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08 10:10:0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

篇(1)

一、引言

泰安是中国山东省中部一座著名的文化旅游城市,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对外开放旅游城市。市内的泰山1984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1991年被列入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8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6年又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泰山以其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每年吸引着上千万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旅游业是泰安支柱产业,在城市经济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产业,集食、住、行、游、购、娱等为一体,通过产业关联带动、吸纳就业等功能,推动城市经济和谐发展。现在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对城市经济和谐发展的助推效应愈加明显。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旅游统计体系、统计方法和统计资料的不完善等原因,造成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和谐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全面、科学、客观的统计分析。

本文基于旅游经济学、统计学等理论,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城市旅游经济和谐发展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泰安为例,主要就优化产业结构和缓解就业压力两个主要方面对泰安市旅游业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的统计分析,探讨了旅游业对泰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而科学界定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二、旅游业对泰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优化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对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按照旅游经济理论,发展旅游业能够增加国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并能促进环境产业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等。

1、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关联产业发展

由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极强,其经营影响范围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给相关产业提供广阔的需求市场,直接或间接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国民经济构成比例的调整和优化。据统计:旅游业直接影响的行业有12个,间接影响的行业有47个,引致影响的行业有20个。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又依赖于这些行业,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物质资料生产行业发展的基础上。为保障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必须向一些行业部门增加投入,必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因此,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据2009年山东旅游统计便览:在旅游消费构成中入境旅游者长途交通的花费占总花费的17.35%,购物消费占总花费的19.45%,住宿费用占总花费的21.25%,餐饮费用占总花费的18.33%,即旅游活动中的基本消费占总消费的76.38%,而用于游览、娱乐、邮电通讯及其他消费项目的费用分别占总消费量的10.73%、5.27%、0.82%和11.35%。从以上统计分析可见旅游业在推动城市旅游发展的同时,支撑关联产业发展,进一步带动了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对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增加经济总量,提高财政收入

近十二年以来泰安旅游总收入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见图1)。据统计:旅游收入增加的同时,加大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尤其是旅游税收收入。

一个城市的旅游总收入指的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食、住、行、游、购、娱等所花费的总和,是旅游者直接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收入。而旅游消费所带来的总的财政收入应是旅游直接影响行业、旅游间接影响行业和旅游引致影响行业因旅游而带来的财政收入之和。由此可见,旅游总收入对泰安GDP的影响反映的是旅游业对泰安GDP的直接贡献(见表1),也是旅游业对财政收入方面的显性贡献,除此之外,旅游业还可以通过由旅游业直接收入而产生的间接收入和诱导收入影响泰安GDP,影响财政收入。

通过以上统计分析可以得知:2007年旅游业总收入对泰安经济的直接贡献率就达到了9.07%。这充分说明了旅游业对增加泰安经济总量的重要,旅游业已成为泰安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缓解就业压力,加快城市化进程

旅游业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为劳动者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根据旅游业的内容以及旅游业的特点,旅游业为社会就业方面所做的贡献应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旅游业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这些就业岗位包括 “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服务的直接从业人员;二是旅游间接或引致行业提供的就业岗位。

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表明:旅游业直接就业者每增加1人,社会岗位就会增加3个-5个。2007年泰安市接待海内外游客约1000万人次,旅游接待人数与直接就业比(国内为25∶1-40∶1),假定全部按40∶1计算,则2007泰安旅游业可提供的直接就业机会为25万个,间接就业按1∶3计算为75万个,可见旅游业具有巨大的就业促进效应。随着泰安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产业,如旅游运输业、旅行社、旅游餐饮、娱乐等旅游配套行业迅速增加,大量吸纳社会劳动力,为社会劳动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化解了就业矛盾,起到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

三、结论

从以上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旅游业对泰安城市经济发展贡献显著:2007年泰安旅游总收入达到109.4亿元,对泰安市GDP的直接贡献率达9.07%;旅游业极大地带动了泰安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劳动力,缓解了就业压力。现在,旅游业已经成为泰安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并将为泰安城市经济和谐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瑜.旅游业对福建经济发展贡献度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

2、李江帆等.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分析――以广东为例[J].旅游学刊,2001(3).

3、刘海鸿.旅游业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山西经济,2003(10).

篇(2)

按照传统的看法,拥有田园风光的城市是农业社会的典型特征。农业社会很少有大规模的工业和居民集聚的城市,居民分散居住并以就近的田土产出为主要生计。但是,原始的自然经济状态下的社会经济活动必然是发展缓慢、停滞和处于低生产率水平的状况,它无法供养众多的人口和满足现代社会丰富的需求。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经济活动的绩效说明,城市的发展脱离了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的模式,甚至极端地企图“征服”和“改造”自然,最终受到自然的惩罚,有关的经济活动也是不能可持续进行的。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就开始意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问题。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就系统地提出了人类未来面临的一系列严峻挑战和世界范围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反映出经济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由罗马俱乐部的研究层面开始向政策层面的实施过渡。目前国际上提出的“低碳经济”概念,其实质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从消除人类活动的二氧化碳过量排放的角度所提倡的自然和谐和经济可持续理念的具体经济模式的方案。成都市按照自然和谐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其未来发展模式定位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实现方式――走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历史演变过程来看,农业社会的成都曾经是典型的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早在2000多年以前,李冰对岷江水患的治理,即采取了顺应自然和与自然和谐的方式,建成了世界级的伟大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古代中国最发达的农业生产的区域,丰富而稳定的农产品供给也形成了成都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及四川盆地农区桑树的普遍种植、家庭养蚕、蜀锦织造和“南丝绸之路”形成了有机的“产业链”,给“锦官城”成都的城市居民带来稳定的收入和财富。都江堰的灌溉、航运、供水的综合功能发挥,使成都以及四川农业社会的经济长期保持可持续的稳定态。但是从传统工业社会的角度来看,农业社会的成都市是一个典型的休闲消费城市,餐饮美食文化誉满全球,但城市居民收入来源却具有明显的非生产性质和收入增长缓慢的特征。

成都工业化的城市发展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基于对农业消费城市进行改造的基本目标设计,成都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为综合性的产业城市。在“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对成都进行了大量基本建设投资,为城市引入了制造、冶金、化工、纺织等大型骨干企业,使成都市的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成都城市的生产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

但是由于当时的人们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对“产业”理解的偏差,从而使当时的许多生产经济活动乃至社会活动开始背离与自然和谐的原则。例如,成都工业化的城市布局范式,使传统的宜居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城乡全民办工业的模式(城市发展“街道工业”、农村发展“乡镇、村组企业”),使城乡经济资源配置混乱和低效利用;以过量化肥、农药为主的“无机农业”生产方式的推行,使农村的农用土地、饮用水和空气面源性污染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城乡商业和服务业的限制发展政策,使城市经济功能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发挥。这些都长期制约了成都的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即使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传统城市经济理论的限制和缺乏深入的区域发展趋势和比较优势研究,成都在工业化过程中对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定位仍然存在不准确的地方,这在前几年的“工业强市”的决策上都仍然有所体现。如将第二产业的比重规划过高,对成都发展以金融、咨询、科技服务等现代高端服务业的地位认识不足,对一些重化工业的非最佳产业选择项目仍然竭力保留和盲目引入等等。

显然,当前成都提出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发展模式不是回归到原始的自然经济状态,而是代表成都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理念的转变,是对自然和谐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认识深化的结果。这种城市发展理念的转变,从上世纪90年代成都开展府南河改造工程等城市人居环境整治开始,到提出“三个集中”(人口向城镇和乡村居民点集中;工业向工业集中区集中;土地向产业化经营集中)以及“城乡一体化”时都有所体现。2007年以来,成都市成为全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综合试验区后,对城市发展理念又进一步有所升华。由于有了“建设田园城市”的现展理念,对耕地和绿地、水系等环境资源的保护,自然就成为田园城市发展的理性选择和自觉行动。

思路设计――发展低碳产业,实现城乡统筹

成都在城市发展的思路设计上要建立“后工业时代”的超前意识,不要为了眼前的GDP增长而牺牲长远的利益。其中城市布局的优化和传统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是目前的当务之急。要在区域分工和优势发挥上从四川、西部、全国和世界的整体上前瞻思考,真正做到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篇(3)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202-06

引言

萍乡市位于湘赣交界处,与沪杭铁路、湘黔铁路、贵昆铁路连成一线,319、320国道和沪瑞高速贯穿南北东西。截至2010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8.13%、63.31%、28.6%。在2002―2010年时间段,第一、三产业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第二产业比重则逐年上升。与此同时,煤炭资源近乎枯竭,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只能支撑煤炭工业十年的生产,城市转型刻不容缓。随着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中原经济区、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一批中部区域经济开始崛起,以城市群发展为依托,“增长极”“点―轴”“网络”开发并存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增强城市的集聚化效用形成增长极,强化两点之间的城市联系,以交通干线或经济带的点―轴带动模式,依托城市群辐射作用的网络经济发展模式是中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也是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方向。与此同时2006年《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12条和15条中明确指示“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和“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意见。国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二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提升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同时明确指出“萍乡:全面对接长株潭城市群,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示范区”。城市与城市、城市群对接需建立在两者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关系基础之上,萍乡市在与长株潭城市群对接时,在江西省内又处在怎样的一个经济角色。在此背景下,作者通过比较分析省内城市和长株潭城市对萍乡市经济影响,综合得出萍乡经济发展方向。

一、文献综述

1880年,英国人口统计学家雷文茨坦(E.G.Ravenstein)率先将万有引力模型引入到社会经济领域进行人口分析,使得引力模型在与经济领域问题分析研究结合上日益紧密。1929年莱利(Reliy W.J.)通过引力模型分析得到一个城市的零售市场大小与城市人口规模和两地之间距离的关系,此后,康弗斯(Converse P.D.)提出的断裂点概念在莱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空间相互作用理论。1942年GKZipf首次将万有引力定律引入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分析,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空间的模型研究方法。1950法国经济学家(Francois Perroux)提出增长极理论,经J.B.boudeville将其引入到区域经济理论之中,并在经济学家弗里德曼(John.Frishman)、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赫希曼(A.O.hischman)等的研究上不同程度的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使区域增长极理论成为区域开发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在这基础之上,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马利士又提出了著名“点―轴”理论,以地理学家哈格斯特朗(T.Hagerstrand)为代表的空间扩散理论也成为20世纪50年代研究城市空间经济学的重要成就。90年代以来,以姚士谋、顾朝林等为代表的国内一批经济学者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理论和分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朱英明、苗长虹等也在城市产业聚集模型和计量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2]。本文主要通过引力模型和地缘经济的角度来分析城市与城市或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量和经济联系关系。

二、研究方法

(一)城际空间联系

城市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之间多向或双向的资金流、物流、技术信息流、人力流动等多种因素的流动方向,它是城市聚集或辐射所产生的作用。它的强度与城市的发达程度成正比,城市发展水平越高,外部效应就强,城市流强度就越大。并且,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城市流强度呈逐渐减弱趋势。在城市流的基础上,城际空间联系综合考虑了两城市之间的城市发展水平和空间距离,在测量区域之间经济影响程度大小方面可操作性强。在指标选取上,选取了制造业、建筑业、交通仓储业、金融房产业、行政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商贸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商业服务业)、科教文卫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教育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七大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Rab=G [3] (1)

式中:Fa为a城市流强度,Fb为b城市流强度,D2ab为ab之间的空间距离,G为两城市之间的介质系数,为了便于计算取值为1。Rab表示ab两城市之间的城际空间联系。

Fi=Ni×Ei [4] (2)

式中:Ni为i城市的功能效率,Ei为i城市的外部功能。

Ni= (3)

式中:GDPi为i城市的生产总值,Gi为i城市的从业人员总数。

Ei=Eij

Eij=Gij-Gi×(Gj/Gm) (4)

式中:Eij表示i城市j部门的外向功能,Gij表示i城市j部门从业人员数,Gj表示j部门全国从业人员总数,Gm表示全国从业人员总数。

Lqij= (5)

式中:Lqij为i城市j部门的从业人员区位熵,若Lqij

D2

ab= [5] (6)

式中:Ki表示运输方式的权重,Ci表示运输方式的货币成本,Ti表示运输方式的时间成本(Ti=,d为两地之间的距离,s为运输方式的平均速度)。

(二)引力模型

在缺少资金流、技术信息流等数据情况下,修正的引力模型不仅在分析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以及城市规模的辐射效应有着显著作用,在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规模方面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克鲁格曼指数作为衡量影响城市间经济联系的产业结构因素,弥补了引力模型在测算城市间经济联系关联性上的不足,通过分析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差异,进而衡量产业分工的专业化程度,借助此来研究城市间产业经济联系大小,Kij越大则产业差异性越大,经济联系强度就越强;反之,Kij越小则产业差异化越低,经济联系度就弱。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反映的是城市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但无法反映城市在外部经济联系中所接受经济辐射的强度,为此,通过经济隶属度就能够完整地测度出一个城市在整个对外经济联系中的权重大小,更加直观的分析城市经济联系。计算公式如下:

rij=Fij/ Fij [6] (7)

式中:rij表示经济隶属度,是ij之间的联系强度与i对外联系总和的比重。

Fij=Kij [7] (8)

式中:Fij为ij两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量,S、P、G分别表示城市建成区面积、人口数量、GDP,Kij为克鲁格曼指数。

Kij=

- (9)

式中:t表示产业部门,git、gjt分别表示ij城市t产业部门的从业人数,gi、gj分别表示ij城市所有产业部门的从业人数。

(三)欧氏距离

欧氏距离是地缘经济关系的重要测度法,它是一种测量不同区域间经济相似性或差异性的计量方法。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量、城市流强度虽然能够知道城市之间的具体经济联系,但却不能知道城市之间具体的经济关系。因为经济联系并不能代表他们之间所有的经济关系。根据地缘经济学分析,城市之间可能存在着竞争关系,也可能是互补关系,还可能是无明显关系。所以进一步引入欧氏距离来测量萍乡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经济作用关系。地缘关系的类型有两种:竞争关系和互补关系。在经济联系量的基础上分析他们之间的经济作用关系才能真正准确地描述出它们之间的经济相关性。

地区之间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表现在资源可流动动性大小上,资金、劳动力、生产资料等一般都是从效率低的地区流向效率高的地区。所以作者选取X、Y、Z、W四个综合性指标。

X=某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该地区GDP

Y=某地区职工工资总额/该地区GDP

Z=该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该地区GDP

W=某地区第一产业总值/该地区第二产业总产值

式中:X表示资本使用效率的高低,X越大则表示资金转化率越小,使用效率低下,X越小则表示资金转化率越高,资金使用效率高,资金不足;Y表示的是劳动效率,是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总和指标;Z表示的是社会消费水平指数,Z越大则说明该地区消费水平越高,有更大的对外消费水平,它是消费质量和消费水平的综合指数;W表示资源的流动能力,W越大表示农产品丰富,可以流入到别的地区,需要进口工业产品,W越小则工业产品流出,流进农业产品。

ZXi=[Xi-E(Xi)] /S(Xi) [8] (10)

式中:Xi为i地区的X指数,E(Xi)为Xi的平均值,S(Xi)为Xi的标准差,ZXi为Xi的标准化处理指标。ZYi、ZZi、ZWi同理可得。

EDi= (11)

式中:EDi为欧氏距离,表示i城市与a城市的综合欧氏距离值,ZXi表示i城市标准化的Xi指标,ZXa表示a城市标准化的Xa指标,同理ZYa、ZZa、ZWa。

EDXi=|ZXi-ZXa|

EDYi=|ZYi-ZYa|

EDZi=|ZZi-ZZa|

EDWi=|ZWi-ZWa| (12)

式中:EDXi、EDYi、EDZi、EDWi分别表示i城市与a城市的X、Y、Z、W四项标准化处理指标的欧氏距离。

得出距离值之后,为了便于比较需要再将其标准化,公式如下:

ZEDi=[EDi-E(EDi)] /S(EDi)

ZEDXi=[EDXi-E(EDXi)] /S(EDXi)

ZEDYi=[EDYi-E(EDYi)] /S(EDYi)

ZEDZi=[EDZi-E(EDZi)] /S(EDZi)

ZEDWi=[EDWi-E(EDWi)] /S(EDWi) (13)

所有数据标准化计算结果,通过SPSS19.0软件得出。

(四)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本研究中的地区从业人员、地区生产总值、年末总人口、城市区建成面积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1)[9]、《中国统计年鉴》(2011)[10]全国从业人员、GDP原始数据来源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11]。

三、模型的检验

(一)城际空间联系

(二)引力模型

定义将rij≥0.1视为一级联系、rij≥0.05视为二级联系、0.01≤rij

(三)欧氏距离

计算公式中平均值、标准差、以及量化数据由SPSS19.0软件计算得出,相关数据整理(见表4)。

定义在ZEDi

四、城市空间结构模型分析

首先从城市流强度来看,萍乡的城市流强度Fi值为12.5、依次长沙为299、南昌172、新余39.5、株洲33.6、湘潭30、岳阳24.5、常德10.8、衡阳6.4、益阳4.9、抚州2.3、鹰潭1.2,其余全部为1以下(赣州市0.0791、宜春市0.4445、吉安市0.1923、娄底市0.8799)。明显,江西省内城市流强度在总体值和极值上都较长株潭低,城市经济辐射作用较弱。基于城市流分析城际空间联系上,萍乡―长沙Rab为最高的130.8,接下来依次是萍乡―株洲34.6、萍乡―湘潭21.3、萍乡―新余20.3、萍乡―南昌仅有17.3、萍乡―岳阳2.6、萍乡―衡阳1.1,剩余Rab值全部小于1,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偏弱。从数据中可以得到,南昌市虽然在城市流强度上并不弱,但与萍乡市的空间距离较大,所以辐射效用有限;反观长沙市,不仅城市流强度占绝对优势,而且空间距离也小,所以城际联系就强。在空间距离矩阵上,萍乡―赣州距离高达584,而且江西省内城市空间距离普遍较大,城市分布较为松散,聚集程度低;靠近萍乡的长株潭空间距离较小,城市分布密集,城市聚集程度高,辐射效用大。

引力模型分析中,人口聚集化程度和城市建成区面积两个相对因素在南昌和长沙之间并不存在很大差距(分别为212万人、242万人;202平方公里、272平方公里 ),两城市各产业部门之间的专门化生产与萍乡市差异化程度kij(克鲁格曼指数)也基本相同为0.09,GDP总量上南昌(市辖区)1 501亿元,长沙(市辖区)2 628亿元。其次,长沙周边城市形成了以长沙市为中心,湘潭市和株洲市为辅助,周边城市为网络的发展模式,城市群结构较为完整,聚集效应显著。南昌市以自身为中心,以“点―轴”带动模式为主,周边城市围绕南昌为集聚中心的效用不大,各周边城市之间联系不强。萍乡―长沙的经济联系量Fij185、萍乡―株洲57、萍乡―宜春51、萍乡―湘潭39、萍乡―南昌31、萍乡―新余23……。在经济隶属度上,萍乡对长沙的隶属度40%、对南昌隶属度只有7%。萍乡对以娄底、湘潭、株洲、萍乡、宜春、新余、南昌、鹰潭连接为轴的浙赣线的经济隶属度为44%,总体上萍乡对江西省内经济隶属度27.1%、对长株潭经济隶属度高达66%。

通过欧氏距离,萍乡―湘潭ZEDXi、ZEDYi、ZEDZi、ZEDWi分别为-0.057503、-0.9056、-0.88816、-0.38857,除了wi为一般竞争关系以外全部为强竞争关系,而且ZEDi>-1.0,总体上还是为强竞争关系。省内城市中只有宜春与萍乡经济联系存在互补关系。总体上萍乡与湘潭呈强竞争关系,与南昌、新余呈一般竞争关系,与长沙、株洲呈不明显关系,与宜春、常德、岳阳呈强互补关系。但从资本流动ZEDXi、劳动力流动ZEDYi、消费流动ZEDZi、产品要素流动ZEDWi几方面分析。萍乡与常德、岳阳的资本流动互补性强;与宜春、衡阳的劳动力流动性强;与宜春和长沙的消费流动上有很强的互补性;与宜春、益阳在产品和生产要素流动上互补性强。

结论和建议

综合以上三种分析方法,城市间经济联系不仅关系到城市自身的经济实力,包括产业结构规模、人口集聚程度、城市面积等要素;还关系到城市间的空间距离,这种空间距离具体表现在时间、运输成本、城市之间的交通通达综合指数上;更重要的是城市之间物资的流动、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上。所以萍乡市的发展应结合内外,在考虑城市间辐射效用的同时,注重城市间的经济互补性,形成以“浙赣线”为重点发展带加强与“长沙、岳阳、常德等几个城市轴点联系”,周边形成以“益阳、吉安、等为圆圈的发展区域”,外延辐射以“鹰潭、赣州、衡阳”为临界点的整体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 姚士谋,陈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空间演化趋势[J].地理学报,1998,(53).

[2] 朱英明.区域制造业规模经济、技术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产业聚集的影响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0):3-18.

[3] 牛惠恩,孟庆民,胡其昌,陈延诚.甘肃与毗邻省区区域经济联系研究[J].经济地理,1998,(3):53-56.

[4] 朱英明,于念文.沪宁杭城市密集区城市流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1):31-33.

[5] 余振宇.城市经济引力模型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4):73-74.

[6] 张旭亮,宁越敏.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及国际化空间发展战略[J].经济地理,2011,(3):354-359.

[7] 赵雪雁,江进德,等.皖江城市带城市经济联系与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分析[J].经济地理,2011,(2):219-223.

[8] 张学波,武友德,骆华松.地缘经济关系测度与分析的理论方法探讨――以云南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4):35-39.

[9] 国家统计局.2011中国城市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10]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11] 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Dynamic Spac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Between Gravity Model and Geo-economic Urban Economic

XIE Yao

篇(4)

一、产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是紧密相关的

实际上,从规划的本质角度来说,就是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开发和利用。而一个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目标的实现,落在地域上也表现为各类经济产业对土地的使用。具体的两者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际联系的影响

由于城市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有形的如城市的对外交通,无形的如邮电通讯以及电子信息等,而产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原材料的采集、生产设备的引进、产品的市场销售等都需要与外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每一次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对城市的对外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要对对外联系特别是大型的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而合理的安排必然会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对城市内部联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所谓“动一发而牵全身”。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城市规划中就要为这些劳动力提供相应的生活设施、交通设施与社会福利保障设施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设施,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脑力劳动者,这样一来对城市的科技文化设施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设施要求就会更高。重工业则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设施与便捷的交通设施相辅助。所以规划中一定要考虑到产业及其相关设施的需求。

(三)对城市功能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支撑,在低级产业如原材料生产的地区,甚至影响到所在城市的生死存亡,当然在具有全面与发达的综合性城市,不会由于一种产业的兴亡而决定城市的兴衰。但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健康的产业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将导致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功能的失衡与矛盾的恶化,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产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与城市规划是息息相关的,有了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平衡,产业发展才有了支撑基础,而产业的优化发展又为城市的壮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对城市规划的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产业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对城市土地规划的影响

土地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它由于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不同呈现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二)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影响

这里指的环境一方面指的是环境污染的层面,另一方面指的是地理环境如靠山、沿河、滨海、或临近铁路、港口及城市主要干道等层面,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在环境优美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通常情况下资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所以必须依据情况规划在城市下风向的郊区。

(三)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

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环卫设施等等,也包括交通、通讯等设施,产业生产的发展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并且对这些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对电力电信,除了单位产量耗电量,对电压、电流也根据生产的工艺要求有不同的需求;又如给水排水,各个产业的需水质量、水压、净化程度都各不相同,还有就是用水性质,农业用水、生产用水还是消防用水都有不同的要求。

(四)对城市服务设施规划的影响

产业生产需求对产品原料及成品进行及时地流通,也需要对资金的流通。这就形成了对城市商业、金融、仓储等其他服务设施有了需求,这些服务设施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今天,这种需求度将越来越高。这也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要使产业在量上得到发展,更要在质上有新的飞跃,是产业更具有生命力。

三、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存在的几个问题

1.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依据来看。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如GDP目标及其相应的经济指标。相应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如何,现有的产业结构将做哪些必要的调整,产业布局情况如何,都是规划部门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城市空间地域的合理落实和布置就必须遵循规划的思想。

2.从规划编制的时限来看。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除了对城市进行长远设想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规划年限。但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规划期限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不一致的现象。所以要真正发挥规划对产业经济的指导作用,就要加强规划时限确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从规划的方法来看。传统的规划方法是先根据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预测城市的总人口,然后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标准计算城市用地规模,并按照城市用地的现状与合理的用地比例进行功能布局与用地划分。而事实上这样是不够的,如果过多考虑人的因素,忽视产业经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规划期限内应对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规模及各产业结构进行预测来换算成用地规模、基础设施规模,并落实到城市空间中去,这样的规划更具说服力。

4.从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传统的规划模式强调功能分区,这就忽略了城市固有的文化内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史脉和文脉,不是靠规划来改造或设计就能形成的,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主观的意识,应结合每个城市的独特经济活动内涵,进行规划布置以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影响的基本因素

基于上面提到的城市规划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修缮,用新方法、新思路使其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1.规划新的空间模型,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中,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增大,如“加速城市地区的新城和卫星城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向外迁移、城市中心地区功能的转变和重建”,随着这些规划的实施,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面貌有了创新性的改变,城市规划已经在产业经济结构的空间深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借助新的城市规划手段,增强城市的资本竞争能力。实践证明,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会促进个体和群体部门的投资欲望,刺激城市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有助于城市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现阶段高水准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增强城市优势和吸引力,尤其是能够增强引入国际资本的竞争力,所以基础设施规划的好也会促进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竞争力强了就会扩大优势不断创新进步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3.加速城镇化脚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机遇。城市地域分布格局的转变,将意味着经济的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发展城市及城际的经济联系,促进城市工业分散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扩大产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第三产业的需求,更好地推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四、如何利用两者的紧密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社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城市经济的发展即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它包含一、二、三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但不同的城市性质,三者的权重不同,但在城市经济中第二产业应该有相当的比重来作为支撑,那么,

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产业优势,体现产业经济规律,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重视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环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现阶段,我国正在全面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又在不断的吞噬着农村的地域,一面是生命的基础,一面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有需要不断的扩展空间占用土地。事实表明:尤其是大城市农业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这样任凭城市扩张忽视农业发展的现象,在城市规划中应得到足够重视。

(二)进行第二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城市新空间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脚步,国有企业的干戈、改制工作的逐步推开,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调整,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进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新格局、新挑战,城市规划也要与时俱进,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与改革。

首先,要把握重点,针对第二产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规划发展方案;其次,充分重视高新技术或资金密集无污染型产业即都市型工业在城市中的再定位问题,从而使城市的布局形态更趋合理,使城市发展更为有序、有效、有机统一。

(三)加速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重组产业规划布局

在加速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加快信息、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事业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城市中心的经济结构,扩大第三产业服务范围。把城市中心地区建设成为全市甚至全市域的城市经济指导中心,对未来经济产业诱导和前瞻影响。第三产业用地,不是简单的商业用地、办公用地,只要符合总体规划要求,适合第三产业布局,均可纳入这类产业用地,从而克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性,而对于小型的第三产业布局则可以在社区规划、居住区规划中,使服务的对象更具体化,使产业发展真正贴近居民的生活。

五、总结

综上所述,产业经济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产业经济对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中心地位的确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提出了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前瞻理论,这些必将为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的各自发展及其相互作用产生有利的影响。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尽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使我国的城市乃至国家建设朝着有序、稳妥地方向不断的推进。

【参考文献】

篇(5)

从地域文化的研究角度而言,无论何种角度都无法摆脱这样三种要素:历史的渊源,地理的界定,经济的发展。司马迁在《吴太伯世家》、《鲁周公世家》、《燕召公世家》、《管蔡世家》、《陈杞世家》等文章中,详述了每个诸侯国起源、发展以至衰落灭亡的历史。各个地域文化研究追述历史的渊源时,都会以此为基本资料。

最好的研究方法应该使地域文化的研究更上一个新台阶,其关键在于研究者在研究某一地域文化时,要统计已有文化的研究状况,避免过度地重复性研究,浪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在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共同联手,打造良好的地域文化网络,在互相交错联结的部分,做深度地挖掘。对于每一种地域文化而言,它们应该以某一个省份为依托进行城市文化研究,因为,任何一个城市的文化打造不可脱离总的文化状态,也就是一个省的文化推进在于以总的文化特征统领地域文化的研究。这些地域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推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即任何一种研究应该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为现实的生活带来可应用的成果,比如旅游的价值,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换句话讲,就是将研究成果应用在现实的旅游经济文化开发和第三产业经济的文化内涵拓展上。

二、燕文化基础研究的成果

燕文化研究相对于其他如:楚、秦、齐鲁文化研究有着很大的薄弱性,而且燕文化研究常常依托于赵文化的研究。而作为燕文化载体的北京与易县,前者负载太多的文化内涵,几乎淹没了燕文化的意义,而后者由于城市规模以及资源的限制,不能作为载体来更好地开发燕文化,因此为燕文化的发展寻求一个好的地理环境的载体尤为重要。虽然有着种种的限制,研究者在燕文化的研究领域依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1.燕文化的历史研究。主要是对春秋战国时期燕文化的研究:周代燕国考、鲁齐燕的始封及燕与邶的关系、西周早期金文中的召公家族与燕君世系、春秋战国时期的燕都、战国燕墓的非燕文化因素及其历史背景。这些文章重在对燕文化的历史渊源进行深刻阐述。

2.燕文化的承转流变研究。这种承转流变的研究实际上还是在源流界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历史脉络的梳理。如:杨玉生《燕文化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历史发展为线索,将燕文化划分为先燕文化、姬燕文化、燕文化的延续三个阶段的文化,最后确定燕文化的含义。

3.燕文化的文化特征研究。地域文化特征是一种群体的文化特征,使得这个区域的群体有别于另一个文化区域的群体。如李振纲的《燕赵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精神特质》探讨了在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影响下所形成的燕赵文化的精神特质,它强调了燕文化和赵文化的共同特征,这种文化特征涵盖了河北省的整个行政区域。

三、燕文化的应用研究

1.燕文化研究与秦皇岛等河北省城市的旅游开发。河北省可以运用燕文化的研究成果,开发可资利用的旅游资源。如秦皇岛作为河北省的一个沿海旅游城市,它并不缺乏人文资源。应用燕文化的研究成果为其旅游经济发展提供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打造文化的城市品牌,将会为河北省的整个经济建设带来巨大的效益。其它城市也可以利用文化研究成果,挖掘旅游资源的价值。提升城市的旅游形象,打造旅游文化名城的效应,吸引更多的游人,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2.燕文化与河北省城市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企事业以文化作为品牌,已经是值得借鉴的经验。以研究成熟的一种文化为依托,寻找其与经济结合的成功经验,并寻找利用燕文化作为品牌的机遇,进行区域经济的开发。如:秦皇岛的名人和名人事件很多,有被孔子尊为“古之贤人”的伯夷叔齐、统一六合君临天下的秦始皇派人出海求仙、曾经吟颂“东临碣石”的曹操登临碣石等。只有利用市场机制激活名人文化资源,开发产品,打造品牌,增加名人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延伸文化产业链条,获得文化名人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才能使秦皇岛等河北省的城市经济获得协调、持续性发展,提高河北省的综合竞争力。

篇(6)

_、我处属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辖区有“三多”,即老企业多,下岗职工多,贫困人口多。办事处财政十分困难,财政刚性支出只够开_-_个月的工资,财政对社区的支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现行财政体制及经济原因所致,对社区工作者的保障能力有限。目前每个社区工作者的月工资为___元,每个社区的办公经费每年仅____元。这种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发展社区经济来扭转这一不利局面。

_、基层管理任务日益繁重,社区运行模式较为落后,社区经济发展停滞。由于近些年来城区的规模、功能和各种新问题都大大增加,城市管理的工作量、任务量在成倍增长,而原来的层层负责的行政性、直接性管理方式尚未改变,街道、社区基层组织承担的上级安排的任务太多,实际上已经无法承担和落实。据统计,直接由社区担负的工作涉及党建工作、民政工作、经济工作、计生工作、城建工作五个方面、八个大类、__多项。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社区居委会一是无职权。社区内的行政单位、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由谁管”、“怎么管”、“哪些问题归口管”,政府没有规范性文件,社区居委会想管也管不好、管不了。二是无地位,什么单位什么工作都可往社区“装”。职能部门布置工作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一个文件、一个会议或是上级领导的指示,其任务就交给社区了。仅今年来,社区居委会承担的各种调查摸底任务就有_次。三是无资金,有些管理工作无法开展。如离退休人员、企业置换身份的党员现交由社区管理,但社区既没有活动场地,又没有活动经费,对其管理只能是“空中楼阁”,更不要说发展社区经济的资金投入。据了解,我处__个社区居委会,有半数以上每年经费“入不敷出”。四是无精力,社区干部整天疲于应付。对社区流动人口追踪摸底、应付上级一年多次的大型普查,有社区干部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抓经济工作都是“偷偷摸摸”,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抓。”故我处社区经济发展仍处于停滞状态,个别好的社区,也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_、整个社会对社区观念没有转变。现在,提起居委会,很多人还停留在“带着红袖章的老大妈”的印象里,许多人对居委会究竟能做什么表示怀疑。在招商引资方面,许多商家愿意将资金投在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上,不愿意投资在刚起步的社区经济上。

以上是我处众多社区普遍存在的情况,这同时也更说明了发展社区经济的重要性。

二、对我处社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_、在每个社区成立专门的“社区经济发展委员会”,将重点工作转移上来。

成立“社区经济发展委员会”,以此来提高社区干部的重视程度,我认为是当前我处社区经济管理上的一种尝试。作为一项措施,它势必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是社区工作中凸现出经济工作的重要性。在社区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项工作的宣传栏、进度表等,唯独没有经济方面的,通过建立“社区经济发展委员会”,并通过其制定切实、符合社区情况的中短期可行性计划,将社区现在力所能及的小项目先搞起来,为社区经济发展先做好基础性工作,并组织好相应的宣传工作,会有效地改变群众对社区工作传统的旧观念,从而了解社区经济的发展,进而参与到社区经济的建设上来。

_、办事处转变工作思维和方式,减轻社区繁重的事务性工作,齐抓社区经济建设。

作为办事处机关,应想方设法减轻社区的事务性工作,以便于其将精力放在社区经济发展上来。对这一点,我们经办室就做了一些尝试性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从今年年初,我们便尝试了一种“三+_”的工作机制,针对办公室有些同志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层少,安排部署多、指导帮助少,工作抓而不实等问题,制定一周之中三天时间处理机关事务性工作,_天深入基层进行协助、督导、调研工作,并于周五办公室例会汇报上周工作情况及发现问题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在区统计局安排的两次小规模普查工作,我们就充分发挥了办公室人员业务熟练的优势,仅通过社区进行了必要的协调工作,其余普查工作均由办公室人员进行,大大减轻了社区的工作量,也提高了工作的质量。

“三 _”工作制实施以来,有效地明确 了办公室人员的工作目标,加大了对工作的落实力度,既有发现问题的时间,又有解决问题的时间,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对工作做到了细致安排,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我认为这种工作机制是值得我处推广的,同时这种工作机制也从侧面减轻了社区事务性工作,支持了社区经济工作的开展。

_、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

进一步发挥社区自身的对辖区情况熟悉的优势,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进程,为社区经济服务。府前南社区关于社区中介服务的尝试,就是很好的举措。他们通过对辖区居民的入户走访,将获得的第一手关于居民需求的信息通过社区中介形式向社会公开,逐步产生了社会效应,到社区联系需求的人已络绎不绝。我认为下一步应逐步将这种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坚持有偿、低偿、无偿并举,福利性、互利性和经营性相结合,也就是说,要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区分开,同时向相关同行业进行学习业务技能,还要将我们的人性化服务融入工作中,探索出体现我们自身特点新的服务形式和发展模式,从而打出我们的“品牌”。

_、挖掘特色产业,重视品牌效应。

社区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发挥自身的特色,结合自身情况,才能做到合理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对其的宣传和品牌的保护。我处社区中并不乏特色和有品牌的产业,象白牌烧鸡、霍师傅裁衣店、千里香混沌等都是远近驰名的品牌,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都没有得到有效地发展,而我们的社区就是要有效地整合这些品牌产业,在做大、做强上同他们一想办法、下功夫,比如说针对他们近年来缺乏宣传力度,影响面窄的情况,我们社区,甚至于办事处发挥自身的优势为企业进行一下系统的宣传,将他们置于整个辖区经济发展宣传的前列,置于招商引资的前列,从而有效地带动其进一步发展,树立起社区的品牌,做到社区与品牌互相促进、相互宣传。

篇(7)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11-0023-07

近20余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获得快速发展,2015年城镇化率高达56,1%,但城镇化质量不高,产城融合度低,突出表现在产业布局和城镇发展分离,睡城和鬼城现象频现。产业规划与城镇规划不协调、不同步,既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隐患,也阻碍我国工业化的转型与升级发展。因此,本文试图从提升城镇化质量视角来研究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形成机理及其实现路径。

一、现有城镇化与工业化共生模式的实践误区

纵观已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实践经验,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如一对孪生兄弟,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共融共生;反之,虽形似但神不合,甚至互相掣肘。目前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正在大力推进中,就两者共生模式来说,全国各地实践模式不尽相同,总结起来,无外乎有三种类型,即唇齿相依、若即若离和天涯海角等城镇化与工业化共生模式,其中真正能够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的城市较少。

1.唇齿相依模式

厂房挨着住房,住房连着工厂。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唇齿相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城镇化和工业化共生模式在全国老工业城市较为普遍。其形成既有当时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发展态势等历史原因,也有缺乏发展工业化经验和未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的主观因素。厂房连着居民生活区发展模式,最大的优势首先是体现在产业工人上班路程近,节省工作时间成本。其次,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形成。厂房连着职工宿舍便于工人之间、工人与工厂领导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员工对公司认同感的快速形成,在工作和生活两个领域形成熟人社会,沟通成本能够降低。当然,该类模式也有鲜明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容易造成对居民区的噪音、热、废水、粉尘、有毒气体等工业污染,特别是一些重化工、重金属等工业企业的污染更严重。二是居民区容易被工厂无序地分割。造成地方政府无法集中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即便供给,也会造成供给成本高。三是城镇化与工业化过度融合带来其他负面效应。如城镇化扩展会受到工业化地理边界的限制,同时,工业转型升级也会受到城镇化质量良莠不齐的制约。总之,城镇化和工业化唇齿相依共生模式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要想扬长避短发挥两者优势,必须走科学的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道路。

2.若即若离模式

居民生活区、商业区和厂区总是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城镇化和工业化之间仿佛有一条楚河汉界将彼此分割,但这条分割线一般没有清晰边界,也没有设置准则,如同若即若离的恋人,在给定的城市空间彼此相望而不相及,相顾而不相交。一般说来,具备若即若离特征的城市,在其城镇化和工业化实施过程中可能有两种情况会发生。一种是无长远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规划,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无法系统考虑产业和城镇的合理布局;一种是有系统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规划,但这种规划有典型功能分区的特征,对居民生活区、商业区和厂区给予相对固定的地理布局,但未对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给予科学的安排。产业和城镇发展呈现若离若离模式,最大的危害是导致产业和城镇关联度低,互动发展不强,更谈不上融合发展;最大的优点是降低居民区受工厂各类污染的概率。为未来城镇化质量提升及其与产业融合发展留下了空间,降低了相关治理成本。总之,边界不清晰和摇摆不定的产业和城镇发展模式不符合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实现两者在空间和功能等要素上的融合发展,才能构建现代城市生产和生活体系。

3.天涯海角模式

目前最被人们诟病的就是工厂与居民区空间上严重分离,功能上不能互为补充,即产业和城镇自成体系、分x发展。这种天涯海角模式直接导致上班族在城市辛苦地来回奔波,工作成本高,幸福感差。间接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多:第一,人为制造睡城和鬼城。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开发区大量涌现,这些开发区后来演变成城市的新城区,主要承担工业化的任务,而老城则成为居民生活主要集聚区,因此形成了开发区或者新城区白天生产繁忙。商务活动频繁,但夜晚人去楼空,空旷的新城就成了鬼城;而老城正好与新城相反。住在老城区的工薪阶层清晨从老城出发,傍晚如候鸟般返回老城休息,老城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睡城。第二,造成城镇化与工业化“两张皮”现象。由于产业和城镇分离发展,工业化得不到城镇化的工作便捷和时间成本低的人力资源支持,城镇化也没有得到工业化就近提供的公共产品和设施的支持,彼此独立发展,造成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呈现“两张皮”现象。第三,造城社会资源浪费。由于产业工人在新城和老城穿梭,一些城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耗费巨资修建轨道交通,不仅造成人力资源在时间上的巨大损耗,也造成因提供公共交通而浪费巨额的财政资金。

二、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的形成机理

不论是唇齿相依或若即若离模式。还是天涯海角模式,产业和城镇在融合发展上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未能按照现代市场经济规律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和功能互补发展。产城融合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和实践模式,在理论界和学术界均未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尚未弄清楚其模式的形成机理。只有弄清楚其融合路径,才可以有的放矢地引导其沿正确的路径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在空间上至少有三种类型,即开放或者新城区、老城区和农村城镇化类型。本文认为,不同区域的融合模式存在着较大差异,每种类型应遵循内在规律,因地制宜地按照各自路径发展。具体发展模式如图1所示。

1.新城(开发)区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大力建设开发区来促进经济发展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由国务院和省、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诸如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国家级、省级类型开发区。由于开发区早期主要承担发展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功能,随着入住开发区的工业企业数量的增加,工人上班的时间成本成为开发区发展制约因素时,开发区建设者们开始意识到规划职工生活区的重要性,但由于规划滞后,后建的居民生活区往往选址不科学,未能体现产城融合发展的理念。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开发区产城融合效果好的地区经验基础上,遵循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和新空间经济学等原理,试图探索适合我国开发区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

(1)新城区产城融合的发展原则。一是新城区产城融合中要坚持功能配套至上的原则。产城要融合发展,首先是城市化要满足工业化发展需要,这一点对于新建的开发区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开发区因工业而兴建,也会因为城镇化而兴盛。因此,开发区城镇化水平直接决定产城融合的效果。从我国产城融合效果好的城市实践来看,在开发区建设完善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是一条普遍遵循的原则,不仅为工业生产配套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还要在交通、购物、居住、学校、休闲等生活设施上进行配套,来满足区域内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双重需要。二是新城区产城融合中要坚持人本主义原则。本文引用人本主义意在批评在开放区产城融合实践中重“物”轻“人”的错误做法,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关心人的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因素是人本主义与其他学派最大的区别。坚持人本主义原则,就是要改变重视开发区工业化建设和产业发展,轻视产业工人工作、生活、学习和娱乐等人文环境建设的传统做法;坚持人本主义原则,就是产城融合实践中要更加重视人文环境建设,围绕以“人”为核心开展城镇化建设,形成稳定人才、引进人才、重视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新城文化。三是新城区产城融合中要坚持科学规划原则。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直接导致各地各种类型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受当时思想观念、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的制约,老开发区大多没有科学的规划指引,一般采取边建设边调整边规划思路,导致新城区只见工厂不见城市,产城分离现象严重。这些老开发区未来只有通过旧城改造来解决历史欠账问题,但各地在_发区新建或扩容中一定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坚持城镇化和工业化就地或就近原则,坚持依靠规划引导城镇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则。

(2)新城区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最优的方式,但其天生具有滞后性、盲目性和自发性,具体到产城融合实践中往往表现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导致鬼城和睡城等产城分离现象。因此,对新城区的产城融合需要系统和宏观的理论指导。笔者认为,在遵循上述原则下新城区产城融合模式有自己的独特性,即应该沿着园区产业化-园区城镇化-产城共生化-产城融合等路径。首先,新城区因产业进驻而设立园区,也因产业发展而集聚人气。不容置疑的是,新城区建设初期很难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因此,园区城镇化也不会一蹴而就。其次,随着进入园区企业数量的增多,不论是生产性还是生活业都会因此迅速发展起来,为产业发展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最后,随着产业规模的发展与壮大,为园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就业和税收岗位,从而呈现产业和城镇共生共荣发展之态势,实现产城融合目标。

2.老城区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

相比较而言,我国老城区产城融合度要比新城区普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我国城市化形成的历史原因,也有工厂围城而建的现实根源。虽然老城区产城融合度较高,但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的情况复杂,也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如重化工业与居民区安全距离不达标,人口密集与交通拥挤造成企业物流成本高,规划缺乏导致老城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因此,在产城融合发展的原则和模式上,老城区与新城区应体现差异性与特殊性。

(1)老城区产城融合的发展原则。第一。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开发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而不是肆意破坏老城区,因此,开发老城区不能破坏老城区的历史与文化。由于老城区基础设施既缺乏又存在老化问题,开发与建设的重点是弥补与新城区在公共设施与服务上的不足。当然保护老城区不是保护落后与陈旧,应予以科学甄别,与适度合理开发并行不悖。第二,要坚持商业地产做减法与环境保护做加法的原则。一些不适宜继续在老城区发展的重化工等危害公共安全或者经多年整改环保仍不达标的企业,应彻底搬出老城区,留下安全生产、环保工作到位的企业继续在老城区发展壮大。同时,对因搬迁老城区留下的闲置企业用地,不适宜大规模将其作为商业房地产项目来开发,从而进一步加剧老城区的拥堵和环境压力;确有需要的也应与棚户区改造相结合,以提升老城区人民的居住环境与环保水平为开发目的。

(2)老城区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由于历史原因,老城区承担工业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大量工业企业、事业单位分布在老城区,造成老城区人口密集、交通拥堵,居民区和厂区安全距离缺乏,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因此,要实现老城区产城融合,首先要对老城区进行改造,特别对一些老工业基地实施整体搬迁工程,把碧水蓝天还给老城区。其次,要对老城区落后的服务业进行大力提升,实现老城服务业现代化。现代物业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环节,但多数老旧小区普遍缺乏现代物业管理。因此,不仅要分片分批进行棚户区改造,而且要引进现代物业管理企业人驻老城区,提升老城区城市管理水平。再次,在老城区改造和服务业实现现代化基础上。逐步实现老城新城化。一手抓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宜居老城区;一手抓新型工业化建设,加快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最后,在新型工业化和老城现代化的双轮驱动下,老城区实现脱胎换骨式改造升级,实现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

3.农村城镇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

一直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重点放在大中城市,这种城镇化发展模式不仅造成小城镇发展滞后,而且造成大中城市人口膨胀、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城市病”,客观上制约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小城镇主要分布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属于农村城镇化范畴,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伴随农村城镇化的规模扩大和加快发展,产城融合发展问题也会逐渐凸显,因此,在规划和发展农村小城镇时应未雨绸缪,科学合理地协调产业和城镇发展关系。

(1)农村城镇产城融合的发展原则。第一,坚持服务于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原则。农村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有别于大中城市,其产城融合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符合小城镇发展的产业集群,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村人口集聚,夯实农村经济基础。大中城市产业基础良好,但与之相应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大中城市产城融合的第一要务是改善和增加优质公共服务。而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要坚持优先发展产业原则,同步配套和推进城镇建设,实现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小城镇建设良性互动发展。第二,坚持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农村城镇产城融合有其特殊背景,即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现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因此有其特殊的使命。即服务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因此,小城镇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必须既满足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带领农民致富,又要建设美好城镇,让农民变成市民,在最大程度上节约公共产品的建设和运营成本。第三,坚持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原则。小城镇在空间上居于大中城市和乡村之间,承担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和第二、三产业的重要职能。而实现农业现代化有一个重要前提,即大量过剩的农业人口要实现就地或就近转移,从而实现“三农”现代化。至少在农民市民化转化的初级阶段,小城镇是进城生活和就业的转移农民的最佳选择。因此,在小城镇实现产城融合发展还要坚持服务于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历史使命。

(2)农村城镇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基于“三农”现状的国情,我国农村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相比其他地区,要更加彰显物的产业化与人的城镇化发展,同时,在推进中采取市场化与非市场化路径双管齐下的策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乡村美好化推动新农村建设目标逐渐实现,中小产业集群在小城镇得到快速发展,从农村转移的人口被小城镇产业吸纳,城镇人口会持续增长,二、三产业也因得到更多廉价和充足的人力资源而加快发展,越来越多的产业会集中在小城镇。农村地域空间大,具有较强的发展弹性,产城融合在小城镇发展具有天然的优势。一方面,近似一张白纸的农村小城镇有利于规划出符合产城融合发展的城镇化,乡村美好化与小城镇建设相得益彰。另一方面,三次产业在小城镇融合发展的优势上得天独厚,有利于三次产业耦合发展,从而加快产业和城镇在小城镇融合发展。因此,在农村要遵循一种从新农村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从农业现代化分离出来的大量人口集聚于小城镇,并因中小a业集群的发展而吸附农民就地或就近就业,最终形成“人”的迁移和“物”的发展的城镇和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三、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实现路径

1.总路径:四化同步下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道路

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征途上,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两个异常重要的任务。走什么样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道路,不仅关系到两者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更关乎能否实现产业和城镇融合协调发展这一重大使命。如同前文分析,我国传统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导致产城分离,并愈发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因素,已到了必须认真反思和扬弃阶段。在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同发展的现实经济背景下,本文认为,只有走节能环保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和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在新城、老城和农村等不同区域产城融合发展的形成机理,才有可能找到实现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提升城镇化质量的长效机制和发展路径。这是一条中国实践城镇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总路径,具体到不同区域的实践路径,应根据其融合机理的不同,选取差异化的分路径。本文用一个比较直观的方框图来说明产城融合模式的总路径和分路径,如图2所示。

2.分路径

(1)新城区:产业规划与城镇规划相匹配的实践路径。

首先,走空间相匹配的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道路。解决新城区产城分离问题,要解决厂区和城区空间“天各一方执手相看泪眼”的窘境。笔者对新城区进行专题调研时发现,一些城市在规划城市与产业发展时人为地造成产城分离,而非市场无序发展所致。因此,解决产城分离发展要排除非科学规划因素干扰,依靠走产业和城镇空间相匹配发展的路径。一方面,要准确理解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含义,绝不能把产城融合理解成工厂和居民区零距离相互依存发展,科学的产城融合是厂区和居民区应依据工厂生产性质不同而保持相应的安全的环保的科学空间距离。另一方面,要科学规划产城融合的空间距离。目前产城融合的空间距离有市场自发形成,也有政府规划形成的。实践证明两种形式形成的空间距离成败参半,均有偏颇之处。究其原因,前者是市场失灵造成的偏差,后者是规划本身不科学造成人为的失误。随着区位向城市边缘接近,不同规模城市的消费者效用都随之降低。另外,城市规模与地租反向变化,所以对于企业而言,为了降低地租,通常会根据企业的技术密集度和相应获得的收益,将企业设立在规模不同城市的合适区位,以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因此,技术密集度越高的企业,分布在越接近大城市中心地区的区位;技术密集度越低的企业,或劳动密集型企业,则分布在大城市的边缘区域或中小城市相对离城市中心地区较近的区位。对于消费者,离城市中心地区越远,其通勤成本越高,甚至工资也随之下降,使得消费者效用降低。因此,正确可行的路径是在遵循市场规律和依赖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规划不同产业的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距离。

其次,走功能相匹配的产业和城镇协调发展道路。所谓功能相匹配是对象之间互相满足某种需求的一种属性。本文所指的产业和城镇功能相匹配即产业的经济功能和城镇化的服务功能在融合发展中能够互相支撑和互相促进。要达到以上匹配效果,就要弄清楚产业功能和城镇化功能两者在特定语境下的科学内涵。在产城融合语境中,产业功能主要表现为经济功能,而不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使用功能;城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服务功能,而不是拉动内需的经济功能。要搞清楚两者功能相匹配的具体路径,第一条路径是城镇化发展需要产业提供经济基础,解决城镇居民就业和用来投入到公共服务和设施的财政资金等问题;第二条路径是新城区产业发展离不开城镇化为其提供水、电、气、路、污染物处理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除了提供“物”的城镇化,还需要为工作在新城区的产业工人提供生活便捷、舒适和工作环保、高效的“人”的城镇化服务。因此,准确的功能匹配应围绕以上两个具体路径来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目标。同时,还要搞清楚两者在产城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功能、过剩功能和不必要功能。不足功能是指城镇化尚未满足使用对象即产业发展所需求的必要功能,不足功能可能会导致产城分离发展,因此,需要尽快补缺补差。对于因好大喜功或设计失误而超过产业发展需求的过剩和不必要功能,应予以剔除,以节约产城融合发展的成本。

第三,走效率相匹配的a业和城镇高速发展道路。当前,产城融合度低主要由三个方面原因造成:一是产城分离发展带来一系列的社会成本增加问题,造成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效率低下。二是新城区产业发展速度滞后于城镇化发展进度,形成公共服务与设施资源闲置与浪费,并因两者效率不匹配造成产城融合度低。三是城镇化速度滞后于新城区产业发展,因基础配套跟不上而拖累产业发展速度,客观上造成产城融合度低。因此,新城区产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要同步发展,不能一前一后或一快一慢式发展,否则都将因两者效率不匹配而造成产城融合度低。具体来说,一方面,新城区城镇化规划应当超前,建设可以适度超前。当有新产业园落户新城区时,城镇化跟进速度要快;另一方面,新城区产业发展应根据自身规模、技术和市场需要,加快或减缓发展速度,在发展中应不考虑城镇化对其制约作用,即假设城镇化发展完全可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所有条件。

(2)老城区:产业升级与城市功能升级并举的实践路径。

第一,走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融合的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道路。如前文所述,由于历史原因,老城区是传统工业集聚区,不仅企业生产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而且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经营效益差,并在其漫长的发展中给老城区带来一系列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对老城区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走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融合发展道路应该是现有技术条件下的最佳选择。以信息化的技术优势来改造传统产业,以新型工业化的效率优势促进信息化规模化发展,形成两化融合发展态势,从而带动老城区产业全面升级,以满足产城融合对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变的内在需求。

第二,走以人为本的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道路。产城融合成功的美国纽约曼哈顿区和中国苏州新加坡工业园等范例表明,成熟的产业发展园区也一定是以人为本的城市社区。我国老城区不仅人口密度大,居住环境差,而且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历史欠账多。因此,要大力改造老城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因产城融合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为这与产城融合来改善和提升居民的生活、生产条件这一根本目标相契合。随着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老城区日趋完善的城市功能和日益提高的城市品位,将会为老城区产业改造与升级提供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并最终实现人与城市、城市与产业、产业与人和谐发展,实现由产城融合走向产城共兴的目标。

第三,走智慧高端的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道路。近年来,我国加快智慧型城市建设的力度,这为老城区破解产城融合难题提供了事半功倍的解决路径。所谓智慧城市是有别于传统城市的运行模式。与数字城市、感知城市、生态城市和智能城市等区域发展概念相互佐证。学界对其定义各有侧重,有的学者强调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有的学者强调城市网络建设的先进性,有的学者强调人的参与的重要性,但本文认为智慧城市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将组织(人或企业)、业务或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等六个核心系统形成既高效又高端的协作运行的城市系统,更加强调智慧城市的系统性和宏观性。因此,老城区功能的改造与升级要以建设智慧型城市为目标,最终实现能够智能分析、感测、优化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为产业和城市开辟一条智慧、高端、高效的融合发展道路。

(3)农村小城镇:实施一镇一产业集群与小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践路径。

篇(8)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102-02

1 长三角形成和发展

为推动和加强长江三角经济联合与协作,促进长三角经济可持续发展,1992年由上海、杭州、南京等14个市经协委发起、组织,成立长三角十四城市协作办主任联席会,至1996年共召开五次会议。1997年,14个城市的市政府和新成立的泰州市共15个城市通过平等协商,自愿组成新的经济协调组织―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设常务主席方和执行主席方,常务主席方由上海担任,执行主席方由除上海外的其他成员市轮流担任。每两年举行一次。协调会在常务主席方设联络处作为常设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各成员市的协作办作为协调会具体的联络、办事部门。机构就区域内涉及的经济、旅游、基础设施等重大战略问题展开了讨论与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各城市的合作。2003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扩充为16个城市包括新加入的台州。

2 长三角基本格局

长三角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一方面,长三角要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国际竞争力最强的经济中心和利用全球化资源辐射长江流域、带动全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另一方面,长三角形成以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为核心,与其他城市相配套衔接、以大都市圈为组织架构的15+1综合经济区,长三角成为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长三角有明确的城市群功能定位。长三角包括了上海城市群、南京城市群和杭甬城市群。确定上海城市群为核心,南京、杭州城市群为副中心。以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家创新中心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完善城市等级和规模结构,努力构建分工合理、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目前,长三角已基本形成沿高速公路展开的三条城市发展轴:第一条是沿沪宁高速和沪宁铁路展开的沪宁城市发展轴,聚集了上海、苏州、无锡等;第二条是沿沪杭高速和沪杭铁路展开的沪杭城市发展轴,聚集了上海、嘉兴、杭州等;第三条是沿杭甬高速和杭甬铁路展开的杭甬城市发展轴,聚集了杭州、绍兴、宁波等。三条轴线共同构成了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副中心的Z字形城市空间格局。

城市群圈层结构进一步完善,形成四大圈。第一圈指上海这一长三角的中心城市;第二圈指包括苏州、嘉兴、南通在内、距离上海100公里以内的“一小时紧密都市圈”;第三圈指南京、镇江、泰州、扬州、湖州、绍兴、宁波、台州在内的、距离上海300公里以内的“三小时都市圈”;第四圈指包括江苏、浙江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逆江而上的安徽芜湖、马鞍山,乃至合肥、九江等。

随着杭州至南京轴线基础设施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杭甬发展轴的作用不断凸现,宁波可能与上海、南京、杭州共同构成长三角未来的菱形城市空间格局。在长三角开发过程中,像上海、南京和杭州这样的中心城市充当了增长极,起着扩散作用,而沿沪宁、沪杭、杭甬等Z字形或菱形产业带则充当了增长轴的作用。

3 长三角经济和格局的发展趋势

长三角将逐步在壮大东部地区经济实力、推动长江流域快速崛起、带动中西部加快发展、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引领我国全面参加全球竞争中,发挥核心作用。长三角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实践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长三角功能定位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长三角明确重点产业发展布局,做大做强石化、钢铁、电子信息产业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业;巩固提升装备制造业、纺织轻工和旅游业等传统优势支柱产业;同时加快发展现代生产业和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具有先导作用的新型产业。长三角重大基础设施协调与建设方面,将综合交通和能源为两大重点,提出加快沪宁、沪杭、杭甬、沿长江、沿海和宁湖杭6大重点交通通道建设,及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同时发展煤炭、油气、液化天然气、电力和新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长三角提出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实行差别化土地政策:对沪宁杭沿线,采取严格措施保护优质基本农田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对沿江、沿湾,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对沿海和宁湖杭线及其他沿路发展带,适度安排建设用地;对沿湖地区则控制土地开发强度。长三角确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一类是引导性政策措施,如在区域内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另一类是协调性政策,主要是打破行政壁垒,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是以上海为“核心”、以沿长江、沿杭州湾等6个“发展带”为框架的区域联动发展,形成“一核六带”的区域总体布局框架。

一核即强化上海这个核心,充分发挥上海作为国内外交通枢纽、长三角地区要素资源配置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以及创新源头的作用,整合利用周边地区的资源优势,增强上海集聚和组织引导能力,以促进区域整体优势的发挥和竞争力提升。

一是优化提升沪宁、沪杭沿线发展带,目标建成具有世界发达水平的都市连绵区域。这一发展带主要包括沪宁杭交通沿线地区,将按照集约、创新、优化的原则,加快高技术产业集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城市功能,改善环境质量,成为带动区域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提升、服务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发展的区域。

二是重点建设沿江发展带。根据规划,长江沿线的县市区将发挥“黄金水道”优势,引导装备制造、化工、物流等产业向沿江区集聚;建成特色鲜明、规模聚集、布局合理、生态良好的产业基地和城镇聚集带,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长江产业带的核心组成部分。

三是重点建设沿湾发展带。沿杭州湾县市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港口条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制造加工业和重化工业,建成功能协调的现代制造业聚集和城镇聚集带,带动长三角南翼发展。

四是积极开发沿海发展带,即拥有沿海岸线的县市区,依托临海港口,培育和壮大港口物流、大型重化工和能源基地,发展新兴的临港产业、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综合经济带。

五是积极培育宁湖杭发展带,拓展长三角向中西部辐射带动功能。宁湖杭沿线县市须考虑区域资源环境开发容量及生态屏障功能,选择与生态经济相协调的开发方向和模式,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旅游休闲、现代物流、生态农业及资源加工,培育城镇集聚区,形成生态产业集聚、城镇有序发展的发展带。

六是引导发展沿湖生态服务带,成为全国性重要旅游休闲带和区域性会展研发基地。环太湖乡镇须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在保护太湖及其沿岸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会展、研发等服务业和特色生态农业,严格控制用地开发规模和强度,突出开发理念创新和空间布局优化。

篇(9)

新时期,城市的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城市处于社会发展的中心地位,对周边的区域有着带动、示范等作用,每每有新的、活跃的生产力总是会先产生在城市然后才向农村等周边区域发展,以此来带动整个区域、国家甚至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因此说,城市的发展是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随着国家及政府部门的不间断的资金投入,城市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经济也越来越繁荣,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总重要标志。城市是一个国家的固有资产,城市的经营是否完善决定着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而经营城市与经营市场经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新时期发展城市区域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城市各部分资源的优化组合。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化组合就是指在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作用下,应用市场化的经济手段,将城市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基础资产等资源进行合理、优化的组合,保证各方面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增强城市的区域经济竞争力。

一、新时期下如何进行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化组合

新时期,城市区域经济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注重对城市资源的合理、优化的组合,而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采用市场经济运营的方式,合理的分配和利用城市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基础资产等,并保证各项资源被高效的利用。因此,探索新时期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化组合对进一步实现城市经济区域化,加速城市经济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产业的优化组合

城市产业结构经过调整和优化后会变得更具合理性,从使将城市的运作效率进一步提升,然而,如何优化城市产业的优化组合是所有城市面临的问题。

(1)增大城市产业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度。适当的提高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使城市产业与产业之间不再是相互孤立或毫无联系的,增大它们的相关程度。城市紧密度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城市产业运足效率,而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就是要准确把握城市的主要性质以及功能,明确城市的主导产业,然后再由此确定其他相关产业,一般的产业顺序链是由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配套产业以及服务产业构成的,或者是分为基础产业和非基础产业。城市产业之间的相辅相成,有助于增加产业的关联度,从而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如若城市之间的产业相互孤立,那不可避免的其他城市的相关产业建立联系,这就会导致产业运营成本的增加,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

(2)优化城市产业利润结构,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产业调整的方式有存量调整、增量调增,增量调整即增大对产业的投资,与此同时要把握投资回报率,以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产业利润的结构,尤其是水平结构,往往由于收入情况的不同而参差不齐,在规划投资使时,要注意取长补短,把有限的资金投入转化为较高投资回报率的产业利润,同时注意产业经营的集约。例如,陕西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利用工业的发展促进城镇的发展,升级城市产业结构,加快了城市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西安市以高新产业技术为主导产业,加快对其他产业的优化升级,并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3)实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依据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例如,在以矿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当面临矿藏资源缺乏时,如果秉承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会及时的进行转产,采取相应的措施。所以说,新时期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的资源情况相协调。

(二)城市土地资源的优化组合

在城市所拥有的资产中,土地资源是一项较大而且相对较具体的资源,能够创造较大的财富,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的影响力巨大,因此,新时期的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的优化组合,很大部分上是对城市的土地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1)城市产业的选址要因地制宜。在城市各类产业进行选址以及产业功能划分时要注意根据产业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划分,污染程度、技术要求、产业之间的联系等都是影响产业分布的重要因素。城市产业的选址和功能分区不仅要考虑对社会利益、产业经济效益、环境进行利弊权衡,而且要深入的研究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因地制宜,才能有利于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

(2)合理规划城市区域经济产业的土地结构和置换。土地作为一项比较大的资产形式,做好土地的规划有助于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土地置换是一项比较有效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法。例如,曾经在哈尔滨由于市区中心的地价较高许多市民难以负担,在政府部门的调整下,人们从市区中搬离,在外边建设更好的住房,这样一来不仅市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提高,经济负担减小,而且有利于政府对于市中心规划产业占地,这就进行了土地置换,达到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

(3)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城市的交通问题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新时期要想更好的发展城市区域经济就要优化城市交通的设计方案,是设计更具预见性。

(三)城市各种资本的优化组合

城市的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资本的优化组合,涉及到城市资本的聚集、重组及利用。首先要发挥城市财政的作用,体现城市资本流通及融资作用,解决好城市的交通物流问题,保证交通、流通和融通三者间的相互连通;其次,招商引资也是一项资本优化的方式,城市政府部门人员要积极游说,引进外地投资;最后,新时期城市的产业投资要讲求资本回报率,注重经济效益,促进城市区域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

二、对于城市无形资产的优化组合

城市的无形资产及城市的环境、形象、文化等,这些因素的优化整合同样有助于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城市形象的塑造,并不单单指的是城市外貌形象,更重要的是内涵,只有当城市的外在美与内在美和谐统一的结合,才是真正的提升了城市的形象,所以在设计城市形象时,要注重与周围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结合;其次,要打造属于城市的形象品牌,城市的形象品牌要具有综合性和自身特性;最后,在优化城市环境的同时要注重城市文化的建设,讲究文化品位、文化含量以及文化的沉淀,建设城市精神文明。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注重对城市产业、土地、资本等的优化组合,加强城市无形资产形象、环境、文化等的建设及优化处理。城市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中心,城市区域经济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在新时期下,发展城市区域经济需要社会各界不断地探寻城市各部分优化组合的最佳方式方法,完善城市的经营方式,加快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

篇(10)

“建港兴城、以港兴城、港为城用、港以城兴、港城相长、衰荣共济”,这一世界范围内港口和港口城市发展以及演变的普遍规律,不仅揭示了港城关系的变迁历程,也反映了港城相互作用的机理。港口的发展带动城市的兴盛,城市的兴旺也将促进港口的繁荣,双方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不可偏废。以往阶段的港城互动只是局限于一个城市,空间范围比较有限,随着港口内涵的不断提升和交通通讯手段的改善,港口与城市在互动范围、互动形式和互动途径上都应寻求更加广泛和多样化的模式,以适应新常态下城市发展的要求。

宁波地处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T”字型交汇处,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建立了紧密而广泛的通商合作关系,在当前国家相继提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契机下,宁波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如何借力港口优势和其辐射作用形成的圈层经济链,在国家战略中凸显宁波的地位,并以此为契机,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升级版,成为宁波这座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宁波新港城联动的发展模式以及具体的路径和对策。

一、宁波新港城联动发展的必要性和良好机遇

宁波位于长江经济带与南北沿海运输大通道的“T”型结构的交汇点处,紧邻亚太国际主航道要冲,是长三角地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联结纽带。宁波港口地理位置适中,是我国著名的远洋干线港和深水枢纽港之一。宁波港现有生产性泊位300多座,其中建有万吨级以上港口泊位90多个,目前已经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建立了通航业务关系,2014年的货物吞吐量达到5.2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870万标准箱,分别位居世界港口的第四位和第五位,具有强大的内外辐射力。

自宁波市委提出“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发展战略以来,宁波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15年上半年,宁波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45.2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全国、浙江省分别高出1.5和0.2个百分点。临港工业优势不断显现,已形成绵延20多公里的沿海临港产业带,临港工业占全市工业总比重的三分之二左右,宁波一跃成为华东地区主要的临港工业基地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港口物流中心,产业带动能力和城市综合实力明显提高。据估算,2014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达5.26亿吨,占宁波市全年GDP的37%;集装箱业务拉动宁波市经济1090亿元,约占经济总量的14.3%;完成海铁联运集装箱约13.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1%。

但是,在傲人成绩的背后,目前的港城关系和发展模式也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在浙江省和宁波市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把推进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作为今后的一项重点工作,并希望能够借此契机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任何的发展模式都需要与时俱进,那么面对新形式下宁波港城关系展现出的新特点,更加需要积极探索和研究新的港城联动发展模式。

二、宁波新港城联动发展的基本思路

明确发展思路是推进宁波新港城联动发展的前提。都市圈和港口经济圈的联动发展要立足宁波发展的现实条件,结合当前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主动辐射和带动长三角一体化和周边城市的发展,更要与宁波的“十三五”规划有机结合。

1、明确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抓住“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使港口经济圈成为宁波融入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以改革创新为发展理念,坚持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态度;以提升港口辐射力、建设江海陆联运服务中心、推进产业合作共荣、拓展开放合作层次领域、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力争把宁波基本建成长三角港口经济中心、国际贸易物流中心、江海陆联运服务中心,成为亚太地区重要国际开放门户和“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城市。

2、突出发展重心

一是围绕宁波―舟山港这个中心,以宁波市和腹地城市群为载体,以港口产业链为主要支撑,促进都市圈和港口经济圈的深度融合,塑造经济、社会、人文、信息等紧密联系、相互协调、有机结合、共同发展的经济共同体。二是打造互联互通的江海陆联运服务中心,强化港口基础设施支撑力,推进海港、空港、内陆无水港“三位一体”建设。三是提升产业结构和层次,积极寻求中高端合作,释放港口产业带动力。产业合作是港口经济圈的重要内涵,要立足宁波产业优势,瞄准圈域城市的市场需求,把宁波产业转型升级、临港工业转出去、优势产业走出去有机融合,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

3、建立联动发展新渠道

一是构建港区联动新平台,提升港城联动发展成效。港区联动的内涵是指促进保税区政策优势和港口区位优势相融合,将保税区的特殊政策覆盖到港区,形成保税区与港口良性互动发展的局面,这也是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国际通行模式。二是从多个层面适当调整城市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着力构筑以中心城六区为核心、以余慈地区和宁波杭州湾新区组团为北翼、以奉化宁海象山组团为南翼、以卫星城和中心镇为节点的开放型网络型都市新框架。三是注动发展新动力。加快各类开发区、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建设,使之变成宁波吸收外资、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借产业升级之东风,大力发展都市商贸、金融、文化、休闲、临空产业、海洋产业,使之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点。四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筑立体化的现代交通网络。提高港口集疏运能力,推进公路、铁路和空港建设。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并且在现有基础上,将轨道交通线延伸至港口区,缩短港口与城市的距离,促进港城新一轮联动发展。

三、宁波新港城联动发展的具体对策

港口对城市的经济带动作用体现在推动贸易、物流、临港工业等港口产业的发展,形成城市的重要产业集聚区;城市则为港口的繁荣提供良好的要素支撑和市场需求。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港口,而港口所在城市又是港口发展的重要依托。在新形式下,城市功能不断提升,港口与城市的空间得到充实与拓展,新港城联动对策的提出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港口城市的服务功能,拉近中心城市与港口的距离。

1、利用好港口优势,加大港口与中心城市的互动

港口与中心城市的互动是港城联动的核心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宁波的中心城区要更加注重固本强基,培育更大更强的市场主体;二是提升北仑、梅山、镇海等临港城区的功能,形成现代舒适的商务环境和生活氛围。三是统筹建设三江口休闲码头、游艇码头,及梅山国际邮轮港,北仑、镇海、象山、奉化、宁海等游艇(渔人)码头,使港口为城市添香增色。此外,港湾旅游经济圈是潜力成长圈。滨海旅游潜力巨大,宁波不仅需要加强港口工业景区,如三江口风情建筑群、招宝山海防遗迹、梅山大型泊位群等开发,还需建设一批国际一流港湾景区,如象山港浙版“维多利亚港”,石浦港海上花园群、梅山港“欢乐梅山湾”,以提升宁波国际美誉度,成为港口经济新增长点。

2、强调与上海、杭州、舟山等周边城市的合作,重点推动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

港口与周边城市互动是港城联动的紧密层,城市群或者城市经济区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组织形式,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宁波市应通过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发挥现有基础设施的作用,充分对接上海自贸区、舟山群岛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特区,提升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地位。此外,可与舟山、台州、绍兴组建浙东经济区,与上海、杭州、舟山等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开展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措施,都有利于拓展港口的腹地,增强争夺港口货源的实力。

3、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强港口与国际国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

港口与其他城市互动可以作为港城联动的松散层,通过建立江海联运、海铁联运等合作形式,以港口为纽带,加强与国际国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具体来说,可以把长三角区域作为核心区域,把国内内陆腹地城市及国际上与宁波有经贸合作的相关区域作为拓展区。通过“圈层带动、线性辐射、链式集合”的模式,结合宁波发展实际及比较优势,着力谋划构建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服务链等五条“链”,使国际国内大企业“走进来”,宁波本土企业“走出去”,做强国际一流大港口,发展临港经济大产业,构建区域互联大通道,建设开放合作大平台,推进社会人文大交流,优化政策制度大环境,进而形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大城市。

参考文献

[1] Merelene A. Port Economic Impact Studies[J].Ports&Harbors,1999(9).

[2] 许继琴:港口城市成长理论与实证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16).

[3] 陈再齐、曹小曙、阎小培:广州港经济发展及其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J].经济地理,2005(3).

[4] 王志明:2003年中国港口经济论坛工作论文[Z].2003(12).

[5] 隋丽丽、王泽宇:大连经济发展对大连港口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1).

上一篇: 地籍测量规范 下一篇: 公路养护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