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传承的背景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11 09:58:3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非遗文化传承的背景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非遗文化传承的背景

篇(1)

在我国政府部门助推下,我国文化与地区旅游的可用资源有效整合已是文化领域、旅游事业今后长足进步的必然趋向。在此之前,文化、旅游二者资源开发的匹配程度差异明显,社会各界对我国非遗保护、传承与地区旅游开发这两项话题聚焦重视程度同样稍显欠缺。但在新形势下,我国市场经济近年来的稳定增收,使社会大众将注意目光落在区域旅游方面。加之我国非遗传承力度不足,亟需大众高度关注。因此,将非遗传承与旅游文创产品二者紧密融合,不仅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大幅提升,还能够让我国认识到非遗文化以商业产品这一流动载体大规模传播主体保护、传承的现实重要性,使双方收获到较为优质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非遗与文创产品关联性的体现

(一)文化性质。我国非遗文化简化来讲就是将传统工艺、经验、精神、意志通过世代相传的流传方式传承至今的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形式。趋向成熟的现代化文创产品应持有基本且浓厚的深刻文化内涵作为进步、优化导向,是可充分体现出鲜明民族、地区特征的独有文化符号。所以,“文化”也是前沿性文创产品的核心精髓。对此,在某种程度上,二者对于“文化性质”的理解具有一定相似性。(二)特征互补。非遗文化的显著性特点为“非物质”,主要强调属性中的非物质性,并注重突出物质本体具备的内涵品质而非外在表现形态,对民族先辈代代传承下的文化遗产高度尊重其“原始面貌”。然而,将非遗文化引入产品领域运作中,难免需要依托实物载体将其“具化”呈现。而文创产品归根结底就是流通商品,拥有实际物质特性。在产业运作、发展中,非遗文化可搭载文创产品实现高效宣扬、传播。同样,文创产品则可通过融入非遗文化,收获到艺术、内涵、美观、文化、精神等多种非物质性质的优良特点[1]。

二、非遗渗透文创产品开发的实践途径

(一)分类——直接及间接的应用。根据个体感知事物时运用的多感官,即嗅觉、听觉、视觉、触觉、味觉作为判定标准,文创产品富有的文化性创艺元素多半需通过直观视觉被受众悉数感知,其产品审美同样也是视觉美观鉴赏的动态过程。对此,视觉感、观赏性强的非遗文化项目更契合被具化为文创产品。当然,还应按照非遗文化具体现况,对其采取恰当性转变,让其通过创新再创造实现可利用、可开发价值的获取。以民间传统知识为例,创意设计师可以漫画的表现形式完成文创产品的设计创造,将传统知识的其他感知方式汇聚于主观视觉,加强非遗文化的可用、实用程度。(二)定位——内部及外部的调研。非遗属性的文创产品应兼收并蓄地将非遗文化主旨思想、地区旅游主题项目、文创产品观赏内涵及实用功能等元素侧重“一体化”整合。另外,文创产品需流通于市场,所以还应具有实物商品的性质特点。依托产品设计常规性步骤、流程,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定位还应周全考量现实性社会需要及当地实况。根据“市场外部调研——本土内部调研——文创产品定位”这一系统性、程序化的步骤流程,高质量完成文创产品的市场定位工作。其中外部调研内容可参考以下几方面,如市场主流浪潮、同类产品、对标消费人群等;而内部调研则需全面考虑政府是否支持、本土大众支持基数、可用企业资源等[2]。(三)开发——三元主体及一契二融。在推进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工作中,项目实施主体应由政府部门、非遗传承人、产品设计师三方构成。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管理,需将组织统筹、核心管理、方向把控、政策保证等责任逐一落实;非遗传承人应“扮演”顾问角色,精准控制非遗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平衡点,规避其过度异化这一不良现象发生;产品设计师则应充当“智力主体”,多角度展示自身专业性现代设计主张、能力素养。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应紧紧依靠各项实况,在设计工作中需根据“非遗契合旅游、非遗融入旅游、旅游融合非遗”这种系统方式兼顾思量具体作业方法。其中,“非遗契合旅游”核心意义为当地旅游区域项目主题与本土非遗文化应在地域性、文化性、整体发展规划等方面持有互相的高度契合,继而确保非遗文化可没有阻碍、自然、通畅地结合于文创产品。如英国打造的莎士比亚小镇,其推出的“莎士产品”就充分体现出了莎士比亚文化遗产完美契合当地旅游事业,使得文创产品可顺畅地匹配于当地非遗文化;“非遗融入旅游”的关键所在是当地旅游事业当下发展状态需较为成熟,将非遗文化视为“附加属性”向地区旅游业、文创产品逐渐渗透。如我国安徽黄山旅游区主推的松树文化,在该情况下,部分“徽州”文创产品应明确自身“点缀”意义的根本定位。“旅游融合非遗”则恰好“相反”,其基础含义为当地非遗文化具有较高品牌性、影响力,“风头”甚至“盛过”本土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应优先考虑实行资源整合工作,搭配非遗文化科学、合规地开发作业。深挖地区非遗文化蕴含的深刻内涵,将其作为文创产品开发的基本遵循原则。此外,按照当地经济现况,可思量本土非遗旅游主题项目的多方位策划。构造出地区专属的“非遗生态圈”,通过非遗文化“权威性”高效带动当地旅游事业发展。(四)推广——单渠道及多渠道。在非遗文创产品的推广运营方面,需灵活使用各类恰当性资源。谨慎选择合作企业参与方,将非遗文创产品专线运营公司及时成立。构建出线上、线下两种形式的产品营销渠道、平台,有效拓展产品营销途径。而产品营销平台可依托规模的实际大小划定为“联合营销平台、实体专卖店、联合销售商铺、自动售卖机、线上销售程序”等,为当地创造出结合实况可多选的售卖平台组合条件、思路;销售渠道的选择可同样可按照规模大小多元选用中间环节,即“生产加工方——产品商——产品批发商——产品零售商——产品消费终端群体”,全方位保障非遗旅游文创产品的流通通畅性,满足消费群体、文创产品经济利益、非遗传承等各现实性需求[3]。

综上所述,非遗资源作为当地的地域性关键文化资源之一,将其深度融合文创产品的系统化开发,实质意义就是通过生产、销售活动保护非遗文化,面向社会进行大规模的活态传承。另外,非遗性质的文创产品也是将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与新时代流行主流元素有效衔接的特殊纽带、桥梁,更是当地的品牌性文化名片。将非遗文创产品高质推广,可增长地区的文化个性,实现非遗文化与文创产品的联动、协同、创新发展。对此,工作人员应将深挖地区非遗文化鲜明特点作为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工作的基础落脚点,设计出“别具一格”、非遗传承观念强烈、流通性高的文创产品。在保证其市场销售量的同时,向大众传播非遗保护、传承思想,助推我国文创产品、非遗文化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黎.非遗传承与旅游文创产品开发互推策略研究[J].绿色包装,2020(08):69-73.

篇(2)

持续开展“古梦清泉”侗族文化传承志愿活动

古梦清泉侗族文化传承志愿团成立于2014年7月,创始人为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优秀校友石贤。她带领的团队主要针对贵州从江的侗族文化传承现状开展文化志愿帮扶活动,与贵州从江团县委、县妇联合作共建“大学生志愿实践基地”两处,以贵州省从江县西山镇陡寨村为主要活动地点,创办“古梦清泉少年侗歌班”,带领当地留守儿童跟随老歌师学习侗歌。少年侗歌班项目激起了当地群众重拾侗歌文化的热情,被纳入从江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侗族大歌保护项目”。团队还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发起了爱心笔友计划、援建爱心图书室、语音故事征集等活动,并通过团队微信公众号开展宣传,受到了校内外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围绕侗歌班,团队还在当地开展了系列公益活动:举办公益电影节、给老年人免费摄影、创办侗族手工公益微店、修复古榕碑亭等。2016年8月,古梦清泉创始人石贤组织筹建了从江县西山镇民族文化传习所,让侗歌和侗族传统技艺获得了良好的常规传承平台,充分提升了当地的文化自觉和传承意识。“推动民族非遗走进课堂”实践团队指导教师连续6年组织开展过“非遗进课堂”,2021年,团队与南京博物院合作,持续开展“馆校合作”,推动民族非遗进课堂,内容包括讲座、手工艺体验、文化研讨等,并且与学校艺术教育中心合作,开设常态化课程与课堂,开展“名家进课堂”“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到非遗传承地开展“实境课堂”等系列活动,在学校“文体增色”战略中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应有担当。同时还与西部高校进行联络,共同开展线上课堂,开展东西部文化交流活动、文化志愿者活动,实现了互动往来与交流,共同促进了非遗文化的繁荣。

挖掘侗族非遗文化背后的故事

2021年寒假期间,实践团队制作了动画故事《四艾寻歌》。考虑到哔哩哔哩、抖音等视频平台的受众人群大都是年轻人,而他们对机械的、教条的、纪录片式的短视频兴趣很少,这将不利于视频的推广和非遗文化的宣传。因此我们团队创新性地使用了较为幽默风趣的PPT动画模式的短视频,以尽可能适应社会媒体高速发展、更新换代的特征。在视频故事制作完成后,团队利用多平台实时联动视频,在抖音、哔哩哔哩的视频制作和是相互协调配合的,并且与微信公众号“古梦清泉”的推送相一致。

为留守儿童开展“云端支教”与捐赠

“云端支教”是实践团队探索的创新性支教方式。实践团队成员大多来自外国语学院,团队成员的语言是优势,所以团队将民族非遗故事收集起来,简化成“儿童版”,继而进行翻译,在经过反复打磨后,使之成为适应留守儿童的简单英语,再进行录制、配乐。每一集原创非遗故事不超过5分钟,以确保留守儿童能够“听得进、听得懂”,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云端支教”还采用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如录制一些弹唱的钢琴曲送给这些小朋友。团队认为音乐能够给人带来希望,也期待贵州的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音乐和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同时,团队还面向从江贫困小学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捐赠。如从江县西山镇中心小学期待能够得到体育用品与配套书籍,团队便联系了学校体育部,随即体育部教工党支部书记马肇国老师采购了篮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等基本体育用品寄送给小学,同时还利用自己是网球专业运动员的优势,录制了简易的“网球教程”赠送给了小学的孩子们,表示了对他们认知网球、热爱运动的期待。同时,团队还向西山镇中心小学捐赠了一批民族文化类和通识文化类的名著,以助力民族地区的学生阅读文化书籍与名著,推动其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加强非遗传承阵地建设。开展非遗传承的中西比较研究实践团队收集了20个国家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措施以及政策,在资料收集过程中,了解到了世界各国对非遗的重视,以及采取的良好举措、文化背景等,这对于视野的开阔、专业的拓展均有益处。笔者始终以批判的眼光从不同视角去看待“抖音”等大众传媒,对其优势与劣势进行理性分析,继而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文化研究的自觉中建立了文化自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研究团队中的指导教师担任商务孔子学院教师多年,利用这一优势,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研究,研究如何将“民族的”转变为“世界的”,从而实现“用文化沟通世界”,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技术创新

实践团队所在的南京财经大学拥有经济、管理等商科以及大数据、信息技术等理工学科,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技术创新有着极大的支撑作用。经调研笔者发现,当前民族非遗要想走出世界,就应将“制作技术”转化为“传播技术”,即如何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讲好非遗故事”,如何挖掘每一件民族非遗产品背后的故事,并用故事吸引市场、用故事传承文化,而这也是笔者团队项目的技术创新之处。实践团队的成员中有擅长大数据分析以及VR、微视制作的同学,而且在自身的专业之外,笔者对这些当前和未来的“必备技术”充满热情,希望能够借助对该项目的探索与尝试,真正实现学科与专业的融合,而这也是未来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团队从优秀校友石贤的卧松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着手,开发线上App,利用最先进的技术“说非遗、讲故事、播文化”,探索先进技术融入文化传播的新方式。

参考文献

篇(3)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述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民间性、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等特点,已有不少项目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1]。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的整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久性的传承下去,需要获得更多人的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因此,艺术类院校针对本地非遗特意组织了挖掘、创新、传承等活动。将优秀的民俗文化发扬下去,能够促进国家的向前发展,将生活智慧、人文精神集中起来继续流传,其价值难以预估。

二、非遗传承与创新中艺术类高职教育改革的可行性

(一)地域特质相互契合

艺术类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让他们更好的就业,成就自己的辉煌人生。学校除了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以外,还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指引他们更好的突破自我,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一般情况下,艺术类高职院校会利用自身优势,强调文化差异以及地域特色,组织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与地域特质相互契合,因此,不断穿插在艺术类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中、团体活动中,就能被学生接受,使其成为实力最强的传承者。学生们了解了非遗文化,找到了与自己专业基本一致的特色元素,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可以进一步的促进非遗传承与创新。

(二)融合先天教学条件

以前,艺术类高职教育中的课程设计偏专业化,新课程背景下,第二课堂、选修课程的开设,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考察课程是否具有地域特色,然后,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扬,这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最好途径之一[2]。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相比较,非遗传承与创新中,应该针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补充,评价的方式进行转变,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要比一味灌输的效果好得多。学生们掌握了非遗技艺,通过实践活动收集非遗素材,在不断的考察中,就能提升审美水平,拥有艺术气质,确保今后的发展更加顺利。启发了学生的自学意识,用非遗文化促进了教学效果的优化,专业教师不妨利用自身优势,给予学生创作灵感,同时安排好教学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在文化继承中求得发展,在努力创新中走向成功。

(三)获得地方政府支持

非遗传承属于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而非遗文化则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流传下来的称为艺术技能的东西。保护区域性非遗,地方政府必须发挥重要作用。艺术类高职院校推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工艺类非遗的教学内容,或者说,建立专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体系,确立创新的目标,促进学生广泛就业。风土人情类的非遗文化,还能带动地区经济的平稳增长,地方政府足够重视它,并且起到关键性作用,那么,艺术类高职教育中非遗传承与创新就会变得更加简单,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继而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计划。

三、非遗传承与创新中艺术类高职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创新作用

艺术类高职教育阶段,是传播文化、传授技能的关键时期,教师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学术造诣,在实践中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满足他们更多的学习需求,从而开拓创新空间,体现创新教育的存在价值。

(二)培养大批人物主体

篇(4)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A-0054-05

六年的学校生活,可以给儿童怎样的影响?应该给儿童怎样的滋养?这是我们教书育人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宿。也许,家乡的一草一木、地域性的传统文化是促进儿童成长最鲜活的因子。从2010年开始,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就利用建在校园里的“春江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这一独特的资源,开发实施“春江非遗文化”课程。2014年12月,课程基地在常州市课程基地评选中被评为第一名。2015年5月,“春江非遗文化”课程被评定为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课程。“春江非遗文化”课程的建设促进了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架构,促进了学校特色文化的彰显,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一、“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缘由

地处长江之滨的春江镇,潮平岸阔、物产丰饶、历史悠久,如何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面的三个“如何”能很好地解释我们建设“春江非遗文化”课程的缘由,也是我们推进本课程实施的三个导向。

1.学校培育目标如何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学校从2009年8月建校初就确立了培养“既有民族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有根新人”这一育人目标,课程是实现学校培育目标的主要载体。现有学校课程虽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但这些传统文化始终处于学习活动的边缘,难以对学生产生全面而深入的影响,再加上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选择适切的内容与方式有一定困难。如何让课程“好吃又有营养”?我们认为从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育人资源,开发“春江非遗文化”课程,让一届届的春江学子怀有深深的家国情怀,应该是可行的。

2.具有多样成长背景的学生如何形成一种新的归属感?

我校的学生有三大来源:第一是原百丈地区的居民子女,他们受着农耕文化的影响;第二是原江心洲拆迁安置居民子女,他们受着渔猎文化的影响;第三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成长背景更加多元。三类学生方言不通、习俗不同,在六年的小学学校生活中需要进行文化融合,让这些春江新居民从小了解春江,吸收春江人民“勤劳、善良、智慧”的品质,从知春江到爱春江,从小培养他们建设春江的情感。若干年后这些新一代春江人必然会在一种新文化力量的凝聚下开创春江美好的明天。

3.丰富独特的课程资源如何放大自身的育人价值?

学校有一座全省唯一建在校园里的镇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提供了较为丰富独特的地域性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如果开发一种综合性校本课程,将极大提升场馆的育人价值。春江镇本是一个由原来五乡镇合并而成的新镇,镇政府在2009就提升出“文化兴镇”的建镇策略。在“文化兴镇”过程中,学校应该有所作为,以一种新文化实现学校培育目标,助推春江镇的文化发展。学校骨干教师都是原春江五乡镇居民,对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理解深刻,为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提供了强大的师资力量。

二、“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目标

“春江非遗文化”课程虽然只是一门综合性校本课程,但我们在定位课程建设的目标时却对它寄予了更大的期望。从本课程的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到学校整个课程体系的建构,期望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做得实一些。具体的课程目标为:

一是形成课程实施机制。形成较为规范、成熟的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的机制。

二是打造课程实践基地。打造一个全镇学生学习、传承春江非遗文化的体验实践基地群。

三是彰显课程整体育人功能。实现学校课程的有效整合,彰显课程整体育人的功能。

四是实现学生素养提升。实现学生情感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实现由知春江到爱春江的情感升华,从而形成建设春江的内驱力。

五是促进教师团队发展。成就一支具有“春江非遗文化”传承能力和创生智慧,同时又具有较强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的教师团队。

三、“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举措

由一个场馆到一门课程再到一种特色,这是我们两年课程建设的历程,也是对课程建设缘由中三个“如何”的回应。

1.由一个场馆的展示到一门课程的建设

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既有民族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有根新人”,“有根”就是指具有民族情怀和家乡情结,让每一个春江学子将来不管身处何地,都能“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这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何处入手?刚开始,我们从常州的历史文化入手,从中优选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元素作为学校“植根”课程的内容,与班队课、品德与生活课和学生德育活动结合。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没有具体物化资源的支撑,教师说教太多,学生体验太少,实施效果不理想。2010年初,春江地区进行大规模拆迁安置,我们联合镇文化中心把拆迁安置过程中遗弃的体现春江地区特有的农耕、渔猎文化的典型物件收集起来,按照“人文春江”、“儿时玩趣”、“春江人家”、“人生礼俗”、“民间艺术”、“春江农耕”、“长江风情”、“春江故事”八个主题建成了春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从常州历史文化聚焦于春江非遗文化,重点打造了小讲解员社团、舞龙社团、打连响社团、方言社团、唱春社团……。2016年暑期,学校又耗资50多万,进行了非遗馆的升级改造,使之由展示馆变为体验馆,同时新建了与非遗课程教学匹配的“开心农场”和“快乐厨房”,创设了非遗体验长廊、非遗运动区域……,实现了非遗课程资源的传承与创新。

2.由社团活动的组织到课程整体育人的实现

“春江非遗文化”实现由场馆展示、社团活动上升为综合性校本课程,并与其他课程共同来推动“有根新人”的培育,这是我们推进特色文化建设项目的核心目标。2014年初,学校承担了区课程顶层设计的实验项目,围绕“有根新人”的培育目标,学校整体架构了“阅读与表达”、“思维与探究”、“品德与生活”、“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五大课程群。但如何在课程顶层设计中体现学校特色?学校先后邀请了成尚荣、彭钢、董洪亮、郝京华、骆冬青、高峰等一批教育专家和高校教授,与全体教师一起进行专题研讨,确定开发建设“春江非遗文化”课程。随后,专家又围绕“春江非遗文化”课程与学校整个如春课程体系的关系,以及课程的核心素养、性质、内容体系、实施方式、课时、评价等进行了具体指导。学校以课程纲要的撰写为抓手,对春江非遗文化课程进行整体性架构,为一线老师具体实施本课程提供了明确的路径。“春江非遗文化”课程纲要的主要内容为:

3.由活动的开展到课堂教学的深入研讨

一门课程的教育影响最终要通过教学活动才能辐射到学生身上,这是学校教育的特殊性――教学性所决定的。“春江非遗文化”课程是一门全新的综合性校本课程,如何突显它的教学特性?无论是一开始点状的活动讨论还是后来每月一次的全校性系统教学研讨,每次活动都提前确定好主题,邀请常州市教育局、常州市教科院、常州市钟楼区教育局等单位的课程专家与学校24位非遗课程骨干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每次至少由一位教师进行非遗课程教学,以课例研究的方式围绕非遗课程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关系、各类课型的教学结构、如何备课、如何开展课堂交往、如何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为课程的育人实效发挥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4.由一门课程的创生到学校特色文化的彰显

“春江非遗文化”课程是学校的特色课程,只有与其他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相融合才能实现它应有的育人功能。我们除了每周利用地方课程中的一课时进行专门的非遗课程教学外,还向所有学科课程渗透:春江童玩课程向体育课渗透,春江故事向品德与生活课渗透,春江人文地域向综合实践课渗透,春江农耕副业向科学课渗透,春江民风美食向德育活动渗透……。同时,我们还努力用春江非遗元素提升改造整个校园环境,学校“春曦园”地面有显示农耕文化的二十四节气图,墙上有体现春江过去与未来的青铜浮雕“长江之春”,“春晖园”和“春华园”景观中点缀着本地特有的渔船、渔网、石磨、凉亭……这些既是校园非遗景观,也是儿童们课间休闲玩乐的场所。这样,“春江非遗文化”就不只是一门校本课程,而且还成为了一种特色、一种文化。

四、“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成果

从2010年10月开始,“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已经实施了6个年头,从一个场馆到一门课程到一种特色再到一种文化,本课程的实施已经渗透到学校课程顶层设计、课程整合实施、课程评价、学科教学、德育活动和课程资源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春江非遗文化深深影响着每一位师生成长,促进了学校的整体、持续发展。

1.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课程,在推进“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调整优化整个学校的课程体系,如今学校围绕“有根新人”的培育目标,构建了“阅读与表达”、“思维与探究”、“品德与生活”、“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世界与未来”六大课程群。其中“世界与未来”课程群包括“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和梦想课程,共同指向“有根新人”培育目标的达成。学校课程结构合理,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初步形成了“润泽和融”的课程文化。

2.明晰了“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实施的具体路径

为了让“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实施路径更加清晰,我们边实践边思考,在相关专家与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围绕本课程指向的学生核心素养――情感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形成了“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实施纲要。明确了课程的性质、课程实施的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内容设置,同时也较为详细地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课程实施具体建议。为课程的规范实施、科学评价提供了较为具体的实践路径。

3.架构了“春江非遗文化”课程的内容体系

我们把“春江非遗文化”化为一个个故事、一次次亲历,每一节课按照“读―说―试―问―评”的结构进行设计与呈现。还把教材分为长课时教材(40分钟)和短课时教材(20分钟)两类,形成了涵盖一至六年级的教材内容序列。我们还把“春江非遗文化”课程的实施与学校各类学生活动相整合,形成了全学年共九次的春江非遗文化学生活动序列。

4.积累了课程实施的具体策略

我们通过每月一次的系列教学研讨,逐步生成了非遗课程课堂教学模型――“诵、学、议、唱”,初步提炼出了认知互学课型、游学感悟课型、品赏体验课型、技能展演课型、视频赏析课型六大课型,同时在非遗课堂教学观课议课方面也作出了一定的尝试。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已经成功把“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向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进行渗透;每周三、四、五下午第三节课,低年段、中年段、高年段分别上选修课,学生按年段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去自由体验;彩陶、方言、春江美食、传统游戏、唱春……,这些课程都由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校内教师、民间艺人、家长义工施教,既保证了非遗项目建设的专业性,又充分发挥了学校、社区、家长、校外实践基地的教育合力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丰富了课程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的设计是决定一门课程能走多远的关键环节,在具体实践中,我们从三个维度设计了本课程的实施评价:(1)对课程建设的评价。从学生喜爱程度、课程实施规范性、课程实施成果等方面进行优秀校本课程评选,并给予相应奖励。(2)对教师发展的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每学期评出若干“非遗种子教师”并给予相应奖励,通过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对学生发展的评价。通过每月、每学期、每学年的“非遗金牌解说员”、“非遗小能手”、“非遗小达人”、“非遗故事王”等评选促进学生四大核心素养的提升。为了充分发挥过程性评价的作用,我们也形成了三个较为成熟的展示性评价平台:第一是每周五的“如春舞台”,学生自我申报、自主展示;第二类是与社区和媒体共建的舞台,挑选精品项目定期展示,旨在弘扬“春江非遗文化”;第三类是每学年一次的“春江非遗文化节”,与六一儿童节整合,全面展示一学年来的课程实施成果。通过三类活动平台的创设,有力推进了本课程的高质量实施,儿童们也在知非遗学非遗过程中获得不一样的成长体验。

6.提升了课程资源的育人价值

“春江非遗文化”课程项目的实施不仅优化了学校整个课程体系,促进了课程整合实施的深度推进,而且也彻底颠覆了学校硬件建设的理念,学校硬件建设不再随意、不再被动。目前利用非遗元素建设整个校园,让景观含情、让墙壁说话、让场馆育人,使整个学校成为一个大的春江非遗文化体验中心的理念正得到切切实实的执行,课程资源不断优化,更重要的是资源的育人价值得到不断提升。

一是场馆育人。新建了一千多平方米的地球村,这是一个集科技体验、特色社团活动、标本展示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与“非遗馆”相呼应,通过多种多样的体验活动促使学生成为既有民族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有根新人”。把校门口陈旧的橱窗改换成了具有春江民居风格的文化展示墙,以学校课程建设、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三个板块的内容展示如春教育的自信与自豪。

二是墙壁说话。把原来的陈旧的电子显示屏改换成为“长江之春”大型青铜浮雕,展示了春江的过去与未来,既体现历史的厚重又有现代的多元开放,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相呼应。把原来的鹅卵石路面改换成刻有“二十四节气图”的时光大道,展示春江地区“春种秋收”的农耕文化,每个节气图都刻有图案与谚语,学生乐于观察乐于朗诵,体现了与学生对话的儿童立场和课程资源意识。

三是景观含情。在校园绿化带中刻着“仁、诚、勤、孝、善、礼”经典故事沙雕――季札挂剑、程门立雪、卧冰求鲤、凿壁借光、张良搭鞋,生动演绎着学校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把正对校门的花坛改建成黑色大理石浮雕,一群具有“爱心、善心、慧心”的教师引领着“向阳、向善、向上”的如春学子在长江之水的滋润下共同成长,隐含了学校师生发展目标。

五、“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困惑

在取得成果的同时,“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还存在一些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如何取舍?

在课程目标的确定上,泰勒早就提出要区别“适合教育满足的需要”和“适合其他社会机构满足的需要”。如“唱春”不仅是春江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传承有一定难度,传承一定要在学校以课程的形式进行吗?传承一定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吗?我们是不是应该把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探究学习能力作为课程实施的育人目标?还有其他如春江曲艺的学习、春江方言的学习等,从课程建设角度去思考我们应该放弃什么?突出什么?……学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讲比怎么学更重要,对于课程育人目标的舍取需要一线教师的智慧判断。

2.如何包容?

篇(5)

(一)京剧视觉元素

京剧是集文学、音乐、美术等多个领域于一体的综合表演形式,其视觉艺术形象多种多样,可以分为服饰以及舞台道具、装饰这两种类型。其中服饰涵盖了服装和化妆这两个方面,主要涉及京剧人物的脸谱、服装以及附属用品,用于表现京剧角色的人物身份以及性格特点。舞台道具以及装饰物品包括文房四宝、烛台、船桨、马鞭、各种武器等,同时也涉及到整体的舞台摆设。例如桌椅是最常见的舞台装饰道具之一,结合不同的戏剧情节可以充当不同的用途,像桌、山石、床等。这些视觉元素是组成京剧的重要部分,也是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载体。

(二)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视觉形象

综合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视觉形象来讲,主要指的是当消费者针对这一产品进行初步浏览时,第一时间可以通过视觉捕捉到的相关元素,例如构图、形状、颜色、文字搭配、背景画面等(张琦、周杨静、曹艺馨:《中国传统纹样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探索――以南京博物院文创产品为例》,《大众文艺》2019 年第19 期)。这些元素能够为消费者评价这款文创产品提供依据,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产品设计融合的主要桥梁。通常来讲,这些视觉形象可直观反映该产品的实际用途和设计意义,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再现。近些年,国家大力推动非遗文创产品研发,故宫博物院以及各地的博物馆和文化机构均进行了文创产品设计。结合具有历史文化气息和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具有实用性的文创产品,不仅能够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力度,也可以使消费市场内的产品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三)京剧视觉元素与文创产品设计的联系

在京剧表演过程中,蕴含了多种多样的视觉元素,这些元素具有极强的个性化和独特性特点。视觉元素和视觉形象之间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在设计非遗文创产品的过程中,为了凸显京剧的实际内涵和文化寓意,需要将京剧表演中的诸多视觉元素转化为视觉形象,并且与文创产品的实体结合起来,通过视觉形象来体现产品的实际功能和想要表达的内涵,当这样的产品流通到消费市场后,不仅能够提升文化产品的实际价值,也可以有效实现京剧文化的传扬和发展。在设计文创产品的过程中,挖掘京剧表演中的文化元素,并且将其转化为视觉形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文创产品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京剧视觉元素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形象转化方式

(一)常见的京剧视觉元素

常见的京剧视觉元素通常有以下几种。首先是京剧脸谱。脸谱是京剧的代表元素,也是观众在观赏过程中能够非常直观感触到的。当人们看到色彩多样的脸谱时,第一反应便是京剧,因此对京剧来说,脸谱是应用价值最高的视觉形象符号。其次是京剧服饰。京剧服饰按照其功能可以分化成蟒、靠、帔、褶、衣这5 种形态。京剧服饰不仅沉淀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韵味,也表现出极为强烈的视觉美感。再次是京剧头饰。京剧头饰也分为多种类别,例如旦角的头饰有正凤、偏风、六角花、包头帘、串蝴蝶、蝴蝶顶花以及泡条等。京剧头饰涵盖了繁复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以及极为丰富的文化底蕴,集技艺和精巧于一体,已经成为京剧的主要代表元素。

(二)京剧视觉元素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形象转化方式

篇(6)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199-02

2013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成为仅次于意大利的世界第二大“非遗”大国,目前共有45项遗产成功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的“非遗”之路开始于“申遗”,近些年硕果累累,获得了国际性的广泛认可。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步时间比较晚,大众对“非遗”这一概念还不熟知,这对我国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极其不利。提升大众对“非遗”的认同度,走由学校影响社会的发展路径,艺术院校因其专业设置的独特性而扮演着重要地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它在成为“知识”之前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包括居住形式、饮食文化、民间工艺、节庆习俗等,特别是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历史上先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先民们在生活中创造的先进文化,直至今天,也仍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比物质遗产更加重要,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人们所处的时空、周边环境和人类活动之中,是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的文化命脉。它包含着人类的情感,蕴藏着人类文化的根源,保留着某种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以及各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所以,不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可是大众对“非遗”的不了解,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带来重重阻碍。我国的“非遗”之路要稳步前进,必须让“非遗”概念深入人心。相较于国家层面的世界“申遗”,民间的“非遗保护”任重而道远。国务院从2006年起设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可看到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日益增强。总理也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二、了解“非遗”是实现“非遗”保护的有效路径

今天,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境界与能力,已成为国际社会对国民素养的评价标准之一,民众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加强对文化遗产价值和意义的了解,增强自觉保护意识,进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民众来关注、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今天文化与社会的公共性日益加强,文化遗产不应只是少数专业工作者呵护的对象,不应“锁在深闺人未识”,而应当融入文化和社会,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进一步诠释和丰富它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作为传承文化途径之一的学校教育,在提高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上肩负着重要的作用。以学校为中心,进而影响社会,这是提升公众对 “非遗”认同度的一条有效路径,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层面对“非遗”保护的号召。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决定:“由文化部牵头,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规定:“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传统的家族式等非遗传承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下社会的发展,将非遗传承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是必然选择。艺术院校因专业设置的需求而与非遗文化不谋而合,在普及“非遗”知识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

“2002 年10月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首次提出了非遗的教育问题。这一时期非遗主要为学界所关注,并开始逐步推进非遗的学科化探索。2004 年,中国签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正式进入该组织非遗保护工作体系,意味着非遗开始走出学界,为官方所认同,从此掀起了非遗研究的热潮。”关于教育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问题,学界的研究成果已蔚然可观,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当代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途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策略》等,但是大部分都是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理论研究,而实践教学方面的参考内容则知之甚少。

三、提升艺术院校学生非遗保护意识的方法

“在当前中国社会正经历着重要的经济转型,民族民间文化传统面临急剧流变和消失的时期,高校作为专门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应当继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传承和保护方面,充分发挥大学教育的重要作用。”

如何提升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对非遗的认同度,如何提升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实践性运用,将切实影响到非遗保护能否行之有效地继续推行。要提升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同度,就必须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实践性参与。因为文化认同不可能建立在抽象的文化共性上,它应当是一种存在于具体的社会生活中的精神上的共鸣,只有在具体的人际交流和情感亲和的心理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认同。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秘书处负责人塞西尔杜维勒女士曾指出:“《公约》所提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活遗产:它必须不断地被相关社区、群体或个人创造、延续、再创造并保存保护,否则就说不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遗产,源于过去,并在当今和未来予以继承”。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离不开其在民族或地区的民众中代代相传。要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感知度,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知识的“照本宣科”,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融入非遗文化之中,唯有亲见亲历亲感受,才能让学生切实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度。

“大学应当积极创建国家及社会文化遗产事业急需的新学科,为国家文化遗产事业服务;要倡导面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教育传承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识过程。”

(一)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普及非遗基础知识

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更讲求实践运用,如设计艺术系、音乐舞蹈系及广播影视系等更加注重学生在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摄影等方面的实际技能。这些专业的知识内容恰好与非遗知识不谋而合。从非遗中汲取相应的知识,将为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带来极大益处。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中国民乐中获取营养;舞蹈专业的学生可以从各少数民族舞蹈中获益良多;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也可从传统的水墨画、刺绣、织锦等作品中获取灵感。艺术院校可以从专业课程的设置入手,开设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戏剧等非遗基础课程,为学生了解非遗知识奠定良好基础。

为提升学生对非遗知识的认同度,授课老师需有良好的专业背景知识,可以邀请有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人为学生授课,组建由高校教师和传承人构成的非遗教学团队,结合专业设置的实际需要,编写适合艺术院校使用的非遗教材,建立非遗课程体系共建机制,开发非遗传承与保护系列课程,构建完善的非遗教学体系。

(二)充分利用各种校园宣传平台,形成独特的校园非遗文化

艺术学院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可以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因素,充分调动学院各系部、学生社团以及学院网站、广播电台、电视台、宣传栏等各种宣传平台,对非遗知识做有针对性的专题宣传。学院网站可开辟非遗专栏,及时更新与非遗相关的国内外最新动态,便于师生及时了解最新的非遗讯息;广播电台可充分发挥其校园覆盖面广的特征,定时播报非遗领域的相关知识;学生社团活动也可与非遗因素相融;学院各系可针对一些代表性的传统佳节,打造校园节日文化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传统民俗活动的过程中真切体会非遗魅力。

(三)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非遗感知力

充分利用艺术院校的学校资源,挖掘非遗因素,推进可供学生实践操作的工作室,推行“课堂教学和工作室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搭建校内学生实习实践平台,将非遗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探索可行性发展道路。如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组建了“陶艺工作室”和“中国绣工作室”。“陶艺工作室”主要开设陶艺传习课,通过陶艺制作传承人向设计艺术系学生传授陶艺制作工艺,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学生在掌握传统技艺的过程中,融合现代化理念,设计出新产品,让古老的陶艺绽放出新的生命力。“中国绣工作室”则通过收集整理国家、省、市各类有代表性的非遗刺绣织锦,为学院师生了解我国民间工艺提供平台,并聘请各类代表性的刺绣织锦传承人为学生讲学授艺,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知绣花针的魅力,为培养出刺绣织锦类的设计型应用人才做准备。

(四)立足本土非遗文化,拓展地方性非遗平台

艺术院校可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文化事业单位及非遗保护中心的沟通交流,整合各种非遗资源,建立合作项目,将学院教育培养目标与地方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开展地方性的“非遗活动进校园”,让艺术院校为地方文化服务,为地方非遗文化保护做贡献,也带动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以地方文化为中心,逐渐辐射周边省区文化,让学院师生深入各省市非遗文化集中地,进行详尽的田野考察,并搭建相关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实践平台。

四、结语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但大众对非遗的认识度还急需提高。艺术院校承担着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任,完善非遗课程体系建设,普及非遗基础知识;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切感受非遗魅力;提升学生的非遗感知力,同时让学生将专业知识与非遗知识相融合,为非遗传承提供新的生命活力;以学校为中心的非遗教育将间接影响社会对非遗的认同度。提升艺术院校学生对非遗的认同度,不仅利于非遗的保护,更能为非遗传承提供不竭的源泉。

参考文献:

[1]邹启山.如何认识“非物质遗产”[N].人民日报,2004-05-25(16).

[2]周兴茂,周丹.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几个基本问题――以土家族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1):60-65.

篇(7)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乃至国家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活态遗存。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人工造物的智慧与内涵,在发展、传承中具有自身的独特价值。

脱胎漆器作为福州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工艺之一,突显了传统工艺文化的造物精神。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是在继承几千年中国髹漆技艺的基础上创立的。凭借脱胎成型和表层髹漆的鲜明技艺特点,福州脱胎漆器自1898年以来,先后在五届世界博览会上获奖。2006年,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作为一项传统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遗让国人重新认识脱胎漆器技艺,但是申遗不等于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在当今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传统手工艺如何适应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如何在保护中传承、如何在传承中创新,一直是福州脱胎漆器申遗后不断探索的问题。而在表演艺术、节庆活动类非遗活态化传承中颇有成效的文化创意旅游,如果与非遗传统手工艺相融合,是否能找到对双方都大有裨益的发展模式,这是本文力图探究的内容。

一、福州脱胎漆器传承现状

脱胎漆器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它是福州工匠沈绍安还原失传已久的“夹”古技法,并在手法、材料上有所创新的一种新型漆工艺。福州脱胎漆器以木、泥或石膏塑造器物模型为“胎”模,然后层层裱布刮灰,阴干后打碎或脱离“胎”模成型,故名“脱胎”,接着继续在胚面上完成髹饰艺术效果。这样制作而成的福州脱胎漆器,坚固、耐温、耐腐蚀、不变形干裂、色泽光鲜经久不褪。[1]福州脱胎漆器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轻。不论器物造型如何,其体质都以轻、薄、巧、精取胜。由于大受市场欢迎,一时间福州成为全国漆器的生产中心,“福州脱胎漆器”自此闻名全国。

福州脱胎漆器曾历经很长时期的辉煌。一方面,旧时作为当地民众钟爱的必需品,脱胎漆器中的日常生活用品、吉祥陈设及宗教造像,都有过较高的产量和销量;另一方面,外贸的需求也为脱胎漆器的生产提供了颇多发展机会。[1]但随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让民众渐渐远离传统民俗,工业化大生产让塑料制品等新型材料,凭借其低价和便利,占领福州原来的日用品、手工艺品市场,给脱胎漆器带来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工艺产品、工艺技术和传承人是民间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紧密相连的三个必要元素。从这个角度来看福州脱胎漆器的发展现状,大致呈现以下情形:

(一)产品尝试推陈出新,但市场化程度不够

福州脱胎漆器的传统产品大致可分为实用和欣赏两大类,包括花瓶、屏风、餐具、茶具、盘、碟、罐等。据20世纪80年代的统计,当时的脱胎漆器共有18类2987种花色品种。脱胎漆器产品门类虽然较全,但由于器形和纹饰的设计缺乏现代感,且造价较高,90年代末期以后,脱胎漆器的生活必需品价值被廉价的现代文化衍生物所代替。福州的两家国营脱胎漆器厂相继停产倒闭,脱胎漆器产业开始转向私人经营,并以小作坊生产形式为主。大部分漆器生产者对自我定位不准,缺乏品牌意识,导致同质化竞争严重、精品出产率低。[2]

近年来随着专业院校对漆艺专业的复兴,学院派艺术风格为漆器的现代化转型带来一线生机。以“80后”为主的脱胎漆艺新生艺术家、美术院校毕业生为主力军的工作室,跳出福州脱胎漆器一味的仿古传承,结合文化创意,迸发出漆与现代生活融合的O计新思路。但是,由于脱胎漆器的制作周期长、工序繁复的特点,再加上艺术创作的时间和智力成本,其价值和价格目前仍只能在小众的文化圈先流行起来,市场化的道路还举步维艰。

(二)技艺保护力度不够,传承环境有待加强

福州脱胎漆器产业在21世纪以前一直有一套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从生漆炼制、胚胎制作到髹饰工艺,完整的生产链和持续的传承发展使民间工艺保持旺盛生命力。可惜现今脱胎漆器产业链几乎被完全破坏,各个生产环节都面临着空前的危机。[2]

首先,脱胎漆器所使用的天然大漆原料,要经过加工或精炼才能满足漆器制作不同工艺需求。目前福州生漆原料制作工厂仅有一家,炼制技术因条件艰苦且耗时,正面临后继无人的严重危机,一旦炼制技术失传,脱胎漆器髹饰技术将无法施展。其次,脱胎漆器器形设计制作的技艺缺乏传承和发展环境。计划经济时代,国营的脱胎漆器厂设立设计室和大师工作室,保证专人负责产品设计开发。[2]改革开发初期,也曾经采取奖励制度来鼓励技师进行设计创新。市场经济时代,取代国营企业成为漆器产业主角的私营企业顾不上抓产品设计,很快,大量旧产品器型遭到淘汰,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现在的漆器工坊虽然意识到解决福州脱胎漆器滞销,必须设计出新,但因为缺乏胎型设计的技术,在器形变化的尝试上仍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脱胎漆器髹饰技艺虽然相比器形设计,保护和传承的效果更显著,然而随着行业的衰败、从业人员的不断分散,全行业工艺水准大大倒退,许多只能运用于漆器髹饰的独特技法纷纷失传。而福州的艺术院校漆画专业的发展则成为髹饰技艺传承保护的最后一块圣地,艺术教育者们研习传统脱胎漆器髹饰技法,并将之运用于漆画创作,这使福州脱胎漆器髹饰工艺免于全军覆没的惨状,而在漆画使用范畴外,差不多其他所有髹饰技法种类都面临极其严重的传承危机。

(三)传承人培养机制体制改善,传承人群数量逐年攀升

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说到底,还是人才培养的问题。单靠个别艺术家单薄的力量是不足以让脱胎漆器技艺传承并发展的。福州脱胎漆器的制作工序和髹饰技法十分繁复,培养一个漆器工匠至少要五六年时间,使其技术纯熟则要十几年。人才的产出效益低,投资回报周期长,传承人群的培养的发展必须依靠相应的机制体制,显然,政府的重视能起到不小的作用。2004年,福州的脱胎漆器从业人员不足2000人,福建工艺美术学校取消了漆器专业,而福建工艺美术研究院也仅存一名漆艺研究专家,几乎无力生产和研发新的漆器品种。2006年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政府的扶持政策使得脱胎漆器行业得到一定发展。2012年,福州获得“中国脱胎漆艺之都”特色区域荣誉称号,全市漆艺产业从业人员上升至5万人。在政府的倡导下,艺术院校也在脱胎漆器传承人的培养上担负起重任。闽江学院、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相继开设漆艺专业,并通过文化部、教育部主办的脱胎漆器非遗传承人群培养、漆艺大师班等项目对漆器从业人员进行技能提升。福建艺术职业学院自2015年7月首次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培训班以来,已开展三期培训,共毕业学员180人。

时至今日,福州脱胎漆器的保护和传承相比申遗前的状况,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只能是一种助力,脱胎漆器在新时期的传承和发展还要凭借市场的力量,漆器重回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审美生活、休闲生活才能赢得市场,而旅游文创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产业,与脱胎漆器非遗的发展方向有极高的契合度。

二、旅游文创产业是非遗活化的有益(创新)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突出的是非物质的属性,更多的是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因此,福州脱胎漆器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遗产,在对其开发、利用、创新时应保持其与社会同步进化的过程,找到它与当代社会的契合点,发挥其在当代社会中应有的作用,这既是对它最有力的保护,也是保证其发展创新的机会。[3]

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也称旅游文创产业、旅游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意在旅游领域的传承、延伸、集成和重组,代表着高端旅游业态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旅游文创产业的三个特点与脱胎漆器非遗活态化传承的宗旨是完全契合的:1.文化是创意旅游的根基。[4]文化为创意旅游提供资源,也是创意旅游者出游的动机、消费和体验的对象。[4]福州脱胎漆器的造物精神是建立在福州先民日常社会文化生活基础上,是与福州地域的自然、经济、社会、风俗习惯等有着密切关系的产物。福州脱胎漆器存在于人们的物质、社会和精神生活,脱胎漆器生活器具和仙佛塑像的创造本质上是对福州本地文化的释与表达。因此,根植于福州文化和民俗的脱胎漆器技艺,可以依托文化创意旅游的形式载体,在旅游活动的文化传达中实现脱胎漆器传承的目的。2.互动式学习与体验是创意旅游的实现路径和形式。[4]创意旅游强调参与的重要性和交互式的体验过程,主张旅游者积极参与创造过程,在与从业者、目的地居民的互动中形成独特的旅游体验。[4]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核心组成部分――制作技艺及其实践过程,恰好是能实施互动式学习体验的内容。将脱胎漆器髹饰技艺设计开发为游客的互动体验项目,能够扩大脱胎漆器知识技能的受众面,不失为非遗文化传播与保护的有益尝试。3.实现自我发展和目的地社会经济发展是创意旅游的目标所在。[5]创意旅游能激发旅游者的创意潜能,促进个体个性塑造和自我发展。[4]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全民关注和努力,例如,脱胎漆器髹饰技艺非遗文化内涵丰富,创意旅游者在脱胎漆器文创旅游的过程中,可以透过技艺体验、作品设计或是主题式策划参与的形式实现自我发展。与此同时,漆器产业与旅游产业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能够实现目的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双赢。

三、脱胎漆器与旅游文创产业融合模式

(一)跨界资源多元整合,打造非遗综合旅游产品

旅游产业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产业,不框限于六要素的行业范围,而用创意吸纳转化各类产业资源为旅游资本。跨界融合是创意旅游的普遍特性,为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整合渗透提供了基础。[5]“旅游+非遗+”能突破传统旅游业和非遗文化产业的各项要素,多元创新、融合发展,实现奇妙的组合变化,多产业形成合力,创造新经济形态。

例如,“旅游+非遗+博物馆”,整合实体博物馆空间、虚拟博物馆平台和VR技术,建设展示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的活态展示馆。展示馆可在互联网线上线下同时开放,由器物展示、制作展示、技艺参与体验、脱胎漆器衍生销售等几部分组成。器物展示展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脱胎漆器物质形态;制作展示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脱胎漆器制作工艺及其原生态环境;线下技艺参与体验可让游客现场参与制作,线上体验则可借助动漫游戏形式实现;衍生销售凭借工艺品销售产生经济效益,推动脱胎漆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旅游+非遗+教育”,非遗项目本身即承载着遗产文化教育的使命,旅游则可以实现遗产地与非遗传播对象的对接。由此,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非遗文化资源可以针对不同教育对象,推出多种主题游线路。例如,针对高校的美术专业学生推出“脱胎漆器技艺修学之旅”,从修习专业技能的角度出发,安排大师讲座、技艺学习和福州文化行旅等活动项目。针对中小学生推出“脱胎漆器非遗文化体验游”,组织他们参观脱胎漆器活态展示馆、展示脱胎漆器非遗文化,宣传非遗保护的途径和方法,激起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崇敬与热爱。

“旅游+非遗+互联网”,互联网与旅游和非遗的产业融合,可以创造出无限的可能。例如,旅游产业对互联网、大数据的有效利用,可以实现庞大的旅游消费者客户资源的分类管理。旅游经营者可以通过网络渠道集结对非遗文化、脱胎漆器传统手工艺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人群,并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媒介发展脱胎漆器同好社群,搭建交流的平台,组织脱胎漆器非遗主题旅游、沙龙活动。其次,脱胎漆器非遗可以与旅游电子商务运营模式融合,在旅游门户网站建立非遗旅游商品、艺术品商城,在旅游中体验脱胎漆器非遗文化的魅力,旅游之后还能在线延续购买周期。

(二)依托旅游文创,创造脱胎漆器未来文化遗产

旅游文创产业强调在对现有遗产类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同时,重视创造力的发挥,着眼于未来,创造新的旅游吸引物。福州脱胎漆器在恢复和保护古老技艺的同时,也要关注当下科技发展和人文环境,在设计、技艺和功能领域运用创意,延续文化遗产的生命,给它鲜活的生命力。

我们对脱胎漆器传统工艺文化的造物精神进行剖析解读,可以将其内涵诠释为功用、质美、技艺、本土、传承、原创、体验和人本等精神,而这些精神永远都不会与时代相冲突,只要在秉承它们的前提下,就能不断创新发展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文化,并同时为未来储备当今文化遗存。至于承载的形式,不妨尝试开发脱胎漆器相关节庆主题旅游产品,把节庆活动培育成展示地区特色的文化名片,既能保证造物精神的延续,又为未来创造出综合形式的未来非遗。

(三)回归生活,引领脱胎漆器生活方式旅游消费潮流

创意旅游注重对潜在旅游需求的激发和市场消费潮流的引领,创造新型旅游市场、培育旅游消费群体是创意旅游发展的基本导向。[5]脱胎漆器曾经源于民间生活,又被新的民俗所淘汰。在脱胎漆器蓄势待发、准备再次回归生活的时候,旅游文创正是强有力的推手。旅游文创与非遗文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以文化为依托。最新型的旅游产业不仅仅要提品或服务,更要创造一种生活方式,创意旅游的发展思路是以旅游产品创造有效的休闲方式,引领生活方式。脱胎漆器使用的大漆原料天然无毒,制作过程环保节能,成品器皿可持续使用,完全体现环保生态的现代生活理念,古典与当代设计的碰撞尝试刚好符合中国人新中式的审美诉求。由此可以设计脱胎漆器生活体验馆,展现福州本土生活文化,从衣食住行体验漆器物质生活,成为旅游看福州的另一扇窗口。

综上所述,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作为一项宝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和传承应该走活态化传承的道路。旅游文创产业与福州脱胎漆器在本质上都以文化为依托,且旅游文创产业的三个核心特征与脱胎漆器非遗活态化传承的宗旨是完全契合的,故我们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以脱胎漆器为代表的非遗传统手工艺与旅游文创产业融合的模式,即通过打造非遗综合旅游产品、创造脱胎漆器未来文化遗产、回归生活,引领和塑造旅游消费潮流,为脱胎漆器非遗传承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陈磊.从民俗文化看福州脱胎漆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01).

[2]张慧萍.福州脱胎漆器产业困境分析[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篇(8)

社区作为一定地域内的人群共同体,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基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每个社区自然条件、人口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及历史文化传统等不同,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社区文化既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需要,也为他们之间的共同活动提供了规则和约束。这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文化背景和课程资源。

作为传统渔区,坎门有着丰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渔区文化,经过漫长岁月的涤荡、沉淀和传承,留下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国家级非遗坎门花龙、省级非遗坎门鳌龙鱼灯舞和坎门渔民号子、市级非遗坎门贝雕和船模等108项。坎门海洋非遗文化作为重要的资源,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利用上的便捷性、资源形态的多样性等特点。丰富的非遗文化既是过去坎门的一个缩影和沉淀,更是今后坎门发展的一笔财富。无论是学校的德育工作还是学科教学,无论是技能的培养还是育人氛围的营造,均可从中获得资源的支持。坎门二中是玉环县一所偏僻的海岛农村初中,所在的坎门钓艚社区为玉环著名的渔业社区,渔区文化浓厚且具特色,拥有国家级非遗“坎门花龙”、著名的渔家女俱乐部、“鱼龙灯舞”传承人曾焕祥师傅等。学校与浙江海岛特色村――东沙,仅一村之隔,所在社区的百姓长期从事渔业生产,拥有丰富的渔业技能技术,过着独特的海洋民俗生活。历史的积淀,使学校所在渔区和周边社区有着厚重而多彩的海洋文化。借助海洋非遗的载体,联合船模馆、海洋气象站、浙江省文化村东沙海岛村等,挖掘多种地方资源,为学校进行海洋文化特色校园创建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二、校本课程开发要和学校特色发展相结合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建构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办学理念的核心内容。学校的办学理念是通过课程来实施的。而校本课程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着力点。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彰显学校的文化品位,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为了传承当地的海洋文化,坎门二中在挖掘海洋文化资源、培育海洋文化意识方面有着独树一帜的特点。学校围绕“以素质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思路,从学校实际状况出发,结合学校所在社区、渔区文化和本校学生的身心特点,积极响应“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号召,深入挖掘坎门渔区的地方文化,开发校本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学习和传承坎门地方文化,开展传承具有海洋特色的民俗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加校园艺术氛围,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进一步落实课改精神和强化学校办学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成功申报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传承教学基地”和中国教育学会“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首批试点学校,以此为平台,提高学校品牌影响力,扩大海洋民俗文化及相关海洋知识的普及面。

三、校本课程开发要和学校教育科研相结合

教育科研是探索和认识教育本质及规律的重要途径。教育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去了解、分析、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逐步探索、揭示、掌握教育规律,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教育科研是提升学校品质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在工作中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边提升,才能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坎门二中用科研来促进学校的海洋文化特色发展,已逐步建立、完善了一整套科研管理机制,明确了以校长、副校长、非遗传承办公室和教科室主任为首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由专人统一管理科研工作,并确定了每个课题的负责人与核心组成员。学校承担的课题有浙江省规划课题《鱼龙舞动青春――坎门海洋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实践研究》,台州市重点课题《“坎门鱼龙灯舞”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探索》,台州市规划课题《以坎门渔民画为载体的初中美术地方课程开发的探索》,玉环县规划课题《以玉环渔民号子为题材开发初中音乐地方课程的实践研究》。学校的科研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检查、有总结、有行政管理和科研经费保障,档案齐全。学校力求在课题的引领下,以科研带动校本课程的开发,获得更高水平的发展。

四、校本课程开发要和特色社团创建相结合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学生社团是在自愿基础上自发组织而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社团活动课程化,既深化了学校社团的内涵,又丰富了课程,彰显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引导和升华。

坎门二中通过社团活动、特色课程双轨并行,带动学科的渗透,开发出相应的校本课程,实现海洋非遗文化的教育价值。学校自2012年起创建了非遗传承特色社团,传承海洋非遗文化。主要的非遗传承社团有鱼龙灯社团、海乐社团和美技社团。学校教导处结合丰富的坎门海洋非遗资源和地方传统文化,制订了校本课程开设计划和社团活动时间安排表,一学期按18周进行。每学期,每个社团都有相应的主要传承的非遗项目,开展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社团活动,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坎门二中实施的校本课程有“坎门鱼龙灯舞”“坎门渔民画”和“玉环渔民号子”,其中“坎门鱼龙灯舞”被评为浙江省第二批精品课程。学校还编写了海洋读本《海洋防灾》《韵味坎门――坎门乡土文化及海洋知识读本》和乡土非遗传承宣传册等。

“非遗进校园”校本课程的授课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进程,比如鱼龙灯舞主要有五大单元组成:“鱼龙出宫”“串游四海”“激流勇进”“蛟龙戏珠”“鱼跃龙门”。每一单元又分龙灯舞和鱼灯舞的动作要领和来源说明,集历史与动作为一体;每节课前,指导教师都认真准备,保证教学有序进行。学校还聘请有多年“鱼龙灯舞”、渔民号子排练经验的民间艺人曾焕祥作为课程指导顾问,确保“非遗进校园”的有效开展。

五、校本课程开发要和师生实际情况相结合

学校文化是课程,教育活动是课程,教师行为也是课程,学校的一切因素都应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从教师角度看,课程是专业化发展的内、外部动力的统一体。钟启泉教授说:教师即课程。从学生角度来说,课程是机会――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的机会。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机会。校本课程开发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本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

篇(9)

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历史机遇,发挥好“桥头堡”作用,在“十四五”中展现新作为,作好“一片陶、一匹布、一把扇”为主的非遗文化产业文章,建议发展壮大我区非遗产业良好基础,依托位于安富街道的**陶文化创意产业园、**高新区广富工业园将我区打造成为文、产、旅融合发展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通过做大做强“一片陶、一匹布、一把扇”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吸引、辐射带动泸、内、荣、永及川渝周边等地非遗资源集聚,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个以弘扬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传统工艺美术、现代创意产业等协同发展的百亿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推动我区逐步打造成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孵化中心、展示交流中心、人才集聚中心、非遗传承中心、文旅集散中心,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建立一条文化连接纽带,持续推动双城经济圈传统文化产业提档升级,不断提升成渝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互联互通水平。

一、文创产业相关背景

(一)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和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创意产业作为知识密集的新兴领域,已经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产业。

(二)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是以文化根基的新园区

创意产业中心作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载体,其形成包括四个基本条件:一要有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二要有鲜明的文化形象,三要有包括生产、发行、消费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链,四要有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种功能。

(三)发展理念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文化性、创意性、产业性三个基本特点。根据**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建设文创产业中心路径的发展理念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即: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遵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围绕上述基本要求,**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发展理念为:绿色、智慧、活力。

绿色主要是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要保护好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在项目的设置和开发上走生态优美、节能低碳之路。

智慧主要是指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时代潮流与传统技术的有机结合,在项目的设置和开发上注重搭建创意经济的平台,把集聚创意人才和产业作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活力主要是指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遵循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逐步形成和壮大文化创意的产业链,形成新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群,为**的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升级打造新的发展引擎。

二、**打造双城经济圈文创产业中心发展优势

我区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安富境内陶产业和陶文化在全市乃至川渝两地范围内一枝独秀,具有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良好条件。

(一) 深厚的文化优势

**素来有“海棠香国”的美誉,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特色文化、特色产品、特色产业方兴未艾,陶器、折扇、夏布等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且产业链相对完整,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 独特的品牌优势

安富是中国的三大陶都,是中国四大名陶的主产地,陶业发展历史悠久。数百年来陶文化从未间断,是川渝两地不可多得的陶文化重镇。2010年,**陶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陶列入重庆首届“巴渝十二品”。

安富作为川渝两地陆路要冲,是巴蜀文化的交流融合地,生态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辛亥文化、抗战文化、兰草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相互交织,五里长街、烧酒房、寨子山、鸦屿河、生态园等多种文化载体相辅相成,具有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先天优势。

(三) 蓬勃的产业优势

近年来,**把非遗文化产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而且实现良好的开发利用,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产业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成功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处,重庆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处、示范基地4处,重庆市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6处、非遗传承教育基地7处,区级非遗传承教育基地14处。

(四) 便捷的区位优势

**是重庆的“西大门”,正好处于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的“一小时经济圈内”,是成渝经济区腹心地带的一个重要战略支撑点,具有“东西传递”、“双向开发”的独特区位优势,是成渝合作的“桥头堡”,不仅可以直接辐射四川、重庆两地,还可间接辐射云南、贵州、陕西、湖北、湖南5个省市,辐射人口3.69亿人。成渝公路、成渝铁路和成渝客运专线贯穿境内,成渝客运专线建成通车后,大大缩短了**与成渝两大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至重庆20分钟、至成都40分钟)。

“潼荣高速公路”在**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内开设出口,**陶文化创意产业园距泸州深水港码头50公里,距四川第二大机场—云龙机场仅20公里,往北可融入陕西、山西高速公路网,往南可融入云南、贵州高速公路网,往东可融入湖南、湖北高速路网,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与此相对的是,川渝两地已进入文化消费井喷期,但相关产业或者说集聚产业群还未形成,周边城市也处于各自为政阶段,在打造文化中心工作方面还属于空白,具有异军突起的可操作性。

三、存在问题、现状

(一)现状

目前,全区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0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388名。吸引区外国家级、省市级大师设立工作室15个,吸引文化创意与经营管理人才1500余名,直接或间接从事文化产业共计7万余人。非遗文化产业初见雏形,2017年底,文化企业数2500余户,非遗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其中三大国家级非遗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市级和区级非遗项目及关联产业产值近60亿元。

(二)问题:

一是文、产、旅融合发展示范效应未进一步体现;二是文创产业体量小,产品体系单一,价格普遍偏高;三是集聚效应不明显,我区范围内的非遗产业分布都较为分散,未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四是人才培养、传承问题;五是文化多创意少,产品附加值低。

四、关于抢抓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意见建议

1.将“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或“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产、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纳入我区“十四五规划”并争取纳入重庆市“十四五”规划。

2.加快实现文产旅融合发展。按照笔者的观点,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接二连三”的产业,既可以是狭义上的文化创意设计、知识版权等相关产业,又可以是将文化创意物化制造出来的相关实体制造业,是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要搭建政企共商新渠道,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构建良好营商环境。一方面政府要鼓励**本土的企业走出去,组织非遗文化企业和产品亮相国际、国内的各大展会,并给予其一定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要鼓励文创类的企业进驻**文创园区,吸引麻织品、陶器、折扇等“老字号”入驻,对入驻园区的企业给予各类补助。二是要创新城市形象传播方式,要重点考虑年轻化和时尚化的受众群体,结合年轻人喜爱的传播方式,利用“抖音”等平台策划打造非遗“网红”,同时深化与主流媒体合作,综合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作用,探索事件营销、活动营销及渠道营销等旅游营销方式,增强**文创品牌的影响力。

3.打造双城经济圈特色主题活动。以活动为载体,策划组织周边市区来荣开展特色文旅活动,提升影响力和美誉度。例如把**陶文化艺术节上升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艺术节,并成为永久举办地,每两年常态化开展;同时用好国家级综合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成渝两地文化交流、培训活动,整合现有文化相关技能比赛、交流活动等,将每年一次举办的**陶职业技能大赛上升为双城经济圈非遗职业技能大赛,持续吸引非遗人才、文化创业产业人才来荣交流、发展。

篇(10)

一、地方文化开发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各个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可以依托音乐教育,本地文化传承不仅是地方政府以及相关文化部门的任务,同时也是地方教育部门的责任,这也是完善地方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此外,学校在进行本土音乐文化传承过程中,需要在培养专业人才、传承地方语言、民进艺术上发挥重要的功能。从音乐教育上来看,传统的音乐基础教育多是以西方音乐教学为主,传统音乐文化更多是在少量选修课程中了解,而针对地方传统音乐文化重视程度更是不足。[1]

音乐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己对本地文化了解,不断的探究本土音乐的特点,积极的将地方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积极开发音乐校本教材,日常音乐教学过程中渐渐将优秀本地文化融入到课堂当中,提升学生对本地音乐文化的了解,以实现学生自觉传承地方文化的教学目的。

根据非遗传承与保护的路径来看,将学校音乐教育融入到本土音乐校本课程,这能够使中学音乐教学的模式、目的、内容对本地非遗文化进行传承,渐渐让本地音乐文化成为中心音乐教育的核心教育内容,这不仅补充了中学音乐教育资源,还实现了在校园音乐教育中保护了本地传统文化的目的,通过教育实验表示传承方式的创新才是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路径。

我们应该在兰州市西固区中学积极的开展“军傩”民间艺术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同时不断探索本地中学音乐教育发展的创新路径,拓展本土音乐教学的特色发展路径,让音乐课程改革符合地方中学音乐教学的需求,这也让地方中学成为地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阵地。[2]

二、传承地方文化背景下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一)本土音乐教材艰涩是提高本土音乐教学质量的基础

第一,积极的收集本地音乐教材,借鉴编写经验,不断的完善西固区的本土音乐教材。[3]本土音乐教学的编写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地理环境、生活环境编写各个类型的教材。

第二,从教学结构上来看,内容编排不单单是重视基础音乐技能、音乐知识等,还需要包括民俗、地方文化、地理、音乐社会、历史等更多学科内容,这也成为地方文化传统特色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原则。针对本地传统文化的内容编制更需要重视鲜活性、易感性,这也音乐美、文化美得体现方式,让学生更能够接受传统文化的新音乐表达形式。教材编写还需要具备完整性的特点,积极的融合各中音乐类型,教材内容还需要具备多样性,本土文化音乐表现可以多样化,在讲本地文化音乐表达乐谱话的同时,还需要做到图文并茂,除了文本教材之外,还可以开发多媒体教材等。[4]

第三,保证音乐校本教材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如今音乐新课标的要求之一就是重视音乐实践,音乐课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所以不管何种音乐教育都需要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过程,积极的开展学生热爱的音乐活动,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从而获得体验音乐美的路径。学生还可以通过音乐艺术实践获得相应的音乐表现信息,还可以形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音乐校本课程资源具备更优秀的资源,这对音乐课程改革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校本课程是提升学生兴趣的重要方式,而且是提升学生文化结构重要方式,最后音乐校本课程也是学校办学特色发挥的重要体现。

(二)积极开发新的音像资料

本地文化的音乐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地方非遗音乐文化保护进入到中学音乐课堂但中,也需要重视民间音乐课程的配套建设。[5]音乐课堂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增加更多形式新颖的地方优秀音乐曲目,这对音乐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的开发信得音像资源,但是开发过程中还是需要尊重本地文化的核心内涵,坚持贯彻非遗文化保护的整体、真实、全面原则。例如,学校可以积极组织音乐教师进行本地文化的采风,整体性的有关本地音乐演奏情况,还需要包含演奏的场地与环境,同时哈可以关注有关本地的民歌歌手,进行传记性的整理,构建具有历史特色的音像资料,构建网络平台进行记载与共享。

本地中学联合给予校园网络,构建西固区的音乐资源网络平台,不仅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基本的交流平台,还可以不断积累本地文化资源,实现本地非遗资源传统与保护的动态化网络共享。

(三)培育本土音乐文化校园环境

作为校园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校园音乐文化环境代表是一种气氛与精神,这种氛围与精神能够很大程度上凝聚人,不断催人奋进,培育本土音乐文化校园环境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①积极组织课外的本地文化兴趣小组,通过校园内部广播、开设专门的本地文化音乐主题专栏,此外还需要拓展类型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②逐步提升音乐教学水平,逐步形成本校音乐教学特色,提升本校音乐教师的教育水平,为推进本地非遗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③本地文化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让其热爱本地文化,自觉的继承与发扬本地文化,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四)鼓励学生自主评价

新课程规定人性化,考核标准呈现出较大的弹性和开放度,提倡学生自主评价,让学生在自主评价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要始终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眼神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学生的每一份成功。这能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热情,增强了学习信心,提高了自主探究、尝试创新的能力,从而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用激趣求异的方法唤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动机,自主探究感悟音乐的内涵;在活动中激发创造性思维,拓展创新能力;在创新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快乐中产生学习音乐的更大兴趣和自我创造的强烈欲望。

(五)利用社会音乐资源改进小学音乐校本课程

音乐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社会中整理并且搜集大量的音乐资源或让学生去观赏一些社会中的演出,使学生的课余时间得到充分利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还让学生对音乐的实践能力有所提高。

总之,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调动地方和学校校长、教师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校更有特色,教师的教学更有特点,学生的发展更有特长,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今后我校还要依托姜堰地方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蕴,提高认识,加快地方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和探索的步伐,认真加以规划,从而促进地方校本课程开发的快速、健康发展,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范蔚,李宝庆,编著.校本课程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美)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新华出版社,2004

上一篇: 农村土地流转规划 下一篇: 健康管理的优势和劣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