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破窗效应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02 08:50:1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育心理学破窗效应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教育心理学破窗效应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36-01

一、现代高中德育教育中的误区

高中生生理发育趋于成熟,但通常心理发育较为滞后。德育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而开展的课程,教育内容涵盖课堂内外,是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终身学习和思考的能力。然而,现代高中德育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还有一定的界限,残留传统教育中为德育而教育的痕迹。传统教育中教师作为课堂主体,旨在通过理论教育让学生规范生活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缺乏关注,德育成为了一门专业性的学科,而非与学生生活发展紧密关联的思想性内容。学生生活和德育理论的游离,容易导致学生认知上的偏差,让德育变成了无根之水。导致学生有道德认知而无道德情感,有道德知识而无道德信仰,有道德言说而无道德行为,学生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的情况也屡有发生。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强烈,德育工作如不能贴近学生的心理,很容易导致学生精神世界的匮乏,出现各种心理和学习上的问题。

二、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现代经济发展迅速,高中生作为社会和大学的人才预备军,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只有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才能让其在今后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德育教育需要与社会发展相衔接,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就需要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衔接。激烈的社会竞争赋予人才全新的定义,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更需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和较强的心理素质,才能与人良好沟通和交流,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重重问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部分,如拼搏精神、抗压能力等,都是学生必备的素质。孟子有言:“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心悦而诚服也。”高中生的学习经验较为丰富,生活阅历不断增加,其情感上的认知也愈加丰满,具有一定的戒备心理,如德育工作的开展模式单一和单向,很难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心理学提升高中德育教育实效的途径

(1)结合南风效应,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南风效应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讲述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北风和南风比试谁能将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吹送大风,天气转凉,行人纷纷裹紧大衣。而南風徐徐而来,行人觉得温暖,很快脱掉了大衣。南风的生理说明了态度的重要性。人在鼓励和温暖中很容易放松自己,接受积极性的暗示,主动提升自己。而批评则有可能增强人的抵触情绪,反而不利于培养人的积极性。

(2)结合破窗效应,建立教师的公信力

破窗效应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的一个实验。实验结论是,当一个人打破了窗玻璃,且未受到惩戒,窗户没有及时修好时,会有更多人受到暗示,纵容自己去打破更多的玻璃。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为了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也应当结合破窗效应,建立自己的公信力,让学生明确行为规范。在第一个学生“打破窗户”的时候,严肃处理,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才能让其他学生了解不良行为的后果,实现自我约束。

(3)结合皮格玛利翁效应,帮助学生积极上进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用希腊神话中的王子为名,设计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他们为教师提供了一份具有优秀学习潜力的学生名单,并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保密。在八个月后的智能测试中,凡名单中的学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实际上,这些学生都是随机抽取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原理为,教师深信某一些学生具有天赋,在教学中不自觉的对这些学生另眼相看,并通过积极的语言和行为对这些学生予以特别的关爱,让学生在教师的信任中对自己产生信心,进而积极上进,成绩也能取得显著的进步。

(4)结合迁移理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迁移理论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实践表明,学科成绩好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容易保持良好的成绩。而成绩差的学生很难提高自己的成绩。德育教育也是如此。正迁移影响下,自我规范较好的学生更容易保持好习惯,而负迁移下,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坏习惯的妨碍,对今后的德育教育产生影响。据此理论,教师可以不断地向学生强调良好习惯和品行的重要性,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正迁移,逐步归正自己的行为习惯。而对于受负迁移影响的学生,教师可以挖掘他们身上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优势,帮助学生改正自身缺点,提高德育学习效率。如对待上网成瘾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负责班级事务,或结合其网络知识较好的优点,让其帮助其他学生提高计算机能力。学生在正迁移中能够认识到上网的优势和弊端,乐于接受教师制定的管理计划,科学上网,合理分配时间。

[ 参 考 文 献 ] 

[1]赵云龙,赵建新.人格、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6):711-713. 

[2]杨强,叶宝娟.感恩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及压力性生活事件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14,(3):610-616. 

篇(2)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破窗效应”:如果有人破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又维修不及时,别人就可能受到一些暗示性的纵容去破坏更多的窗户玻璃。久之就会造成一种无序的环境,犯罪就会滋生蔓延。这一理论在班级管理中同样有指导意义。作为一名班主任,如何在班风、学风等方面有效管理好班级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借鉴“破窗效应”并运用于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努力做到及时发现个别学生的不良言行并采取措施加以防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树立了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风。现谈谈一些体会和具体做法。

一、及时发现不良诱因

学校无小事,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有“破窗”的因素出现,这就要求班主任尽职尽责,放开眼光,善于发现这些不良现象发生的一些规律,以便进行矫正、引导、改治。这些因素会出现在以下情境:

1. 课间缝隙

在课间,特别是三餐、晚休息(住校生)期间,老师多已下班回去,学生缺乏监督,张扬的个性、平时的小积怨、偶然的冲突等都会造成不和谐的事情发生。谈情说爱、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的现象容易滋生。例如,我在这时段几次“偶遇”到两位男女同学一起就餐、并行散步。对于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我是支持的,但早恋是不允许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和学习情况的表现,断定他们不属于正常交往的范围。如果被遮住了视线,其他同学暗中效仿,那情况将会糟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

2.课堂纪律

个别不安分守己的学生在课堂上,特别是一些非重点科目的课堂,不遵守纪律,看不良书籍、传递纸条、窃窃私语、打盹睡觉等等,严重影响班级的学习氛围。任课老师有的不怎么严加制止,于是这种坏风气就蔓延到所有课堂,上课效率大打折扣。班主任要有全局意识,经常在教室外巡视,不要因为某些科目不重要就忽视了协助任课教师进行课堂纪律管理,否则就会造成所有课堂的差乱,高效课堂从何谈起?

3. 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关系到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作业要按时完成、书写工整、听课认真、笔记调理、纠错及时等。如果学生中有作业拖拉或不做、上课走神做白日梦、笔记不做或潦草、笔记是纠错等不良现象发生而得不到纠正,由于人天生具有一些惰性,别的同学也会跟着偷懒耍滑,日积月累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后就积重难返,形成"破窗效应"。

4. 考风考纪

良好的考风能树正气,带动其他方面的共同发展进步。如果考风不正则会造成学风滑坡,学生有通过努力取得胜利的竞争心理,这是值得肯定的风尚。但是当看到那些不用功靠作弊获得高分的同学得到嘉奖,心理会形成不平衡。投诉又没证据,于是也试着去作弊,一次成功便觉得很容易,不劳而获得很轻松,就会重复这种行为。结果弄虚作假之风盛行,班风学风败坏。

5. 言行习惯

不同班主任管理下的各个班级都其独特表现。有的循循善诱,学生言行得体。有的疏松懈怠,问题学生的负面影响就会辐射开来,例如有的班级学生互相攀比、追求虚荣,这些都是由一开始没被注意的不良节点带动起来的。如果这种风气盛行,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危害。

“破窗效应”具有动态性、连锁性的特点,因此,预防第一扇窗户被打碎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班主任不能有效地处理第一起或初期的学生违纪行为,就可能起到反面示范作用,使其他同学产生侥幸、模仿的错误认识,以至于形成气候。对于蔓延的不良行为,班主任会觉得难以管理,可能采取放任态度。等到问题特别严重,学校不得不对已然成风的违纪行为进行集中处理时,其难度增加,付出的代价也将加大。因此班主任应充分重视班级管理中可诱发"破窗效应"的环节,,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加以扭转,不能让其形成规模。

二、有效采取防治措施

要有效防止"破窗效应"的发生,应该标本兼治,从事前宣传和制度建设、事件的及时处理和抓源头、事后的经验总结几个环节来做好。

1.班级制度建设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同样班级也又有班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中要有一整套完善的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且能够严格执行,就可以在源头阶段有效抑制"破窗"因素,为班级以后的日常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在制定班规时,根据教育法、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校规校纪等,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先和班委仔细讨论,然后在班会课上由全班同学进行表决,修订完善。报给学校审批后在全班公布,大家共同遵照实施。

2. 精细管理到位

班主任应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不要错误地认为,学生人数众多,一个人偶然的、轻微的违纪或不文明行为无关紧要。而事实正相反,在同学眼中,每一名班级成员都代表班级的整体形象。如果看到一名同学抽烟却没有得到该有的惩戒,那么另外的同学中有的人也会效仿,导致整个班风败坏。班级管理事务繁杂,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教育者、组织者和协调者,也是学校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者。要真正管理好班级,班主任要高度重视班级中出现的“第一扇破窗”。比如说,自习课有两个同学小声讲话,影响了他人学习,班主任如果不追查原因进行处理,后来就会更多的人讲话,声音越来越大,纪律混乱,最后就会嘈杂得使人无法去自主学习,这种现象并会蔓延到正课上,结果造成一个“乱班”。针对日常类似的小事,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防微杜渐。对犯错误学生的教育、惩罚做到“有依有据,惩前毖后”,使坏风气、坏习惯无机可乘。对于以上提到的自习课乱讲话的事情,我立即找来当事人谈话了解情况,当天下午开了一个小型班会,讨论自习课讲话的事。经大家讨论,一致同意自习课不得乱讲话,保持安静,有问题找老师或课余解决。经过及时处理,班级的自习课很是安静,给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效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

3. 爱心修补“破窗”

青春期学生的自尊心很强,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因此,对过错学生的惩罚措施,应体现教育性、关怀性及可弥补性。对学生初犯错与屡犯所得到的惩罚应有严厉程度上的不同。惩罚是为了完善其人格,对其今后发展有益。批评应以爱心为原则,始终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例如让过错学生利用其特长为同学、班级服务,或承当一定的义务劳动等。对班级做出了一些贡献之后,该学生既得到大家的认可,又找回了自尊自信。这种惩罚措施的意义在于学生一方面会慑于班规班纪,不敢于继续犯错;另一方面,他又能从惩罚措施中看到希望,能勇于担当过失,乐于改过自新。所以对犯错学生应给以严格要求和温暖的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出教育的本质。

4. 善用方式方法

一是要主抓亮点,正面宣扬。班级管理中对过错学生的教育不仅是告诉他错在哪里,而且要告诉他什么是正确的以及该怎样做,所以品学兼优学生的示范作用就非常重要。通过对比一下,过错学生就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也能找到自身的亮点。抓住了这个点,就找到了该生进步的动力并将之大力发扬,班级管理也就及时修补了一扇破窗,避免了不良影响。利用好亮点逐步推进,创造和谐团结、昂扬上进的班风。

二是要及时修补,防微杜渐。班主任有时由于事情较多,对于过错学生的较轻错误行为会拖到几天后才进行处理或者只是轻描淡写的说几句就了事。但是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就在于及时、彻底。一旦错过了教育学生的有效期,就难以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甚至会阴奉阳违,事实上依然我行我素,其他学生看到这种情况也会效仿,为日后的教育留下后患。及时教育不仅可以使班级管理效率事半功倍,也能将“破窗”效应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使班级运行在健康的轨道上。

“破窗效应”理论启示我们,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只要有问题出现,不管事情大小,要在第一时间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多错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班主任要诚恳地告诫学生,取得他们的信任、理解,谨防小错的累加蔓延,造成不可收拾的被动局面。班级秩序的好坏对学生的行为具有暗示性和诱导性。如果秩序良好,学生就会得到积极的暗示,遵章守纪,进而更好促进班风建设;如果秩序混乱,学生就会得到消极的暗示,一个看一个地效仿,不良行为盛行,班风就会受到破坏。因此,班主任要坚决防控“破窗”因素,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其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励其勤奋学习,不断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军.《教育理论基础》.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3)

我曾经担任过17年班主任。时至今日,我依然念念不忘与那些可爱的孩子们耳鬓厮磨的日子。我始终坚定地认为,没有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教师生涯是不完整的,因为班主任比学科教师更接近教育的本真。虽说一直认为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得并不出色,好在带过的学生还算喜欢自己,领导和同事也给了我以肯定。用他们的话说,我班级工作点子多,懂得小孩的心理,会跟孩子们交流。我深知,这点滴成绩得益于自己一直以来对心理学的喜爱。

 

一、心理学效应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心理学》是中等师范学校最后一年的一门专业课,也是一门我特别感兴趣的课程。至今记得,我们几个同学经常在课余时间凑在一起,津津乐道地分析着身边人的气质类型;也记得,曾经跑到学校图书室,一下子借来了三本心理学方面的书。时隔20多年,我还能记得其中一本书为《心理现象分析百例》。从这本书中,我了解了从众心理、超限效应、破窗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等心理现象,并长时间影响着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超限效应”描述的是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心理的现象。比如,教师跟学生讲道理的时候,无论事态多么严重、分析如何到位、理由那样充足,都不可拖延时间过长,否则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在教育实践中,我总是提醒自己下课铃声一响立刻停止讲话,与学生交流说话一定要简练等等。

 

“破窗效应”是说窗户破损后若无人修补,其它窗户也会随之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应用在班级管理上,就是要做到见微知著,抓住问题开端,遏制住不良之风的蔓延。因为明白这一点,开学初我总是特别重视班级常规管理,狠抓学生习惯养成。不管学校要求如何,我都要求教室整洁有序,学生上课、间操、集会等容不得一人违纪。

 

“罗森塔尔效应”又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指美好的期待往往会带来美好的结果。应用在班级管理中,就要求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都要有所期望,懂得欣赏每个学生,不要厚此薄彼。我初当班主任时求胜心切,总希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快提高成绩,期待过高导致操之过急,效果可想而知。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我对“期待效应”有了新的理解,要求自己做到“因生制宜”,对每个孩子设定“合适”的期待,与之口头签订符合其学习能力的“心理契约”。那一年我任教一年级,与班里几个学困生约定,让他们和邻班同水平的学生比成绩,每次测验达到60分就是成功。因为降低了对他们的期待值,他们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让我内心多了一份爱心和耐心。孩子们也因目标似乎近在咫尺、不再遥不可及而充满信心。他们的学习成绩一天天在进步,期终考试邻班有3至5人未过及格线,而我班学生成绩最低80多分。学生们的回报远远超过我原来的期望值。多年后,我在读《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时,看到这样一段话: “许多教师采取非常严厉的措施,或是给较低的分数来对待那些他们认为没有表现出足够雄心的学生,希望以此来唤醒他们沉睡的雄心。但此法对那些学习成就已经跌近警戒线的孩子会越挫越差。反之,我们以温和、关心和理解来对待这些孩子,他们则会表现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智力和能力。”我想,如果我们都能及早感悟到这一点,班主任工作就成功了一半。

 

二、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班主任工作对象是学生,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正确而有效地组织班级工作的前提条件,是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基础。我们面对的学生既有阶段性发展的共性特点,又有各种原因造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了解他们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又要考虑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为了解学生、读懂学生,我有针对性地阅读了《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有关书籍、资料,还注意采用多种方法了解和研究自己班的学生,比如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各种班级活动,全面观察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学生、学生家长、学生亲友、任课教师等方法,分析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我认为只有了解学生,才会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坚持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营造良好的班风,塑造特有的班级文化,增加班集体的凝聚力;我注意捕捉孩子成长的困惑和心理,做好孩子的情绪管理。比如,针对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普遍倾向,在新学期伊始举行的“缘来一家人”团体心理辅导系列活动中,通过游戏、创作班歌、唱班歌、定班规等环节,让学生感受集体氛围,找到班级归属感;组织学生与兄弟班开展歌咏赛、拔河比赛、队列比赛等,在活动中,学生开始变得热情,开始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较强的班级凝聚力逐步形成。为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我根据注意心理学规律设计了 “注意使你更出色”团体心理辅导课,先让学生观看动画片《小猫钓鱼》,认识到“注意力”的重要性,再通过系列游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指导学生认真听、注意看、用心记,让学生在游戏中领悟到锁定注意目标、提高目标兴趣、努力排除外界干扰就能提高注意力。学生同时明白了全班同学都集中注意力,目标一致、目的明确、团结协作,就能更出色地完成任务。为了培养每个孩子的自信心,每学期末我们举行“评选班级之最”活动,让每位同学都展示出自己最优秀的一项本领。针对小学生情绪控制能力弱的特点,我设计了“做情绪的小主人”心理健康辅导课,引导学生通过情景扮演、讨论等方法,掌握控制情绪的方法,做一个快乐的小学生。事隔多年,许多学生依旧记得这些活动,每每相逢,他们常常是兴致盎然地谈论起这些活动。作为班主任,我为这些活动能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回忆而深感欣慰。

 

三、基于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实践与研究

 

与个体心理学的邂逅缘于几年前书店中的一瞥。书店角落里的一架书橱中,一本《自卑与超越》无意中吸引了我的目光。我随手翻阅起来,没想到《译序》便让我被作者的传奇经历所深深感染。这是一本深度剖析自卑的心理书,作者以平易轻松的笔调论证了自卑感的形成,并描述了自己如何将自卑转变成对优越地位的追求动力,最终成就辉煌人生的经历。我也因此认识了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阿德勒。他以“自卑情结”为中心思想创立了“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行为都出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我从此走进了个体心理学的大门,相继研读了《心理与生活》、《儿童的人格教育》、《走出困境的十堂心理课》等数本个体心理学的经典著作。

 

个体心理学强调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实体,根据自己的独特目的去寻求人生意义和追求理想,并且是一个与社会和他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他认为,我们要理解这样的个体,只有通过理解他与其他社会成员的联系这条途径才能实现。在班级这个大集体中,作为班主任很容易发现和观察到学生个体的情感表达方式和相互之间的思想沟通渠道。因此,将所学理论知识积极应用到班主任工作中,提炼形成了学生《心理水平体检表》,该体检表包括“我的家人”、“生活经历”、“学习经历”、“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及一项人格测试等内容。每接手一届新生,我都会把表格发给每个学生,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填写。通过《心理水平体检表》对每位学生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后,针对他们的不足设计了“心灵对话记录袋”,以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随访、干预。于是,学生们在“心灵对话记录袋”中首先自我对话,擅长动笔的用“心灵周记”,擅长口头表达的用“每周小录”,擅长画画的用“心灵写真”,他们用最擅长的方式记下成长过程中的苦辣酸甜,在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中成就自己;其次是互相对话,每月一次“班主任心语”、“父母心语”、“同伴印象”……学生从他人的评价中获得成就感,感受自己的与众不同。

 

篇(4)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队伍的素质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教师素质包含有专业素养、文化素养、教育素养以及心理素养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心理素养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素质,是“育人”的必备前提。学校美术在对学生进行“智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强调对学生的“美育”与“德育”功能。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心理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关系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对学校美术教师的心理特征进行归纳,并对不良心理问题作出分析与判断,探讨与之对应的策略是当前美术教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1基于外部环境的心理问题

1.1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不良心理问题。新课改对教师的能力与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的变化上。传统教学中的师生间往往是一种单向的授受关系,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新型课堂强调教师的引导、合作与参与,这种以民主、平等为特征的师生关系很难让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所接受。传统美术教学多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新型课堂中则更强调对学生审美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对教学过程与情感教学的重视给了教师更高的标准,要求教师掌握更多知识,学会以宏观概念把握教学。在教学手段方面,新媒体、新设备以及网络教学的发展尤其让一些老教师感到措手不及,跟不上时代潮流。这些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很容易让适应了传统教学的教师产生或矛盾、或抵触、或无助、或焦虑的不良心理问题。

1.2多重社会角色带来的不良心理情绪。教师作为一种职业,被赋予了“蜡烛”、“春蚕”、“人梯”的光荣称号。这种褒奖给教师带来光荣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述认知观往往忽略了教师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普通角色,这种普通角色与社会“圣化”的高期望之间势必产生巨大反差,容易造成教师的自卑心理。另外,来自家庭与日常生活的各类琐事都对教师心理会产生影响。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不良情绪如若不能及时化解,很容易被带入课堂中,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1.3美术教师的社会地位。美术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是对学生实施“美育”与“德育”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使美术学科在学校中一直处于不重视的地位,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这种观念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这一现象自然会让美术教师产生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长此以往,很容易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出现散漫、懈怠的状态。这类似于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教师最初或许是一种积极求进的态度,但由于学校的不重视,给美术教师贴上了一个“作用不大”的标签,就会使其产生既然不好,是破的东西,就让它再破一些也无妨的消极心理。这不但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

2教师个体隐形心理

2.1偏好心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认为,偏见是人类独有的特性。在学校,教师对那些天资聪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更为喜爱、重视,而天资不好,或者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受到歧视。这种偏向心理有时是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中产生的,很难进行自我控制,并且具有顽固性倾向。教师一旦形成某种心理偏向,便很难逆转。这种无意识的心理偏向不但制约着教师的决策力与判断力,而且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易于产生不求上进、情绪低落的不良心理。

2.2个人主义心理。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思想观念与创作过程中追求自由思想、个性特色与创作风格。基于这一学科特征,许多美术家甚至美术教师在长期的学习、创作中,或多或少的养成了“个人主义”心理。这一心理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常常是极端强调个性教育,忽视集体意识教育,或是一味从自己的判断、好恶出发褒扬自己认可的作品,而否定与之喜好不符的作品。在这种“个人主义”心理的影响下,学校美术教学很难达成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智与观念的目标,不利于学生自身素养与能力的拓展。

2.3不信任心理。在社会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自尊、自信、自强、自律的品质已经成为人才评价的新标准。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越来越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却贯穿于教育本身。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总抱有一种“不信任”心理。如担心课程内容被学生难以理解而进行拖沓沉长的讲解,这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自由探究、体验与发现的机会,难以让学生对美术这门体验性强,具有过程性的学科保持积极持久的兴趣。担心学生的课余策划做不好而“亲自上阵”。对学生主持的一些活动都“事必躬亲”,不敢放手,生怕出错。实践证明,这种“不信任”心理完全是多此一举,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观念,充分相信学生,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其各项能力得以充分提升。

3角色意识与职业态度

3.1职业态度与职业情感。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的个人作用往往比其他学科显得更为重要。尹少淳在《理想与现实中徜徉》一书中写到:“如果说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法制’特征比较明显的话,美术教学则是‘人治’的因素更为突出。”具体来看,美术教师对教学的态度、情感以及意志等会对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心理学中,教学态度与风格是说明教师行为的一贯性概念,指教师在教学中所持有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美术教师的职业态度具体可以体现在工作意志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上。对于广大美术教师而言,或许并非人人热爱美术教育事业,但作为一种职业态度,基本的责任心是应该必须具备的东西。有责任感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才可能有所思、有所悟、进而又所得。认真负责的教师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能够促进学生养成刻苦学习、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对美术教师情感的要求是基于职业态度之上的更高要求,美术教师的情感体现在教学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设计等多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以及美术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势必对学生给予影响,在欣赏教学中对优秀作品的真情感受当以激昂、婉转、生动的语言或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表现时,学生的心灵会被这种强烈的感情所同化。

3.2重美术本体轻教育功能。美术教育从字面上可以分解为“美术”与“教育”两个领域。美术作为一门学科体系既具有完整的知识技能系统,又有着教育功能,这种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品德与人格的养成上。在个体的不同发展阶段,美术教育的倾向有所不同,在基础美术教学中主要关注的是美术教育的教育功能,而非美术本体。对这一问题,中外一些思想家也早有相同的见解,如中国唐代绘画理论家张彦远指出:“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其把教化与人伦放在首位,强调了绘画的道德教育意义。西方哲学家柏拉图也认为道德教育是美术教育最早、最重要的目的。然而,由于美术教师多来自专业院校并接受专业的美术教育,在意识形态上有较强的艺术家心理,这种心理使其注重对美术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教育意识与教育知识相对淡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则会一味强调专业知识或技能的教授,而忽视了美术教育对学生情感体验、想象创造、道德养成等方面的教育,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与长远发展。

基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美术教师不良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社会因素,如社会地位低、生活压力大、再加上新课改的影响使一些教师产生了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个人因素,如个体性格、个人观念、艺术家心理等等。因此,对美术教师进行心理调控,强化其人格力量,可以从社会与个体这两个方面着手。

4加强社会对美术教师的认同与关怀

在美国,美术、音乐等艺术课程已列入中小学教育的核心课程,为什么在美国艺术课程被如此重视?如能读一下《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就不难找到答案。标准指出,未来社会的竞争不能单纯地只考虑经济和技术方面,更要意识到精神和智慧的竞争,而艺术则具备培养学生精神与创作的关键作用。可见,美术教育在未来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我国,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美术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有所改善,但仍远远不够。这需要从社会及学校各层面加强对学校美术教育的认识,建构全社会对艺术教师的正确观念,合理客观地评价美术教师在“教书”尤其是“育人”方面做出的贡献。尽可能提高教师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增强美术教师的职业吸引力,使更多具备深厚专业素养又有教育热情的有识之士投身于美术教育事业,进而不断提高美术教师的业务与心理健康水平。

作为教育管理者的学校,应努力营建有利于教师成长的良好氛围,注重教师队伍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如邀请有关专家适当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同时也可结合开展个别心理咨询或辅导,帮助教师排解心理困扰,化解不良心理倾向。

5自我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

5.1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自我观念是指一个人感受自我存在的经验。已有研究发现自我观念影响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健康。因此,有必要在教师个人认识中建立对自己性格、能力、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正确认识,进而把这种认识贯穿于职业发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敢于面对自身不足与缺憾并努力做出改进。在具体教学中,要以合理的目标来要求自己,树立美术教师的职业自信心,不断提高心理成熟度。在日程生活及工作中,难免会碰到因各种压力而产生不良情绪,虽然教师都有控制不良心理、情绪的共识,但往往很难从中脱离。这种情况下与其强行压制倒不如顺势利导、引入教学。曾听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美术教师因爱犬的死去而情绪低落,在课堂上她没有压制自己难过的情绪,也没有失声痛哭倾诉自己的悲痛,而是饱含深情地讲述了自己和爱犬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人与动物之间深厚的情谊,然后与学生交流并让学生用画笔描绘自己生活中的动物。教师在这样一节课美术上不仅倾诉了心声,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关爱动物的的意识,真可谓是一堂生动而成功的美术课。

5.2养成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人们常说“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对于学习如此,对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亦如此。根据个体的不同,每个人所持有的兴趣爱好也会各不相同,如有人喜欢运动,有人则可能喜欢唱歌、户外、养花等等。这些其实都是保持健康心理的良方,也能对已经产生的不良心理情绪起到发泄的作用。如在压力过大或心情不好的时候,以运动的方式合理发泄,不但能摆脱内心的不快,而且还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增强体质,何乐而不为呢?再如,通过舒缓、优雅的音乐来放松紧张的心理同样也是很好的心理保健方法。

5.3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知识、技能易于老化,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才能紧跟社会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勇立潮头的自信心理。在新课改的推进过程中,各种新观念与新设施的使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若教师能有“问道在先”的优势,那么面对新课改只会是一种契机而非挑战。再如,美术教师重美术轻教育的心理与其缺少教育理论知识与观念的实际密切相关。只有通过在掌握丰富教育理论与观念的基础上,才可能在美术本体与教育功能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由此可见,美术教师最需要在专业技能之外优先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并结合自身个性和聪明才智积极投身于教学工作,在教学成果中获得满足,只有把工作当作事业而不是负担的教师,才能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理想与现实中徜徉[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美]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篇(5)

多媒体课件能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形象化、立体化、动态化,能把微观的、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无法感觉到的知识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弥补了常规教学方法的缺陷,因此被广泛应用。当前,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过度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现象屡见不鲜,长此以往,这种泛滥化现象必将为落实生物学科的培养目标带来隐忧。

把泛滥的课件图片充当生物教学实物 在生物课堂上,很多时候可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物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但是不少教师却过分依赖多媒体图片。讲解花的结构时,整节课都利用课件上精美的3D动画,层层分解花的结构,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绚丽的图片与高超的技术上;讲到植物的器官时,不少教师选择利用课件展示玉米、白菜、萝卜等图片,让学生通过读图辨认植物体可食用的部分属于什么器官;在讲到种子的结构时,将玉米种子与大豆种子的剖面图一起展示,让学生一边读图,一边区分这两种种子的结构……把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实物拒绝在生物课堂门外,单一泛滥地使用多媒体图片。

名为实验活动,实为多媒体视频 初中的生物实验主要包括学生动手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在生物课堂上教师打着要进行实验活动的教学设计的名堂,实际上在演示多媒体视频的情况不胜枚举。例如,在讲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应当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的动手实验,很多生物教师出于对实验准备工作繁琐、实验时间长、实验效果不好控制等因素的考虑,直接利用多媒体插播实验视频或模拟动画来上课。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屡见不鲜。

舍弃教材的“本”,而追逐课件的“末” 教科书不仅是教师用于教学的文本,还是学生的学习用书。但是,现在有不少教师喜欢扫描教材的核心内容加插到多媒体课件中,在课堂上让学生完全抛开课本而循着课件学习。例如,在讲授《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时,学生品读的图片都来自多媒体课件,并利用课件上强化记忆组成各个系统的器官名称;还有,不少教师倾向于直接舍弃课本上设置的思考题与课后习题,在课件上另行补充大量的课堂练习,把即时反馈和巩固练习极端地设计成“题海操练”。

动态多媒体课件板书全盘替换传统板书 不少教师片面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否定了传统板书的作用,全盘用多媒体课件来代替传统板书。例如,讲《体循环和肺循环》时,教师用课件展示了两个循环的路径图,并没有在黑板上逐步生成并让它始终出现在黑板上,当课件换页的时候,下一张幻灯片就替换了路径图,学生走马观花般看课件板书,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构建核心知识结构,只是浅尝辄止地捕获了知识结构的粗糙映像。

多媒体课件应用泛滥化的危害

自然直观的学习体验减少 直观教学手段可以分为三类,即自然直观、语言直观和间接直观。自然直观手段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直接观察自然实物进行学习,例如,通过观察鲜活的花,解剖花并说出花的结构。运用多媒体课件属于间接直观手段,间接直观往往只动用到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忽略了学生的触觉、味觉、嗅觉等真实体验。多媒体课件应用泛滥化必将导致学生自然直观学习体验减少,失去了情景真实、印象深刻的实物学习体验。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泛滥化应用毫无疑问致使学生错过了体验生活实际的机会,浪费了丰厚的生活课程资源,背离了新课标所倡导的引导学生更多地体验自然直观学习的理念。

探究性学习在泛滥化氛围中举步维艰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兴盛,逼真精彩的生物实验视频随处可得,极大地便利了生物教学。实验视频虽然可以清晰地呈现探究的过程,但“‘视频’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学生物课堂上多媒体实验视频泛滥化已致使探究性学习举步维艰。多媒体视频泛滥化不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实验,不利于学生逐步养成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习惯,不利于学生提高获取新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发展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 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抛开课本,完全按照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极易造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学生一般是参考教材进行课前自主预习,若课件对知识点的编排不恰当,与学生预习后的“前概念”交错,会徒增学生的迷思概念。学生整节课都关注课件,没有了阅读教材、眉批旁注知识的时间,部分学习能力偏弱的学生课后的巩固复习在课本上无迹可寻,更有甚者一学期下来根本不知道知识在课本的哪个单元。

增大了系统构建知识的难度 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有其内在的层次性和逻辑性,而板书、板画是学生把握教学重点、全面系统地理解教学内容的主线之一。在生物课上,适当辅之以必要的传统板书、板画更符合七、八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传统的板书、板画依靠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一笔一划地呈现出来,这一过程缓慢有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加工知识。教师在板书、板画的时候往往会加以阐述,反复强调板书上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全盘使用动态的多媒体课件增大了学生系统构建知识的难度。课件板书虽可图文并茂、面面俱到,但却让提取信息能力较差的学生抓不到重点、顾此失彼。应接不暇的多媒体切换还会导致学生的视觉产生疲劳,持续久了,学生的视听专注度就下降了。

防治多媒体课件应用泛滥化的对策

主张实物教学为主,图片展示为辅 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生物课堂应主张以实物教学为主。讲花的结果,其实大可以让学生每人都带一朵真花到课堂上来,分小组展示花并说出花的结构。真花多姿多彩、形态万千,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这种真实的情景体验多媒体课件怎么代替得了呢?又如,讲到植物的器官时,教师不妨从家里带一个菜篮子到讲台,里面放上分别属于植物的根的萝卜、属于茎的甘蔗、属于叶的白菜、属于花的西兰花、属于果实的桔子以及属于种子的花生,学习的效果与看多媒体图片一定大相径庭,还可通过现场掰掉白菜的叶子来纠正学生对茎和叶的认识误区。

堵起实验教学过度虚拟化的“第一扇破窗” 实验教学既是一类探究活动,也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教育心理学表明,实践教学可以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潜在的心理影响,正如学生所说的:“我听过了,我就忘记了;我看过了,我就记住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新课程改革强调的创新、探究、思维、自主都可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得到很好地体现和落实。堵起生物实验教学虚拟化的“第一扇破窗”,防治破窗效应引发的一系列不良效应,可以为探究性学习营造氛围。首先,学校应逐步完善生物学实验室的建设、仪器设备、用具、专业实验员的配置,保证实验教学经费的投入;其次,教师也可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开设好生物实验;最后,大力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的设计,促进师生之间教学相长。例如,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参考教材提前做好植物黑暗处理的操作,在课堂上分小组设计多种方法检验产物氧气和淀粉,渗透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实验中的运用技巧。

倡导围绕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教学设计行为 教师的教学设计行为要实现新课标倡导的“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就要基于学情制订合适的学法与教法。例如,学习生态系统的构成层次时,要考虑到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已经获得了种群、生物群落等概念,初步形成了自学习得的“前概念”;还要考虑到部分学生参观过深圳动物园、仙湖植物园,或在家里有过饲养小宠物或种植花卉、小盆景的经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整合教材、学情资源,有效设计教学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善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结构 在生物课堂上,知识网络的构建不能只依赖于多媒体课件板书和传统板书这两种形式,还应把新颖的思维导图有机渗透到传统板书中,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陈卓纯老师在讲授《花的结构》时,以花结构的思维导图(如下图)作为板书,涵盖了结构与名称,图文并茂,使学习的内容更加深刻,延长了学习者记忆的贮存期。

综上所述,一线初中生物教师要重视课堂多媒体课件应用泛滥化现象带来的不良辐射,紧扣初中生物新课标的理念――“生物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旨在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握好教学设计,有效防止多媒体课件应用泛滥化的危害。

参考文献

[1]王永胜.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杨善禄.基础教育现代化教学基本功(中学生物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篇(6)

关键词 迁移理论;化学课堂;为迁移而教;苏教版教材

在化学教学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教师“教无条理”,学生“学无头绪”,不能触类旁通,学习效率低下。归其主要原因:没能有效应用学习迁移理论,教师对学生缺乏在迁移能力方面的培养。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面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四种基本要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如果说这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目标,那么学习的迁移就是检验教学是否达到这个目标的可靠指标。为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应以学习迁移理论为指导,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迁移,消除或尽量避免消极的迁移,就当今课堂教学境界而言,“为迁移而教”应该成为一个追求的目标。

1.学习迁移理论的概述

1.1学习迁移理论的定义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早期学习迁移理论有相同要素说、学习定势说、概括化理论等。现代认知迁移理论以布鲁纳(Bruner·J·S)和奥苏伯尔(Ausubel·D·p)等人为代表。该理论科学而全面地解释了学生迁移的现象和实质。其主要观点为:(1)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由于学生学习和课堂教学是系统连贯的,因此,学习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迁移。(2)迁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即前后两种学习活动是互相影响的,其影响作用可能是促进的(正迁移),也可能是阻碍的(负迁移)。(3)迁移是学习者运用原有认知结构的观念对新课题进行分析、概括的过程,即认知结构与新课题内容的“同化过程”。(4)学习者认知结构中观念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摄性和辨别性的高低,影响学习迁移,此外,教师对学生学习方式方法上的指导作用也不容忽视。

现代认知迁移理论把迁移定义为: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的原有观念,通过思维对新课题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在揭示新旧课题共同本质基础上发生学习迁移,以顺利获取新知识的过程。

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的影响。简言之,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于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此外,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也是一种迁移。

1.2学习迁移理论的分类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学习迁移正因为如此,它能够使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既可以使先前的学习对后继的学习发生作用,也可以使后继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发生作用。先前的学习影响后继的学习,叫做顺向迁移;后继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发生影响,叫做逆向迁移。当然,这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也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学习迁移的性质又有正负之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消极、干扰或抑制作用称为负迁移。

1.3学习迁移理论的作用

凡是有教育的地方就会有迁移, 从来不存在相互间不产生影响的学习。而且,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学习中或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也是教育和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 因此可以说迁移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无所不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作用突出表现在:(1)迁移是有效学习的标志;(2)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3)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前提条件。

2.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

“为迁移而教”是课堂教学的高级境界。由此出发,教师在日常的化学教学中应注意结合高中化学的学科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地创设和利用教育契机去促进正迁移的发生以及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2.1消除思维定势,克服负迁移

实践证实:当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相似而不相同时,先入为主的原有知识常常干扰、抑制新知识的学习,因定势而出现负迁移,这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不稳定、不清楚有关。如果学生的认识结构中原有的观念越稳定、越清晰,产生的负迁移就越小。

(1)记忆定势:记忆定势的特征是印象重叠或混淆记忆,即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旧知识严重干扰了相关的其它知识。例如,在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一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的学习中(说明:本文出现的教材内容均来自苏教版教材),在熟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之后学习电解池,两者的电极反应容易出现混淆。这时应该分析对比原电池与电解池电极反应的区别,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这一类的知识一般学生是经常混淆的。在《化学平衡常数》这节内容时,会出现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化学反应原理》第49页,有一段文字:“固体、水溶液的水的浓度可视为定值,其浓度不列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若学生只停留在记忆的层次,则对后续的学习会产生阻碍。其实,当水在水蒸汽状态时和某些有机反应时,水是需要列入表达式的。

(2)理解定势:理解定势是对某些概念、原理在内涵上理解的偏差或适用范围不清楚而产生的思维障碍。例如,化学教科书中认为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都称为两性物质,而H2S有下列反应:

H2S+H2SO4(浓)=SO2+S+2H2O (氧化还原反应)

H2S+2NaOH=Na2S+2H2O (复分解反应)

因此,学生也会得出H2S是两性物质的结论。甚至一些大学课本至今还认为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而被称两性金属。可以看出,学生概括的大前提有明显的缺陷,因为判断两性物质涉及的反应仅局限于复分解反应,而H2S与浓H2SO4之间则是氧化还原反应;Al(铝)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元素,与酸、碱反应是比较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不能称为两性金属。

(3)直觉定势:直觉定势的产生与学生缺乏周密的思考和科学的判断有关,常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凭借直觉或局部线索,匆忙草率地做出推论。例如,面对问题pH=3的酸溶液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值等于多少时,不少学生会迅速给出pH=4的不完全正确的结论,忽视了弱酸这一可能的情形。

(4)操作定势:操作定势常常在化学实验中表现出来,由动作定向不当或夹带某些习惯引起。例如,倾倒液体时不顾标签的位置,天平称量时直接用手拿取砝码,试剂、pH试纸及滤纸浪费较大等。各种消极定势产生的共同之处在于学生对新旧学习材料异同点的认识不足,要克服由此带来的负迁移,应将新旧知识与技能的不同目的、要求、条件和练习的方式、方法等加以明确的辨别和对比,使学生对新旧知识和技能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清晰的认识与把握。

2.2重视综合概括,揭示迁移要素

2.2.1性质的概括

对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进行归类概括。例如:在《有机化学基础》专题三第一单元《脂肪烃》中,在学习乙烯典型的化学性质(如加成、聚合等)的同时,引导学生概括出不饱和双键的通性,并迁移至其它烯烃的推断或解释有关的化学现象。例如,在学习乙烯典型的化学性质(如加成、氧化、聚合)的同时,启发引导学生概括由不饱和双键的通性,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可以推断或解释结构更为复杂的烯烃的化学性质。

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不断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概括,可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清晰有序,问题解决变得简单明了,大大地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2.2.2原理概括

根据化学学科的特征,从现象、事实和逻辑推理中概括出化学基本原理。例如:在学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二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移动》时,通过讨论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引导学生概括出影响化学平衡的一般规律——勒沙特列原理。掌握了上述原理,即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和解释已学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中的某些知识,如合成氨条件的选择、SO2催化氧化反应条件的控制、CaCO3在CO2水溶液中的溶解与析出等。即构成逆向迁移,而且又有助于对后续课程如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理解与学习,又构成顺向迁移。

2.2.3方法概括

在化学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学习者的已有认识结构、思维水平外,还应重视教学方法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影响。要对宏观的或微观的化学方法在不同的场合下的适用性进行概括。如化学计算常涉及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差、物质的量差、气体的体积差等,对这类计算,应通过许多典型例题的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出差量是解题的突破口,寻求未知量与已知差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可形成简捷的解题思维路径。

2.3创设问题情境,拓宽迁移通道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引发动机、激发兴趣,突出化学学科特点,发挥实验教学功能,让学生学会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比较、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为后继学习提供铺垫。例如,在《必修1》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中,介绍大气污染、酸雨的形成、臭氧空洞;在氮的氧化物中介绍NO分子在生物学方面所起的独特功能;这些“窗口”的开设,新知识的渗透,无疑既活化了化学教学,使之更为生机勃勃,也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临窗远眺”乃至“破窗而入”,或在“接头”上进行“嫁接”、“联想”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机会,也为基础知识向前沿知识的迁移拓宽了通道。

2.4加强变式训练,提高迁移的变通性

为了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延伸和扩展,产生有效的学习迁移,增强学生的思维变通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围绕重点、难点或疑点的教学内容从不同角度构造问题,通过演练促使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属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以一贯十、以相对不变去应对万变。如在《有机化学基础》的教学中笔者提出:“根据你们学过的知识和不同的原料制取乙醇”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讨论时,学生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列举出卤乙烷水解法、乙烯水化法、乙醛催化加氢法、乙酸乙酯水解法、淀粉发酵法等多种制乙醇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料来源的难易、成本的高低、反应过程的控制,对上述列举出的方法作出综合评价,以达到思维求异,解法求优的教学效果。

变式练习要符合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尤其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了解学生现有基础的前提下,围绕若干重点、难点、疑点,从不同角度精心设计具有典型性和梯度性的变式问题。特别提醒的是练习初期,习题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同一性,随着知识巩固,再逐渐演变成与初始情境完全不同的新情境。

2.5利用联想类比,促进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在教学中有意创设一些信息给予题,这类题的解法是,依据题目所给的信息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比较,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再迁移到题设情境中解决新问题。旨在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及对知识、方法、技能的迁移能力。

例如,在《有机化学基础》学习“对映异构”内容时,可先复习已学过的构造异构和顺反异构, 再引出对映异构, 然后把各种异构现象以提纲小结式进行对比:

(1)构造异构 分子中原子相互连接的次序和方式不同。包括:

碳架异构:碳链的骨架不同,如丁烷与2-甲基丙烷

位置异构:取代基或官能团在碳链或环上的位置不同, 如1-氯丙烷与2-氯丙烷。

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不同,如丁醇与乙醚

互变异构:如乙烯醇和乙醛

(2)立体异构 相同构造的分子,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包括:构型异构和构象异构。

构型异构:分子构造相同而构型不同,包括:

A、顺反异构:由于双键或环的存在而引起的构型不同,如顺-2-丁烯与反-2-丁烯

B、对映异构:相同构造的分子,二者成实物与镜像关系,如左旋乳酸与右旋乳酸

(3)构象异构:由于分子内单键旋转而产生的异构, 如乙烷的交叉式构象与重叠式构象。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教师在充分运用相似联想揭示事物之间内在联系和共性的同时,应强化对个性的认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易混淆的具体知识或技能进行比较、辨析, 促使学生树立清晰的观念,在遇到新的学习课题时,能迅速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使原有的知识经验主动、顺利、有效地得到正迁移。

3.总结与思考

总而言之,迁移理论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才能发挥其对教与学的指导作用。由于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的“为迁移而教”与学生的“为迁移而学”是统一的。教师应积极开展学习迁移教学理念,将迁移理论融入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进而结合化学知识的特性来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开展学习迁移的有利途径,最大限度地促成化学知识之间的迁移,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技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文主要是通过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的选择的角度来浅谈学习迁移理论,迁移的实质是什么?要使教学产生良好迁移效果,应如何处理知识、技能和智力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慢慢的体会如何才能“为迁移而教”,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付建中.教育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38-160.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06.

[3]顾援.迁移与课堂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0):78-82.

[4]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无机化学(第三版,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846-847.

[5]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706-707.

[6]庞锡涛.无机化学(第二版,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238-239.

上一篇: 宽带网络运营 下一篇: 环境卫生存在问题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