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4 08:18:3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微机原理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课程改革
2.1教学内容改革
教师和学生普遍都认为微机原理课程的内容多而复杂,如果在有限的学时内把原理、汇编、接口三部分知识讲授完是非常困难的,基本不可能完成,所以我们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把一些重点和难点内容放在课堂上精讲,而一些相对来说较容易的内容或者是与其它先驱课程的重叠内容只做简单介绍或复习性回顾,让学生课后去自学,比如在前面的学期中已经开设了汇编语言课程,所以在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这两部分讲解时,可以把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的内容合并讲授,而且学生不需要记住全部的指令,掌握一些常用的频繁指令即可,再通过对程序的分析和大量编程来提高编程技巧和动手能力,这样处理的效果比较好,而且节约了教学时间。而对原来其它课程中虽然已经提及,但是没有过多分析的问题可以增加讲授。如机器码的介绍,特别是补码的运算及其在微型机中的应用,可以多补充一些知识。总线时序部分在实际应用中用途较小,教学时可以只进行一般性介绍。课程中的中断原理和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3都是讲解的难点,在讲解这两部分内容时,可以先举实例让学生理解中断概念,对定时器与计数器的概念可以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家电的定时系统举例,这样写生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再慢慢逐渐深入讲解,印象要比纯原理或工作方式介绍更深刻一些,不至于学生学起来感到头疼。此外,在传统的理论内容的教学上,还可以介绍最新的微机及接口的最新知识,所以教材选择时,要近两年出版的内容比较合适,让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术。
2.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关键因素,没有了兴趣学习就变得枯燥而乏味,所以必须要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兴趣可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教学形式上可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由于课程内容含有很多抽象和图示的部分,如果在课件中做成静态文字或图片,学生看着比较疲劳,也不能形象传达教学内容,我们就可以把此本分内容做成动画效果,比如文字部分色彩可以丰富艳丽一些,刺激学生的眼球;类似CPU的结构原理、寻址方式、总线时序、中断管理等图示部分,学生都认为比较难理解,这些内容在课件中就可以使用Flash或Authorware软件做成动画效果一步一步演示,学生即看的清晰明了,而且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记忆更深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校为丰富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专门开展了多媒体教学及多媒体课件的评比活动,激发教师改善教学形式,提高授课质量。其次,理论联系实际开拓视野。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引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微机应用,然后再介绍工业中的一些实例,调动课堂气氛、是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更生动。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安排学生去现场实地参观相关设备或控制应用等。
2.3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为达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采用实例驱动法。一些较抽象、枯燥、难理解但又重要的内容,尽可能与现实生活中较贴近的例子联系起来,引入实例驱动教学和启发式教学,通过比喻或形象的说法讲授,慢慢过渡到理论,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延续性,让学生理解、记忆更加深刻,激发的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教学效果。以前课堂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满堂课老师是主角,学生参与的不多,这种模式已经淘汰,现在由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寻求解决方法,逐渐引出课堂内容,教师做出正向讲解,再由学生反过来提问,然后给大家一定时间分组讨论,最后教师总结。经过以上改革以后课堂气氛比以往活跃很多,效果良好。
2.4增强实践操作
很多教师都认为微机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枯燥抽象,课时数量偏少,教学难度较大,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另外,本门课程要求学生对汇编语言有一定的基础,大多数学生汇编语言基础都不太牢固,而且在实验过程中,有一些偷懒的学生不愿意亲自动手编写程序,只是简单地连接导线并调用系统自带的程序完成实验,从而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达不到实验目的。但是本课程的实验环节是课程教学的重要方面,为了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我们任课教师参与实验课程的编排、参与实验课程的讨论、指导,这样既促进了实验环节,又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具体的方法如下:
1)预习实验内容。课前预习对在有限的课堂上完成要求的实验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每次实验结束前就提前布置下一次实验内容。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课堂教授的理论知识,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做到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明晰,实验内容理解,培养学生自学和动脑思考的好习惯。
审计委员会是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的专业委员会,主要负责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和内部控制过程的监督。
基于审计委员会主要特征的基本假设
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委员会存在的先决条件,是其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关于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它的组成人员,即挑选何种身份的人员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这一专业委员会在执行职责时免受公司内部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的不利影响。
本文综合已有研究提出假设1: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与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成正相关关系。再就是经济因素,即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经济报酬以何种方式支付最优。目前固定津贴为企业最主要的支付方式,给予成员一定的经济报酬,既可以保持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又由于这部分固定的津贴是与公司的业绩无关的,这样就可以避免成员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做出违规行为。本文综合已有研究提出假设2:审计委员会中领取津贴的人数比例与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成正相关关系。
审计委员会的专业性。审计委员会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因此,要求他们具备鉴别财务会计信息正误的能力,并对会计信息的形成过程(业务循环)熟悉,即要求审计委员会成员应具备财务素质和业务素质。本文综合已有研究提出假设3:审计委员会中财会专家的比例与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成正相关关系。
审计委员会的勤勉性。为了易于执行监督职能,审计委员会必须维持一种持续的正常活动水平,而开会往往是其履行职责、加强交流以及检查和监督公司事务的重要方式。本文综合已有研究提出假设4:审计委员会的开会次数与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成正相关关系。
研究模型设计及数据分析
本文用深圳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考评结果(INDI)作为信息披露质量(被解释变量)的衡量指标。从2001年开始,深圳证券交易所每年对其管辖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并将这些考评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对四个等级分别进行赋值,为92、80、68、30。
对于解释变量,本文用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INR)和领取津贴人数比例(JRL)来表示其组成人员和经济方面的独立性,用财会专家比例(EXR)表示其专业性。由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对其审计委员会信息的披露不够完善,本文只能用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会议次数代替这一专业委员会的会议次数(MEETING)表示其勤勉性。同时,使用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DIRCEO,兼任时为1,否则为0)、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FIRSTSHR)、净资产收益率(ROE)和资产负债率(LEV)作为控制变量。假设其中的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资产负债率与信息披露质量呈负相关,净资产收益率与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
本文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如下:INDI=a+b1IDR+b2JRL+b3EXR+b4MEETING
+b5DIRCEO+b6FIRSTSHX+b7ROE+b8LVE+ε,其中a为常数项,b1—b8分别为各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待估系数,ε为随机干扰项。
本文以2004—200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的公司中详细和完整地披露审计委员会相关信息的271家非金融公司为样本,其中2004年58家,2005年85家,2006年128家。审计委员会的数据采取手工查阅公司公告的方式获得,信息披露质量数据来源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其他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CSMAR)。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从表1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样本中被评为优秀和良好的公司比例要明显地高于深圳证券交易所,而且被评为不及格的比例也要明显地低于深圳证券交易所。这都说明审计委员会对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被评为优秀的公司比例都在逐年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我国监管机制的有效性正在逐步提高,公司自身的治理结构也在不断完善。从表2的样本描述性统计中可以看到,样本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平均值为77.65,达到了良好级别。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的平均值为64.33%,符合监管机构独立董事在审计委员会中占大多数的规定。领取津贴的人数比例均值为79.89%,说明固定津贴是审计委员会中成员最主要的薪酬支付方式。财会专家比例平均值为57.87%,总体上符合“审计委员会中至少应有一名独立董事是会计人士”的规定。
(二)相关性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出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和信息披露质量在5%的水平上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而控制变量中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与信息披露质量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此外,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很小,最大的系数仅为0.260。同时我们也看到独立董事比例和领取津贴人数比例在1%的水平上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所以在后面的多元回归中构建了两个模型。
(三)回归分析
为了不让独立董事比例和领取津贴人数比例这两个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影响回归分析的结果,下文构建两个模型进行分析:
1.INDI=a+b1IDR+b2EXR+b3MEETING+
b4DIRCEO+b5FIRSTSHR+b6ROE+b7LVE+ε
2.INDI=a+b1JRL+b2EXR+b3MEETING+
b4DIRCEO+b5FIRSTSHR+b6ROE+b7LVE+ε
从表4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审计委员会的独立董事比例和信息披露质量在5%的水平上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假设1相符合。这说明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对于假设2,回归结果显示领取津贴人数比例和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是显著性不强,说明作为传统的固定津贴制并未切实地起到增加审计委员会执行效果的作用。同样,审计委员会的专业性和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没通过显著性检验,这可能是由于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审委委员包括财务总监或者总会计师,这些“内部财会专家”的专业性可能被其独立性的丧失而抵消。至于假设4,回归结果与预期符号相反,这表明我国董事会议并没有及时地解决公司出现的一些问题。
对于控制变量,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以及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信息披露质量成正相关关系,但是结果不显著。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与信息披露质量在1%的水平上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资产负债率和信息披露质量在5%的水平上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完善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政策建议
增加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从本质上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对于薪酬机制,笔者认为可以由证券监管部门根据上市公司规模大小,分行业收取费用,用于对审计委员会中所有委员薪酬的支付。这样即可以避免委员们在经济上受制于管理层,又可以较好地体现成员薪酬的配比原则。同时,我国还可以考虑建立独立董事的声誉激励等其他激励模式来增加其工作动力;为了更加有效地履行监督职责,审计委员会除了需要财务会计专业人士,还应该拥有公司管理﹑控制等方面的专家;国家相关部门还应不断加强审计委员会的信息披露管理,明确要求上市公司报告审计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情况,以增强其透明度。
一、物权行为理论及其原则
物权行为的概念公认为德国历史法学派代表人物萨维尼最早提出,他在柏林大学讲学时提出,以履行买卖契约或其他转移所有权为目的而践行的交付,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事实行为,而构成了一个特别的以转移所有权为目的的“物的契约”。萨维尼为了将交付从债权行为中抽离出来,特别赋予其以独立的意思表示(即以物权变动为直接内容的“物的合意”),这就成为物权行为概念和理论的演绎基础。从法律技术上看,创制物权行为概念的实际目的在于使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相分离,尤其是在法律效力上相分离,因此便发展出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理论,这些理论与公示公信制度一道构成了物权行为理论的三大原则:
1.分离原则。根据萨维尼的主张,债权行为的效力在于使当事人承担债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并不能发生物权的变动,而要发生物权变动,必须另有一个以直接发生物权变动为目的的法律行为,即物权行为。因此,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各有其独立的意思表示和成立方式,它们是两个分离的、不同的法律行为。
2.形式主义原则。因为物权具有排他性,若无可以使公众知悉物权变动的外部征象,易造成对第三人的损害,并损及交易安全,因此必须在立法上确定以登记作为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以交付作为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由此又发展出公信原则:“凡信赖物权变动的外部征象,认为有其物权存在而有所作为者,即使该征象与真实权利存在不符,法律对于信赖该征象的人亦加以保护”。(李湘如编著:《物权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15页)
3.无因性原则。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是指债权行为(原因行为)的无效或撤销不能导致物权行为(结果行为)的当然无效,所有权的受让人仍保留标的物的所有权,而出让人则丧失所有权返还请求权,只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二、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界定
自物权行为理论被1896年德国民法典采纳以来,迄今已历时百余年,但是该理论在各国法学界所引起的激烈批判和争议至今仍然尚未止息。这些争论大都局限于对其现实功效的评判,而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无论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为自己设定了一个不证自明的前提:物权行为是一种法律行为。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认为,对此不宜妄下结论,惟有深入探讨法律行为的若干重要问题之后,才能对此作出回答。
法律行为概念的创设曾被视为德国民法学最辉煌的成就,但同时它又是一个极端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从法制史上看,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行为概念便是在有约束力的意思表示无须靠即时交付来保障,并在时空上与后者相分离时才得以真正形成的。从德国民法学者对法律行为概念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19世纪的多数德国学者认为,法律行为就是意思表示行为。尽管后来的德国学者原则上承认,意思表示仅仅是法律行为中某种更为基本的要素,具体的法律行为还可能包括其他事实要素,但是在理论上学者们从不否认:法律行为之本质乃意思表示。即使是现代德国民法学者,他们对于法律行为概念的表述也仅有用语上的改变而无实质性的变化,其目的仅在于强调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间具有包容关系。德国学者拉伦兹(Larenz)就认为,“法律行为是一项或几项行为,它们中至少有一项是旨在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的意愿表示”。尽管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不再同义使用,但是法律行为的本质是意思表示这一点却是无可否认的。也正是这一点决定了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根本分野。行为是指有意识的活动,任何行为都具有主观意思和客观活动两个要素。法律行为的核心在于主观原因,客观行为的核心要素却在于客观活动,这一实质性区别决定了两者在特征上的一系列的差异:
第一,两者发生法律效果的方式不同。法律行为依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发生法律效果,这一法律效果源自法律行为对行为人意思自治的容认,即法律对法律行为产生的意思后果只能给予合法性评价,而非在内容上的事先假设和规定。与此相反,事实行为仅仅取决于法律规定,当事人实施行为并不具有追求某种法律效果的意图。或者说,这种意图的有无并不影响法律效果的发生,而只要符合一定的规定便能产生法律效果。
第二,法律行为只能产生法律效果,事实行为却能同时产生法律效果和事实效果。如,签订买卖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它的法律后果是出卖人承担交付标的物义务而买受人承担支付价款的义务,但是事实效果——买受人成为标的物的所有人,出卖人成为价款的所有人——却并不随之发生。而拾得遗失物作为一种事实行为,其法律效果和事实效果是同时发生的,拾得人依法律规定取得该物的所有权是法律效果,拾得人对拾得物的实际占有则是事实效果。由此可见,法律行为的效力实际上来自法律的拟制,而事实行为的法律效果则以其事实效果为基础。
第三,法律行为是从事实行为中分离出来的,它离开事实行为则无独立的意义。从前述的法律行为概念产生的历程可以得知,法律行为产生的基础是设定权利义务的意思表示行为与履行义务的行为相分离,但分离只是针对“分步进行”而言,法律行为并不能离开事实行为而单独起作用,因为法律行为不发生事实效果,它所设定的权利义务只能通过事实行为才能得到切实的履行。因此不需要履行的行为不可能是法律行为。
第四,从事实构成来看,事实行为必须具有法定的构成要件,如此才能体现其客观性和法定性的特征。各国民法对事实行为一般作出详尽而直接的规定,内容涉及行为的主客观构成要件、持续状态及其产生的后果。事实行为的各构成要件有机联系,不相独立,惟有符合全部法律规定的行为才构成这一类的事实行为。而法律行为实质在于意思表示,从一定意义上说不存在事实构成问题,因为法律不可能对其意思表示作出具体的规定,而只能抽象概括其意思表示的合法范围。
第五,法律行为的主观意思和客观活动在内容上并不一致,再以买卖合同为例,合同当事人的主观意思是互易货物和价款,在客观活动上却表现为谈判和签订文书;事实行为的主观意思与客观活动在内容上则是概括一致的,一致才能构成相应的行为。在即时交易这种事实行为中,当事人的主观意思和客观活动都是指向交付货物和价款,不存在“表里不一”的现象。
从这些比较可以看出,事实行为的核心在于客观活动,其主观意思并无决定意义,仅仅影响事实行为的法律意义;与此相反,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因素和核心要件,其客观活动的意义主要在于承载或传达其主观意思,并使法律行为成为一种独立的行为,因为任何行为都必须具备主观意思和客观活动两个要件。相对于客观存在的事实行为而言,单纯以在当事人之间设定权利义务为目的的法律行为更接近于一种思想行为。因此它在本质上是法律虚拟的行为。
法律行为的产生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一种行为,同时又是一种作为行为的法律,它对当事人而言就是活的法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揭示法律行为的价值;第一,法律行为具有在当事人之间创设权利义务的功能,因而是法律实施的重要手段。由于实体法不可能穷尽现实所有的情况,而且无法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法律为弥补这种缺陷,只好通过在法定的范围内赋予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以法律效力而成为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实质调整手段。这样法律行为就将抽象的、客观的权利义务落实为具体的、主观的、可实现的权利义务,从而弥补了实体法体系不确定性的缺陷。第二,法律行为是法律形成的一个必经阶段。考察法律规范产生的一般历程可发现,人们在从事个别行为的过程中逐渐抽象出为众人所认可的通用规则,并赋予其一定的强制力——这便是法律。其中法律行为对于形成法律的作用不容忽视。在民商法领域,人们正是从签订合同等法律行为中抽象出广泛适用的普遍性规范,而这些法律规范又构成一系列民商法律的基础。在行政法领域这一点也表现得非常明显,通常总是先有具体的行政行为存在,再在客观化普遍化之后上升为行政立法,最终形成法律。此外,尽管我国不承认判例法,但谁也不能否认,判决这种法律行为能为修改和制定法律积累经验。因为判决能检验法律在现实适用中的漏洞和不足,具有典型意义的判决更能直接为未来法律的修订提供指导作用。简而言之,法律行为的价值在于能在当事人之间创设新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潜在的、新的法律。
以上论证有助于理解物权行为的性质归属问题。在笔者看来,物权行为在概念、效力、特征和价值等诸方面均与法律行为不符,绝无理由将物权行为归入法律行为的范畴。首先,物权行为不同于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件的法律行为。任何一种行为都必然具备主观意思和客观活动两个要素,因此本文并不否认物权行为中存在意思表示。但如果把物权行为定义为转移物权的合意,那么它只是某种行为的构成要素,尚不能构成独立的行为;既非行为,也就谈不上是什么“法律行为”了。如果将物权行为定义为物权合意和交付或登记相结合的行为,那么我们可以看到这更符合事实行为而非法律行为的特征。因为物权行为中的意思表示是法定的,当事人不能以意思自治为由法律规定,该意思表示的作用在于限定交付或登记的意义,因而仅被当作整个行为的构成要件之一,同时物权行为中意思表示的内容还受到债权行为中意思表示的严格限定,它不能自主设定超出债权合意范围之外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物权行为中的意思表示因素完全不具备法律行为中意思表示因素的地位和作用,将两者混为一谈将损害法律行为概念的准确性。
其次,物权行为的法律效力源自法律规定,这与法律行为的本质是根本相悖的。法律行为调整方式本来就是作为法定主义方式的对立面而存在的。众所周知的物权法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物权法定原则,即物权只能依照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类型设定或转移。对此即使是支持物权行为理论的学者也不得不承认,“依此原则,民事权利主体达成设立或转移一项物权的协议时,不可以依照法律行为自由的原则,——实质上即缔约自由原则,按自己的意思选定的形式和内容设定或转移权利,而只能按法定的形式设定或转移权利”。1这充分说明了,如果将物权行为归入法律行为之一类,必将导致物权法定原则与法律行为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因为物权法定原则的本义就是要排除当事人通过意思自治更改物权法律关系的效力,这是物权行为理论的支持者也无法否认的。
最后,从价值上看,物权行为并不具备在当事人之间设立权利义务关系的功能。因为根据物权法定原则,法律对物权变动的权利义务应作出明确而直接的规定,绝不存在引进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予以调整的余地。
由此可见,物权变动行为实为一种事实行为,若要将其定义为法律行为则必然要片面夸大、扭曲物权变动中意思表示的效力,并引起物权法定原则与法律行为制度根本性的冲突。物权变动行为也不具备在当事人之间创设权利义务关系的效力,就其本质而言不符合法律行为的核心精神。从理论上说,创设物权行为这么一个与“法律行为”有种属关系的概念,只能导致法律行为概念本身的混乱,并在法律行为规则(如意思表示推定规则)的适用上引起一系列的矛盾。因此,物权行为概念虽然眩惑了不少聪明人的眼睛,但却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三、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
仅仅证明物权行为概念在理论上的谬误尚不足以全盘否定物权行为理论,因为相当一部分学者推崇物权行为理论的原因不在于物权行为概念在法理上的价值,而在于物权行为无因性对交易安全的保护机能。可以说,物权行为理论的实践意义即在于其无因性原则,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以期在实践的层面上了解物权行为是否有存在的价值。
就事实而言,任何有意义的法律行为都必然存在原因,而法律确认其有因或无因则体现了立法政策对该行为效力独立性的不同立场。因此“物权行为有因或无因,不仅是逻辑的关系,而且是一项由价值判断及利益衡量来决定的立法政策问题”。2德国民法典立法者正是为交易安全之目的,基于政策之考虑,而将原因从物权行为中抽离,使物权行为无因化。然而立法意图与真正的法律适用毕竟存在着距离,无因性的应有功能能否顺利在法律实践中实现并不存在显而易见的答案,而有待于更深层次的探讨。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最为人所称道的功能,即是“物权交易的安全保护机能”,而正是这项机能决定了该理论有根本的存在价值。依据物权变动的无因构成,物权行为的效力不受原因行为瑕疵的影响,交易得以进行得安全、迅速、无后顾之忧。但在善意取得制度出现并获得制定法之确立后,物权行为无因性的交易保护功能便绝大部分为此制度所吸收。只是因“重大过失”而发现第一受让人取得原因有瑕疵而取得动产的人(第二受让人)可基于无因构成而获得保护;同时从对第一受让人的调查范围减少、交易容易化上考虑,善意取得制度不可弥补无因性构成的功能,因为善意取得之成立,以对前述取得原因之调查为必要。1赞成无因性的学者因此认为,第二受让人尽管有重大过失,但在无因性原则的保护下仍能取得动产所有权,且不负任何债法上的责任,这一点确实保护了交易完全。但是德国学者Heck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交易之际应避免这样的重大过失,这正好是交易法原则的应有之义和基本要求,违反这种原则的基本要求来谈谋求动产交易的安全已完全没有必要。2而在公示公信原则获得普遍承认和确立的今天,物权交易的简单、快捷和安全的理想可籍此而轻易达到。即使确实存在非依无因性不能保护的领域,只要仔细考虑便可发现,这是无因性保护的不当扩大。最典型的莫过于第二受让人基于恶意(针对不动产而言)或基于重大过失(针对动产)不能受公信原则保护的场合。首先考察不动产场合,由于恶意第二受让人的行为在多数场合均构成侵权行为,因此其负有损害赔偿义务,根据德国民法典应返还标的物,这样无因性的不当扩大因受到相关法律的限制而仍不能保护第二受让人。3至于动产场合,前文已论及此种情况的悖理之处,在此不再重复。物权行为无因性的最后一项功能是减轻举证责任。
二、中小企业自身行为机理与其人力资源流动
从一般意义上讲,中小企业自身就是人力资源流动的重要载体,承担人力资源招聘、考核、激励等重要功能,能够对人力资源的流进与流出产生重要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企业的薪酬架构是否健全和完善能够影响到其人力资源流动。相对于一些现代企业制度比较健全、薪酬制度比较完善的大型企业、跨国企业而言,很多中小企业员工的薪酬待遇,受认识水平、管理能力及企业间的相互影响,与其的工作绩效并没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出现“劳而不得”,或者是“少劳多得”的现象,这样就会不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于是员工们也就会脱离原来企业的想法,相反一个可以有效反映员工工作绩效的薪酬制度就不仅可以留住员工,还可以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招聘到优秀员工。第二,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能够影响到其人力资源流动。与大型企业、跨国企业等相比较而言,中小企业实力没有那么雄厚,发展前景也不是那么明朗,然而与其他企业员工一样,中小企业员特别关心其企业的发展前途,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他们在生产活动中能够把自己的利益与企业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成长企业发展结合起来。他们认为,通过自己的劳动和贡献,企业在实现自身利益和自身的发展,也会为自己个人利益的满足和个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大空间,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佳状态。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受企业领导个人管理能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影响,特别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最源动力原因的影响,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过度压缩职工个人利益空间,使职工的利益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人力资源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看不到个人利益或者只看很少的利益,他们就会认为,即使再努力也只是在为老板挣钱,个人发展的前途也很渺茫,于是,就会产生流动的想法———这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产生流动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第三,中小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和管理能力也会对人力资源流动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很多中小企业是作坊式的,也有不少中小企业有着严重的家族管理传统,而这样的生产模式或是管理方式,既是中小企业领导者品德素质和管理意识决定的,但反过来,也必然会对中小企业领导者的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中小企业领导者的品德素质是与人为善、以人为本,能够考虑员工利益,那么这样的中小企业就能够留住更多的员工,从而减少人力资源的流出;然而也有很多中小企业领导发展的短视,没有看到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性作用,在对待人力资源的态度上和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上,没有给他们应有的重视和合适的有前景的待遇,也没有给处于流动边缘的资源创造平等的晋升机会。相反是论资排辈,这样实际上是在刺激员工们的流出。第四,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能够影响到其人力资源流动。好的企业文化会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既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员工对待企业的态度,使得员工们在考虑辞职问题时带来情感上的纠结,也会影响企业外的其他人员对企业的认识。对中小企业而言,他们对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是极为不足的。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自身文化的企业,在它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能够形成凝聚力,保证人力资源的稳定。从当前情况看,很多中小企业历史并不长,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形成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因此也难以产生凝聚人心的力量。总之上述几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对人力资源进入中小企业工作或是流出中小企业产生重要影响。中小企业自身也在其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首先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工作环境、企业实力等各种因素都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政策、激励手段、企业价值、领导水平等造成影响,例如中小企业实力雄厚就更有可能对员工采取物质激励的手段、良好的组织结构则有可能提高中小企业的领导水平,而优秀的工作环境则是企业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实行何种发展政策、采取什么样的激励手段、拥有什么样的企业价值、整体领导水平如何又决定了企业能否提供相关工作职位的数量和职位前景,如果能够提供足够多的职位,又可以满足人力资源职业期望则可以吸引人力资源流入和继续留在原企业工作;但是如果一些中小企业员工对现有职业失望则会导致人力资源的流出,然而不管是人力资源的流入还是流出又最终会使得中小企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持续发展。
三、中小企业员工行为机理与其人力资源流动
人力资源是具有自我丰满性、能动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的一种特殊资源。这就决定了每个人在择业时都有自己的着眼点和价值观,所以是否考虑去中小企业工作、或者是继续留在中小企业工作,以及最终选择离开中小企业都是要受到当事人主观心理的影响,这就表现为为了实现自身需求选择更适合的职位。(1)对于一般来说,在中小企业就业的员工,就是希望通过在企业的劳动,来获得满足个人和家庭最基本的生理和生活需求,以及就业、尊重、社交、归属需求。如果普通员工能够从中小企业获得上述需求,那么这些普通员工就可能选择去中小企业工作或是继续留在中小企业工作,否则他们就会选择离开并去寻找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其它工作。但事实上,企业只是满足员工一般的和基本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人力资源的特殊的能动性,使得人力资源在个人的基本满足之后还会有更多的和更高的需求。因此,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和更高的薪酬;为了改变现有的工作环境,使工作更舒适;为了减轻和减小工作压力,获得更多的自由等,都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产生流动的重要原因。(2)对于高级员工来说,是为了获得更快的升迁机会和更高的职位,从而得到更多的重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因为这些高级员工们在其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并且在其收入水平获得提高的基础上,就更加倾向于获得企业的认可和尊重,期望在企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个人更高需求获得满足的基础上,把企业作为个人人生的舞台,以实现人生价值。如果中小企业能够满足高级员工的上述需求,那么这些高级员工就会继续留在中小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否则他们就会选择离开去寻找能够实现他们更高需求的其它工作。中小企业员工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的行为机理主要是受到其个人主观因素和个人客观因素的影响。个人主观因素主要有职位满意度、自我价值实现、性格特点等。具体而言,(1)满意度是个人所看重的东西与现实所提供的实际东西之间差距的程度。中小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包括:对总体职位的满足,对工作条件的满足,对中小企业工资水平的满意,对上司的满足,对晋升的满足等等。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满意度能否达到,都可能对人力资源选择流入、流出或者是留下产生影响。(2)个性在心理学上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与行为特征,个性特征对人力资源的流动影响很大。有些人不喜欢单调而稳定的生活方式,而是喜欢多变,因此这些人的流动欲望就会较为强烈,因而其流动的可能性较大;相反有些人对那种稳定的生活方式比较感兴趣,那么其流动欲望就不会很强烈。(3)自我价值能否实现也是影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的重要因素。管理是否完善,工作机制是否人性化,是否重视内部激励和企业文化都将会影响到人力资源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果人力资源对中小企业发展目标有认同感,则可能选择流入中小企业;如果他们待在中小企业能够产生成就感,他们就会选择继续留在中小企业,而如果这些人力资源既缺乏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又没有成就感,那么人力资源流出的动机就会由此产生。同时,当外部就业机会出现,而人力资源又预期到外部工作比在中小企业工作会更有前景,那么便会形成实际的流出。与此同时,个人客观因素也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产生重要影响。(1)年龄的影响。年龄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和核心指标之一,对人力资源流动的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年龄和流动之间,明显的存在着反比关系。哪种年龄的人流动性最大?事实表明,人力资源的年龄越轻,流动性就越大。一般而言,中小企业很多都是历史时间不长的企业,因此他们雇佣的人力资源当中很大部分是比较年轻的,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流动。(2)工龄的影响。正如年龄对人力资源流动具有一定的影响一样,人力资源在中小企业的工龄与人力资源流动之间也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工作年限越短,则其流动性就越高。(3)家庭的影响。这主要是与中小企业中的人力资源是否成家立业以及是否夫妻分居两地有关。一般而言,没有成家立业的人力资源和夫妻分居两地人力资源其流动的可能性要高一些。
四、竞争性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行为机理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竞争性企业是指在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参与到中小企业人力资源争夺中,并且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出产生影响,或者是对中小企业中的人力资源是否继续愿意留在原企业工作的态度产生影响的其它企业,这些竞争性企业包括与其争夺人力资源的其它中小企业,大型企业、跨国企业等。之所以会出现与中小企业争夺人力资源的竞争型企业,是因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中小企业在用人方面出现失误,给了竞争性企业争夺其人力资源的机会。事实上,不管是处于底层的普通员工还是高级层次的企业员工总是希望个人价值能够在中小企业中得到体现,而他们能否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价值,就取决于中小企业能否给员工们提供一个合适的平台以及中小企业的用人策略。如果中小企业不能正确评价员工的职业倾向,安排合适的岗位,给其发展所必须的培训和再教育,而是在员工的使用上墨守成规,直接的后果就是员工因为无法适应环境,或者个人能力无法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选择离开中小企业。又如果一个员工在其岗位上发挥出其应有的能力,但是中小企业并没有为其提供一个上升空间,员工则会因为看不到希望同样选择离开。而这些员工离开原来中小企业后的工作去向之一就是去与这些中小企业进行人力资源争夺的竞争性企业中工作。其二是竞争型企业人力资源争夺战略的成功,这主要是由于相对一些中小企业而言,很多竞争性企业能够给人力资源提供优厚的收入等各种物质报酬、良好的工作环境、职业上的发展空间、突出的精神奖励以及竞争性企业的灵活用人机制,不断壮大的发展规模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因此就竞争型企业而言,上述这些软硬件都是争夺人力资源的杀手锏,都对中小企业原有人力资源有着很多的吸引力和诱惑,是刺激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出原有中小企业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在本文中的社会组织是指狭义的社会组织,即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它们只是人类的组织形式中的一部分,是一种稳定的合作形式,如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其他经济组织则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在本文特指中国人民银行、各专业银行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各种农村合作社等,不包括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种性质的企业。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与竞争型企业一样都参与了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争夺,这是因为它们能够凭借对人力资源提供稳定的经济待遇、良好的社会地位、光明的发展前景等手段或是方式吸引众多人力资源到组织中来工作,从而使得流入到中小企业工作的人力资源减少,甚至是动摇中小企业原有人力资源的工作态度或是信念,使得一些比较优秀的人力资源从中小企业流出并且进入到社会组织或是其他经济组织中工作。竞争型企业的存在也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产生一定影响,他们主要是在通过提供满足企业需要和人力资源发展职位的行为同时,还对中小企业的各种人力资源的进行吸引性宣传、采取积极招聘手段等行为使得人力资源从中小企业中流出,并且流入到这些竞争型企业当中。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则由于自身的经济与社会优势能够更加便利地实现人力资源资本化,即他们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激活”,使之成为能够直接投入工作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从而创造和维持其持续竞争优势。而就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的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具体行为而言,则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本产权激励行为来实现,这种产权激励不仅是一种基于产权利益驱动的内在化激励,而且产权的持久性特征决定了产权主体将会更多地考虑追求长远利益,从而实现激励的长期性。而正是由于上述这种人力资本的产权激励行为,各个行业、各种类型的人力资源都被深深吸引,并且竞相涌入到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当中,当然这也自然就会使得中小企业中的很多优秀和不甘于寂寞的人力资源在面对人力资本产权激励行为吸引时,也都不能例外的竞相从中小企业流出而进入到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当中。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并由此导致全球金融风暴,从2008年国际国内各方面统计数据来看,金融风暴开始波及实体经济。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或多或少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制造业企业只有积极调整企业战略,挑战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方式,挖掘企业现有的潜力,才能在经济危机中渡过难关。其中,人力资源潜力的挖掘以及提高是企业进行转变的重要方面。在危机背景下,制造业企业要做好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吸引和留住核心管理人才,提升技术研发人才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
一、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在人员结构方面
我国制造业企业工人总量总体上是比较多,特别是生产工人,但是高级技能人才和高端管理人才比较短缺。特别是我国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还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制造业企业对虽然重视人才培养,但是缺乏站在企业战略的角度上培养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级技能人才。我国制造业企业人员结构出现生产型工人、操作型工人、一般管理人员偏多,高级技能人才、高端管理人才偏小。总体上,我国制造业企业人员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技师、高级技师人数偏少;二是高技能人才年龄偏大;三是劳务工技能等级低,学历结构上偏低。
2、在人才培训方面
部分制造业企业缺乏对人才培训资金投入有效机制,一是有些企业认为企业资金本身就十分短缺,不必要花过那么多资金在培训上;二是有些企业担心人才培训风险较大,怕留不住人才。部分企业往往认为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能够通过从社会招聘等外部渠道来获取,因而对企业专业技能人才的培训与开发重视不够,缺乏长远眼光看待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企业对人才培训投入不足,导致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缺乏持续性,导致不少专业技能人才的流失,从而形成人才培训的恶性循环。
3、在绩效管理方面
制造业企业实行的绩效管理实际上往往变成了绩效考核,绩效指标不能体现企业战略发展的需求,不能有效地度量企业员工的实际工作绩效,缺乏对员工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评价考核。一些企业对管理人员绩效指标的设置过于单一化、片面化,只关注细节,而忽视重点,缺乏可量化的客观标准和指标体系,绩效考核往往通过间接地、上下级“评分”的方式完成,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影响。
4、在薪酬管理方面
制造业企业开始采用多种形式的工资和奖金发放形式,其中,主要有针对管理岗位的绩效工资、生产工人的计件工资、销售业务岗位的提成工资、技术岗位的项目工资等。然而,制造行业企业内部从高到低的不同岗位之间,其薪酬差距有明显的差异。同时,在生产主管等中低端职位中,薪酬增幅缓慢,而车间主任等中层管理以上职位,薪酬增幅较大。企业生产系列岗位、技术系列岗位、销售系列岗位、管理系列岗位之间薪酬差距过大,不利于调动生产工人、技术人才的积极性。
二、制造业企业在金融危机下人力资源管理应对策略
(一)实行人本管理
企业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人作为知识的主体,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尊重人、理解人,重视人的才能和智慧,挖掘人的潜能,减轻员工的压力,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作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因此,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鼓励员工创新,抓好员工知识、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员工和专业人才。
(二)进行科学规范的工作分析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重新配置人力资源更要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考虑,以便更好地形成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的机制。因此,企业要进行工作分析,对企业内部岗位和职责进行重新设计。工作分析既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也是人才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科学规范的工作分析,合理设置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和技能要求,进而明确人员任用标准,选拔任用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并以此作为对职工进行技能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晋升晋级等的标准。
(三)加强人才培训开发
在金融危机下,除了减员控制人工成本外,还应高度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和开发计划,这样可以更新员工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以在经济好转时承担更为重要的工作,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不能一味地强调裁员,应该着眼未来,储备人才,特别是留住高技能人才以做好后续发展的准备,以更好地面对危机的冲击。建立完善人才培训开发机制,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促使员工对企业现状的了解和理解,增进员工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一方面可以有机地将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素质,让员工更加胜任本职工作。制造业企业应加大对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可以通过企业特有专项技能培训、专项技能培训费用比例分摊等形式来降低培训风险,通过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四)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制度
完善企业绩效管理制度,首先要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形成短期、中期、长期企业发展目标,设置企业各部门、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结合岗位的性质,尽可能地使考核指标标准量化,完善考评指标体系。一方面,可以将企业发展目标与部门考核、员工考核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将绩效考核与培训、薪酬、晋升等相挂钩。一方面可以对不同性质的部门采用不同的考核办法,让考核指标更加科学合理,也易于操作,能够形成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这样可以有利于体现企业战略发展的需求,以真正实现绩效管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在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企业也要重视改善员工绩效。企业实现绩效管理要加强与员工沟通,帮助绩效不佳员工找到提升绩效水平的结症与方法,并对员工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分析、反思自身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改进绩效,让员工通过绩效管理能够获得成长。
(五)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
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岗位价值评估,实行岗位工资制度,确定企业岗位薪酬体系。通过规划薪酬体系,制造业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可以对薪酬成本进行科学预算、统筹安排,调整薪酬增长预算,从而控制人工成本。
企业可以采取岗位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的形式,通过调整岗位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占总工资的不同比例来控制企业人工成本,实现短期激励。企业可以通过设计和实行更能体现以绩效为导向的奖金分配方法,即通过增加变动奖金收入的比例,调整固定现金的比例,从而实现有效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
同时,制造业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虽然效益下降,但是企业也应该通过建立设计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来吸引、留住核心专业技术人才。企业可以调整不同类型岗位的薪酬结构来控制人工成本。在企业总的薪酬预算成本下,通过控制缩减一般岗位的人工成本,将缩减一般岗位人工成本来增加核心岗位的工资待遇,也可以在保证核心人才原来现金收入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福利待遇,对核心岗位实行优待政策,以达到长期稳定核心人才队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琦.机械制造业企业人才培训难点初探.市场周刊(理论研究)[J],2008年第10期,第141-143页
[2]翁赛珠,何春媚,刘善仕.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商场现代化[J],2006年第06期,第253页
虽然内销企业以国内市场为主要的商品销售市场,商品主要用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外贸出口额下降对其影响不大。但金融危机会降低人们对消费市场的信心,导致国民消费意愿降低,造成国内市场萎缩。同时,一部分外贸企业因出口受限将商品内销,成为内销企业的市场竞争对手,使内销企业的市场开拓更为艰难。
2.外贸企业
外贸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最为严重,由于外贸企业依靠产品出口来获取经济收益,国际市场商品需求量减少使国际市场呈现消费疲软的势态,外贸企业的订单量锐减,企业利润下降,一部分外贸企业不得不另谋出路,另一部分外贸企业只有宣告破产。当我国大量中小型外贸加工出口企业生产萎缩、利润下降时,为其提供能源、生产材料的上游企业也将受到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国有企业的生产利润下降,上缴的税金大幅减少。虽然很多外贸企业因此将销售重点转移到国内市场,但由于很多外贸企业对国内市场的了解不够、经营思路缺乏可操作性、缺少转型资金,很难开拓国内市场寻求发展道路。
二、危机管理中的人力资源对策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用科学的方法对与物力相匹配的人力进行组织、调配与培训,使其能与物力形成最佳的比例,并对人的心理、行为进行诱导、协调与控制,使其能够充分合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人力得到充分的利用。企业在危机状态中,必须要对自身人力资源进行战略化管理,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此安全度过危机时期。
1.缩减招聘成本
经济危机时,很多企业会缩减开支、减少招聘数量。由于很多海外优秀人才因经济危机失业回国,我国企业可以利用这一时机,大量吸收海外精英。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招聘已采用网络招聘的形式。该方式具有成本低、覆盖广、不受时空限制、时效性强等特点。企业还可以依靠员工的人脉引进优秀人才,这种方法在降低企业招聘成本的同时还可使新员工更快地融入到企业中来。
2.进行人力资源结构整合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资产,能够使企业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收益,为企业创造财富并帮助企业渡过危机。因此,企业务必要对人力资源结构进行有效的整合,将具备某种技能的员工安排到与之相适应的岗位上,使每个员工的优秀技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并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企业在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同时,还要为员工提供晋升空间与发展平台,提升企业优秀人才的维持度,以此留住企业的核心人才,保持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的生产与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3.人力资源外包
在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很多企业不得不对其内部的管理方式及组织形态进行改革,努力使企业向着扁平化、虚拟化及柔性化方向发展,人力资源外包就是其中一种方式。人力资源外包指的是企业依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将一项或多项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职能进行外包,由承包的组织或企业对企业外包的人力资源工作进行管理。人力资源外包能有效减少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量,使人力资源部门能专注于本部门的核心工作,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人力资源外包还能降低管理成本,有效规避企业因投资过大带来的风险。金融危机时期,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减轻企业负担,将企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有效集中到企业的经济建设中去,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也是企业危机管理中有效的人力资源策略之一。
4.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单项指标只能反映企业的某个方面,指标的设置和权重不同会影响评价结果,因此,企业不能只依据评价结果片面评价企业绩效的优劣。若企业不注重评价指标的整体性,单方面追求某个指标的短期效果而忽略了其他指标,将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破坏企业的整体规划,也不利于企业应对经济危机。就评价指标而言,若企业选用的指标过于单一,也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在选用评价指标时需考虑企业绩效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将各项评价指标全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作用。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有:综合指数分析法、分析主成分法、分析因子法、功效系数分析法等。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能使薪酬的杠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5.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即企业采用信息管理模型、数学模型或计算机仿真模型实现对人力资源的优化控制,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电子化的数据;二是电子化的操作流程;三是电子化的管理。信息化能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战略分析与决策支持;能降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为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新型管理政策与管理方法的研究提供有利支持;在提升企业信息化程度的同时,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危机状态。
6.裁减员工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企业进行人员减裁能降低成本,缓解企业的经济压力。虽然裁减员工对企业有一定的好处,但企业不是在万不得已时尽量不要实施。企业裁员、减薪等行为均会造成员工的恐慌与骚动,且企业裁员减薪后需要对人员重新分配、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后续工作繁杂,企业结应合自身实际实施。
2.学生参与危机管理的主动意识不强。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参与危机管理的主动意识不强,对于学校组织的生命教育、危机意识教育、危机培训教育等缺乏参与意识。这导致他们缺乏应对危机的基本常识和实践能力,遇到危机时慌乱、不知所措,无法冷静、科学地进行危机管理。
3.危机管理诸要素综合协调不畅,协同处理机制还有待加强。独立学院危机管理过程中,常会出现机构松散、无法协同,校园危机管理诸成员、各要素综合协调不及时,甚至运转困难,具体表现为管理流程不顺畅、队伍组织不稳定、信息反馈不及时、工作干预不到位等。就目前而言,独立学院在发生危机事件后,大多由校园内的学生工作部门和综合保卫部门一起参与处置,当然这往往集中在学生意外伤害、学生过程中。实际上,校园危机的发生形式和内容较为广泛,这就需要学校、社会和家长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协调统一的联动机制,从而实现高校学生危机事件从预防控制到干预处理都能反应及时、各方联动、内外结合、协同处理。
4.危机管理立法不健全,校园危机管理轻法制重行政现象严重。我国当前并没有制定针对校园安全的法律,一旦发生危机,独立学院往往没有相应的法律作为依据,而现有的行政条款和规定又过于粗陋,法律责任不明确。学生家长在危机发生后涉及学生利益时,往往也不通过正常的法律程序来与学校进行沟通。例如,学生意外伤亡时,学生家长往往采取极端手段应对。对于学校、个人及监护人应该各自承担什么责任,赔偿金额如何确定,全然没有法律依据。因此,法律制度层面的模糊化,导致校园危机的科学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独立学院学生工作中危机管理现状的原因分析
1.法制观念缺乏,危机管理的主体忧患意识不足。独立学院是我国高校改革的一个产物,是为迎合高等教育大众化大潮而应势而生。独立学院成立之初,管理者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加强内涵式建设、扩大学校的发展规模,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完善人员配备等基础性工作上。对学校可能发生的危机及危机管理的措施和应对策略、科学化危机处置方案的制订等往往会比较忽略。而在突发事件爆发后“,重行政处理,轻法制应对”的情况比较突出,加上校园安全法制的不健全,学生工作管理者法制观念比较薄弱,学生工作危机管理机构的成员往往缺乏法律知识,在危机爆发后不懂得通过法律程序解决问题。对突发事件总是缺少前瞻性认识,对校园危机管理的忧患意识明显存在不足。作为学校主体的学生,更是缺乏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现行的教育模式主要还是应试教育,学生的社会经验少,思想单纯。由于长期缺少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教育,很多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不能有效地应对,缺乏危机处理能力。事实上,在高校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很多都能够事先预测并可以采取相应的手段将其扼杀在萌芽之中,例如教学质量问题、安全保障问题以及后勤管理问题等。
2.高校危机管理应急处理机制不完善。危机不可避免,一旦产生危机,管理者必须沉着应对、果断处理,建立高效的危机管理应急处理机制。但是,当前很多独立院校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表面上设置了应急系统,在通过检查之后管理应急处理机制也就无人问津了,这样的制度既不完善,更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不完善的危机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容易破坏学校其他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3.危机事件应急管理和处置不规范。独立学院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在面对突发的危机事件时,绝大部分院校会采取内紧外松、反应单一的传统处理方式,不能有效地结合危机事件涉及的各个因素,实现高效的危机事件现场处理,同时利用综合资源共同抵制危害。目前,很多独立院校对危机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处置方式极不规范,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比较随意,不但缺乏高效的危机预警机制,也缺乏专业化的管理模式、专业的管理队伍、规范化的处置程序、良好的危机善后修复机制以及职责明确、管理有序的系统化的管理机制体系。
三、加强当前独立学院危机管理的对策
1.科学决策,积极制订危机事件应急预案。为了更好地进行学生工作危机管理,规避风险,独立学院应该联合各职能部门建立和制订科学的危机应急预案,并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进一步修订,预案的制订要讲究预防性、可行性、操作性和时效性。这样一来,在危机爆发后,学校就可以立即启动危机应对预案,由相关人员组成一个指挥中心,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如应急工作小组、学生工作部门、综合保卫、学院党政等及时介入,按照预案做好响应。坚持科学决策,专业化处理,从危机的预防、处置到善后有机结合,这样在危机发生时,就能立即组织活动,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论文关键词:审计委员会制度法律制度独立董事
从2002年开始,我国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公司治理手段—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地改善了公司治理的绩效。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中的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使得审计委员会无法有效地履行其监督职责。针对《我国现行审计委员会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叶小兰,2008),本文提出完善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若干建议。
一、完善审计委员会的法律制度
面对我国资本市场现状,要使审计委员会制度得到良好的发展,充分发挥其作用,仅靠非强制性的治理建议,很可能会徒有其名、流于形式,因此,必须使用法律这一强制性的手段来加以规范,使这一制度真正引入我国的公司治理。以法律形式对制度进行规范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并规定相关的信息披露机制。我国《治理准则》中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可以按照股东大会的有关决议,设立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并没有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更没有要求上市公司对其是否下设审计委员会以及审计委员会的工作内容、运行效果等信息进行披露。反观审计委员会制度盛行的英、美等国家则强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必须建立审计委员会,并规定了相关的信息披露机制。为此,我国应尽快以法律的形式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必须设立审计委员会,使其成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一员,为完善公司治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明确审计委员会成员的任职资格。审计委员会能否有效发挥其职能,核心因素在于审计委员会成员实质的独立性和高度的专业性。审计委员会的成员需独立于管理层,以保护所有股东的利益。审计委员会成员中应包括具有一定会计、审计专业知识和相关行业知识的人员。此外,知识更新是必不可少的,应要求审计委员会成员每年接受相关的专业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情况,以适应新形势下日益复杂的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胜任对新型、复杂的经营活动的监督工作。
拓宽审计委员会的职责和权限。根据我国《治理准则》的规定,对于外部审计机构的聘请或者更换,审计委员会享有的只是提议权,最终的决定权仍在董事会手里。在审计委员会成员占董事会少数的现实情况下,那些不利于管理当局的提议肯定会遭到否决,这就难以改变目前外部审计机构的聘请或更换实际上是由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决定的弊端,也使审计委员会的职责如同虚设,起不到实质作用。为确保审计委员会在公司中的权利与地位,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我国应借鉴《萨班斯法案》的内容,通过立法赋予审计委员会更大的职责和权限。
制订审计委员会制度操作指南。在英、美等国家,为使审计委员会制度能够有效运作,均有相关机构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从而使得上市公司在建立和运作审计委员会制度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国有关管理机构如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加紧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有效运作提供可资参考的操作性指南。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操作指南应包括如下内容:审计委员会的体制设计,审计委员会的职责与权力,审计委员会的人数与构成,审计委员会成员的任职资格与产生程序,审计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审计委员会的绩效评价,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报酬,审计委员会的信息披露等。
健全审计委员会成员行权的优益条件。要强化审计委员会成员对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建立健全相应的约束机制。法律法规还应当善待审计委员会成员,确保其行权的优益条件,以谋求审计委员会在责任和利益之间的相对平衡。
二、处理好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的关系
我国现有的《公司法》采用双层董事会模式,监事会为专门的监督机构,《治理准则》又同时引入单层董事会模式的审计委员会监督机制,此举是一种制度创新。如何处理两种监督机制的关系,理论界有不同的争论。考虑到制度的延续性和审计委员会引入我国的时间不长,在实务上还有待逐步完善,加之我国资本市场欠发达,公司治理水平较低,上市公司大股东“一股独大”的内部人控制严重、虚假财务信息盛行,在这种既缺乏有力的外部监控机制,又没有有效的内部制衡机制的环境下,当前及以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应当采用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并存的运行模式,双管齐下。公司除了在董事会内设立审计委员会外,还要保留经过改进的监事会,实行双重监督。由于没有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同时并存的先例,因此,为推广实施审计委员会制度,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合理划分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监督的职责范围,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实现二者各行其职、各负其责、相互监督和互相依存、互不协调,共同完成对公司财务的治理。
从长远看,随着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治理结构、独立董事制度等方面的建立和规范,审计委员会在发挥实质性的作用之后,可以逐步取消监事会。以降低监督成本。
三、改进独立董事的形成机制
改进独立董事选聘机制。独立董事的产生机制是决定独立董事独立性的最为关键环节,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决定独立董事制度成败的决定性制度安排。在独立董事的选聘上,应坚决采用控股股东表决权回避制,即大股东不参与提名和选举,而由独立董事组成的提名委员会提名,以抑制大股东在独立董事产生机制上的重大影响,从根本上保证独立董事真正独立于大股东。
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制度。改革独立董事的报酬形式,实行直接收入报酬和股权激励相结合的形式。直接收入的报酬额与独立董事提供的服务挂钩,如按实际提供的服务时间、参与董事会的次数等发放,该薪酬应在公司的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
2水利基层单位园区道路系统景观设计
从某种意义上说,水利基层单位园区中的各个空间里,道路空间是最为重要的一种。道路系统是整个单位园区的骨架,起到连接和沟通园区内各区域的纽带作用。你可以选择不在活动区域内活动或逗留,但你难免不从一个区域到另外一个区域内,而且好的道路植物景观设计,在满通功能的同时,还能起到引导游览路线和组织空间的作用,使人走在路上有景可观,步移景异。在设计时可根据道路线形,在使用乔木做行道树的同时,用灌丛及绿篱等分割空间,使园路时隐时现。园路交叉口是游人视线的焦点,植物配置要重点处理,而且园路植物配置可以根据“佳则收之,俗则屏之”的原则,引导游人的视线,在有景可赏时要恰当的留出透景线。
2.1主干道
园区主干道需要考虑机动车辆通行,行道树栽植应兼顾遮阴与交通安全,转弯及交叉口处的植物配置要满足安全视距的要求,即在该视野范围内不应栽植高于1m的植物,而且不得妨碍交叉口路灯的照明,保证行车安全。园区主干道路面宽阔,通常采用列植行道树,加强干道的线性延伸感,并给人一种宏伟的气势感。行道树的种植方式也有多种选择,比如树池种植、行道树嵌植于修剪整齐的绿篱或者花灌木、花地被或者色叶类地被植物中、行道树间植常绿灌木或花灌木、直接沿路植于草地上并向后递增组合式植物群落等。
2.2次路
次干道两侧的植物景观不必十分强调乔木列植、浓荫蔽日。一般采用形态优美、体量高大而富有特色的植物植于路侧,如榕树、大叶榕、高山榕、大王椰子、假槟榔、凤凰木、樟树、木棉、小叶榄仁、芒果等等,强调景观效果,兼有荫蔽功能。道路两侧多通透,与草坪直接相连,极少有道牙,路面雨水直接排向绿地。且设计形式上也不拘一格,常以植物小品与道路结合或以绿地渗入道路,形成丰富多彩的路景。总的来说,此路主要起连接各个分区的作用,植物配置比较随意、自然,兼具主园路与景观小道的一些处理手法和群落模式,整体上注意与全园风格的协调。
2.3景观步道
这里所说的景观步道,是游人步行的小路,是全园风景变化最细腻,最能体现游憩功能和人性化设计的园路。植物配置适合营造一些亲切的小空间,使游人散步时能感受到轻松愉快。配置形式包括林间小路、竹林小径、结合滨水绿化配置的小路及汀步等。在绿地中的游步道是连接各个景点的纽带。如当园路时而临水时而从密林中穿过时,浓密大树、恬静草坪一一展现,使人丝毫不察觉绿地被道路分割的痕迹。总之,景观步道的植物景观设计可以比较灵活。路两侧适宜营造色彩丰富、形态优美、香味宜人的植物景观。植物多采用灌草结合,点缀少量乔木,促使游人视线聚焦于灌木草本上,欣赏近景,选用的灌木草本皆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如大红花四季鲜花不断,花叶良姜、春羽叶色鲜艳娇嫩,成为路侧景观焦点;有时会形成较为郁闭的空间,与将要到来的开敞空间形成空间对比,使人获得豁然开朗的舒心感。而在建筑周边,光、风环境不好,则多选择草坪地被,形成较为通透疏朗的空间。
2.4停车场
工业化留给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大恩惠也是最大麻烦莫过于汽车。尽管网络向人们展示了足不出户进行工作和交流以及购物的可能性,但这并没有减少高技术人才亲身到一个实在的公司和办公地点上班以及亲身与人交流的必要性。水利基层单位园区的停车场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其根本目的是满足员工上班泊车的需要,以安全、方便、和舒适为原则,因此为了进出方便而将车位设在门前。暴露在外的停车场不太美观,需要适当的景观绿化来隐蔽和遮掩。同时,对人的关怀还意味着汽车不被暴晒,在炎炎烈日之下,有车的人都希望能够穿行在宜人阴凉的停车场和有舒适绿荫的道路。因此,在园区的停车场,遮荫和绿化便成为非常重要的了。停车场绿化通常采用嵌草砖植草、列植乔灌木分割车位的形式。嵌草砖植草可以减少地面的热辐射;列植的植物一般要起到遮阴和分割车位的形式。
3水利基层单位园区办公区景观设计
办公建筑无疑是办公区的主题景观,而它作为无生命的硬质景观,景观效果的发挥需要植物的配合。植物是最具生命力的景观元素,与其他元素相比更具表现力和亲和力。这一区域,由办公人员的行动特点决定它的功能性是大于艺术性的,也就是说这里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首先满足它的功能性,不能为了追求美观而影响了建筑的使用功能的发挥。这个区域的植物景观,常常会出现树阵、列植的规则式配置模式,以取得与建筑相协调的效果,而显得大气、简洁。一些特色灌木可以修剪成特殊形状,增强雕饰感。这里也常常会有一些水景(以喷泉形式居多)、小品等,这是植物常作为水景会小品的背景,以突出主景为主要造景目的。总之,办公区的植物景观设计,将充分发挥植物配合其它造景元素形成景观的功能,或规则式或自然式,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4水利基层单位园区休闲活动区景观设计
这一类型的植物景观设计,要充分发挥植物造景的各个特色,为园区内人的休闲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主要包括一些广场、水景空间、园林建筑空间、阳光草坪活动区等。对于广场的植物景观设计,通常将其设计成林荫广场,规则式布置较多植物选择多为具有一定景观效果的庭荫树或者利于形成一定气候的棕榈科植物等。而广场上通常设置有水景、雕塑、小品及其它适当的休闲娱乐设施,如棋盘、休闲廊架等,也就是说这里可能是多种休闲空间的综合体。这里的植物空间以开放空间为主,也应当配置适量的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即注意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结合。如园林建筑空间可将其结合园建本身设计出具有一定私密性的空间,供人们静坐休息之用。
5水利基层单位园区配套公寓区景观设计
配套公寓区作为园区内部分员工生活的地方,它的植物景观设计可以从居住小区的植物景观设计中获取很好的经验。这里的园林环境是一个以植物材料为主体,以山石、水体、建筑小品为辅构成的游憩生活空间,对于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这里的植物景观设计,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创建富有生机,生态健全的居住环境。首先要合理选择树种,注意外来树种与乡土树种的比例,构建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还要兼顾员工需求的多样性,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
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目前这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距离上次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仅仅十年。纵观世界经济,为什么全球或局部性的金融危机反复出现?为什么它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它的根源到底在哪里?人类应该如何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减轻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将就以上问题展开论述,探讨金融危机的根源,进而寻找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一、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
在自然科学领域,自然界的生物链和生态平衡的概念已经被人们广泛的认识和接受。一旦自然界的生物链和生态平衡被打破,带来的是生态危机和生态灾难。本文认为:在经济领域,也存在着一种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一旦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被打破,必然带来经济灾难或金融危机。经济运行的规律与自然界运行的规律在很多层面是相通的。
我们先来看一个自然界最简单的生物链模型:在草原上,生活着狮子和羚羊,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开始点,处于生物平衡的状态。假设狮子的数量开始上升,那么在一定时间内,羚羊开始减少,草原开始茂盛,结果就是狮子被饿死,羚羊获得更多发展空间,草原开始减少;随着羚羊数量增加,草原开始减少,狮子也获得更多食物开始增加;当草原开始减少,羚羊会随之减少,其后是狮子因食物不足而减少;羚羊减少后,草原又开始增加……狮子、羚羊和草原之间正是在反反复复的增加和减少的过程中建立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在自然界,很难找到绝对的平衡。假设狮子过度发展,最终吃光了羚羊,或羚羊过度发展,吃光了草原,结果就是一起毁灭,这就是自然界的危机。
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如同自然界一样,存在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当某个环节过度发展,最终会对其他环节产生影响,而严重的失衡状态就是我们谈到的危机。经济本身的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各个环节不同步发展也是客观现象,但是当某个环节的发展超出正常波动的范围,则最终会打破经济原有的平衡状态,表现出来就是经济或金融的危机状态。以金融、房地产、其他实体经济为例,当金融和地产的过度发展最终挤占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透支了实体经济的血液之后,最终金融和地产也会因为缺乏真正的血液而崩溃,这就是目前经济的危机状态。
二、金融危机的根源
经济危机的直接表现就是金融泡沫的破裂后表现出来的某些行业严重过剩某些行业严重不足的经济不平衡的危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是相伴而生的,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最直接和外在的一种表现形式,经济危机则是金融危机的一种后果和本质所在。所以本文在论述时没有加以详细的区分。
下面简单探讨一下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本文认为,金融危机发生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金融活动中的过度投机行为,而政府在监管信用交易(投机交易)方面的缺位加速了危机的爆发。
1.金融危机的直接根源:过度投机。投机活动无处不在,但是最容易发生在哪里呢?“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走私和奴隶贸易就是证据。”通过这段话不难看出,哪个行业利润高,哪个行业就容易产生投机行为,利润越高,投机产生的风险就越大。
经济中的某个行业如果处于利润过高的状态,根据西方经济学中“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必然会有很多资本包括投机资本流如该行业,其结果就是造成该行业的过剩和其他行业的短缺,这种局面如果维持时间过长的话,经济的不平衡状态会逐步加剧直到出现该行业因为严重过剩企业大量破产的局面,最终造成银行大量坏账,进而波及其他行业,损害实体经济的发展。
高额的利润诱发过度投机行为。我们从一些数据来看一下金融业和地产业的高利润状况。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美国房价2004年平均涨幅为11%,2005年平均涨幅为13%,美国2000年到2006年全国房价平均价格上涨了90%,其增长速度均超过同期利率回报水平;在国内金融界,2007年11位金融高管年薪过千万;2007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10名中,涉足地产的达到6位,前4名均涉足地产。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金融业和地产业的利润程度,如此高额的利润岂能不诱发资本的逐利行为?其行业投机程度由此可窥见一二。
无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此次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其起源都是金融和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这恰好反映出一个问题:金融业和地产业在危机爆发前存在着利润过高和规模过度膨胀的情况。可以说,过度投机使这些高利润甚至是暴利行业过度膨胀,最终助长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在自然界,如果某个物种过度发展,便有可能影响到其他物种的发展,进而可能引发生态危机。在经济领域同样如此,过度投机使某些行业的发展超出了正常的规模,同时其他行业得不到充分的发展空间,最终使经济失衡导致危机的发生。
2.金融危机的深刻根源:信用交易失控。为什么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容易成为经济危机的重灾区,或者说,为什么在金融业和地产业更容易产生投机呢?投机需要大量的资本来支撑,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杠杆交易成了投机者最好的工具。正是因为在金融和地产领域广泛存在着杠杆交易,才使得这两个行业成为投机活动的重灾区。
我们知道,在实体经济中,交易1美元,就需要实实在在掏出1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投机即使存在,也很难掀起大风大浪,但是,在很多的金融活动的杠杆交易中,投资10美元的东西实际出资只需要不到1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暴利是很容易出现的,杠杆越高,投机活动就越密集,最终,疯狂投机打破了原有的经济平衡状态,当资本获利撤出或市场出现严重过剩后,问题或危机也就随之而来。
举例来说明:目前,世界上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相关资料表明: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高盛、摩根斯坦利等著名美国投资银行及其交易对手出现的流动性危机,都是源于高财务杠杆率支配下的过度投机行为。美国投资银行平均表内杠杆率为30倍,表外杠杆率为20倍,总体高达50倍。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杠杆率则高达62.5比1。
虽然银行可以通过保险等手段转嫁风险给保险公司或基金公司,但是过高的风险总是要有人来承担,保险公司或基金公司也存在因为承担不了风险而破产的可能性。所以说,这个金融链条看似完美,但是一旦有哪个环节因为不堪重负倒下的话,受损害的是整个经济的运行。
为什么房地产行业也容易发生危机呢,按揭贷款在某种程度上起了一个不好的作用,三成首付、两成首付甚至零首付都是变相的杠杆交易。当杠杆交易失去控制,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不良债务和虚假的投机需求,给实体经济带来根本性的破坏。所以政府对杠杆交易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当任何一种经济承担了它本身不能承受的风险,这种经济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就始终存在。
三、金融危机的防范及应对措施
1.抑制人为垄断,维护经济的平衡。经济中的垄断行为是高利润的源泉。作为政府来讲,防范经济运行中出现垄断行为是防止经济出现不平衡的重要手段。政府应该在经济中引入更多的竞争来防止经济出现垄断行为。同时还应该立法防止经济中可能出现的串通合谋囤积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引发的人为垄断行为。一旦经济中某环节出现垄断行为,要么效率低下遭人诟病,要么就是借助垄断地位疯狂攫取,而且由于其处于垄断地位,在危机来临时缺乏必要的缓冲,极容易诱发连锁反应,对经济产生强烈的破坏。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该行业有更多的竞争者,至少可以给经济提供足够的缓冲,避免或延缓危机的发生。
垄断企业借助其垄断地位,很容易使其处于一种无法破产的地位,这样便造成一种局面:经济景气时股东赚取高额的盈利,危机时则要动用全体纳税人的钱来拯救。这就是经济中经常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也就是说,当你把某种经济风险全部交给市场中的一个经济体承担时,如果这个经济体本身无法承担这样的风险,那么就存在着道德风险,这种危险最终还是要由政府和纳税人来承担。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就有必要主动承担并监管这种风险,否则的话风险机制就形同虚设。
自由竞争也会导致生产过剩,但是自由竞争产生的生产过剩还不足以形成经济危机,因为任何经济都有波动性,这种波动的幅度在健康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但是当垄断行为大大加剧了经济过剩,使其有可能超过经济本身的承受能力,造成经济危机。
2.控制信用交易、监管信用交易。(1)严格控制按揭贷款的发放。无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此次金融危机,均含有房地产业过度发展的因素,这其中,按揭贷款的发放是诱发房地产行业过度发展的重要因素。银行为了追求利润,先是放贷给放贷给生产者,当消费不畅时,又放贷给消费者。银行按揭贷款的发放对于刺生产激消费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人为放大了房地产的生产和消费。这种做法最终为经济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促使某一能够获得资本的行业过度发展,另一方面为投机者提供了一个自买自卖,假交易套取银行资金的窗口,通过过这个窗口,投机者几乎轻而易举把风险转嫁给银行自身,这和借钱给赌徒几乎没有区别。(2)认真监管期货交易及其资金来源。期货交易是投机交易的重灾区,中国已经有很多企业甚至是大型国有企业从事期货交易巨额亏损的例子。中航油、中信泰富、东航和国航等企业在期货交易领域均出现过巨额亏损,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所以,抑制企业的投机冲动监管企业投机行为也是维护经济稳定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这个问题,本文认为最重要的是政府应加强企业财务制度的建设,防范企业投机冲动,尤其是借贷资金或挪用资金进行投机的冲动,切实保护企业运行的安全。
3.建立危机应对机制。金融危机发生后,政府通常的拯救危机的措施主要有减税、政府出资救市等,这些做法很容易遭到用全体纳税人贴补少数投资者的非议,而且是以牺牲政府其他方面支出或者扩大财政赤字为代价,提高了纳税人负担,降低了政府的信用,影响了其行动能力,严重的甚至会拖垮政府,冰岛政府破产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本文认为政府应该改变这种做法,建立一套应对危机的长效机制。具体设想如下:
政府对高利润行业或垄断行业征收投机税或暴利税,税收的主要部分用于建立危机应对基金,交由国家专门机构采用稳健保守的方式管理该基金,以便在危机来临是能够提供最大程度的缓冲,为化解危机争取时间。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首先,分级征收投机税或暴利税的目的是调节各行业之间的利润,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投机对正常经济产生的破坏作用;其次,当危机真正来临时,政府可以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去应对危机;再者,专门机构还可以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探索一套稳定经济的管理模式。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