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经济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31 19:06:5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国防经济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国防经济学

篇(1)

一、引言

数学这门基础学科在经济领域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由于采用了数学工具,经济管理领域从学科基础到应用实践都变得焕然一新,显示了数学方法的巨大威力。近年来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济、金融和管理方面的数学方法的大量涌现,以及在众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贡献中,数学定量方法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高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技术”的提法,已经为愈来愈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

大学的财经数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全球化、网络化、高新技术化和知识化的新经济时代,其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给大学的财经数学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我国加入WTO后,财经金融领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竞争机制加强。政治经济形势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财经数学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使人们对财经数学认识的日益提高,对高层次财经数学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财经数学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传统财经数学教育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与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相对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相比,我们所培养的数学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需要大力加强,培养出的拔尖创新人才还严重不足。我们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明显不够,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等。财经数学教育应该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改革和发展财经数学教学方法,紧密结合现代最新经济科学成果,培养国际化、创新财经数学人才。

二、数学与财经科学的联系

数学与财经科学紧密关联,数学的许多理论与方法正广泛深入地渗透到当代社会经济的诸多领域。

20世纪经济学研究的教学化对经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财政和金融领域,50年代初提出的投资组合理论是金融定量分析的开端,在这之前的金融学通常以定性研究为主,很少有精致的定量分析。G,Debreu以数学对一般经济均衡理论做出的贡献而获经济诺贝尔奖,数学的公理化方法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数学与经济的结合方面,线性规划的建立,是由生产的调度组织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现在已经普遍用于经济活动分析的各个方面,在数学学科上形成规划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线性规划。70年代以后,由于衍生经济的发展,F.Black和M.S.Scholes应用随机分析的理论,得到著名的期权定价公式,它是数学在金融方面应用的一个突破。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莫顿和修斯,以奖励他们在研究衍生证券价值方法方面的贡献,即建立了可用于定量分析的关于期权定价的布莱克一修斯公式。这充分说明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数理分析,在解决财经领域问题中的显著作用和重大意义。目前在全世界的证券市场,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投资者和交易者要用关于期权定价的布莱克-修斯公式对各种衍生证券估价。关于期权定价的布莱克-修斯公式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使用最频繁的数学工具,它构成了蓬勃发展的新学科一金融数学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研究新型衍生证券设计的新学科一金融工程的理论基础。例如,如果有人在1926年1月投资1美元美国的国库券,到1994年这1美元将变成12美元。如果把这1美元投资股市,例如购买S&P500指数,到1994年这1美元将变成811美元。如果利用关于期权定价的布莱克一修斯公式,对这两种证券逐月作最优的组合,到1994年这1美元将变成12亿多美元。该理论对未来的风险,提供了系统的、不依赖于人们主观态度的估价方法,并且还为如何化解风险提供了完整的思路,使得这一理论还被广泛地应用于一切带不确定性的环境下的决策问题。例如项目投资、保险合同估价、企业管理等。上述事例表明,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等数学分析方法,有助于进行正确的金融决策,并带来惊人的经济效益。

数学也对一批学科带来极大的推动。例如,用数学模型研究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用数学手段进行社会和市场调查与预测,用数学理论进行风险分析和指导金融投资。在经济与金融的理论研究上,数学的地位更加特殊。在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当中,数学家或有数学研究经历的经济学家占了一半以上。应用数学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形成了数量经济学,涵盖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投入产出分析、经济博弈(对策)论等。注重研究经济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及其运动规律,通过定量研究去发现和证实经济联系与经济规律。在应用研究方面,注重研究经济要素的运动变化趋势及其相互影响,运用各种经济数学模型进行经济分析与预测,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决策提供定量与模型支持。其他如保险业务,证券经营等方面,都广泛地应用着数学。此外,还形成了一门新的有关经济的数学学科一精算。实际上,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数学方法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以至大部分诺贝尔经济奖都授予了与数理经济学有关的工作。

三、数学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应用举例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市场风险已经和信用风险一起,成为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怎样客观和科学地进行风险管理是金融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风险量化技术的发展与金融市场的需求密切相关。80年代初因受债务危机影响,银行普遍开始注重对信用风险的防范与管理,诞生了《巴塞尔协议》,通过对不同类型资产规定不同权数来量化风险。90年代以后随着衍生金融工具及交易的迅猛增长,市场风险日益突出,几起震惊世界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危机大案(如巴林银行、大和银行等事件),促使一些国际大银行开始建立自己的内部风险测量与资本配置模型,以弥补《巴塞尔协议》的不足。G30集团在研究衍生品种基础上提出了度量金融市场风险的VaR风险估价模型。

VaR(Value-at-Risk简记为VaR)中文译为“风险价值”,是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度内,某种金融资产或资产组合在既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大小和可能遭受的潜在最大价值损失。VaR是基于统计分析基础上的金融风险量化技术,是对市场风险的总体性评估,可以测量不同市场因子、不同金融工具构成的复杂资产组合和不同业务部门的总体市场风险。

VaR利用数学公式计算金融风险价值,利用概率与数理统计、高等代数等数学方法,量化市场风险的积累程度。例如,银行家信托公司1994年的每日99%VaR值平均为3500万美元,这表明该银行可以以99%的概率做出保证,1994年每一特定时间点上的投资组合在未来24小时内的平均损失不会超过3500万美元。通过这一VaR值与该银行1994年6.15亿美元的年利润和47

亿美元的资本额相对照,则该银行的风险状况即可一目了然。目前,已有超过1000家的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基金、养老金基金采用VaR方法作为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的手段。

压力测试法也是一种金融风险的量化技术,主要用于对极端情景(发生概率小但后果十分严重的紧急事件)进行风险分析,目的是评估风险管理模型或内控流程的有效性,制定改进措施,防止出现重大损失事件。例如可以用来考虑政治(如政权更迭)、地理(如地震)和经济环境等对企业可能造成的冲击。压力测试法是对VaR方法的重要补充,两者构成了比较完整的风险管理方法,不仅能够充分捕获正常市场条件下的收益机会,还能适用于市场混乱的时期,反映突发事件情况下的损失大小。

总之,在当代科技、文化、社会、经济和国防等诸多领域,数学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结合经济科学成果进行财经数学的教学改革

目前的财经数学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实用技能的要求明显,呼吁加强师生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教材和教法难如人意。传统授课模式受到挑战,学生要求教学方式、内容多样化,要求改革教学手段和知识结构的呼声较高。

未来的财经数学人员要求职业判断能力强,善于运筹帷幄,不拘泥于财经数学思维。这要求我们的财经数学人员知识面广,财经数学教育改革需要新理念,通过与其他专业、学科及院校的协作、联合、优势互补、双赢的方式,打开财经数学教学的新局面。要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与经济科学成果前沿性相结合,在介绍数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当今最新的财政金融科学成果等做引导性的介绍,形成了一个新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学体系结构。教学内容要能够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发展,融合新的财政金融科学成果等。

数学教学应该吸收经济科学的许多新技术内容,例如金融专业,既包括金融、投资、保险精算等内容,也包括数学统计的内容,数学与这些学科是难以分开的。这样必须要求教师要开拓新领域、更新知识结构,也要求数学课程体系和结构在综合化方面进行重组,其结果必然出现许多新的体系结合面和内容生长点,从而大大促进数学学科专业的实质性改革和建设。

开展数学教学改革,要吸收不同专业的相关教师参与。例如包括应用数学学院、金融学院、保险学院和信息学院等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开展数学教学方法改革。

要确定新的培养目标,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不同学科的课程,不是简单拼凑的切块,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衔接地集于一体,要求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地集于一课,为改造和更新数学专业提出了挑战和机遇。要营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浓厚氛围,通过繁荣学术活动来推动学科交叉。采取大讨论、学术茶会以及系列论坛、讲座等多种形式,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碰撞,为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举办“数学、经济、金融系列论坛”、“前沿科技大师论坛”、“多学科博士论坛”和“中央财经大学大讲堂”等系列讲座,为学科交叉融合营造更加浓厚的氛围。这些系列论坛和讲座将推动数学和经济学科的交叉融合逐步走向深入。

同时,作为面向全校各个专业开设的基础课,数学课程应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增强师生互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内容基础性和前瞻性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改变部分学生对数学基础课程不感兴趣的现象,在教学过程当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打破原理性课程枯燥无味的传统局面,要改变“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把课堂搬到多媒体教室,利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的特点,制作动态演示课件,让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性内容能够有一个直观接触。此外,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组合作排练,对多个教学内容进行分角色模拟表演,以此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在实验安排上,选择典型的实验,到专门的微机实验室内完成,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将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五、结束语

篇(2)

一、前言

高速铁路是在高新技术推动下的一种新型交通方式,它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当代高新技术的系统集成,它的建设和运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因而有“大国技术”之称。中国高铁起步较晚,但凭借后发优势和强大的技术后盾作支撑,用了5年时间走完国际上40年高速铁路发展历程,一跃成为全球高铁大国之列,其发展速度令世界震惊。特别是在新时期“一带一路”背景下,为高速铁路走向国际市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遇,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一带一路”政策与中国高速铁路产业之间的关系

(一)“一带一路”概念的内涵

“一带一路”战略是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最综合战略。 它是以经济合作为核心的跨领域战略,对亚欧大陆的众多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繁荣和经济互补创造了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一带一路”理念包括众多要素,涉及地域经济发展、文化理念的碰撞,与地域间的政治、外交和国防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内涵上来看,“一带一路”体现了“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五通的战略方向,成为人类共同体和谐发展的共同理念。其中,政策沟通是基本手段,贸易畅通是核心目的,道路联通是“一带一路”得以实施的的基础。要实现“道路联通”,高速铁路的发展会带来强大的推动作用,是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为“一带一路”政策的扩散和推动相关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高速铁路的特征

作为一项新技术,高速铁路与传统的运输方式相比,具有多方面的优势。1. 运输速度快。速度是其重要的特征,之所以被称为高速铁路与此有重要的关系,目前的实际运行速度可达300公里/小时;2. 运载能力强大。一次运行的运载能力可达公路运输的数十倍;3. 外部因素影响小。高速铁路在专用的线路上行驶,通过智能技术进行控制,气候、外部条件等因素对运行几乎没有影响;4. 单位运载量的能耗低。与普通铁路、公共汽车、飞机等传统的运输工具相比,每人每公里消耗能源极低,符合绿色节能的理念;5. 行驶过程中污染小。高速铁路的运行不会产生粉尘、煤烟或其他形式的污染;6. 占地少。相对于强大的运能来讲,高速铁路的用地占地面积相对较小。

三、“一带一路”政策对中国高速铁路国际化发展带来的机遇

中国政府首倡的“一带一路”战略,符合沿带、沿路国家的共同需求,为区域的很多国家互通有无,促进贸易发展,引导经济繁荣创造了机遇。同时也为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及向国际化迈进带来的机遇。

(一)推动高速铁路相关技术更加成熟

高速铁路是一个系统的概念,涉及众多技术层面的内涵。高速铁路技术的起源来自国外,但是最近几年我国在吸收国外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已经取得多项核心技术的突破,逐渐达到国际领先的状态。从技术层面来看,包括铁轨铺设、机车制造和系统管理等领域。其中列车是构成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的核心,高速运行状态下,对列车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具有智能化、舒适度、安全性及优美的外型等方面的要素。这对列车研发和制造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列车制造能力和技术也能够体现一国技术的高度。目前我国在此领域已经取得较大突破,国内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和技术优势,分工协作,在动车组总成和列车牵引控制等领域取得9项重大突破,相关技术日臻完善。在高速铁路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适应不同国家的需求,我们会不断研究,促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二)扩大了国内外的市场的需求

高铁是在新技术推动下人们交通方式的一种创新性革命,它改变了人们的交通习惯,使遥远距离的流动更加迅速和廉价,扩大了人们的活动半径,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相关国家和地区要发展贸易必然要建立交通设施,因此市场需求将迅速扩大,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能够使产业发展具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市场需求的扩大是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必将使国内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以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使高铁产业获得更多的产业利润,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国高速铁路大踏步地走向国际市场,未来的市场需求空间极为广阔。

(三)对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推动作用

高速铁路的发展能够减少环境的污染,目前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交通运输,特别是汽车在运行中大量消耗汽油,排出包括二氧化硫在内的污染物,形成空气污染。高速铁路的普及势必减少汽车的使用量,从而对环境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高速铁路的产业带动性的特点也表现非常突出。这是各类产业的的集成,促进了钢铁工业、加工制造业的发展,而且在流进社会流动性的基础上,为经济的繁荣、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一带一路”政策下促进中国高铁国际化发展的对策

中国高铁走向国际市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的理念对高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尽管在过程中可能会面临重重困难,但是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不会有大的改变,为此大环境下,高铁国际化路径应当遵循理念。

(一)在政策层面实施“高铁外交”

通过外交手段促进中国高铁走出去。高速铁路的建设给国家带来强大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具有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高速铁路可以把陆路上遥远的距离接近,把国内众多城市和生产基地与西亚、中亚、南亚甚至欧洲各国相连,扩大了市场空间,使我们的产品能够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寻找市场,也可以把海外廉价商品运输的国内市场,使国际分工进一步扩大,提高了经济的效率,为促进国内繁荣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增加我们在世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所以,对待高速铁路应当以发展的眼光和战略的眼光来看待,成立国家级的专门机构推动高铁外交的发展,积极推动高铁走向世界。

(二)积极参与高铁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

在中国高铁向海外进军的过程中,应当促进技术层面的国际接轨,相关机构应当努力提升我国高铁的国际声誉,突破海外标准壁垒,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不断细化技术标准规范,积极与发达国家合作,实现该领域技术层面的国际一致性,参与到各种国际标准的制定环节中,在这个过程中无形地使中国高铁的品牌国际影响度得到提高。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高速铁路是技术密集型产业,集中涉及了计算机控制、加工制造、调度与管理及市场推广等各个领域,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人才作为支撑。因此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研发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形成核心竞争力。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应当加大相关培养的力度,形成大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才能从根本上为我国高铁的国际化发展创造条件。

(四)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高速铁路领域

高速铁路从研发到生产,所需要资金强度大,所以在产业发展的初期,应当扩大资金供给来源,提高投入力度。从融资渠道上来看,应当采取各种手段,在政府投入的基础上,扩大民间资本的投资方式,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使民间资本的投入能够得到合理的价值回报,从而调动投资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BOT、PPP等手段,扩大资金供应渠道。

五、总结

“一带一路”政策是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提出的宏观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必将给我国及相关的周边其他国家经济繁荣带来新的机遇。特别是对我国具有国际领先的产业高速铁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这个大好环境下,应当充分认识高速铁路发展的新机遇,采取政策手段、技术手段和有效的融资手段,促进行业健康迅猛发展,通过占有国际市场来扩大发展空间。未来中国高速铁路行业将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对我国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楚楠.“一带一路”背景下高铁出口原因分析[J].北方经贸,2017(01).

[2]万D,祝经纬.“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东欧高铁建设研究[J].企业经济,2016(12).

[3]宋喜斌.高铁时代包头在“一带一路”中节点优势[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

[4]谢海燕.“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现状、风险及对策[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20).

[5]郭学堂.“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高铁外交[J].唯实,2016(02).

[6]杜瑞.“一带一路”背景下兰新高铁对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 经营与管理,2016(06).

篇(3)

(一)我们的经济史研究是历史学研究

历史学在今天已完全是一门社会科学,其基本任务,与其他社会科学如经济学、社会学或政治学等一样,是理解过去和现在社会面临的问题,增进有关问题认识的知识.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不同在于:(1)前者研究社会某一事件的具体经过情况而后者则是有关事件的原理原则;(2)前者研究社会整体,需要运用多门社会科学来帮助选择和分析史料,因而必然成为它们的公共论坛;而社会科学的原则理论探讨,可以分门别类单科进行。正由于如此,希克斯在1942年的经济学入门书中可以把经济史学跟应用经济学等同起来,到1969年在他的《经济史理论》中(牛津大学出版社,1969,页Ⅵ,2)也表示应把经济史学作为“经济学家与政治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政治史、思想史和科技史)的公共论坛”了。

(二)我们应与社会史学家密切合作

经济史与社会史之间的界限大概永远难以分清,恐怕也没有必要去勘分清楚。比较更重要的是同社会史学家尽可能合作研究问题。基于下面的考虑,这种合作尤有必要。(工)中国历史的特点。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和复杂社会文化传统的东方国家,社会发展形态与西方截然不同。中国在漫长历史时期里,社会主体由士农工商四个阶层的人民构成。士(知识分子)是领导阶层,也是历史上社会变革的主导力量;家庭、宗族(社会制度)与国家政权同一结构体制,儒家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而不是理性选择成为二千多年来政教社会的行动准则;使用价值而不是交换价值的生产是国民生产的一贯主体,因此,从中国历史特点考虑,广泛意义的社会学,而不是新古典或新制度

篇(4)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1.088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管理类专业日益成为大学生的热门选择,而西方经济学作为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核心基础课程,为学生的后续专业学习提供重要的支持,在经管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我国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然而仍存在教学难的现象,特别对民办高校而言,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不理想,对民办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将从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出发,重点分析民办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民办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改进路径以期提升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1 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1.1 理论体系严密,教学内容多且抽象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该学科在假设的条件下,创立了一系列理论模型来分析经济现象,整个理论体系严密,环环相扣,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并且教学内容多且抽象,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经济思维还没有建立起来,更难以理解。

1.2 经济数学模型众多

西方经济学在理论推导过程中,通常会在剔除现实中复杂的影响因素的假设下,抽象出经济现象中主要的相关经济变量,使用数学工具,建立数学模型,以此来研究分析经济问题。例如,边际分析、均衡分析等需要借助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数学知识。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数学知识储备。

1.3 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

西方经济学揭示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机理和一些重要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解释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的行为和经济现象,与社会实践联系紧密,而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现象复杂多变,要求教学时时关注现实经济问题,并能利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2 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材选取缺乏针对性

目前,民办高校大多使用985、211名校编写的教材,如人大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该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概念、公式、模型多,而案例相对较少,对于大多数学基础不是很好的民办高校学生来说,极易失去学习信心和耐心;而案例分析较少,缺乏实践性,也使得经济学“学以致用”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特点没有体现出来,与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相背离,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大减弱。

2.2 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多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课堂以教师为主,师生互动较少,很多学生觉得这门课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学习热情递减,出现厌学情绪,教学效果不理想。

究其根源,第一,受西方济学课程特点影响,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严密,知识点多且抽象,大量的公式、模型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高等数学知识的能力,而这些对于数学基础一般较差的民办高校学生而言,恰恰是他们的“短板”,这一客观事实要求教师要进行细致的讲授,加之课时限制,导致教学更偏重于理论灌输;第二,目前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虽然开展了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但从笔者教学实践中发现,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案例教学中更多时候是老师分析,学生听,是另一种角度的“灌输”,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难以真切调动学生的热情,学习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运用经济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没有培养起来,很难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民办高校的生源整体质量较差。很多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和自控性也较差,加之传统的授课方式,更使得学生上课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学习热情不足。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尽管高校与时俱进,引入各种网络教学平台,但当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时,这些网络资源,如在线学习、在线测试等的效果有限。

2.4 班级规模过大

西方经济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专业涉及面非常广,相应的学生人数也很多,民办高校一般师资配备不足,所以往往会选择大班教学方式,而大班上课势必会降低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人数多,教师难以管理,学生学习态度不一,容易相互影响,教学质量下降;另一方面,学生人数过多导致教师很难和每一个学生都进行有效的交流,师生互动效果不佳,进一步弱化了教学效果。

2.5 考核方式单一

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培养模式影响,学生形成了学习目的在于取得好分数的惯性思维。加之目前民办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大多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学习为了分数的思维,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更倾向于死记硬背,而这种学习方法无法适应经济学数理分析和抽象理论所要求的思维方式,往往学习起来事倍功半。同时,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也使学生较少关心社会经济现象,眼界不够宽阔,缺乏主动研究经济问题的动力,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

3 提升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路径

3.1 教材选取科学合理

民办高校应结合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和学生质量来选取教材。民办高校本科教育一般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在教材选用上,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基于实用性和适用性原则进行理性选择,而不应该盲目的追求国家规划教材或权威教材,同时,可以鼓励专业教师依据教学经验自编教材,以提升教学效果,也更好地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

3.2 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

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提高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教”与“学”互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具体来说,要不断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丰富教学手段,并结合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进行优化配置。如在理论学习上,针对重要的经济学原理和公式可以在每次课前请学生在黑板上默写,计入平时成绩,课上抽出3-5分钟时间进行点评回顾,以不断巩固学生记忆,加深理论掌握程度。在调动学习气氛,加强师生互动上,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并制作教学案例、与课程相关的视频、经济理论背后的有趣故事等,加强趣味性,课堂上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辩论、新闻热点解读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下则积极利用互联网,构建网络学习平台,通过上传课件、在线测试等,加强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习,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也可以利用QQ群、微信群等普及率高的通讯工具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及时答疑,提供课后指导。总之,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并积极运用到课上和课下,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减弱班级规模过大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而有效提升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3.3 教学考核方式多样化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客观上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强,因此,在教W中教师要注重教学相长,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由单纯知识传授转变为侧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有一个能与之相匹配的考核系统,而不能单纯以期末考试成绩来考察学生。因而,教学考核方式多样化成为必然选择,多样化考核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并对其进行量化考察,如学生平时小组讨论情况、公开发论文情况等都应该加入到考核项目之中,按照一定的权重,再与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综合,得出最终成绩。这种多样化考核方式不仅更能全面评判学生理论应用实践的能力,也能形成“倒逼机制”,督促学生增加平时的学习投入,主动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进而提升教学效果,促进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5)

一、引言

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是在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通过研究国际贸易、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三者的关系,对国际贸易现象的产生提出了深层次的原因,阐明了资本主义国际贸易的动力、利益的来源等。而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更好地为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服务,为了追寻超额利润而推动国际贸易,为了更好地促进贸易发展而提供理论指导。两者在研究方法上、侧重点、内容和对象上各有不同。通过对两者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为我国参与国际贸易进程提供良好的借鉴,从而促进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二、政治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

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是在西方经济学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后提出来的,应该说,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是对西方经济学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借鉴与批判。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较为笼统地围绕着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这三者展开。在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来科学地揭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规律。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由国际分工理论、国际价值理论和世界市场理论组成,在国际贸易发展的背后,来统一地揭示这一现象的产生。可以说,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是源于它对资产阶级国际贸易实践的探究,不是简简单单地解释表面现象。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得出一个总体的规律。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出现,是由于资产阶级追求超额利润而产生的。对马克思国际贸易进行研究,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参与国际贸易的进程。国际贸易的发展主要围绕着国际分工,通过国际分工,可以使参与国际贸易的各国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获得利润。这也是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中心思想。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马克思认为,科技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各国的国际分工,再加上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这使得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要真正地了解国际贸易,就要更好地了解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的出现,促进了各国的生产效率,使得各国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国际分工超越了社会分工的界限,如果没有了国际分工,就不会有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一直到今天,国际分工在国际贸易中也起到巨大的作用。通过国际分工,使一种商品可以在各国利用各国的优势,比如技术、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从而使成本较低,获取更大的利益。虽然国际分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有些落后的国家参与国际分工是被迫的,资产阶级为了取得利润,通过战争等方式攫取落后国家的资源和劳动力,迫使落后国家参与国际分工。而这一现象,也是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这一点,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却忽视了社会和历史原因,只停留在经济手段上。除了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发展还与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有关。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差异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马克思认为,价值是商品交换的依据,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一原理,可以体现在国内市场,也可以体现在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交换的商品,其价值,就是要通过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体现。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不同,使得资产阶级国家通过开展国际贸易来获得差额。资产阶级通过国际分工产生的成本较小的商品,因为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不同,将商品放在国际市场上售卖,所取得的利润,要远远大于国内取得的利润。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或者是由于商品的独特性,使其拥有国获得商品的垄断权,竞争规律受到限制,垄断价格取决于国际市场的需求量,这使得拥有国大大受益。因此,国际价值也是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因素之一。国际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巨大的舞台。而这个舞台,就是世界市场。

西方的资本主义,以殖民扩张的形式,将东西方国家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西方的经济可以不仅在国内发展,还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更大程度地获益。因此,可以说,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和关键,世界市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养分。只扩大市场,这对资本家的生产和销售都是不可或缺的。世界市场的联结,可以将国内分工扩大到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商品的国际价值。而在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中,需要提到的理论家是卢森堡,她首创了世界体系论,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世界体系。她在世界体系方法论的指导下,提出了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这一理论抛弃了传统的国际政治领域,而是把市场延伸到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间的交换。资本主义间的交换,只属于内部市场的交换。而资本主义和被其剥削的非资本主义经济体之间的经济交换,就属于外部市场的交换,这属于不同经济成分之间的资本输出,这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作了更深入地展开和论证。因此,从卢森堡的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出,资本主义是不能独自存在的经济成分,资本主义如果没有同非资本主义交换,就不能生存。也可以说,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首要条件。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可以说,国际贸易在社会生产下的作用,既是有利的,也是有弊的。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实现各国的劳动力、资源、技术等要素的国际交换和合理配置,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促进了一国的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扩大,促进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但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国际贸易的产生,并不是一个自愿和不流血的过程,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获得超额利润,扩大世界市场,必然要迫使落后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另一方面,如果生产的无限扩大和需求的有限减少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矛盾,这必然会产生经济危机,这在历史上也已经证明了。

三、西方经济学中国际贸易理论

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从重商主义开始,经过各个时代经济学家的补充,直到现在,已经大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可以提及的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西方经济学在国际贸易中,虽然提及的是自由贸易,但是在这些理论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都是由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联结在一起的。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虽然有一定的保护主义,但主要着重的是自由贸易。而比较着重保护主义的有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和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等等。西方经济学从早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这是资本主义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呈现出国际贸易理论的萌芽,但不可避免地在实践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接着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和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对此进行完善,要素禀赋理论是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完成的,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开端。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越来越无法满足新的国际贸易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新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有规模报酬递增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这些理论可以解释当代国际贸易发展产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但相对的每个理论都有其弊病,而需要应对新问题,需要多者统一起来讨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国的距离已经无法阻挡国际贸易的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渐渐地融入国际贸易的潮流,而面对这一情况,西方经济学也相对应地提出了保护贸易理论,如普雷维什的中心-论。从而更好地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从重商主义开始,都是围绕着资产阶级的利益这一中心来思考和研究的。如何在国际贸易这一浪潮中获取更大的利润,通过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来更方便地为资产阶级提高效率,这是西方经济学永恒不变的主题。从早期的重商主义贸易学说开始,其主张认为一国积攒财富的手段,就是要增加贵金属货币财富,而为了获取货币,需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本国商品输出,实现本国贸易顺差。早期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已经有了贸易顺差的意识,扩大一国的出口,可以增加一国的财富,这为以后的国际贸易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然而早期的重商主义存在着较大的局限,资本主义只是把眼光局限于货币上,而没有注意到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发展可以带来多大的财富。基于这一思想,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就把国际贸易注重在国际分工上,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可以通过各自的优势,而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双赢。之后,相互需求论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贸易分析模式,它提出了国际贸易是建立在两国的需求强度上,需求强度如果发生变化,则贸易条件也会随着发生变化。

综合以上的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瑞典科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差异决定了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这一理论,也为日后的新贸易理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战之后,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出现了新的特点,如何来解释这些变化,新国际贸易理论试图用多方面多理论来研究,比如规模报酬递增理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的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以规模报酬递增为基础的贸易分工可以使一国扩大产业规模而获利,从而更好地参与国际贸易。与规模递增从而成本递减不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通过技术的创新和扩散,来解释新形势下的国际贸易。新技术的创新,可以使一国在参与国际贸易中率先获利,但是随着模仿时滞的克服,新技术传播到各国,一些落后国家也拥有了该项技术。这一理论也符合当代国际贸易的新形势。这些理论都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意义,但是都具有片面性,无法解释全部的新特点。因此,新国际贸易理论只能解释表面现象,却不能挖掘国际贸易新形势更深层次的原因。在参与国际贸易的进程中,总有率先崛起的大国,也有落后的国家。

如何让这些稍显落后的国家,如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德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润,西方国际贸易理论还相对应地提出了保护贸易理论,其主要的论点有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凯恩斯的对外乘数理论,这些贸易理论为一个稍显落后的国家如何在国际贸易中获利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是各个主张仍有其局限性,例如在幼稚工业保护论中,在具体操作上对保护对象的选择并没有做深层次的分析。如果保护手段选错,也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进程,中心-论提供了新的方向,发展中国家应该摆脱发达国家控制的体系,但其发展并不理想,中心-论抛弃了市场机制,想要争取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但是对于现在的经济状况来说,是很难做到的。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虽然组成的理论庞大,但是各个理论都有其优势和不足,各有其侧重点,不能一概而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主体和分工上进行综合的研究,新国际贸易理论又是在新的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和新特点的不同解释,每一个理论虽然不同,但都有相关的关系。一个现象,可能是由多个理论来解释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并没有对背后的经济现象作深层次的研究,只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如何通过国际贸易取得利润,这与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重点不同。但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又值得我们好好研究深思,它为各国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指导,每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实践或多或少都借鉴了西方经济学,它对我们的影响重大。

四、比较与评价

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是在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后诞生的。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在深刻地研究了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其国际贸易理论。两者的相通之处都看到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主动力,国际分工发展较快时,国际贸易发展也较快,国际分工还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在传统的国际分工中,资本主义国家和落后的国家的分工是不平等的,资本主义国家剥削落后的国家。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并没有把社会差异和历史范畴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而只是假设于参与国之间贸易位置的平等,通过这一方面来推导理论公式。可以说,在国际分工上,两者都注意到了,可是侧重点却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在国际价值上,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是由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可以获得的利润更大,因此商品就更青睐于放到国际市场上去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这一思想,又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禀赋理论类似。要素禀赋理论的一般均衡框架为不同国家相对价格的差异决定了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两者互相类似却又不完全相同。马克思揭示的是国际贸易商品交易的一般规律,是为了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要素禀赋则是通过了解各国商品相对差异,来更好地为国际贸易服务,出口该国相对富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可以这么来说,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和西方国际贸易理论都有其可以借鉴的地方。两者相互关联,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提出为西方的国际贸易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且在时代的进步中不断完善,而马克思通过研究这些西方的具体实践和相对应的技术,更概括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参与国际贸易的基本矛盾和一般规律。

参考文献:

[1]蒋雅文,耿作石,张世晴.西方经济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张彤玉,张桂文.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篇(6)

《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专业的一门传统课程,教材版本众多,选择余地大,但是由于理论发展迅速,内容庞杂,各版本教材的内容差异较大,选择不同的教材可导致学生学到的理论差异很大。比较经典的国内教材是人大版和高教版的21世纪系列教材,也是国内众多院校选择的教材,这类教材中规中矩,尽量选择的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传统理论,去掉旁枝末节,只对核心部分加以阐述,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缺陷在于这类教材一般理论性较强,知识更新速度慢,实例和练习题较少,导致教学手段也比较单一,不能很好的举一反三。国际上关于该课程的经典教材也比较多,像克鲁格曼和萨尔瓦多的版本,都是一版再版,受到许多国内985和211院校教师的追捧。这些教材内容全面,知识新颖,一般都配以大量实证分析和习题,并有网络教学资源加以利用,教学效果更好。但此类教材一般难度较大,计量模型类分析较多,基础差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容易放弃。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校,我们建议还是以国内学者编撰的教材为主,以国外经典教材为参考书或课外阅读书籍,做到有的放矢,深入浅出,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内容的调整

《国际经济学》与其它课程由浅入深的内容编排不同,一开篇就是难点,关于西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难度较大,不好理解,依赖于较好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否则部分学生会觉得雾里看花,对该课程首先留下了晦涩难懂的印象。比如相互需求理论和提供曲线,不结合微观基础理论分析会觉得理论突兀,结合基础理论部分学生又无法理解,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主张是保证课堂教学的紧凑性,只讲解核心部分内容,并提供整个理论分析的参考资料供有基础的学生课外阅读,并把相关曲线的分析编入习题中,让学生熟悉它的推导过程。《国际经济学》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国际贸易理论部分,分成不同的流派,形成不同的观点,许多派系直到现在仍然在发展充实。教师在进行这几章内容的备课时,一定要注意分类整理,避免逻辑混乱,并且在同一派系中还有不同分支,观点不尽相同,一定要注意分析和比较,让学生在思考中掌握问题要点。其中有几个理论,诸如贸易保护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等,在现代国家的发展中有很好的运用,所以适合结合实际来分析,避免就事论事。否则,学生也会在其它课程里面从另外的角度再次学到这些理论,那么他们就会心存疑虑,认为这些理论描述不一致,很难对理论信服和认可。我们建议教授《国际经济学》的教师和教授《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师必须有集中备课的习惯,以便于知识的传承和衔接。关于国际金融理论部分的知识也在讲授中的一个难点,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是需要进行讲解的,但是该部分与《金融学》和《国际金融》的理论都有所重叠,许多教师甚至直接把备课的内容在这几门课上重复运用,没有做到严格区分,容易让学生觉得这些课程重复太多,学起来没用的假象。在讲授该部分内容时,应侧重金融知识为贸易知识服务的重要性,国际经济活动是多重性的活动,实体贸易经济最终需要货币结算和资金流动等一系列的活动来配合完成,这才是《国际经济学》中编排金融知识的目的。所以金融理论知识的讲解一定要跟前面的贸易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主要贸易领域资金结算和投融资活动的分析,这样才能把《国际经济学》两部分的内容更好的融合,保持整体性和连贯性。开放经济政策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是该课程的又一个难点,这部分内容是宏观经济学的延伸和运用,同时也是近几十年来经济学者比较集中研究的内容。要引起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布置一些课堂任务,让同学们下去查询相关学者取得的成就和经济政策在不同国家的运用,让他们主动发现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有了心态上的主动认识再加上课程的讲解,对经济政策的运用和不同国家的比较就可以学得更加透彻。《国际经济学》的内容众多,需要选择和取舍,分清主次,这就需要任课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有的放失,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习题和案例分析的甄别

(一)教学习题方面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重要课程,必要的练习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内容,掌握解题思路的手段之一,国外众多版本的教材中都有较多参考资料,但是难易程度不一,需要选择。诸如在讲解提供曲线时,许多教材都在习题中对这个问题以习题形式来分析,但难度比较大。教师可以把这部分内容编入课堂教学中,以课堂思考题的形式直接提出并进行分析解答,可根据课堂反应来判断讲解的深入程度如何。纵观国内教材,习题编撰比较单一,一般都以简答或名词解释的形式呈现,没有任何新意,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习题编写,融入选择、判断以及计算分析等多种题型。比如在讲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内容时,往年习题集中于问答题型,但讲授时可以把中国关于自贸区的政策介绍进去,那么习题编写时就可以考虑到时事部分,把关于自贸区的内容变成填空、选择或判断题,来考察学生在课后是否认真了解了这些经济时事政策。在讲述外汇和汇率时,可从贸易角度讲述金融结算方面的知识,那么习题就可以出一些计算分析题,国际经济活动中不同情形需要用什么汇率结算,怎样计算和分析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对该问题的应用有了更深的了解。

篇(7)

一、模型设定

(一)数据性质的选择

为避免数据收集产生的误差,本文选取了中国除台湾、香港、澳门、、上海等以外的29个省份的截面数据来建立模型。并在时间上进行了拓展,采用了《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三年全国各省商品房的相关数据。

(二)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以各省商品房平均价格作为被解释变量Y,选取以下几个解释变量作为其影响因素:首先,商品房价格成本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就是土地购置费用,当今土地的稀缺性导致了住房价格的不断上涨,两者之间为正相关关系。其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也是显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的购买能力成正比。经济适用房以微薄的利润保障了相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房,因此其对房价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商品房的施工和竣工面积反映了该省商品房市场供应量,由一般需求理论可知,实际需求量是由供给和需求函数共同决定的,与房价在理论上呈负相关关系。最后,由于经济、社会和政策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房价明显高于中西部,故引入虚拟变量D1,代表宏观区位因素。将其它影响因素归入随机扰动项μi,设定模型如下:

其中Y为各地区的商品房平均价格(元/平方米);X1为土地购置费(元/平方米);X2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3为经济适用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X4为商品房施工面积(万/平方米);X5为商品房竣工面积(万/平方米);D1为虚拟变量,中西部取0,东部取1。

二、模型估计

假定所建模型及随机扰动项ui满足古典假定,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得如下回归结果:

三、模型检验

(一)经济意义检验

模型回归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土地购置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商品房竣工面积的增加,会带来商品房平均价格的上升;经济适用房销售面积、商品房施工面积的增加,会使得商品房平均价格下降。虚拟变量的t值显著,说明区位差异对房价有显著影响。其中X5的系数与预期不符。

(二)统计检验

(1)拟合优度:修正可决系数=0.920616,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

(2)F检验和t检验:由于F=167.2239值较大,说明回归方程显著;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查t分布表,在自由度为n-9=78时得临界值为1.991,其中X5不显著,表明可能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

(三)计量经济学检验

1.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与修正

利用Eviews软件,得各解释变量的系数相关矩阵,其中X1与X2,X4与X5的相关系数较高,其他不高。采用逐步回归法来修正,结果得到:

2.异方差的检验与修正

首先利用图示法进行检验,从中大致看出e2i随X1,X2,X4的变动呈增大趋势,因此模型可能存在异方差。然后采用White检验,根据回归结果得nR2=22.376226,在α=0.05下查x2分布表得临界值x20.05(4)=9.48773,因nR2=22.376226>x20.05(4)=9.48773,说明原模型存在异方差。最后选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修正,经过反复尝试发现以为权数效果最好,结果得到:

3.自相关的检验与修正

对样本量为87、4个解释变量的模型、1%显著水平,查DW统计表可知,dL=1.44178,dU=1.58141,模型中dU

综上所述,根据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的检验与修正,得到最终的结果为:

四、政策建议

(一)调控住房供给

房价的供给弹性并不大,反映出我国的房地产供给问题在结构而不在数量。因此,要着力于优化住房供给结构,一是要使住房供给适应需求,二是要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二)规范土地供应,合理确定地价

篇(8)

国际法学界一致公认国际法学起源于荷兰人胡霍·格老秀斯。他把国际法归入两个不同的渊源:自然国际法的渊源是理性,实在国际法的渊源是缔约国的意志;自然国际法与实在国际法处于两个不同的体系,它们通过自然法中要求国家遵守条约的唯一桥梁联系在一起。格老秀斯在国际法研究路径方面是二元论的研究方法,形成格老秀斯二元论的学派(费德罗斯,1981)。

(二)自然法学派的研究方法

格老秀斯以后国际法学分为纯粹的自然法学派和纯粹的实在法学派。穆埃尔·普芬道夫是纯粹自然法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普芬道夫采纳了霍布斯的理性自然法学说。他们认为国际法不是实在法,而是自然法,由纯粹的理性原则构成,否定条约和国际习惯的效力(费德罗斯,1981)。在法学方法论上自然法学派采取价值判断的方法和演绎的方法,即从道德、理性、法律良知、自然法则的基础上推演出整个国际法的体系、规则。自然法学派构建整个国际法体系时运用的是唯心主义先验的演绎方法和路径,其致命弱点是整个法学体系的基础是不可靠、不清晰的。在这种研究方法中,任何人都可以得到其想证明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

(三)实在法学派的研究方法

实在国际法学派与自然法学派的理论完全相反,在批评自然法学派的国际法理论的不确定、含糊不清的怀疑声中,实证主义国际法路径、方法适应了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取代自然法学派。实在国际法学派继承了英国学者苏支的观点,习惯国际法是国际法中最重要的渊源,它否认自然国际法本身的存在(劳特派特,1989)。实在国际法学派将意志作为国际法理论的基础,将国际法建立在国际法主体的国家同意的基础上;它把联合国《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的规定确定为国际法的渊源,以此彻底与自然法学派划清界限。各国明示承认的一般或特别国际条约、各国默示承认为法律的国际习惯、各国公认的一般法律原则才能成为国际法原则、规则和规范,实在国际法已经将各国在法律上的确信作为国际法的基本前提;而法学家的理论学说、国际法庭或国内法庭确定的某项规则的司法判例未获得各国的确信,因此不是国际法的渊源,至多是解释国际法规则的辅助资料。

(四)第三世界国际法方法

根据占统治地位的实在国际法学派的方法论,发达国家只要坚守以同意和确信为基础的实在国际法,就可以维持原来的国际法体系,发展中国家提出国际法的新建议,发达国家只要不同意,就没有新规则产生。为了打破这种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体系和秩序,建立新的国际体系和秩序,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法学者提出了发展和研究国际法的第三世界路径和方法。国际法第三世界方法侧重于对现代国际法的欧洲中心论进行研究,对其不公平性进行批判,并试图构建公正、公平的国际法律秩序。国际法第三世界方法是国际法学界的一种新的研究路径和方法,同时它也是国际法律制度中的一种思想政治运动(李洪峰,2011),其主要特征是它的批判主义方法论。

(五)国际法研究的其他新方法

1.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

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是二战后法学家将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引入法学而产生的,它以效率为中心,分析法律制度的交易成本,论证法律制度的性质、必要性、合理性,将一切法律制度和法律活动纳入资源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的价值判断标准之下,以达到效率最大化的目的(钱弘道,2006)。国际法学者将经济分析的方法引入国际法的领域(DunoffandTrachtman,1999),使用成本收益分析等经济学研究方法,使得国际法研究得到技术规范的支持,考虑国际法规则在合理化选择时,法律经济分析方法可以集中在相应变量上,提出假设,然后对假设进行合理性论证,这样使得经济分析方法可以成为缔结条约与国际组织、确定国际权利与义务的互动性的工具。当然,经济分析方法仍然存在着很多缺陷,这种方法的应用研究尚待深入,但是在国际司法权设置、国际环境保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适用经济分析方法出现难以量化的困境(潘德勇,2010)。

2.建构主义方法

建构主义是当今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3个主流学派和主要方法之一。建构主义学派认为:国际结构和国际体系是由一系列的身份和利益的要素组成,如身份、知识、规范、观念、意识、文化等等,其功能的发挥需要从行为体身份和文化的要素中推导出其“机制”;国际结构(国际体系)就是社会结构、文化结构(刘志云,2009);国际法是一种社会规范,是国际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国际法学派认为,国际法的约束性和合法性来源于自身,来源于道德、理性、人类良知。实在国际法学派认为,国际法的约束性和合法性来自于国际社会成员的认同与确信,来源于制裁。国际法的制裁是非常软弱的,因此,实在国际法学派有时怀疑国际法是否是法律。自然国际法学派的观点是先验主义、形而上学的,缺乏客观的依据。而实在国际法学派走上了另一个极端,一个国家不能采取功利主义的立场区别对待国际法规则的确信问题。建构主义主张国际结构机制需要从文化要素中推导出来,它有一定的缺陷:正如它的反对者提出的那样,任何人都能虚构合意的原则和美好的未来,关键在于国家如何确信国际法具有法律约束力。建构主义认为国际法的约束力产生于一系列文化要素,如果这些文化的要素,比如罗尔斯的“社会公正”、资源优化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等规范,能够被各国所认同,受其约束,那么国际法规则的产生、遵守就不会产生问题。建构主义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它的整体主义的方法,即国际社会整体高于个体。建构主义学派认为,作为“国际机制”的国际法不仅仅规定了国家原则,还规定了国家作为国际行为体的身份,为其设置了国际体系中处理与成员关系的行为规范、判断标准,提供了外交语言。二是国际法的社会功能(刘志云,2009)。作为“国际机制”的国际法由文化要素推演产生,这个过程需要经过价值判断和文化比较学习。当今世界是一个由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形成的社会,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观是平等的,应当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以达成共建和谐世界的目标。建构主义学派的整体方法和社会功能对于普遍国际法原则、规则、规范的建立和实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国际经济法的研究方法

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国际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国际经济关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方面,国际竞争逐步成为经济的竞争和科技的竞争。而国际经济交往活动主要通过自然人和法人开展,法律对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因此在国际经济法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

1.国外关于国际经济法的研究方法

国际经济法是法学领域的一个新的法律部门,突破了国际法主体只是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范围,因此出现了经济的国际法和跨国经济法的区别。以斯瓦增伯格为代表的经济的国际法学派,即国际经济法“狭义说”学派,属于实在国际法学派,因此其研究方法是实证主义的方法,是归纳方法。20世纪5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杰塞普提出了跨国法的新概念。国际经济法的“跨国说”学派采用经验主义、实用主义、现实主义、比较法等研究方法,突破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界限,以跨国法或第三法律秩序的概念概括国际经济法的研究范围。

2.主流中国国际经济法的研究方法

中国国际经济法的“狭义说”学派秉承国际法规范研究的传统,在20世纪国际法领域将经济方面的原则、规则、规范纳入传统的国际法体系,将国际经济法概括为经济的国际法。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主流学派持“广义说”,尽管其主张的研究范围超过“狭义说”,但是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不管是“狭义说”还是“广义说”,主要采取国际法第三世界批判方法和路径对国际经济法律关系进行研究。中国国际经济法的“狭义说”和“广义说”均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特征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不公正、不公平、不合理的,它建立了以美元为世界通用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以世界银行向成员国提供贷款的国际金融体系,以及以无条件、无差别的最惠国待遇和互惠待遇的自由贸易体系;该体系虽然结束了国际经济的无法律状态,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在绝大多数亚非国家未参加的情况下建立的,未考虑大部分殖民地、附属国人民的利益(王铁崖,1981);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享有国际货币的霸权,对发展中国家缓解国际收支逆差的贷款申请提出苛刻的条件限制,美欧国家通过加权表决制操纵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决策权,市场出现以富欺贫的现象,以无条件互惠、大幅削减关税的自由贸易体制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的发展中国家显失公平,往往导致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的丢失、民族工业的受害和对外贸易的萎缩,长期殖民主义形成的不合理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得新独立的国家仍是畸形经济的原材料产地,极不公平的国际交换体系使得它们继续遭受发达国家“贱买贵卖”的掠夺(陈安,1998)。这样建立的属于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和殖民主义经济体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严重地妨碍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它应当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所替代。因此中国国际经济法界,包括“狭义说”和“广义说”均主张主要通过联合国大会一系列决议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汪暄,1982)。由于“狭义说”试图建立的国际经济法体系存在法律渊源的问题,①同时也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实力尚不足以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因此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仍然停留在文字上,并没有得到期望的结果。

3.中国国际经济法研究需要新的路径和方法

国际法著名学者斯瓦曾伯格在谈到国际法的研究方法时说:方法只不过是一些工具,而工具则应该考虑到它们所应用领域的特殊性而采用;考虑不同的研究任务,应考虑对不同的研究任务采用不同的方法。斯瓦曾伯格研究国际法学科的思路在今天对我们研究国际经济法学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0世纪60年代以来,77国集团在联合国大会、贸发会议等范围内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与美欧发达国家发生了长期的对峙,国际社会已经出现了南北关系的高度分裂。虽然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维持原有国际经济体系已经力不从心,权利逐步从7国集团转向20国集团,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三驾马车的旧的国际经济体系依然占据统治地位,金砖五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实力还不足以撼动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经济实力对比的现实需要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采取合作博弈的新路径,改造现有国际经济体系和秩序。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不能一味地采取批判主义立场,这种方法不能有效地解决现有国际经济体系中存在的南北严重对立,美国和西方国家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中国不仅仅要批评,更重要的是正面提出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观点、体制和方案,以及提出适当的策略、路径和行动方案,主导国际经济体制和秩序的发展方向。当代国际法的产生有3条路径,其一由缔结国际条约的方式产生,其二由国际习惯的方式产生,其三由公认的一般法律原则而产生。在当前国际经济关系面临南北观点严重对立、国际社会严重分化的情势下,通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产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均能接受的新的国际经济法规则是不可能的。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当运用西方国家惯用的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国际经济伦理,占领国际伦理道德的制高点,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体系的建设性方案,走一条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新路径——建构主义的道路。这条建构主义道路就是依据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国际经济伦理、各文明国家普遍承认的一般法律原则,建立新的、普适性的国际经济法规则。

三、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建构主义道路

只要国际经济法以同意作为唯一的国际法产生的基础和依据,发展中国家倡导的国际经济法新体系和新秩序就不可能产生,而原有的国际经济体系依照一般国际法规则还要继续适用。建构主义的方法论也许能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条解决以上难题的路径和方法。建构主义方法论并不否认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有效性,同意和确信应当是当今国际经济法的基础,它是物质的、客观的;建构主义方法论从行为体身份和文化的要素中推导出其“机制”,它是思想意识的、主观的,但是它能够构成国际社会普遍同意的思想基础,在国际社会存在高度分歧的情形下,是国际社会进行沟通的最佳方法和路径;建构主义不同于自然法学派,其演绎和推理基础不是虚构的道德、理性、法律良知、自然法则,而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国际经济伦理;建构主义方法论不同于批评主义方法论,不是一味地批评,不是破坏者,而是合作博弈者,是建设者。

(一)用共同价值观和国际经济伦理作为先导占领道德高地

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构建中国国际经济学的最基本的评价标准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不仅仅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价值取向,而且它应当成为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价值取向。国际经济规则应当分为两类,一类是权利界定规则,另一类是交易规则。国际经济法的权利界定规则已经基本确定:国际社会各国家是平等的、独立的,它们拥有国家经济,拥有航行自由、交易自由,拥有平等参与制定国际交易规则的权利。各国开放门户、自由贸易及自由投资政策、国际货币体制等都是交易规则,各国家可以自由选择参加或不参加。各国参加国际经济体制,取得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主要动机,因此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应当是构建国际经济体系和秩序的基石。在国际范围内,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会产生效益,但是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的分布不平衡,自然禀赋不同,各国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过程中取得的利益不尽相同,甚至在极端情况下还可能存在不利益的情形,所以,自由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应当是一般原则,但是还是有必要对个别情况进行调整。按照自由贸易与自由投资的规则,在生产要素和自然禀赋方面具有优势的国家占领了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交换中取得了较大的收益,而发达国家的政府则通过征收本国企业海外贸易和投资的税赋获得巨大收益。但是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对于一般劳务输出和一般自然人流动是例外,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没有权利到发达国家就业,没有资格享受发达国家的高福利,同时发展中国家政府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征税取得的收益也十分有限。由于国际社会没有一个世界政府,不能通过税收的二次分配机制对国际收益公平分配进行调解,因此国际社会的第一次分配以市场为原则,实行效率优先,而第二次分配就需要以公平来调节。这就是联合国大会多次通过决议要求发达国家将其国民收入的0.7%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法理依据。这也是世界贸易组织呼吁其成员在提高产品环保标准、服务贸易等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和技术支持的法理依据。这就是著名伦理学家罗尔斯的人类社会正义的理论必然的逻辑结论。为了修正国际社会的上述“不公正”,各个国家不能将所有的交易机会交给国际市场,它们需要有所保留,需要在开放市场方面进行利益的平衡。各国遵循“静态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理论,以优势产业建立国际分工,同时又根据“动态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理论,实行保护国内幼稚产业和产业扶持政策,开展国际竞争。各国贸易与投资的市场开放与国民经济稳定有序发展之间的合作博弈,需要价值伦理标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应当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在贸易谈判中立场正义性的评判标准。

2.国际经济伦理是构建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体制的理论先导

国际经济伦理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是判定跨国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体制道德价值和正当性的标准,是协调各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行为和国际机制正当性的依据。正当的国际经济体制和机制应当符合以下的国际伦理标准:(1)平等、不歧视平等原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原则,同样的原则、同样的标准必须适用于任何一个国际社会的成员,必须一视同仁。美国要求中国人民币利率市场化,那么货币市场化就应当贯彻到底,其货币发行利率也须市场化。各国汇率市场化而货币发行和利率无须市场化原则的实质是:美国倚仗美元的实力,通过自由发行美元、控制利率以及强制各国汇率市场化,就可以绑架和操纵国际货币体系,违反国际通行的平等和不歧视规则。另外,美国要求其他国家开放市场,却频频向外国企业市场准入痛下“国家安全”封杀令,这种只要本国国家安全、不要他国安全的做法是典型的歧视政策。(2)合作博弈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各国都可以有其合理的诉求,都可以参加国际公平的竞争;各国通过国际分工形成规模经济而取得竞争优势,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取得比较利益(周钟,2002)。按照“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次优”的原则,各国展开合作博弈,包括跨国经济活动和国际规则制定的合作博弈。按照“帕累托次优”的原则,市场主体在寻求利益最大化时可以损人利己,但是不能损人不利己。按照“帕累托最优”的原则,在制定国际规则时,反对国际合作的行为应当受到谴责。(3)投资贸易自由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市场准入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要求,是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是全世界利益最大化的明智选择。这个原则不能由于某些国家市场竞争力强时就要全面实施“自由贸易”规则,而某些国家市场竞争能力减弱的领域就要改弦更张,实施所谓“公平贸易”。“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不能为发达国家量身定做。(4)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市场交换是国际经济交往主要方式。在自由贸易投资的国际环境中,竞争力较强的国家在跨国经济活动中取得的比较利益将大于竞争力弱的国家。按照罗尔斯正义论的观点,竞争力弱的发展中国家同意采纳的自由贸易体制为发达国家竞争优势的企业和产品提供了市场,提供了机会,否则没有这样的机会,发达国家就不能从跨国经济活动中取得巨大的效益和利益,因此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技术援助,国际经济体制和机制的建立,必须重视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周钟,2002)。(5)公平竞争自由的国际市场竞争可能产生垄断,同时市场主体也可能通过卡特尔协议合谋形成垄断,从而妨碍和消除竞争,阻碍科技进步和损害消费者利益,造成垄断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国际社会利益的最小化;市场主体也可能通过不公平竞争的手段扰乱国际市场秩序。国际社会必须超越个别大国利益,实行全面的公平竞争的秩序,制定国际竞争规则。

(二)中国关于改革国际经济体制和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立场和策略

1.改良现有的国际经济体系或国际经济秩序

现有的国际经济体系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性,虽然它还存在一系列不公正、不合理的地方,但是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还不具备建立国际经济新体系和新秩序的实力,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还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中国的立场不是选择建立国际经济新体系、新秩序,而是团结其他金砖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进行改良。中国可供选择的目标是:(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当扩大金砖五国和发展中国家的份额,美国和发达国家应当缩小其份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发展中国家救援制定优惠待遇,如果中国的诉求没有得到满足,中国可以与其他金砖国家协商成立金砖国家基金,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作为的合理补充;同时美元作为国际货币量化宽松政策以及利率政策应当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督;如果美国同意美元接受国际监督,中国可以同意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如果美国不同意,中国则可以团结其他金砖国家或其他发展中国家伺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议将特别提款权提升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2)世界银行应当增加资本金,扩大发展中国家份额;发达国家不同意的话,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有理由成立亚洲开发银行和金砖银行。(3)世界贸易组织应当进行改革,不仅把纺织品纳入自由贸易的行列,而且农产品、一般劳务输出、一般自然人流动都应当纳入自由贸易、自由流动的行列;对高技术产品不能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自由贸易,否则发展中国家有权将能源、资源、金融、信息产业列入国家安全考虑的范围;世界贸易组织应当确定一个全体成员都能适用的市场经济的定义,不能为发达国家量身定做。

2.支持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

中国支持贸易自由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国家安全不能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应当将其纳入法律约束的范围;“非市场经济”的认定不能作为滥用“反倾销”手段的工具;知识产权保护应当与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相适应,反对过度保护;支持投资自由化,反对以任意的“国家安全”为借口拒绝外国投资。

3.公正、合理地分配人类的共同财产

在国际经济法的领域内,我们主张制定交易规则,应当适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而在权利界定方面,则应当适用公平优先的原则。不属于任何国家所有的海洋(包括北冰洋)、空气空间(包括温室气体排放)、陆地(南极)、外层空间(包括月球、空间轨道)等应当界定为全人类的共同财产,任何国家不能占为己有。人类应当以公平为主兼顾效率的方式予以分配。分配应当“以人为本”,不论肤色、种族、宗教、性别,应一视同仁。国际海底资源、温室气体排放额度等方面的分配,应当按照世界人口人均分配。对于地球同步轨道等稀缺资源,应当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预留发展的空间。

篇(9)

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是教学中永恒的主题。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和素质的要求,必须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以及创造、创新能力,为自身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为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必须培养学生业务经营的实践能力,以适应工作后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压力。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方法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需求强劲,高校人才培养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日益加快,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日益广泛,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接轨、融合,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强劲。一方面表现在随着我国入世后外贸产业的蓬勃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近六年来外贸总额翻了三番多;另一方面,自2005年7月1日我国贸易企业准入实施备案制,外贸业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这意味着原来集中在外贸企业出口的大量业务会分散至各生产企业,由各生产企业自营出口,从事国际贸易人员将会有较大需求;同时外国企业的本土化,本国企业的国际化特征已经凸现,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也将大幅度增加,这样就对相关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和挑战,相互间的竞争亦趋激烈,进行教学改革也是适应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

 

近二、三十年来,国外职业教育界兴起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模式获得了新的发展。该模式强调适合给定的职业、职责或任务而言的综合能力,换言之,就是适应就业的能力。要求产业界参与职业教育的过程,由他们而不是教育部门来决定教育与培训的内容和方式。能力本位的核心就是根据产业界需求而开发能力标准,采用完全不同于传统教育的实践性学习方式,它的课程开发、教学、评价和证书颁发完全是以此为基础的。而实践恰恰是这些职业能力形成的基本条件。实践教学环节能够为学生提供情境性,一方面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论再认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进行价值体验和价值判断。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课程,采用全过程的模拟,仿真和全真实践训练,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一般到特殊,逐步提升学生的外贸业务应用能力,正是我们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所做的教学改革努力。

 

二、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学生培养标准与社会职业标准存在偏差

 

顺应经济全球化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成为一门被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专业,学校教育成为了教育的主流,现代企业需要的外贸业务人员主要来源于接受国际经济与贸易教育的高校毕业生。为此,职业标准成为学生培养标准的主要参照。但由于与社会实践在某些方面的脱节,目前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教育的学校培养标准与现代企业要求的职业标准存在相当程度的偏差。

 

(二)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相互关系问题

 

不同的大学由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必然在课程设置的结构和布局上相差很大。按照现行的课程设置,学生得到的大多只是书本知识和离散的技能。不少学生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感到不满,认为有些课程内容陈旧,与现实需要严重脱节;教师的教学模式过分偏重基本理论的讲授,而轻视或忽视应用性的东西。现代社会的人才标准更加强调人才的能力素质和创造性,要求人才具有获取新信息的能力,具有创新能力、社交能力,还要有协同工作和组织管理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由系统的、合理的课程设置来完成。现行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国际贸易理论、实务以及外语能力的专门训练,这对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是合适的。但是,根据现代教育思想的要求,以训练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标准来对照,其课程设置往往是对知识的割裂。在这种课程体系下训练出来的学生往往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专业英语能力欠缺。有的学生英语八级都通过了,可一张信用证只能看个一知半解。基础英语能力很强,专业英语能力严重欠缺,不能够在实际业务中正确使用英语工具。

 

2.商业竞争意识不够。有的学生毕业后只知道按部就班地完成外贸业务流程,却很少去考虑如何讨价还价,如何与竞争对手争夺市场。也就是说所谓“商场如战场”的意识并不能够通过常规的教学课程传达给学生。

 

(三)教学模式未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满堂灌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仍未改变。而且由于不断扩大招生,师资的缺乏,大班上课在所难免,这样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机会越来越少。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相对滞后,学生接受信息量小,方式单一,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低下。而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将会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自主学习过程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改革成效与特色

 

由于经济全球化,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不仅表现在量上的增加,也表现在质的方面要求更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国际贸易实验》是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立的一门实践性专业选修课程。在《国际贸易实验》的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产品出口为主线,借助网络工具,通过一笔实际买卖展现进出口业务的全部过程与内容,将真实的交易搬进课堂,对实务课程的知识点和实训进行了全面整合。这项教学改革先后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多届学生中试行,效果令人满意。

 

教学内容改革。在整个模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只注重单项知识点的讲授而轻视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的做法。在通过网络建立的情景模拟状况下,把学生以往学习的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货物运输与保险、商务谈判、报关实务等课程进行融会贯通,变单项知识点的传授为综合业务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也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为避免实务理论课程的纸上谈兵,通过模拟的实际业务操作,真正让学生参与其中,做到学以致用。全面的外贸知识的综合实验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又是对学生以往课程学习的检验,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前置课程的教师,很好地促进了教学。

 

教学方法改革。根据国际贸易实验课程的特点,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教师教学的组织;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是置于模拟的国际商业环境之下的,设定了出口公司以及经营的特定产品,学生充当出口商,教师充当业务中的其他角色,配合学生完成整笔业务,所以在教学组织上应该说是情景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相比,它的优点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也实现了自主式学习、角色式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的综合运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组织创新。在国际贸易实验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中,教师和学生都同时具有双重身份。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又是模拟国际商业环境中的客户方、银行、船公司、海关、保险公司等;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的接受者,又是模拟国际商业环境中的出口商。教师与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互动的,一方面是教与学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业务关系。

 

四、小结

 

随着市场经济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贸业务人员要考虑外贸流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操作、与各当事方的沟通以及意外事故的处理等。而学生在校期间缺乏这方面的训练,使许多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竞争压力。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意外事故的处理能力等素质的培养已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基本任务。

 

篇(10)

全球经济融合是工业时代以来的普遍规律,英国的产业革命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交融,通过英国产业革命浪潮的传递,法、德、美、日先后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全球经济的融合并不总是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两次世界大战严重扰乱了正常融合进程;二战后德国、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主要得益于与美国经济的融合。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一场波澜壮阔的产业革命,它迅速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并给世界经济融合带来新的特征和动力。中国每周就会有一座新电站诞生,2004年中国当年电力的增长就相当于英国整个电力市场的总和;近20年中国已有4亿人口脱贫;全球人工生产的圣诞树每10棵中就有8棵来自于中国,1978年以来,全球消费者因购买中国的廉价产品而节省的资金达数千亿美元。

中国的经济有望在和平发展中加深国际融合。世界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发展规律一般首先是内需得到刺激而产生发展,在内需饱和后进而寻求对外的扩张,因而其发展带有很大的不可逆性,一旦对外扩张遭遇挫折极易引发激烈冲突;而中国相反,中国是在内需潜力尚待积聚的情况下首先发展对外出口,一旦外需饱和或出口受阻,可以回过头来再开发国内的需求,同时可以再相机进军国际市场,进退自如,攻防有据,缓冲余地大,冲突不致激化。

如果说发达国家早期是通过掠夺性对外扩张走向国际经济融合的话,中国则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主动对外开放来推动国际经济的融合,其具体路线图是:依托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凭借巨大的市场潜力,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外国的直接投资,积极承接国际的产业转移,以此开创了国际经济融合的新模式。

西方对中国这一发展模式的合理诠释是:全球制造业的转移带来了出口订单向中国的集中,因而推动了中国出口的扩张,同时全球制造业的这种转移是关注于中国市场本身的长远发展潜力,因而中国的出口扩张带有转向内需开发的可逆性。

二、中国需要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购买力平价公布的计算结果,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2.6%,排在美国和欧盟之后。美国和欧盟分别占世界生产总值的21.1%和19.9%;日本约占7%。美国、日本、欧盟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48%,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主要是加强与这三大经济体的融合。三大发达经济体尽管发展模式各有差异,但通过长期的发展和融合,形成了有别于发展中国家的三大共同特征,这正是中国在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中需要借鉴的方面。

(一)注意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配套

发达经济体经验表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但增长并不等于发展,发展是一个比增长更为丰富的概念,增长应当服务于发展,没有发展的增长是没有意义的。中国尽管经过了多年的快速增长,但是在资源节约、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区域协调等方面仍显薄弱,全社会没有获得应有的更大发展。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4%,但消耗的一次性能源却占全球的12%。中国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一是误将增长等同于发展,“发展”这一“硬道理”被曲解。二是对市场经济有误解,政府忽略了应该由自己而且只能由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三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缺乏有效表达和沟通。

(二)处理好外需和内需的关系

发达经济体普遍重视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本多年来实施“贸易立国”的方针更是不遗余力,同时他们也普遍建立起了收入增长、福利保障和弹性的汇率机制,内需有稳定的体制框架来保证,因而基本上实现了内外需的协调发展。

随着全球制造中心转到亚洲,出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内需的过慢增长使得出口的压力越来越大,推动了贸易顺差急升和加剧了国际间的贸易摩擦。中国国内需求疲软的原因,一是失业人数众多和工会组织涣散造成工资被普遍压低,致使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有效购买力提升受限;二是征地搬迁补偿费过低或不到位,农民用土地价差为工业化做着新贡献,由此损失的收入数倍于传统意义上的工农业剪刀差;三是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薄弱,各项改革措施加重了人们的支出负担和对未来的风险预期,投资渠道缺乏,老百姓不得不增加储蓄和节制消费;四是收入分配差距大,财富有过度向少数人集中的趋势,大众性消费缺乏刺激。

(三)对外开放的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是现代经济面临的最棘手问题,已成为影响外商新一轮对华投资和技术转让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第一,以各种形式表现的知识产权是发达国家经济最主要的成果,在数字化时代,引人入胜的电影、设计精巧的软件、拯救生命的药剂和突破前人的电脑芯片都很难创造,但是复制起来却毫不费力。发展中国家如不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处于全球“食物链”顶端的发达国家未来经济的发展将会面临威胁,最终会拖累全球经济。第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中国经济走向发达的必由之路,如果耗资费力取得的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社会就缺乏创新的激情和动力,企业就得不到壮大和发展,企业家精神就难以成长,经济发展就缺乏后劲,就业增加就难以保证,对外资的依赖就会越来越大,国际竞争力就得不到提升,国际经济融合中就缺乏主动权。

三、世界需要更好地接纳中国经济

中国是日本、欧盟和美国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5年中国GDP已经超过2.2万亿美元,GDP总量位居世界第四,占世界经济份额约5%,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但人均GDP为1703美元,仍位居世界第110位,中国的城市化率只有43%,中国对海外的投资也仅相当于英法19世纪末的水平。中国的发展将为世界带来更多机会,世界也需要理性地面对中国的发展,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全球福利最大化。

(一)尽力缓和冲击的前提下为中国企业提供市场准入

经济融合中没有永久的敌友划分,只有永恒的利益关联。发达国家在享受中国发展带来的巨大好处的同时,有三条防线来应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一是通过技术和劳工标准筑起普遍门槛,必要时辅之以关税和以经济安全为由进行限制;二是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所赋予的权利,在2008年年底以前继续对中国的纺织品实施配额限制;三是不急于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以保持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自由,为从容应对赢得更多时间。各国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本无可厚非,关键是要考虑到他国的关切,从而实现互利共赢;谈判磋商以及由此形成的双边、多边和全球贸易协定是经济融合的最大保障。

(二)更加有效地进入中国市场

上一篇: 健康扶贫心得体会 下一篇: 经济心理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