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导学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08 09:50:5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初中音乐导学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初中音乐导学案

篇(1)

二、主要音乐教研工作回顾:

主要的措施:集体调研、一校三天、讲座访谈、观摩交流、专项培训

主要的项目:高中模块研究及对策、小学音乐课堂基础教育的实施、小学、高中音乐资源网络的建设

主要的对象:高中生、小学生与初中的有效衔接

(一) 深化新的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

为了更好的开展高中音乐课改工作,我区还不惜花重金组织校长、教导主任及学科教研员到山东省、宁夏等地区学习交流。回来后结合区情,撰写调查报告,开设高中音乐模块的教学与系列教研活动。

1、定期有效开展课程管理及质量监控调查。近年来,各校领导及教师已给于高中音乐高度的重视和配合。(调查提纲*学校有否按计划开课、*xx区高中音乐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在音乐学科中学生自选模块兴趣情况调查) 调查反馈:对于高中缺优秀音乐骨干教师的问题,区教育局立即向全国招聘骨干教师、优秀应届毕业生解决师资问题。。

2、配合广州市教研室开展高中音乐教学案例、音乐优秀录像课评比活动。促进高中音乐课的教学交流、经验提升。

3、开展高中音乐课程的相关专题研究课展示,深入研究高中各种不同模块的音乐课教学模式和课型,使高中的音乐教育课程模块教学符合学生自选需求。组织本区高中教研活动8次、外出参加省、市教研培训7次。如王雪文、凌志梅、李曦、蔡浪、丹、曾倩雯等老师教研出勤率高,学习收获大。分别受到市和区教研员的表扬。

课改领先的有47中、华美中学、89中、75中、44中、天荣中学、东圃中学、暨大附中、华工附中等。

(二)切实抓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提高教研活动有效性。

1、以核心组为龙头狠抓音乐科组的建设。

*岗前培训-带问题案例大家交流探讨(如何单元备课和上课)

*跟踪培训——下科组听课调研集体辅导、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

选择各类型学校如基础好些的省市一级学校音乐科组、科组长、骨干教师、核心中心组成员高标准严要求,使其能在区里课改当排头兵。

对于薄弱学校个别基础差的教师,耐心辅导,批改教案,争取多给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全国器乐研讨会、)市课例观摩、区网络资源建设培训二期、牧童笛培训学习。提出“只要你努力,一定有机会更有收获。”

对于不认真不求上进的教师,给予劝告或批评教育。音乐课在校中不测验,领导也很少去听课检查,学生在校数年,学到什么,质量如何,无法深究,有否参加教研活动,靠的是自觉。对于不学习不参加活动的教师到评职称时虚报教研次数,不诚实的做法给予严厉批评。找个人谈话,做耐心的思想工作。

建议:为了提高质量,对学生负责,音乐教师也应采取末位淘汰制。

2、抓好音乐教材的选择,落实音乐课程改革的基础点。(低中高年级)

例:在银河小学、元岗小学音乐科合作进行“城乡学校如何提高音乐学习质量的实验研究”校本研究走进课堂,走进教师。

3、立足课堂,构建新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经过实践我们认为根据不同课型在低段灵活使用前三种较好,在学生有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基础后增加第四种。*片教学组进行典型课例的研究。一课多教,教好一课,教研活动的生命在课堂。(片组长认真,教师实践锻炼机会增多 )

本年度对这几种课型都拍了录象课,资源共享, 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反馈时有理有节跟踪培训不落空,以求更进一步跟进修改。

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

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

篇(2)

音乐的教育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学习文化的多元化、提高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对音乐艺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音乐已然成为学校教育课程中重要的部分。传统的音乐教育方式,往往一味地关注传授音乐知识,不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改革势在必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学校重视音乐课程,加大投入,同时老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力求推陈出新,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学方法不科学

传统的音乐教育方法存在诸多的局限性,老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讲解音乐相关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基本的音乐知识,能够唱会某一首歌,却往往忽视对于学生审美情操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缺乏对美的认识、对音乐美感的认识。同时课堂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仅仅以学生学会唱一首歌、欣赏一首歌,学会基本的音乐知识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缺乏现代科学方法的运用,课堂上不注重与学生互动,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低,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对于音乐的热情不高,音乐素养不高。新课改要求老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审美情操,具有较强的艺术素养。

2.学校对音乐教学不重视

在传统的教育观点中,初中教学主要以数理化为主要部分,音乐等课程作为学生紧张学习的一种放松,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上也是以其他主要课程为主,音乐等课程作为一种辅助课程开展。学校重视基础学科的教学,将优势的资源都放在基础学科上,各种评价标准、检测要求都是围绕基础学科来开展,导致老师和学生对音乐课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应试教育盛行的当下,学校为了提高所谓的升学率和学校的声誉,一味地加大考试科目的投入,对音乐等非主流学科听之任之。学校的非正确态度使得音乐的教学停留在很基础的层面,畸形发展。

3.学生及家长对音乐教学认识不够

初中是一个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以致形成正确的审美情操、较强的审美能力,养成积极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但是,现实中绝大部分的家长和学生将学习和考试作为学生优秀的唯一标准,考上重点高中是唯一的奋斗目标。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音乐课只是作为一种放松的课程。学生及家长对音乐课缺乏足够的认识也是导致音乐教育难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4.过于重视流行音乐而忽视古典音乐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化日益加深,不同文化的流行音乐大量涌入到校园,流行音乐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对大多数青少年都具有很大吸引力。伴随网络的盛行,学生接触流行音乐的机会更多,也更加方便,同时大多数流行音乐贴近生活,展现出的爱情观对学生具有很大吸引力,使得大多数学生喜欢流行音乐。老师在音乐教学时过分偏重于流行音乐,而忽视了古典音乐的教学。古典音乐具有独特风格,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流行音乐固然以其通俗易懂的优势易于让学生接受,但是古典音乐对于美的诠释对于引导初学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在初中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流行与古典并重,注意音乐的多元化。

5.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不同

在初中的不同阶段的学生思维会越来越成熟,对于事物的理解也不同。不同层次的初中生对于音乐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需求,随着学生思维的成熟,理性判断不断增强,许多学生对于音乐的喜欢程度逐渐降低。由于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大,许多学生对于音乐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而老师却没有关注不同学生对于音乐态度的变化,只是机械地进行教学,没有积极去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最终导致学生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课堂上老师一味讲授知识,而学生却丝毫没有兴趣,尽管老师努力教学却达不到教学目标,也失去了教学的意义。

二、初中音乐教学存在问题的改革策略

1.学校应提高对音乐教学的重视

学校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平台,应该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校不应该仅仅注重基础文化课程的教学,应该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音乐的学习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文化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学校应该加大音乐教学的资金投入,引进科学的教学设备和教学人才,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学习氛围。

2.提高学生和家长的认识

应试教育束缚学生的发展,初中是学生兴趣开始形成的关键阶段,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积极地去引导学生,不应该给予学生过分的压力。面对考试的压力,家长和学生普遍将文化课的学习作为检验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家长的认知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面对考试的压力,许多学生将音乐课的学习作为紧张学习之余的一种休憩,对于音乐课没有足够的认识,敷衍了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逐渐转变,音乐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音乐知识的教学,而应该以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知,对于文化多样性的尊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作为今后音乐教学的重点。应该转变家长和学生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只有学生和家长的认识得到提升,学生才会重视音乐课的学习。

3.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改进教学方法

由于意识的薄弱,导致大多数初中学校的音乐教师专业能力不强。音乐的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老师具有扎实的专业音乐知识和良好的音乐素养。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应具备基本的音乐知识,还应该熟悉各种乐器的演奏,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由于先天的不足,多数学校在音乐的教学上方法简单。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加强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的互动交流,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同时,在课堂教学上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舞蹈、现场演唱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

4.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并举,展现音乐的多元化

随着时代的变化,音乐的风格也随着社会的改变而变化。流行音乐以其通俗易懂和鲜明的个性受到广大青少年的追捧,流行音乐与时代紧密相关,抒发现代的爱情观、价值观,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古典音乐更加注重的是对于美的理解,善于营造美的氛围,能够让人在嘈杂的世界中回归最初的宁静,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具有很大的帮助。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现代流行音乐的教学而忽视古典音乐的教学,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既能让学生接触到现代流行音乐的个性和热情,又能感受到古典音乐的美感。随着全球化的逐渐深入,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大量涌入,其中不乏一些不健康的、背离主流文化的音乐,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接受不同风格音乐的同时坚决抵制低俗音乐。教师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让学生有辨别优秀与低俗音乐的能力。优秀的音乐所展现出的价值取向对学生具有正确的引导作用,教师应该加强优秀音乐的教学,使学生接受主流的价值取向。

5.音乐教学应该注意层次性、民族性、区域性

教师应该注意让学生接触不同民族的优秀音乐,结合不同民族音乐的特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夯实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让学生欣赏,也可以让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展示当地的特色音乐,让大家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音乐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同时轻松的教学环境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同音乐文化的交流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有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虽然不是主流音乐,但却是音乐发展史上的特色,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将民族音乐引入到教学中是文化多元化的体现,同时也是音乐发展的必然要求。

篇(3)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考试,但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还是非常重要的.音乐课堂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它与人的心理、情感活动具有形态上的一致性.它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触及着人们的灵魂,对人的心灵有着积极的陶冶作用.现时,音乐又是一种表现艺术,音乐课上,学生或唱、或跳、或奏、或演,通过对音乐的表现,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示自我,获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悦.因此,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音乐课堂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孩子们有了对音乐有了自信,那么上音乐课也就更加有兴趣了.所以,在音乐课上我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坚持音乐教学新理念,实现目标,落实标准。

本学期音乐教学,能够坚持贯彻音乐课程的培养兴趣,发展音乐感受、鉴赏、表现、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学生情感体验,陶冶情操的总目标,把音乐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落实到让学生喜欢音乐、爱上音乐课方面上来,把教学中的过程及方法,作为教学目标来追求,把知识技能融于学生喜爱的各种趣味性实践活动来体现,把培养学生丰富的生活情趣做为教学目标来设置。教学中,努力实践以音乐学习为核心,以音乐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发展,注重音乐实践的基本理念,并认真把它们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在教学中,能积极思考面队学生教什么、谁来教、对谁教、怎么教,预见目标能否达到和实现,牢固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原则.

二.立足课堂,促成教师教学行为的转行

1.真诚的赞扬 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真诚的赞扬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能激起他的学习热情,我总是仔细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及时、适当的给与赞扬,如: 你的嗓子真甜,你的声音真好听等等.

2.多提供尝试的机会 在课堂上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战士自我的舞台,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前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设计的要求不必过高在音乐课堂上,我会有意识的降低难度,增大成功的机率,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几个音的高低听辨,几个小节的旋律规模唱等,动能有效地鼓舞学生,从而更好地帮助克服自卑,产生自信.

4.随时巩固学生的信心当看到学生们因不断成功而取得了宝贵的自信时,我还是不断地支持,鼓励以及巩固他们的自信心,在音乐课上,我以自然,亲切的微笑棉队学生,经常用你真棒,你能行等鼓励性的语言,创设出一个温馨,和谐,愉快的音乐课堂氛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都会不断地努力,音乐课堂的效果也就越来越好.

三.课堂不足与反思

本学期初在教学上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认真设计每节课的课堂反思,及时回顾和整理, 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我反思,自我案例分析,都是建筑在自身的基础上,而许多事情还是旁观者清。所以,我多多的观摩分析其他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等。反思假如我上同样内容的课,会有什么不同,什么相同,我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等等。但是在学期中期由于身体的原因请假了两个月,给小学教学添加了一些麻烦,本人亦感到非常抱歉. 奥尔夫曾说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我们应大胆放手,让孩子们在多样而开阔的活动空间自主并自由地寻找、感受和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并在快乐中更好地体验音乐的美妙。

2017初中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这一学年我担任的是初中部七年级(133136)和八年级(129132)八个班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 ,音乐教育教学每年都反反复复,但在每年反复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却有着不同的收获。现将这一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音乐是最擅长表现情感、以情动人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给人自由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乐曲,或许几分钟之内使你获得几星期苦思冥想的东西;或是衬托出一个美好的幻想;或是寄予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片灼灼的情感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 ,会在心灵深处留下美的烙印 .音乐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懂得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

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二、在教学过程中,本着让学生从要我学----我想学----我要学这一过程进行转变。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对教材的目标进行了设定。并根据初中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安排了本学年的教学计划,精心编写了各个年级各个课时的教案和导学案,配合学校强势推进教学改革。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我一方面在教学模式上采用一些适时有效的设问,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实物展示与课件相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实效性。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在课堂活动中,我会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环境,能够在课堂中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

三、本学年除第一单元是唱歌课外,其他单元不是创作就是器乐或欣赏,比较枯燥难上,学生的兴趣也不太高,教学比较难开展。

我就大胆的在教学中加入适当的表演,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有了提高,课堂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复习四分音符时让学生用走来感知;八分音符让学生用跑 来感知,这一下学生很快就记住了。

四、配合学校政教处,成功的举办我校第二届花样年华艺术节,并成功出演节目吉他独奏《爱的浪漫史》。

此次艺术节的文艺演出活动给学生充分发挥自我潜能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使他们懂得团结协作的巨大力量和重要性,同时也得到广大师生及各界社会人士的好评,还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了我校的形象。

五、努力学习,加强修养。

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学生适当地接触一下电脑音乐。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如: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上网查找有关教育工作站,并精心创建了自己的音乐博客与各地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

篇(4)

XX年7月15日---8月有幸参加我市对中小学音体美教师在运城学院培训的学习。在音乐教学专业学习中让我有所提高,也感到十分快乐和充实。对我这学期的音乐教学工作也有了新鲜的艺术创新和改变。今年我担任初二4个班和初一7个班的教学工作。自我感觉比起同仁一下储存很多方面的音乐教学工作和音乐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还使初一新生进入初中阶段的孩子们,认识初中的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了解电影音乐和音乐鉴赏及音乐乐理初级知识,同时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在学习唱歌和欣赏音乐的同时,使学生们认识到集体活动及艺术活动的紧密性。

在教学过程中,本着让学生从“要我学----我想学----我要学”这一过程进行转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对教材的目标进行了设定。并根据初中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安排了本学年的教学计划,精心编写了各个年级各个课时的教案和导学案,配合学校强势推进教学改革。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我一方面在教学模式上采用一些适时有效的设问,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实物展示与课件相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实效性。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在课堂活动中,我会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环境,能够在课堂中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

在本学期中在与我初中柴东轩主任的一次教学工作的谈话,使我有所触动,让我必须敞开心扉,大胆突破改进。使我认识到自己在学校领导的心中的形象和感觉,及专业不对口的情况。经过从毕业到现在,几年的边学习边教学使我认识到,我要不断的学习挑战自我在教学工作的改进。

二、课堂管理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的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还有幽默力量运用不够。

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在教学形式方面我认真地进行了探索,通过这些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活动性强,我充分利用教材,精心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音乐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音乐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听到音乐,感受到音乐。(3)、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篇(5)

近几年来,海盐县教育局教研室清晰认识教师培养的形势,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的创新精神,以提高培养对象的专业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优化、充实、提高”为指导方针,遵循目标驱动性、层次递进性、实践可行性和评价激励性等原则,构建教师区域性分层培养模式,追求“整体、均衡、优质”,力图通过上位的管理机制,打破单纯以学校或学科为单位的各自为政的格局,按照不同层次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实现跨学段、跨学校的优势整合,有意识地为各个层面的教师提供最佳指导,并督促其沿着适合自身特点、能力和素养发展的路径、方向以持续发展,从而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在具体运作中,海盐县教育局教研室把教师分成三个层面,落实培养任务。第一个层面,教师全员培训。按学科、学段,分别对全县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提升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科研能力的水平,并将培训效果、效率和效益转化为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推动力,使之尽快满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第二个层面,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以主题式、师徒结对式为主,帮助青年教师开阔眼界,转换视角,提高理论水平,改善专业知识技能,掌握科研方法,形成一个教学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科研型青年教师群体。第三个层面,名优教师再提升培养。组织名优教师(特别是特级教师培养人选)参与高层次研训,促使他们不断超越自我,突破专业发展“高原期”,成为具有崇高精神力量、精深专业知识、扎实教学功底、精湛研究水平、较强引领能力、强烈合作意识的名师。这三个层面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始终处于动态、递进的发展过程中,鼓励教师从低层面向高层面跃进。

一、教师区域性分层培养的策略推进

(一)形成区域性教师分层培养的组织框架

1.找准教师培养的基点

海盐教研室精心设计调查问卷,真切了解教师专业培训的实际需求,为建构“区域性分层培养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针对“你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最大困惑”,45%的被调查者依次认为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理念和行为转变”“教学设计”“课堂效率”“优秀率和合格率的提高”“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又如在“培训建议”中,教师普遍希望培训者要了解受训群体的个性特征,要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多加强理论应用性培训,多加强研讨互动,最好采用一对一的辅助方式。

2.优化培训资源的合理配备

以往的教师培训,很多培训部门一厢情愿地用“拉郎配”的方式,使教师处于被动的“专业化”状态,“合作”也苍白无力,容易形成虚假的“克隆现象”。因此,海盐教研室积极倡导建立在学科基础之上的自主、开放、滚动、和谐的“紧密合作型结对制”,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配制形式,打破学科、单位、地区之间的壁垒,让优秀教师与不同的受训教师,实现优质资源价值的最大化。这个多向的、滚动的、交叉的体系,有利于形成广泛的教师学习与科研团体,激发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生成更多的创造性策略,形成教学技能的多样化。

(二)构建教师区域性分层培养的基本模式

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海盐教研室在问卷调查、下校调研,掌握丰富的第一手师资状况的基础上,不再单纯采用以教龄为依据、以学校为单位的校本培训模式,而是根据教师已有的认知水平、教育经验和发展需求,实现区域性、分层次、动态化的培训模式。

1.师徒带教模式

青年教师和非本校、本地区的优秀教师“师徒结对”,采用合作研究、案例研究、随堂研究、网络(博客)研究等方式,通过传、帮、带增强专业切磋,合作协调,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2012年的“师徒结对”活动中,师徒双方签订“结对协议”,明确结对周期、双方职责(包括理论学习、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课题研究、课堂教学、论文撰写等)。每学期末召开“师徒结对”工作经验交流会,并督导考核,对优秀指导教师与受导教师给予嘉奖。

2.团队互助模式

以较大群体为着眼点,加强教研共同体、学科中心组、学科基地等团队建设,通过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理论的观课反思、专题研讨等,对教学实际问题和共同关注的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研究,分享智慧,共同发展。到目前为止,海盐县共组建了24个学科基地,分别以一所优势学校为龙头,建立学科基地网站,实行捆绑式考核。在这个共同体中,来自不同学校的成员群策群力,交流分享教育智慧,实现均衡发展,整体优化。

3.导师引领模式

借助教研员工作室、名师工作室进行运作,组合一批相对固定的学科教师,在教研员(名师)指导下,进行诊断分析与行为跟进,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获取新的教育信息和教学策略。2012年,韩耀强主任成立了工作室,定期开展高层次的高中物理教学研究,培育专题项目,帮助成员打造鲜明的教学风格,扩大成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工作室甚至对各位成员定出量化指标,如每年在省级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不少于2篇,至少承担1次县级及以上的公开课或专题讲座;每2年主持一项市级及以上课题并获得市级及以上奖项。

4.主题研究模式

人员组成比较灵活,多根据教学需要,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研讨,使参与的教师进一步明确方向,逐渐介入课程建设与实施,解决教学问题,获取教学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效学习。海盐县小班化教学研究共同体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这一共同体由七所学校组成,每次活动,把“小班化教学”这一大主题分解为“合作学习”“导学案”“教师干预策略”等小主题,按照“收集、学习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小主题设计课堂实践问题诊断反馈与跟进”的基本流程操作,使每一个轮回、每一个环节都紧扣主题,彰显研究的深层意义。

5.骨干先导模式

由本土(或外聘)专家对骨干教师进行高位的先导培训,包括教研活动预设、教研活动监管、教学质量分析、课题主持等,使之在区域培训、校本研训中发挥核心作用,有效实施管理与指导,提升教师的群体水平,打造优秀教研品牌。这几年,海盐教研室既发挥本土专家卢明、朱益群、邱月亮等的引领作用,也牢牢依托嘉兴教育学院、浙江省教研室、华东师范大学等高品质的科研单位,邀请朱建人、魏林明、梁旭、方张松、胡惠闵等专家作专题报告,极大地开拓了教师的视野,传递了教育的智慧。

(三)发掘教师区域性分层培养的运行策略

1.目标导向,过程管理

个人发展规划是实现教师自主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抓手。海盐县教研室要求各受训教师依据自身发展需要,合理规划个人发展目标(包括基础性目标、发展性目标与个性化目标),制订出体现操作性和递进性的阶段目标与阶段措施,体现适切性、个性化。同时,加强教师践行个人发展规划的过程管理,使之呈现小步递进、逐步提升的发展轨迹,并通过教师自评、考核认定等方式,评定发展目标的达成度,适时调整下一阶段的目标与措施。具体操作如下:

(1)自我设计。以一学年为单位,从课堂教学、实践运用、教育科研、交流互动等方面入手,明确具体指标及相应策略,努力以量化与质化互为表里的方式呈现。(2)导师磋商。导师从更为广阔的视野、更为顶层的界面、更为长远的前景、更为科学的前瞻,诚恳地与培养对象协商,帮助他们补充、调整与完善。(3)共同考量。由导师和培养对象一起,督查个人规划的执行,及时纠正错误,找到改进策略。

2.分层推进,整体优化

(1)学科教师常规培训。首先是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就是围绕某一问题,邀请外校、外共同体、外地专家名师或学科中心指导小组,对受训教师进行专项指导。走出去,就是以区域为单位,与优秀学校搞好横向联谊,分期分批派教师外出学习,与名师建立长期、稳固的联系,随时沟通信息、交流技艺。其次是组织培训班,听讲座,看课例,从研究教学对象到教师应具有的素质,从运用教学方法到课堂教学的节奏和容量等,引领教师理论指导实践,为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奠定基础。再次是集体备课、对比研讨,就某一课的教学任务,以区域为单位,集体备课。之后,深入分析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形成共识,为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构建理性框架。特别要遵循“个人钻研―集体研讨―课后反思”的流程进行操作,个人钻研是基础,集体研讨是核心,课后反思是关键。第四是成立区域共同体。由于各校发展不平衡,海盐县教研室本着“均衡发展”的理念,让部分优秀学校(包括学科基地)与薄弱学校结成教学研究共同体,促进薄弱学校良性健康发展。主要分三级联动:一是校本培训,这是区域培训的基础;二是片区培训,以教研共同体为单位,借鉴同质学校的培养经验,取长补短,获得基于学校自身个性的再发展;三是全县培训,更多地探究具有指导性的区域培训的理论模型、实战框架。

(2)青年骨干教师培训。首先是成立学科培训班,由教研室和教师进修学校统一管理,分层培训,分类指导。成立培训班,不是简单地把青年教师组织在一起,安排时间,搞搞讲座,或者听几节课就算完成任务,而是在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学员成长档案。其次是跟踪培训,促进个体提高。一方面,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带青年教师“上路”;另一方面,选出部分重点对象,采取分科包干的办法,进行重点打造。具体方式如下:随机听课―课后诊断―策略跟进―课堂教学再实践―课后诊断―再提炼教学思路。这样反复历练,不断促进其尽快成长。

(3)名优教师培训。首先,组织名优教师参加高端培训,如海盐县特级教师培养人选培训班、嘉兴市学科带头人培训班、嘉兴市名师培训班、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培训班等,使他们在更高的层面上审视自身的教学行为,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其次,开展“提高教学效率”等专项研究。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以学校为单位;第二步,以教学研究共同体为单位;第三步,以全县为单位。这三步中,根据名优教师的特长,重点对亟须解决的问题作出正确诊断,进行小专题研究。再次,建立以“教师成长的摇篮、资源辐射的中心”为主旨的教研员工作室,如“小小”高中物理教研工作室、特级教师朱益群工作室,形成以“浓厚学习力、缜密研究力、和谐向心力”的文化管理境界为发展愿景的组织,形成“专家引领―同伴诊断―自我反思―共同提升”的成长模式,使工作室成员逐步走上教学艺术之路,完成从“教书匠”到“教育专家”的蜕变。

3.按需定培,彰显个性

只有适合教师需求的教师培训才是最有效的。海盐教研室根据不同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探讨优化培训要求及内容,体现“关注共性、凸现个性”的原则。教师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需求和特点。因而,通过教研网、学科基地网、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等载体,提前把“培训菜单”挂出来,任由一线教师自主选择,这就为教师参加培训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与平台,满足了不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确保培训工作与课程改革的同步推进,确保各层面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每年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四)完善区域性教师分层培养的评价体系

1.细化指标,完善自测

以教师“前测”能力为起点,分层制订发展目标。每名培养对象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结果,自我制订具体的评分标准,并通过评分标准的构建,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在这一过程中,海盐县教研室和导师予以科学指导,及时修正难以达成的目标或不能超越的目标,使发展目标都能得以顺利实现。

2.阶段评估,审视进展

以学年为单位,以诊断解惑为主要目的,进行一年一次的阶段性达标度评估。为了更好地激励教师自主参与、主动发展,确保每名教师高质量地完成师训任务,在师训过程中切实提高专业能力,海盐县教研室制订了教学实践能力、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学分认定表,每项认定表都有具体的评价项目和分值。

3.注重实践,强调过程

对教师的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注重教师发展的过程。海盐县教研室将培养、培训的评价贯穿于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中,以课程为载体,以实践为重点,采用以“评价―改进―再评价―再改进”为目标的评价方法,促进教师行为转变。同时,注重创设宽松的氛围,鼓励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疑惑,与他们一起分析、探索和讨论,在肯定优势的同时,也能诚恳地提出不足,一起寻找改进教学实践的方法,提高反思能力。此外,激励教师勇于实践,设计有效提问,进行有效回应,进而在一次次实践、探讨、反思的过程中提升专业水平。

4.选择方法,呈现激励

海盐县教研室深知如今对教师的评价不应是一种“背靠背”的考核,而应选择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为此,同行评价、自我评价、导师评价、组织评价相结合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自我评价,即通过自我评价反思,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成绩与特长,激发教师的成就感,帮助教师确立自我发展的新目标和未来专业发展方向,这是教师自主发展、自我转变的良好途径。同行评价,主要指同学科、同年级的教师对执教者、教材及学生学习情况作出教学价值的判断,便于执教教师不断反思、总结,从他人的教学得失中汲取经验。导师评价,由导师对培养对象作出全方位、全过程、综合性的评价。组织评价,即教研室、培养对象所在学校对教师工作实质作出评价,注重过程,突现个体差异。

二、教师区域性分层培养实践的成效

实践证明,教师区域性分层培养是适合海盐县教师需要、促进海盐县教师专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促进了不同教师的自主发展

区域性分层培养基本满足了不同层次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教师教育理念得以转变,教学行为得以优化,教学效益得以彰显:有利于教师获得情感上的愉悦和理性上的升华;有利于教师准确自我定位,激发向高一层次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有利于浓厚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迅速促进专业成长(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思想更加牢固,专业素养更加优良;名优教师教学技艺更加娴熟,专业风格更加彰显;教师群体更加优化,教学上的城乡差异逐渐消除)。如韩耀强主任指导的王建峰老师获得华东六省一市物理专业委员会“优质课”展评一等奖,自己也在年会“教研与校本教研”专题论坛中作“聚焦真实主题,下放话语权”主题发言;又如信息技术教研员丁光明指导的钟战华老师参加在辽宁大连举行的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活动并获得了一等奖。到目前为止,海盐县共有在职浙江省特级教师5人;嘉兴市名教师25人,占全市的12.82%;嘉兴市学科带头人35人,占全市的11.95%。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已经初步打造成型。

(二)推动了海盐县教育的持续发展

上一篇: 八年级数学知识归纳 下一篇: 医学教学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