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9 10:40:1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课程设计建议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第二,课程内容设计。作为本科教育的高年级课程,投资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了投资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其中的核心就是公司投资价值研究。同时本课程还需要介绍与金融投资相关的知识点。笔者在讲授本课程的时候设计了如下几个模块的内容。模块1:投资环境与金融市场概况。这部分内容包括证券市场的整体环境,如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的区别、证券市场对经济的贡献、投资工具的类别、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及金融工具创新等。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尽量引用国内金融市场的实例予以解释。模块2:公司投资价值分析。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程的重点,希望让学生学会如何撰写一份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需要讲解如何进行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与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模块3:技术分析理论和方法。
技术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设计投资策略的讨论以及技术指标的解读和分析运用。理论方面重点是介绍技术分析流派的古典理论道氏理论。该理论强调对于市场长期趋势的研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把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概念结合在一起进行思考,确立一种立足长线投资和分散投资的理念。另外,要给学生介绍移动平均线、趋势线分析、形态分析、K线图分析、波浪理论等主要的技术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方法易学难精,其作为预测参考技术得到了市场人士的重视,尤其是一般投资大众的股评人士,需要经常使用这些方法做解盘分析,所以它是一种职业的知识和工具。技术分析工具本身比较形象地勾画出市场的变化,容易让一些学生误认为技术分析是“点金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给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模块4:有效资本市场理论与行为金融研究。有效资本市场假设是金融领域的重要理论,通过对市场有效程度的分析,投资者可以确定合适的投资策略。另外,传统的金融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市场的参与者都是理性的”。
但事实上,由于投资者在很多情况下呈现出很多非理性的行为,传统的投资理论常常没法完满解释现实的现象。正因为如此,最近十多年来,主要研究投资者的非理的行为金融学得到了业界的重视。在这门课中,简要介绍了行为金融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如过分自信、过分保守、心理账户和预期理论等,让学生对学科前沿研究有一些基础认识,以期培养他们将来对相关科学研究的兴趣。模块5:债券的投资管理。债券的基本知识和估值方法,学生在二年级的公司财务管理课程中已经学习过。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重点是讲解债券投资风险管理和组合管理策略,内容包括债券利率风险分析、久期计算、债券凸度、积极的债券投资组合管理和消极的债券投资组合管理等。模块6:衍生工具与交易市场。
本模块主要介绍期权和期货交易。期权和期货是最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品种,其他的各种衍生工具的创设多数都与期权和期货的运作机制有相同之处。内容主要包括期权交易分析,如期权交易与股票交易价值比较,以及各种期权交易策略的组合运用,如受保护的买权和卖权、期权价差、对敲、双限期权等,以及买卖权平价关系。
二、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
有些学者(如王闽等)强调实践教学需要到证券公司等机构进行实习。笔者认为,金融机构很难安排大批学生的实习,即使能安排也基本上属于拉客户之类的岗位。毕业生未来在从事投资类工作的时候,经常需要对现实问题做分析,从而形成研究报告、操作建议、策划方案、口头观点表述等工作成果,本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主要有两种形式:案例讨论、研究报告和研讨会。
1.案例讨论。本课程是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需要重视案例分析方法。除了上述教材中包含的案例外,教师还需要收集具有本土特色的案例,通过案例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并懂得在现实中运用。
2.研究报告。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公司投资价值研究。除教师讲解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外,还需要让学生撰写一份研究报告。由于该研究报告的工作量很大,因此,笔者采用让学生分组完成的方法,这也是在国外大学中被普遍采用的方法。学生以4~6个人为一组,选择一家中国内地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撰写一份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要求研究报告的内容必须包括五部分内容: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估值模型运用、财务报表分析和技术投资分析,涵盖了教学大纲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的相关知识,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3.研讨会。研讨会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笔者通常要求每一小组在完成了一份研究报告以后,需要主持一次研讨会,由小组成员讲解其分析该公司投资价值的分析研讨会,并回答老师或者其他同学的问题。
三、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6-0099-03
陕西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从2004年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大局出发,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深入研究课程的本质和核心要素,推动其它课程的建设。并以此带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使专业综合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有力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本文以省级精品课程典型零件工艺设计为例,对其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的层次结构以及教学目标的表达与实现等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明确课程于人才培养上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
(一)泰勒确定教育目标的过程
泰勒认为,教育目标的来源有五点,分别是: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哲学、学习心理学。这五点构成了泰勒确定教育目标的过程,如图1所示。
■
图1泰勒确定教育目标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依据学生需要、社会需求以及学科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可以初步确立大量一般性的教育目标,这些教育目标远远超出了学校想纳入教育计划的目标,因此,应该选择少量既彼此一致又非常重要的目标,选择的依据就是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他们如同两副筛子,从大量一般性教育目标中筛选出适合学校教育的精确的具体教育目标。
(二)戴诺选择教育目标的标准
戴诺于1970年提出了选择教育目标的四条标准,分别是:第一,构成教育目标的该能力(行动)所起作用的领域的广度及其时限;第二,掌握该能力的难易度;第三,该项能力的有效性及其价值;第四,该项能力对于情意方面的影响作用。这四条标准实际上与泰勒确定教育目标的标准有相似的地方,都认为在确定教育目标时,要综合考虑学习者、社会、学科等多方面的因素。
陕西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修订培养计划时,分别对近五年本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请第三方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作了《陕西理工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通过对调查问卷和年度报告的分析,围绕企业需求和学生成人成才的需求,形成了学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实现矩阵。这个实现矩阵不仅是整个课程体系设计的基础,也是每门课程设计的依据。
二、教学目标的层次结构
(一)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教学目标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对于人才应然状态的期许,是需要大量时间与教学努力才能实现的复杂的和多方面的学习结果。这类目标的作用是为未来提供愿景,并为决策者、课程开发者、教师等提供战斗口号,它是“目标不能达到,而要为之奋斗,向其迈进或要实现的结果”。
陕西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完善,确定为:立足陕西,面向西部,服务基层,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教学目标
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中规定的机械制造模块必修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依托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旨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典型零件工艺路线及常见的工艺问题和解决办法,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的纵向分解
1.教学终极目标
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的教学总目标是按制造工程师要求培养工程应用人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零件工艺方案的制订,工艺路线的确定,常见的工艺问题和解决办法及工装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树立独立思考,勤奋工作,吃苦耐劳的意识和诚实守信的品质,为适应机械制造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下位行为目标
为了实现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的教学终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每一章节的学习开始之前,都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行为目标,以期在整个课程的学习结束之后,能够实现教学终极目标。以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基本知识》为例,在章节开头,提出了“了解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及工艺规程制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步骤和原始资料”等五条本章学习目标,每一章的章节学习目标构成了本门课程的教学终极目标。
3.关联与整合
教学终极目标与下位目标之间存在着“总―分”的关系。同时,各个下位行为目标彼此之间也并非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甚至前后递进,构成一个有机的目标整体。
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的教学终极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各章节下位行为目标的实现,各章节中,后一章节行为目标的实现,又依赖于前一章节行为目标的实现。各章节行为目标之间形成一种递进关系,在递进实现的过程中一步步接近并最终实现教学终极目标。
(三)教学目标的横向分解
1.知识目标
主要指学生在该课程学习结束后对本课程领域各种现成知识的识别和再现。具体而言,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的知识目标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掌握机械加工工艺和工装设计的步骤和方法;第二,准确陈述机械加工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第三,准确陈述机械加工工艺和工装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第四,熟练陈述机械加工工艺和工装设计中的相关技术规范;第五,了解机械加工工艺的发展趋势及相关先进制造技术。
2.能力目标
主要指学生在完成该课程的学习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要求。具体包括:第一,熟练完成机械加工工艺和工装设计的方案设计;第二,完成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第三,运用图纸准确表达设计思想;第四,规范编制设计说明书。
3.过程与方法目标
指学生经过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方面的要求。主要有两点:第一,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第二,观察与思维、推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等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发展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主要指学生在结束该课程学习后,在兴趣、态度、理想、欣赏、适应方式及价值判断,价值组织方面应达到的标准,包括三点:第一,提高人际和交流沟通能力;第二,提高团队合作能力;第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与挫折的信心。
5.职业道德与素质目标
主要涉及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所应具备的职业理念与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包括以下四点:第一,养成积极思考,从实践中学习的习惯;第二,具备收集、整理、分析工程资料的能力;第三,具有工作效率和质量意识;第四,具有绿色制造意识。
三、教学目标的表达
(一)目标表达法
教学目标的表达直接选择内容和经验提供依据,并为教师组织课程与教学实施和既而进行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提供基本准则。教学目标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三种:行为目标的表达方法、表意目标的表达方法以及内部过程和外显行为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采用行为目标表达法,该表达法包括以下四个因素。
1.行为主体
行为主体指完成教学所预期行为的行为人。行为目标描述的应该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虽然很多时候书面上省略了主体词,但观念上应明确是学生。以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知识目标的第一条为例,“掌握机械加工工艺和工装设计的步骤和方法”,虽然省略了行为主体――学生,但该目标在表达时明确以学生作为行为主体进行阐述。如果该目标表达为“教给学生机械加工工艺和工装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就是不恰当的。
2.行为动词
行为动词用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如“陈述”、“完成”、“编制”等。
3.行为条件
行为条件又称行为情境,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是目标表达句中的状语。例如“运用图纸准确表达设计思想”这一目标中“运用图纸”就是行为条件。
4.表现程度
表现程度是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价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熟练完成机械加工工艺和工装设计的方案设计”这一目标中的“熟练完成”,再比如“规范编制设计说明书”中的“规范编制”,都是对行为表现程度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表达的两类基本方式
1.结果性目标
结果性目标又称为达成性目标,指通过一系列指导,期待在学习者身上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包括掌握特定的知识、技能,对特定的对象发生兴趣等。例如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知识目标中“准确陈述机械加工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准则”就属于结果性目标。
2.体验性目标
体验性目标不是以学习者表现出某种变化为直接目的,而是期待学习者自身产生某种特定内容的体验。例如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发展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再比如职业道德与素质目标中“具有绿色制造意识”、“具有工作效率和质量意识”,均属于体验性目标。
(三)教学目标表达的要求
教学目标的表达,需要遵循以下两点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它由教育宗旨决定,包括学科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内容目标四个层次,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课堂教学中具有操作性的目标,主要是学科教学目标和课时目标。依据整体性原则,教学目标的表达应体现教育宗旨,以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为基础。
2.明确性原则
在进行教学目标表达时,必须对学习者通过每一项从属知识和技能等的学习以后应达到的行为作出具体、明确的表述,也就是说,教学目标表达的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必须清楚、明确,合理且可操作。
四、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目标具有两个基本的功能侧面。其一是学生中应当发展的行为的种类――行为侧面;其二是表明这种行为赖以实现的教育内容领域――内容侧面。判断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也就是从教学目标的行为侧面和内容侧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一)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教学目标依托于一定的教学内容表达。判断教学目标实现与否,首先要评价作为内容所选择的事实、技能、知识,学生是否实际地掌握了,如典型零件工程设计课程在每一章讲授结束后,都会布置给学生一定量的作业,以期加深学生对所讲授课程内容的理解,可以通过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分析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再比如,教师针对机械制造技术发展趋势和工程应用等内容,定期在课内组织讨论,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课堂讨论表现,判断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从而推断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二)学生行为变革情况
泰勒认为,教育的本来课题,不是教授者完成某种活动,而是要在学生的行为中引起重要的变化。既然教学目标是要在学生的行为中引起所期望的变化,那么,这种行为变化是否在学生身上产生了就成为判决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依据。在判断学生是否习得了某种行为的唯一办法,就是给他展示这种行为的机会。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创设一些情境,不仅使得行为的表现成为可能,而且还会实际在何种程度上得以实现,比如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提到“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就需要教师设置能引起学生合作的任务情境,并观察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各自表现,最后判断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参考文献]
[1]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107-02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
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舍弃了复杂的理论分析与计算,以理论够用为度,要求学生掌握机械加工与工装设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熟悉机械加工与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并且具备绿色制造与质量意识等基本理念,以期实现课程的有效教学。
(二)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充分听取并考虑学生的需求与建议,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难把握的内容,集中讲解,攻克难点,实现课程的拉动型教学。
(三)实效性原则
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强调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力求使教学内容联系加工实际,贴近生产一线,强化综合运用,突出应用特色,了解机械制造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使学生在毕业后能迅速胜任生产一线的技术岗位。
二、教学内容的取向
(一)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把教学内容视为教材已经成为一种传统观点。许多人把教学内容看作学生应该习得的知识,而知识的传递以教材为依据。因此,工作的重心就落在了选择哪些学科知识编写教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变成了把教材中的内容照本宣科讲给学生的“搬运工”,教学过程固化为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的封闭状态。实际上,教师不应该只关注教材本身,而更应该注意教材和学生当前的需要和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教师既要懂得教材,还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和能力。
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虽然编写了授课教材,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并非按照教材照本宣科,而是仅仅把教材作为辅助教材的工具。比如在讲授“六点定位原理”时,任何一本教材讲的都是六点定位的原理,即用六个点就可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然后讲授常用定位元件。而学习者实际进行定位方案设计时,最需要掌握的知识是工件本道工序应该限制的自由度,这在教材里边都没有讲述。所以,在讲授本节内容时,需要介绍大量的工件工序简图,根据本工序加工要求,分析应该限制的自由度,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或理解六点定位原理,在定位方案设计时,才会运用六点定位原理,也才能很好地掌握完全定位、过定位和欠定位等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教材提供刺激学生的反应和指导学生学习过程的环境。教师用教材改变刺激环境,以便学生形成良好的智力和情绪倾向。
(二)紧密结合工程实际
教育最初是为了把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容教给年青一代而出现的,教育的本质决定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目前学校中的教学与社会群体的习惯与理想之间联系的纽带被伪装甚至掩盖,两者之间的联结变得松散,似乎毫无联系。最终,教学内容变成只为自己存在的僵化的知识。学生只需要去掌握它而不考虑其社会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的本质被歪曲误解。
“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关系,以机械和工装设计生产一线的实际案例作为教学导入,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以应用为目的,使学生能够在课程结束后,运用所学的机械加工知识,针对现场实际,解决生产一线零件工艺编制及工装设计等问题。本课程以工程实际中经常遇到的轴类、套筒类、箱体类、齿轮类、叉杆类零件为研究对象,介绍其加工工艺及工艺装备。同时,教学内容还坚持与时俱进,及时向学生介绍工装设计、零件加工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等,保证学生了解目前机械加工和工装设计的前沿动态。
(三)强调学习者的主体经验
强调学习者的主体经验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注意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维空间,舍去了复杂的理论分析和计算,内容层次清晰,循序渐进,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需要;第二,关注学生的经验获取。经验包含着一个主动因素和一个被动因素,这两个因素以特有的形式相结合。在主动的方面,经验就是尝试,在被动的方面,经验就是承受结果。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以典型零件的加工为研究对象,使学生获得常见零件加工顺序合理安排、工艺参数确定和典型夹具设计的经验和知识。一个零件的加工工艺是多样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永远是“硬件”(生产条件)决定“软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所以又要使得学生灵活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为学生安排了充分的课程设计、实习环节,为学生主动尝试与试误中总结经验创设了丰富的环境。
三、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
(一)理论依据
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借助了计算机科学的概念。计算机科学中的模块化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模块是可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单元。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各模块自成体系,能够解释或解决一类特定问题,另一方面各模块之间又有一定接口,能够根据需要灵活组合。
(二)设计原则
1.整体化原则
各教学内容模块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念为依托,反映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完整的理论框架和清晰的结构,整理出教学内容的主线,揭示不同模块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对课程的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2.体系化原则
每个教学内容模块的构成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导入部分、核心部分和拓展部分。同时,每个教学内容模块自成体系,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从描述现象,提出问题,建立概念到通过演绎或归纳得出方法,目的在于能够解释或解决这类问题,最后将概念和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三)各模块简介
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具体分成八个模块。模块一是绪论,讲述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和课程导读;模块二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基本知识;模块三是机床夹具设计;模块四是常见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分析;模块五是齿轮加工工艺及精度分析;模块六是连杆加工工艺及夹具分析;模块七是活塞加工工艺及夹具分析;模块八是拨叉加工工艺及夹具分析。
四、基于模块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的动态调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原则,动态组合教学内容。首先,各模块的内容深度可以相机调整,教学中只涉及该模块的基本内容,或深入到该模块的拓展部分,也可以根据针对性原则和时效性原则做出选择。其次,各模块的课时可以动态调整。教学中是以加工工艺规程制定为主还是以机床夹具设计为主,是以基本理论为重还是以实践应用为重,可根据学生已学课程和自身特点进行选择。
(二)教学内容的灵活导入
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学内容的导入方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模块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理论性强的模块,采用问题导入法;应用强的模块,采用案例导入法,案例都具有典型性,使学生有深入探究的意愿。
(三)教学内容的合理展开
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是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围绕每个模块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采用现象或案例为引子,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内容。首先,在模块的导入部分,教师创设学习情境,选择案例,结合多媒体手段展示给学生,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其次,在模块的核心部分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寻求问题的解答,归纳出模块的关键概念和重要原理;最后,在模块的拓展部分,结合生产实际和典型案例,以学生为主导来解释或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咨询专家,互相探讨深化问题。
基于上述教学过程,各模块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不断思考中,如同剥笋一样层层展开,最后露出核心。通过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内容,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思考问题,探索求解的方法。
(四)多样化的习题形式
“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既要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能够解决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根据各模块的不同特点,在习题形式上采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偏重于理论的模块,习题主要强调概念的记忆和原理的理解;偏重于应用的模块,习题则主要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应用技术型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计算机设计软件课程教学模式
《计算机设计软件》在应用技术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属于专业课。应用技术型高校应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创新机制,拔尖创新人才,突出课程的职业定向性。重技术、轻实训,重视“基本功”而忽视认知过程和实训过程的设计教育模式存在于多数院校。
普通院校设计艺术类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应用技术型高校设计类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需求,应以“理论教学直观,实践教学模拟”的教学模式来为设计艺术类专业培养设计与技术并存的复合型人才。即坚持做好理论教学的同时,要重点进行实践教学的模拟性,最大化缩短普通院校与民办高校教育存在的距离。
2 应用技术型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计算机设计软件课程教学革新
教学改革是一项带有方向性、全局性及开创性的工作。应用技术型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正以社会需求为目的,从设计实践出发进行人才培养。社会转型背景下应用技术型人才占主导地位,这正为高校设计软件课程教育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2.1 计算机设计软件课程教学思想的改革
存在于许多院校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应用技术型高校对于设计软件课程的教学尤为重视。计算机设计软件课程教学首先应不断进行教学思想转变及教学思维的转换,其次应调整设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设计软件课程设置,如增加《设计软件课程设计》或《设计软件测试周》等课程。最后实现由“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以适应社会转型背景下设计人才的培养。
根据以上分析,作者对教学思想的改革途径有两点建议:首先,要求学生做到自由操纵电脑,不断研究电脑和软件的新功能及其应用扩展,以适应不断探索创新的设计要求。其次,明确电脑设计作品,不能参考、借鉴和模仿,要突出设计创意。这就要培养学生直觉、发散和聚合等艺术设计思维,才能在构思和设计表现上突出个性。
2.2 计算机设计软件课程教学内容革新
自2014年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即为中国设计教育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第一,课程内容应增加计算机图形学和软件工具的内在逻辑性结构。如在《Photoshop》的教学中向学生讲解计算机位图和矢量图的定义方法、RGB、CMYK色彩模式、通道和路径的概念;在《AutoCAD》教学中阐释人机交互技术和数据库系统及管理方法;在《3DMAX》教学中对三维空间建模等基础进行重点教学。
第二,内容上由简到繁,选取针对设计艺术类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讲解设计软件中常用命令键,让学生掌握基本操作,个别代表性的问题,可以重点分析。
第三,认清设计的核心是创作,这就需要教学内容安排上不能仅局限于掌握软件,更要增加综合知识运用。因此,教学大纲应增设诸如色彩与图案关系,构图发展与色彩理论、美学修养及BIM实训等内容,突出现代艺术设计中创意、构思和意念等特点,从而提高学生审美和应用实践水平。
2.3 设计艺术类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计算机设计软件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实践性非常强,这就需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又要灵活将操作技能应用于实践。通过分析和讲解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整套设计方案制作流程,激l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作者结合设计艺术类专业发展现状和自身教学经验,认为可采取实战案例分析的教学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以课内教学和课外作业紧密结合的方式。教师首先制定整个教学进度和课程内容的教学大纲,并针对每节课程内容设计合理的课后作业,最好能在实例教学和知识讲解后,安排一个综合性任务。例如,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在完成对套索、路径、图层和色彩调整功能的基础讲解后,安排一个照片合成任务,随后组织并指导学生作品参加设计类比赛;在《AutoCAD》教学中,可以在讲解三维图形的绘制和编辑命令等功能后,安排绘制一个建筑物三维立体图的任务。
第二,提倡学生自己创作素材,以便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设计本身是一种理性的创作活动,学生通过手绘稿或是自己拍摄的素材再经过软件调整设计,不仅可以利用设计软件来创造视觉上的感官刺激,还可以突出设计作品的原创性,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对全局的把握能力。
第三,结合设计艺术类专业,引入实战案例分析的创新教学方法。如在《设计软件课程设计》中采用BIM实训系统,使学生通过对具体实际工程案例的模拟,在经过分析、辩论、演绎和推断等认知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学生对整体设计过程的了解。学生运用《3D MAX》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训练则需要与实际社会工程案例接轨,按照实际工程定性法则要求,去规范化设计要求与作图要求,使设计在现行社会法则中具有可行性。
3 结语
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应该着力于设计实例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从而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与当代社会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动手能力。教师提高自身艺术和人文素养的同时,要形成与社会经济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构建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东西方审美理念融合的科学教育体系,以培养符合应用技术型发展趋势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一、《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特点
计算机网络专业和计算机软件专业在高二第一学期开始开设《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包括Flash、Dreamweaver、Photoshop三门具体课程。该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学生在学习《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的同时,几乎每天都会跟Internet打交道这就给他们提供了应用的舞台。例如.学生可以为自己建立个人网页.维护自己的“博客”.为班集体建设网站等等。
建构主义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意义建构更有效.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因此,笔者在《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自己提出任务.以小组自主、协作完成的形式开展教学。为了让学生在阶段教学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笔者使用项目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为学校9个科组进行网站建设与维护。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强调刺激——反应.并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刺激做出被动反应.即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逐步让位给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备受关注。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这是建构主义理论和传统教学模式两种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根本区别所在传统的教育模式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动性:教育方法上往往满堂灌,造成学生被动学习。课业负担过重。时代的发展,正在促使教育从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学习伙伴和教师等)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问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对象。
三、课程设计的具体操作过程
目前,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笔者采用的是项目教学课程设计在项目教学的教学模式下具体应用.包含以下三个阶段。
(一)准备工作
确定教学目标《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是Flash、Dreamweavel"、Photoshop三门具体软件课程的综合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综合这三门课程.用实际项目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并由此获得更多具有实际意义的新知识。应用是最终目标.网站建设可以贯穿整个知识体系.是学习该课程的最高目标学生在学习了三门具体的软件课程后.可以进行课程设计.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开展课程设计正是这阶段的教学目标所在.是学生所学知识的“主题”。
创设情境.确定任务教师根据课程特点.探索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问题笔者把为学校9个科组建设网站作为具体项目.将学生分成9个学习小组.每组选出组长。每个小组以完成一个科组的网站建设为任务.具体的网站设计需求.由各小组对相应科组进行调研后讨论确定网站设计围绕任务展开.这个确定的任务就是项目教学中的需求分析学生通过项目过程中的需求分析.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了解到社会对网站建设与维护的具体需求.从而进一步了解自己尚未掌握的知识点.从而查找资料加以学习各小组必须在三天内确定任务.然后选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交流的内容主要是:网站的主题、用户(各科组)的具体需求、主色调、布局、小动画、课程设计的大致时间安排和进度、小组成员的分工等等。所有的过程教师都不参与.教师需要做的是仔细听取并详细记录学生交流的内容。
(二)自主式协作学习
以小组确定课程设计的方法.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小组长领导全组成员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大环境中开展小组的所有工作:小组发言人负责小组对外的交流沟通工作:小组资料员负责与对应科组进行沟通获取网站建设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以及具体的设计需求等工作小组成员之间明确分工,共同协作。互相磋商。在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每天早上第一节课进行交流交流的方法是每个小组将课程设计在班级上进行演示讲解.进行阶段性成果汇报。
交流的时候需要讲清对应科组的具体要求、小组对用户具体需求的理解、颜色搭配的原因、各组成部分的意义等等当然也可以提出遇到的新问题.寻求帮助。交流讨论中好的建议和方法都会得到应用学生掌握了项目中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表达能力、协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不同观点的交锋.不同方法的展示.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学到了他人的先进方法和成功经验。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下发之后,大多数院校都根据方案的要求开设了如《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特别是一些教育部部属学校、“211工程”学校,以及省属重点学校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共艺术类课程开设门类、安排课时相对较少,缺少统一规范的教材,授课内容自由,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阻碍了公共艺术教学目标的实现。
民族地区的综合性大学同样存在上述普遍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客观的原因,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机构建立、师资队伍、资金投入等方面与名牌大学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然而,在充分认识问题的同时,也应该清楚的看到民族地区的地域优势,合理利用这种优势,将其与公共艺术教育相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大美术”的理论:“大美术”除了包括原有的绘画、雕塑、工艺、建筑艺术四大门类之外,近年来又增添了书法、摄影、设计、电脑美术等,还包容了民间美术、原始美术。从更大的视野来讲,也包含了纯艺术与设计的公共艺术;从世界美术宏观看,容纳了中西两大美术系统。
艺术课程群的建设要依据艺术的分类,艺术是一个分支多、门类广的学科。迄今为止,艺术的分类方法有六种之多:如以感知方式分类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想象艺术、视听综合艺术;以存在的方式分类为空间艺术、时间艺术、时空综合艺术;以表现形式分类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还有以表现情感分类法、媒材分类法,等等。
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群的建设目标,根据公共艺术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艺术素养的构成,我们可以尝试将美术类的公共艺术课程划分为四个大的课程群:
1.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群。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分类、艺术的发展历史概况、艺术的基本表现技法、艺术表现的美学原理等等,具体开设课程包括:《艺术概论》《美学概论》《中国美术概论》《工艺美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中国美学史》《中国建筑史》《中国画理论与技法》《油画理论与技法》《素描表现技法》《动漫画基础》《艺术设计原理》《摄影艺术》等。
2.审美类课程群。审美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以公共艺术课程为媒介,帮助学生体验审美的过程,掌握审美的方法,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鉴赏和判断的能力,并能给予一定水准的评价。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美术鉴赏》《中国美术名作欣赏》《书法作品赏析》《广告创意与欣赏》《中国建筑与雕塑欣赏》《中国园林赏析》等。
3.创造类课程群。创造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参与,使学生在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发挥其创造性,完成简单的艺术表现活动。这类课程除了以课堂作业的形式实施外,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或社会实践等都是有效的途径。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绘画创作》《书法创作》《剪纸创作》《摄影实践》《二维、三维动画制作》等。
4.悟类课程群。感悟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知识体系中,了解艺术学科之间,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对艺术内涵的认知,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健康的美学观。具体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中国画论》《书法艺术哲学》《中国山水画与山水诗》《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等。
除此之外,可以根据学校学科建设情况、所在地域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美术类课程,如《湘西土家族建筑与文化》《民间艺术赏析》《苗族刺绣艺术赏析》《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制作技法》等具有特色的任意性艺术选修课程,使艺术类理论、鉴赏、实践全面结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除了课程群的建设以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编写和选取有代表性的、适合于民族地区综合性大学学生基础和兴趣的教材,以传统民族民间艺术为切入点,增加民族传统美育资源的教学内容比重,使学生充分了解本土文化,提高他们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在公共艺术类课程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学生对“大美术”类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另外还可以通过不断地完善公共艺术课程的评价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推进公共艺术教育的进步,从而达到其根本的教学目标。
公共艺术课程群的建设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内外高校对各自的公共艺术课程进行了积极的改革,而且力度越来越大。这些探索、研究和改进,还表现出一系列的共同趋势和特点:课程门类增多的趋势、课程的综合化趋势、课程评价的多元化趋势、课程实施的人本化趋势以及课程体系的开放化趋势。在未来的改革中,我们还可以从拓宽课程领域、强化特色课程、拓展教育途径等方面进行尝试,真正有效地提高民族地区综合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6,(9).
[2]邵秋萍.关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思考[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6).
[3]黄昌海,陈民新.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及课程建设改革构想[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4).
论文摘要: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教育创新应贯穿大学课堂理论教学和课程实践训练教学。针对“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重点探讨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的目标定位、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施方法,以期对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能力训练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锅炉是用以生产热水或蒸汽的设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作用,电站锅炉是火力发电系统三大主机之一,对火电的高效、洁净和安全生产及其重要,因此,“锅炉原理”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最核心专业课程之一。“锅炉原理”课程主要讲授锅炉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锅炉的炉内燃烧原理及燃烧设备、锅炉的传热过程、锅内水动力、受热面外部工作过程和先进锅炉技术的发展等内容,要求学生掌握锅炉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论及锅炉设备的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分析工程问题、锅炉设计计算和锅炉试验的实践能力。
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高等教育要实现从知识型向创新型培养目标转变,具体到“锅炉原理”的课程教学中,创新应贯穿课堂理论教学和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已有较多的探讨和实践研究,[1-4]本文从“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出发,重点讨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以下简称“我校”)“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的目标定位、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施方法。
一、“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的定位
“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的定位必须符合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定位,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大学教育教学规律,秉承我校办学理念,实施“基础、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夯实基础、强化实践、注重创新的思想,培养吃得苦、下得去和用得上的专业技术人才。应以“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为培养人才的宗旨,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始终围绕“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意识、重在实际应用”的教学指导思想,从人才培养目标、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实验教学队伍、实验环境条件和实验室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建设,探索实现基础性验证实验、测定试验、创新性科研训练实验和拓宽知识面的演示实验的“四级实验”教学体系,实现教育创新。“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应实施从理论到实际、从传统到创新、从课堂到工程项目的工程化实践教学思想,围绕动脑想方案、动手做试验、动嘴讲成果、动笔写报告等“四动”能力,达到加深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在实践训练中切实培养学生处理工程问题,进行锅炉设计计算和锅炉试验的实践能力。
二、“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内容的设计
“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内容尚无可参考材料,根据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锅炉原理”课程大纲的要求,基于我校的专业师资、实验室和实习资源以及用人单位和历届毕业生的建议,科学制定“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内容。
1.“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内容设计原则
对我校“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实行“工程化”设计思路,并遵循四个原则,即实践训练内容以“锅炉原理”为中心、内容进程科学有序化、内容设计层次化和实施方式多元化。
(1)以“锅炉原理”为中心,多课程之间紧密联系化。鉴于“锅炉原理”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最重要专业课,处于前期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后续课程之间的中心地位,因此在设计“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内容之前,先对我校“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和“燃烧学”等基础课以及后续专业选修课程比如“大型锅炉运行”、“单元机组集控运行”和“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知识点讲授情况以及实践实验训练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和总结,做到了然于胸,确保“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内容设计与前期专业基础课程及后续专业选修课程的紧密联系,力求通过该课程实践训练,既可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前期专业基础课的理解,加强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实践应用,将所学的热工学知识、燃烧学知识在电站锅炉中加以应用,达到学生对锅炉原理中炉内燃烧、锅内传热及水动力和烟风阻力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为灵活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后续专业选修课程的欲望和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好奇心、主动性和积极性。
(2)实践训练课程内容进程科学有序化。“锅炉原理”课程本身知识点之间的顺序决定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内容的设计次序,要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由易到难,脉络清晰。因此,训练内容应严格按照锅炉原理本身的发展进行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客观认识实践、原理性演示验证实践和工程实践训练三大内容。
客观认识实践主要是对锅炉实物、锅炉机组整体模型、锅炉重要设备的直观认识,如在开设“锅炉原理”课程前进行电厂认识实习,对锅炉的实物直观认识,在“锅炉原理”课程第一节绪论课和锅炉组成课讲解后进行模型实验,通过模型参加实验、拆装模型和动画模型模拟巩固加深锅炉机组系统及组成知识。
原理性演示验证实践。笔者通过几年的“锅炉原理”教学发现,锅炉的水循环内容是该课程的难点之一,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掌握,通过课程原理性演示和实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水循环等难点。该部分主要是对自然循环原理、直流锅炉原理等的演示验证实践内容。
工程实践试验主要是对锅炉的三大计算能力的训练实践,包括锅炉辅助计算、热力计算、水动力计算、烟风阻力计算和强度计算的实践训练、锅炉热平衡的实验和锅炉机组运行仿真实验训练。
(3)实践训练课程内容设计层次化。内容设计要贯穿层次化的思路,内容的难易程度要进行层次化设计,对训练中的每一个内容根据其在课程中的总体地位和重要程度按照“了解、理解、掌握”等不同层次进行分级定位;同时,根据学生个体水平的差异,对同一内容也要进行层次化设计,在满足分级定位要求和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上,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拓宽设计。比如锅炉的计算,对于普通的学生则只要会进行锅炉的辅助计算、各受热面热力计算和简单的水循环计算即可,而对于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更进一步进行较复杂的水动力计算、强度计算和烟风阻力计算,并完成一些计算程序的编制。 转贴于 (4)实施方式多元化。课程实践训练教学是实践性课程,因教学学时、实验室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教学实施的方式必须多元化,即课堂、实验室和企业生产三位一体,课堂演示、实验室参观验证实践和电厂实践构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训练。传统与现代先进技术结合,实践训练中采用比如计算机程序模拟、动画设计模拟实践、锅炉事故仿真模拟等先进技术手段实施实践训练。
2.“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具体内容设计
我校“锅炉原理”课程计划学时64学时,其中实验6学时。其前期基础课程包括“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和燃烧学”,还开设了后续课程“锅炉运行”和“单元机组集控运行”。“锅炉原理”课程内容多、难点多、实践性强,“锅炉原理”课程通常设置有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我校“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时间为1.5周。实际上,仅靠课程设计和6学时的实践训练难以达到学生牢固掌握锅炉原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包括锅炉原理6学时实验课、1.5周课程设计、16学时单元机组集控运行实验,但主要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教学过程贯穿第5至第8学期,延续2年时间,实践训练教学包括13个内容,90小时。具体内容和建议学时如下。
电站锅炉机组实物模型和虚拟模型实践,2学时。标准煤样工业分析验证性实验,4学时。混合煤工业分析测试实验,4学时。煤的发热量测定实验,2学时。自然循环锅炉工作原理实验,1学时。多管水循环验证实验,1学时。直流锅炉工作原理实验,1学时。锅炉综合测试项目设计实验,13学时。锅炉原理课程设计训练,32学时。锅炉水循环计算训练,10学时。锅炉烟风阻力计算训练,6学时。锅炉启停仿真训练,8学时。锅炉运行仿真训练,8学时。
三、“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实践
我校“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课题在2008提出,在2006、2007和2008年级开始实施,实践证明,通过“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巩固和加深了锅炉原理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了学生动脑想方案、动手做试验、动嘴讲成果、动笔写报告等“四动”能力。我们对2006和2007年级的学生进行锅炉实践能力的调查分析发现,无论是研究生复试(锅炉及锅炉相关知识的笔试和面试),还是就业面试(热工学和锅炉等口试)过程中,学生对锅炉相关考题从容自如,安之若素。当然,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实施的方式还需更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 于广锁,林伟宁,梁钦锋.锅炉原理课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7,(3):29-3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103-02
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了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3G发牌后,形成一条包括3G网络建设、终端设备制造、运营服务、信息服务在内的通信产业链,对相应的业务技能人才需求将呈现阶跃型的增长态势,这对高职高专层次通信专业的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但同时也对其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以学校为主体,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出发点,改革与建设《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工学结合,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以及利用移动通信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的弊端与改革思路
传统的《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以无线与移动通信理论为主,采用章节教学,缺乏实践应用环节,已经不能适应高职院校专业化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学生日后的就业面向多集中于一线操作岗位,因此,基础理论方面应以理解、了解为主,不必做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课程中应该多介绍移动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所以,在课程设计中应体现理论教学内容改革,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的变化以及实践教学改革。
任务驱动的课程建设方案
(一)课程定位
《移动通信技术》应该建设为通信技术专业(或称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组网技术以及工作过程;掌握3G的系统结构和关键技术,以及基站设备运行与维护基本技能。
(二)培养目标及要求
本课程目标应该面向移动通信、无线通信制造业及通信业务部门、应用部门以及工程安装部门。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及设备运行维护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具有能实现简单设计方案的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岗位、设备运维服务岗位,以及销售服务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和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职业标准为依据,采用模块化结构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按照“社会需求分析——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转化——教学情境设计——教学组织——评价体系建立”七个阶段进行设计和开发,使整个开发过程形成一个良性有序的循环过程。
(四)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学模块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建议将学习领域主要知识点分为三大部分共4个模块,如表1所示。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模块,由理论和实践内容共同构成,两者学时比例约为1∶1。在课程内容的取舍上,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实训项目加强学生对理论的感性认识和理解。表1中的4个教学模块分别对应4个学习领域——专业基础、GSM网络基础、CDMA及3G基础、3G基站运维知识提升。
(五)多情境教学方法
工学结合法 以工学结合为教学理念,将日后本专业学生就业所需岗位技能与知识体系融入教学之中,开设多个实训项目,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结合在一起。
任务驱动教学法 对于理论教学的重点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教师设计感知性、验证性实训项目,促使学生自己去体验,去理解网络的布局与关键技术,以此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通过学生在任务中发现问题来引导理论教学,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创新思维。
实境模拟教学法 在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具有一定问题分析能力的基础上,由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精心策划和指导,布置实际工程案例任务,模拟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以达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正确的工程规范、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另外,应利用现网运行的设备环境,进行设备专业实践知识的讲授。通过这个方法的应用,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便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技能的锻炼。
讨论交流与激励教学法 在讲授理论教学内容时,可尝试运用讨论教学法。在实施讨论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精心拟定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讨论问题,在上课前向学生布置课题。课堂的讨论过程可分小组进行,每小组一般5人,小组讨论后,再由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最后,教师做讨论的总结工作。
(六)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以及发展能力,对学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基本上都依据专业教学计划来组织。实验大多是结合理论课程开设的,实验方式大多是由教师先讲,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或指导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操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也参与了实践教学活动,但实质上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要实现项目化教学,必须改变现有实践教学方式,以任务单的形式分配实践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某个项目,从而改变“灌”、“压”、“束”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创造性应用能力。项目化实践教学可以遵循如图1所示的8个步骤。
(七)360度考核方法
采用过程化考核方式,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包括学生课堂考勤、课堂表现考核制度;学生课程作业评价制度;学生实训操作评价制度;理论、实践过程化考试制度。其中,学生课程作业和实训操作评价应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主要由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四部分组成,既要重视结果的正确性,又要重视学生学习和完成工作任务的态度、做事规范程度、完成作业等过程评价。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够懂得公正评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公正地评价,并能够坦然地接受表扬和批评,可让学生更自信,更懂得尊重他人。
课程发展设想
该课程改革在我院已经实施两期,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也在不断修改和完善。第一批毕业生实习单位已落实,用人单位反映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基于当前课改现状,笔者提出以下设想。
教材建设 目前市面上与专业教材配套的实践技能教材严重不足,理论内容过多过深,适合高职高专使用的具有实用性、前沿性的教材缺乏。只有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发教材,才能保证教材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反映企业生产岗位最新技术要求。
实训室建设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科交叉融合。因此,要加强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与程控交换、光传输系统等课程的联系,搭建能够体现实际运营网络“全程全网”概念的通信技术实训室,加强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由课程改革推动专业改革。
职业资格认证 引入国内通信行业的相关认证项目,如华为认证或中兴认证等。教师应以习题课的形式向学生提供相关认证考试的理论和实训题目,并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
参考文献:
[1]程宁.高职专业教学改革浅议[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0(8):15-18,21.
[2]李贤政.对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7):52-53.
[3]徐淑芝.高职高专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讨[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19-20.
[4]欧阳凤,李明.基于南洋理工学院经验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101-103.
[5]徐文.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下高职课程考核方法改革实践[J].科技信息,2010(33):263,246.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20-03
1.引言
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的核心目标是针对中国教育的特点,提出一套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校教育创新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理论、资源、工具与环境、模式和方法、评价等),并在部分职高课程进行应用示范,推动教育的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创新工程的实施。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专业建设完成后将最终形成一套全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校教育创新的系统理论,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模式与方法,新型建构主义理论,教学结构理论,面向信息化的教学设计方法,创新人才培养、信息化教学的绩效评估理论等。在有关资源环境的建设中将重点研究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基本结构与组成元素、数字学习环境中的信息生态和典型教学软件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的案例;设计、开发体现新一代教学理念的网络教学平台和体现新一代评价理念的绩效评价工具;提出教学资源规模化开发流程和模式、指导原则、评价标准和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并在典型教育领域中,开发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教学资源样例,最后专业课程建设将通过积累一批可借鉴性强的成功教学案例,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创新发展。同时,围绕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力图建设成一个能满足多样性需求、以多种媒体形式呈现、开放共享型的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并能以素质为核心,能力为基础,提升职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高为社会培养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及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人力资源的能力。
2.建构主义——职高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传入中国后,国内的众多专家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逐渐被应用到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中。如赵秀兰[1]就如何在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进行英美文学课的教学进行了研究,并认为这种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学欣赏能力、独立探索和分工协作的能力,实现师生之间是平等、互动的合作关系。王子仁、张健[2]在网络课程建设中尝试应用了建构主义的理论,并认为其对网络课程的成功开发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张立等[3]以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为指导,提出了《数据结构》弹性课程内容体系、网络化协作学习方法以及基于兴趣的学习模式等教学改革策略。刘晓燕[4] 尝试将建构主义理论影响下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英汉翻译教学,探讨了该模式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优势。辛淼淼[5]则认为将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情景教学法应用到高职高专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建构主义在教育理论上的应用源于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 1915- ),以他为首的专家们把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Lev Vygotsky,1896-1934)的思想在上世纪80年代引入到了美国,人们对人类学习过程和认知规律的研究也逐渐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发展到了建构主义。
与以“刺激—反应—强化”为核心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不同的是,建构主义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事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事实。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中,个体的经验世界是用个体自身的头脑所创建的,由于个体以往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所以个体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将不同,因此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的是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和四大属性,而“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意义建构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的中心,它强调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目标指引性、任务真实性、不断反思性和互动合作性[6]。
目前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形成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模式、支架式教学(Scaffloding Instruction)模式、认知学徒(Cognitive Apprenticeship)模式、随即访取教学(Random Access Insturction)模式等。
3.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课程不仅应给予学生知识,还应促进学生的发展,而知识和发展的本身又并非一定是同步的,学生如果无法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仅是机械化的记忆知识将无法对自身的发展有所帮助。因此,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其定位应该是开放的、需要持续改进和完善的,能随时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补充和修订,需要学生掌握的课程核心内容应具有逐渐生成和显露的特点。
同样的,基于建构主义的课程教学设计应是一种超越技术理性的课程设计,是一种人性化的、情境性的课程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知识的不确定性、课堂情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不仅应提供固定的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还要充分考虑不确定因素,提供综合性的、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让学生探讨,为学生将经验与知识的结合留出空间,以此学习理论建设的职高机械类专业课程将不仅仅是传统上对课程理论知识、技能的描述,还应该能通过课程培养学生的批判和创新精神,来促进课程自身的生长与更新。另外,正是这种开放性将使专业课程建设能适应不同的教学需求和要求。
3.1基于建构主义的课程教学内容建设
课程教学内容建设最主要的研究内容是课程指导思想,课程开发原则和程序。在建构主义理论下,知识、教学和师生关系与其他学习理论相比己发生很大的变化,需要建立能与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全新的课程理论和方法体系。
3.1.1 基于建构主义的课程教学内容建设开发的条件
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和四大属性,显然,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网络的特性和功能有利于四大要素的体现。同时,多媒体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自我反馈、自我评价,同时,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的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从而使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二、学校和教师对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专业课程内容建设的认识和认可:
过去,教师作为单向控制的知识传递者,他仅需对所授内容精通,能运用语言准确表达,再辅以一定的直观教学,便可完成教学任务。但现在作为建构主义课程建设的实施者,是学生在学习课程过程中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授内容,还必须熟悉与建构主义理论相配套的教学设计的内容框架、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获取和处理大量信息,需要具备一定的网络应用技术,能掌握和使用一定的多媒体教学应用软件(如PowerPoint,Flash等),这无疑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2 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是指课程开发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必须适应学生的学习程度,而非学生适应课程,并为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在此基础上,课程建设将在“因人制宜”、“因材制宜”原则下,启发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并引导学生自行认知新的知识。
二、情境加活动原则:
是指要重视学习情境和活动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尽可能在真实岗位生产情境中通过活动方式实施课程;这样情境性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应用和建构新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从学校学习到岗位工作的过渡。建构主义的课程建设目标就是为学生建立一个真实工作场景下的学习环境,协助学生从事各种学习活动,从而完成新知识的有效建构。
三、动态、开放的原则:
动态原则是将对课程开发、建设的各个过程、层次进行多次的评价,使评价活动循着“评价—反馈—改革—评价”的动态过程进行。遵循动态化评价过程,可以使评价的指导、监控功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同时也使得课程建设呈现开放状态,根据动态评价提供的数据调整课程内容,以适应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状态。
3.1.3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专业课程开发过程
一、制定课程目标:
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课程建设目标要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体现出全面性,同时也要区别对待,体现出开放性和弹性,使课程实施朝着市场要求的方向进行,也能使学生得到个性化,并使所有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在这种目标的指导下,教师需要创设模拟真实的岗位工作情境,学生在这个工作情境中自行探索或与他人探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学生由于理解力、适应力及价值判断不同,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以及进行的操作活动也就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必要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个体的学习。事实上,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认识,每一个问题都会成为学生个体发生转变的阶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多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展示自己的个性,通过多元的视角使问题的解决更加完满,也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培养。
二、选择有助于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课程内容:
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课程内容建设需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深入全面地分析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知识结构和学科发展动态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问题,这样开发的课程才能为职高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掌握必备的能力奠定基础。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课程内容要符合职高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职高学生的身心发展己开始成熟,但是还不够稳定,尤其是心理成熟度缺乏稳定性,但在智力发育上思维力强,具有较高的接受能力和创造力,而且学生尚无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所以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因注意知识结构安排的合理性。
第二,课程内容要符合职高学生个性、个体发展的特点。职高学生有别于普通高中的学生,对于职高毕业后的去向有更多的选择性和可能性,不同的学生对于课程的要求是不同的,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应具有开放性和一定的可扩展性。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普遍认为通过知识的获取阶段和灵活程度可以将知识分为结构良好领域知识、不良领域知识和专家知识三类,其中结构良好领域知识(初级知识)具有基础性的特点,结构不良领域知识(高级知识)具有灵活性的特点,专家知识具有创新性的特点。根据学习的一般规律,课程内容的安排顺序应从结构良好领域知识开始,以专家知识为学习的目标和终点,那么结构不良领域知识的学习就是过程。
因此为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课程对内容的选择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入门性学习中,主要选择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为学生介绍概括性强、适用面广的浅度知识,让学生形成固定的联结,以建立初级的秩序,避免产生歧义。
第二,在后续深入学习中,则以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为主,为学生提供情境应用,打破固定连接,打破初级秩序,知识经历从有序到无序,在无序中重新建立秩序的过程,帮助学生全面地看待问题,灵活地处理问题。在这些知识建构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建立真实的工作岗位情境,采用大量与真实环境相关的训练位学生提供学习的基础,并引导学生建构个人的完整知识体系。
第三,专家知识在职高的课程内容中可以不做体现。
总而言之,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选择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
3.2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课程教学实施
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课程教学实施应根据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内容、评价建议等、课程教学设计等,从学生学习水平、兴趣、能力以及教学设施等条件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教授课程、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是课程建设中的实质性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课程教学实施是师生在课堂情境中将经验不断内化、外化、重组的过程。基于真实工作岗位情境、学生小组合作对知识建构非常重要,教师应在教学中努力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情境,并尽可能开展活动性教学。情境性教学是建构主义的核心,在本质上是开放的、富有创造性的,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对新知识进行加工处理,建构新知识。
第二,活动对学生的意义建构也有重要作用。学生内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可以进行有效的对话和交流,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创造知识的机会。具体如下:
①通过多媒体的利用可以更好地实现情境化、活动式的课程实施。
②产学结合的实训环境为职高的课程实施提供真实的工作岗位情境以及开展活动的机会。
③建构主义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抛锚式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情境中去感受、体验,而不仅仅是聆听别人介绍和讲解这种经验。
④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行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
3.4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课程评价体系
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对课程的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课程评价体系的功能一方面是为了度量、预测和控制了解社会及学生的需要,以此作课程规划的依据,也可以了解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判断其成效,保持课程内容、课程设计的持续完善,另一方面是反馈、转化和激励。通过评价诊断课程、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寻求课程问题,以便及时修订课程安排与教学计划,旨在激发课程内在的生成能力。应注意的是: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标准应该是多元化的,充分考虑课程实施的情境和结果,将学生、教师的评价与社会、家长、学生评价进行整合。还可以将评价主体转变为学校管理者、同行教师、学生以及教师本人共同参与,这样可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教育活动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也有利于教师、学生不断地对教育动和学习活动进行反思,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修正,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并在课程开发的每一阶段对课程进行评价,即进行形成性评价。
4.结论
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通过转变学校和教师的观念,改革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实施方案,更新课程评价体系等各个方面完成从传统教育理念步入应用现代教育理念的过程,在后续的开发过程中将着力于提出整套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校教育创新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理论、资源、工具与环境、模式和方法、评价等),并在部分职高课程进行应用示范,推动教育的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创新工程的实施。
参考文献:
[1]赵秀兰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英美文学教学[J],咸宁学院学报,20l0(4),98-99
[2]王子仁、张健 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网络课程建设[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7(4),168-170
[3]张立,石岩,张洪萍,王伟嘉,余丛彬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下的“数据结构”重点课程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1(6),74-75
中图分类号: TG3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217-1
从模具用人企业反馈的信息看,目前企业较缺乏、急需的人才是具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的模具人才。而学生学到的往往太基础,不能迅速的适应第一线的生产,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因此,有必要对该课程传统的授课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建立以实用知识和实践能力为基础的课程体系,面向用人企业,全面提升人才质量。
1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现状
本课程是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领域课程。它与冲压设备、计算机技术密切联系,属于理论与实践相交融的课程。通过讲授和实训主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冷冲模的基本理论,各种典型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达到能自行设计中等复杂模具的技能水平。以往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1 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
实验课开出较少,或者开不出来,并且各种典型的模具不齐备,实训无法开展,使学生的认知能力仅仅局限于理论的水平。
1.2 传统的教学方式占用课时较多
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好。
1.3 考核方式落后
单一的闭卷考核方式,导致学生考试成绩很好,进入企业什么都不会。
2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建议
2.1 整合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中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突出产学结合特色,模拟工厂实际生产环境,形成完整的产学结合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具备更强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该课程内容整合分为五大模块,即绪论模块、冲裁模模块、弯曲模模块、拉伸模模块和成形模模块。后四模块都按照基础知识讲授、实物模型认知练习、模具设计练习三部分内容进行学习。把每模块的基础知识浓缩精炼成较少的理论课时,并对典型的模具进行拆装和测绘练习,最后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套中等复杂程度的模具。
2.2 革新教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而幻灯、录像和电脑等现代化多媒体手段的作用越来越显示其无可比拟的优点。
多媒体具有先进性、再现性等特点。它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集声、光、色、图、动画于一体,超越了传统教育教学的视野,能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
增加和充实了课堂容量,冲压模具这门课的内容非常多,图片也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每节课老师讲的口干舌燥,而教授的内容很少,学生的吸收效果也不好。通过多媒体的引入,可以将Flas及教学录像等充实到课堂上来,老师容易讲了,每次课的内容也能比从前更加丰富和充实,学生接受起来也觉得容易。
2.3 加强实践教学比重
高职教育以“知识+能力”培养为核心,因此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紧密围绕就业,加大改革力度。
以本课程为例,可将学生应掌握的专业技能分成三个部分:
2.3.1 专业基础技能这是从事该专业的工作人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 在讲课过程中开设冷冲模拆装实习,使学生亲自看到、摸到模具的每一个构件,同时要求学生画出结构草图,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模具的基本结构。同时利用课余带领学生到模具企业参观,进一步了解模具的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2.3.2 专业方向技能就是为了学生从学校到企业零距离而开展的若干课程 使学生学会运用工具手册,熟悉模具的设计过程,最终达到能够设计中等复杂模具的能力目标。
2.3.3 专业拓展技能是指学校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增加的技能实训 主要是把实习技能的考核和认证考试相结合,实施“以证代考”的方针,例如CAD、Pro/E等软件的认证等。
2.4 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在教学过程中如同指挥棒一样,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起到导向作用。优秀的先进的考核制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取消单一的“理论知识”考核标准,继而采用“综合性、过程性”的全方位考核方式,综合评估学生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