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多样性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24 10:27:3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民族文化多样性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民族文化多样性

篇(1)

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所有不同种类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它们与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一个省份,少数民族达25个。云南这块神秘的土地,它独有的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早已引起世人的关注。云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十分广博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中,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涵,保护和开发这些民族文化,对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云南民族文化与植物

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多样的民族文化,使云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不仅把植物作为生产和生活资料,而且还赋予植物不同的文化内涵,使植物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人们除了利用植物为人类生存与生活服务外,还人为地赋予植物许多来自人类自身思维活动的文化内涵,使植物成了文化的载体,这样的一些植物,称为文化植物。云南文化植物的形成与云南的区位、宗教文化、开发历史和自然生态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长期以来,居住在云南的26个民族,根据各自所处的生态环境,创造了云南原始的宗教和文化,在原始宗教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创建和积累了许多与植物相关的精神和文化产品,形成了颇具民族特色和鲜为人知的云南民族文化植物。云南的文化植物具有文化植物的多样性、文化植物起源的古老性 、文化植物区系组成的复杂性、文化植物民族和宗教的多元性特征。

二、云南民族文化与动物

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把有的鸟类视为“神鸟”。如傣族把孔雀敬为“柳鸟”,从不猎杀,并养在寺庙中,作为观赏,加以保护。西双版纳和德宏的傣族,普遍有跳孔雀舞的习俗,意为赞赏其美丽,博取人人爱护。阿昌族把美丽的白腹锦鸡视为“市鸟”,在山上拣到羽毛,姑娘们将它作为头饰,以示娇艳。白族、傣族和山区的汉族,也把鹤作为“神鸟”加以保护。

在少数民族的观念中,蝴蝶是美的象征,也是美好生活的征兆。蝴蝶以其特殊美的魅力,而从纯粹的自然界,迁飞入人文化了的自然中。这种人类文化的演变,在少数民族的服饰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如云南的彝族、苗族、白族、傣族、景颇族和阿昌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中,一些直接描摹的蝴蝶图案频繁出现。在全身上下,帽饰、衣饰、腰饰、裙裤、鞋子上,都没有出现过蝴蝶的形象。苗族的蜡染、白族的扎染、彝族的挑花、傣族的织绵,蝴蝶图案屡见不鲜。在云南,无论是生活在高山或是水边,山居还是坝居的少数民族,无一例外地都喜爱蝴蝶,并以之作为服饰图案的组成部分。五彩缤纷的云南生态环境启发了人们服饰构形的想象力和色彩想象力。

不仅少数民族如此。蝴蝶也早在汉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甲骨文中的象形绘画是丰富而多样的,从太空中的日月星晨,到地面上的草、木、虫、蝶、鸟、兽、鱼和水土田畴、阴阳雨雾等等,都依类象形,一望而能辨别。庄周梦蝶中“不知周之梦为蝴蝶,蝴蝶之梦为周舆”的慨叹,哲理深奥,也引发一场“人生如梦”、“物是人非”的争论直至如今。而其中所蕴涵的文学艺术意义上的主客体相互移情,更道出了艺术的真谛,与少数民族图案服饰所隐含的深层意义异曲同工。宋代诗人谢逸所写的诗句“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流传千古,把蝴蝶的飘逸风姿写得出神入化。此外,哀艳缠绵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最终以男女主人翁为爱情献身,化蝶飞升为结局,留给人们无穷的想象。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处于大自然中的人,把自己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人类活动使自身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充分的改善。人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创造和劳动,使生物多样性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文化的烙印,大大丰富了美丽的自然界。

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形成了有机交融,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画卷。无论是图腾崇拜的传统文化,还是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活习俗,对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都起到了很多积极的作用。然而,云南各民族文化中,也存在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的内容,如狩猎习俗。在森林和野生动物日益减少的今天,过度捕猎必然会导致某些动物的减少甚至绝灭。在云南的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使用木柴做饭和取暖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是不言而喻的。目前,一些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如傣族,乃至于汉族对神山、水源山的禁忌,哈尼族保护森林以培育风水等等,正在被主流文化所淹没,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样受到严峻的挑战。各民族文化中许多优秀传统,也将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消失而消失,这种消失是不可逆转的。因此,保护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各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分,不但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且有利于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弘扬各民族文化,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首先要加强各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其次,各地文化部门应大力发掘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有利于当地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传统文化;再次,逐步改变各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利于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产、生活方式,如: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伐木做饭取暖的生活方式等。近年来,昆明动物研究所配合林业管理部门,对全省中、小学教师和各族民众进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和教育,培训林业管理干部,提高了民众对野生动植物物种的识别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林业部门加大了执法力度,大大地扼制了盗卖野生动植物的不法行为,使云南各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参考文献:

篇(2)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会议上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标志着全球已达成提倡文化多样性的共识。保持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维持文化生态的平衡如同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一样,是人类生存和共同发展的前提和需要。文化多样性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延续的条件,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基础。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语言丰富,因而声乐种类繁多。中国声乐发展到今天,在唱法上已经形成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共存的百花盛开的繁荣局面(这里的民族唱法特指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在中国传统声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学院派为代表的唱法)。在此文化多样性视野下,笔者就原生态、民族唱法与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发表一己之见。

一、原生态作为中国民族声乐的根基和个性的体现,首先应当受到提倡和保护

原生态唱法是中国百姓在生活的自然空间中,以自然的发声方法为基础,不断总结和改进发展而来的。它不论在演唱的语言、内容、形式还是技巧上都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它多元的音乐风格、鲜明的民族特性、个性化的演唱都植根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其不可替代的相对的文化价值。近年来,主流媒体上的大量展示使人们对原生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如青歌赛中朝鲜族卞英花古典的演唱、蒙古族的呼麦、李氏姐弟的海菜腔、扎西拉宗的康巴弦子等众多鲜明地方色彩、浓郁民族特色的演唱,都给大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精神享受,使观众认识到中国除了有以郭兰英、李谷一、阎维文、、宋祖英等为代表的民族唱法外,还有如此丰富、有个性的声乐文化。

原生态是培养艺术家的沃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源泉。声乐教育家万昌文教授也曾经说过,要唱好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就需要用民间音乐的风格和唱法。民族歌唱家大都有向原生态学习的经历,如吴雁泽到鄂西向放排工学习“打啊哈哈”后,才将《清江放排》唱得更加腔正味浓。胡松华曾深入40多个民族地区体验生活,曾向彝族歌手白素珍学习过“海菜腔”,向“草原长调之王”哈扎布学习过“若古拉”,向藏族“囊达”大师扎西顿珠学习过“真园”,向“花儿歌王”朱仲禄学过“花儿”,还学过维吾尔族“木卡姆”、苗族“飞歌”等原生态音乐,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由此可见,原生态是中国民族声乐的根基和源泉,也是中国民族声乐的个性所在。它体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和源远流长,也体现了中华各民族的神韵,独特的审美品质以及巨大的艺术创造力,彰显出我们五千年文明古国无穷的音乐智慧。

但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其他诸多原因,使原生态的生存受到了极大地威胁。因此,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政策和制度并加强对其实施的力度。特别要重视对原生态的搜集、整理以及对传承者、原生态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媒体应该更积极地引导大众对原生态的关注和认识。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增加更多原生态的内容等措施来保护和提倡原生态,这也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二、民族唱法作为中国民族声乐共性的体现也应受到提倡和保护

以学院派为代表的民族唱法(以下简称民族唱法)是建立在民族语言基础之上的,适合民族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表现民族音乐特有的韵味,反映民族的审美取向和人文精神,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在这些特征上,它与原生态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它继承了传统民族唱法的精髓,主要以汉民族为审美主体。它的产生与发展适应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代的产物。早在1963年,总理就曾经指示要研究出一套不同于别人,训练嗓子基本功的民族的歌唱、民族的发声方法,这就要求确立自己的民族唱法。要确立一个唱法或建立一个学派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必须理论化、规范化、系统化。简言之,要有共性作为评价的标准。以学院派为代表的民族唱法正是这样做的并且发展得很快,已经能够作为中国民族声乐的代表走向世界,在新加坡、宋祖英在悉尼和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的独唱音乐会就是有力的证明。而且它已经被中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接受和喜爱,其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完整体系是其他原生态所无法替代的。它的共性化使其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由此可见,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原本就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如果说原生态是强调中国民族声乐的个性,那么民族唱法则是强调共性,是中国民族声乐这一问题矛盾的两个方面。樊祖荫先生也曾说过:“音乐教育的规范性与民间音乐的即兴性特征有着天然的矛盾,但并不能丢弃任何一方,应学会两条腿走路。”①因此,笔者认为民族唱法和原生态应该共融互补,共同繁荣我国民族声乐,从而达到提倡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目的。

至于田青先生所说“在规范化的歌声里不要说历史,常常连人性都感觉不到,感觉到的就是技术”。②这恐怕有些绝对。宋祖英在维也纳演唱的《孟姜女》,虽然外国人听不懂歌词,但观众热烈的反应说明他们听懂了音乐,听懂了艺术。况且国内更有数不胜数的民族唱法的忠实观众,他们中有几人能听出技术上的孰优孰劣?绝大多数是被歌唱家的艺术感染力所吸引,并接受和喜爱民族唱法。田青先生还说:“这个民族唱法很了不起,最适合歌颂,因为它宏大、亮、通、透、传得远,这种颂歌式的民族唱法就变成了我们唯一的民族唱法……我们的民族唱法就是‘颂’,你听几个有名的歌手唱过几首爱情歌呢?我们的民族唱法唱什么?党、祖国、母亲、父亲、战友、长江、黄河等。”③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似乎是对民族唱法稍有些偏见。就算民族唱法只唱颂歌,颂歌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就文化层面来讲,它也是多样文化中的一种,也应该被保护和提倡,更何况它还有如《兰花花》《望月》《五哥放羊》《孟姜女》《小背篓》《辣妹子》等许多颂歌以外的内容。

声乐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声乐均为世界多元声乐文化的一元,都有其相对的文化价值。尊重不同民族声乐的差异性和平等价值,保护和提倡声乐文化多样性,传承和发展民族声乐,也是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做出贡献。

注释:

①刘晓真.专家说“原生态民歌”[J].艺术评论,2004,10:34.

②③田青.原生态音乐的当代意义[J].人民音乐,2006,9:20,18.

参考文献:

[1]刘晓真.专家说“原生态民歌”[J].艺术评论,2004,10.

[2]田青.原生态音乐的当代意义[J].人民音乐,2006,9.

[3]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创新[J].中国音乐,2005,4.

[4]郭克俭.传统声乐文化特质及其当下意义[J].音乐研究,2004,4.

[5]王磊、赵英华.原生态民歌崛起的必然性及意义[J].中国音乐,2006,4.

[6]杨仲华、尤志国.中国气派民族神韵百姓欢迎──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确立[J].中国音乐,2005,1.

篇(3)

一、公平、发展与文化多样性保护

1.公平与公平理论

所谓公平,简单地说就是公正、合理、平等。对于公平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就在《论语・季氏》中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后来,这种“均无贫”的思想被发展成为绝对平均主义。西方对公平的认识也是源远流长,从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伊壁鸠鲁到霍布斯、卢梭、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等,分别从政治、社会、经济和法律等不同角度阐述了公平的思想。

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ohn Stacey Adams)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是一种关于社会的比较过程的理论。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John Rawls 1921 2002)则从社会政治的角度提出了公平理论。在他著名的《公正论》(1971)一书中,罗尔斯提出了社会公正的原则。作为一种激励理论,公平理论常用于经济管理。实际上,公平理论也适用于社会。如果一个群体或者说一批人感到不公平,那么就会产生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当这些矛盾和问题激化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

2.公平、发展、与区域文化多样性保护

公平与发展的问题由来已久。在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时代,公平与发展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公平较多地被看作社会发展目标,效率则主要是经济发展目标。人们逐渐认识到:二者同时作为人类社会这驾马车的两个轮子,共生共荣,等量并重,不可偏废。他们作为社会均衡发展的整合目标表现为双向互动的态势。

公平与文化多样性保护同样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少数民族文化之所以面临生存危机,是历史上诸多因素造成的,而不公平的待遇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公平是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基本要求,不能从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保证文化的公平,文化多样性保护就不可能实现。就民族而言,公平有利于建立民族自觉和自尊,促进民族团结,缩小民族差距,而不公平则会伤害民族心理,激化民族矛盾,拉大民族差距;同样,文化多样性保护有利于公平的建立。保护意味着对弱势文化的扶持与倾斜,这些政策、经济和法律措施有利于提高弱势文化的地位,从而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公平。

另一方面,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又可以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方式。狭义的保护仅仅针对文化类型本身,重点在于某一种或几种文化要素(基因),其结果常常是死的保护,其效果也往往是事倍功半。所谓广义的保护就是从整体上对文化生态系统加以保护。只有从整体上加以保护,才能使文化成为富有生命力的活的保护,也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实现活的保护,必须依靠发展,即在发展中保护。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基础,而文化的发展也可以促进政治和经济的昌盛。

总之,公平与发展和保护密切相关,对一个区域的文化多样性来说,三者缺一不可。

二、乳源必背旅游兴衰的个案分析

1.必背旅游的发展过程

必背位于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的东北部,是乳源县辖镇。从自然条件来看,必背镇地处南岭山地南麓,山高谷深,层峦叠嶂,沟壑纵横,云雾缭绕,景色怡人,其山势以峻、奇、险、秀著称。从社会历史条件来看,必背是乳源过山瑶的聚居地之一,是旅居美国、泰国、缅甸、老挝等海外瑶胞的发祥地。1984年,美泰瑶族代表赵剑高等四人和美国威廉・凯利国际大学语言学教授赫伯特・帕内尔博士(瑶族名字叫盘贵福)等人访问必背。美泰瑶族代表的必背之行有三个目的:一是寻根。美国瑶胞于20世纪70年代移居美国,现有瑶族人口1.7万多人。他们保留与必背瑶族相同的语言和生活习惯以及传统的民族服装;二是看望中国的瑶族同胞;三是研究瑶族文字。1984年春,以著名瑶族研究专家白鸟芳郎教授为团长的日本少数民族研究团一行23人访问乳源。1984年12月,日本学者竹村卓二等人访问必背。1985年5月,美国密执安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到乳源考察瑶族音乐。1986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会联合在香港举行第一届瑶族研究国际研讨会,会议拟于会后组织与会人员赴连南和乳源考察,并在乳源闭幕。在这样的背景下,乳源县旅游局决定开发必背旅游。

1986年,乳源县旅游局积极向国家、省、市旅游局汇报美国瑶族华裔到必背寻根访祖及首届瑶族国际研讨会的活动情况,并作出可行性报告,争取资金,建成必背两层迎宾楼。1987年,韶关市旅游局拨款1万元,市政府拨款15万元,兴建了一座歌舞厅和一座公厕;国家旅游局拨款5万元,兴建了门楼、办公室、展览室、小商店等设施。1990年,县旅游局向财政借资数十万元兴建瑶山酒家。同年,必背瑶寨被广东省旅游局列为广东省四大民俗风情旅游热线之一。1991年,县旅游局和必背瑶寨旅游管理处请县民族艺术团老师、演员编导瑶族歌舞,培训了一支20多人的表演队伍。在保留“铜鼓舞”、“铙钹舞”、“草席舞”、“顶杠”、“爬刀山”、“独木行舟”等传统节目的同时,增加了吊脚楼瑶族结婚表演仪式、“打竹竿”、“闹金秋”等歌舞。以必背瑶寨为依托,乳源县主办了“穗港澳――乳源旅游业务洽谈会”。通过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进行大力推介和宣传,必背瑶寨的影响日隆。1993年2月,组织美国、新西兰等国家的15个外国人徒步穿越大瑶山旅游活动。同年,市政府投资30万元,修建了15套瑶山度假村。与此同时,瑶山酒家开业,主要提供瑶族传统美食,并有瑶族姑娘敬水酒等,受到游客欢迎。1996年,县旅游公司筹集资金10多万元,成功开发必背峡谷漂流项目。总体来说,必背瑶寨旅游起步早,发展势头良好,客源充足。然而,1997年,韶关市重点工程杨溪水库开工,由于修建水库和电站,旅游交通中断,必背瑶寨旅游逐渐沉寂下来。2002年,瑶山酒家被洪水冲垮,度假村变成了养猪场。

2.必背旅游对乳源瑶族文化的影响

必背旅游对乳源瑶族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必背旅游的开发强化了瑶族人口的民族心理,唤起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增强了民族自信,认识到了瑶族民族文化的价值,从而激起了他们保护民族文化的自觉性。

其次,必背旅游的发展直接促使了瑶族文化的复苏,活化了民间传统工艺,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例如刺绣,在旅游市场的带动下,许多人重又拿起了弃置很久的针线,使这一具有重大价值的手工艺术重新焕发出光彩。再如歌舞表演,其演员均非专业演员,而是由当地附近瑶族组成的一支业余演出队伍。旅游旺季是演员,旅游淡季是山民;游客来了是演员,游客走了是山民。通过表演,使瑶族的歌舞艺术得以发扬光大。这正是文化多样性保护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即:把死的艺术变成活的文化。

第三,必背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门票收入以外,许多产品如腊肉、豆腐、番薯、玉米等价格上涨,一些土特产如石韭菜、冬菇、木耳、茶叶等供不应求。以茶叶为例,旅游开发时茶叶市场价每斤平均在100元以上,而旅游衰落后每斤20元左右还无人问津。按2004年茶叶产量23t计算,仅此一项,当地就损失约368万元,平均每人600多元。即使按瑶民销售价只相当于市场价的三分之一,平均每人每年纯收入也减少200多元,每户减少近千元。

不可否认,必背旅游对社会文化也存在着一些所谓的“负面”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们商品观念增强所导致的价值观念的变化。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市场观念取代小农意识,很难说这不是一种进步。

3.造成必背旅游终结的不公平因素

杨溪电站的开发最终导致了必背旅游的终结,这对当地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其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首先,资源上的不公平。在资源开发上,重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忽视了对文化资源的开发,甚至牺牲文化资源的开发来换取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乳源水力资源丰富,建国后,乳源县一直把水电工业的发展摆在区域发展的重要位置。不可否认,乳源水电的发展对于当地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水力资源开发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发生矛盾时,旅游资源被忽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源观的落后和发展观的短视。杨溪电站的修建不仅阻断了必背旅游的交通,而且巨大地改变了杨溪河的水面景观,使作为必背旅游之一的漂流项目遭到彻底破坏。

其次,经济上的不公平。至2004年底,乳源是广东省小水电装机容量最多、开发率最高、单列人均占有装机容量最多的一个县。然而,与许多其他地方一样,水电开发并没有使乳源从贫困中解脱出来。目前水电开发在经济上主要有补偿制度和分配制度。补偿主要是以有形的财产(土地、房屋、树木、设施等)和搬迁重建中的有形物耗为基础计算的,很少或没有考虑“无形”的损失,也没有考虑潜在机会的损失(即机会成本)。杨溪电站的补偿显然无法弥补必背旅游消失所带来的损失。在分配制度上,目前主要是采取“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结果造成当地居民从中得到的利益非常小。

第三,区域上的不公平。区域之间的公平原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在过去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为了整体的利益牺牲局部的利益、为了一个地区的利益牺牲另一个地区的利益的不公平现象。在发展时我们忽略了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一个地区的利益被转嫁到了这个地区以外的地方。就乳源来说,虽然通过扶贫等各种形式有所回馈,但相对于当地的损失来说力度太小。

第四,科层上的不公平。“科层制(Bureaucracy)是蒙西尔・德・古尔耐(Monsieur de Gournay)在1745年所提出的概念,主要是指官员的统治。但这一名词是随着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对现代组织兴起的系统解释而普及的。组织作为社会权力的根源,能够使个体承认他(她)也许是无力抵抗的。在杨溪电站的修建过程中,乳源当地领导也曾经多次到市里向有关单位提出不同意见和争取利益,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个别干部因工作需要而被调离其工作岗位。这也可以反映由于科层上的不公平,越往下,其声音越容易被淹没,基层的要求往往不被上层重视和采纳。

三、结束语

亚当斯和罗尔斯的公平理论皆强调了公平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人们也主要从社会目标上来认识公平。实际上,公平的内涵要复杂得多,例如,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代际公平。从乳源必背旅游的兴衰也可以发现,造成必背旅游终结的不公平因素至少表现在资源、经济、区域和科层等四个方面。因此,资源公平、经济公平、区域公平和科层上的公平是我国民族地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正视和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公平、发展、保护与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公平是民族地区发展和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必然要求;而发展既是公平的具体体现,也是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基础和重要手段。乳源必背旅游的实例也充分说明:公平促进发展,从而有利于文化多样性保护;反之,不公平制约发展,从而也不利于文化多样性保护。从系统动态学的角度来看,公平、发展、保护与民族地区的文化多样性既可以组成一个相互促进、不断放大的负反馈回路,也能够形成一个相互制约、不断衰减的正反馈回路,其中,关键在于人们的选择与行动。

篇(4)

全球化不仅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目前,全球化定义诸多,通常,全球化是指全球各个国家的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以全球的共同规模为发展基础。同时,全球意识的崛起,也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各个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依互存。全球化亦可以概括的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不断扩张,从而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纷纷引起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

一、全球化进程

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也可以说不尽相同,其中我认为,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扩大,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识形态自然会受到严峻的考验,经济实力雄厚的超级大国也会抓住这个机会,向其他相对经济落后的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侵略。这无疑也会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造成严重的打击。殊不知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强国出现了文化垄断的苗头,其中,他们通过影视传媒的手段,来对其他国家进行美国文化的渗透,极力推销自己的文化意识形态。由美国的影视公司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和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影片也赢得了全球的票房,“中国人在电影院花钱看老外拍的中国故事”,这句话不尽让人哭笑不得。因此,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而言,如何一方面适应全球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又能在从中发扬我们的本土文化,这是当下的一个难题。全球化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方面,如今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文化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是指“超越本土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或者说倡导一种所谓的‘全球文化’。全球文化的产生意味着一种超越国界、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普遍价值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存在于世”。①事实上,我们正在感受着“文化全球化”向我们走来。但是,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似乎这种全球文化的内容变得越加有限,出现了归一的苗头。因此,这种以消耗自然资源和误解现代化为前提的社会文明正在向古老的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冲击,甚至有些是毁灭性的。

作为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之传统文化无疑是丰富和深厚的。“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 5000 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 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 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 对于我们这个拥有多个民族并存、 多种文化融合的国家来说, 博大精深、 多姿多彩的各民族传统文化共同构筑了华夏民族的核心内涵”。②但是,随着两次的科技革命的到来,近代的中国除了饱受侵略的痛苦外,极少的受到了两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积极的影响。时至今日,中国的“本土文化”与世界上很多的传统文化一起承受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其中一部分最能体现民族特征的本土文化正在消失,有的甚至已经消亡。

面对如今的态势,无论世界上哪个国家试图逃避全球化的推动力都是不现实的,当然也是不明智的,因为,被卷入“全球化”的浪潮并不意味着牺牲本土文化,使之被淹没或者屈服于文化霸权主义。全球化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各种挑战,让民族文化不断的磨练,既能适应这种环境,同时也能放射出自己独特的魅力。进而,才能在大的浪潮中抓住机遇,生存发展。

二、文化多样性

在2005年10月,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一致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其中,也对“文化多样性”做出了全面的定义: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是指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也就是说各个国家和社会形态通过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来表现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从而构成了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对待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在于:

1、文化的多样性就如生物多样性一样,是全人类生存的根本,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2、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民族性 , 这是一切民族立于世界的基石, 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就是保持民族的独立性。

3、文化多样性是民族平等和人权保障的基础。

4、在世界性的现代化进程中 , 在文化多样性的自身发展条件下, 文化多样性在保持其文化精神的前提下, 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纳异质文化的优质性, 能够与时俱进地实现自身的文化变迁, 这是文化多样性中一种有效的文化调适, 更是文化多样性应对现代化进程, 实现文化自主发展的有效方式与必然途径。

5、根据文化相对论理论 ,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具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 都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并与其经济条件相适应的。

总之,如何一方面适应全球化,享用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物质文明成果,另一方面通过发展强大本国经济来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课题。我们要重视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文明成果,绝对不能简单的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对立,如果国家不能够将自己民族的文化发扬传承,那就不能立于世界之林,谈何国力,谈何国际地位?同时,我们也不能把本民族文化封闭孤立起来,呈现给世人的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而非“单一”。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的加强和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对话、交流与合作,兼收并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篇(5)

民族文化是一种无边、无形的存在,它是一种不可加工铸造的形式做为存在实体。新疆由于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所以形成新疆民族地区文化的多样性。所谓“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现和认同,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还是民族文化差异性的本质所在。

一、新疆民族文化认同发展沿革

新疆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重要组成部分,新疆民族文化认同是在新疆历史民族文化沿革中逐渐形成的。由于新疆民族、宗教的多样性,导致形成了具有新疆特色的民族文化,并以此为起点形成多民族文化认同的情感基础。

汉朝统一西域与公元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奠定了新疆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点。魏晋南北朝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感。由于连年的战争,西域人民渴望有一个统一团结的民族局面,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从心理层面突出的表现出来。唐朝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在西域设置的安西、北庭二府,并为新疆的民族文化治理起到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完备的民族的治理建设,使得新疆在唐朝的民族向心力也得到了显著地加强。这为新疆的民族文化认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元朝的强大导致西域的各民族处于从属地位。因此,新疆民族文化认同处于高度的发展时期。民族文化认同从表层的文化现象融合到真正意义的文化大发展。明、清时期,伊斯兰教的传入使得新疆民族文化呈现多元民族文化并立的局面,从而影响了多民族的文化并存且相互依存的局面。因此,在古代新疆的民族文化的多元,进一步加剧了新疆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

历史的沿革是新疆民族文化的一个渊源,留给新疆民族的文化发展的空间。并由于历史的原因,成为当今分析新疆文化发展的源头。

二、当代新疆民族文化发展的现状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西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因此,当代新疆的民族文化就与新疆的民族、宗教紧密的联系起来。当今民族文化发展的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华民族文化与新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民族的多样性、语言的多样性、生产方式的多样性、信仰的多样性等,构成了新疆地区文化的多元性。新疆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塞、粟特、古代突厥、匈奴、羌、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塔吉克、蒙古、锡伯、回等诸多民族与族群,都曾在西域的大地上生息繁衍。

新疆是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地域,历史的沿革促使十三个主体民族在新疆繁衍变化。新疆民族文化的存在相融、相存,伊斯兰文化、乌兹别克文化、克尔克孜文化、塔吉克文化、塔塔尔文化、俄罗斯文化、锡伯族文化、达斡尔文化和回族文化、汉文化等几种形式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新疆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但是具体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异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语言的差异性

在新疆由于各种文化的传播,使这里的语言文字对外来的语言文字的接受性和认同性十分强。通晓各种语言的人在新疆形成了一个广泛的阶层,他们首先是吸收了外国词汇作为外来语,然后自己造词来补充这种外来语。现今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文字便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蒙、锡伯文字则是以回鹘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塔塔尔语、乌兹别克语都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语言。

2.风俗习惯的差异性

新疆民族与宗教有着天然的联系。新疆各穆斯林民族在语言文字、宗教历法、年节礼仪、饮食服饰、婚姻丧葬等传统文化方面已基本定型,如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塔尔、塔吉克等民族文字的阿拉伯字体化,在宗教历法方面均采用伊斯兰教历,由制定的两大祭典形成的“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已成为最重要的穆斯林节日。在新疆历史文化中由于伊斯兰文化、阿拉伯文化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与中原文明有着一定的差异。这种表现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新疆民族文化的认同。一方面,汉族的迁入为少数民族带来了新的农业种植技术、新的科技文化和生活习惯;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稳定性、社会性、传承性,新疆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也在汉族的日常生活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3.的差异性

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宗教地区,不仅流行过原始的萨满教,还曾有袄教、佛教、道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喇嘛教,以及天主教和基督教,丰富了新疆的民族文化宝藏。在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影响的宗教文化主要是萨满教文化、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新疆地区由于不同,就有了伊斯兰民族与非伊斯兰民族之分。

(二)新疆民族文化的内部多样性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中部,是亚欧大陆两大民族、经济、文化的必经之地。也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交汇之处。于此同时,由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与多元性导致新疆民族文化内部的多样性。

(三)新疆民族文化的影响因素

1.语言文字对新疆民族文化的影响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哈萨克、蒙古、锡伯等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使得新疆的文化丰富多彩且具有独特性。在新疆由于各种文化的传播,使这里的语言文字对外来的语言文字的接受性和认同性十分强。通晓各种语言的人在新疆形成了一个广泛的阶层,他们首先是吸收了外国词汇作为外来语,然后自己造词来补充这种外来语。现今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文字便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蒙、锡伯文字则是以回鹘字母为基础的。

2.对新疆民族文化的影响

新疆历史上由单一宗教到多神教并存再到有佛教衰落伊斯兰教的兴起。具体体现为新疆各民族宗教文化是新疆传统历史文化架构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在实行自由政策过程中,以民族政策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民族政策的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新疆民族文化的发展。

3.风俗习惯对新疆民族文化的影响

新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对新疆的民族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操突厥语诸民族的伊斯兰化,萨满教在思想信仰上的统治地位已被伊斯兰教代替,其原始文化的影响,主要遗留在各民族风俗习惯、生活禁忌和民间巫术之中,特别是在哈萨克、柯尔克孜等以游牧生活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中,原始信仰的风习还比较浓厚。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穆斯林文化蓬勃兴起,早在喀喇汗王朝,信仰伊斯兰教的文人学者们就已在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阿拉伯、波斯文化的营养。在新疆的风俗习惯中具体体现在饮食习俗、接人待物习俗、节庆习俗、民间文体习俗、丧葬习俗等方方面面。

三、新疆民族文化认同发展趋势

新疆自历史以来由于民族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新疆在未来民族文化认同的发展趋势的复杂多样性的特点。多民族的存在和新疆地处欧亚大陆的结合部不仅决定了新疆文化的多元特点,而且也决定了多种文化的交流与互补是新疆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

(一)新疆民族文化认同在认知上表现的一致性

新疆民族在其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经过少数民族的干部和爱国主义的宗教人士的带领之下,表现在民族认知上表现一致性。同时表现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的高度认同的情感。新疆民族文化认同认知表现的一致性不仅体现在国家制定相应的民族地区的政策上,还具体体现在少数民族之间风俗习惯和文化传承的认知上是一致的。

(二)新疆民族文化认同在感情上表现的趋同性

新疆民族文化的发展是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等途径,以法律为准绳确定下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信仰自由。新疆各族人民具有爱国主义的传统,特别是在近现代史上,新疆各族人民为抵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贡献,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之所在,也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三)新疆民族文化认同在行动上的表现统一性

实际上,民族政治行动上的统一性,是建立在个民族政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大前提下的,尤其是新疆的民族文化。党的民族理论及政策还是宗教理论及政策,都是以维护中国华人民共和国的统一,维护中华各民族大团结为前提。在处理宗教问题时,着眼于民族的根本利益,着眼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着眼于把各族人民中的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紧密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

我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其地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文化多元一体共同交流。新疆的各民族文化所表现的兼收并蓄、的特点。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疆作为我国民族文化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之一。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潮流,新疆的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并且为新疆的团结稳定打下坚实的民族文化认同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正大.新疆史鉴[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篇(6)

文化全球化招致了更多的文化冲突,同时也使文化多样性面临威胁。历史发展表明,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个性,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所以,文化的多元性是永恒的。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文化多样性受到更多挑战。为此,我们应该坚持文化多样性认同原则,而不是相反。费耶阿本德指出:现代“世界文化”的基本现象是“西方思想与技术的粗野扩张,是单调而不是多样,成为了时代的基本主题”,“当同一性减少我们的快乐和我们的(智力的、情感的、物质的)财富时,多样性是有益的”。萨伊德(E.W.Said)认为“文化是杂生的、多样的;各种文化和文明……如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任何对其进行一元化或简单化描述的企图都注定要落空”。当然,萨伊德反对的并不是一个民族的同一的文化或文化差异性的存在,而是反对过于强调这种同一与差异所造成的民族敌对与交锋。即试图用一种文化去消灭另外一种文化,将一种文化推向普遍。比如,在中医科学性争论中,否定派余云岫提出“废止中医”、张功耀提出“告别中医中药”、方舟子提出“废医验药”等都是以西方科学为标准,而对中医进行否定,实际上,就是对中国文化的否定,是不应有的态度。客观地来说,多样性与同一性不分伯仲。然而,现代性的哲学传统将同一性作为追求的目标,而对多样性却是一种不友好的态度。由于同一性观念的影响,致使西方文明的多样性受到严重的创伤,同一性正像雾霾一样吞噬着整个西方世界,西方世界正受到来自单调性的威胁。本来文化的多样性可以促进、强化自然的多样性,使人类的生活更加多样化、更加绚烂多彩。然而,全球化使得多样性受到严峻挑战,许多文化正在消失,在工业文明模型下被逐渐同化一体。费耶阿本德说:“同一化的趋势是无益的”“排斥了文化多样性,科学本性一无所有”。所以,坚持文化多样性认同原则,是正确、客观、理性对待中西文化冲突的首要前提,对于我们分析、探讨、解决文化冲突问题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2坚持民族文化自觉原则

文化全球化提出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文化安全问题。文化霸权主义或文化殖民主义,不仅是一种力量的征服而且是一种文化心理的征服;它往往不仅表现为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极权,而且表现为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奴性。中国近代以来产生并不断出现的“全盘西化”论,其实就是这种奴性的典型形式。文化奴性的实质就是在文化交流、交锋中的“文化自卑”,比如主张对中国汉字、中医的废除,余樾、余云岫、、傅斯年、汪企张等人所表达的对待中医的态度就是这种文化心态的反映。德国中医学家曼福瑞德•波克特(ManfredPorkert)教授更是直接指出:“中国自己不把中医药学当成科学,不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其根源是文化自卑感。”因此,文化安全不只是对强势文化的简单反对或拒斥,更重要的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与坚守。“应当在全球泛滥的伪文化压力面前捍卫自己的文化特性,……不要把本民族的伟大文化成就和价值传承抛进受忽略的角落。”“一个民族的最大光荣就是在全球价值的形成中增大自己的份额,全球化的未来将是全球价值形成并发挥主导作用的局面。”1993年,在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中,加拿大、法国等国倡导“文化例外”的政策,即主张不能像对其他商品一样对待文化产品,任其自由流通,文化产品有其独特的属性。“文化例外”的主张实质上就是对本民族文化安全的保护。坚持民族文化自觉的原则,就是要捍卫国家的文化安全。从这个角度看,文化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在于,它有可能使人简单陷入对其他文化或所谓普世文化的信仰,而丧失对民族文化的坚守与传承,从而成为文化上的无根之存在。文化失根,文化自卑,这是文化安全的核心问题。贺麟曾经指出:“任何一个现代的新思想,如果与过去的文化完全没有关系,便有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绝不能源源流长、根深蒂固。”印度著名政治家甘地(MohandasKaramchandGandhi)说:“我希望各地的文化之风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因此,坚持对民族文化的自觉,对于维护国家、民族生存之根,维护民族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是全球化进程中所有文化都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

篇(7)

和生物多样性的范本

荔波位于贵州最南端,地处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内陆通往南部沿海古驿道上的重镇。县境内平均海拔约800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森林覆盖率达62%以上。全县总面积2431.8平方公里,总人口16.83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2%,世居主要有布依族、水族、瑶族、苗族等,是贵州省人口密度最小的县。.

民族文化绚丽多彩。荔波历史悠久,世居于这块神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依山建寨,聚族而居,民居独特,服饰亮丽,节日纷繁,原生态文化异彩纷呈,民族民间文化得到较好的保护和传承,沿袭了“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文化现象。

生物资源内涵丰富。荔波具有独一无二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包含众多特有和濒危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是研究型锥状喀斯特发育区森林植被自然“本底”及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平衡机理的理想地和天然试验场。尤其是茂兰自然保护区,是世界同纬度地区残存下来的一片相对集中、原生性强、相对稳定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蕴含着丰富的动植物种类及遗传种质资源,已发现有维管束植物1532种,脊椎动物316种,昆虫800种,是一个庞大而独特的生物资源基因库。

自然景观独特优美。荔波拥有樟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造就了群峰竞秀,漫长而奇妙的地质构造过程,孕育了奇山秀水,充分展现出荔波喀斯特水体的纯静之美、喀斯特原始森林的灵秀之美、喀斯特峰丛的壮丽之美,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之一。世界自然遗产专家吉姆•桑塞尔博士形象地比喻说:如果“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世界喀斯特的一顶皇冠,那荔波则是皇冠上最为璀璨的绿宝石。著名喀斯特地质学家福德博士更是盛赞荔波为“喀斯特朝圣者心中的麦加”。

人与自然和谐的“荔波现象”

远古的文明印证了文化植根于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具有悠久历史、充满神秘色彩的水族水书,是水族古老的文字及其文化典籍,有学者研究认为,它形成于殷商时代,内容博大精深。水书与汉字一样,充分体现出最早造字时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自然界的动植物图案符号表态、表形,体现人类文化起源于对自然环境的认知。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得益于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世居在荔波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各族人民,至今仍保持“敬山、敬树、敬石、敬水”等自然崇尚活动,少数民族立房建屋,搭桥修路,均依山就势,避免破坏生态植被,古寨都有自己的“风水林”、“风水树”,这样的理念,在漫长的历史延续中,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契合,是构建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文化多样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生物多样性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相互促进、密不可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

世居民族的价值取向正在发生变化。受外部现代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信息的刺激,世居民族对生活愿景的期望大大超出现实可能,劳动者收入与外界的明显反差,使得原来有节制的生产生活方式被打破,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索取,长期以来与自然所形成的和谐关系受到严峻挑战。

本土文化的坚守受到强势文化的冲击。在现代生活方式及大众传媒传播的重重压力下,许多民族文化因生存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消失,人们对本土文化的坚守失去信心,民族文化传承人没有得到足够尊重和重视,新生代不愿对本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遗产进行学习,出现了文化断代的危机。在与强势文化交融的同时,正在快速地忘却本民族的文化,造成古朴的自然崇尚理念的丢失。

城市化推进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悄然改变。随着市场经济的渗透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文化面临直接冲击,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已逐步被现代的建筑材料和简洁化的建筑造型所替代,许多民族特色建筑元素已消失;传统的节日活动因约定俗成的时日得不到法定支持而逐渐淡化,失去昔日的隆重;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媒体已经成为农民的主要休闲方式,民族民间技艺及工艺品逐渐退出乡村。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长期以来,为了加强荔波资源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我们划定了自然保护区,设立了风景名胜区,实施了生态建设工程和民族文化保护工程,构建了保护区、景区与社区居民的良好关系。面对经济快速发展的紧迫任务和构建生态文明,促进生态现代化的两重压力,我们有责任从更高层面审视文化与自然结合的资源价值和发展。荔波作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和多元化民族聚集区,虽然极具世界级资源价值,但是同时也有其脆弱的生命特征,需要国内外广泛关注,开展相互合作交流,推动可持续发展。

篇(8)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7)01-0137-0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o是一门技术含量颇高的学问。保护得好是保护,保护得不好便是破坏。那么,什么样的保护是科学保护?什么样的保护又是反科学的保护呢?在长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我们提炼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学评估三标准。

一、通过保护是否保住了民族传统文化的DNA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能代表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地域标志性文化。譬如看电影,屏幕上掠过的是满目青山,肯定不知道这是到了哪里。但如果随着画面切换,《沂蒙小调》响起,肯定知道到了山东沂蒙;《海菜腔》响起,肯定知道到了云南石屏;《信天游》响起,肯定知道到了陕西北部。而这《沂蒙小调》《海菜腔》《信天游》便是地域标志性文化,也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DNA主要蕴藏在这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最稳定的文化DNA,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标志性符号。“同时,它也是一袋救命的‘脐带血’――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外来文化如何冲击,自身传统如何失落,只要保护好这最后一袋‘脐带血’,这个民族的传统即或命悬一线,也能起死回生”[1]。传承人的任务,就是要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DNA以活态的形式原汁原味地继承下来并传承下去。“原汁原味”的标准有三:一是“表现内容”必须“原汁原味”;二是“表现形式”必须“原汁原味”;三是“所用原料”必须“原汁原味”。这既是判断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否“原汁原味”的基本标准,也是衡量传承人是否在科学传承的三条“底线”[2]。

(一)对表现内容“原汁原味”的要求

拿传统戏曲来说,只要唱的是传统剧目,在内容上便是“原汁原味”。拿唐卡来说,画的是佛祖菩萨、佛本生故事、密宗本尊各神、观音度母、护法神、上师高僧与大成就者等,就是“原汁原味”;如果是旧瓶装新酒,排的是当代戏,画的是世俗人物或是风景名胜,在传承内容上肯定已经出了问题。

(二)对表现形式“原汁原味”的要求

拿传统戏曲来说,只要用的是传统唱法,在形式上便是“原汁原味”。拿唐卡来说,只要所绘唐卡符合《造像量度经》规定的比例,符合《造像量度经》的固有表现方式,就是“原汁原味”;反之,如果在表现形式上已经发生改变,不再按《造像量度经》规定比例与表现方式来画,这样的传承至少在表现形式上已经出现了问题。

(三)对所用原料“原汁原味”的要求

称得上“原汁原味”的戏曲,生旦净末丑的角色定位、说白方式、曲词唱腔、科介表演必须是固有的。只要坚持这样做,传承便是“原汁原味”的。拿唐卡来说,一幅“原汁原味”的唐卡,所用原料必须是传统的矿物质颜料。如果使用原料出现变化,用广告色、油画色取代了传统的矿物质颜料,就不再是正宗的唐卡。

总之,只要传承人没有逾越这三条“底线”,即或有所变动,都算是“原汁原味”。作为传承人,就算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相反,如果传承人放弃传统,在表现内容、表现形式、使用原料上已经不再沿用传统,而是摒弃固有,全心创新,那么可以肯定地说,这时的他,已经不再是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样的传承人必须“下课”。这样要求传承人,是想告诉他们:这一代传承人是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极度濒危的境况下“上岗”的。全国人民都希望通过传承人让已经所剩不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死回生”“死灰复燃”。如果传承人不负责任,而是一门心思地搞所谓的创新,其结局只有一个――这些已经传承了千百年之久的好东西,如历史上的金砖制造技术、弓箭制作技术、皮影演唱艺术、评书表演艺术等,很可能就会在这一代因为传承人的“渎职”而彻底“断流”。我们尊重所有人的每一个选择――毕竟人们服务社会的方式各有不同。但一旦走上了传承人这条路,就应该把该传承的东西传承好。如果不愿从事这项工作,当然可以早早退下,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嫌弃而影响到民族优秀文明的传承。因为,传承人所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简简单单的工艺品,简简单单的民间土方,更不是简简单单想编就能编出来的歌舞表演。相反,它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历史创造,代表着一个民族某一历史时期传统手工技艺的最高水平,传统医疗技术的最高水平,传统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它们既是后人了解本民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创造新文学、新艺术、新科学、新技术的重要源泉。正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此重要,所以,历史上一代又一代的先人们,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都义无反顾地坚守了下来。作为社会一分子,一定要明白传承人所做工作的特殊性,一定要鼓励他们凝神聚气、全心全意地保护好中华民族的传统基因,而不是仅凭着自己的嗜好,让传承人学素描、学人体、学一点透视、学时尚构图,对传承人施以“西方化”“时尚化”或是“艺术化”的改造。改造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许会变得更加“靓丽”,更加“时尚”,但是,这些改造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不再是祖先所创“遗产”,而是今人所创“现产”,保护这样的每天都能生产出来的“现产”有何价值?有何意义?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走过了整整14个年头,现在想想,我们是否真的已经忘却了出发时的目标?是否真的已经无法找到“回家的路”?

社会在发展,但社会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肯定会给人分为两类:一部分人负责保护传统――比如考古工作者、博物馆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的任务不是创新,而是原汁原味的继承;而另外一部分人――也是社会上的绝大部分人专门负责创新――譬如小说家、文艺工作者、文化创意工作者。他们的任务,就是根据祖先留下的老样子,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一个治疟疾的老方子成就了屠呦呦,就是最典型的一例。如果你把老方子改得面目全非了,对屠呦呦而言,就已经失去了起码的借鉴价值。在中国,承载祖先智慧的这种老方子可谓成千上万,到底能成就多少个屠呦呦呢?但有一点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继承与创新并不矛盾,只要处理得好,两者就会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久发展。事实将会证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完全没有必要以牺牲本民族传统基因的纯正性为前提。

二、通过保护是否保住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再加之山水阻隔、族源差异,中华文明本身便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其任务就是要保护好这些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特别是那些独具特色的优秀的地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最终实现对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如果经过培训或是改编改造,多样性变成了单一性,独特性变成了普泛性,保护便是失败的;如果经过努力,保住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并进而实现了对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保护便是成功的。目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来自各个层面的“文化霸权主义”。它们最典型、最直接的做法,便是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西方文化取代中国文化,用汉文化取代少数民族文化,用时尚文化取代自以为“已经过时”了的传统文化。事实已经证明,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有两个:一是导致本国传统的迅速“异化”,二是导致本国传统的迅速“同质化”。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通过保护地域文化的独特性,进而保护好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初衷显然背道而驰。

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历史上从未提到过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而偏偏在工业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提出这个问题?原因很简单――在传统农耕社会中,由于手工操作的缘故,人们每生产一个产品都是独特的,整个社会生产出的产品自然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特征;但进入大工业时代之后,大工业生产的单一性,严重地破坏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这让人们突然意识到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可贵,故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名,启动了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历程。历史将会证明:只有保护好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才可找到更多的与祖先交流的渠道与窗口,才会了解到更完整的古代文明;只有保护好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为新文化、新艺术、新科学、新技术的创造,积累下更多更好的参考与资源;只有保护好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建立起更多的与其他民族交流的渠道,进而促进民族和谐、推进社会稳定,实现天下大同。

如果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认识不足,就会很容易想到用自己的审美一统天下审美,用自己的文化一统天下文化。其结果,必然会伤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并最终成为破坏民族文化、破坏民族传统的罪人。先生生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他的意思是说,各民族人民在保护好本民族认为最美好东西的同时,也应学会欣赏其他民族认为美好的东西。只有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保护下来,天下大同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保护遗产应该从尊重遗产,特别是尊重他人遗产做起。

三、通过保护是否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民族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盲目创新的危险如影随形。譬如前些年,听说人们喜欢红心鸭蛋,便有人喂鸭子苏丹红,结果给人吃出了癌症;听说人们喜欢浓牛奶,便有人往牛奶中添加三聚氰氨,结果把娃娃脑袋吃大了;听说人们喜欢白馒头,便有人在笼屉中吊白块,结果把人的肝肾吃坏了。这都是“创新”,但无人喝彩。说明没有榜样、没有参照、没有道德底线的创新不仅误国,而且害民。

人类社会要发展,创新是必然的选项。但创新决不能以否定传统为前提。历史经验证明,作为一种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不会阻止社会发展,反过来还会在文化创新、艺术创新、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创造新文化、新艺术、新科学、新技术的重要源泉。历史上,无论是乐坛上的《茉莉花》《梁祝》,文坛上的《水浒传》《三国演义》,还是让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青蒿素,都是在民间智慧的基础上创造、研制出来的。反之,如果蔑视传统、否定传统,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会因资源短缺、后劲不足而裹足不前。恼飧鼋嵌壤此担要想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保护好那些尽管已经所剩不多,但却足以代表人类文明最高水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就像一潭“源头活水”,只要保护好,想做可乐就可以做可乐,想做雪碧就可以做雪碧,想沏茶就可以沏茶。但是,如果我们霸占了、搅浑了这潭“源头活水”,或是在源头上直接做起了可乐,以后别人做什么都只能是一句空话。对于一个民族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那潭“源头活水”,再好的“开发”也应该在它的“下游”进行。

篇(9)

一、“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相对应,二者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首先,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二者不能等同,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也是相互区别、不能等同的。世界文化,是不同民族的文化在相互交流、相互激荡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相互借鉴、融合形成的有机统一体,相对于民族文化而言世界文化是整体性的文化,实际上世界上并不存在超然于民族文化之上的所谓独立的“世界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在其共同生活和发展过程中发现、创造、继承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语言文字、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是其集中体现。

其次,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也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离开了民族文化,世界文化就不复存在。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更是离不开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从世界文化的长远发展而言,我们应当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元化的文化霸权主义,弘扬和培育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民族文化也离不开世界文化,离开了世界文化,民族文化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意义,世界文化的发展变化影响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变化。

二、“文化的世界性”与“文化的民族性”相对应,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二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首先,文化具有民族性,即文化具有特殊性。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正是这种个性使得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区分开来,是世界上的文化千差万别、五彩缤纷的根据。文化的民族性主要体现为个性上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得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的交流、借鉴成为可能。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其采用不同的经济、政治制度,进而决定了其文化上的差异;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的不同也对文化的民族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其次,文化具有世界性,即文化具有普遍性。各民族的文化都蕴含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也就是说各民族的文化具有文化的共同状态、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正是这种共同规律使得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的交流、借鉴成为必要。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也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此外,如自然科学、技术等文化内容,其本身就没有国界,极具世界性。

最后,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与文化的民族性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文化的民族性而存在,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民族性表现出来,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文化的民族性也不能离开文化的世界性,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不论如何特殊,总包含着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不包含文化共性的文化是不存在的。

篇(10)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Preliminary Study of National Minority Culture

ZHANG Ying

(Public Management School,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91)

AbstractThe reason that a nationality can distinguish other nationality is different culture.cultural 'performance is various,not only in the material aspect, but also manifests in two different cultural system behaviour.The author through summary the past studied and the life ,attempted to discuss necessity of the protection national culture as well as the function of social mechanism regarding the national culture .

Key wordsnational minority; the diversity of culture; the necessity of culture

1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关于文化的定义,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的共同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的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文化特质潜藏在不同的文化内容中,构成了文化的多元性。在民族文化中,最大、最基本的文化不同表现,莫过于每种文化使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即语言。与此同时,生活的地域范围缔造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性。当然,民族文化物质层次的多样性是显而易见的,既可通过人们的语言,也可通过人们的生活方式表现出来。当然,物质与它们的关系并不只是单向的,他们之间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有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我国有56个民族,他们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大家庭,是这个文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尽管各种文化开始融合但是依然没有阻碍文化的多样性发展,表现出了新的不同的文化形态。

少数民族文化被其他文化同化,主要是汉族。这是少数民族在与汉族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方面。少数民族在与汉族交往中是处于不利地位的。在民族交往中,不利的少数民族会慢慢放弃自己的生活方式与民族特色,跟随其他民族。

汉族被少数民族同化。这样的情形也是存在的,主要是在比较封闭落后的地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出于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排斥心理不愿意与其他民族交流,在民族交流的历史中,族际通婚的现象发生较晚较少。当其他民族进入,常驻这样的地区时,跟随其民族生活,养成了民族习惯,最后形成了这个民族所特有的民族心理。汉族被少数民族同化多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一个汉族女人加入少数民族较为完整的地区,久而久之变成了他的民族。但是这样的地区一般伴随的是贫穷与落后。

少数民族之间的同化。这主要存在于少数民族的相互交往之中。各种少数民族经过长期的交往之后,相互的民族融合,或表现为甲民族特色,或表现为乙民族特征,其与原先本民族有所差距,产生了新的民族心理。这个过程自少数民族开始交流的时候就开始一直在持续。

2 保护民族文化的必要性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民族生活环境多样性的表现。民族文化是在物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起来的,生态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体系。然而文化不是被动的,它反过来影响着生态环境的改造。在最初文化的形成和时期,民族之间相对闭塞,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和联系很少,文化体系的构造主要是通过生态环境来作用的,相似的生态环境会有相似的文化类型。而当一种文化发展成熟时,其内部具有约束本民族的民族心理。可以说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客观世界的要求,保护民族的文化的多样性对于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考。

文化的多样性是民族平等的基础。无论什么样的民族,不问其过去,不管其现在,都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每个民族都有选择使用文字、语言的权利,都有认同的民族心理习惯传播和传承的权利,不应以一种自我认为是优势的文化模式强加在他民族的身上,破环他民族的传承。现在,比较突出的表现是,少数民族进入学校后学习汉族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渐渐丢失了自己的固有的文化。

但如今,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威胁。

物质形式的威胁。在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商品竞争中,少数民族处于劣势,无奈之下,少数民族接受了汉族的商品,接受了那些先进民族的生活娱乐方式,久之,自己的文化内容被改变了。,文化的最小单位是在每一种文化互动过程中的,是体现在每一种物质形式中的。白族自历史就是一个开放的民族,自“丝绸之路”开始就积极与其他民族进行交流,为使彼此交流方便,定三月三为共同交换商品的日子。如今,这项开放式的民俗活动保留和传承下来,可是,我们遗憾的看到,在三月三街上看到了众多非白族的商品,各种各样的商品正使这个白族的传统民间交流活动变成一个巨大了低廉商品产销会。当然,笔者并没有片面的认为一个民族的商品受到其他民族的威胁,其文化亦被破坏。

精神层次的影响。文化有三个层次:物质层、制度行为层和精神层。当一个文化被其他的文化影响时,首先在物质层发生作用,其次影响人们的行为习惯,最后到达其精层次,从而完成一种文化的改造和重塑。精神层次的改变标志着整个文化体系的变化,只是有些微细的地方可能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大理的古城里有很多的酒吧,那原本是外来人员经营的,其主要受众是外地游客。在这里无法评价究竟是这种现代的休闲方式好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休闲活动好,但是这样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引起了对于白族文化的精神层次是否被改变的疑问。

3 社会机制对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很多做法都是从制度着手。笔者同意这样的做法,认为不管是文化或是其他,形式的做法很重要,它虽然常得到治标不治本的骂名,但是在标本不能兼治的情况下,看中形式的这种重标的做法其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如今可以提供有利证据的是日韩两国对于保护本国文化的做法。日本自19世纪就有关于文化保护的法律,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保护较好;韩国在1975年之后也制定了有关保护民族文化的法律,韩国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我国现在采取四项措施保护民族文化:制定法律,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设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机构和设施,使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载体;培养人才,包括各种大学、艺术院校培养的从事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专门人才,也包括培养和使用对少数民族文化起传承作用的民间专业人士;对那些濒临湮灭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抢救。

对于机制保护文化的措施还有一些考虑。提供了很好的外在条件是否就能很好的保护民族文化呢。机制毕竟有许多人为操作的东西,若是超出了人的想象与控制,机制的作用便很难发挥了。例如对于少数民族的教育是传授较为发达的民族的语言与文字,还是继承其自身的表达方式;对于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是单向的传播较为先进民族的科学成果,还是挖掘其自身的文化价值;而对于一种民族文化中落后阻碍发展的部分怎么对待,若根除是否会破坏这种文化体系,从而使文化发生改变。

文化的保护是一个系统问题,里面总会有我们想不到的细枝末节,总会不断滋生发展出新的有意义的元素,也总会让我们陷入保护与放任自流的两难选择之中,我相信这个问题值得我们不断去思考与探索。

注释

①黄开国,唐亦英.诸子百家兴起的前奏――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2004.2.

②关于“德”的起源,有原始社会说、殷商时期说和西周新创说,分见李玄伯的《中国古代社会新研》、斯维至的《说德》、段凌平的《试论殷商德的观念》和郭沫若《青铜时代先秦天道观之进展》;关于“德”的原始字义,有李玄伯、斯维至的图腾说、王德培的行为说和郭沫若的道德说。

③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294-295.

上一篇: 电子商务培训学 下一篇: 财务管理与会计专业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