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方向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11 09:58:3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区域经济方向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区域经济方向

篇(1)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同一性关系表现为二者相互促进,互利共生。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更为密切,是一种直接为社会经济服务的高等教育,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乃至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而言是作为一股强大的原动力而存在,推动着职业教育的向前发展,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点亮了启明星。

(一)职业教育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需要随之进行不断地调整。而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人力资源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所有的各种需要变动的生产要素中,由于人力资源结构变动是有意识的劳动者分布情况的变化引起的,人力资源配置结构的变动是最为困难的。而职业教育能够使劳动生产者快速的熟悉整个新的系统,使他们能够根据工作的需要和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企业到另一个企业。这样则能够改善人力资源配置结构,而且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职业教育为企业员工的深化再培训和教育提供了主要的渠道,为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条件。

(二)职业教育在校学生与消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作为职业教育机构的主要载体是高职院校,其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在高校云集区域,大量学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都带动了高校周边地区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增长。提供了大量就业,创业的机会和条件,直接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且高校发展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并且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学生消费给区域经济发展所带的直接间接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三)区域经济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速度主要是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可用于教育投资的资金数量。区域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者职业教育的规模的扩大与教育质量的提升。从另一方面而言,区域经济的发展会使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就业机会增多,使得受过职业教育者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样,对职业教育的直接目的――就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来看,沿海这一批先富起来的城市,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显著的推动了该区域职业教育朝气蓬勃的发展。

(五)区域经济促进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优化

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反过来也会影响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并对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进行优化。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导致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在蓬勃发展中的产业,势必会有一个较好的发展趋势。好的发展趋势则会提供广大就业者较多的就业机会,并提供较为丰厚的劳动报酬。这将吸引受教育者在接收职业教育之前,选择职业方向时向报酬较高,好就业的方向前行。而这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高职院校对专业设置的重点与方向的改变,从而达到优化专业设置的目的。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制约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通过上述几点的对职业教育的同一性阐述中可知,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职业教育的发展中不好的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区域经济的各个方便都会反过来制约职业教育的进步。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职业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相互制约

从经济视角看待职业教育发展速度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教育的发展水平是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相互作用,并最终达到均衡的结果。因此教育发展差异产生的原因在于教育需求与供给的差异。如果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则不能给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职业教育最需要支撑的点就是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持就难以保证吸纳优秀的和培养提升现有教职员工。如果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不高而导致职业教育投资不多,影响职业教育的质量,导致职业教育贫乏,又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这样,双方面的恶性循环将会导致双亏的情景发生。

(二)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的相互制约

从理论上来讲,职业教育能够用前沿的教育理念与先进的教育模式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职业工作者,促进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提高生产力;区域经济也能够以实际生产需要与自身的欠缺不足的人员配置,影响高职院校的专业体系结构。能够让高职院校的专业配置更加贴近市场与实际,从而优化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但是,这仅仅只是从理论出发。如果在实际中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没有及时的跟上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的走向,校企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校企沟通中存在不全面、不科学、不合理的认识等等原因。就会导致在实际的教育中专业设置不合理,不能够将培养出来的人才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样,即使学校办的再好,教育质量再高,人才也无用武之地,从而造成人才过剩,积压,改行,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反之,如果存在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配置过分的追求眼前利益,不按科学发展观科学的可持续发展。就会影响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造成人才培养重复,过剩,淘汰周期短等弊端。

(三)区域经济的技术结构与职业教育人才层次双向选择的制约

在我国,由于东南沿海地区自然和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好,产业结构合理,城镇化程度快,出现了很多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以传统结构为主,工业化程度低。这一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两个区域的技术结构的不同与人才层次的不同。由于东南沿海城市在相同的岗位的薪资待遇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导致西部大量人才流入东部。这样,西部的经济在人才流失的情况下发展缓慢。而其职业教育也在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制约之后受到资金支持。实践证明,职业教育的层次安排并不是主观确定的,而是由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中的技术结构客观决定的。在一个地方的职业教育层次适合于技术结构的需要,则能够满足经济建设的人才需要,推动经济发展;相反,就会滞缓经济发展,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建议

(一)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济投入

托达罗指出:“经济发展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的组成部分,因为发展不纯属于经济现象,发展必须包括不仅仅人们生活的物质和财经方面,并且发展应该是是一个多方面的进程,包括整体经济与社会体系的重组与重新定位。”所以,资金投入不应该是以利益为导向,应该注重以人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华名族一直重视人才培养,而人才的培养需要资金投入。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强大而充足的资金充足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只能是天马行空。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能够培养专业型优质人才,推动生产力发展;能够让高职院校少受区域经济的负面影响,科学的设置专业体系。职业教育一旦发展,则会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高职院校要以自身的特色专业与市场为导向

为了避免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在职业对口上发生冲突,高职院校需要找准自身的定位,扬长避短,办好自己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在此基础上以市场及未来市场发展趋势为导向。培养社会、国家需要的人才和技术过硬的人才。不造成人才的积压、过剩等问题就间接的为区域经济输送大批有用的、新鲜的血液。使区域经济能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紧密联系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篇(2)

重庆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中上游,是中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先行区。重庆1997年被纳入直辖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自提出“一圈两翼”的发展规划以来,其GDP快速增长,2011年达到10011.13亿元,位居中国大陆第七,成为“万亿俱乐部”的新成员。另外,重庆还力压北京上海获得了“城市成长竞争力”第二名的好成绩。但是,繁荣并不意味着完美,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其“大城市、大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依旧突出,明显拖累了重庆经济发展的速度。

一、重庆经济结构现状

经济发展的本质之一是产业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演进。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既是总量增长的过程,也是结构成长的过程。就重庆而言,第一产业人口众多,但其产值却很低;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相对比重较小,却贡献了大部分GDP。这说明重庆经济结构表现出严重的城乡二元性。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以农村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和以城市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时,传统部门比重过大,现代部门发展不足,城乡差距过大的经济结构。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劳动生产率来计算重庆二元结构的强度,如下图是1997年来重庆二元强度分析表。

1997年以来重庆二元结构强度变动分析表

数据来源:1997~2008年重庆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上图的最后一栏很直观地反映了自直辖以来重庆二元经济结构有逐年增强的趋势。根据库兹尼茨的研究,我们知道除了中国以外,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中国家最高二元结构强度为4.09,而重庆二元结构强度一度增加至9.61,几乎呈现出世界发展中国家最高水平的两倍,这说明重庆的城乡二元结构已经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重庆的城乡二元结构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1.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城市化率低

重庆“一圈两翼”辖40个区县,全市人口总数达到3257.05万人,其中72.14%为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仅有907.38万人,城乡人口比例严重失衡且高出全国农村人口占比(全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数约为54%)近18个点。此外,从1997年直辖以来,重庆的城镇化率虽然由最初的29.5%迅速增长至2010年的53%,但相对于北京的85.96 %、天津的77.23%和上海的96.54%来说,其城镇化率任然较低。且从全市地域来看,一圈两翼的城镇化率分别为62.75%、32.79%和24.49%,显示出非常不平衡的发展态势。

2.城乡收入、消费水平差距大

从近年发展趋势来看,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比明显高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这是有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1.农户本身作为基本的生产单位,其收入要同时支付个人开销和每年必须的生产性支出;2相对于农村来说,城镇居民拥有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其能够更放心地消费,拥有更为强大的支付能力。所以逐年扩大的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差异也体现了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

3.农业与非农业部门享受资源不一,两部门劳动生产率悬殊

重庆在固定资产、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投资数量上都明显偏向于非农业部门,这加剧了近年来第二、三产业的GDP贡献率增长的速度明显高于第一产业的现象。两部门劳动生产率悬殊是经济结构的二元性正在增强的又一信号。

二、重庆二元经济结构的深层次原因

重庆经济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症”,但深究起来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因:

1.农业自身发展滞后

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基础设施,造成了重庆农村地区信息闭塞的现实,先进的技术无法进入该地区,导致其依旧原始的生产方式和低于全国的机械化率、良种率。这种长期自给自足、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决定了该地区低消费、思想观念落后的局面。另外,人力资源对资金和技术的替代效应也阻碍了资金和技术的进入,无法帮助农村地区实现产业化经营。这种低水平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现在重庆农村地区长期生产落后、发展滞后的格局。

2.长期以户籍制度为标志的城乡二元制度体系对城乡的分割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所形成的一套城乡隔离的待遇体系是中国特有的,它严重制约了城乡之间经济要素的双向流动,成为造成城乡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

3.强势的国有经济和发展缓慢的民营经济加剧了城乡经济的不协调

凭借老工业基地的地位,重庆一直以来依靠行政力量推动了工业和城市的高速发展,但却加重了城乡差距。改革开放后,已经得到很好发展而强大起来的国有企业凭借自己的垄断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又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

4.城乡市场分割的产业体系增大了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长期以重工业为主的重庆,近年来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工业生产企业,例如惠普、长安等。但可惜的是,这些工业产品几乎与农村市场没有任何瓜葛,使农村地区不能享受到工业快速发展带来的任何福利。使得无法享受到任何加工环节利润的重庆农业依旧只能提供初级产品赚钱微博的利润。所以,没有形成互为市场产业体系的各个部门导致了不断拉大的城乡差距。

三、如何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破除二元经济结构的唯一道路就是实现劳动力在发展失衡的农业与非农业部门之间的重新配置。所以,重庆必须做出积极的努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非农业部门,实现二元经济向城市一体化的方向转变。

1.加快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这三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农村城市化是实现其它两化的前提和基础,不仅可以促进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同时也能够引导劳动力从传统部门流向现代部门,实现劳动生产力的提速。因此要继续深化“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尽快把重庆转变为“一个中心,多个组团、城市群集合”的现代化城市。农民市民化是三化工程的核心,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各项城市化建设使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市民化,以适当的宣传教育使农民的思想观念现代化。走农村现代化道路是最终目标,要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转变传统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最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的整体经济效益。“三化”的实现能够让所有农村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

2.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乡镇企业的发展可以以优先就业为指导原则,在此基础上着力发展劳动型密集产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另外,对于相比较为大型的乡镇企业,要扶持其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自主研发能力,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小微企业,可以通过放低准入门槛、提供资金支持的方式加快其壮大速度。发展良好的乡镇企业能够有效地帮助吸收城镇剩余劳动力。

3.设计农村“ 补偿性教育” 制度, 推动农业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

加大力度协调各级政府共同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不仅能提高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人口素质,而且能够增加农村人力资本长期性地发展。完善的教育制度是将长期形成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在为农村地区提供良好教育的基础上,扩大社会教育体系的公平和公正,为国民经济增长积累后劲。

4. 逐步废除二元户籍制度

城乡二元化的根本问题就是二元户籍制度,要想实现经济一体化,就必须废除不科学的二元户籍制度。一旦农民身份的限制能够解除,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能够没有限制地在各个社会部门之间转换自如,有效减少人力资源成本的同时,还能换给农民其应有的公民权利,这是一种促进社会进步的做法。

四、总结

重庆经济通过近些年来对各产业的优化整合,经济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但是与其它三座直辖市比起来,差距依旧比较大,究其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严重阻碍了其经济的发展。所以,如果政府能够加大力度,转变现有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则重庆的经济会跃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耀.国家中西部发展政策研究口川,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2]陈勇军.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中国经济问题,2010.06.

[3]陈钊.我国区域发展的南北差异,国土与区域经济,2011.05.

篇(3)

自从国家提出统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来,国家就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和效果,不断推出各项配套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必须迎合时代潮流,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机制,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发展新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层次将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将呈现出现新的态势: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更加明确,产业特色更加明显;各地区协调发展,东部地区处于优势地位,新的增长即将在中西部出现;经济一体化程度更高,区域合作趋势更强,资本流动更加自由;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相互合作更加密切。

地方经济管理就是要在区域统筹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发展,但是目前地方经济管理存在着脱离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问题,在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必须不断理顺政府与市场、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基本要求

(一) 政府要转变职能。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入,市场越来越注重各个经济主体的能动作用,鼓励各个经济主体主动加入到市场竞争中,这就要求地方政府为企业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发展环境。政府要不断转变职能,使政府成为高效、廉洁的政府,为企业提供更优质地公共服务,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各领域协调发展。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地方经济管理创新,就必须发挥各领域、各层级的力量,政府要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促进平衡发展。不断建立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服务机制,使经济主体的成熟程度与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促进各区域的协调发展。

(三)注重发挥特色优势。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地方经济管理创新越来越注重经济主体发挥自身的地区优势和产业优势,发挥出自身的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政府相关部门要集中力量,建立自身的品牌,不断做大做强,推动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

(四)注重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不是盲目地发展,更加注重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地方各级政府要做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协调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推动本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着重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重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五)注重经济合作交流。

区域经济发展不是孤立的发展,各个经济主体必须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各地方政府更要打破地区壁垒,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传统观念,逐渐形成互动合作、良性竞争、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新模式。建立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平衡机制,使市场主体之间能够协调配合、共同发展。

三、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路径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经济管理机制的创新越来越重要,地方政府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改善创新方向,拓展创新道路。

(一)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为了保证区域经济的统筹发展,地方政府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地方政府要不断创新地方经济管理机制,使其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强经济体的活力和竞争力,逐渐形成互利共赢、合作竞争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合理规划城市内部的产业布局,统筹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

(二)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就要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和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重区域内产业结构改造升级,适应国内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推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同时要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培养和发展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使企业能够在创新的引导下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为了提高区域经济的质量和效益,经济主体就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不断创新合作形式、深化合作层次,通过合作交流扩大自身的发展规模,实现资源共享,并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实力,创新经济协调机制,加强经济体之间的沟通协商,实现利益最大化。

(四)创新区域政府管理模式。

对地方政府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逐步建立服务型政府,使政府从经济活动的管理者转变为经济活动的服务者,为企业的投资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不断发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减少政府干预,真正做到简政放权、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同时还要坚持市场手段与法治手段相结合,不断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合理调节矛盾和冲突,不断规范市场环境。

(五)创新区域经济调控模式。

地方政府要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编制和执行经济发展计划。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使经济主体的发展趋向平衡。真正发挥市场的作用,减少政府干预,使生产要素和资源在经济主体间自由流动,使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加和谐。逐渐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公共服务能够在不同区域之间都能得到应用。

四、结语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联系日趋紧密,地方政府必须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机制,不断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将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层次。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地方高校;区域经济;联动相关

一、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关系分析

(一)地方高校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高校是培养人才、生产知识的基地,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因素、资源因素、市场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主要表现在:其一,地方高校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契机,通过扩大招生规模使更多的人享有高等教育的机会,能够提高区域人力资本水平,使人力资本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战略性资源保障。其二,地方高校具备科学研究的职能,拥有稳固的科学研究基础,能够通过自创科技园区、校企合作等方式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其三,地方高校拥有数量庞大的大学生消费群体,加之地方高校为满足办学需求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区域经济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了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其四,地方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有利于优化社会法治环境和人文道德环境,为构建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区域经济为地方高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区域经济发展为地方高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主要表现在:其一,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提升能够为地方高校提供充足的物质保证,使地区政府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助推地方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导向决定了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方向,地方高校要充分考虑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自我规划,以实现人才输送与市场需求相衔接。其三,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以高新技术为支撑,这就为地方高校科学研究提高了项目来源,使高校科研成果更具有实用价值。

二、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联动相关体系的构建

(一)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

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在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联动相关体系构建中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加大对高校的政策扶持力度,利用政策倾斜鼓励高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引导高校教育科研事业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协调各行政部门建立组织管理机构,明确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路径,制定资金投入计划,促使高校与企业共同发展、提高实力。通过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支持、协调作用,从而推动高校与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

(二)地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

在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联动相关体系构建中,地方高校主动明确办学思路,使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首先,地方高校要准确了解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此基础之上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开设与区域经济紧密联系的学科专业。其次,地方高校要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特色,对学科专业课程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开发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更贴合于地方科技、文化、经济的现状,进而凸显高校的办学特色。再次,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高等教育规律,建立政策监督机制、高校自我适应机制、学科专业优化机制等,力求实现人才需求、人才培养、人才输送的循环发展。

(三)地方高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地方高校可与当地企业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利用优势互补创办高新技术研究机构,进而实现校企双赢。对于规模大、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而言,可由大型企业向高校提供研究经费和设备设施,而高校负责配备高精尖的研究人员,共同致力于企业新产品或新技术的研发,使企业获取科研成果的使用权,与此同时高校也可将这一项目作为高校重点科研项目,以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对于各项资源相对缺乏的中小型企业而言,可由中小型企业提供研究经费,而高效负责配备实验设备和研究人员,通过共同建立研发基地,使研发工作均能纳入到双方的发展计划中,实现科研资源共享,从而推动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的共同发展。

(四)推进高校社会职能市场化改革

地方高校应积极推进后勤服务体系的市场化改革,不仅有利于减轻学校办学压力,通过引入后勤服务公司补充办学经费,而且有利于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途径,吸收更多的投资经营者。此外,地方高校还可以利用兴建科技园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通过发展与大学消费群体密切相关的服务产业,从而带动区域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1-0061-03

[作者简介]曲洪建(1979-),男,山东烟台人,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和东华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方向:纺织服装市场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2YJC630157);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项目(校启2012-09,2012pg33)。一、引言

纺织服装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多年来保持了快速发展,但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凸显。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东部沿海地区要素制约加剧,成本上涨较快,竞争优势减弱,而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推进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对推动纺织服装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纺织服装行业持续发展显得尤为紧迫。推进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有利于发挥东部沿海地区人才、技术、市场和信息等优势,突破土地资源匮乏、环境压力加大和人力成本上升等制约,提高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加速产业升级的步伐;有利于发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土地、劳动力、原料、能源等比较优势,通过承接纺织和服装制造业转移,发展地区经济并扩大就业;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国地缘广阔、区域经济互补性强的综合优势,进一步增强纺织服装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许多学者在对我国东部地区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张龙琳,2009;王革非,2011;郑小碧,2011;高顺成,2011;李廷,2011;刘泽仁,2012;杨俊,2013)。但我国专门针对纺织服装产业较全面的区域产业转移研究还不多,且研究方法多数为定性研究,缺乏对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因此本文采用苏州和绍兴的纺织服装和区域经济的数据,实证分析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的具体影响,从而为政府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提供参考。

二、实证分析

1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1—2011年苏州和绍兴市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其中苏州数据来自苏州统计年鉴,绍兴数据来自绍兴统计年鉴。

2变量的选取

(1)被解释变量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的选取。学者们根据自己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构建很多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如李雪梅和张素琴(2009)选取了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等19个指标。本文认为GDP是区域经济发展最核心指标,与其他指标具有较强相关性,变化趋势也基本相同,因此选取GDP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2)解释变量

以专业化、多样化、竞争因素三个变量测度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程度。

专业化可表示为:SPt=Xst/Xt,以Xst、Xt分别表示纺织服装产业s和整个区域在阶段t的产值,这一比率测度了产业s产值占区域总产值的比重。因此,SPt越大,产业s在区域内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即纺织服装专业转移力度越小。

多样化可表示为:DVt=∑s s=1[Xst/(Xt-Xst)]2,这一比率表示产业s的生产规模占该区域所有其他产业部门生产规模的比重。因此,该比率越低,则该区域产业的多样化程度越高,即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力度越大。

竞争程度可表示为:CPt=(Est/Xst)/(Et/St),其中Est表示区域中产业s的企业数量。因此,如果在该区域的某产业s中,单位生产规模的企业数量高于全区域水平,那么在该区域中,产业s的竞争程度较高,则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力度较小。

3.计量模型的构建

以GDP的对数值为被解释变量,以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多样化和竞争程度为解释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GDP=k+k1SP+k2DV+k3CP+η

其中,k1、k2、k3分别表示专业化、多样化、竞争程度对GDP的回归系数,η是误差项,k表示常数项。

三、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苏州与绍兴两地GDP的对数值相差不大,而专业化、竞争程度和多样化的数据相差较大,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纺织服装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变化较大,纺织服装产业产生转移的可能性较大。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苏州与绍兴GDP和专业化、竞争程度、多样化的相关性较大,基本符合回归分析的要求,绍兴纺织服装产业专业化、竞争程度、多样化之间相关性较强,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而通过VIF检验发现,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2.回归结果分析

(1)专业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苏州和绍兴的纺织服装专业化程度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负值,说明纺织服装专业化程度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负面的,即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2)竞争程度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苏州的纺织服装产业竞争程度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绍兴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纺织服装产业竞争程度越大,产业集聚程度越高,产业专业力度越大,因此苏州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而从绍兴数据未发现此种影响。

(3)多样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苏州的纺织服装多样化程度对区域经济影响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系数为正,而绍兴的数据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系数为负,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苏州来说,多样化程度越高,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力度越大,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越快,而从绍兴数据未发现此种影响。

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东部等纺织业较发达地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已难以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加之劳动力、土地、能源与原材料等要素成本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产业升级压力增大、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纺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成为必然。在这种情况下,东部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产业不断调整专业化和产品多样化程度,产业转移逐渐成为趋势,并以此带动纺织服装产业的结构优化。从目前情况看,纺织服装产业海外转移时机还不成熟。虽然东南亚地区,如越南、老挝等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但在员工素质、生产配套、基础设施、政府效率及地区政策等方面都无法与我国中西部地区相比。从模式选择来看,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或应成为转变发展模式的首选。因此,为了配合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应该促进东西部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协调发展,东部地区主要抓好纺织服装产业链的两端:上游的设计和技术创新,下游的品牌提升和市场营销;中西部地区应该利用较低的人力成本与土地资源优势,合理承接东部省份纺织服装产业的转移。

四、对策建议

1加快技术研发和推广

建议加大支持和引导纺织服装产业在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和攻关成果产业化推广,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建立常态化机制,增加专项资金支持纺织行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突破。促进政府资助技术创新项目成果在一定范围内开展技术扩散,可通过买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技术创新项目,或选择国际成熟的先进适用技术,通过相关协会或行业组织向广大中小企业免费推广,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和决定作用,促进中小企业产品创新和品质提升。

2建立东部和中西部产业转移协调机制

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需要东部和中西部地区间的协调配合,由于东部和中西部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转出区和转入区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其中难免存在利益冲突,阻断产业转移。因此,各地区要从全局利益出发,建立起区域间经济利益的协调与平衡机制,着力为产业区域转移搭建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区域协商机制的建立,推动区域产业转移和合作,实现互利双赢。

3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服务功能

各级政府应加快职能转变,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和扶持,优化企业经营环境。由于中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的工作方式和办事程序还有许多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要改变依靠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发展的模式,在转变政府管理模式、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上下功夫,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政府密切关注产业转移东向,围绕本地产业结构,制定各种产业政策引导资本流入,如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等。通过采取财政贴息或直接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淘汰落后设备,促进产业升级。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督体系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支持开展品牌培育,鼓励企业参加各类相关行业展会,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开拓国际市场等。

[参考文献]

[1] 高顺成中部六省对沿海纺织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拟熵权分析[J]纺织学报,2011(4):138-144

[2] 李廷,陈淑英中国东部地区纺织企业产业转移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1(7):159-161

[3] 李雪梅,张素琴主成分分析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19):204-206

[4] 刘泽仁,饶绍伦,刘银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路径研究——基于路径依赖理论视角[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0):13-17

[5] 王革非中国纺织服装业产业转移推力研究[J]丝绸,2011(8):54-57

篇(6)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2-0008-05

一、京津冀地区产业协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及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2005年京津冀地区GDP总值为20 666.76亿元,占全国的11.34%;人均GDP为21911.8元,是全国的1.57倍。2000年以来,三地的GDP指数超过全国水平;GDP总量、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第三产业的上升趋势更加显著,成为拉动GDP增长的重要因素(见图1)。

从三次产业增加值来看,2005年京津冀地区一、二、三产业各自比重为8.03∶45.49∶46.48,相对于全国12.4∶47.3∶40.3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比重较高。从各个地区来看,北京第三产业比重超过一、二产业,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天津和河北仍以第二产业为主(见图2)。

从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分析,京津冀地区第一产业呈持续下降趋势,2000年后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但是上升劲头不足,第二产业虽然有下降的趋势,但所占比重仍较高(见图3)。

从上面对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发展分析可以看出,京津冀三地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虽显出优势但其支柱产业还未形成,尚不能替代传统工业的地位,这说明该区域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动时期。

(二)京津冀地区产业协作中存在的问题

1. 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在京津冀地区内,由于合作观念的缺乏、行政边界的阻隔以及由此形成的区域壁垒和特殊的财政、金融、投资体制等方面的制度障碍,在争取各自利益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产业(主导产业)趋同现象,京津两市尤为严重,其占工业产值半数的行业几乎完全相同(见表1)。

作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虽然已经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但新兴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尚未完全确立,地方财政和就业对第二产业的依赖性还比较强,因而与津、冀的产业差异性还没有完全形成。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和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天津同河北的差异更多地体现在经济总量上,产业结构雷同现象也比较突出,难以形成层次分明的产业聚集。这一状况直接导致了资源难以在该地区范围内的合理流动,限制了产业集聚效应的产生。

2. 深层次的产业分工与协作缺乏。京津冀合作以物资协作和浅层次的垂直分工居多,深层次的产业合作很少,导致三地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降低。在第一产业内部,京津与河北之间的合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也主要是围绕着京津城市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而动。农产品的低价格以及由此导致的低收益,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河北开展区域合作的积极性。北京、天津的第三产业多是为当地服务,基本停留在地方化层面,所以对河北产生影响的只有第二产业。但北京、天津的第二产业整体层次并不高,再加上各自都追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而限制传统产业向外转移或产业链的向外延伸等诸多原因的存在,导致京津的发展并不能对河北产生强大的拉动作用。

3. 中心城市主导产业带动作用不强。在京津冀地区,北京在经济规模、产业层次上都处于领先地位,理应成为这一地区的经济中心。但事实上北京并未起到龙头的作用,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北京在建国后逐步发展起资源、能源消耗高的钢铁、石化等重化工业,并在北京市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些重化工业从根本上来说并不符合首都资源和环境特点,对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不但使北京市经济尤其使工业发展形成了“路径依赖”,为以后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困难;而且导致京津冀产业结构趋同和恶性竞争,同时也阻碍了产业间正常的梯度转移。天津曾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对外开放城市,解放后,由于国家一直重视首都经济建设,再加上一度对沿海城市作用认识不足,建设投入不够,经济增长受到抑制;改革开放后,天津市借助原有的工业基础,经济实力得到迅速增强,但始终处于经济爬坡和资源集聚阶段,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的竞争大于协作。河北省的唐山、邯郸、保定等城市一度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城市,但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争资源(水资源、土地、矿产资源等)、争项目、争人才的现象多于合作。本应作为区域中心的京、津,不仅没有利用集聚的各种资源聚集能量产生极化效应,也没有通过产业的梯度转移对津冀地区产生扩散效应。这样京津冀地区一直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次级经济区域,以致于现在落后“长三角”和“珠三角”。与它们相比,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周边区县人均收入低、基础差是制约协作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京津冀地区产业协作方向及重点

(一)第一产业协作方向

在京津冀地区内,京津由于加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必然导致越来越多的农地转用于发展非农产业和城市建设,可利用的农业资源逐年减少。同时,由于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价格较高,京津在生产普通农产品方面,与河北相比已不具备比较优势。因此,除了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农业以外,京津的第一产业应向生态、社会和文化功能为主的都市现代型农业转型;弱化农业生产农产品的功能,都市农业功能更多地体现在以农业为载体的观光和休闲上。京津在借助科技和人才资源强势来发展高新现代农业方面可以有所作为。况且京津的农产品市场供应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河北,尤其在蔬菜、畜禽产品和海鲜产品供应方面,京津对河北的依存度很高。所以,河北要适应京津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提升的变化,大力发展绿色高质的肉、蛋、禽、蔬菜和水产品,建立与京津稳定的粮食及其他农产品购销关系,开通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渠道,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河北农业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竞争力。

(二)第二产业协作方向

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生产专业化部门一般用区位商,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比。根据区位商的理论,经计算得到京津冀地区重要行业的区位商(见表2)。

分析各地区产业的区位商可以看出,京、津、冀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建立起自身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并拥有其相应的工业主导行业(见表3)。

分析表3,可得出如下结论:(1)京津与河北的工业合作深化方向比较明确,垂直型分工趋势明显,由于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比较小,存在较大的合作空间。河北要接受生产力的梯度转移,夯实传统制造业基础,发展煤化工、油化工等,建设大型钢铁、建材、化工等综合性工业基地,与此同时,发展新兴制造业,如汽车零部件、家具制造、食品饮料制造等,以制造业的多元化发展做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结构,利用后发优势,打造都市腹地型经济体。(2)京津的工业主导行业雷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同为两地的主导产业。在不同的主导产业中,北京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而天津也只有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和金属制造业。京津进行工业领域协调的基本方向是,北京要突出自身的科技和研发优势,天津则要突出自身的港口运输便捷和海洋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3)京津冀地区整体的行业优势已经形成:河北作为全国的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重化工业基地;京津则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制造业产业带的北方双核城市。

由此,京津冀地区应以梯度转移为重点,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产业结构方面,河北与京津在三大产业结构上呈现出明显的互补态势,北京的服务业所占比重已经超过60%,而天津的服务业比重也与第二产业持平,只有河北的产业结构依旧保持于“二三一”的格局。京津冀地区内部技术、产业存在梯度性以及生产要素禀赋亦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并且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随着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其回流效应依旧会大于扩散效应,产业梯度还会呈增大趋势。

(三)第三产业协作方向

京津冀在先天资源禀赋及后天功能定位(尤其是北京定位发展首都经济)等方面的差异,引起了各自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和结构的不同,而发展速度和结构的不同又使得三地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有较大差异,由高到低呈北京―天津―河北的格局。北京第三产业的发展处于较高阶段,第三产业占地方GDP的比重已超过6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河北的第三产业还处于相对较低的发展阶段,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天津的二三产业则基本持平。

从第三产业的发展规律看,其发展一般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商业和交通通信业发达阶段;第二阶段是金融保险业和产业服务业发达阶段;第三阶段是科技教育业和信息产业迅速崛起阶段。根据这种区分标准判断,北京处于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迈进的时期,天津和河北正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移。分行业的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中,河北与北京相比,在发展传统第三产业方面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在发展新兴第三产业的基础方面,京津明显强于河北。

京津冀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区域合作,有可能出现在金融业的区域整合上,例如,按照股份制方式组建京津冀区域发展银行,实行京津冀地区内银行储蓄的跨行政区通存通兑,将过去的京津冀互为异地存取变为地区内的同地存取;也有可能表现为保险业业务的进一步跨行政区拓展;更有可能的是信息业(通信、网络、传媒和咨询等)和中介服务业(会计、审计、评估和法律服务等)的企业跨行政区并购和业务融合,例如移动通讯业中的跨行政区手机异地交费、停/开机、备卡激活等。此外,在物流、房地产、会展等新兴服务业方面也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较大的合作潜力。

随着第三产业中商业业态的提升,京津商业中一些业绩颇佳的老字号和专卖店将进一步通过特许经营或连锁等形式向包括河北在内的其他地区扩展。而一些与北京城市功能不相适应的低端商品批发零售业,将逐步由城市中心向转移,有些将落户环北京的河北地区。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十一五”时期京津冀地区旅游业的区域合作将会有较大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地区内交通条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旅游业企业之间较好的合作基础。京津冀应以旅游线路的开发为依托,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龙头,努力把圈内建成功能齐全设施一流、服务国内、面向世界的旅游区域;以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级4A景区为名牌产品,建设一批起点高、有特色、规模大、能带动当地旅游发展的重点项目;以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为新内容,开发新型度假项目,强化度假产品的娱乐、休闲、健身功能;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为目标,完善接待设施和服务设施,创造优美、高质量的度假空间。

[参考文献]

[1]孙海鸣,赵晓雷.200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R].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景体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3~2004)[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景体华.2004~2005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篇(7)

二、琼海市房地产经济的特点分析

琼海市位于海南岛东部,东线高速贯穿全境。琼海市是本世纪初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崛起的海南省第三大城市,其基础设施良好,交通通讯发达。中心城市主要由嘉积,博鳌,官塘三大组团构成。在区域性方面,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海南省东西两翼发展战略中东部沿海经济战略带核心城市之一。近年来。兴起了在琼海市投资,置业,休闲疗养等多位一体的旅游地产热。在2015年上半年琼海市房地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其中2015年上半年,琼海市房地产开发投资94.1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8.4%,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为68.3%,跟上年比较减少16.4个百分点。琼海市市区属于平民化的旅游地产,单价一般在5000~8000之间,官塘属于温泉度假区,房价高到一万左右。而琼海市博鳌镇属于一线海景旅游商务地产,拥有更多高价位的楼盘。

三、琼海市房产税征收概况以及房产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因素

(一)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

随着地方税收收入的高速增长,2015年上半年,海南省公共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0.2%,其中房产税增长的速度为24.9%,在增速上位列第三。房产税税基是非常可观的,对地方财政收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具有税源稳定,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调控。

房产税的征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促进良性发展,而房产税也成为地方财政稳定的税源,更加有利于政府对财政预算的管理和监督。房产税对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是重要的,地方政府也会尽量的在房地产销售和价格之间寻求一种平衡点。

(二)对土地出让金的影响

中国现在房地产火爆的现状,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投资性地产的影响形成的。房产税的征收有利于促使购买需求由投资性需求转向居住、经营性刚性需求。琼海市房产税的征收使投资投机需求减小,从而改变土地出让金价格飙升的状况,使房价进入良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刚性需求的置业空间。开发商也基于经营和财务压力降低销售价格,对土地出让金的定位也更加的合理。

(三)对琼海市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影响

琼海市在2009年掀起了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浪潮,但是随着市场的健康有序的发展,房产税的征收有效的打压了炒房的热潮,本土房产开发回到了一种健康有序的环境。房产税征收使房地产投资结构得到优化,制定了合理的房产税征收制度。琼海市房价在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上半年的价格调查中,市区的基本价位已趋于稳定。炒房热早已退去,琼海市本土的房产销售商更多的是去库存和更多的倾向于刚性需求的发展,地产行业发展更加稳健。

(四)对城市建设以及琼海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房产税的征收有利于优化市场结构,进一步的规范琼海市投资的环境和行为,鼓励人们更加理性的进行消费。良好的房产税征税制度,能够更加合理的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对地区之间的经济起到协调发展,让广大民众体会到房地产和土地整治的好处,更加有利于社会公平的体现,有利于政府改善公共福利设施的能力。

四、房产税的优化改进和展望

篇(8)

一、绍兴县纺织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绍兴县是中国纺织基地县,同时也是全国商贸市场大县之一,柯桥中国轻纺城已成为目前亚洲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名列全国10大专业批发市场第2位,日均客流量达十万人次,全球每年有四分之一的化纤面料在此成交,全国近一半的纺织企业在此建立了产销关系。绍兴县被称为是托在一块布上的经济强县。纺织业是绍兴县的支柱产业,全县经济总量的70%来自纺织业,规模以上纺织品产值占全国同类产品15%。

风波骤起的2007、2008年,绍兴县纺织业依然飞速发展。2008年上半年,绍兴县中国轻纺城的成交量仍然大幅上涨,在经济风波中还是站住了脚跟。然而绍兴县纺织业目前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1.自身基底不够结实

物价在2007年开始快速上涨,当年全国物价指数达到4.8%,2008年则更高,这导致工业原料价格快速上涨。与此同时,劳动力成本也大大增长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普遍上涨20%-30%,长三角多处地方出现“劳工荒”。作为低成本、低利润、低附加值的低端产业,纺织业受到了巨大冲击。虽然绍兴县的纺织业虽然顶住了部分经济危机到来的压力,但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2.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 不少加工工序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仍然依靠大量的进口。其次,高新技术、纤维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还很大,致使这些纤维在相关产业的研发应用上受制于人。第三,纺织机械方面,尽管我国纺织机械在产量和产能上呈快速发展势态,但许多高档设备和关键零部件依然需要大量进口,近几年进口设备占据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第四,面料方面,虽然国内产能产量大, 但真正出口的高档服装却用的是进口面料。最后,在服装上,可以生产世界上任何服装但大多是贴牌加工,自主品牌寥寥无几,就连国内的知名服装品牌也被国外的品牌主宰。

3.产品结构不合理

产品结构不合理首先体现在衣着、装饰、产业用布三类产品结构不合理。目前绍兴三者间的比例为97:2:1,与发达国家40:30:30 和我国今后十年所要达到的50:30:20 的比例相距甚远;其次同构性档次较低,用料化纤为主,织造方式以梭织为主,高档次、个性化、差异化面料少,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印染后整理水平低严重制约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导致出口产品屡遭国外绿色贸易壁垒。

4.产业链整合度不高

在绍兴,整个纺织产业生产链缺乏有机的协作,印染产品与服装面料脱节,面料又与纺织坯布脱节,纺织坯布又与化纤原料脱节,并且化纤、织造、印染等相关行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由此形成的“水桶效应”为绍兴纺织企业最终产品质量档次提升带来极大困难。另外, 绍兴纺织企业近几年的超速发展,实际资产负债率始终在70%的高位上徘徊,高资产负债增加了企业还贷付息的压力,影响企业流动资金正常使用,同时对企业今后的融资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最终阻碍企业的全面发展。

二、可行性建议

1.打开销路

全球市场极其广阔,如果纺织业的销售只能局限于国际上的某些市场,必然无法获得更长远的发展。为此,绍兴县纺织业应当努力开拓在拉美、非洲、南亚等地区的市场,尤其应当对一些新兴经济体给予足够的重视。

此外,在国内,绍兴县纺织业也大有可为。国家提出了“扩大内需”的重大经济决策,这将极大的转变中国传统的过于依赖出口的经济模式。绍兴县纺织业,作为一个过于依赖出口的产业,应当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大力开拓国内市场,打开国内销路,使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都成为绍兴县纺织业发展的引擎。

2.创建自主创新品牌

目前,在纺织业中能真正自主开发国际市场、创建自有品牌的企业非常少,企业大多关注短期利润,企业和出口商应加强对产品国际竞争策略进行研究,密切关注同类产品的总出口量以及进口国相关产业的市场价格等动态信息, 努力推动出口产品在国内向上下游延伸。

3.结合多种渠道运行

绍兴县纺织企业多且密集,但是都是各顾各的独立经济体,相互交流融通的职能不明显,应该开辟一条深入合作的道路,比如资金的融通;并且,目前第三产业电子科技越来越成为社会趋势,订单销售可以通过电子网络平台,通过对电子网络平台的合理运用,将自己的企业文化和高质量高服务展现在大众面前,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来获取更多的订单。

4.提高纺织业整体水平

长期以来,绍兴县纺织业以生产低端的纺织产品为主,与中国国内外的一些低端纺织企业进行着恶性竞争,导致纺织企业总是处于利润极低、污染严重、附加值极低的境地。而高端产品和品牌却把握在别人的手里,我们生产的服装80%的利润都被品牌的持有者获得,绍兴县纺织业者只获得剩下的极小部分利润。归根结底,这是由于纺织业水平不够高导致的。

5.大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一方面,减少纺织企业数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高新技术工业的产业。另一方面,在纺织业内部,要支持有实力、有潜力的纺织企业做大、做强,成为纺织企业的标杆,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控制成本,扩大在中高端市场的销路,提高市场占有率,使产品的利润和附加值都得到充分的提高,最终创建绍兴县纺织业自己的品牌,使之闻名于世界。

三、总结

绍兴县纺织产业在过去为绍兴县创造了辉煌的经济成就,堪称绍兴县“母亲产业”。如今,面对风起云涌的世界经济形势,绍兴县纺织业要加强诚信,打开销路,并且不断提高水平;顺应产业结构调整大势,勇于突破和创新,在竞争愈加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中,迎难而上,继续发扬绍兴商人坚忍不拔的精神,开拓创新,将绍兴纺织业发展得更加繁荣。

参考文献:

篇(9)

“贸易”一词由古繁衍至今,由传统的商业交换行为转变为现代的社会易行为,它在全球经济和科技的推动下,联结了各地域、各疆界之间的联系,呈现出繁荣的“地球村”的景象,催生出了大范围的、全球性的国际贸易,其主要贸易内容是基于商品和劳务两方面的交换,体现了国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和格局,它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陆路贸易、海路贸易、空运贸易和邮购贸易等基本类型。

1.2全球国际经济的概念

这是一个曲折的、发展的过程,是在时代的车轮中、科学技术的助推下,各国的经济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过程,它牵涉到所有参与其中的国家、地域、部门的命脉,使之成为不可分割、不可或缺的整体,体现在国际之间全方位的统一,涵盖和包括了资本、市场、金融、生产和销售各领域的规则统一。全球国际经济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是国家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其二,跨国公司组建而成的全球性网络经济的推动作用;其三,国际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的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可行性;其四,全球化共同面临的严重的问题的客观要求。

2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相互关系分析

2.1国际贸易是现代国际经济增长的基本形式

在现代形势下,各国之间在国际贸易的形态下形成了货币信贷关系、科技合作关系等,这些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贸易关系,都是以经济基础中的商品作为其运动基础的,它由传统、单一的体制转为了全球化、多维度的体系,在各国间贸易规模的不断拓展前提下,对现代国际事务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由于国际贸易的通畅交往形态,也促成了各国经济的增长,它通过“技术外溢”的刺激手段带动了各国的经济增长。

2.2国际经济与贸易以创新科技为基石

科学技术的全球化进步无疑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基石和助力,由于各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研发,应用于各国经济发展和国民建设之中,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前行与发展。另一方面,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增长必然存在强烈的竞争,这种竞争意识的存在和冲突又成为了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促使了科技的投资与开发。

3现代新视域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方向和趋势展望

3.1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全球化

当代国际社会需要的是全球化的眼光和全球化的能力,只有具备这两个前提,才能扭转其国际经济和贸易新模式和新格局,企业要在全球化的范围里延伸,必须具有全球化的、前瞻性的、预见性的眼光和胆识,通过自身与国际经济和贸易之间的适应,改变传统的企业经济和贸易模式,以国际市场为轴,提升自身的企业适应能力和创新帷幄的能力。在全球化的经济和贸易形势中,我国企业唯有应对挑战和机遇,面对无法遏止、无法逃避的全球化潮流,积极融入,从企业定位、企业模式架构、企业宏观战略、企业生产运营等方面,进行适应和调整,实行跨国经营,使之成为我国企业经济发展的引擎,在尽快完善跨国公司经营机制、制定跨国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之下,采用本地化的竞争战略,抢夺国际市场份额和市场开拓机遇,例如:我国的宝洁公司就是成功的范例,它在多年的经济贸易策略调整过程中,使宝洁公司融入我国的经济和生活,使知名的名牌飘柔、潘婷、海飞丝、沙宣等产品成为了正式的中国产品,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

3.2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信息多元化

在全球一体化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呈现出:贸易的自由化、资源与市场的一体化、信息与国际结算的一体化,这些特征都必须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之下,才能使国际经济与贸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也只有在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支撑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的全球签单、备货、研发、生产、配送、结算等,才能进行高效而准确的异地操作,国际经济与贸易的重要方式———电子商务以其信息量大、储存时间长、客户多、传递快的特点,促进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快速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之下,各国企业的业务洽谈、签订合约、交易、结算等都更为快捷而实用;同时,在网络“空间变平面”的电子商务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销售进程和运营速度更为频繁而高效,它使得商业化的传递速度增高、交易环节更为清晰、互动交流更为频繁。

3.3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知识性

知识经济是未来社会的支柱性力量,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必然要以知识化为方向和发展趋势,在各个贸易环节,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贸易壁垒、贸易纠纷等方面,都要加快实现知识化的进程,知识产权已渗透到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各个领域,并发展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新形式。我国更应当以“创新强贸”为战略切入点,大力提倡和发展知识服务型贸易,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性措施,提升我国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的竞争力。

篇(10)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居住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已经成为人们选择小区的重要考量。因此,城市住宅园林景观的设计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1、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1 完善园林景观的功能性设计

现代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往往存在误区,即过于追求小区环境表面形式上的光鲜亮丽,而忽略了园林景观设计核心:小区景观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当前,现代住宅小区的开发通常会将园林景观设计进行单独立项,设计人员需在项目成立之初,介入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有利于设计人员根据小区地貌、地形以及各种植被资源,合理规划设置小区园林景观的绿化功能、人车分流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等方面。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须始终将景观的功能性与实用性放在第一位,将优化居民的生活出行作为设计的最终目的。

1.2保护好居住环境,避免破坏整体的和谐

园林景观在设计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绿色施工,最大限度降低和减少对居住环境的破坏。使用的材料、栽培的植物、观赏台廊的铺设等,既要注意环保节能,又不能对周围整体的和谐环境造成破坏,防止出现新修建的景观破坏原有的环境。

1.3科学合理的绿化配置

景观设计团队要利用取证的方式,分析住宅小区园林场地基本情况,包括土壤类型、排水方式、树冠、植物多样性以及一些其它因素。深入分析气候变化所显现的不同生态格局,提出对应变化频繁的生态系统的新景观拼接。环境叠加的过程帮助现场不同的景观类型选择最佳条件。植物配置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并充分考虑与建筑风格相吻合,兼顾多样性和季节性,进行多层次、多品种搭配,分别组合成特色各异的群落。

2、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现状

2.1轻视空间和功能的多样性

设计师往往太过看重形式,着重研究住宅环境的风格、形式以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忽略建筑本身的功能。只为追求有力的视觉刺激,看重形式美,忘了营建舒适有亲和力的活动空间,没能从功能方面考虑其空间的合理开放及隐蔽,出现过于单调、空旷的小空间。没有达到居民环境规划同时适应不同年龄、文化层次、兴趣的人开展活动的需要。

2.2没有体现环境景观的生态效率

自草坪风盛起,住宅区的绿化大多是疏林草地,完全忽略了乔木、灌木等改善生态环境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造成居住环境绿化区单一的绿化结构和低下的生态效率,另外也造成了昂贵的草坪保养费。

2.3缺乏人性化设计

设计者没有充分调查居民意愿,没有与居民进行良性沟通。很多安全性、舒适性的问题没有考虑到。如:预防水灾、火灾等灾害;设置盲道、绿色通道;消除噪音等。设计不贴近人群,缺乏亲和力。

3、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发展策略

3.1顺应空间层次设计园林景观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园林景观的功能性主要就是通过不同层次来实现的,必须要避免促销和满足客户需要的珍贵树木而导致整个园林功能性的下降。无论是楼顶还是楼与楼之间的绿化,各个绿化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必须要保障其各有特色,能够形成不同的主题。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一般小区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功能和作用建设一些小花园,进而能够促进居民能够亲近绿色和自然,并且享受绿化所带来的诸多益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园林在小区完成建设之后的几年时间内逐渐的树木死掉,仅剩下茂盛的野草,是园林设计本身的一种严重的损失。另外,园林的功能性作用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园林也不能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明艳的绿色,更无法充分的发挥出园林景观本身的作用和价值。

3.2营造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自然意境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要以综合城市基础信息与园林基本情况,以本土植物为重点,人性化、积极向上、新颖而不浮躁、美观而又实用、简单而满足需求、符合生态要求的城市园林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住宅小区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其景观的构成元素不仅仅是一个视觉或触觉上的感观认识,在住宅区中,绿化犹如呼吸系统,能起到空气净化和屏蔽作用,已成为提高住宅小区环境质量,创造健康小区必不可少的有机要素。合理的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是将建筑、绿化与小区居民的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形成有机运行的居住环境生态机制,求得人文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

3.3整体规划,合理划分功能空间

在前期的设计分析^程中,要注意做好园林设计的统筹规划,相关的设计要注意科学性和整体性的统一。城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的设计首先要进行科学的规划,这是设计规划的重要前提,具体来说要注意园林设计和周围环境的统筹问题。既有多元化的设计,与此同时也注意园林的合理布局与搭配,在此基础上来促进相互间的和谐沟通,所以景观的设计既要注重美观,也要注意安全性、舒适性。除此之外,景观的设计要以居家为主题,营造和谐的家的氛围,设计上最好符合主流文化审美的特点,注重大方得体,景观性与舒适度之间最大程度的统一。文化的体现方面,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文化特点,在设计休闲空间之前,了解这片地区的区域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设计要做到有特色,应从该地区特有的文化底蕴入手,把握该片区历史渊源和传统积淀,从文化体现着手设计空间表现。区域功能的和谐方面,休闲空间设计首先要注重平面空间的表现力。平面空间是休闲场所的基础性工程。其次,休闲空间设计除了要在平面上进行思维设计,还要在空中与平面进行伸展性空间思考。休闲空间的分区主要可以分为空地休闲区、绿地植被区、水池假山区、音乐喷泉区、小品雕塑区、回廊座椅区、健身娱乐区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这一分区只是理论上或设计思考中的分区,在布局设计和实际施工中,各个分区是融合在一起的,以共同构成城市公共休闲场所的小环境。

综上所述,景观住宅区是最接近居民生活的领域之一,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关注住户的安全需求、归属需求、认知与审美需求等,建造多维景观生态空间。综上所述,理想的住宅景观设计应加强系统化设计,优化开发建设模式,完善法规政策,通过换位思考将艺术融于生活。

上一篇: 类风湿的医疗方法 下一篇: 公路交通规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