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9 10:40:1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有趣的课外阅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的阅读水平”。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沉闷枯燥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社会,是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阅读对个人对社会的意义多么重大。”英语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对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幼师生英语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帮助其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英语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英语课外阅读兴趣”是指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英语资源有期待地、有自觉地、有创意地去阅读英语材料,并能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能学会批判和反思,获得思想启迪,享受英语阅读的乐趣。
(一)情感教育渗透,提升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兴趣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情感教育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教师应设法多接触学生,融洽师生关系,观察了解学生自学能力状况,及时鼓励学生,为学生树立课外阅读的自信心。学生若能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爱和鼓励,就会从内心深处受到鼓舞激励和奋进,并愉快地接受教诲。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将好的英语美文或书籍推荐给学生,将好的英文故事讲给学生听,既沟通了情感又丰富了学生的阅读内容。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也会把好的学习材料拿来与我分享,我们的队伍也会从三两个人变成八九个人。在课堂上我会将与课内阅读文章相关的英文阅读材料简装塑封后作为奖励发给学生。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阅读兴趣也随之提高了。
(二)拓展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兴趣
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不但可以将阅读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而且在调动幼师生参与热情的同时,对幼师生英语阅读兴趣形成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课前五分钟的英语自由演讲,可以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自己已有的英语资源通过网络收集、书刊阅读等准备的英语美文、英语故事、儿歌律动,时事新闻、专题演讲等以口语汇报的形式相互交流;课文复述、阅读故事表演、英语剧创编、英文手抄报比赛、英语美文摘抄展示、经典英语绘本进课堂,并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自创英语绘本故事,这些活动的开展拓展了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增强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而形成了课内外英语阅读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培养了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兴趣,促进了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二、英语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英语阅读就是从视觉材料中通过英文译码获得理解和意义的过程。而习惯则是长时间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是生活中相对稳定的部分。所以,英语阅读习惯是指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的行为中,不自觉地遵循积久形成的思维方式和阅读方式,表现出习以为常又相对稳定的行为,往往体现在阅读的动机、兴趣、途径、方法等方面。英语课外阅读习惯则包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挑选适合自己阅读的健康的课外书籍,比较熟练地掌握常用的阅读方法,有效提高自身的阅读速度,既有一定的阅读数量,又有一定的阅读质量,在持续不断的课外阅读中不断强化阅读的兴趣,体验阅读的乐趣,从而让爱读、乐读成为一种习惯。
(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和训练,学生形成了种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如声读、唇读、指读、回读、重读等,这些都影响阅读速度和效果。教师要彻底改掉学生这些不良阅读习惯并非易事,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长期坚持,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才能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和习惯。
1.指导学生学眼、脑并用,整体阅读、整体理解,提高阅读速度。
2.培养学生猜生词和难理解句子的技巧。对阅读时遇到的个别不理解的单词、短语及句子,可采用跳过、构词法推理、根据上下文语境猜测等方法来明确它们的含义。
3.教会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中的英文关联词,来明确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把握住段落或文章的中心。
4.利用课堂教学设计一些有助于提高阅读技能的活动,培养学生猜词、略读、扫读、推理判断、预测下文、把握文章脉络,掌握主要信息、理解大意、理解作者意图、分清文章的事实和观点、评价阅读内容等良好的阅读技巧。
只要长期坚持训练,并对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一定会提高学生阅读的实效性,最终促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二)精推阅读内容以实效促英语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
首先,教师要配合阅读教学积极向学生介绍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或练习,进一步充实阅读课的内容,为学生架起从课内向课外阅读的桥梁,达到既能丰富课内所学知识,又能开拓学生视野的目的。其次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为学生精选推荐一些英美文学作品的简单读本,如英语童话故事、寓言、名人传记、报刊杂志上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用性,内容新颖,语言丰富、地道时尚的文章,以适应学生的需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其英语审美能力。此外,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引领学生完成一定量的阅读任务,以《疯狂英语》 《英语世界》《英语沙龙》《21世纪英文报》《简爱》《小妇人》《傲慢与偏见》等为主,定期小结,并要求学生在摘抄本上摘录精彩语言、名言佳句及精彩片段。通过阅读后的积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阅读向主动阅读转变,促使英语课外自主阅读习惯得以形成和持久。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仍未成熟,很多时候他们的思考、行动都带着非理性的成分,排除家长与老师的压力,兴趣往往是维系他们持续不间断从事某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决定学生能否养成阅读习惯、进而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可以对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图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合适他们而他们亦感兴趣的图书.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因此,要对拟推介予学生的图书加以甄别,既不能内容较深,语句枯燥,又不能简单肤浅,令学生读之无益.总体而言,应把握以下几方面原则:1、思想健康;2、充分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差异;3、有趣味性;4、注意阅读的广度.其次,应在学校内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在美国,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要部分,其中一种方式是定期邀请著名职业体育明星到学校与学生一起阅读有益的书籍,较好地利用学生的崇拜心理去提高其阅读兴趣.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模式,另一方面,可通过在学校组织针对阅读的集体活动,如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也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比较与竞争提高阅读的兴趣;另外,也可以采取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的方式,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并能提高其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2.应适时给予学生合理的辅导
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自由阅读,自由写笔记.但是,如何令学生从这种个体的、自由的阅读提炼为有益的知识,进而提升语文能力,则需要老师合理的引导.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不能只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忽视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又要加强对课外读物选择的指导.如何有效地对小学生的阅读提供指导,就必须了解小学生的特性.小学生都是儿童,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定型的成年人有区别,要克服小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冒进的心理,所以要讲究阅读的先后,阅读要有计划地进行.因此,笔者认为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从下面三个角度考虑:一是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今,社会生活高度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构建开发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令语文学习通过文字阅读的形式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教学安排时,我们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并根据资料,配合班级或者自己进行各种形式地处理与表达.帮助学生广开信息渠道,大量储存了各种信息单元,使学生初步具备集中与扩散相结合的信息处理能力.二是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作为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阅读计划.首先,从体裁上,低年级安排儿歌等浅显的儿童读物,中年级安排易懂的寓言、童话、科学知识短文,高年级安排有代表性的中、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及报纸杂志;其次从时间上,平时上课时间紧,安排篇幅小的文章、书报.寒暑假时间长安排篇幅较长读物;最后,要注意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由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指导学生指定阅读计划,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及其个性、兴趣、知识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等,令其能阅读与学生相得益彰.
语文教科书作为法定文本,其选文的价值倾向要符合主流的意识形态,需要承担起社会控制的任务,这是它作为法定文本得以存在的必要前提。同时,语文教科书还需要完成语文能力培养的学科任务,以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主的选文,要符合语文教育本身的价值诉求。语文教材主要由不同的篇章组成,是语文教学的凭借和中介,篇章的选择与加工将决定教材的质量。然而现在大部分教材选文的内容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对文章内容不感兴趣,语文课堂枯燥乏味等,让学生难以主动提起阅读的兴趣。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缺乏阅读兴趣的不良现象呢?我认为,就要给语文课堂增添多样的学习方式。自本课题教研组倡议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以来,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虽然活动刚开始开展的时候,有许多学生因为对活动还不甚了解,或者认为此次活动只是流于形式,导致学生对活动持着观望的态度,然而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收到的良好效果并打消了学生的疑虑。课前五分钟演讲得到了学生们的大力支持,就连成绩一般的学生也踊跃参加。演讲前准备得越充分,演讲时总能得到其他同学热烈的掌声。
初中部语文侧重归纳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将初中十二篇课外名著阅读当成一个刚性任务来落实,并且让学生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名著片段复述。名著复述片段由学生自行挑选,或者由教师、家长指导挑选。学生在复述时可以从概括主要情节入手,如果对情节、人物形象有着自身的见解,也可加入到复述当中。通过此种复述形式,让学生由个人式的课外阅读变成了集体式的课外阅读,学生在短短的五分钟里,可以跟其他同学分享喜欢的文段或者交流自身阅读的感受,极大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可以跟其他同学分享成语故事,也可分享时事热点等。
以往有的学生读书喜欢一目十行,不求甚解,甚至有的同学极少阅读。然而有了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后,由于有了任务的驱动,学生带着目的进行阅读,无形间也增强了他们阅读的方向感。学生们不仅可以从教科书、课外书籍上获取演讲的内容,也可以从网络上扩展阅读的内容,关注各个领域的问题,并及时将他们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其他同学,这使他们的知识更加广泛,视野也越发开阔。加之教师有目的性的指导,让他们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积累素材,做好读书笔记,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课前五分钟课外阅读,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胆量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演讲活动在刚开始实施的时候,虽然得到大多数同学的支持,然而课堂效果却并不理想。有的学生由于不了解活动的意义,草草应付任务。而有的同学即使课前准备的资料很充分,然而在讲台上演讲时却达不到该有的效果,声音小、表达不清晰、肢体僵硬等不良表现都影响到学生演讲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学生平时缺乏上台演讲的经验。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也抓住一切机会向学生阐述活动的积极意义,通过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对于表现优秀的同学,我及时在课堂上表扬其优点,并动员其他同学学习其演讲技巧,形成良性的互相学习的氛围。面对表现欠佳的同学则采取鼓励为主、指正为辅的手段,先在课堂上肯定同学对演讲活动做出充分的准备工作,然后在课后找其聊天,将其缺点指正出来,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优缺点,并针对缺点制定对应的解决措施,比如推荐学生听、看优秀的演讲音频与视频等,学习优秀演讲者的技巧,并且利用课余的片段时间大声朗读选文片段或者新闻事件,在平时的训练中找到适合自己演讲的语速跟节奏,力求在下次演讲中发挥得更好。
活动开展一个学年下来,经过彼此不断地学习,以及背后对演讲技巧的了解与学习,许多同学已经能在讲台上用洪亮的声音将自己的见解、感受清晰地表达出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断的探索,让学生逐渐抛掉畏手畏脚的不自信动作,仪态自然、落落大方地在讲台那一方天地畅所欲言。
低年级学生对色彩和声音有着天生的敏感,热衷于幻想的世界,那些与现实生活不一样的故事,比真实的故事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动画片的色彩鲜艳,配音效果强烈,人物造型夸张,主题鲜明,充满了奇思妙想,成了他们的最爱。
如美国作家E·B·怀特的作品《夏洛的网》,这是一部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首位的童话,它风行世界五十年。为了让学生喜欢这部作品,首先让学生观看这部动画电影,再给学生推荐这本书,并让他们细心阅读,找出原著与电影动画片的区别。电影里多了哪些镜头?少了书里的哪些内容?你觉得电影里多出来的哪个镜头更好?为什么?书里哪个内容不应该减掉?为什么?学生读完后利用一节课时间进行讨论,学生兴致很高。有的说:动画里夏洛织的网上面的字和书上夏洛织的字不同,书里夏洛织的是:“王牌猪、了不起、光彩照人、卑谦。”而电影是:“好个小猪、光芒四射。”;有的说:“书里坦普尔顿没有被臭蛋追,但是电影里坦普尔顿被臭蛋追得仓惶而逃。书里也没有乌鸦追着坦普尔顿。”……我总结道:“美国大作家E·B·怀特的笔下,夏洛用蜘蛛丝编织了一张爱的大网,这张网挽救了威尔伯的生命,更激起你我心中无尽的爱与温情。大家看得很认真,也很细致,动画电影固然好看,但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全面体现原著的内容,比较困难,希望大家以后多看原著,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再如前段时间上映的3D动画电影《森林战士》,很多学生都去看了,那唯美的画面、丰富的想象,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笔者对学生说:“这部电影改编自美国作家威廉·乔西的儿童文学《树叶人和勇敢好虫子》。影片剧情和原著也有不同,大家可以去看看这本书。”学生跃跃欲试。
二 借助漫画,激发阅读兴趣
据漫画家杨树山调查,中小学生经常看漫画的人数为43%,漫画在学生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漫画以其强烈的讽刺性、幽默性、娱乐性深深打动学生的心,并为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所喜欢。因此,以健康的漫画为切入点,在学校开展阅读教育,对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大有裨益。比如,2013年6月11日下午5点38分,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6月20日上午十时,中国首次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太空授课和天地互动交流等科普教育活动,此次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借此为一二年级的学生推荐了漫画丛书——《聪明孩百科千千问》中的《地球与太空》,这本书用漫画的形式介绍了宇航员在太空中的一些生活趣事,如怎样睡觉、怎样吃饭,这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接着为学生介绍了这套丛书的另外三册——《人体与生活》《动物与植物》《科技与发明》。这些内涵丰富,健康的漫画图文并茂,涵盖了低幼儿童需要掌握的所有知识点,并给这些知识穿上了故事的外衣,让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带领着孩子迈进了金色的智慧大门,令学生兴致高涨,争相借阅。
三 利用榜样,激发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此,老师应善于抓住契机,利用课堂评价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学习第三册“口语交际”中《有趣的动物、植物》一课时,让学生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有趣的动物、植物,其他同学都一直摇头,只有小书迷袁××小朋友一口气说了六七种:世界上最大的花叫大王花,它会散发出浓烈的尸臭味,曾经被人们误认为是食人花,但真正的吃人花叫日轮花;最高的花叫巨花蒟蒻,它的花有两米来高;世上真的有美人鱼,它叫“儒艮”……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接着便纷纷议论起来:“花也会吃人?怎么吃呢?”“美人鱼到底长得怎样?”……我称赞道:“你真行!你是怎么知道这么多有趣的动植物的?”她一脸得意地说:“妈妈给我买了一套《有趣的科学》,还有《小牛顿科普馆》,这些书中介绍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动物和植物。对了,杨红樱阿姨的注音童话《小蛙人游大海》中也介绍了很多有趣的海洋生物,很好看呢。”我趁热打铁,对学生说:“你看,××小朋友爱看课外书,知识面就变得宽了,希望大家要向她学习,老师也要向她学习。要想知道这些有趣的知识,大家多看书吧。”实践证明,及时地鼓励和表扬课外阅读的良好行为,用身边的人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具有更强的威慑力和震撼力。在以后的语文课上,我还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轮流到讲台前来介绍自己看的课外书,了解到哪些课外知识。每天坚持这样做,激起了孩子们更高的课外阅读热情,形成了一股阅读课外书的。
四 教师推荐,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主要,对枯燥的文字往往缺乏兴趣,所以,趣味性、形象性无疑是激发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主要方法。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和理解能力,再结合他们的兴趣导向,为他们推荐一些绘本,如杨红樱的《纯美童话系列》《淘气包马小跳》《王一梅童话系列》《小海豚心灵成长故事系列》等课外读物。这些绘本精美的彩色插图、精装的形式,能让孩子们在阅读优美故事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得到审美愉悦。此外,一二年级的学生较贪玩,对作业总是有抵触情绪,所以我推荐励志校园注音童话——《我不怕作业魔王》《我是正能量小孩》《我爱唠叨的妈妈》等,这些通俗易懂、充满趣味性的书籍有优美的语言和意境,还有爱的教育蕴藏其中,暗含了儿童的阅读心理和阅读需求,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想象力,还有心灵成长的需要。
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有了更多的课外时间,引导学生充分地利用充足的课外时间,把兴趣引导到课外阅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意义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智慧,培养自学能力和良好习惯,而且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内所学的字词和读写知识,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其实,不单语文学科,任何一门学科,都要借助于课外阅读的配合与补充。广泛的阅读可以使课堂中的新概念、新事物纳入学生从课外各种书籍里学习到的知识体系里去。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就会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学生就会觉得知识是使他“头脑中已贮存”的东西掌握得更加清楚所必不可少的。通过实施“多学科,新知识,教点渗透”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的兴趣就会不局限于教科书,那么寻找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就会成为自觉的行动。
此外,课外阅读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不仅以观察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如父母、教师、英雄人物、劳模、科学家,以至同学,而且还以书籍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作为自己理想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把自己的行为同“理想的化身”相比较,从而评价自己行为的优劣。这些榜样和楷模,许多都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获得的。
二、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形成
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形成受到推荐读物、阅读方法、读书活动等外部条件以及学生的求知欲望、阅读的志趣、知识的储备、阅读技能的掌握等内部条件的制约。有的学生初步具备了内部条件,但是不熟悉有哪些有趣的书籍,因此影响着阅读兴趣的形成。另一种情况是由于求知欲不强,或者由于阅读技能掌握得不够,学生不善于理解着进行阅读,而是囫囵吞枣地浏览一遍,对这样的学生,教师需要加强指导。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很明显的年龄差异。不同年龄产生的阅读兴趣与读物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据调查,儿童读书兴趣的发展分为以下五个时期:4至6岁是神话传说期,对于没有时间、空间限制的神话传说很感兴趣。6岁至8岁是寓言故事期,对于人类生活的法则寓于传说故事中的寓言故事发生兴趣。8岁到10岁是童话故事期,对以实现生活为题材,经由想象所构成的故事产生兴趣。10岁至13岁是传记及传奇故事期,对于人类谋求生存、征服及开发大自然的紧张冒险故事或传记故事产生生兴趣。13岁至14岁起始于文学期,开始对情感发展有关系的故事产生兴趣。这些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三、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1.介绍有趣的读物,帮助儿童读好最初几本书
教师应该首先是课外书籍的积极阅读者,特别应该熟知优秀的儿童读物,可以选择基本有趣的故事书朗诵或讲给学生听,激发他们的兴趣,进而引导他们自己去阅读。当学生开始独立读书的时候,应注意关注他们的好奇心理、求知欲等心理特点,考虑到他们的兴趣和能力,替他们选择适当的书籍,帮助他们读好最初几本书。开始阅读时,应根据他们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帮助他们挑选浅显易懂的故事书,这样就会逐步调动起儿童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提高其读书的信心和兴趣。
2.给予自由选择的余地
现在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教师要引导他们自主选择自己爱好的书籍,按自己的步调阅读,要讲求阅读方法,既读得快,读得正确,又不准读遗漏。总之,一切不要过多干预,要让学生愉快地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然而如今的孩子拥有广阔的活动天地,卡通、动画、网络游戏深受他们的青睐。特别是在节假日里,他们几乎可以整天和电视机、电脑接触。课外书籍相对于这些未免显得太单调、太枯燥了。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地去了解、研究,在此过程中渐渐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学生爱读书,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探究的问题。
一、循循善诱把航导
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离不开教师有意的培养和引导。
1.故事或问题引趣。学生最爱听有趣的故事,教师可选择益智、有趣符合少儿年龄、心理等特点的故事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述,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时,引导他们自己去看课外书。结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还可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为什么井水会冬暖夏凉;为什么麻雀站在高压线上不会触电;为什么冰棍会冒气等。
2.树立爱阅读、爱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能使学生产生向上的心理动机。平时我经常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叶圣陶、张海迪、老舍等人热爱读书的故事,留心观察班中喜爱读书的同学,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我就加以表扬,请他们谈谈课外阅读的收获,从身边的一个个能亲眼所见的榜样中营造读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自身也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可以给学生讲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从课外阅读中学到了什么,并向学生推荐一些书,抽出课余时间经常和学生一起阅读,交流读书体会。给学生肯定的启示:“阅读非常有趣,能带你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这犹如高效的催化剂,必将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二、相关活动很重要
成功的体会能激发人们的学习欲望,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也是以取得成功为目的的,因此教师应寓教于活动之中,为学生提供多方面展示自己课外阅读成果的舞台。我将每周二和周四的中午活动课定为“课外阅读课”,通过读书会、讨论会、演讲会、辩论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学生由于感到阅读有成效,意识到课外阅读在他们学习中的推动作用,是他们自身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强求,从而逐渐增强了求知欲,并使阅读技能得到发展。
1.讲。我坚持每日5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安排在早晨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从课外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新闻,或谈趣事,或背古诗,或讲好词佳句等,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做到视野开阔,语感倍增,兴趣盎然。
2.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包括: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可根据需求从课外读物中选取素材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
3.展。(1)剪贴展览。为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可指导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剪报,并分类编辑、粘贴美化,每月在班上展评一次。这有利于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阅读。(2)摘抄展览。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像蜜蜂采蜜那样及时地把优秀的词句、精彩的片段摘抄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探宝。设“精品欣赏屋”,定期在班上交流展评,供学生欣赏。这样既能鼓励那些好读书的学生继续坚持下去,又能勉励那些读书落后的学生,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3)作文展览。教师选择一些阅读体会和收获方面的作文,展示在板报上。恰如其分的评述,震撼心灵的感受,热情诚恳的推荐必将激起其他同学一睹为快的欲望。
三、激励措施不可少
激励是一种爱护、一种评价、一种动力。真心实意、形式多样的激励如春风拂面。适当的激励机制营造的读书氛围能使学生的动机、感情、能力在激励、评价、赞扬中升华、发展。为了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我们还应建立相关的激励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7—0090—01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使小学低年级(1-2年级)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积累成语和名言警句,背诵浅显的优秀诗文。而要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特别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必须要加强他们的课外阅读。
一、营造温馨的课外阅读氛围
在低年级营造温馨的课外阅读氛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使书香充满教室,首先要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的读物,比如《安徒生童话选》《十万个为什么》等。其次,要向学校图书室借一些注音版读物,发动全体学生每人从家里拿来三本自己认为不错的书,存入书柜,在班内设立小小图书角,以解决他们没有书读的问题。
二、激发强烈的课外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阅读时需教师指读,识字量又有限,从而导致他们的阅读兴趣较低。因此,仅仅营造课外阅读氛围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课外阅读兴趣。在平时的说话课上,教师要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如,学习了《寓言两则》这篇课文后,给学生们讲《成语故事》;学习了《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后,讲《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我还有意给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的事迹,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和精神食粮。
三、持久的阅读兴趣需要宽松的阅读氛围
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兴趣的持久性较差,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宽松的阅读氛围。小学低年级的课外阅读,大多都是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并配有插图。比如,在阅读《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时,可先引导学生边指读文字边看图,图文对照,让学生在阅读中慢慢思考,明白其中的道理。然后再拓展延伸:假如你们碰到这样的事怎么办?你们都有哪些办法?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试着用连环画的形式画出来。这样,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枯燥无味的语言文字就变得生动形象,容易理解、明白。
从低年级起教师就应该辅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积累阅读。读书笔记具有明显的积累功能和表达功能,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有效措施。为此,教师要培养一、二年级学生随读随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首先,低年级读书笔记主张运用剪贴式,把那些惟妙惟肖的、适合儿童浏览的图画或生活小常识、名言警句、小故事让家长配合进行剪贴;其次,主张运用表格式,主要项目有阅读日期、书(篇)名、作者、文字式的读后感,还可以在空余位置进行剪贴;再次,主张运用批注式,如果是自己的书,也可在书上画符号,写感受。
四、设立评价机制,品尝阅读乐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心智发展不成熟,很难长期坚持课外阅读。但他们争强好胜,有强烈的表现欲,因此,教师应引入竞争机制、评价机制,让学生品尝课外阅读的乐趣。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持续性阅读热情是我们每个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首要的任务。为此,我申报了省规划办课题“农村小学培养学生持续性阅读热情的策略研究”,希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能改变农村孩子对阅读的态度,让他们爱上阅读,把阅读当成一种行为,一种爱好,一种终身受益的习惯。
现已研究了两年多,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带领孩子们一直在向课外阅读这扇大门冲刺,寻求点燃农村孩子持续性阅读热情的策略:
一、营造阅读氛围,激发持续性阅读热情
1.建立图书角,丰富书源
农村有一部分家长根本就没有给孩子买书的习惯,家里也没有阅读氛围。在班级中设立图书角是一个很老土的办法,但对农村儿童来说,它仍不失为一个有效阅读的做法。我教育学生,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交换一本书籍,相当于看了两本书。学生们都同意我的看法,纷纷将自己喜爱的书放进图书角推荐给大家,我还让学生定期更换,不同风格、种类的书籍不仅开阔了孩子的眼界,扩大了孩子的阅读范围,那种看别人书的愉悦感更促使孩子不断地去阅读、阅读、再阅读,同时爱读书的孩子也把这种阅读热情无声地传递给那些不爱看书的孩子。
2.安排适当的读书时间
要让学生对读书充满热情并能多读书,就必须保证一定的读书时间。每天的晨读、语文课的前五分钟、中午放学前十分钟、放学走路队时是学生背诵经典诗文的宝贵时间,中午饭后11∶50~12∶30为“午后甜点”,这段时间孩子可以充分享受阅读,每周一节阅读课,这些都是孩子们的读书时间,为孩子的阅读提供了时间保障。还有周末回家少布置作业,让孩子们多看些书。
3.教师带头读书,树立榜样
只有一个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带出一批爱读书的学生,所以老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很大。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多讲有趣的典故,多谈读书的收获,读到有趣的好看的书,要主动推荐给学生,使他们觉得读书有乐趣。孩子们都很爱听故事,可以把课外书的内容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另外,作为语文老师还应该定期为孩子朗读。我们要经常为孩子朗读。我利用课间、上课前、放学后等时间尽可能地在学生面前大声朗读。
二、以课文为导航,激发持续性阅读热情
1.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文章延伸。
2.以课文为基点,向同作者的其他文章拓展阅读。
3.以节选的课文为基点,向整部作品扩展。
这样,课内外结合,校内外联动,从而使学生课内“精耕细作”,课外“跃马平川”,确保课外阅读活动有效开展。
三、推荐适合学生的书籍,激发持续性阅读热情
小学六年,跨度很大。我们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推荐书籍。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向他推荐带连环画、注音的成语故事、童话故事之类的书;而三四年级学生拥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具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可以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而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和观察事物的独特视角,可向学生介绍一些中外名著简缩本、优秀的古典诗词及一些时事新闻报道等。
四、以活动为抓手,激发持续性阅读热情
小学生的表现欲、好胜心强,我们可以在小范围内组织各类读书兴趣活动。比如运用班队课开展“读书沙龙”,将看到的故事编成小小课本剧,进行班级知识竞赛……让学生通过有趣的活动感受读书的乐趣。到了四年级,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多动笔的习惯,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日积月累本,每天晚上看完课外书,记下书名、作者、文章的优美词句或精彩片段,写下自己读后的体会、感想。在此过程中,我没忘记鼓励,每星期一次展评,评选“读书笔记优秀奖”、“读书笔记进步奖”,这种激励制度也会增强学生阅读的信心,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五、家庭配合,培养学生持续性阅读热情
在课外阅读的实施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读书的主体性,与学生平等地分享自己阅读的独特感受和内心体验,而不是居高临下地灌输和教导,也不是冷漠旁观,或者权威地讲述和评判。我们把自己定位为组织者和参与者,开展、推动读书活动,营造、优化阅读环境是教师工作的重点。我们应坚持服务的理念,主动作为,积极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认同感;把握学生的诉求脉搏,增强学生对阅读的需求感;加强对学生的激励引导,提升他们对阅读的满足感;为学生提供温馨服务,增进学生对阅读的亲近感。
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通常是无法保障的,他们自我约束和抵制诱惑的能力较弱。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大量阅读,我每周用一节课作为专门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来辅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我围绕课外阅读开展了一系列学生喜爱的活动。如故事会、朗诵会、读书心得交流会、小博士擂台赛等。我先从班上选出几位阅读能力较强,朗诵水平较高的学生加以指导,然后,让他们在朗诵会或故事会上给全班同学讲有趣的故事、寓言,读一些优美的词句,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学生的表情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时喜时怒、时乐时悲。那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曲折感人的情节,声情并茂的朗读对学生产生的感染力、诱惑力该多大啊!
二、 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选择是尊重而不是放纵
阅读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是选择一本好书。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呢?我们选书的原则是:以学生为本位,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审美功能为主,娱乐、认知、教育功能并重,着眼于学生的精神成长。挑选书的方法是:学生参与,教师引导。只要是同学们喜欢阅读的健康读物,都应该进入我们的视野。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社交能力和语言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想象力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的阅读倾向大多为:① 篇幅短小,内容完整的故事。② 喜欢幻想性题材,期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幽默、意外的故事结局。③ 能了解简单的传记和历史故事。④ 对读物中提到的规则感兴趣。⑤ 喜欢介绍自然、动物的儿童读物。⑥ 喜欢介绍不同生活形态和自然环境的儿童读物。⑦ 喜欢文字活泼,情节起伏,充满热闹、愉快气氛的读物。⑧ 喜欢高声朗读。⑨ 喜欢用表演的方式来表达他看到过的简单故事。⑩ 喜欢用问答的方式来探讨故事的内容以及人物活动细节。有人说,一本好书足以培养孩子终身的阅读兴趣,依据这几条原则推荐好书,才能从实处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 对学生阅读后的表达是鼓励而不是要求
学生阅读后,自然就有了表达的愿望。于是,我以学生为本位,以兴趣为先导,鼓励学生在有兴趣的情况下进行表达,但决不做统一要求。其实,同学们书读多了,无论是语言的积累还是阅读的能力都厚实了;无论是思想还是情感,都活跃而丰富了。当阅读成为需要并养成习惯的时候,表达便水到渠成了。
四、 用阅读滋养学生心灵是关怀而不是干涉
农村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效果不好,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条件,如没有阅读书籍等,但更为主要的是相当部分农村初中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
1.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阅读内容,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带有明显的兴趣性,他们喜欢那些带有插图的、故事情节生动的小说、神话,寓言等生动有趣的作品。在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中,老师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特点的阅读内容,帮助他们收集民间故事、民间谚语、俗语,并利用语文活动课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自己收集到的谚语、俗语与大家分享,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积极性提高了,班级逐渐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逐渐养成。
2.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保持着比较持久的兴趣。利用各种学生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更好地激发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开展介绍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读后感交流会、成语擂台赛等活动,还可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作品栏,展出学生读书笔记、手抄报等作品,评出优秀,给予奖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对课外阅读保持着比较持久的兴趣。
二、推荐有益读物
读书是一种享受,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当学生尝试到了成功的快乐,就会更加积极地阅读,从而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学生都喜欢读书,但不知道读什么书和怎样去读书。所以,在农村学生的语文阅读指导的过程中,老师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阅读内容,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重点。每学期开始,教师要利用给学生开具阅读读书目的机会,认真选择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在语文教学与课外阅读指导过程中,我推荐给学生的阅读内容主要是与语文教学,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的书籍,也兼顾到学生的休闲性的阅读内容。要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阅读资源,可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借阅,把现有的书籍利用起来。
三、加强阅读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