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技术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07 08:39: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工业经济技术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工业经济技术

篇(1)

中图分类号: F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03-0002-03

一、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

高新技术产业日益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代表着未来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国际经济、技术竞争的制高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实现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也是国家和地方实现经济振兴的重要途径。重庆作为我国中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也是全国几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在西部大开发和中央直辖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初见效果,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势头。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

“十一五”期间,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先后实施24个重大科技专项、150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等,投入近10亿元,取得了混合动力汽车、3G芯片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

2010年,重庆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68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2761个。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达2515.37亿元,比上年增长42.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7.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达7.95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348.6%。

2010年重庆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0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27%。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6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1个,其中国家级中心11个;博士后流动站70个;14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目前全市企业创新研发平台已基本涵盖研发、设计、制造的全过程,直接依托企业构建的研发平台占全市总量的75%以上。

(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及布局

从分布领域看,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涉及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制造、环境保护等领域。其中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领域工业总产值占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的64%,产业规模已经凸显。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制造三个领域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的26%,产业规模正在形成。

从产业布局看,2009年重庆市拥有重庆大学科技园、北碚大学科技园两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拥有47个工业园区,其中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开发区。重庆北部新区挂牌成立于2001年,面积130平方公里,2009年北部新区生产总值GDP达54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393亿元,累计签约项目3551个,合同投资总额1265亿元。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868户,世界500强入驻近40家。在2010年6月18日,适逢重庆直辖市成立13周年,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之后,中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于此期间正式挂牌成立,这也是中国内陆唯一的国家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建设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上游的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和制造聚集区,享受国家给予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政策,包括对于土地、金融、财税、投资等领域赋予先行先试权,允许和支持试验一些重大的、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措施。“两江新区”建设将标志着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大发展时代的到来。

从产业技术创新影响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重庆市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技术创新影响力的高新技术标杆企业。如长安集团形成“三国五地”的研发格局,跻身我国汽车第一阵营;轨道交通公司成功研发并运营国内首条跨座式单轨交通,获得全国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全国交通建设领域十大科技成就奖;康明斯公司全新引入电控大马力发动机平台实现本地化生产,填补国内空白;金山科技、华邦制药、亚德科技、大唐测控等5家民营企业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十强”。

二、高新技术产业对重庆工业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根据重庆高新技术产业近12年来的发展情况,计算高新技术产业对重庆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加以分析,同时通过弹性计算,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与重庆工业增加值的关系,以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重庆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高新技术产业对重庆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分析

按照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统计摘要2011》中的计算说明,得出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计算公式:

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的工业产值/工业总产值×100%

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量/工业增加值的增量×100%

利用以上公式,采用时间序列对1999年至2010年重庆的工业总产值、总产值增加值及其增量和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量进行计算得出下图,并进行分析:

图1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及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数据来源:《重庆统计年鉴》(2000~2011年)

从图1可以看到:重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99~2006年一直高于40%,2007~2010年都保持在30%左右。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1999~2004年一直保持在45%左右,最高达到52%,2005~2009年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保持在30%左右,其中在2008年,尽管受到自然灾害和全球金融危机等多重影响,重庆高新技术产业仍然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其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达到22%的高贡献率。在“十一五”的结束之年2010年,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快速增长,达到了41.95%。同时可以看到,虽然最近几年高新技术产业占重庆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有下降趋势,但是其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稳定保持在30%左右,并且从2008年开始该比重有逐年上升趋势。以上都表明了高新技术产业对于重庆工业经济的发展有着很显著的支撑作用和巨大的影响力,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重庆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巨大引擎。

(二)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对重庆工业经济增长的弹性测度与分析

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是由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增加和技术进步引起的。然而,资本、技术和劳动是在一定的产业结构中组织生产。对于给定的资本、技术和劳动,不同的产业结构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增长表现。根据这一思路,列出以下模型:

表示重庆工业增加值,表示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表示工业其他产业部门增加值,A表示经济的制度和技术因素。需要说明的是从工业增加值核算的角度来说,工业总增加值等于各工业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产业之间存在着比较复杂的相互作用,利用弹性测度模型可以很好的测度某一产业部门对于经济的影响敏感度。对上述函数全微分。得:

将该方程两边同除以Y得:

系数表示各部门的增长弹性,以标记,根据上式得到计量经济模型:

该方程的系数表示了不同工业产业部门的经济增长弹性,反映了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本文采用了重庆1999~2010年的工业增加值为

,重庆1999~2010年的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为,重庆1999~2010年的工业其他产业部门增加值为,进行回归

从回归估计的结果看,模型拟合很好。达到99.99%以上,拟合优度很高,通过拟合优度检验。F值很大,表明模型的线性关系在99%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成立,方程通过F检验。各系数均通过1%显著性水平的t检验,回归结果合理。

由结果知,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对重庆工业增加值的弹性为0.3659,即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每增加1%,重庆工业增加值将随之增加0.3659%。以2010年为例,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占重庆工业增加值32.82%,代入弹性公式,则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每增加1个单位,重庆工业增加值将随之增加1.12个单位。这表明了高新技术产业对重庆工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显著的拉动作用,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重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

(三)重庆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

根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重庆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渝府发[2011]35),特别在“意见”是中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内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战略,把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这使重庆迎来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大历史机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都很巨大。

根据“十一五”时期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速15.2%,预计到“十二五”末,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将达5000亿以上,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30%左右,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入全面发力、阔步前进的新阶段。

三、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自1999年以来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对重庆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大,有着非常显著的支撑作用和拉动作用以及巨大的影响力,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一个引擎。同时可以看到,重庆地处我国中西部,在西部大开发和中央直辖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都很巨大,是未来重庆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源泉。重庆必将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成果不断涌现的热土。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2000-2011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1[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 林中元.高新技术产业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影响及预测分析[J].重庆与世界,2011,(11).

[4] 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10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5] 王敏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启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4).

[6] 陶庆先.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竞争力与地方经济增长关系探究―基于28个省份54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实证分析

篇(2)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08)06-0001-05

Study on the Ess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Based on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Paradigms

LIU Chang-nian, MEI Qiang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makes some research on the ess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from paradigmatic viewpoint. Firstly,it put forward one fresh topic that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should be a new model of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paradigms. Secondly,it analyzes and proves the intrinsic basis theoretically about the paradigms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Finally,this paper explores some “sudden change”characteristics about new paradigms opposite to old paradigms from four ways.

Key words: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paradigms;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paradigms

1 引言

新型工业化是基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是对中国未来发展路径的深刻揭示和准确定位,其内涵十分丰富。本文认为,新型工业化是一种新的经济技术范式的确立,是发展观的科学演进。与传统的工业化范式相比较,不难发现,新旧范式之间存在某种承接和递进关系,但更重要的是新范式所具有的“突变性”和与旧范式的内在“冲突性”,使新范式具有熊彼特意义上的“创造性毁灭”的显著特征,范式转换意味着技术轨道、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和发展理念的整体性转换。因此,从范式的视角研究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对于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具有特殊意义。

2 范式概念的提出及发展演进

2.1 范式概念的提出

范式(paradigm)这个概念在理论上的最早提出,应追溯到美国著名的科学学家Kuhn在其 1962 年出版的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在此书中,Kuhn[1]创造性地引入“范式”这一概念,并将之视为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基础,以及科学研究的思想工具和实用工具,进而描绘出基于范式及其变革的科学发展的动态图景,库恩关于范式概念的含义极其广泛。哲学家Lakatos[2]认为范式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系,并将范式大致分为元范式(meta-paradigm)、社会学范式(sociological paradigm)和构造范式(construct paradigm)三个层次,包括内核和保护带两个部分。总体来讲,范式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郑雨、沈春林[3]研究认为:广义地说,可以把范式看作是某个时代人们对事物的共有的见解、思考方法及思维框架的总称;狭义的范式则可以只针对某一具体的学科领域。本文认为,范式就是指在特定时期内,根据科学共同体的理论体系和心理特征所制订的一整套理论、原则、定律、准则、假说、方法等的总和。

2.2 技术范式

继Kuhn之后,创新经济学家Dosi将范式概念引入技术创新研究中,他借助库恩科学发展范式来考察技术演化特点时提出了技术范式的概念,并将其描述为基于自然科学的高度选择性原理的、解决特定技术经济问题途径的“图景”(或模式),以及那些以获取新的知识为目标、并尽可能地防止这些新知识过快地扩散到竞争者的特定规则[4]。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技术范式并非某种具体的技术,而是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由各种具体技术组成的一个技术体系。基于此,Sahal[5]把技术范式看成是技术路标(Technological Guideposts),即技术发展通过范式的形式能够获得一个比较准确的选择发展方向;同时范式又是已有知识的“蓄水池”,使得技术知识能够不断地得到积累并使企业通过汲取技术知识“存量”或“蓄水池”来产生创新的机会。在这里,技术范式显然是已有知识的积累,具有Rosenberg意义上的“聚焦器”[6]特征。

2.3 技术经济范式

1986年,Freeman和Perez在继承Dosi“技术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经济范式这一概念,从而将技术范式和经济增长直接联系了起来。Freeman和Perez[7]把一定类型的技术进步定义为“技术经济”模式的进步,并把影响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分为增量创新、基本创新、新技术体系的变革和技术经济模式的变革四种类型。

增量创新是指这一类创新并非经常性深思熟虑研发的结果,而是工程师和其他直接参与生产活动人员的发明和提出的改进意见的结果,或者在“干中学”、“用中学”时连续发生的结果,它有助于改进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而且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

基本创新产生于深思熟虑的研发,常常包括一种联合的产品、工艺和组织的创新,它在时间上是非连续的,其分布也是不均匀的。

新技术体系的变革指若干对经济领域产生影响,同时导致全新部门出现的影响深远的技术进步,它是增量创新和基本创新的一种组合,往往伴随着机构创新和管理创新。

“技术经济模式”的变革指技术体系的某些变革,由于它们的效果如此之大,进而它们对整个经济行为都有重要影响。一种这样的变革含有多组基本创新和增量创新,而且最终可能包含若干新技术体系。

在Freeman和Perez的眼里,“技术经济”模式变革与前三种模式相比,无疑是一场技术革命。这种革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是,它具有在整个经济中的渗透效应,即它不仅导致产品、服务、系统和产业依据自己的权力产生新的范围;它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经济的几乎每个其他领域”。它导致“相互关联的产品和工艺、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结合,包括全部或大部分经济潜在生产率的熟练跃迁和创造非同寻常程度的投资和盈利机会”[7]。显然, Freeman和Perez的技术经济范式已经突破了Dosi的技术范式所着眼的技术变革的轨迹,比创新“群”或技术系统的概念更为宽泛。

技术经济范式中的核心概念是“关键生产要素”,Freeman和Perez认为,“关键生产要素”是技术经济范式中的“一个特定投人或一组投入”,它可能表现为某种重要的资源或工业制成品,它决定着技术经济范式的特征并成为划分不同类型的技术经济范式的依据。依据Freeman和Perez的解释,成为“关键生产要素”需满足三个条件[7]:(1)使生产成本具有明显下降的能力;(2)在很长时期无限供应能力;(3)广泛被应用和易于扩散的能力。

一般来说,“关键生产要素”并不表现为孤立的投入,而是处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迅速增长体系的核心,其中某些创新与关键生产要素自身的生产有关,其他则与 “关键生产要素”的利用有关。关键生产要素既是所在技术经济范式中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又决定着技术经济范式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因而在各种不同的技术经济范式中居于核心地位。如以棉花、煤炭和蒸汽动力为表现形式的“关键生产要素”映射出的必然是现代纺织业技术经济范式。

2.4 技术经济范式的演化形式

技术经济范式的演化方式分为两类:一是范式进步,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是一种常态。一种技术经济范式一旦形成,它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影响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结构和运行,随着技术经济条件的变化,在既有范式内核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对保护带的调整来增强范式的适应性。二是范式转换,它是一个突变的过程,即抛弃既有的范式的内核,用一种新的内核取代原有的内核,由此形成一个新范式。范式演进的现实形态是范式进步范式转换新范式的形成的动态演进,是渐变与突变相统一的过程,如Dosi所言:“科技进步通常是新范式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随着旧技术范式成本和改进的困难,新范式将变得富有吸引力”[8]。

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是特定的经济、技术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有迹可寻的。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确立的前提是:“只有当上一个周期的关键生产要素及其相关技术群,给出了收益递减或者对于进一步提高生产率或对于新的盈利性投资的潜力已接近极限的强烈信号时”[7]。Freeman和Perez认为,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包括9种特征[7],其中核心是“关键生产要素”、主导技术群和适宜的组织形式等。

3 范式视角下新型工业化的本质与特征

3.1 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其追求现代化的征程都是从工业化起步的,工业化事实上已构成各国经济增长的主体。传统工业化范式诞生于以蒸汽革命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产业革命,它克服了既有农业技术经济范式在空间上的障碍,突破了手工生产的局限,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实现了人类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然而传统工业化范式是以生产要素的持续高投入、环境退化和经济粗放式增长为特征的,在实施工业化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严重的资源瓶颈、技术瓶颈和环保生态瓶颈等,难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其发展演进已到尽头,破解技术经济发展难题需要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的确立。

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这不仅是中国工业化路径的转型,更是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的确立,是我国面对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等“多峰逼近”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观的创新性突破。它要求我们在加快完成工业化目标的同时叠加完成信息化时代的任务,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创新型国家。

3.2 新型工业化范式确立的内在依据

不言而喻,经济增长方式的每一次转变都是由内在的技术范式演进推动的,“技术进步是形成经济格局转换的基本动力”[9]。作为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新型工业化范式的确立有其内在的规定性,是范式演变的必然结果。如舒马赫所言[10],“现代工业体系尽管拥有它全部体现高度智力的先进技术,但却在摧毁自己赖以建立的基础。 而在旧技术范式中,靠新技术来解决旧问题是行不通的”。

新型工业化范式具有范式的一般性特征,主要表现在:

(1)科学性。范式是现实世界一定程度的客观映像,新型工业化范式是经济发展、科技水平、资源和环境的现实要求。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一些发达国家早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与之相比,我国以及众多发展中国家所进行的工业化则是“迟到的工业化”,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科技水平低、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环境污染加剧、就业压力大,所以,我国的工业化具有两大战略任务:一方面要充分把握信息技术革命带给我们的重大历史机遇,发挥后发优势,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要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深化工业化进程,提高经济发展的专业化水平和现代化质量,为加快信息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需求源泉。可见,新型工业化范式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客观发展规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现阶段的必然选择。

(2)阶段性。范式的演变是随着客观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新型工业化范式既是传统工业化范式延伸和合理成分的传承,又是对旧范式的扬弃和超越,是特定历史阶段科技经济发展的结晶,是工业技术范式向信息技术范式转换的过渡阶段。目前,少数发达国家如美国,经济发展早已越过工业化的顶峰状态,而进入“信息技术范式”。信息技术革命是以互联网的诞生为标志,它使人类拥有了迄今最强大的信息整合平台,进而促成了传统的、物资能量型技术经济范式的质变。我国随着新型工业化目标的完成,技术经济的发展也必将全面迈入信息技术范式。

(3)地域性。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地域生活的人们观察问题的方式总是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新型工业化范式的核心内核具有普遍意义,是当今发展中国家通过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亚洲“四小龙”的工业化成功实践,为此提供了有力的佐证。然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资源禀赋、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制度环境的差异巨大,因而,各个国家或区域其新型工业化实践和实现路径必然不同,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是范式进步的具体写照。

深入一步探求表明,新型工业化范式具有技术经济范式的特殊性特征,主要表现在:

(1)关键生产要素。Freeman和Perez[7]认为,“关键生产要素”的变迁是技术经济范式变迁的桥梁和纽带。新型工业化范式的“关键生产要素”是知识、计算机芯片和互联网等,不同于以钢铁、乙烯和矿产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表现形式的传统工业化范式。

(2)主导技术群落。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的方式、途径和规模是由一个或几个主导技术群所决定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主导技术群也会发生变化,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也会因之改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环保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群落已经形成,其产业化进程在深刻地改变着各国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一些新型的工业化国家抓住了这一主导技术群发展的时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和传统技术经济增长范式的更迭。

(3)经济增长方式。传统的工业化范式下,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是主导产业,资本、原材料和能源是主要的战略资源,经济增长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资本、设备等有形生产要素的持续投入来实现的,是一种粗放式的甚至是资源掠夺式的经济增长范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生态代价,如巴里•康芒纳[11]所言:“美国战后技术变迁产生的,不仅是宣布了具有很多预示意义的国民生产总值上的126%的增长,而且有一个在比率上高于国民生产总值10倍的环境污染水平的上升”。新型工业化范式下,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知识、智力和信息是主要的战略资源,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知识、智力等无形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的,是一种集约式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4)适宜的组织形式。传统工业化范式下,股份制公司成为最普遍的企业经营模式,企业的生产经营日趋规模化、标准化和国际化,企业的组织形式日趋复杂化,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经济部门。新型工业化范式下,企业中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价值将被高度重视和合理估价,企业的组织结构日趋扁平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知识创造活动即知识创新成为组织最重要的活动,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所发挥的效能日渐增大,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大量涌现,并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信息产业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信息产业的发展不但会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而且带来了一系列新型产业的蓬勃兴起,将极大地放大全球经济发展的步伐。

3.3 新型工业化范式的主要特征

新型工业化范式是传统工业化范式的“突变”,这种突变特征主要表现在:

(1)新型工业化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传统工业化范式其内在逻辑上具有逆生态性或与环境、自然的不和谐性。传统发展模式是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排放”为基本特征的开放的、线性发展逻辑,它的开放性是指为追求经济发展,甚至可以不顾一切地掠夺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这种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两高一低”,即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会造成资源的过度开采、大量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越大,最终将会丧失发展的后劲,是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是以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根本目标,科学地利用、开发和保护资源,坚持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相衔接,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技术体系。经济发展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通过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来达到缓解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目的。其表现为“两高两低”,即高利用率、高循环率、低消耗和低污染,实现了物质、能量梯度和闭路循环使用,最终实现了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2)新型工业化是一种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的新模式

工业化和信息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长河中不同的子阶段,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虽然总体上是依次递进的,但各个阶段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和严格依次单列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若干阶段是并列存在的,呈错落交织状态。工业化孕育了信息化,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主要载体,没有工业化的发展,就没有信息化兴起;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延伸和发展,是工业化的提升动力和推动“引擎”,信息化能够助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缩短工业的进程和时间。为完成工业化进程,英国花费了200年,美国、日本花费了100年,而新型工业化国家之一的韩国只花费了30多年。因此,将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对经济社会具有“重塑”功能。

(3)新型工业化是将知识视为最关键生产要素的发展新模式

由于知识资源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等显著特性,从而使资本――这一传统的最稀缺的生产要素逐渐失去了其主导地位,知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具创造力和价值的核心资源。在新型工业化范式下,依赖稀缺物质资源的生产逐渐转变为依赖技术与知识的生产,社会生产围绕知识生产知识扩散知识应用的过程展开,产业之间以知识传导和价值实现为链条形成动态的经济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快速成长和发展。

与此同时,又以知识共享效应和收益递增效益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不断高级化,从而最终使整个社会经济得以长期持续增长和发展。因此,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价值,知识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4)新型工业化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新模式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置于经济和社会的核心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科学发展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业化“见物不见人”,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做法。

20世纪50年代初,经济学家Schultz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他认为人力资本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原因,并进一步指出人力资本就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12]。1983年经济学家Romer[13]在其新经济增长理论中提出知识(即人力资本和新思想)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要素。可见,在现代经济中,知识是科学之源,知识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知识与人始终是形影不离的,人既是知识的载体,又是知识创新的主体,知识资源的源泉是人力资源,良好的人力资源将为组织提供无穷的发展动力。因此,可以说组织通过知识积累获取核心竞争能力的过程,必然是组织获取人力资源优势的过程。

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我国的国情“特质”是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然而Romer意义上的人力资本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力,认知科学的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中,体能、技能、智能三者存在两组简单的等比级数规则,即对于体能、技能与智能的获得,社会需要支付的成本分别为1∶3∶9,而人的体能、技能与智能对社会财富的贡献则分别为1∶10∶100[14]。为此,一方面,引导、激励和强化个体和组织的学习能力,鼓励个体在团队中分享知识,加强知识的扩散和转化,不断提高组织的知识创新能力,通过不断提高劳动者的专业化素质,增加劳动者身上知识存量,特别是隐性知识的存量,加快普通劳动力向人才资源的转化进程。另一方面,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拓宽就业渠道,有效地解决好就业压力,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4 结束语

本文认为新型工业化的实质是一种技术经济范式的确立,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产物。21世纪人类必将全面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竞争的基础,以工业化和信息化高度融合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范式,必将成为后发国家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趋势,实施跨越式发展,实现富民强国的现实路径选择。

参 考 文 献:

[1]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1-47.

[2]伊姆雷•拉卡托斯,等.批判与知识的增长[M].周寄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88-90.

[3]郑雨,沈春林.技术范式的结构意义[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62-64.

[4]Dosi G. 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J]. Research Policy, 1982, 11(3):147-162.

[5]Sahal D. Technological guideposts and innovation avenues[J]. Research Policy, 1985, 14(1): 61-82.

[6]Rosenberg N. Perspectives on technology[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45.

[7]弗里曼,佩雷斯.结构调整危机:经济周期与投资行为.载于G•多西等编.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M].钟学义,沈利生,陈平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58-74.

[8]G•多西.创新过程的性质.载于G•多西等编.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M].钟学义,沈利生,陈平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281-282.

[9]弗里曼.绪论.载于G•多西等编.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M].钟学义,沈利生,陈平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2.

[10]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M].虞鸿钧,郑关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4.

[11]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16.

[12]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篇(3)

自20世纪30年代起,大型农业机械的出现导致农业耕作大规模机械化;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化学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等化学产品;农业新技术尤其是杂交技术使农业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农畜产品大幅度增加。工业的突飞猛进以及工业化所带来的令人兴奋的经济效益,使农业技术不断地走向工业化的道路,“本来是主要的人类传统的职业的农业,从欧洲较富足的国家开始,正在迅速变为一种越来越带科学特征的工业”[1],农业技术工业化似乎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在以工业化的模式谋划农业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境。

一、农业技术工业化的内涵及特点

工业化是指以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为核心,用以机器体系为特征的先进物质技术基础取代以手工劳动为特征的落后的物质技术基础,以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取代个体生产的方式,从而使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非农产业部门逐渐取代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的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过程。本文更多地把工业化理解为为了追求经济目的,发生在农业生产技术中的工具、方式、观念、结构等方面的变革,从而引起的农业本身及其与人、社会、环境关系的改变。

工业化社会具有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集权化的特点[2],工业化一方面大力发展工业,使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一方面将大工业的思想和理念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快速发展工业的同时,对农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模式实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使农业和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迅速提高。

以工业化模式谋划农业的发展,其中心内容是农业技术工业化,即工业化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工业产业模式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工业经营方式在农业中的应用等等。从实质上看,农业技术工业化主要包括以下内涵:

第一,农业技术工业化主要体现在一些与工业相关的技术发展上,从传统技术中的手工工具、畜力过渡到使用自动化的、功率庞大的大机器,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实行联合作业和自动控制,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

第二,工业化是一个工业发展和农业改革的过程,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技术在“生态上以逐渐简化的种群来取代相当复杂的生物群落系统,在技术上以化石能(主要是石油能)驱动的理化技术系统取代人、畜力驱动的手工工具与传统农艺,在经济上或是以附属于工业资本的日趋商品化的市场经济的农业取代附属于传统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3]。机械、能源、科学技术的密集投放,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使农业由粗放到集约,农业不再是劳力集约,而成为资本、技术、知识集约的产业。因此,农业技术工业化是一个极为复杂、庞大的变革过程。

第三,在认识上从以经验为主的认识模式转化为建立在实验科学之上的农业科学理论。认识、预测、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了,农业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

第四,工业化的高效率、最大化导致了对农产品的大量需求,促进了农业的大规模化,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化肥、农药、利用矿物能源的机械的大量投入,依赖石化能和化学产品,造成了特定农业生物的专业化、单作化、连片化和多头(羽)化。

第五,工业化的农业技术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因此追求农业外部投入与农业产出比的最大化,导致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使原来以有机循环为主的有机农业变为依靠无机投放的无机农业,动力系统、土地的营养平衡、病虫害防治都靠无机的方法来维持。

由此看来,农业技术工业化表现在动力强大、突破了客观自然的限制、扩大了农业生产的规模、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依赖变为征服,工业化农业技术的知识体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知识进行综合和集成,实施再建构,使单一知识、零散知识、经验型知识结成统一整体进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是复杂的知识整合体系。

二、农业技术工业化的困境

工业化带来的巨大的效益已经使工业技术至上主义根深蒂固。人们相信工业是先进部门,农业是落后部门,农业迟早要工业化,农业技术迟早要工业技术化。于是天然肥料被化肥取代、木材被钢铁和塑料取代,人们恨不能用工业合成物来代替食品。然而工业技术理论体系忽视了生物有机体的有机联系,无法完全代替生物理论。农业技术工业化过分单纯地接受了工业技术理论,大量使用农业机械、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过多地采取了这些生物成长自然过程以外的技术措施,使农业生产力的提高面临着停滞或者倒退的危险。工业化不仅仅在技术本身,而且在制度、政策、人的观念等方面不顾农业的特殊性,产生了严重的发展困境。

1、工业技术理论体系的缺陷

工业技术理论从根本上拒绝生物性和整体性[4],表现为:

第一,工业技术的原理及模式是建立在物理学、化学基础之上的,忽视了生态学这一基础。农业技术与生物有机体打交道,农业生物本身、土壤、自然环境等是具有生命的活的有机系统,应当保持动态平衡状态才能健康。

第二.工业技术的建造机理是通过分裂、分化、分解、分割的方式将复杂的自然事物变为单纯物,然后又将这些单纯物重组为符合人的需要的复合物。这种技术方式只利用了自然规律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违反了自然过程的流动性、循环性、分散性、网络性,割裂了技术活动与自然生命的统一,干扰了自然过程的多种节律,破坏了生物圈整体的有机联系。一些新技术虽然在提高农业产量方面具有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它们也要求应用能耗更大的耕作方法,其中包括大量使用高成本的化肥和农药[5]。

第三,工业技术的组织原则是线性的和非循环的。传统物质生产的目标是单个过程的最优化以及更快更好地取得经济效益,而线性的、非循环的工艺是最简单、最节约的,因而在生产工艺上形成“原料一产品一废料”的运行模式。

第四,工业技术以狭隘的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建立在这样一种信念之上:对于自然的认识意味着对自然加以统治。

2、农业技术工业化政策的偏差

工业化的现代农业政策支持并刺激了工业化农业技术的应用,如化肥、农药、排水系统、过度开垦和销毁森林、减少轮作和休耕、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污染、家畜和人的健康受到威胁、加速了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农业景观破坏[6]。工业化农业技术还造成了人与自然联系的中断,“农业重新与自然(而不是人工)生长因素相互联系。要求技术重新本地化。……因此,农业的可持续性将再次要求‘技艺的本地化’;也就是说,重新发明和评价‘农耕的技艺’”[7]。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状况、不同的劳动技巧、不同的劳动过程和不同的农业产品,工业化农业技术政策鼓励割裂农业的这些地域特征,形成了一种地域知识的新形式,这种形式在不同的情况中不仅关注普遍规则的应用、生产过程和人工制品,也必然伴随着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的解决方法的具体回应。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工业化经济理论和消费理论的偏差

工业化经济对能源和资源的过分依赖表现为它是资本密集型而不是劳动密集型。资本代表工作的潜力,是从过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中获取的。一旦这些资源减少,资本本身就成为一种极为稀缺的资源,经济中存在着一种用资本代替劳动的强烈趋势。资本和劳动都可生产出财富,但是资本密集型的经济同时也是资源和能源密集型的经济。当然,资本并不都是罪恶,它同时具有伟大的文明作用,但是它所产生的通货膨胀影响到经济的许多方面。工业化农业生产是靠能源密集型机器和灌溉系统来进行的,并且使用大剂量的从石油中提炼出的杀虫剂和化肥。这些方法不仅破坏了土壤的有机平衡,并在我们的食物中产生出有毒的化学物质。然后食品工业又把农产品变成过度加工、过度包装、过度作广告的食品,然后再长途运输到全国各地的大型超级市场去出售,所有这一切都要过多地消耗能源,因此引起燃料价格飞涨。动物养殖也是同样的情况,它受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大力推动,因为生产单位动物蛋白比生产单位植物蛋白所需要的化石燃料能源要高出十倍以上。“现代农业也是一种工业,它的生存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能源、技术、有熟练技能的劳动者、原材料及其它许多因素。因此,正如核战争所造成的气候异常会使农业遭受破坏一样,经济生产活动的紊乱也同样会使农业生产蒙受损失。农业生产手段越精细,其遭毁坏的危险就越大”[8]。美国生产的大部分粮食都不是供人消费而是喂养了供人吃的家禽,结果导致大多数美国人的饮食结构不平衡,进而导致肥胖和不健康,从而又引起了保健费用的上涨。

4、工业化大型化、高效化观念的偏差

工业化更多地强调大型化,机械化系统的最伟大之处是通过规模化获得的。更大的力量意味着更大的输出,输出越大越好,但这并不符合生物系统的有机特点,因为在生态系统中规模服从于功能[9]。机械化和大型化不一定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制胜法宝,而且由于工业化的特点,“对自然界的统治的规模。在工业中比在农业中大很多,直到今天,农业不但不能控制气候。还不得不受气候的控制”[10]。工业化农业技术所产生的效益,也并非是最合算、最合理的,“自从普遍采用昂贵的机器以来,人被强行消耗的力量远远超出人的平均力量”[11]。

转贴于

三、农业技术工业化困境的解径

1、纠正技术理性的偏差

技术理性是指围绕着技术实践所形成的有目的的、合理的行为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形成了一整套的基本文化价值观念,如人类征服自然、自然的定量化、有效性思维、社会组织生活的理性化、人类物质需求的先决性[12]。

正是由于技术理性,我们才会有今天的文明和历史的进步,也正是由于技术理性的如此成就,才被社会广泛接受,成为统治社会的权威,进一步形成了技术至上的思想。技术理性主义以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的思维方式,造成了对自然的破坏。技术理性无力解决人的个体性、自由意志、道德情感、本能欲求等非理性问题,而这种非理性世界是内在于个体的,它构成了人的生命活动的真正价值。理性主义的极度发展,必然造成非理性世界的严重危机,使人类迷失自我,丧失了内在的灵性。技术虽然延伸了人类某些方面的能力,同人的某些方面的生理机能相适应,但人的很多生理机能却遭到了可怕的压抑。在技术理性的思维方式中,每一种事物都是可替代的、可化约的、可按照人的意愿随意改变的,人自己也成了市场上一个可计量的市场价值物,成了整个社会机器中一个可以随意更换的部件。技术理性追求效率,在这种思维方式盛行的情况下,人们所注重的将是效率与计划性,而不是人的需要或价值。人类从蒙昧中解放出来,却又被理性自身的创造物——机器、商品和官僚制所奴役。

对于技术理性,“不应该成为霸权主义理性,陷入绝对的理性主义和工具主义”[13],也不应成为禁锢人类发展、离析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力量,而要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指导农业技术向合社会目的的方向发展。

2、健全相关社会制度

首先,加快技术发展和技术预测。要清醒地认识技术可能带来的问题,在技术设计时消除或减少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不利,选择合社会目的的农业技术。为了消除化学化农法或工业化农法,摆脱现代农业的困境,削弱现代农业技术的异化,就要选择生态化的、绿色化的、适用的技术,摆脱对工业技术的崇拜而不回避技术的发展。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而绝不能回避问题。西方先进工业国家都在积极寻找所谓“替代农业”,如生态农业、生物农业、持续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等等,我国也在积极尝试以生态农业技术和绿色农业技术为基础的高新农业技术园区的试验。其共同信念是,在农业生产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反对与自然相对抗;农业生态体系为一个有机整体;重视土壤的培肥;重视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持持久的农业生产力。

其次,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要克服异化带来的弊端,除了寻找现代农业技术自身存在的问题,避免现代技术对生物有机体及其生活环境的过度伤害之外,更关键是超越传统自然观,破除工业技术万能的幻想,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找协调和均衡的机制,利用人类的知识、智慧和意志去自觉地实现一种“均衡”的发展,实施农业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应该尽量遵循自然流动、循环的规律,减少对农业生物体生长方式的改变,减少化学物质等人造物的投入,尽量保持农业生物品种的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和谐的、均衡的天人合一的世界。因为人类的知识不断丰富,技术不断进步,人类对技术的预测也越来越明确,解决危机的可能性不断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发展观发生了根本性的演变,发展观将会更加全面,更加科学化。另外,在新的发展观指导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协调,必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现代农业技术达到这种“均衡”,异化的削弱甚至消解完全可能的。

第三,完善新技术研发的技术评价和社会公众评价机制。技术评价是对技术进行可行性研究,要做市场分析,投资——效益分析,评价可能采用的技术,还要分析其使用后对环境可能带来的污染等,通过研究分析决定是否选用该项技术或技术体系。农业技术的评价是测定农业技术的功能属性,对研究、发展、引进和推广的农业技术进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和可行性论证,从而为农业生产管理者进行农业技术选择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社会公众评价是将农业技术的新发明向社会公众进行告知,以征得社会公众的认可,确保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的行使,减少社会公众对新技术的恐慌和排斥。对于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尤其是新技术的使用。必须通过较为完善的技术评价和社会公众评价。前面分析过农业技术的功能,农业产品是与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切身利益、健康密切相关的,新技术的社会后果不仅要通过专业研究评价机构的评价,还要通过社会公众的评价和认可;不仅要通过经济效益评价,还要通过社会、生态、人文伦理的评价;不仅要进行短期的评价还要进行中长期评价;不仅要进行积极效益的评价还要进行负效应和风险性评价。通过技术和社会公众的评价,尽可能地减少技术的负效应,降低技术的风险性,保证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第四,加强技术研发和管理的立法。新技术研发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为新的农业时代开创了无限的可能与机会,另一方面也夹带着无限的未知与危险。新技术可能使未来社会的知识财富和物质财富更加集中,拥有高技术、接受新科技的族群与信息匮乏者、未接受新科技的族群之间的差距拉得更大,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权、个人隐私权等权利体系更易受到破坏,人们的落伍感、代沟感、贫乏感、差距感会加强,挑战频繁而至,新问题将层出不穷。现有的法律、法规将不足以应付新时代的需要,起码是瞬时的混乱局面将难以避免。新技术的应用和研发要通过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引导和规范,防止滥用、误用技术。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农药使用规范、生物制品使用法规、转基因农产品标签法等。

3、“适度技术”的应用

从技术主体的角度来看,农业技术异化的重要原因是对技术的过度使用带来的技术负效应,如前面谈到的化肥技术负效应。选择适度技术避免了单纯追求高、大、快。如合理密植是增加农作物产量的重要的技术措施,但是在密植技术中,种植密度越大,作物的茎杆越细,越易倒伏。密植与倒伏是密植技术中的一对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培养矮株品种抗倒伏,而植株过矮又会导致作物产量下降。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依靠适度技术的应用,既要考虑合理密植,又要考虑到合理的植株高度。

适度技术的应用首先要遵循自然规律,在保证农作物和畜禽原有自然生物性状稳定的基础上,按照人类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改变。如巨型猪、巨型蔬菜和含有肉味的蔬菜等就改变了生物体原有的生物性状,不仅带来一定的风险性,而且对公众心理造成压力。其次要遵循综合性原则,适度技术不是单项技术的使用,而是整个技术体系的应用,农业技术体系既包括种养技术,又包括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等,适度技术也要在各个单项技术之间寻求一种综合的、相互融合协调的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技术形态。

[参考文献]

[1][英]贝尔纳著,伍况普等译.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p480.

[2][美]阿尔文·托夫勒著,朱志炎等译.第三次浪潮[M].北京:三联书店.1983.p152.

[3]邓宏海.新的农业革命——从工业化到生物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4]曾欢.浅析生态技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版),1998(专辑):p183.

[5][美]詹姆斯·博特金等.回答未来的挑战——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p15.

[6]Joy Ogaji.Ssutainable Agriculture in the UK[J].Envi-ronment,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2005(7):p253-270.

[7]Van der Ploeg.The reconstruction of locality:technolo-gy and labour in modem agriculture[A].T.Marsden.UnevenDevelopment and the Rural Labour Process[C].London:DavidFulton Publisher,1992.p37.

[8][美]约翰·托夫勒.第四次浪潮[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p277.

[9]Peter.Drucker.Post-Capitalist Society [M].New York:HarperBusiness,a Division of Harper Collins Publishing,1994.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p191.

篇(4)

1.1链条炉排锅炉

链条炉排锅炉属层燃型锅炉。煤在炉排上边移动边燃烧,单面着火,运行时燃料难以自身扰动,沿炉排长度方向燃料层有明显的分区。锅炉热效率不高,但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烟尘排放浓度较低。抛煤机链条炉是在常规正转链条炉排锅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燃烧机理既有层燃的特点,又有悬浮燃烧的特点,在燃烧设备结构上使链条炉排反转并在炉膛空间增加了抛煤,使粒煤以颗粒大小在炉排面上分层分布,细煤屑则在炉膛空间呈悬浮态分布,比常规链条炉的煤种适应性强、负荷适应性好、调节比较灵敏。近年来,链条炉排锅炉的节能改造较广泛,包括抛煤机锅炉经强化燃烧改造、前后拱改造、增加二次风甚至四角切圆三次风、应用炉内槽型分离和飞灰复燃技术,节能减排效果不错。

1.2循环流化床锅炉

循环流行化床锅炉技术(CFB)是近30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高效低污染低温燃烧技术,颗粒煤在炉内循环流化燃烧,炉膛有旋风分离器等标志性部件。小型CFB锅炉采用单锅筒、自然循环方式,总体上分为前部及尾部两个竖井。前部竖井为总吊结构,四周有膜式水冷壁,自下而上,依次为一次风室、密相床、悬浮段,尾部烟道自上而下依次为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炉膛与尾部竖井之间由立式旋风分离器相连通,分离器下部联接回送装置。燃烧室及分离器内部均设有防磨内衬。小型锅炉采用床上或床下点火,分级燃烧,一次风比率占60%~70%,二次风比率占30%~40%,低倍率中温或高温分离,灰渣采用干式排出。炉膛设计适当的炉膛高度和截面,使锅炉燃烧不同烟煤、无烟煤时,锅炉热效率在85%以上。炉内可脱硫,低氮低温燃烧,广泛的燃料适应性特别是对劣质煤的适应性是该类炉型的优势。

1.3水煤浆锅炉

水煤浆锅炉是指使用水煤浆为燃料的锅炉。运行负荷可在40%~100%的范围内任意调节。水煤浆及燃烧后的粉煤灰都采用罐装密闭运输,具有和燃油燃气锅炉类似的火焰特性。常规的小型水煤浆锅炉目前比较难办的是氮氧化物容易超标,可以采用SNCR和湿法同时脱硫脱硝组合工艺对锅炉全烟气净化处理,部分水煤浆锅炉采用低NOx燃烧器降低氮氧化物生成。锅炉尾部采用冷凝型锅炉节能器和热管余热回收技术回收高温烟气和烟气中的水蒸气热焓。有的公司借鉴流化低温燃烧技术,研发的水煤浆流化悬浮高效洁净燃烧锅炉产品,实现炉内脱硫和抑制热力型NOx的生成与排放;燃料由输浆管送向燃烧室上部的水煤浆雾化器,雾化后送入燃烧室,燃烧室下部流化床的温度在850~950℃,水煤浆在热物料加热下迅速析出水分、挥发分并完成着火燃烧及焦炭燃烧,在流化状态下颗粒状水煤浆团进一步解体为细颗粒进入悬浮室继续燃烧。燃烧室出口处设置分离器,较大颗粒水煤浆和床料被分离、捕捉,返回燃烧室下部继续燃烧,实现了水煤浆循环燃烧。

1.4燃油锅炉

燃油锅炉是指使用燃油为燃料的锅炉。燃油锅炉需要使用燃烧器将燃油喷入锅炉炉膛,进行火室燃烧。小型的锅炉本体及其通风、给水、控制与辅助设备均设置在一个底盘上组装出厂。火管锅炉的主要受压元件是锅壳、管板、炉胆、烟管;水管锅炉的主要受压元件是锅筒、水冷壁、锅炉管束、蛇形管、集箱。与同参数和同容量的燃煤锅炉相比,其炉膛容积的热强度可增大一倍,实际炉膛容积缩小约1/3。小型炉型可省去引风机,只用送风机即可将烟气排出炉外。采用膜式水冷壁制成的微正压锅炉,可使锅炉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强化油的燃烧必须做到以下三点:提高雾化质量,减小油粒直径;增大空气与油粒的相对速度;合理配风。

1.5燃气锅炉

燃气锅炉使用燃烧器将燃气喷入锅炉炉膛,进行火室燃烧。锅炉结构、性能与燃油锅炉基本相同,只是燃烧器有区别。燃气的燃烧过程没有燃油的雾化过程与气化过程。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方式,对燃烧的强度、火焰长度和火焰温度都有很大的影响。根据混合方式不同,燃气的燃烧方法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扩散燃烧,在燃气喷嘴口处相互扩散燃烧,其优点燃烧稳定,燃具结构简单,但火焰较长,易产生不完全燃烧,使受热面积碳;第二种是预混部分空气燃烧,即燃烧前预先将一部分空气与燃气混合,然后进行燃烧,燃烧火焰清晰,燃烧强化,热效率高,但燃烧不稳定,对一次空气的控制及燃烧成分要求较高;第三种是无焰燃烧,即燃气所需空气在燃烧之前已与燃气均匀混合,在燃烧过程中不需要从周围空气中取得氧气。燃气燃烧器一般多用第二种预混燃烧方式。有些锅炉配特制的复合型燃烧器,可以切换燃烧燃油或燃气,称为燃油燃气锅炉。

2不同类型的小型工业锅炉房的投资比较

以某公司分三期(每期间隔1年)建设的3台20t/h锅炉投资概算为例,比较5种不同类型的工业锅炉房投资成本,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链条炉排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水煤浆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的投资额比例为2.38:2.71:2.37:1.23:1,显然,煤炉之间投资相差不大,油炉和气炉之间投资相差也不大,但煤炉与油、气炉之间投资就相差很大。

3不同类型的小型工业锅炉运行成本比较

以某公司分三期(每期间隔1年)投入的3台20t/h锅炉为例,比较5种不同类型的运行成本。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锅炉运行成本由低到高依次是循环流化床锅炉(CFB)、链条炉排锅炉、水煤浆锅炉、燃气锅炉、燃油锅炉,吨蒸汽成本比例为1:1.09:1.25:1.65:2.35,三期达产投运后,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年蒸汽总成本差额依次为0万元、471.08万元、1305.53万元、3370.39万元、7050.18万元。可见,各炉型的运行成本之间相差很大,是业主最关心的指标。

4综合分析

篇(5)

关键词: 技术经济;信息网络;预测

Key words: technological economy;information network;prediction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166-02

0 引言

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这种新形势下,冶金行业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冶金技术经济工作的方式也要相应的转变。众所周知,电子计算机是新的生产力代表,它和我们冶金技术经济工作密切相系。如何把电子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冶金技术经济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计算机的速度、容量、功能等大大地提高,单核、双核,甚至多核、云计算,操作系统Win2000、WinXP、Win7,直至最近刚上市的Win8,笔记本、触摸屏、超级本等。计算机的应用软件、应用语言也有了飞速的发展,互联网、Office办公软件、Java语言、CAD在设计中的广泛应用等等。

2 计算机技术在国外、国内的应用概况

当今世界正在进行一场以计算机及其应用为中心的技术革命。一个国家计算机的发展水平及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已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目前在国外,计算机已经无所不在,渗透到各行各业的每一个角落。国防建设、工农业生产、经济管理、学校教育、医药卫生、交通控制、文化娱乐、衣食住行,哪一件事也离不开计算机。在发达国家,计算机普及程度已高达95%以上。

从我们国家来看,计算机应用在中国已越来越广泛,已经大规模走向各行各业、走进家庭。

3 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冶金技术经济工作中的应用

3.1 冶金技术经济工作的特点、内容

3.1.1 冶金技术经济的特点 ①预测性。技术经济分析的特点,是在事物发生之前对其进行预先的分析和判断,具有明显的预测性。②可比性。它是研究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判定和选择同样多的劳动消耗去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方案,或者判定和选择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方案。③系统性。一个大型企业设计是一个大系统,各生产环节形成了多层的子系统,任何环节的脱节或失控,都将影响全局,给生产带来损失。因此,企业内各个环节的子系统都要纳入企业总系统进行系统分析,使企业总系统优化,企业才能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3.1.2 冶金技术经济工作的内容 冶金技术经济工作的内容可划分为几大块内容:市场调查(信息收集、处理、整理)、确定方案、价格预测、优选方案、经济分析、得出结论。

3.2 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冶金技术经济工作

3.2.1 建立冶金信息网络系统(MIS) 当我们开始着手做一个项目时,首先要进行市场调查去收集诸如:项目所在地、所在省、全国的钢铁供求情况,包括品种、规格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国家以及省制定的有关冶金行业的政策、法规;地方给予冶金企业在税收、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地方的未来规划;专家对市场需求量、冶金产品价格在今后几年内作出的预测;过去、现在十年内的冶金产品价格信息;上项目的条件,包括水资源、电资源、交通运输、气象情况、地质情况以及其它等等这些方面的信息。目前进行市场调查收集资料的通常作法是:查阅报纸、杂志、上网百度搜,或者向甲方询问、索要有关资料,这样做所收集到的信息很不科学、不完善、不及时。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本人认为,每个省应建立一个冶金信息系统,每个省的用户跟本省的冶金信息系统联网,全国再建一个网络中心。通过这个网络中心,各省的冶金信息系统联网。实行“冶金信息网络系统用户会员制”,有偿使用冶金信息系统读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数据。这就是说,用户比如某个冶金设计院只要每年交一定数额的会员费,它就能马上成为“冶金信息网络系统”的正式用户。用户可以在自己的机上使用密码和应用程序从网络中心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数据,读取数据就象打个电话那么方便;同时,每个用户不断地进行业务建设,收取、处理和存储“冶金信息网络系统”中没有的信息、数据,可以说是对网络系统内容的补充。如果一个用户想得到另外一个用户机上的信息,它就可向网络中心发出请求,取得另一个用户机上的信息。例如,中冶东方和中冶南方都是“冶金信息网络系统”的用户。中冶东方给唐钢设计了一个800/650项目,此项目的劳动定员、投资、成本、原料及产品价格以及其它经济指标都被中冶东方作为业务建设输入到了自己的机上,而中冶南方正好要为武钢也设计一个800/650项目,跟唐钢的差不多,中冶南方要想取得这些经济指标作参考,它就可向网络中心发出请求,从中冶东方的机上取得这些信息。

通过此网络的建立,每个用户都大量地节约了进行市场调查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下面是冶金信息系统的模型。此模型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信息库子系统,另一部分是用户对话子系统。(图1、2)

3.2.2 利用计算机进行价格、汇率预测 价格预测是进行经济预测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目前我们作经济分析时,原料价格和产品价格基本采用的是现行国际市场或国内市场的钢材售价,这样做很不科学。例如,有某个项目建设期有3年,如果用建设期初的预测价来计算项目收益率,分体盈利能力,仅是反映了现时价格水平下的项目收益,而不是项目投产后,企业得到实际的收益。对企业而言是没有真实感的。通过预测采用投产时的预测价,分析计算项目投产后的实际收益率,那才是企业所欢迎的。所以以后作经济预测时,生产期的原料、产品价格都应该采用建设期末价格。如果建设期在1年以上,就得用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法等对建设期末的价格进行预测。依靠计算机来完成可快速、准确。这就是说,先把市场调查收集到的十年以上的原料烽产品每年价格输入到计算机中,利用程序计算及预测发展趋势、增长率等。然后根据经验、分析、以及汇率因素的影响确定建设期内增长变化情况,最后计算出建设期末的价格。

3.2.3 进一步用计算机技术完善经济分析

可以说,经济分析在冶金技术经济分析工作中是最早应用计算机的。由当初的编制一、二个主要表的简单小程序到现在只要按要求输入基本数据就可从资金筹措表、折旧表、成本表等,到利润分配表、投资现金流量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再到双因素敏感性分析表、概率分析表一一把结果打印出来的大程序。但是,这些大程序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使用不灵活。如果某个项目为补偿贸易或是生产中有建设,就比较麻烦了。销售收入、税金、成本、借款、还款每年都是不一样的,现在的大程序显得就很不适用了。所以,冶金技术经济工作者应共同努力,使经济分析的计算机程序完善,并具灵活性。

参考文献:

篇(6)

我们在分析、研究产品开发、产品推广、产品质量、产业结构乃至经济发展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评判工业设计。

因为工业设计是现代工业文明的灵魂,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统一,也是科技与经济、文化的统一。

21世纪初,工业设计在德国兴起,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大发展;工业设计也创造了美国现代工业发展的神话,使美国能够在半个多世纪内雄居世界经济“大哥大”的宝座……

工业设计前景之设计竞争力是工业发展的重要竞争力

21世纪的市场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同时也是工业设计的竞争。

什么是工业设计? 1980年,巴黎国际学术年会权威的论述是,赁借训练、技术知识、经济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状、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全新的品质和风格。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与代表新世纪潮流的工业设计相结合,将为人类书写美好的篇章。

由于工业设计是由工业设计师、结构工程师、价值分析师、模型工程师等专家集团组成的共同劳动,其本身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竞争力。专家们基于他们对技术、产品、市场、消费者、购买力、价格水平、生活习惯等的科学把握,开发、设计出了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如瑞士的机械手表,微软的软件……

日本千叶大学著名学者宫畸清教授在介绍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时,谈到日本产业振兴和经济增长有三要诀:一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二是领先一步的工业设计;三是不断完善的经济政策。这三者相辅相成,其中,工业设计对日本经济的起飞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日本人痛定思痛,面对21世纪,又一次将“设计竞争力”作为日本经济振兴的法宝。他们用全新的设计思维,在策划、在设计“太阳经济”、智能建筑、地下城市、空间城市、模糊汽车等等。

工业设计是核心竞争力,是因为它可以科学地配置资源,投资少,见效快。据测算,工业品外观每投入一美元,可带来1500美元的收益。日本日立公司的数据则更具说服力,该公司每增加1000亿日元的销售收入,工业设计所占的作用占51%,而设备改造的作用只占12%,显而易见,工业设计的主旨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脉相通的。在21世纪,工业设计将成为企业生存的关健和核心。商家将切实感受到,如果没有卓越的产品设计,任何先进技术精良装备与严格的管理都无法创造出精美的商品。

工业设计前景之“组织设计”是全新的革命

现代工业设计应该包括组织设计。

现代企业制度是20世纪组织设计最重要的成果。但是,企业制度的革命是永恒的。企业组织设计也没有终点。

随着信息化、自动化、全球化的出现,人们设计了“全球工厂”、“元纸贸易”、“战略联盟”、“电视直销”、“网络营销”等各种生产和营销组织形式d

我们需要设计“全球工厂”。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时代,“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已经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竟争的优势,商战的严峻现实需要众多的各具优势的企业联合起来,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形成“全球工厂”。

耐克(NIKE)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鞋供应商和制造商,公司将主要精力放在产品的设计和销售上,产品的生产制造主要在新兴国家和地区进行。耐克甚至连样鞋也不生产。这就是“全球工厂”的初级阶段。

我们需要设计“战略联盟”。康柏电脑公司为迅速进入自己并不熟悉的个人电脑市场,获得竞争优势,一开始就与十几家著名的软硬件公司,如微软、迪吉多等结成技术战略联盟,“借他人力量发展自己”。康柏电脑的大部分零件也采用外包的形式来组织供应,公司本身仅仅掌握快速的研究开发能力及行销网络。由于实行轻巧的高弹性组织,配合低价策略,康柏很快占领了个人电脑市场,成为全球个人电脑的著名品牌。

工业设计前景之设计创意是企业人的基本素质

科学的工业设计,其灵魂是设计创意。

设计创意是21世纪企业入的基本素质。

我们所知道的有关设计创意的经典事例太多了。索尼的盛田昭夫苦于女儿的收录机的声音太大的烦躁,促发了“随身听”的构想:美国硅谷两个青年电脑“发烧友”基于“让每个消费者桌上都有一台电脑”

的理想,领导了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技术革命”的PC电脑潮流;海湾战争后赋闲的摩托罗拉工程师为了“让普通人在移动中通讯”,轻松地将军工技术转化为民用,引发了“大哥大”的流行;“令妇孺都能操作摄象机”的目标,使索尼创造了“掌中宝”;“在拍摄中即时观看影象”的设想,激发了夏普“彩色液晶显示屏手提摄象机”的独创......

21世纪的设计创意是在“世界产品大交流”的冲撞中产生的。目前世界市场各类商品的总量是150万种,中国市场才40多万种。由此可见,我国产品种类的市场空间还很大。企业应当大力激发设计师,多多创意,多多开发,积极投身于风起云涌的全球工业设计浪潮当中。

21世纪也是设计教育大发展时期。创意是需要教育的。创意也需要教育来普及。目前,各国都在加大设计学院的建设力度,如美国有35所工业设计的专门学院,日本与德国各有20所,韩国有15所,这些设计院校把目光都放在21世纪。未来世界级的服装设计师、汽车设计师、建筑设计大师......将从这里诞生。

工业设计前景之“虚拟设计”是高科技设计的旗帜

21世纪的设计,应该是“虚拟设计”。

“虚拟设计”(Virtual Reality 简称VR)技术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拉厄尔于80年代初提出的,现在它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虚拟生产”、“虚拟贸易”、“虚拟市场”、“虚拟网络”等等。而虚拟设计则是通过“虚拟现实”的手段,追求产品的设计完美和合理化。

虚拟设计通过“三维空间电脑图象”达到:1)真实。借助电脑和其它技术,逼真地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活动,把握人对产品的真实需要;2)交互。实现人与所设计对象的操作与交流,以不断改进设计模型;3)构想。强调三维图形的立体显示,使设计对象与人、环境更具现实感和客观性。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科隆研究中心设计部经理罗勃认为,采用虚拟设计技术,可使整个设计流程时间减少2/3。

21世纪,虚拟设计将在建筑设计、装备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中发挥神奇的效用。

工业设计前景之“绿色设计”是新世纪的设计主题

绿色设计,是维护人类地球绿色环境的设计。绿色设计的目的是系统有序地探索人类产业发展与社会文明的关系,有效地避免高科技工业化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冲突。

绿色设计要求必须从生态伦理学出发,掌握如下原则:

——在新产品中尽可能节约物质资源。

——实行语义学革命。随着产品日趋多样化,能赋予产品“生命与意义”的产品语义学,正在取代传统的产品“机能与外型”的关系。要突出自然、环境的命题。

——设计创新。在造型、功能、色彩、选材等方面,努力向高、精、尖攀登。同时,要兼顾民族性和层次性

谈到工业设计专业,可以先看看在上海"中国工业设计周"了解的两组数据,其一是我国近20年来培养的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仅3万人左右,只相当于韩国目前该专业在校生的数量;其二是我国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好,很多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都不得不改行。每年约有30%至40%的人流向包装和商标设计等行当,有40%至50%的人改行去搞装潢、广告,也有部分毕业生到网站进行网页设计,真正去做工业设计的人很少。

为什么如此少量的毕业生就业要改行呢?难道真是市场饱和,还是市场不需要工业设计人才吗?

篇(7)

(1)加强品牌定位,发展食品及烟草制造业。以烟草为例,2011年6月28日,目前被公认为全球三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了第八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云南仅有三个品牌上榜,分别是红云(排名26位,价值467.25亿元)、红河(排名63位,价值145.58亿元)和云南白药(排名178位,价值75.29亿元),其中红云、红河品牌的排名与2010年的相同[9]。“红塔山”品牌榜上无名,其价值下跌起始于1997年褚时健被捕入狱。如何重塑“红塔山”品牌的领导地位?首先加强品牌定位,红塔集团公司目前主要的品牌有“红塔山”、“玉溪”、“红梅”。市场定位的目标是为企业建立一个独特的整体的品牌形象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竞争,其实质是市场定位的核心与集中表现。品牌定位是针对目标市场的对企业品牌的整体形象进行设计,从而在目标顾客的心目中占据一个独特的有价值地位的过程活动。红云红河集团公司通过品牌瘦身和归类运动,不仅清理了那些市场份额小、内耗严重的品牌如春城、香格里拉、茶花、吉庆等,而且把一些口碑不错的品牌如小熊猫等则归为云烟家族。“云烟”品牌家族形成了分别覆盖“高、中、低”各个主要价区的满足不同消费者需要的宝塔型产品系列。“大重九”被定位为塔尖上的形象产品,“印象系列”被定位为价值产品,“珍品系列”被定位为效益产品,“精品系列”被定位为基座产品。可见公司主要以副品牌来进行品牌定位。笔者认为“红塔山”品牌的定位最好能和品牌推广功臣褚时健先生的精神结合起来。其次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2004年“红塔山(金)”牌卷烟勒令停产整顿的原因是因为焦油含量超标,直到2005年1月初红塔山(金)牌卷烟才再次恢复生产。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刺激泛化原理说明:某种条件刺激能引起反应,并且与这种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也能产生相同的现象。根据该原理,红塔山(金)牌卷烟的焦油含量不合格,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一种红塔山集团所有的产品焦油含量不合格的认识。第三,加强“红塔山”品牌的终端管理。得渠道者得天下,根据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刺激联想原理,当“红塔山”品牌在市场地位下降时,零售商把“红塔山”品牌放在最不显眼的位置,更影响了“红塔山”的销售量和市场地位。笔者认为“红塔山”集团公司要重新通过利益激励机制,调动零售商的销售积极性,同时加强人员监管。(2)延伸产业链,提高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国际国内市场对超细铜粉需求量比较大。云南省某铜业公司虽然已经基本掌握了该产品的核心技术,但还具备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云南省政府要在科研经费上给予倾斜,利用产学研合作,鼓励该企业延长产业链,以降低公司的万元产值的能耗。首先要大力发展特色铜加工产品。虽然公司一些单项技术如铜基合金材料的技术已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水平,但初级产品为主、高技术新材料产品发展缓慢的产品结构依然存在,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合云南地位区位的劣势,只有走特色铜加工产品的路子,如继续在铜基合金高速列车接触网导线上下工夫,走小批量多品种的路子。其次要树立“全方位发展深加工”的观念,要以“铜深加工”、“稀贵金属深加工”、“再生资源深加工”、“锌深加工”、“稀散金属深加工”、“硫酸深加工”为主线,全面发展深加工。与此同时,云南省政府可以利用目标管理的思想,一方面建立能耗倒逼机制,推动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进一步降低能耗,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笔者调查的该铜业公司虽然已通过技术改造、余热发电等使公司的能耗有利较大水平的下降,比如粗铜能耗由改革前的0.93tec/t下降到0.43tec/t,但公司还有较大的能耗降低空间,原因是公司还可利用分余热还很多,比如公司水淬渣的余热、硫酸生产过程中的余热。

2限制特高耗能产业,发展设备制造业

一方面要严格限制特高耗能产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工业)的发展,同时要利用目标管理思想建立能耗节约倒逼机制,加强特高耗能产业的能耗标准的制定。根据笔者的调查,这些企业是有较大能耗降低的潜力的。云南某化工企业通过对装置的冷却水、机泵密封水、冷凝液等废水的回收利用,真正实现了废水零排放。该企业将生活污水处理后代替工艺水使用,用作氟盐洗涤水、一期浓缩氟回收补水和均化车间补水;从2010年1月实施浮选液全部回收,2月实现了干净水回收作絮凝剂稀释水,处理污水回收作磨机水的改造,节约水量约10m3/h;硫酸装置脱盐水阳床、阴床再生液分开使用,阳床再生液供磷酸装置过滤使用,阴床再生液供氟盐装置化盐和洗涤使用,回收了碱水中的钠离子,降低了氟硅酸钠的使用;改造后磷酸装置将二次清洁水全部送至硫酸车间使用,同时各真空泵全部使用循环水,实现封闭循环;公司还回收了邻近两个公司的生产和生活废水,流量共计是45m3/h。通过实施“废水零排放”,公司工艺水消耗明显降低,2009年公司花费工艺水消耗为4.07m3/t,2010年达到3.58m3/t。2010年废水利用约275×104m3,工业用水价格为1.5CNY/m3,废水零排放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约为412万元,同时大量节约了抽水的能源。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在前期的建设过程中,为了实现绿色施工降低能源消耗,在施工现场分散式安装了4套膜生物反应器(MBR)的污水处理及回用设备。其中,两套日处理能力为100t/d,另外两套为50t/d,日处理污水为300t/d。这4套污水处理及回用设备均由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安装。处理后的污水很好地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的降尘、道路浇洒,既节约了建筑工程中的用水,又很好地解决了施工过程中污水乱排对环境污染问题,尤其为2009年云南干旱的节约用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该公司已经成立了昆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负责长水国际机场航空机场垃圾的分类及处理,处理车间已经完成建设,运营工作已经和长水机场同时开始。环保设备产业属于新兴产业,能耗低,但公司目前在运行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资金问题。笔者认为云南省政府要从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其成为云南省设备制造业和环保产业新的增长点。

3调整电力结构,提高煤炭的回收率

云南省的煤炭工业发展水平整体落后于工业发展水平,而工业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主要原因有:(1)煤矿资源回收率低。云南国有重点煤矿和各类小煤矿的资源回收率分别在30%和10%左右徘徊。据此对各类煤矿按产量加权平均值计算,全省煤矿的实际资源回收率仅为15%[10]。据推算,以2010年为例,全省煤炭产量为8657.43×104t,浪费煤炭资源4.9×108t以上;2010年全省煤炭产量为9759.90×104t,浪费煤炭资源5.5×108t以上。这与煤矿开采矿井规模偏小有关。2008年,采掘机械化程度较低的小煤矿矿井数量、生产能力和原煤产量分别占全省的99.48%、87.04%和81.37%[11]。(2)煤炭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云南滇东北地区无烟煤矿区普遍含硫高,一般含硫在2%以上,属中高煤或高硫煤,洗选比较困难,开采出来的原煤几乎均未经过洗选就直接燃烧,产生的CO2、SO2及煤矿排放的瓦斯等问题导致环境压力日益突现。问题(1)要通过打造大型煤炭生产企业来解决。云南省省政府要力求在5~10年内发展壮大2~3个千万吨级的大型企业集团,比如东源煤业、滇东能源、小龙潭矿务局等,培育15户左右百万吨级的拥有先进采煤工艺及设备的煤炭开采企业,力争到2020年全省机械化采煤的产量分别达到总产量的90%。问题(2)要通过洗煤来解决。通过洗选加工,硫分平均可以降至0.68%左右。以2010年为例,云南省原煤产量9759.90×104t,平均含硫为1.5%,假设原煤入洗选率能够达到100%,且平均硫分可以降至0.8%左右,则每年就可排出硫分近60×104~70×104t,这相当于减少SO2排放近120×104~140×104t;原煤经过洗选加工降低灰分后,能够使工业锅炉和窑炉的燃烧效率大幅度提高。洗煤既可以降低SO2的排放量,又可以大大江少运输压力;同时煤矸石还可以再利用。据统计分析,我国原煤中矸石的平均含量大约为20%。同样以2010年为例,云南省原煤产量9759.90×104t,假设经过洗选后,煤矸石含量下降到5%,去掉部分坑口发电的煤,则可减少公路运力、铁路运力约1000×104t。

篇(8)

前言

因轻工业推动了与其相关设计专业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各大高校也纷纷设立这些专业。据中国艺术网2011年的粗略统计:国内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已经达1400多所。这些高校中含有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艺术类院校,以及上海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师范类高校。其余则海涵了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以理工类专业为主导的综合重点高校,并且占有近50%的比例。[1]这种形势也导致艺术设计这门学科面对着更多样的发展和选择,而如何有效地融入工业环境中让艺术设计转化为更直接的生产力,也是要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工业环境下产生的问题

(一)专业的学科特性被弱化:艺术设计专业有自身的独特性,首先这个专业的教学过程是教与练同步进行的。教师需要将设计要领、设计依据等内容结合设计实例进行讲解,学生需要通过研究设计案例、推敲设计内容来进一步领悟其中的道理。其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形式是较为灵活的。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不仅局限于教室和图书馆,事实上最前沿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成品更多的在商品、展览品中出现,参观和采风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更直观的认识设计发展和设计要领。再次,设计教学应该是一种惯性认识的加强,很多高校安排它的教学进度同其它专业一样每周仅几学时,一直缓慢授课到期末。其实艺术设计专业更需要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迅速认识到设计的关键性问题和设计的要领,并把他投入到设计作业中去,较漫长的教学进度不利于学生对设计要领形成整体性认识。

(二)课程结构模式化:艺术设计课程可分为基础课、实践课、专业课几个方面,基础课大多倾向于手绘练习和一些基本艺术理论,通常在大一时全部完成。此外,基础课多是不分专业、方向的统一化授课。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基础课和设计课被清晰地划为两个阶段两者关联性很差,使学生在懵懂阶段就进入设计学习,导致大量的教学内容没有被吸收,也错过理论实践的最佳时期。

此外实践、实习环节薄弱。设计能力需要在真实操作中历练,可由一定成员形成设计室,日常设计活动在设计室内完成,学习者可以在设计室进行交流,集思广益;也可以将设计资料存放在设计室便于查找。教师可以随时到设计室进行设计指导而不拘泥于授课教室的限制,同时可以有效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因此实践课的形式应结合理论教学和设计作业在专业教室内完成。

(三)忽略艺术性:目前中国高校除了纯粹的美术类院校外,大多在教育教学上有环境导向性,譬如文科类的高校会强调其文科特性,而理工类的高校也会把主导学科的特征强势的加到其他学科的发展模式下。但艺术设计是不同于纯粹的人文类或工业类,这种偏执的观点很多情况下会影响这个学科的正常发展。艺术设计专业不是简单的制造和完成,它需要和艺术审美、艺术修养、文化脉络、人性关怀相结合,这部分内容时常会因大一统的管理模式而忽略甚至无人关心。这确实是一个人为性的遗憾。

二、工业背景的优势

最前沿的技术可以有效的被设计师掌握,在美好的构想遇到操作或实现难题时由技术人员的帮助,这些都是形成优秀设计作品的重要因素。以同济大学为例,良好的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基础大大促进了该校景观设计的大幅度发展,已建成的优秀资源平台也同样给室内外装饰设计提供了养料,使该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了名列前某的佳绩。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基于树木育种和木材性能、加工的研究,东北林业大学的家具设计专业也有着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可见技术能行之有效的协助设计的表达,减少设计思路和实际操作之间的差异,使学生能有效、直接、明确自己的设计内容应该是什么,并尽快投入使用。此外,这类大学多为有一定实力的综合类大学,学科全、分类细有助于不同设计方向的多学科交叉,有助于从技术领域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此外,而理工科类高校有着严明的管理机制、明确的惩罚规则,这些在某种程度上督促了学生的学习,降低了学生的懒惰、懒散。这种管理制度也随之附着在教师的授课中,使教师的授课有极大的规则性、严密性,这种严密的管理有助于形成一个严肃的学习风气。

三、顺应优势弥补不足

(一)发挥技术优势:如前所述,技术优势是工科高校的独特之处。结合技术的发展,扩充艺术设计学生的从业技能,是有效提高学生竞争力的手段。在高校可以倡导开放式的授听模式,让艺术设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方向,适时地旁听相关的技术类课程,譬如工业产品设计的学生可以选择机械制造相关的课程进行学习,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可以选择建筑、城市规划相关课程深入学习,而包装、广告类的学生可以适当的了解排版印刷的实际操作和技术要求等等。在这方面很多综合类工科院校都有相应的学院承担这部分课程,以开放课堂的形式让艺术设计的学生进行学习可以有效地拓展他们的实践认识,从实践中拓展设计思路、开放眼界,结合多学科交叉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开展多方位交流:多方位的交流主要目的在于补充工科类高校缺失的艺术和人文气息。目前可以采取的手段有增加相关讲座、鼓励学生参与各项比赛、聘请艺术类高校教师为客座教授莅临指导、积极促进中外设计类高校的交换生工作。讲座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额外获取知识、拓展思路,形式上也比较轻松,是一种有效的提升学生文化修养的方法。大型的比赛可使设计者接触到不同从业人,同台竞技可以使他们在其中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风格、制作,快速认识到自身的差异和不足。交换式的学习和交流在线在设计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领略国际流行的设计风向,掌握最新的设计技艺,形成多文化、多内涵的思路碰撞。

(三)调整授课方式:设计专业有着综合性强、品评标准多样化、制作时间长、流行趋势多变的特点。因此需要较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减少局限性,形成开放的学习氛围。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展览、展会,从中汲取最新信息,因展会时间多不固定,学校可增设机动性学时,使教师可以根据展会信息及时带领学生参观。在授课方面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授课,可以由班级划分小组,由教师带领各小组进行多样化的考察,包括实地考察、现状调查、使用回馈、问卷调查、历史沿革和预期发展调查等。通过调查学生可以从实际需要和市场发展等角度揣摩设计品所需要具备的品质和现实情况,扬长避短、补充不足、提高设计水平。

四、结语

篇(9)

在静脉穿刺过程中,有时患者因恐惧而不合作,给操作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小儿患者。因此在工作中要注意掌握患儿的心理,使患儿能配合治疗。首先要取得患儿的信任,医护人员要以和蔼的态度接待他们,要给他们的母亲一样关心,使自己在他们心理上得到承认,这样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其次,要善于引导他们,操作前给他们讲一些鼓励的话,使他们有信心战胜恐惧,并且配合我们的操作。成人患者一般都能配合治疗,但部分患者还会产生恐惧紧张心理。恐惧紧张的心理会导致四肢循环变不良,血管充盈度差,从而给穿刺成功带来困难。因此在

操作前,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主动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缓解其紧张恐惧心理。

2 心理因素对静脉穿刺的影响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静脉穿刺成功的保证。静脉穿刺过程中操作者一定要沉着、冷静,避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操作者要情绪稳定、精力集中,特别是在进血管的瞬间,只有精力集中才能感到穿入血管的落空感,操作时才能把握住分寸,穿刺才能达到一针见血,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心理因素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2.1 信心不足 工作时间短的护士临床经验较少,基础操作能力较差,遇到急危重患者或碰到熟人、同事或领导,容易产生心理紧张,对穿刺成功信心不足、害怕失败而导致无法一针见血,使静脉穿刺失败。

2.2 信心过胜 信心过胜时,操作者往往表现为对静脉穿刺不重视,操作前不做必要的准备,不针对操作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穿刺方式而草率进针,往往容易引起操作的失败。

3 血管的选择

静脉穿刺时应选择好部位和血管,避免在骨隆突出、关节部位。选择血管一般遵循三条原则:①暴露明显的静脉;②长于针头1/2的直行静脉;③宜于固定的静脉。但在我们工作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患者,笔者就以下几种情况的血管选择做以下交流。

3.1 末梢循环差的患者的血管选择 患者的血管不充盈,通透性增强,在穿刺时往往只能隐约见到浅蓝色的血管走向。此时可在静脉近心端扎紧止血带,再向静脉回流方向充分推压血流,或用物理刺激法,如拍打或热敷局部等,使局部静脉暂时充盈显露,切忌扎止血带过久或连续拍打刺激血管。当静脉充盈显露时即可迅速进行穿刺。

3.2 肥胖患者的血管选择 肥胖患者皮下脂肪厚,静脉位置较深,遇到这种情况,可根据解剖部位采用触摸。头部采用实摸,用拇指根据解剖部进行触摸,感到一道沟,无波动感处,将是一条较粗大的血管;四肢采用虚摸,用食指根据解剖部进行触摸,感到微有高起,且有弹性、水冲感处,将是一条较粗大的血管。然后根据自己的触摸感觉做好标记再行静脉穿刺。进针的角度稍大,但不宜过深,过深容易穿透血管而导致失败。

3.3 水肿患者的血管选择 临床上此类患者不少,此类患者因血管被水肿组织所掩盖,不易看到和触摸,穿刺很易造成失误。遇到这样的患者穿刺时要耐心地寻找血管。找到血管后用拇指按压血管周围浮肿部位,使局部消肿以便静脉显露,此时立即消毒与静脉穿刺,容易取得成功。

3.4 长期输液患者的血管选择 长期输液患者由于血管的反复穿刺,比较好穿刺的血管一般都遭到破坏,再行穿刺时可选择肢端较小的血管,头部和手足部可逆行进行穿刺,头部和手足部末梢浅静脉有很好的血管网组织,形成多个交通支,当液体在静压下输入人体时,这些网状静脉血流可迅速到达静脉吻合支,并通过深静脉回流入心脏。

3.5 烧伤患者的血管选择 严重烧伤的患者,选择血管一般比较困难,不宜扎止血带而且不易固定,此时应首选健康皮肤处的血管,以指压代替止血带使血管充盈以便穿刺。伤愈合的浅表静脉由于十分脆弱,一般不宜做静脉穿刺。

4 穿刺前的皮肤固定

穿刺前的皮肤固定,松紧度要适宜。若过紧,容易使血管被压瘪,使管腔变小,易穿透血管,造成穿刺失败。若过松,血管一般固定不好,易滑动,且穿刺时皮肤会出现褶皱,不易进针,增加患者的疼痛感。手背部行静脉穿刺最好采取操作者与患者握手法,松紧由操作者控制。

5 穿刺进针时的速度

5.1 穿刺进入皮时用力要猛,速度要快,可以减少疼痛。因皮肤表面的真皮层末梢神经极为丰富,皮内注射特别疼痛就是这个原因。穿过真皮层后进入皮下组织疼痛则减轻。

5.2 穿刺进入血管时对于老年人、小儿及不充盈的血管一般用力要轻、速度要慢并且要稳避免反复进针,以免穿破血管使静脉穿刺失败。穿刺见回血后且不宜使针过多进入血管腔内。对于粗大及弹性不好的且又硬又滑血管,穿刺进入血管时要有足够快的速度,产生足够的冲击力才易使又硬又滑的血管一针见血,见回血后可使针多进入血管腔内。

6 穿刺进针时的角度

教科书中静脉穿刺进针角度为20°角。而任永峰等主张45°角或接近45°角进针;刘芳莉对老年血管壁厚、硬、易滚动患者,主张超过40°角进针;李冰等对老年浅小静脉穿刺,主张35°角进针;戴文燕对小儿头皮静脉、手背及足背浅静脉、指(趾)间静脉,主张10°~45°角进针,肘静脉、大隐、小隐静脉,主张20°~30°角进针;陈英等对指(趾)背侧静脉穿刺,主张10°~15°角进针。均达到了容易进针,提高穿刺成功率的目的。而在我们操作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进针部位选择合理的进针角度。对于皮下组织少,血管表浅及不充盈的血管,进针角度一般要小;而皮下组织多,血管粗大且较硬的血管,进针角度一般要大。一般较粗直的静脉宜30°~40°大角度进针(有时角度可能更大),细小的静脉进针角度宜小以15°~30°为宜,小儿头皮静脉进针角度更小,以10°~20°从静脉旁刺入皮肤,然后将针头放平沿静脉走向缓慢进针。

7 穿刺成功后的固定

穿刺静脉成功后,一般情况只要用胶布做常规固定即可。但对于狂燥不安的患者,此类患者病情往往比较重,又不听护士的劝阻。选择好部位穿刺,针头部位固定好后,距离穿刺点5~10 cm左右再用一条胶布固定皮管,以防患者突然活动时针头被牵拉出来。另外输液皮管不要牵拉太紧,要给患者留下一定的活动范围。 对于小儿患者要长时间输液时必要时要用夹板适当固定,夹板一定要跨过关节。

篇(10)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1、现代煤化工技术及应用

1.1、煤炭的气化

煤炭气化在煤化工技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煤炭的其他各种变化离不开煤炭气化。国内的煤气化技术起步较晚,根据自身煤质、煤种的特点,可以结合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开发适合自己的炉型、工艺及煤气化领域。比如:GSP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气化技术、多喷嘴对置式煤气化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等。煤制天然气技术,因其技术相对成熟且节能、节水、环保,已成为新的投资领域。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将煤气化过程与发电过程联合,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且可以副产大量高品质蒸汽供应用户。

1.2、煤炭的液化

煤炭液化是将固态的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我国已经逐渐将煤液化的相关技术引入,气流反应器、浆态床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已逐渐在煤炭间接液化中投入使用,辅助国内煤炭液化的发展。

1.3、煤炭的焦化

煤炭焦化是发展最为成熟的煤化工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制取冶金用焦炭,同时副产煤气和其他化学品等。我国焦炭工业主要分布在炼焦煤产地和钢铁大省。目前,全国共有焦炭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处于过剩状态,煤焦化在调控产能结构的同时,走高等级焦炭。另外,焦油加工工艺、焦炉气制甲醇及发展下游产品路线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1.4、用煤作为原材料产出各种化工产品

目前,大部分企业主要以天然气作为合成甲醇的原材料,但是我国煤炭储备量远远超过了天然气,以煤炭作为原材料生产甲醇将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途径。甲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羰基化处理后可合成出醋酸酐、醋酸、草酸以及甲酸等其他重要的化工产品。

2、煤化工产业链的运行驱动因素分析

2.1、资源驱动

对于煤化工产业链上游的煤炭开采企业来说,企业运行的驱动因素主要体现在矿产资源的占有上,在这个“资源为王”的时代,只有拥有的资源,也就拥有了话语权和决策权,它直接制约和限制着煤化工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它也是煤化工产业链上价值分布最大的环节,因此,煤炭开采企业在煤化工产业链上的地位显得十分关键和重要。

2.2、创新驱动

煤化工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所提供煤化工产品以及深加工产品的质量、功能以及单位成本等方面。为了获取这些竞争优势,煤化工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采取差异化经营的策略,用以满足下游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还要对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进行创新,用以提高煤化工企业整合资源和高效运作的能力,从而用质优价廉的产品扩大市场容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凸显企业的竞争优势。

2.3、品牌驱动

煤化工产品以及深加工的产品的分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群体对煤化工企业或是煤化工产业链的下游企业以及对其生产产品的认知程度,打造一个知名品牌能够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因而针对煤化工产业链下游的产品出售企业而言,只有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技术含量和强化科学管理以及通过强大的分销渠道将自身的产品展示和提供给消费群体,并赢得消费群体的认可和信任,才能赢得企业的长久发展。

3、现代煤化工产品链及市场分析

3.1、煤制油、气产业链及主要产品市场

煤制油(包括煤炭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的主要产品是石脑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煤制天然气的主要产品是天然气,直接作为燃料。油气联产为煤炭间接液化项目产品方案多样性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即采用固定床气化技术生产的煤气,通过气体分离生产天然气,再通过费托合成生产油品。从理论分析,油气联产方案能够提升项目综合能源效率和经济性。

3.2、煤制烯烃产业链及主要产品市场

煤制烯烃是煤经甲醇制乙烯、丙烯,乙烯和丙烯下游加工生产聚乙烯、聚丙烯等聚合化合物。国内运行和在建的煤制烯烃项目主要生产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下游也可生产EVA树脂(乙烯和醋酸乙烯共聚物)、乙丙橡胶(乙烯和丙烯共聚物)等,丙烯下游也可生产是ABS树脂(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尼龙66(己二睛、己二酸的共聚物)、聚碳酸酷(线型碳酸聚酷)等。煤制烯烃常见的几种下游产品如图1所示。

图1煤制烯烃产品链

3.3、煤制乙二醇、芳烃产业链及主要产品市场

煤制乙二醇与煤制芳烃可联产聚酯,此外芳烃下游产品还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煤制乙二醇、芳烃产品链如图2所示。

图2煤制乙二醇、芳烃产品链

4、新型煤化工的关键技术应用

4.1、煤炭转化技术

新型煤化工的核心关键就是将煤炭资源转化为不同形态的气体、液体、固体的洁净性能源,其中最常见的工艺过程主要体现在炼焦技术的运用上。所谓炼焦实际上就是把炼焦所用的煤炭放置到隔离空气条件下进行1000摄氏度的加热工作。新型煤化工运用炼焦技术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扩充焦用煤的使用范围,避免出现劣质的高焦炭,将生产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煤炭炼焦中要优先采用大容积的焦炉,这样更加容易控制炼焦过程里的自动化水平,同时也需要考虑到节能环保的因素,降低炼焦污染物的排放,实施捣固炼焦等炼焦新技术,提高炼焦化产业的发展。

4.2、煤炭后加工技术

在煤炭已经完成气体、液体、固体的煤转化技术之后,我们仍然需要对其进行再加工活动,从而完成对产品工艺过程的生产。化工合成技术就是后加工技术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总体来说,化工合成包含了很多具体化的合成工艺,利用不同的催化剂和改变外部操作环境都会对合成原料气体的转化成功率以及合成产物的收益产量造成重要的影响。现阶段化工合成的主要技术是一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合成烃类的方法,该合成技术又可以细分为高温合成和低温合成等一系列的合成工艺。

4.3、煤炭配套技术

煤炭化工配套技术是依附于煤转化技术和后加工技术而存在的,其中的主要技术表现为催化剂技术、分离提纯技术等。其中,催化剂技术无疑对煤化工生产的过程效率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煤炭直接转化为液态以及煤炭的化工合成,催化剂都是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成熟的催化剂技术仍然是处在不断创新的新时代,它直接决定了煤化工产业效益的发展。

总言之,随着国内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工业示范项目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现代煤化工行业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考虑到我国煤炭供需地域的特殊情况,现代煤化工需要同时考虑煤炭资源、水资源、环境状况、资金投入、交通运输、废物处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展望未来,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应加大力度,鼓励发展;煤制油应限制发展;煤制醇醚燃料应谨慎发展;IGCC联合循环发电应沿着煤化工与热、电结合的方向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陈贵锋,李振涛,罗腾.现代煤化工技术经济及产业链研究[J].煤炭工程,2014,10:68-71.

上一篇: 道德与教育的关系 下一篇: 对市场营销的理解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