使预案具有足够的可行性,又可兼顾一定的前瞻性或预见性。如此,教师的干预案便可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三)帮助教育者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有了心理学的辅助指导,小学、初中开展素质教育便可更加有的放矢。由于事前的预案既可实践,又具弹性,故在教育教学中应对学生诸多心理问题或行为则能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实现高渗透性。这不仅可极大地提高教育教学的干预效能,又可极大降低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使解决策略更加有效。
二、心理学对小学、初中教育教学的指导策略
(一)细分学生对象,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正如心理学家或心理医生开展研究和进行诊疗时,往往只针对一个病例一样,小学、初中教育教学以心理学为指导也需细分学生对象,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比如低龄的小学生对权威的服从性更强,但年长些的初中生开始进入叛逆期,渴望得到更多的尊重和理解。则对前者可增加干预的强化引导,但后者则应更多一些平等的情感反馈和道理分析等。细分学生对象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更多被尊重和关怀的正向情感,更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原则。(二)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小学、初中的教育教学积极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比较推崇和流行的心理治疗理论与手段,由于其并不将研究或治疗对象单纯视为病患,而是从生活态度、生存方式等更为宏观层面开展心理引导,故其可涉及对象面更为广泛。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出发点本身更加积极、主动,基于这一心理视角下的小学、初中教育教学也更加富有活力和朝气,因此整体上的教育环境、氛围会更加良好、轻松。同时,由于师生间的交互行为更加和谐、愉悦,故教师可以用更加正面、赞赏的角度看待、评价学生,学生面对这样的教育者自然更加认同和接受。(三)利用前沿技术提升教育教学的成效性信息时代下,技术可以成为提升心理学对小学、初中教育教学成效性的又一途径。比如基于网络技术的即时通讯技术,就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的心理指导;而不见面的交流互动又可以降低学生面对教育者的紧张感,使交流更加顺畅、少有约束;而学生减少了心理负担的真实表现则可让教师掌握未曾“修饰”过的第一手资料,且不局限于时间和地点的网络平台则可以让教育者心理干预行为的实效性大幅提升等。心理学指导学校教育并非创新,教育心理学就是早已出现的重要理论。因此,心理学指导小学、初中教育教学需要根据时展和教育战略规划要求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形式与手段以适应环境和对象的变化需求,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充分利用技术改革传统模式显得成为必要。这不仅是以创新提升心理学对学校教育指导效果的举措,也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切实实现素质教育宏观战略的必由之路。
作者:刘欣怡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187-01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已经是信息化社会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优秀人才。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创新教育呢?我来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环境“活”,激发创新意识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闲暇出智慧。”心理学原理也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由此可见,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创造力。由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宽松、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认为,良好的课堂环境应该包括宽松的氛围和创新的情境,二者分别构建了课堂的“大环境”和“小气候”,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有效创新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
1、精心营造宽松氛围
活泼、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学生创新的重要前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所以,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应该把自己当做普通一员,与学生和平相处,营造出一种宽松的、具有丰富反映的、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学习氛围。
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教育”,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的根本。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尊重他们的人格,信任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真正把学生当做一个自主的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和平对待。因此,学生们有发问的权利,有说“不”的权利,有不同于他人的权利,有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并且我经常给学生创造“钻空子”的机会,时刻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最大限度地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创新活动。
其次教师要把“微笑教学”带进课堂。一堂课教师柔和的语调、期待的目光、亲切地抚摸、关注地倾听、激励的语言好似一条条情感的纽带,使师生感情更加融洽,沟通更加顺畅;教师的信任、鼓励、欣赏、赞扬,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产生“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是“营造有利于创新教育的精神环境之关键”。事实确实如此,我在课堂上巧用“微笑艺术”,使孩子们在宽松的气氛中,敢想、敢说、敢做、敢创新。
2、巧妙创设创新情境
求知欲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基础。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紧密结合语文教材本身丰富的感染力,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兴趣和刨根问底的欲望。从而将“教”的愿望转化为“学”的内在需要。
二、技巧“活”,发展创新思维
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所以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就会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这也正是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关键。
我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机制,根据教学情况,教师适度的引导和巧妙的点拨,既能保证语文课堂顺利的进行,又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和创新性,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不着痕迹地启发学生并由此展开文章的阅读活动,则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创新思维。
三、主体“活”,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从哪里来?它来自于学生的探索。来自于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实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主动探究和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是学生“动”起来的具体表现。只有学生积极地多方面地探索,创新方能逐渐成为他自身品质的一部分。
1、积极鼓励主动探究
学习是一项以个体参与为主要形式的认识活动,没有学习主体的参与,教学工作很难有所成就。小学语文课堂要广泛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开放的、多元的,而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他们通过独立的学习活动,面对同样的问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产生各种各样的结果,正如“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讨论、交流机会,在互动、互助、沟通的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5) 07-0037-05
一、语文味教学法:一种新的教学语言
此处使用的“教学语言”这一概念,在语言形式上,是一个司空见惯的老名词,但就内涵而言,是一个新名词。先看国内外两本最权威的教育辞典的情况。查阅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第一卷,发现收录有“教学语言”词条。该辞典把“教学语言”解释为:“教师用以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符号系统。其特点是把自己能明白的意思转化为展开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能为学生理解的语言形式。为此要求教师善于选择最合适的词、词组、语法结构,最确切地表达他的思想内容。”
而瑞典著名教育学者胡森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堪称第一部真正国际性的、全面反映当代教育现状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大型教育辞书,全套书共10卷,收录词目45000余条,由100多个国家的1300多位学者撰写,其中没有“教学语言”词条,但收录有与之关系密切的“教与学的语言模式”词条,指出它“当前集中研究语言怎样使教学清楚明白的方式”。
我们还查阅了国内外的一些教学论著作,发现它们对教学语言的定义和以上定义大同小异。由此可见,国内外教育学术界都是把教学语言看成是教育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因而都是从教育语用学角度对教学语言进行研究和定义的。
我们知道,建筑、电影、绘画、舞蹈等,它们本身并不是一种语言。但为何又有建筑语言、电影语言、绘画语言、舞蹈语言这些理论术语呢?
以建筑语言为例。当代著名建筑理论家亚历山大及其合作者编写了一套丛书,《建筑模式语言》是其中的一本。这套丛书以一系列新的观点分析了建筑和城镇,建立了关于规划和建筑的模式语言理论体系,其中《建筑模式语言》提供了253个描述城镇、邻里、住宅、花园、房间及内部构造的模式,是丛书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一本。这里所谓模式,就是用语言来描述与活动一致的场所形态。实际上它们就是从大量的建筑和规划实践中精心提炼出来的经验。253个模式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种语言,掌握了它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写文章”,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建筑组合。可见,用人类语言的规则性来比拟建筑形式中各部件之间关系的精确性、规范性或经典性,这乃是建筑语言概念由来的初因所在。
根据建筑语言的这一定义可知,不同民族的建筑有不同的建筑语言,不同民族的建筑语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的方式不尽相同。例如,中西方建筑艺术语言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社会功用,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不同的语言,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这样一来,能否将高密度的石制屋顶擎入云霄,便成为建筑艺术的关键所在,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柱子也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所以,西方建筑的“基本词汇”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顶天立地的石头。如果说柱子是西方建筑艺术的“基本词汇”,那么屋顶则是其“主要句式”。屋顶的不同,导致了其风格类型上的差异,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廷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等。
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斗拱为“基本词汇”。所谓斗拱,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同西方建筑的屋顶一样,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句式”,飞檐也有许多类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不同的形式制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不仅亭、台、楼、阁都要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飞檐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正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飞檐的设计必须恰到好处才能显得轻灵而不轻佻,朴实而不机械,威严而不呆板。
中西建筑语言的差别,是文化差别的表现,它反映了物质和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结构形态的差别,人的思维方法的差别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由此可见,所谓建筑语言,即是对基于不同文化、物质和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形态、人的思维方法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之上的建筑模式的一种表达。这种语言模式,大而言之包括“词汇”(建筑材料)和“句式”(建筑形式、风格等)等方面。
再以电影语言为例。电影本来也不是一种语言,但却像是一种语言,由于它像语言,因此电影理论家、电影评论家用研究语言的某些方法来研究电影,会有所裨益。实际上,近十年来,这种研究电影的方法――实质上是语言学的方法,变得愈来愈重要了。自电影历史的开端,理论家们就喜欢把电影和文字语言相比较。但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一种更广阔的新思想范畴得到了发展之后,人们才认识到文字和说话只不过是众多交流系统中的两种,就是说还存在文字和说话之外的交流语言。这时,才得以把电影作为一种语言来进行认真的研究。这种包罗万象的范畴就是符号学,是对符号系统的研究。符号学家通过对文字语言和口语概念的重新确定,肯定了应当把电影作为一种语言来研究。任何一种交流系统都是一种“语言”。英语、法语或汉语都是“语言系统”。因此电影也可能成为某一类语言,但是它显然不是一种“语言系统”。而所谓电影语言,是电影艺术在传达和交流信息中所使用的各种特殊媒介、方式和手段的统称,即电影用以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传递思想感情的特殊艺术语言。电影语言以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其演进与电影技术的进步有密切联系。常用电影语言有:拉镜头、空镜头、跟镜头、合成镜头、声画对列、声画同步、同期录音、先期录音、替身、性格演员、闪回、全景、实景、外景、特写、推镜头等等。由此可知,美学角度的艺术语言概念,其内涵包含材料(类似于语言中的词汇)、建构方式方法与模式(类似于语言中的句法),当然也包括作品传达和交流信息中所使用的各种特殊媒介。
著名修辞学家骆小所教授认为,艺术语言是发话主体感知世界的言语形式,发话主体感知世界与认识世界不同:认识世界所依据的是事物的本质,所以,它的对象往往只能是处在固定关系的联系中的客体;在感知世界中,事物的关系和联系却是流动的、变化的。这样,形成了科学语言与艺术语言的区别。就艺术语言的言语表述来看,它反映的虽然不完全是客体,但它是客体信息对主体情感的激活,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由于艺术语言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所以在其他诸如建筑、电影、绘画、舞蹈等艺术学科,都在广泛使用诸如建筑语言、电影语言、绘画语言、舞蹈语言这样的概念,对它们的研究也很热门。
鉴于此,我们觉得,在教学理论领域,也需要一个与传统教学语言内涵不同,而与上述建筑语言等概念内涵近似的一个概念――即新的教学语言概念。我们认为,和建筑语言等概念一样,应该把这个新的教学语言概念赋予一种属于教育美学或教学美学的内涵,我们可以把它的内涵初步规定为:教学语言指特定民族、地域的教师群体或教师个体,有意无意地,在适合自己的文化、物质和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形态、思维方法以及审美趣味的某种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将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正”与“常”)与突破模式的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奇”与“变”)相统一,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反映教学认识、表达教学理念、传达教学信息、通过各种教学艺术手段(媒介),创作出课堂教学艺术作品来表现主体的教学思想与情感的一种教学艺术之表达方式。简单些说,我们这里所定义的教学语言,就是指特定民族或地域的教师群体或教师个体,在文本(教材)的基础上,打造课堂教学艺术作品与表达课堂教学艺术作品主题的整个艺术手段的总和。
显然,上述关于教学语言的内涵规定,和传统的教学语言概念内涵有很大不同,或者说,传统的教学语言,只是本章所说的教学语言的一个很小的方面,而且还是不太重要的一个方面。
从上述界定可以看出,本文所说的教学语言这一概念,可以看成是“教学模式语言”的简称,但又和我们通常使用的教学模式概念的内涵有很大不同。它不仅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风格等概念的内涵都有关系,还与教学技术媒介有关,或者说是这些方面的综合。所以,当我们说某一个民族、某一个地域的教师群体或某一教师个体的教学语言和其他民族、地域的教师群体或教师个体的教学语言有所不同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说,前者与后者,在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风格乃至教学技术媒介的使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同。事实上,我们能经常发现这些不同。但我们目前的教学理论,对我们所说的这种教学艺术语言的研究是很不够的。由此可见,在教学理论领域,赋予“教学语言”这一概念以新的美学内涵,并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著名画家、美术史论家、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教授在《黄致阳:符号构成的趣味》一文中指出:“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建构、发现、重构个人的艺术语言体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体现出艺术的核心价值,或许会成为毕生的追求。所谓的‘衰年变法’就是这种一以贯之的努力。”如果说,艺术语言是一个艺术家的身份认证,那么,对一位教学理论家或优秀教师而言,建构、发现、重构个人的教学艺术语言体系,也是一件非常充满激情与诱惑的工作,体现出教学艺术家的核心价值,或许会成为毕生的追求。
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走过的是漫漫六十年追寻之路。在这条道路上,有心有情有信念的语文人,内心深处想必总能听到一种深切而深情的呼唤――那是对有中国特色、能反映汉语文教学规律、体现汉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审美个性的新的语文教学语言的历史性呼唤。
哈代说过一句大意如此的名言:“呼唤与被呼唤的很难应答。”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愿竭尽绵薄之力,勉力去做一个这种呼唤的应答者。基于此,本文尝试中提出一种新的语文教学语言――语文味教学法,以就教于学界。
二、语文味教学法之内涵
过去十几年,语文味理论与实践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探索历程。语文味,从2001年笔者评课时随机讲出这个词语为发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其逐渐学术化、概念化,再到在此基础上不断尝试将其理论化(体系化),进而将理论变成语文教育教学理念(理念化),再到反复实践(行动化),最后提炼形成为一种语文教育思想。这正是一个实践――理论――实践――理论无限循环的过程。目前,语文味理论在再理论化过程即提出人文语文教学观之后,需要一个理论化与实践化相统一的过程。具体说,就是把笔者个人已研究、实践多年的,一种相对个性相对微观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抽象概括成具有一定普适意义的、共性与宏观性较强的“普遍模式”―― 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法。
做好这个抽象工作的逻辑起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需要把语文味教学法这一概念进行界定。经过对多年的语文味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笔者把语文味教学法初步界定为:指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制约和关于语文味与人文语文的教育教学理论与理念指导下,在相对固定的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与突破固定模式的、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前提下,以教材文本为载体,以渗透生命体验为核心,反映教学认识、表达教学理念、传达教学信息、表现教学思想与情感、彰显教学气质与风格,通过运用语文味教学艺术手段,创作出洋溢着浓郁语文味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作品,使语文教学过程产生教学审美意象,最终成为真、善、美、乐相统一的创造美的过程,从而让语文教学过程在实现语文味的教学宗旨的同时,成为语文教师展现文化眼光、释放人生情感、体验职业美感与挥洒生命创造性的文化场所的一种“有温度”的语文教学方法。
三、语文味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语言之“核心词汇”
语文味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所谓“一语”即语言;所谓“三文”,即文章、文学、文化。语文味教学法提倡语文教学从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进行解读。显然,要掌握语文味教学法,就先要对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这些概念进行定义。目前,语言学界、文章学界、文学理论界、文化学界对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等概念都没有一致公认的定义,我们只能根据学术界一般看法,结合中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作初步定义。
1.关于语言。倪宝元先生主编的《语言学与语文教育》一书把“语言”定义为:“语言是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交际工具、文化载体的,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和非体系特征的、处在不断地从无序向有序运动过程之中的,一种复杂的开放的多层次多等级动态平衡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根据这一定义可知,语言的本质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交际工具、文化载体。语文教学中语言教学的基本任务“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要讲解语言文字运用中的规律规则,而且传授语言知识又是为运用”。从外延说,语言教学的任务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及其运用。需要强调的是,运用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的完整模式处理第一环节语言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只需要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单纯”的基础性的语言处理,也是初步的语言感知,因此除了传统的“扫清拦路虎”作用之外,更着重注意强调其基础性、引导性(起导入新课的作用)、兴趣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多的要考虑的是通过第一环节的语言选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等等。
2.关于文章。文章学界对于文章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我国文章学界大体说来分为广义文章学派和狭义文章学派。认为普通文和文学作品虽有区别,但都是文章,属于广义文章学派。认为文章主要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以及其他非虚构性为主的一些文体的,属于狭义文章学派。语文味教学法中的“文章”,是根据狭义文章学的观点,即指以非虚构为主要特征的文章。我们也认同认狭义文章学的观点,即认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文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规律(意贯律、言接律、得体律)、文章信息(事料、意旨、情感、境界)、文章的体式(结构、语体、文体、技法)以及文章风貌(气势、风格、作风、美质)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等内容。
3.关于文学。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文学,即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而“形象化”主要是通过典型化和想象(虚构)手段来实现。所谓想象,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想象是人类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的境域。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则把文学定义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而“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含深厚而又余味悠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从这两个定义可以看出,文学在思维方式上主要是运用想象这一特殊思维方式,在语言形式上具有含蓄的特点。这两点,正是文学和文章的区别之所在。而中小学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就是把文学看作是一种话语蕴藉的语言艺术,主要探讨文本中语言的情境化和个性化以及文学语言本身具有的形式美,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手段刻画文学形象等问题。
4.关于文化。语文味教学法中的文化主要指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层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多元文化观和文明价值观。这是语文味教学法中文化教学的主要内容。
四、语文味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语言之“关键句式”
根据语文味教学法的定义,可以解析出语文味教学法的一些关键句式:
1.语文味教学法,是一种“有温度”的教学方法。
2.语文味教学法,要求语文教师要像艺术家打造艺术作品一样,把课堂教学打造成自己的教学艺术作品。
3.语文味教学法,能让语文教学过程产生教学审美意象,即让语文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创造美的过程。
4.洋溢着浓郁语文味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作品要通过语文味教学艺术手段来创造。
5.语文味教学法,主张语文教学过程要做到真、善、美、乐相统一。
6.语文味教学法是强调通过有语文味的语文教学,师生达到共同发展的教学。语文味教学法,是让语文教学过程在实现语文味的教学宗旨(语文味教学宗旨包含在语文味定义中,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的同时,成为语文教师展现文化眼光、释放人生情感、体验职业美感与挥洒生命创造性的文化场所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因此,它能给语文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内发动力。
7.语文味教学法,以教材文本为载体,以渗透生命体验为核心,反映教学认识、表达教学理念、传达教学信息,表现教学思想与情感、彰显教学气质与风格。其中,以教材文本为载体是基础,渗透个体或族群的生命体验(文化浸润)是核心和关键。
8.语文味教学法,主张在相对固定的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正”与“常”)与突破模式的、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奇”与“变”)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
9.语文味教学法,既是语文教师将语文课教出语文味的一种方法,又是学生乐学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
10.语文味教学法,必然要受到语文教育教学规律的制约,在关于语文味与人文语文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因此,熟练地掌握并运用语文味教学的艺术语言,是真正掌握语文味教学法,并熟练进行语文味教学艺术传达的前提。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6: 192-193.
[2]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译本)(第5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6: 748.
[3] 参见“百度・百科”:《建筑模式语言》词条。
[4] 参见“百度知道”:《现代建筑语言与古典建筑语言有哪些主要区别?》。
[5] 参阅“百度・百科”“电影语言”词条。
[6] 骆小所.艺术语言:发话主体感知世界的言语形式[J].学术探索,2002,(5).
面对21世纪医学科学迅猛发展的挑战,中等医学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中等医学职业教育应转变单纯以学科为中心、只重视知识传授的教育思想以及过分专业化、单一模式化的观念,在注重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等符合现代社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总体要求,构建起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能使学生在全面成长的同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把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及综合提高的,开放式、多样化的中等医学职业教育模式。
一、加强基础教育
中等医学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医技人才,强调实用性,但如因此而忽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片面强调实用性,则不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科技日益发展的21世纪,个人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一点在中等医学职业教育中普遍认识不足。在国内的中等医学教育中,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现象较为普遍,数、理、化、语文等基础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目前的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基础文化教育环节十分薄弱。特别是近两年来,由于过于强调实践教学,各专业的实习时间大大增加,而基础文化课时则一减再减。基础课程本身就具有系统性,在系统学习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学生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及自身素质的提高,这对学生个人和社会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基础科学文化教育的不足,会对学生的理解、分析、思考及判断能力产生影响,妨碍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另外,由于医学科学的高速发展,每个医学生毕业后仍需要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提高,唯有这样才能适当不断发展的社会卫生事业的要求,而这需要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自主学习能力是信息时代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是保证一个人一生不断发展的基本能力。但由于基础知识教育的不足以及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当前中职医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有限。因此,从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出发,中等医学教育应体现终身教育观念,不仅应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技术,还需为学生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应切实重视和加强基础文化教育。
二、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从课程体系和结构上看,现有的中等医学职业教育缺乏专业结构层次特点,在课程安排上追求专业化、基础化,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占主导地位,学生基本上是知识被动接受者,其动手能力、创造性较差。面对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要求,中等医学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围绕新形势下的培养目标进行改革。当今课程改革的趋势为:加强综合教育并与劳动结合,对个体的全面发展目标不仅是重视名次发展,还重视情感、意志、思想道德的发展;课程内容日趋合理,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中等医学教育改革也应朝着综合、多样化方向发展。社会的发展要求中等医学教育应造就医德高尚、知识面广、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医疗保健、预防医学人才和具有全面思维能力的医生。因此,中等医学职业教育应注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特点,以及当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趋势,围绕面对21世纪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首先,应抛弃那种过分基础化和专业化的倾向,取消那些知识已老化的课程,不断增添具有新知识的课程。其次,在课程设置中尽可能打破学科间界限,加强教学内容的渗透性和融洽性。再次,应遵循认知规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强学科间的有序性和连贯性。基础学科是专业的基础,改革基础学科如不断加强优化组合,势必影响专业课的学习,因此,优化基础学科应从系统、科学、整体的观点出发,加强学科间的广泛联系,删去那些重复、繁杂的内容,增强实用性内容,改革前后课程分离、基础与临床脱节的课程结构,应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接触社会。最后,应增设人文学科和文献检索等内容,以培养学生从事社会活动、处理人际关系、卫生宣传教育等能力。
三、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21世纪的人才规格,要求必须确立新形势的培养目标,而要达到新的培养目标则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调乏味,只片面强调知识传承,教师只起知识传导的作用,没能起到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作用,也不太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知识只是被动地接受,很少有人去主动研究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材料和书籍,自学能力也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差。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中等医学教育进行系统改革、整体优化,加强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是今后中等医学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为此,应提倡创造性教学,即应废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采取启发式、探索式等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创造力放在首位。教师要做到创造性地教学,首先,在知识的传授上,应加深面向过程,即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其产生的基础以及与其他知识的相互联系等。教师引导学生以面向过程作为学习重心,其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创造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必然能使学生获得一种创造精神,有效地促进智力的发展。其次,在教学上,应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应对不同的学生施加不同的影响,以唤醒他们丰富多彩的个性,并针对学生间的差别开展多侧面、多层次的诱导,以满足不同的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再次,形象性思维是发散思维的基础。教师应善于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地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善于选择带有情绪色彩的教材,避免公式化地表达自己的判断等。最后,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创造素质和水平,开展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的有效训练。
四、加强毕业后的教育,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高科技时代的发展,对传统的医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从学校教育得到的知识和技能很快就会变得陈旧,以致越来越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继续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日益突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个人的发展历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加强毕业后教育和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多渠道地建立培训基地,采取灵活多样方式,可脱产进修,也可在职培训,时间可长可短。在培训内容上应强调学以致用,讲求实效,根据培训对象的需要、培训目的以及学习基础,设计各种各样的“搭桥”课程,在课程组织上可根据内容及其他因素采取小讲座、讨论、案例分析、求教与实习等多种形式。另外,培训者在培训中应针对地区实际,提出切合本地需求的操作,按照人才需求来进行设计、安排课程并组织教学,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学习,并与工作实践相衔接,使被培训者能够结合本职工作,对培训的目的、意义和内容有正确的理解,并能转化为工作、学习中的自觉行动。通过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对各类医务人员进行理论知识上的再教育、技术上的再提高、能力上的再培养,是加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中等医学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遵循医学教育理论,以创新提升实践,以实践取得突破,紧紧抓住素质教育观、可持续发展观、终身教育观等关键问题,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以便使中等医学职业教育适应21世纪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