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危害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15 15:21:3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自然灾害的危害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篇(1)

一、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1.自然灾害覆盖面广。突发性自然灾害主要分为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灾害等七大类。我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所遭受多种多样的自然灾害几乎囊括了世界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洪水、旱灾、地震和海洋灾害发生的频数最高,占全部自然灾害的90%。

2.重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居于世界首位。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灾害多发期,各类自然灾害年发生频率在时间序列上呈整体上升趋势。自然灾害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

3.灾害的破坏力和造成的损失巨大。近年来,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和影响范围呈递增态势,灾害损失程度不断增大。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了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2010年以来,我国爆发了多次自然灾害。2010年年初新疆连续遭受9次大范围寒潮冰雪天气过程;西南五省区遭受秋冬春连旱;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6月中下旬南方11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8月7日舟曲泥石流;7、8月我国大多省份出现洪涝灾害。2010年上半年,全国受灾人口2.5亿人(次),死亡3514人,失踪486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644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2029.4万公顷,绝收面积304.6万公顷;倒塌房屋90.7万间,损坏房屋301.4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113.9亿元。

4.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呈不平衡性。我国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主要呈现东西分区,南北分带,区内、带内集中分布于生态环境脆弱带的特点。受季风影响所造成降水条件变化而产生的灾害(洪涝、暴雨等)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地震灾害主要分布于新构造运动活跃的板块缝合线附近及地质构造带上,如东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以及华北、西北和川西地震带等。

二、自然灾害产生巨大破坏的经济根源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和灾害损失日益加重,这与自然地理环境变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其根源在于我国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不适当的生活方式和难以持久的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

1.庞大的人口基数。在全球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中,人口膨胀居于首位,同时也是其它问题产生的病根。目前我国人口数量已超过13亿,据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显示,合理的人口承载数量应为9.5亿人;按温饱标准计算,理论最大承载人口为15~16亿人。由于人口数量多,人均资源数量相对较低,一些地方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过度放牧,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

2.掠夺型的增长方式。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是1978年和1952年的93.4倍和559.1倍,但经济高增长是建立在能源、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基础之上。湖泊对于泄洪有着重要作用,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面积缩小9570平方公里,蓄水量减少516亿立方米。粗放型增长模式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担。

3.防灾、减灾能力相对较低。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落后,减灾资金投入不足。长江中下游中小型水利工程大都建于50—70年代,规划、设计和施工水平较低,工程运行时间较长,水利设施维护严重不足。2009年,全国水利基础设施投资1427亿元,占当年全社会固定投资0.63%。西部地区经济条件有限,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汶川、玉树地震之所以造成重大破坏,除了地震本身级别较高外,还与这些地区建筑设施抗震级别较低有关。

三、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随着人口迅速增加和地域上相对集中,财产密度增大和价值膨胀,自然灾害损失直线上升,对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自然灾害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直接损失、物价波动、外部失衡和贫困人口增加。

1.对局部影响严重,对宏观经济整体影响不大。重大自然灾害的分析表明,自然灾害很难对国民经济构成根本性扰动。从国外的经验看,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直接损失约1140亿美元,占当年日本GDP的2.5%,15个月内日本制造业恢复到震前水平的98%,百货商场和78%的小商铺在18个月内恢复营业。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2008年汶川地震未对当年国内经济产生太大影响[1]。2010年上半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113.9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88%,占同期GDP的1.22%①。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也有“积极”的一面,灾害发生以后消费需求相应增长,有利于扩大投资、提振经济。

2.短期内可能导致物价上涨,但出现持续通胀可能性不大。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最可能是导致通货膨胀。从其影响途径看,主要有三种:一是灾后重建的债务负担累积财政赤字财政施压,中央银行大量发行货币缓解财政危机货币供给超过需求通货膨胀发生。二是灾害导致社会产出减少(主要是粮食类)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发生。三是灾害导致社会产出减少(主要是粮食类)影响通货膨胀预期粮食价格上涨推高物价,通货膨胀发生。

就第一种途径而言,自然灾害的直接损失全部由政府财政负担。考虑到我国财政实力雄厚,自然灾害尚不足以造成较大规模财政赤字,灾后重建的债务处理不会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出现较大变化。

就第二种途径而言,我国粮食已经连续6年丰收,粮食库存充裕,目前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储备总数量大约在2500万公斤,远远高于联合国规定17%~18%的粮食库销比,现有储备足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最值得关注的是第三种途径,即自然灾害出现后可能产生粮食减产预期和通货膨胀预期,反过来通胀预期又可能干预影响粮食价格走势,甚至导致通胀。从历史经验来看,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等爆发洪水使人们产生通胀预期,下半年大米的价格较上半年上涨了16%。2010年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期货受天气因素影响大幅走高,从短期看通胀预期可能导致CPI出现上涨。随着国内政策措施的实施,通胀预期会逐步消除,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并引致通胀出现的可能性不大。

3.对进出口的影响微不足道。自然灾害的爆发势必导致受灾地区产品出口下降,重建所需材料的进口增加,二者叠加影响可能造成外部失衡。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国内供给能力非常强,一般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缺口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及时调剂,既不至于影响国内出口,更不可能危及国际收支平衡。

4.贫困人口短期内有所增加,长期因灾致贫的不多见。从以往的经验看,自然灾害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收入水平较低人群受灾害影响更容易陷入贫困。但每一次大的自然灾害过后,政府部门必然组织大规模的捐助活动,支持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组织外出务工和入学培训,有利于灾区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提高自我生存能力,避免因灾致贫。我国的社会制度体现出极大的优越性。

四、政策建议

自然灾害发生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关系,自然灾害影响会波及经济平稳运行。如果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难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应对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既要着眼当前,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又要立足长远,研究制订治本之策。

1.建立持续发展的方式,实现资源、环境和人口协调发展。一是在生态移民工程、扶贫工程、农田基础设施、旅游资源开发、农村工业化中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考虑人口和资源的承载力,健全生态环境资源的产权制度,将人口和资源的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二是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扩大决策的民主参与性,加强生态环境资源民主监督,提高权力行使的透明度;三是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破坏自然资源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减少生产生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用法律法规制度来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

2.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力度,减轻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兴修水利基础设施,加大避灾场所建设,提高居民住房抗震等级;二是充分运用现有的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监控、评估与预报水平,为防灾抗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三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安全减灾基金制度,完善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投入体系。

3.健全灾害应急处理体系建设,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救助能力。一是建立减灾救灾一体化指挥机构,统一配置各种救灾力量和资源,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势,保证救灾应急快速反应能力;二是完善物资储备,强化技术支撑,有效控制灾害事态、化解险情和降低损失;三是完善自然灾害保险机制,扩大自然灾害保险种类,及时足额补偿灾民损失,减轻国家和地方财政的负担。

篇(2)

关键词:公众参与 问题 参与能力 参与意识

key word: The public participates in the question participation ability sense of participation

作者简介:张金平,男,1983年6月1日,中国矿业大学08级行政管理研究生

一、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

在我国,当自然灾害危机发生之时,人们普遍把关注目光投向到政府的举措,认为这些危机事件的处置是政府的“天职”。实际上,仅依赖“政府单中心治理机制”是不能满足自然灾害危机管理需要的。笔者认为有必要在这里对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做一概述。

(一)直接实现自我救助 我们无法改变自然灾害,但我们完全可以做到让建筑物防八级以上地震,自救是我们在生命垂危的关键时刻为自己赢得一线生机的唯一方式。自救是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中公众实现参与的最直接也是最迫切的参与方式。

(二)充分弥补政府行为的不到位 政府在自然灾害危机发生时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应对危机的决策部署,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必然会导致有些应急措施不及时到位而造成损失。从这个角度看,单靠政府的力量不可能使自然灾害危机管理面面俱到,必须纳入公众参与的力量以弥补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不足。

(三)提高危机的预警和防范能力 公众不单是自然灾害影响的直接承受者,还是其发生过程的第一目击者。公众在自然灾害的防范过程中扮演着“信号塔”和“观测员”的角色。

二、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中公众参与的问题及分析――结合甘肃舟曲“8.7”特大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

公众参与到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中表现出了很多问题和不足,结合案例总结分析如下:

(一)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公众防灾减灾知识的欠缺 公众的参与只有在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知识的指导下才能对自己的救灾行为做出选择,才能在大灾大难面前树立起充分的自信来。据调查了解,在甘肃舟曲的8.7特大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发生之前,整个舟曲县城下着毛毛细雨,但与以往显著不同的是位于县城东北的罗家峪和三眼峪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概半个小时以后泥石流从罗家峪和三眼峪呼啸而出,直扑县城。七八米高的泥石流将县城以东的大部分居民区瞬间夷为平地。在这个过程中,当地的居民发觉了这种特殊天气状况,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泥石流汹涌而来的时候,很多在高楼层居住的居民误将泥石流认为是地震,就在他们紧急逃生的途中被泥石流掩埋。而居家未出者反而死里逃生。因此,尽管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目前的科学手段无法准确的预测,但是根据长期观察研究发现,通常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前会出现前兆,比如天气状况的异常,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电磁异常等等。这些能被人们直接感官到的异常现象,完全可以转化成危机预警的信号,会给每一个公众采取必要的避难措施赢得的时间。

(二)公众参与力量不能充分发挥 在危机应对的时候公众参与作用往往没有发挥我们事先预想的效果。在这次灾害中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在整个救灾过程中,主要依靠军队和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国家公职人员,可是面对这样一个特大的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位灾民。另一方面,对于公众的参与而言,参与者的救灾能力层次不齐,参与人员结构混杂,有大人,小孩,青年学生。总体来看,这批参与救灾的人员其绝大多数都不具备足够的专业救援技能。他们的参与往往会表现出力量分散,各自为战,更多时候是力量闲置。因此,公众参与力量的这种表面冗余现象与灾害所需实际参救人员短缺之间形成了矛盾。所以这一矛盾的解决显得就尤为重要。

(三)自然灾害危机中公众的防灾、减灾和救灾的参与意识不足 公众应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自然灾害危机的防灾减灾中来。这无论从国家实现有序化灾害预防管理,还是从公众个人的安全考虑出发,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里的公众参与更多的是从培养自我防范意识做起。甘肃舟曲“8.7”特大山洪泥石流的源头在于舟曲县城东北向的两条大的泥石流沟,即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舟曲县城就坐落在两条泥石流沟的冲积扇上,然而这两条沟泥石流活动频繁,发生频率高 ,危害大,一直以来被当地的群众所忽视。以三眼峪沟为例,据有关研究统计,自道光三年(1823年)以来至2000年得173年间,三眼峪沟泥石流曾11次给舟曲县城造成危害,除“8.7”特大山洪泥石流外,1911年以来发生了4次泥石流,这给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然而这些灾害的发生都没有引起当地政府部门和群众的重视,随着人口的增加,在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内都有居民居住。原本预留的排洪沟也被当地的居民房屋占用殆尽。这也成为本次泥石流损毁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公众参与的最直接途径就是增强自我意识,从自我防范做起。

三、目前自然灾害中公众参与问题的对策

(一)通过政府的宣传教育来增强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意识 就目前对我国公众而言普遍缺乏防灾减灾意识。据统计,我国地震发生率排全球第五,但是在地震中死亡的人数排全球第一。专家认为原因有三点:其一,世界陆地地震三分之一发生在我国,陆地地震远远比海洋地震的危害大;其二,由于经济原因,中国的建筑质量普遍不高,明显不如发达国家;其三,灾害意识太差,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公众的自救意识差,依赖心理强;对于前两个客观因素,暂不能快速解决,但对于第三个原因,纯属于主观方面的,我们应该能够想办法克服;公众的参与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这需要政府和个人长期持续开展防灾、减灾和救灾方面的教育和自我教育。其方式可借助政府机构、学校、媒体等平台,并且将防灾、减灾和救灾教育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二)通过公众参与力量的合理组织,实现救援力量的充分发挥。 对于参与能力不足、人员结构层次不齐的参与群体。首先,我们可以依照每个人的专业特长等属性进行合理的分工。因为关系到救灾事件的紧迫性,所以分工程序的进行应该由参与救灾团队的组织者提前完成。以便随时调度的需要。比如在“8.7”泥石流自然灾害中,对于那些不完全具备参与能力的公众,可以采取由专业救灾人员亲自带领,深入一线开展施救的方式,专业救灾人员在这里扮演着“领军人”和“管理者”的角色。这样既化解了公众参与力量的表面冗余现象与灾害所需实际参救人员短缺之间形成的矛盾,同时也是参与人员对救灾专业知识的现场普及和实践。

(三) 政府部门合理统筹调度,实现公众参与的有序实施。 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对公众参与能够实现合理有序的组织,那么会使整个救灾过程起到雪中送炭,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会阻碍整个救灾进程。所以我认为,对于上述公众参与无序化等问题的解决,更多的应该由政府部门与第三组织协调统筹完成,最终使公众参与能有序开展。比如,对于人力、物力、财力根据实际需要依计划分批次实现部署。这样既能保证公众高涨的参与欲望得到满足,又能实现救灾资源的合理化配置。这有利于政府与公众间的信任、互惠和合作这一社会资本的扩大。

结论:面对我国自然灾害不断频发的现状,我国政府部门虽然在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中作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从总体来看,政府的力量毕竟有限,公众普遍参与自然灾害危机管理更显示了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只有政府部门和公众实现对救灾意识的不断加强和提高,对救灾知识的陆续普及和完善,对救灾力量的合理协调和组织,才能最终实现我国自然灾害危机事件的更有效化管理。

参考文献:

篇(3)

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通过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达到减轻损失,甚至将危险转化为机会的目的,以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维护国家安全。一般认为导致危机的诱因包括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与人为原因导致的风险社会不同,自然灾害属于传统风险。应对自然灾害的危机管理即为自然灾害危机管理。

一、危机管理中的组织体系建设

(一)常设中央政府危机管理中枢机构

事实证明,国家最高危机管理中枢机构在整个危机管理体系的运作和决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灾害发生前的监测、预警和预控、预防阶段,最高中枢机构能够组织进行最科学的监测、最权威的信息。

(二)加强地方政府危机管理构建

首先,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决定了地方政府必须具有迅速而强有力的危机管理反应能力。地方政府应该具有独立处理一定级别以下的自然灾害的能力和资源。

其次,由于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地区性的差异,因此各地方政府应该因地制宜强化本地区自然灾害多发的领域,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高效率地探索本地区的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体制。例如,地震高发区的县市应该强化针对地震灾害的危机管理能力,配备必要的资源。

(三)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

危机管理中比资源管理更为重要的是信息管理。

第一,要编制灾害区划,建立自然灾害信息数据系统。我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性也较大,而具体的灾害信息往往分布于各县、市、省,或者是部、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信息的条块分割。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建立全国统一的自然灾害信息数据库。

第二,要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汶川大地震后,中央及地方政府及时灾情信息,有关地震的信息,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平面媒体、手机短信等途径,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回应和动员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抗震救灾的热情,有效地调动了最广泛的救援资源,成为汶川地震救援工作的新亮点和不可或缺的重大支撑。

二、危机管理的系统运行和决策机制

(一)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体系的监测预警

对于自然因素引发的危机,政府的监测、预警主要是通过观测仪器、装备和技术获得有关灾害的资料数据,来进行各种自然灾害的分析、判断、预报、统计、科研和管理。需要政府设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自然灾害的前兆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监测。

(二)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体系的预控预防

针对自然灾害可能引发的危机采取一些防范措施。一方面,对灾害对象进行直接的防范。如对洪水的预控、防控,就是采取加固堤坝的措施。另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强化了居民对灾害的防范意识,提高普通民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更重要的是,为应对灾害带来的危机要提前编制应急预案,甚至进行相应的资源储备。在编制应急预案时,要分层级,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在编制某地区的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时,要依据可能发生的地震的不同级别、地震发生时的不同季节、天气情况、时刻,分别编制不同层级的应急预案。每一层级的应急预案又要充分考虑到该地区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该地区建筑的抗震级别等等,据此推算出不同级别地震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人员伤亡和所需要的救援资源,做好相应的救援安排计划。

(三)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体系的应急处理

对于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政府根据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采取应急行动。此阶段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属地管理,统一指挥。实行灾区统一指挥部的统一领导,是有效整合各种力量和资源、及时高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关键。这种“属地管理,统一指挥”的原则,也来自对汶川经验的总结,它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加快救灾效率。

2、协调合作,权责清晰。在应急处理阶段,要特别注重协调合作的原则,实现资源整合的最大化。同时,也要实行相应的责权机制,从法律、行政和道德方面明确各职能部门权利和责任。

3、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建立、健全法规和规章制度是国家危机管理的根本前提。一方面,完善的相关法律体系能够防止危机事件可能导致的社会秩序的混乱。另一方面,能够有效规范危机救援工作的执行程序。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了危机管理基本法律的统一规范,提高危机管理应急立法的可操作性,健全专业领域的危机管理法律规范,改善危机管理法律的实施环境。

4、依靠强有力的专业救援队伍。

第一,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对外称为中国国际救援队。到汶川地震后通过国际认证,在最近国内外发生的危机事件救援任务中多次出色完成任务。

第二,特种部队,这些队伍一般都是人员精干、通讯手段先进、武器装备精良和专业化、高效能的专业部队。汶川地震救援中,中国人民官兵们勇于牺牲自我、吃苦耐劳、勇敢果断的品质和高效救援行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三,地方特色救援队伍。地方特色救援队伍能够依据本地区的高发灾害的特殊领域来装备和培训自己的救援队伍,不仅避免了地方救援队伍建设的盲目性,节约资源,而且在其他地区发生灾害后,还能进行专业的跨地区救援。比如,汶川地震后,四川省组成了一支专业救援体系:包括有综合应急救援队,医疗救援队,防疫防化救援队和民兵应急突击队。在舟曲地震发生后,四川地震救援队作为一支高效、专业的救援队伍第一时间进入灾区开展救援。

5、重视、规范和协调民间力量。在灾害发生后的救援中民间志愿者队伍的潜能和作用不可忽视。一方面,民间志愿者队伍参与灾害救援是全民动员和参与的重要形式。另一方面,设立专门的组织部门和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对民间志愿者队伍进行管理和培训,使其朝着系统化和理性化迈进,能够促其成为救援队伍的特殊力量。例如,在舟曲地震救援中,西南民族大学的30名藏族学生经过专家心理培训后,帮助救援队成功克服语言障碍。

6、运用和提高普通民众的自救互救潜力。一方面,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内,居民的自救能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居民自救和互救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居民在第一时间配合医疗队伍开展救援。

(四)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体系的恢复重建系统

1、编制灾后恢复与重建实施手册。要根据相关法规法规编制灾后恢复与重建实施手册,给出灾害发生后时间系列的各项措施,包括重建原则、政策、方案、时间计划、资源等。给予灾后重建以制度上的保证和法律上的监督。

2、大力提倡和发展社会保险事业。灾害发生后,如何减少和补偿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也是恢复重建的重要工作内容,除了政府专项救灾资金补偿和社会捐助物资,社会保险在保障受灾人民的生命财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灾后重建的心理干预不可轻视。目前,汶川的房屋、道路等硬件设施的重建工作基本完成,但人们心灵的复原还远远没有完成。历史经验证明,“孤独死”成了劫后余生者的最大问题。心理重建不是一个短期性的问题,要形成一个常态化机制。

三、在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重点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以人为本,生命第一。即把保障公民生命安全作为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首要任务,当自然灾害发生后,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挽救最大多数人的生命安全。

第二,以防为主,常备不懈。即把危机的检测、预警、预控、防控作为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中心环节。

第三,依法管理。危机状况下的社会比任何时候更需要明晰的行为准则和法律规范,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约束公民行为,调集资源,处理特殊状态下的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都需要依法行政。

篇(4)

 

0 引言

2010年11月15日下午发生在上海胶州路的一场高楼大火失去了58条宝贵的生命。有人质疑过消防人员未能及时赶到,事发地点所处市中心,狭小的马路和拥挤的车流量或许是原因之一。如何更快的到达现场实施救援始终是传统路面交通的一大难题。同样的,近几年来我国因雪灾、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和交通堵塞、车祸等人为因素引起的运输路径不畅通的问题,致使物流企业的配送运输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虽然变化路径运输问题的可研究面相当广,但就历史罕见的雪灾和大地震等等的这类情况下,将变化路径运输问题针对物流配送业的车辆路径运输问题进行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故本文将变化路径运输问题简化为车辆路径问题来研究。同样的,如何选取恰当的车辆路径,加快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客户对物流环节的满意度,降低服务商运作成本,已经成为物流配送企业在物流业中生存一个重要条件。若企业无法使运输成本降低,则往往难以生存,所以研究车辆路径问题是物流配送企业的基础。而将路径的变化考虑进车辆路径问题中,并求得最优路径,就能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并大大提升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因此,研究车辆路径问题受到了相当大的重视,除此之外还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要想使车辆路径问题的解达到最优,必然需要将各类算法运用其中来研究,这样不仅可以推动相关算法的研究,如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等,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算法,这为其他领域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条件和手段。

本文采用的是微粒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来求解车辆路径问题。PSO是一种模拟鸟类觅食机制的进化算法,它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ames Kennedy和电气工程师Russell Eberhart在1995年共同提出的一种新的群体智能算法[1]。自提出以来,在国外得到了相关领域众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现在毕业论文提纲,它在函数优化、约束优化、极大极小问题、多目标优化等问题中均取得成功的应用,已经成为进化算法的一个重要分支。所以,我们将这一优化工具用于车辆路径问题的研究中。

1 车辆路径问题

(1)概念

车辆路径问题(Vehicle Routing Problem,简称VRP) 是物流配送优化中关键的一环,其自1959年G.. Dantzig和J.Ramser等开始进行了初步研究后,由于其应用的广泛性和经济上的重大价值,很快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历经多年的研究发现,VRP是NP难问题,将其中最典型的VRP定义为:对一系列发货点和/或收货点,组织适当的行车路径,使车辆有序地通过它们,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如货物需求量、发送量、交发货时间、车辆容量限制、行驶里程限制、时间限制等)的情况下,达到一定的目标(如路径最短、费用最小、耗费时间尽量少、使用车辆尽量少等)。

(2) 问题描述

车辆路径问题的示意图见下图(图1-1):

图1-1 车辆路径问题的示意图

根据上图,可将车辆路径问题描述如下:

有一个配送中心D(即图1-1中的场站),共有K辆车,每辆车的运输能力为qk (k = 1,2,……,K),车辆从配送中心D出发,完成运输任务后回到配送中心,每个发货点唯一接受一辆车的服务一次,共有N个发货点的任务需要完成,第i个送货点(i = 1,2,……,N)的货物需求量是gi(i = 1,2,……,N),cij表示从第i个发货点到第j个发货点(i ≠ j,i,j = 1,2,……,N)的运输成本,问题的目标函数通常有车辆数和运输成本,首先要最小化车辆数,然后最小化总运输成本,并满足以下条件:

①每条运输路径上各送货点的需求量之和不超过每辆汽车的运输能力;

②每条运输路径的长度不超过汽车一次配送的最大距离;

③每个送货点的需求必须满足且只能由一辆车送货。

(3) 数学模型

根据文献[2],由上述问题描述,将配送中心编号为0,发货点编号为1,…,N,任务及配送中心均以点i(i = 0,1,…,N)来表示杂志网。定义变量如下:

1,车k从点i行驶到点j

xijk=

0,否则

1,发货点i的任务由车k完成

yki=

篇(5)

从动力性能上看,无论采用什么高大上的补救技术,由其基础技术原理缺陷导致的涡轮迟滞现象都必然存在,其动力响应的线性和平顺性不可能达到大排量自吸汽油发动机的水平。

篇(6)

1.针对学科特点,突出应用价值

选修5从科学层面看,是基于地理理论思维和视角、反映灾害学的内容;从教育层面看,是基于素质教育中现代公民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从实用价值层面看,是基于地理思想、地理决策和公民正常生活能力之上,具有进一步应对非常的、突发事件能力的应用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减灾观,提高公民社会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强调学科应用价值的同时,应针对地理学科特点:综合、动态地分析问题,把握分析问题的时空尺度,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自然与人文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体现地理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同时将灾害系统化,即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灾情和减灾五个子系统与地理理论、人文地理、不利自然条件、经济损失和人类反应相对展开。

2.联系身边自然灾害,激发学习兴趣

在强调地理学科特点的同时,在教学内容表达上应强化感染力和视觉感受。如汶川大地震、日本3.11海啸等纪录片、实景照片、插图、遥感影像、动态变化系列图;灾害影片,如《后天》、《龙卷风》、《天地大冲撞》、《完美风暴》、《唐山大地震》等;最新讯息“雪龙号”被困南极海域、马航失联客机海洋搜寻面临的自然灾害及地理信息技术在搜寻中的应用等。借助强烈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多种自然灾害有深刻的印象和直观感受,从而建立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分布和危害性的科学认识,培养对受灾地区和灾民的同情与救援的人文精神,以及临危不惧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二、树立整合的课程观

1.理清教学思路,适度调整教材章节顺序

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分布、危害、防御及树立防灾减灾观是学习自然灾害永恒的主题。由于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是相互影响的,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可以推测自然灾害的分布、危害特点,并提出防灾减灾的措施,通过了解世界的自然灾害为学习中国的自然灾害奠定基础。因此,可将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和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整合,然后再讲第二节“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分布”。在讲第二节四大类自然灾害的时候,按成因、分布、危害的逻辑顺序,并将第二章中国的气象、地质、水文、生物灾害与之相联一并学习。在学习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再归纳世界两大灾害带和第二章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这样整合既体现了从世界到中国由大到小的顺序,又避免了在第一、二章中翻来覆去讲四大类自然灾害,从而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将地理选修5与地理必修有效整合

必修地理是通向选修地理的桥梁,是学习选修的基础,选修地理中的大量知识和必修地理藕断丝连。因此,在学习选修5的时候一定要复习和联系必修地理相关知识。如在学习地震的时候,应涉及地震波、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分布图、内力作用、“3S”技术等知识;生物灾害涉及中国和世界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的分布;气象灾害与区域地理位置、地形区分布、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人口城市、工农业及交通分布等必修地理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将选修5的内容与必修地理有效对接,一边学习一边复习,尤其要注意系统地理区域化,提高学生综合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构建思维模式,重视案例开发

1.建立分析问题的模式

在《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建立重点问题的思维模式。如自然灾害的成因从地理位置、地质构造、自然作用(内、外力作用)、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与气候、水系水文特征、土壤特性、植被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自然灾害的分布应从空间分布(整体分布状况、地区差异、与其它地理事物分布的相关性、变化大小趋势、局部异常和极值等)和时间分布(短期与长期的变化、周期性与非周期性变化、波动及变化幅度大小、速度快慢、频率高低、峰值及对应时间等)方面分析;自然灾害的影响应从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有利和不利方面分析,如台风、寒潮、雪灾等;危害类问题主要从人员伤亡、社会稳定、财产损失(建筑、基础设施、文物古迹、三大产业等)、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防灾减灾的措施从监测预报、非工程措施(规划、立法、管理、教育)、工程措施(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救援与救助(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自救与互救方面分析;灾情大小程度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灾害的种类、强度、发生时间、持续时间、频率,受灾地的人口、城市、建筑物、经济水平、资产密度、防灾减灾能力,受灾体的自身特性和易损性等方面分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区位选择主要从交通(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网络且辐射广泛互不重叠)、灾发地与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距离、通讯网络、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人员和设备、地租与经济水平、应急能力和应急机制等方面考虑。当然,建立答题模式后,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清红皂白把所有的要素堆在一起。要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筛选与问题相关的因素,因时、因地、因灾种、因具体材料、信息而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到同一类自然灾害在不同地区的成因、危害程度不同,同一省区或国家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因此在建立思维模式的同时,又要打破思维定式,既要看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要注意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2.强调自主学习及案例的开发

教师要有意识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变课堂为学堂。对于每一类自然灾害学习,教师只需讲其中一种或两种灾害的学习方法和模式,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学习气象灾害,教师只需交给学生学习热带气旋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的学习方法和模式,然后分组布置学生自主学习和查询干旱、寒潮、浓雾、沙尘暴、雷电、雪灾、低温冻害、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自主学习成果,这样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中获得知识、方法和地理技能,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节省教学时间。但是对于各类自然灾害的学习,教师必须开发典型的案例和例题进行训练。重视案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看到每一个案例的局限性,把课本书当作案例学习,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最终跳出课本。例如,学习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后,可提供美国自然灾害的图文信息,让学生描述美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为美国划分自然灾害带;学习了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的危害后,让学生谈谈2013年冬季“极地旋涡”冰冻北美,五大湖的湖冰给当地带来哪些危害?“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与哪些自然灾害有关?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不断开发新的案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体验学习的过程,总结学习灾害地理的方法。

四、认真研究考纲和课标要求

1.地理选修5的高考考纲要点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过程;台风、寒潮、干旱等气象灾害形成原因;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自然灾害与环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应急措施。

2.地理选修5的课标要求

(1)列举和举例类: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举例说明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以1、2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方法或应对措施。

篇(7)

初中地理中有很多自然灾害,但它是零散的,不系统,有时一笔带过,也不是考试的重点,学生根本不了解它是如何产生,分布在那里,会带来那些危害,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深挖教材,把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分布、危害讲清、讲透。如七年级地理下册中讲到印度的气候为热带季风,经常发生水旱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及大危害。学生不知道季风是如何产生、性质如何,如何预防。因此教师在讲到印度的气候时,把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形成,也就是说印度背靠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对较大的洋印度洋,冬季时陆地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区,海洋气温高,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区,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区,即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气流干燥,降水少;夏季时陆地气温高,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区,而海洋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区,风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即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气流湿润,降水多。这时教师在讲什么是季风,季风分为冬季风和下季风,它的性质不同,学生容易理解。紧接着教时讲季风进退规律的反常,也就是夏季风(西南风)进退规律的反常,西南季风强,来的早,退的晚,雨季长,水灾;西南季风弱,来的晚,退的早,雨季短,降水少,旱灾。在画印度季风示意图,让学生理解印度的水旱灾害,这样学生对印度的水旱灾害理解较深。

二、利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内容,分析自然灾害的形成、分布及带来的危害,最终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

如七年级下册地理课本中讲到日本,活动设计了这样的内容,读图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减灾措施。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找到日本,然后分析日本位于那两大板块之间,这两大板块容易碰撞、挤压,所以多火山、地震。然后教师展示全球六大板分布图,让学生找出六大板块的边界,看世界的火上、地震多分布在那里,找出世界的两大地震带,分析地震的成因及分布。教师展示5.12地震的图片,让学生自己体验地震的危害及造成的损失。

三、利用新闻联播了解自然灾害的形成、分布及危害

近两天,电视台播出台风彩虹最新消息:4日,台风“彩虹”外围环流触发了小尺度龙卷风,截至今天上午十点,共造成6人死亡,215人受伤。龙卷风还导致佛山大面积停电,其中海珠番禺大片街道社区停水停电、交通灯失灵、停车场拥堵。学生通过收听新闻,了解台风,分析台风如何形成,并说出台风的概念,并结合图说出台风的移动路径并分析其成因,造成的危害及减灾措施。主要危害:掀翻船只,拔树倒房,江河决堤,水库溃坝,形成洪灾,破坏海堤、港口,造成人员伤亡;主要危害地区:东南亚,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南部。

四、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如暴雨、冰雹等自然现象,对学生进行自然灾害教育

每到夏季,商洛就会出现暴雨及冰雹,学生习以为常,并不奇怪,他们并不知道暴雨及冰雹对人类的危害。如果突降暴雨或冰雹后,教师要抓住这以实际,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知道冰雹是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是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气化,然后上升到了空中,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遇到冷空气液化,以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核,形成雨滴,越来越大,多了云托不住,就下雨了,要是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结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中国除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冰雹较少外,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摹S绕涫潜狈降纳角?及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砸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特大的冰雹甚至比柚子还大,会致人死亡、毁坏大片农田和树木、摧毁建筑物和车辆等。具有强大的杀伤力。雹灾是中国严重灾害之一。

篇(8)

自然灾害是地球在运动过程中造成地表变异而引发的各种自然现象。各种自然灾害的表现不同,对人类造成的损害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是各种自然灾害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有一定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灾害对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所以人们在自然灾害的规律研究和预防机制的制定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针对自然灾害管理的理论、应对策略和实施途径进行了阐述。

一、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自然灾害就是自然环境突变超过人们能够承受的范围,而对人们的经济形成一定的损失的事件。自然灾害风险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及灾害可能发展程度的预测。目前对于自然灾害的界定主要根据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承灾体、承灾体的易损性三个方面开展。

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是指自然环境突变的程度,主要是指灾害的强度和频率。自然灾害强度越大、发生的频率越高,对人们产生的危害程度就越大,灾害的风险也就越大。承灾体就是自然灾害的承受者,如人、牲畜、建筑物、农作物等。一个地区自然灾害里面的承灾体越多,那么自然灾害的风险也就越大。承灾体的易损性是指在危险区域内,承灾体受到潜在危险的损伤程度。承灾体的易损性越低,那么在灾害发生的时候受到的损失就越小。易损性跟承灾体的结构和成分有关,同时也跟当地的抗灾力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自然灾害的形成跟自然环境变化有关,也跟各种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些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因此自然灾害形成概率、强度和灾害发生时承灾体的损伤程度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越大,灾害的损失就会越大。

综上所述,自然灾害的风险程度跟危害性、承灾体和易损性有着直接的关系,自然灾害是三者的乘积。

二、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对策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对策主要有风险控制对策和风险财政对策两个方面的内容。风险控制主要是在风险来临之前,对风险可能出现的原因进行预测,力求找出一条能够有效回避风险的手段,达到将损失程度减小至最小的目的。风险控制对策主要通过风险回避与预防、风险减轻两种方法来进行,属于防范于未然的方法。如通过建造防洪墙、拦河大坝等土木工程,制定灾害预防和应急计划的方法减轻风险都是常用的预防方式。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土地的合理规划、及时的灾害预报等途径降低承灾体的易损性。财务型风险管理对策是指在灾害来临前做好各种财务安排,用经济手段来补偿灾害造成的损失,其目的主要是进行风险自留或者转嫁。

风险控制对策和风险财务对策两者有着自己的侧重内容,同时也存在着相互的关系。风险控制对策主要目的是降低风险、减少损失,而风险财务对策主要是改变风险的分布,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因此,将两者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应用是目前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最有益措施。

三、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

要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系统的管理,需要做到几点。首先,建立可靠广泛的信息交流渠道,加强各主体的联系与合作;其次,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制,包括组织结构、健全的政策、资源的合理分配等;再次,建立起一条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的抗灾体系,通过多学科、多部门的配合,共同回避灾害;最后在工程建设当中建立起一条可持续抗灾的原则和管理机制,使抗灾成为公众的共同认识。

四、关于加强我国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建议

(1)从世界各国和历史上曾经发生的自然灾害来看,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我们降低损失的有效途径。我们要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来进行自然灾害管理,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制。

(2)制定出健全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法律法规,使我们在抗灾时有法可依。并且确定出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使我们每个公民都具有抗灾的意识。

(3)加强防灾决策支援系统的建设。使政府部门、防灾研究人员和灾区民众都积极参与到防灾、抗灾活动当中。改变原先抗灾只靠政府这一现象,使全社会都积极参与进来。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一条较为先进的抗灾模式,并且也已经成为世界灾害科学和地球科学发展的前沿课题。但是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事情,依然需要我们不断寻找出改进措施,建立起推进机制来不断对其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继权,冈田宪夫,多多纳裕一.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自然灾害学报.2006(01)

篇(9)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 A

电力系统在国民经济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是电力系统面临着各种自然灾害的挑战,国内外由于自然灾害导致大面积停电的实例层出不穷,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的增多,电力系统更是有待完善和发展以应对各种突发的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挑战。

一各种自然灾害对电力系统的危害

自然灾害对电力系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毁坏电力基础设施,造成供电中断;二是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事故隐患。同时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会对事故救援产生不利影响。

(一)极端气温

极端气温使得设备老化加剧,为系统的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极端气温情况下系统负荷率较高,多数设备满负荷运转使得系统抵御事故的能力极差,极易酿成大停电事故。

(二)风害

风害对电力系统的危害程度与风速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风速超过一定值的时候,可使悬垂绝缘子串偏斜,容易发生相间短路、对树放电和导线烧伤等事故;风速过大时还有可能导致输电杆塔发生倒杆、折弯,变电站内架空软母线、跳线、引下线易对挂点放电或者短线之间相间短路。

(三)水灾

暴风雨、飑线风、台风、洪水等都伴随有强降水,强降水对于电力系统的危害程度与降水量大小和持续时间以及降水发生地区的地貌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四)冰灾

覆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覆冰量与导线半径、过冷水滴直径、含风量、风速、风向、气温及覆冰时间等因素有关。覆冰导致输电导线的重量倍增,弧垂增大,进而发生闪络事故;融冰时期易形成冰闪,持续电弧可能烧伤绝缘子,引起绝缘子绝缘强度下降;覆冰导线易发生舞动进而引起杆塔、导线、底线、金具及部件的损坏,还可能造成频繁跳闸、停电、断线、倒塔等严重事故。

(五)地震灾害

地震灾害是一种破坏性巨大的自然灾害,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

(六)雷害

雷害对电网影响比较大,经常导致大量线路同时跳闸,有时还使线路多次跳闸、多次重合,使开关设备受到冲击,也给调度运行处理带来困难。雷电还易造成配网线路断线,对电力系统通信、自动化设备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七)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发生的概率与森林火险等级有较大关系,而且线路走廊着火对电力系统影响最大。森林火灾的影响特点是不易抢救、危害时间长,一般为永久性故障,线路跳闸后重合、强送均难以成功。

(八)地磁感应电流

GIC对电力系统有着较大的影响,GIC的变化频率一般在01001~011Hz之间,与电网50Hz的交流电相比可以看作一个准直流电。GIC如果过大,会造成变压器铁心半波高度饱和,给电网中变压器、电流互感器、保护装置等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一系列有害的影响,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构成威胁。

二、自然灾害威胁电力系统安全原因

首先,输变电设备抗灾能力不足直接导致电力系统无力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使其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脆弱的不堪一击;其次,输电网在结构上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自然灾害降临之时,输电网不能很好地低于其所带来的伤害,导致电网出现事故,且电网结构复杂,对灾后的恢复工作也存在很大的阻力;在历次的自然灾害面前,电力系统不能很好的抵御危害,而是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灾后恢复上,在冰灾初期,对冰灾产生的的影响后果评估不足,冰灾造成大范围的输变电设备故障后,才进行救灾应急策略的研究,但因为缺乏有效的融冰手段,部分输变电设备依赖人工除冰,效率低而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这导致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缓慢,重恢复轻预防,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要加强我国电力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必须从根源入手,完善电力系统。

二电力系统应对自然灾害的对策

(一)建立综合电力地理信息系统

综合电力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除电网所有输变电设备信息、基本地点和地表附着物外,还整合已有的雷电探测系统,增加冰区划分、地震烈度区划分、山火、台风、泥石流、特大暴雨等历史信息,与气象等相关部门合作,根据运行情况变化,绘制各类自然灾害的预影响图,增加区域的污秽等级图,并能方便地实时查询。建立综合电力 GIS系统首先将完善电网的规划设计,电网规划时避开自然灾害高发和频繁区域,提高电网运行安全;其次,各类自然灾害的实时情况,将有助于电网运行和维护部门提前预警,准备相应的处置方案,减轻灾害对电网设备和社会的影响;最后,自然灾害危害的滚动评估,有助于抢修部门灾后制定抢修计划,同时电力 GIS 系统可以与电网能量管理系统EMS 整合,提供辅助决策功能和策略。

(二)开展灾害破坏机理研究

自然灾害因其形成过程或表现形式不同,其对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的损害过程及机理也不同。变压器因其体积和重量大受损较多,断路器、避雷器等电瓷型高压电气设备损毁率很高,而 GIS 设备、隔离开关受影响较小,研究地震对输变电设备的破坏机理,采用新型避震和减震措施,可降低地震时输变电设备的损坏率。架空导线表面覆冰与气温、湿度、降水、风速、天气和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受地理条件影响,高海拔、迎风坡及微地形中的风口、垭口地区覆冰严重。

(三)加强对电源建设的引导

对电网的投资要比对电源的投资迟后,电网建设被动适应电源建设,造成电源远离负荷中心,负荷中心没有或者缺少电源支撑,电网安全过于依赖输电通道的安全运行,加大了自然灾害对电力系统安全的影响。在电网建设和电源建设中,需要充分考虑负荷中心和电源的矛盾,加强电网对电源规划建设的引导,增加分布式电源的建设,提高就地电源的比例,增强电力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进行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

自然灾害对不同地区电力系统的影响不一,如地震发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台风主要集中在丰水期,凝冻气候主要发生在冬季,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对专项自然灾害应急处理的编制需要充分考虑上述问题,并根据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变化进行修订,确保预案符合电网实际,必要时,可以准备多套应急处置方案。对于重要用户及场所,为最度减少停电损失,应考虑配备必要的应急电源。另一方面,为及时发现当前设计方案中存在的不足,提高电力系统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需要进行演练和联合反事故演习工作。

(五)加快一体化进程

近年的一体化管理为应对自然灾害提供了思路和方向。通过全网一体化,整合全网的人、财、物资源,构建全网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运行维护规范,自然灾害情况下,可以通过在全网统筹安排抢修、调配人员和物资,将缩短抢修时间,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结语

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如何减轻自然灾害对电力系统的威胁,保障电力安全供应,成为电力系统应急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深入地研究了各种自然因素对电力系统的危害,及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我国电力系统如何应对自然灾害提出了有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电力系统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的情况报告[R].2008.

[2]谢强,李杰1电力系统自然灾害的现状与对策[J]1自然灾害学报, 2006, 15(4): 126-1311

篇(10)

地理教材中的有关自然灾害的内容很多,尤其是新教材,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单独做为一节的内容讲述,其中就包括我们为防灾减灾的所做的措施,以及泥石流和地震的防护措施。地理课堂作为防灾减灾的主阵地,怎样在教学中渗透防灾减灾的内容,怎样提高学生防灾减灾的意识及在灾害中生存的能力,下面我们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深刻认识地理教学中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台风、地震、洪涝等灾害频发发生,严重威胁到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每年我们国家有成千上万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也有上千人因自然灾害而死亡,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亿元。可以说自然灾害猛于虎。面对灾害有效措施就是防灾减灾,学校中的防灾减灾工作是我们过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防灾减灾就应该在一直渗透于教学中。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我们平时就把防灾减灾的工作做实了,到了灾害时就能最大限度的保存自己的生命。

二、利用学科优势培养防灾减灾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了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就会找学生谈话,告诉他这些不良的习惯,但是效果很一般。为什么呢?我总结出来就是没有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不良的习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识。对于防灾减灾的工作,就必须让学生先有防灾减灾的意识,才能顺利的完成防灾减灾的工作。所以首先培养学生的意识。

马克思说过,物质决定意识。所以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认识灾害这种物质。认识物质就是在教学中认识自然灾害的种类及会产生的危害。例如在《海陆变迁》中,我们讲到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我们正处于地震带上,所以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这是就给学生加入地震的相关概念让学生从学术角度认识地震。弥补在生活中对地震不完全认识。然后在举例地震的危害,例如汶川地震,日本地震等,。在讲述《地形图的阅读》中,我们认识了山谷、山脊、陡崖等地形。在这些地形中易于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在《季风气候显著》中讲解我国水旱灾害。在教学中,充分的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种类及产生的危害,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自然灾害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灾害的可怕,自己会想很多的抗灾办法。

三、掌握方法,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

当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可怕,他们自己会想很多的抗灾办法,但是这些抗灾的办法行不行,到底实用吗?这时,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解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规律。可以根据灾害的规律检验我们的办法有用吗?例如,在讲地震时,结合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因横波传播的快些,纵波传播得慢些但其破坏程度大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当地震发生时,如能在横波传来后(左右摇摆)纵波还没有到达的几分钟内迅速逃到空旷的地方就可以有效地降低人身损害;而且地震发生后往往有几次余震,那么第一次地震后他们就不会掉以轻心,保持警惕从而有效地减少余震带来的损害。另外,还要重视防范地震和地震求生的一些相关常识的了解。如常备地震应急包;就近躲避伏地待定;不要跳楼、乘电梯求生;尽快关闭电源、燃气;避离山坡海边不急回家;保存体力伺机求救等,以提高学生防震减灾的能力。

实践证明,掌握一些防震减灾措施能够提高社会的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的能力,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防灾避灾的意识和技能。如: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师生震后1分36秒成功疏散,无一伤亡。

四、组织课外活动,拓宽教育渠道

上一篇: 创新土地管理方式 下一篇: 企业发展展望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