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认同感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28 09:53:5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民族文化认同感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民族文化认同感

篇(1)

一、前言

对于“文化”的概念,不同的文化学派有不同的界定。美国学者、文化学的奠基人泰勒在其所著《原始文化》中提出这样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所获得其它能力和习惯。”[1]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指区别于经济、政治的社会意识及其物质文化成果,包括哲学、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通常称为“精神文化”。

文化具有时代性与民族性。然而,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各种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扩张使我国的文化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作为国家希望所在的大学生恰恰是最容易被“西化”的群体,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培养,是事关民族危亡、国家复兴的大事。为了使大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在未来担当民族大任,我们必须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加强教育和引导。

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文化已成为一个相互交融的大系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主要表现为:

(一)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传播与渗透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腐朽的生活方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来就没有停止对社会主义的敌视和颠覆,网络时代的到来,更大大助长了它们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以改变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力量对比的企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不可避免地成为它们攻击的首要目标。

(二)全球化将使西方的文化资本大举进入中国的文化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教育、娱乐、培训等文化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目前我国所能够提供的文化消费极为有限,使得我国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境地。因此,国外产品特别是美国的产品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如今天的大学生习惯吃麦当劳,喝可口可乐,玩美国游戏,看欧美大片,听欧美音乐。

(三)全球化必然会带来西方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毋庸讳言,西方价值观念和西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中有值得肯定的积极因素,但也有大量的糟粕,如果我们统统拿来,不顾我国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特点,那么我们很可能就会被西方文化所同化。这对处于可塑性极强时期的大学生的心理乃至生活方式都有深刻的影响,会造成他们不同程度的文化认同危机。

除此之外,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转型期,原有的价值体系已无法很好地适应新情况,新的价值体系又尚未完全建立,而新时期的改革引起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使他们原有的、尚未成型的世界观、价值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他们不得不在多种文化观念的冲撞下寻求协调、均衡和整合。

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危机对弘扬民族精神会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如何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三、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国文化应成为构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成分

中国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所具备的基本特点。“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2]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深厚的底蕴,它所具有的五种精神价值,应成为构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成分。

(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推动着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每当外族入侵、政权易手、民族饱经忧患苦难的时期,中华民族的这种精神往往表现得尤为激越。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自立精神、反抗压迫的精神和不断砥砺自我、发奋图强的精神。

(二)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几千年来不断汇聚各种思想流派,以及吸纳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营养的结果,也是不断容纳、吸收消化周边国家文化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以我为主、融汇百家、综合创新,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文化,从而铸就了博大精深、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

(三)崇德重义、修身为本的人本精神。中国传统别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的道德教化和以德治国的政治理念,并且将这种精神渗透到各个领域。它塑造了中国文化伦理精神,也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精神。

(四)入世求实、知行合一的务实精神。在这种重视国计民生、积极入世思想的培育下,传统民众大多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他们始终心怀天下,情系苍生,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献身。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更加坚强,与积极入世精神密不可分。

(五)心性美德、爱无差等的仁爱精神。传统道德伦理规范中所倡导的德行操守、忠孝仁义等一系列的道德伦理标准,是中国民众向往和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是人们宣扬和自觉奉行的行为规范。

四、增强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具体措施

为了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应强化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我们在政治思想工作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确立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核心地位。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多元文化态势下,面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严峻挑战,高校必须发展先进文化并巩固其主流文化的地位。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大学生的理论教育,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大学生具有识别真伪、明辨是非的能力,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思潮,自觉地抵制各种不良信息,进而自觉认同先进文化,确立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在学生个体文化世界中的主体地位。大学生思想活跃、学习新知识快,用科学理论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

(二)增加人文课程,丰富大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针对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渗透下大学生中出现民族虚无主义、片面否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现象,高校有必要通过开设多种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人文课程、讲座,或开展系列经典研读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传统美德、优良民风和气节等方面的教育,使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和丰富内涵,认识中国古代、近现代及当代的国情,从而增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传统民族精神必须融合时代精神,才能继续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是在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中得以完成的,也正因为如此,它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当代,我们必须重视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因为只有善于吸收外国的先进的思想文化,才能真正弘扬民族精神,所以高校应开设西方文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课程,介绍西方文化的基本知识,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西方文化,并借鉴、吸收其中的科学成分,引导他们“以放眼全球的宽广视野,以赶超先进的雄心壮志,以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豪迈气概,昂首阔步地走向世界”。[3]

(四)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在当前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文艺作品良莠不齐的状况下,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深入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创作出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而又为广大青年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精品,用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

(五)加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引起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传媒的管理存在疏漏,导致各种不良信息泛滥,从而使大学生在认识、辨别上出现偏差。因此,文化部门和高校要进行必要的信息管理,要重视加强网络教育阵地建设,建立爱国主义、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等相关网站、网页,以丰富的内容和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青少年,使优秀的、积极的文化和思想占据互联网的主流地位。

五、结语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重视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和思想教育,这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出来的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刚健自强的进取精神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应成为我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成分。加强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对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培养既有知识和能力,又有健康人格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2)

1 研究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积淀,价值意识里具有强烈的感彩,它是国家认同心理的深层源泉,每个民族成员在这种特定文化背景中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构建了价值观念。作为一个多民族大国,文化认同始终是中国政治家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战略主题,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多种文化并融一体的民族文化,不同边缘民族在文化变迁和文化适应的过程中,透过文化记忆的重组与建构,最后都被同化为中国人。社会表征理论是近20年欧洲社会心理学最具影响力的本土化理论,该理论界定了群体认同的符号边界,个体内化了本群体的某些社会表征就必然形成群体的社会认同。同一社群共享一种认知结构后会促进一种亲密情感及群体的一致性。由此可见,文化的认同功能在多民族国家显得更加重要,且文化认同是可以跨越民族的。这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反映了对其认同状态,它也与中华民族认同感不可分割的。

2 研究方法

自编《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表》,秦向荣编制《中华民族认同感问卷》,本研究发放问卷300份,实际收回问卷292份,回收率为97.33%。同一被试同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表征问卷与中华民族认同感问卷,为了平衡顺序效应,有一半被试先做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问卷,然后再做民族认同感问卷;而另一半则相反。根据测谎题筛查被试有效数据,将《中华民族认同问卷(EIS)》中测谎题重新赋值,求出测谎项总分范围在0-5之间,根据这个分数来确定剔除被试数据的标准,最后得到有效问卷274份。主要统计工具为spss11.5和lisrel 8.3,对研究做项目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

3 结果分析

3.1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量表各个项目分析

研究分析出各项目具有良好区分度;切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α=0.8272,一致性良好。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是:“文史文化”是0.7420;“民族文化”为0.7264;“思想文化”是0.6893,分量表有一个维度是在可接受范围内,其他维度的信度较好。

3.2中华民族认同量表项目分析

分析得知中华民族认同量表的信度量表总体的α系数为0.715,该问卷具有可接受的信度。按照秦向荣所做因素分析,量表分为四个“认知维”、“情感维”、“评价维”和“行为维”。

3.3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总体状况

采用单样T检验方法,将平均分与得分中点94.5进行比较,青少年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平均分118.41,标准差为10.355。得分显著高于中点,总体看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都比较强。

3.4社会表征与中华民族认同感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对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作总体积差相关分析,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存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 =0.467*(*表示 p <0.05)。文史文化”和“思想文化”分别与“认知”、“评价”、“情感”和“行为”维度具显著正相关。“情感”维与“民族文化”没有相关性。

回归分析:一元回归方程分析显著,中国传统文化可解释中华民族认同感21.8%的变异。

随后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民族文化”没有进入回归方程,“文史文化”与“思想文化”可联合解释中华民族认同感52.8%变异量(表6)。“思想文化”层面的预测力最佳,解释量为61.5%,“文史文化”的解释量为22.5%。中华民族认同感= 0.615*思想文化+0.225*文史文化

4 分析讨论

研究针对社会表征应用功能即中国传统文化认知对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影响作用。研究首先证实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状况呈积极正向认同,结果证实社会认同理论,通常个体会以偏好的态度看待自己和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非常有必要,但对这方面的实证研究非常匮乏,将传统文化认知置放于民族认同中作以观照,除了“民族文化”与“情感维”无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各维度与中华民族认同感其他维度两两呈正相关。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表征中的“文史文化”、“思想文化”和“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正面因子,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较高,中华民族认同感程度也就越强烈。一直以来关于文化的定义颇有争议,但是不可以忽视概念本身的三个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的相关已被证实,但不排除其他因素作用的结果。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可以预测中华民族认同感21.8%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的三个维度中,“思想文化”和“文史文化”进入回归方程进行解释。其中“思想文化”的系数达到0.615。文学著作、思想智慧、道德风尚等项目属于“思想文化”维度,一直以来,中国节气和爱国主义精神被提倡,这些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精华的内容。“思想文化”对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影响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昭示着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有径可循,传统文化的教育应立足于核心部分,即“思想文化”的教育力度加大才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民族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性,其项目更多是与我们生活内容息息相关,如民族衣饰、传统佳节、特色食品、典型物品以及风俗习惯等等,青少年对于已经融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可能产生笼统无分化的情感。“民族文化”与“情感维”不具有相关性,而“情感维”又恰恰是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核心部分。对于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风俗民情的晕染,当生活成为一种习惯,其中民族情感凸显性的内涵就会减少。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需要通过必要手段,从文化的特性去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结构也许会更精确。

参考文献:

[1]方文.欧洲社会心理学的成长历程.心理学报[J].2002,34(6).

[2]Durkheim E..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In R.A.Jones(eds), Emile Durkheim: An introduction to four major works[M].Beverly Hills,CA: SAGE Publications Inc,1986.24-59.

[3]Moscovici,S.Attitude and opinion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63,(14):231-260.

[4]管健和乐国安.社会表征理论及其发展.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92-98.

[5]朱小芳.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及其与民族认同感的关系[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8

篇(3)

[关键词] 文化安全 少数民族 认同感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语言共存的边疆山区省份。全国56个民族,云南就有51个,其中,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云南少数民族人口12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4%,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13.5%。因而,少数民族教育是云南整个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份。经过50多年的努力,云南民族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基本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民族教育体系。通过发展教育,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素质得到了提高,文盲半文盲率大幅度降低,提高了少数民族参与现代化发展进程的能力,增加了其分享改革开放成果和社会文明成果的可能。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既是未来现代化建设的高级人才,又是自身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肩负着维护文化安全,构筑文化屏障,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时代使命。因此,本文从文化安全的视角出发,对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进行研究,找出问题并提出增强民族认同实现文化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一、文化安全与民族认同

文化安全问题在当今的中国来讲,其含义主要指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区域内,自身发展及传承下来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民间艺术、文化景观灯等)的独立性特征。简单来说,就是人们认为自己所属国家或者所属民族的文化特质以及价值观不会消失或是退化的一种安全感。

民族文化认同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共性的认同,即少数民族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在主流文化中找到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质,在此基础上积极的学习主流文化,并成为该文化的一份子。二是对差异性的认同,即把自身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区分开来。民族文化认同是文化安全的基础。

国家文化安全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有语言文字的安全、风俗习惯的安全、价值观念的安全和生活方式的安全等,但最主要的一个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国家内各民族之间具有高度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虽然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但是在长期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的文化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相互融合,因而一些民族之间具有共同的文化表征,如共同的、语言、文字以及风俗等。石中英在文章中也指出,正是因为这些长期形成的共同的文化特质维系着国家内各个不同的民族,使他们产生了“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感和“休戚与共”的文化心理。这种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感和休戚与共的文化心理反过来又成为加强各民族之间文化往来的关系纽带,成为各民族之间友好相处、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精神动力,成为多民族国家稳定、发展和繁荣的基础[1石中英:《论国家文化安全》,2004年3月。]1。根据这一理解,我们将民族文化认同分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文化安全视角下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进行了研究。

二、调查问卷设计

民族认同包括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以民族认同感来表示,除了这两者对于文化安全存在影响之外,我们还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民族教育、就业政策、旅游业、民族同化及其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7个方面与文化安全也有一定的联系。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体现在当地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感,高民族认同感就意味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他们的影响是积极的,不会产生违背文化安全的因素,低民族认同感就表示影响是不和谐的,甚至有可能导致民族同化的现象。此外,民族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以及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也从不同角度反应了一个民族的现状及其民族认同的状况。因此,调查问卷是以民族认同感、社会经济影响、科技影响、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旅游业负面影响、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以及民族同化等9个指标与文化安全的联系进行设计的,问卷一共分为五个部分,题项均为选择题,本文主要针对第一个部分进行分析研究。第一个部分一共有20个小题,第3、4、5、7、8、11、16、19小题的设计欲从侧面调查民族认同感的现状;第1小题则侧重于调查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是否对其本民族存在影响的看法;第9小题欲调查科技的发展对其民族文化是否有影响;第2、6、14小题是关于民族融合问题,即上述民族认同的两个方面;第17、20小题欲调查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现有的民族教育是否满意;第15、18小题提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的问题;第12小题从侧面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在民族地区开发旅游业的态度;第13小题涉及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的问题;第10小题涉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同化现象的认知。

三、调查问卷分析

调查问卷一共发放了100份,收回91份,问卷回收率为91%,有效卷为90份,问卷有效率为98.9%。调查对象是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的学生,均为少数民族,其中男生20人,占22.2%,女生70人,占77.8%。年龄分布在20岁~25岁区间,文化程度均为在读本科生。

问卷答案采用里氏评分法(用分值表示被调查者对题项表述的态度),“5”表示非常赞成,“4”表示赞成,“3”表示不确定,“2”表示不同意,“1”表示非常不同意。调查内容涉及A民族认同感;B社会经济影响;C科技影响;D对主流文化的认同;E教育影响;F就业政策需求;G旅游业负面影响;H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I民族同化等,调研结果采用软件spss18.0处理,主要采用了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统计量进行分析。

为方便分析,将题项的按内容大致划分为九个类型,每个类型为一个分量表,有的分量表又划分若干个层次,其中“A民族认同感”可以作为文化安全的主要标志,属内在性因素;其余可以看作是影响文化安全的因子,属外在性因素。

A民族认同感;B社会经济影响;C科技影响;D对主流文化的认同;E教育影响;F就业政策需求;G旅游业负面影响;H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I民族同化

为方便量化统计,将各题选项依次进行赋值:

很不符合――1;不太符合――2;不确定――3;比较符合――4;很符合――5。

根据描述性统计中各题项得分均值,将得分区间划分为5个层次:

分值区间5个层次的划分

由于各类型和层次的概括有主观性的因素,所以先对各题项进行描述性统计,再对各类型综合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

根据两个统计表,可以看出:

1.各题项得分都分布在“中等”、“较高”、“很高”三个等级,并且得分“中等”的题项得分标准差较大,说明该层次各个样本选项差异较大,而得分“很高”的各题项得分标准差较小,说明该层次各样本选项差异较小。

2.民族认同感中,民族艺术认知、民族文化发展程度、民族节庆参与度、历史传统认知得分达到“中等”,民族内部团结程度达到“较高”,而民族宗教认知、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情感得分均达到了“很高”,说明除了当前民族认同感主要集中在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情感上,除了认知外,其他民族文化的认知水平都不高,民族传统文化有被遗忘的危险。

3.在各分量表中,旅游业负面影响得分最低为“中等”级别,民族融合得分最高为“很高”级别,其他分量表得分均为“较高”级别。说明旅游也的负面影响在被调查者的认知中是不确定的,而对当前民族融合的现状持普遍的认同。

各题项得分均值与标准差统计(按均值由小到大排列)

各因子之间的积差相关性分析中,第一层Pearson Correlation为积差相关系数,第二层Sig. (2-tailed) 为相关系数的双尾显著性检验,如果此值小于0.01则非常显著,相关系数右上角会出现“**”,如果此值小于0.05,则表示比较显著,相关系数右上角会出现“*”。

由相关性分析表可知:

1.民族认同感与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都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7、0.225、0.226、0.408,其解释变异量(又称决定系数,为相关系数的平方)分别为0.135、0.051、0.051、0.166。说明了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交融,不仅不会弱化民族认同感,反而会强化民族认同感。加强民族院校建设,让更多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在就业政策上给予扶持,国家和社会都更加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这些措施都将有利于民族认同感的强化,从而有利于保护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安全。

2.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与民族认同感、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社会经济影响、科技影响、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都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7、0.481、0.453、0.217、0.366、0.289,和民族同化、旅游业负面影响不相关。说明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影响、现代教育的普及,民族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但民族融合的积极意义是显著的,可以强化民族认同感,只要正确引导,就不会导致民族同化,更不会威胁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安全。

3.民族同化与社会经济影响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34,与旅游业负面影响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1。说明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并不会带来民族同化,相反经济不发展,严重滞后于现代经济发展水平,反而更容易导致民族同化。

4.旅游业负面影响与民族同化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1,与民族认同感等其他因子均不相关。因此少数民族地方发展旅游业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民族同化,保护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安全。

四、增强民族认同实现文化安全

1.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首先,各级政府要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民族工作主题,切实加强民族工作,努力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力求通过更大的努力,让少数民族群众得到实惠。其次,还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在财力上,要逐步加大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积极争取各种专项资金向民族地区倾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优先安排民族地区项目资金,帮助民族地区建设一批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项目;对民族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也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促进其健康发展。

2.增强少数民族本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延续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繁荣的动力与活力的源泉。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她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她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她的文化。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少数民族具有高度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1)挖掘文化内涵,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宣传与教育;(2)传媒应该有针对性系统地宣传和普及少数民族民俗文化;(3)少数民族年轻一代应该重新去认识传统文化,增强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

3.促进民族融合的同时防止民族文化多样性过度流失

云南是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融合的省份。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都能和其他民族的同学融洽相处,即使产生一些矛盾,也能以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问题。此外,绝大多数人都不排斥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这是一个比较能体现民族融合的好现象,但是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正在逐渐流失的问题。因此,在促进民族融合的同时防止民族文化多样性受到威胁,例如,可以针对不同民族进行不同的宣传,唤起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正确认识民族文化多样性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各乡镇、各民族村落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与世界遗产知识”的培训;制作各民族文化音像制品等。

4.重视少数民族教育

由相关性分析可知,民族融合与民族认同、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经济影响、科技影响、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都呈显著正相关。显然,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人们经济水平、就业以及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我们还缺乏很多民族教育人才,少数民族教育水平的欠缺导致了少数民族区域发展机会的不均等。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并促进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例如,可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学,培养“少数民族骨干”等。

5.拓宽少数民族地区就业渠道和方式并加以政策扶持

由于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不均等,加之自身就是一个弱势群体,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即使上了大学,毕业后也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甚至有的收入还不如在家里干农活的同龄人。此外,在被调查的90名大学生中,就有78.89%的人认为国家应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给予政策倾斜。因此,拓宽少数民族地区就业渠道,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扶持是一个有效途径,例如,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业或旅游业的开发;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或是岗位条件的特殊待遇等。

6.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开发的负面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发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由此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民族同化”现象、民族文化在传承与传播中变质等问题。根据相关性分析可知,旅游业负面影响与“民族同化”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1,与民族认同感等其他因子均不相关。因此,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的同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通过教育得以实现的。教育人类学家认为,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正是在教育的作用下,文化才得以产生、保存和积淀,得以弘扬、创造和发展。可以说,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从实践中探讨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还不太多。笔者认为,要探讨教育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探讨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除进行理论研究之外,还应当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研究,通过开展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试图寻找到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一、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

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就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以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为目的而开发的一种校本课程。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它的成功往往取决于校本教材的质量。目前,常见的校本教材开发有两条途径:合作开发和自开发。考虑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师资水平有限,采取“以学校教师为中心,课程专家为指导,学生、家长、社区群众共同参与合作”的合作开发模式开发民族文化校本教材。

为发挥教师的主动性,避免出现课程专家“包办代替”的现象,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让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无论是在目标的设定,还是内容的选择上都以教师为中心,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民族文化认同感是指文化主体在共同的社会实践中造成的对某种文化意识在心理上达成的共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相对其他民族共同体而言,我之为我的民族情感。民族文化自豪感就是一种以本民族文化为荣的情感。二者均属于民族文化的精神层面。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教育中的基本要素,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理解直接影响到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效果。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既是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目的,也是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采取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来培养老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我们认为,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学校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机制。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的建立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要生生不息传承下去的原动力就是该民族成员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只有当民族成员认同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把对本民族文化的爱融入到“血液”中时,民族文化的永世传承才得以实现。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

学校教育因其自身的诸多优势,非常适合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活动。在实践中,充分利用学校的空间、师资、设备等条件,以学校大型活动和常规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的民族文化活动,促进了民族文化传承。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的传承是一个不间断的、连续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实现的,特别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层次——民族性的传承更具有延续和不可间断性。因此,在借助学校大型活动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学校常规活动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在具体实践中,课题组做了如下尝试:一方面,积极借助学校的广播、校刊、墙报等媒介,大力宣传民族文化知识,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鼓励学校开展连续性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并加强与社区和家庭的合作。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可以把在学校学到的民族文化知识传递给家庭和社区成员,也可以把家庭和社区中的文化资源带入到学校中来。这一活动为学校、社区和家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促进了三者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三者的和谐发展。

为避免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出现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建议学校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确保民族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把民族文化教育列入日常教学中,并把民族文化课程定为学校常规教学管理评比的考核内容。与此同时,学校还实施了“五个一制度”,即“每个班级每个月召开一个民族文化主题班会;所有教师都要根据学科特点每月上一节民族文化课;每学期学校开展一次民族文化的校级活动;每学期学校召开一个推进民族文化教育的教师研讨会;校长每学期做一个民族文化教育专题讲座”。这些规定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总之,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并非只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学校教育的辐射作用,带动社区与家庭的民族文化教育,加强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合作,促进三者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以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通过教育得以实现的。教育人类学家认为,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正是在教育的作用下,文化才得以产生、保存和积淀,得以弘扬、创造和发展。可以说,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从实践中探讨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还不太多。笔者认为,要探讨教育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探讨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除进行理论研究之外,还应当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研究,通过开展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试图寻找到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以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探索”是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以寻甸县六哨乡为个案”的子课题,该部分重点探讨了各种教育形式,如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这三种教育形式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多次的田野调查,课题组了解到了寻甸县六哨乡是一个典型的高寒、贫困少数民族聚集的山乡,全乡杂居着汉族、彝族、苗族和回族等多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7.5%。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六哨乡的少数民族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传统,但由于长期的经济、教育发展滞后,信息闭塞,致使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不但没有得到弘扬和传承,反而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下被扭曲和淡忘了。因此,加强保护当地的民族文化,探寻当地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在对六哨乡民族文化现状和教育现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课题组尝试着立足于六哨乡的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通过开展了一系列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活动,加强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的合作,从而促进三者的和谐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本文主要介绍课题组以六哨乡学校教育为中心,加强与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作,促进当地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经验及其收获,以期对其它民族农村地区的民族文化传承有所启示。

一、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

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就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以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为目的而开发的一种校本课程。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它的成功往往取决于校本教材的质量。目前,常见的校本教材开发有两条途径:合作开发和自开发。考虑到六哨乡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师资水平有限,课题组采取了“以学校教师为中心,课程专家为指导,学生、家长、社区群众共同参与合作”的合作开发模式开发民族文化校本教材(见图1)。

为发挥教师的主动性,避免出现课程专家“包办代替”的现象,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让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无论是在目标的设定,还是内容的选择上都以教师为中心,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此外,课题组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来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作与交流。例如,通过田野调查,从家长和社区群众那里收集民族文化资源,把它提炼为校本课程的内容;或请当地民间艺人和精通民族文化的家长们到学校来传授民族文化,把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引入到学校教育中来。

在课题组的鼓励和指导下,六哨乡中心学校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在教材编制、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家庭、社区三者合作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表现在:第一,编制出优秀的民族文化校本教材。六哨乡某中学的领导和教师们结合当地白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编写的《我爱家乡,我爱六哨》的校本教材在该中学试用后,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通过学习这本教材,学生们不但了解了六哨乡的风土人情和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知识,而且还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本民族的崇敬之情。第二,开发民族文化课程推动了当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主力军,教师通过参与民族文化课程的开发,拓展了民族文化知识,增强了课程开发能力,培养了教学科研精神,从而实现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六哨乡许多参与过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老师都表示,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一个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的过程。第三,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促进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和谐发展。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除了教师之外,还吸纳了学生、家长和社区群众的参与,使得家庭和社区的民族文化资源得以充分挖掘。学校的民族文化课程会通过学生和教师这两根“纽带”带动家庭和社区民族文化教育的开展,这必然会促进学校、社区、家庭之间的良好互动,为构建和谐的文化生态圈奠定了基础。

二、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民族文化认同感是指文化主体在共同的社会实践中造成的对某种文化意识在心理上达成的共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相对其他民族共同体而言,我之为我的民族情感。民族文化自豪感就是一种以本民族文化为荣的情感。二者均属于民族文化的精神层面。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教育中的基本要素,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理解直接影响到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效果。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既是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目的,也是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课题组采取了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来培养老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例如,在六哨乡中心完小开展的“我是一个白彝族”、“我爱我的民族”、“我以我的民族为荣”等主题班会活动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同学和老师们通过演讲、表演、游戏等方式表达出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崇敬之情,在此过程中,逐渐培养起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我们认为,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学校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机制。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的建立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要生生不息传承下去的原动力就是该民族成员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只有当民族成员认同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把对本民族文化的爱融入到“血液”中时,民族文化的永世传承才得以实现。

此外,培养学生和教师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还促进了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合作,从而形成民族文化传承的和谐氛围。教师和学生不仅是学校成员,也是社区和家庭成员。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会以一种自然和无意识的方式“悄悄地”影响着所在社区和家庭的其他成员。因此,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不但为学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精神环境,而且也易让学校、社区和家庭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达成共识,使他们之间形成和谐统一的氛围,从而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

学校教育因其自身的诸多优势,非常适合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活动。在实践中,课题组充分利用了六哨乡中心学校的空间、师资、设备等条件,以学校大型活动和常规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的民族文化活动,促进了民族文化传承。

(一)以开展大型活动为契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转贴于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六哨乡许多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一些重大的文体活动,如:“六一”文艺汇演、冬季运动会、新年晚会等。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波,深受学生的喜爱,把民族文化贯穿于这些大型活动之中,有利于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在课题组的鼓励和帮助下,六哨中心完小、六哨初级中学、六哨五星村小学等学校都把优秀的民族文化吸纳到大型活动中来。这些学校不但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在文艺汇演中表演他们本民族的歌舞或乐器,还对民族文化节目的比例做了规定。例如,六哨五星小学就规定每班选送的节目必须有一半是白彝族的歌舞表演,这一规定极大地推动了白彝族学生们学习本民族歌舞的积极性。此外,这些学校还利用一年一度的冬季运动会来弘扬民族文化,把传统的民族体育或民间游戏纳入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例如,五星村小学的体育教师们就把白彝族传统的“斗鸡”、“打陀螺”等民间活动创编为适合儿童玩耍的体育活动,并把它们列为冬季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以学校开展大型活动为契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不但使学生继承了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通过学生和教师的传播,学校的民族文化活动也会波及社区和家庭,从而推动家庭和社会的民族文化教育。

(二)以开展常规活动为契机,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的传承是一个不间断的、连续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实现的,特别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层次——民族性的传承更具有延续和不可间断性。因此,课题组在借助学校大型活动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学校常规活动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在具体实践中,课题组做了如下尝试:一方面,积极借助学校的广播、校刊、墙报等媒介,大力宣传民族文化知识,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鼓励学校开展连续性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并加强与社区和家庭的合作。例如,六哨乡中心完小开展的“五个带回家”和“三个带回校”[1]的活动就是一个宣传民族优秀文化的好途径。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可以把在学校学到的民族文化知识传递给家庭和社区成员,也可以把家庭和社区中的文化资源带入到学校中来。这一活动为学校、社区和家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促进了三者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三者的和谐发展。

为避免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出现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课题组还建议学校出台相应的(下转第17页)(上接第13页)规章制度来确保民族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例如,六哨乡初级中学就把民族文化教育列入日常教学中,并把民族文化课程定为学校常规教学管理评比的考核内容。与此同时,学校还实施了“五个一制度”,即“每个班级每个月召开一个民族文化主题班会;所有教师都要根据学科特点每月上一节民族文化课;每学期学校开展一次民族文化的校级活动;每学期学校召开一个推进民族文化教育的教师研讨会;校长每学期做一个民族文化教育专题讲座”。这些规定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总之,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并非只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学校教育的辐射作用,带动社区与家庭的民族文化教育,加强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合作,促进三者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以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五个带回家”是指“一把文明礼貌带回家;二把卫生习惯带回家;三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带回家;四把歌声、舞蹈、体育带回家;五把在校内听到看到的事情带回家”。“三个带回校”是指“一把家中发生的大事带回校;二把村子里发生的事情带回校;三把听到的有关学校的评价带回校”。

[2]冯增俊,万明钢. 《教育人类学教程》[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8-29.

篇(6)

1引言

目前,思想道德教育在社会中拥有很重要的地位,并且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因此中职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省藏文学校为例,作为一所“继承和发展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在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应适应社会教育发展潮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2我国教育现状对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影响

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是以坚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当今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全面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展开,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文化软实力。由于我国有56个民族,因此教育也需融合民族文化,最大程度实现民族认同感,推动民族团结统一,这些都离不开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适应时展潮流。

3中职学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3.1有效保障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及归属感直接影响到国家政权的稳定,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培养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因此中职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有利于维系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社会发展,推动民族文化的融合。

3.2促进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与认同感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具有导向、育人及文化交流等多功能,在我国一个多民族国家的背景下,中职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及价值观念,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凝聚力。例如,四川省藏文学校,通过文化传播的途径,推动藏族文化的传播,提高民族认同感,也促进了民族文化交流。

3.3增强国家竞争力

在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若想提高自身竞争力,必须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使全民族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念。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号召力与吸引性,增强国家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提高国家应对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竞争力。

4中职学校是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4.1课堂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一方面,课堂教学中,中职学校应重视社会形势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将社会形势与政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四川省藏文学校弘扬国家所提倡的民族精神,将文化交流与融合融入教育,与社会形势发展相适应,并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这一次创新教导学生更多关注社会问题,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更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统一。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中职学校通过这一创新,使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例如,四川省藏文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让学生独立思考,体会藏族与其它民族的文化差异,感受多民族的文化特点,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思考与理解,更能增强民族凝聚力。

4.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活化

首先,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活,用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无法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解决生活中的疑惑。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学生。其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离不开对情感的投入,即是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生活化。借助情感因素创新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讨论社会热点问题时引导学生进行多种角色的换位思考,使问题更具形象,更加直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例如,四川省藏文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藏民族的良好的风俗习惯、人文特点,以及时事热点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增加学生生活情感。

4.3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化,拒绝刻板化深入

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活动当中。增加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环节,它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生活,培养品格,树立价值观。以四川省藏文学校为例,开展藏族文化教育时,可以适当安排外出实践活动,增多学生接触其它民族文化的机会,让学生深入地设身处地地了解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5结论

总而言之,中职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应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优秀的中华传统精神文化的传播,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及归属感,提高民族凝聚力及竞争力,有利于推动民族团结起来,形成价值共识的民族精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参考文献:

[1]邹焕英.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创新[J].学周刊,2013,(12):16.

篇(7)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居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大杂居,小聚居”,这样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比较深入,尤其是在民数民族和汉族居住相互错落的村寨更为严重。现在黔中地区出现的一种想象叫“汉化”,所谓汉化就是少数民族受到汉族的影响逐步被汉族同化的过程。出现“汉化”现象主要是因为部分少数民族在生活、生产等过程中缺乏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认同感,在内心不自觉地效仿汉族,这样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也就逐步淡化,甚至缺乏。

(二)民族文化成果被商品化,并在旅游中受到严重扭曲

多彩的贵州,爽爽的贵阳,黔中地区是旅游的地方。黔中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成果是旅游宣传的亮点之一,民族文化成果由全民共享的氛围在黔中地区已经形成。民族文化成果被商品化已经成为黔中地区民族文化发展的趋势之一。为了扩大黔中地区民族文化影响力,传统的民族文化成果已经被转化成现代化的技术商品,不再是民族文化真正的成果,民族文化成果已经被严重扭曲。

(三)黔中地区民族文化传承陷入困境

随着黔中地区经济发展和教育普及,公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越来越少的人继续加入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抢救队伍。长期以来黔中地区民族文化传承陷入困境,部分民族文化工艺、民族民间技能已经失传。例如在黔中地区的喇叭(唢呐)民族民间音乐已经陷入了困境,现在聘请喇叭吹手的价格太昂贵。失传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少数民族青年基本上不愿意从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工作。

(四)黔中地区民族语言濒危

少数民族语言是一个少数民族重要的标识和象征,是一个少数民族保存集体情感、共同的重要渠道,因此,少数民族语言对于一个少数民族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黔中地区现存的少数民族语言已处于濒危状态。

二、现代化教育背景下黔中地区民族文化保护措施与对策

为了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加强黔中地区民族文化保护,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现代化教育背景下黔中地区民族文化保护措施和对策有:

(一)两手抓经济和民族文化,两手都要硬

黔中地区在贯彻落实贵州省“工业强省”战略、城镇化建设战略的同时应该狠抓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不以牺牲民族文化为代价的“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建设战略,真正做到两手抓经济和民族文化,两手都要硬。经济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保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民族文化保护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效果明显。

(二)鼓励民间力量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民族文化保护的主力军在民间,鼓励民间力量积极组织、参与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例如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黔中地区的很多苗族村寨,在每年的冬月、腊月苗族小女孩会自愿、主动到山上砍柴放到“花园”旁边。

(三)强化政府在保护民族文化工作中的作用

各级政府应采取适当的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营造少数民族文化圈,加强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教育工作,抢救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政府充分有效地参与少数民族村寨的民族文化生活,并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合理关护少数人群体及其成员的利益,包括采取优惠民族村寨政策措施、加大民族文化保护经费投入等。

(四)建立博物馆和数字民族文化保护馆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集政府和民族民间的力量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小型民族文化博物馆,主要搜集该民族有珍藏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成果等。

篇(8)

寓言是民间文学中历史悠久而生命力强大,并且影响广泛的一种文体。从公元前三千年的苏美尔寓言算起,寓言已经有了5000多年的历史,其产生的时间仅仅晚于神话与原始歌谣。寓言将哲理寄托在一个形象的、劝谕或讽刺性的故事里,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伊索寓言》 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中国古代寓言早期多是一些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豪壮情怀的知识分子阐释自己的主张、施展自己的抱负的最佳“武器”。但不管是西方的《伊索寓言》,还是中国古代寓言,这种在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拥有短小精悍的语言、清晰深刻的寓意,实为文学作品中的瑰宝。因此,将寓言运用到幼儿教育中,也是不可不做的。

一、深刻的寓意――道德启蒙

幼儿期是人的成长历程的关键时期,幼儿的价值观和认同感都处于尚未形成的阶段,是容易塑造的时期。道德寓言是一种反映群体道德观,对违反道德的现象进行劝诫的小故事。由于寓言篇幅短小、完整连贯,与幼儿的欣赏适应能力相适应,因此更容易让幼儿接受。其实寓言的启蒙作用,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显现出来。在雅典,《伊索寓言》是儿童故事的主要来源。在学校里,低年级的学生从中学习民间的智慧,而高年级的学生利用它们进行修辞训练。罗马的著名教育家昆提利安在自己提出的教育计划里,将《伊索寓言》列为儿童入学后首要接触的读物。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在理性思维还不够发达的古代,使用寓言说理是一种大智能。清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纾认为:“古代的笑话专尚风趣,内容缺少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只能用来助酒。伊索之书,则既可使儿童得到乐趣,又能使他们逐渐领悟物理之心,于发蒙大为有益。”

幼儿阶段是发展理性的重要阶段,因此,借用寓言这种含有隐喻或者暗示的方式,可以对儿童进行早期的启蒙教育。如《伊索寓言》中《狼来了》的故事,让孩子形象地感受到什么是诚实以及为什么要诚实,从小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学会诚实守信的做人道理。以龙为民族象征的中国,《叶公好龙》的故事家喻户晓。故事中的叶公并不是真正地喜爱龙,降落人间的真龙把他吓得魂飞魄散,这就告诉幼儿做人要表里如一,不要虚情假意。另外,中国人喜欢用麒麟、凤凰这两种代表吉祥的动物来说明某些道理。冯梦龙《笑府》中的《蝙蝠不至》,便是利用凤凰、麒麟、蝙蝠三者的故事清晰地刻画了蝙蝠处世滑头的心理,借以讽刺那些爱耍两面派的人,告诉幼儿不要自私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人、对事、对物。

二、故事的表述――美感培养

寓言的表述是简洁、凝练的,它使用极其简洁的警句式的语言,发人深省,启迪智慧,因此,寓言具有语言美的特点。寓言故事形象生动,精细简练,简洁质朴,它极少有臃肿的结构、烦琐的描绘、冗长的议论,而是三言两语就能勾勒出一个可感生动的形象来。另外,寓言中含有大量的文学表达手法。夸张,能够突出事物的特征,也塑造了很多大家熟知的典型形象,比如狡猾的狐狸、懒惰的兔子;拟人化,能增强乐趣,丰富情节,使所有事物都变成会说话的生命体。当然,我们在给儿童讲寓言、读寓言的过程中,很少关注到寓言中文字的表述,可能孩子们也不会理解这些手法,但是先前的接触能够让儿童有足够的文学阅读经验,从而发展他的文学阅读理性,发展对美好文学语言的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寓言也是一种对幼儿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手段。

中国有众多的成语都是由寓言提炼加工而成的,如“愚公移山”“叶公好龙”“守株待兔”,这多半是因为寓言故事本身就有很强的概括力,故事的叙述本身就非常简洁明了。而寓言中,精炼的、浪漫的、质朴的语言特点,也充分体现了文学中的艺术表达特色,因此,借助寓言可以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形象美、结构美,发展对美好事物的了解与认知。精简的语言让幼儿知道并不是复杂的事物才最吸引人,简单有时也是另一种美;夸张、拟人化的手法让幼儿知道在不失真的基础上,怪诞的形象可以让人眼前一亮。

三、民族的内容――认同感培养

民族认同一直是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共同关注的一个交叉领域。关于民族认同的含义,以往一些研究将民族认同的界定局限于种族划分和国家归属。但是现在随着研究的深入推进,民族认同的内涵也在逐步拓宽,更关注成员对民族文化的接纳,或者更强调对本民族价值和态度的共享。一般情况下,很多人会把民族认同等同于种族认同。的确,它们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但我们也要看到两者的区别,比如种族认同更多是从体貌特征、基因、肤色等生理维度来界定,而民族认同更关注的是社会维度、文化维度。因此,民族认同强调的是本民族文化、价值观、民族信念的认同。我国较早研究民族一体化问题的民族学家先生认为,从本民族实际情况出发,民族认同感指的是对由众多民族集合形成的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一体感。国外研究发现,儿童在5岁以后就会产生民族分类意识,并产生内群偏爱,尤其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感的培养是必要的。

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认同感产生的源头和认同的基本内涵。寓言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因子。一个民族常常以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进行自我识别和认同。因此,寓言教学中教师的有效引导,可以让幼儿感受民族文化的真谛。而民族文化的熏陶,会让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充分渗透并体现在每一个幼儿的实际生活中,体现在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对本民族的认知与认同。例如,《吕氏春秋》中的《刻舟求剑》,这篇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精华,即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墨守成规是不可取的。《亡羊补牢》告诉我们知道错了,能够及时悔改也是不晚的,其中也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忧患意识。

综上所述,寓言在幼儿教育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当然,我们也要考虑到,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寓言不可避免地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有的甚至是必须淘汰的糟粕。因此,不加分辨、不加选择地“拿来主义”、照抄照搬是不合理的,是值得商榷的。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取舍地加以选择,争取做到古为今用。

【参考文献】

[1]王舸.《韩非子》寓言的批判性研究[J].学理论,2015(02).

篇(9)

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是指对3-7岁儿童实施的启蒙教育,这一阶段的教育是培养儿童多方面的知觉能力和社会性的主要阶段,通常是由家人、教师或者其他社会成员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渗透性和诱导性的教育。伴随着幼儿个体年龄的不断增长,就会在心里逐渐形成民族意识,久而久之转化为民族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能使个体对民族产生热爱之情,反之民族的群体生活也能让个体产生归属感。而正是民族个体这样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得民族文化得以代代相传和发展下去,并以此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然而,随着幼儿园不断地引进西方幼儿教育理论与经验,让儿童无法避免地在西方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而正是这样的标准化模式使整个中国的儿童渐渐地脱离了各自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已经逐渐被边缘化、同化,甚至被淡忘。所以,在外来文化与中国的多元文化共生的背景下,理应重点突出对各民族儿童关于地域传统文化的教育。而培养个体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是民族文化和精神得以传承的基础。诺伯舒兹就曾在其著作《场所精神》里提道:“人类的认同必须以场所的认同为前提。有认同感的客体是有具体的环境特质的,而人与这些特质的关系经常是在小时候培养的[1]。所以,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必须依托于对民族生产和生活环境的认同,以幼儿教育环境开始。

二、幼儿传统文化教育与建筑环境的关系

(一)幼儿教育与环境

经研究,幼儿的认知皆是从对周边环境的好奇心开始的,并且在环境之中掌握了未来发展所必备的各种知觉经验。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曾指出:“怎样的环境,就能得到怎样的刺激、怎样的印象[2]。”可见好的环境能让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1973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江崎玲于奈在接受采访时也曾感悟:“一个人在幼年时通过接触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启蒙教育,是通往一代科学巨匠的路,理应务必珍视、精心培育、不断激励和呵护[3]。”这体现了大自然环境对儿童认知的影响。而建筑作为环境教学主要场所之一,在心理学上的研究也已经探索出其对年幼儿童行为的影响。接触建筑可以帮助学龄前儿童体验他们自己与周围一切事物之间的关系,毋庸置疑,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4]。综上所述,建筑环境在教育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建筑

伴随着中国生活方式和教育的“西化”,以及少数民族的“汉化”等问题的出现,各民族特有的地域文化的传承理应重视。建筑作为人“定居”和“立足点”的场所,反映着一个地方的生活、地理、生态、民族与宗教方面的知识内涵与精神。它犹如一部不断前进的历史,记录着时代的变迁,而民族文化则像灵魂一样附着于建筑这副躯体之上,使建筑环境富有独特的内涵。不同的民族文化促使建筑之间产生的差异性是城市和地区之间独有的标签,也是民族个体在心理上产生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及自豪感的根源。就如国内著名建筑师马岩松在介绍他在日本设计“四叶草幼儿园”时所描述的:“建筑能成为有人文感觉的空间很重要。”而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者、国际著名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老先生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表述其承接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工作与他幼儿时期在苏州园林里的生活产生的情感和从小根植于脑海里的苏州园林与苏州城传统建筑的印象是分不开的。正是这样的情感和印象与其现代的设计思维使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具有现代建筑的特性又延续了苏州古城独有的建筑文化,很好地在现代与传统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可见,建筑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是可以传递的,且对儿童的民族文化教育及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三、国外幼儿教学建筑设计的趋势

目前国外幼儿园环境的塑造除了要求以孩子的视角设计及确保儿童安全需求以外,还常从以下几方面作为设计的切入点。

(一)让孩子在自然当中学习

此类特性的幼教建筑设计思路是以大自然启发式教育模式为出发点。建筑周围一般拥有较好的自然环境,而设计师在空间处理上非常注重将建筑室内外空间与周围自然环境进行有机融合。因此一般都会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一定的开放式处理,并在外墙立面设计上采用大面积的玻璃窗,使教室变得明亮的同时,让孩子可以随时观察窗外美丽的院子和自然事物,以此满足孩子探索和认知的需求。例如爱德华多•阿罗约(EduardoArroyo)设计的西班牙桑迪卡某幼儿园,建筑东西两侧都有大面积的玻璃窗让孩子们可以透过窗户看到外面的巴斯克乡村的山脉以及延绵不绝的绿色大草坪和森林。而TakeshiHosakaArchitects在日本横滨市设计的基督教会学校,更是将这种空间的透明性做到了极致,除了建筑的框架结构以外,所有的墙体均采用玻璃材质,为的就是模糊室内与室外、森林与建筑之间的关系,让孩子能够在阳光和树影下嬉戏和学习。另外,随着近年来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幼教建筑设计也以可持续原则为基础,坚持建筑的生态性设计,以此培养幼儿爱护自然环境的观念。

(二)在游戏和交流当中学习

此类幼教建筑设计是以行为自主性教育模式为背景,通过空间的趣味性和弹性处理来带动儿童的主动体验与交流,并以此获得新的认知。例如:由70oNArkitektur设计挪威特罗姆瑟幼儿园,设计师在每间教室都设计了活动墙,并在墙体上挖出了很多的几何小洞,让孩子能够随意地观察、穿越和嬉戏。而日本蒙特梭利学校藤幼儿园则通过创建可攀爬的大屋顶并结合穿透屋顶的树洞加网袋设计,让孩子能够更好地探索、运动和交流。

(三)创造孩子想象中的世界

该类幼教建筑的设计主要以异想天开的设计理念结合特殊的技术和结构来创造出儿童从未见过的世界,让孩子在视觉上和空间体验上具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例如由贝尼斯及其合伙人事务所(Behnisch+partners)设计的德国路金斯兰幼儿园。该幼儿园在建筑造型上采用了船的意象,室内空间重点突出建筑本身错综复杂的结构,旨在为孩子创造出一个充满想象力又能产生美好记忆的空间。另外,这类幼教建筑的结构和材料肌理通常都得到直观的展现,让孩子可以更好地去了解材料的自然属性和结构形式,并最终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然而,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和田野式调查发现,国外的幼教建筑设计还是较少结合本土的地域性文化,如果没有文字介绍,甚至很难识别出它所处的人文环境是怎样的。同样,我国对幼教建筑的地域性研究也比较少,甚至在幼儿园设计规范当中,也未提及到鼓励与地域文化结合的信息。

四、设计策略

综上,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下,从培养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的角度出发,幼教建筑的设计理念应当尽可能与当地的人文和民族文化、生活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并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和先进技术与材料进行重新演绎,以此刺激儿童的感官。同时通过建筑空间所散发出的文化氛围结合其余民族文化教学内容来综合培养儿童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以达到强化民族意识的作用。而在设计实践方面,幼儿园建筑设计时首先应当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注重城市的文脉延续,综合各方面因素,事先规划好幼儿建筑的建设地点,以从根源上保障幼教建筑拥有最为适合的文化和自然环境。而建筑设计角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在色彩、材料、结构和建筑造型上延续地域特色

并且进行创新建筑的形式及表皮材料肌理、色彩作为城市视觉肌理的一部分,经常是人们认知城市后的第一记忆点。就如北京、苏州、泉州都是以自身独特的建筑形式和色彩、材料令人印象深刻,所以在进行幼儿建筑设计时可以以此作为切入点。例如由TomThysarchitectenismCarton123archi-tecten设计的比利时布鲁日市某幼儿园校舍,就是以此作为设计的切入点。该校舍因其位置紧邻一座哥特式的建筑,所以校舍建筑的形式上选择与周边建筑一样的坡屋顶,且材料选择上也参考色差相似的红砖建筑。但在建筑外立面的设计上却采用现代简洁的设计语言,使其能够区别于传统的建筑形式而有所创新。

(二)挖掘传统建筑的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建筑与自然环境是共生的关系,展现的是民族的生活方式与习惯,是从古至今的积淀。因此在进行幼教建筑的空间布局时,应注重考虑如何引导孩子形成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以传承民族文化信仰。例如山水秀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幼儿园,就是以中国传统建筑庭院生活方式的角度作为设计灵感的切入点。

(三)延续建筑的时代性,保留最初的情感与记忆

针对旧城区的幼教建筑室内外空间的改造,因其所在区域建筑密度高,幼儿园教学空间基本都是利用一些闲置的公共建筑进行改造。这类建筑的结构、材料与肌理是一定时期的产物,展现的是城市发展进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特点,对于周边的居民来说更是具有独特的情感和记忆。而针对儿童传统文化的教育来说,这些时代性特征与情感恰好是很好的教育内容,所以在改造设计过程中应当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取舍、保护和再设计,以促进历史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有机结合。这样不仅可以使旧建筑及周边环境焕发新的生机,还能为儿童创造更为安全、有趣、开放、舒适的学习环境。例如国内著名建筑师马岩松在日本设计的“四叶草幼儿园”,在空间扩建的同时,就特别保留了原有旧建筑的木结构,让它成为空间记忆和灵魂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挪]诺伯舒兹著.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21.

[2]陈鹤琴.陈鹤琴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289.

篇(10)

羌族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羌族人经历了残酷的战争洗礼与恶劣自然条件的双重考验。羌人运用其独特的智慧和坚强的生存意志,创造了灿烂独特的羌族文明。羌族发展至今由于其人口少,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民族文化史料的传承全靠“释比”以口头文学的方式传承,因此显得格外珍贵。现代羌人进行的多是汉语教育,接受的是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和生活理念,随着老一代口头文化传承者的消失,羌族文化将面临不可避免的“断层”危险。

一、羌族民间故事文学修辞手段的具象表达

羌族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特别是以英雄神话故事为背景的民间文学极为丰富。如《开天辟地》、《山沟和平坝的形成》、《造人类》、《斗安珠和木姐珠》等。作为羌族民间故事,其发生和流传的年代与环境我们只能通过文字描述,进行主观的想象。作为幼儿其对知识和历史的理解和认知程度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他需要有一种符合其认知程度的表现方式,我们不可能将其解读羌族民间故事的平台,定位为图书馆、博物馆、文献资料等层次。

绘本是作为一种简单通俗易懂图文的具象表现艺术,它通过“图×文”而不是简单的“图+文”的结合方式来讲述故事、表达意思,其图画和文字的具象表达形式产生的艺术效果,已经远远大于“1+1=2”。绘本十七世纪诞生于欧洲,也有人认为绘本和我国传统的佛经故事类似。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绘本图画书的主流传向了美国,绘本图书迎来了黄金时代。五六十年代,绘本开始在韩国、日本兴起,七十年代台湾也开始了绘本阅读,由几米所带来的绘本阅读的热潮,相信大多数人都经历了。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二十一世纪,绘本阅读已经成了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

绘本图书与其他普通图画书的区别在于绘本图书通常有独立的绘画著者,图画有个人风格,画面即情即景,日本版欧洲民间故事《狼和小羊》这本图画书,我们可以领略这种“图画语言”的巨大魅力和其表达方式的主观能动性。文字很简单:“狼进了小羊家……”。后面表现的画面内容是狼打开门进来,所有的小羊都很惊慌,有的藏在大钟里,有的藏在床下,有的藏在门后,还有的藏在沙发后……画面极大地引起了小读者的兴趣。

二、信息娱乐消费文化中的流行表现手法

绘本是一种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孩子认知图形的能力从很小就开始慢慢养成。虽然那时的孩子不识字,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如果这时候家长能有意识地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营造温馨的环境,给他们读文字,和他们一起看图讲故事。那孩子们将在听故事中品味绘画过程当中认识文字、理解文学。

当下新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兴的娱乐消费手段,已经不可避免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对视觉传达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视觉传达向符号化、形象化发展。作为羌族民间故事,如:描写羌族迁徙过程的《羌戈大战》,相较于传统的文字内容,利用文字、图片与现代的新媒体技术(ppt绘本童话故事书、4D触感书),平屏电脑、智能手机等载体的结合,能够使传达的信息更加形象化、立体化,使受众,从视觉、听觉、包括触觉上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信息娱乐消费手段了。

三、羌族民间故事绘本与羌族幼儿民族认同感教育

民族认同感也是民族认同意识,即民族认同性。它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同属于一个人民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民族民间文化是长期以来对其传统文化进行选择、过滤、积淀后下来的优秀文化因子。羌族作为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其语言的特点“方言”的性质较浓,和其他语种对比,它既不像藏语分为几大语系,也不像汉语有统一的标准语言,在同一地区可能这个山寨和那个山寨的语言都是不通的,这就造成了现代的羌族人绝大部分是不会羌语的,而羌族文化的传承就面临消失这一巨大的危险。我们这里所谈的幼儿指“3~6岁”的幼龄儿童,这个阶段的儿童认识世界需要父母或教师的引导完成“共阅”的过程。幼龄儿童的年龄和性格特征,决定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和方式不同于成年人,其认知事物经历的是感性的好奇到理性认知。针对这一时期,儿童的绘本要求画面简单,色彩对比强烈,内容浅显易懂。

羌族民间文化与绘本这种学前教育形式的整合有助于激发羌族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做为人生奠基阶段的教育,通过绘本整合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化,既是对当下面临消失危机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和传承;也是对下一代进行民族教育的重要资源支持。通过这种资源的整合能在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期,促使其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初步认知与体验,形成自觉的民族认同感。

民族文化传统对于文化上的“认同”,犹如水之源头,树之根本,如果没有这些文化传统就谈不上“认同”。反过来,通过“认同”和“认异”,回味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更能增强民族意识和凝聚力,以便进一步承受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并自发地进行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沿袭。

参考文献

[1] 刘阳,张慨.儿童绘本艺术对幼儿教育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第23期.

上一篇: 培训农业技术 下一篇: 儿科急救医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