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0:26: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班级活动观察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二、监督检查内容
一)项目管理。主要检查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督制、合同管理制的落实情况;各乡镇、项目实施村要根据省、市、县的总体规划和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认真组织实施。同时,各乡镇党委要确定专人做好第二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建设中的各项监管工作。
二)资金管理。实行四专”专户、专帐、专人、专项审批)管理制全力保证项目资金规范、透明、公开地全部用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建设中。将项目建设中各个环节的资金支出纳入村务公开中,杜绝滞留、挤占、截留、挪用项目建设资金等情况发生。打造“廉政工程”
三)物资管理。主要检查水泥、机砖等建材物资进行公开招标采购情况。物资公开公示监管办法的执行情况。看物资招标采购过程中是否存在围标、串标、虚假招标的问题,备案制度、市场调查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招标采购的物资是否存在质次价高的问题。
四)质量管理。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进行全程监督。县纪委、县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定期深入项目村检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建设质量看是否落实了技工职业准入制度,与各村民主推荐的党员、群众代表组成工程监督小组。施工单位是否建立和落实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否严把工程质量关,否存在安全生产隐患和质量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力争打造全市“精品工程”
五)其它需要监督检查的内容。
三、监督检查的方法
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具体方法是采取重点督查与自查自纠相结合、平时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重点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
1实地调查。解核实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建设的落实情况。采取深入实地查看、走访个别群众等方式。
2查阅资料。核实项目建设中各项工作实施的科学性、资金使用的真实性。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财务账簿、会议记录等资料。
3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肯定成绩,听取被检查乡镇村项目建设实施进展情况、制度的制定及落实情况汇报。沟通监督检查情况。指出问题。
4下发通报。每次检查结束后。及时予以通报。对发现违反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规定的要下发整改通知书,要认真总结检查情况。责令其限期整改。涉及有关部门权限的及时移交相应部门处理。
5投诉受理。设立举报电话。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级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接受群众对我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违规问题的检举揭发。认真受理群众投诉,及时调查核实,并及时反馈办理结果。
6审计监督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进行审计调查,围绕资金分配、招标采购、公开公布、建设质量、档案资料的建立。对发现的问题要提出审计意见,限期整改。项目建成后,除进行竣工决算审计外,还要进行延伸调查,查核会计资料的真实性。
四、责任追究
监督检查要做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重。追究领导与追究一般人员并重的原则。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建设及监管工作纳入全县目标责任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内容,防范和查纠并重。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严格按照《县领导干部“无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和《国家公职人员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实行责任追究:
1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建设进展缓慢。严重影响整体任务完成的
2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建设管理混乱.造成严重后果的
3工程建设中弄虚作假、的
4虚报冒领、铺张浪费建设资金及骗套专项资金的
一、目标要求
围绕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创业发展办事难”遇到的一些问题,积极发挥纪检监督职能作用,全面、深入、系统地剖析造成“办事难”的原因,以“内部流程优化、政务公开深化”为着力点,加强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促进行政机关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切实解决“办事难”问题,进一步优化我市创业、创新、发展软环境,全面推进民政各项工作,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提供有力保障。
二、督办主体
这次活动的督办主体是市民政局纪检组。(包括纪检组授权督办的有关人员)
三、督办对象
这次活动的督办对象为市民政局机关各业务科室及婚姻登记中心、殡仪馆、救助管理站等“窗口”服务单位以及上述单位(科室)的有关人员。
四、督办内容
(一)围绕重点难点,推进“办事难”问题的专项破解。围绕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通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组织参与市委市政府组织的“阳光投诉”、梳理群众投诉举报件和向社会公开征集等方式,每年确定一批党委政府关心、群众普遍关注的涉及民政工作业务方面的问题,通过专项督办,集中力量予以突破和解决,并从制度、机制层面加以规范。
(二)围绕办事程序,推进政府部门履行职能流程优化。督促局机关有关科室进一步严格界定各项职能,及时解决职能交叉、缺位、越位的情况。清理行政认可和非许可审批事项,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内容。按照建立健全窗口式、一站式服务机制的要求,简化办事程序、提升办事效率。进一步规范和减少在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方面的自由裁量权。
(三)围绕办事效能,推进集中办事窗口和基层站所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开展基层站所民主评议活动,推进集中办事窗口和基层站所的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窗口办事规则,全面推行AB岗、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公示制等办事制度。积极倡导“把方便留给群众、把麻烦留给干部”和“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服务理念,完善服务网络和服务平台,真正做到便民利民,提高服务质量。
(四)围绕政务公开,推进“阳光行政”和依法行政。局机关各业务科室及“窗口”单位各项工作规范、办事程序公布于办事大厅,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进一步规范听证制等办事公开制度和复议制、申述制等行政救济制度,切实维护民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五)围绕勤政廉政,推进部门干部规范履职。进一步加强对中层干部的廉政勤政教育,开展中层干部述职述廉活动;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趋利性行政、凭关系行政以及吃拿卡要、效率低下、推诿扯皮等严重影响民政服务对象办事的违法违纪问题;强化效能考核和行政问责,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干部轮岗制,促进中层干部依法办事、廉洁从政。
五、督办方式
(一)快速处理投诉。通过向社会公布“办事难”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采取自办、协办、转办等方式快速处理相关投诉件,并建立催办和督办机制,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努力解决民政服务对象反映突出的“办事难”问题。
(二)加强督查督办。严格执行效能建设“四条禁令”,不定期开展对集中办事窗口的监督检查,并通过发整改通知书、建议函、监察建议书等方式,切实查纠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制度不严、劳动纪律松懈、办事拖拉扯皮、服务态度恶劣和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
(三)实施行政问责。受到投诉经查属实或明查暗访中发现的行政过错行为,要按照相关党纪法规启动行政问责程序,在追究当事人责任的同时,还要追究所在科室(站、所)负责人责任。督办工作中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予以立案查处。
(四)公开通报曝光。充分利用媒体、网站、简报等载体,对正面典型、好的做法进行通报宣传,增强示范效应;对反面典型则予以公开批评或曝光,起到查处个案、教育警示一批的作用。
六、工作要求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培养幼儿随时随地观察的良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教师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幼儿感兴趣的东西。一般说来,幼儿喜欢活动的东西胜于静止的东西,喜欢有声音的东西胜于无声音的东西,喜欢具有鲜明色彩的东西胜于只有灰暗色调的东西,喜欢相对新异的事物胜于陈旧的事物。因此,在选择观察对象时,应注意选择那些既能吸引儿童又能体现事物本质的东西。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看到、听到的新事物越多,就越想多看多听”,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声像结合、图文并茂,使事物化小为大、化静为动、化远为近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幼儿视、听、说等多种感官,为幼儿充分观察提供很好的条件 。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随时记录有用信息的作用。例如:开展绘画活动“有趣的表情”时,笔者将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表情用数码相机拍下来,再展示在大屏幕上请幼儿观察,孩子们看到自己的样子竟然在电脑里出现,觉得很好奇,非常兴奋。此后,孩子们特别喜欢观察同伴搞笑、夸张、新奇的表情,然后迫不及待地让教师拍下来放大观察。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对观察产生兴趣,养成随时随地观察的好习惯。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幼儿学习有效的观察方法,帮助幼儿在兴趣中学会观察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幼儿对观察有了兴趣时,教师必须趁热打铁,在观察前向他们提出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所谓明确目的和任务就是指幼儿知道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及观察时注意些什么,使幼儿的观察更具有选择性和针对性。观察方法直接影响观察效果,幼儿掌握有效的观察方法,其观察能力会有极大的提高,对绘画活动有很大的帮助。
(1)镜头移动法
引导幼儿感受顺序观察法: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上下、左右随意地移动镜头,屏幕上的画面也可以根据活动的需要移动,展示画面的顺序就是幼儿要观察的顺序,逐步引导幼儿感受顺序观察法。例如:绘画活动“可爱的小猫”,为了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猫的头部、身体、四肢到尾部,首先在大屏幕上播放一张完整的小猫照片,待幼儿初步观察小猫外形之后,将整个镜头移动到小猫的头部,请幼儿观察后,镜头再慢慢地移动到小猫的身体部位、四肢、尾部,最后镜头再次展示完整的小猫照片。
(2)放大特写法
引导幼儿感受典型特征观察法:先观察最明显的特征,再过渡到一般特征。这样既能很快激起幼儿的观察兴趣和积极性,又能提高美术活动的质量。例如:绘画活动“小金鱼”,提前抓拍或是从网上下载利于幼儿观察又有明显特征的金鱼照片,出示照片时先切换到金鱼最具典型特征的部位―鼓鼓的眼睛,将照片放大到全屏,请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然后再显示完整的金鱼图片,这样一来,幼儿深刻地感知到金鱼鼓鼓的眼睛,并能够加以创作地表现出来。
(3)镜头拉伸法
引导幼儿感受分解观察法:即将观察的物体分为几个部分仔细观察,再综合全貌,这样能培养幼儿对复杂事物的综合观察。镜头拉伸法就是将屏幕中的画面由远拉近,慢慢拉近的画面有“动”的过程,突出所要观察的部分,再由部分画面逐渐拉远到整个画面,大屏幕再次“动”了起来,使观察者既观察到了整体画面,又有意识、有重点地观察到了部分画面。这个技术的运用能够很好地引导幼儿感受分解观察法。例如:绘画活动“有趣的表情”中,运用镜头拉伸法将幼儿的一个表情由整体拉伸到部分,帮助幼儿对脸部特征进行细致观察。比如观察笑的表情,教师可以将整体的脸部画面慢慢拉伸到嘴部,同时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孩子发现嘴是张开的,向上的。教师继续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追问:嘴张开后能看到里面的什么?幼儿观察到有牙齿,这时画面再次拉伸,显示完整的脸部,幼儿依然可以注意到眉毛、眼睛、嘴等部位得特征。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描述,扩大幼儿的观察范围
现代化信息技术将远离幼儿生活环境中的事物及一些不易被观察、被发现的事物,用现代信息技术克服时空限制真实再现,扩大幼儿的观察范围,让幼儿进一步观察描述。在观察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幼儿所观察的事物定格,幼儿把观察到的事物描述下来,再进行重放,这样的观察不仅有视觉参与,而且有语言的参与,对加强幼儿的观察和记忆能力大有裨益。
本班共有幼儿30名,研究前对他们进行了前测(见表1和表2)。
表1 本班幼儿观察特点
表2 本班幼儿绘画特点
研究后对幼儿进行后测(见表3和表4)。
表3 本班幼儿观察特点
表4 本班幼儿绘画特点
通过前测和后测的对比发现:幼儿的观察和绘画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前测时大部分幼儿对美术活动缺乏信心和兴趣,对所描画的事物缺少观察与经验;而后测时,大部分幼儿能够在观察前明确自己的观察任务,有意识地观察事物,在观察过程中有一定的方法,能够细致地观察,能够将所观察到的内容表现出来,绘画时能够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始终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绘画,部分幼儿能够注重细节的刻画。
四、结束语
在中班绘画活动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现代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声像结合,图文并茂,使事物化小为大,化静为动,化远为近的特点,充分调动了幼儿视、听、说等多种感官,帮助幼儿进行观察。有趣、逼真的形式,较为宽松、直观的引导方式,一改传统绘画教学中整齐划一的发展速度,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不仅如此,现代信息技术还能够激发孩子们对周围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喜欢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更喜欢也更善于观察事物。而且信息技术的运用扩大了幼儿的知识面,使他们增强了自信心,同时也获得了愉悦。
一、残疾儿童康复专业现状
根据2011年中国残联等有关部门公布的我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约有0~6岁残疾儿童139.5万人,每年新增19.9万人,而残疾儿童入学率仅为60%。专业的学前特殊教育师资力量有待增强。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视,残疾儿童康复机构陆续建立,但是满足不了众多残疾儿童需要康复的现状,出现这样的供需矛盾,半公益半盈利性质的民办儿童康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是无论从公立和私立康复机构来看,师资力量是最需要加强的。培养残疾儿童康复教师是一个长期的、科学的培训体系。这个体系既有普通教育的特点,也有特殊儿童的特点,与普通教育一样,甚至超过普通教育对实训的要求。一般的儿童康复师资培养,需要建立专业的师训室,如感统实训室、沙盘心理观察、录播实训等,但是校外的真实岗位训练也必不可少,这样校内和校外的结合训练才能保证师资职业能力的提高和质量。但是随着实训建设的深入却带来了一些问题:
1.校内实训教学与校外实训教学不能有效融通
我校的残疾儿康专业实训方式是:学生在校内实训室开展学习活动,例如在感觉统合实训室了解各个器具的使用以及效用,然后到校外实训基地接受实践教学。校外导师按照课程安排开展实践指导,但对学生在校内实训的情况不能全面地了解,如学生是否能对某些重要器具熟练操作等,这样校外导师会在指导过程中对学生的能力有所怀疑,而不愿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最后校外实训环节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2.校内教师不了解学生校外实训的情况
随着儿康专业的生源扩大,师资力量却有限,学生校外实训时,校内教师不能时刻跟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不到及时的指导,最后教师只是根据校外导师的评语对学生的校外实训给出一个总结性的评价和分数。这样的评价显然不能客观评价学生整个教育实践的表现,也不利于提高学生技能。
3.校外导师不能有效指导学生校内实训
校外导师往往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骨干教师,如果能让校外导师指导校内学生的实践教学,必将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下一步的校外实训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我校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等原因,校外导师不能对校内实训活动进行指导。
以上问题,导致实训教学效率下降,使用人单位希望职业教育达到零距离上岗就业的需求难以实现,也给学生就业增加难度。
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型移动设备和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也为我们的实训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微型移动设备主要是指:智能手机、带有PC性能的上网手机和PDA等,这些设备具有便携、实时性和流媒体功能的特点。综合我校残疾儿康专业实训的问题,主要就是实训过程中缺乏及时“沟通”的途径,如果我们采用微型便携设备辅助实训教学解决上述问题,必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残疾儿童康复实训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利用移动技术支持的实训平台将满足学生实训阶段产生的必要需求:
1.满足了学生实训中适应性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职业教育必须面对的事实是扩大生源,学生学习能力差异比较大,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采用传统的实训方式不只会给教师的因材施教带来困难,也使部分学生失去了获得专业技能学习的机会。以移动设备和技术辅助的实训方式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相结合,将学习聚焦于为恰当的学习者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提供恰当的内容。同时,实训平台的学习模式也是建立在协作学习的基础上,使全体成员可针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平等交流,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可以实现实时关注学生实训活动并即时点评反馈。
2.满足了教师对传统实训模式与以移动设备、技术辅助的实训方式整合的混合学习模式的需求
本实训平台的研究是建立在项目教学法这个成熟的实训模式之上,将移动设备的优势与这种实训模式有机整合而形成的学习模式。通过移动设备、技术构建的实训方式,将整个校内外实训资源统一整合,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点播课程学习,并记录其各个实训阶段(从校内实训室的学习情况到校外实训基地的学习情况)的表现,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及时对每个学生的实训活动进行指导,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3.满足了学校与企业共育人才的需求
以本课题来讲,通过移动设备、技术辅助的实训教学,减少了学校和企业在各自发展中建设的成本,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企业从学校不只能获得优秀的员工,还有先进的康复器具与教学理念,学校则从企业获得真实的实践环境和经验。只有通过各种方面建立这种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途径,学校和企业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三、残疾儿童康复实训平台的设计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将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的研究。在教育理论方面深入研究儿康专业的教学理论和其实习实践的每个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其规律模式,并逐渐由传统的实践实习方式转变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现代化的实习实践模式。其次,充分研究和论证平台的实现技术、架构,考虑平台的可扩展性。
1.实现技术研究
本平台的开发由于资金和开发人员的限制,在技术上采用了成本低廉、技术难度小的平台和数据库。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项功能的实现目的和操作复杂性,因此平台分两部分开发,我们将业务复杂的部分放在基于B/s结构的web实现,将业务简单但是及时性较强的部分开发成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上实现。因此,其技术采用了Asp、Html、wml语言,数据库采用了Sqlserver数据库。
2.功能设计
本平台应满足教师、学生、企业导师和相关人员的需要,做到对学校人员、场地、物资设备等资源的合理调配。据此,我们根据系统实际情况将系统分为相关通知、实习安排、实践安排、学生区域记录、教学活动观察记录、过度环节教学记录、学生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日常活动设计、见结、实习评价、疑难问题讨论、实习资料等功能。
(1)相关通知模块:在这个模块教师和企业导师可以有关实习的通知;
(2)实习安排模块:在这模块教师实习各个环节的资料和要求,实习目的、实习要求、实习相关电子资料以及相关参考资料;
(3)学生区域记录模块:在这个模块学生添加区域记录的内容,并可进行编辑和查看等操作;
(4)教学活动观察记录模块:在这个模块学生添加教学活动观察记录的内容,并可进行编辑和查看等操作;
(5)过渡环节教学记录模块:在这个模块学生添加过渡环节教学记录的内容,并可进行编辑和查看等操作;
(6)学生教学活动设计模块:在这个模块学生教学活动设计记录的内容,并可进行编辑和查看等操作;
(7)见结模块:在这个模块学生添加见结的内容,并可进行编辑和查看等操作;
(8)实习评价模块: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对学生进行网上的实习评价;
(9)问题讨论模块:教师和学生随时通过智能设备对实习问题进行讨论。
3.数据库设计
数据是系统的基础,数据库设计是系统设计的中心,是系统实现的保证,也是衡量系统可行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基础数据”,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应遵循实用性、可扩展性、安全性、集成性和规范化原则。
儿康专业实训实践平台系统数据并不庞大,但关系复杂,为使数据处理、统计、分析、计算更方便,要将系统数据进行分类。根据需要,完成设计包括表(63个,表略),其主要业务表如下:
表1.区域活动记录表(area_active):学生学号、区域名称、记录日期、使用频率、区域标牌、材料布置、观察重点、观察记录。
表2.教学活动观察记录表(teach_observe):学生学号、授课教师、班级、时间、活动名称、教育活动观察记录、分析、活动评价。
表3过度环节―教学活动观察记录表(teach_observe_detail):学生学号、授课教师、班级、时间、活动名称、教育活动观察记录、分析、活动评价。
表4教学活动设计(teach_design):学生学号、执教班级、日期、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思考效果、思考心得、思考不足、改革方式。
表5融合活动设(mix_act):学生学号、领域、主题、班级、设计思路、能力基础(选择是普通幼儿或特殊幼儿)、普通幼儿能力基础、特殊幼儿能力基础、普通幼儿活动目标、特殊幼儿活动目标、环境创设、活动准备、普通幼儿活动过程、特殊幼儿活动过程、普通幼儿活动评价、特殊幼儿活动评价、普通幼儿活动小结、特殊幼儿活动小结。
在残疾儿童康复专业实训平台的研究中,我们从教学模式探索和平台构建两个方面出发,在教学模式探索方面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通过观察、试验、调查和统计等方法研究教育现象,注重研究的严密性和客观性,在定型研究中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活动第一手资料。在平台建设阶段将通过不断实践和反复测试,逐渐完成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1]萧成起,苏孝正,吕n杰,林永胜,黄永强,黄龙翔,陈文莉.无缝式学习环境中的知识建构[R].台北:2008年台北全球华人资讯教育论坛,2008.
[2]李玉斌,刘家勋.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1):31-32.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241-01
虞永平教授指出:“幸福体验是指在一个充满支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幼儿的需要、兴趣被充分关注,他们的天性被充分关注,他们的学习特点和规律被充分关注,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学习,将思考与行动结合起来,进而使幼儿产生对特定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从而生成有意义的活动。”新《纲要》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饲养活动是一个为幼儿提供有益经验习得、幸福体验的有效载体,因此我园以饲养活动为切入口,让幼儿在照料小动物、观察小动物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的感觉。以下就以一些案例为说明,幼儿在饲养动物的过程中享受了幸福体验。
1 幸福体验之幼儿主动观察
观察力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能力。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也指出:创设和帮助儿童注意四周的环境,可以发展儿童的各种兴趣,满足儿童的求知欲,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幼儿在主动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过程中,获得幸福体验。
案例:观察泥鳅的外形
泥鳅是孩子很感兴趣的动物,他们对泥鳅充满了好奇。一天,孩子们说,老师泥鳅身上怎么有小的斑点的啊,于是带着孩子们好奇心,我对孩子们提问:“泥鳅长的怎么样?身上有什么啊?”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进行观察泥鳅的外形。有的小朋友说:“泥鳅有尾巴的;泥鳅有嘴巴、眼睛还有胡须呢;泥鳅身上还有那个像小扇子的,那个还会动的;泥鳅身上是黄黄的,但是还有点小的黑点点。”
分析:在观察泥鳅外形的过程中,我发现虽然是第一次观察泥鳅,但是孩子能通过自己的主动观察来获得有关泥鳅外形的经验,这让幼儿觉得很幸福,这也是对自己的肯定。
2 幸福体验之幼儿主动探究
陈鹤琴先生认为:每位幼儿都具有自发的学习潜能,教育的目的不是将一些经过选择的知识强塞给幼儿,而是培养其自发学习的欲望。应该给予孩子的是自主探索的权利、自主学习的方法。通过在饲养的活动中,幼儿自主探究,获得幸福体验。
案例:泥鳅喜欢的食物
通过实验论证到底泥鳅喜欢吃什么。在活动之前我和孩子们进行一次谈话活动:“孩子说老师你知道泥鳅喜欢吃什么东西吗?”带着这个问题,于是,我请孩子们带一些你认为泥鳅会喜欢吃的东西来,喂泥鳅。”第二天,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都很积极,有的孩子带了螺丝,有的孩子带来了饲料,有的蚯蚓。两天后,我们发现蚯蚓和螺丝变少了,这证明泥鳅喜欢吃蚯蚓和螺丝,饲料什么的都没有变化。
分析: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自身的好奇产生了这个《泥鳅喜欢的食物》科学探究活动,实验证明我们发现泥鳅最爱吃的是蚯蚓,螺丝也喜欢,饲料不喜欢吃。幼儿从产生疑问“泥鳅喜欢吃什么”到最后知道答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的幼儿是获得了新的知识点――泥鳅喜欢的食物,获得幸福体验。与此同时,我也发现我们的孩子很关心泥鳅,照顾它,坚持每周喂泥鳅吃他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和帮助泥鳅换水,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3 幸福体验之幼儿的意外收获
幼儿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他们的生活中充满惊喜,充满乐趣,充满意外,他们的学习需求更多地来源于这些惊喜、乐趣和意外。在饲养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会时不时地发现一些特别有趣的事,使他们感到很惊喜。
案例:捉泥鳅
某天下午户外活动,我带着孩子们去园内散步,孩子们走到泥鳅池边,很多泥鳅。这时候,我们孩子就问我:“老师,这个泥鳅池里的泥鳅好多啊,我们能不能把泥鳅抓到我们班级去养啊?”看着孩子们这么喜欢泥鳅,于是,决定让我们的孩子体验一下抓泥鳅的乐趣。
分析:在徒手捉泥鳅的过程中孩子都没有捉住泥鳅,孩子知道泥鳅身上很滑,这个滑就是新的知识点,泥鳅身上滑就是粘液,孩子们通过自己在捉泥鳅的过程中获得这个知识,孩子们是获得幸福体验的。
4 幸福体验之家庭资源的重要性
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可见,只有家园的互动合作,才可能带给儿童最好的经验。通过家庭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让我们的幼儿在饲养活动中更容易获得幸福体验。
案例:怎么样才能捉住泥鳅
粘液是泥鳅的特性,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让别人捉住。同时又生成新的探究点,孩子说:“老师,我们怎么样才可以捉住泥鳅呢?”孩子们知道因为泥鳅身上很滑,有粘液所以捉不住,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探究点,我们怎么样才能捉住泥鳅呢?陈思绮说:“老师,用工具就可以了。”我又追问:“用什么工具?”有的孩子说:“用网漏斗捉泥鳅”“用木夹子捉泥鳅”“用塑料袋子捉泥鳅”“用塑料篮子捉泥鳅”“用碗捉泥鳅”。最后发现网漏斗是最容易捉住泥鳅的。
分析: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孩子们知道用工具,孩子们在爸妈的帮助下选择认为可以捉住泥鳅的工具进行捉泥鳅,最后发现网漏斗是最容易捉住泥鳅的。虽然孩子通过自身的探究最终获得这个知识点和相关经验,但是和我们的家庭资源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只有重视家庭教育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使家长切实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我们的孩子才能更容易获得幸福体验,使我们的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我希望通过饲养、种植活动,做幼儿乐意观察探究的事、做适合幼儿发展的事、做幼儿力所能及的事、做幼儿能接受挑战的事、做幼儿能感受到趣味的事、做有思维参与的事。真正增进幼儿经验,真正让幼儿感受幸福。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幸福.经验.幼儿园课程[J].幼儿教育,2010,(34).
1.健全制度,活动保障
为了加强劳动实践基地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结合当地实际、学校特点,制定了《劳动实践基地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劳动实践基地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安全应急事故处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使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领导重视,加强宣传
为了确保我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学校聘请了农业种植专业技术员为我校的实践基地辅导员,成立了由校长、专业技术员、校外辅导员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基地建设的管理、检查、评估和协调工作。以德育主任、行政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劳动实践活动指导小组,负责基地建设计划的制订、科研和运作。并成立劳动实践基地教研组,以教研组长为主抓好劳技课题,负责基地建设的具体实施工作,使基地活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从而确保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狠抓培训,强化素质
抓好学校劳动教育,教师是关键。没有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学生不可能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抓教师能力和水平提高上。我们采取坐下来学(通过网络书籍学习)、请进来教(聘请农业技术人员讲授),聘请本村有经验的热心人士,进行现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和指导实践的能力。学校建立了一支比较合理,稳定的劳动课教师队伍,并选派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
三、校本开发,学科整合
1.狠抓教学,实践锻炼
劳动课的主体是学生,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上,我们首先抓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我们建立了班田责任制,做到领导包年级组,任课教师包班级,教师包学生。校田地从种到管到收,完全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为了使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真正发挥育人作用,各班级建立了劳动档案,老师将每次劳动做好记录,学生在每次劳动后都要写日记;还设立了作物生长记录,记录了各种作物阶段性长势,不同植株的高度和叶片数,成熟收获的时间等等。
2.编制校本,开发资源
我们的劳动实践基地是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天然资源。为了给学生创造劳动实践的机会,我们开发校本课程《劳动实践课》,每星期一下午两节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有学生劳动的基本技能、任务分配、农业种植方案、劳动实践等环节,保障学生由理论向实践的成长过程。使学生从课堂走向博大宽广的大自然,从呆板的课本走向丰富多彩、生动的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供了得以实施的土壤。
3.学科渗透,促进整合
劳动实践课不但可以教给学生劳动的基本技能,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现代化经济和市场发展状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发明创造能力,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我们加强综合实践、劳动、科学、品社、数学、音乐等学科之间的渗透,注重德育功能的发挥,在劳动基地中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去除娇气,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农村的教育,促进思想素质的提高,促进智育发展。学生参加劳动有利于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能够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如,劳动课我们教学生劳动技能;品社课我们向学生进行劳动观点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认识水平;数学课教给学生商品买卖的知识技能,使学生到草莓基地能够帮助校外辅导员称草莓,进行价格结算卖草莓;音乐课唱草莓歌、跳草莓舞;美术课画草莓画,编草莓报;语文课写草莓文,促进了学科整合。
4.活动开展,强化效果
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儿童认识世界、
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幼儿有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宝贵的一笔财富!幼儿园的种植园地是幼儿学习,培养观察能力的宝贵资源,教师应充分发挥种植区和自然角的教育价值。我认为,培养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观察能力,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引起观察兴趣
幼儿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观察、去发现。他们对所有新鲜事物都很感兴趣,总有问不完的问题。“这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个孩子,都变成了一个个小问号,小脑瓜里藏着许许多多的疑问。土壤、蚯蚓、蜗牛壳等,都是孩子们议论的话题。若没有教师的引导,种植的活动目标就很难实现,教育意义就所剩无几了,更不要说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了。因此,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活动前明确此次活动的观察目的和观察任务,就尤为重要。
例如:引导孩子们认识蚕豆时,我采用猜谜的形式,让幼儿来猜一猜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豆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激发活动兴趣;另外,我会用“蚕豆宝宝”“好朋友豆豆”等轻松、充满童趣的语言亲近幼儿,让幼儿主动观察蚕豆的外形、颜色,初步认识蚕豆。可以准备一个找蚕豆的小游戏,在各种豆子中,让幼儿找出蚕豆,比一比谁找的蚕豆又多又快。让孩子们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二、学会观察方法
有了观察兴趣,还必须在观察方法上加以指导。孩子年龄较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观察条理性比较差,不会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幼儿观察事物,让幼儿学会有目的、自主全面、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1.比较法。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比较性观察,让幼儿观察两种以上的事物,比较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让幼儿正确细致全面地认识事物。
2.顺序法。对于幼儿来说,让他们掌握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从明显特征到不明显特征等复杂的顺序,存在较大的困难。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只要幼儿能够有顺序、能细致地观察就行了,教师要指导幼儿经常进行有顺序的观察训练,避免走马观花似的瞎看。
3.追踪观察法。追踪观察法是指让幼儿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进行间断性的、有系统的观察,使幼儿了解其生长、变化和发展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完整的认识。
三、培养观察习惯
幼儿的观察力不是一两天就能够养成的,而是日积月累的一个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时常给幼儿创造观察的机会,给幼儿提供较好的观察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观察活动,培养幼儿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1.教师可以利用午后散步的机会,带领幼儿去植物园。让幼儿近距离接触植物,观察植物的特征及其生长情况。
2.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建立一个微型种植园,为幼儿观察植物提供更为方便的场所。
3.邀请家长一起参与种植活动。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家长资源,密切了家校联系,也丰富了校园活动。有了家长的支持,幼儿对植物的观察才会更有效、更长久。
还可通过组织活动观察班级是否有凝聚力,第八周学校举行六年级拔河比赛,我班上输了,结果全班同学哭成了一团,我也补被感动得泪流满面,我在心里说:“输了好,输了让我看到了班上的凝聚力”。
通过“望”得到的信息有限的,而"闻"是从系统获取信息的另一个环节。俗话说:"言为心声""弦外之音",要做到闻其声而知其人。比如从上课时班长的"起立"声洪亮、有力、干脆,说明班长充满自信,班级工作开展顺心。反之,则说明班长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好。通过问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1、听学生的议论,从学生的谈论中了解学生心中的想法,了解学生关心的事情。每当下课十分钟,我都会来到教室跟学生打成一片,下午放学后亲自带领他们跑步煅炼。这样自然就听到了学生很多的你不了解的情况;2、听科任老师的反映,了解老师对学生的看法,老师对班级的看法等;3、听班干部的汇报,了解班级工作开展如何,班级有无进步等。每周五的上午的第四节课就让我们班干部例会,从中能够较全面时听到班里的各种各样的情况。
如果说“望”“闻”是了解学生,了解班级的起步、基础,是从系统获取信息,那么“问”就是在望、闻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学生、贴近学生的关键,是进入系统的探针。问的对象包括学生、家长、科任教师、前任班主任和一切与你要了解信息相关的人员。我特别重视家访,在我的班主任工作计划里第一个短期目标就是通过一个半月家访走完全班同学的家。
作为施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不仅关注优生,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通过家访,不但了解了家长,跟家长作了心与心的交流,拉近了距离,增进了了解,产生感情,达成了共识,更重要的是我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了每个学生,使我的工作做起来比较从容,比较有把握。
一、活动背景
我们学校的大部分孩子从小生活在农村之中,对于种植的知识了解不少,但由于现在每个家庭的孩子较少,比较娇惯,所以真正能动手操作的学生微乎其微。正好,在学校教学楼南侧有一块空地,还荒着。春天,万物葱茏,生机勃勃,如果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土地,种上一些菜啊,花啊等等,孩子们肯定很感兴趣!这样的种植活动可以说是操作性强,切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取材方便,既能给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让他们亲近生命的成长过程,又美化了我们的校园环境。
二、活动设计与指导者
刘志红、刘益方
三、活动人员
五、六年级学生
四、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能说出一些蔬菜、农作物的名称、生长特点等,懂得种植需要“翻土——整地——施肥——播种——管理”等环节,初步掌握一些种植方法,学会栽种一种植物。
2.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激发学生劳动的热情,体会劳动人民劳动的艰辛。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使学生获得一些亲身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分析能力、收集相关信息(包括上网),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5.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五、活动准备
1.发动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有关农作物和各种蔬菜的各种资料,了解一些农作物的样子和生长过程。
2.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图片、视频。
3.最后可以让每个学生写写观察日记、画画农作物的样子,并拍成照片。
六、活动时间安排
本活动历时十八周
七、活动的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主题的确立(三月份)
1. 确定种植园的位置,各班划分区域。
2.各班分小组讨论、搜集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仅限三种。汇报结果,确定这块地种植的品种。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3. 将确定种植的品种分类,根据各品种的特点确定种植的位置。
类别
植物高度-高
植物高度-中
植物高度-低
种植物品名称
4. 准备各小组确定好的植物种子。
第二阶段:种植实践(三月份、四月份、五月份)
1. 了解植物的品种、特点、生活习性等,懂得种植的环节,掌握简单的种植方法,学会栽种一种植物。
2.具体活动步骤:
(1)翻地、整地、施肥、种植。
(2)各班选出一些爱好种植的同学,成立“护绿小组”,对种植的植物进行管理。
(3)围绕种植的蔬菜、花卉进行研究,了解植物简单的病虫害症状;了解植物基本的生长情况及栽培方法。
(4)设计观察记录表,坚持记录。
(5)收集无土栽培等新型种植方法的有关资料,交流。
(6)各班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相同的合并,不同的列出目录,分类装订。
第三阶段:成果交流(六月份)
1. 班级展示种植的植物。
2. 当一回校园美容师,进行美化设计。
3. 展示、评价。
4. 谈谈活动的体会。
八、预期成果
转眼间大学第一学期已将结束,大家都归心似箭,希望赶快回家,同时各自也在为自己制定这的寒假的实践活动,随着假期的到来,束缚已久的身心终于可以迎来自由自在的天空,呼吸着冬天特有的味道,去享受体会属于自己的假期。寒假是学生充实自我、增加阅历、了解社会的重要阶段。作为社会中思想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都有着自己精彩的假期计划:打暑期工,是一种身心的磨练,在赚取生活费用的同时,又可以亲身感受社会这个熔炉;有人抓紧机会去进修,参加雅思、托福、考研等培训班,让自己的知识得到更完善的补充;有人则准备跋山涉水,去游历神州各个地方,扩大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 而卧则是希望能够深入校园,融入学生的群体中,所以我选择了教师实践这项活动。
假期实践能够锻炼我们的能力,但不是朋友一拉、老师一说参加实践有这样那样的好处,脑袋一热就上了,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在持有正确的态度,向有经验的老师和同学咨询,然后真正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毕竟大学生大多是来自于农村,最后也要服务于农村,及早深入社会有助于大学生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做更充分的准备。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与“生产、研究、学习”相结合的办法,才能培养具有求是创新精神人才。实践教学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大学生对于社会、国情和学科专业背景的了解;通过实地动手、思考解决现实问题,使其开阔视野、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增强劳动观念,激励学生创新和创业精神。
下面就讲讲我的大学生教学实践经历吧,很令人难忘的回忆,它是我大学以来的第一次教学实践,从中我觉得自己成熟了,因为我要照顾比我更小的学生,看到他们纯真的眼神,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担负起教育他们传授给他们只是得责任。目前各大高校都有着各自与学校专业相互挂钩的教学实践基地,这更有利于针对性地将学生所学专业与实际生产相联系。当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只是在实践中观察老师前辈们怎么做,更多的是要亲身尝试。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还要定期书写实践报告或心得,这样才能很好的总结实践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一开始我先较快的了解整个班级的学生情况。记得刚开始和小同学相处时,我急着找潭老师了解班级情况。但潭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我,而是让我自己去发现、去了解。可能当初我有点不理解。但后来想一想潭老师并没有做错。我应该用自己的眼睛用心去观察了解这个班级,了解学生,毕竟我面对的还是学生,这也是对我的一个考验。接下来我就通过班干了解了班级的一些日常工作以及班委的一些工作。其次,我再熟悉和掌握学生的情况。为了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我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和他们接触交流。除了上课时间,我一直是跟班的。刚开始几天,学生都不怎么和我说话,都非常被动。我发现自己好象很难融入这个班级,原因是彼此不了解,这时我采取主动,通过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慢慢的和他们交流。通过自己的主动以及对他们的关心,学生也逐渐放开来了,都愿意主动找我交流了。师生之间就应该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