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09:58:3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税收治理效能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2
我们看到,近两年我们推行的网上申报、网上办税、移动纳税服务平台等“互联网+税务”的一系列举措,使纳税人到税务机关的距离消失了;以大数据为支撑的税收风险分析与应对,使原来单个纳税人被遮蔽、分割的独立数据被瓦解了,为我们税务机关实现税务管理开拓了一个全新的无限的空间。可是,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当办税厅变得越来越冷清,当传统的征管办法、工作方式、行为模式在互联网的联通中统统被颠覆着、被改变着,我们大多数的基层税务干部,更多的,是“被”适应着,原因就是,大家还没有真正树立起“互联网思维”。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引领、培养互联网意识和思维
一是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互联网+税务”已经在深刻的改变着我们传统的工作方式,这是大势所趋。首要的是先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彻底转变原有的思想观念,勇于给自己在意识深处来一次彻底的变革,站在全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互联网、互联网+税务,否则,如果我们还是用传统的思维定式来看待来实践“互联网+税务”,无论我们做了什么,本质上依然没有改变,更难以走远。
二是要努力培养全新的思维方式。互联网已经为我们实现“互联网+税务”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也要求我们的思维方式要“顺势而为”:
要注重培养纳税人需求思维。在“互联网+税务”,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强大的税务云,实现纳税人与税务的线上线下互动,为纳税人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
要注重培养数据思维。网络的联通,给我们通过网络、涉税平台提取、比对、分析数据成为可能,改变人海战术的管理,培养数据思维,实现科学、精准、有的放矢的税务管理。
要注重培养社会化协作思维。互联网的存在,使整个世界都变得更平了。任何第三方信息通过互联网均可实现共享、汇聚,进而积极采取征管措施,实施有效管理。
由思维认知引领执行落地,“互联网+税务”越走越宽广。
三是形成“互联网+税务”的思维定位。“互联网+”的思维可指导税收事务工作,改变纳税人办税体验,改变税务 机关面对纳税人的方式,改变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的连接方式,改变征纳模式,从而让税务资源在“互联网+”的模式下,让过去不太起眼的得以催化,优先的得 到充分利用,最终使税务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纳税人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创新纳服理念,降低纳税人办税成本,实现便捷高效。以税收现代化管理的理念统筹和建设税务信息化,使之成为税务机关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响应简政便民的诉求,让纳税人在办税过程中,用时最短、成本最低、体验最好。创造服务型税务机关,对内优化办税流程,对外拓展服务渠道,深化大厅互联网络服务,顺应时展趋势,一方面积极宣传推广网上办税、手机办税等互联信息办税手段,实现纳税人办税由柜台、网络到手机的拓展,使纳税人可以随时随地开展纳税操作;另一方面发挥网络办税终端分流作用,充分引导纳税人通过自助办税机、自助电脑等网络终端进行代开发票、社保缴纳、网上申报等项目操作,提高纳税人办税效率。
优化征管模式,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实现集约规范。通过大数据采集,规范数据应用,优化税收风险管理方式,使基层税务管理人员从纷繁复杂的企业管理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从管人制到管事制的转变中,差异化管理纳税人,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导向强化“征、管、查、评”的工作,运用系统风险筛选推送机制,实施对各个纳税人的基准判断,高风险户高级别应对,中等风险税企联合纠偏,低等风险企业自行改正,实现税务现有资源的合理分配,最终达到提高税务机关管理效能,减轻纳税人负担,提高纳税人纳税遵从度的目的。
扩大对接规模,完善政府服务层次,实现多元多样。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提升税务机关与机关外地对接端口,提升信息交互能力。例如近年来,多地实施税务金融对接,将大数据技术引入中小企业的信贷领域,搭建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渠道。企业纳税人可依据自己需要,自愿公开部分涉税信息并签署协议,税务机关将纳税人信用评级在平台上推送,税银交互平台将信息转化为银行的放贷凭据,银行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审核,向企业提供房贷业务。
二、搭建“互联网+税务”平台的数据基础
一是确立互联网管理数据采集基础。税务机关目前已基本实现各项管理和服务职能的信息化运作和内部数据储备和部分外部数据储备。包括纳税人申报信息、内部机关各类业务信息、第三方涉税信息等,拥有了一套初步完整的具有法律保障、技术支持、安全防护的收集机制。通过计算机对互联网大量信息进行高效收集和筛选,拓展互联网涉税信息获取渠道,多方面分析过滤。使之成为税务机关可用的有价值信息。
二是加强互联网数据的整合加工。互联网拥有数以亿计的数据,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加工是一项重要工作。没有数据良好的整合加工,就谈不上数据的应用服务,也就达不到数据收集的目的,必须要加大互联网数据整合力度,对收集的信息分类处理,针对分析,产生有需要、能应用的数据材料,推动税务机关的互联网联合能力。数据加工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基于大数据技术,对采集的海量数据进行维护、整理、分析,建立数据之间的关联,让无序的数据变得活起来、有意义。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在风险管理、数据管理和数据利用的基础上,形成依托数据仓库技术的数据存储中心、数据加工中心、数据分析中心、情报交换中心四位一体的现代化数据处理中心。实现了对海量涉税数据的深度挖掘、重组、分析、利用,进一步有效支撑了业务决策和税收管理。
三是提炼税务治理信息的应用价值。信息前提在收集,处理是关键,应用是目的。在税务机关加强信息收集、整理的同时,必须注重对处理信息的应用,这样才不会浪费之前信息收集、处理的成本,可以在处理之前,明确信息使用目的,对特定需要的信息数据在处理时专项进行,达到一处理一应用的目的。经采集、处理后的涉税数据信息,是提高税务治理质量的关键所在。通过对采集、整理后的第三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专门的风险指标分析报告。坚持税收管理平台应用,切实加强税收治理程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统筹协调的税收治理机制。税收治理的广度因互联网的数据收集而扩大,将进一步提升了对纳税人各类经营、交易行为的监控能力。
三、“互联网+税务”发展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互联网+税务”不是互联网和传统税务机关的简单相加,需要用全新的角度考虑税务互联网的建设方向,在加快互联网建设进程中,有三大问题需要面对。
创先争优运动展开以来,省市地税局以“争创佳绩作表率、效劳开展走前头”为主题,鼎力展开“领先锋、作表率、促开展”、“下底层、送暖和、解民忧”、“四效劳、两促进、三级联创”等运动,将创先争优运动融入到税收中间任务中,促进税收收入稳步增进,获得了分明成效。
自动融入大局,效劳科学开展。强化党员干军队伍的党性涵养,不时加强大局认识、责恣意识,盲目将效劳海西建立、环三开展作为各级地税部分的政治义务、应尽职责,自动融入和效劳大局。积极参加支撑海西建立、环三开展税收政策研讨,先后提出了支撑海西工业区建立、搀扶电机电器和船舶行业开展,以及改变经济开展方法、培养强大当地税源等方面政策建议5条;针对当地经济开展近况、财产构造和征税人需求,研讨制订帮扶方案,展开了“送政策、送效劳、促开展”系列帮扶运动;“边展开、边评断、边完美”,对展开创先争优运动中卓有成效的做法用准则的方式固定下来,构成长效机制。前8个月,落实改变经济开展方法、鼓舞自立立异、促进就业等税收优惠政策,1-10月份,减免企业所得税4700万元;新增审批再就业减免税48户,减免税费76.48万元。
提拔效劳程度,树立优越形象。起劲完美效劳系统,完成了从“一杯热茶、一张笑脸”的低条理效劳向多元化征税申报、“同城通办”等高条理效劳改变。标准各级地税机关办税效劳厅建立,设立主动申报区、歇息区等场合,供应现场导税、首问责任、限时办结、活动办税、预定上门等效劳。鼎力推行网上办税效劳厅,供应网上申报、银行批扣、税银划缴、POS机缴税等多元化申报、征税方法,完成了足不出户就可完成征税申报。在依法纳税的还,积极自动地承当社会保险费征缴、扶贫济困等职责,将医疗、工伤、生育等“三险”的移交任务归入创先争优运动的主要内容,全系统积极举动,发扬“5加2”、“白加黑”的任务作风,仔细做好收集联接、信息传递、数据比对、费款划缴等任务,确保了9月1日起“三险”顺畅移交地税部分征收。
改良机关作风,优化开展情况。在全市地税系统展开了“改变任务作风、改善征纳关系、创立文明行业、效劳环三开展”主题教育运动,展开机关作风自查整治,强化治庸治懒、问责问效,起劲进步机关效能、整治机关作风;扎实展开指导点评任务,市局党构成员深化部属单元和部分,经过实地观察、听取报告请示、座谈交流等方法,具体调查展开创先争优、实行公开承诺、为民办实事等状况,就进一步深化运动、推进任务提出明白要求;组织市、县两级局指导展开“百日走访征税人”运动,普遍寻求征税人对地税任务的定见建议,有针对性地作出公开承诺,分门别类地制订整改办法。紧紧环绕“任务机制好、群众反映好”的要求,按期约请征税人、行评代表、通俗群众对底层办税窗口进行暗访、评断,并连系任务实践,从组织收入、税收治理、征税效劳、步队建立等方面不时整改完美,严厉税收法律监视,标准税收法律行为,促进税收任务程度的不时提拔。上半年,在省地税局组织的征税人称心度收集测评中,市征税人对地税机关称心率达99.24%。
夯实党建根底,激起争创动力。各县级局成立机关党委,执行县级地税机关党建任务一致指导、归口治理,党建任务与税收任务同摆设、同落实、同反省。树立党建任务目的责任制、党建任务按期报告请示、机关党委指导定点联络和支部书记“两手抓、双肩挑”的审核机制。落实“”、党员评断、党员指导干部带头过组织生涯等准则,各级党员指导干部每季度集中进修、每年举行一至两期本质拓展培训。支部书记按期约谈党员、指导底层联络点等准则,深化调查党员、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虑。每年展开一次党员干军队伍思维情况查询剖析,制订党员干军队伍建立治理方案,具体增强思维政治、作风规律、营业技艺建立;以文明行业、文明单元等各类创立运动为载体,举行系统“党建杯”篮球赛、赤色歌曲人人唱、赤色经典诵读等运动,提振党员干部精气神。典型示范,提出“亮身世份、向我看齐”的运动标语,每位党员干部都在胸卡、任务牌上亮明党员身份,标明任务职责、效劳规范;办税窗口设立党员示范岗、活动红旗示范岗、党员活动办税效劳车;展开进步前辈党支部、优异党员、优异党务任务者、“廉管家、勤管家”的评选运动,起劲营建出“比、学、赶、帮、超”的优越气氛。
区国税局管辖征税人6700多户,而办税大厅仅有任务人员11人。从建局一开端,在征税申报期及月末发票认证期排长队的问题就非常凸起,尤其是征期的最终几天,征税人抱怨,大厅任务人员埋怨,指导头疼,征税人屡次投诉到市长信箱等有关部分。不处理好这一问题,树立国税形象就是一句空论。为此,该局在建局初就着手经过召创办税人员座谈会、走访局部征税企业,搜集了很多的定见和建议,根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有针对性地接纳了五项办法,使这一矛盾较好地获得了化解。
(一)整合窗口设置、优化办税流程。该局在原办税效劳厅岗亭设置的根底上,从新进行窗口整合,使本来单一处理申报征收、发票出售、税务注销等营业,调整为每个综合效劳窗口均可受理(除抄报税认证以外)一切营业,根本到达“一窗式”效劳功用。因为例征期相对集中,在此时期办税效劳厅十台微机悉数进行申报征收,相对削减发票出售窗口。为进一步进步效率,依据征税人分歧性质,对十个窗口进行分类受理申报,辨别设置为零(负)申报、政策性减免申报、普通征税人申报、托付代征及税务分局集中征收申报和银行派驻受理现金窗口,使办税厅的征收才能和潜力获得了最大限制的发掘。
(二)积极履行托付代征、多元化申报、网上申报、长途认证,多渠道并举,处理征税人集中处理涉税营业问题。该局应申报征税人中个别户约4000多户,占全局总户数的74.28%,对其进行缓解和分流是处理排长队的重点。从11年第4季度起,先在一个专业市场和一个大型超市的租赁商户合计300多户个别工商户中领先履行托付代征,后又逐渐扩展到一切契合前提的专业市场和商场;其次是同银行协作,指导征税人实时签定批量扣税和谈,进步多元化申报比率,当前,执行批量扣税的业户有3315户,占个别业户的85%;第三是在普通征税人和建帐小规划征税人中履行网上申报和长途认证,当前约有1323户征税人进行网上申报和长途认证,占该类征税人的90%以上。经过接纳以上办法,当前有90%以上的征税人经过银行、互联网进行申报征税,不再到办税大厅征税,征税人多年来反映激烈的问题获得基本处理。
(三)施行征税分流和特性化效劳,充沛知足征税人的合理效劳需求。分工夫、分区域进行征税申报,对年征税在50万元以上的征税人和有非凡需求的征税人执行预定效劳、开拓绿色效劳通道,并设立征税大户效劳室。例征期局指导轮番带班科(室)担任人值班准则,做好分析沟通,处理征税人提出的各类涉税征询,实时指导征税人处理涉税营业,做到任务仔细周密,削减征税人在大厅的堆积,缓解了能够惹起的征纳矛盾。
(四)未雨绸缪,积极应对非凡期。每逢春节、“五一”、“十一”长假,以及一些非凡的期间,把各类晦气要素充沛思索到位,提早制订应急方案,成立协调指导小组,树立联念头制,有关科室人员随时待命,确保问题随时发现,随时处理。还,简化内部任务流程和办税顺序,特事特办,最大限制地削减了给征税人带来的不方便。该局成立以来,触及到表里部两次大的调整,触及跨区域调整近5000户,如措置欠妥,不成防止地给征税人购领发票和出产运营带来影响。该局与兄弟市(县)局、软件公司等单元自动协商,决断接纳各方人员、设备集中的办公方法,延续功课,在最短工夫内完成了有关营业任务,解除了征税人用票危机,博得了征税人的了解亲睦评。
(五)添加资金投入,优化办税前提。为进步效劳效率,该局树立了全省一流的办税大厅,并多方筹集资金,对办税效劳厅的十台微机和打印机悉数进行了改换,并添置了两台最新型的认证扫描设备,农行POS机划款设备也由本来1条线路2台POS机的根底上,添加到5条线路5台POS机,逐渐又添加到7台,运转速度分明进步。
二、改变观念,向内用力,出力推进效劳理念的更新
“办税难”这一问题的构成,反映了近年来经济疾速开展与传统的征税效劳观念滞后所激发的抵触和矛盾。为此,该局起劲从处理好税务人员思维观念动手,不时推进效劳理念的更新。
(一)强力推进观念改变,起劲培育文明效劳认识。11年下半年,该局展开了“征税效劳百日竞赛运动”,经过普遍寻求征税人定见、强力处理征税人反映比拟凸起的问题,初步营建了征纳调和的场面。2012年年头和岁尾,以处理税务人员在任务作风、优化效劳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重点,先后有针对性地展开了“摒弃不良习气、培养优秀作风”和“强本质、促调和、谋开展”专题教育运动,经过专家讲课、展开“假设我是征税人”专题评论、进行优质效劳模仿练习训练、组织税务人员深化企业、军队体验生涯等方式多样的进修教育运动,使人人换位考虑,加强了税企对等认识、协作同事认识和维护征税人权益的认识,为具体推进优化效劳打下了优越的思维根底。
(二)在优化情况中表现以征税报酬中间的理念。该局在新办税大厅设计和建立进程中注重借鉴和接收贸易效劳场合的一些进步前辈理念,起劲做四处处表现便利征税人、效劳征税人的特征。矮柜台、打开式的设计拉近了征纳间隔,歇息区、等待区内设置了各类图书、杂志、饮水机以及其它效劳设备,一应俱全。布告栏、触摸式查询机、大屏幕显示屏和友谊提醒栏的装备,丰厚了征税人获守信息的伎俩。还装备了复印机,处理了征税报酬复印证件等事宜往返跑趟等问题。还,将本来涣散办公的四个税务分局悉数集中到局机关办公楼,并开通下场机关与办税大厅的快捷通道,为征税人处理涉税事宜供应了最不吝啬便。
(三)向内挖潜,专心效劳,在标准治理中进步效劳效能。该局依照省、市局的有关文件和精力,合理优化征管流程、简化顺序、下放权利,出力处理征税人反映比拟激烈的处理涉税事宜手续繁琐、多头找、多头跑等问题,尽能够地为征税人供应优质、高效、快捷效劳。一是除上级明白要求外,不搞自我设限,添加征税人担负。对已有任务顺序进行具体反省整改,优化“一站式”效劳的营业流程,明白了前台和后台的岗亭职责,对效劳事项的受理、转办、反应的时限和规范进行了严厉规则,真正完成了“一致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一站式效劳。如对征税人曩昔反映较多的“购票难”、普通征税人审批环节多、工夫过长等热点问题,该局自动从内部查找缘由,作废了一些不用要的环节,并对处理时限进行了明白,树立了责任追查准则,然后大大缩短了处理工夫。二是树立每周局长任务例会和每月营业例会准则,对触及到与征税人有关的任务,由局长办公会确定后一致布置,有用地避免了政出多门。三是简化、兼并征税人报送的涉税文书材料,并把已经过资历搜检的涉税请求,纸质材料进行存档,防止了征税人反复报送。四是把征税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在办税效劳厅履行了限时效劳,要求效劳人员在受理涉税事宜时,做到能办的事立时办,不克不及当天办结的事要限时办,非凡紧要的事非凡办,热情招待好每一位征税人、答复好每一条征询、处理好每一笔营业、效劳好每一位征税人。办税大厅人员在征期内提早30分钟到岗,午时和下昼执行延时效劳,对在节假期和下班后碰到的涉税需求,做到随叫随到,实时处理。
三、丰厚内容,拓宽方式,出力健全征税效劳系统
(一)环绕“高效率办税、高质量效劳”做文章,不时完美办税效劳厅的窗口效劳本能机能。履行了“三礼服务”,即:首问担任制,单程办结制,限日答复制。首问担任制要求办税效劳厅内第一个被征税人征询的任务人员,对本人职责局限的征询事项应为征税人作出称心回答,对不属于本部分、本岗亭职责局限,或自己不克不及解答的问题,应为征税人供应有用指引,根绝推诿扯皮。单程办结制要求对属于国税部分的涉税事宜,向征税人供应一次性做事流程,一次性奉告所需资料,能一次办完的事,不让征税人跑第二趟。限日答复制是指对惯例营业承诺做事时限,对现场不克不及办结的营业,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限日答复;对非凡行业或非凡状况下的征税人供应预定跟踪效劳,承受征税人的德律风预定,上门受理涉税事宜。对征税人在必然征税期间内呈现的共性问题,需处理的手续和留意事项,以及需征税人共同税务部分展开的紧要任务,实时经过办税大厅大屏幕显示屏进行布告或窗口设立任务提醒,包管征税人信息渠道疏通。经过内部短信平台,实时向征税人有关信息,进行征税提示。
(二)执行阳光办税,营建公道情况,经过标准法律减轻征税人担负。从上一年下半年开端,出力处理征税人反映激烈的税负不公问题。在办税效劳厅和集贸市场征税人相对集中的地段,设置了布告栏、公开栏,添加法律通明度,承受征税人和社会的监视;在税款审定方面严厉落实集体定税准则,公道税负,克制税额审定随意性,消弭“情面税”、“关系税”等不良景象;鼎力推进创立征管示范街(市场)运动,不只促进了标准治理和公道税负,并且促进了征纳关系的调和。在12年的个别税收专项整治中,该局专业市场以外的个别户税负调整面达80%以上,但因为做到了公创办税,以理服人,没有发作一同征税人的投诉、告发等问题。
(三)树立沟通机制,搞好政策效劳。一方面在税收治理中,为企业准确执行税收政策、完成公道竞争供应宽松情况;另一方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当地、企业经济开展。接纳编印宣传资料、召开征税指点会等方式,在最短的工夫内传到达企业。该局还按期向出口企业供应报关出口的有关信息,提示企业在规则刻日内实时回笼整顿退税凭证,并处理退税申报手续,削减因过期不申报视同内销纳税带来的经济损掉。依据征税人的涉税需求,施行约谈、回访准则。税收治理员对管辖的征税人每季度展开一次约谈、回访,并合时进行征税指点。两年多来,共对1016户征税人进行了指点,对212户征税人进行了约谈,对353户征税人进行了回访。约谈回访准则的施行,增进了税务部分和征税人的调查,为树立调和的征纳关系起到了积极的推进效果。
四、完美机制,强化责任,出力提拔效劳技艺
提拔效劳效能,最基本的要落实到税务人员本质的提拔和任务机制的完美上,为此,该局从树立和完美各项准则动手,落实责任,强化培训,进步岗亭技艺,确保了各项效劳办法的落实。
(一)依照“一站式、一窗式”和全程效劳的任务要求,该局先后出台了首问担任、限时效劳、办税指导等准则。要求办税大厅、各底层分局及有关营业科室严厉落实政务值班准则,处理征税人到税务机关找不到人、办不成事的问题。在每月1—15日例征时期,带班局长和值班科长必需在办税大厅据守岗亭,实行职责。制订的《区国税局征税效劳行为标准》和《办税效劳大厅人员日常行为标准》,明白和细化了效劳规范,使征税效劳做到了有章可循。对着装挂牌上岗、运用文明用语、文明效劳等任务中应遵照的日常行为标准以准则的方式进行明白,促使人人从纤细处做起,展现优越的国税精力面貌。
问题一:税源管理机构职能“缺位”。在新一论征管改革中,随着征、管、查分离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税务专管员的职能发生了变化,由“管户”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管事”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人情税”和“关系税”,有利于税务系统的廉政建设,改革的方向是对的。但是,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两少一多”现象:税收管理员下户调查研究的少了,对纳税人的经营情况、缴税情况及税收结构进行认真分析的少了,依靠纳税户自行申报来掌握税源、指导征收的多了。如申报不实,出了偷漏税问题则由稽查部门去处理。这样一来,在税源的管理上便出现了“空档”,管事与管户在相当程度上脱了节。由于征、管、查之间始终处于变动磨合的状态,未达到统一和规范,税源管理的职能存在“缺位”现象。办税大厅征收人员不再下户,就表征税,被动接受纳税人的申报资料,并不能主动收集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和税源变动情况;基层分局(所)的税收管理员对税源控管乏力,由过去的专管员下厂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变成了远离企业、坐看报表的静态管理,对辖区内的税源底数不清,户籍不明,造成大户管不细、小户漏管多,“疏于管理、责任淡化"的问题凸现。
问题二:税源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在当前税源管理过程中,单一地以实现税收的多少将纳税人划分为重点税源和非重点税源,工作重心侧重于重点税源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非重点户、非重点税源、某些行业、某些区域及工作环节的管理,造成税源管理“头重脚轻”,征管基础薄弱,给一些蓄意偷逃税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传统的税源管理手段相继取消而丧失,而新的信息管理手段又未到位,基层税务干部普遍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有的被动地等待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寄希望于省局为他们提供“一步到位”的办法和手段。虽然近些年加大了信息化的建设,实现了征管业务流程微机管理,但目前税源管理系统只能完成一些基本的统计工作,对税源的状况不能运用大量的信息数据库进行调研、分析和预测。此外,还建立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税源监控网络和管理监控机制,纳税人生产经营信息传递渠道单一、滞后。
问题三:部门协调配合不得力。从外部来看,涉及税源管理最紧密的工商、国税、银行、质监、土管、城建、地税等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更谈不上信息高度共享。从内部来看,征、管、查三部门、机关科(股)室之间、上级局与下级局之间在强化税源管理方面还存在工作脱节,协调配合不畅,没有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良性税源管理机制,适应现代税源管理的监控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问题四:税源管理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税源管理过程中,困扰基层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征管力量不足,城乡税源管理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存在基层税源少、人员多,而城区或重点税源单位税收任务重、人员少;机关管理人员多、一线税源管理人员少等不合理现象。基层税源管理人员应付事务性工作繁重,很难集中精力开展税源控管,以致对纳税人的信息掌握不全。同时存在部分地区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实不到位,税收管理员日常工作存在任务不明、目标不清、考核不到位的问题。税收管理员业务水平参次不齐,适应现代税收征管的工作能力和税收执法水平不高,工作缺乏主动,不能很好地履行工作职责。
问题五:经济出现多元化,增加了税源管理的难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与网络时代的来临,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接轨,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主体跨国家、跨地区、跨行业相互渗透,长期并存,使纳税主体呈现多元化;混合经济、网上交易、资产重组等加剧,使征税对象呈现多元化;经济主体经营活动的多样性,使其收入来源也呈多元化,增加了纳税环节确认难度,税源监管的复杂性与日俱增。而税务机关对这些变化的应对措施相对滞后,使税源管理工作陷于被动。
二、加强税源管理的建议
今年,省局把税源管理作为三大重点工作之一,提得高度可见,重要性之强。要全面提高税源控管水平,必须改变传统的监控思维模式,树立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人机结合强化对税源的管理和监控。
(一)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全面建立税源管理体系。
按照加强管理、讲求效率和有利于服务的原则,科学设置基层税源管理机构,合理调整征管职能,实现税源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按照以事定岗、以岗定责、权责统一的原则,建立统一、规范的岗责标准体系,进一步明确征、管、查三部门的职责分工,避免各环节、岗位之间职责交叉或缺位,三部门应加强业务衔接,既要分工,又要协作;既要制约,又要协调,凝集征、管、查合力,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提高税源管理的整体效能。搞好征管信息系统前、后台的业务整合与衔接,加强协调配合,做到分工不分家,防止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发生,保证征管业务流程衔接紧密、运转高效。县(区)局管理股应为专门的税源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税源的收集、汇总、分析,监督指导基层分局(所)加强税源管理;稽查局、办税服务厅作为税源监控的辅助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纳税人的税源采集及税收征管相关情况的反馈工作。基层分局(所)为税源管理的主力军,经常深入到纳税单位进行税源调查分析,监控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税源变化情况,掌握一些非常规性的税源变化情况,特别要加强对改制企业、有偷税嫌疑的企业、漏征漏管户、新办户、停(歇)业户、注销户、非正常户等纳税人的监控工作,减少税收死角。定期、不定期地组织税收管理员,对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税源进行专项检查、调查、预测、分析和控管,将税源监控置于征管之中,在征管中寻找税源、监控税源。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征管、税政、法制、发票、计财、信息中心、监查审计等部门之间的协调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特长和职能功效,积极为基层部门强化税源管理提供指导、帮助和监督,多渠道多领域地实现税源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全方位地构建税源管理体系。
(二)以人为本,注重实效,把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到实处。
1、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充实税收管理员队伍。县(区)级局、基层分局要综合考虑所管辖的税源数量、税源结构、税源地域分布、税源发展趋势、基层人员数量与素质等因素,按照税源管理的需要,结合起征点提高,农村税源向城镇转移和集中的特点,重新整合优化税收管理员队伍,科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先保证对大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较低企业以及城区等重点税源户的监管需要,并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将管理重点放在税源流失风险较大的环节和领域,以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加强税收管理员的培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岗位的专业特点和管理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税收管理员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切实提高税收管理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2、建立健全岗责体系,明确税收管理员职责。积极探索税收管理员能级管理激励机制,根据工作难易程度和税收管理员的能力差异分配任务,做到以能定级,按级定岗,以岗定责,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和发挥税收管理员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员岗责体系,按照税收管理员工作岗位的不同,规范工作流程,明确职能定位和工作重点,减少日常的应付性事务工作,确保税收管理员有时间、有精力从事税源管理工作。实行税收管理员工作底稿制度,规范税收管理员的执法行为,形成执法有记录、过程可监控、结果可核查、绩效可考核的良性循环机制。
3、建立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税收管理员开展工作,要在征管业务核心软件基础上拓展功能,研究开发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通过工作平台规范和固化税收管理员的工作任务,按照工作流事项,自动分配任务,自动提示完成状态,变人找事为事找人,方便管理员查询各项涉税信息。围绕管理员工作重点,通过分析、预警、监控、评估、筛选、异常信息处理、台帐、工作总结等功能模块,解决管理员“管什么”、“怎么管”、“管没管”的问题,提高税收管理员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有效地加强税源管理,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三)创新手段,改进方法,实现税源精细化管理。
1、加强户籍管理,夯实税源基础。基层分局(所)要分区域、分经济类型、分行业、分类别、分户建立纳税人户籍档案。健全房屋、土地、车辆等信息数据库。充分运用税收信息化的手段,加强户籍管理,做到实有户数与系统机内户数一致。加强对纳税人开业、变更、停(复)业、注销、非正常户以及外出经营报验登记等日常管理,定期组织开展户籍管理情况的专项清理工作,减少漏征漏管户。
2、坚持属地原则,实施分类管理。实行分类组织与管理,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推崇的征管组织形式。根据纳税人规模、行业、企业存续时间、经营特点和信用等级等实行税源分类管理。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抓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税种等“五个重点”,建立健全重点税源管理和跟踪监控制度;二是抓好房地产业、建筑业税收征管。尤其是这两行业中的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征管难度大、漏洞多,要进一步认真研究,全面落实房地产税收一体化;三是抓好个体经营大户的征收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个体经营大户的征管,使其生产经营的实际税负接近申报征收入库的税款,减少税收流失;四是抓好娱乐业、饮食业等高利润行业的挖潜增收。五是抓好不同纳税信用等级纳税人的管理与服务。
3、加强源头控制、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一是要做到源头控制与税收分析相结合。源头控制就是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纳税人实现的税款数量,以及各税种收入的潜在分布情况,以便征收过程中心中有数,防止税源流失。税收分析主要是对税收收入的来源和结构进行研究分析,从中了解经济发展状况和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以便调整税收工作部署和征管重点。事前源头控制和事后税收分析,两者都很重要,都是税源管理的有效方法。但在实践中,一些单位往往重视一头而忽视了另一头,两者未有机结合起来。有的甚至两者都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收税凭经验,既不作税源调查也不作事后分析,收税收到多少算多少,收到哪里算哪里,只要完成任务就行。这种做法难免带来有税未收足或收“过头税”的问题。要实现源头控制和税收分析的最佳结合,要求每个税收管理员都要做到眼勤、腿勤、手勤,认真负责,不坐等纳税申报等资料,把室内静态分析与深入纳税户实施税源跟踪或动态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掌握税源情况,并善于从调查分析中发现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二是要扎实推进纳税评估。积极探索建立纳税评估管理平台,运用指标分析、模型分析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分析评估。在评估工作中,注重综合评估与分税种评估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人机结合。三是建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之间的互动机制。形成税收分析指导纳税评估,纳税评估用于税源管理和税款征收,并为税务稽查提供案源,税务检查与稽查又促进分析与评估,促进完善税收政策、改进税收征管的工作机制。
4、加强发票管理,强化“以票控税”。大力推进“逐笔开具发票,奖励索取发票,方便查询辨伪,推行税控器具”的发票管理机制创新,实行消费者监督、税控器具电子监督、税务监督多管齐下,促使纳税人依法开具、使用发票,促进地税机关“以票控税”,强化税源监控。要抓住发票管理的关键环节,改进和完善发票“验旧售新”工作。积极稳妥地推广应用税控器具,要将税控器具记录的开票数据与纳税申报数据进行比对,严格按规定征税,真正发挥税控器具控税作用。
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税源管理。按照“功能齐全、监控有力”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征管业务软件的涵盖范围,研究开发统一的计算机软件进行监控管理,将管理的触角伸向城乡各个角落,覆盖整个税源分布点和所有纳税户;进一步拓宽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形成信息联网;积极推行多元化电子申报、网络申报,建成一个“集中管理、相互依托、数据规范、信息共享”的税务综合信息库,并使之成为信息处理中心和税源监控中心。同时,以综合征管软件应用为载体向深度发展,积极开发一些辅助程序,提高数据综合利用率,迅速、准确地进行税收经济指标和企业财务指标的分析,满足监控、分析和决策的需要。充分利用征管业务信息省级集中优势,运用数据仓库,对各级税源数据逐级分析与查询,实现对征管工作质量与效率考核评价的程序化和自动化,确保税源管理各项目标的实现.
(四)加强稽查,整顿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
问题一:税源管理机构职能“缺位”。在新一论征管改革中,随着征、管、查分离和 计算 机技术的广泛运用,税务专管员的职能发生了变化,由“管户”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管事”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人情税”和“关系税”,有利于税务系统的廉政建设,改革的方向是对的。但是,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两少一多”现象:税收管理员下户调查研究的少了,对纳税人的经营情况、缴税情况及税收结构进行认真分析的少了,依靠纳税户自行申报来掌握税源、指导征收的多了。如申报不实,出了偷漏税问题则由稽查部门去处理。这样一来,在税源的管理上便出现了“空档”,管事与管户在相当程度上脱了节。由于征、管、查之间始终处于变动磨合的状态,未达到统一和规范,税源管理的职能存在“缺位”现象。办税大厅征收人员不再下户,就表征税,被动接受纳税人的申报资料,并不能主动收集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和税源变动情况;基层分局(所)的税收管理员对税源控管乏力,由过去的专管员下厂了解 企业 生产经营情况变成了远离企业、坐看报表的静态管理,对辖区内的税源底数不清,户籍不明,造成大户管不细、小户漏管多,“疏于管理、责任淡化"的问题凸现。
问题二:税源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在当前税源管理过程中,单一地以实现税收的多少将纳税人划分为重点税源和非重点税源,工作重心侧重于重点税源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非重点户、非重点税源、某些行业、某些区域及工作环节的管理,造成税源管理“头重脚轻”,征管基础薄弱,给一些蓄意偷逃税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传统的税源管理手段相继取消而丧失,而新的信息管理手段又未到位,基层税务干部普遍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有的被动地等待信息化建设的 发展 ,寄希望于省局为他们提供“一步到位”的办法和手段。虽然近些年加大了信息化的建设,实现了征管业务流程微机管理,但目前税源管理系统只能完成一些基本的统计工作,对税源的状况不能运用大量的信息数据库进行调研、分析和预测。此外,还建立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税源监控 网络 和管理监控机制,纳税人生产经营信息传递渠道单一、滞后。
问题三:部门协调配合不得力。从外部来看,涉及税源管理最紧密的工商、国税、银行、质监、土管、城建、地税等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更谈不上信息高度共享。从内部来看,征、管、查三部门、机关科(股)室之间、上级局与下级局之间在强化税源管理方面还存在工作脱节,协调配合不畅,没有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良性税源管理机制,适应 现代 税源管理的监控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问题四:税源管理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税源管理过程中,困扰基层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征管力量不足,城乡税源管理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存在基层税源少、人员多,而城区或重点税源单位税收任务重、人员少;机关管理人员多、一线税源管理人员少等不合理现象。基层税源管理人员应付事务性工作繁重,很难集中精力开展税源控管,以致对纳税人的信息掌握不全。同时存在部分地区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实不到位,税收管理员日常工作存在任务不明、目标不清、考核不到位的问题。税收管理员业务水平参次不齐,适应现代税收征管的工作能力和税收执法水平不高,工作缺乏主动,不能很好地履行工作职责。
问题五: 经济 出现多元化,增加了税源管理的难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与网络时代的来临,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接轨,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主体跨国家、跨地区、跨行业相互渗透,长期并存,使纳税主体呈现多元化;混合经济、网上交易、资产重组等加剧,使征税对象呈现多元化;经济主体经营活动的多样性,使其收入来源也呈多元化,增加了纳税环节确认难度,税源监管的复杂性与日俱增。而税务机关对这些变化的应对措施相对滞后,使税源管理工作陷于被动。
二、加强税源管理的建议
今年,省局把税源管理作为三大重点工作之一,提得高度可见,重要性之强。要全面提高税源控管水平,必须改变传统的监控思维模式,树立 科学 化、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人机结合强化对税源的管理和监控。
(一)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全面建立税源管理体系。
按照加强管理、讲求效率和有利于服务的原则,科学设置基层税源管理机构,合理调整征管职能,实现税源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按照以事定岗、以岗定责、权责统一的原则,建立统一、规范的岗责标准体系,进一步明确征、管、查三部门的职责分工,避免各环节、岗位之间职责交叉或缺位,三部门应加强业务衔接,既要分工,又要协作;既要制约,又要协调,凝集征、管、查合力,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提高税源管理的整体效能。搞好征管信息系统前、后台的业务整合与衔接,加强协调配合,做到分工不分家,防止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发生,保证征管业务流程衔接紧密、运转高效。县(区)局管理股应为专门的税源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税源的收集、汇总、分析,监督指导基层分局(所)加强税源管理;稽查局、办税服务厅作为税源监控的辅助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纳税人的税源采集及税收征管相关情况的反馈工作。基层分局(所)为税源管理的主力军,经常深入到纳税单位进行税源调查分析,监控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税源变化情况,掌握一些非常规性的税源变化情况,特别要加强对改制企业、有偷税嫌疑的企业、漏征漏管户、新办户、停(歇)业户、注销户、非正常户等纳税人的监控工作,减少税收死角。定期、不定期地组织税收管理员,对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税源进行专项检查、调查、预测、分析和控管,将税源监控置于征管之中,在征管中寻找税源、监控税源。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征管、税政、法制、发票、计财、信息中心、监查审计等部门之间的协调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特长和职能功效,积极为基层部门强化税源管理提供指导、帮助和监督,多渠道多领域地实现税源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全方位地构建税源管理体系。
(二)以人为本,注重实效,把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到实处。
1、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充实税收管理员队伍。县(区)级局、基层分局要综合考虑所管辖的税源数量、税源结构、税源地域分布、税源发展趋势、基层人员数量与素质等因素,按照税源管理的需要,结合起征点提高, 农村 税源向城镇转移和集中的特点,重新整合优化税收管理员队伍,科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先保证对大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较低企业以及城区等重点税源户的监管需要,并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将管理重点放在税源流失风险较大的环节和领域,以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加强税收管理员的培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岗位的专业特点和管理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税收管理员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切实提高税收管理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2、建立健全岗责体系,明确税收管理员职责。积极探索税收管理员能级管理激励机制,根据工作难易程度和税收管理员的能力差异分配任务,做到以能定级,按级定岗,以岗定责,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和发挥税收管理员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员岗责体系,按照税收管理员工作岗位的不同,规范工作流程,明确职能定位和工作重点,减少日常的应付性事务工作,确保税收管理员有时间、有精力从事税源管理工作。实行税收管理员工作底稿制度,规范税收管理员的执法行为,形成执法有记录、过程可监控、结果可核查、绩效可考核的良性循环机制。3、建立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税收管理员开展工作,要在征管业务核心软件基础上拓展功能,研究开发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通过工作平台规范和固化税收管理员的工作任务,按照工作流事项,自动分配任务,自动提示完成状态,变人找事为事找人,方便管理员查询各项涉税信息。围绕管理员工作重点,通过分析、预警、监控、评估、筛选、异常信息处理、台帐、工作 总结 等功能模块,解决管理员“管什么”、“怎么管”、“管没管”的问题,提高税收管理员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有效地加强税源管理,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三)创新手段,改进方法,实现税源精细化管理。
1、加强户籍管理,夯实税源基础。基层分局(所)要分区域、分 经济 类型、分行业、分类别、分户建立纳税人户籍档案。健全房屋、土地、车辆等信息数据库。充分运用税收信息化的手段,加强户籍管理,做到实有户数与系统机内户数一致。加强对纳税人开业、变更、停(复)业、注销、非正常户以及外出经营报验登记等日常管理,定期组织开展户籍管理情况的专项清理工作,减少漏征漏管户。
2、坚持属地原则,实施分类管理。实行分类组织与管理,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推崇的征管组织形式。根据纳税人规模、行业、 企业 存续时间、经营特点和信用等级等实行税源分类管理。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抓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税种等“五个重点”,建立健全重点税源管理和跟踪监控制度;二是抓好房地产业、建筑业税收征管。尤其是这两行业中的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征管难度大、漏洞多,要进一步认真研究,全面落实房地产税收一体化;三是抓好个体经营大户的征收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个体经营大户的征管,使其生产经营的实际税负接近申报征收入库的税款,减少税收流失;四是抓好娱乐业、饮食业等高利润行业的挖潜增收。五是抓好不同纳税信用等级纳税人的管理与服务。
3、加强源头控制、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一是要做到源头控制与税收分析相结合。源头控制就是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纳税人实现的税款数量,以及各税种收入的潜在分布情况,以便征收过程中心中有数,防止税源流失。税收分析主要是对税收收入的来源和结构进行研究分析,从中了解经济 发展 状况和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以便调整税收工作部署和征管重点。事前源头控制和事后税收分析,两者都很重要,都是税源管理的有效方法。但在实践中,一些单位往往重视一头而忽视了另一头,两者未有机结合起来。有的甚至两者都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收税凭经验,既不作税源调查也不作事后分析,收税收到多少算多少,收到哪里算哪里,只要完成任务就行。这种做法难免带来有税未收足或收“过头税”的问题。要实现源头控制和税收分析的最佳结合,要求每个税收管理员都要做到眼勤、腿勤、手勤,认真负责,不坐等纳税申报等资料,把室内静态分析与深入纳税户实施税源跟踪或动态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掌握税源情况,并善于从调查分析中发现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二是要扎实推进纳税评估。积极探索建立纳税评估管理平台,运用指标分析、模型分析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分析评估。在评估工作中,注重综合评估与分税种评估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人机结合。三是建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之间的互动机制。形成税收分析指导纳税评估,纳税评估用于税源管理和税款征收,并为税务稽查提供案源,税务检查与稽查又促进分析与评估,促进完善税收政策、改进税收征管的工作机制。
4、加强发票管理,强化“以票控税”。大力推进“逐笔开具发票,奖励索取发票,方便查询辨伪,推行税控器具”的发票管理机制创新,实行消费者监督、税控器具 电子 监督、税务监督多管齐下,促使纳税人依法开具、使用发票,促进地税机关“以票控税”,强化税源监控。要抓住发票管理的关键环节,改进和完善发票“验旧售新”工作。积极稳妥地推广应用税控器具,要将税控器具记录的开票数据与纳税申报数据进行比对,严格按规定征税,真正发挥税控器具控税作用。
5、充分利用 现代 信息技术,加强税源管理。按照“功能齐全、监控有力”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征管业务软件的涵盖范围,研究开发统一的 计算 机软件进行监控管理,将管理的触角伸向城乡各个角落,覆盖整个税源分布点和所有纳税户;进一步拓宽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形成信息联网;积极推行多元化电子申报、 网络 申报,建成一个“集中管理、相互依托、数据规范、信息共享”的税务综合信息库,并使之成为信息处理中心和税源监控中心。同时,以综合征管软件应用为载体向深度发展,积极开发一些辅助程序,提高数据综合利用率,迅速、准确地进行税收经济指标和企业财务指标的分析,满足监控、分析和决策的需要。充分利用征管业务信息省级集中优势,运用数据仓库,对各级税源数据逐级分析与查询,实现对征管工作质量与效率考核评价的程序化和自动化,确保税源管理各项目标的实现.
(四)加强稽查,整顿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
问题二:税源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在当前税源管理过程中,单一地以实现税收的多少将纳税人划分为重点税源和非重点税源,工作重心侧重于重点税源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非重点户、非重点税源、某些行业、某些区域及工作环节的管理,造成税源管理“头重脚轻”,征管基础薄弱,给一些蓄意偷逃税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传统的税源管理手段相继取消而丧失,而新的信息管理手段又未到位,基层税务干部普遍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有的被动地等待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寄希望于省局为他们提供“一步到位”的办法和手段。虽然近些年加大了信息化的建设,实现了征管业务流程微机管理,但目前税源管理系统只能完成一些基本的统计工作,对税源的状况不能运用大量的信息数据库进行调研、分析和预测。此外,还建立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税源监控网络和管理监控机制,纳税人生产经营信息传递渠道单一、滞后。
问题三:部门协调配合不得力。从外部来看,涉及税源管理最紧密的工商、国税、银行、质监、土管、城建、地税等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更谈不上信息高度共享。从内部来看,征、管、查三部门、机关科(股)室之间、上级局与下级局之间在强化税源管理方面还存在工作脱节,协调配合不畅,没有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良性税源管理机制,适应现代税源管理的监控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问题四:税源管理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税源管理过程中,困扰基层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征管力量不足,城乡税源管理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存在基层税源少、人员多,而城区或重点税源单位税收任务重、人员少;机关管理人员多、一线税源管理人员少等不合理现象。基层税源管理人员应付事务性工作繁重,很难集中精力开展税源控管,以致对纳税人的信息掌握不全。同时存在部分地区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实不到位,税收管理员日常工作存在任务不明、目标不清、考核不到位的问题。税收管理员业务水平参次不齐,适应现代税收征管的工作能力和税收执法水平不高,工作缺乏主动,不能很好地履行工作职责。
问题五:经济出现多元化,增加了税源管理的难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与网络时代的来临,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接轨,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主体跨国家、跨地区、跨行业相互渗透,长期并存,使纳税主体呈现多元化;混合经济、网上交易、资产重组等加剧,使征税对象呈现多元化;经济主体经营活动的多样性,使其收入来源也呈多元化,增加了纳税环节确认难度,税源监管的复杂性与日俱增。而税务机关对这些变化的应对措施相对滞后,使税源管理工作陷于被动。
二、加强税源管理的建议
今年,省局把税源管理作为三大重点工作之一,提得高度可见,重要性之强。要全面提高税源控管水平,必须改变传统的监控思维模式,树立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人机结合强化对税源的管理和监控。
(一)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全面建立税源管理体系。
按照加强管理、讲求效率和有利于服务的原则,科学设置基层税源管理机构,合理调整征管职能,实现税源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按照以事定岗、以岗定责、权责统一的原则,建立统一、规范的岗责标准体系,进一步明确征、管、查三部门的职责分工,避免各环节、岗位之间职责交叉或缺位,三部门应加强业务衔接,既要分工,又要协作;既要制约,又要协调,凝集征、管、查合力,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提高税源管理的整体效能。搞好征管信息系统前、后台的业务整合与衔接,加强协调配合,做到分工不分家,防止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发生,保证征管业务流程衔接紧密、运转高效。县(区)局管理股应为专门的税源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税源的收集、汇总、分析,监督指导基层分局(所)加强税源管理;稽查局、办税服务厅作为税源监控的辅助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纳税人的税源采集及税收征管相关情况的反馈工作。基层分局(所)为税源管理的主力军,经常深入到纳税单位进行税源调查分析,监控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税源变化情况,掌握一些非常规性的税源变化情况,特别要加强对改制企业、有偷税嫌疑的企业、漏征漏管户、新办户、停(歇)业户、注销户、非正常户等纳税人的监控工作,减少税收死角。定期、不定期地组织税收管理员,对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税源进行专项检查、调查、预测、分析和控管,将税源监控置于征管之中,在征管中寻找税源、监控税源。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征管、税政、法制、发票、计财、信息中心、监查审计等部门之间的协调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特长和职能功效,积极为基层部门强化税源管理提供指导、帮助和监督,多渠道多领域地实现税源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全方位地构建税源管理体系。
(二)以人为本,注重实效,把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到实处。
1、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充实税收管理员队伍。县(区)级局、基层分局要综合考虑所管辖的税源数量、税源结构、税源地域分布、税源发展趋势、基层人员数量与素质等因素,按照税源管理的需要,结合起征点提高,农村税源向城镇转移和集中的特点,重新整合优化税收管理员队伍,科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先保证对大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较低企业以及城区等重点税源户的监管需要,并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将管理重点放在税源流失风险较大的环节和领域,以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加强税收管理员的培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岗位的专业特点和管理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税收管理员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切实提高税收管理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2、建立健全岗责体系,明确税收管理员职责。积极探索税收管理员能级管理激励机制,根据工作难易程度和税收管理员的能力差异分配任务,做到以能定级,按级定岗,以岗定责,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和发挥税收管理员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员岗责体系,按照税收管理员工作岗位的不同,规范工作流程,明确职能定位和工作重点,减少日常的应付性事务工作,确保税收管理员有时间、有精力从事税源管理工作。实行税收管理员工作底稿制度,规范税收管理员的执法行为,形成执法有记录、过程可监控、结果可核查、绩效可考核的良性循环机制。
3、建立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税收管理员开展工作,要在征管业务核心软件基础上拓展功能,研究开发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通过工作平台规范和固化税收管理员的工作任务,按照工作流事项,自动分配任务,自动提示完成状态,变人找事为事找人,方便管理员查询各项涉税信息。围绕管理员工作重点,通过分析、预警、监控、评估、筛选、异常信息处理、台帐、工作总结等功能模块,解决管理员“管什么”、“怎么管”、“管没管”的问题,提高税收管理员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有效地加强税源管理,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三)创新手段,改进方法,实现税源精细化管理。
1、加强户籍管理,夯实税源基础。基层分局(所)要分区域、分经济类型、分行业、分类别、分户建立纳税人户籍档案。健全房屋、土地、车辆等信息数据库。充分运用税收信息化的手段,加强户籍管理,做到实有户数与系统机内户数一致。加强对纳税人开业、变更、停(复)业、注销、非正常户以及外出经营报验登记等日常管理,定期组织开展户籍管理情况的专项清理工作,减少漏征漏管户。
2、坚持属地原则,实施分类管理。实行分类组织与管理,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推崇的征管组织形式。根据纳税人规模、行业、企业存续时间、经营特点和信用等级等实行税源分类管理。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抓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税种等“五个重点”,建立健全重点税源管理和跟踪监控制度;二是抓好房地产业、建筑业税收征管。尤其是这两行业中的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征管难度大、漏洞多,要进一步认真研究,全面落实房地产税收一体化;三是抓好个体经营大户的征收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个体经营大户的征管,使其生产经营的实际税负接近申报征收入库的税款,减少税收流失;四是抓好娱乐业、饮食业等高利润行业的挖潜增收。五是抓好不同纳税信用等级纳税人的管理与服务。
3、加强源头控制、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一是要做到源头控制与税收分析相结合。源头控制就是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纳税人实现的税款数量,以及各税种收入的潜在分布情况,以便征收过程中心中有数,防止税源流失。税收分析主要是对税收收入的来源和结构进行研究分析,从中了解经济发展状况和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以便调整税收工作部署和征管重点。事前源头控制和事后税收分析,两者都很重要,都是税源管理的有效方法。但在实践中,一些单位往往重视一头而忽视了另一头,两者未有机结合起来。有的甚至两者都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收税凭经验,既不作税源调查也不作事后分析,收税收到多少算多少,收到哪里算哪里,只要完成任务就行。这种做法难免带来有税未收足或收“过头税”的问题。要实现源头控制和税收分析的最佳结合,要求每个税收管理员都要做到眼勤、腿勤、手勤,认真负责,不坐等纳税申报等资料,把室内静态分析与深入纳税户实施税源跟踪或动态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掌握税源情况,并善于从调查分析中发现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二是要扎实推进纳税评估。积极探索建立纳税评估管理平台,运用指标分析、模型分析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分析评估。在评估工作中,注重综合评估与分税种评估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人机结合。三是建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之间的互动机制。形成税收分析指导纳税评估,纳税评估用于税源管理和税款征收,并为税务稽查提供案源,税务检查与稽查又促进分析与评估,促进完善税收政策、改进税收征管的工作机制。
4、加强发票管理,强化“以票控税”。大力推进“逐笔开具发票,奖励索取发票,方便查询辨伪,推行税控器具”的发票管理机制创新,实行消费者监督、税控器具电子监督、税务监督多管齐下,促使纳税人依法开具、使用发票,促进地税机关“以票控税”,强化税源监控。要抓住发票管理的关键环节,改进和完善发票“验旧售新”工作。积极稳妥地推广应用税控器具,要将税控器具记录的开票数据与纳税申报数据进行比对,严格按规定征税,真正发挥税控器具控税作用。
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税源管理。按照“功能齐全、监控有力”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征管业务软件的涵盖范围,研究开发统一的计算机软件进行监控管理,将管理的触角伸向城乡各个角落,覆盖整个税源分布点和所有纳税户;进一步拓宽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形成信息联网;积极推行多元化电子申报、网络申报,建成一个“集中管理、相互依托、数据规范、信息共享”的税务综合信息库,并使之成为信息处理中心和税源监控中心。同时,以综合征管软件应用为载体向深度发展,积极开发一些辅助程序,提高数据综合利用率,迅速、准确地进行税收经济指标和企业财务指标的分析,满足监控、分析和决策的需要。充分利用征管业务信息省级集中优势,运用数据仓库,对各级税源数据逐级分析与查询,实现对征管工作质量与效率考核评价的程序化和自动化,确保税源管理各项目标的实现.
(四)加强稽查,整顿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__年是我区财政管理年。我局抓住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机遇,以财政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深入推进财政管理。从__年起,启用“E财财政综合管理系统”,进一步优化帐务设置和数据管理,完善经济分类科目设置,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规范业务流程,并对国库资金支付和使用效益各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及纠正预算执行偏差,确保财政管理的及时有效。新系统的上线和优化,大大提高了我局预算指标管理、资金拨付、账务核算和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向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__年,在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的情况,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预算编制管理:一是认真落实中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要求,在预算编制中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及一般性开支,严控制行政成本,大幅压减预算单位的非刚性支出;二是按5%的比例压减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三是实施各行政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预算和会议费预算单独编报和审核,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安排经费;四是积极推进绩效预算改革,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预算支出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通过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将财力更多的集中用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基本保障了民生和重点项目投入。全年安排民生支出66.2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4.9%。
深入开展综合治税工作。组织召开了全区综合治税工作会议及财税收入专题会议,进一步扩大综合治税覆盖范围。依托区综合治税信息管理平台推进综合治税跨部门协同管理,积极向市综合治税办争取下发涉税信息32万条,为我区推进综合治税工作提供了翔实的基础数据。__年我区公共财政税收收入616116万元,占收入总额的77.72%,财政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收入质量有效提升。
大力拓宽收入渠道。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利用非税收入系统对财政票据的使用情况实时动态监管,有效防止了乱收、乱罚、坐收坐支、违规使用票据、银行压款等现象发生,财政部门全年完成公共财政非税收入121588万元。做好土地出让收入管理工作,全年实现国有土地出让收入409279万元。努力催缴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全年收缴21625万元。加大财政周转金清理回收力度,清理回收财政周转金361万元。
(一)大力支持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
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大力推进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圆满完成了第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全年拨付区教育局专项经费58610万元,主要用于城乡义务教育补助7635万元、中职学校经费2309万元、学前教育专项资金5890万元、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532万元、教师继续教育经费1039万元、校园安保经费3268万元等项目支出。加大科技投入,拨付智慧__建设投入2141万元、配套上级科技项目经费2513万元、信息化专项经费2147万元、知识产权专项经费803万元。
(二)保障公共卫生投入,支持医疗事业发展。
支持优化城乡基本医疗服务,拨付计划免疫接种经费402万元、收治精神病人费用850万元,按常住人口人均45元足额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经费877万元,主要用于妇幼公共卫生服务、禽流感控制及医疗救助、结核病防治、母婴安康行动等项目支出。支持登革热防治工作,全区投入登革热防治经费5744万元。
(三)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积极配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低收入者保障水平,今年相继提高了我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标准、孤儿养育标准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全年拨付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供养、低保人员分类救济等各类困难群众保障经费1393万元,政府供养老人、儿童生活福利保障经费427万元,复退伍及伤残军人安置和补助经费1220万元,残疾人康复及重度残疾人托养经费536万元。
加大医疗、养老保障力度,拨付居民基本医疗
保险政府资助3951万元、农转居人员养老保险政府资助部分2018万元、农村合作医疗区配套资金4377万元、退休人员过渡性医疗金政府资助1443万元、老年人长寿保健金及居家养老服务经费931万元。支持促进就业,拨付职业技能培训、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各类就业经费1256万元。
(四)落实运输行业财政补贴,改善居民出行条件。
加大公交行业补贴力度,区财政拨付公交化财政补贴及其成效评估和审计费用1509万元,减轻公交行业成本压力。落实公交票务优惠,拨付公交票务优惠财政补贴10716万元,使广大市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等特殊人群可享受到交通建设的成果。支持实施珠三角9地市普通公路收费站年票互通政策,拨付市、区两级年票补偿资金11328万元。缓解成品油调价对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的影响,及时转拨成品油价格改革中央补贴4987万元。
(五)加大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建设投入,支持宜居环境建设。
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市政道路建设及维护经费71763万元。推进儿童公园建设,投入儿童公园建设资金5556万元,给广大儿童提供舒适的娱乐场所。支持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改善自然及人居环境,投入垃圾处理经费5195万元。保护环境卫生,投入市政道路保洁经费19833万元。
(六)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大力扶持企业发展。
加大引进重大项目的扶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拨付中粮制罐有限公司、广汽集团、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海印项目等重点企业产业扶持资金10560万元。认真落实各项上级扶持企业发展政策,积极协助123家企业的125个项目申报各级补助及奖励资金项目,及时核拨上级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节能补贴、商贸流通补助、平抑物价类补贴等资金4594万元。认真落实各项财政外经工作政策,拨付342家企业各类涉外发展扶持资金1767万元,协助155家外资企业的198个项目申报了各级外经类补助或奖励。提高服务企业水平,推行全程网上申报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报工作,企业无需提交纸质资料,相关证照无需加盖年检章,大大方便了企业,受到企业的好评。
(七)加大财政支农惠农力度。
加大农业科技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拨付名优水产养殖试验基地建设、机耕路硬底化建设等项目经费447万元,农机购置补贴和农业设施补贴414万元。保障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拨付动物防疫、扑杀、检测及农产品质量检测、农资监管服务平台等经费396万元。落实粮食补贴政策,拨付农资综合直补、种粮直补和粮食生产补贴132万元。
支持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均衡发展。拨付新农村建设资金3000万元,重点补助美丽乡村项目,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拨付发展缓慢村补贴和农村税费改革补贴196万元,扶持发展缓慢村的经济发展。
大力推进城乡河涌整治与水环境建设。拨付水利专项资金6.7亿元,污水公司污水管网建设资金4000万元。充分利用市级补助资金开展新项目的工程建设,在兼顾解决水利工程进度款的同时重点安排化龙四沙水闸重建、七沙水闸泵站重建和石楼莲花围整治、联围十二村水闸重建、农村改水工程等项目资金,确保河涌综合整治重点项目的建设需要。
加强农业项目申报和验收管理。加大申报项目的审核力度,严格执行项目申报的刚性规定,减少资金争取和使用的随意性。按照《广州市农业项目与资金管理办法》委托中介机构和专家开展农业项目验收工作,提高验收评价的公信力。
(一)大力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
抓好绩效评价工作制度建设,制定了《广州市__区财政绩效管理暂行办法》、《__区财政局财政绩效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建立了第三方绩效评估机制,通过公开招标择优评选出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并完善评估流程,确保评估质量。首次组织开展了绩效目标审核工作,由第三方中介机构对区属行政事业单位申报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确保绩效目标设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组织成立了全区性的财政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大力推进绩效管理改革扩面工作,支出绩效评价金额由去年的2.6亿元扩大至今年的5.4亿元,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积极推进绩效预算的开展,提高预算资金安排的科学性,对2015年度200万元以上符合绩效评审条件以及200万元以下涉及重点民生方面的151个项目进行预算绩效评审,评审项目比去年增加119个,增幅372%,评审金额比去年增加7亿元,增幅为216%,并将评审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在预算安排时对相应项目进行调整,共核减预算资金1.04亿元。
(二)实施镇街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根据事权下放的要求及市对我区财政管理体制的调整情况,按照新形势下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原则,在收集分析相关数据、反复测算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区对镇、街财政管理体制调整方案并上报区委区政府审议通过,由区政府印发实施,为建立科学规范的镇、街财政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
(三)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以规范财政资金支付方式和确保资金安全为目标,以优化信息化管理为手段,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加强公务卡结算管理,从今年起我区全面实施公务卡结算管理,我局按照《广州市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的要求,认真指导各预算单位开展公务卡报销工作,严格监控公务卡的消费情况。简化预算单位及银行的授权支付业务,组织开发“多票合一”功能。加强对银行的管理,严肃处理违规行为,防范资金划拨风险。全年通过零余额账户集中支付财政性资金16.45万笔,金额175.41亿元。
为确保我区化债目标顺利实现,我区制定了《广州市__区存量政府性债务化解方案(__年-2016年)》,并在政府性债务化解过程中重点抓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努力促进各项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保障偿债资金来源。二是落实债务重组,防范债务风险。积极协调有关债务单位对今年到期的债务进行重整,成功完成了区土地开发中心在交通银行、广州银行、广州农商行存量贷款的重整工作,并协助亿隆公司完成在广州农商行的债务整改工
作。三是规范新增融资。按照有关规定严控新增债务,对原有的区属融资:请记住我站域名平台进行梳理,对政策不允许新增债务的融资平台,坚决不再安排新增融资。四是做好债务还本付息工作,严防债务违约风险。足额安排资金保障区基建办、区土地开发中心、区污水办和__交司还本付息的资金需求。积极清理乡镇历史债务,完成市委市政府“无债镇街”任务。积极跟踪债务单位未支付工程款的支付情况,督促各债务单位尽快按照基建程序和工程进度办理结算工作,及时支付未付工程款,其中完全清理了区法院、区检察院、沙湾工业职业技术学校、石楼镇人民政府、石楼镇第二中学、石楼镇何澄溪小学、石基自来水公司等单位的未支付工程款。五是及时监督各债务单位每月债务余额变化情况,加强债务监管。截至__年末,我区按审计署广州特派办认定的存量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34.05亿元,比__年6月末减少35.18亿元。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一是进一步规范区属行政事业单位房产出租和转让行为,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制定了区属行政事业单位房产出租和转让制度,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确定了中介服务机构,完成了3宗行政事业单位房产公开招租工作,涉及合同金额232.5万元,比原租赁金额单年增值15.38%。二是积极推进全区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整改工作。组织区属38个部门及16个镇街开展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整改自查工作,并协助区委办和区政府办开展督查,提高各部门的整改意识,落实整改措施。三是组织开展清产核资“回头看”工作,进一步检查清产核资和自查评估工作是否存在缺、漏、错事项,确保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成果的完整性。四是协助区纪委对各镇街党(工)委、区直各部门对负责领域的私人会所开展摸底统计工作。五是组织开展整治公车行动。根据中央八项规定以及中央、省、市公务用车管理的规定,加强公务用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切实遏止公务用车支出中的各种违纪违规违法现象。六是组织开展区属事业单位及其所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事业单位、企业对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权,以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产权全面登记。
(二)加强基建投资评审管理。
一是加大中介机构评审项目的复核力度,对中介评审项目100%开展程序核查,进一步加强中介机构的评审质量监督,规范评审程序,及时掌握和解决评审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保证评审进度。二是集中力量推进政府重点工程的评审工作。对政府重点工程主动联系,提前介入财政评审工作,对特急项目启动应急评审程序,提高评审效率。全年审定评审项目1745项, 审核金额69亿元,审减资金6.86亿元,核减率为9.94%。
(三)加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
以“防、控、纠”三位一体的全程监管方式,有效遏制了政府采购活动中的各种违法、违规和违纪现象的发生。一是立足“防”,将监管关口前移,做好项目的前期审核及采购文件的前期备案和审核工作,有效提高了监管力度。二是注重“控”,开展政府采购常规化专项检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严格把关单一来源采购,在广州市率先实施《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74号),今年以来,我区采用单一来源等非招标采购方式明显减少,公开招标率达90%。三是着眼“纠”,加强与区监察局的沟通协作,延伸监管触角。全年完成采购项目3863项,实际采购金额10.86亿元, 比预算节约金额6809万元,节约率5.9%。
(四)开展“三公”经费整治行动,严控“三公”支出。
制定了《__区整治“三公”经费开支过大 严禁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支出工作方案》和《__区严格公务接待标准专项整治行动方案》,部署开展了“三公”经费支出专项整治工作以及整治超标配备公车和严格公车经费支出等专项行动,重点整治“三公” 消费审批、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财政业务系统经济分类科目设置,启用会议费、“三公经费”等部分款级经济分类科目,推进会议费、“三公经费”精细化管理。配合区纪委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和开展区属单位行政不作为专项监察,推进“E财财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与区纪委廉政风险防控系统的对接工作,通过信息化平台对各单位会议费和“三公”经费核算管理情况进行监控。
(五)深入开展财政监督检查。
积极开展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在全区的620户党政机关中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清查面达100%。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对__区公共汽车有限公司、__区钟村医院、__区市桥东城小学等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整顿会计工作秩序。会同物价、监察、审计等部门对区属8个单位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及收费年审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中央、省、市要求减免、停止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落实情况,促进有关规定全面落实。会同物价、纠风、审计、教育等部门开展学校教育收费检查,重点检查民办学校的收费情况,纠正民办学校收费管理混乱、财务核算不规范行为。做好国家审计署“2008-__年度土地出让金收支和耕地保护”审计迎审工作,及时准确上报相关数据并做好应答解释。
积极组织开展我区__年部门预算、__年度部门决算、“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公开工作,将党群、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纳入公开范围,实现了我区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公开范围的全覆盖。
(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根据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的要求,牢牢把握“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把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通过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七个一”主题活动等形式,使党的群众路线在全体党员中深深扎根,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通过广开言路,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听取对局党支部及班子成员“”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深入查找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共查摆问题32个,已全部完成整改。通过深入整改,狠抓落实,破解了一批影响财政改革与
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建立健全了7项制度,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取得了实效。(二)加强会计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
积极推进会计记账网上办理一站式服务,实现了网上审批,在方便群众办事的同时,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和行政审批效能。想方设法拓宽会计事务咨询渠道,增设了电话服务热线,开通了微信服务平台,完善了门户网站咨询功能,并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台、报纸、手机等媒体广泛宣传会计法律法规及会计事务管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等相关信息,为群众提供更方便贴心的服务。全年为3.5万人次办理了会计业务及会计咨询事项,为2万多人次办理了会计资格和职称考试事项,完成了4000多人次的各类会计培训工作,会计学校网站的年浏览超过52万次。
(三)认真做好公文办理、政务公开及档案管理工作。
全年办理公文收文6840 份,发文1790份,其中办理政府复文599份。全年共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26份,按时完成了办理任务。切实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根据区政府办的要求重新修订了我局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确保信息的规范性。全年在我局政务公开网站财政信息122条,回复网上咨询480条,微博500多条,搜集舆情116条。加强政务信息的搜集与报送工作,全年共有130篇次财政政务信息分别被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及上级财政部门和区政府相关刊物采用。
做好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达标单位复查迎检工作。根据区档案局的复查办法和要求,组织整理了文书档案15861件,会计档案7133件,照片档案200余张,各类图书资料200多册,新编及续编了十几种类的档案资料汇编和编研材料,顺利通过了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达标复查。
过去的一年,在全体财政干部的团结协作下,财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一些重点环节取得了新的突破,但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不断深化的各项改革及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财政工作仍任重而道远。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为引领,积极推进依法理财,积极发挥财政职能,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更好地支持我区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一、加快推进财政改革
2015年是改革年。要以新修订实施的《预算法》为指导,大力推进财政各项改革。一是逐步探索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全面、清晰反映政府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促进政府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和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建立以财政项目备选库、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跨年度资金安排计划为基础,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内容的部门预算编制软件,为推动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作准备。三是进一步深化财政绩效管理改革,将绩效预算评审结果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要在在总结__年绩效改革扩面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绩效项目库管理模式、信息公开机制和问责机制,建立第三方评价质量监控机制,大力提高财政绩效管理信息化水平。
二、加强财政收支管理
加强收入管理,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态势,加大税源调查监控及稽查工作力度,强化收入征管,确保各项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大力开展综合治税工作,加大综合治税信息系统建设,发挥好综合治税在财政增收方面的作用。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等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堵塞收入漏洞。协调国土、国资等部门,全力落实土地出让、国有资本收益等各项收入。
优化支出结构,继续落实厉行节约规定,严格执行“会议费”、“因公临时出国经费”、“因公短期出国培训费”、“误餐费”等一般性专项经费标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确保我区以民生为重点的各项公共事业投入,支持环境清洁和垃圾填埋场治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
三、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__〕43号)及财政部关于印发《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的通知(财预〔__〕351号)的有关精神,积极探索和推进我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新机制,确保上级各项政策贯彻落实到位。继续推进债务重组工作,跟进区交司的债务剥离及区亿隆公司的担保置换工作,努力降低债务风险。
四、进一步完善区对镇街财政管理体制
在已完善新一轮区对镇街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建立政府和部门权责清单,逐步理顺区与镇、街两级政府的事权关系,完善区、镇街两级政府及其部门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框架。
五、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请记住我站域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