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5 09:54:2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瘫痪病人康复护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脊髓损伤是临床上较为严重的疾病。近年来我们采用功能康复护理的方法帮助病人进行脊髓损伤手术后的恢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全部为2007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收住的脑卒中患者,男l9例,女7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4岁。其中完全瘫痪病人10例,不完全瘫痪病人16例。
1.2常规治疗 本组病人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采用按摩、被动肢体功能活动练习、病人日常生活护理指导、心理辅导,支具辅助、功能性电刺激(FES)等方法,待病人有部分肢体功能恢复则鼓励病人进行积极的主动肢体功能练习。
2 结果
本组病人均获得随访,最长者3年,最短者1年,平均2年。其中10例完全性瘫痪病人经康复护理治疗后均建立了自主膀胱。26例病人下肢痉挛均得到缓解。26例病人中16例不完全瘫痪病人均能站立扶拐或手杖行走;10例完全瘫痪病人均可站立,其中5例病人可以在支架和双拐帮助下短距离行走,其中2例病人可独立坐轮椅。
3 一般护理
(1)嘱咐患者戒烟酒,防止呼吸道感染,自觉控制饮水量,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2)间歇导尿前30分钟可采取适当刺激,试行自己排尿,逐渐去掉集尿器。(3)严格无菌操作,操作过程中适当按摩患者腹部,以刺激膀胱的收缩。(4)严格测定残余尿量,残余尿量在300ml~500ml之间,每天导尿4次,300ml以下每天导尿2次,100ml以下每天导尿1次,50ml以下停止时间歇导尿。绝对禁止膀胱过度充盈,每次导尿不能超过500ml,否则要留置尿管。(5)保持会清洁,便器定时消毒。(6)注意观查尿量及颜色的变化,在开始阶段,每周查尿常规、细菌培养、细菌计数1次,以后延至2—4周1次。如尿液异常及时留取标本送检和报告医生。
4 膀胱训练
(1)压力性尿失禁病人可在不收缩下肢、腹部、臀部肌肉的情况下,自主收缩耻骨、尾骨周围的肌肉,每次收缩维持在10秒钟左右,重复做10次,每天做3次,可减少漏尿的发生。(2)急迫性尿失禁病人,训练应在特定的时间进行,如餐前30分钟,晨起或睡觉前鼓励患者入厕排尿,夜间排尿2次。这种训练同样可减少尿失禁的发生,并能逐渐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排尿习惯。(3) 屏气法:患者采取坐位、身体前倾、腹部放松训练患者的腹肌,从而增加膀胱及骨盆底部的压力,促进尿液排泄。这种训练方法适用于尿潴留导致的充盈性尿失禁。(4) 激发技术:定时对患者的排尿进行不同的刺激,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如轻敲耻骨上区等辅助措施。(5) 手压法:即双手拇指置于髂嵴处。
5 康复护理
5.1由于截瘫病人的特殊性要进行病人的心理辅导,对病人进行鼓励,进行心理辅导使病人重新面对生活,树立信心,坚持锻炼,配合康复治疗争取取得最好的疗效。
5.2术后早期对病人的护理主要是指导并协助家属每日为患者做日常生活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定时翻身等,防止术后出现褥疮、肺炎、泌尿系感染、高热或低温等并发症,为病人后期的康复护理奠定基础。
5.3随着病人手术后的恢复逐步进行功能锻炼的康复。其主要的原则是早期开始,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从功能需要锻炼,力量同耐力同时锻炼。其主要内容包括:(1)卧床练习;(2)坐位练习;(3)站立练习。还包括从床上移位坐入轮椅等。进行练习的顺序是先卧床练习,然后坐位练习,然后站立位练习。
5.4在练习过程中对病人进行辅助的护理治疗指导是必须的。早期病人卧床可以采用按摩和被动肢体活动的方式。但要求手法要轻柔,不要撕裂软组织。被动肢体功能活动也不是越多越好,以每次达到关节的完全活动范围为度。对于痉挛性瘫痪的病人的按摩和被动活动要特别慎重,如果肢体处于屈曲或伸直挛缩可以进行相反方向的被动练习。
5.5由于脊髓损伤的病人下肢的感觉较差或者消失,不适于进行热疗方式的理疗。往往应用后造成肢体皮肤的损伤,加上神经营养的缺乏常导致损伤处经久不愈,甚至产生感染威胁病人的生命。
首先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如抑郁、焦虑、狂躁行为、外表淡漠等,以便对症处理,对言语障碍的患者要注意体态语言、手势、眼神的理解,满足其需要,注意饮食护理,以及药物的副作用。注意观察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思维、注意力、理解力、复杂操作能力,以便制定正确的训练计划,定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功能评定,并注意其有无癫痫的发作及时作好防范。
2 一般护理
2.1心理护理 对有情绪、行为障碍的患者,应多与患者交谈,并应用行为矫正疗法对患者进行系统脱敏治疗,使患者学会放松自己,逐步的消除焦虑、恐惧与抑郁,应鼓励患者多与病友接触,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逐步树立对生活的兴趣和增强其战胜残疾的信心。
2.2皮肤护理 对感觉运动功能障碍长期卧床的患者,应每2h翻身一次;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垫一软枕或海绵垫等;应经常保持病人床铺平整、干燥、无皱褶;经常用温水擦洗皮肤,经常给病人按摩受压部位皮肤,大小便浸湿后随时更换,供给病人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质食物,改善病人全身营养状况,以维持正氮平衡,提高机体抵抗力。如果出现局部瘀血、红肿等早期褥疮的症状,首先寻找受压因素,解除压迫,防止进一步恶化。
3 功能恢复
3.1肢体瘫痪护理 长期卧床患者注意保持各关节的功能位置,维持合理,以利于颅内静脉血回流,预防关节挛缩和足下垂。对于肢体瘫痪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树立耐心和自立自强的信心,让病人了解锻炼会使肢体肌肉不萎缩,关节韧带不强直有希望恢复生理功能,坚持运动,运动量由小到大,运动范围由近到远,由被动到自主运动,直到完全恢复。只有依靠自身长期不懈的锻炼,循序渐进最终达到生活自理的目的[1]。
3.2语言功能锻炼 护理人员可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制定康复训练方案。口语的训练是从提高听理解力开始,如准备一些图片,说出单词名称,让病人指出相应的图片。随着病人的认知能力的提高,可适当增加图片量,这样通过反复刺激可激发大脑语言功能代偿,使病人做出反应,然后从单音字训练开始,逐步向简单句子过渡,可促进口唇肌肉运动和声门的闭锁功能恢复,经常收听广播、音乐对训练听力、语言发音有一定帮助,逐渐恢复日常用语的表达能力。
4 其他康复治疗方法
作为整体康复的综合考虑,病情稳定后,可对脑部及瘫痪肢体进行物理治疗。对脑部病灶的理疗,有利于脑部病灶的吸收,消散及侧支循环形成,改善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常采用碘离子直流电导人法和超声波疗法,对瘫痪肢体的理疗可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降低肌张力,促进功能恢复延缓和防止肌肉萎缩,常用超短波治疗痉挛肌,电刺激疗法中频电疗法、水疗等均有一定作用。针灸对肢体瘫痪和语言障碍有一定疗效。除体针外还可应用头针、电疗等,按摩、气功等对瘫痪肢体也有一定效果[2]。
目前,对肢体瘫痪的治疗还未找到更理想的方法,颅脑损伤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及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是非常重要的,病人的康复是一个缓慢而艰巨的过程,康复护理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肢体瘫痪病人的康复护理不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对康复护理的正确认识问题。同时还需要人为资源、经济资源、设备条件和家庭、社会的广泛支持以及病人、家庭、医师、护士的相互配合,才能使病人在身体状况、个体活动水平和社会参与水平上获得最大程度的恢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科于2016年2月至10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后造成肢体功能偏瘫的神志清楚且能自行吞咽的病人6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30人,每组的年龄、肢体瘫痪程度、病情及住院时间相近,分别采取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
1.2 方法 针对高血压脑出血后造成肢体功能偏瘫的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有从以下几方面给予循证护理。
1.2.1 用药指导 高血压脑出血导致的脑卒中住院病人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脑卒中作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3]。对高血压病人,特别要向病人和家属讲明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和漏服药物的严重性。按时为病人监测血压,如果血压不正常应随时报告医师以便调节药物的种类或剂量,并严密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1.2.2 饮食护理 瘫痪病人须加强饮食护理,首先要重视合理的营养搭配,宜进食低脂、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饮食,以流质饮食为主,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尤其在进食时应细嚼慢咽,并抬高头部30-40度,以防误吸,有研究表明,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高达37%-78%,故应高度重视食物的种类,应多食牛奶、豆浆、鱼汤、肉汤、鸡汤等高蛋白食物。蔬菜宜五颜六色。如胡萝卜、番茄、紫菜、茄子。可嘱病人家属买粉碎机。将蔬菜、肉类切碎和米饭混合搅拌粉碎后再入口吞下。保证水份的饮入,足够的水份饮入可稀释血液,防止血管堵塞,促进大小便的排出,并有效地排出体内的废物、(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毒素。经常观察皮肤的弹性、肌肉的厚度,体重有无下降,以了解病人的营养状况。
1.2.3 加强肢体康复锻炼 为防止关节僵硬、肌肉挛缩和促进肢体尽快康复,为病人每日活动关节、按摩肢体至少两次以上,每次30-60分钟。并教会病人和家属按摩肢体和活动关节的方法。如病情允许,鼓励并协助病人下床运动,可用助行器或搀扶病人行走、上下楼梯,并作下蹲运动。
1.2.4 并发症、后遗症的预防
1.2.4.1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为病人每日至少作踝泵运动2-3次,每次10分钟以上。瘫痪侧肢体每日作气压治疗两次,并观察下肢皮肤颜色、有无肿胀,肢端感觉是否正常等情况。
1.2.4.2 感染的预防 防止病人受凉,预防感冒,尤其在天气变化时,注意保暖。为防止肺部感染,在翻身时应轻叩背部,叩击时五指并笼,力量适中,从下往上叩击。认真作好口腔护理,如有尿管的病人,宜用消毒液擦洗会每日两次,并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量,在尿管上注明留置日期,定期更换尿管。
1.2.4.3 压疮的预防 偏瘫不能自行翻身的病人,宜每2-3小时协助病人翻一次身。床、衣裤宜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有条件的铺气垫床,在全身骨隆突出处可垫上舒适的小软枕或臀部可垫水枕或气圈,勤按摩。每日擦浴两次,每次翻身或擦浴时,检查皮肤受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5 心理护理 由于病人长期瘫痪在床,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给家人和医护人员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病人内心会感到歉疚、不安和自责,产生了严重的思想包袱。护理病人时,不仅语言上要多给予关心,问候和鼓励,而且在肢体语言上更应体现关爱,如经常摸摸病人的额头,握一握病人的手,从病人的目光、面部表情,来判断病人的心理变化和感受。同时,也要了解病人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作好家属的心理疏导。防止家属的不良态度影响病人的心情和动摇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感到悲伤,绝望,自责进而加重病情。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见表
3.讨论
我科自实施循证护理以来,由成立的循证小组的医护人员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病人进行全面的、动态的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通过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案护理,从用药指导、饮食护理、肢体康复锻炼、并发症、后遗症的预防等方面精心护理,使瘫痪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好转率以及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提高了科室的医疗和护理质量,因此,循证护理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参考文献
格林巴利综合症是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种急性免疫性周围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对称性四肢驰缓性瘫痪,伴有感觉障碍,严重者可发生颅神经损害,延髓受累,呼吸肌瘫痪等,对小儿危害极大。呼吸肌麻痹是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主要危险,抢救呼吸肌麻痹是治疗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关键,可采取机械通气保持呼吸通畅。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死亡率的关键。笔者通过多年来对18例重症患儿的护理,认为护理工作对提高重症格林巴利综合症的治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临床护理心得分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07年1月—2009年7月,我科共收治18例重症格林巴利综合症患儿,男10例,女8例;年龄4~12岁。16例康复出院,2例死亡。
2 护理心得
2.1 一般护理: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活动;保持病室安静舒适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整洁松软。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应给予高脂肪、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有吞咽困难要给予少量多次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不能吞咽者要鼻饲饮食,并每周更换胃管。
2.2 气管切开后护理:
2.2.1
为了减轻气管下端压迫,损伤气管内壁,并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引起吸入性肺炎,气管切开术病人应取半卧位,颈下略垫高,使颈伸展,保持呼吸道通畅。不宜变动过多。头、颈及上身应保持在同一直线,翻身或改变时应同时转动,避免套管活动造成刺激或套管脱落发生呼吸困难。患者如有可能自行拔除套管者,应设法固定其上肢,以免发生意外。
2.2.2 气管套管的护理
2.2.2.1 固定要松紧适宜,固定过松容易脱管,过紧则影响呼吸并损伤病人的皮肤。
2.2.2.2 套管内壁应每日至少早晚清洗煮沸消毒一次,管口上覆盖两层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浸湿过的纱布,以保证吸入的空气有一定的湿度并防止灰尘或异物进入气管内,纱布应定期更换。
2.2.2.3 套管下的纱布每日更换两次或根据情况随时更换,更换纱布时可用3%双氧水和75%酒精擦洗创面和周围皮肤,同时应注意检查纱布上分泌物的颜色和创面的清洁程度,以判断感染的情况。
2.2.3 保持呼吸道有效湿化
正常情况下,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加湿和过滤功能,气管切开后失去这种天然功能,如不进行气道湿化,气道粘膜干燥,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痰粘稠结块,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阻塞性肺炎等并发症。因此每2~6h行超声雾化吸入一次,保持呼吸道湿润,以利于分泌物的排除。其次间歇气管内直接滴入湿化液,每隔15~30min一次,每次1~2ml。
最后套管口外敷两层湿纱布,起湿化过滤空气的作用。
2.2.4 吸痰:吸痰是保持吸道通畅的首要措施。吸痰不应作为常规操作, 当患者有气通分泌物潴留的表现时才有指征抽吸, 过多的抽吸可刺激呼吸道粘膜,使分泌物增加, 加重低氧血症,增加感染因素及粘膜损伤形成血痂痰。吸痰方法:
2.2.4.1 通过气管滴药或雾化吸入将药物吸入支气管及肺内,起到溶解、稀释干燥痰液及杀菌作用,使粘痰变稀易于咯出。
2.2.4.2 吸入药物后协助病人翻身,叩击背部,使药物与粘痰充分接触后发挥药效。在翻身的同时注意各种导管以防脱开。拍背应自下向上,以边缘到中央,手成勺状以增加共振力量,使痰松动。
2.2.4.3 吸痰时吸管要插到气管或支气管处,边退边吸且左右旋转,时间不宜过长,每次吸痰不超过10~15秒,且需间隔2~3 分钟后再吸。
2.2.5 防止肺部感染:
2.2.5.1 吸痰时每次应更换无菌新管, 凡在鼻腔、口腔吸引过的导管, 禁止插入气管内吸引。每次吸引操作前应洗手或戴无菌手套, 用具严格消毒,认真做好口腔护理,定期空气消毒。
2.2.5.2 加强口腔护理每日2~4次,最好选用1.5%碳酸氢钠溶液或生理盐水。
2.2.5.3 套管下的纱布每日更换两次或根据情况随时更换,更换纱布时可用3%双氧水和75%酒精擦洗创面和周围皮肤,同时应注意检查纱布上分泌物的颜色和创面的清洁程度,以判断感染的情况。
2.3 褥疮的预防和处理:重症患者四肢无力,绝大多数需长时间卧床,容易发生褥疮,所以要保持床铺干燥、平整、无渣屑,勤换衣服床单,便后用温水擦洗干净,避免皮肤的不良刺激,每2h协助翻身1次,并用50%红花酒精按摩骨突处,促进血液循环,以防褥疮发生,最好使用海绵垫或气垫床。对皮肤表皮有小水疱形成者,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注射器穿刺抽出,外用0.5%碘伏擦拭,注意保护创面,定时翻身、消毒,用烤灯照射保持创面干燥,同时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促进褥疮面愈合。
2.4 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
肢体瘫痪的康复宜早期进行。急性期保持各关节功能位置,预防关节畸形;每日给予肌肉按摩,白天每2h1次,每次20min,按摩主要部位是小腿、大腿及上臂的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急性期后开始患肢的被动运动,随着病情的好转,恰当的进行主动运动,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2.5 心理护理
本病起病急,患者从一个生活完全自理的健康人突然变成卧床不起、饮食起居全靠他人帮助的瘫痪病人,而且病人意识清醒,入院后患儿情绪多不稳定,容易紧张、哭闹、烦躁,再加上对医务人员、医疗和护理操作、住院环境的恐惧感,一般不会主动配合治疗、护理,这样对疾病的疗效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不同年龄的患儿,作为护理人员要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工作,使其配合治疗、护理,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天数。护理人员还要善于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同情、关心患者,多给予解释、安慰性语言,向患者及家长说明本病预后大多良好,安心接受治疗、护理,保持愉快情绪能增进新陈代谢,促进疾病康复,悲观情绪则使身体器官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抵抗力下降。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有助于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康复。
小儿重症格林巴利综合症病人的救治重在耐心、细致,根据孩子和疾病的特点对症处理。气管切开后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尤为重要,以上列举了我近3年多护理这类病人的一些心得,可供大家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参考。
参 考 文 献
社区护理起源与西方国家,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社区居民“可接近的、可接受的、可负担得起的”卫生服务组织[1]。社区护理既强调疾病的预防,又强调疾病的护理,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的目的。构建顺应我国国情、满足社区健康需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模式是推动社区护理发展的关键环节。相对于起源地西方医学而言,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和疗法在社区护理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发扬。
1中医护理的发展前景:
中医护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辩证施护、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的护理方法,是祖国传统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中医护理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五方面构成,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针对不同的社区服务对象,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完成相应的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疾病护理等社区服务功能。尤其是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验、廉等特点深受广大社区群众的青睐,符合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应用前景广泛。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2]。
2中医护理的发展目标:
中医护理在社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在我国具有独特的运用价值。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仍存在着不均衡性,经济发展实际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中医护理以其优质、显效、简便的特点,不断丰富着居家护理的内涵。除此之外,中医理论当中“治标和治本”的概念,实质可以通过中西医疗法相结合,相得益彰,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社区护理的主要为社区人群提供以健康促进为目标的健康服务,以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稳定病情为要务,这与中医护理的理论不谋而合,中医护理的预防观印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强调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适应自然变化、内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机体协调能力的养生原则。中医护理与社区护理有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护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基础上,在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不断渗透着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中医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指导、心理调适、性养生保健、用药指导、运动养生等在社区妇女、儿童、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慢性病病人的康复护理等方面不断拓宽着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如运用得当,精巧结合,中医护理将与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不断的完美融合。
可见,中医护理的整体观与预防观在社区现代护理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转贴于
3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优势和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共同构成中医护理体系。中医护理在理论、只是及技能等方面自成一体,在养生保健、疾病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些都与社区的健康需求相一致,且中医护理以我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发展至今,一些中医理念已被人民所耳熟能详,一些保健运动也正在任命大众中普遍发展,这些都说明中医护理在我国具有良好的民众基础,贴近大众生活,便于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接受,这为中医护理在社区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中医护理技术还具有廉、简、便、验、效等特点,在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的区域,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
对于不同的人群,中医护理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不同,对于健康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预防保健为主;对于伤残、疾病后遗症、术后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康复护理为主;对于急慢性病人,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残病护理为主。无论中医护理针对何种人群,发挥何种护理功能,都同时应用到多种中医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即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例如常见的对脑血栓导致的瘫痪病人,需要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进行饮食调节,推拿按摩、中药贴敷等中医护理技术以及保健运动指导、情志护理等。
4关于现阶段的中医护理开展情况大力开展的意义:
我国的社区服务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萌芽阶段,全国只有在大城市有较完善的社区护理服务组织,主要还是以给药及治疗为主,基本是医院护理治疗的延续,而社区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行为干预等方面开展较少。针对居民特点及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还很欠缺,中医护理开展的还不够广泛。
社区护理是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由于我国尚未制定中医护士的执业制度、社区中医护理人力严重不足、护士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水平低下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体系尚不健全等诸多原因,中医护理融入社区护理的步伐缓慢。因此,我国的社区护理应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法规;多途径培养社区中医护理专业人才;提高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中医护理服务;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利用中医在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中医护理现代化,开创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促进我国护理事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此外,在社区中开展中医护理,不但有利于促进人民的健康,还有利于在人群中普及中医药文化,促进民众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倡导回归传统、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同样也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社区护理起源与西方国家,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社区居民“可接近的、可接受的、可负担得起的”卫生服务组织[1]。社区护理既强调疾病的预防,又强调疾病的护理,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的目的。构建顺应我国国情、满足社区健康需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模式是推动社区护理发展的关键环节。相对于起源地西方医学而言,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和疗法在社区护理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发扬。
1中医护理的发展前景:
中医护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辩证施护、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的护理方法,是祖国传统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中医护理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五方面构成,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针对不同的社区服务对象,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完成相应的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疾病护理等社区服务功能。尤其是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验、廉等特点深受广大社区群众的青睐,符合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应用前景广泛。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2]。
2中医护理的发展目标:
中医护理在社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在我国具有独特的运用价值。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仍存在着不均衡性,经济发展实际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中医护理以其优质、显效、简便的特点,不断丰富着居家护理的内涵。除此之外,中医理论当中“治标和治本”的概念,实质可以通过中西医疗法相结合,相得益彰,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社区护理的主要为社区人群提供以健康促进为目标的健康服务,以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稳定病情为要务,这与中医护理的理论不谋而合,中医护理的预防观印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强调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适应自然变化、内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机体协调能力的养生原则。中医护理与社区护理有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护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基础上,在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不断渗透着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中医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指导、心理调适、性养生保健、用药指导、运动养生等在社区妇女、儿童、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慢性病病人的康复护理等方面不断拓宽着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如运用得当,精巧结合,中医护理将与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不断的完美融合。
可见,中医护理的整体观与预防观在社区现代护理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优势和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共同构成中医护理体系。中医护理在理论、只是及技能等方面自成一体,在养生保健、疾病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些都与社区的健康需求相一致,且中医护理以我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发展至今,一些中医理念已被人民所耳熟能详,一些保健运动也正在任命大众中普遍发展,这些都说明中医护理在我国具有良好的民众基础,贴近大众生活,便于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接受,这为中医护理在社区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中医护理技术还具有廉、简、便、验、效等特点,在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的区域,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
对于不同的人群,中医护理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不同,对于健康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预防保健为主;对于伤残、疾病后遗症、术后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康复护理为主;对于急慢性病人,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残病护理为主。无论中医护理针对何种人群,发挥何种护理功能,都同时应用到多种中医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即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例如常见的对脑血栓导致的瘫痪病人,需要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进行饮食调节,推拿按摩、中药贴敷等中医护理技术以及保健运动指导、情志护理等。
4关于现阶段的中医护理开展情况大力开展的意义:
我国的社区服务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萌芽阶段,全国只有在大城市有较完善的社区护理服务组织,主要还是以给药及治疗为主,基本是医院护理治疗的延续,而社区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行为干预等方面开展较少。针对居民特点及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还很欠缺,中医护理开展的还不够广泛。
社区护理是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由于我国尚未制定中医护士的执业制度、社区中医护理人力严重不足、护士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水平低下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体系尚不健全等诸多原因,中医护理融入社区护理的步伐缓慢。因此,我国的社区护理应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法规;多途径培养社区中医护理专业人才;提高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中医护理服务;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利用中医在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中医护理现代化,开创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促进我国护理事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此外,在社区中开展中医护理,不但有利于促进人民的健康,还有利于在人群中普及中医药文化,促进民众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倡导回归传统、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同样也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颅内动脉瘤系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本病好发于40一60岁中老年人,青少年少见。动脉瘤出血可形成较大血肿者,病情多急剧恶化,出现脑疝危象。据统计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后,死亡率高达30~40%,其中半数在发病后48小时内死亡,存活的病例,1/3可发生再次出血。一旦诊断为脑动脉瘤,应采取手术治疗,以求根治,避免大出血危险。采用开颅直接处理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尚可采用动脉内栓塞治疗。现论述动脉瘤夹闭术后护理如下:
1、 脑外科护理常规:全麻后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病情稳定后抬高床头15~30°,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2 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吸尽分泌物,Q2H翻身拍背,以利痰液排出;有气管插管的患者注意定时开放气囊,注意气囊压力。
3 观察头部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如头部置有引流管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的变化。妥善固定引流管。
4 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尽量使血压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避免一切可以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剧烈运动、用力排便或咳嗽等;注意观察病人瞳孔的大小、对光反射情况,动态观察意识的变化,并做好记录。观察患者肢体运动情况。
5 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Q2H翻身拍背,按摩受压部位;高热患者予以物理降温,遵医嘱用药。
6 留置导尿管者应保持其通畅,做好尿道口消毒,患者病情允许及早拔除导尿管,防止并发症发生。
7 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甘露醇等脱水剂应用,严密观察电解质的变化。
8 做好安全护理:患者术后可出现头痛,躁动不安,意识模糊,应床栏防护,加强宣教防止坠床等意外。
9 做好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通过主动与病人交谈与观察,及时了解病人的心里状况,认真听取病人的诉说,为病人讲解疾病有关的知识,使病人感受到贴心的关怀和帮助。针对病人存在的心里问题提供相应的支持,使患者和家属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10 健康指导:对于偏瘫的患者予良肢位摆放,良肢位是为防止瘫痪病人早期肢体痉挛、肌肉萎缩畸形而采取的功能,贯穿于瘫痪患者治疗的全过程,在发病初期尤为重要,是康复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通过良肢位的摆放还有助于关节保护,防止足下垂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出现,利于皮肤清洁,利于生活护理,大小便护理,通风透气。及早进行功能锻炼。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1脑血管痉挛:术后予尼莫通2周,以防止TIA的发生。早期应用钙离子拮抗剂,避免钙导致脑血管平滑收缩,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因此,应用越早越好,并持续应用5-14天。为防止脑血管痉挛,在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时,应严格控制滴速,最好使用注射泵控制输入量,输液速度过快可导致血压急剧下降,造成脑梗死。术后24h内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如头痛、短暂意识障碍等,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理,避免因脑缺血、缺氧而出现的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2术后再出血预防和护理,术后由于夹闭物的机械刺激及各种引起全身血压急剧升高的因素均可导致再出血的可能,故应绝对卧床休息,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给予镇痛,并使用轻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应用抗纤维蛋白让溶解剂等。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空气清新,限制探视,向患者及家属反复讲解再出血的诱因、危害及预防方法。观察患者有无突发性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等再出血征象,同时注意观察瞳孔,及时发现再出血早期征象,及时处理。13脑水肿:术后3-5天为高峰期。如患者头痛明显,遵医嘱应用脱水剂甘露醇速尿,必要时激素应用。术后注意复查CT.4防止感染:及时拔除导尿管:鼓励有效咳嗽咳痰,Q2H翻身拍背;做好口腔护理,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5应激性溃疡:观察胃出血征象,及时予禁食、胃肠减压、应用制酸剂及胃黏膜保护剂。
出院指导:教育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生活要有规律,避免剧烈运动及咳嗽,保持大小便通畅,遵医嘱服药,防止血压变化,定期接受随访,若有病情变化,立即到医院接受治疗。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5岁。因不慎为热沥青烫伤躯干四肢占全身7%Ⅱ°-Ⅲ°。烫伤5天后于2008年10月8日入院。患者有大量饮酒20多年史,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给予补液抗感染治疗。于10月11日患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心率加快至116次每分,血压增高至150/90mmHg,体温39℃。大汗流涕,伴有意识障碍,患者时有胡言乱语,幻觉谵妄喊叫,肌肉有粗大震颤。立即给予异丙嗪25mg肌注每日2次,静脉滴注纳洛酮4mg每日1次,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患者逐渐进入深睡眠状态后,幻觉,谵妄症状缓解。患者先后于2008年10月30日在全麻下行右上肢双下肢清创加自体皮取植术,2008年12月22日在全麻下行右上肢左下肢残余创面清创加自体皮取植术,手术均顺利。术后给予增强营养抗感染换药治疗。患者于2008年12月24日18时突然嗜睡,言语模糊,双眼球向上凝视,血压160/110mmHg;心肺无特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为3mm,对光反射灵敏,右侧巴氏征阳性,左侧巴氏征阴性,急查头颅CT提示:左侧脑基底节出血,即给予脱水、脑保护、止血、保护胃粘膜、促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压等治疗,患者病情平稳,右侧肢体偏瘫,肌力0级,刺痛后能屈曲,左侧肢体肌力Ⅴ级,活动自如,右侧巴氏征阳性,
植皮区创面愈合,躯干四肢创面基本愈合,于2009年2月18日转神经科继续治疗。
2护理
2.1灼伤科一般护理
病房环境保持安静、舒适、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光线适宜,按常规隔离,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40分钟。1%消毒灵擦床头柜,拖地每日2次。协助患者生活护理,保持创面干燥,睡气垫床,定时更换,防止压疮发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约束性保护,监测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保证充足的睡眠。各种管道保持通畅不扭曲受压,不脱落,注意引流液的色、质、量等。
2.2病情观察
床边心电监护,30~60分钟记录一次血压、脉搏、呼吸、心率、氧饱和度、瞳孔。生命体征观察:①呼吸的观察:注意呼吸的频率深度,呼吸是否规则。②心率的观察: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的潴留引起的心跳过速,心率不齐,血压升高,后期出现酸中毒伴有心率减慢,血压下将,休克或者周围循环衰竭,心、脑、肝、肾等多脏器衰竭,脑出血可导致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因此,加强心率监测及时发现异常,尽早采取措施。③神志的观察:乙醇戒断症状可出现意识障碍,谵妄,脑出血可出现嗜睡昏迷。④瞳孔:严密观察瞳孔变化。正常瞳孔直径约2~4 mm,双侧瞳孔缩小可见于脑干出血,如出现不等大不等圆,对光反射迟钝或者消失,则提示有脑疝形成,应立即使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⑤头痛呕吐的观察:突然发作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症状。提示颅内压增高。
2.3保护性措施
对有震颤谵妄、脑出血、嗜睡的患者需采取严密的保护性措施,防止自伤、坠床,设置床边护拦,急性脑出血的患者需绝对卧床,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动作轻柔,避免刺激病人。
2.4心理护理
2.4.1戒断综合征的心理护理
患者虽然一度精神活动紊乱,对周围环境不适应,但并没有丧失对外界的反应,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首先了解患者的饮酒史及生活环境,解释长期饮酒对大脑及各脏器功能的危害,和对家庭社会造成的影响,激励患者戒酒,坚定患者戒酒的信心,其次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争取家属理解和支持,创造一个良好的戒酒环境。
2.4.2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
向患者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的目的及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使患者能配合治疗及护理。
2.5营养支持饮食护理
由于长期的乙醇依赖,进食量少,表现为营养不良,消瘦,机体免疫力低下,灼伤、酒精戒断征状、脑出血、术前术后的禁食,机体消耗大,需热能多,因此,对此类患者,宜给予静脉营养和肠内营养,补充足够的热量,并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尤其是B6烟酸等,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后,注意补充蛋白质、富含维生素和易消化食物。
2.5.1肠内营养管的护理
胃管妥善管理,防止滑脱,口腔护理每日三次,鼻饲前应抽胃液,确定胃管在胃内,观察胃液的色,及有无胃出血,然后注入少量温开水冲胃管,再滴入鼻饲液,温度不超过40℃,鼻饲开始以米汤,面汤为主,以后逐渐增加牛奶,果汁,肉汤等。鼻饲量200毫升每次,日间隔2小时,夜间隔3~4小时,应做好鼻饲记录。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粪便的次数、量、及黏稠度,如有异常及时留出标本送检。
2.6脑出血的护理
2.6.1急性期护理
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2~3周,睡气垫床,保持肢体在功能位置,抬高床头15~30度,头偏向一侧,嘴角向下,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易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保持环境安静安全,限止探视。
2.6.2合理用氧正确吸痰
氧气的吸入可以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脑出血患者常出现呕吐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加之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者消失,易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因此,要及时吸痰,及时吸出口咽部分泌物,动作要轻柔,严格无菌操作,同时配以雾化吸入和翻身拍背,以预防肺部感染。
2.6.3瘫痪病人护理
瘫痪使是脑出血后常见的临床症状,常伴有感觉减退或者消失,膀胱直肠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因此,要加强基础护理,防褥疮、压疮的发生,留置导尿管者,给予会阴护理每日两次,保持会阴清洁。保持大便通畅,三天无大便者,用轻泻剂开塞露等,禁灌肠。
2.6.4发热护理
可用冰袋冷敷及药物降温,头部冰帽冰枕,既降温又可使脑部处于低温状态,提高脑细胞对缺氧耐受性,从而保护脑细胞。
2.6.5康复护理
卧床期间要保持各关节功能位,使用软垫,保持患肢于功能位,并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和肌肉按摩,防止废用综合症发生,病情稳定后,逐步进行翻身、坐起、进食、穿衣、站立、步行等训练。对于语言障碍患者早期行体语指导,作好非语言交流的沟通,同时认真作好语言训练。对吞咽困难者要给予系统的基础训练,包括呼吸训
练、喉抬高训练、咽部冷刺激和空吞咽以及饮水摄食训练等。
3小结
烫伤并发酒精性谵妄症脑出血较少见,病情复杂且危险,严密的观察病情,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参考文献
病人住院后因担心残废,故易产生恐惧焦虑、失望、自怜等消极心理,护理人员应以真挚、热情、耐心、细致的安慰和解释设身处地地理解同情患者,消除焦虑、恐惧的心理,激发与疾病斗争的勇气,诱导他们心情平和开阔,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功能锻炼,使之感到医护人员是他们依赖的朋友。2.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包括主动锻炼和被动训练,但被动训练与按摩同时进行。如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病人要做耸肩及肩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手指用力屈伸、握拳;头前后左右扭转等主动锻炼。而双下肢自主运动丧失,由医护人员和家属协助被动锻炼,做足趾的跖屈、背屈、踝、膝、髋关节的屈伸及髋关节的内收、外展等。每天至少做一到两次的全范围的关节活动,要有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不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卧床患者一般只要两周时间便可产生重要的肌群挛缩畸形,可见功能锻炼的重要。3.常见畸形及防治
卧床病人发生畸形主要与神经损伤有关,先是废用性股萎缩。随之关节僵硬,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可导致不可逆转的畸形,造成终生残疾。常见畸形有以下几种:①足下垂畸形:足下垂是最常见的一种,主要由于腓总神经的麻痹所致,在此基础上,是长期受压(如棉被,衣物等)忽略踝关节活动,使其加速形成。各医院预防方法不同,据我院实际情况,给病人床上放离被架,穿平板鞋,以保持垂直位,这样即便于功能锻炼,又益于患者保暖。②髋屈曲内收畸形:多发生于屈曲性痉挛性瘫痪病人。另外,由于床垫过厚过软,臀部凹陷,可形成髋屈曲;病人侧卧时用枕头或较厚的海棉垫将上面的大腿垫起,可防止髋内收。③膝关节畸形:膝关节长期屈曲,腘绳肌挛缩,出现膝关节屈曲畸形,应采取膝关节局部按摩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④肩关节挛缩高位截瘫病人,仰卧时双臂要离开肢置,以防胸大肌挛缩出现肩内收。4.体会
截瘫病人多因外伤所致,心理负担较重。使其正确对待疾病,对疾病充满信心,在各项治疗特别是功能锻炼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顽强毅力战胜疾病是非常必要的。心理护理是功能锻炼的前提,病人一旦失去信心,功能锻炼就无从谈起。
功能锻炼是防治各种畸形的基础,其目的是保证全身各关节、肌肉的正常功能,防止关节僵硬,减少废用性肌萎缩。关节软骨的营养靠滑膜液运送,同时还要受到正常压力才能吸收。如关节不活动或活动范围过小,滑膜液达不到软骨面,就会使关节面发生退行性改变,出现关节僵硬。肌肉的活动可以保持大脑与其联系,使肌肉处于兴奋状态,维护肌细胞的营养,防止肌萎缩。卧床病人发生畸形与神经损伤有关,而功能锻炼是实现神经恢复与重建的前提。
晚期肿瘤病人并低钠血症的病因及防治体会
薛幼平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山西太原0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引起晚期肿瘤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发病原因及有效的防治体会,对提高晚期肿瘤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我们选择近2年30例恶性肿瘤伴低钠血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病因与治疗效果。患者均进行补钠治疗,并维持血容量,限制患者摄入水量。重度低钠血症给于浓度为10%氯化钠注射液30ml-50ml,稀释后每天静脉滴注一次,持续治疗十天左右。同时给予患者原发性肿瘤的全身化疗以及对症治疗。结果:晚期恶性肿瘤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给予治疗后所达到的总有效率为86.67%,死亡一人,死亡率为3.33%。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应随时检查患者体内血钠的变化情况,以便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症治疗。患者在进行化疗时,应加强自身营养摄入,并指导患者现口服食盐胶囊,复查电解质,维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状态,以便有效的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发生低钠血症。
【关键词】恶性肿瘤晚期;低钠血症;10%氯化钠;防治体会
【中图分类号】R730.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895-01晚期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为低钠血症,发病率约为1%至2%,且多见于肺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以及消化道癌患者,且发病原因多为恶性肿瘤对患者本身的浸润、代谢异常、转移以及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不恰当利尿引起。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一旦引起低钠血症,则病情往往迅速加重。对此病的临床治疗较为复杂,预后较差[1],严重危害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本文将对我院自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的30例晚期肿瘤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引起晚期肿瘤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发病原因及有效的防治体会,对提高晚期肿瘤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