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0:02:3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注意思想形成的每一个环节,是公路行业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基础
在新形势下, 公路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按照客观规律来办事。一是要心中有数,工作上有的放矢。二是必须了解和掌握员工思想的形成变化规律。如果连公路行业员工的思想和心理都不太了解,还谈什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呢!
因此,我们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意思想形成的每一个环节,并采取相应的耐心说服教育的措施,这样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员工的心坎上。另外,员工的思想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所谓可变性,是指思想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员工的思想朝着哪个方向变化,主要是看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与疏导功能的强弱。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影响员工思想变化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物质因素,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如吃穿住行用等);二是精神因素,包括理想、信仰、文化、道德、爱情等;三是政治因素,包括阶级、政党、法律、法规、政策等;四是社交因素,包括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和国际交往等;五是心理因素与主观因素,包括性格、气质、智能、兴趣、习惯等。
所以,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关注这些因素对公路行业员工们思想的影响,知己知彼,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超前思维,以便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前头。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超前工作法”,是依据企业员工思想变化这个客观规律提出来的。
二、研究关于思想的行为科学,是探索公路行业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关键
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受思想支配的,而支配行为的思想则是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及外界其他因素作用于大脑的结果。这就是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活动的基本规律。那么,思想又是如何支配行为的呢?思想行为学认为,思想支配行为有一个内在活动过程,大体要经过四个环节。一是需要环节。人们对事物产生了一种需要,这就是思想支配行为的起点。二是愿望环节。人们为了满足需要,必然产生一种愿望。没有这种愿望,人们的行为就失去了活力。三是动机环节。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必然产生一种直接支配行为的动机。四是意志环节。任何人的动机都要受自身意志的制约和调节,人的意志的强弱能直接调控人的动机与行为。
我们分析和判断一个人,总是着眼于其行为。其实,更主要的是深一层分析支配这种行为的思想,弄清楚支配这一行为思想产生的客观条件,才能找到根源、抓住本质。近些年,由于部分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不适应当前形势任务的要求,缺少总揽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经不起各种诱惑,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自己身败名裂,给党的形象抹了黑,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使得人民群众对他们有意见、有怨气,但表现出来的不一定是和他们对着干或是直接把他们送上法庭,绝大多数是不赞成、不高兴、不满意、有疑惑、不平衡、有情绪。解决这些问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求我们解决人的各种思想问题,也要从产生和影响这一思想的客观条件入手,改变或创造影响这一思想的条件,使之产生好的思想,导致好的行为。我们在对腐败分子坚决打击,绝不手软,从严治党,关心群众,体恤民情,温暖大家外,还要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凝聚全党力量,树立典型,鼓励先进,并通过他们影响带动大家,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同时,通过加强政治、组织和制度建设打造好的环境,让人民群众放心、满意。
培养树立正确人生观是群众工作的基础
意识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先期存在于大脑的观点、信念、知识等各种观念形态,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功能,这些心理功能虽然因新变化、新情况的复杂而受影响,但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因为每个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中,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由此,决定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政治立场不同,集中表现在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上,所以,在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时,就要注意从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实际出发,特别是要善于运用多层次、多侧面的先进典型引路,这一点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显得尤为突出。我们要注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避免形式主义和空头说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让他们积极参与其中,教育自己,从而形成一种好的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意识一旦形成,就会持久地支配人的行为。
引导人的正确需求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手段
人的一切行为,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并指向一定的目标。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也是一种反映,它反映了人们对一定生活条件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导人的需求走向上要多注入积极因素。当前,随着我国社会情况、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组织、就业方式等明显变化,人们的思想问题往往和物质需要紧密联系。需要的满足程度,总是受到社会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制约,同时,也受到人的思想觉悟、社会责任感、事业心等多方面的因素的直接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在进行人的思想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也要注重在一定条件下加强人的思想觉悟、社会责任及事业心的启发及引导。为群众办实事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最扎实的基础,只要把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与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党的政策、使人民感受温暖,这样,思想政治工作就能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发挥暖人心、得人心、稳人心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正确对待需要,坚决打击腐败,查处违法、解决合理需要,引导正常需要。
把握人的个性心理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主体性教育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是指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人的主体性是通过其积极、主动、自觉能动的作用于客体的活动而体现出来的;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既不是天然生成,也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而是随时面临着丧失与削弱的危险,需要不断地巩固、强化并在新的基础上确立。就人的主体性和人性相比较,人的主体性是比人性更深刻、更高级的层次,是人性的核心内容,是人性之精华。
主体性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教育建构起学生的主体性,也即要充分发展大学生的潜在的才能,激发出他们的主体能动性、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让大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激发他们向上的精神,鼓励学生他们张扬个性发展,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主体性教育就是提高、扩展人主体价值的教育,要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充分展示他主体力量的教育。可以说,这是当前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观在我国教育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其中充满了将我国建设成为美好和谐社会的人文理想,也是对我国教育发展的美好期望。
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学生作为正在成长的年青一代,他们有着展示其主体意识力量的强烈愿望。他们充满朝气、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关心社会,是时展的先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他们成长与发展的规律,根据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特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基本原则,一切从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利益、愿望和期待出发,充分调动和依靠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要改进教育方法,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着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体性教育也越来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二、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内在特点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展主体性教育首先要符合每一个学生主体意识生成与发展的规律。可以说,个体意识的发展既要经历一个自然的无意识过程,也要不断经历一个有着鲜明主动发展变化的有意识活动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人的主体性迂回曲折也得到不断的提升与进步。
(一)无意识是个体主体性生成与发展的基础
应该说,人从生命的诞生起,首先具有的不是主动性,更多的是被动的无知无识状态。无意识在每个人生命的越早时期表现得越多、越充分,就是最好的例证。无意识,顾名思义就是没有目的、没有计划步骤、不需要方法、无需付出意志努力的心理活动,之所以是这样,与儿童生理、心理发育不完善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无意识的活动中,活动者的状态是被动的,但它也是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波动变化。
虽然,无意识不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最被推崇的主体意识活动形式。但由于无意识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正是在看似不经意的无意识的这种被动状态中,个体的主体性才慢慢滋长,可以说,无意识是我们每一个人主体性生长的优良土壤。任何高级意识活动的开启和主体性的积极发挥,都是从较为低级的无意识状态逐步转化而来的。
(二)有意识是主体性的高级阶段与内在核心
哲学、心理学理论普遍认为,有意识活动对每个个体的具体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力量。所谓有意识也称意识活动,是存在于个体精神世界内部的一种高级意识水平与状态,它的特点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需要人付出意志努力的心理活动。在这种活动中,由于活动的目的、计划以及方法的选择、意志努力的付出,都是活动的主体主动做出的,因此,意识活动可以比较充分地发挥活动主体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使活动者的心理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中,活动者可以把自己的学习及其他活动组织得有条理、有系统,这与我们有目的的学校教育工作在整体上是合拍的,它应是学校教育中对于学生个性发展所要重点激发和培养的内容。
通过人有意识的活动,人的主体性以其积极主动、自觉能动的形式作用于客体的活动而体现出来自身的价值;反过来,人的主体性也在不断地巩固、强化着人的有意识活动的深度与广度,使有意识的水平与状态不断得到升华。表达出有意识是主体性的高级阶段与内在核心,而主体性则体现了人们有意识活动的水平与表达状态。
三、运用主体性特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好无意识规律与特点
由于无意识是主体精神发展中不受意识调节与控制的那一部分内容,内心更易被外界环境与氛围所吸引与控制,主体精神世界的被动性比较大。在具体活动中容易表现为无需目的、无需计划性,因此利用好无意识心理活动这些特点,使我们的思政教育也能够吸引住大学生们的“眼球”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无意识对活动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新异刺激、活动着的对象、对比度大的活动对象及学习对象一般符合学习者主体学习的需要、能快速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具有高选择性、高潜力、高效性等特点,在情景多变难度大、紧张应激、事物结构复杂、关键信息不明、学习者身体条件差的情景中,无意识的学习活动优于有意识的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注意尽量避免将比较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理论以传统式、说教式生硬灌输入大学生的头脑中。
(二)培养学生内在的高级意识水平是主体性教育的关键
主体性不是自由自在的代名词。大学生的主体性首先的表现应该具有鲜明的有意识特征,主动探索、独立思考、乐观豁达、吃苦耐劳、克服困难、努力奉献这些词汇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是最能够代表我们的今天大学生所应该具有的内在精神的要求。
在今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我们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观念贯穿始终,还要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基本定位,教育大学生坚持树立科学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与价值观,将哲学、思想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发展与建设理论有机结合,使大学生理解只有将个人的发展和命运与国家、民族及整个社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在宏大的世界发展视野中找到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方法
创新的过程本质上既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一种人性的萌动、激情的爆发和灵感的闪现,是无意识与意识的有机整合。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通过主体性教育思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需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和感性体悟、直觉精神,也需要灵活运用被动与主动意识相互转化的内在规律,广开门路,走出教育的单一视角去寻找新的思路与对策。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人类所面临挑战的不确定性的提高,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方法也要不断地有所创新。
主体意识中具有积极意义的非理性因素长期受到压抑,从而就使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根本上缺乏了创新能力中所应具有的另一翼。面对新时代新挑战,我们要尝试将西方主体性教育模式的优点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优点结合起来,这样我们才会找到解决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走出象牙塔,创设一个民主与平等的氛围,俯下身来倾听大学生的声音,要真心实意地问政、问需、问计于他们,秉持诚恳虚心、认真倾听的态度,广开言路、广集众智,教育大学生陶冶情操,置身于积极有益的文化氛围,追求健康的生活与学习方式,敢于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锤炼自己、提升才智与水平。在发挥大学生主体性意识的思路中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人心。
参 考 文 献
[1]石中英,王卫东.基础教育新概念-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车文博.心理学原理[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一、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要把握其内在规律
思想政治工作同经济工作、教育工作、科技工作一样,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的必须必然要求。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有规律的,任何具体的规律都同一定的物质运动形式和具体条件相联系,都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在发展过程中的表现。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必然是思想政治工作这一社会现象中普遍的本质关系或本质之间关系的反映。这种普遍的本质关系主要是:人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之间的关系,人的思想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人们思想的变化、发展中国家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与对象客体之间的关系,主体思想与客体认识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工作之间的关系。这些本质关系称之为矛盾,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整个过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源泉。这些关系的展开和矛盾运动制约着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过程和趋势,它们之间关系的协调及其协调的程度,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就是这些本质关系矛盾运动的轨迹或规则。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直接取决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活动的规律性,而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活动家的规律性,又受制于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是客观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同其他事物的规律一样也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认识与否和承认与否,它都是客观地存在着的。因为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属于社会规律,而社会规律是个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从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客体、载体和形式上看都是物质的客观存在,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以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活动也是客观的。如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必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思想政治工作也必然有其客观规律性。
(三)要尊重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客观性表明,它既不能任意地被人“创造”,又不能随意被人“改造”;它的作用既不能人为地拔高夸大,又不能被人任意贬低取消。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掌握的。只要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地总结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加以科学的概括,就能不断地认识它和掌握它,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能动性。
只有坚持尊重规律,研究规律,掌握规律,不断总结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
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必须明确其主要内涵
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的涵义有: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遵循客观规律的科学。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而人的思想和心理活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也是的一定的规律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以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人的思想及行为活动的规律为基础,协调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和社会政治问题的具体实践活动。思想政治工作就其指导思想来说,应该用先进的思想体系,崇高的道德规范以及新型的人际关系去影响教育群众,使之思想境界高,精神状态好。然而,这些先进的东西是一定条件下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的反映,而不是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抽象观念。可见,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也是以遵循客观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为前提的,没有超出客观外界的条件和规律。因此,我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一切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把先进性的要求与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充分挖掘和发挥亿万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和创造性。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和解决人们思想问题的科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对人精神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就问题来说,如市场经济的求利原则也会成为人们追求个人和局部利益的借口,使一些人忘掉了社会职责和人格尊严,不择手段地追求金钱;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使一些人产生投机心理,诱发各种弄虚作假、争名夺利、损人利已、尔虞我诈的歪风邪气;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使一些人产生用等价交换原则看待一切,用金钱来衡量一切,奉行享乐主义,缺乏敬业爱岗的精神。要解决这些思想问题,不能搞政治运动,也不能靠压制和打击的办法,而只能靠说理的办法,教育的办法,疏导的办法,释疑解难的办法,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引导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克服抵制个人主义、利已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影响。
(三)思想政治工作是调动人们生产、工作和学习积极性的科学。事实告诉我们,要发挥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除加强制度建设外,做好人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如要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就要针对职工在生产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开展工作,使从们增强企业主人观念、时间观念、质量观念、竞争观念,促使他们为国家和社会生产更多质优价廉的产品,更好地服务于人民;要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要做好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合法经营、科技兴业和勤劳致富,生产出更多适销对路的产品,造福于社会,要调动知识分子的生产积极性,就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知识分子当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把科学技术当作第一生产力来看待,只有这样,才能使知识分子更好地发挥他们在现代生产经营中的骨干作用,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热情贡献给人民。大量事实证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调动人们生产、工作和学习和积极性,促使广大干部群众讲学习、讲正气、讲大局、讲贡献,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努力工作,创造出一流的业绩。
三、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要坚持“三个结合”
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客观要求。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要认真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的基本途径,把思想政治工作提到新的更高的水平。
一、转变观念,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位置
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在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一点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服从于经济建设。把加强和改进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富有生机和活力。要改变过去那种思想政治工作高于一切的观点。找准位置,位置找准了才会有明确的目标,才有方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地位与其作用也是相互联系的。明确位置的本身,就是对其作用的肯定,经济建设是中心,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证,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二、领导重视、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作为企业的领导干部,要根据本单位的具体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工作规划,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并身体力行。紧密结合改革发展,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务求实效。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方法,对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具好的效果。增强领导干部的意识,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要紧密联系当前企业在党的建设、改革和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引导他们做好各项工作。
三、 解放思想,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要在工作理念上实现创新,首先要解放思想,要摆脱那些书本主义,不要纸上谈兵,要树立新观念,从实际出发,以实事求是的观点来处理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思想的解放必定会带动工作中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改革创新的实践,又能够促进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最后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共同的改革创新,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 加强研究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人的思想和行为相互转化的规律,思想行为与利益相关的规律,人与环境互到的规律,教育与管理相统一的规律等。这些基本规律构成了思想政治工作这六科学的基础理论体系。作为一门科学,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对象就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就是以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人的思想行为活动的规律为基础,协调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和社会政治问题的具体实践活动。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方法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有助于从根本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并且有助于企业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 提高素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
第二,正面教育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在职工中大张旗鼓地进行形势任务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引导广大职工以企业大局利益为重,积极投身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中,树立爱岗敬业、拼搏奉献的先进典型,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把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为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多作贡献的正道上。
第三,刚柔并济的原则。国有企业要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必须做到尊重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平等地对待受教育者,平等地交换意见,使职工把政工干部引为知己,视为自己意愿的代表,这种思想教育才能被他们接受。特别要注意不要动不动就板起面孔训人和不顾原则、迁就某些职工的后进倾向和违法违纪现象。
第四,服务服从的原则。抓经济工作是企业的主旋律,抓企业生产,搞好企业经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去做,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如此。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以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改工作,改革旧的不合理的企业制度,建立新的更高效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脱离企业实际,背离了企业目标和方向,就失去了“生命线”的价值和意义了。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定不移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合则俱兴,离则双废”,切不可偏废一方,必须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企业管理,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才能做到服务服从企业中心,才能有效发挥“生命线”的作用。
二、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思想政治工作应突出的三个重点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体现时代性。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而人的思想观念是随着时代、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保持自己对时展敏锐的感知力和接受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使自己的思想跟得上飞速发展的趋势,跟得上职工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握好规律性。思想政治工作要体现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就必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规律,把握规律并创造性地运用规律。我们不仅要研究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规律,而且要研究把握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规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预见性和主动性。当企业进行较大改革决策时,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企业发展、围绕长远利益,对干部职工进行面向未来,再展宏图的教育,引导大家着眼长远,真抓实干,为实现企业新的飞跃而共同努力。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要富于创造性。思想政治工作无论从环境、内容、任务到渠道、方式、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样要树立市场观念,转变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卖方市场”观念,借鉴“买方市场”的新观念,以有效满足广大职工群众思想及实际需求为宗旨,把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与广大职工群众具体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思想政治工作还要树立竞争和效益观念。最大限度地激发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活力,调动思想政治工作者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积极性,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自觉优化自身机制和管理,优胜劣汰,最终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三、弘扬政治思想工作优良传统和优势。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观念创新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实现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跟踪现代企业发展的轨迹,与企业建设“同频共振”,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现代企业管理之中,在现代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把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转变为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教育,教育引导与严格管理并举以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创新活力。把塑造富有凝聚力、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的“四有”员工队伍,创造一流的经济效益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内容和主要目标。改变“事后做思想工作”的作风。主动认识和把握思想政冶工作的规律,掌握人们的心理和思想活动规律,把握员工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特征、文化素养、社会关系及其所处的环境对其思想变化影响的规律,发现苗头,事先做好工作,主动把思想工作做在前头,增强工作的实际效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效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这些多样化,使人们的思想认识多样化、多变化,价值观念多样化、多变化,思维方式多样化、多变化,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在这种新形势下,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实际问题,所以,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了摆在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极其重要的紧迫任务。
一、 创新思想观念,体现时代精神
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首先是思想观念的创新。
一是要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救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二是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凝结着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等在内的文化产品,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树立全新的观念、全新的思路、全新的工作方式,在观念上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促使思想政治工作与市场经济相互促动、相互提高。三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加以研究,从日常工作上升为科学,从实践上升为理论,有助于人们在观念上加深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使人们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从而在理论上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增强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和预见性。
二、创新工作内容,把握基本规律
一要始终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引导人们坚定对的信仰,增强理论的说服力与战斗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要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要在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针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和新变化,认真加以研究,必须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真正清楚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这样才能做到主动性而不是被动性、针对性而不是盲目性、实效性而不是无用性。
三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概括起来,思想政治工作有以下一些基本规律:环境制约规律、舆论引导规律、层次主导规律、情理交融规律、倡优祛劣规律等。转贴于 三、创新方式方法,坚持贴近实际
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紧贴时代特点和社会现实的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历史变化的新形势,吸取和借鉴现实中行之有效的内容和形式,并根据实际加以创新。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当代社会的需求、生活的需要渗透到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社会管理企业文化和文化娱乐活动中,寓教于学、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寓教于管理;采用多样化、多渠道、多载体的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方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二是要多解答一些群众关心的问题。改革的日益深化触动了许多被计划经济体制所掩盖的深层次矛盾,同时也造成了群众大量的思想困惑。这些现实问题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可能会使群众的思想进一步分化,从而影响社会凝聚力和生产积极性。我们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对群众提出的意见,确属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应诚恳接受,认真改正,决不可文过饰非。对群众的思想问题要和风细雨、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帮助解决;对群众大实际困难应积极协调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应讲清道理。
三是要依靠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教育方法的科技含量,加快载体的技术革新,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要充分利用传播工具积极开展网上宣传,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创造适合时代要求和适应群众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四、创新工作队伍,适应形势需求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242-02
创新一词是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就是这样一种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概念化过程。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科学的理论思维作指导,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口语上,经常用“创新”一词表示改革的结果,既然改革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那么促进创新的因素也被视为至关重要。
在跨入21世纪的新时期,面对中国社会和人们不断变化的思想实际,如何进一步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而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人们的思想实际,不断创新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成为摆在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在新时期,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把创新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努力提高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同时着力在观念、内容、方法和机制上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创新无疑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之源。
一、观念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本质要求
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加强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研究,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是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深化对思想政治工作本质认识的标志。
“政治思想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们党就通过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形成了很好的传统。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既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的前提下改进内容,又要求其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方法。继承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是符合理论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符合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趋势。把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相互结合,为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谱写时代的新注解,通过把思想政治工作融人到现代管理之中,把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转变为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教育,做到教育引导与严格管理并举,以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开展创新活动,塑造富有凝集力,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的职工队伍,创造一流的经济效益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内容和主要目标,就是在观念上有所创新。
思想问题的多因性、思想活动的多样性、思想行为的多变性和改革开放给人们思想带来的开放性,都迫切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要在新形势下做出合乎人心、顺乎潮流的全面改进和不断创新。要以社会先进思想为主导,倡导先进、弘扬正气、批评错误、抵制歪风,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片面追求“平衡中庸”的观念,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要主动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掌握人们的心理和思想活动规律,把握职工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特征、文化素养、社会关系及其所处的环境对其思想变化影响的规律,从而及时发现苗头,事先做好工作,把思想工作做在前头,增强工作的实际效果。
二、内容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前提
中国的改革开放,前无古人,前无现成之路,一切都是在创新中发展,在否定与扬弃中进行。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建立,是在破除; 计划经济之后的全新走向。用人制度的改变,管理制度的改变,职工与企业关系的改变,新机制的运作,等等,跟过去有的传统经济思维、计划经济思维、固定模式思维、利益分配思维等,有的完全是两样。
因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意识形态,必须创新,必须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变化了的形势、新理念、新的生产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人的工作。如果忽略了人,忽略了人所处的地位和生存环境,忽略了存在决定意识的规律,思想政治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就失去了自身价值。再庞大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也是形同虚设,不但不能发挥其效力,反而适得其反,甚至引起逆反效应,导致矛盾激化。
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变化了的新形势下,实事求是地研究和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规律,其规律就是原则性、适应性、针对性、融合性、助推性、分解性等等。总之,是以其独特的功能,化解矛盾,发掘潜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离心为凝聚。
思想政治工作,是人的工作,“以人为本”的内在涵义,就是人是至高无上的。在企业内部,普通职工和厂长、经理都是人,要平等待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人的创造,体谅人的困难,鼓励人的革新,崇尚人的尊严。要首先“我为人人”,而后“人人为我”。思想政治工作离开了“人本”思想、“人本”意识,也就如同水之失源、木之失本。
原则性。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居高临下,不能出言就“左”,但也不能没有原则。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性,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性之一。什么是原则,政策、法规,就是原则;厂规、厂纪,就是原则;尊老、爱幼,也是原则。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不但不能背离无视这些原则,而且要在这些“原则”之下进行,并且模范地遵守这些原则。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原则,就是一日生活和工作的行为准则。
适应性。辩证法告诉我们,世间万物,一切都有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变化。作为生命体永恒的太阳。它的日出日落,“每天都是新的”。同样,企业也是在变化,它外有市场的变化;内有机制的变化。作为企业的主导“人”,其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针对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的放矢,按病吃药,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
针对性。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营利就是中心。失去营利,也就失去了企业存在的价值。企业的机构设置、分工有别,都是为了最大利润。因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利润来进行。不能模糊概念,不能混淆主体,不能舍本逐末。所以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就是针对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勇者效力,智者出谋,共同推动企业之船,冲破风浪,远航。
融合性。同志提倡的“和谐社会”,其实质就是化对立为统一,化矛盾为团结,强调的是人人有饭吃,个个有发言权,有人格尊严的社会融合;提出的“中国梦”,依然是全国各党派、各民族的大团结,为民族复兴之“梦”,同心协力,共创大业。“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民族的大团结,只有民族的大融合,才是今天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因而,思想政治工作、宣传舆论工作,都要勇于并善于担当这一历史重任,化解各种矛盾,增强民族团结,心清气正,争当主人翁,对国之振兴负责任,对企业之兴旺发达勇于担当。
助推性。助推,就是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心齐劲足,助推船在海上行,车在山上过。海有风浪,路有坎坷,就要有一种助推力。这种助推力,来自于民众的齐心协力,也需要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助推功能”,化消极,为积极;化被动,为主动;化分散,为集中。破解矛盾,增强团结,面向未来。
分解性。思想政治工作,是溶化剂,是春天的风,能够吹开凝固的冰。“破冰之旅”、“融冰之行”,都应该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担当。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也是一个大家庭,不可能没有任何矛盾和问题,要解决问题,要在化解矛盾和问题中显示自己的威力,并由此实现自身的价值,得到群众的信任。
服务性。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思想政治工作当然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和相对的独立性。在具体工作上,也应当有自己的中心。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和企业其他各方面工作一样,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紧紧围绕生产经营这一个大中心,而不能片面强调自身工作的小中心。
一方面,这是企业的建设和发展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作,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将更加明朗,要求企业经营高效率、高效益地运转,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各方面工作更加目标一致地高速运转。思想政治工作负担着为企业经营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的重大责任,理所当然应首先强化中心意识,从工作思路到方式方法都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
另一方面,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发展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存在,取决于它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有用性,即服务性。背离于生产经营这个中心,思想政治工作是没有意义的,也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此外,新形势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探索新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也只有紧紧围绕中心,渗透到生产经营各领域和环节中去,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获得丰富的营养,获得广阔的天地和舞台,从而产生新的生机和活力,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时效性。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一切有生命力的事物,都应当是、甚至必须是与时俱进的,在矛盾斗争中不断发展变化。我们不应当一成不变地恪守传统,凡事扭过头去,看过去怎么样,而应当从适应新形势出发,以扬弃的观点,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优良成分,淘汰保守、落后和不适应新情况的东西。按照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要求,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使之在改进中不断得以加强。
思想政治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党及国家的重要工作之一。笔者结合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视野,浅析社会资本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联系,并试对思想组织工作的社会资本构建进行阐述,望能对思想政治工作达到科学化全面化提供浅薄的意见与参考。
一、社会资本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联系
社会资本是思想政治工作正常开展和完成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同时思想政治工作又能有效的使社会资本得到推动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与政治的文化紧密联系,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前提。思想政治工作者使用各类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的社会成员对当前社会的政治态度、信仰、知识、情感等得到有效的适应。这种态度在政府的层面可有效的增进政府与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能够提高政府的权威性。
(一)社会资本的基本内容
社会资本理论是在二十世纪中叶快速发展起来的分析途径,当前以广泛运用到社会学、政治学及经济学当中。社会资本简单的说是指社会组织的特性,如信任、规范等,并相互协调合作,进而使社会效率得到提升。那么,究竟社会资本代表了什么?说到底,社会资本指的是个人或组织在一个更大的共同体当中相互交往联系中,形成的相关信任等关系。社会资本的基本要素是:信任、规范及社会联系网。
(二)社会资本与思想组织工作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思想政治工作者按照当下社会思想政治的要求及成员间的思想政治素质而形成的一种发展规律,并对社会成员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其内在发展矛盾运动,这个过程的本质是把科学的思想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有效的转换为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的素质。然而怎样将思想政治工作达到上述效果?其关键要点在于能否在彼此之间构建起信任。信任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社会成员能否践行所倡导的思想观念。而信任也是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因此社会资本着重强调团体行为的重要性,其可使人们相互合作、理解,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行具有重要意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合理的社会资本对社会成员形成自主接受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使得所倡导的思想观念更易被接受,进而降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成本,也提升了其效率,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更易实现。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资本构建的重要性
(一)构建社会资本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实现科学化
思想政治工作实现科学化即思想政治工作应科学合理的开展。因此,应遵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规律和为社会服务的发展规律,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得到顺利进行的依据。实现思想政治科学化,要能做到取信与人,其决定性的因素是: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及思想政治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应直接指向社会成员思想上的空白区及误区。若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社会成员本身的思想观念相重复,那么将是无用功。只有传输给社会成员原先没有的内容,才对使其发展有利,思想政治工作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有足够的社会权威性,其言论能让社会成员认可,那么为思想政治工作实现科学化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二)构建社会资本能有效处理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我党的重要工作,然而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其受到了很多的挑战与考验,传统的工作方式与内容未能满足新时期的要求,很多人对于思想政治工作都表示漠视的态度。基于此,我们应认真对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找出构建社会资本的有效途径。简单的主体与客体实践的方式容易使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资本存在缺失,并直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造成影响。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成为了主体对客体传输先进的思想观念,并使其达到社会要求的过程。在过去这种方式能够取得较好效果,但在新时期的今天,由于人们的主观概念深入人心,该方式不再适用。这类对象式的工作使得教育对象缺乏自主的人格,最终将导致两方的关系逐渐冷漠对立,缺乏彼此的信任,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极低。且不健全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使得其缺乏吸引力,并出现合法性的危机。思想政治工作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得到了不断的累积使得工作内容非常丰富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但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也应顺应时事不断的进行更新优化,健全工作内容,进而满足社会及人的发展需求。
三、浅析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社会资本的构建途径
(一)加强双方的相互交流互动。上文说到信任、规范及社会联系网是社会资本的基本要素。社会联系网是形成社会资本的基点,只有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社会资本才有可能形成。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适当的设置一些公共的空间,进而与教育对象增加彼此的了解和熟悉程度,形成良好的交往关系,为之后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做好铺垫。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着的综合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个人魅力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合法性的来源。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相关理论水平及业务能力是使人们信服的主要原因。若一个政工干部仅会夸夸其谈,没有真才实学,那么也无权威可言。思想政治工作想要深入人心,应结合真理的力量,与工作对象的业务范围紧密的联系。这也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提升自身的相关理论水平,并在理论的指导下,将认真分析工作对象的业务情况,最终使工作对象能够适应社会经济体系的不断变化。
(三)致力于建设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在社会资本当中的信任,不仅来自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源于人堆制度的信任。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资本的构建应致力于建设科学的制度,并以此获得社会的信任。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应做到相关要求、内容目标及队伍等都有章可循,禁止随意改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资本构建,应结合社会发展及变化,并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及方式等手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时代感。贴近人们的生活需求。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联系,正视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资本构建的重要性,并采取科学的途径,从而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得到良好的开展,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正确的思想保障及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