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供应管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12 09:27:5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土地供应管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土地供应管理

篇(1)

徐绍史部长最近明确批示:“加快推进系统运行,争取上半年实现监测监管系统提取数据与纸质数据的统一,最迟在三季度实现通过系统提取全国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数据直接用于国土资源形势分析。”我省这项工作开展的不是太理想,在全国处于落后位次,必须痛下决心迎头赶上,否则“冻结”建设用地审批将直接影响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刚才大家的发言,不同程度提到土地利用监测与监管系统运行不好的客观原因,但我觉得更重要的应找一找主观原因,我们究竟重视程度怎么样?我们究竟采取了哪些措施?监测与监管系统建设是一个技术性强、协调面广、关联度大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开展的好坏关键是领导的重视程度,凡是领导高度重视的地区,工作推进就比较快,比如*、合肥等。

下一步,各地应加强“两个结合”,认真做好土地利用监测与监管系统的运用工作。

一是把系统的运行与整个土地利用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首先是要实现土地出让的电子合同取代纸制合同,接着是计划指标分配、用地预审、用地审批和土地登记等工作要同系统运行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监测监管系统成果,增强开展工作主动性,如果没进行土地供应信息的录入就视为批而未用,它将会影响到计划的分配。下一步,省厅还要通过各地供地和用地情况实行差别化的计划管理,通过掌握监测监管中批而未供情况,来把握土地审批的节奏;通过土地开发利用情况推进节地考核;通过将电子合同号列为登记的必备要件等,从根本上解决系统运行和日常工作流程两张皮的问题,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把系统运行与严惩约束机制结合起来。对于系统运行不理想、数据质量较差的市,我们将比照国土资源部的做法,约谈政府和市局相关领导,在规定时间内还不能整改的,暂停用地预审和用地审批。大家回去以后要转达省厅意思,切实重视这项工作。将系统运行由外在的要求变为市、县国土管理部门的内在需求,变“要我用”为“我要用”,确保三季度实现监测监管系统提取数据与纸质数据的统一,实现通过系统提取全省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数据直接用于国土资源形势分析,确保三季度土地供应情况数据全覆盖,系统赋予的电子合同(包括划拔决定书和出让合同)全部取代纸制合同。

篇(2)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54-1

1 土地调查概况

根据国务院关于《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和省市下发文件的要求,自2006年9月至2009年第一次实点变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二次土地大调查工作。早在九十年代用了近十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了第一次土地调查工作。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利用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当时技术手段的相对落后,加之政策因素的影响,使有的数据与实际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土地家底不清。因此,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非常必要,也十分迫切。

随着3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不断发展,将遥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紧密结合起来的“3S”一体化技术已显示出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实现对各种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的快速、机动、准确、可靠的收集、处理与更新。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充分应用了“3S”技术,使我国地籍管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我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已经完成,农村土地调查于2009年通过验收,城镇土地调查也于2010年顺利通过省土地调查办组织的专家组的验收。

2 第二次土地调查基本成果

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成果从工作范围来说可分为农村土地调查成果、城镇土地调查成果、基本农田及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等。

从成果指向来说可分为基础控制测量成果、土地利用数据成果、土地权属数据成果、各类影像数据成果及其集成的数据库及地籍信息系统等。

从成果类型来说可分为数据成果、图件成果、文字成果、数据库成果等。

3 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的应用

3.1 农村土地调查成果的应用

3.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要通过新一轮土地规划修编,进一步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用途管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合理、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而保障修编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真实、准确、翔实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3.1.2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自1996年开展以来,每年进行一次,但由于技术手段落后,变更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现势性不强。自2009年第一次实点变更上报后,每年的变更工作都是提取变化图斑,并经现场核实,作为本年度变更调查流量数据,进一步确保了变更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现势性。

3.1.3 全国“一张图”工程 自2009年开始全国“一张图”工程,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为基础,生产覆盖全国的最新遥感正射影像图;以区级行政辖区为单位,采用最新遥感正射影像图与上一年度影像或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相比较方式,监测以新增建设用地为主的地类变化,保障数据的现势性和真实性,维护调查成果的生命力。

“一张图”工程,特别是与国土资源的计划、审批、供应、补充、开发、执法等行政监管系统叠加,共同构建统一的综合监管平台,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从而实现资源动态监管的目标;实现从“以数管地”到“以图管地”的转变;完善国土资源监管系统。

3.1.4 土地复垦整理开发 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形成的后备资源数据库作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立项的科学依据,为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奠定坚实基础。

3.1.5 耕地保护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耕地是粮食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物质保障。二次调查把查清基本农田和耕地的真实状况作为调查首要任务,彻底查清基本农田和耕地的数量、质量和分布等情况,为耕地保护提供真实、可靠基础数据。

3.1.6 农村村集体组织发证工作 依据二调数据库成果对我农村村集体组织发放村集体土地使用证。这也是市局在地区的试点项目,区里已下发文件,正在进行中。这项工作的开展对我区农村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的确定有重大的意义。

3.2 城镇土地调查成果的应用

城镇地籍调查成果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保持土地资源调查成果的现势性,而且为确权和权属变更提供依据。是土地资产管理的必要前提条件,是科学管理土地资源、全面贯彻落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基本国策的基础工作,更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特别是为政府决策及城市各项管理事业服务。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3.2.1 地籍调查成果为城市规划服务 有了地籍调查成果的支持,城市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会大幅度提高,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也将得到加强。

3.2.2 地籍调查成果为土地管理服务 准确的地籍资料在城镇地籍变更调中起到重大作用,我区借这次农村土地调查契机对城镇地籍也进行了重新调查,所有数据已测绘入库,农村数据库城镇数据库的连接工作也正在进行中,这项工作完成后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将对城镇地籍工作中国有土地的出让与转让管理和土地开发的管理等地政管理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篇(3)

1、引言

在高速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化与耕地保护工作必然面对矛盾与利益并存的局面。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引起城市周边地区的城市化。据报道,我国耕地面积目前约为18.26亿亩,比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1.23亿。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紧张的现象逐年加剧,保护耕地的压力不断增大。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国仅用全球7%的耕地就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由于绝大多数城市都处于土地相对良好的区域,在实现城市化的道路上必然占用大量的土地,尤其是对适宜耕种土地的需求。

2、城市化给土地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分析

城市化过程中不合理占用耕地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企业用地在经过批准购买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闲置状态,有的闲置几年,有的甚至闲置十几年都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由于土地管理部门无权对众多地方企业闲置土地进行有效的约束管理,导致很多适宜耕种的土地处于荒废状态。根据调查走访与文献资料的研究表明,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政府征地与广大人民群众用地之间的矛盾

为保证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国家规定城市人均建设用地为80~120平方米。但根据土地部门调查资料显示,各省份均存在城镇用地超标的现象,而地方政府部门为控制土地使用数量,常常以放松城镇用地需求,严控农村建筑用地的办法。这一政策的实施,常常导致城区商品房的入住率较低,农村需建房群众不能建房的尴尬境地,这也是我国城市化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农村群众购买商品房的能力相对很低,就出现了违盖强盖的现象,地方政府为保证国家指标,就强拆农村及城镇周边的违法建筑,从而引发了很多群众对政府不满的情绪。在严格执行国家耕地保护的制度下,如果处理不好政府征地与群众用地之间的矛盾,会造成很多影响治安的不利因素,有些地区的不适当征地手段已经激化了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量有关土地上访的不和谐城市化建设现象。

2.2城市化造成的土地污染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

发展地方经济必然涉及到环境保护的问题。由于各地产业结构的不同,土地污染的总体情况也各有不同,但形势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地污染严重,尤其是在重污染企业、工业密集地区、矿产资源开采区的污染现象更为严重。土地污染不但使生态环境体系遭到破坏,还有可能导致农副产品质量下降,进而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比较典型的例子如造纸厂的污染,我国每年因造纸厂废弃物而污染的土地高达上百万亩,与之相关污染致癌的死亡人数多达千人。强化企业处理污染物的能力,提高污染土地的治理工作,是解决城市化进程中保护耕地的有效手段。

2.3城市化中土地经济利益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

国土资源部负责人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披露的数据中显示,我国仅在2010年的土地出让金总额就高达2.7万亿元,在国家严控土地使用政策的前提下出现如此巨大的土地经济利益,引发了社会群众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症的广泛关注。因为土地资源具有增值性和稀缺性等特点,很多土地购买者只是单纯购买后等待增值,从而带来了不合理征地、不合理收益分配和违法用地现象的发生。如在征地收益环节,地方政府在征收农民土地时,每亩的补偿费用只有几万元,而当政府转让给企业或者房地产商时,就将价格升至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巨大的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现象在我国各地十分普遍,也是土地管理部门实施保护耕地政策的最大阻力。

3、缓解城市化与耕地保护间矛盾的看法与建议

3.1加强征用可耕土地的计划、审批和管理工作

加强征用可耕土地的计划和审批管理工作,是保护耕地的第一道政策防线。土地管理局的核心任务就是做好土地供应与保护工作,在服从经济建设的大局下,坚决维护好耕地的保护工作,对违法占用土地坚决收回;长期闲置土地合理补偿后收回;鼓励企业或个人改造受污染土地,并对改造受污染土地的企业或个人提供资金与优惠政策支持,使土地资源的配置最佳化,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

3.2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实现耕地保护与城市化的和谐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各地为加快经济发展,对很多企业的征地用量限制的相对比较宽松,导致现在很多企业存有大量的闲置土地。如何处理好这部分闲置土地,是解决城市化用地紧张的重要解决方法,这就需要土地管理工作者切身实际的调查走访,将可用闲置土地统计成册,在需要征地时优先考虑已登记在册的闲置土地,避免破坏新的可用耕地。另外,根据地方具体情况,缩小农村宅基地审批面积,以拆除旧房、弃房为先的解决办法也是减缓可用耕地消耗的可行之路。

4、结语

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做好耕地的保护工作,对土地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土地管理方法,加强土地的管理工作,对闲置土地、污染土地、可改造土地合理开发利用,是缓解城市化进程中对耕地需求的有效途径。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用7%的耕地养活世界22%人口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而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任就落在了土地管理工作者的身上,也是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粮食生产的重要战略任务。要做到缓解城市化与耕地保护间的矛盾,就必须加大耕地保护的力度,通过合理的宏观调控,实现城市化与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为基础,以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有效形式,培育多元化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动摇的原则。农村土地流转要始终坚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农业用途,流转期限不超过家庭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2.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农户是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的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流转期限、流转收益等由流转双方自主协商确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阻挠农户依法流转承包地,不得以任何形式侵占、截留、扣缴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

3.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为基础,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既要积极引导,又要坚决禁止不顾客观条件违背农民意愿强迫流转土地,严禁行政干预。

4.坚持管理、服务、规范、有序的原则。要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宣传、信息咨询、综合服务和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各项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市场建设,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的签订、登记,及时解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规范有序。

二、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有效形式

一)按照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要求,继续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限期解决好两田制机动地超标、违法调整农户承包地等问题,按照四到户标准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到位,全面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微机化、网络化、信息化。

二)农民可以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可以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自行协商流转,也可以委托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介服务组织集中流转。受让方可以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种养专营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也可以是其他有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的组织和个人。集中流转、连片开发过程中,对少数不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承包方自愿的基础上,可以用集体经济组织内其他愿意流转的农户承包土地或集体经济组织的机动地进行调换解决,妥善平衡互换双方利益。

三)允许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自愿联合从事农业合作生产经营。农户可以采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方式,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或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将集体土地与村(组)集体资产统一量化,实行股份合作经营。股份合作终止时入股土地应退还承包户。

四)不宜采取家庭承包的集体土地和四荒地等,要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招标、拍卖、协商等方式进行发包,承包方所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依法再流转。

五)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转包费、租金、转让费等流转收益,应本着实事求是互惠互利、平等协商的原则确定,可以现金或货物兑现。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收益分配提倡保底分红。

三、鼓励支持各类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一)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支持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进行合作生产,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承接和连片开发经营农民流转的土地。

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种养专营企业或其他工商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或订单农业的方式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允许各种社会资本和城市工商企业到农村承租土地,单独兴办或与农民联办农业企业,其利用流转土地依法兴办的农业龙头企业,按照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予以支持。

鼓励各类人才参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支持专业种养大户或外出务工经商回乡创业者带头创办规模化农场或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各界人士利用技术、资金、项目等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从事农业合作生产;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从事农业经营;鼓励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利用技术承包、技术参股等形式参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立科技示范基地。成绩显著的安排有关专项资金时予以优先考虑。

三)鼓励规模经营主体对农田基础设施和现代农业设施进行投入。对受让面积较大,流转期限较长的经营主体,符合相关条件的优先安排农田基本建设、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以及特色农产品基地等建设项目,享受国家惠农政策。

四)委托发包方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组织统一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新增连片土地种植规模在50亩以上,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且流转手续规范,有条件的市县可对土地流出户给予适当补助。农村金融机构可把受让土地100亩以上,流转期限5年以上的规模经营主体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对实力强、资信好的主体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把规模经营主体作为重点参保对象,有条件的地方财政可对其保费给予一定的补助。

五)对经营农田面积10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主体,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可允许其按照不超过经营土地面积的0.5%用于建设生产管理辅简易设施,其性质按临时建设用地审批管理,期满后自行复垦。畜牧规模养殖用地按农业用地对待。

四、切实维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

一)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全部转让的农户,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认定,参加就业培训、接受岗位推介以及其他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被征地农户同等待遇。

二)严禁借股份合作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作等名义进行违法集资,侵害农民利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期内,因不可抗力导致受让方无法继续经营的土地应归还原承包方耕种。以个人名义承租承包土地受让人在履约期内死亡的可以由其第一顺序继承人继续经营受让土地,直至合同期满。继承人放弃经营的土地应当归还原承包方。但死者个人在经营期间应得的个人收益,由其继承人继承。

三)受让方通过流转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除原流转合同另有约定外,可在不超过原流转合同约定期限内依法再流转。受让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流转的应当取得原承包方的书面同意。

四)国家各项惠农补贴依据中央和省有关规定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双方协商,协商结果在流转合同中明确约定。

五)规范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管理。流转双方应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书面流转合同,流转合同应报发包方备案,需要公证的应到公证机关依法办理公证手续。实行委托流转的应由承包方出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委托书,注明委托的事项、权限和期限等,并有委托人签名盖章。未经承包方书面委托,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代替承包户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合同文本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格式,县级合同管理部门统一印制。

六)做好流转土地的质量监测,防止受让方采取掠夺式经营,以保护耕地质量,维护原承包农户的利益。

五、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引导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争取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制定并落实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措施。同时要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规政策,注重发现和总结典型经验,发挥好示范作用,顺势而发,有序推进。

二)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各级农村土地承包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指导、协调、管理和服务职能。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机构要承担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合同审查、备案、登记、管理、相关奖励和项目申报工作。

三)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要依托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建立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村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机构,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纳入政府为民全程服务的内容,依法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供求登记、流转委托信息、价格评估、合同签订、档案管理、纠纷调处、法规政策咨询等服务。年前,各市、县(区)要全面搭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和信息网络,形成比较完整的信息收集、整理和体系。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要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大厅,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双方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

篇(5)

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具有单桩承载力高、施工速度快、质量稳定性优于灌注桩、施工时无噪音和震动等优点,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施工中常常出现很多质量问题。现通过工程实例,就如何避免这些质量问题的出现进行论述。

1工程概况

某建筑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独立承台,承台之间设基础梁。桩型采用PHC AB500100 15a,和PHC AB500100 10 a两种(桩直径Φ500,壁厚100mm,桩长15m、10m,桩尖形式AB型),桩长25m,由15m和10m桩接长,设计要求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800kN。

场地地基土在50m范围内属于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陆相冲积层及海相沉积层和上更新统陆相冲积层及海相冲积层。按成因时代的不同可分为7大层,按力学性质及土质特征可分为17个亚层。其土质特征详见表1。

表1:场地地基土岩性特征表

③3层为粉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130kPa,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为qpk=1400kP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取600kPa;⑤1层为粉土,是良好的桩端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180kPa,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为qpk=2000kP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取900kPa。本工程基础埋深-1.8m,位于②2粉质黏土层,该层土为软弱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90kPa,地基承载力低、压缩变形大,不适合做为基础持力层,故本工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地基处理,选⑤1粉土为桩端持力层。

2.施工准备

施工前先要进行排水、清淤、回填工作。根据地形采取分块截流措施,用抽水机将分块内水抽干,用挖掘机将淤泥层清理干净,运输车运至指定弃土场处理。根据设计要求换填合格填料至设计标高,局部需要开挖的地段挖至设计要求地面标高。施工便道保证桩基机械及运输设备达到进场条件。清淤完成后进行地基的加固处理。

3.试桩结果

桩设计前,在距离脱硫控制楼6m处进行了试桩,共打3根桩,采用竖向静载荷试验(堆载法)进行桩竖向承载力检测,试验共分10级加荷,每级加荷值为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第一级按2倍分级荷载加荷。各桩的s-lgt曲线尾部已出现弯曲,最终沉降均已超过40mm,视其承载力均已达到极限,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见表2。

表2: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汇总表

从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可知,三组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可取1600kN,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特征值可取800kN,满足设计要求。

4基桩情况

4.1桩位偏移情况

基础埋深-1.8m,桩施工采用送桩法,顺序为梅花跳打,打桩完毕后未发现异常现象。待基坑开挖后,进行桩位检测,发现桩位偏移情况:①桩向东偏移70mm,向北偏移160mm,②桩向东偏移400mm,③桩向北偏移300mm,均超出《建筑桩基技术规范》(GJ94-2008)规定的要求。需对成桩质量进行检测,并分析桩偏移原因。

4.2位置及荷载

桩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桩位于脱硫控制楼轴边柱,柱传至承台顶的竖向轴力1650kN,弯矩Mx=180kN•m,My=110kN•m,采用三角形布桩,两方向设拉梁。布置3根500混凝土管桩,桩长25m,桩顶最大压力小于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对控制楼进行变形沉降计算,均满足规范要求,基础及桩布置见图1。

图1:基础及桩布置示意图

4.3高、低应变检测

对桩顶水平位移不符合要求的桩进行测试,低应变检测结果见表3。

表3:异常桩低应变检测结果

高应变检测:试验方法采用CASE法。野外数据收集及室内资料整理分析,结果见表4。

表4:异常桩高应变检测结果

5.原因分析及补救措施

5.1原因分析

基坑开挖对成桩的影响。考虑基桩施工方便,采取先成桩后开挖基坑的施工顺序,由于基坑开挖不均衡,使得土体蠕变滑动将基桩推歪,形成桩顶水平位移。

由于场区水位为-0.5m,水位较高,送桩超过1.5m的桩复压难以进行。主要因为复压时钢桩送桩难以对准桩头,使桩头偏心受压,桩顶水平位移因检测后桩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故无须对已完成预制桩进行处理,仅采取构造措施对承台及基础进行了相应调整。

5.2补救措施

满足桩外边缘到承台边缘距离不小于150mm,按照最终桩位,调整承台外形尺寸,并通过调大承台钢筋来满足承台偏心受压产生的附加弯矩。

由于桩位偏移,基础下基桩形心与框架柱中心不重合,存在偏心距e0=140mm,附加弯矩Mx=130kN•m,My=192kN•m,为抵抗由此产生的柱底弯矩,增大Y向地基梁截面及配筋,X向弯矩由柱两侧地基梁承担,核算X向地基梁截面及配筋,能够满足要求,见图2。

图2:梁截面配筋示意图

6结束语

对于软土地基,由于地基土滑动蠕变较强,在桩施工时控制成桩速度,特别是地下水位较浅时,由于桩对土的挤压,在桩周的黏土层中产生超孔隙压力水,超孔隙压力水随着土体的隆起和侧移而慢慢消失。如果压桩速度过快,终压后复压过快完成,超孔隙压力水和土体变形未充分消散,此时的饱和黏性土表现为弹塑性变形特征,土体卸压恢复过程中桩身被抬起,桩尖脱离持力层,造成桩承载力降低和桩位偏移。基坑开挖时避免不均匀开挖,对桩

顶产生水平推移;还要注意打桩顺序,避免桩周土挤压对周边桩产生推移。

篇(6)

Soft ground static pressure soil squeezing effect of prestressed pipe pile construction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Ren De-long

( Hualu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Xi'an,710065 China )

Abstract: In the planning area has been built, the project expansion project, of pile construction in soft ground due to pile group construction must be strict to prevent soil squeezing effect caused by the destruction of the limb has built a structure or device facilities. Gasification area of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in Ningbo Wanhua two project, due to take stress to dissipate the the ditch, and dissipate hole and pile driving direction, pile driving rate and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soil compaction effect has been effectively controlled, and ensure the river steam tube of the safety of the Gallery.

Key words: soft ground; soil squeezing effect; stress dissipate hole

1.地质情况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岩土层分布从上到下分别为:

名 土层 厚度

(m) 承载力特征值

KPa 液性

指数ⅠL 压缩

模量Es(Mpa) 描述

0 填土 1.0-2.0 松散~稍密

1 粉质粘土 1.5~2.5.0 100 0.632 5.0 软塑

2a 淤泥质粉质粘土 3.0~4.0 60 1.292 3.4 流塑

2b 淤泥质粉质粘土 6.0~7.0 55 15.27 2.8 流塑

2c 淤泥质.粘土 4.0~5.0 50 1.293 2.6 流塑

2d 淤泥质粉质粘土 6.0~7.0 55 1.258 3.2 流塑

4a 淤泥质.粘土 6.0~7.0 60 1.077 3.1 软塑

5 粘质.粘土 8.0~11.0 200 0.497 6.9 中等压缩、含中砂和角砾

6a 粉砂夹粘土 4.0~5.0 150 0.705 6.2 中等压缩

7a 淤泥质.粘土 4.0~5.0 220 0.351 11 低~中等压缩

7b 淤泥质.粘土 1.0~2.0 160 0.654 6.5 中等压缩

7c 粉质粘土 8.0~10.0 240 0.284 12 可塑~硬塑

2.挤土效应介绍

桩基施工中桩尖处土体冲切破坏,挤压桩周土体形成具有很高孔隙水压的扰动重塑区,其厚度为0.5~1.5倍桩径。在很强的挤压作用下,被扰动和重塑并变得密实,浅层土会向上隆起,要靠消散孔隙水压力,使紧贴桩身的扰动重塑区产生再固结而逐渐恢复土体的抗剪强度后形成在沉桩过程中,相当于桩体积的土体向四周排挤,土体破坏使周围的土受到严重的扰动,主要表现为径向位移,桩尖和桩周一定范围内的土体受到不排水剪切以及很大的水平挤压,桩周土体接近于“非压缩性”,产生较大的剪切变形,形成具有很高孔隙水压力的扰动重塑区,降低了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促使桩周邻近土体会因不排水剪切而破坏,与桩体积等量的土体在沉桩过程中向桩周发生较大的侧向位移和隆起。在地面附近的土体是向上隆起,而在地面以下较深层土体,由于覆盖土层压力作用不能向上隆起,就向水平方向挤压。由于群桩施工中的迭加作用,会使已打入桩和邻近构筑物和管线产生较大侧向位移和上浮。桩群越密越大,土的位移也越大,据宁波地区桩基施工龙头企业――浙江新中源有资料揭示,挤土地面隆起可达50~60cm,有的甚至达到70~80cm。这必将影响桩的工程质量(变位、上浮),危及邻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破坏性极强。

3.项目情况

煤气化项目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工程造价约15亿人民币。项目桩基工程采用预应力砼管桩,北面装置桩基离河边管廊距离约20m,其中707气化管桩采用PC-AB600(110)型,单桩设计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000KN,以7c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沉桩控制以桩长和最终压力双控,桩长约50m∽55m左右,共计501根,集中施工面积约700m2,挤土估算:管桩进土按1/3计算,该区域场地挤土为5225m3,管廊北侧是河对管廊周围土体应力有消减作用,这将更加促使管廊周围土体向河边位移,河边蒸汽管廊基础未打桩,稍有不慎蒸汽管廊将倾覆,后果不堪设想,如采用钻孔桩仅707桩基工程将增加费用约650万元,工期将增加60天以上,再加上705/706和672等桩基需增加1500万左右。

4.采取措施

采用应力消散沟和应力消散孔,可减少地基浅层软土的侧向位移和隆起,有利于降低沉桩所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从而减少地基深层土体变位。宁波万华二期工程部分区域桩基施工虽然采取砂井(应力消散孔填碎石或砂)和应力消散沟等,但还是导致道路隆起约150mm,道路多处开裂最大达50mm,周围管廊偏移达到130mm。

篇(7)

根据市场调差,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大约为7711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大约为60346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百分之五十六。距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未来数十年中城市建设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部分建筑设施需建设在软土地基之上,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水平对构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及使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 市政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概况

软土是一种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天然孔隙比大于等于1、抗剪强度的细粒土、包括淤泥、淤泥质黏土、泥炭、泥炭质土等。大多数软土成因为沉积相。由于软土具有孔隙比大、含水量高、强度低、变形量大、压缩性高、压缩稳定所需时间长、侧向变形大的特点,给工程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作为市政工程施工的主要病害,软土地基在工程中常会遇到下列问题:

(1)软土地基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在静载荷或动载荷的作用下,发生局部或整体破坏影响构筑物功能实现甚至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2)软土地基的沉降量超出设计范围,这将会将致市政工程使用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在发生不均匀沉降情况下会使路面裂缝及地下管线断裂等情况产生。(3)由于软土地基含水量高,当地下水浮力超出地下建筑自身重量时会引起建筑物的结构破坏,这种情况在埋深较大的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上尤为明显。(4)由于软土地侧向变形大的特点,降水施工中如控制不合理,将导致土体出现侧移现象,进而影响到施工区域建筑物与地下管线的质量。

2 市政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的运用

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主要是想达到控制沉降、变形和增加强度、抗滑力的目的。根据加固原理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可分为:强夯法、灌入固化物法、排水固结法等方法。

2.1 强夯法

本方法为选用重锤从相应高度下落对土层进行夯击,达到土质快速固结的方法,也叫动力固结法。其工作原理为:通过起吊机械,将重锤(10~40t)提升至(10~40m)高,然后让重锤自由下落,在夯击力与冲击波的影响下,对土层进行夯实作业,通常用来处理砂性土、非饱和黏性土及杂填土的软岩地基。在非饱和黏性土地基常用不间断夯击或分遍间歇夯击的方式施工。夯实次数、深度可以利用现场试验的方式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如夯实能量为100kN・m~200kN・m,夯实有效深度可控制在3~6m之间。

强夯法施工流程:施工场地清理与平整场地高程测量及施工夯点位置标注起重机就位放置夯锤于夯点夯前锤顶高程测量起吊夯锤脱钩装置开启吊钩放下锤顶高程测量完成夯点夯击作业。如在测量时发现坑底偏移现象,必须对坑底进行平整作业,避免夯锤施工误差的产生。

2.2 粉喷桩法

粉喷桩法属于灌入固化物法的一种,往往应用于饱和软黏土加固施工中。其工作原理为:将加固料通过压缩空气送到软土中并与软土搅拌充分混合,通过固化剂与软土之间的相应反应,硬结软土,确保地基的整体性和强度。常用的固化剂主要材料为水泥、石灰等。

其施工流程:(1)桩机就位:测量粉喷桩位置,架设粉喷桩机械,确保其安装稳定性。通过技术手段矫正水平度和垂直度,确保桩机定位准确。(2)钻进:启动空压机,将双螺旋搅拌头钻进至桩底设计标高,钻头原地旋转,不能停钻。(3)加入固化剂并搅拌:钻机反向转动,启动送灰机后开始输送固化剂,当固化剂到达喷灰口时钻头开始提升。提升过程中,遵循相关规定,对调速电机进行调节。在提升作业时添加固化剂、搅拌工作同时进行以确保充分搅拌软土与固化材料充分混合。(4)复搅及复喷:钻机正转下钻复搅,反转提钻复喷,达到设计重复数次。(5)停机:钻头提升至桩顶标高下0.5m时,停止发送器孔内喷射粉料作业,原位搅拌2min,充分利用管内余灰喷搅,钻头提离地面0.2m。完成成桩作业。

为保证作业安全,本桩孔作业完毕后,应等待全部管道压力消除,钻机主电机停机后进行移位,在新桩孔位置重复以上流程,直至设计范围内地基处理完毕。

2.3 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的原理是:在载荷的影响下,通过竖向和横向的排水通道,缓慢地将土体内孔隙水除去,降低土体孔隙比例, 达到固结地基和提升地基强度的目的。本方法常用于饱和软弱土层地基处理中。排水固结法可以较好的解决沉降和稳定问题,所以应用比较广泛。但由于一般的泥炭土质软弱土层渗透性较低,排水效果不理想,不适用该技术。在选用排水固结法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应先对其作业原理、应用环境进行分析。在施工中为提升土体固结的速度, 可将排水设施增设到天然土层内,将排水长度大大降低,以达到快速固结、缩短工期的目的。以袋装砂井施工为例,其施工流程如下: 场地清理及放样―砂井就位与压管―填砂袋―成井检查与补砂。

3 市政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1)在采用强夯法处理软土地基时,填筑料应当混合均匀并对其含水量进行有效控制。当填料水分不符合规定时,应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分层虚铺厚度应根据选用的夯压机械进进行确定,各层的碾压次数要达到设计规定。通过严格施工的质量控制可以效控制软土地基的含水率,提升地基承载能力。(2)在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时,应当控制施工速度和加载速率。加载速度和加载间隔可以通过现场加载试验进行确定,通过对加载速度和加载间隔的控制可以掌握地基沉降规律并避免塑流挤出现象。(3)质量控制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施工人员素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市政工程软基处理施工中,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感,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东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软土地基实例分析

深圳新周公路位于珠三角地区,软土基层厚度为7米,根据设计采用深层搅拌桩,所以沉降得到了合理的控制,在新区路段,软土基层厚度为3米,对此部分的沉降量进行了观测统计,K2+331部位的沉降量为0.723米,K2+631部位的沉降量为0.637,K2+990部位的沉降量为0.563,K3+200部位的沉降量为0.652,数据可见,沉降量均匀且稳定。

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地处松花江平原中游地带,位于北纬45度38分至45度52分,东经126度28分至126度36分。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塑料排水板对软土进行处理,以便合理的控制软土沉降的速度。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对沉降进行了观测,观测结果如下:在K48+100左时的沉降量为151,在K48+100中时沉降量为172,在K48+右时的沉降量为82.3,在K48+920左时软土地基沉降量为72,在K48+920中时沉降量为89,K48+920右时沉降量为64。观测结果可见,软土地基的沉降量大约为1.8米,且与温度的变化有相互联系。在的沉降观测对东北地区的软土地基沉降具有以下几点特点:沉降不均匀、变形大、沉降稳定所需的时间较长。由于受到地质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因素,道路的稳定性、安全性及使用性会大大的降低。

5 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取得的效益及意义

随着对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我们在实际工程中已取得了不少的经验,通过不断完善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在施工工艺方面、施工机械器具方面、施工效率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各施工单位因地制宜发展了一系列的对软土地基处理的技术,给市政工程带来了良好的效益的同时,也给社会产生了诸多的经济效益,为市政工程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奠定下了丰富的经验。

在市政工程的道路施工阶段,常常会遇到条件差的地基,如软土地基,软土地基在实际施工时容易出现破坏和失稳现象,无非极大地增加了施工难度,它具有含水率高、透水性差、抗剪前强度低等特征。在路基的施工中,由于沉降不均匀会引起失稳现象,严重时会导致路基整体的坍塌,极大的危害到了道路的安全,因此,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施工中不可避免的环节,通过处理必须使其稳定性和使用性满足要求,从而保证道路使用时减少甚至排除沉降的可能性,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6 结语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对市政工程建设提出新要求,软基处理技术作为市政工程地基处理的重要方式,软土地基处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市政工程功能的实现,所以施工单位需高度重视软土地基的处理。在软土地基施工中,要充分进行地质调查,明确软土的类型和特性,选用恰当的处理方式和施工工艺,严格质量管控,确保软土地基处理后合乎设计规范以提高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周龙翔,童华炜,王梦恕,佟春丽.广州软土的工程特性及地基处理方法的对比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1).

[2]于志敏,李本林,管吉磊.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的计算及其分析[J].东北市政工程学报,2005(07).

[3]王中立,李有才,潘伟聪.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分析方式[J].高速公路工程,2008(07).

篇(8)

知识资源的特点主要包括可共享性、重复使用性而不损耗、易于传递以促进知识资源共享与利用。鉴于此,我们在抓图书馆业务全面发展的工作中,认为应该对现在所处的时代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是说人类积累和创造的知识,将成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文明与进步最主要的推动力。知识经济的特点是经济的增长来源于知识资本,而知识资本的核心是人才加技术。它们进行组合后所拥有的创造能力和这种能力的持久性,就体现了知识经济的价值。知识经济时代这个大环境对图书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并随时伴随着陷阱。它面临的机遇:

一是图书馆已经或即将成为知识流通与传递的重要部门,它将直接进入经济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是图书馆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它将承担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成为知识的管理者。

三是知识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对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争夺,图书馆对培养人才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受到政府、社会与教育部门的重视与支持。

四是图书馆是出成果、出人才的地方。因此,图书馆是知识经济的基础性结构,它可以有机地融入知识经济时代而成为知识经济产业的重要部分。

五是图书馆是向人们展示古今社会文明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与场所,因此图书馆有义务真实地记录和推广我们社会先进的文明和光荣的传统。这些都是我们所面临的机遇。但是,我们图书馆在发展的机遇中同时也存在着各种挑战,那就是:

一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将有更多的需求和企望,它不仅要为社会进行文献的收集、保存、整理、开发和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而且在智力开发、人才培养、知识信息传递、文化艺术展览和再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是知识经济时代更面临着如何体现综合国力的提高这样一种挑战,要走向全球化就要加速培养人才,提高信息质量,势必要求图书馆员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宽广的知识面,具备卓越的决策判断力,有相当高的全面业务技能,善于利用图书馆的藏书、设备和管理手段筛选出用户需要的信息,向读者进行高效高速的全方位的传送服务。所以一方面要尽快引进人才,另一方面,就是对现有人员加强继续教育工作。

三是图书馆也必须迅速转变自己,加快现代化进程,逐步向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图书馆发展,使之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中心和网络中转站。而图书馆员则当然地要成为信息导航员和知识工程师。面临这样的机遇和挑战,可以预测,现在的图书馆势必将在于21世纪的二、三十年生全面性的巨变。新一代的图书馆也就是数字图书馆之类,将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而出现。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既有它前进的一面,也有它不足的一面。在知识经济时代同样也有随之而来的知识陷阱。陷阱这个词大家都不愿听,但它确是历史发展必然伴随的一种现象。

四是知识在未来将获得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光辉地位,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任何光辉都伴随有阴影,“知识经济”也将伴随着各种陷阱,比如说电脑化陷阱、商品化陷阱及权力化和经济化陷阱等。

篇(9)

一、软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要求

1.1施工存在问题

软土按其成因大致可以分为海洋沿岸和内陆河流、湖泊、盆地沉积两大类。我国各地不同成因的软土都具有近于相同的共性,主要表现在:(1)天然含水量高、空隙比大。含水量在34%~72%之间,空隙比在1.0~1.9之间,饱和度一般大于95%,液限一般为35%~60%,塑性指数为13~30,天然密度约为15 KN/m3~19KN/m3;(2)透水性差。大部分软土的渗透系数为10-8cm/s~10-7cm/s,在荷载作用下固结很慢,强度很难提高;(3)压缩性高。压缩系数为0.5Mpa-1~2.0Mpa-1,属于高压缩性土,在自重作用下会持续下沉,使结构物产生过大变形,影响正常使用,甚至导致结构物开裂;(4)抗剪强度低。其快剪粘聚力在10kPa左右,快剪内摩擦角在0°~5°之间,当地基的抗剪强度不足以支承上部结构的荷载时,地基就会产生局部或整体破坏;(5)具有触变性。一旦受到扰动,土的强度明显下降,甚至呈流动状态;(6)流变性显著。其长期抗剪强度只有一般抗剪强度的0.4倍~0.8倍。

1.2处理要求

软土地基处理的工程程序包括:处理必要性的研究、加固方法的选择和加固施工管理的控制等内容。从原理上可以分为置换、夯实、挤密、排水、胶结、加筋和热学等基本方法。处理的核心是处理方法的正确选择与实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工程地质条件;(2)设计和施工条件;(3)场地环境条件;(4)结构物条件。对于具体工程来讲,在选择处理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二、预应力管桩特点

2.1原理及特点

一般工程结构中,常采用在地表建造的浅基础,但当地基土为较厚的软土层,建筑物荷载大或对变形和稳定性要求高时,常采用深基础。桩基础是一种常用的深基础形式,通常由桩顶承台将若干根桩联成一体,将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传递给桩周土(摩擦桩)或传递给桩尖基岩(端承桩)。

近年来,预应力管桩由于具备单桩承载力高;施工进度快;污染少;穿越土层能力强;现场施工方便;质量便于控制;桩身耗材较低、单桩造价低的特点,得到业内广泛认可。与其它桩型相比,预应力管桩主要有以下特点:

1)质量稳定可靠。预应力管桩是由专业厂家生产,采用先进工艺,将混凝土经离心脱水密实成型,经常压、高压两次蒸汽养护而制成的一种细长空心等截面预制混凝土构件,在专业工厂的流水线上预制生产,施工质量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2)应用范围广,工程适应性强。预应力管桩有不同的规格、长度可供选择,适用范围广泛,对桩端持力层起伏变化大的地质条件适应性强。同时,桩身抗裂性能好,耐锤击,土层穿透力强,可采用不同的沉桩工艺(射水法、锤击法、静压法等)进行施工。

3)抗弯、抗拉性能好。由于预应力管桩桩身砼强度高,加上使用了高强度、低松驰率的预应力专用钢筋,使桩身具有较高的有效预压力(5~8MPa),因此预应力管桩具有相当大的抗弯和抗拉能力。

4)耐久性好。预应力管桩采用了高速离心成型工艺(离心加速度高达30~35g)和高温高压(压力106 Pa;温度180℃)蒸汽养护,因此桩身混凝土密实性好,其抗渗性、抗硫酸盐腐蚀性、耐碳化性均优于普通砼。

5)单桩承载力高,单位承载力价格便宜。预应力管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具有高强性能,其单位承载力的造价比预制混凝土方桩和钻孔灌注桩低。

6)施工速度快,工期短。预应力管桩在专业工厂预制生产,施工前期准备时间短,一般能缩短工期1~2个月。

7)对施工场地要求不高,施工现场不需预制场地,无砂石、水泥,无泥浆污染,对施工场地狭窄的工程特别适用。

2.2施工流程

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流程主要包括:(1)场地前期准备(2)施工测量放样布置桩位(3)施工管桩机械就位、安装(4)起吊管桩就位(5)开始压桩或锤击施工(6)接桩(7)压桩至设计深度(8)在(3)—(7)的过程中做好压(打)桩记录(9)机具移位,重复(3)—(8),下一根管桩施工。

三、软基处理中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3.1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与施工流程相对应主要有:(1)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桩长,根据施工机械、运输设备,设计管桩的分段长度。(2)平整场地,主要利用推土机铲除表层浮土,对场地进行平整、碾压,对于局部坑洼地段用土回填。(3)施工现场测量放样,用石灰标出桩位。(4)施工管桩机械就位,安装。(5)开始实施压桩操作,首先调整机身,保证其压桩中心与桩位重合并垂直;然后起吊管桩就位,安设桩靴并开始压桩;在压完一节管桩后,起吊下一节管桩进行电焊焊接接桩,保证焊缝结实饱满(接桩间隔时间不宜过长);检查焊接焊缝合格后,进行再一次压桩;依次循环吊桩、接桩、压桩直至压至设计深度;

3.2质量控制措施

预应力管桩在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施工前应进行压桩试验,确定终止时的压桩力与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关系系数,验证与设计是否相符,以终止时的压桩力来初步判断单桩极限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下发作业指导书。

2)为避免挤土效应和振动影响,应做到:严格控制压桩速度,一般控制在1m/min 左右;制定有效的沉桩流水路线,根据桩的入土深度,采取先长后短、先高后低的顺序施工;同时应对日成桩量进行必要的控制;对终止压桩力和其它施工参数做好压桩记录;当终止压桩力与试桩确定的参数相差较大时,应分析原因,待查明后方可继续施工。

3)施工地点场地要平整坚硬,在较软的场地中适当铺设道渣,不能使桩机在打桩过程中产生不均匀沉降,产生斜桩。当遇到障碍物时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沉桩;沉桩时发现不垂直应及时纠正,必要时应把桩拔出重打,桩进入一定深度后,不宜采用移动机架进行校正,以免发生断桩,应采取其他措施。

四、结语

预应力管桩特别是采用静压法施工的桩,其应用已十分普遍,但在设计和施工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有待工程技术人员进一步探讨解决。由于静压预应力管桩应用过程的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必须通过生产、设计、施工和检测验收等各环节加强对其的质量管理,才能有效克服上述质量缺陷而得到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篇(10)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原则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按照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依法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个人或经济组织,以一定的方式和程序,让渡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受让方主要是农户,也可以是其他符合国家规定的具有农业经营能力的单位和个人。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流转后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变。流转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自愿流转原则。承包方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以及流转的对象、方式和期限。受让方自主决定是否接受流转。流转过程中,承包方与受让方依据承包合同平等协商约定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

(二)依法流转原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要严格按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规范操作,完备手续。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时,发包方要依法依规,公正地维护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得借流转的名义随意改变土地承包关系;发包方、承包方都不得干预受让方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受让方不得破坏地力、不得损害生产设施。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发包方、承包方、受让方都应当诚信守法,不得单方面毁约。

(三)有偿流转原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是有偿的。土地流转收益的项目、标准、方式以及相关事宜由承包方与受让方协商约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截留、扣缴流转当事人应得的收益。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形式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一般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一)出租。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租赁给他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出租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受让方履行土地租赁合同约定的权利与义务。

(二)转包。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转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超过一年的代耕也视同转包。转包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受让方履行转包合同约定的权利与义务。

(三)入股。指实行家庭承包方式的承包方之间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自愿联合从事农业合作生产经营;其他承包方式的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权,入股组成股份公司或者合作社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入股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四)互换。指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种或者各自需要,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地块进行交换,同时交换相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五)转让。指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承包方申请和发包方同意,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内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在转让期内由受让方履行相应的土地承包经营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程序和手续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除一年以内代耕形式外,都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签订流转合同(文本格式由省农业厅统一规定),并及时报告乡镇财经所。

(一)承包方自主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遵循以下程序:

1、流转双方当事人依据承包合同,协商流转方式(转让、互换方式除外)、流转时间、流转价格以及流转收益支付方式等,根据协商结果签订书面流转合同一式四份,流转双方、发包方和乡镇财经所各执一份;

2、发包方及乡镇财经所收到流转合同后,如发现有不妥之处应及时指出并要求其改正;

3、流转当事人可以向乡镇财经所申请合同鉴证。

(二)承包方委托发包方流转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遵循以下程序:

1、承包方自愿委托发包方流转其承包土地的,应向发包方递交由户主签字或盖章的委托流转申请书;

2、发包方讨论是否接受委托,并将讨论结果在15日内通知承包方;

3、决定接受委托的,发包方应当与承包方签订流转委托书,载明委托事项、权限和期限,委托双方签字盖章;

4、发包方在接受委托后三个月内,将流转农户、待流转地块等基本情况以适当形式向村内外公告;

5、愿意承接流转土地的,在公告的有效期内提交承接流转土地的申请;

6、公告期限结束后,发包方应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及时召集已提交承接流转土地申请且具备承接资格的受让方磋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与受让方签订书面流转合同一式四份,流转双方、发包方、乡镇财经所各执一份;

7、流转当事人可以向乡镇财经所申请合同鉴证。

(三)以转让、互换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遵循以下程序:

1、承包方向发包方递交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或互换申请;

2、发包方同意转让或互换的,应及时向乡镇财经所报告,不同意的,应当于7日内向承包方书面说明理由;

3、征得发包方同意后,原承包方可与受让方协商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或者互换合同一式四份,流转双方、发包方、乡镇财经所各执一份;

4、办理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变更或注销、换发等手续;

5、流转当事人可以向乡镇财经所申请合同鉴证。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再流转的,应当遵循以下程序:

1、通过以出租、转包方式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后,再流转的,首先需取得原承包方的同意,然后根据再流转双方商定的流转方式(不含转让、互换方式),按以上相应程序实施;

2、通过以互换、转让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并依法登记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后,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流转程序按相应流转方式实施。

四、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各地要切实做好管理工作。

(一)全面清理并规范已经发生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

各地要严格按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已经发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进行全面清理和规范。手续不完备、合同条款不齐全的要尽快补全;对显失公正的流转合同,要通过说服教育,引导双方重新签订合同;流转补偿不到位的要按合同落实到位。有下列行为的流转应限期整改和规范:发包方假借少数服从多数强迫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发包方以划分“口粮田”和“责任田”(不含国营农场)、抵顶欠款等为由强行收回承包地搞招标承包的;承包方未经发包方同意擅自转让、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受让方未经原承包方同意实施土地经营权再流转的;流转一方当事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签订流转合同的;承包方与受让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者利益的;受让方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受让方拒不履行流转合同约定义务的等等。

(二)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制度。

各级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及合同管理的指导,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日常规范管理工作。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登记备案制度,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建立健全流转合同管理制度,指导规范流转;建立健全流转档案管理制度,做好流转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维护其完整安全。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电子档案,为全省联网打好基础。

(三)切实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的调解仲裁。

上一篇: 财务核算体系及工作流程 下一篇: 公墓道路建设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