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8 10:10:0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道德教育缺失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The Lack of Children's Moral Education from "Beauty Contest"
XIAO Jia, XING Linn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is the oldest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pics in education, emphasis on the moral education of the educated is the tradition of China's education including early childhood, however, in practice,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of the poor it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I combine a kindergarten in Changsha social activities "beauty contest" for today's nursery lack of moral education for some reflection.
Key words children's moral education; subjectivity; scientific spirit; pluralistic values; sense of tragedy
1 案例描述
2 案例分析
2.1 儿童主体性的缺失
幼儿的主体性是指幼儿在其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该老师没有给孩子过多的自主空间,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做自己想做的,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也没能得到发展。
老师煞费苦心的设计这次选美大赛以及小山羊落水的情节无非是想让小朋友们明白一个道理:我们不要光看美丽的外表,还要注重内心的美。表面上老师让小朋友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实际上活动还没开始结论就已经出来了:内心美的小兔子注定是冠军。活动的整个过程,我们看不到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不管你是喜欢会捉老鼠的小花猫,还是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唐老鸭,老师都会有意见,因为它们只顾自己的事情,不想别人的事情。也不管小兔子会不会游泳,能不能把小山羊救上岸,这也无所谓,反正小兔子舍己为人,心地善良。至于你们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欢小兔子并没有多大关系,只要把冠军颁给它就行。
在第二轮投票之前,即使小白兔伸出美丽的双手,演绎了一段小白兔救小山羊的美丽神话,但幼儿还是喜欢大摇大摆的唐老鸭时,老师虽显失落,却如圣人般冠冕堂皇的提出事先早已想好的台词,并不由分说的为孩子做了重要决定,我们应该把冠军颁给内心美丽的小兔子。从而实现了对幼儿的精神洗礼。
2.2 科学精神的缺失
周作人在《梦想之一》疑问中有这样的话:“中国人拙于观察自然,往往喜欢去把他和人事连结在一起。最显著的例,第一是儒教化,如乌反哺,羔羊跪乳,或枭食母,都一一加以伦理的附会……”“乌鸦无家庭,无从反哺,凡自然界之教训化的故事其原意虽亦可谅解,但其并非事实也明白的可以知道了。”①为了让孩子明白内心美比外表美更重要的道理,老师将原本很难扯上关系的小白兔与小山羊安排在一起,并导演了一出手足无力、不善游泳的小兔子去救落水山羊的戏,实在是显得牵强附会,就是这样一个肤浅而又不靠谱的虚构情节,企图让懵懂无知的幼儿知道内心美比外表美更重要的道理,似乎有点让人难以接受。道德教育固然重要,但不应该把道德判断置于科学之上,也不应将价值判断置于事实之上,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中说过:“如果我们只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而忽略对孩子的科学常识的教育,他们一方面会变得‘少年深沉’;另一方面,到他们年纪大了又会变得‘老年无知’。”②
2.3 多元价值观的缺失
唐老鸭和小白兔的评比,实际上是艺术和伦理的较量,一个事物,从艺术的观点看,有美丑之分;从伦理的观点看,有善恶之分。朱光潜曾对美丑与善恶有着经典的阐述。就狭义来说,伦理的价值是实用的,美感的价值是超实用的;伦理的活动都是有所为而为,美感的活动则是无所为而为。比如仁义忠孝都是善,问它们何以为善,我们不能不着眼到人群的幸福。美之所以为美,则全在美的形象本身,不在它对于人群的效用。
在第二次投票中改投小白兔的孩子崇尚伦理的“善”,在他们的眼里兔子是善良的,值得表扬和嘉奖的,而依然选择唐老鸭的孩子崇尚艺术的“美”,这些孩子觉得选美大赛就应该要将外表美作为主要的判断依据。善和美都应该受到保护,而从本案例的组织与实施过程可以看出,老师将一元价值观传授给学生,即内心美的小兔才是选美大赛的冠军,即使幼儿的第二次选择结果仍然不符合老师预期的标准时,老师此时不是从幼儿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幼儿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而是生吞活剥的将干瘪的道理塞进幼儿的脑袋里。这种单一的选择既表现为对儿童差异的不尊重,又与现代多元价值取向相悖。这种灌输式的德育方式容易使幼儿形成服从、懦弱、保守、恪守本分的人格特征,不利于幼儿自主、自尊、个性自由、宽容的人格特征的形成。
2.4 悲剧意识的缺失
人生的悲剧性现象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与一种必然。雅斯贝尔斯说:“悲剧在人类生命中是基本的,不可避免的。每当意识超越了能力,悲剧就会产生。”③而我们常常听到的故事大都是这样的叙述:善良美丽的主角遭到邪恶狡诈的坏人攻击,主角在经受苦难之后仍不改善良的本性。故事的结局是,正义终于战胜邪恶,从此善良的主角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选美大赛的结局也向我们传递着丑小鸭最终会变成白天鹅的信息,在善良的小白兔奋不顾身的去救落水的山羊之后,本来已经尘埃落定的选美大赛不得不重新翻盘,在重新投票的结果显示小白兔不占优势的情况之下,教师给我们制造了内心美丽的小兔子最终获得冠军这样皆大欢喜的结局。
钱钟书在《读〈伊索寓言〉》中指出:“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象在禽兽中间一样的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④道德教育的童话精神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忽略的现实社会的实然状态,缺乏对现实生活的全面辩证地感知与理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道德教育。
注释
① 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各行各业特别是会计行业的立业之本。但纵观近年来国外的安然事件、施乐公司事件和国内的银广夏、三九药业等上市会计造假事件,说明会计行业正面临着严重的“诚信危机”。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诚信缺失现象已成了全社会面临的课题。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很多,比如受利益驱动,失信成本低,监督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都是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外在因素。而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内在因素,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和素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让我改变会计自身的缺陷,去健全监督机制和监督体系,我觉得有点好高骛远。但有一点,我能切切实实地做到、做好,那就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从主体抓起,从源头抓起,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改善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
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一、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公布和展出有关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资料、图片和案例,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来提高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视程度。比如,可以举办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演讲及辩论会,观看相关的电视、电影,以及召开主题班会。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以及诚实守信等良好品质。所谓“好土出好苗”,我相信,经过良好校园文化和氛围的长期熏陶,学生耳濡目染,就能养成坚守会计职业道德的良好品质。
二、合理组织教学,全面渗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的教育,并不一定只在会计职业道德课上进行,可以在所有相关的会计类课程中渗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例如会计基础课,在讲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时候,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要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教师可以重点强调这一点,因为客观性是会计质量最重要的要求,是会计信息的生命。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刻意设计一些有助于加强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比如,在会计报表的分析中,可以教授学生如何注意可能存在的会计造假等技巧,还可以举一些会计造假的反面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润物细无声”,经过长期的、全方位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学生自然就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三、对学生严格要求,让“诚信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作业、考试、实习中都以诚信为本。如果存在抄作业、考试作弊等现象,不管平时表现如何,都取消成绩,并予以严厉批评,给予相关处分。这种“从小事抓起,从身边做起”的以诚信为本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每一位学生都特别重视自己的诚信度,生怕自己成为老师及同学眼中缺乏诚信的“小人”。由此及彼,在今后的会计工作生涯中,他们也必然会保持良好的操守,做会计行业中的诚信从业者。
四、聘请相关人员开讲座,突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除了平常教学过程中的潜移默化之外,还应多聘请有关单位的相关人员来学校开讲座。比如可以聘请有关会计人员来讲学,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可以聘请法院和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用翔实的案例对学生进行职业法制教育。学生对实际的案例非常感兴趣,这样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职业道德观念,在金钱和利益面前正确地把握自己。
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延续职业道德教育
除了在课堂上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外,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针对性地阅读财经类报刊、书籍,浏览财经类网站,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也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问题
(一)道德认识模糊
留守儿童均处在未成年阶段,这一阶段正是他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关键的时期,他们需要得到来自家长的正确道德观念引导和教育,让他们懂得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但是,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判断对与错、好与坏的直接依据的来源被切断了,他们的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是模糊的。
(二)道德情感缺失
良好的亲子家庭关系是培养儿童健全情感的温床。在和谐的家庭关系中,父母对子女表达出无尽的关爱,并尊重和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同时也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爱心。儿童会逐渐形成较为健全的道德情感。但是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与情感的交流碰撞,他们不愿意向他人表露自己内心的情感,造成了道德情感比较淡漠。
(三)道德行为偏差
首先,留守儿童因为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的教育与引导,使得自身的道德意识薄弱;其次,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因为缺乏良好的教育方式与手段,使得留守儿童们形成了一些骄纵、任性等不良习惯,在生活中不顾他人感受任意妄为;再次,留守儿童处于身心成长阶段,缺乏强有力地自控能力,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二、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儿童自身因素
首先,留守儿童处在成长和发育的初级阶段,没有形成独立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判断是非的能力。面对光怪陆离、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很多成年人尚不具备完善的辨别能力、防范能力和抵制诱惑能力,更别提处于社会化初级阶段又缺乏家人监护和指导的留守儿童。其次,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缺乏有效地监督,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也很难形成。
(二)家庭教育缺失
父母外出打工后,父母与孩子之间是聚少离多,有的孩子一年之内与父母聚在一起的时间也不过几天,父母对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基本是缺失状态。对于那些由亲戚朋友代为照顾监护的留守儿童而言,亲戚朋友很难把握与处理留守儿童与自己的关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大多持放任态度,对留守儿童也只是做到生活上的照顾,对其心理、道德等方面的管理严重不足。
(三)学校教育失当
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补充,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要承担起主要的责任。但是,学校因为升学率的压力,自身教育理念的束缚与师资力量的制约等因素,课程中关于德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有些农村学校根本没有德育课程设置,一些学校即使安排了德育课程,但也基本上浮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实。学校的教师由往往将教育管理的重点放在了文化课成绩上面,对一些有关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德育、美育方面的课程缺乏关注。
(四)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娱乐场所也纷纷蔓延到了农村。尤其是学校周边地区,网吧泛滥。由于农村地区有关部门对这些新兴的产业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管,使得网吧任由未成年人自由出入,一些学生沉迷网络无法自拔,加剧了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严重性。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缺失的对策
(一)儿童需不断完善自己
作为留守儿童,他们得不到正常家庭的温暖与呵护,无法像其他同伴一样感受父母每天的关爱与照顾,从这一角度来看,留守儿童是不幸的。但作为留守儿童自身而言,不应该就此堕落。他们应该明白家长不得已的苦衷,明白父母是为了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才离家打工的。面对父母的苦心与期望,自己应该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通过阅读一些道德修养方面的书籍,主动与老师和优秀的同学交谈等,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家长需提高自身责任意识
家长应该转变教育观念,重视亲情教育的作用,承担自己的教育引导责任。父母应该尽量抽时间回家看望孩子,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心理健康状况,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与亲情的温暖。如果因为种种的原因不能经常回家,也可以通过书信、电话、网络聊天等方式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定期与子女进行谈心和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教育和指导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三)学校需强化德育课程设置
因为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道德方面的特殊性,所以学校在进行正常的基础义务教育课程的同时,还应该为留守儿童设置一些有关于心理、道德、法制教育方面的专门课程,以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意识,培养健全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对学校内的留守儿童建立成长档案,深入留守儿童家庭内部,与其家长和监护人进行定期的交流与沟通。对于学生在心理、道德等各方面的问题进行意见的交流,并指导学生家长与儿童进行积极地亲情沟通。学校老师还应该根据掌握的留守儿童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
(四)社会需积极宣传引导
留守儿童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道德教育的问题,现在已经演变发展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首先,社会媒体等应该积极地宣传和引导,把业已存在的留守儿童德育问题公布于众,这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其次,一些社会上的自发组织也应该积极行动,尽自己的努力来协调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促使相关部门为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与成长提供支持与帮助。此外,还可以倡导一些社会上的志愿者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中,鼓励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子,为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开展活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和道德意识行为上遇到的问题。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学院)
近年来,未成年人早恋、流产、性犯罪等现象与以往相比明显增多,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现象不光给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带来很大危害,而且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埋下隐患。产生这种社会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性道德方面的教育缺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本文针对我国目前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现状,对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缺失及对策进行探讨,以期对当今未成年人德育工作有所帮助。
一、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缺失
1.未成年人性生理发展现象
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是从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此时的孩子们要经历躯体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首先,是身高迅速增长。其次,是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内脏各个器官也都发达起来。第三,是性意识开始萌芽并逐渐成熟。但生理的发育并不必然伴发心理的成熟,未成年人青春期是易发生性心理偏差、性道德失范和性犯罪的时期。由于目前性教育普遍不能满足中小学生性心理发展,未成年人在性心理上存在种种困惑和障碍,如:性知识的匮乏、性道德认识模糊、性道德意志薄弱。
2.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现状
长久以来,国人一直是“谈性色变”,性对未成年人更是绝对。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性教育一直采取谨慎的态度,对性知识教育应付了事,性道德、性伦理教育则是一片空白。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中小学开设了生理卫生课,主要讲解人体结构知识,对青春期出现的性心理和性困惑解答甚少,完全没有性道德、性伦理、性法制等内容。并且,生理卫生老师对有关性知识的章节多半不作讲解,要求学生们自学,这使未成年人对自己的生理结构和性知识依然懵懵懂懂,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使家长们对孩子羞于言性,无法坦然地教授他们性知识和正确的性道德。与学校和家长的缄默恰恰相反,科技的进步促使网络和媒体迅猛发展,给未成年人获得性知识提供了广阔的途径。 但随之而来的是黄色文化成为互联网上肆意蔓延的毒虫,像烈性毒药一样侵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理。未成年人处于青春发育时期,他们的心智并不成熟,当接触到不良观念甚至黄色毒害时,他们很难辨别和抵抗,基本上会照单全收。另一方面,家长和学校对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匮乏使他们缺少正确的引导,他们的心灵逐渐被这些不良的性观念填满,最终形成扭曲的性道德。一项由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5.5%的高中生赞成或比较赞成婚前。赞成中学阶段谈恋爱的高中生占23.8%,男生占28.7%,女生占17.1%。种种事实显示,当今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存在着极大的问题与缺失。
二、寻求符合时代需求的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对策
1.构建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
在目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性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课程设置中唯一涉及相关知识的只有初三时的《生理卫生》,且介绍的也只是简单的生理发育知识,没有涉及性伦理、性道德等重要的内容。由于没有基本的课程体系保证,再加上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导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性教育发展的极不平衡。特别在绝大部分的乡村学校性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鉴于目前性道德教育的缺失,教育部门应尽快把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纳入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卫生保健教育、法制教育的课程体系,逐渐完善课程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2.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性道德教育的合力
要尽快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防护保障机制,为未成年人性道德成长提供良好和谐机制。
(1)学校层面。学校是未成年人性道德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因为学校的任务不光是教书,更应该是育人。学校在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方面应努力做到:首先,应构建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同时配备专业的、优秀的教师担任该课程的教学,并把该课的考核标准作为未成年人平时道德测评和评优的重要依据。其次,在性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还应注重方法。应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如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辩论会、讨论会等形式组织学生一起讨论,以达到集体教育的效果。对于个别有早恋倾向的学生,教师应找其谈心,做好心灵疏导工作,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替学生保密。再次,在性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分层教育。如对小学高年级男女生进行互尊互爱的教育;对初中生在性生理、心理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自尊自爱、自我保护、珍视童贞的教育;对高中生进行性道德、性法制教育。
(2)家庭层面。家庭的性道德教育也不容忽视,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面对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不应对性教育问题避而不谈。在主动给孩子讲授性生理知识的同时,应当给孩子灌输性道德观念,帮助孩子走出疑团。同时,家长平时要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在爱情、婚姻方面要忠贞,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努力给孩子营造一种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
(3)社会层面。当今未成年人性问题如此严重的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社会不良传媒信息的影响,因此,社会为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至关重要。首先,应对大众传媒市场加强整顿和指导,使它成为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阵地。坚决抵制和屏蔽不良信息,帮助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其次,社会还应培育和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舆论氛围,对于社会上流行的不良以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和道德健康发展的人和事进行监督和谴责。
3.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性保护法,为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提供法制保障。
大力加强社会法制监管力度,大力开展未成年人性法制教育,使说理教育与法律干预相结合,严肃处理未成年人害事件,肃清不良社会风气,加强网络立法,建立绿色网络空间。教育、行政、司法、文化等部门联合起来,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推动和保障性道德教育的顺利、深入开展。与此同时,呼吁我国尽快出台未成年人性保护法,促进未成年人性教育早日纳入法制轨道。
总之,加强未成年人的性道德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是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构筑未成年人性道德建设的和谐机制,使教育的外部规范逐渐内化为人的内在意识和自觉行为,使未成年人性的道德水准逐渐达到社会规范的标准,才能真正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人性之和谐。
参考文献:
[1]詹文度.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从当代西方学校的经验教训谈起.当代青年研究,2001,1.
近年来,未成年人早恋、流产、性犯罪等现象与以往相比明显增多,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现象不光给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带来很大危害,而且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埋下隐患。产生这种社会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性道德方面的教育缺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本文针对我国目前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现状,对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缺失及对策进行探讨,以期对当今未成年人德育工作有所帮助。
一、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缺失
1.未成年人性生理发展现象
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是从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此时的孩子们要经历躯体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首先,是身高迅速增长。其次,是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内脏各个器官也都发达起来。第三,是性意识开始萌芽并逐渐成熟。但生理的发育并不必然伴发心理的成熟,未成年人青春期是易发生性心理偏差、性道德失范和性犯罪的时期。由于目前性教育普遍不能满足中小学生性心理发展,未成年人在性心理上存在种种困惑和障碍,如:性知识的匮乏、性道德认识模糊、性道德意志薄弱。
2.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现状
长久以来,国人一直是“谈性色变”,性对未成年人更是绝对禁区。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性教育一直采取谨慎的态度,对性知识教育应付了事,性道德、性伦理教育则是一片空白。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中小学开设了生理卫生课,主要讲解人体结构知识,对青春期出现的性心理和性困惑解答甚少,完全没有性道德、性伦理、性法制等内容。并且,生理卫生老师对有关性知识的章节多半不作讲解,要求学生们自学,这使未成年人对自己的生理结构和性知识依然懵懵懂懂,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使家长们对孩子羞于言性,无法坦然地教授他们性知识和正确的性道德。与学校和家长的缄默恰恰相反,科技的进步促使网络和媒体迅猛发展,给未成年人获得性知识提供了广阔的途径。 但随之而来的是黄色文化成为互联网上肆意蔓延的毒虫,像烈性毒药一样侵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理。未成年人处于青春发育时期,他们的心智并不成熟,当接触到不良观念甚至黄色毒害时,他们很难辨别和抵抗,基本上会照单全收。另一方面,家长和学校对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匮乏使他们缺少正确的引导,他们的心灵逐渐被这些不良的性观念填满,最终形成扭曲的性道德。一项由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5.5%的高中生赞成或比较赞成婚前性行为。赞成中学阶段谈恋爱的高中生占23.8%,男生占28.7%,女生占17.1%。种种事实显示,当今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存在着极大的问题与缺失。
二、寻求符合时代需求的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对策
1.构建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
在目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性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课程设置中唯一涉及相关知识的只有初三时的《生理卫生》,且介绍的也只是简单的生理发育知识,没有涉及性伦理、性道德等重要的内容。由于没有基本的课程体系保证,再加上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导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性教育发展的极不平衡。特别在绝大部分的乡村学校性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鉴于目前性道德教育的缺失,教育部门应尽快把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纳入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卫生保健教育、法制教育的课程体系,逐渐完善课程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2.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性道德教育的合力
要尽快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防护保障机制,为未成年人性道德成长提供良好和谐机制。
(1)学校层面。学校是未成年人性道德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因为学校的任务不光是教书,更应该是育人。学校在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方面应努力做到:首先,应构建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同时配备专业的、优秀的教师担任该课程的教学,并把该课的考核标准作为未成年人平时道德测评和评优的重要依据。其次,在性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还应注重方法。应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如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辩论会、讨论会等形式组织学生一起讨论,以达到集体教育的效果。对于个别有早恋倾向的学生,教师应找其谈心,做好心灵疏导工作,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替学生保密。再次,在性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分层教育。如对小学高年级男女生进行互尊互爱的教育;对初中生在性生理、心理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自尊自爱、自我保护、珍视童贞的教育;对高中生进行性道德、性法制教育。
(2)家庭层面。家庭的性道德教育也不容忽视,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面对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不应对性教育问题避而不谈。在主动给孩子讲授性生理知识的同时,应当给孩子灌输性道德观念,帮助孩子走出疑团。同时,家长平时要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在爱情、婚姻方面要忠贞,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努力给孩子营造一种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
(3)社会层面。当今未成年人性问题如此严重的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社会不良传媒信息的影响,因此,社会为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至关重要。首先,应对大众传媒市场加强整顿和指导,使它成为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阵地。坚决抵制和屏蔽不良信息,帮助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其次,社会还应培育和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舆论氛围,对于社会上流行的不良性行为以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和道德健康发展的人和事进行监督和谴责。
3.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性保护法,为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提供法制保障。
大力加强社会法制监管力度,大力开展未成年人性法制教育,使说理教育与法律干预相结合,严肃处理未成年人害事件,肃清不良社会风气,加强网络立法,建立绿色网络空间。教育、行政、司法、文化等部门联合起来,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推动和保障性道德教育的顺利、深入开展。与此同时,呼吁我国尽快出台未成年人性保护法,促进未成年人性教育早日纳入法制轨道。
总之,加强未成年人的性道德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是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构筑未成年人性道德建设的和谐机制,使教育的外部规范逐渐内化为人的内在意识和自觉行为,使未成年人性的道德水准逐渐达到社会规范的标准,才能真正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人性之和谐。
参考文献
[1]詹文度.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从当代西方学校的经验教训谈起.当代青年研究,2001,1.
一、道德社会教育的缺失
社会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教育指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的文化、教育等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对各种社会成员所开展的教育。广义的社会教育指的是社会发展、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具有一切教育意义的一切活动。广义的社会教育包括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狭义的社会教育。我们这里所谈的是狭义的社会教育,主要指的是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教育,重点谈的是以社区为主的社会教育。
道德是在人的关系中产生的,源于人的生活,所以它应渗透于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学生嘴上能说一套大道理,可是一旦面临现实道德情景,却难以付诸有道德的行为或不知所措。长期以来,我们把德育从完整的教育体系中割裂抽离出来,仅仅靠单独的课程(公民课、思想品德课等)、配备单独的教师、设立单独的机构(如政教处、德育处等),来实施德育。德育是培养学生品德过程,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因素构成,所以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要发挥知、情、意、行整体功能。德育既不能从人的活动中分离出来,也不能限定德育的空间范围,德育应渗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脱离活生生的人际交往,脱离生活世界的德育课,学生是很难对它产生兴趣的,也就很难形成道德体验,并进行道德判断、选择,进而产生道德行为。因此道德教育必须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如果离开了社会实践,所教的道德只能是空洞的说教,德育也就缺乏实效性。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的社会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建立更新或完善了一大批与社会教育有关的法律和行政规章;建立了一支庞大的社会教育工作者队伍;获得了社会教育方面的丰富经验。但是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一种形式化的状态,如果说结合的比较紧密的话,那也就在时期,况且还做得过了头,在现实的教育体系中,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德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仍然是纸上谈兵。作为社会教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承担了社会教育的主要功能。
在21世纪不会外语、计算机的人被列入功能性文盲,那么,从社会能力来说,不能与人友好相处、不能与环境协调一致、情感缺失、生命价值意义缺失的人都可能成为21世纪的新文盲。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不再是一个地域概念,它是架在不同经济收入不同政治地位和不同教育水平的全体成员之间的一座桥梁,从而使各个文化素质的群体和个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相互理解成为一种可能。社区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的社会化、社区活动的教育化和居民教育终身化。社区教育在打破教育封闭状态上,在扩大教育与社会各界联系上,在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社区教育便于统筹社区内的教育资源,密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的关系,形成教育网络,便于德育的实践和落实。社区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以社区为依托来发展道德教育,使学校、家庭、社会趋于一体化,已经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化社会的重要途径。我国德育的发展方向应当由学校道德意识的培养和社区的实践结合起来。
二、国外道德社会教育的成功经验
目前世界各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道德教育的社会化。所谓社会化,就是全社会各个方面都要重视做好道德教育工作,因为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途径很多,小说、电影、录像、电视、音乐、体育、青年团体、宗教团体和社会活动等各方面的信息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学生,而学校不可能成为阻断这些影响的独立的教学机构。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光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是学校、全社会各个部门的事情,是大家的事情,不能只靠思想政治工作和少数德育工作者去做。
美国中小学普遍开设“公民教育课”和“法制教育课”,全美建立了中学生社会服务网,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具体服务内容,如为穷人募捐,在贫民收容所帮厨,为低能儿童当家教,到社区或学校自助餐厅无偿服务,帮助无家可归者,自愿教跑步、游泳、体操等。全美现有志愿服务人员6000万,中学生占很大比例。教育机构认为,引导中学生尽力而为地贡献自己的时间和才能,做力所能及的无偿服务工作,有利于培养他们对自己公共社区的责任感,一个人年轻时就做好事,往往一辈子都做好事。
在新加坡,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开展的“忠诚周”、“礼貌周”、“孝顺周”、“睦邻周”、“清洁运动周”、“国民意识周”等特别周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和道德意识。新加坡1999年颁布《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各种族都能接受的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英国学校的社会活动有两种,即社会政治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英国大多数青年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中去,例如,
(1)组织中的年轻成员从1988年的1300人增加到1995年的15000人;(2)在申请参加社会志愿者的全天之员工人员当中,18岁以下占60%;(3)绿色和平组织中年轻成员从1987年的8000人增加到1995年的420000人;(4)一份来自英国志愿者中心1991年大报告中显示,在1990年,有55%的18~24岁青年参与到一些志愿者行动当中去。通过社会活动,使在校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社会群体人们的需要,增加他们对社会结构和过程的认识,有利于他们的个人与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发展。
国外的道德教育切切实实的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使他们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三、社会教育———我国道德教育亟待补充的一课
当今社会,尤其像我们这样一个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社会,正确而灵活地做好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要想有效地达到德育目的,必须遵循德育规律,掌握德育方法。但重点要落实在德育过程,德育过程的本质是造就德育主体或再生产德育主体的过程。我们不能仅仅把学校德育过程看作是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而应看成以学校和社会双向互动的教育和受教育过程,学生主体德育的养成过程。在社会转型期,学生处在道德观、价值观逐步形成时期,加上受当今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他们对社会周围的人和事进行道德评价时已经不再轻易的将其简化为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好坏、善恶的对立。对于学生自己来说,道德评价的结果和道德评价体系不仅会促使其依据一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还会促使其依据一定的道德理想来激励自己的行为。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形成一个自我的良好的道德评价体系,科学客观的道德评价对产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社会来说,有德无才的人是脆弱的,有才无德的人则是危险的。#p#分页标题#e#
学前教育也就是幼儿教育,在我国长期以来往往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将学前教育进行了错误定位。表现出来就是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会背古诗、会认读很多字、会进行口算就是聪明的好孩子,而“贪玩儿的”、调皮的孩子就是坏孩子。孩子们的“知识量”成了家长间的攀比的重点,成了评价孩子与学校的标准。这当然错误的,那么怎样才能正确解读我们的学前教育呢?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又有那些策略可以让学前教育回到正确的定位呢?
一、教育者更新理念
1.尊重孩子
幼儿教育的教育教学对象年龄很小,相对于教育者来说他们还处于“不懂事”的年龄阶段,所以在学前教育阶段往往出现了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儿童是教育的主体,无论哪个教育阶段的学习者都应处于主体地位,不能因为幼儿年龄的关系而错误地认为其在教育中是成人的“跟班”,甚至是附属品。幼儿作为学习者、受教育者,但是其最为根本的属性是人,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所以,必须将幼儿作为平等的个体而看待,他有自己的自由、尊严以及选择的权利。当下教育要回归本质,就要解放儿童,就要将儿童从成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就要把儿童作为人,然后才将其视为一个儿童,一个学习者,从而使其始终处于教育的中心地位。幼儿教育以幼儿作为对象,就要反映幼儿的特征和需要,承认其主体地位,而不是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儿童。卢梭就曾说过,“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因此,正是当前不正确的教育理念导致儿童主体地位的缺失,最终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2.让孩子在“玩中学”
幼儿有着不同与其他年龄段的独特特点,他们喜欢各种夺目的色彩,各种“奇形怪状”的物体,成人觉得毫无意义的物体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至宝。让他们静几乎不可能,他们无时无刻的处于动态中。呆坐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着不感兴趣的知识,失去探索的自由无疑是对幼儿心灵与精神的扼杀和封闭。教师应该以宽容的心态,积极的引导,给幼儿独处、交往等各种游戏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并在必要的时刻提供帮助。因此,让儿童尽可能地去自由游戏,在游戏中去认知自我,认识他人,在游戏中去体验世界,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在游戏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改变教学方向与教学方法
1.学会“本年龄段”的必备知识
学前教育教学该让孩子们学会那些知识?不是小学化的知识,而是符合幼儿年龄段的知识。幼儿作为社会存在,终究要走进社会开展独立自主的生活。幼儿阶段是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而这一时期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习惯的养成对其日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从幼儿教育的过程与目的来看,幼儿教育所追求的既是幼儿当下的快乐和幸福,关注的也是幼儿成长的过程和一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某个阶段的暂时成功。很多家长认为现在把学习成绩搞好,其他的长大后自然而然就会学会,其实不然。幼儿阶段的生活自理能力的缺失很难完整地弥补,每个儿童在幼儿阶段都有自主活动的能力与冲动,其中包括生活中的自主活动,例如,穿衣、吃饭、洗手等自我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表面上是生活能力的培养,生活习惯的养成,其实质是儿童自我发展、自我生成、自我探究欲望的满足,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是心理与能力共同发展的过程。生活习惯养成的同时更是对儿童自我发展能力的无形肯定与促进,这才是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内在意蕴。
在高等院校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伦理道德可谓是贯穿始终。无论是管理人员涉及的具体职能权限,还是具体的管理制度及理念,抑或是管理人员关于高等院校未来发展的战略,伦理问题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要使高等院校拥有一个和谐而稳定的校园秩序,这本身就涉及管理伦理的问题。高等院校需要处理好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这必然与高等院校伦理管理问题产生联系。我国高等院校在实施管理时会遵循伦理道德的内涵,以大众化教育为背景,将高等院校的发展定位为提高和改善管理层面的伦理道德,因此要努力创建民主、和谐的校园环境,从文化、管理、师德素养等层面开展伦理道德教育。
一、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伦理
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体系最早是由西方实践经验演变而来的,从管理的发展脉络来看,最初只是为了完成某些任务,随着管理实践的展开,管理者逐渐开始关注被管理人员的情感,管理也逐渐体现出对人性的认知、关注和理解,管理工作的这一转变将伦理道德的内容注入管理层面。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宗教种族、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高等教育引导人类逐渐向和谐与共生的方向发展,人类要趋向于自由、和平的发展方向,就要借助于教育的手段,来减少人类间相互排斥、不理解等现象。承载着整个人类社会正常发展的特殊使命,这便是教育意义重大的关键所在,也彰显了伦理道德在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教育领域很多专家学者都对教育管理伦理的概念进行过专门的研究。他们认为,将伦理道德的观念融入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中,这个过程便是教育管理伦理。由此可以看出,伦理道德中的规范及相应的评价标准都会适时体现在具体的教育管理行为中。这就赋予了教育管理伦理深层次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应当注重伦理关系。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让接受教育的群体形成健全的人格,让被教育对象在日常行为中按照公平、正义、平等、和谐的方式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间的关系,因此伦理关系至关重要。其次,在进行教育管理活动时要注重伦理实现的具体途径。教育的伦理管理观念应当体现在教育政策的具体制定及实施过程中,要将实现伦理化的可能性及实现的途径具体化。最后,在思考和分析教育管理行为时应当结合伦理道德问题,将即将开展的教育管理活动按照既定的伦理化原则予以保障。
二、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中的伦理道德缺失问题
(一)管理层的伦理道德缺失问题
高等院校的管理层主要是学校的高层领导者和一线管理者,如果他们的伦理道德存在缺失,那么在管理高校事务时必然会出现超出权力范围的行为。美国就有教育管理学专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过专门的论述,他认为在高等院校教育管理活动中,德性是最可贵的品质。当前很多高等院校比较关注自身在学术上的权威性,却忽略了道德上的权威性,管理者在其中的管理本质和领导过程被很多高等院校所忽略。任何一个组织的管理层都应当具备伦理道德,并且将这种精神植入管理理念中,高等院校也是如此。在高等院校的发展过程中,良好的伦理道德是学校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但是,在当今高等院校的管理事务中,伦理道德方面的缺失比较常见,并且存在于管理层中。因为一己私利收受贿赂的现象屡禁不止,这是伦理道德缺失的最直接表现。
(二)管理体制的伦理道德缺失问题
随着世俗化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势必受到影响。但是,高等院校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可以按照自身的特殊制度来规范和控制高等院校学生道德理念的发展。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制定合理的伦理规范,根据学校发展特点和学生特点形成各种规章制度和程序标准,并按照自身的章程形成机构形态是极为重要的。如果管理组织本身存在伦理缺失,那么整个高等院校的价值取向就会发生改变,未来的发展也会陷入危机。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管理组织通常以行政化为主。与其他社会组织机构不同,高等院校的管理体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体系。高等院校本身是一个学术机构,其管理体系如果一味强调行政权力,就会违背最初的以学术为中心的规范模式,有碍于伦理规范的发展。
(三)具体实践行为的伦理道德缺失问题
高等院校应当具有崇高的道德目标,这是高等院校自身管理发展中的趋向标准,学校的各项发展都应当朝着这样的方向前进。但是,在实际的高等院校管理实践中,伦理道德缺失现象却屡见不鲜。例如,有些高等院校在自主招生过程中存在行贿受贿的现象,有些高等院校在经费投入过程中存在暗箱操作的现象。伦理道德的切实履行在高等院校管理实践中是核心的价值标准,也是一所高等院校在管理中的道德底线。在教育管理实践中有效避免伦理道德缺失问题,既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也有助于为高等院校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专心科研。良好的教学管理环境是高等院校所不断追求的,也符合人文关怀及伦理道德的相关精神。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行政制度过度化,很多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在高等院校中也存在,难免给高等院校的具体管理实践带来负面影响,有时甚至会导致道德理念的严重扭曲。
(四)具体实施制度的伦理道德缺失问题。
高等院校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势必要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的制度。这些制度在现实中往往是循环使用的,并且在不断的信息反馈中逐步完善。但是,不同的院校在具体的制度执行过程中完成的情况不一,有些高等院校的管理层甚至对这些制度的遵循情况随心所欲。这是直接导致管理过程中存在缺失问题的原因之一,久而久之会对高等院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不利影响。
在高等院校管理工作中,应当始终以人为本,将人性化的一面作为管理的核心。管理层应当对师生员工采取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措施,让师生员工不只是把管理制度看作一种约束的工具;管理者应当通过管理制度的适当调整,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如果仅仅采取较为生硬而简单的管理方式,难免会对师生员工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不应只从自身出发,而应换位思考,多从被管理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高等院校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遵循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还应当对管理的程序有所了解,要全面衡量所制定的制度在程序中是否合理。要将制度中所涉及的义务和权利具体化、明确化,这些管理条例不应只是理论上的摆设,而应当保证其在具体实施中能够给予实践工作支持。
三、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伦理道德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一)加强伦理道德宣传
在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中,伦理道德建设应当是核心部分。早在20世纪50年代,欧美国家针对教育管理方面的理论就逐渐形成体系,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在教育管理伦理道德方面的研究已经趋于完善。我国关于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的理论体系研究开始得比较晚,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时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的伦理道德研究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专家学者对这些方面的教育理论了解较少,时至今日关于其本质和内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对于教育管理伦理道德方面的知识体系应当大力宣传,让高等院校的管理层及普通师生都能了解教育管理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伦理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通过法律武器运用一定的赏罚机制来规范具体的行为准则。要使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能够健康有序地按照既定的目标发展,建立一个专门的法律法规体系来约束其中的行为是必要的。
(三)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责任机制
在制度保障面前,要想让伦理道德发挥一定的作用,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同时也应当建立必要的责任划分机制。在高等院校的范围内,如果有高效的监督机制,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将会变得公开透明,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高校教育管理的健康发展。
(四)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
很多学者已经发现高等院校管理工作存在严重的行政化,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如果管理工作行政化势必会影响学术方面的发展,并且这一现象在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中普遍存在。面对这种情况,应当及时转变观念,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将行政管理精细化,加强高等院校在学术领域的建设,促进学术与行政协调平衡地发展。因此,要加强高等院校关于章程制度方面的建设工作,将高等院校的发展定位及发展方向明确化,引导院校在管理伦理道德建设方面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伦理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提升管理层的道德素质
要想让高等院校按照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高等院校的管理层首先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只有管理层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以德服人。管理层在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时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按照人性化、科学化的管理方针开展工作。
(二)建立有效的反馈监督机制
高等院校要想在教育管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应当先在内部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让师生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保证管理层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公平、公正。管理层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应当不断深入师生员工内部,掌握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情况,重视师生对现阶段管理措施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不断有针对性地改进管理制度,这样才更有助于高等院校管理层开展未来的工作。
(三)制定程序化的操作规范
高等院校所建立的管理制度,实际是为了规范师生的行为。在具体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不仅要有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更应当针对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实践行为制定程序化的操作规范,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的权益。因此,在制定相应制度时应当尽可能地科学化、规范化,遵循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同时,还要广开言路,广泛吸收师生员工的意见,激励师生员工主动参与到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来,并使之程序化、规范化。
(四)确保管理工作合理合法
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事务,首先要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上,各项规章制度都应当符合高等院校的身份和地位,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让师生员工在高等院校这个环境中享有公民应当具有的合法权益。在制定一些行为准则时,还要让广大师生员工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确保管理制度具有合理性。这些管理制度应当使管理层在处理具体的教育管理事务时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且切合高等院校自身的发展实际。高等院校要想完善教育管理伦理道德建设,必须建立集合法性与合理性于一身的教育管理制度。不论是学校的最高管理层、一线管理工作者还是普通师生,要想在学校教育管理事务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都要以学校的相关制度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在高等院校中形成高效、规范、科学的校园环境,才能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五)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
建立高等院校本身就是为了人类的发展,因此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必须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管理层首先应当考虑师生员工的真实需求,切实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帮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管理层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制定有助于师生员工共同发展的制度。在制定相关管理体制时,要充分体现出管理层对师生员工的关怀,让师生员工具有自主意识和责任感。“以人为本”应当是每一所高等院校在制定管理体制时的指导思想,这既是管理层体现师生员工价值和地位的重要手段,也有助于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管理制度,以公平平等的原则对待其他师生员工。
一、教师教育课程“确定性”路径的由来
教师教育课程“确定性”发展路径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目标话语的缺失性。我国传统教师教育课程的目标制定、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在一种自上而下的预设机制中实现,不可避免地产生凌驾于师生课程认识之上的目标话语,逐渐剥夺了师生对“为何教育”“如何教育”等本原问题追问和探究的权利,直至失去课程实施中价值和意义的创造。
二是理论体系的普适性。传统教师教育课程沉浸于抽象的教育理论体系的自足与完善,同时也满足于这种理论体系对教育现象及教育活动外在解释的“普适性”,结果忽视教育知识的创生和融合,丧失了教育理论博纳而灵动的精神内涵。
三是教育实践的先在性。传统教师教育课程预设了教育实践中具体技能技巧的先在性和教育实践的同一性或不变性,忽视未来教师专业精神的确立、专业智慧的提升、教育思维的转变以及对生活世界的关注。[1]
四是课程结果的排他性。传统教师教育课程强调用标准化的方法来衡量师范生的行为和能力,突出教学技能的“可模仿性”“可言传性”,忽视与复杂的教育主体的动态协商,忽视对社会文化情境的意会。
二、“确定性”路径下的教师教育课程表征
1.课程体系不衔接
衔接的课程必定是包容的、能够从整体上赋予意义的课程;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整体意义上相互关联、相互融合。[2]“整体意义”与“相互关联”正是我们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欠缺的品质。
首先,课程体系缺乏整体意义。它突出表现在任教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科知识缺乏广泛而深入的衔接,成为教师教育课程中的“两张皮”。任教学科课程的重点集中在任教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而教育学科课程关注教育的大背景、泛知识,成为独立于任教学科具体情境以外的补充,两者缺乏本质上的辉映和贯通,缺乏课程对内的说服力和对外的张力,更谈不上形成教师教育发展的合力。
其次,课程体系缺乏相互关联。每一个学科都有着自身相对严格的知识体系和日益完善的发展脉络,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学科可以脱离其他学科的映射而得以独立生存和发展。开展多学科、跨学科乃至超学科的教与学合作,才是个体学科得以持久发展的前提。目前的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中跨学科教师合作还不多见,除了合作本身的实施难度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对教师课程观念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2.“知”与“行”不统一
“知”与“行”的统一强调知识与方法的彼此支撑,互为习得,共同发展。其必要条件是在“知识”与“方法”之间搭建属于“个人知识”的桥梁。教师教育课程的知识体系虽然逐渐完善,但课程的实施环节强调对专业知识、教育知识等公共知识的掌握,忽略学习者对公共知识进行个人意识层面、方法层面乃至情感层面的提炼和内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他们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精神的缺失。由此,学生不加反省、不加思考的认可教学技能的标准化、可模仿化,放弃了教育思想对于教学技术情境性、适切性的重要指导作用。由于“知”得不全面、不深入,所以“行”得不准确、不得当。
3.文化境遇不相关
教师教育的每一门课程应该由丰富、翔实、生动的文化史料和社会发展背景作为支撑,形成课程的发展源泉,为教师教育提供独特的学科文化视角。教师教育文化是由无数个课程文化支点与师生的生命感受连接而成的文化境遇,可惜这些文化支点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只是被当做教学背景材料加以记忆,师生对生命意义的感受没有被纳入课程文化吸收的范畴,结果,课程文化只能作为片段游离于教师的成长轨迹之外而不能彼此获得滋养。
4.社会化进程不连贯
道德信任及其特征
信任是交换和交流的媒介。在此基础上,信任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策略信任和道德信任。
策略信任的立足点主要在于交换,就是那种计较利害的信任,因为行动和兑现较之诺言和约定必然置后,所以,信任即是预测。策略信任所面对的往往是特定的熟人圈,是基于以往的相处经验而产生的一种态度,因此,它往往是根据特定的目的对某个人的个别信任。策略信任需要具体经验,主体常常用过去与某人或某事的交往经历来推论当下某人或某事是否可信。正因为如此,策略信任是脆弱的、容易变更的,往往一种经验就能改变主体的观点,由信任转为不再信任某人。一如商业银行的信用卡记录,一旦有不良数据发生,当事人即被机器视为不可信任者。推而广之,现代生活中,许多人谨慎地与客户、同事、邻居乃至机器交往,目的只是为了使对方有良好的印象,保持对自己的信任。深究这种目的的背后,不难发现:策略信任者是希望得到回报的――策略信任的全部意义就是通过获取额外的信息降低交易成本,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信息都是如此。(埃里克・尤斯拉纳《信任的道德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25页)
而教育语境下的信任应该是一种道德信任,至少理想中的教育如此。
道德信任的立足点主要在于交流,这也是教育最为看重的境界。道德信任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道德信任是善的。即,这种信任是一种道德律令,是先验的、不证自明的,不能依照经验而裁断。教育作为面向人人的事业,要求教师对一切学生绝对信任,且这种信任不以学生的生理、成绩、经济条件或者教师的薪酬而改变;教师一旦觉得谁有希望或依据可能的回报而打定主意信任谁,他就由道德信任转向了策略信任。第二,道德信任是理性的。由于被信任对象行为的自由性、个体性,教学不是一种可以完全预料的活动。教学有可能失败,信任更有可能落空,但一个理性的教育者“仍要有勇气信任并一如既往地表现出信任,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一种能够深入青年人内心的教育才会得以成功,才能真正激发内在的更强的能力。”(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48-49页)可以说,这种信任中洋溢的理性的光辉,是教育得以合理延续的根基。
高职教育道德信任缺失的原因及表现
当代高等教育的道德信任缺失有滥觞的趋势,而其中尤以高职教育为重。原因及表现如下:
一是知识崇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知识通常是联系师生的纽带,但并不是唯一的、最重要的纽带。许多一线教育工作者都认为“情感”、“爱心”的纽带更重要,因为这种在信任基础上的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并不排斥知识纽带的建立和加强,反而会使学生因为与教师的感情融洽、深厚,而更加喜欢教师的教学。当今,在“重视教学质量”――实质上只是重视知识传递效果――的严重关切下,知识以被抬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位。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它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的,知识(技能)成为能否抵达目标(就业)的关键要素,已被奉为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圭臬。然而,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或者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讲,仅仅以知识为纽带来维系教学活动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这其中,我们看不到“人”的影子,看不到道德信任的支持与观照。
二是职业傍依。纵观世界和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一个共有的背景就是“产业大发展”和“社会转型”,这对爆炸性增长的人口而言既是机会处处、也是危机四伏,其中,“职业(职位)更成为社会的稀缺资源,个人、企业都只剩唯一的目标:求得生存。而为求得生存必须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准,因此‘终身教育’就等同于进行终身的‘职业生涯开发’。对于生计、生存的巨大关注,已是成人教育、职业培训的核心话语,关注职业与生计,当然有各种合理性,但是否就可以成为唯一的教育价值取向?”(杨跃:《匿名权威与文化焦虑――大众培训的社会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48页)虽然这样的疑问始终萦绕于教育前行的车轮,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教育对职业的傍依越来越强:从课程设置到专业定位,从师资队伍构成到人才培养模式……,而且尤以高职为甚,因为高职的办学倾向更加具有针对性。职业傍依的结果从好的方面看是显而易见的:学校为产业培养了学以致用的人,最为便捷地形成就业,促成劳动力的迅速转化;但另一个方面,这种傍依加剧了教育的工具理性色彩,使高等教育的轴心越来越倾向于应用。反观世界上普遍认同的、最为成功的犹太教育,其让犹太民族千百年立于不败之地的主要原因在于,犹太人把学习和受教育不只局限于功利目的,而是作为一种自觉行为、甚至作为其信仰的组成部分。
三是文化焦虑。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高职教育的主要形成和发展时间不过十几年,要凝结出相对独立而成熟的文化体系似乎勉为其难。但高职教育大发展的态势和时代的深切呼唤又时刻促使高职院校催生自身的文化觉醒、构架和繁荣。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找准高职文化发展的历史方位?在多种教育思潮的激荡与碰撞中,如何创造高职文化的辉煌?高职文化在高等教育乃至民族振兴这一伟大进程将担当怎样的责任?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但正如前文所述,急于证明自身价值的高职教育将证书、岗位、就业放在了第一位,如同新东方“将英语出国培训锻造为工业流水线生产,满足了出国留学市场的巨大需求”一样,高职也“不需要形而上的哲学,它只是不停地告诉你,这个世界上成功才是唯一的目的”(卢跃刚:《东方马车:从北大到新东方的传奇》,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262-264页),从业才是唯一的指向。在带有如此强烈目的性的“推手”面前,文化仍能保持一种有机体的自然律动吗,高职文化还能坚守一般意义上大学所倡导的自由独立吗?高职院校更像是培训机构,“文化”淡化为“手艺”,我们求之而不得,得之而非所得。但同时,教育的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又迫使我们对大学文化尤其是高职文化的应然价值进行追问,焦虑、迷惘、质疑乃至失望情绪的不可避免。成功不得,何言信任?
重建高职教育的道德信任
除政策上的相关因素(如招生批次、拨款标准、文凭档次等),高职教育的道德信任缺失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以及企业与学校之间表现的尤为明显,在暂时无法撼动外因的情况下,高职教育应当内省而自强。
就业导向与人生理想相统一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职教育强调就业导向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不能以“导向”来取代“理想”。“导向”作为一种政策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形成个体关注,它强调客观选择性;而“理想”既是对现时展的可能性的把握,也同时反映了超越现实的美好愿望,甚至还不同程度地赋予了美的形象,是真善美的统一。高职教育过分强调就业导向,容易导致强烈的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出现。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即使是在西方,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怀疑和否定,无论是在马斯洛、弗洛依德,还是在马尔库塞、弗洛姆那里,一般都很难找到极端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诉求,而多是主张通过扬弃个人主义达到他们所界定的理想(健康)人格。正如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到农村基层服务和参军入伍,给予学费补偿和代偿助学贷款。”这段话一方面说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指明了大学生的择业方向,希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放宽胸襟和视野,把个人价值建立在与社会的融合之中。
只有当就业导向与人生理想相统一时,通常意义上的职业价值与理想价值才能统一,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底气不足”、“缺乏可持续性”的短板才会得以弥补,学生和家长才会在真正意义上相信高职作为大学的存在并寄予更多的希望。
掌握技能与追求真理相统一
客观地讲,掌握技能本身就是追求真理的一部分;但严格地讲,掌握技能通常只是追求真理的第一步。如果求真之路止步于技能的掌握,高职教育强国恐怕就无从谈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