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法制课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10 10:02:3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学生法制课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学生法制课

篇(1)

作家柳青有这样一句名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紧要处却常常只有几步。我们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要想不走错路,必须铺设好自己的人生轨道,走好青春每一步,一定要学会分析,学会辩别,学会拒绝,学会自我保护,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诱惑和侵害。

一、从案例中寻找中学生法律意识畸形的足迹

2008年5月6日晚上,江苏省泰州市某区的九位初二学生在某饭店聚餐结束后,结伴回家,席问这九位学生都喝了啤酒,大家相拥而行。当一帮人走到一处拐角处,停在路边的一辆小汽车突然发动,中年司机按响了喇叭.示意他们避让一下。几个学生不服.趁着酒意上前拦住了汽车,有的学生还用脚踢轮胎.用手敲打车窗。司机抓住一名学生的胳膊进行制止时,其他中学生一扑而上,对司机拳打脚踢,持续时间大约十几分钟。司机虽是成年人,但寡不敌众。被一帮学生打得奄奄一息。随后,学生们才逃离了现场。司机被送往医院一星期后死亡。事后警方拘留了其中三名学生。这一事件引起当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2011年5月3日晚11时许,陇西县首阳镇发生一起凶杀案,该镇“诚鑫电脑维修中心”老板史勇忠及其8岁的女儿被人杀死在家中,尸体被肢解。起初许多人都猜测凶手不是与被害人有深仇大恨,就是因情杀人。5月8日此案告破,凶手竟然是一名年仅16岁的初中生,与被害人无冤无仇。在侦破类影视作品的影响下,犯罪嫌疑人抢劫几百元现金和一部手机后居然残忍地杀人碎尸。

二、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1.没有统一、规范的法律教育教材

目前,中学生法律教育中还没有统一的教材,基本都是以政治课本为教材。教学过程几乎是单纯的向学生灌输道德知识,对于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课几乎都是被排除在外的,甚至附带提一下关于法律的机会都少的可怜。有的学校虽然有自己的法律教育教材,但是教材无论是从内容、形式上都不够规范,往往只是简单的法律条文累加而已,一切社会领域内的犯罪案例都被晦涩难懂的法律理论概念所代替。学生根本没有兴趣理会法律知识。在社会“减负”的呼声中,一些法律教育的辅助教材,往往都被认为是“负担”给减掉了。

2、 教师业务不专,效果不佳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尤其是中、小学的法制课教师没有经过正规的系统的法律基础知识培训,许多学校的法制课教师基本上是由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师兼任,个别学校是由班主任或校长兼任,这些老师虽然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就法律专业来说,他(她)们一方面缺少必要的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另一方面又缺乏实践经验,大部分仅依靠自学课本掌握一些理论知识,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束手无策,甚至解答不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学校虽然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或兼职法律教师,但因受课程安排和兼职教师时间、精力有限的制约,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3.法律教育方式与法律教育实践相脱离

尽管加强中学生法律教育的呼声较高,方法不少,形式多样。但实际效果又如何呢?通过调查发现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法律教育采取的方式与法律教育实践相脱离造成的。大多数教育工作部门一提到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首先提到的一定是“一讲众听”的这种方式,通过召开法制大会组织学生听有关法律师界人士讲法律。偶尔的组织学生观摩几次刑事审判活动,便自诩方式创新。可想而知学生们被动的一次次地接受这样枯燥的法律知识教育,效果会怎样。通过这种教育方式获得的法律知识,对于法律教育实践可以说是毫无用处。

三、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

1.通过课堂道德教育培养中学生的法律意识

道德行为主要依靠自我约束,但道德与法制密切相关,许多道德规范就体现在法律条文之中. 应当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如主题班队会,以案说法等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头脑里牢固树立"法"的观念,将来才能以一个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的公民身份走向社会. 法律知识本身较为枯燥,甚至对于中学生来讲晦涩难懂,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 的法律素养和水平,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

2.重视法律尊重的培养

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之所以能见效,全靠民众的服从,而遵守法律的习性须长期的培养。”可见,法律尊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即从被动的守法转化到积极主动的守法。针对中学生而言.我们一开始从“害”的方面教育学生。所谓害.就是让学生了解违法的危害结果,哪怕是一桩打架斗殴事件,让学生认识到违法的严重性,从思想中产生振动,从中感受到法律的惩戒性,另一方面,从“好”的方面教育学生,比如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自身权益被侵害事件,让学生自觉拿起法律的武器,切实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让其感受到法律既是保护社会成员合法权益的利剑,又是衡最人民行为的一把最公平的尺子,从而认识到法律的价值,只有法律能够使人民获取自由、安全、权利。当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法律及各种法律规则的价值时.会在潜移默化中调整自己的内心需要,在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同时更加尊重法律.接受与法律规范相一致的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3.强化生命意识教育

篇(2)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治意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一方面应当从小抓起。特别是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在生理上接近成人,但是在思想发展方面却没有同步跟进,结合政治课堂教学强化学生法治精神教育,不仅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政治课堂培养学生法治精神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法治不断健全,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在法律制度的框架内规范自己的言行,参与社会各项活动。高中阶段大力强化学生法治精神教育,具有三个方面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一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今天的高中生就是明天社会各行各业的人才,按照法律办事是社会的基本准则,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都要充分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对学生法治精神的教育是为学生提供思想引领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二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法治社会建设需要社会的每一位成员提高法治意识。从学生阶段开始重视法治精神的教育,可以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提高法治意识奠定良好基础,今天的高中生法治教育就是在为明天社会成员提高法治意识做好铺垫。三是学科教学的需要。知识能力与情感共同构成了高中政治教学的三维目标,法治精神培养在高中政治教学目标任务中是必要的组成部分,强化这一方面的教育引领,也是完成政治学科教学目标任务的需要。

二、深入发掘法治元素,切实提升学生法治精神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法治精神教育,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只有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法治元素,将其有效融合到教学不同环节流程之中,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模拟情境之中培养学生法治精神。法治精神的核心是尊重法律、遵循法律,自觉的以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政治教学中的许多内容就是在阐述依法治国,阐述以法治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政治课堂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模拟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感受法律的尊严,感受制度的严肃,从而让他们增强法治精神。例如在“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我国民主制度,熟悉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等不同的选举模式,笔者专门创设了情境,以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内容进行模拟演示。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位选民,大家通过等额选举或是差额选举的方式选出自己认为合适的人选,通过模拟选举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悟民主的公平性、公正性,深刻的体会我国在推进民主进程中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让学生在这样的模拟投票选举中增强了法治意识。许多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接近于现实的环境氛围中提高依法办事、依规办事的强烈意识。

2.明辨是非之中培养学生法治精神。高中生应当具备较强的是非辨别能力,而当今社会各种思潮鱼龙混杂,有些方面对学生容易产生混淆视听的效果。对此,教师在政治课堂上一定要通过明辨是非让学生增强法治精神。例如在“我国的宗教政策”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宗教政策的内涵,如自由,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适应等。同时,笔者还针对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和打击取缔等方面区分开来,让学生明白自由是指合法合规的宗教,而不是打着宗教旗号,进行颠覆国家政权、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敌对势力肆虐,让学生对国家尊重群众自由和引导群众抵制等方面区分开来,坚持依法管理宗教,解决打击势力。学生通过对比辨析之后,提高了自己在宗教政策方面的理解深度广度,也提高了法治意识,认识到一切宗教活动都要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进行,都不得危害国家,损坏群众利益。

3.专题研究之中培养学生法治精神。高中政治教学涉及到的信息量非常大,如何提高学生法治精神?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方式模式的转变,赋予学生更加宽泛的学习空间,搭建良好的平台让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深刻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法治精神。在“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对监督的必要性进行了充分论述,使学生明白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将它装进监督的篮子可以更好的为国为民服务,一旦失去监督就将成为开启地狱之门的钥匙,让学生对依法行使权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从权力监督的途径入手,共同分析外部监督、内部监督各自有着哪些方式、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学生在讨论中对权力机关、党委、政协开展外部监督,全社会和司法机关开展外部监督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对上级行政部门、法制部门、监察部门、审计部门开展的内部监督也有了全面的了解。通过专题讨论,学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教师也进行了必要的指导,学生对权力监督的必要性、如何开展权力监督等方面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法治意识得到了同步提高。

三、几点思考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广大教师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对学生进行法治精神教育,让法治理念深深扎根于学生脑海。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将法治精神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尽可能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包括课前预习环节、课后巩固环节等等。二是要鼓励学生联系实际提高法治意识。要将法治意识落实到自己言行当中,在生活中学习中自觉的遵守各项法律,规范言行做遵章守法的好公民。

篇(3)

一、以灌输宪法权威为引领,教育学生树立崇尚法治、 有法必依的意识

有规矩才能成方圆,懂规矩才知怎么做,守规矩才能得幸福。法律就是人们的行为准则,而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权威,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必须通过对宪法的学习,树立宪法至高无上,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这一基本的观念。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我们更应让青少年懂得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安邦治国的总章程,这比较好理解,但这一结论主要是就国家管理的角度而言,与宪法的核心价值取向并不完全统一。事实上,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位伟人曾说过: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宪法与公民权利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其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两块,即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通过教学,使学生们理解并树立这样的意识:宪法不仅是系统全面地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而且其基本出发点就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从而使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帮助学生形成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敢于同违法宪法、法律和破坏我国法制建设的现象作斗争的思想意识。

二、以学习常用法律为契机,教育学生树立依法律己、公平正义的意识

通过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让学生初步认识和区分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合法行为,哪些行为是法律、法规禁止的,哪些行为又是法律、法规准许乃至鼓励的。通过学习《民法》,使青少年更好地理解和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必须遵守”的平等、守约思想,促进平等和契约观念(诚实信用)的形成。通过学习《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诉讼法律,教育青少年把为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诉讼视作一种权利,明确捍卫这种权利是一种正当行为,鼓励青少年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在现在和将来的社会实际生活中大胆地运用法律的武器,及时充分地利用诉讼权利,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以丰富的实践活动为平台,教育学生树立依法办事、违法必究的意识

1.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学生通过自己模拟法官、律师、检察官、被告等角色,掌握一些诉讼法程序,通过模拟对犯罪分子的审判,对个别学生起到触动作用,提高他们守法的警惕性,从而自觉守法。

2.组织开展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竞赛。通过这类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相关法律内容,提高学法兴趣。

3. 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通过去校外旁听法庭审理,开拓视野,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旁听审判,比在课堂上听老师泛泛讲解更有吸引力、说服力,也更深刻。庭审过程中严谨的法庭调查、激烈的案情辩论、法庭对事实的认定及对法律的适用,都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法的神圣与威严。

4.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监狱,进行法律普及,还可以引导学生收看诸如《今日说法》等法律电视节目,阅读法律刊物和书籍,强化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

5. 利用互联网补充教学。网络的发展为法治教育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空间和渠道,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喜欢上网,快速接受网络观念的优势,推动法制教育由封闭的、被动的模式向开放的、主动的、全社会参与的模式转变。

6. 在课堂上也可以采取“案例法”“体验法”“讨论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如将学生分成4组,每组按顺序依次提供一个电视法制节目中的典型案例或自己身边真实的法律案例供大家讨论、分析,案例不要涉及太晦涩、艰深的法律术语和富有争议性的案件,只要是能初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即可。此活动每半个月或三周开展一次。有很多案例非常符合学生实际,富有教育和警戒意义。如两高中学生在教学楼三楼走廊打闹,一人失手将另一名同学推出窗外,造成重伤,根据《刑法》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在没上《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之前,绝大部分学生是不具备这种法律意识的,以为赔点钱就没事了。

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调动了学生探究法律世界奥秘的兴趣,让他们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更让他们知道应该如何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篇(4)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7-0099-0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只是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那么,怎样指导学生“会学”的本领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具体指导。

一、引导学生发现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迁移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后继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比如在教学多位数加法中,我设计了一组题目:

46 243 1524

+53 +346 +273

其图意是,想让学生在第1题的知识基础上,能够运用知识的迁移顺利地解出后两题,经学生尝试性练习后讨论几个问题:①每题你是怎么算的?②第二题百位上的数为什么是5?③第三题千位上的数为什么是1?④通过练习你发现了什么?经过讨论,学生发现虽然加数的位数不同,但这些题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接着教师出示第二组题:

1678 1764 1678

+312 +416 +522

要求学生按刚才的方法计算,并讨论下面的问题:①第一题十位数上的数为什么是9,而不是8?②第二题千位上的数为什么是2,不是1呢?③第三题十位上的数为什么是0,百位上是2,千位上也是2呢?经过学生的动脑想,动手算,洞动口说,使他们发现了满十进一的规律。学会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通过这两次练习、讨论,学生能发现概括、归纳多位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再加上进一步实践、分析、思考,学生不仅掌握了多位数的加法的计算法则,能够进行合理正确计算,还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了发现知识的本领。

二、教会学生提问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而且要善于教会学生学会提问,课堂上,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抓不住要领,有时冥思苦想也提不出问题,这就要教师在关键处扶持一把。教师可由浅入深地复习铺垫、新课引入、教学重难点、作业练习等几方面,创设问题情境,循循善诱,使学生捕捉出问题来。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提问学生:看到课题,你会提出问题?这种新奇的启发,大大激发了学生提问的兴趣,他们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同的问题:①一年中有几个月?一年中有多少天?②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闰年?如何判断平年、闰年?③我在听天气预报时,常听到上旬、中旬、下旬,这是什么意思?④一年中有几个季度,每个季度有几个月?等等,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增长了听讲的目的性和指向性。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鼓励学生表述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的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常常是相互促进的,因此,指导学生表述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我不只是要求学生会解题,还指导学生把解题的思维过程说出来。例如,从低年级开始,我在教学两步应用题时,就注重引导学生口述应用题的计算原理,按分析思路,“要想求出……,就要已知……和……?”“……已知,……未知,所以先求……”这样去分析,叙述题中的数量关系,有时也指导学生用综合法思路,按照“根据……和……可以求出……,有根据……和……可以求出……”模式去叙述思维过程,我还经常让学生把自己是怎样想的表述出来,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去正确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通过这样指导,大多数学生能正确、流畅地口述解题的思路。

四、培养学生思维

数学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思想和培养数学思维品质的过程。数学学科本身存在着许多有趣的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教师应善于利用它们,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向学生提供思维材料和思维的框架。比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我不是就例题教知识,而是让学生操作学具。首先,让每个学生拿出17根小棒,按每份2根、3根、4根、5根等不同的情况平均分,然后问分完了没有,分了几分,余几根?从而让学生明白平均分一定数量的东西不一定每次都能分完,往往有剩余的道理,由此引出“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我要求学生任意拿一把小棒,把小棒平均放在准备好的练习纸上的圆圈里,看一看,分完了没有,还余几根,从而揭示出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这样教学,学生掌握了主动权,知识的获得,不是单靠老师的灌输,而是凭自己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学习的结果。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良好的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散发性、逻辑性、深刻性、创造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篇(5)

学生、教师、教材都是教学的资源。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对教学起支持作用的或具有潜在教育价值的事件。学生的生成性资源是指来源于学生、通过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生成的资源,包括学生超出教师课前教学预设的问题或回答、课堂中突发的事件或学生的特殊表现等。中职学生大都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情绪不高。因此,在中职化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善学习状况。

学生生成性资源

在中职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生成性资源有正确的认识,还要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开发,把握利用学生生成性资源的主动权。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常用以下方法开发学生生成性资源。

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生成性资源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某种情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参与情绪。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或心情放松时,思维敏捷,常会出现奇思妙想。此时的奇思妙想可成为活跃课堂气氛、引发教师授课灵感的生成性资源。由于情境诱发,师生情感距离得以拉近,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时,学生经常会在处理问题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显出优势,教师可将这些“小成就”作为教育、鼓励学生的“个体资源”。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要分析:(1)CaH2+2H2O=Ca(OH)2+2H2(2)KClO3+6HCl=KCl+3Cl2+3H2O等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时,涉及“价态归中规律”。教材中没有明确分析这个问题,然而,试卷中该知识点的出现频率却很高。针对这一情况,本人在教学中,从比较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入手,将其比作“人的力气大小”,由学生自主讨论。学生联想到质量大小、重力大小、拔河比赛等,部分学生联系到物理学中的“定滑轮”装置。笔者抓住了学生这些思想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完善了采用“定滑轮”判断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见下图)。图中,从①到④是高价态逐渐降低、低价态逐渐升高的过程,③到④的过程不成立,因为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只靠拢不交叉”,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样,通过创设情境挖掘学生的生成性资源,摒弃了抽象的讲述方式,用生动的模型演示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放大利用与缩小利用相结合当学生生成性资源与课堂教学重点相吻合时,将学生的资源加以引伸,提出质疑,让学生自己给出问题的答案,将学生的小问题加以放大利用。例如,制备Fe(OH)2的实验会出现白色乳状沉淀,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Fe(OH)2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的性质,分组讨论设计实验,并根据学生的设计,演示该实验:(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非新制的FeSO4溶液,并在液面上滴加NaOH溶液;(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非新制的FeSO4溶液,然后,用滴管吸取少量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底部,缓缓挤出NaOH溶液;(3)在试管中加入未经处理的用蒸馏水新配制成的少量FeSO4溶液,然后,在液面处滴加NaOH溶液;(4)在试管中滴加未经处理的用蒸馏水新配制成的少量FeSO4溶液,然后,用滴管吸取少量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底部,缓缓挤出NaOH溶液。结果上述实验均没有出现白色乳状沉淀。此时,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失败的原因,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调动,跃跃欲试,经过讨论总结出以下要点:(1)应使用新配制的FeSO4溶液,配制溶液时应使用煮沸过的蒸馏水(尽可能减少水中的O2);(2)参与反应的NaOH溶液应该加热煮沸;(3)应将吸有NaOH溶液的滴管伸入FeSO4溶液底部,缓缓挤出NaOH溶液(避免氧气在挤出过程中带入)。然后,根据上述要点重新进行实验,终于观察到了白色沉淀。与之相对应的是缩小原则,即当学生生成资源价值不大时,将其适当缩小,一带而过,不花费过多时间处理。例如,在做乙醛与氢氧化铜反应实验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氢氧化钠溶液要过量”的问题。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笔者没有解释反映机理,只简单提出了学生基本能够理解的如下问题:(1)乙醛被氧化成什么?(2)生成的Cu2O能溶于乙酸吗?(3)多余的NaOH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即时利用与延时利用相结合如果学生的生成性资源有利于教学,教师就应及时加以捕捉、利用。例如,对于大多数初学者来说,“气体摩尔体积”的内容较为抽象,但少数学生能够联想到医用针筒,认为可以利用针筒加以说明。笔者及时借鉴这一资源,将两支相同的针筒分别吸入40ml的水和空气,然后,用橡胶塞将针筒堵住,推动活塞。结果,吸入空气的针筒的活塞可以推动,吸入水的针筒却“无动于衷”。这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即取决于外部的压强和温度,而液体主要取决于微粒的大小。要确定1ml气体的体积就要采用定温度和定压强,使其过渡到标准状态下的摩尔体积。两个简单的针筒,使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得以活化,学生容易理解。教学中,可将不易把握、不能及时有效处理的学生生成性资源交给学生进行初步处理,让学生通过课后探究得出结果,能够收到不错的效果。例如学习苯的结构时,学生对苯环状结构存在异议。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时,笔者布置学生组拼符合C6H6 结构的可能存在的所有球棍模型结构,并让其结合苯的性质进行比较。第二天在课堂上,多名学生自告奋勇解释自己的探究过程:(1)褪色反应:说明具有不饱和结构;(2)取代反应: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3)加成反应:具有烯烃结构。这一举措,使学生听课兴趣盎然,茅塞顿开。

搭建平台展示学生生成性资源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预设让学生分组讨论。在小组讨论时,经常会涌现出表现学生差异的个体资源,可以使这些资源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在小组汇报或展示时,会出现集体资源。例如,在讲授Na2O2与水反应时,在Na2O2与水反应结束后,滴入酚酞试液,溶液随即变成红色,震荡后红色迅速消失。于是,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溶液变红说明有NaOH生成,但使溶液褪色的物质是什么呢?”然后,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让他们对反应物和可能生成的物质进行猜测,并设计实验加以证明,最后,让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同学做总结报告,小组其他成员对其进行补充。结果,学生提出了多种猜测,并附有实验及解释。如首先提出了Na2O2能够起漂白作用,在存在过量的水的情况下,Na2O2已不存在的设想。然后,在浓NaOH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发现溶液的颜色随即褪去,但随着水的加入,红色又重新出现。接着,把氧气通到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没有褪色,于是,得出了氧气没有漂白作用的结论。最后,在双氧水中加入品红溶液,结果溶液褪色。于是得出结论:H2O2能起漂白作用。那么H2O2是怎样产生的呢?结合现象及结论可马上写出化学方程式: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这样,不仅让学生的个体资源和集体资源得到充分展示,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并激发其思维活力,从而激发出他们对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体会与启示

长期以来,由于课程设计上的封闭性,教师没有充分享有课程资源的决策权力,也缺少相应的应对能力。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问题、困惑、理解、智慧、意愿、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十分丰富的课程资源被排斥在教学过程之外,原本十分丰富的教学过程被简化为单一的传授书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教师、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束缚住了,尤其是教学互动中动态的生成资源被忽视甚至被压抑了。令人欣慰的是,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已经开始关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另外,在充分利用动态生成资源的基础上,教师也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和研究,力争做到:

树立全新的课程观一个有意义的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首先,教师要从学生自身的经验背景出发,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其次,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自主权、更多的说话机会、更多的实践机会、更多的选择机会以及更多的评价机会,注重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生成性资源的开发提供物质基础。

注意观察发现学生的生成性资源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这样才能发现学生一些不易察觉的情绪性或问题性资源。例如习题课上,在检验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产物及仪器的连接时,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浓硫酸中本来就有2%的水,实验中所检验的水一定就是反应中生成的水吗?”笔者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生成性资源。首先,对这位学生的问题加以肯定,并且表扬他思维敏捷、全面。然后,启发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证明反应中确实有水生成(不是原浓硫酸中的水),思考能否用原装置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课堂气氛热烈、富有启智性,师生间能够进行民主平等的交流。又如在讲授氯气时,笔者提出了以下问题:(1)日本侵略我国时,使用过氯气弹,使成千上万的中国军民惨遭毒杀。在战场上氯气弹被称为杀人不见血的“魔王”,由此能否推知氯气的物理性质?(2)根据氯气的原子结构,能否推知氯气有哪些化学性质?(3)战场上为防止氯气的毒害,常用稀碱性溶液浸过的毛巾捂住口鼻,能否据此推知氯气有哪些性质?(4)Na2O2、H2O2有漂白性,氯水是否也有漂白性?(5)制取氯气的反应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根据制取原理,联系以上推导出的相关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初中学过的H2、O2、CO2的制取方法,能否预测制取Cl2的发生、干燥、除杂情况?然后,以“观察员”的身份走下讲台了解情况。对有疑惑的学生作适当点拨,使其恍然大悟;对精神倦怠的学生,走到跟前轻敲他的桌面或轻碰他的胳膊,让他振奋起来,重新投入学习中。当遇到难题急于求解的学生举手发问时,对于特殊问题做个别解决,对于共性问题,则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确定解决方式。在巡访过程中,笔者还特别注意学生在即时训练中的错误,并根据其出现频率确定此类资源的利用价值、利用方法和利用时间。

总之,要开发和利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必须心中有学生、眼中有资源;要在教学上多下工夫,储备足够的知识;要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教师只有成竹在胸,才能在课堂上应对自如,游刃有余地开发和利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

参考文献

[1]郭春.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活化教程资源的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7).

[2]杨周芬.动态生成式化学课堂教学的结构[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7).

篇(6)

中等职业学校的政治课相对于其他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来说,其教材内容理论性更强,比较抽象乏味。如果教师讲课从理论到理论,照本宣科,学生就会觉枯燥乏味,使得学习兴趣不浓,造成教学效果较差的后果。在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时,教师可采用以下方式:1.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进行教学。政治理论课来源于社会生活,又高于生活,又能够对社会生活提供理论指导。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必须联系社会生活,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这样才会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起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2.联系时事政治和地方发展热点进行教学。政治课教学必须从丰富、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出发,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把课本理论知识与时事政治联系起来,扩大视野,解释和回答学生关心而又感到困惑的问题,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上政治课可以帮助他们解释某种现象或解决某一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感到很有必要学习政治课,产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摒弃教学霸权,建立互动机制

教学霸权的行径主要表现为:肆意占有学生的时间,强制学生接受其观点,固执地运用某种方法教学,等等。

篇(7)

如果学生对教师感兴趣,那么对他所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老师应该对学生多进行情感投资,做到处处关心学生,爱生如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谈心。讲讲生物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趣闻;帮助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如一次施肥过多,植物为何会烧苗?南瓜为何有的子房会发育良好,有的发育不好?这样做学生自然会喜欢这个老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给每节课开好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引人入胜的起始课或者一个美妙的导语,就是点燃学生学习情趣的火花。教师对每堂课的开场白应该认真仔细推敲,要使开场白起到激起学生兴趣,从而为传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言。如对初一新生上第一堂课,一般可采用先松后精,即先来段精彩的开场白,讲神秘的奇花异草、试管婴儿、克隆技术、转基因食品、DNA侦破技术、自然之谜,动物一些特殊行为及仿生学在军事和民用的发展前景,其间穿插一些有些生物学家的趣闻秩事。这样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使学生整个身心都融于生生不息、奥秘无穷的生物界之中,学生自然会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各种思维能力,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大分子不能通过后,我提出淹姜时加入醋和白糖为何糖可进到细胞内部?做酸菜时为何要密封?种菜时为何施肥前一般要松土?夏天饭菜存放的时间久了,为什么要生霉?当这些问题解答后,学生不但对课本知识理解得更深,而且对学习生物学产生强烈的兴趣。

四、利用直观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直观手段包括挂图、标本、模型、实物。利用直观教具可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切,同时也可激发兴趣。如讲花的结构,用桃花模型教学,能够使学生很容易接受,一朵花是由花托,萼片、花瓣、雌蕊和雄蕊组成;DNA分子的空间结构,用模型教学,也能够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双螺旋结构;做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之前让学生看看录相,对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过程一目了然,做起这个实验来兴趣非常浓;又如讲叶的形态这节时,带学生到生物园地去让他们边看我边讲,效果也相当不错。

五、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让学生多做实验,在实验中培养既要动手又要动脑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实验中学、在快乐中学,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等综合素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实验:“观察植物细胞”,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让学生既学会了制作植物细胞装片,又了解了植物细胞的结构。

篇(8)

学困生一般对教师提出的课堂提问,缺乏胆量和足够的勇气面对。因此,教师应该做到:提出的比较简单的问题由学困生回答,稍有难度的则让中、上等学生去答,起到启发、引导学困生进行模仿性回答,教师和同学并给予他们适时地鼓励和赞扬。另外,教师和学困生可以通过合作的形式完成,即教师对问题的前面一部分进行提示和解答后,引导学困生做后半部分的解答。在师生间提问和解答的过程中,应注意问题的难易度和回答方式,从而引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避免走形式注意。

例如: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关于“2、5、3的倍数特征”教学中,“2的倍数特征是什么”“5的倍数特征是什么”等较为简单的问题由学困生可以直接解答,“2、5的倍数特征是什么”等有难度的题则由优等生回答,并说明原因。学困生聆听后,教师再次给予回答的机会;或教师对前半部做出提示,如“2、5的倍数特征是个位数……”然后让学困生再完成回答。

学困生的特点之一就是对学习内容存在诸多疑惑,这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学习的心理。因此,教师必须启发和引导学困生主动提出问题。如果学困生不能主动提出问题时,教师或优秀学生范例性提出,再向学困生问:“你们还要提出的问题吗?”通过质疑的方法启发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无论提出的问题如何,都应给予积极地鼓励。

例如:在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传授“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在观察长方体教具模型之后,教师提出:“观察长方体后,你有什么疑问吗?”如果学困生不能提出,就让优等生提出。优等生提出下列问题:“长方体有几个面?”“长方体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教师借此向学困生问:“你们还有什么要提出的问题吗?”“老师提出几个问题,可以吗?”如此提出质疑,引导学困生,激发他们积极思维,促进学困生提出质疑,再如,观察长方体的特殊形态正方体后,再让学困生依照优等生提出上述类似的提问,就可以模仿性提出:“正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条棱?”“每条棱的长度怎么样?”等问题。

小组讨论法和阶梯练习法

小班化教学中,分组学习是最常用的形式。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对学困生的学习、指导、关注会更加有利。学困生与学习成绩较优秀的学生有效地、合理地组成学习小组。学困生就会从优等生身上获得有益的启迪,学习了解怎样理解、探究、思考问题,知道应用什么方法解答等具体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小组学习中,教师应该做到引导、帮扶学困生大胆积极地参与讨论和交流。在交流中,发现学困生学习方法和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及时加以补充性指导。

对学困生的学习指导应该循序渐进,给予充分的“阶梯”作为铺垫。课前,做好对本节课学困生所需的相关知识的补充辅导,以便在扫清课堂上解答部分难题的障碍。遇到学困生解决不了的疑难留给其他学生,再随机让学困生做适当的补充性回答。课外作业,一般布置一两个基础性问题,使独自学习难度降低,以免影响学困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例如:在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讲授“分数的意义”时,结合在三年级已经初步接触过“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铺垫型教学。即在三年级时,“分数的意义”是“一个物体分成数份时,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而五年级时,“分数的意义”则加深了难度――“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分成数份,其中的一份或数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因此,在课前教师对学困生进行三年级的知识的补充辅导,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使他们在课堂上学习难度有所降低。

角色互换法和及时反馈法

篇(9)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070-02

一、 教学背景

1.数学课程的介绍

数学专业是我校牧医专业一年级必修的基础课,学好数学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前提,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学期初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及看法

笔者在学期初对学校牧医专业的92位学生以不记名调查的方式做了对数学课的兴趣及看法的调查,数据见表1、2。

表1 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情况

兴趣程度很感兴趣一般不感兴趣抗拒学习

人数0113744

表2 学生对数学课难易程度的看法

难易程度很难难一般简单

人数503660

通过学期初对学生的调查,笔者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对这门课的总体看法是:内容难、不感兴趣,有部分学生甚至是厌倦学习。很多学生说以前读初中的时候最怕的就是数学,现在一看到数学就头疼。面对这样的一个学习氛围,如何上好数学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

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课的兴趣

1.学好数学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

让学生知道学好数学课的重要性,许多学生说:“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学了数学到底有什么用呢?”笔者在上课前问学生:“想不想当一位出色的兽医?”学生会大声地回答:“想!”笔者接着问学生:“想当一名出色的兽医,要不要学好专业课?”学生会大声说:“要。”接着笔者就把学生二年级需要学习的专业课要用到数学的课程给学生翻阅,告诉学生说:“许多学生都认为数学不重要,事实上以后的专业课有许多需要用到数学的地方,想学好专业课,想做位出色的兽医就必须先学好数学这门基础课,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才能更加出色。”

2.为提升学历做准备

当今社会的现在,学生中职毕业后在事业上想要更好的发展,必须提高自身学历,所以学好数学对提高自身学历有很大的帮助。

3.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许多学生在初中的时候数学成绩不理想,所以很多学生一看见数学就产生畏惧心理,觉得数学很难,自己肯定学不会。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课前问学生:“大家认为自己能学好数学吗?”许多学生都会回答:“不能!”于是笔者在课前准备了道很简单的数学题:a>b,且b>c,让学生比较a和c的大小。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能判断出a>c。然后笔者就告诉学生:“这属于我们这学期要学习的数学内容,还没讲课之前你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说自己肯定学不会呢?”然后分析学生以往数学学不好的原因:许多学生是学习的时候有了抗拒心理,或没有用心去学习或者以前的数学课课堂教学枯燥无味等原因造成的,而非智力方面的因素,然后再用一些励志故事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常会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该教师教的课程,所以培养师生间的感情非常重要。要当个学生喜欢的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了解学生,能与时俱进,课堂上适当讲点学生感兴趣、爱听的东西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记住每位学生的名字,让学生感觉到教师重视他、尊重他。许多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因为成绩一般,基本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现在有教师关注自己,就会觉得很开心,从而也喜欢这么重视自己的教师,继而喜欢该教师的课。课后有机会也有必要多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教法・激发中职学生学习数学课兴趣的体会

三、授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根据具体专业,简化教材

现在所采用的教材为大众化的教材,而里面的内容牧医专业不一定以后都得用到,所以根据具体专业简化教材是有必要的。因为现在的中职学生基础薄弱,学太多东西的话消化不了,学习的积极性及兴趣也会降低。如果学校条件允许,编写适合本学校牧医专业的校本教材效果会更好。

2.利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

在讲课前,利用现在先进的科技水平,制作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课件,当学生一看到屏幕上面出现有趣的动漫画面的时候,课堂气氛马上就活了起来,这为整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3.注重与学生的互动

课堂上必须注重与学生互动,经常提问学生,经常让学生做课堂习题,并且举行课堂知识小竞赛,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听不懂的学生要及时辅导,或安排已经懂的学生课后对不懂的学生进行辅导。只有学生学会了,才有兴趣去学习。

4.讲授课内容与专业知识及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授课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明白数学的重要性及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课堂练习及课后练习可以与专业知识及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的时候可以出应用题:“服用某种感冒药,每次服用的药物含量为a,随时间 t的变化,体内的药物含量为f(t)=0.57'ta(其中t以小时为单位)。问服药4小时后,体内药物的含量为多少?8小时后,体内药物的含量为多少?”这样的应用题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次课的知识,也与生活实际及和以后的专业课《药理学》联系起来,既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也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5.进行教学测评,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数学课对学生来讲比较难,所以每隔一段实际进行教学测评很有必要。一是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学生薄弱的环节加强指导,二是对于个别成绩不理解的学生也可以及时跟进。让原先没学会的学会,原先会的学生有机会表现,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结果

学期结束前对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及看法再一次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3,表4):

表3 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情况

兴趣程度很感兴趣一般不感兴趣抗拒学习

人数464060

表4 学生对数学课难易程度的看法

难易程度很难难一般简单

人数6294710

通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对本门课的学习兴趣已经提高了很多。所以中职学生虽然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但通过科任教师的引导,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质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篇(10)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终身发展能力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就业背景下,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加严峻,一些地方给中职生的就业机会看似不少,但其就业实质上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其就业的不稳定性、就业质量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引导中职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从而提升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本研究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前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引导中职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的几点具体

措施。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汕头市林百欣科学技术中等专业学校的在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80份,收回有效问卷532份,有效回收率91.7%。其中男生234人,女生298人。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制订调查问卷对中职生进行调查。问卷绝大部分使用封闭式问题,调查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自我认识能力、环境认识能力、参与职业生涯辅导主动性等。

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

1.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经调查显示: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只有36%的被调查者有“明确的职业理想”,而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并不清楚或没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近2/3的被调查者没有朝着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努力。

由于很多中职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导致他们在面临就业时才匆忙选择某个职业,这种职业选择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

于是很多学生过不久发现不合适又胡乱跳槽,受此影响,中职生的口碑只会越来越差,使得其就业局面更加严峻。

2.自我认识能力较低

自我认识能力方面调查结果见表1所示。调查显示:中职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较弱。在对自己的职业兴趣的了解程度方面,表示非常了解的只有9%,而了解一点或者不了解的学生分别占了76%

和15%。在对自己职业发展的优、劣势的了解程度方面,非常了解的只有7%,而表示了解一点甚至不了解的占了73%和20%。在选择理想职业时,中职生最注重个人发展前景,其次是行业发展前景,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居第三位。在“所期望的工资水平”问题上,近一半的被调查者选择2 000~4 000元,22%的被调查者选择4 000元以上。同时有67%的被调查者表示选择工作时会主要考虑自己的职业理想。

由于中职生没有真正地认识自己,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更适合哪种类型的职业,对自己的特长能力认识也不到位,忽略自身的竞争实力,择业期望值也与现实存在偏差。这些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职生对自我认识不清,或者自我定位不够准确,导致他们很难顺利就业。

表1 自我认识能力调查结果

3.环境认识能力偏弱

经调查显示:中职生对社会环境的认识能力有限。中职生的就业优势之一就是专业技能,但对于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的了解程度,只有8%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了解。对用人单位及岗位要求的认识,关系到中职生能否根据理想的职业目标进行有效的能力准备,但有18%的被调查者表示根本不了解,绝大部分毕业生只是处于初步了解状态,非常了解的比例仅有7%。由于中职生缺乏对社会环境的充分了解,容易产生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的现象,从而影响其职业发展定位,不能进行科学的职业决策。

4.参与职业生涯辅导被动

参与职业生涯辅导情况的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调查显示:中职生参与职业生涯辅导被动。目前中职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职业生涯辅导途径,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校广播站和宣传栏的宣传、学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咨询及其他教师的辅导等。这对促进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积极作用。但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辅导的主动性普遍不高,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学校的职业生涯辅导课程,而没有主动地寻求其他辅导资源,如,职业测评工具,甚至有部分学生表示没有接触过任何生涯辅导。由此可见中职生参与职业生涯辅导比较被动,很少有学生能够主动反思自己,认识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制订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实现职业理想而做好各种准备。

表2 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调查结果

三、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改进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提升职业生涯辅导水平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四门必修课之一,其教育的重任基本落在德育课教师身上,但多数德育课教师对职业生涯指导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由于与企业联系少,也没有到企业调查、实践的机会,因此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时,虽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但缺乏说服力,难以给学生科学的指导。所以,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特别是多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实践,了解学生的就业环境以及生产环境。另外教师自身也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调研实践,并尽量持有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上岗,科学地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2.提供全程化指导,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并非只是入学时或毕业后才要面对的问题,而是伴随着整个中职学习阶段。因此从学生进校之日起就要开始对其持续的生涯规划教育, 不同年级确立不同的目标,并开展不同的指导,帮助学生建立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正确认识。

如,针对一年级的新生,提供全面而详细的专业信息,引导学生结合专业,了解职业、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针对二年级学生,教师在平时的专业理论教学中,要适当地介绍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及行业的发展趋势、学生的就业方向等,引导他们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水平及实践能力。针对即将毕业的三年级学生,要尽量使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情况和企业招聘要求,邀请社会上不同行业的人士介绍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的要求等,帮助学生根据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使之更加合理、科学,从而提升终身发展能力。

3.提供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

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需要引导中职生学会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做到人职匹配,确定合适的职业理想。目前中职生择业存在一些误区,其中一点就是择业期望值过高,往往只注重高收入、高福利,而忽视自身的兴趣、性格及能力,所从事的职业与自身不相符合,从而难以提升职业的发展空间,导致职业生涯失败。为此,教师可借助部分科学测量工具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如,职业兴趣自测表、职业性格自测表等个性化测试工具,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能力。也可引导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和比赛,如,演讲比赛、辩证赛、技能竞赛、主题班会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展现自己、提高自己,从而更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剖析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取向等,使职业生涯规划更能符合本人实际,从而提升终身发展能力。

4.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环境认识能力

很多中职生就业时一方面对自己缺乏合理的定位,另一方面对就业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形成科学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因此学校应提供条件,加强实践,让学生了解职业、认识社会,使他们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知道自身的优缺点,明确自己将来可以发展的职业方向,把自己的学业与社会的职业需求和就业形势结合起来。而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以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在各学校的铺开,中职生到企业进行中期实习、顶岗实习,都是职业教育的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实习期间检验自己前期制订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岗位要求的能力、素质要求是否相匹配,是否需要根据就业形势对职业目标进行调整,

从而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加科学。

5.积极引导,激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

学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因此是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关系到其职业生涯规划能否成功。从分析发展条件、确定职业目标到规划发展阶段和构建发展阶梯,包括就业后的调整与评价等一系列过程的规划是否科学,不仅关系到中职生的首次就业,而且关系到其终身发展能力。但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决定了需要教师组织相关活动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以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竞赛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竞赛活动作为载体,鼓励学生制作职业生涯规划书参加比赛,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产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强烈意愿,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的职业生涯辅导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是每一个中职生就业的必备工作,也是成功的职业生涯的必然要求。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学生自身的配合,才能使规划更加科学,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并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充分发挥才能,不断提升终身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张建娣.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

上一篇: 跨境电商企业税收筹划 下一篇: 环境污染的主要特征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